初中道德与法治双减作业设计案例分析(精选9篇)
初中道德与法治双减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篇1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第1
节
两种电荷
九年级上册物理
一、课标要求
2.4.1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3.2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阶段曾经学过,但是时间已久,学生印象已经不深。
因此本节课任务是唤起学生记忆的同时,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对比、自主学习等学习形式使他们认识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为学生对电学的学习起一个好的开端。本节课的作业形式分为两种:小组合作探究作业,自我独立完成作业。
三、作业设计目标
1.通过小组实验,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并能够解释相
关现象,完成对应的小组合作作业
1;
2.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完成对应的小组合作作业
2;
3.通过观察、类比学习,知道验电器结构、工作原理
及作用,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完成自主作业
1;
4.通过自学教材,了解原子及其结构,认识导体、绝
缘体,完成自主作业
2;
四、实施过程与策略
1.由教师演示易拉罐可以跟着带电的橡胶棒走的小实
验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
首先从生活中常见的器材,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感
知“电”的存在,由摩擦起电现象入门,通过小组实验讨论
完成相应的随堂小组作业。
[小组合作作业
1]
次数
摩擦材料
实验现象
纸巾和吸管
头发与气球
毛皮与梳子
顺着同一个方向用力摩擦,摩擦后物体靠近头发或碎纸屑,观察记录现象
2.由教师带领探究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明确丝绸摩擦
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那么这两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呢?学生带着问题进行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利用分发给每个小组的实验器材:橡胶棒、玻璃棒、毛皮、丝绸。完成实验以及对应的随堂小组作业。
[小组合作作业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完成下列小球的电性分析:
3.教师结合验电器教学器材,类比讲解摩擦起电的实质,让学生课下完成自主作业
1。
[自主作业
1]
(1)
如图
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
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
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
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2)
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有电荷消失了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D.摩擦可以吸引周围空间的电荷
(3)
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一个金属箔
已张开小角度的验电器,接触时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变大,由此判断()
A.验电器原来带正电荷,接触时有电子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
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荷,接触时有电子从玻璃棒传向验电器
C.验电器原来带负电荷,接触时有电子从玻璃棒传向验电器
D.验电器原来带负电荷,接触时有电子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
4.了解原子的结构,以及对应的粒子电性;理解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强调“能”与“不能”,“容易”与“不容易”的区别。完成对应的自主作业
2.[自主作业
2]
(1)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如图
所示是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带
电,原子核周围有带
电
荷的绕
核
运
动,整
个
原
子
是。
图
(2)
下面有关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没有自由电子
C.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D.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3)
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
所示,若
C
球带正电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
A.A
球一定带负电荷
B.B
球可能带负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C.D
球一定带正电荷
D.B、D
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五、效果分析
物理学科的学习,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既是对课堂
内容的形象化、具体化,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本节课按照学习内容把知识分成了四个部分,前两部分结合小组实验,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随堂作业,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后两部分的内容相对简单,因此采用了自主学习、观察思维,从而课下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课
下及时巩固知识的学习习惯。这样的作业设计也得到了老师
们、学生们的认可,对于物理作业的完成与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这样的作业设计也符合了“教学双减”的目的。六、案例反思
物理学科的宗旨就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与实际现象以及生活的结合尤为重要,本节课从“摩擦
起电”现象入手,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宗旨。由于受到物理学科作业时长的限制,因此本节课的自主完成作业题量相对较少,仅出现了一些基础性题目,如果可以再增加一、两道有难度的题目,可能就会更加全面。不过本节课是电学的第一节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题目的难度以及全面性可以在陆续的学习中逐渐增加,循序渐进的学习电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双减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篇2
当前,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机械重复性较多,形式单一,缺乏思维含量,作业量分布不均;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问题。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那么,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下,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操作中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本文通过案例对数学作业分层设计进行研究与探讨,从分析影响初中生作业低效的原因出发,实现从原先所谓的“任务”转化成学生自身学习的一种需求。我们尝试从改变作业的形式、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思考,实行分层作业模式,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合理、有效地完成作业,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的效果。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结构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案例1:
整式加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基础上的提高。在布置做教科书“整式加减”课后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探究”题时,我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大半节课后,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没事可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
案例2:
今天,我们利用课堂时间来检测“整式的加减”的掌握情况。我把练习试卷分发给学生,学生拿着试卷后便“八仙过海,置、作业布置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对于层次低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层层深入。而作业的布置也是,不强求程度低的学生一下子达到高层次的水平,给他们设定一个目标,在实现他们自己的层次目标后进入下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在分层次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摘取到胜利的果实,对于学习就更有信心了。这种分层次的探究式学习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强调小组的合作性,提倡小组的共同进步。
互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重视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群体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关系。在探究式的学习当中,通过强调小组的合作,小组成员在共同进行的探究式学习当中,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小组的共同进步。小组能够进行的探究式学习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各显神通”地做开了。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做得好的同学有得满分或九十多分的,做得差的有近十个人在四十分以下。他们通过一节课的做题完全没有进展,因为这些同学数学基础差,再加上每天都跟着“大部队”走,天天“坐飞机”,作业不是抄就是欠,所以练习更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了。这些同学在练习时很累,他们心里也很着急,一节课咬着笔杆,心急如焚。
一、案例分析
在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形成,除了很少部分是智力因素外,大都是由于无效学习造成的。的确,我们很多时候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在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会使学生在学习上形成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教师应该从作业布置中承认他们的差异,努力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让优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给他们尝试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布置
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好的为A组,成绩中等的为B组,成绩较差的为C组。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中下等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做些变化,视为提高性作业,供B组和A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探索性作业,便于A组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分层作业设计实施所取得的成果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更切合自身实际,学习负担也减轻了,学习过程比较轻松、灵活、主动,培养了学生如,在学习立体几何这一章内容当中,可以通过小组共同完成用纸来制作正棱柱、正棱锥、正多面体等,之后进行小组成果的分享,达到对几何体的性质和数学知识深刻认识。
探究式教学模式力求做到教学方式由注重教师“教”向注重学生“学”转变;由注重学习系统化知识向注重学习生活化、整合化的知识的转变;由注重知识的强制性接受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与建构转变;由注重个体学习进行向个体学习与集体协作并重转变;由注重统一标准向关注个体差异转变。探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教师在课堂上应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性教学,寓“学法指导”于同步教学之中。教师讲课应尽量暴露思维过程,优化思维品质。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发现和探求问题的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发现和探求知识的过程。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王海燕
(江苏省清江中学,江苏淮安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思维的擦火石。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触发思维,积极踊跃地投身数学课堂,精彩而富有艺术的提问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创设疑问情境,点燃学生的好奇之心,激发其思维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很大帮助。因而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精彩而艺术的课堂提问,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技巧谈几点体会。
一、紧贴内容,抓住教学重点、难点提问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很多,可以提出问题的地方也很多,但如果我们在提问的时候,不分轻重,面面俱到,则会导致学生把握不住重点,分散精力。因此,教师的问要问在点子上。为此,教师在课前应精心备课,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每一节的教学重难点,力求对每一节的内容、目标,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启迪学生思维,避免设置的问题脱离教学中心这根主线,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提问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对就知的复习型提问,引发新知的铺垫型提问,启迪思维的理解型提问,巩固新知的应用型提问,检测效果的评价型提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目标采用相应的提问形式。
二、精心预设,设计富有梯度的问题
为了调动班级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他们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必须有梯度。例如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MC交于点E,直线BM,CN交于点F,求证:△CEF是等边三角形。
在讲解这道题时首先要明白学生在很短时间内解决这道题有困难,如果不降低难度,许多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可以提问:由题目中已知条件能证出哪两个三角形全等?当学生回答出能证△ACN≌△MCB后,接着问能否证出△MC-F≌△ACE,再问能否证出△CEF为等边三角形。这样给学生的思维搭上阶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同学都能生动、活泼地发展。同时既重视学生的共同要求,又照顾了不同类型的个性差异。
2.学生整体得到提高
教师改变了以往面向少数,忽视多数,忽视全面发展的现象。教师的着眼点是全体学生,能重视各类学生的发展,使各类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提高,有效缩小了学生间的差距,促使学生的整体优化。
3.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使课堂教学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这需要我们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层作业的研究与实施恰好为教师的研究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
当然,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行为,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功底和深厚的沉淀,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正
自己的收获,这样就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动脑,精神始终处于兴奋激昂的状态,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培养思维,巧妙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提问
综合法和分析法是数学思维的两大思想方法。一道题拿到手后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一般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和研究,这往往对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精神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这些题目老师不能为解题而讲题,要明白教育的实质,要通过这些题目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所以提问时可以用综合法问同学们由已知条件能得到哪些结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开启学生智慧的火花,再问哪些结论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帮助。再从结论入手问要解问题可以有哪几种途径,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学会探究的方法,锻炼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四、面向全体,提问要有广泛性和层次性
要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提问应尽可能面广,更不能只盯住几个同学提问,只为了那几个成绩好的同学提问,否则必然会让另一部分同学受到冷落,削弱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认为提问的问题与他们无关,从而不开动脑筋思考,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比如在证明上述题目中的△ACN≌△MCB时,可以将三角形全等的三个条件让层次不同的三个同学来回答,这样既增强了提问的广泛性和层次性,又让所有同学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使每一个同学都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五、拓宽视野,提问要注意巧妙引申
提问时注意巧妙引申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所学的新知识。比如在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后,引申提出:连接什么样的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是菱形?是正方形?连接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为什么?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中点四边形的认识。
六、面对实际,教师的提问要深浅适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他们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用已有的观念和意识去解决接纳新的概念和方法,此时,教师若能把数学内容能动地进行加工,提出适合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便能起到诱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深浅适度,防止过难或过易,浅显的,确树立新型的数学作业观,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作业的改革,在平时设计作业时避免“题海战”,防止“熟而生厌”,提倡探索创新、自主选择,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探索教改新路实施“分层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
[2]周俊,肖婵婵.分层导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学数学研究,2000(6).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与分析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作业;设计
作业作为教师检验教学成果以及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不仅要注重形式,还需要重视对内容进行相应调整,旨在突出化学学科的实践特性,强化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
一、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主要是将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已有经验作为基础,处理障碍与基础性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设计。作业难度在学生经验范围之内,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其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另外,作业的难易程度要适度,过于简单,不存在障碍,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够得出结论,难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由此,初中化学基础性作业设计需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主要围绕已学知识,设计与学生已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相关,并能够进行适当思考才能够得出答案的基础性作业。
如在布置“物质组成表示方法”教学内容相关作业时,可以提出: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 。这些问题既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难易程度又符合学生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教学成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拓展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设计目标主要是重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智力,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拓展性化学作业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化学作业的主要形式,其不仅涉及基础知识,还能够启发学生思维。
拓展性作业的设计主要坚持多样化、新颖性原则,将作业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关注热点话题,吸引学生,通过综合性问题,多种解题思路,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如磁悬浮列车作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其核心技术涉及到化学知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话题,设计作业题目: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主要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其中Y呈 价,YmOn化学式 。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适当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
三、探究性作业
1.坚持与时俱进
在化学作业中要渗透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热情。另外,还需要坚持因人而异原则,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赋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进行选择,促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实现个性化发展目标。
例如:针对一些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偏向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相反,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基础性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化学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成绩。
2.要紧密联系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实践活动,加强作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拉近学生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能够开发智力,提高综合能力。化学学习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
例如:化学式难度较大,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寻找生活中的物质,让学生了解到虽然化学式很难,但是它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根据上文所述,化学作业作为化学教学的一部分,在巩固和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明确新课改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作业形式及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从而推动初中化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宝康,张于君.新课程理念下化学作业布置的功能与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8(3):259-261.
[2]李光人.关于重点中学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接轨的探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20(5):12-14.
双减作业设计 篇4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包括: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双减”首先是把作业量减下来。在课堂上达到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不要把落实教学目标的行为延伸到家庭作业,更不要把查漏补缺的希望寄托在家庭作业上。如果课堂低效,作业就是学业负担;如果课堂高效,作业是锦上添花。作业减负,关键在于课堂提效。
在教学简易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五课时关于路程追及问题,从课本主题情境图入手,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态演示、画线段图等多种方式明白两人相向而行所用的时间相同,优速两人的速度不同从而在相同的时间内所走的路程不同;其次,通过观察和生活经验判断,当两个人相遇的时候,他们的两人各自走的路程相加,就是总路程;最后让学生以线段图和等量关系式的形式呈现出来,在画线段图的时候,要明确标出相遇点不可能在中点。
紧接着以点带面,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快速自主解决并发现虽然要解决的问题发生了改变,但思考方式和用到的等量关系还是一致的,然后尝试自己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从而明白用方程解决这类问题的统一性和优越性。
最后提出龟兔赛跑的故事,给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小组内探究同向而行的路程问题,并试着总结同向而行和相向而行两者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突破这一节课的重难点。课后作业的布置紧紧围绕课堂重难点设计就行。
通过课堂学习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教学的本质,学生愿意用内化的方法再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数学问题,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作业管理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时间管理。当前,为了更好地体现作业的功能,在精选的基础上,更要提倡设计,体现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也是研究的重点。“最好的状态是学生能喜欢上做一些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能力,获得成就感。”
精选习题,精选的目的是减少学生作业总量,提升作业效率;老师先做,先做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作业难度,体验学生的做作业时间;尽量全批,全批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作业水平,减少教师过多布置作业;及时反馈,及时反馈的目的是给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纠正的机会。精选、先做、全批、反馈这八个字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关于组合图形的面积作业设计。留给学生一个常见的的组合图形,要求孩子们至少用三种方法解决,画好对应的平面图,并找出最优算法。同样的题目孩子们的思考方式和演算方法五花八门,这样的作业设计既巩固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也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最后挑选出最优算法,体现了数学的策略,有助于学生今后思维的发展和成长。
教师要经常反思,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是否巩固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习得了方法、激发了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还要非常重视作业诊断作用,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诊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掌握学习的情况。采用面批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诊断;通过作业诊断,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模式和方法的探索。
德育大讲堂心得体会
第三小学 吕红娟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月15日下午县教育局举办了“德育讲堂”。“德育讲堂”第三讲在泾川四中学术报告厅进行。由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旭勤主持,县直中小学教师、学生代表共计320余人参加,由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教授王延学做了《声律启蒙》专题讲座,王教授通过领读、吟诵、解读等方式,让听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魅力。在《声律启蒙》讲座中,我深有以下几点体会:
1、在《声律启蒙》的教学中,应该倡导学生先求熟读、不急求懂,让学生们经常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体验美和高尚在心灵中的统一。《声律启蒙》中的节奏感很强,读起来具有韵律美,学生们甚至在诵读中会不由自主的拍打节拍。
2、由于《声律启蒙》文字的特点,都是什么对什么,如“云对雨,雪对风,大陆对长空”,老师只要抓住这个文字特点,其实是很容易教学生进行背诵的。可以在课堂上有多种方式来进行记忆。如老师说上半句,学生对出下半句;或者开展竞赛的方式,男生说上半句,女生对下半句;一组说上半句,另一组说下半句等。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记忆,学生能很快熟读成诵。
双减下的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篇5
我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的:
1、减量
作业是承载学习内容,体会学习方式以及实践过程性的学习任务。这里我们要注重作业与教学的配合,既然作业减量,我们就要多在日常教学上多下功夫,在知识衔接处、经验接轨处、生成差异处发力,以”快引入、寻突破、后拓展”的教学形式打造高效课堂,扎实落实每堂课的一课一得训练点。加强课堂研究,“增效才能减负”。有效率、有质量的四十分钟才是减负的必由之路。必须在课堂上下功夫,深入研究课堂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否则就会依旧陷入”堤内损坏堤外补”的怪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加强单元整合,加强教材之间的联系,完善教学结构,提高课堂的`效率。
2、提质
改革作业设计,少布置机械的、整齐划一的作业,尽可能布置分层作业。因为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巩固上课学习到的知识、I训练自学能力、发展开阔思维,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的难易程度上是没有任何区分,都是相同的作业,就会导致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吸收程度上产生差异,这样就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
所以,在政策下更需要教师布置分层作业,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每个同学的作业程度,这样分层作业对于良好的教学就会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要提供不同的学习支架,根据智能特点或者兴趣设计作业。只有这样,面对多样化的作业,孩子^也会轻松自愿的接受,也会更乐意交出一份充满童趣和自我个性的作也
3、增趣
初中道德与法治双减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篇6
作业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连接课程
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中间环节。作业是教学的延续,是巩固知识与技能的手段;更是
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与完成一定的教学和学习任务密切相连的学习活动。因此,优质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是有效教学推进的重要载体,也是“双减”政策落实的重要
保障。
一、作业来源
作业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课内作业建议精选(或整合、改编)教材、作业本(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或评价手册上的练习,尽量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指导
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建议以听力、口头作业、拓展阅读(同主题联读、同作者联读、流利阅读等)为主,书面作业为辅。建议编写单元作业和类项目式长、短作业,强
调对标准语音、语调的模仿与展示;强调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能力;强调运用语言完成生活任务。
二、作业设计
1.作业形式
作业形式要多样。从作业任务指向考虑可以分为巩固类作业、整理类作业和拓
展类作业,也可以在需要时布置预习类作业。巩固类作业主要指单词、句式的记忆,朗读、仿读、诵读训练以及规范书写练习;整理类作业主要指一天或一段时间所学
词汇、句型、语法知识等的梳理与复习;拓展类作业可以与语言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是类项目式短作业或长作业,譬如,制作话题式
lapbook;绘制
Zig-Zag
小书;
研制“动物的生长”思维导图;根据位置、价格、房间数量、类型、周边设施等“选
择最佳民宿”等。从完成作业对象考虑,则可以安排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与班
级群体作业等。
2.作业内容
(1)体现作业目标
具体的作业目标是检测教师布置的作业与教学目标是否匹配的重要指标,也是
推断作业是否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教师应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学
情研制作业目标。建议立足单元,在设定单元作业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分配课时作业
目标。单元作业目标制定的维度可大致细化为巩固单元语音、巩固单元核心词汇、巩固单元核心句型、巩固或延伸单元所学篇章、围绕关联话题真实表达和综合运用
单元所学语言等。
(2)体现技能培养
作业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听、说、读、写、玩、演、视听综合技能的培养。日常作业应围绕教学目标,有选择地布置学生完成朗读、仿读、吟诵、录音、书写、个人或合作表演、课外阅读、手工制作以及实践类语用活动等作业。教师应
充分考虑课标及教材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听、说、读、写、看”等技能所提出的不同要求。教师还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宽英语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渠道,将巩固类作业、整理类作业、拓展类作业及预习类作业有机结合,充分估量作业的难易度,做到适时适量,以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
(3)体现差异发展
作业内容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设计可供不同学生选择的弹性作业,要多角度考
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同一份作业可以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完成。
小学英语学习领域作业内容参考:
听说读演:仿听、仿说、仿读、仿演应成为英语课外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
充分运用教材的音像资源,让学生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每天听说或读演的时间应
在10
分钟左右。建议开展趣配音、英语歌曲秀、英语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生
动快乐的形式提升听、说、读、演技能。
写字:白体单词不做书写要求。要求书写的字母或单词,要正确、端正、整洁
地书写。低段要在四线格上书写、高段要在一线格上书写。要尽量减少机械抄写,可以采用制作家庭树等读写绘的形式,让学生在语境中书写单词,同时强调养成“提
笔即练字”的习惯。
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最重要且长期坚持的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开展整本书阅
读。教师应主动为学生推荐同主题或同作者,且结构相似、难度相近的阅读材料。
低段应基于
phonics
开展“流利阅读”,运用儿歌、绕口令、绘本等视听材料,在仿读、指读、诵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发音水平及朗读速度与流利度,同时扩大词汇量,提升理解能力。高段鼓励开展自主阅读,制定阅读计划,完成阅
读任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阅读圈”活动。
英语类项目式活动:本着学语言为生活服务的原则,鼓励教师立足“话题”设
计类项目式活动。该活动可以学生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身心特
点,充分运用生活资源与生活经验展开设计。它要做到任务或问题驱动,活动过程
中以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以完成生活任务或解决问题并有相应“成果”为指标,从而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思辨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譬如,学习昆虫
词汇之后,利用已有语言储备了解某种昆虫成长过程,完成科学记录表并选择养一
种昆虫,观察成长过程,然后用过去时完成日记等。
三、作业批改
1.作业本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批改须及时以掌握学生情况,检验是否达成布
置作业所指向的教学目标,并将作业情况作为备课和下一次教学的重要依据。根据
学情适当、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2.作业批改方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情和作业类型采用个别面批、学
生互批、分类批改等方式。
3.有计划地开展优秀作业及英语课外实践成果的展评、展示活动(每学期
1—
次)。
四、作业讲评与辅导
1.对学生作业中有创意的见解或典型错误,要做好摘录,作为教学资源备用;
对错误原因要适时做出综合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做到讲评及时,时间安排得当。
2.辅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需耐心细致,既
弥补知识的缺漏,也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倡对后
20%
学生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双减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篇7
一、 联系生活,注重知识应用
英语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掘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舞台,蕴含着多种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时,教师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注重英语语言的应用性与实用性,让学生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获取知识,把握技能,使课后作业变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有效向导,变为学生自主体验的重要途径。
如教学8B Unit 2 Travelling时,其话题是关于旅行。课文中的Kitty带领我们游览了香港迪斯尼乐园,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教师可设计贴近生活的家庭作业。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向往的旅游景点,然后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旅游资料,同时尝试着绘制简单明了的方位图,运用已学的英语词汇与语句来写一篇导游解说词。课堂上,学生可以当一当小导游,向“游客”(即班上其他学生)来解说某一旅游景点。“游客”可向“导游”提问,或者让其他学生对这一旅游景点知识进行补充;亦或教师可要求学生设计国庆假期或五一假期的旅游计划或旅游路线,课堂上,利用演示文稿加以说明。通过这些作业,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语言知识,使其观览到课本之外的丰富世界,拓宽视野。同时,在解说与讲解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听力水平,并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使其敢于在公开场合开口说英语。而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合作意识。此外,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分组完成课后任务,如挑选一个适合青少年学生游玩的当地旅游景点,然后筛选与整理资料,写作与编辑,插图与排版,合作制作一份独具特色的旅游指南。这样,为每位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使其发挥才能,增强成功体验。
二、 注意创新,增强作业趣味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设计与生活实际相贴近的课后作业,也要注意设计的新颖性,不断创新,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首先,注重创新,增强作业趣味性。在家庭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把握趣味性原则,从学生身心特点、学习需求入手,不断创新作业形式,将课后作业与表演、游戏、绘画、唱歌等多种趣味性活动有机结合,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学习,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其次,拓展视野,增强作业的鲜活性。语言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在现代教育中,英语作业设计也需紧跟时代步伐,注意拓展延伸,以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反之,若英语作业仍是固守课本知识,侧重知识记忆,则会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应注意适当拓展。 ① 拓宽阅读面,积累语言知识。如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学会筛选与鉴别阅读材料,培养英语感悟,丰富语言素材。 ② 拓展信息量,充实教材内容。如要求学生搜集与筛选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以帮助学生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文本内涵。
如教学7A Unit 4 Food时,本单元主要是学习有关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内容。在课程教完之后,教师可布置新颖性课后作业,而不再是词汇抄写或者单一的句型练习,以增强作业练习的趣味性,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① 学习完本单元的词汇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各种食物的英文名称,然后归类整理,如甜点类: puff pastry(松饼); Mousse Cake(慕斯蛋糕)等;水果类: mango(芒果)、 cherry(樱桃)等;蔬菜类: balsam pear(苦瓜)等;肉类: beef(牛肉)、 chicken(鸡肉)等。 ② 呈现三位学生的三种不同食谱,让学生依照所提供的图表资料等来分析他们的食谱,然后找出食谱中的不合理搭配与合理搭配,并从健康角度加以说明。同时,提示学生运用如下句型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如From my point of view, ... is the healthiest,because ...; I believe that ...; For super, ... is good for等。 ③ 调查家人的饮食爱好,并根据健康饮食原则来帮助家人配制健康食谱;亦或收集与整理就餐、点菜等方面的英语常用语; ④ 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来查找一些与食物相关的趣味性的英语习惯用语。例如: She is the apple of his eye. 他非常宠爱她。 Mr. Green is a small (big) potato. 格林先生是个小(大)人物。 Well, I have other fish to fry. 好吧,我还有别的事要干。这样,可以使作业练习更有趣味,可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还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知识积累。
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来设计不同的课后作业。当教学完某一语法、某一词汇、某一话题等知识后,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促进知识的巩固。譬如构建题库,让学生收集整理作业中的知识难点,以便复习巩固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双减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篇8
“双减”政策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聚焦了作业、教学质量、课后、校外培训等,特别是作业,作业原本是教师学校日常教学中“小事”,如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大事。雷子东老师提到:“有减必有加”。作业改革势在必行,龙港市小学数学一线教师在优化作业方面负重前行,此次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活动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在“双减”进行时,如何玩转小学数学作业呢?华罗庚曾说:“学数学不做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做题当然要做,就看做怎样的题。一线教师根据教学用书,合理利用起课堂作业本,个人认为已经很了不起了。我认为朱小青老师建议的错题收集就非常适合我们去实施:收集本周数学课本与课堂作业本上学生出现的错题,分析原因后,优化设计周末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只需完成拓展部分的作业,学生作业的量明显减少,质在不断提升中。对于作业设计,我们要把力气花在刀刃上。优化作业设计,合理作业评价,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都是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在批改作业时,尽量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尊重,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学生的每一份作业都是一件作品,哪怕是一道简单的习题。
从优化作业设计的角度看,人人可以做不同的作业,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优化作业能促进学生充分吸取数学的养分。我们是普普通通的教师,做的却是重大的事,任重道远且阻,感激此次龙港市小学数学“基于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活动”的举办,在这条路上,我们相伴而行!
初中道德与法治双减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篇9
“双减”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凸现出了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双减”环境下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首先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创建学习共同体,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这不仅是一个教学活动,更是一个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合作学习过程。在课堂实践中,为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勤学;实现教知识走向指导学会学习、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逐步尝试、总结形成了课前预习、情境导入、课堂探究、课堂总结、课后拓展“五步”有效教学法,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
一、课前预习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初步梳理教材浅显知识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点指导学生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还可以尝试做基础训练的习题,通过做习题,让学生收获两种体验,一是通过预习就能做出一些习题,让学生有活动成就感。另是学生预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听课来解决,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效率自然就高了一筹。教师可安排学生课前提前三分钟到教室进行新、旧知识两方面的预读。如:班干部领读、分组轮读、师问生答等。这样能让学生在正式上课前收回思绪,集中精神,同时温旧知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二、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可作为课堂导入,也可作课堂活动过程的引入,还可以创设贯彻课堂始终的情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巧用学生的事例整合教材,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是对自己的生活有用的,这样才会促发学习渴求的动力。情境教学则可以还原学生们周遭发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有自主探究的欲望。如果把教学内容比作让学生必须吃下“饭”,那么“情境教学”就是辅助学生吃下“饭”的一道道“菜”。这些“菜”不仅要让学生们顺利地吃下“饭”,还要让这个“饭”吃得更香。创设情境教学的途径有:1、生活展现情境;如:生活情景、生活场景;2、实物演示情境;如:让学生体验、实践生活;3、画面再现情境;如:教学挂图、多媒体投影;4、音乐渲染情境;如:多媒体音乐课件;5、表演体会情境;如:指名上台表演;6、语言描述情境;如:有感情朗读等。除这六种基本途径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情境创设:多媒体模拟演示情境。具体选择哪种情境教学方式,则依对应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的需要选择。
三、课堂探究
要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率,关键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1、课堂讨论。在课堂中,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合作激励。教师可采用合作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合作能力。如:合作学习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与积分奖励外,还可以少做、免做作业,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完成学习任务。
3、合作记忆知识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每个层次的知识点。落实学生自读、齐读等学习方式,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知识点过关。
4、及时总结提交本组发现的问题。包括知识点理解不透、组员参与度、任务难度过大等,教师在收集到问题后第一时间调查研究,及时解决。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活动是发生在课堂教学结尾环节,目的是要通过总结反思活动去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让学生反思课堂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多方面的变化情况,从而切实优化学生学习态度、自我认识的结束性活动,可以让学生积极吸取学习教训,使其自觉规避不良学习行为。因此,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堂总结活动,以便及时优化学生的学科学习行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充分交流情感,逐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帮助学生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五、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的内容有四个方向:反思、验证、实践、理解。课后拓展能够更好地引导师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延伸、开展更广阔的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积极地创造学习活动情景,充分拓展教材内容到学生们的生活空间,还可以充分利用书刊、多媒体、德育基地等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初中道德与法治双减作业设计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案例06-14
初中思想道德09-14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课07-04
初中道德规范主题班会07-14
初中生思想道德10-24
初中班级道德讲堂记录本05-09
初中政治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知识点总结08-23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06-11
初中地理作业设计07-03
优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