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2024-12-11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精选8篇)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篇1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1.xx 社区老年人服务现状的调查 2.城市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的研究 3.城市xx社区邻里关系的调查 4.城市社区在校生假期生活的调查 5.城市社区物业管理状况的调查 6.城市社区XX教育活动的调查

7.如何正确处理社区“业主委员会”与居委会的矛盾冲突 8.试论社区服务的主要特征

9.城市XX社区独居老人关怀问题的研究 10.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特点

11.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生择业意愿调查 12.关于老年人的健康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报告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篇2

在中国, 社区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政治体制改革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在城市化过程中, 必然需要大量的社区管理人才, 保证地方社会的平稳过渡,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尤其是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决策后, 职业化的社区人才培养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社会和地区发展对社区管理人才的需求的社会大背景, 我校设置社区管理与服务此专业, 并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培养懂得社区工作内容、熟悉社区工作环境、掌握社区工作方法等专业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型职业人才。这种职业人才既要懂得社区管理的专业知识, 更要懂得社区管理的实际操作。这就对我们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在2006年设置了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 经过三年的发展, 专业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在实验教学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一) 实训课程体系改革

实训课程教学是我校培养社区管理人才的重点教学环节。我校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层级的要求主要包括四类: (1) 认识实习环节。该实习主要针对大一新生, 通过实地参观, 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 该岗位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容以及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2) 理论课程中的实训包括:社区工作实务、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实务、社区发展规划、个案与小组工作方法等。此类实训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具备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理论课程是基础, 实验环节是深入, 如此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3) 学期末的集中实训包括:个案与小组工作方法、社区调查、社会调查、办公事务、心理咨询认证等。此类课程的特点是强调学生具备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掌握社区工作方法, 熟悉社区工作流程, 学校提供仿真环境以便于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后迅速完成角色转变。 (4) 校外实训。通过联系实验基地以及“校社合作”使学生真正投身实地工作环境, 了解将来的工作情况, 全面掌握工作方法。

(二) 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 基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特点, 根据高职院校生源学生的特点, 进行探索和创新, 制定出一套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方式加以运行。本专业在教学方式上的改革体现为:“知行并用”的多元化教学新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边做边想边学,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的职业性质。

1. 提倡实训课堂形式多样化。

本专业大量的实训课程实在校内完成, 这就要求课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形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课堂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开展互动式教学, 提高学生积极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培养创新思想的人才;二是小组项目教学法引入课堂, 对学生分组完成项目任务,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三是加强案例教学, 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四是引入开放式教学方法, 如角色扮演和辩论会等形式教学, 塑造了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提高学生辩证思维模式和口才。这样, 才能摆脱枯燥的教学过程, 做到教师爱教, 学生爱学的状态。学生可以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 多媒体情景教学。

多媒体主要是通过视频图片资料学习, 将学生引导进入社会事件的情景中, 便于教学, 有助于学生理解。多媒体情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智能性、个性化教学。大多数教师采用多媒体情景教学, 为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丰富多彩的内容, 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3. 长期聘请社区工作专家授课。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和史家社区党委书记及主任等国家干部和专业人士长期在我校任教, 为学生讲授实际工作的问题和体会, 大大丰富了实训课堂内容。

4. 指导学生会社区社团联合会开展与社区联谊活动, 以实际工作的形式消化课堂知识, 训练学生能力。

同时, 教师对安排到社区兼任助理工作的学生, 进行实地指导。

三、实训室建设

随着现代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 高职院校以其培养高端型应用性人才的性质, 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也必然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校内实训室的仿真模拟社区工作环境的平台, 使学生能够在硬件环境中较快进入角色培养相应的软件能力。社区工作的专业知识、基本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都可以在实训室内体现出来, 从而, 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使学生成为具有能较快进入社区工作环境或相近工作环境的管理潜质性人才。我校在2009年加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训室建设投入, 建立“社区仿真实训室”, 该实训室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小组工作室”, 主要承担需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的实训。如社区调查实训课程, 需要以小组项目的形式经过以下一系列的工作流程才能完成: (1) 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 (2) 调查项目的测量与操作化; (3) 抽样方案设计; (4) 问卷设计; (5) 观察方案设计; (6) 访谈提纲设计; (7) 实地调查; (8) 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9) 撰写调查报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九个实训项目, 除“ (7) 实地调查”外, 其余八个项目均可在校内“小组工作室”完成。小组可以在“小组实训室”进行讨论, 集中完成专业要求的业务工作。另外, 该“小组工作室”还可以承担商务谈判室的功能, 适用于其他相应实训课程的使用。第二部分为“个案工作室”, 主要承担个案工作方法的实训任务。个案工作方法具备以下特性为:注重以个人为工作对象;注重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注重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调整, 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和外因;注重知识基础。因此, 此项实训需要一个安全温馨而又相对独立私密的环境, 能够让个案工作者与案主充分沟通, 以心理辅导或治疗的方式, 达到帮助个人或家庭的作用。第三部分为占地面积较大的“社区仿真实训室”, 主要承担本专业集体实训的授课和操作的任务等。第四部分为“控制室”, 主要承担教师监控和管理课堂的任务, 使教师能够适时掌握学生独立实训操作的情况, 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这四大部分构成了本专业的实训室, 成为完成实验课程实现的重要载体。另外, 本专业将启动“社区人才培养项目”和技能大赛也融入到实训室使用中, 实现实训室的多功能性、综合性、高效率性。同时, 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实训方法体系。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四、实训项目开发与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 我校积极开发和建设实训项目。“社区人才”培养项目就是针对本专业特点, 模拟社区居委会的实体组织结构和功能开发的仿真实训项目。该培养项目以本校作为一个模拟社区, 以“学生服务站”作为一个模拟社区居委会。学生服务站中的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均来自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既能结合课程完成实践模拟的任务, 又能结合本专业学生学习生活所遇到的实际事务, 真实的解决问题。“社区人才培养项目”的功能载体为“社区仿真实训室”, 使其成为学生服务站的办公场所:依据社区居委会办公环境的实体结构和功能, 实训室可以完成学生服务站的功能要求。实训室能够满足社区居委会六大委员会工作模块的办公条件 (硬件、软件) , 实现学生服务站六大委员会 (共39~49人) 综合办公室的功能包括:党委会 (9人) 、社会服务与福利服务委员会 (6~8人) 、共建协调委员会 (6~8人) 、文化建设委员会 (6~8人) 、志愿者服务委员会 (6~8人) 、民调委员会 (6~8人) 。实训室的规模和功能可以为“社区人才”培养项目提供服务, 能够提供学生服务站的六大委员会工作模块的办公条件 (硬件、软件) , 实现学生服务站六大委员会综合办公以及所处理的社区内具体相关事务的的功能。本项目所涉及的具体业务工作全部由学生自主管理, 内部管理制度完全由学生制定、实施, 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工作。

该实训项目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 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订, 丰富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的形式。

五、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 我校已与多处社区建立了长期“校社合作”关系, 主要的实训基地有北京朝阳区的“史家社区”和北京顺义区的“裕龙花园六区”等。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到社区培训实践, 包括完成部分实训任务或实训项目;结合社区文化开展特色社区服务活动, 既丰富了社区生活, 又锻炼了学生能力。“校社合作”对于学校和社区来讲都是非常有利的:学校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运用的能力;社区可以更加了解该专业学生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特点, 明确社区队伍建设方向, 采取针对性措施。

高职院校中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 既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又面临着种种困难, 尤其是社区实验教学方面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直接借鉴,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总结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建设一流的社区专业离不开一流的社区实验教学, 而要建设一流的社区实验教学体系, 就必须始终坚持办学宗旨, 依据专业定位指导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这样才能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从而保证高职院校建设能够顺应社会发展, 服务于地方经济。

摘要: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问题进行讨论, 主要是从该专业的设置背景出发, 讨论了该专业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以及具体的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实训室建设、实训项目开发与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社区管理,服务,实验教学改革,实训

参考文献

[1]赵坤, 齐放.高职基础知识课程不能偏废[N].中国教育报, 2009-12.

[2]邢彦辰, 杨旭峰, 刘显忠.高职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21) .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篇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69-02

1专业设置背景及前景分析

北京市教委于五年前公布了2005年度该市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新设专业名单。在名单中新增加了近百个专业。(1)其中包括网络营销与物流管理、生物医药、电子政务、社区管理、现代文员等许多人们还比较陌生的专业。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教育部门在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中开展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设置成为改革的突破口。根据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一批具有时代特点的新专业应运而生。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为了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而开设的,目前,大部分农村都要变成社区,需要大量的社区管理人员。另一方面,社区居民来自不同的地方,社区融入了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使得原先的管理人员不能适应,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问题。同时,从国家管理到社会舆论,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开始重视社区建设,并且大力倡导社区管理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因此,从事这个行业需要专业培养,就业前景看好。

2该专业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应该说,在高职高专院校普遍“重理轻文”的背景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院党委决定设置“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经过了教育专家的反复思考的,是建立在充分考虑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的。而该专业自2004年被批准首度招生,到2005年招收学生14人,2006年因为生源的严重不足,无法开班。2007年、2008年也没有开班。时至今日,05社管的学生已经毕业,而2009级的新生中只有13人选择了这一专业。也就是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社区管理专业在校的只有这13名学生,一旦2010年学生生源依旧如此,那么这个专业将何去何从呢?

该种情况已经引起了院、系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我们专业教师的深思。笔者经过与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经过与学生的座谈,经过教研室同志们的讨论,认为该专业存在着这样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职教育应大力倡导能力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应侧重职业技能能力的培训。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应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2)那么在课程设置中,特别是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中,应该科学考虑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根据与学生的交流,很多学生反映,上过相当的理论课程之后,学生仍然比较茫然,并没有掌握预期中的教学目标所要求达到的技能。比如“社会调查方法”,同学们在学完之后并不是底气很足的按照社会调查的预定目标去实施社会调查,很多同学还是需要老师去手把手的指导,甚至有的学生要求老师帮忙制订出调查的具体步骤。可以说,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是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和相当的应变能力的。再比如说“沟通技巧”,通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还是反映“开口难”,特别是在遇见特殊交流对象时,几乎无法选择能够适用的所谓“技巧”。

难道是我们的教师投有教好吗?通过学生的反馈和学生对教师的学期测评意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说是兢兢业业的,也调动了一切可能调集的资源。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在经过对教学计划的仔细推敲后,我们才恍然大悟:理论课程占用的课时过多,缺乏必要的实践性训练去辅助理论的巩固,这样的理论教学当然应用性也就受到了限制。

2.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理性的学生懂得选择师资较强的专业。人文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因为受到学生人数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尚没有建立起一支独立的社区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而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引进在民政、社区管理第一线的外聘教师来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这些教师往往一个人承担了三门以上专业课的授课任务。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恰恰是这些有实际操作经验的、能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更能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但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急需建立起一支以专业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当然这是以学生生源为前提条件的。

2.3专业宣传不够

笔者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师之一,也曾经是05社管班的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到了大二,学生普遍地不知道他们毕业之后究竟能做什么!很多学生问:他们这样专业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从事小区里琐碎工作的时候,究竟与收发室里的大婶大妈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相当多的学生并不理解社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究竟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说明,很多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就业盲目性大。再深层次的看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的教师在招生宣传,在专业宣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目的的引导也是明显不够的。当然,这和部分学生眼高手低,片面追求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就业观念也是分不开的。

2.4对学生深造空间关注力度不够

人文科学系的专业不算多,但是和其他的系部比较起来,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几乎每一个专业都给学生提供了拿自考本科文凭的机会。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除外。笔者所带的05法律班,全班48人,有39人在考自考,拿本科。在社会日益重视知识经济的时代,专科文凭肯定不能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也给学生自身的发展做出了限制。全国承认的自考本科文凭无疑为学生的将来深造提供了另外一个渠道。很多同学选择读人文专业,也是冲着自考本科文凭来的。社区管理专业的学生限于专业,在拿本科这个途径上受到的关注不够,也限制了学生进入该专业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另外一个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开始逐步采取市场准入制。该专业还没有引入一个通过考核拿取相对对口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途径,也使得学校引导学生就业显得有心无力。

3应采取的对策

3.1大力进行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重点首推课程设置改革。这体现在教学计划的重新修订上。要科学合理的计划、分配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我们应当清醒的意识到高职教育不可能象本科教育那样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阐述。学生只有近两年半的学习时问,我们不能贪多求快的把课程设置得多么全面,而应该把主要而有限的精力放在某些必修的技能性专业课上;不能让学生觉得“什么都学了,却又好象什么都没有学会”。与其广而杂,不如专而精。

其次要大力推进考试形式改革。职业教育不能什么都用试卷来考察。我们的学生中很多都有较为完备的动手能力,而很多恰恰缺乏的是应试能力,应付传统的卷面考试不是他

们的强项。我们要把学生的所学真真正正正地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让学生的理论学习全面而充分的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受挫的沮丧,在实践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宣传画册上有这样一句话:“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这句话虽然平实,但是却道出了实实在在的精彩:倡导了“先求其会,再求其懂”的教育思想。这才是职业教育的真谛,

3.2尽快建立起过硬的、专业的师资队伍

在继续合理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外聘教师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引导部分教师积极进行转轨,除了进行相应而必要的师资培训外,还要鼓励教师多参与社区建设的第一线,用实践经验引导理论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授性。

同时,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增强专业教师队伍的生命力。

3.3对专业宣传要进一步提高到足够的高度

专业宣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学生的人数决定着我们的教学成本,是我们谈专业改革、谈师资建设等等问题的大前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1)对于已经毕业的该专业05级学生,要对他们的就业去向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可以从毕业的学生中选取就业的典型,对在校生进行针对性地宣传。而较高的就业率也是我们进行专业宣传最好的名片。实际上,随着社区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准入制的实行,发达城市的社区建设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有极大的需求空间。我们的学生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我们在现阶段,就要开始为本专业大一的新生开始进行就业筹划了,争取能够往订单班的方向取得一定的突破,为明年的专业招生工作夯实坚实的基础。

(2)要格外重视在“迎新”阶段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宣传板,通过专业咨询,通过多媒体加强对新生的宣传,消除他们对该专业的陌生感,引导他们对该专业的兴趣。宣传的重点应是就业的前景。

(3)对于已经选择该专业的学生也要进行宣传。这时候的宣传应该更有针对性一些。学生选择了这个专业,说明已经有了一定的兴趣或者了解。这时候应该就课程设置与技能培训,实习渠道和途径,就业方向和前景进行一系列的宣传。不能让学生在选择该专业后还长时间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要能帮助学生迅速把心态稳定下来,准备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个时候的宣传可以有效的防止临时要求调换专业情况的发生。

(4)对于平时日常教学也要注重专业的宣传。这个时候的宣传除了领导的工作外,最重要的就是任课老师的工作了。应该把对专业课程的目标和要求融入到合理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中来。让学生一节课一节课的培养能力,一节课一节课的培养信心。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整个专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专业的宣传绝对不是某个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系部乃至整个学院的工作;不是某一阶段的工作,而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工作。

3.4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

学生学习的目的除了掌握技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尽量拿更高的文凭,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虽然在目前湖北自考本科中,社区管理专业还是个空白,但是在社会学、行政管理等专业已经有了类似的自考本科课程设置,出于为学生未来学历层次的提高考虑,我们应该大力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的本科学习:另一个方面,应当积极与相关民政机关取得联系,将社会工作者或者助理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引入我们的校园,或者积极为本专业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创造更多的平台。这样,双管齐下,为学生创造了更广泛的个人发展空间,也为学生保持足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条件,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此良性循环,才能让我们的这个专业更加具备相当的吸引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

总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是靠某个个人的空想得来,而是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在适应整个高职教育的改革节奏基础上,集思广益,反复推敲,才能有所收获。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劳动就业报[N],2005年6月13日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篇4

城市边缘区规划失效的根源解析及政策改进研究

我国城市绿道的规划途径初探

三维模拟在林场景观设计及数字动态校园研究中的应用

西安园林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色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中城市土地多目标空间优化配置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研究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科技需求及对策研究

面向灾害防御的城乡重建规划研究

东太湖大厦建筑设计与构造研究

平原城市中心湖泊周边地区建设发展研究

城市人工湿地景观

马尔默市公园绿地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基于植物景观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研究

生态城市规划探索

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强制性要素设计研究

济南市老城区高层建筑发展评价研究

2000年以来郑州市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

„„„„„„„„„„„„„„„„„ 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论文题目 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A公司人力资源规划与实施研究

XX流域水资源管理史研究

„„„„„„„„„„„„„„„„„ 景观建筑设计毕业论文题目

设计结合城市景观

基于非线性设计理论的景观建筑与小品设计初探

地标景观建筑设计中城市文脉传承的运用方法研究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建筑及景观设计中手绘表现技法的应用研究

城市广场景观生态性的营造

中国景观设计的本土化思考

论城市公园中和谐生态的水景观应用

景观建筑在旅游风景区中的应用

民族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房地产景观创新及其价值的研究

中国园林中的景观建筑分析

基于住宅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

现代城市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思考

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

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论西方园林景观起源

地震灾后重建中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中西园林文化与现代居住景观设计的关系

„„„„„„„„„„„„„„„„„ 园林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保护与修缮研究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大都市城区园林绿化保护与建设研究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工业遗产地的保护和再利用

基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西安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调查及保护现状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西安古代园林发展历史对构建人文化和生态化西安的影响

邯郸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研究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中对自然肌理的保护与更新

„„„„„„„„„„„„„„„ 自然资源保护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论我国自然资源法体系的构建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森林资源保护毕业论文题目

淄博市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森林资源监督的有效性研究

“森林人家”对乡村旅游影响研究

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

森林资源评价研究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中国林权制度研究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持续发展林业促进建设生态西安

„„„„„„„„„„„„„„„„„ 环境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园林

城市滨湖人工湿地景观生态恢复设计

氯离子侵蚀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规律的试验研究

曲江胜地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GIS在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XX水资源综合规划管理研究

城郊结合部土地利用与土地管理研究

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机制法律对策研究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流域水资源配置合理性评价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管理研究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

城市总体规划在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性研究

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控制研究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要素研究

风景旅游村的共生模式研究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篇5

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浅析基金对证券市场的实际影响 浅析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浅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 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周期与中国的应对 券商经纪业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问题与对策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决策及其经济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实时调整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与人民币国际地位展望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出口竞争力研究 如何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 深港银行业合作方式研究 深圳基金业发展对策 深圳银行业发展趋势探讨 试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试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 试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谈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我的股票投资策略选择 我国股票发审制度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成因及其抑制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问题及路径选择 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探讨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的实证研究。我国票据市场现状分析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发展潜力比较研究 我国投资者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香港创业板、内地创业板和韩国创业板的比较 香港创业板与内地创业板如何进行合作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利弊分析 香港如何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最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面对困难及前景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面对的挑战及机会 小额贷款问题的研究 新《保险法》的不足之处及完善建议 新时期的内地与台湾如何加强金融合作 应对金融危机的房地产方面的货币政策调整效应分析 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基于利率视角 增值税“转型”后的税收效应分析

89.中国创业板市场研究

90.中国股票市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91.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92.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周期性研究

93.中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94.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关系研究

95.中国境外投资发展战略与资本项目开放

96.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案例研究)

97.中国权证理论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对比分析

98.中国商业银行远期利率协议定价问题研究

99.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影响与对策 100.中国衍生产品发展研究

101.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102.中国证券市场的日历效应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篇6

论文题目参考

工商管理专业2010届毕业论文题目:

1,“ 关于我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2,“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3,“浅析中小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对策与思考”4,“ 讨论企业员工培训的战略意义”

5,“ 民营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6,“ 民营企业吸引人才的对策研究”7,“民营企业薪酬制度的探讨”

8,“ 家族制企业改革的趋向性研究”9,“ 我省企业诚信现状的分析”10,“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11,“ 企业技术进步的战略性研究”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3,“ 家族企业传承研究”

14,“ 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15,“家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究”16,“ 家族企业组织结构建设研究”17,“家族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18,“家族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比较研究”19,“家族企业管理者素质研究”20,“ 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21,“ 家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22,“ 家族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3,“ 家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24,“家族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研究”25,“家族企业发展状况研究”

26,“ 家族企业发展趋势研究”

27,“家族企业发展环境研究”

28,“中小企业存在发展的理论分析”29,“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理论分析”30,“ 加入WTO后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31,“ 中小企业提升上竞争力的研究”32,“ 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研究”33,“ 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研究”34,“ 中小企业的连锁经营研究”35,“中小企业的企业管理研究”36,“ 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研究”37,“ 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38,“中小企业的营销创新研究”39,“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研究”40,“河南农村”农家店“发展研究”

夏娜整理

42,“河南零售企业发展研究”

43,“河南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研究”

44,“论价值工程在机构改革中的应用”

45,“投资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46,“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47,“浅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

48,“论民营企业的观念创新”

49,“ 中小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50,“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51,“ 企业创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52,“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关系探析”

53,“民营企业危机管理研究”

54,“浅析企业文化创新”

55,“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56,“ XX公司技术创新管理方法的研究”

57,“论观念创新与现代企业之间的关系”

58,“ 构建创新型企业的对策思考”

59,“论企业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60,“ 论民营企业的融资选择”

61,“家族企业的信任机制”

62,“企业项目管理研究”

63,“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研究”

64,“论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

65,“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研究”

66,“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67,“企业管理人性化探讨”

68,“谈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中的约束机制”69,“中小企业人才吸引策略”

70,“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71,“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

72,“中小企业股份化改制问题研究”

73,“试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74,“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调整重要性分析”

75,“论如何实施企业品牌战略”

76,“试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企业家行为激励机制”77,“顾客满意与人力资源管理”

78,“企业投资风险决策研究”

79,“民营企业家族化管理的弊端”

80,“我国家族式企业如何走向正规化经营之路”81,“CEO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82,“虚拟企业对我国管理组织的启示”

83,“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研究”84,“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86,“某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开发”

87,“某企业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88,“试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89,“本土化策略在跨国企业中的运用”

90,“论电子商务在某企业的应用”

91,“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

92,“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

93,“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

94,“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全方位思考”

95,“电子商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96,“企业营销常用策略研究”

97,“关于网络广告的现状分析”

98,“论中小型企业的营销创新之路”

99,“差异化营销策略及应用”

100,“特许经营及在中国的发展”

101,“入世带来的就业危机及相应对策”

102,“关于提高我国**企业竞争能力的思考”103,“某企业的品牌战略”

104,“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05,“企业多元化投资探讨”

106,“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的发展战略”107,“企业购并战略中的核心问题研究”

108,“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109,“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110,“论企业整体激励框架的构建 ”

111,“**企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112,“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113,“**公司绩效管理的分析与应用”

114,“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战略选择”

115,“跨国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借鉴”

116,“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现状与管理改进”117,“浅论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及调整策略”118,“企业的ISO体系认证管理诊断”

119,“对于企业管理中的社会责任问题的理性思考”120,“供应链中合作伙伴关系实施策略研究”121,“虚拟企业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122,“制造企业核心能力及战略选择研究”123,“现代制造企业竞争优势探源”

124,“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研究”

125,“产品创新模式研究”

126,“新产品开发流程分析与研究”

127,“中国企业信用问题调查分析与信用管理机制初探”128,“虚拟企业的构建及运行模式探讨”

129,“供应链库存协调策略研究”

130,“供应商库存管理策略研究”

131,“核心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132,“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探讨”

133,“试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134,“论商业贿赂 ”

135,“企业危机管理研究”

136,“浅谈建设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137,“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

138,“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

139,“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问题初探”

140,“××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141,“××企业的质量体系分析”

142,“ERP管理系统在企业应用的成功之道”143,“管理应用软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44,“中小企业发展与管理研究”

145,“家族企业管理研究”

146,“XX企业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147,“团队管理在XX企业中的应用”

148,“XX企业员工绩效评估体系的诊断与建议”149,“XX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与创新”150,“XX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管理学方向参考选题

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2、现代管理理论热点问题研究

(1)学习型组织问题研究

(2)企业团队管理

(3)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问题研究

(4)项目管理

(5)企业联盟问题研究

3、消费者行为研究

4、现代商务谈判

5、激励理论的研究

6、领导理论的研究

7、组织发展与变革

8、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9、“扩展企业”运作研究

10、企业协同效应研究

11、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12、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

13、克服“克隆公司”现象

14、大企业组织流程化设计

15、跨国经营的价值链设计

16、产业链上的价值链分析

17、入世后黑色家电的产业分析与企业对策

18、企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19、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安全的保障问题

20、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二)市场营销方向参考选题

1、企业营销网络建设和管理问题

2、营销组织设计和再造问题

3、商品房市场营销策划问题

4、客户关系管理问题

5、中外营销管理创新的案例分析

6、网络广告理论与应用研究

7、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

8、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

9、电子商务的应用与模式研究

10、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探讨

11、品牌策略探讨

12、广告创意策略探讨

13、各种类型的市场研究报告

14、各种类型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15、关于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16、关于关系营销与建立客户忠诚

17、关于营销行为中的职业道德

18、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

19、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20、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1.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动因探讨

2.企业战略变革驱动力及其方式研究

3.中小企业战略变革研究

4.企业动态能力研究

5.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战略

6.企业战略变革成败探析

7.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模式研究

8.战略变革

9.战略分析及战略制定

10.网络组织

11.组织变革和发展

12.模块化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3.大型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创新研究

14.民营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15.知识管理

16.公司治理研究

17.员工持股方案研究

18.新经济条件下组织权威问题研究

19.公司政治学研究

20.新型领导方式

21.有组织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2.员工激励理论与不同行业及类型企业员工激励实践

23.企业薪酬制度与薪酬管理研究

24.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25.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6.企业经营的敏捷性研究

27.先进制造技术及系统研究

28.敏捷供应链系统研究

29.JIT与ERP比较研究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篇7

文件夹评价法评价的对象除知识、态度外, 尤其注重技能、倾向性、创造性等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形成的综合能力。笔者拟以高职课程教学考核实施为视角, 以文件夹评价法为考核手段, 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分析论证将文件夹评价法引入高职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适应性, 然后阐述文件夹评价法在高职课程教学评估中如何实施, 并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个案工作课程”为例, 最后论证文件夹评价法在高职课程教学考核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为何将文件夹评价法应用于高职课程教学效果评估

(一) 文件夹评价法的定义及起源

文件夹评价法 (Portfolio Assessment) , 又称卷宗评价法或档案袋评价法, 是指通过对学习文件夹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 估计学习目标实际达到的程度, 由此修正学习方向的一种评价方法, 其关注点是学习活动过程。评价活动由追究、修正和回顾等环节构成, 评价的对象除知识、态度外, 尤其注重技能、倾向性、创造性等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形成的综合能力。其基本原理是:评价是为了促进学习, 所以必须根植于学习过程之中。

文件夹评价法起源于1967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哲学教授哥德曼 (N Goodman) 开展的艺术教育工程“零点项目 (Project Zero) ”, 而“零点项目”的最初构思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 (H Gardner) , 是他在对英国教育实践的长期考察中受到“成就记录 (Records of Achievement) ”的启发而提出来的, 最终由圣地亚哥大学英语教师约翰斯 (Johns A M) 于1995年从可操作性上完善了这一评估方法, 即在教学活动开始时, 教师采用建立学生文件夹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估。所谓“三位一体”就是从学生本人、作为观察者的教师和其他人员 (同学、教学督导等) 这三个角度对学生在某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二) 高职课程评估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1. 高职院校的性质决定了高职课程评估方法需要改革

目前,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 发展空间也很大。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授课计划中, 把培养学生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将社区、小组、个案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到社区发展工作中, 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专业技能和道德品质作为重点和目标, 作为一种注重过程评价的专业如何联系市场、面向就业, 在教学授课中探索出一条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新路, 探索该专业教学评估的逻辑起点。

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核心课程个案工作课程为例。从个案工作对象来看, 是以个人为工作对象, 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从个案工作过程来看, 是与案主建立一种长期性、持续性的关系;从个案工作方法来看, 具有不唯一性, 比如, 面对同一位有网瘾的青少年, 二十多岁的刚从高校毕业的男性社工与四十多岁已为人母的女性社工会根据自身情况及经验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该个案;从个案工作的评估来看, 具有复杂性, 个案工作的评估不同于数学、外语等专业有明确的对错之分, 也不同于营销专业以销售量、销售额来衡量, 甚至没有医学上明确的手术成功、身体康复的指标来说明。仍以具有网瘾的青少年案主为例, 社工通过几次接触, 发现案主的网瘾已经接近或构成心理疾病, 超出了社工专业的能力范围, 此时, 社工征得案主同意后可以将此个案转交给心理医生, 以此完结该个案。按通常意义的标准来看, 社工没有解决案主的问题, 是不合格或不成功的个案, 但从社工的标准来考量, 社工发现了案主问题的严重程度需要更为专业的人员给以帮助, 以对案主负责的态度在征求案主的意见后对案例进行转交, 这是合格甚至成功的个案。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个案工作课程的专业特性决定了需要一种更为人性化的、全面的、多角度的、持续性的评估方式进行个案工作课程的教学评估。

2. 相关部门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要求决定了个案工作课程评估方法需要改革

2011年11月8日, 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这是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门文件,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性纲领, 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意见》指出, 要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 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体系, 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 健全实习督导制度, 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 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 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体系。

3. 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决定了个案工作课程评估方法需要改革

一直以来, 我国在教育产业化导向下,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 甚至大中专院校、成人教育院校, 采取统一的教材、同质的考核内容, 向社会输出的人才也与生产流水线上的机械零部件一样标准化。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普及、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 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 工作频率越来越快, 标准化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 实用型人才备受青睐。实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标准化的知识, 更要具备自主持续学习知识的能力, 能够根据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 不断更新知识系统, 学习新的技能, 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 个案工作课程评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 更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估, 要强化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考核。

(三) 文件夹评价法应用于个案工作课程评估的适用性

1. 文件夹评价法评估结果更客观

首先, 对学生的评估, 不只是一次测验成绩、一篇论文、一次实习, 而是基于学习过程中的所有收获, 如直观的论文、实习报告、课程小结等, 从所有资料中间接体现学生对个案工作的认识深度、比较擅长的个案工作方法、比较擅长的个案对象、在处理个案中的不足之处等。其次, 运用文件夹评价法对学生做出评价的不仅是授课教师及实习机构督导, 还包括学生本人、所服务的案主以及同学之间的互评。再次, 采取文件夹评价法, 学生获得的不只是一个分数, 还有整个课程的文件夹, 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均可以提取文件夹查看, 每个专业人士都可以对学生给出一个专业评价, 虽然这些打分评价不记录在档案中, 但可以据此看出学生的专业水准。以往用人单位招募人才时只看分数, 只能对学生有个上、中、下的粗线条定位, 而文件夹评价法则提供了更为翔实充分的资料, 据此分析学生的性格、特性及学习能力, 可使用人单位对学生有更加客观清晰的认识。

2. 文件夹评价法的评价具有连续性

首先, 从单一个案工作课程来看, 评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个案工作课程授课之初, 对每个学生都建立学习文件夹, 日常课程笔记、逻辑知识单元小结、机构参观实习、课堂模拟个案、专业论文、独立实习、最终的课程总结等, 各个学习环节的学习资料均纳入文件夹, 可作为学生评估的材料。其次, 从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过程来看, 评估贯穿于专业能力培养的始终, 从低年级学生的入门理论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 到高年级学生操作性实习课程“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每门课程均可建立学习文件夹, 每个阶段都有评估, 最终汇总成一个社工专业文件夹。通过4年时间的学习, 使学生从一个社工新生逐渐成长为专业社工人员。

二、文件夹评价法应用于个案工作教学评估的设计实施

(一) 文件夹评价法的设计

将文件夹评价法应用于高校的个案工作课程, 评估对象是高校学生。作为有自我学习意识和自我评估能力的高校学生, 教师只需列出文件夹中必须包含的材料, 学生在个案学习期间, 可自行添加材料。如表1所示。

(二) 文件夹评价法的实施

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机构督导评价、案主反馈 (案主反馈统一放到个案实习报告中, 不单独列在评价表中) 、学生小组互评的方式, 根据个案工作课程的重点, 对每个部分材料设置不同的分值比重, 最终形成学生的个案工作课程分数。如表2所示。

注:各部分分值比重可根据实际课程情况调整, 比如机构督导实际参与度不高, 机构督导的评价比重可降低;学生在实习中以小组为单位, 可以增加小组互评的分值比重。

(三) 文件夹评价法实施要点

首先, 最基础的工作是各类学习文件的收集存档。包括但不限于学习笔记、逻辑知识单元小结、课程论文、课堂模拟个案、个案实习报告、课程总结等。凡是学生个人认为对自己课程学习评价有参考价值、有意义的资料, 均可以归入文件夹。尤其在课程学习之初, 可能学生还不能分辨哪些资料对课程评估有价值, 建议将所有的资料都保留到文件夹, 随着学习深入、对个案课程认识的提升, 可以再次检查文件夹内资料, 将无价值的资料删除。

其次, 应时刻牢记案主保密原则。案主保密原则是社工首要的专业伦理原则。在记录案主信息的过程中, 务必忠实记录案主的情况。但是在将其作为分享案例进行学习讨论时, 应务必对案主的基本信息加以处理, 如姓名、家庭住址、联络方式等。

再次, 对关键信息务必忠实记录并保存。比如, 学生对教师授课过程中有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个案实习过程中对原定方案调整的原因不理解;当学生在个案中遇到伦理困境时难以自决, 案主本身有触犯法律的行为, 而社工价值观又有为案主保密原则, 等等。当面临这种关键信息时, 务必忠实记录并保存。

三、文件夹评价法应用于个案工作课程教学评估的意义

(一) 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发展的意义

文件夹评价法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更适用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更具有参考价值的学科评估模式。社会工作专业 (包括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 是我国高校的新兴专业, 作为实际应用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 在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估方面, 从专业发展之初就非常重视教学实习, 实习分数在学科总评中的比例较高。但是, 整体教学评估模式仍然是建立在传统的标准化测验考核方式之上的。文件夹评价法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标准化测验评估方式的多角度、长时期、全方面、持续性的评估模式, 这种评估模式最终得到的不仅仅是学生成绩单上一个分数的反馈, 更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方法的一种反馈, 是对专业教学模式如何改进的一种反馈。举例来说, 拿着传统的个案工作成绩单, 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分数。而拿着学生的个案工作文件夹, 学生会看到专业学习的薄弱环节, 自己更适于处理哪类个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文件夹回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哪些方面理解比较难, 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重这些方面的教学课时;在处理个案过程中学生容易在哪个环节产生问题, 应在今后的实习中注重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总之, 文件夹评价法可使我们更加关注分数背后专业教学的改进方向和发展空间。

文件夹评价法可以为专业发展积累原始素材案例。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是新兴专业, 职业化发展道路不过几年而已, 尚处在学科初步发展阶段, 因此, 可供教学分享探讨的本土个案案例较少。文件夹评价法可以忠实地记录学生处理的每一个个案, 保留所有的原始资料。在对案主资料加以保密处理后, 可以把所有的文件夹存档, 作为专业案例库, 用于教学探讨分享, 使学生在实际处理个案之前就能接触到更多的个案案例, 在处理个案时可以有更多的实际个案案例参考, 借鉴处理方法。文件夹评价法在试用一段时间后, 可以在全国高校社工专业推广实施, 彼时可以考虑建立全国高校社工专业个案案例数据平台, 让各高校上传本专业学生的文件夹, 实现社工专业案例的共享, 为专业发展尽可能多地积累原始素材案例, 为专业社工成长搭建更为宽广的案例信息平台。

(二) 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文件夹评价法对学生最直接的一个意义就是可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社工处理个案, 无论是个案还是团体案例、社区案例, 对社工的要求就是要给每个案件单独建立档案, 记录案件跟进情况, 最后归档。用文件夹评价法评估考量学生专业学习情况, 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将与专业学科相关的各种资料记录、保存、放入文件夹内, 可使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逐渐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即使毕业后没有机会从事社工工作, 这种良好的整理文档归类的习惯, 也会使雇主对初入职场的新人形成做事有条理的第一印象。

另外, 文件夹评价法对学生个人发展所具有的更深远的意义是可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持续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制作文件夹的最初阶段, 可能由于不知道哪些资料是有价值的、重要的, 学生会将所有的与专业学习相关的资料都放入文件夹。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对专业学科的认识、对个案的处理把控能力的提高, 一些关联度不强、对评估无参考价值的资料, 就可以不再放入文件夹存档。在处理个案的过程中, 可能会根据案主的进展情况调整最初的方案, 对为何需要更改方案这类重要信息, 必须记录在文件夹中。在个案课程结束后, 学生可以随时调取自己的学习文件夹查看, 尤其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经验后, 再来回顾自己最初接触的案件, 可以更好地反思哪些环节可以改进、哪种方法更适合哪类个案, 可以回顾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 可以随时翻看过去处理过的案例, 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三) 对社会用人单位的意义

对需要社工人员的单位或机构, 文件夹评价法能够综合考量学生的专业能力, 提供客观的学生专业评价。文件夹评价法不仅能提供学生的学科成绩, 而且能提供学生最原始的专业学习资料。通过查阅文件夹, 可以看到学生的整个专业成长过程。另外, 作为新兴的专业, 社工目前的就业渠道还比较狭窄, 没有足够的专业社工岗位解决所有社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会有部分毕业生被其他用人单位接纳。这些用人单位往往需要考量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与用人单位的匹配度, 比如, 财务会计单位需要工作人员做事仔细细致, 广告策划单位需要工作人员有创意、不循规蹈矩, 保洁公司需要工作人员具有领导能力、较强的抗压能力及快速学习能力等等。这些性格特质单从一份成绩单并不能充分反映出来, 而在学生的文件夹中, 原始资料记录着学生处理案例的方法、解决个案的思考方式等等, 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 配合用人单位的选拔考核系统, 为用人单位选拔最为适合的人才提供补充材料。

摘要:学习文件夹是用于收藏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记录的, 体现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努力、获得的进步和成绩。文件夹评价法应用于高职课程教学, 评估对象是高职学生。评价的对象除知识、态度外, 尤其注重技能、倾向性、创造性等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形成的综合能力。所以, 应以高职高专课程考核实施为视角, 以文件夹评价法为考核手段, 从文件夹应用于高职高专课程教学的适用性、实施过程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件夹评价法,高职院校,教学评估

参考文献

[1]何振海.论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原则[J].教育与职业, 2005 (35) :3.

[2]黄淑艳.美国教师档案袋评价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

[3]林娜.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J].引进与咨询, 2006 (8) .

[4]孟丽娟.档案袋评价在高职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5) :3.

[5]徐晓东.学习文件夹评价法的理论与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 2002 (2) :8.

[6]王恩荣.档案袋评价在教育实习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探索, 2004 (4) :6.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篇8

公安管理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实际论题可在论题规定范围内适当缩小和变通)

1.论权利时代的公共治理与公安政策;

2.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分析;

3.论中国传统治国思想对公安行政管理的影响;

4.论公安管理效率增进的途径与方法;

5.论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

6.论公安队伍的规范化建设;

7.论公安行政管理改革思路与发展战略;

8.如何建立高绩效的公安行政管理组织;

9.论如何在公安机关建立绩效责任制;

10.试论公安行政文化;

11.浅论公安机关组织结构的创新;

12.论如何实现公安行政治理理念变革;

13.试析公安行政文化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14.公安行政管理运行机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15.论公安机关实现执法为民的制度建设;

16.试论公安行政现代化;

17.如何提高公安行政效率;

18.试评析近年来公安队伍自身建设效益情况;

19.论公共安全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建立;

20.公安机关如何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21.公安行政组织如何协调好外部关系;

22.试论公安行政权威重塑;

23.如何实现对公安领导者权力的监控;

24.论在警察管理实践中的激励运用;

25.论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建设;

26.论“以人为本”理念对公安行政的影响与作用;

27.试析行政许可法对于公安行政的意义;

28.基层公安机关勤务制度分析;

29.影响公安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因素及措施;

30.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公安管理工作的作用;

31.公安机关实施目标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1

32.公安机关实行交流制度的地位、作用;

33.试析公安机关实行轮岗制度;

34.关于公安机关优抚制度的思考;

35.公安机关人才选拔机制思考;

36.论公安机关实现执法为民的制度建设;

37.近年来公安机关从严治警的效果评价研究;

38.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机制研究;

39.论警察职业资格的标准和认定形式;

40.试论公安机关人才选拔机制建立与完善;

41.论进一步健全公安民警考试录用制度;

42.试析当前公安民警考核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43.对于公安民警素质考核和绩效考核的关系问题的现实思考;

44.关于引咎辞职制度在公安机关运用的思考;

45.论实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46.基层公安机关警力配置现状分析及思考;

47.如何在公安机关建立执法监督机制;

48.如何用权变理论管理警察人力资源――对警力不足的冷思考;

49.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窗口单位应如何提高服务质量;

50.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51.试析公安机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52.实现公安机关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途径分析;

53.试论建立和健全公安机关警力下沉的管理机制;

54.试析防止警察腐败的制度因素;

55.论公众知情权与公安新闻工作;

56.公安机关如何正确对待新闻媒体的监督;

57.信息公开制度与公安行政;

58.试析警务信息不对称;

59.论小城镇社区警务模式;

60.适应财政改革要求,完善公安财务管理;

61.加强公安装备管理,做好装备保障工作;

62.试析基层公安经费困境与长效机制建立;

63.谈当前公安经费被截留与挤占的现状及解决途径;

64.公安经费支出的有效监督管理;

65.公安统计资源在动态社会治安管理中的作用;

66.关于基层公安机关考核制度的思考;

67.论警察权力运行的规范与制约;

68.论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69.论健全和完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障和保护制度

70.论目标激励在警察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71.关于在新时期完善我国警务监督体制的构想;

72.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警民关系的思考;

73.试论非正式组织在公安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74.对新形势下我国公安行政职能的再认识;

75.加强警务监督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6.论民本意识与公安服务职能;

77.论公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78.论公安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

79.论公安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80.论公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认定标准

81.论公安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82.论公安行政赔偿的免责情形

83.公安行政诉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4.论公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监督制约机制建设问题;

85.公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

86.论双因素理论在警察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87.谈期望理论在警察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88.论公安民警如何对待挫折

89.谈强化理论在警察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90.论警察组织文化的功能

91.论组织文化在警察组织管理中的意义

92.论在警察组织管理中群体规范的功能

93.论警察工作中的激励与制约

94.警察伦理的历史演进分析;

95.论人民警察的权力观

96.论人民警察的价值观

97.新时期加强人民警察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98.谈警察道德对警察执法活动的作用

99.警察道德对密切警民关系的意义

100.新时期警察文化建设之我见;

101.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

102.关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问题的思考;

103.新形势下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试论新时期人民警察更好地履行服务职能; 论人民警察道德建设的制度化措施; 试论开展人民警察道德评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试论警察道德建设与公安机关的反腐败斗争; 论加强公安机关监督的有效途径; 论以人为本对公安工作的指导作用; 论公安机关内部监督机构的整合与协调; 论加强监督与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论对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 试论警务督察工作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当前警务督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关于构建警务督察保障机制的思考; 试论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 浅论公安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试论公安教育训练机制的创新; 谈如何进一步加强公安科技队伍建设; 公安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公安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论派出所的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论公安信息资源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论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预警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方式; 论虚拟(网络)环境下的治安管理; 浅析公安实战部门对公安信息的需求; 论欠发达地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 论公安统计信息资源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 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论计算机网络在人口管理中的作用; 公安各警种信息共享的方法研究; 从人口的流动性谈计算机连网异地验证的优越性浅析基层民警应知应会的信息知识和技能从犯罪信息中心谈公安信息源的建设 电子警务与传统警务的比较; 公安机关办公自动化与电子警务; 论公安信息化水平与公安管理水平的关系;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论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系统收集与分类管理; 论社区电子警务建设; 试论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模式; 国外警察信息化建设研究; 试论决策是现代公安管理科学的核心试论公安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试论公安决策中的可行性论证当前公安决策的现状与改进意见试论公安决策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试论智囊机构在公安决策中的作用试论公安决策中的预测方法试论公安决策体制的建设 论公安领导的决策艺术; 试析公安领导决策绩效评价方法; 论公安指挥机制的建设; 试论公安指挥规律与原则; 简论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指挥艺术; 论警务协作指挥关系; 论跨地区、多警种的警务协作模式; 谈如何提高公安指挥的有效性; 试析公安指挥战术策略与指挥艺术; 如何建设公安指挥自动化系统; 如何建立公安指挥的信息保障系统; 公安指挥的信息搜集方法研究; 论公安指挥员的基本素质与基本职能; 论公安指挥中心在公安指挥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论公安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 对确立“以实战为导向”的公安教育培训模式的思考; 试论公安教育训练机制的创新; 犯罪规律探析 社会转型与犯罪 论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不完整家庭的功能及其对犯罪的影响 暴力犯罪的文化分析 畸形需要对个人犯罪的影响

上一篇:移植曲目对二胡的影响论文下一篇: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