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

2024-11-22

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共9篇)

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 篇1

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

王传雄

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中,我们就农村服务社区化问题开展了调研,摸索了一些方式方法。深入开展“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工作,要以转变乡镇工作职能、强化服务功能为主题,以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构建和谐新农村、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为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党建工作要在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中发挥作用。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是保障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是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到一定基础上的新举措。根本的出发点和宗旨,就是把社区的民生为本、服务为要、成果共享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延伸、拓展、嫁接到农村,努力推进农村服务工作的优化升级,使更多的群体参与改革建设、享受发展成果,从而进一步保障民生、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凝聚社会建设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具体举措。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及居民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必然的历史转变进程。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广大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最大机遇期已经来临。从农村建设社区化切入,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科学技术向农村扩散、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顺应了服务“三农”、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向,从而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全国各地农村城镇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是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有益探索。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个最佳时期,“三农”工作的发展,使得农村的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在新的基础上,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由传统的领导管理方式向现代化优质服务转变,领导好、组织好、服务好新农村的改革和建设。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忠实践行,也是党在农村的领导体制、执政方式、组织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革创新。

二、深入探索农村服务社区化的有效形式。农村服务社区化,主要内涵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其中核心是服务,关键是管理。关于农村服务社区化的具体目标、职责、机制,根据各地的实践探索,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农村服务社区化。就是要保障农民可以享受到像城市社区居民一样快捷高效、周到全面的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农村产权清晰、村级规划科学、村民办事便利、网络广电互通、文体设施健全、社会保障无忧、医疗站所联网、垃圾处理及时、集市交易方便、服务网点便利、中小超市惠民、公交联通集镇。其他还有道路通户、饮水卫生、路灯亮村等等。实现这些目标,要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新趋势,把城市社区服务理念引入农村,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树立社区理念,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氛围,为新农村建设搭建服务平台。要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向各村延伸,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完善服务制度,构建社区化的服务体系,保障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支部服务社会化。就是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优势,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一方面,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适度规模经营、弘扬文明新风、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共驻共建,共同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另一方面,围绕新农村建设,协调涉农部门、结对帮扶单位、经济实体、中介组织等各种社会资源,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将救助低保、计生医疗、文体教育、治安环保、便民服务等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延伸和引导到农村社区,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助服务。探索构建政府公共服务、村民自我服务与市场化商业服务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社区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务,发挥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支部服务社会化”,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党员服务具体化。就是要以农村支部为核心,以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网点和民情接待室为载体,以党员为主体,以“富民、便民、亲民、安民”为目标,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工程、党员创业基地、党员联户、党员承诺、结对帮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党员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来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健全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工作机制。要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际、分类指导、科学谋划的原则。要将社区化服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紧密衔接,梯次推进,基础好的起点一定要高,推进硬件建设再提高,软件建设上水平。对于在城市周边地区和农村城镇的中心村,应引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方式方法,推进城镇城市化。对于相对偏远的农村,在农民居住相对集中的中心村或者自然村落,应逐步引进城市社区化管理服务方式,提高村级综合管理服务水平。要强化保障,建章立制。要保障农村服务社区化有序推进,必须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原有制度进行整合、完善、规范,通过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构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服务群众接待制度、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但要注意不能繁琐,要管用、有效、高效,推进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形成充满活力的农村社区长效管理机制。

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要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严格实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成立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理财小组、监管小组,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要抓住村委换届选举的契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村党政“一肩挑”的成果,进一步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证村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要整合资源,多元投入。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社区化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开展城市社区、单位帮扶活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领导和动员共青团、妇女、民兵等村级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服务和建设;广泛发动村民积极参与,以专业合作、义务劳动、互帮互助等形式参与农村社区服务。通过共同努力,真正让社区化服务在农村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供销社

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 篇2

1 加强领导, 落实保障

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是对现行农村卫生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是对现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管办模式的一次重大转变[2]。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由一名副主任负责, 兼任“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办公室”主任, 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科、预防保健科、妇幼保健科、体检中心4个科室, 分别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妇女儿童保健和农民健康体检等工作, 同时还负责制订和起草了姜山镇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方案。

在资金保障方面, 姜山镇建立了镇卫生事业投入机制, 把卫生事业经费列入镇财政年度预算, 并随财政增长同比增长, 2005年至2008年度镇卫生事业经费年均增长20%以上, 2008年镇财政共安排社区卫生服务站专项资金达350万元。

2 搞好规划, 健全网络

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合理布局、便于管理的原则, 在完善原有规划设置的基础上, 姜山镇编制了全镇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布点规划。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共有37个行政村, 3个居委会, 一个拆迁小区。户籍人口5.8万人, 在册外来人口5.3万人。根据村庄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数量、经济状况、服务半径和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等因素, 确定在辖区内规划布点3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并进行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完成标准化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有36家, 在建的有1家。

3 因地制宜, 分类建设

由于辖区内行政村较多, 村与村之间的情况各不相同, 人口数量、经济状况等也不均衡, 在建设过程中, 各村结合自身特点,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宜建则建, 宜改则改, 多途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在建设形式上分为分院改建、空地新建、新村配套、旧房改建和原站改扩建等五种形式。在建设标准上则灵活掌握, 根据各村的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以及周边的医疗资源配置情况, 面积适当调整。在内部装修上, 各村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 转换体制, 理顺关系

姜山镇积极探索建站和管理模式——“政府主导, 集体举办, 财政补贴, 中心管理”模式, 即在区、镇两级政府的主导下, 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有关要求由村委会负责建设并无偿提供, 区、镇两级财政分别给予补助, 其余均由村委会承担, 产权归村委会所有。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通过验收后, 在镇政府的鉴证下, 村委会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动产全权委托管理协议,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权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站“人、财、物、事”的一体化管理, 实现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使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获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站的性质从过去的以村办私人盈利为主向公益非盈利转变, 提供的服务项目由过去单一的以基本医疗为主向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并重转变。

5 规范运作, 一体管理

随着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陆续建成投入使用, 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尝试实行了“三个公开”和“十个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三个公开”即公开服务内容和方式、公开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公开服务人员基本信息,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委会以上墙公示的形式予以公开, 接受群众的监督。“十个统一”即统一人员准入和调配、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购买保险、统一药品采供、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考核标准、统一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统一管理台帐。

5.1 统一人员准入和调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区委、区政府相关的配套文件为依据, 对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自愿进行统一调配, 经考核合格后签订聘用劳动合同[3]。此外, 中心还通过区卫生局统一考试, 定向招聘社区医生, 吸纳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5.2 统一人员培训

针对新招收的社区医生素质参差不齐、乡村医生基本素质相对较差这一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组织社区医生针对“岗前培训、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三大块内容参加规范化培训。同时, 鼓励和支持社区医生参加学历和继续教育, 鼓励乡村医生参加执业资格考试, 对达不到执业标准的人员要逐步分流。

5.3 统一规章制度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原有的各类制度进行了重新梳理、修订和完善, 分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三大类, 使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和运作有了规范化的依据。

5.4 统一财务管理

主要涉及工资标准制订、奖金分配方案、营业款缴交和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

5.5 统一购买保险

为符合条件的进站乡村医生统一购买了“五金”和医疗责任险, 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增强了抵御医疗风险的能力。

5.6 统一药品采供

各站所需采购药品必须统一上报到中心药剂科, 经审核后由医药公司统一配送到站, 严禁各站自行采购。

5.7 统一业务管理

由医教科护理部负责对各站的基本医疗业务进行统一管理, 严格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 规范各项医疗文书;由社区卫生服务科负责对各站的公共卫生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5.8 统一考核标准

针对群众满意度、行风建设、医疗质量、次均费用定额和公共卫生等五个方面, 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订了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考核细则, 每月20-25日进行考核, 落实奖惩。

5.9 统一公共卫生项目管理

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制订项目管理方案、落实项目管理资金, 建立起了公共卫生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5.10 统一管理台帐

为便于管理, 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省卫生厅下发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手册内容, 结合工作实际, 统一了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台帐。

6 主要成效

6.1 就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宽敞明亮, 基本设施设备齐全, 彻底解决了过去室改站和村卫生室长期以来存在的小而散、设备不齐、管理不善、内部布局不规范等问题。

6.2 人员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这主要是得益于规范化培训和人员的增加。所有的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都经过了规范培训, 特别是新招收的28个事业编制的社区医生, 其中有4个主治医师, 16个医师, 有20人通过了省、市两级全科培训。

6.3 农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利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优势, 可以实时为农医保患者提供免挂号费和诊疗费、门诊有效费用优惠45%、药物限价等各项优惠服务, 使农村群众在就近使用社区卫生资源的同时, 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 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6.4 外来人口安全医疗有了保障

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前, 外来人口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 药费减免10%, 这一优惠措施有力地打击了非法行医, 保障了外来人口的身体健康。同时, 还对外来人口实施产后免费访视和0~3岁系管儿童免费体检, 对在读的外来人口中小学生按照农医保体检项目进行免费体检, 使他们也能共享鄞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6.5 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每站配一名专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 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开展工作, 使公共卫生工作能够更加贴近社区、贴近百姓。

6.6 乡村医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实施一体化管理后, 乡村医生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员, 在心态上有归属感;通过制订合理的收入调节分配机制, 充分调动进站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统一参加保险, 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乡村医生这支队伍的稳定。

通过两年多来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和管理, 姜山镇基本解决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资金来源的问题、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站与中心一体化管理的问题、人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工作人员的收入分配机制问题、提高服务能力的问题、中心与站信息化共享和实时管理的问题等建设和管理中碰到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 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能力, 拓展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 维护和促进了本地区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摘要:在浙江省鄞州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农村 (社区) 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的背景下, 姜山镇规划并开始初步实施“政府主导, 集体举办, 财政补贴, 中心管理”的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 建设标准化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并取得初步成效。文章对此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 (社区) 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Z].2007.

[2]江宗, 刘林春, 孙佳鑫.现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 18 (11) :685-686.

全国创新农村社区日照模式 篇3

办事有服务大厅,活动有文化广场;老人有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有社区学堂和幼儿园,随着新型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更多日照居民享受着社区生活的便利和幸福。

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实验区,日照市针对农村社区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创新,以并村建社区为切入点,以组织健全为突破点,以服务完善为关键点,以民主治理为创新点,以社区善治为提升点,建立以社区治理体制为核心,以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民主与社区善治四个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一个核心、四个机制”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推动村庄管理体制向社区治理体制转变、治理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公共服务由城乡二元分割向均等化转变、“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社区治理由经验化向专业化转变。

并村建社区

探索农村社区新模式

日照市涉农行政村有2847个,其中,1000人以下的占71.48%,28.52%的村庄人口在500人以下,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治理难度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为破解这一现实难题,日照市以编制规划为抓手,并村建社区为切入点,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根据自然文化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产生活习惯、交通状况等条件,将2847个行政村统一规划为402个社区,54.6%的社区直接选举产生社区村(居)委会,原行政村变为自然村。同时,18%的条件成熟村推进并居,形成新的农村治理服务模式。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山街道牟家小庄村、东石嘴子村、岭二头村3个行政村,地理位置相近,村民往来密切,98%的村民对“合村”持支持态度,2013年12月合村后,真正实现了村民“就地城镇化”。

在林泉社区的学堂内,100余名儿童在6名老师的带领下,正安静地写着作业。针对每名儿童的学习情况,老师还有重点地对其进行辅导。社区书记贾昌友介绍,林泉社区由3个村庄合并而成,经过发展,目前社区建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幼儿园,还针对居民的实际需求,开设“四点半学堂”,上学时由3辆校车每天将社区内的小学生接到学堂,由6名教师负责辅导学生作业。暑期时,学堂全天开放,除辅导学生功课外,还开设有文明礼仪、安全自护、文体手工等特色课程。

针对以往部分村庄的管理服务全部由村“两委”成员负责,群团组织不健全,管理服务越位、缺位等问题,日照市以健全社区组织为突破点,探索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为纽带、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为补充的“五位一体”社区组织体系,推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由村“两委”单一承担向多元共担转变。目前,全市共有23个农村社区党委、379个社区党总支,219个社区村(居)委会、183个社区管理委员会,各社区均配套成立了共青团、妇联等组织。3833家农村经济组织发挥了经济带动作用,1822个社区社会组织承接了公益服务、文体健身、慈善救助、法律维权等社会化服务,既为政府购买服务奠定了优质资源基础,又为社工专业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平台。

建设社区服务中心

把公共服务送到农家门口

在东港区河山镇申家坡社区,宽敞的文化广场四周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社区内的活动室、健身室、娱乐室等一应俱全,满足居民不同的文化需求。社区负责人邵泽连说,社区内设立的信息服务大厅,相当于将公共服务搬到家门口,让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各种服务。

为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日照市狠抓社区服务载体搭建、服务体系完善以及信息平台建设,形成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政府公共服务与志愿互助服务、市场化服务“一体两翼”为主体,信息化为手段的社区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建起以“一厅一场两栏十室”为主要项目的社区服务中心384个,平均每个社区覆盖6.6个建制村、5233人。全市配备社区工作人员2000余名,把以社会救助等为主的6大类55项政府公共服务全部通过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一站式、网络化办理,如农村低保、居住证、老年证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服务,社区均可直接办理或代办。

针对过去“替民做主”现象过多、基层组织权力运行不公开、基层矛盾频发等问题,日照市还探索建立社区职责、准入、自治和民主协商四个清单,为村民自治保驾护航,推动还权于民,促进“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社区通过村民(代表)会议等不同形式自我决策21项重要事项,并对组织建设等关系村庄发展的重大事项实行分层民主协商,“大事小情”由民做主,民主协商的氛围在农村社区日渐形成。

东港区西湖镇董家岭村是一个只有46户居民的库区移民小村,地处丘陵,村庄破烂,村道坎坷,没有自来水、超市、卫生所等基础服务设施。为改变董家岭村村民的生活条件,大石社区村委会提议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董家岭搬迁至社区驻地大石村,对是否搬迁、如何搬迁以及怎样安置补偿等问题,按照分层民主协商的办法,由社区村委会协调、自然村群众协商确定,达成一致意见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而在该镇小花社区,自2012年以来,交由群众决策的122项事项中,有5项未获通过,真正实现了由民做主。

“五社联动”参与

初步实现农村社区“五化”

在新型社区建设中,日照市积极推广“五社联动”机制,社区为社会组织提供场地、资源,指导并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社会组织吸纳社工、社区志愿者提升参与水平,社区社工、社区志愿者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内“两代表一委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以社区为平台、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社工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社区“两代表一委员”为桥梁的“五社联动”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社区治理新机制,使单一型、经验型传统村庄治理方式向多元化、专业化的现代社区治理方式转变。

通过开展农村社区管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工作,日照市在探索建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体制机制的同时,初步实现农村社区“五化”,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公共资源集约化,将有限的公共资源集约投放,在重点抓好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引导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向社区驻地集中,社区成为农村基层经济、政治、商业、文化、教育和服务中心,使“年年建新村、年年不见新村”现象成为历史。

截至2014年底,日照市建成农村幸福院200个,“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覆盖率达97%,农村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化,搭建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向基层延伸的平台,能办理的项目社区均可直接办理或代办,群众办事远、办事难的问题得以解决;实现社区治理阳光化,打破原有行政村界限壁垒,把工作置于阳光下,增强了社区治理的透明度、公正度,有效解决了过去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矛盾频发问题;实现农民生活文明化,将农民从一家一户小圈子引入社区这个大圈子,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逐步由闭门锁户向现代文明转变;实现农业发展产业化,分散在一家一户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各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合理配置、集约利用,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徐春芳)

合肥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显成效 篇4

43个街道、421个城市社区、283个农村社区——合肥今年初的数字。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和流动人口变成了“社区人”——正在演进的趋势。两者叠加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社区服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凸显。合肥勇于破题、善于解题。

作为首批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合肥在社区服务管理中锐意创新,不断推进网格化、组织化、信息化、服务化,步步铿锵,让大湖名城荡漾和煦之风,为创新高地增添熠熠光彩。

网格化

细致关注每个社会基础细胞

镜头一:谁家办红白喜事,他总能第一时间知晓;政府推出一项惠民利民的新政策,他总会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宣传……家住安农大第五宿舍的吴祥安老人是该小区的网格长,他的任务就是了解小区的基本信息及居民的需求,然后反馈给社居委,同时还承担着低保办理、征兵等信息的宣传任务。居民们说:“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网格长是我们的好邻居、好帮手。”

借力顺势划桨,开创管理模式先河——我市新老城区探索出的“大社区”和“街居改革”管理新模式,以十足的“双驱马力”,驱动社区发展之舰劈浪前行。

目前,我市三大开发区和滨湖新区实行不同形式的“大社区”模式,撤销或不设街道办,共设14个“大社区”,辖区平均面积达14平方公里,平均人口约5万人。

与“大社区”模式相呼应,老城区“精街道、强社区”也颇具成效。2008年,蜀山区在全省最早开展“街居管理体制改革”。2011年以来,老城区深入开展以“街道社区整合”为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

街居体制改革,旨在打破原先格局,对街道和社区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去年3月份正式启动改革的庐阳区,今年3月,不仅对辖区街道进行了整体调整,还将老城区6个街道整合成2个,并重新在北部地区增设2个街道。6月份,庐阳区的社区范围也重新划分,从整合资源、便民服务、提高效能出发,将原来的84个社区整合成56个。按照“精街道、强社区”的理念,服务、人力、财力、物力全面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力量,实现管理扁平化。

扁平化让城市管理更高效,网格化则让管理细致到城市的每一个基础细胞。2008年11月,蜀山区在全省率先推出社区网格化管理改革,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的规范化和高效化管理。新举措不仅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职责交叉、“身兼多职”的情况,而且大幅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

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网格化细分,城市管理更精细化。“如果将网格化比作一张大网,那么,网格长就是大网上的各个节点,他们让社区管理这张大网疏而不漏。”市民政局负责人如是说。

2009年,社区网格化管理在全市推广;同年4月,全市网格化引来民政部调研组的专题调研,这一创新思路和成效受到充分肯定。

到2011年底,我市实现城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共设立4166个网格,网格责任人5060人。到今年年底,预计县域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将达到60%左右。

组织化

专业的人提供专业社区服务管理

镜头二:随着包河区望湖社区增设“社工服务站”、一位专业社工在社区“扎根”,社区老人享受到专业的社区服务:周一,有社工上门探望;周二,有社团的文艺活动可参加;周三,有每周一次的健康检查;周四,还能享受到免费的按摩推拿服务。最近,该社区推出社区食堂后,社工们还计划为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聘请专业社工驻点,根据居民需求“量身定做”服务,针对性提供专业化服务,这一做法不仅望湖社区开始尝鲜,我市已有多个小区也正在推广。

为居民提供完善的社区服务和管理,组织队伍是保障。试点“两委两站五中心”组织新模式,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合肥创举之一。

今年以来,我市在包河区、蜀山区分别选择部分街道,建立社区工作站,承接政府主导的公共行政服务项目,实现公共服务的效能化和专业化;建立社区服务站,借助志愿者、社区组织等社会资源,承接居民个性化、社会化服务项目,实现社会服务项目化、品牌化;成立社区事务受理、综治、卫生、生活、文化五大中心,将社区各类服务集中整合到五大平台。同时,向社区输入专业队伍,打通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间的对接;通过“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等方式,打造一支立足于社区服务平台,依托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和机构、政府与社会支持专业化与职业化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我市在《关于印发“百人计划”工程等6个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列入“六大”人才队伍范围。下一步,还将启动“社工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社会工作领军人物,为社区服务管理提供专业人才队伍支撑。对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我市也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合肥不断拿出社区岗位向大学生公开招考,吸纳更年轻、更有创造力、知识面更广、素质更高的力量;完善“上升渠道”,2010年,全市共有9名社区工作者提拔到街道负责人岗位;2011年,在全国首开“绿灯”,招考10位社区工作者进入市直公务员队伍。作为省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合肥唯一试点城区,包河区从今年起,开始尝试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提供相应的岗位补贴。截至目前,已有62名社区工作人员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质。随着社区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数量逐年增加,到2015年,45岁以下持证上岗率将达80%以上。

基于职业化的社工、专业化的社区工作人员2支队伍,我市还不断壮大充实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补充。我市计划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建立并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社居委为主体,社区服务工作站为中坚力量,社区群团组织与社区志愿组织、社区便民商业组织及其他组织相配套的社区组织体系。

信息化

高科技打造高效管理服务

镜头三:怎么才能知道小区里的住户构成情况?在数字平台上点一点鼠标,一秒钟就能看到;办理一张证件,需要带齐哪些材料?同样也只需要点一点鼠标,一串办事流程图、所需资料列表很快也能列出。这样一个方便高效的数字化平台,是合肥社区服务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实践证明,信息化为加强社区管理、优化社区服务提供了有效手段和技术支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区服务管理工作中,我市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在网格化的基础上,借助手机、GPS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将全市5060位网格责任人采集的动态信息录入信息化平台,从而使得基层动态及时掌控,社区管理更为精细,社区治安显著提升,办事效率明显增速。

作为合肥推进信息化的试点,庐阳区从去年启动,目前已经形成了区、街、社区三级网上系统。各网站根据居民需要设置相应服务模块,包括“城市服务110”、“便民在线办事大厅”

等内容,方便居民进入服务平台申报各项事务,反映各种问题,寻求各种帮助。同时,区、街、社区也以一个平台,进入工作内网,与区直有关部门共享数据和信息。信息化的试点,让社区服务管理在掌握大量、准确信息的基础上高效运行,让居民们感受到了信息化社区办事的便利。

目前全市已有180个社区建立起社区网站,庐阳、蜀山、经开区等建立了全区统一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其他部分区、街道也建立了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合肥将建起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服务化

打造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

镜头四:让老人单独在家没人照顾,怎么办?通过社区的智能呼叫系统,在家按一下按钮,叫餐、按摩、洗浴、理发、家政、问诊等一条龙的居家养老服务就能送上门;担心孩子课后少人看护,怎么办?社区内不仅设置有“四点半课堂”,还引进了艺术培训中心,平均每天都有免费课程供孩子们拓宽视野。这些已在我市诸多社区成为现实。

社区建设直接关系群众幸福感。如何改进社区建设,激活社区活力,形成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是城市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社区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合肥社区建设中,居民需求一直被摆在首位。近年来,我市不断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化、标准化、信息化、项目化建设等四种方式,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体系的形成,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数字让人感慨,数字让人奋进。一组组数据勾勒出我市社区服务化快速推进的轨迹。——2009年6月,合肥市出台《关于开展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的意见》,全面启动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2009至2011年,我市共投入近5000万元,建成64个功能完备、服务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示范社区和15个农村标准化示范社区。

——2009年以来3年时间,市、区财政直接投入社区建设经费超过5000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1600多万元。在去年编制完成的《合肥市城市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中,对社区管理、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福利、社区文体五大类配套服务设施的面积、功能等做出详细规定。目前,我市城市社区用房平均面积达537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6倍;我市已建有区级社区服务中心6个,街道(大社区)级社区服务中心61个,社区工作站33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3个,社区警务室348个,社区社工服务站20个。

——2011年,在18个街道140个社区推广居家养老服务。今年,市委市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将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和“智能化便民服务亭”两项社区服务项目列入“33+X”项民生工程,计划用2-3年在全市建起400个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和800个“智能化便民服务亭”。…………

不久,全市将逐步建立体系完整、设施配套、功能完备、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居民遇到难题,在社区里不出15分钟都能解决。社区管理服务,归根结底就是服务第一,居民满意度是其核心衡量标准。今年上半年,市民政局对全市100个社区进行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管理措施的满意度高达95%。

十五分钟服务圈,“织”起的是老百姓的方便圈、幸福圈;社区服务管理,筑就的是“大湖名城”的幸福根基。

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 篇5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安排,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公共服务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为加快“强市名城”建设,打造“平安之都、和谐泰安”创造良好环境。

(二)工作目标。1年内城市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2年内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到60%;2年内100%的城市社区和30%的农村社区实现服务管理信息化;2年内打造100个市级星级化示范社区。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管理网,以社区为格,明确每一个社区所辖地域和人口,科学整合社区服务管理力量,把人、地、物、房、1

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行“一网多格,一格多员”,科学整合配备社区服务管理力量。

1、城市社区网格建设。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资源整合、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以街巷、道路为标志,以3000户左右为标准,全覆盖、无缝隙1年内城市社区实现网格化管合理划分调整和设立社区,确保理全覆盖。

2、农村社区网格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居住人口适度、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完备的要求设立,农村社区设置的地域范围,原则上社区服务中心辐射半径一般不2年内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到超过2-3公里,确保60%。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近期下

3、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重点围绕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社区工作者管理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快社区规划化建设步伐。以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商业服务组织、便民利民中介组织以及其他组织为配套的组织体系,逐步实现社区管理的高效化和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夯实社区管理基础。2

(二)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通过电脑和网络技术,建立起与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连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各个层次的社区信息系统,推动社会公众服2年内100%的城市社区和30%的农村社区实务信息化。确保现服务管理信息化,基本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的社区信息化发展格局。

1、建立统一的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开通社区信息管理软件。建立以宽带城域网和虚拟专网为依托,区(县、市)为枢纽,社区为应用终端,形成纵贯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统一的社区信息管理平台。重点完成社区基础数据库建设。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社区概况、社区服务、社区组织、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保障、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环境、社区图片、日常工作、系统功能、系统维护、扩展功能、其它功能、其它工具等。每一个模块包括非常全面细致的内容,各社区要安排专门人员集中录入填写,还可以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对数据库的项目和内容提出添加和修改。推进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建立起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社区工作数据指标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为协同服务创造条件。初步实现党建群团、劳动保障、救助福利、文教体卫、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

2、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网络平台。以“中国社区在线”为 3

依托,建立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外网服务平台(网站),以沟通社区居民邻里关系、发展社区民主自治、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联络政府与社区居民为主要建设内容,发挥互联网电子邮件、浏览、电子公告等功能,推动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对辖区单位和居民的服务。

3、建设智能化社区。全面推进水、电、气等城市公共事业消费的自动记录和付费,加快推进住宅小区安保电子监控建设。在社区进行以提高服务水平、改进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鼓励企业投资社区服务信息化项目和相关设施。注重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运营与物业管理和社区组织的有效结合。

4、建立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适应“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体制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抓好市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各县(市、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制订本地区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统一规划信息平台和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要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街道、社区的各种信息化应用建设任务;社区要在区(县、市)和街道的指导下,做好源数据的采集和录入,组织开发好社区内各种服务信息资源。各级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和社区服务网络平台要在今年全部安装开通运行。社区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和运行费用,采取各级政府投入和社区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4

(三)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力量、志愿互助力量、市场力量的作用,建立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居民互助志愿服务、市场化服务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群众的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站点为补充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

1、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每个社区应有一个统一标识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具备办公、管理、服务、活动等多种功能,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城市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应不低于300平方米;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规模应根据经济条件、人口规模、乡风民俗等合理确定,原则上按照每千人300平方米左右面积建设。通过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开展社区服务奠定

基础。

2、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主导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以社区治安、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文教卫生、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进社区,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倡导建立社区居民互助和志愿服务体系,利用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的优势,积极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各类社区组织和驻区单位参与社会救助、拥军优属、治安防范、普法宣传、婚育新风、法律援助、文体健身、环境保护等互助和志愿服务,发展慈善事业。引 5

导建立社区市场化服务体系,按照安全、生态、方便、实惠的要求,积极吸引连锁超市、金融保险、邮政通讯等服务机构在社区设立网点,推进日用消费品连锁店、餐饮娱乐连锁店进社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利用闲置设施、房屋等资源兴办购物、餐饮、废旧物资回收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要。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协调,明确责任。民政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指导各县市区搞好城乡社区规划,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市公安部门要加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配齐优化社区民警,完善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市计生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管理,全面掌握社区人口动态轨迹。要通过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对社区全方位管理服务长效机制。二是加大投入,强化经费保障。市财政部门要加大对社区管理服务创新经费投入,将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工作人员补贴列入财政预算,落实社区信息化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为社区管理服务创新提供保障;各有关部门委托给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相应的经费落实到社区,确保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加强督导,抓好落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把社区 6

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 篇6

——紫鹃社区就医陪护队汇报材料

紫鹃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有778位,其中空巢独居老人有120位,属于老龄化社区。老人们生病时,如果儿女不在身边,生活起居、看病住院谁来照顾成为了社区一大民生难题,紫鹃社区就医陪护队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就医陪护队从成立至今已经2年,从最初几个人的2小团体,已逐渐发展到拥有15名会员的居民自治组织,在摸索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不同寻常路。

一、注重培训,共享共建,确保服务长久优质

就医陪护队十分重视自身的技能提升,定期邀请白鹤卫生院的医生为队员们进行专业医疗知识培训,对就医陪护过程中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同时团队十分注重发展那些有一定医疗技能的居民志愿者来充实队伍,逐步形成讲座,陪护,护理等组成的“一条龙”指导并与社区高血压俱乐部,糖尿病病友之家等居民保健组织联合,扩大了服务范围,共享共建,确保了就医陪护队健康,稳定的发展与壮大,以便给居民带来更优质的服务。

二、整合资源,积极创新,开辟就医陪护新途径

在做好走访、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就医陪护队结合辖区实际,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按照重点照顾类、普通照顾类两大类开展分类服务工作。其中,行动不便需要重点照顾的,通过结对形式,进行一对一照顾,并为其办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志愿者定期上门联系,主动征求老人的意见,及时反馈需求信息。身体尚好的老年人,通过上门走访,开办健康讲座等措施,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三、强化平台,打造品牌,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紫鹃社区借助“365”服务平台,及时给予生活上方方面面的帮助当空巢老人生病时,“分门别类”地上门帮扶:卧床不起的,上门帮忙买菜做饭;需要去社区医院治疗的,由2名以上队员负责接送并全程陪护;住院了,服务队就分小组,倒着班到医院去照顾;同时依托“网格化”志愿者网络,让老人们在社区感受到“老有所乐,困有所帮”的浓浓社区情,并形成较完善的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教育文化机制。

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工作中,紫鹃社区就医陪护队将进一步拓展、深化服务内涵,从基层发动,让全社会参与,切实写好为老服务的新篇章,把社区建设为老年人的幸福家园,为江东区建设生活品质之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 篇7

新型农村的社区雨后春笋般建起来, 之后便是持续的房屋消费阶段。在走访中我们发现, 在建成并投入使用的26 个社区中, 仅有4 个社区实现了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相结合, 但物业公司人员的从业素质和社区管理的融合度存在较大矛盾, 以致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个别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不高, 不按合同提供服务, 收费与服务内容不符, 甚至侵犯到业主的权益。而且, 由于种种原因, 物业服务企业经常是开发商指定的利益获得者或者是社区自发组织的管理队伍, 造成在经营管理方面往往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来考虑和解决问题, 直接给物业服务企业的自身管理带来一定障碍。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定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社区的转型, 农村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日益增多, 如专门为农村居民增设的各种服务, 既包括24 小时应急服务、日常生活设施维修和保养、绿化环境的维护、对空巢家庭老人的特别照顾等, 也包括开设培训课程提高村民素质, 整合城市的医疗资源, 通过与城市各大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方便村民就医等服务。实现社区与物业的共同目标, 保障具备充分相关的专业人员是关键。但现实是, 社会上对物业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人把它等同于社区居委会, 甚至有些人认为物业服务工作是低人一等的工作, 加上工作的烦琐性, 使得物业管理行业中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

三、提升物业管理专业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力的发展思路

(一) 立足地方经济发展,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1.立足于市场, 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现状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物业管理专业主要培养较扎实的物业管理、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知识, 具备社区规划、社区建设、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专业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较高的职业情商;综合素质良好、技能过硬、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和社会工作专业理论, 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 持续学习和创新能力, 能够服务于物业企业、社区、房地产、大型工业园等行业或单位的物业项目管理、物业项目经营、客户服务、物业设备与设施管理、房屋维修与保养、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和交通秩序管理、社区服务、房地产营销策划等岗位的一些高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专有优势, 积极探索并实施“岗位导向”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同时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 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输送合格的物业管理和服务人才。

2.严格职业岗位群, 专业设置无盲点

就一个新型农村社区而言, 物业服务涉及内容众多, 不仅有硬件方面的质量, 如房屋的建造质量、园林小品、绿化质量、设施配套等, 还包括软件方面的质量, 如物业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服务过程中的管理水平和农民的期待管理等。尤其是在配套设施设备相对完善的条件下, 社区管理、服务的理念与人力资源等软件方面存在短缺。针对这些问题,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岗位设置, 除了物业管理安全管理、保洁绿化、客户服务、工程部、档案管理、物业财务管理、物业综合管理等七大职业岗位, 再增设品质管理岗位, 开设物业质量管理课程, 这在当下业主对物业服务质量需求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 对物业公司提升自身发展和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3.调整学期安排, 为社区实习提供便利

根据社区职业岗位群和高职教育的特点, 适当调整课程学期安排, 把物业管理专业与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以及信息工程系的相关专业结合起来, 实行课程融通, 学分互认, 证书共考, 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及与社区物业相关的课程逐步优化和衔接, 从而实现学生所学与岗位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挂钩;同时, 调整学期课程安排, 实行大学期、短学期的交替进行。在新生入学的半年之内, 在专业理论课接触的基础上, 进行专业认知, 根据课程安排, 分列课中实习、假期实习及定岗实习, 真正实现课堂与企业的对接。

4.灵活授课模式, 学与做交替进行

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 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式, 采用多种形式互动式教学, 大力实验或实施情境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 项目教学等方式, 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 由传授知识转向同时训练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法, 恰当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根据物业企业在社区拓展项目的广泛性, 还将规范教学流程, 形成一套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授课体系, 同时, 可以把课堂设在大型社区、物业企业、房地产建设部门等实训实习场所。

5.开设“农村社区服务”兴趣班, 引导就业导向

针对当前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人员短缺和人员流失的状况, 在学校开设“农村社区服务”兴趣班, 有计划地组织进驻农村社区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选择“关爱留守儿童”“社区普法咨询”等项目接近和了解农村社区, 掌握市场需求与动态;在平时教学与课程中, 有意识地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 引导学生掌握服务农村社区的相关知识, 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与就业的培训教育, 引导学生在农村社区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创业项目, 让其感悟到农村社区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 加强校企合作, 拓展专业服务领域

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理念, 在探索实践以企业订单为依据, 按企业岗位需求“量身定做”, 实行共建共享, 双向介入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初步成效之后, 继续并加大与物业服务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合作力度。尤其要探索、挖掘在新型农村社区物业服务项目推广的介入点与服务范围拓展及服务质量的提高。针对分散村落集中居住、失去庭院经济的适龄农村劳动力, 加大职业能力培训;社区养老、留守儿童托管、职业资格鉴定、就业指导、选择外出务工项目、农村社区文化站、土地托管、健康体检、日常保健、代理农机租赁、普法宣传等方面予以倾斜。

(三) 加强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 形成有特色和自身品牌的高质量社会培训体系

高职院校借助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 立足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积极推进农民社区职业教育, 不断完善农村居民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因此, 职业院校应与社区加强合作, 把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自己专业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切实帮助农村劳动力完成技能培训。此外,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农村干部、所有社区居民灌输现代生活观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农村居民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 把新农村社区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

物业专业教研室除了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物业管理智能化控制实训室及仿真实训室之外, 积极拓展新型农村社区实训基地, 让其作为学生锻炼、实习实训及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的平台。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深入社区, 为业主提供物业方面的法律咨询和相关服务工作, 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同时, 也为新型农村社区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五) 教师在新农村社区挂职锻炼, 提供培训服务

高职教师作为理论工作的实践者, 应当积极参与到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去, 通过与农村社区的零距离接触, 了解各方面的利益诉求, 鼓励其挂职参与农村社区管理, 加强联系和沟通, 参加农村社区生活, 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 听取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共同协商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从服务于居民的角度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积极参与农民职业培训, 提升农民的职业迁移能力。

四、结语

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 篇8

关键词: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

注:本文为2015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终期研究成果,课题题目为: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为:201502A349。

一、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价值实施背景透视

随着秦皇岛城市现代化社区的建设与快速发展,社区服务对志愿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无疑是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中重要力量。一方面,大学生年轻活力、创新思维活跃,凭借其专业素质、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既能为社区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与能量,还能为秦皇岛城市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崭新风貌,对服务秦皇岛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秦皇岛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社区窗口,不仅可以熟悉国情、民情,更能将自身成长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通过社区服务塑造品格、培养爱心,通过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锻炼才能,提高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有效推动高校“素质教育”与“实践育人”工作深入开展,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加快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所以,探索研究符合秦皇岛城市建设和社区需求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显得尤为有意义。

二、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一)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一般模式。根据对当地8所高校的实地调研,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一般由学院团委具体负责,包括志愿者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兼负完善活动机制,宣传引导,开拓新的志愿服务基地,以确保志愿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学生公民素质与社会责任感的不断提升。

(二)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问题分析。(1)选拔培育机制不完善,品牌化项目化水平不足。尽管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志愿者选拔培养标准,但大都没有建立起全面、系统的志愿者选拔、培养、指导、管理、监督、考核、激励等机制体系;同时,由于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化水平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的塑造、服务质量控制等问题。(2)个性特色不鲜明,专业理论指导缺失。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多为文艺表演、卫生清洁或者照顾老人及留守儿童,服务形式单一,内容极为单调。在具体实践中,虽然某些大学生会结合自己专业进行社区志愿服务,但此类活动多由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带队统一开展,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实效性、系统性与规划性一般。(3)激励机制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完善。欧美发达国家志愿服务制度都有一定激励和回报措施,包括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虽然也建立了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建立系统性激励机制,而且由于组织管理不完善,很容易出现不公正等现象;另外,大多数志愿活动还存在缺乏经费保障的尴尬局面。

三、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一)宣传发动,选拔招募。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完善招募原则、组织建设、注册登记等制度,制定符合各层级需求的大学生社区志愿者推荐选拔实施方案,按照规定流程,推荐选拔出新的社区志愿者,再经过系部重点推荐,层层考核选拔,最后由社区负责人、志愿者专职教师、优秀志愿者组成的录用评委会进行终极考核,从而组建一批具有专业服务水平、扎实的工作态度、较高的思想素养、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

(二)定位培养,定向培训。首先进行有关志愿者基本理念、服务宗旨、发展现状与目标、个人信念以及有关的工作要求、管理制度、道德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接着,以社区需求与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开展关于社区文化、人际交往、专业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培训师资由社区管理人员、高校教师、资深优秀志愿者及相关专业人士和专家、学者、领导担任。培训方式要系统设计,因需而宜,包括授课培训、经验交流、案例解析、观摩参观、现场指导等。为确保培训的规范化与制度化,要硬性规定培训次数与时间,将初级培训、阶段性培训和定向技能培训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服务技能和水平。

(三)实践联动,融合共进。以各社区需求和学生个体特点为参照点,做好提前工作规划,建立系统化的社区志愿服务指南与工作标准,并将受训合格的大学生社区志愿者分派各个社区,依照规划开展具体服务工作,用实践来检验培训成果。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既协助社区完成具体工作,解决社区建设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瓶颈,促进社区管理水平提升和城市发展,又增长学生个人才干,展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大学生志愿者“三自教育”的素养水平。另外,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将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的困惑、问题、欠缺作为阶段性强化培训的依据。

(四)完善标准,健全机制。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标准,定期开展评优活动,以社区服务项目的落实情况为依据,全局、多角度的考评志愿服务的过程与成效。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评优评奖、党员培养、干部选拔的重要实践环节,使之成为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量化指标,形成机制导向。另外,健全保障机制,无论高校还是地方政府,都要高度重视与支持。通过稳定的组织保障机制,促使社区志愿服务的合法化、常态化与规模化;同时,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经费,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与后勤保障;另外,做好安全保障与法律支持,保护志愿者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

(五)品牌塑造,项目驱动。优秀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形成需要用经营的理念来培育,服务项目的长期化、项目化是品牌塑造的基础。只有服务项目长期延续,内容不断丰富完善,标准不断规范与提升,在传承中不断的创新,才能强化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个性特色,才能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塑造富于生命力、影响力、稳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同时,继续加强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以项目驱动社区建设,以项目提升社区管理,通过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示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而大学生也提升了个人的专业素养,实现了真实环境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转化。

结语:综上,通过对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的研究,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与功能,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元素与内涵,为高校志愿服务的创新开展提供新的路径选择与思考方向。该组织与机制构建完备,在思想辐射上接地气,摸实情,在实践育人上解实难,办实事,在自我教育上促主动,增实效,对大学生的“三自”管理创新、高校多元实践育人与人才培养奠定重要基石与参考佐证;同时,对服务于秦皇岛社区管理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加快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秋丽.当前社区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社科纵横. 2014(02)

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 篇9

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入手,积极构建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模式、新格局,努力使街道社区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线”,市民享受品质生活的“幸福港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好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2010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州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新台阶,达到10748.28亿元,增长13.2%,连续22年位居全国大城市第三。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2010年在广州居住的总人口已超过150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06.14万人,流动人口712万人。特别是随着城市社会转型和基层社会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对社会服务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社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单元。如何使“社会人”变成“社区人”,让他们回归社区、融入社区,不仅在社区里生活居住,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以社区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近年来广州坚持把社区服务管理创新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入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积极构建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新格局,努力使街道社区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线”,市民享受品质生活的“幸福港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坚持制度先行,构筑健全的社区服务管理政策体系

构建健全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政策体系,是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的关键。2008年5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明确要求广州等市在社会管理方面有选择地先行先试。为此,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派出队伍分批到香港、新加坡学习考察社会管理服务特别是社区管理服务的经验做法,制定出台《关于学习借鉴香港先进经验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的意见》,明确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方法途径。先后制定实施《关于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及5个配套文件,确保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2011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准确把握社区服务管理的核心内涵,切实转变社区服务管理观念,在深入总结近年来社区服务管理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社区服务管理有益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创新力度,出台了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1+3”政策体系,在机构设置、体制改革、财政支持、硬件设施、人才激励、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政策设计,构建起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一整套政策体系,为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同时,在加强镇、村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特大镇、村社会服务管理的意见》,进一步理顺外来人口较多的特大镇、村社会服务管理权责,建立完善特大镇、村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完善特大镇、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吸收外来务工人员平等参与镇、村社会服务管理,以制度创新夯实城乡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机制

在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推进社区管理服务创新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推进社区管理服务创新的关键环节。社区服务管理资源分散、条块分割、权责脱节,重管理、轻服务甚至以管理代服务的问题十分突出,必须大胆改革,先行先试,坚决破除阻碍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此,结合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在全市14个街道开展整合街道机构和聘用人员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要求,全面推进街道社区“一队三中心” 建设(街道综合执法队和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落实街道对社区管理服务人员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调配权,从根本上解决多头管理、多头指挥、资源分散、效能低下等问题,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在全市20个街道开展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共投入8000万元,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或委托项目管理的方式由社会组织承接社区综合服务,建立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的跨专业团队,提供以家庭服务、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为核心的各类专业、优质的社会服务。目前,已经开业的16个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其中萝岗区联和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提供12大项110多个服务项目,运行仅半年,接受服务的群众已超过2.5万人次。结合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14个整合机构和人员改革试点的街道同步推进社区居委会改革,按照“三个70%”的目标,推行社区“直选”,完善居委会考核机制,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坚持政府主导,构建全面覆盖、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公益性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本质属性。构建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功能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近年来,广州市每年本级财政投入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资金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0%以上,切实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保、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2010年广州首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行列”,在2011年全国30个大城市生活质量指数评比中排名第一。

深入推进街道“五个一”工程建设(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个体育休闲公园、一个卫生服务中心、一个视频监控系统),实施社区环境整治小工程计划,不断改善提升街道、社区环境水平和服务条件。目前,全市已建成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216个、文化活动中心204个、体育休闲公园828个、卫生服务中心178个、视频监控系统334个。同时,加快形成以一站(政务服务中心)、一台(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一库(社区服务管理对象信息库)、一网(四级信息网络)、一页(市民服务信息网页)、一卡(市民社保卡)为核心的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管理综合服务体系,让市民群众办事就在家门口,“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利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加大农村镇村公共服务投入倾斜力度,市本级重点扶持新增153个试点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两规”(新村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规划)、“三清”(清卫生死角、清沟渠池塘、清乱搭乱建)、“四有”(有排污处理系统、有环卫设施、有村民公园、有绿化林带)、“五通”(通路、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建设成效凸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今年以来,把加快北部山区发展作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的重大举措,出台《关于加强我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一区带一镇”、“名企帮名镇”、“百企助百村”对口帮扶战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到2012年,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扶持山区镇专项资金将提高到每镇每年1500万元,大力推进农村路灯建设“光亮工程”和农村泥砖房改造“安居工程”,全面提高北部山区贫困镇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坚持多元共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主力军作用

以街道社区为突破口推进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必须厘清政府、群众和社会组织三者的定位和职能,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社会组织是主力。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主力,在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社会工作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政府、群众和社会组织的分工协作、良性互动,把社区服务管理创新落到实处。拓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服务项目和范围逐年增多,2008年设置服务项目11个,2009年为33个,2010年设置项目34个,服务范围涉及家庭服务、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残障康复、社区矫正、戒毒康复服务、劳动就业、社区自治等领域。增加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投入,2011年市、区(县级市)财政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投入高达7635万元,相当于前3年投入总和的一倍多。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2008年以前,全市仅有7个社工机构,现在发展到47个,有14个社会组织正入驻孵化基地,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社工有2103人。截至2011年6月底,全市登记注册各类社会组织4202家,其中社团类143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763个。

坚持社区自治,引导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共建共享幸福广州

社区民主自治是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方向,不仅要广泛宣传培养社区成员的自治意识,建立健全社区民主自治制度,更要注重各阶层、各群体的融合发展,吸引社区成员广泛参与到社区民主自治的活动中,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广州是流动人口大市,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与户籍人口比例接近1:1。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在镇、村高密度集聚,如增城市的新塘镇、花都区的狮岭镇聚集了上万家甚至数万家企业、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外来务工人员,远远超过当地户籍人员。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诉求的变化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各种劳资矛盾和社会冲突日益凸显。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有序融入城市发展,与本地人和谐相处,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既是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重点,也是难点。

深入推进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发展全局。作为一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任务,全方位强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积极推动其融入广州、扎根社区。切实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按照在穗居住外国人和流动人口100%登记管理的要求,健全市、区(县级市)、街(镇)、居(村)四级工作网络,健全流动人员信息登记采集制度和出租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工作,在流动人员超过2000人的社区、厂企设立流动人员管理服务站。进一步强化对流动人员的服务,制定实施“积分制入户”政策,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可以申请入户广州。积极解决流动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建立来穗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医疗帮扶服务,将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在广州市就读的外地户籍大中专学生纳入救助范围。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率先暂停收取流动人口个人治安联防费,选拔优秀农民工进入广州公务员系统和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活动,努力帮助6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更好融入城市发展,共建共享幸福广州。

坚持系统推进,形成推动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强大合力

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必须坚持从宏观层面上整体推进,整合全市资源共同支撑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强化干部提拔任用激励作用,制定实施《关于加强街(镇)党委书记职级配备的意见》,创新对街道社区管理服务考核激励机制,突出街道社区居民群众测评的考核权重,对于长期在基层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街道党政一把手,可以在选拔任用、交流轮岗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形成让基层干部安心、热心、尽心扎根基层、服务居民的激励机制和干事氛围。

深化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出台实施《关于推进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的决定》,坚持重心下移、事权下放、夯实基层,重点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城市管理方面推动事权下放,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力量,构建协同合作机制,完善市、区(县级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政务管理服务网络,确保部门之间、部门与社区之间、各网络服务平台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连接畅顺。建立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公职人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社区居民沟通联络机制,将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引入社区,扩大基层群众参与程度。广泛发动居住生活在社区的党员、团员、公职人员、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联系社区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形成“爱我广州、服务社区、共建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

上一篇:个性简历有竞争力下一篇:技能竞赛总结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