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通用8篇)
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篇1
加快改革创新 激发农村活力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回首10年,谋划未来,深入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研究部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战略任务,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对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再登新台阶、再创新辉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业农村的好形势,是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稳”的基础、“进”的亮点,也是“三农”发展快速推进、持续向好的延续。党的十六大以来这10年,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的10年。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迎来又一个黄金期。
但是必须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自然和市场风险加大,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特别是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严峻地摆在面前。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然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要补上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必须顺应时代变化,尊重经济规律,总结基层经验,在改革发展中寻求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落实党的十八大的重大决策部署,将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充分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潜能,使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新的更大的解放。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必须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加大多予力度,巩固少取成果,做好放活文章。“守住一条底线”: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真正做到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必须始终铭记,农户是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决不能限制或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创新经营体制,决不能动摇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抓住两个关键”: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便利、高效的生产经营服务。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只要有利于激发农业经营主体活力、激励农民生产经营热情,都可以试一试、闯一闯、看一看。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刮风,不走偏,不能包办代替、强制推动,更不能下指标、定任务、搞一刀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潜力和希望也在农村。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做到思想不放松、政策不减弱、改革不停顿,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新华社22日电 载23日《人民日报》)
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篇2
2015年初, 李克强总理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时指出, “创客”的活力和创造, 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3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创客”和“众创空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一场“互联网+个人创意+制造业”的创客运动, 势必在中国掀起新一轮创新革命和创业高潮。广东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和全国互联网应用大省, 完全具备营造“创客天堂”的有利条件, 充分利用这块沃土培育“创客”群体, 拓展“众创空间”, 打造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是广东加快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
国内外创客和创客空间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 政府大力支持, 发达国家创客和创客空间发展充满活力。
“创客”一词源自英语“maker”, 其前身是西方的“车库文化”, 在美国等创新氛围浓厚的国家, 创造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将车库、地下室打造成实践创新的场所, 从车库中诞生了苹果、亚马逊等世界知名的科技企业。利用3D打印技术, 创客们制造出特斯拉线圈、水下机器人等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2012年, 有18109个创客项目在美国kickstarter众筹网站成功募资2.74亿美元 (约合17亿元人民币) 。截至2014年, 美国有1.75亿名创客, 超过美国人口的一半。2007年以来, 应创客而生的创客空间迅速发展, 至今全世界已有1300多家创客空间, 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美国最大的连锁创客空间Tech Shop采取会员制管理, 通过会员费、收费课程及接受企业赞助实现盈利, 在全美7个城市设有分店, 成功孵化出移动刷卡器Square等案例。美国政府一直关注和重视创客及创客空间的发展。2014年6月, 奥巴马政府主办了首届白宫创客嘉年华, 大力实施由政府主导推动创客运动的整体措施, 包括支持创客创立初创企业及新型雇佣关系, 由13个政府机构和Etsy、Kickstarter等相关企业联合向创客提供资金、业务指导及训练等支持服务, 计划每年发放25亿美元辅导金支持创客改革;美国教育部及5个机构将与150所大学、130家图书馆及Intel、Disney等主要企业一同创立更多创客空间, 增加教导创作的教育者, 激发青少年学生对于发明、研究、理科教育的兴趣, 大幅提升学生成为创客的机会。
(二) 党和国家强力推动, 我国各地加紧布局“众创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 推动经济转型, 释放社会活力, 社会投资和创业创新热情迸发, “创客风潮”席卷全国。2010年10月1日, 国内第一家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诞生。2013年, 在北京举办的联想创客大赛开启了中国的“创客元年”, 大赛共吸引5.3万名创客参赛, 征集作品近10万件, 影响人群达400万人次。现在国内共有各种类型创客空间80家左右, 具有一定规模的有20家左右, 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影响力较大的有上海新车间、北京创客空间、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和杭州洋葱胶囊。2013年, 北京中关村管委会授予北京创客空间为创新型孵化器, 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予以支持。目前, 北京创客空间与深圳富士康等制造企业成功合作生产加工了多个创客产品, 与风险投资合作建立了以产业链为支撑的占地1000平方米的孵化中心, 利用专门的投资基金支持孵化器内多个创客项目获得10-300万不等的投资。2015年, 北京对首批11家众创空间进行授牌, 并授予中关村创业大街“北京市众创空间集聚区”称号。上海市政府在《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建设100个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配备DIY实验设备的“社区创新屋”, 鼓励普通市民开展创意和创新实践活动。2015年, 在上海市科委牵头指导下, 由中国孵化器杂志等近40家创业服务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上海众创空间联盟, 成为全国首个区域性众创空间联盟。
广东省以深圳为代表的创客和众创空间发展如火如荼
目前, 广东省有上万名年轻创客 (大部分为从国外归来的创客) 在广州、深圳等地活跃, 各种类型的创客空间、创客社区和创客工厂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集聚。其中, 深圳因其对国内外创客的强大聚集力和影响力, 被业界人士称为“创客好莱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 是全国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城市, 也是典型的创新型城市, 从地方政府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 再到普通民众, 整个社会对于创客都持赞许和支持态度, 认为创客是城市创新发展的一大源泉, 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这种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 对创客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 先后出台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政策措施, 对创新创业加大资金资助和补贴力度, 不断创新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 积极引导和推动国际创客交流合作, 每年6月举办国际创客周, 努力将深圳打造成为一个国际创客聚集、最具创新活力的创客高地。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也为创客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 他们可以实现“不出一公里”就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完成所有的配件采购, 创客们的任何创意都能找到合适的制造企业提供服务。为此, 全球最大的硬件创新孵化器HAXLR8R也从硅谷搬到深圳。目前, 创客在深圳已经形成从创客和创客空间开始, 到硬件供应商, 然后通过企业孵化器或者众筹平台走向市场, 到达消费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见图1) 。
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造访的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全国乃至全球创客交流切磋的平台, 主要为创客们提供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电子开发设备、机械加工设备等原型开发设备, 组织创客聚会和各种级别的工作坊, 拥有开源硬件、Linux及嵌入式开发、物联网、绿色能源、城市农场等多个主题, 成立4年已吸引1万多人参加活动。其母公司Seeed Studio是全国最大、全球第三大的开源硬件制造商, 主要为创客提供开源技术、模块, 打样和小批量制造服务, 解决创客的商业化需求。自2012年以来, 由柴火空间、Seeed Studio引进并承办的制汇节 (Maker Faire) 已在深圳连续举办三届, 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的DIY聚会和全国最大的创客盛宴, 吸引来自全球500多个创客和团队加入。2014年11月高交会期间,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组建的中科创客学院正式揭牌, 成为我国第一个由国立科研机构成立的创客学院, 学院现有1000余名技术专家, 可以实现对创客的各类技术指导。目前在院创客66个, 创客团队超过20个, 第一支创客团队已经成功注册公司并融到第一笔天使投资300万, 其项目估值超过3000万元。
思考与建议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与互联网高速发展进一步融合, 既掀起了大众创新创业的发展浪潮, 又迫切需要通过大众创新创业驱动经济发展。发展众创空间正是适应这一时代背景, 能够有效释放创造活力, 打造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抓手。广东省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较完整的产业链, 具备打造“创客天堂”的基础条件, 应尽快制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积极培育发展众创空间, 努力营造适宜大众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将蕴藏在群众中的创造活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经济增长点。
(一) 尽快出台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尽快出台广东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措施, 注意与其他相关政策性文件相衔接, 积极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 加强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结合地方实际进一步简政放权, 加大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配套, 制定众创空间的评价和认定办法, 对省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大力扶持, 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二) 在全省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众创空间
总结推广深圳等地发展创客空间的先进经验和孵化模式, 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在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等基础上, 培育一批全要素、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众创空间, 为广大创客提供良好的集工作、网络、社交、资源共享等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根据广东省产业发展布局, 重点在生物医药、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海洋经济、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机器人等领域加快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产业链孵化链条。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专业化孵化器和服务平台, 形成开放的产业生态圈, 培育和孵化具有前沿技术和全新商业模式的创客企业。
(三) 不断加大对创客和众创空间的金融支持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投资创客群体和众创空间。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的房租、宽带接入费用和用于创业服务的公共软件、开发工具等给予适当补贴, 鼓励众创空间为创客提供免费高带宽互联网接入服务。支持“天使+孵化”的市场化模式, 积极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 推动种子期、初创期创客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 为创客兴办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鼓励条件成熟的地市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 开启“众筹+民生产业+创客”的新时代。
(四) 强化对创客和众创空间的公共服务
加强电子商务、无线wifi等基础设施建设, 搭建高效便利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省内各类型创新载体的科研设施、仪器设备和科技文献等资源向创客全面开放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 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 为创客和众创空间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支持服务机构为创客兴办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创业导师、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服务。完善专利审查快速通道, 对创客亟需获得授权的核心专利申请予以优先审查。支持社会资金购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并以合理收费方式向创客和众创空间提供服务。
(五) 在全社会弘扬创客文化和创新精神
激发主体活力 推动返乡创业 篇3
激发主体促创业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可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生产力提高。同时,通过创业可以有效解决农村资源与发展的矛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因此,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包括返乡农民在内的农村创业活动,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水平低、增加难、增长慢,已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大的难题之一。尽管中央提出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农业投资也逐年增长,但这些都属于农村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力量。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只有发掘农民的内在潜力,培育农民自立自主自强的创业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形成新农村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开展农村创业活动就是要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培养农民的创业技能,形成农村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以培养创业型新农民、建设创业型新农村为核心,增强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由此激活农村的内在活力,促进农民由被动待业向主动创业转变,促进所在地区由外部“输血型”向自我“造血型”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打开新的突破口。
出台政策扶创业
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难,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受到资金、信息、渠道、政策等外部环境的限制。为充分激活农民创业潜能,提升农村创业能力,营造有利于全民创业的大环境,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从体制机制、政策扶持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先后出台了多种鼓励和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这些积极的创业政策为农村自主创业营造了宽松、公平的成长环境。今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将“三农”作为扩大内需和财政投入的重点,并通过大幅增加农业补贴、提高粮价和促进农民工就业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无疑为农民主动投身创业提供了信心和保证。
地方各级政府也纷纷主动出台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新举措。江苏省《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从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等环节人手,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激发劳动者的创业热情,努力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在成功创业的同时带动社会就业。又如,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带技术、资金返乡创业,泗洪县建立了500万元全民创业基金,制定发布了《泗洪县全民创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为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宏观形势,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全县工业企业加快发展,泗洪县出台了《泗洪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十二条意见》,对企业融资问题、配套服务等都作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在《泗洪县2008年度高效农业奖励办法》中,对于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畜禽养殖、品牌化经营的奖励标准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此外,为传递先进创业理念,传播前沿创业信息,培养和造就泗洪本土企业家,泗洪县设立了“创业流动大课堂”,并于2008年隆重举办了“中国·泗洪首届农民创业论坛”。
组织培训帮创业
能否成功创业。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更为重要。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不仅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创业的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谋生技能。在城市环境的熏陶下,农民工的文化科技素质得以迅速提高,他们在创业意识、权益意识、接受新生事物等方面也都在向城市居民进化。知识、技能与创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的农民工返乡以后,必然成为农村及周边城市的新兴建设力量。
农民创业者有针对性地选择参加适当的创业培训很有必要。应根据不同创业者的特点及客观条件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创业项目及所需业务技能,因人制宜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心理素质培训、科技文化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切实有效地帮助他们提升创业能力。其中,技术能力是创业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在资金等条件有限的条件下,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帮其迅速提高科技素质和综合素质以及创业能力的关键,必须着重抓好。
各级党和政府在政策、资金、培训及相关服务等方面已为农村自主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广大农民应该改变约束自身创业能力的消极无为的思想观念,努力培养图变思进意识及开拓创新精神,主动接受新事物,增强市场化、信息化观念,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动态,进而获取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创业信息,选择合适项目成功进行创业。
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篇4
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有力推动了竞争性选拔干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为干部队伍注入了活力。
一、创新选任模式,拓宽识人视野,增强竞争性选拔干部的科学性
近几年,我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呈现出频率不断加快、数量不断加大、广度不断拓宽、效果不断凸显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我市干部选任的一项重要方式。
一是突出多形式,竞选方式更为灵活。我们积极总结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经验,借鉴外地好的做法,针对不同的岗位实际探索采取不同的竞岗方式,先后多次开展了公推公选单位正职、公开选拔部门副职、公推差选乡镇党委书记、公开选拔乡镇镇长等工作,选拔产生了一批有发展战略思维、精通专门业务、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在乡镇换届中,我们还探索实施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两轮推荐乡镇党政正职等工作,多途径、多形式竞选干部,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用的竞争性选拔工作机制。
二是拓展覆盖面,竞选领域更为广泛。先后拿出了30多个科级岗位开展竞争性选拔,对专业型干部“专业内”竞
争上岗,条口内干部“全系统”竞争选拔,综合型干部全市公开遴选;从公选乡镇党政正职到直选乡镇党委班子,从公开选拔机关领导干部到公推公选事业单位正职,从差额选拔后备干部到公开选拔年轻干部,实现了竞选领域由机关部门向事业单位拓展,竞选岗位由党政领导干部向专业技术干部拓展,有效扩大了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比例和范围。
三是增强甄别力,竞选手段更为优化。坚持将竞争择优的原则贯穿竞选工作始终,通过公开提名推、严格标准考、充分竞争比,确保好中选优。比如,我们广泛采用了群众联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开放式提名方式,多渠道举荐干部;逐步规范并推广了驻点调研、竞职演说、现场答疑等经验做法,多层次了解干部;通过个别谈话、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公示等多种方式开展干部考察,多维度评价干部,从而切实为选准人、用好人打好基础。
二、把握关键环节,实行阳光操作,增强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公正性
如何确保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公正是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让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始终围绕公开公平公正这个原则运作。
一是实行全过程差额选拔。将竞争机制贯穿工作始终,实行差额推荐、差额酝酿、差额考察、差额票决,做到由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比如,公开选拔职位与报名人数必须达到1:10才能启动“公选”程序,根据考试成绩按1:6确定面试人选,根据面试成绩按1:3确定考察人选。又如,公推公选根据第一轮民主推荐结果按1:6确定驻点调研、二轮推选人选;根据第二轮民主推选结果按1:3确定考察人选。最终市委常委会对每个职位的3名考察人选进行差额票决。
二是实行全过程阳光公开。坚持把选拔职位、资格条件、方法要求、程序结果,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做到“能公开尽公开”。从组织者到竞争者,再到广大干部群众,将每一位参与者均作为同等参与的一份子纳入到竞选工作之中,比如,运用群众评价机制,通过上级评、下级评、同级评多层次听取评价意见,充分体现了参与主体的开放性;对最终确定的拟任人选,及时在相关新闻媒体公示,有效体现了监督体系的开放性。
三是实行全过程跟踪记实。构建全程记实工作机制,实行“一人一档”式管理,对需要记实的重要情况和竞选工作的重要环节,分阶段分环节进行存档记录,确保干部选任过程有据可查、规范严肃。落实考察责任制,对考察中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并形成记实材料;同时,纪检部门和选人用人风气监督员全程参与竞选工作,对竞争性选拔工作进行全程跟踪,进一步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三、放大竞争效应,激发队伍活力,增强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实效性
实践证明,我市的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由于组织周密,方法科学,监督得力,充分体现了扩大民主、鼓励竞争、公
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要求,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
一是树优了选人用人导向。在竞争性选拔干部中,“推”出的是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考”出的是干部过硬的工作本领,“测”出的是群众对干部的公认程度,使选出来的人选既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又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广大有志向、有能力、有干劲的干部看到了希望,也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成就了干事创业的舞台。
二是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每次竞争性选拔,报名人员都具有年龄较轻、学历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特点,可以说是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使一部分人才从“盲区”进入了组织视野。比如,仅近年来开展的后白镇、边城镇和宝华镇镇长人选竞争性选拔中,进入二轮推选或面试环节的18名人选,目前已有13人提拔为正科级领导干部,4人转岗重用;在中医院院长和市政局局长专业型干部的公推公选中,推荐产生的12名初步人选,目前已有8人提拔到专业技术型领导岗位上。
三是净化了选人用人环境。采取竞争性的办法选人用人,可以较好地把群众举贤荐能与组织考核结合起来,在竞争中鉴别、在竞争中比较、在竞争中取舍,促推了由“少数人选人、选少数人”向“靠机制选人、靠制度选人”的转变。同时,竞争性选拔把对干部的评判权、选择权更多地交给群众,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展示机会,保证了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竞争
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有感 篇5
改革是人民的事业,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源源不竭的驱动力。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新生事物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长远看,新生事物往往折射出发展新趋势,孕育着发展新机遇。“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对待新事物新做法,首先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急功近利,要打破思维定式、摆脱陈旧观念,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贵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着力做好鼓励和引导这两篇文章。面对新事物新做法,既要创新管理和服务,营造宽松有利的环境,为探索和创新提供更多助力,也要坚持趋利避害、兴利除弊,守住风险底线,促进有序发展,避免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发现和总结推广基层探索经验,积极推动新生事物健康成长,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篇二)
要不断强化责任追究,明确党风廉政建设的“两个责任”,是对党章基本要求的回归和落实。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要提升自身能力,首先是增强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创新发展的新观念,把为幼儿奉献作为一种职责、一种骄傲、一种追求;
其次是工作能力,任何工作都要思考在前,计划在前,分清轻重缓急以最高的热情对待每项工作。坚持不懈抓好师德建设,创新全面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形式使宣传工作全面开花,实现宣传效应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从思想上要提高政治站位,通过学习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工作范围、主要任务,领会精神,把握要义,强化问题导向,推动改革创新。把立足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着力点放在推动工会各项工作上。
思想就是工作的灵魂、工作路线的指南针,解放思想、开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地指导和开展我们的工作。结合自身问题,找差距,补短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园方的安排部署上来。认真工作,把工作做细,把幼儿园当做自己的家,哪里需要哪里去,领导安排的工作尽心尽力完成,沉下心、扑下身,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奋发有为的工作干劲,以实实在在的大讨论成果,为幼教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篇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1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要注重激发基层的改革创新活力,支持开展差别化创新。
一是强化创新意识。改革促发展,创新促跨越,在基层工作中中,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围绕学校发展中如何增量提质,如何打造名校强校,如何平稳适应新中考等发展的重要工作和目标,进一步提升工作标杆,拓宽发展视野。面向全国学习先进经验,借力发力,攻坚突破,在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从上小学到上优质初中,从考上大学到考上重点大学的需求转变中,奋发努力,出力出彩。
二是强化作风意识。我们在工作中,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岗位意识、担当意识、进取意识,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干事激情、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优秀党员教师、骨干教师、岗位标兵的榜样引领和示范带动,着力打造一支热爱教育、甘于奉献、业务过硬、作风务实、奋发进取的教师队伍。为进步推动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
发展源于改革,创新成就梦想。我们要争做改革创新发展有为的排头兵。
(篇四)
最为党员我们要知道: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是人民的事业,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源源不竭的驱动力。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前进路上艰难险阻不少。特殊时期,更加需要鼓励基层探索实践,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热情和活力,让新事物、新做法健康成长、发展壮大,为应变局开新局涵养底气、夯实根基。
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贵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着力做好鼓励和引导这两篇文章。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
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扎根基层、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革航船定能始终动力强劲,在劈波斩浪中行稳致远。
(篇五)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夯实党的基层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这为我们基层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完善制度强化保障。制度是大胆开展工作,创新推进工作的有力保障,没有完善的制度会严重影响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要加强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用人制度,避免出现真正有能力、有才干的人落选,没有才干的人却“在其位不谋其政”,真正做到“良才善用,能者居之”。要健全干部选拨制度,有针对性区分创新者、担当者与实干者等不同对象,允许“犯错”,实施分类容错,为基层干部队伍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建立完善容错机制。当前,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于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实现改革攻坚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各项改革已进入攻坚期,任务重、难度大,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勇于担当、敢作敢为,切实担负起推动创新发展、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对那些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所犯下的错误组织要宽容。其目的在于打造宽松环境,激发官员们改革创新的热情,让改革创新者轻装上阵,一心一意推进改革,心无旁骛从事创新。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机制,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激发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激发党员干部思想解放、锐意进取、敢创敢试,减少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消极因素,是推进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篇6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校共青团组织在团市委、教育局团委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六部门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意见》,以及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颁发了《关于加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充分认识当前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紧跟学校党委的步伐,紧扣学校的发展主线,服务学校的工作大局,充实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扎实为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
我校现有团员2857人,其中教师团员34人,下设6个二级团委(团总支),92个团支部。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共青团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自身的作用,切实履行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我们认为共青团干部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共青团干部是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主干力量,是共青团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到未来产业大军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优秀的团干部不仅即将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而且是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能够富有成效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多年以来,我校秉承“德技双馨,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当作共青团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经过不断探索,拓展思路,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在团干部选拔、培养和转岗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做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多渠道选拔
多年来,学校团委经过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只有与时俱进,多渠道选拔,团员干部培养,以点带面,才能培育出社会认可德技双馨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生团员干部的选拔是基础性工程,因为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团队是否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学生团员干部的选拔工作的工作中,我们首先坚持原则,把握标准,真正把品学兼优、能力全面、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学生团员选拔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在此基础上,我们严格程序,广开渠道。在选拔学生干部的方式上,可采取自愿报名、多方考察、公开竞聘、择优任用的方式。自愿报名,保证了被选拔上来的学生干部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为同学服务的奉献精神;经过多方考察,能够保证学生干部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威信,便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公开竞选,锻炼了学生干部的能力。
对于在重大活动、重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重大考验中表现出色、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团员,我们发现其中的干部苗子,并给以一定的锻炼机会,这样在选拔学生团员担任干部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校参加第二届江苏省文明风采大赛“心绣未来”演讲类比赛,获七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演讲类比赛,一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团员,其中丁艳方、吴寒雪同学被评为2009年盐城市大中志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我校青年志原者服务队被评为“优秀团队”。
参加 “盐城市首届大学生‘动感地带’杯青春之歌电视大赛”,青海藏族学生努日向秀被大赛组委会唯一邀请的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决赛演出,学校荣获了“组织奖”;首次参加“中国电信天翼校园杯”盐城市第二届大学生辩论大赛,取得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怀憬同学被评为“最佳人气辩手”奖,学校被评为“优秀指导团队”。
近两年校舞蹈社团代表学校参加盐城市技能大赛文艺类“中国舞”比赛,获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团委陈燕老师获得了“最佳指导教师”奖。
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团队工作的活力,也为我发现和培养团干部提供了机会。
我校高度重视教师团干部的培养工作,并将其培训纳入干部培训和人才培养规划。2009年,我校在各系部建立了系部团总支,在校教工团员中成立了教工团支部,选拔了六名热爱共青团工作,思想素质好,政治立场坚定,文化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作风扎实,为人热情的优秀青年教师到共青团的领导岗位上来,增添了团组织的合力,进一步加强了团组织建设。
二、多方面培养
我们积极争取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创新团干部的培养机制,采取多种举措,着力提高团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1、抓好团课阵地。团课培训采取专家指导、教师团干部现场辅导、学员互动讨论、作业展示的方式,通过系列专题的详细讲解,培养一批熟练团务知识,掌握操作技能的学生团干部。
2、完善学习制度。一是团干部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团干部例会,交流阶段工作,对工作中碰到的困难集思广益共同解决。二是团工作专项研讨制度。针对共青团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或薄弱环节开展专题研讨。三是社团活动观摩制度。我校共成立社团50多个,参与学生总人数近2000人。组织团干部观摩社团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团干部的视野,又较好地锻炼了团干部谋划全局、推动工作的能力。四是团干部传帮带制度,以老带新,形式多样,责权相连。
3、创新培训形式。组织团干部参加读书学习班、工作研讨班、经验交流班等3个学习班,进一步丰富了团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创新了团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健全了团干部教育培训的机制,提升了团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同时,将开展志愿者服务作为学生团干的一种培训模式,团员干部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志原者们,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被评为“优秀团队”。我校与盐都新区团委举行了“校区共建、互利共赢”合作签约仪式,学校社区志愿者与盐都新区团委签订了聘用协议。2010年参加了由中共盐城市盐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盐城市盐都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清风盐都2010年盐都区廉政文艺演出下乡行”活动,我校团员干部表演的歌舞《公仆赞》被选中,作为最终压轴节目参加汇报演出,并荣获本次活动的“表演奖”,新区管委会荣获了“最佳组织奖”。
2010年我校在团组织中开展了“争创先进个人、争创先进集体”主题实践活动。举行了团员干部“双争先”活动公开承诺活动、“双争先”学生干部培训大会、“双争先”优秀青年学生评比活动等。
团队建设机制的创新,团队内容的创新,有效提高了团队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今后的可塑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帮助他们认清社会发展趋势,看清职业发展前景,进一步激发学习成才的内在动力。因而我校培养出来的团队学生干部具有良好的素质、过硬的技能,让其在职场上大显身手。
我校2001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的王如贵来到无锡市金顶石油管材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实习,他向老师傅虚心请教,与一起实习的同学共同钻研,在短时间内就熟练地掌握了CNC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受到用人单位领导的好评。以其出色的表现和过硬的技能立刻被公司提前聘为正式员工。凭着这股干劲和认真负责的态度2003年8月,他被公司委以重任,担任CNC加工车间的代班长,2005年再次因工作成绩突出被任命为金工车间主任,成为公司核心技术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我校2005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封玲玲目前于杭州国驰名风传媒有限公司担任行政部经理一职,并兼公司财务委员会委员,负责全公司的行政事务,被评为 “优秀业务经理”、“优秀营运主管”、“优秀行政主管”、“先进个人”„„
我校2003届计算机(1)班毕业生孙国同,在2006年“五一”前夕,被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南京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这个荣誉的获得,非同寻常,令人振奋:孙国同是南京市,也是当时全江苏省第一次获得劳模称号的6名外来务工人员之一。孙国同是当选的446名劳模中年龄最小、工龄最短的一位,他于2003年走上工作岗位,在单位仅工作了3年,当我们问他当劳模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时,憨厚率直的小伙子不无得意地说:“我认为,职校生只要自强不息、德技双馨,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2008年孙国同被推选为江苏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这些创业典型、先进个人为学校的团员干部青年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激励他们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和提升自己的素质。
三、多方式评价
作为学生团干部培养中的关键一环。评价是对团员干部学习、工作、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检查和督励,也是监督干部工作运行的一种手段,更是诊断工作中是否出现问题和失误的一根标尺。评价得当,能不断提高团干部工作的自觉性,激发团干部工作的干劲。我们采取的评价方式有:①干部自评。一般是每月定期开展,便于及时总结经验,修正错误,改进不足。②同学评价。每学期评一次,由学生代表不记名投票评价。分合格、良好、优秀。③任期述职评价。在每届团干部任期满时,都要做任期述职报告,由老师和学生组织评委会,对团干部的任期工作进行审核,并做出公正、公平、公开的等第评价,这既是对这一届学生干部工作的验收、认可,同时也暗示老师和同学对下一届学生干部工作的要求和期望。
大力表彰先进,一方面通过表彰给予团干部工作客观公正地评价,给予他们最充分的认可,另一方面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后进,在整个团系统,形成评先进、学先进、做先进,人人都是先进的良好工作风气。几年以来,我校涌现出一批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先进团员干部。其中,徐登峰、印科志同学获得全国表彰的“优秀学生干部”光荣称号,陈玉洁、孙仲良、居云慧同学获得省教育厅、团省委表彰的“江苏省三创优秀学生”称号,王霞、吴甜甜等9位同学荣获盐城市教育局、局团委“盐城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周立、洪红等同学被评为“盐城市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员”,今年我校学生会主席周建伟同学被推荐上报为“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
四、多方向转岗
近年来,我校按照党对团干部的要求,以创新的精神和改革的思路,努力构建高进、严管、优出的新机制,关注教师团干部的健康成长。同时注重积极疏通输送渠道,建立转岗机制,将一批比较成熟的团干部及时输送到更有利于锻炼成长的岗位上,并且转岗已由原来相对集中的党务方向,发展为教学、科研、管理等多种方向。高晓东老师担任数控系副主任,主抓教育教学,张伟老师担任机电系副主任,主抓学生管理,顾全老师担任团文信息中心副主任,主抓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等等。在不少青年教师心目中,团委真正成为锻炼培养能力的阵地,培养选拔干部的摇篮。
团员干部的培养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做的是给予他们指导,开阔其视野,增强其能力,提升其素质,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机会、搭建舞台,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目前我校团工作出现“上下联动、校系互动、系部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我想,这与我们重视和关注团员干部的培养密不可分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
发挥“鲶鱼效应”激发创新活力 篇7
一、总台层面:创立三级研发体系, 高度重视研发创新
江苏广电总台创建了三级研发体系, 即总台层面、电视传媒中心层面、频道层面, 共同推进电视节目的生产。在必要的情况下, 可以打破原有行政架构, 灵活调动各级资源, 全力保障研发工作的顺利实施。
本着“宽容失败, 鼓励创新”的原则, 江苏广电总台为创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每年会设置数千万的研发基金, 让频道创新及样片制作没有后顾之忧;总台的宣传管理部会协助台领导对总台 (包括电台、电视等部门) 的创新研发进行宏观调控, 审核管理研发经费等。总台层面的高度重视, 台领导一把手亲自抓, 对于形成自上而下的研发氛围有巨大的推进作用。2008年8月, 周莉台长等台领导亲自带领各个频道的总监, 在一个月时间里, 利用双休日, 观摩了研发部搜集的大量海内外优秀节目, 听取了新方案汇报并讨论研究。这对后来的频道新节目创新和诞生, 乃至接下来几年各频道争先创新局面的形成, 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频道层面的研发, 主要体现在频道的主动创新上。频道根据自己的定位、当下热点和频道需求, 自主开展创新研发;有时也会结合总台组织的创新活动, 积极参与其中。
电视传媒中心层面的研发, 则主要体现在专门的节目研发部, 发挥服务和引领作用, 为大家提供创新思路和帮助。
二、研发部:四大职责持续深入, 协助频道不断创新
四年多的实践让我们逐渐清晰了这样一个理念:研发部首先是一个服务部门, 虽身处总台、电视传媒中心层面, 与频道没有直接隶属关系, 但却是为各频道提供各种创意、资讯“贴身”服务的;研发部又是一个竞争性部门, 虽然不制作节目, 却源源不断地提供新模式、新资讯, 并对各频道的创新节目品质进行监督, 让各频道没有“喘息”和放松的机会。正因为我们像鲶鱼一般不断地“折腾”, 促发了频道研发的效率。
1. 做“前沿瞭望哨”——我们看世界, 你们看我们
研发部是一个电视机构的“前沿望哨”, 是“我们看世界, 你们看我们”的一扇窗。忙于一线制作的员工、忙于管理的领导, 能够通过研发部的工作更好地了解海内外媒介发展趋势、新节目模式动态等, 并转化到他们的工作中。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研发部从开办之初就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每月研发部都会制作一份月刊《TV生态圈》, 这份内部发行的杂志每期会介绍十多部海外最新的优秀节目模式, 并对国内外当下的行业动态做原创分析。这份杂志为一线员工的创新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有的频道在改版创新之时, 员工会将杂志的新节目模式内容复印传阅。
研发部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面向全台层面的“海外优秀节目观摩会”, 观摩节目大多是根据其创新程度、海外优秀节目收视排行榜、影响力等关键要素进行筛选的;筛选观摩片目时, 我们还注重和当下的研发热点做结合, 例如奥运前夕, 观摩片会以竞技游戏为主, 新年临近则以海外跨年晚会和大型活动为重点;每次观摩会, 还会综合卫视、城市、综艺、少儿等频道的不同定位, 筛选更具普遍意义、可操作性强的模式。为了精准传递出观摩节目的精髓, 部门员工自己担任讲解员, 为大家分析节目的背景、亮点、收视表现、相关延伸节目等等。每场观摩会都凝聚着部门的心血, 每次3个多小时的观摩会介绍10多部优秀节目, 展现的都是最精华的部分, 所以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不少员工甚至是站着观摩完全程。现在, 观摩会已成为江苏广电总台人力资源部组织的“JSBC大讲堂”的主打内容之一, 在台培训项目中口碑最好、最受欢迎。这些观摩片还会及时在总台媒资系统的创意墙上呈现, 方便更多的人便捷收看。
研发部有自己的内部网站, 上面有专业文章、海外模式的介绍, 有从各大网站上摘取的和研发创新有关的海内外最新动态, 专业性非常强。
这些“看世界”的工作, 品质高, 内容精, 为一线操作人员打开了一扇望世界电视业的窗口, 对研发创新取得成效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研发部介绍的优秀节目, 经常能在各频道的创新节目或环节中得以呈现, 如今年观摩的《欢乐颂》、《对与错》等节目的精髓部分, 已成为城市、综艺等频道节目改版中的重点环节。
2. 做好服务者——频道需要什么, 我们就做什么
部门创办之初, 大多数员工都来自一线, 对于制作节目有一定的情结, 而自主研发也是部门对自己提出的要求。2007年7月, 部门成立刚半年, 尽管团队仅有5人, 还是用1个月的时间制作了一档样片。台领导、各频道部门负责人对样片颇为认可, 但由于各个频道均有自己的考量, 在哪个频道制作播出上产生了分歧, 最终不了了之。当时我们与其他台研发部做了沟通, 发现这也是一些电视台研发部遇到的共同问题。
这件事改变了我们研发的理念:现阶段研发部的主要定位, 就是纯粹地进行研发创新相关的各项服务, 服务频道, 服务制作团队。因此, 我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望”工作中, 加强服务意识, 研发频道需要什么, 我们就提供什么。
首先, 研发部应频道需求, 协助其进行创新工作。如《万家灯火》就是研发部和频道共同打造的首个节目。创办该栏目时, 城市频道有一个制作讲坛类节目的初步设想, 研发部为这一类型的节目做了国内市场环境分析、具体方案策划, 帮频道请业内专家共同研讨, 并和频道共同敲定了节目的名称、定位、形式甚至选题。节目播出后, 我们又不断跟踪, 提出修改意见, 花费了颇多心思。节目播出后反响颇佳, 内容极具实用性, 广受观众喜爱。今年, 我们又协助城市频道开发了《万家灯火》的衍生节目《健康零距离》, 节目以真人秀的创新形式丰富了频道的构成, 更为提升节目收视贡献颇高。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如城市频道的《爱拼就会赢》、影视频道的《我就是明星》等, 都是研发部参与频道研发的成果;各频道改版创新时, 我们也会参与其中, 从专业制作的角度献计献策。
为服务于频道创新, 从2008年起, 研发部还经常为频道量身打造“专场观摩会”, 这一活动被频道戏称为“送戏下乡”。此类小观摩会专门结合频道的定位、某一阶段的特定创新需求而组织, 参与层面更为广泛, 人群更为集中, 效果立竿见影。今年上半年, 研发部除了组织两场面向总台层面的大观摩外, 还分别为新闻中心、新闻公共频道、卫视、卫视频道幸福文化教育公司、影视频道组织了共5场观摩会, 达到了每月办一场的频率, 多个部门和频道目前已对一些优秀的观摩片进行细化和本土化, 在自办节目中得到体现。
3. 做好组织者——强化自下而上研发的体制, 激发频道创新活力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意识到, 仅靠单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 必须调动全台、全社会的智慧共同研发, 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研发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并行的良性机制, 所以几乎是在研发部成立的同时, 我们就承办了电视传媒中心首届“方案征集活动”, 目前该活动和总台总编 (综合) 办公室共同主办, 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
为了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挖掘民间智慧, 方案征集活动设置奖项较多, 奖金不菲, 并以“频道是否采纳”为最终标准;获奖方案还能申请研发经费, 制作样片;我们还设置了积极参与奖, 鼓励那些投递方案多、质量相对较高的个人;台领导会亲自给胜出者颁奖, 这对频道、个人都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和精神激励, 频道之间会相互比较, 不甘落后。目前, 每年征集活动收到的方案数量都呈递增趋势, 尤其是台内方案的数量、质量每年都有大幅提高。在这样的机制下, 包括《密室疗伤》、《好汉一个半》、《今晚大不同》、《我爱饭米粒》、《幸福poker派》等各频道新节目, 都是从历年的方案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投入制作的。
现在, 很多频道已自发形成了内部预先征集方案的良好机制。为了鼓励频道的这一做法, 今年的方案征集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团体奖”, 对这些积极参与的频道再度进行奖励, 以提倡这种举全频道之力共同研发的良好氛围;今年, 该活动还首度和总台人力资源部合作, 方案优胜者将获得出国培训的优先机会。在这些多重刺激下, 已经有更多的频道、个人积极参与进来。
4. 做好“监督者”——监督新节目品质, 让创新不因播出而终止
新节目的推出不代表创新的结束, 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品质是增强其生命力的法宝。所以, 研发部从2008年起, 又多了一份艰巨的工作:撰写《每周新节目质量报告》。部门每周会监看台内各频道共十多档、播出时间在一年内的新节目, 对其进行收视率分析、找亮点、提建议。为做这份报告, 我们不怕做“恶人”, 好话坏话都说, 每期报告里的每句话都经过仔细推敲, 确保每一个意见都是建议中肯、可操作性强, 而不是隔岸观火、纸上谈兵。跨年、春节等大型活动较多的时候, 我们还会对省级卫视主要的跨年晚会、春晚等大型活动进行介绍和分析。
创新激发活力 篇8
“五三”模式的有力推行,为竹溪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不断推动着竹溪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改革考评机制,点燃教师专业发展热情。从课堂评价上求变。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竹溪一中、竹溪实验中学、竹溪城关中学、天宝中心学校等学校纷纷尝试教学改革,“高效乐学课堂”“四环八步”“三疑三探”等课堂教学模式,如春天的花朵一般次第绽放。为在全县范围内掀起课改热潮,竹溪县教育局连续举办了三届“课内比教学”暨课堂教学技能竞赛评比活动,开展了“比课堂、比课件、比微课、比说课”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师的比教热情,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的自主提升。在“课内比教学”“一师一优课”等活动中,全县75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66个课题获得省市立项,30个课题顺利结题。
从绩效考核上求变。2009年,全国开始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许多学校对政策领悟和执行不够,出现了绩效平均发放和校校攀比现象,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竹溪县教育局组织各中小学校认真学习《竹溪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竹溪县中小学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评价及分配办法》等绩效改革文件,指导各校从师德、安全、考勤、履职、课改等方面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案,坚决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采取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优劳优酬、按绩发放、公开公正。科学的绩效量化考评制度,点燃了全县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动力。
星级评比,引爆竞相提高育人质量的内驱力。围绕“一个健康三个好”的育人目标,一些先进学校先行先试,推行“星级评比”机制,在全县燃起了争相培养阳光学生的竞进态势。
2011年秋,天宝乡中心学校全面启动“十星”评比活动,激励学生争当学校“爱国星”“学习星”“礼仪星”“体育星”“生活星”“合作星”“安全星”“环保星”“创造星”“兴趣星”。争星活动以班级为主阵地,坚持做到一天一个榜样、一周一个典型、一月一个标兵。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榜样宣传栏内星光灿烂,学风日渐浓厚,学生之间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教学质量也随之得到较大提升,2015年中考跃居全县第一。学校《“心星”相印》德育案例在湖北省“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县城关中学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创建“十好五星”评比机制,即要求学生穿好衣、就好餐、行好路、扫好地、做好操、唱好歌、写好字、上好课、做好人、待好人,对照“十好标准”推行“星级学生”评选,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成为学校教育质量持续位居全县前列的法宝,其经验被各级主流媒体广泛宣传。
县实验小学2010年引入“阳光教育”理念,坚持开展“阳光少年”系列评选活动,学生才艺得到充分展示。2012年以来,学校成功举办了四届“校园艺术节”,共展示才艺节目1000余个,征集节徽作品100余件,征集学生书画摄影作品2000余件。
(作者单位:竹溪县教学研究室)
【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推荐阅读:
激发活力靠科技创新05-27
昌邑市供电公司:创新激发活力06-13
激发青春建功“活力”07-07
激发基层组织活力08-15
激发财务管理新活力06-27
激发英语教学课堂活力07-11
劳动竞赛激发企业活力07-29
激发建家工作的活力09-06
怎样激发高中语文课堂活力论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