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报的创新思维(共4篇)
农村报的创新思维 篇1
创新来自思维, 而发散性思维以其灵活性、独创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训练中得以开发创新思维。同时对作文教学有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因此, 作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开发要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做起。教师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 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 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 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由一点出发, 借助已有信息, 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 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 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 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仿写是指导学生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的有效途径。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我是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入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峡谷》的构思是在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中进行的。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政治变革—自然界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难以逾越。告诫人们必须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 才能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模仿《峡谷》的构思, 我要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 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出发, 寻找具有“离不开”这一相似点的不同事物。比如鱼儿离不开水, 万物离不开太阳, 孩子离不开母亲, 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 由“形似”到“神似”, 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路, 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议论。
又如郭风的散文《桥》。我指导学生模仿作者在“桥”与“塔”的对比中展开联想, 让学生在正反对比中引出议论。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 思绪从京都跳到家中的小院, 由现在拉回过去, 描写的内容从樱花到关于风景画的主张到与前者看似无关的“一片树叶”。整个思维活动紧扣“珍重生命”这一主题扩展, 既不受空间限制, 也不按时间顺序, 而是在自然景色的瞬息即逝却周而复始, 在人类从自然的永恒中得到的安慰和感召的联想中发散游动。通过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 学习作者发散思维的方法, 可使学生思路活泼、浮想联翩。
通过检索与提取, 将每一种思维方法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训练。如巴金的《灯》:由眼前到回忆, 由自己到他人, 由山那边到古希腊……假如作者不是操作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运动, 是不会具有那么多特殊意义的“灯”和“光”供作者运筹, 供他作为主观思绪的寄托的。
通过模仿“灯”的构思, 将作者的思维分解成下述几个步骤, 我指导学生写题为《黑板》的抒情散文。“由眼前想到过去”, 学生想到幼时父母教他识字的小黑板, 小学里黑板上的加减乘除, 中学里黑板上的分式、方程……从而得出“黑板是人生的摇篮”的认识。“由此地想到彼处”, 于是学生想到了学校长廊上的、居委会门口的、医院门诊处的、法庭外的、食堂里的种种黑板报, 于是又得出“黑板是社会万花筒”的结论, 并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从这不透明的窗口了解了生活的众多方面。“由一般想到特殊”, 学生想到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以石板代替黑板学习文化, 想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 于是发出了要珍惜每一天的肺腑之言。
在指导学生分析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时, 我以散文《枕木》为例, 把指导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分解为二步。第一步是启发学生找出枕木所有的特点:脚踏实地, 默默无闻;排列整齐有序伸延;承载重压稳如泰山……第二步是由这些不同的特点出发, 寻求与其一致的精神状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团结协作的典范, 大无畏精神的化身———平凡中的伟大。一位同学在《拥抱大地的巨人———枕木》中写道:“在我的眼中, 枕木仿佛慢慢地竖起, 有了眼睛, 有了手, 它们变成人了!从战争年月那冰冷的河中浮起的人桥到手拉手一起走向刑场的烈士;从挥着热汗向大地掘油的老一代工人到今日擎着掘土机巨臂筑起杨高路的年青一代。他们走过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走过了洒满金色光辉的油田。在血汗浇铸的轨迹上, 走向未来。这便是我们的民族, 一个无比坚强、无比团结的民族, 用无法抗拒的脚步, 一步一步走着自己坚实的路!既然我们都是这样的枕木, 就应该毫不吝啬, 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奉献给这条路。”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 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 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在整个初中阶段应将发散思维方法的训练按单元有计划地安排在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发散思维方法可以按单元进行教授。每单元教会一种发散方法, 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方法辅导。包括分析范文, 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 并按此发散方法练习作文。
2.巩固练习。重点为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如写作《桥啊, 桥》一文, 一位同学由面临小学、初中难以衔接产生的苦恼希望能为自己建立一座桥, 让这座桥将她引向所爱、所憧憬的理想的彼岸。文章的思路在今昔对比中展开, 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延伸, 文思如涌。讲评既强化了方法指导, 又激起“我也行”的自信, 有利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中再实践。
3.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为通过比较已教授过的几种发散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检索与提取的能力, 进行综合运用的示范。
每个单元要完成三至四篇作文。有的借助“相似点”发散思维, 有的对比不同点, 有的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 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训练是一个由简到繁, 由运用单一的方法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由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学生运用为主, 由模仿到形成方法系统的过程。发散方法的训练是反复练习, 不断强化, 并呈层进式的结构的过程;思维方法的训练与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既为同步发展, 又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训练。
农村报的创新思维 篇2
xx县幅员面积2083平方公里,辖4镇3乡98个行政村、10个农林牧场,农业人口21万,占全县总人口的75;有乡级道路18条465公里;有村级道路123条652公里。2005年,我县交通在建项目6项总投资5123万元,为历史之最。其中:克昌公路建设工程顺利启动;南北大街拓宽改造全面竣工;克通公路全线通车。“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计划47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目标。年初,165公里通村公路建设任务下达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领导组织,明确了“解放思想搞建设,广辟财源抓投入,千方百计抓落实”的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思路,举全县之力抓建设。目前,2805万元农村道路地方配套资金正在以多种形式逐步匹配到位,原材料充足,标段划分、招投标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我们的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促发展
xx县由于县型小、财力弱,财政始终处于保吃饭状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账多。受种种因素制约,多年来我县在农村公路建设上主要以砂石路建设为主。随着飞鹤乳业等骨干企业的进驻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交通不便,特别是雨季农民送奶难、企业购销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面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新政策、新机遇,我们感到如果再错过机遇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就是对事业的不负责任,就是犯罪,必须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乘势而上。县委、县政府一改以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保守思想,确定了“五年工程三年干,三年债务五年还”的决心,通过实地调研、组织座谈、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在全县上下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打破了贫困县建设难、发展更难的思想桎梏,调动了全县特别是农村群众的积极性。
二、广辟财源筹措资金强保障
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农村公路建设的瓶颈,我们采取县、乡、村及社会各界四轮联动的办法,汇涓成流,积水成渊,积极破解了资金短缺难题。一是县级财政投一点。设立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按当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将每公里6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今年首期300万元建设资金将于近期拨付到位;按照工农产品每吨2元的征收标准,加大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扩充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农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屯筹一点。积极调动受益村屯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以资代劳等方式,解决了受益村屯每公里11万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的xx人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事捐资助路。目前,受益企业北疆集团采取一次性供货分期收款的办法,提供了工程建设急需的5万吨水泥。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在今年乃至“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工作中,将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渠道,积极吸纳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五是抓住政策争一点。抓住整合新农村建设试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政策机遇,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确保足额投入。
三、统筹全局制定政策给扶持
工程未动,政策先行。年初,县政府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多方商榷,出台了《xx县“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从政策、制度、管理各个方面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保障措施。一是明确了工程造价、建设标准和县、乡、村三级投入额度。二是明确了村屯对涉建道路先行改建,报交通部门备案,政府最终审批的路基储备制度。三是明确了受益村屯无偿提供水、电、原料场地和免除环评、规划设计、土地等一切相关税费的优惠政策。通过“三个明确”,为“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扶持。
四、落实责任强化措施重推进
通村公路建设要求标准高,时间长,难度大,如果没有完善的责任落实体系和奖优罚劣的明确态度,就无法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在组织领导上,我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领导小组,确立了县长、乡长、村长“三长”负责制;在质量监管上,交通部门、涉建乡镇和村屯各派一名监管人员,实行“旁站式监督”,签订质量管理责任状,建立了“三级”联合监管网络;在绩效评价上,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了乡镇目标考核内容,工程结束后开展综合评比,将评出1个先进乡镇,奖金3万元;评出2个先进村,奖金分别为1万元;对验收不合格的村2年内不列通村项目,三年后再议。
农村报的创新思维 篇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 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要实现这个目的,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 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按照这一概念,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要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 允许学生自行探索, 容纳各种不同意见, 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 让学生能够依其能力与兴趣学习。教师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因为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尊重学生, 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 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接纳其意见, 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同时, 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无批判性的学习气氛。另外, 实现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 就必须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 必须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转变, 进而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师用课改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尽快转变课堂教学行为。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只有当观念自觉地体现在教学行动中, 变成教师的精神追求时, 才能发挥其指导教学实践的功能。”
2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
首先, 教师要按照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利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配合课程, 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 培养其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而且教师应该知道, 创新性思维教学并非特殊的或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冲突, 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 把创新思维教学和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 教师要发扬创新精神, 提高创造能力, 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 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 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教学艺术, 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成功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和能力, 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 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第三, 教师应具备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多媒体的应用技术, 掌握一些创造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信息科学及脑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 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应加强自我修养, 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水平。”[2]
3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样地, 课堂教学也是创新性思维培养的主渠道,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互动的教学环境, 构建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注重积累”、“注重语文实践”为目的新型课堂, 倡导互动教学, 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新的教学体系,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前提下, 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和培养。
3.1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应让学生感到语文教学中“创新”无处不在。
例如, 多年来的中、高考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平时的改写、续写、缩写、仿写及想象作文等, 就是课文与日常阅读的文章, 没有“创新”几乎是不存在的。
3.2 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俗话说,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创新思维, 教会方法也很重要。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 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 进行“反向”、“多向”、“发散”、“超前”、“综合”、“变异”、“变通”思维。
例如,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后“运用联想, 丰富写作内容, 可举郭沫若的《石榴》, 由石榴的枝干和叶, 联想到梅树的枝干和杨柳的叶;由石榴的深红色的花, 联想到这是‘夏季的心脏’;由石榴的花瓣, 联想到‘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
3.3 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
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 还应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 转变各种传统观念, 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强化能力训练。如在改写《木兰诗》、改写《曹刿论战》、改写《十五从军征》、续写《清兵卫与葫芦》、《孔乙己》等时,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4 开展各种活动, 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展适量的课外活动,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它可以让学生尝试新的体验, 对于有兴趣的事物作进一步的探究。学校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 让学生置身其中, 去看、听、尝试、探索及操作, 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作品, 从而使创新思维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总之, 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摘要:创新思维, 是创造力的源头活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必先培养其创新思维。中学语文的薄弱在农村, 培养创新思维的责任在教师。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必须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讲究主次分明、发挥课堂作用、开展适当活动。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参考文献
[1]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M].北京:海潮出版社出版.[1]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M].北京:海潮出版社出版.
农村报的创新思维 篇4
一农村初级中学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因素
1. 教学观念滞后
在农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诸多原因导致很多年轻有活力的教师不愿意加入到农村教师队伍中, 甚至存在教师资源流失的情况, 这成了农村初级中学师资力量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 由于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以及教学资源的缺乏, 许多农村的中学教师了解素质教育的途径仅通过新课程标准的文件, 所以很难真正理解素质教育及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因为缺乏对创新思维的认识这些教师更容易相信自己的经验, 局限于自己的认识, 他们对素质教育及创新思维的错误理解, 导致农村初级中学数学教学观念滞后。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 对素质教育及创新思维的不重视, 直接造成学生及家长对素质教育及创新思维的忽视。
2.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当今, 我国农村初级中学中师生之间存在代沟的现象较普遍。由于农村初级中学教师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 农村初级中学中老年教师比重偏大, 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又基本处于青春期, 比较叛逆且容易躁动, 年龄差距大是导致农村初级中学师生关系存在代沟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 由于地处偏远地区, 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使身处农村的教师及学生形成了朴实内敛的性格, 同时, 也在他们的交流沟通中设置了无形的屏障。青春期的初中学生逆反心理较强, 不易管理。大多数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师不懂如何与学生交流, 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根本意义,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对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产生影响。
3. 教学方法死板
由于农村教师资源的缺乏使农村教师呈现老龄化趋势, 老教师受多年教学经验的影响, 习惯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教师讲, 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了教师的主体作用, 学生只有被动接受。这种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还制约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当学生一味地记忆老师传授的知识点, 习惯被动接受知识时, 就会从身体上和心理上形成对教师的依赖, 而不能发挥自主思考探索的能力。由于数学这一学科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学生如不能自主思考探究就不能将数学知识真正吸收掌握, 更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 死板的教学方法, 影响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 学生学习兴趣缺失
数学是针对结构、变化、数、量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进行探究的一门学科, 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数学中很多概念是抽象的, 无法直观理解, 这是许多学生对数学无法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又由于农村初级中学受到教学资源、教师资源的缺乏及教学方法僵化的影响使农村初级中学数学教育一直保持“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兴趣作为学习的动力, 尤其对初级中学年龄段的学生更是有效学习的驱动力之一, 缺乏兴趣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以及数学学习能力下降, 其数学学习就陷入到“兴趣、信心的缺乏——数学学习能力的下降”的恶性循环中, 学生学习兴趣缺失, 对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产生影响。
5. 教师授课内容单一
农村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学中, 由于受考试成绩及升学率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教师将授课内容集中指向考试要点, 以考试成绩为目的, 涉及考试的内容就会进行强调讲解, 反之则忽略不计。教学内容如此设计就会造成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不均衡。这种走捷径的方式并不是以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 而是通过大量重复的习题练习使学生达到惯性记忆的结果。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尽管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而以长远来看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也使学生的知识体系遭到破坏, 教师授课内容单一, 将影响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培养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对策
1. 加大对农村初级中学教师教学观念的培训
虽然《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学习有明确的要求, 但是文件的要求只是写在纸上且表述很宽泛, 无法让农村初级中学教师产生深刻的印象和体会, 同时, 初中教师对如何提高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感到困惑及无力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应对创新思维能力有正确的认识, 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所以, 加大对农村初级中学教师教学观念的培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可以分批选派教师到城市中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做实际考察、学习, 通过切身体会可以加强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理解及认同。教师持有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能力。
2. 加强农村初级中学教师与学生间的有效交流
良好互信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保证。在农村初级中学中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住在学校里, 所以, 教师在学生逆反心理较重的青春期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沟通方式与学生交流, 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 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平等的尊重。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活中不仅要成为学生的师, 更要成为学生的友。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 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 有助于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的交流沟通, 有助于教师开展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加强农村初级中学教师对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
在农村初级中学数学教学课堂中, 灵活开放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模式更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氛围、灵活的教学模式中更容易做到独立思考探究, 发散思维使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加强。如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课堂中对合作学习的模式, 将学生按个人特质交叉分组, 进行对课题的讨论研究, 增加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通过互相发表观点使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发挥的基础上, 加强学习效果。同时, 教师还可以适当创建合理的奖励机制, 在竞争意识中达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共同发展。
4. 加强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学习质量。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着浓厚兴趣可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兴趣基本来源于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教师可将常被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数学知识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通过举例、联想、提问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发挥创新思维能力, 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 使学生们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加强农村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农村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教师应合理规划数学教学内容及时间, 考试重点可以进行重点教授, 不能忽略非考点的教学, 兼顾考点与非考点, 同时教师也应将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学生数学基础、学生生活实际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使课堂教学生动易懂。切忌以成绩为目标, 只对考试要点进行重点讲授, 重复习题练习。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应体现在教学内容中, 丰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助于建立健全的数学知识体系, 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农村初级中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极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提升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质量, 增强素质教育。学生通过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 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 提高其独立自主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将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适应时代潮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会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教育的现状分析[J].教学研究, 2012 (9) :51~52
[2]潘成余.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10 (23) :355~356
[3]陈继林.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 2008 (16) :63~64
【农村报的创新思维】推荐阅读:
农村金融创新07-13
新型农村金融创新06-21
县域农村金融创新09-04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05-18
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08-17
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发展08-19
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07-06
创新农村中学教学管理07-30
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概论10-24
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