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启发

2024-09-08

创新思维启发(共12篇)

创新思维启发 篇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研究的丰富内容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较适合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教学的着重点从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启发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转移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来。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我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阅读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由于这门科学综合性很强,加上阅读体系繁多,阅读知识结构复杂,所以阅读教学不一定要求同时面面俱到,要着眼于阅读本身,以课文为例子,注意对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乐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中的第一条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阅读乐趣,要从起始年级抓起,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特点上都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而且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如:一年级教材里的《我多想去看看》、《雨点儿》、《借生日》等。从题材上看,课文体裁丰富多样,有古诗,如《所见》;有儿童诗,如《小鸟》;有童话,如《雪孩子》;有散文,如《阳光》等等。因此,教师培养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好课文,把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能读,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并留给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从中帮助识字,积累语言,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大胆设疑,敢于发现

阅读教学中多余的情节分析和繁琐的提问应答之所以积弊甚深,其根源还在于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变相的“全盘授予”。不要说“情节分析”是教师的“自我表演”,即使是“提问应答”也还是为教师的讲说做些铺垫而已。教师零零碎碎地问,学生简简单单地答,是谈不上有多少思维强度的。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依赖于教师而被动学习已成习惯,如要予以改变,则必须由浅入深地从培养敢于发现的精神入手,使他们学会探究的思考方法,逐步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三、点拨引导,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传统的做法是让学生得出“狐狸很狡猾,依仗别人的势力吓唬人,进行欺骗,我们不要像狐狸那样,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的结论(寓意)也就行了。这个寓意也是大家认同的。而现在新的理论应同中求异,激发学生谈新的看法。我说:“你们看过狐狸的卡通片吗?想想那里对狐狸怎么看的?”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纷纷发言:“那里说狐狸很很聪明。”“这篇寓言把狐狸说成很狡猾,我觉得不公平,其实狐狸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个巧妙的办法,既没伤害别人,又保护了自己,不是很聪明吗?它这个机灵劲,还真值得我们学习呢。”……学生们的回答都闪烁着创新火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展开丰富想象,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流动、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最后一句是“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说:‘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来收拾你的。’说完就走了。”这一结尾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时我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想象:“这只狡猾的狼最终会得到怎样的下场?”顿时,学生们大胆地想象,给课文加上了不同的结尾,如“老山羊走后,猎人来了,把狼打死了。”“另一只老山羊从这里路过,被狼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它救了狼,却被吃掉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课文的耐人寻味处,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便会激活思维,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五、大胆表述,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大多数学生具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依据以课本和教师讲课内容为准则,生怕自己的见解与大家的发生矛盾,这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如《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没看到一只鸟。文中写道:“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但是等到我的眼睛注意地看那里时,我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读到这里,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有没有听到鸟扑翅的声音?有的学生说:“作者没有听到,这只是他的一种错觉。”而有的学生说:“根据作者第二次看到的情景,大榕树上栖息了很多鸟,肯定会有扑翅的声音,并且作者是听到鸟的扑翅声,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没有看到一只鸟,而不敢肯定罢了。”……如此的交流还用得着老师再去统一答案吗?如果学生在阅读中经常地分析、推理、判断,就会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逻辑性。

创新思路的培养,没有脱离语言文字的训练,这就使得阅读教学避免了徒有形式的胡思乱想,使思维训练落到了实处,使阅读教学充满创新的活力。

创新思维启发 篇2

双水镇梁华济学校

张伟桥

2002年

在教学中采用什么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能力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在现小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就是其中之一。注入式教学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盲目施教,氢学生视为“知识容器”和“学习机器”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抄,学生记;教师改,学生背。这种教学不给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得不到调动,甚至损害学生的智力。

鉴于注入式教学的弊端,现我市正推行创新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就是现在最多教师使用的先进教学模式。如何运用好这种方法,现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联想

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差异,基础知识差异,生活经验与环境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讲解和细问,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被扼杀,因此应有意识地留下让学生自己去回味的思维空间,造成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求知欲。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会对有分数的句子应尽可能多地进行联想,师问:从“女生人数是男生的7/8”这个条件中,还可以得出哪些条件?生答:“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7”,“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7;“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8”;“男生人数是男女总人数的8/15” ;“女生人数是男女总人数的7/15”„„像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进行多方的联想,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

二、讨论思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从不过早地评判、限制,而是积极引导,允许有不同意见相互补充、讨论思辨。如在复习课上,一道判断题“一个圆锥的体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少2倍”。当时有很多学生认为是对的,我没有表态,而是引导学生各自来阐述一下自己的理由,由此引发双方激烈的争论。我首先让做错的学生讲:“因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也就是圆柱就是它的3倍,圆锥体积是1倍,所以圆锥体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2倍”。反方的同学马上反驳:“你把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2/3”。做错的同学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没有分清单位“1”,导致判断失误。争论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问题得到了解决,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分层设问,启发学生推导问题。

从每个学生基础水平的个性差异出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提供适合各层次学生展开思维的问题信息,让他们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请大家认真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联系?”通过讨论,学生最终发现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他、图形变了面积没变,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了上面的基础,我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由于先前学生已经明确了两个图形的内在联系,那么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容易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人人参与的作法的确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要成为教学中的“参与者”。

启发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能引导学生参与整个的学习过程,而且要求教师本身也要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共同引出概念和结论。有的教师深有体会地说;如果班级有五十个学生,启发式教学不应是五十比一,而应当是五十加一。这话有一定道理。

五、巧妙应对学生的质疑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加分析的一问即答,效果未必就好。如果有些问题是属于学生没有认真复习教材,或未加认真思考提出来的,则应让他复习教材的某些章节,并提出他应思考的有关问题。还有些问题属于学生思维上带有启发性的类似问题,旁敲侧击,让学生进一部思考,教师都不急于作出解答,而应故意停顿下来,让学生留有思考时间,“此时无声胜有声”,启发的效果会更好,实践证明,经过学生自己上午努力所获得的知识,比轻易从教师口中得来的现成知识要牢固得多。

在启发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3

一、运用插图,启发想象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根据小学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有声有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绘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竭力熔诗、画、情、景、色、形于一炉,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如教学《荷花》一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白荷花有哪几种不同的样子?你觉得它们各像什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感情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是怎么样的姿势?“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诉大家你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想象出的不同事物,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点燃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二、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

课文中的有些词句是作者的潜心之笔,它寓形象的展示、情感的表达于一体,有着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究,挖掘内涵,开示形象,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第一自然段时,我抓住“自由地飞翔”,引导学生想象蜗牛想飞到哪些地方?会看到怎样的风景?从而明白此时的蜗牛想到哪就到哪,十分自由,心情非常不错。在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我又以“得意洋洋”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想象蜗牛会怎样“得意洋洋”?引导学生想象蜗牛成天背着奖杯碰到小动物们会说些什么,从而体会到蜗牛从此不思进取,每时每刻都在想着炫耀自己,把荣誉看得很重很重的心态。学生在想象说话中也真正明白“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这样训练,不仅能促使学生借助形象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拓展教材的能力。

三、借助标点,增扩想象

许多标点都有戛然而止、余味无穷的妙用,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这是一种“虚”的写法,我们应该利用这“虚”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化“虚”为“实”,加深理解。如《卢沟桥的狮子》中第2自然段对狮子形状的描写鲜活有趣,这段句末的省略号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学时,我充分挖掘文中这一“空白”,让学生想象狮子的其他姿态,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说:“有的狮子拥抱在一起,好像久别重逢的朋友一样;有的狮子仰望着天空,好像在和天上的星星对话。”这样,利用文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依据教材,同时又跳出教材进行想象,不仅充实了课文内容,丰富了“狮子”形象,还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四、依据文中“空白”,丰富想象

一幅精美的画儿,合理的空白能给人想象驰骋的天地,使画面虚实相生,形神兼备;一篇精巧的文章,合理的空白能给人纵横千里的空间,使文章疏密有致,引人入胜。在阅读教学中,准确捕捉教材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课文中写得简略且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的内容,可让学生把握其与中心的联系,充分想象,加深对中心的理解。如《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饱含真情的文章。文中的母亲柔弱却又强大。对于母亲的形象,文中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描写:“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让她来挑。”引导学生再现画面,感受母亲的不易,以及母亲对我和妹妹的关爱,应该不困难,但是仅仅这样的一幅画面,学生对文中母亲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阅读文字层面,而没有真正走进内心。所以,唤醒学生合理想象,进行拓展练笔,能丰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说: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画面?请用笔写下来。“炎炎夏日 ;狂风暴雨的时候 ;寒风刺骨的冬天 ……”学生读着自己的文字,内心不断丰富着,感动着。这是一个语言和精神相生的过程,语言表达着情感,语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五、续编故事,延伸想象

有些文章的结尾言犹尽而意未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按照文章思路和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和联想,延伸故事情节,续编故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云雀的心愿》结尾写道:“这也是妈妈的心愿。到时候,我跟你们一起去。”小云雀和妈妈第二年春天会怎么做呢,沙漠又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课文中没有写出,可在此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延伸故事情节,续编故事。学习了《会走路的树》后,以“美丽的小驯鹿带着小鸟回家,小鸟看见小驯鹿的爸爸,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们的想象翅膀”为话题,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学完《螳螂捕蝉》后,以“第二天早朝”为开头,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学完《爱之链》之后,续编结尾,乔依醒来……这样学生必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各不相同的故事来,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西平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创新思维启发 篇4

一、以全等三角形为主线, 加强学法指导

涉及图形性质的问题, 其中线段相等和角相等是最基础的东西。而对应边、对应角相等正是通过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的, 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就为研究图形的有关性质提供了方便。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 几乎全要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加以解决。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以上这些性质便会迎刃而解, 也是学好后续各章的关键。

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三角形全等的内容是理想的内容, 因此,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几何图形性质, 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全面训练, 在推理能力上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过关”。

首先, 应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学生对这几个判定方法的掌握比较容易, 但如何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 是教学中值得探究的地方。笔者认为, 课堂中不直接给出这些公理, 而是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并求解包含该主题的数学模型, 进而获得相应的知识、方法和技能, 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 能从交流中获益。两位同学共同确定三角形的某些条件并画三角形, 用平移、旋转、对称等方法让其叠合, 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 这样既增加了感性认识, 又加深了对公理的理解, 当学生有了感性认识, 再给出公理, 学生不会感到突然, 也不怀疑它们的真实性, 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方法, 尝试创新, 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 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获得对数学较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逆向思维是数学教学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后, 通过举反例, 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层层设疑或以“一疑激起千层浪”, 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并且有个性有创意。如设疑只有一组对应的元素相等或两组对应的元素相等, 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学生充分讨论后自然得出:两个三角形只有一组或两组对应相等的元素时, 是不一定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的。

进而提出问题:是否具备了三个条件对应相等, 一定就有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学生对已学的四种方法深信不疑, 但对“三个角对应相等”、“两边和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师生通过画图共同观察、猜测、实验、假设、归纳、检验等, 确认“有三个角对应相等”和“有两边和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只有符合判定方法的两个三角形才全等。

二、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的提高, 首先应掌握好有关概念、定理等, 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注意的重要问题。实际教学中学生反映课堂上听讲明白, 课后不会做题, 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与教学中没有运用好“分析法”有关。

学生初步掌握几何命题证明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在于打通思路, 明确推理路线, 因此, 从求证的结论入手, 去寻找使它们成立的原因, 一直追寻到与已知条件吻合为止。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探求解题的途径, 经过反复训练,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在教学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平等、公平、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关系,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成功的空间让给学生, 变苦学为乐学, 做到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训练学生的文字“翻译”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以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基础的,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求过高或是放松要求, 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不到提高, 教学目的就会落空, 随着学生推理能力的提高, 在练习题难度的安排上, 也应有适当的梯度,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证明题目中, 先是模仿, 后是变式的;先是不作辅助线, 后是需要作辅助线的;先是题目中写已知、求证, 后是只给出字母, 但不给图形的;最后是需要根据题意学生自己画图, 把题目“翻译”成已知、求证的。通过由简到繁, 由具体到抽象的训练,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他们进行再发现, 再创造, 使思维不断升华, 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谈学生写作思维的启发 篇5

仅是重要的,也是复杂的。它包容了观察、想象、构思和表达等多方面,某种程度上,它还是阅读的特点形式的延续。但无论哪一个方面的写作组合,都离不开思维。整个的写作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在语言应用上的组织和排列。而学生写作的练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写作思维的形成,首先是阅读后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延续。应该说,通常情况下,写作都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表达的过程中,人们把阅读到的信息加以整理,通过自己的个人思维将信息进行整合排列,然后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简单的口头表达是口语交流,复杂一点的书面表达形成文章。可见思维是写作过程中的主体部分,它衔接了阅读与写作,把人的思想以一种严密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某种理念和思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维在写作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历来的写作教学,又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源于古代的固定格式的写作教学,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被教育者成为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文章”的机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正由于此,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尤其被人所重视,被认为是教学中的核心。先就有关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思维训练谈以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注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在思维训练中要注重想象力的培养。进而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作文一旦失去了想象,就会黯然失色,缺乏生机。而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气盎然,光彩夺目。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这就要求教者不能生搬硬套,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观察生活,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写出的文章才会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写作教学中训练想象能力,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不仅如此,想象,还是把人脑已经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够即或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思维,改造学生的思维。应该说,它是形象思维训练的一个很好的起点。

语文思维的特性也在于形象性,而形象性思维是开发锻炼创造性思维的基点。在想象作文的练习中,要求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使联想和想象这两个形象思维中最具有创造力的因素得到锻炼。这样通过想象和联想,学生思维能不受限制地发散和扩展,增强了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从而使思维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第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在写作课上有畏难情绪,归根结底,就是想象思维的不活跃,感到写作思路枯竭。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缺少想象和思维的兴趣。由于部分学生不善于想,导致他们不去想,形成了非良性的循环,导致学生作文水平停滞,进而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要在内容上进行有机的设计,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努力让内容与其年龄特征想吻合,比如关于飞碟“UFO”,关于地球形成前的混沌世界,关于100年后的科技发展等。这些内容,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挖掘其思维深处的火花。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要注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阅读文章,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联想与想象。要借助于联想与想象,把文字对象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形象,这一过程就是再加工与再创造的过程。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眼中看到的是文字,脑中出现的是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也许是你联想到的曾经见过听过的事物,如月亮、乌鸦、枫树、钟声,也许是你没有见过听过但是可以想象的到一些事物,如渔船、姑苏城、寒山寺等。联想与想象的能力不同,对这首诗韵味的感受也就不同。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语言,有些诗句有很强的概括力。《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短短30字就概括了木兰十年的战场生活,阅读时只有用自己的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对之进行扩充,才会对诗歌有更深刻的理解。小说有些空白情节,也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那里进行创造性的填充。在阅读的时候,作者在作品中描写的形象经由形象思维跃然纸上,让读者不仅在会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形象图像,而且这种形象图像会与读者的生活体验相相结合,使头脑中的形象有血有肉。当学生,写作的时候,形象思维把他们对事物形象的理解转化为文字,用书面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习作的初步。

在这里,我们要谈的毕竟是关于写作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一种符号,它所表述的内容可以让读者产生重新构思的空间,如读《锄禾》、《早发白帝城》、《春江花月夜》等诗歌,都能让读者向导与之吻合的画面,进而形成一系列想象。

需要指出的是,有了这一点,还不能视为终止,还必须进一步倡导和鼓励学生再度调动积贮的记忆表象,根据学生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审美情趣,努力完善和充实再现的形象,尽量用准确的语言,用口头或文字的方式予以复述,方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其次,注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形象化思维理性化,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以及适应所有文体写作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把想象的内容表达出来,并不是仅有想象能力就可以的,同时也需要抽象思维的能力,比如观察圆明园遗址的画面或录像资料,是一种表面化的物化的思维和思考,由这个思考观察者从中悟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直接和间接的感触,这则是抽象化的思维。

抽象化思维的训练,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广、更全面。在写作中,需要掌握多种文体

第三,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写作中的核心能力。

前面我谈到,语文思维的特性在于形象性,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但是,教育最终是要教会学生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语言、文字、文学也应该如此。所以说,形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得以实现的途径和基础。思维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比较关键的一环在于引导学生对观点进行多元性提炼,拓展发散性思维空间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从某一思考对象出发,通过想象、推理等活动引发出新思想的思维方法。使思维在同一个原点上辐射出去,朝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扩展、延伸,从而使思维具有丰富性,进而具有创造性。应该说,这种思维经常是从思维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出发,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系统思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思维在不拘泥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角度、据报载:美国的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美学生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多运用定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半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运用思维,从多角度、多元化、多维式去考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

比如有这样一段作文材料:比利时国王和王后宴请成名以后的爱因斯坦,派马车夫去火车站去迎接。车夫一直等到车站人都散尽后也没有接到这位伟大的学者,于是就独自赶车回到了王宫,刚刚把车停稳,爱因斯坦一个人衣着朴素、风尘仆仆地步行赶来了。

围绕这段材料,可以有很多立意,可以从爱因斯坦的角度,看出这个伟大的科学家在成名以后仍然生活朴素、保持着生活节俭的美德,作文可以从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失美德而谈。也可以从车夫的角度分析,看出在王宫里工作已久的人在对待人上是如何的势利,车夫之所以没有接到爱因斯坦,是因为他过于注意了那些前呼后拥的达官贵人、那些衣着华丽的人,而没有注意到朴素的学者。由此可以谈人不能进凭外观判断人,不能平表面现象判断事物。还可以从国王的角度,谈当时的统治者已经注意到科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谈科学的深入人心等。这篇作文的训练,使笔者得到这样一个认识,通过精心引导,让学生对事物原型进行深刻剖析,借助想象和猜想的翅膀,向着更深邃的空间翱翔,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挖掘,让思维的射线从事物的原点辐射出去,就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并促进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可以使他们突破心理定势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分发挥他们自由想象、自由联想和自由创造的能力,使他们的思路不断地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和拓展,让他们各自的个性特征得到自由的张扬,最终获得创造性的成果和成功的愉悦。

发散性思维的展开,必须建立在牢固掌握丰富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只有记忆系统中和知识越丰富,思维的发散点就越多,也就越容易广泛地联想和进行深入的逻辑推理;发散性思维的展开,还必须建立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能。实践证明,学生写作的基本技能越熟练,思维发散的起点就越高,作文在立意、遣词、造句、结构上就越有新意,作文表现出的水平也就越高。

(2)启发学生不被固定的观点所局限,拓展学生逆向性思维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头毛驴落入了一个深坑,主任用劲全力也不能将它救出,只能眼看着它死去。为了减轻毛驴的痛苦,主人就用土添入深坑,将毛驴埋上,促其早死。但是,当土落入时,毛驴向上走一层,渐渐脱离了厄运。

这个故事中,就体现了一种逆向思维的模式,一种置之死地的做法,改变了毛驴的命运。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也都熟悉,乌鸦口渴要喝水,可是瓶里的水不多,够不到,乌鸦就往瓶里填石子,水位就慢慢升高,直到能喝到。

在运用这两则材料时,我启发学生,让他们懂得,思维不能被局限,要经常改变思维习惯,与一般人的思维方向不同,与一般人的思维方法不同,可以剔除许多思维的死角,使自己的思维灵活,产生创新的灵感。青少年具有向师性和向群性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形成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思维常规定势。一是不敢突破固有的传统观念,唯老师马首是瞻。二是从众心理。这种思维定势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力丧失殆尽。针对这种可怕的思维弊端,大胆进行逆向思维,以挑战的眼光去审视固有的思维模式,用创新的利剑去开辟崭新的领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讲授结合 启发思维 篇6

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今天,高中语文学科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教师的心目中,语文课是比较难上的。在教学中,教师面临着全面讲解内容、但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并不多的尴尬局面。许多语文教师花了许多心思准备课堂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对文章进行精细学习,从内容与结构、从语言到情感全面讲解,但课堂有效性仍然没有得到提高。将讲授进行结合,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运动进行语言学习,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加强“课眼”设置,启发学生思维

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教学,教师都不能期望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听进去,记下来。即便教师一节课所讲都是学科精华,学生也很难将其完全掌握。万事无完美,教学活动也是如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与安排,把握好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掌握哪些知识,接受什么东西,也就是加强课堂“课眼”的设置。每一节语文课都应当有一个突出的重点或者难点,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确这个课眼,并根据这个核心进行发散性学习。突破了这个题眼,哪怕学生只听进一半,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教师就要将诗歌的美感与情感作为课堂讲解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文进行有情感地朗读,在体会文字美感的同时感受到毛主席作诗时所融入的情感,感受爱国主义情怀。在讲解文章美感与情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诗文中用得巧妙的字进行突出讲解,将句子的安排与情感表达效果进行联系。以明确的课眼为核心进行教学,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有系统性,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加强“盲区”讲解,启发学生思维

负责任的教学并不是面面俱到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面面俱到,精细到每一行,每一个字。面面俱到,会让教师感到时间紧迫,也会让高中学生有较大的学习压力。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可以适当进行自主学习。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较为深层的问题,将基本的阅读与分析理解交给学生独立去完成。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把握,研究哪些问题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哪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精细讲解。在课堂中有层次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扫除自主学习盲区,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扩展。

像在讲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课文的内容与结构分析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中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独立探究与学习。在涉及课文表达的情感与其文字价值时,教师利用讲解让学生明白作者海子积极的人生观与美好的人生憧憬。给学生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扫清盲区,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完善,促进学生思维的自主建立。

三、增加课外养分,启发学生思维

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讲一些课本之外的东西,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发展。在课堂中,无论是一句名言,还是一篇著名的作品,只要教师在课堂中提到,并且是课本上没有的,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利用课外养分的融入,促进高中学生学习思维的扩展,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实现成长,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当代高考语文试卷也更加关注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考查,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培养与鉴赏能力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进步。

比如在讲解《荷塘月色》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朱自清的其它作品也引入课堂,像《春》、《绿》、《匆匆》都是很好的阅读鉴赏作品,教师利用课外作品的引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有利于学生阅读鉴赏思维的扩展。在同类作品的比较中,学生会意识到文学作品写作方法的不同以及写作内容的丰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改变教学逻辑,启发学生思维

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都会于实践中得到提高。当代教学要有效地将讲授进行结合,不能一味地灌输,而要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自主提高。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向接受学习方法、应用学习方法与提高自身能力的学习之路,重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教师通过课堂讲授,给学生思考的思路与起点,让学生以学习内容为基础进行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快速进步。

像在讲解《一个人的遭遇》的时候,一些学生会选择读课文、分段落、总结段意与中心思想的学习方法,他们也习惯了这样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入手,进行故事情节的分析,通过讲授结合,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与重点点拨,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把握好高中语文教学的技巧,将讲与授进行结合,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运转起来,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够让短暂的课堂时间具有无限的教育意义。学生在思维运转中体会高中语文学习的乐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动者,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常虹.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讲授[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1,(11).

[2]杜旺龙.讲授结合 启发思维——浅谈如何上好高中语文[J].文理导航,2013,(10).

创新思维启发 篇7

一、初中物理教材中知识点的特性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 几乎涵盖了所有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时兴趣浓厚, 但是随着知识内容的不断拓展加深, 对学生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进度, 也要从自身出发, 使得自身的教学方式容易被大多数同学所接受,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初中物理创新式教学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是以最基础的物理理论为基础, 学生初接触物理知识, 可能产生困惑, 所以教学设计应当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结合紧密的科学, 很多物理知识都与生活相联系, 学生对于物理理论的理解需要实践的帮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 是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过程, 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往往要比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效率高。初中物理多是简单的物理基础知识, 学生多停留在文字的记忆层面, 对于知识的掌握应当是理解层面的, 真正理解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物理成绩。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应当重视物理实验, 将实验教学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手段。单纯的应试教育模式将做题作为首要技能培训, 但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是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以成绩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过于片面, 学生也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成为知识的容器, 遇到创新性强的能力检测, 知识的应用受阻, 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新思维

在解答物理题目的时候, 先思考这道题考查哪方面的知识。解题时不单单是要有正确的解题思路, 更重要的是学生有创新思维。就是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这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比如, 一个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ρ的液体, 将木块B放入该液体中, 静止后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为7∶12, 把金属球A放在木块B上面, 木块B刚好没入液体中, 若已知金属球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9∶24, 则金属球A的密度为多少?现在这种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越来越多, 在带给学生耳目一新感觉的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努力探索知识。

在苏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中, 很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例如, 某同学在课外研究中发现, 旧电池由于内部存在较大的内阻, 相当于干电池与电阻串联的模型, 需要通过实验测出电池的内阻。在这道题目中, 引入了初中并没有涉及的概念———“电源内阻”, 这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很强的自主分析能力, 抽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相当于干电池与电阻串联的模型”, 这一点能够给学生很大的帮助, 学生通过这个信息就可以画出相关的电路, 有了电路图, 也就将未知的知识点转化成了已知的知识点。找到了突破口, 结合基础电路知识, 选择内接法或外接法, 都可以轻松的得到测量电路。再选择合适的电流表和电压表, 规范化实验步骤, 这道题目就可以轻松获得高分。

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 仔细读题, 即使遇到了没学过的概念, 也不要着急, 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找到了相关的信息, 也就是“相当于干电池与电阻串联的模型”, 不难分析出内阻的概念, 也就转化成熟悉的概念, 那么问题也就转换成了学过的内容了。在分析题目后, 明确了题目的最终要求, 接下来就是联系学过的内容解决问题即可。通过这道题不难看出, 解题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在解题前, 教师就事先介绍了内阻等相关的内容, 那么学生就会忽略分析题意的步骤, 以后再遇到这样的转换题就很难找到思路。所以,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相当于干电池与电阻串联的模型”画出相应的电路。这样有效引导, 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总而言之, 一个高效的、优秀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殿堂大门的金钥匙, 要让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兴趣, 初中的物理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 在这个时期, 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拥抱更美好的高中生活, 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成绩。

摘要:初中物理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知识, 从初中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为今后的物理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 在教学中起着引导作用, 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胡德水.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的引入[N].学知报, 2010-12-27 (F04) .

创新思维启发 篇8

1 国外现代创新教育技术现状

西方国家的现代教育技术启用较早,发展较快,相较于我国,西方的教育学更早的意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于是,他们提倡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主要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训练。国外的高校教师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本中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动画形式生动的体现在课件中,并结合相关前沿信息,丰富学生的视野,以视觉听觉上的感官刺激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更值得学习的是,国外的高校教师大多提倡让学生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并请学生担当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短时间的讲授,以教师的身份讲解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以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收集相关信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则起到辅助作用,给学生提供支持与引导,并补充其不足。在成绩的评定中,不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和基本概念,而是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个过程可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与教师的这种角色互换的过程,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教师对于每次教学的准备过程,在之后的学习中更懂得如何尊重教师的教学成果。这对我国想要改革重理论、重分数的教学模式有着极大的启发。

2 我国高校应如何实施现代创新教育

2.1 合理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1课程设置遵循坚实基础,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

无论如何改革教学模式,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扎实,才能更深层次的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整合基础课与专业课,结合国内外前沿知识,找出重复内容,进行删减,开设专业精品课程,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按照感性认知、模拟深化、综合提升三个阶段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教学所必须具备的硬件设施,教师可将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和不同难易程度的习题库在网络平台上展示给学生,并建立网上互动答疑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这样可以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随时获取学习资料的机会,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模拟真实操作的平台,通过学生在每个业务环节的亲身体验,理解各个环节的原理和其逻辑关系,加深学生对系统理论知识和业务模式的理解,完成以专业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以向社会输送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要注意避免缺乏实用性,浪费教学资源。

3以综合考核方式改革评分系统。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考试成绩无疑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最有力的标准之一,而针对现代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构建体现其培养特质的综合评价机制,建立以知识掌握、操作能力、专业素质等多方面结合的综合评价系统,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分数比重,可将学生的期末成绩构成设置为:20%的平时成绩、30%的实践成绩、50%的卷面成绩、其中笔试卷子题型可分为70%的基础理论知识和30%的案例分析题。学生必须取得60分以上的成绩方可结课,形成多元化动态化的评分机制,全面综合的给出学生应取得的最后成绩。

2.2 更新和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决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所以,若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前提要保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改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如在课件的制作中,如何引入案例,哪里使用图片,何处插入视频,视频的时间控制,重点难点的模式表达等等。这都要求教师对图片、视频,甚至设计文本字体颜色都要经过精心琢磨,如何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并且简明扼要的说明问题,在恰当的时机运用相关视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学生的需要详细讲解某处重点难点,对整个课件的时间控制要求很高,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另一方面,校方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培训课程,让教师及时掌握前沿现代化教育技术,并定期举办课件制作大赛,激励教师的学习热情,鼓励教师继续深造,不断提高和完善学术研究水平,与时俱进的学习和吸收前沿知识,与国际接轨,培养专业的科研团队,实施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2.3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我国固有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刺激和控制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是将教学中心由老师转移到学生,更多的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发散思维,不再束缚于思维定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扩展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4 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

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要注意扬长避短,因为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多媒体技术,不能为了用而用,而要适合用才用。一个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往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宁缺毋滥,坚决避免使用粗制滥造的课件对学生进行疲劳轰炸。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于课件上的内容,要给教学过程中的即兴发挥留有余地,给学生留有提问互动的时间。对于一些重中之重,教师应结合板书进行讲解,变换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以免学生对课件产生视觉疲劳。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不仅在形式上颠覆了传统教学,更在师生角色转换上赋予了教学新的意义。学校和老师不再只关注卷面成绩,苛求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对学生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了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去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创造发挥自己想法的空间,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互动交流能力。除了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角度培养人才,还应注意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方面全方位的关注,从单纯追求扩大规模、数量,转变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式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从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化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知识教育;从看重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结合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邵士权,别敦荣.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变革与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2]姚聪莉,任保平.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09).

实施启发教学培养数学思维 篇9

一、设计悬念式问题,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每个人都会对疑惑的问题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并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悬念式的问题能刺激个体的大脑皮层, 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看不懂、猜不出、行不通的阻碍. 越是这样的问题越能激发人思维的兴奋. 因此, 在数学课堂中设计悬念式问题可以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同时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地通过想象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 在学习“对数”这一内容时, 我设计了下面的悬念式问题来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 一张白纸厚度约为0. 082mm, 经过五次对折后厚度小于1公分, 那么现在使其对折12300次后, 其厚度应该是多少呢? 问题一出, 学生们就开始估测其厚度, 但都无法准确地计算其厚度. 此时, 我启发学生: “有人通过计算已经得出正确的结果, 其厚度已经高于一座摩天大楼. ”听到这样的结果学生惊讶万分, 感觉不可思议. 于是我列出正确的算式给他们看:12300×0.082 =1008. 6 mm. 这难道不比一幢大楼还高吗? 常规的方法计算麻烦且容易算错, 而利用对数运算就比较容易了. 悬念式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 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怎样利用对数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在思维困惑处设疑, 帮助学生去分析问题

学生在解题中遇到困惑是屡见不鲜的, 但少数学生是因为没有准确地弄清题意, 就通过自己的想象而盲目地去求解, 最后解不下去. 针对这种情形, 我们应该通过提问的形式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然后再去具体地分析.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时, 就给学生设计这样的思维困惑: 现要生产甲、乙两种工业产品, 每生产1吨甲产品需要A原料4吨, B种原料12吨, 产生的利润为2万元; 每生产1吨乙种产品需要A种原料1吨, B种原料9吨, 其利润为1万元. 现在有A种原料10吨, B种原料60吨, 那怎样合理地安排这两种原料进行生产才能获取最大的利润? 因为本题中变量比较多, 不少学生理不清其中的变量关系, 并且这些数据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 因此, 学生们一时还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 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 又设计4个小问题: 1列出本题的已知条件, 需要求什么? 2如何来求利润? ( 提示: 可以假设计划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吨数分别为x, y, 设利润为P万元, 那么利润应该是: P =2x +y) . 3要让利润P的值最大, x与y的值越大就越好, 那么x与y可以无限大吗? 4能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条件吗?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启发, 学生才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从而解决问题.

三、课堂教学活动化,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多参与数学教学中的各种活动,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开展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 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掌握, 激发学生都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去.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实践中不断思考, 从而让思维变得更加敏捷.例如: 在教学“椭圆”时, 为了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椭圆”这个概念, 就开展动手实践活动. 用纸板、细绳与两枚图钉动手画图, 看看画出的图形; 然后在图钉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而细线长不变的条件下, 看看所画图形怎样; 接着对比刚才画出的图形, 并讨论如何给椭圆定义; 最后, 分小组讨论互相补充构成“椭圆”的条件, 从而解决了满足“椭圆”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通过数学活动, 对构成“椭圆”的条件达成了共识, 与此同时,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类比推理”时, 就开展了小时候曾经玩过的“找朋友”的游戏来理解什么叫“类比”. 教师把准备好配组的同类项卡分给每名学生, 然后分别去找自己卡片上的同类项, 找对的朋友坐在一起, 另一个就会被“挤”出, 然后站起来继续找. 这样很快地就理解了什么叫“类比”. 通过这样的活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通过实验情境, 启发学生开展探究

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强、抽象思维明显等特征, 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 数学这门学科不像物理或化学等学科可以结合一些实验让学生把某种现象观察清楚, 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 因此, 我们不妨借鉴物理与化学学科的教学方式来设计实验情境. 这样就可以启发学生, 然后进行深入的探究. 例如: 在教学“双曲线定义”时, 就开展了“折纸”这个实验. 先把印好的有圆F1的纸张分发给学生, 然后根据要求的步骤开展实验: 在圆F1的外面任意的取一定点F2, 在圆F1上任意取一点为P1, 在使P1与F2两点重合的情况下, 把白纸对折, 这样就出现了一道折痕; 然后连接P1F1这两个点, 延长后与折痕相交于一点M1; 再按照这样的步骤, 在圆上取其他的点重复做这样的实验. 这样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点, 再用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图形呢? 看谁能最先得出正确的答案. 对于具体的数学知识, 要根据知识的特征, 设计出生动的实验情境.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探究中深入地思考问题, 经过一步步地探究, 最终解决问题.

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篇10

课堂教学中, 向学生随意发问, 简单地提一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一则, 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 造成学生惰性膨胀, 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再则, 使部分学生随意起哄, 影响课堂纪律, 对课堂教学有负面影响.

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准确明了, 难度适宜, 有思考价值.让大部分学生通过思考后能轻轻松松地回答.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准备, 认真设疑.纵观课堂教学的设问,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复习型提问:

讲授新课之前, 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组织复习, 向学生提一些复习型的问题.这类问题的提出要做到准确、直观.一般以检测学生的把握程度和记忆能力为主要目的.

2. 判断型提问: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设一些判断型提问.这样的提问听来简单, 实则难正确回答.教师要注意向学生多提些"为什么".

3. 设疑型提问: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要向学生提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 这类问题要通过学生动脑后方能解决,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下工夫.我在讲《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这一内容时, 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1)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 你怎能样去掉分式方程中的分母?

(3) 什么叫原方程的增根, 增根是怎样产生的?

(4) 你怎样检验所解整式方程的根是否为原方程的根.

4. 小结型提问:

新知识传授后, 为巩固本节课所讲内容, 教师向学生提一些小结型的问题, 这类问题要注意归纳性和概括性.

善于利用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篇11

一、 问题要有假设性

问题要带有一定得假设性,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研究,使其产生多向联想,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问题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想象空间,再现真实,产生角色换位,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对文中题目展开想象

标题是一课之目,是文章的灵魂。在很多情况下,标题能够精确而明显的提示文章的基本信息,表露文章的结构,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反映文章的思想倾向。标题解读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着眼于课文标题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对标题的想象与联想,启发与质疑,调动学生学习思维活动,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教学方法。

(二)对文中人物、情节展开想象

例如,窦桂梅老师在《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教学中也有这样的设计:

提问:师:“‘我活着还有什么劲儿!原来活蹦乱跳的,现在突然坐在轮椅上,发这么大的脾气,此时的他的确很痛苦(回扣一下“苦”字),要是他是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哥哥,妹妹,面对他这样子,你会怎么做?……让我们看看母亲是怎么做的吧。”生:“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从母亲的动作中看出她劝儿子要好好儿活。”师:“感谢你,让我们大家跟这名同学一起讨论讨论母亲的做法。”

先让学生想象作为朋友或亲人,你会怎样安慰作者?从而引出母亲的做法,进行对比,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抓住“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一句进行分析,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三)依据课文中的语言,指导学生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感受文中的语言美,有的老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来点拨学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

二、问题要有拓展性

(一)学习新知识之前,补充资料,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例如,教学《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先给学生补充史铁生的另一作品《合欢树》的片段: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然后提问:“阅读这番话,你有什么想法?”让孩子从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思念以及母亲生前因为“我”内心所承受的苦,为学习新课奠定感情基调。

(二)在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中,窦桂梅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圆明园被毁的可惜以及对野蛮的英法联军、腐败的清政府的痛恨,她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

先让学生假设情景想象,“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学生讲其中的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这个角色进行讨论,直到完了再讲下一个角色。)通过假设体验让学生更清晰地正视历史。接着她说:“但遗憾是,历史不能假设。”并给学生补充一段材料:“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一学生读课件上的补充材料:“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军阀混战时期,一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接着,窦老师又试图打开学生的思路:“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难道你心中仅仅是自豪和愤怒吗?”……

总之,教师在研究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尽可能考虑周全,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拓展性、假设性的提问,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化学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思维 篇12

一、巧妙设计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为化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 所以利用实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让他们在实验中, 唤起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认知化学知识, 这完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也符合教育的规律, 对化学教学实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俗语说:“要想给别人一碗水, 就需要自己有一桶水。”因此, 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 要上好化学课, 首先必须自己要有充足的化学知识, 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在教学之前, 做到对化学知识完全熟悉, 然后根据教学知识点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 切记不要墨守成规, 一切应以教学为主体, 其他都是为教学而服务的。根据学生和学校实际, 采取多种形式, 精心设计安排实验。例如, 在教学“钠”的性质时, 课本上的实验是教师在课堂进行演示, 同学们在下面观看。由于学生只是“看客”, 所以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这时我就让同学们自愿结合, 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我还在课堂上写下了实验的要求, 以及实验要达到的目标和注意事项。由于亲自动手操作, 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 他们还在实验过程中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1.金属钠为什么在水面上成了“球”状?2.“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游泳”?3.水为什么颜色变红?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原因, 而是鼓励他们查找资料, 开动脑筋, 靠自己的努力, 找出问题的答案, 然后向教师汇报。经过同学们的认真探讨, 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兴趣

学生天生对于不懂的问题有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 所以创设“问题情境”, 给学生提供一个“有问题可问”的情境, 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 所以教师引入话题时, 一定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从而使学生有进行探究的“激情”和“冲动”。问题太简单, 就会让学生感觉太肤浅;问题太难, 学生会失去探究的兴趣。

例如, 我在教学《空气的成分》时, 刚开始导入时, 我没有进行枯燥乏味的讲解, 而是让同学们用手捏住鼻子, 闭上嘴, 看谁憋的时间长。同学们的兴趣一下调动起来。然后我再问:“你们有什么感觉?”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憋得太难受!”然后我再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呼吸, 呼吸的又是什么吗?”这时同学们的好奇心已经起来了, 趁热打铁, 我向同学们介绍了空气的组成成分以及发现的过程。之后让同学们先读书在书中寻找“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再分组做化学实验进行证实。这一节课由于设计了问题情境, 所以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 效果很好。

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巧妙设计新课导入环节, 要灵活多变, 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数事实证明, “良好的开端, 就是成功一半。”而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平淡无奇的新课导入, 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不能激起学生兴趣, 也就更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2. 处理好整个教学进程, 尽可能使整个过程“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俗话说:“文似看山喜不平。”化学教学也一样, 教师应充分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巧妙设计, 灵活处理, 恰到火候时抛出问题, 在一个高潮跌落时再起新的冲突。

3. 善于从实际生产生活中寻找教学材料

科学来源于生活, 科学服务于生活, 所以我们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无论是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 还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言, 中学生对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都有积极探索的愿望。因此, 教师应因势利导, 充分挖掘实际生产生活中对教学有用的材料,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为我们的化学教学增光添彩。

三、教学中要注意“两不一和谐”

所谓“两不”, 即不“唯教材”;不“唯教师”。“一和谐”是指教学中要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第一, 不“唯教材”, 就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提出疑问。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广大教师千万不要只是死抱着教材, 唯教材是一切的科学标准, 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而应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思维, 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即使他们的问题有点“异想天开”, 也决不能用指责、讽刺、嘲笑的态度来对待。第二, 不“唯教师”, 就是要允许学生怀疑教师的观点。“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作为教师更不例外, 我们决不能搞“一言堂”“唯我独尊”, 要放下架子, 虚心地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其一有助于搞好师生关系, 其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质疑, 决不能敷衍或勉强, 否则, 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使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第三, “一和谐”是指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 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只有使学生感到你亲切、热情, 亦师亦友, 才会让学生愿意接近您, 主动地接受你的教育, 让教学变得轻松自然。反之课堂气氛严肃紧张, 只能压抑学生的个性, 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试想在这种心境之下, 又如何有学习化学的动力?时间长了, “厌倦、冷淡、消极、不满”等不利于教学的情绪就会滋生, 严重影响教学的进行。

总而言之, 作为化学教师任重而道远, 我们不但要努力授业解惑, 还要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创设一个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端正学习态度, 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就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学习新的教育思想, 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用严谨、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 为学生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做出应有的努力。

上一篇:高校人事信息化管理下一篇:等离子双极电切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