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型思维

2024-10-07

创新创业型思维(精选12篇)

创新创业型思维 篇1

一、开源型创新和创业驱动力

当前动态竞争激烈,封闭式创新已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开源型创新不同于封闭式创新,它是通过对活动单位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创新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顺应经济、市场发展,立足自身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并再次推动单位内外新的创新经济发展的一种群体性经济行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开源型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形式包括: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官产学研合作形式、日本新日铁为代表的同业者技术联盟形式、欧洲安赛乐钢铁企业率先实施的与下游用户合作的模式、美国纽柯公司推崇的与装备供应商合作形式等。

追逐利润,必然是大多数创业最直接的驱动力。早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西方经济学亦很早提出“经济人”假设。在马斯洛曾说过,自我实现是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基于这种驱动力的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与众不同的人生价值。谢志远(2010)认为,学校的创业课程及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创业具有直接性教育驱动力。《杭州大学生创业政策解读》中指出,政策是大学生创业的催化剂,良好的创业政策可以营造良好的创业气氛,提高创业可能性。刘志超(2013)提出,国内沿海一带创业群集中,国外则以美国的硅谷最具代表性,这说明了环境、氛围是促进创业的软性驱动力。

二、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模式

今年来,国务院多次出台、下发关于促进就业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从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行政管理、强化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孵化基地、提高培训质量、健全服务组织#完善服务内容、提供用工服务#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入手,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些政策和措施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倡导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态度,可以说,创业带动就业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三结合就业方针的集中体现,是积极就业政策最活跃的、最具有动力的一种机制。

对于开源型创新,无论是“众包”模式、“廉价创新”模式还是“创业孵化器”模式,都能符合创业驱动力的要求,将开源型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已完全具备成熟的理论基础。同时,将二者结合也十分符合当前国内发展趋势的要求,因此,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模式研究也具备现实意义。

三、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模式的积极作用

1. 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为商业模式的改进提供新的维度

当前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使得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需求。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模式引领的个体制造业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来定制生产商品,引领技术、工程、艺术等方面的变革。

此外这一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改进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制造业领域,也包含了如缝补和编织等手工类别,开源式创新驱动创业模式引领的影响产品和服务感官知觉、审美情趣、知识认知的非功能性表现的软创新将会越发受到重视,这一模式并不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一个彻底代替,而是有效的补充。这些融入到各个产业中的创新驱动创业模式,正改变着旧有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间的融合,并最终实现经济的质的飞跃。

2. 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创新,寻求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采取一系列战略或是计划力图实现本国传统制造业突破性发展。例如,英国的低碳工业战略和先进工程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美国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法国的新工业法国计划。

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应用于工业产业中,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新机遇,推动传统装备和产品生产制造转向智能,形成了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机制,优化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结构。此外,开源改变了工业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利用方式,可以快速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实现生产与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定制化、个性化和小量化生产成为发展趋势。基于开源的传统制造业创业模式经过广泛渗透、交叉融合,将进一步整合优化制造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快制造业企业跨地区、跨领域的协作和产业集群升级,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

3. 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近年来,企业的雇佣人数减少与大量大学生毕业的矛盾越发突出,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创业,正在成为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模式引领的个体式制造业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来定制生产商品,对技术、艺术等行业劳动力的需求巨大,会创造出大量新就业岗位,增加人民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资金、人力等资源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促进内需,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

这一模式还应用于不同的产业。除了科技上的创新,开源型创新也影响产品和服务的感官知觉、审美情趣、知识认知的非功能性表现。亦或是缝补等手工类别,这一切都使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创新驱动创业的实践中来。有动机的创意群体是创新的主要来源,通常可以改善一个处于边缘或弱势的社群的生存条件。这些都使得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在多个层面多个产业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基于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提出政府建议

积极发挥政府搭建桥梁作用。通过政府搭桥,将高等院校、科研所,与企业相结合,促进创新落实实践,带动就业。政产学研模式不能只是“授之以渔”形式,如要求项目支持的技术成果商业化后,必须将收益的四分之一返还相关部门,直至达到项目出资额后停止返还。这样能够做到创新成果商业化的持续性发展。

积极营造创新驱动创业大环境。通过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增强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能力,将市场、政府和社会资源有机融合,相互作用,构建适合创新要素的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的开放式创新体系,不断释放创新的活力。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减免税收或提高创业贷款额度等,为创业初期的创业者们“输血”。充分发挥“孵化器”作用,营造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空间,并将传统科研经费中的一部分转移给新兴创新者。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创新驱动创业项目。当前很多创业项目发展受制于资金,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支持不是长久之计。国外很多项目多是通过“众筹”或是“天使投资”等大众或小众风投形式完成。通过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扩大经济投入,可以有效提升创业实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温雯.“创客文化”的历史图景与未来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8).

[2]万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大众创新创业[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5(06).

[3]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4]德鲁·博迪,雅各布·戈登堡.微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5]拉玛斯瓦米,高哈特.众包:群体创造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创新创业型思维 篇2

信息技术学部第三届校园文化节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我部有幸能请到江汉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甘德安教授为我们部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创新思维”主题演讲,为我们开启创新新概念的大门,勇于创新。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甘德安教授踏上了讲台,非常谦虚有礼的跟大家打招呼,同时为自己的姗姗来迟进行道歉。身为教授,能为他的迟到道歉,可见教授很看重礼貌,身处院长这一职,能对我们学生彬彬有礼,这种高尚的品德是值得我们的学习的。对于我们而言,这一个小细节也是一堂好客。

首先,甘德安教授为我们演讲的是基于与挑战。

从30年代的中国持续讲到20世纪的中国。每一个年代都让中国的发展有着惊天动的的转变。由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由对外开放再到如今的蓬勃发展。中国在不断地壮大,这样的国家为我们提供表现激情与只会的机会。

众多的机遇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抓住,名对挑战,我们能否坚持到底。中国历年来的改变,只在于各个领导人抓住了种种机遇,面对各种挑战,不低头,不认输,二成就了今天如此反让你更强大的中国。机遇与我们擦肩而过时,抓住它,我们的旅途也会是别样的精彩。如今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存在机遇,我们穿梭在忙满人海中,要擅于发现,面对挑战坚持到底,也会是别种风景。

其次,甘德安教授讲述了社会上的三种精英——企业家、政治家、思想家。

分别从概念与地位讲述。其中他讲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美国的历史就是企业家的历史。”是啊!要笔经济,恐怕只有美国的经济师炎炎领先的了。教授又举出了企业家,政治家与思想家这些名副其实的任务的事迹,有他们向我们正式了这三大家在社会中成为精英的事实。他们的创业亦是与机遇、挑战有着偌大的联系。

然后,甘德安教授为我们理清创新与创业的联系。

他强调,常新的目的是创业,然而,每一个创新优势需要同多创业来促进的。创新与创业的冉冉升起。创新,对于个人来说优势创新思维的体现。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我们的创性思维去思考如何创新,有了自己独立的idea,及时是学生,也可以自己去创业。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事业。在毕业后,就能立马成就真正属于自己的一项企业,或许,也能成为三大家精英之一。创新的力量不可小视,它决定着我们事业的辉煌!

最后,教授的演讲进入高潮,有本系部的学生提出问题,有甘院长一一解答,为我们

派出种种阻碍思维的困惑。

看着接二连三的同学站起来提出自己的疑难,也似乎看到了他们成就事业的雄心壮志。其他同学也默默地听着,汲取着创新创业的各种精华,静定的信念在眼中绽放。

不久,甘德安院长“创新、创业、创新思维”的主题演讲结束了,他讲的话,说的一些道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也都会铭记在心。有了这种创新思想,相信我们也有了坚定地目标,而甘德安教授为我们讲授的也会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座右铭。

创新创业型大学设计教育模式研究 篇3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阿尔托大学的“设计工厂”,斯坦福大学与“硅谷”,麻省理工学院与“128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园和佐治亚大学的创新发展为例,探讨创新创业型大学的设计教育模式。提出向创新创业型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强化设计创新和技术专利成果的商业性转化,为我国的设计教育发展提供实例考量和模式探讨。

关键词:

创新创业型大学 设计教育

国家的创新设计能力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我国提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在2014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这就要求大学的创新设计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而应当向服务于国家、区域设计创新的创业型大学上去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创业型大学应以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文化积极地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树立符合当代的创新设计教育理念,如何培养符合当今经济环境要求下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大学设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一、国外创新创业型大学设计教育发展模式

1.将创新设计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芬兰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在2011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已列第一,赫尔辛基在2012年被评为设计之都,这与芬兰一向重视发展创新创业型设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将当地企业的设计研发部门引入高校,实现了产、学、研的高度融合,这种模式被称为“设计工厂”模式,是体现芬兰创新创业设计教育的典范。

在“设计工厂”里,企业的设计师们成为了设计教育教学的核心。他们将设计最前沿的信息带入讲堂,并且让学生的设计课程和该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相链接。例如在著名家居厨具品牌伊塔拉(ittala)的研发部门里,学生们在设计师的带领下参与该公司的设计研发工作,许多学生作品被公司直接取用。与ittala类似的还有Nokia,Panasonic,canon,Toyota,芬兰时尚品牌Marimekko等等。“设计工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设计教育与企业产品创新的无缝连接。

2.跨学科融合,重视专利的成果转化

据粗略估计超过1200多家硅谷的公司由斯坦福的师生创办,超过50%的硅谷产品出自于这些斯坦福校友所开办的公司,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HP、Cisco、Yahoo、Google等。斯坦福大学独特的教育办学理念是其成功的关键。

(1)D.School模式

D.School是将校内众多院系(包括设计、人文、工程、商学、医学)的学生教师联合在一起的研习会(workshop),从而实现跨学科的相互融合。D.School充分体现了其突破性合作的性质,D.School的课程都是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和产业领导者合作搭建的教学团队来进行授课,将不同专业知识相结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开放式的创新;同时学生们利用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作为创意的动力,通过新的角度来解决老问题,让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实现突破性进展。

(2)优先合作项目

由特曼提出的“优先合作项目”,则是将斯坦福的教育平台与硅谷的产业资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优先合作项目”旨在鼓励企业员工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在职硕士学位,以此来吸引这些具有实践创新设计能力的人才参与到该校的各种科研活动之中。至少有70%的硅谷员工与斯坦福大学有关。优先合作项目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在职人员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们在项目设计中培养了一种创业意识。

(3)技术许可模式(OTL)

斯坦福大学虽然与硅谷紧密联系,但从不开办任何校办企业。斯坦福大学将自己定义为技术许可的出让方,旨在提高技术专利转让效率,加速设计科研成果转化。这种模式被称之为技术许可模式(OTL)。

OTL不同于普通的专利部门仅仅强调保护,而是注重对专利的营销。以硅谷为中心的众多企业的创新技术都来源于斯坦福大学,其充分发挥了其设计科研的优势,将成果与技术许可相结合,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发展,更提高了硅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大学与硅谷的良眭循环。

3.重视创意,鼓励冒险,原创性强

据统计,麻省理工校友创办经营的公司,其年收入总和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若将其看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则能排在全世界第11位,同时与“硅谷”齐名的波士顿“128公路”也从侧面印证了麻省理工的创新创业能力。然而在建校初期,麻省理工由于失去州政府的资助,陷入财政困境,面临和哈佛合并,成为哈佛工程学院的情形。正是由于麻省理工对于大学创新创业的探索与实践,让它摆脱了合并的命运,进而一步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勇于创新,容忍失败的教育模式

麻省理工重视学生的创意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研讨课上,教师们鼓励学生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将此作为学业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包容甚至鼓励学生们极具创意的“恶作剧”。实际上,麻省理工诞生的很多重要发明成果,都源于这一个个恶作剧之中。

麻省理工独特的文化还在于其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精神。许多校友坦言麻省理工教会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麻省理工对于创业失败也是极尽宽容,在麻省理工的文化之中,创业的尝试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积累,建设性失败的创业对于其他创业者来说可能更具启发意义,更能促使其进行有效的探索。麻省理工认为如果不能包容失败,真正的创新也就不可能实现。

(2)创业大赛(MITS100K)

在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中,有46%出自MITS100K。

MITS100K周期长达一年,MITS100K由电梯演讲竞赛,执行纲要竞赛和商业计划竞赛这三个单元组成。电梯演讲竞赛模拟在电梯内,只有60秒的时间里向客户推广自己的产品,这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初步的设想通过最简明的方式呈现出来。执行纲要竞赛要求参赛者提交两页的商业计划,包括公司概况,注册资金,赢利模式等。它强调团队组成和构思改进。商业计划竞赛首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业构思来组建创业团队,然后制作12页的PPT详尽地介绍自己的商业计划。并且在竞赛阶段安排相关导师对选手进行一对一指导。MITS100K不仅仅是选拔了出色的创业人才,也培养了麻省理工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4.高校和地方协同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佐治亚理工学院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不同与阿尔托和斯坦福,佐治亚理工学院并非处于创新领导的区域。据2004年统计,该州的工业研发水平仅占全国的22名,而收入水平也仅占全国的80%。同时佐治理工学院并不属于“常春藤大学”,没有像麻省理工或斯坦福大学那样雄厚的设计科研基础。然而佐治亚理工学院凭借着一系列创新创业型的教育理念,让本来N普通的工科学校一跃成为美国创新大学的领导者之一。

(1)佐治亚研究联盟(GRA)

GRA强调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旨在让其州内包括佐治亚理工学院在内的六所院校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交流计划,鼓励校际间技术转移,合作等;并且在企业间招募技术研究人员,提供给他们研究设备,资金等;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合作伙伴对其领域内的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并于2001年成立创业实验室,让许多商界专家协同教师学生进行知识成果的商业性开发。

(2)佐治亚创新中心

佐治亚创新中心旨在协调州内中小型城市与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交流。由于经济不发达,创新能力不足,这些城市的产业大多都处于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状态。佐治亚创新中心为这些中小型城市提供技术支持与引导,并且开展工业推广服务(每年计划为500多个制造商提供服务),组织校内相关专家与企业人员实地考察,讨论并解决当地发展存在的问题。

(3)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佐治亚的一些列措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在GRA中投入的4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之外,佐治亚州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当地创新设计的发展。如设立奖学金,由政府出资,鼓励州内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创新教育;建立佐治亚经济发展部(DECO),负责协调面向州外的创新发展:颁布相关的法律政策完善校企间的合作等。

二、国外创新创业型大学教育的基本模式

上文所述的四所高校虽然所处的地理、经济环境各不相同,但都因地制宜的开展了设计创新教育,建立了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创业平台,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深度合作,并逐步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型大学教育体系,从而带动大学与区域经济创新的发展。(附表1)

三、政策和意见

1.向创新创业型高等教育模式转变

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应当重视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建设,认识到创新创业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扮演的关键型任务,政府应当创建适合创新创业型大学发展的经济政策环境:首先引导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国家区域创新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大学和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其次积极参与大学创新创业建设,加大对大学创新创业投资或开展与大学相关的项目合作,促进大学的创新创业建设;再次,结合当地创新能力和经济水平,引导大学走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发展道路,我国创新设计整体发展不平衡,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部分地区已形成产业聚集地,而中西部地区创新设计发展迟缓,这就需要不同地区的大学结合自己本地的环境开展其设计教育。

2.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

建立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平台,培养能够创新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人才。通过整合高校资源,实现技术、科研共享体系,完善跨学科的教学实践平台。并且建立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建立座谈会或网络虚拟平台等,加强设计工商管理,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等专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各专业人员相互探讨学习,进而产生新的设计灵感和学术观点,推动各专业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方向。

3.强化设计创新,技术专利成果的商业性转化

打破大学科研,企业生产和市场供求的壁垒,实现技术科研开发,产品生产和市场价值的有效结合。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合作联盟,联盟以项目为依托,学校提供研究平台,围绕国家、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战略,为科研学术的创新创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完善技术专利转化体系,提高设计科研成果转化率,使大学和企业更加积极的融入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建设中去。

三、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体系研究 篇4

关键词:大学生,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培养

一、简述“创新”、“创业”内涵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创新”和“创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单地说,前者是思维的转化、方式方法的改进、新事物新内容的增添等;后者是一个人利用商机并进行有效的运转,最终获得利益的商业化过程。创新是人类探索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时代变迁的推动力。

相较于创新,创业是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通过人类的聪明才智,努力优化信息资源,创造出特定的社会价及经济效益。创新与创业也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创业本质上也就是一种创新,创业围绕创新精神来进行,而创业也是创新精神的体现。高校在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行培养,需要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具有一个形象的规划,在校期间能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进行详尽的思考,这不仅是教师所应当做的重要工作,同样应当成为高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只有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才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具有创业精神的学生,才是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人员。 总而言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全面且系统化的过程,高校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去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

二、造成大学生创业思维难以被培养的原因

1.受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古代农耕经济下, “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束缚了人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封建科举制度的局限,“八股文”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虽然科举制度对历史的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但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其扭曲了真正的教育,扼杀了人们的创新能力;传统思想中对孝道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人们 “创新创业”的欲望,成年的孩子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要留在家里孝敬父母,不能外出闯荡,否则便是不孝。 这是时代的局限。传统封建思想的禁锢对于当前时代的大学生具有很深的影响,这种“传统”的盛行让学生故步自封,难以实现对自身的跨越。

2.创新创业思维与专业课程结合力度不够。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力度不够,绝大部分高校虽已认识到到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培养的重要性,但其课程体系的建立并未跟上思想的脚步。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学生在校能接触到的就只有一些与创业相关的学生活动,如创业竞赛、少量创业类型的讲座等。形式单一,学生不能全面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无法形成创新创业思维,更没有进行创业活动的能力。并且,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创新方面的教学经验不足,不懂得如何调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知道如何让学生投入到创业实践中,从而让学生的创业思维和专业课程的结合出现不足,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3.具有创业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师资源短缺。高等院校虽然有许多非常优秀的教师,但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足,就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来看,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学生难以得到相关的专业培训,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自身不具有创新意识,在创业方面的经验不足,则很难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 很难让学生对于创业方面予以思维的开创,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4.缺乏大学生可以做的创业项目。在校大学生由于信息的来源不够广泛,难以找到适合其创业的优秀平台,大学生的创业欲望得不到满足,一腔热血没有挥洒的地方,其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分离,不利于其发展。实际上,创业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形成积极创业的价值观, 在实践中提升其创业能力。加上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景气,给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狠狠一击,让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对于学生用那迈出创新创业一步来说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能力

1.发挥师资力量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优势。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理想信念的开发、乐观人生态度的保持以及国家政治的学习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开设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够重视起来,摆脱其慵懒情绪,真正学习到有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在此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树立更高更远的理想,将自身创业目标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当下,全国各地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上逐渐加大力度,但是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许多专业课的教师在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上专业素养明显不足,缺乏实际教学经验, 仅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这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创业经验丰富的人才,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学生在学校会受到校园环境的熏陶,一个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无形中引导学生价值观、理想信念的建立。校园内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规章制度的建立共同构成校园文化环境。

在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中,将创业精神融入到校园建筑上,比如用贴标语的方式,让师生重视创新创业的教育。在精神文化的建设上,可以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到学生活动中,用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达到培养情操、坚定理想信念的目的。在规章制度的建立上也应体现创新创业的理念,通过不同的文化营造,将创新创业精神植根于校园环境中,融入每个人的头脑中。

3.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活动,并且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大学生应该将其眼光放长远,从创新创业的基本点出发,将现实情况与国家政策相结合起来,认真做好相关政策的解读,利用自身优势与时势优势,充分发挥其创新创业精神,积极创业。国家在出台相关政策之余,也要做好相应的思想舆论导向,注重从媒体、宣传等等方面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准备,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让大学生从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对创新创业的全新认识, 并让学生从创新创业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国家还要在全国政策基础上进行地区性划分,让不同的地区享受到与自身相合适的政策支持,从而促进各个地区的创业发展。

4.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鼓励其创业。在校内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服务,提供资源。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创新意识很强的团队,提供科研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并请专业人员指导其创业活动,甚至可以鼓励老师带学生进行创业活动,老师为辅,学生为主,强强联合。老师提供经验方面的支持,学生加以运用,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其创业活动。这有利于学生自信心和创业积极性的培养, 老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其丰富的阅历是创业活动中最宝贵的财富,在创业活动中,弥补学生社会阅历、经验不足的弊端。教师还要跟进学生们的创业过程,对其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全力培养学生在实践所形成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让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推动学生创业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要结合外国的先进理论和经验,融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现实状况,进行深入的探索,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学生发展的创新创业道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融入到高等教育中,甚至可以引入到各地区的中学教育中,学生从小便可以接受创新创业的教育,使创新创业思维成为学生体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不断探求创业的科学道路,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高效的教育系统。

参考文献

[1]尹翔,郗芙蓉.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5,(03):75-77.

[2]刘有余,刁杰胜.应用型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J].宜春学院学报,2015,(05):104-107.

创新创业型思维 篇5

作者: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 万钢 《光明日报》(2015年03月26日 0

5版)

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的重大社会改革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言简意赅地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回顾过去,1978年,为发展农业生产,中共中央作出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决定,极大地激发出亿万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格局。1980年,温州市工商局发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标志着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被认可,千千万万的城市居民从此当上了“个体户”,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探索和社会财富积累的一支重要力量。1993年,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志“粮票”被正式取消,近1 40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闲置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解放,大量农村人口开始涌入城市,为中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奇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简单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要在社会上刮一阵风,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实实在在地释放出新一轮的改革红利,在更广范围内激发和调动亿万群众的创新创业积极性,让创新创业从“小众”走向“大众”,让创新创业的理念深入民心,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新创业的新浪潮,打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引擎。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注入强大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鼓励大众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大众创新创业是保持“中高速”的新动力。从扩大消费需求看,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将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业生态,帮助创业者制造出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高质量利基产品,挖掘产业“长尾”中蕴藏的富饶金矿,充分激发和释放新的消费潜力;从增加投资需求看,大众创新创业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创造新的投资空间,创新投融资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大众创新创业是迈向“中高端”的新途径。大众创新创业能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领域培育出铺天盖地的初创企业,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这些初创企业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洗,一部分势必脱颖而出,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大众创新创业是创新产业组织的新方式。随着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对大众创业者的开放普及,个体能够成为产业资源的组织配置者,去中心化的自组织生产开始出现,从而带动传统大规模生产逐渐向柔性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按需生产、规模定制正在变为现实。开放的社交网络使用户作为产业生态中的重要角色,直接参与到产品构思、设计、制造、改进等环节,与创业者充分交流产品创意、体验及个性需求。“众筹”“众包”“众创”的融资模式和生产方式,将优化封闭的产业资源配置方式,让智力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本更加自由流动。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提出到现在不足一年,却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这不仅仅是因为大众创新创业对经济的推动贡献,也反映出大众创新创业具有强大的社会基础,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期待。

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但收入分配制度、社会基本保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社会问题依然存在,社会底层群众和年轻人发展存在“玻璃天花板”的体制性障碍。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就是要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促进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自由分配,让每个有创新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每个有梦想的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全体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满足人的最高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列为人的最高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通过创造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根本目标就是要给人民群众创造出满足人生需求、实现人生价值的发展渠道,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人民当中蔚然成风,让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保持着不断追求卓越的积极心态和精神风貌。

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大众创新创业从根本上是要通过完善法治环境和加大简政放权,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破除一切不公平、不合理、制约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政策制度障碍,让政府的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让有权者不可任性也不敢任性,让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之风。

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具备了良好环境和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当前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1600多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毕业企业超过5.5万家,其中上市和挂牌企业近500家;大学科技园115家,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200多家,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2014年,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诞生科技企业1.3万余家、武汉东湖超过5000家,115家国家级高新区总收入达23万亿元,每年吸纳应届毕业生超过50万人;技术市场体制不断健全,201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577亿元;创业投融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400多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带动我国创新创业愈加活跃,规模加速扩大,效率显著提升。

透过大众创新创业繁荣活跃的现象,不难看出其出现的必然原因和基础条件。一是新技术革命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便捷工具。互联网、大数据、开源软硬件、3D打印等新技术的出现,让社会大众可以方便地将创意和想法形象化,并快速转化为现实产品,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和成本。二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条件保障。我国信息产业在移动通信、宽带网络、超级计算、卫星导航、智能终端、光通信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走在世界前列,互联网企业提供了电子商务、社交网络、O2O等创新平台,带动以互联网应用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三是高素质人才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智慧源泉。由于几十年坚持不断的教育发展,以当代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创新创业群体具 备了扎实的科学基础、网络技术和开放视野,可以轻松快捷地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社会大众需要什么,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创新创意。四是改革开放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宽松包容的政策环境。商事改革、第三方支付、P2P金融等改革措施创造了政策支撑条件。宽容失败、鼓励个性的社会文化氛围让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观念,理解、认同和投身创新创业,使得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气息。

五、落实《意见》精神,将大众创新创业作为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抓手

新时期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将大众创新创业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抓手。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发展共识与合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须培育新的增长点,在更广范围内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大众创新创业的战略意义,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任务抓实抓好,使科技创新的“小局”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各地区之间要建立联系机制,交流借鉴工作方法与经验,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创业资源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形成大众创新创业全国“一盘棋”的良好格局。

二是集聚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和政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发展众创空间不是“大兴土木”搞建设,而是要把已有设施条件用好,最大限度地盘活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创业资源,激励高校、院所开放科研仪器设备和科技服务,完善现有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发挥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创新创业活动的规模优势,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发展众创空间要认真梳理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支持大众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发挥政策集聚和“互联互通”的系统有效性,切实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让所有创业者都能“用其智、得其利、创其富”。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强化资本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推进作用。着力发挥传统孵化器在基础设施方面和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在专业服务方面的互补优势,促进传统孵化器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深层融合,联合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依托传统孵化器发展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引导创新创业服务向着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开放化方向发展,满足新时期大众创新创业的新需求。国有科技企业孵化器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重资产、轻服务”逐步转向“轻资产、重服务”。高校、院所要结合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试点政策和正在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法》,积极探索调动各方创新创业积极性的新机制。

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大众创新创业的宏观引导、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凡是市场机制有效的领域,政府要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创业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让市场选择大众创新创业的方向和路径,让价格机制和供需关系来调节大众创新创业的规模和形式,避免直接干预创新创业活动,更不能用已有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手段去“引导”大众创新创业发展。在市场机制失灵的阶段,政府要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保障创新创业者合法权益和竞争秩序。不断夯实创新创业基础设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对初创企业的扶持方式要从选拔式、分配式支持向普惠式、引领式转变,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用政府对创新创业的“小投入”吸引来社会资本的“大投入”,形成市场化的创新资源配置格局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秩序。

创新创业型思维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机会型创业;初创期;创新特性

大学生在创业大军里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学校中已经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其中有想法的一部分人就想“何不用知识和智力来换取资本?”。这是很好的出发点,也算是大学生创业的必然之路。大学生的创业大部分是一种机会型创业,但是在现实中,大学生这种机会型创业的成功率并不理想。

一、大学生机会型创业

1.机会型创业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机会型创业,是指为了追求一个商业机会而从事创业的一种创业活动。我们说的机会型创业是与生存性创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判断一个创业者到底是属于机会型创业还是生存型创业,并不是由创业者自己主观选择的,而是由创业者所面临的具体环境和其具备的能力所决定的。简单的说,机会型创业者是把创业作为了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选择,在他们看来这其实只是一种职业;而生存型创业者是把创业作为其不得不做出的一种选择,因为这就是他们生存的根本,当然有些创业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界定。从选择的主动与被动关系来看,大学生想从事的创业就属于是机会型创业。

机会型创业者通常能比生存型创业者获得更多的贷款资金和政府的支持。同时机会型创业者一般有着比较高的学历,比较先进的技术,对投资失败的恐惧并不太大,而生存型创业者对失败的恐惧就比较大。

2.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现状

在大学生在校期间,自身很难有成熟且具有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大部分所谓的成果基本上都是简单的研发,其科技含量并不高;要么学习掌握的就是过时的成果,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但是,大学生所在的高校却有着丰富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有很多长期闲置。由创业的大学生来激活这些“ 睡眠项目”,无疑是一种利用科研成果的重要途经。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对这些科研成果并不是以转化为目的,很多专利技术的大多数成果都偏重理论,甚至有些还停留在仅有技术思路上,有些专利技术仅仅是个创意,有些专利技术非常粗糙等情况。

这些所谓的“睡眠项目”,很少能有技术性能非常完善、生产工艺非常成熟同时市场前景又非常广阔的技术,所以想拿来创业使用就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大学生的机会型创业要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创业所利用的科研成果,往往都是阶段性的成果, 这样的成果有两个不确定的因素:一是,不确定能否成功开发出来合适的产品,因为有些高校的科技成果虽然令人神往,但它能否按照预定目标开发出来, 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生产工艺的不确定,高校科研产品的技术含量通常很高,现有的工艺到底能否满足其相关的要求是不确定的。而只有一项成果从产品上到工艺上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确定的保证, 那才能算得上是成熟的。

正因为面临着这些问题,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而在创业的过程中,还很可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情况,尤其是用在进一步开发科研成果上的资金。而且有些大学生的创业纯属是一拍脑袋就实施的行为,并没有一份较为完善的项目策划书来规划整个项目的进行,甚至连可行性调查都没有做好。

二、初创期创新特性

1.产品创新

我们所说的产品创新其实就是指大学生利用一些高校的科研成果进行创业,进一步将这些成果转换成新的产品,最终将其商业化且产业化的一种创新。因为需要研发新的产品,所以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有些大,存在的风险也比较高。比如国外的有关资料表明,从创意的提出到成功开发出具有一定商业前景的产品仅占总创意的5%左右。这表明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所面临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2.工藝创新

当新产品开发定型以后,后面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工艺上的创新。新的工艺在诞生起初都可以说是十分粗糙的,能否适应批量化生产的需要还是两说。到底能否在现有的这种技术条件下很快地将新产品的工艺完善起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3.市场创新

大学生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来进行创业,要确定具体的目标客户,开拓潜在的市场,也就是打通成果转向市场的这条通道才算成功。要通过市场定位来确定目标客户,从而进行科学的定价,策划促销活动,激发客户需求,最终将产品销售给目标客户。

三、相应的对策

1.制定尽可能完善的项目策划书

一份完善的项目策划书可以说是指导大学生创业的行动路线,它包括了明确的项目目标和范围,详细地描述了项目的各个阶段,以及项目的规模、成本、时间、资源和项目的组织结构,让大学生对即将展开的创业项目其工作结构分解如何,项目的风险有多大,项目的理论盈利能力怎样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

当然在制定策划书前要做详尽的可行性探讨,做足市场调查工作,这样可以保证创业项目吸引更多的支持比如资金和灵活的优惠扶持政策如何制定,从而提高创业成功几率。

2.完善大学生的创业园区

不少高校和地方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纷纷建立了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造了不少时间和空间的上便利条件。下一步就是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学生创业的需要尽力完善这些园区的功能。此外,高校方面也注意到除了硬件方面的建设外,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一系列的配套软件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将硬件和软件很好的结合发挥作用,就需要引进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来加衔接,指导大学生的创业,这样才能让创业园区真正成为高校创业的实践基地。

3.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实验室和基地

科研成果的进一步开发和样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必要的设备、实验场所和人员,而大学生创业很难具备这一系列的实验条件。所以高校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创业创新用的实验室和基地,将支持大学生创业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在建立创业实验基地的时候,单凭高校自己的力量可能不够,所以最终还要再加上政府的支持。

结束语:

大学生的机会型创业面临着一些问题,而整个创业的过程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本文主要简单分析了一下初期创新的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措施,希望未来的大学生在创业时能够有所注意,尽可能降低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郭必裕.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心理动因分析[J]. 江苏高教.2010(03).

[2] 王桂月,徐世星.知识管理视角下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7).

[3] 王念,刘细发.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子分析与路径选择[J]. 企业经济. 2011(08).

创新创业型思维 篇7

Etzkowitz ( 2003) 提出大学要跳出传统上认为大学要集中于教学和研究的“内在逻辑”, 鉴于研究型大学内部的一些组织具有类似企业运营的特征, 可将这些研究大学视为“准企业”, 推动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变。这即是所谓的“第二次学术革命”: 大学需要将经济与社会发展整合为其使命, 实现从传统教学、研究大学向创业家大学 ( entrepre- neurial university) 转变。Etzkowitz ( 2004) 提出的三螺旋科研结构, 强调大学与产业界以及政府间的合作是知识经济社会下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不仅仅是开发新产品, 更是在制度框架内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促进创新的条件。组织创新、新的制度安排以及开辟新的互动渠道对于加速创新的步伐都是尤为重要的。

实际上, 创业型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的斯坦福大学。基于研究小组的组织形式、创立具有潜在商业化价值的研究基地、进行组织机制的变革以推动可商业化的研究能够跨越制度边界, 并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整合学术和非学术组织要素, 这些都是斯坦福大学实现从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学术模式转变的成功实践。通过这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使斯坦福大学从基于对个体学生的学术指导向小组研究的模式转变。教授们更像企业界的研究经理, 组织下属研究小组实现目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是关键。

近来, 不少发达国家的大学已经兴起向创业型大学转变的热潮, 鼓励学生、老师创业, 加速知识转化和知识创造。如英、美等国大力推进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每年还有专门的协会对创业型大学的表现加以评选。Etzkowitz ( 2002) 对大学创新活动的研究指出, 未来的大学应该将孵化器作为一项常规配置, 就像教室、员工办公室、实验室等一样。借助孵化器的功能, 使技术转移和企业孵化成为大学科研创新活动中的常规活动。这就意味着未来大学在社会上需要承担更加积极的角色, 更好地以创新的姿态将教学、研究与创业融合在一起。例如, 英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爱丁堡大学自2004年起就开始设立专门的企业孵化机构 ( 爱丁堡大学前期孵化计划, Edin- burgh Pre - Incubator Scheme ( EPIS) ) , 为来自全世界的已经毕业的学生提供企业孵化服务, 支持他们开开展展自自己己的的事事业业。。55年年来来已已经经资资助助了了5500名名成成功功的的创业家。

另外, 为尽早地将好的研究设想成功地进行知识转化, 爱丁堡大学还在2007年引入知识转移启动资金 ( Initiating Knowledge Transfer Fund, IKTF) , 其目标是激励研究人员尽早借助商业化支持措施提高大学研究成果的知识转化效率。新加坡国立大学将学校的愿景定位为成为“向全球知识企业迈进” ( Global Knowledge Enterprise) , 并确立了在两方面保持竞争优势: 通过不懈追求在教学、研究和服务上的卓越表现, 瞄准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教育中心; 采取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治理模式和最佳实践, 在全球教职、学生和相关资源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为实现向创业家大学的转变, NUS成立了专门的“自由企业区” ( Free Enterprise Zone) , 在其中, 创新和创业活动不再受传统的条条框框的约束。此外, 为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 从2001年起NUS还特别成立了NUS海外学院 ( NUS Overseas College, NOC ) , ( 硅谷, 2001; 费城, 2002; 上海, 2004; 斯德格尔摩, 2005; 班加罗尔, 2006) 每年派出250名本科生到全球五个高技术创业中心城市, 倡导“沉浸式学习” ( learning by immersion) , 在实习和实践中获得对全球企业家的认知并建立与海外创业者联系的社会网络。从NUS向创业型大学转变的成功实践来看, 需要几方面因素的支持: 高层领导的视野和支持; 组织创新及长期的资源投入; 引导变革的合适领导; 不断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从以上大学面临的“第二次学术革命”的挑战以及一些创新国家的大学向创业家大学转变的趋势来看, 大学科研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治理结构影响。基于此, 针对我国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业活动的现状, 通过进一步对比创新型国家大学在大学治理方面的实践, 从治理角度探讨大学科研创新就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治理指的是针对自治而又相互依存的行动者的不同类型的制度协调。层级式组织、竞争 ( 市场) 、网络组织、专业协会以及社区等都是治理结构。

随着19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 “小政府”、“大市场”成为许多国家公共部门 ( 包括高校系统) 采用的基本治理模式。借用在社会一般部门中的治理维度, 大学的治理需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国家规制、利益相关者的指导、学术自治、管理自治以及竞争。

总体来说, 大学治理的目的至少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确保学术正直、学术优异和学术特色; 通过教职自治提高学校在实现以上三方面目标的责任; 确保大学遵循学术自由以及保护促进学术自由的制度措施; 为教职提供话语表达渠道, 以便他们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和使命能够统一表达出来。由此可见, 大学治理必须关注两个方面的畅通: 一个是参与; 另外一个是沟通。参与指的是教职可以在影响大学教学、科研和创业活动的决策过程中发挥有意义的作用; 沟通指的是使大学各部门机构都能意识到彼此间的相互依赖, 治理委员会、管理层、教职、学生及其它辅助机构等都需要充分的沟通和集体行动。

根据Boer, Enders和Schimank ( 2007) 对有关国家大学治理的研究, 针对异质研究合作的情况提出治理结构立方体的概念框架, 从主题相互依赖度 ( 低vs. 高) 、组织维度 ( 限制vs. 鼓励) 、资源禀赋 ( 抑制vs. 能动) 等三个维度对影响大学科研创新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主题相互依赖性指的是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研究活动彼此相互依赖的程度。组织维度描述大学与大学之外其它机构间的治理体制。就某一研究单位来说 ( 如研究所、研究小组) , 组织维度包括诸如决策以及决策过程的集中化和正式化的程度; 组织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间的关系 ( 层级式或扁平式组织结构、不同组织层级间开展沟通的情况) 等; 资源禀赋包括教职和设备的质量和数量以及获得其它机构和第三方研究资助的层次及分配机制。

综上所述, 制度创新是承载第二次学术革命、加快知识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业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和载体。通过以上对国外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变的实践以及大学治理理论的初步阐述, 可以对我国大学科研体制创新提出如下几点启示:

1. 首先构建有效的大学治理结构, 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与大学间的关系, 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2. 基于参与和沟通的基本原则, 在大学内部实行教授治校和学术自治, 改进资源分配和配给机制。

3. 突破传统的层级式组织结构, 构建跨界、跨学校、跨学科、跨院系的合作研究平台, 鼓励交叉学科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对接。

4. 集中资源, 发挥资源的集约优势, 通过聚焦于特定的研究问题, 突破传统组织体制对开展研究造成的条条框框的约束。

摘要:世界范围内大学的功能和使命正经历从传统的教育提供向知识创造和社会服务转变。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兴起的创业型大学已经成为加快知识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业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和载体, 其背后反映了大学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文章对国外创业型大学实践进行了梳理, 探讨了大学治理结构对大学科研创新的影响, 并据此对我国科研体制创新提出可资借鉴的意见。

创新创业型思维 篇8

一、创业型大学的产生

大学作为社会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都在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而发生不断的发展变化, 创业型大学也是随着大学使命的演化而形成的。

1. 大学使命的演化。

19世纪中期以前, 大学的使命大部分还是在教学的范围内, 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承和教育者角色和政府的下属机构孤立而单纯的运转。到了19世纪中叶, 作为特殊机构形式的研究型大学, 把在大学和科学协会发展起来的教学与科研两种活动结合了起来, 逐渐将科研纳入到了大学的使命中。研究型大学将知识进行汇集整理, 并萌发了一定的创新活动, 体现出大学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的潜能。

随着产业与商业机会慢渗透到大学的研究中, 创业型大学的土壤渐渐成熟, 由此大学有了第三个使命———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使命, 并在新出现的基于持续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模式中将起着领导性的作用。进入到21世纪,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大学的使命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教学和研究演变和扩展到注重经济与社会发展, 并在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创业型大学肩负的创新使命。

20世纪初,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 首先提出了“企业创新”的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种情况: (1) 采用一种新的产品; (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 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5) 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研究者一般把以上五种形式归结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组织三类。

从定义来看, 对于真正的创新而言, 显然大学的教学研究的使命还不足以胜任。那么这时, 需要大学开始发挥它的第三个使命, 逐步由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过渡。创业型大学倡导将创新的知识投入实际应用使之商业化, 并真正成为这些创新的实施者。

成为创业型大学有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由足够的自主性, 尤其是在其战略方向上;第二点是它必须与其他机构密切的发生着作用, 而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而存在的象牙塔。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大学才能以有资格以主体的身份进入经济社会, 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 进行创新活动。

因此, 创业型大学不仅作为新思想的来源为现有公司服务, 还以新的形式把研究与教学功能结合起来, 成为新公司形成的来源, 特别是在现今科学技术领域。从另一个角度说, 当开展大学增加与知识资本化相关的创业活动时, 现存产业可能同时既把它看作是竞争对手又把它看作合作伙伴。最终大学将与政府、企业共同构成知识社会的主体力量, 它在创新的过程中既同政府、企业有着紧密的关系 (可以是合作, 甚至是竞争) , 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独立的身份。

二、创业型大学在知识社会创新中优势来源

创业型大学相对于政府、企业而言, 在现代知识社会中成为创新主要力量来源的优势也日趋明显。

1. 相对稳定的组织。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了, 各个国家的大学在很长的时间内, 无论从组织结构, 还是发展沿革上来看, 都是相对稳定的。尤其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卓越成就的大学, 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长久的存在下去, 因而大学有着承载历史与传承知识的重要作用。

知识社会的创新, 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且风险极高的活动, 从这一点上看, 创业型大学既有企业的某些身份特征, 又拥有政府的相关支持, 同时自身还有抵御一定风险的天然优势, 这些使得大学在创新的投入上具有相对持久的稳定性。

2. 学生与教师的优势。

在企业里, 员工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 为了保持稳定性, 频繁的人员流动并不是企业所期望的。而大学则正好相反, 新旧学生的交替变化是大学能不断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大学正是通过进进出出的学生流获得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利用新生的进入不断的更新研究群体, 通过他们毕业进入新的工作岗位不断的补充产业和政府。

同时, 教师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 大学的教师可以得到非要重要的空闲时间, 并拥有利用设备的自由空间和开展新创新活动的自主性。而企业的管理者一般更多的关注已有问题的解决, 疲于奔命。

3. 特殊的身份使得大学比企业更有优势作为真空地区的创新领导。

由于政府管理边界往往与经济区域不一致, 所以可能存在着政府领导的真空或空白。在这些区域里, 一所大学往往比一个企业 (因为区域内相关产业肯定不止一个企业) 更容易召集到合作伙伴, 进而在同企业互相作用过程中占领导地位, 填补这个空白。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硅谷, 为了在周围形成新技术产业, 斯坦福大学在区域创新中起领导和组织作用。这个过程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硅谷的公司形成活动, 起源于自19世纪末开始的鼓励斯坦福工学院学生创建公司的创业行动。当时, 人们意识到大的工程技术性大学需要公司作为区域支撑结构, 否则毕业生将会流动到别的地方。

三、创业型大学在知识社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创业型大学将成为一只不容忽视的力量活跃在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中, 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 创业型大学为知识社会培养和输送创新型人才。

知识社会创新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大学一直以来就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职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 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创业型大学无疑是培养和造就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摇篮, 成为知识创新和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心。高等教育办学结构布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建立起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

对企业而言, 利用大学在人才、科研方面的资源, 以及大学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 能够缩短成长时间, 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创业型大学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及解决就业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 创业型大学为技术创新和区域发展提供孵化器。

新的财富需要基于知识经济活动源源不断的被创造出来,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 创业型大学不仅有促进智力进步的重要作用, 而且还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创业型大学、尤其是创业型大学的集合体, 能为技术创新和区域发展提供良好的孵化作用。比如于2007年9月批准成立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 是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及科技创新资源, 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扩散高新技术, 实现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中心, 为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的创新创业基地;是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是黑龙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

3. 创业型大学或将成为知识社会创新的领导机构。

在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撰写的《三螺旋》一书中, 将创业型大学的独特作用同政府、企业联系在一起, 提出了著名的三螺旋理论。三螺旋的主要论点是: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 大学—产业—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创新条件的关键。产业、政府、大学都是三螺旋的重要成员:产业作为进行生产的场所;政府作为契约关系的来源, 并确保稳定的相互作用与交换;大学则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来源, 是主要生产力要素[1]。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他们可以看作是创新的新鲜力量) 由大学培养出来, 另一方面实施大学后继续教育与培训也在日益增加, 这些都标志着“大学的经济与社会实践活动正在被社会普遍接受”[2]。在知识社会中, 创业型大学面向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创新资源,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的创新创业基地。通过重点建设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技术转移平台、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等, 解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和共性技术问题, 发挥源头作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为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预见, 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大学使命的不断演化和知识社会的到来, 创业型大学的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 或将成为知识社会发展中创新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1]Rashdall, Hastings.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in the Middle Ag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96.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篇9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产业的转型升级大时代,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数据化、智能化、连接化、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生产制造和商业服务技术的主流方向。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将会对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时,还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能力不强,教学方式不能有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学校推进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国办发〔2015〕36号文件,为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契机,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切实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

1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1)从国家政策形势层面来看。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3月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11个重点发展的领域,即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这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看。目前我国一方面面临着企业用工荒,尤其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情况更为严峻。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着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局面。出现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员工需求与大学生供给结构的不对称。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就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让学生在刚走出大学校门时就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3)从理论研究情况看。①在西方语境中,较早涉及学校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是古希腊三贤中的柏拉图。此后,亚里士多德、卢梭、裴斯泰洛齐、杜威、波尔等都曾发表相关论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杜威的观点,他认为:“学校只是为我们谋得了心灵成长的方法,其余就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吸收经验和解释经验。”杜威作为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表明:高等教育的存在,并不是因具有教育形式的“学校的存在”而存在,而是因“社会的发展”而存在,“脱离社会背景的教育”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这番话为评判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标准”,即“基于社会背景,不脱离社会发展”的动态标准。②在本土视野中,我国先贤们的观点,如孔子在《学而》中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荀子《劝学》中曰:“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故过矣。”在近代,蔡元培、陶行知、梁漱溟等教育学家对此也有相关的论述,如陶行知认为,“大众的教育寿命可以延续到和个人身体寿命一样长。”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大学生就业的时代需要,结合国内国外教育学家的观点,可以大致看到这样一种倾向,即学以致用,重视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换而言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辅助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为导向,以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要。

2 推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设内容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中加入创新创业型的培养,需要做到:(1)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扩大知识视野、更新补充知识,以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业、创新的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学内容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或以补充、扩展、深化更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3)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学评判标准应以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经济高度发展的需要为基准,基于社会背景,而不脱离社会发展。具体而言,从理论与实践上细分,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2.1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分析

(1)分析国内外发展的差距问题,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2)做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体特征分析。一是学习者动机由“学历取向”到“社会需求”转变;二是学习者理念由“提高素质”到“改进实践”转变;三是学习者方法由“教师主讲”到“互动共享”转变。(3)做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客体特征分析。一是教育导向的不同决定创新创业型人才改革客体的配置;二是课程体系要由“教材搬家”到“因材施教”转变;三是教学资源方面,由“重复建设”和“资金短缺”到“优化配置”转变。(4)做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环境特征分析。一是环境视角下欠发达地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点;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由“政府垄断”到“社会参与”试点。

2.2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分析

一方面,要做好调查研究,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需要结合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为使结果科学合理,需要做好样本说明及调查结果分析,主要包括样本说明和调查的主要问题及数据分析。聘请专家打分,采用基于格栅获取的模糊Borda数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并对指标权重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建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模糊评价体系,并应用数据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培养目标的实施状况。

2.3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

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从两创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出发,基于课改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技术与平台的催生下,如何利用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模式,变革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

3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加快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只有着眼于实际情况,强化应用性课程的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向着更为良性运行的方向发展。

3.1“互联网+”教学

“互联网+”不是简单地使用互联网,而是互联网与全产业结合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必然新业态。它以信息通信技术为纽带,以互联网为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业态。“互联网+”教学将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教育。(1)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开展网络教学,凭借网络获取信息快、涉猎范围广的优势,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3)把开放大学的网络远程教育,转变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4)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3.2 微课

微课是指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的方式对教学过程中某个知识点的讲解或整个教学活动全过程进行记录。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的优势在于:一是教学时间短。时间通常在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二是教学内容相较于传统课堂更加精炼。三是教学资源容量较小。适合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重复观看,巩固学习内容。四是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五是草根研究,趣味创作。六是成果简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由此可见,微课作为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3.3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通过重新调整课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利用课堂的宝贵时间更专注于基于某一项目的研究学习,共同探讨项目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翻转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获取和整合学习资源的能力。学生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观看讲座,并随时参与在线讨论,老师则转变过去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时间变为更侧重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或户外体验。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通过重复地播放视频,进行多次虚拟实验,从而更好地巩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一是教学视频短小精练。视频时间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选取的是最重要和最精彩的课堂内容,弥补了传统教学视频因内容过于冗长而使学生乏味的缺点。二是教学内容清晰明了。清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听起来更加轻松,在学习的过程中搭建了很好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三是重新构建学习流程。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很好的规划,学生如果按照既定的学习流程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传递是在课前进行的,在某些程度上相当于课前预习,但是与传统的学生自己课前看书学习不同,在上课之前老师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互动,老师在课前提供视频并以在线交流的方式进行辅导。课堂上主要是内化吸收,老师在课堂上以答疑解难的形式给予有效的辅导,同时,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3.4 智慧校园平台

智慧校园是指运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来改变学生、老师、工作人员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智慧校园主要建设以不同类型用户为中心的业务管理信息平台,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多功能模块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充分满足校园用户个性化需求。例如,目前,腾讯公司开发的智慧校园平台是集学校管理、学习生活、教师办公、家长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校园服务平台。该智慧校园平台与微信绑定,学生可以通过微信交学费、一卡通充值,可以在微信上查课程、查校车等,学校重要的通知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送等功能。

参考文献

[1]闫磊,李亚兵.欠发达地区经济管理类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20):53-55.

[2]高志敏.成人教育:再解读与再认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08(11):72-85.

[3]王海燕,李建珍.英国文化对英国远程教育的影响及启示——以文化价值取向为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109-112.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及其现实意义 篇10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指出: “在‘学位= 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1998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则强调:“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 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在此期间通过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行动框架》更加明确地指出: “使他们( 毕业生) 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2]因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高校积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乃是世界大势所趋。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1998 年我国公布的《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3]即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必须努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1999年,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 “要努力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4]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重点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

2010 年,胡锦涛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 “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5]党的十八大报告则再次强调: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6]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上升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度。换句话说,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 年11 月8 日,习近平在给2013 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的贺信中指出: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并且强调: “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7]四天之后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明确要求“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8]。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综上所述,传统的高等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必须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传统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只能取得考试成绩的高分,但是能力一般; 只能简单地毕业后就业,而不是毕业后创业; 只能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者,而不是一个积极的创造者; 只能是“等、靠、要”者,而不是“创新、创造、创业”的“三创”者。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积极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

众所周知,要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就必须将创业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的过程始终,关键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技能和品质等。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就是要将创业教育贯穿于现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始终,而不是在高等教育中简单地加入创业教育。那么到底什么是创业教育? 一般而言,有广义和狭义的创业教育。狭义的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的经商能力,能够创办企业,简单理解,狭义的创业教育就是企业家速成班[9]。如果是这样的话,开展创业教育就很难实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因为这样的创业教育就是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中增加相关课程,通过相关的实践教学,达到大学生具备企业家的精神、品格和能力等。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少数大学生能够成功创办企业,也仅仅是少数大学生的行为,完全不可能使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成功创办企业而成为企业家。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谁来成为这些企业的各层次员工呢? 并且这样只能导致当代大学生仅仅具备企业家的精神、品格和能力,而没有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现实的状况也表明,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摆小摊、开网吧和开小餐馆之类的低层次创业,并且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 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听说有大学生摆小摊、开网吧和开小餐馆等之类的创业达到做大做强而成为一个知名品牌、甚至上市的可靠消息) 。因此,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创业教育肯定不能是狭义上的创业教育。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广义的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会和管理技能”[10]。即要将创业教育渗透和结合到现行的教育过程始终,突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品质等。因此,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开展创业教育,必须包括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技能、创新创业品质( 人格) 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样的创业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具体情况,要真正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破除对创业教育理解的四个误区:

1. 创业教育不是企业家速成班。这是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由于这个误区的存在,在具体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往往特别强调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经商能力。由于资金的缺乏,开展创业教育的结果往往就是鼓励当代大学生去校外摆地摊、开网吧和开餐馆等; 或者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之外专门聘请一些创业的成功者来为当代大学生做励志报告,当面传授创业的技能、方法和品格等。这种实践教学不能真正实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没有真正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真正将创业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并且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培养当代大学生急功近利的不良品质。如果创业教育就是企业家速成班的话,那么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促使当代大学生早日创业进而早日获利; 如果在高等教育中贯穿这样的创业教育,那么就完全会导致当代大学生走向追名逐利的深渊; 如果是这样,创业教育就已经完全背离其初衷了。

2. 创业教育不是现行高等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这个认识误区就是将创业教育当作现行高等教育的课外教育来进行,并没有将创业教育贯穿于课内教育。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现在的高校乐于开展各类的创业竞赛,如创业设计大赛、创业模拟大赛等[11]。但是无论开展多少创业竞赛,最终真正参与其中的只能是少数大学生,而不可能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参与其中; 并且由于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这样的创业大赛的质量也不高;由于没有将创业教育贯穿于课内教育,课外教育不可能真正高质量地运转下去,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创新创业知识,另一方面,是如此之多的创业竞赛到底有多少能够达到“务实”的效果。因此,这也不是真正的创业教育,只能是课外教育形式的一种而已。

3. 创业教育不能仅仅由经管类教师来完成。正是有了上述两个认识误区,往往就将开展创业教育的任务完全交给经管类专业的教师来具体执行,其余的专业教师基本上就处于旁观状态,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往往就被认为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经商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等,并没有认识到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为创业而创业,在创业的过程只有重复( 希望重复经管类教材上所指的成功者轨迹) 而没有真正的创新,因为真正的创业教育是需要全校教师来共同完成,否则创业教育就不需要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而仅仅是经管类专业的创业教育。

4. 创业教育不能仅仅是为了提高就业率。由于没有认识到必须将创业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而片面地将创业教育当作提高当代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因此,现在很多高校都将开展创业教育的执行机构放在学工处下属的就业指导办公室。这样做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认为,开展创业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就业率。这样就大大缩小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即创业教育就是为了促使当代大学生能够顺利地就业。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对创业教育认识功利化( 这也是一些高校乐于推进创业教育的根本原因) : 就业率的提升与否成为衡量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这样就从根本上误解了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结合上述误区,就必须认识到,开展创业教育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突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这意味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集合高校的全校资源共同完成,而不是某些专业教师和某一校内机构就能完成的。

三、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1. 创新创业知识素质。广博的知识结构是能否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前提要求。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为此,要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关键在于让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广博的各方面知识,而不能只掌握专业知识。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创新创业型人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才( 这是不可能的) ,而应该是“一专多能”的创新人才: 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掌握多方面知识,特别是要有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的知识。根据创造学的一般理论知识,往往具备深厚的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知识的人更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就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本真含义而言,也是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仅仅精通某一方面知识的“专才”。因此,要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就必须让他们掌握尽可能广博的知识。

2. 创新创业能力素质。超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是能否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仅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学以致用,进而能否根据现实的发展实际进行创新与创业。掌握了广博的知识仅仅是表明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并不代表他们的能力超强; 只有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时候,才能说真正已经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了,即达到这样的效果: 运用广博的知识,结合具体变化了的新现实,解决新问题,取得新成果。因此,有广博的知识并不代表就有超强的能力; 而超强的能力应该体现在具体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 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具备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超强能力素质。

3. 创新创业品格素质。创新创业的品格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大学生比较缺乏的一个方面,更是当前高校不太注意培养的一个方面。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优秀品格是一个在学习中的养成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过程,具体体现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优秀的品格( 如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知法守法等)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只能是空谈。因此,创新创业的优秀品格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一环,直接决定了能否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为没有优秀的品格,不仅不可能进行正常的创新创业,还可能会扰乱整个国家的创新创业。

4. 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创新创业的心理素质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兴趣、自信、动机、意志和情感。一是必须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兴趣,当代大学生才能够积极地想方设法进行创业。二是要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否则就会影响到他们创新创业才能的发挥。三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创新创业,即对创新创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当代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认识。四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在具体的创业过程中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特别是要有抗挫折的意志品质。五是当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必须具有积极向上的热情和理智清醒的激情。

5. 创新创业方法论素质。创新创业的方法论是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实践基础,只有创新创业型人才掌握正确而科学的方法论,创业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方法论主要是指达到创新创业的途径和手段。从具体的创新创业过程分析,这个方法论应该是既有某一特定创新创业的具体方法,也有创新创业的一般方法。无论是具体方法还是一般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具有扎实的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掌握正确而又科学的方法,创新创业的理念、思想、动机和蓝图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创新创业型人才才能被真正培养出来。

总之,要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就必须在知识、能力、品格、心理和方法等五个方面入手,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创新创业型人才就不能真正培养出来。这五个方面是一个辩证统一体: 知识是前提与基础,能力是核心,品格是关键,心理则是必备素质,而方法则是实践能力的体现,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1. 迎接知识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的需要。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基础上的崭新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对于我国而言,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只有能够不断学习和创新知识的国家,才能抓住知识经济的机遇,否则就只能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换句话说,原来适合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的所谓技能型人才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了。因为这样的人才缺乏重要的创新精神,因而只能简单地重复生产,只能适合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创造出低科学附加值的劳动产品。如果是这样,就只能接受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会慢慢地边缘化,永远无法进入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带。因此,要抓住知识经济的机遇,关键在于能培养出成批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型人才。这就要求我国的高校必须深化改革,促进教育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以抓住知识经济的机遇和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预计在2020 年就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所谓的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这就要求国家的研发投入必须占GDP的2% 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强,对国外的依赖必须低于30% ; 并且创新产出高,世界公认的20 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达到世界的99%[12]。因此,要真正实现在2020 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关键还在于我国的高校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否则即使国家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再大,也会由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缺乏而在科技进步上举步不前,更不要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了,创新产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3.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到底如何来改革?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我国的高等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原地踏步的话,培养出来的人才就肯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转变观念,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促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使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从“高学历”向“高学力”转变,促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发生根本的转变,由原来的“等、靠、要”转变为敢于“创新、创造、创业”,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

4. 解决当前高校就业问题的需要。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历史条件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应该相应地转变。我国每年均有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如果每年均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直接涌向就业,肯定就会不断出现“毕业就失业”的状况。在这样的境况下,当代大学生就必须破除原来的“等、靠、要”的思维方式,不能简单地走向就业市场,而应该积极实现自我创业。这样才是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就业的最佳途径。

5.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的条件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实质上,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是一致的。只不过结合当下的历史条件,突出强调“创新”而已。要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这一根本目标,就必须尽快地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或者说,在当下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在于高校能够不断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

总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真正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关键在于将创业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始终,必须在知识、能力、品格、心理和方法等方面下功夫,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创新创业型思维 篇11

关键词:工科院校;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策

1 建立“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社会经济发展对创业型人才已形成较大需求。由于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有所减弱,“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80多万人就业,“十一五”时期下降到仅能带动70多万人就业。因此,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下,即使保持同样的发展速度,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显然已经不够。同时,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往日的“就业型人才”似乎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成为当今社会最迫切需要的人才。

(2)以创业带动就业符合我国形势要求和国际趋势。十多年来的高校扩招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而2006年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较之2005年实际接收安排的毕业生人数相比,降幅达到22%。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生就业率日益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就业压力困扰着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分析指出:美国在1965年-1984年间,就业人数从7100万人增加到1.03亿,增长了45%,而且“几乎所有的就业机会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几乎全部都是由创业型和革新型企业创造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家的大公司不断裁减员工,但是这些国家的失业率却没有上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的中小企业非常具有生命力,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3)鼓励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国家对高校和大学生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尤其是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下,更要强调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2 建立“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创业”,从狭义上讲即创建新企业,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在已创建企业中的创业。目前国际上关于创业的多数定义都强调了对机会的追求。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广义的创业概念既包括白手起家创建一个新企业,也包括对一个老企业进行组织、制度、技术、市场等的创新和再造。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学者都强调,创业是一个发现并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型”人才,一般是指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创业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应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等。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前提和创业的内在动力,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和创业理想等方面。创业知识包括创业一般知识、创业专业知识和创业辅助知识等。创业能力是指从事创业活动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市场机会捕捉能力、创新设计策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交往能力、运作能力、决策能力等。创业品质即创业者的身心品质,它是创业成功的内在支撑,包括健康的体质、敢于承担责任与风险、能够吃苦耐劳、善于合作、有毅力、坚忍不拔、自我激励、善于应变、回报社会、高情商等。

培养工商管理创业型人才,应以创业意识培养为引擎,以创业知识培养为基础,以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创业品质培养为核心,四方面素质需均衡发展、不可偏废。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缺乏对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引导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毕业生难以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创业型人才的紧缺,既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目前我国劳动力相对过剩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开展创业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一是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前提和创业的内在动力。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和创业理想等方面。培养、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是创业教育的起点。二是创业知识的培养。仅有创业意识而无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则无法保证创业成功。创业知识包括创业一般知识、创业专业知识和创业辅助知识等。三是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是指从事创业活动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市场机会捕捉能力、创新设计策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交往能力、运作能力、决策能力等。四是创业品质的培养。创业品质即创业者的身心品质,它是创业成功的内在支撑,包括健康的体质、敢于承担责任与风险、能够吃苦耐劳、善于合作、有毅力、坚忍不拔、自我激励、善于应变、回报社会、高情商等。

3 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改革对策

(1)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①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以创业意识培养为引擎,以创业知识培养为基础,以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创业品质培养为核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规律构建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专业交叉融合上,则开设辅修专业,开展双学位教育,吸引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和会计学等专业的学生参加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培养从事应用型工作的工商管理人才。②加大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力度,倡导启发式、研究性、情景模拟式和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在现代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方面,除了传统的老师课堂讲授知识以外,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现代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大实验性、实践性教学力度;在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方面,将课堂教学同课外训练、企业实践、科研活动、创业设计活动等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外导师指导相结合方面。

(2)积极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湖南工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与创业计划。自2004年开始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院团委和经济管理系均设立相应的科技创新和创业大赛基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全部参与科技创新或创业大赛。为了搞好科技创新和创业大赛,学院和系部建立了规范的科研立项评审、中期评审和结题评审规程;并采取了导师跟踪辅导制,使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训练和提升,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搭建对外交流和素质拓展平台。①与企业和媒体共创湖南工学院管理俱乐部,开展每周案例沙龙,定期举办大型工商管理论坛。工商管理基地的学生广泛参与,从而为了解企业、接触社会以及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中以就业、创业为主题的工商管理沙龙已成为一项品牌活动,深受我院校学生的欢迎。②开设综合素质拓展训练课堂。由著名素质拓展训练师主持,目前第四期课堂已经结束。参加训练的学生反映,12次训练课下来,他们的心态明显发生了变化,一种挑战自我、开发潜能、团队协作、成就人生的积极心态建立起来了,这就为其将来成功创业或就业奠定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目前从四届已成功就业或创业的学生反映看,素质拓展训练对工商管理学生创业受益非浅。

(4)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主动性与国际化视野。每年至少有3-4门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实行双语或纯英语教学,并借鉴外文教材设问式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领导能力、进取心和合作精神。加强课程内外的创业引导。开设创业管理概论、风险投资等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并在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中进行创业心理、创业行为的分析、诱导。

参考文献

[1]曹昌年.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创业型高素质人才[J].物理与工程,2006,(2).

创新创业型思维 篇12

一、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选取中国知网 (CNKI) 作为文献检索来源, 时间跨度为2005~2015年, 通过主题词按照“创新or创业and本科人才and培养”检索式进行检索, 并对一次检结果进行去重及剔除相关度不高的文献后, 共获取相关文献975篇。本研究即以这975篇文献为基础, 分析研究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在我国的进展。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 文献年代分布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 我国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的近10年历程中, 文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5年的研究量达到了总数的67%, 而且今年更是再创新高, 达到169篇。说明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关注逐年提高, 人们对大学生的教育不再停留在传统思维层面, 而是与时俱进提出更高要求, 这是时代的需求, 也是国家的需求, 自然也就成为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重点。鉴于研究仍在继续, 但从近几年的发文趋势来看, 可预测2016年的总发文量仍将继续增长。 (表1)

(二) 学科分布。

从学科分布看, 该主题研究的学科主要集中于应用与高等教育 (802篇)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39篇) 、机械工业 (38篇)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25篇) 、外国语言文学 (25篇) 、无线电电子学 (25篇) 、会计 (24篇) , 这一学科分布结果不仅反映了本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 同时也反映了大学各个学科领域都很重视人才培养, 在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大环境氛围下, 需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 结合社会发展要求, 不断调整优化培养方式和途径。

(三) 研究内容分布。通过对所有文献的整理汇总, 发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实践为基础,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提出具体的培养方案。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才能形成相对完备的培养模式。目前, 已初步形成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为代表的五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这五种培养模式处于领先地位, 其他各大院校在参考学习过程中, 结合自身院校实际情况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之路。浙江大学着眼于“时代高才”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教育模式创新、文化熏陶、平台搭建和制度保障等多视角形成合力, 全方位推动创新创业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山东大学于2002年率先在国内提出并倡导实施学生“三种经历”教育, 于2008年进一步将其总结、拓展、提升为“三个相跨、四种经历”人才培养模式, 简称“三跨四经历”。江西财经大学把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潜能上, 这种素质与潜能可表述为:“信敏廉毅”的素质+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 同时具有发现机会、把握机会的本领和创造业绩、追求成功的信念。

2、以国外研究为基础, 对其培养方案进行总结, 并提出适用我国的培养对策。

国外发达国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较长, 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已经形成了卓有成效的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他们主要从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项目、高校科技园、导师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的尝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耶鲁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博雅和专精相结合的哲学理念、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文化品性、学科和技能相结合的通识教育、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育人方式、严谨和自由相结合的民主氛围。国外成功的培养模式对于我国高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以学科要求为基础, 依据学科特点, 提出创新的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学科培养需求, 专家学者根据学科要求、学科目标、学科特点, 提出了相应的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刘广林等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课程结构、培养途径、管理运行机制及教学组织形式。西华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依据“情景”、“协作”、“会话”和“资源”等所形成的学习环境, 通过认知实习、模拟实训、商务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 使学生既掌握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 又培养学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专家学者从其他不同角度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展开了研究, 例如基于某种理论、地区发展特殊需求、某种目的等的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途经研究, 对当前开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难题展开研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评价方面的研究等, 为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策略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基础。

三、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一) 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为教育指明培养方向。

习近平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提供更有力条件, 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 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理应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列。由此可见, 从国家层面已经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提到了发展的重要位置, 在此背景之下,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应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 各高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实施, 有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进展。

为顺应时代需求, 各高校尝试展开各类创新型教育培养模式, 并取得一定的成就, 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实践经验。例如四川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全面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努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竞争力。一是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实施了高水平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三是推进了非标准答案考试、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四是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教师队伍和创新创业实训体系。

(三) 各项创新创业活动适时开展, 极大地带动学生的热情和激情。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在高校创新教育模式的同时, 社会各界也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组织各项活动, 即为高校人才提供了创新创业活动平台, 也极大检验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带动了学生的热情和激情。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高校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 是高校创新研究的方向, 目前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社会各界已逐步意识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而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完成的, 需要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进来, 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和机会, 搭建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 提供实践操作的空间和支持。

摘要:在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高校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为更好地促进未来人才培养的创新型实施, 从文献年代分布、学科分布、研究内部等方面对高校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 并从国家政策支持、各高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实施等方面阐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发展趋势。

关键词:创新创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参考文献

[1]王宪华, 王建立.以“本”为本打造本科人才培养新格局——山东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 2015.2.

[2]张家勇, 朱玉华.耶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 2012.10.

上一篇:员工激励制度下一篇:先行者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