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思维

2024-08-09

创新性思维(共12篇)

创新性思维 篇1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 表现为人们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和专注性。它是一种思维的惯性, 其基本特征是: (1) 将新问题归结为旧问题的趋向性; (2) 扩大已有经验的应用范围。思维定势有积极的一面, 但也有消极的一面, 主要表现在习惯性思维上, 容易产生负迁移作用, 也会造成方法定型化, “先入为主”的情况有时还会以“功能僵化”的形式反映出来, 从而形成思维的惰性与呆板性, 妨碍创新思维的发展。

为了克服思维定势消极的一面,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采取反思维定势的措施。克服思维的封闭状态,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克服思维的惰性状态,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克服思维的僵化状态,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克服思维的凌乱状态, 培养思维的组织性。

已知买3个空啤酒瓶可换1瓶啤酒。现在有120个空啤酒瓶, 最多可以换多少瓶啤酒?” (1瓶啤酒指1个空啤酒瓶+1个啤酒瓶中的酒) 。学生都这样做:120÷3=40, 4÷3=13……1, 13÷3=4……1, 4÷3=1……1, 剩下3瓶还可以换一瓶, 总共可以换:40+13+4+1+1=59 (瓶) 。许多家长也这样认为。但这道题的答案是最多可以换60瓶啤酒。家长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脑筋急转弯”, 成年人都想不出, 孩子怎么办?家长为何有这种感慨呢?是因为大家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

解决本题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 可以从别的方面来思考问题, 只需从题目中3空瓶啤酒瓶可换1瓶啤酒这个条件进行组织, 再灵活、创造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种思路:逐步推导法。第一次, 用120个空啤酒瓶换来40瓶酒 (含瓶) , 喝完酒后得到40个空啤酒瓶;第二次, 用40个空啤酒瓶换来13瓶酒 (含瓶) , 还剩1个空啤酒瓶, 喝完酒后得到14个空啤酒瓶……列式:120÷3=4040÷3=13……1, (13+1) ÷3=4……2, (4+2) ÷3=2, 40+13+4+2=59。因此, 一共可以换59瓶啤酒 (不含酒瓶) , 还剩2个空啤酒瓶。关键剩下2个空啤酒瓶怎么处理?方法1:分析酒瓶个数与能喝到的啤酒瓶数之间的关系。喝完40瓶酒后, 原来的120个空啤酒瓶就剩下40个空啤酒瓶即喝40瓶啤酒需要80个空酒瓶, 每喝1瓶酒要2个空啤酒瓶, 因此2个空啤酒瓶可以换1瓶啤酒喝。方法2:借助生活中借东西、还东西的经验得出, 可以先向商店借1瓶啤酒喝完后再给商店3个空啤酒瓶。这样还是按照3个空啤酒瓶换1瓶啤酒 (含酒瓶) 的方法交换, 商家并不吃亏, 即从这个角度看, 2个空啤酒瓶换1瓶啤酒 (不含酒瓶) 也是可行的

第二种思路:根据3个空啤酒瓶可以换1瓶啤酒以及每瓶啤酒 (含瓶) 喝完后又有一个空啤酒瓶, 得出每2个空啤酒瓶可以换1瓶啤酒 (不含瓶) 。因此, 120个空啤酒瓶最多可以换60瓶啤酒 (不含瓶) , 列式为:120÷ (3-1) =60。

通过思维的转移, 从而不使自己的思维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个侧面, 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转移思维方向与联想方式, 不断改进与扩充已有的结果, 不仅重视常规方法, 同时也重视非常规方法, 得出的结果立竿见影。

又如有3个大学生到一个旅店投宿, 旅店还有一间客房, 安排他们3人住在这间客房里。经理说要收600元, 于是他们每人交了200元住下了。后来经理发现他们是大学生, 可以优惠一点, 决定总共收550元。经理派一名服务员退给他们50元。服务员边走边想, 50元他们3个人分也分不开, 不如给他们30元, 剩下的20元就归我了。服务员退给他们每人10元, 私自留下20元。可是他回去一想, 觉得有问题, 怎么算都是少了10元。他想:他们每人交了200元, 我退给他们每人10元, 等于他们每人都交了190元, 190元×3=570元, 再加上自己留下的20元, 总计590元, 那么还有10元钱到哪里去了呢?解决本题时可以用逆向思维来思考。用逆向思维去考虑和处理问题, 往往可以是从“出奇”出发, 而达到“制胜”的目的。

什么是“逆向思维”呢?逆向是与正向比较而言的, 正向是指常规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想法与做法, 逆向则恰恰相反, 是对传统习惯、常识的反叛, 是对常规的挑战, 它能克服思维定势, 破除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模式, 它会使人感觉新颖, 喜出望外, 别有所得。实际上, 这种逆向思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倒过来想”。它的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顺推不行, 就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 就想办法间接解决。本题可这样解释:600-50=550是3个人的, 服务生藏起来了20元 (20元也是3个人的) , 每个人还有10元:3×10=30, 50+20+30=600。或实际上是三个人每人交给190元, 一共花了570元, 其中550元给了老板, 剩下的20元被服务员拿去了。换个思维方式思考, 再困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在生活中, 人们总是习惯于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总是习惯于按照一种方式去解决问题, 从来也不去尝试全新的思考方式, 这会让人的思维逐渐僵化, 会让人的生命变得毫无生机。如果能突破思维定势, 换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换一种眼光去面对困难, 就会获得丰盈又芬芳的硕果。

创新性思维 篇2

创造性思维主要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我们要解决某一创造性问题,首先进行发散思维,设想种种可能的方案;然后进行集中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确定一种最佳方案。在创造性思维冲,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发散思维更为重要,它是思维的创造性的主要体现。发散思维可以突破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局限,重新组合已的知识经验,找出许多新的可能的解决问题方案。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方向和范围的,可以“标新立异”“海阔天空”“异想天开”的思维方式。没有发散思维就不能打破传统的框框,也就不能提出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多有直觉思维出现

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步地分析,而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不仅是创造发明的先导,也是创造活动的动力。直觉思维的结果,是使用逻辑思维所得不到的预见、捷径,或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雏形。它往往从整体出发,用猜测、跳跃、压缩思维过程的方式,直觉而迅速地领悟。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直觉思维开始的。例如,达尔文通过观察植物幼苗顶端向阳光弯曲,直觉提出“其中有某种物质跑向背光一面”的设想,以后随科学的发展被证明确有“某种物质”即“植物生长素”。数学领域中的歌德巴赫猜想、费尔马猜想等都是当初数学大师未经论证而提出的一种直觉判断,但为后人所确信,并为此进行了论证。直觉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中的一个重要思维活动,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而不是拘泥于细枝末节;二是对问题的实质的一种洞察,而不是停留于问题的表面现象;三是一种跳跃式思维,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展开思维过程。直觉思维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进行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有助于人们形成深邃的直觉。

3、创造想象参与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与创新思维 篇3

关键词:比较法;历史教学;历史思维;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69-02

比较法就是一种确立事物间统一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要求人们依照既定的标准把彼此间有着某种特定联系的事物进行比照,然后,确立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相异之处。同异关系可以在同类事物之间,可以在不同类型却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事物之间。思维过程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能动反应,多指对事物从具体到抽象或从个别到一般的比较。只有比较,人们才能够探索出事物间的“同中之异”或“异之不同”,从而,加深对事物的本质及其一般规律的正确认识。

运用比较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我们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判断、总结等,进而,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这一系列的认知活动,较好地完成这个学习目标呢?

一、强化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学习并掌握历史知识

我们要引导学生加强学习,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并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还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从宏观上说,比较方法的理论与要求都涵盖于其中,我们要自觉运用比较法来备课、上课、评价,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强化意识,指导他们逐步掌握这一学习方法。

人们在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向来注重比较法的运用。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就科学地运用了比较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比较和归纳,才让我们能够比较完整地了解到中国的古代历史。马克思也是运用了比较法对资本主义产生前后的各种形态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广泛而精确的比较研究之后,才形成了《资本论》这一巨著。列宁也是结合当时俄国社会的具体情况,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出了“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获得胜利”的论断。毛泽东在其《矛盾论》等系列著作中,更是娴熟地运用了比较的研究方法。

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高中历史教学自身的需要,也是我们能够正确全面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历史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实质是一个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的过程。只有运用比较法,我们才能够把握其本质与规律,我们才能科学完整地掌握历史知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方面,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或是国家与世界之间,它们既存有区别又彼此联系,而且,联系的状况又是繁杂不一的,既有必然性和偶然性,还要相互排斥。“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要想正确认识这些历史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就必须对它们进行比较,而且,运用比较法更利于学生比较清晰地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学习、了解和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

二、强化结构体系,运用比较法梳理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高中历史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课有三个模块,共25个学习专题;选修课作为学生的备选课程,目的在于通过拓展课堂学习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兴趣以促进个性化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知识结构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理清其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正确把握它们的横向与纵向联系,真正深入地了解人类历史,全面贯通地研究和掌握历史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法还能够挖掘出教材的思想性内涵,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研究历史,鉴别其中的是非、美丑与善恶、,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深化爱国主义的教育。而且,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历史,珍惜现在,并展望未来;通过中国与外国的比较,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高学生明是非,辩美丑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当然,比较法学习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无论是《新课标》还是《考试说明》,都对学生提出了多方面的能力要求,而这些要求本质上都包含或隐藏着比较的要求。重视学生运用比较能力的培养,就是交给了他们一种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基本概念,清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全面掌握历史知识,进而,触类旁通,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掌握比较法还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促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基本环节,运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思维

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能够学会转换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深刻认识人类历史发展中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过去与现在、我国和世界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强化问题意识,进而,增强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因果相循的。既有时间与空间上的惯纵,也有形式与内容上的差异。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总是从一个不平衡到平衡,再到另一个新的不平衡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基本环节的研究。认真研究教情、学情,潜心探求教法、学法,发挥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加强相关应用技巧的研究。从导入新课到内容讲解再到课堂小结;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从学法运用到考核形式再到评价方式,我们都要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进行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比较法是历史教学和研究的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课程学习,为历史教学的比较研究提供条件,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有效培养他们历史思维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百度文库.

消除思维障碍,培养创新思维 篇4

一、清除思维障碍, 提高思维能力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扫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一般会出现台阶现象, 也就是两极分化现象。高中物理阶段的物理知识, 无论是从难度上还是知识容量方面比初中阶段都难得多, 知识存在很大的跨度。种种现象表明, 高中物理知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比初中高得多, 改变这种现象的办法是扫除学生的思想障碍, 不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物理思维。其次, 进入高中以后, 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班级中物理成绩差异非常大, 不仅有个体差异, 而且存在群体差异。优等生能够通过观察顺利地解决问题, 但有的学生即便了解了课本知识内容, 对其本质问题还是不能深刻体会。如加速度的概念、电学、电工学等, 有的学生仍然会停留在初中的认识上。所以,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要扫除其思想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方法, 消除思维定势, 适应新的学习形势的需要。

二、灵活联想变换, 培养有序思维

一切物理现象都是有序的, 人类对物理现象认识的过程也是有序的, 所以, 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具体做法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式, 使学生拓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在做习题时有的题目可用基本方法解, 这些题目思路明确, 方法直接, 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有些题目条件比较隐含, 内容新颖有趣, 提问深奥, 结果不容易直接获得。如果用基础方法去解, 则可能很难有结果。这就要求充分挖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灵活地进行联想与变换, 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牛顿定律F=ma这一公式, 是一个相对于质点的某一时刻而言的, 根据定律与有关概念学生应该能理解。运用牛顿定律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一物体或一组物体, 要把它们看成是一个质点。质点一旦明确了, 质量m就能确定, 加速度a与受力F才能够分析出来。质点的受力与加速, 除了根据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弹力、摩擦力、电场力、洛仑磁力公尺与加速度定义、运动学公式外, 还需要把力与加速度结合在一起分析, 这样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三、掌握思想方法, 促进思维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详细地描述物理知识、定理的背景及形成的过程, 从逻辑性转向抽象性的过程, 论证推导的验算过程, 社会实践中应用的表现。全面地告知学生, 物理学科中每个定理的起源、发展、应用, 把科学思想方法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长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 就在桌面上演示推动物体, 从静止开始慢慢前移, 如果停止推动, 物体则静止, 因此得出结论,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同时, 告诉学生这一结论沿用了几千年, 直到后来人们发现, 当猛推物体时, 物体会从静止到运动再回到禁止, 这个过程中也是力来维持的吗?然后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过程, 把一个小球在对称的斜面上方释放, 如果没有摩擦的情况下, 小球就会滚至对面等高的位置, 然后往回滚动。如果把对面的斜面换成平面, 小球为了滚动到等高位置就会无限滚动下去。那么在实际生活中的小球实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球的停止?小球在滚动过程中有力在维持吗?通过这样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产生了思维的迁移。

四、分析综合思维, 提高思维品质

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物理性质及运动规律, 就必须了解物质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的性质、特点和相互联系。所谓综合就是从事物的不同侧面出发, 综合分析各种情况。分析与综合强调的侧重点个不同, 但属于重要的思维方法。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训练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提高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 为了弄清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采取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方法。先让其中一个物理量保持不变, 再探究其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保持另外的一个物理量不变, 研究剩余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师生一起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保持电阻不变时,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保持电压不变时,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这个基础上, 再综合得出欧姆定律。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变化获得思维方法, 这比直接告诉学生欧姆定律的意义更具有实际意义。

总之,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克服思维定势, 有利于认清各种物理现象;扫除思维障碍,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思维, 不仅使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年魁.浅谈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 2010 (12) .

[2]张永胜.高中学生物理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J].中学物理, 2010 (09) .

关于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式 篇5

(1)概念

系统是一个概念,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论,即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不等于其局部的简单相加。这一概念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某种本质属性,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和处延,其内容就是系统论或系统学。系统论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掌握的最高级思维模式。

系统思维是指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它不同于创造思维或形象思维等本能思维形态。系统思维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给我们带来整体观。

按照历史时期来划分,可以把系统思维方式的演变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古代整体系统思维方式——近代机械系统思维方式——辩证系统思维方式——现代复杂系统思维方式。

(2)方法

A整体法

是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从整体来考虑,把整体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让任何部分的东西凌驾于整体之上。

整体法要求把思考问题的方向对准全局和整体、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如果在应该运用整体思维进行思维的时候,不用整体思维法,那么无论在宏观或是微观方面,都会受到损害。

B结构法

进行系统思维时,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系统由各部分组成,部分与部分之间组合是否合理,对系统有很大影响。这就是系统中的结构问题。

好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部分间组织合理,是有机的联系。

C要素法

每一个系统都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构成,其中相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称之为构成要素。要使整个系统正常运转并发挥最好的作用或处于最佳状态,必须对各要素考察周全和充分,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

D功能法

创新语言课堂,培养创新思维 篇6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教学;培养策略

新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世纪,它所需要的是思维敏捷和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维模式的培育和创新,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方法,抓住契机,点拨诱导,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他们的思维能得到培养,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一、克服从众心理,培养独立性思维

课堂提问时也会出现,同一个现象,即使一连叫上几名学生来回答。答案也大多相差无几。没有独立思维,就不可能具有探索精神,也不可能有创新性思维的发生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再以先知先觉,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而应该帮助学生打破“从众心理”,巧妙提出疑问,鼓励他们争论,允许他们质疑,启发他们多方面寻求结论,对信息自主加工,在认真思考的前提下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当然,创造潜能的发挥需要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只有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才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开拓创新的火花。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造型思维

研究表明,小学时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具有创造力的萌芽,他们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利用他们的可塑性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使其创造力趋向自觉、稳定,让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总之,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当时学生的需求,进行实时而恰当地点拨引导,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求异性和创造性。

三、激发创造兴趣,培养发散思维

激活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篇7

●创设民主氛围, 激发创新火花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就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民主教学思想, 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 学生在课堂上自觉学习的热情越高, 创造性也就越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在教学民主方面堪称我们的典范, 他不光班级管理依靠民主, 讨论问题发扬民主, 就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也要与学生共同商量, 甚至连公开课上学什么、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 仍然跟学生商量。他的这种教风, 给了学生重大的自主权, 让师生真正处于平等的地位, 从而将教师的意愿化为了学生自己的意愿, 给课堂带来了活力和生机。在这种环境中, 学生以主人翁和高度责任感自觉学习探索。试想, “主人”们一旦自觉学习, 主动探索起来, 思维岂能不活跃、创新意识的火花岂能不迸发。

●灵活结合教材, 激发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特点, 在教学中, 我结合教材, 大胆进行教学设计, 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 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 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 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进行课程综合设计时, 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 提出恰当的信息技术综合设计课题, 这些课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难度;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设计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总之,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 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 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 优化教学设计, 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 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 从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

●激发学习兴趣, 引发探究热情

教师要千方百计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只有产生了兴趣, 才会有动机, 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 获得信息, 检验信息, 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 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目标激学

目标是一个人奋斗的归宿, 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 激励学生拼搏进取, 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的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 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 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 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 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 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信息技术的迫切性;近景, 上课伊始, 展示目标, 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学习, 激发进取心。

2.竞赛激学

争强好胜的心理, 使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 输入汉字练习这一节, 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 针对这一现象, 利用好恰当的契机, 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 利用计算机本身的考试软件进行竞赛, 人人上机, 看谁的速度快, 这样一来, 你追我赶, 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 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学科“整合”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创新性历史思维之我见 篇8

一、诱导学生由此及彼, 注重联系史实

如在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中, 第一专题的第一节课题就是《百家争鸣》。其实对于“百家争鸣”这一词语的本来含义, 学生从语文课堂中早已了解, 但从历史角度来讲, “百家争鸣”堪称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若要更好地掌握这一史实, 前提就要求学生们理解它的背景。这就到了展现学生将已学知识能否横向纵向联系的时候了。此事件的大背景正处于春秋战国这一混乱时期, 背景错综复杂, 综合起来说应该有四大方面:经济、政治、阶级及思想文化等种种因素, 这就要求学生将已学的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知识点回顾并进行综合、概括。而此刻, 教师就扮演了牵引者的角色, 从生产工具的改进、诸侯争霸战争及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等方面给予学生有益的启示, 鼓励学生将答案陈列出来。这样, 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又收到了锻炼学生联系史实能力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用批判的观点看有争议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后, 教材上增加了不少有争议性的问题, 相信很多同仁也深有此感。对此, 历史教师不能避而不谈, 或轻描淡写, 应该向学生作简单扼要的介绍, 使学生明白,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尤其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新的观点。例如《百家争鸣》一文中, 对孔子所倡导的“礼”的看法, 在所处的特定环境中, 无疑是要求对此进行客观评价。教师如果能鼓励学生全面分析问题, 结合时政背景和论者的阶级属性, 在学生的历史学习中无疑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发起学生对历史史实探讨的兴趣。

三、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我在这里所说的“与众不同”包括两层意思:第一是指与其他同学所持有的不同观点;第二是指与课本现行的结论不同的观点。记得在学习历史课程必修一时谈到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时, 有一个同学就对文中“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观点提出了疑问, 他认为, 在中国的领土上, 可以有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分法。他举例说明:香港自从1840年《南京条约》中被割占了香港岛开始, 直至1898年新界等被英国租界, 可以说香港就成为了完全殖民地;相同的, 澳门也是如此。而这位同学认为, 中国大陆可以说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 并不能将整个中国的社会性质都笼统地概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此他还特别写了一篇短小的论文, 并从历史上列举了许多材料。虽然这位学生在文中论述深度不够, 但是他能对课文中的结论提出不同的甚至是新颖的观点, 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所以应该积极地鼓励并给予他支持。

四、引导学生在历史文献中寻找新的历史功能

在新教材课本中, 大量地安插进了历史图片、资料和表格、数据等。近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也越来越注重史料的分析和考查。一方面史料分析题的比分增加, 另一方面新出现的文字表述, 也大多是以材料的形式出现。所以近年的中学历史新教材, 更注重史料的功能, 节选许多有关文献资料。这些史料, 大都是为了说明和论证课文中某一知识和结论。甚至于有的史料中证实的观点, 而教材中却不曾提及, 这是源于课本且高于课本的一种能力的提升, 因此我们就可以借着这些文献资料, 让学生仔细分析, 寻找其新的功能和价值。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而且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如现有一题:“1917年, 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 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 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 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 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 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此题要求学生回答李大钊强调的是何种观点, 所以学生必须紧扣考题来做出解答, 而不能拘泥于课本。

五、教师在寻常情境中激发学生创新灵感

所谓情境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我国古时候“孟母三迁”“断杼教子”的故事就是情境教学的典型范例。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里进行的, 这就需要创设教学情境。生动的情境设置, 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 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教学对象是有情感的学生, 良好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不良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产生消极颓废的情感。如果教师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教学就必然事半功倍。

六、教师引导学生发掘教材空缺

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多彩, 除了描述中外历史事件外, 还有许多图片, 可以说是图文并茂。然而, 中外历史悠久, 仅是几本历史教科书是不可能尽述的, 对事物的前因后果的分析, 更不可能做到细致和深刻。因此, 在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之处, 我们在平时可以就这些空白指导学生分析思考, 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例如, 在整个必修经济史、政治史和文化史中, 都不曾提到洋务运动这一历史事件, 但是在必修二经济史中谈到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在阐述原因时, 却说它受到了洋务运动的诱导, 这就给我们留下思考的空间, 我们可针对这点, 引发学生发掘材料并进行探索。

培养创新思维实现创新突破 篇9

而要实现思维创新, 前提是把思维定位于新的深度、广度、高度和速度。 创新思维是人的基本能力, 要创新就得有创新思维。 但创新思维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培养和提高的。 培养和提高领导创新能力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思维的开发、训练和行为修养、实践锻炼的过程。 那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1.强化问题导向。 培养创新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重视问题意识。 因为, 问题会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人们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快速变化是时代的特点。 每一个成功的奇迹都是不断求新、求变的结果, 多变、快变、巨变是21 世纪的主旋律。 我们在变化中寻找问题的起点, 在变化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陶行知说, “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大科学家玻尔也说, “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 去发现知识, 去实验, 去观察。 ”由此, 我们不难体会到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应该说, 任何创新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问题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看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才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树立明确目标。 发现和确认问题后, 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 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任何创新活动, 都是和目标分不开的, 也是为追求一定目标而展开的。目标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 能激发我们恒久的创造和探索热情, 为创新提供经久不衰的动机和动力;近期目标, 则能激发起人们进行创新的冲刺和冲动, 并对领导创新产生思维“聚焦”的作用。

有些人主观上却缺乏开拓精神,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或固步自封、自我感觉良好, 不想再创新优势, 攀登新高峰, 仍然停留在“不求上进、但求安稳、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中, 即使口头上喊着创新, 也是漫无目标的创新, 这无异于浪费时间和生命。 因此, 在创新过程中, 务必要把握住创新的目标, 在失败中寻求成功的动力, 在挫折中磨励自己的意志, 始终如一地沿着目标奋斗,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调动创新欲望。 实现创新目标的动力, 来自于一定的压力和欲望。 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没有创新欲望的人, 不可能追求创新, 也不会有所创新。 一个人有欲望, 才会有朝气, 才会积极主动, 才会有创新的行动。 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心中往往充满强烈的进取欲望, 而决不甘居人后。 法国统帅拿破仑曾说过,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 不是一个好士兵。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人按兴趣做事, 能够发挥潜能80%~90%, 注意力高度集中, 长时间不疲劳。 广泛的兴趣, 能使人们接触和注意多方面事物, 获得广博的知识, 具有开阔的视野和眼界, 从而强烈地吸引人们去不断开拓和创造。

4.塑造良好心态。 创新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需要培养广泛而持久的兴奋和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心态决定命运, 有积极的心态才有积极的人生。 良好的心理状态, 不仅是创新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 而且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消极的心态会抑制人的聪明才智, 长期的消极心理还会形成浓重的心理阴影, 产生更大的心理障碍, 影响创新目标的实现和规划的落实。 在创新过程中, 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在创新过程中, 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努力做到:不为功利所动心, 不为挫折所折腰, 不为困难所吓倒, 不为压力所屈服, 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宠辱不惊, 真正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强者。 在创新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逆境和困难。 逆境并不可怕, 只要有一颗不可战胜的心, 我们就能战胜逆境, 赢得胜利。

5.注重知识积累。 创新是以渊博知识为源泉的。 一个不学无术、孤陋寡闻的人难以对各类问题有什么高见。 所以, 广博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厚积才能薄发。 知识积累越丰富, 创新的成功率就会越高;理论根基越深厚, 创新的思路就会越清晰。 如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强烈的“本领恐慌”, 老老实实多学习, 既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恶补” 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基础知识, 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快充” 与实际工作有关的新技能”。 纵观历史, 凡是有作为的先哲伟人、巨匠大家, 几乎无一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通晓古今、才识渊博者。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在其所著《领导者》一书中, 考察分析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在内的许多杰出政治家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酷爱学习,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人之所以聪慧练达, 知识渊博, 也是通过不懈的学习获得的。要养成酷爱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才能不断夯实创新的知识基础。

6.讲究创新方法。 要创新, 必须懂得创新的方法和艺术。否则, 辛苦劳累, 还不会有效果。 创新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遇到困难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用的不是找借口, 遇见问题绕道走, 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怕的不是困难, 而是在困难面前缩着头, 缺少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任何问题、任何困难, 就不成为问题和困难了。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有些人面对复杂局面和遇到复杂问题, 总习惯于将它想象得很难解决。 实际上, 并不是所有复杂问题都难以解决, 也不是所有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是复杂问题。 复杂的不是问题, 而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7.善于运用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什么都重要, 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想象力对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人类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想象力的重要。 古今中外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艺术家, 都具有丰富想象力。 很多伟大科学理论、发明创造都萌芽于想象。

当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牛顿悟出了万有引力;当蒸汽把壶盖吹起来了, 瓦特悟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新动力;当莱特兄弟梦想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 他们的飞机实现了人类飞翔的梦想。人的想象力需要培养, 想象力是人与生俱来的。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 搞得不好, 想象力会被扼杀;搞得好才会成为爱因斯坦那样有创新能力的人。

8.培养坚强意志。 在日常的、常规活动中, 意志和毅力因素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在创新活动中, 目标和方向性表现得异常强烈、鲜明, 没有它, 艰巨复杂的创新活动往往难以维持和进行下去;没有它, 宏伟的创新事业也难有成就和难以成功。

创新就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就是我们过去没有的、过去不知道的、或者过去知道但不会做的, 现在通过探索把这些工作干上去了。 面临21 世纪的快速发展, 我们要完成自己的工作, 不断创新突破, 创新思维非常重要。 当下“十二五”收官, “十三五”开局, 我们国家正在转型跨越的征程中, 我们所面临的困局, 需要不断地创新突破才能实现真正的赶超。 21世纪竞争的实质是创新竞争, 不仅激烈而且残酷。 “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唯有创新才能不断突破发展。

摘要:新的发展要有新的思路, 而新的思路来源于思维的不断创新。创新思维是人的基本能力, 但创新思维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培养和提高的。我们可以通过强化问题导向、树立明确目标、调动创新欲望、塑造良好心态、注重知识积累、讲究创新方法、善于运用想象力、培养坚强意志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思维创新,问题导向,创新欲望,创新方法,培养坚强意志

参考文献

[1]王鸿生.世界科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2]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创新与发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学法 篇10

在数学问题情境中, 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产生了认知冲突, 这种认知冲突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情境教学理论认为:情感与情景相伴, 触景自然生情.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运用感染性强的教学手段, 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就会在数学的学习中, 投入更多的精力, 产生如醉如痴的热情, 对数学知识、方法和技巧将渴望了解它, 潜心研究它. 渴望求知的动力越强, 创造的欲望就越高.

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路宽广, 善于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探求, 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 在数学学习中, 思维的广阔性表现为既能把握数学问题的整体, 抓住它的基本特征, 又能抓住重要的细节和特殊因素, 放开思路进行思考. 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必须充分重视思维的广阔性的训练.

例如:在学习了平方根这节后, 我给学生出了这样的三道填空题:

① 9 的平方根是_____;② x2= 9, 则x =_____;③9 开平方得____.

这三道题都填“±3”, 其实考查的都是平方根的概念, 只不过问法不同. 通过这三道题的练习, 加深了学生对平方根概念的理解, 开阔了思路, 填空时一定要注意加上“±”号.

三、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善于开拓、变异, 从多种途径求得问题解答或由一个问题展开多样的结论猜想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 注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求异、 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开放性作业等.

(一) 一题多解

在数学教学中, 对于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获得同一结果, 这种殊途同归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拓宽思路, 使学生的思维向多方发展, 有利于思维发散性的形成与发展.

解法1:代入消元法, 由已知得到b=2a代入;

解法2:参数法, 设a=k, b=2k代入;

解法3:特殊值法, 取a = 1, b = 2 代入;

解法4: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由已知得a≠0, a/b=2,

(二) 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是将数学题目的本质数量关系保持不变, 而将非本质的特征和一般条件进行多种变换, 从而使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例如:在复习四边形时, 先讲了以下一例: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 F是CD的中点, E是BC上一点, 且AF平分∠DAE, 求证:AE = AD + EC.

将已知条件作如下变化:

① 正方形ABCD改为矩形ABCD,

②正方形ABCD改为直角梯形ABCD.

将结论作如下变化:

①EC=1/4;②AF⊥EF;③EF平分∠AEC;④EF2=AE·EC.

将题设与结论进行部分交换:

在正方形ABCD中, F是CD的中点, E是BC上一点, 且AE = AD + EC, 求证:AF平分∠DAE.

教学实践证明, 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 可有效地迁移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学习一道题, 会解一片题, 使创造能力得以提高.

(三) 布置开放性作业

开放性作业是针对给出明确条件, 要求固定答案的封闭性作业而言的. 它主要有条件开放、 结论开放以及综合开放等几种类型. 例如, 让学生做完计算① (+9) + (-7) ;② 3x- (2x - 1) ;③ (a2b3) 4一组封闭作业题后, 要求学生写出一些算式, 使其结果分别为① 2;② x + 1;③ a8b12. 做开放性作业, 不仅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加深了, 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调动, 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四、发展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反向去思考分析问题, 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过程, 是摆脱思维定式, 突破旧有思想框架, 产生新思想, 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

例1 计算 (x + 2y) 2 (x - 2y) 2.

解法1, 正面运用幂的运算法则 (ab) n=anbn.

解法2, 利用逆向运算anbn= (ab) n.

已知逆向运用幂的运算法则要比正向运用简单得多. 在平时的教学中, 就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幂运算方面的逆训练, 因而学生在计算等时, 便有一种水到渠成, 迎刃而解的感觉.

此题利用逆通分法则比较简单. 因此在教学中, 注重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可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思维的习惯性,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创新埋下一颗良好的种子.

创新性思维 篇11

一、摒弃表象的错误经验,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物理现象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学生在学习各种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形成由物理现象所产生的各种观念,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直接影响物理概念的正确建立。如“相对运动与静止”“匀加速运动”“动量守恒”等物理概念与模型的建立时,学生受生活经验的表象影响,造成思维障碍,经常得出错误的结论,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思维偏离正确的轨迹。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因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突破表象,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中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去伪存真,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分析、解决物理现象和问题。

二、将具象抽离,寻找隐蔽的实质

物理现象常涉及众多因素,有些是“显因素”,有些是“隐因素”,学生容易忽视隐因素,事实上许多“隐因素”才是物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如健身公园中的铁质双杠和木椅,在长时间太阳光暴晒下,是否温度一样高?相当多的学生都说铁质双杠的温度高。这种错误的结论的实质是学生忽略“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的隐形条件,仅凭生活中的经验——人体感觉的冷热程度来判断。把生活具象和抽象的物理概念相混淆。实际物理问题的实质往往是隐蔽在具象之中。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由表及里,寻找物理现象的本质,找出与物理问题相关联的物理概念,并用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能对物理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三、激发兴趣,夯实基础知识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培养学生发现物理问题的习惯,激发学习物理兴趣尤为重要。教学中不仅要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还可制造一些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探究“蒸发制冷”这一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发给每位学生一支温度计,让学生用用浸有乙醚的棉花团裹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现象。学生惊奇发现温度计的度数急剧下降到0度以下,这一巨变让学生兴奋,急于探究其缘由。远比强调学生要认真学习有效得多。课外活动中多组织一些实用物理兴趣小组,如摄影、无线电、航模小组,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加深了物理知识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能力、动脑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才能。任何科学知识的学习,除了兴趣之外,一定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在传统教学中所强调的“双基”教学和训练非常重要,切不可轻视。在教学中应力求精讲、巧练、学透、活用,既减轻了学习负担,改变苦教苦练的题海战术,又有了好效果。

四、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一种以智慧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由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格等要素构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继承以往教学优点的同时,一定要打破老框框,摆脱习惯性思维的缺陷,突破思维定式。如在“提问—讨论—反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上“与众不同”,在平常作业时,要求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批改作业时,不只满足学生的标准答案和完整的解题步骤,而对那些有独到见解的想法和答案,即使不够成熟,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五、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只有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也是克服思维障碍的法宝,也才能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维形式是多样性的,有形象、抽象思维,求同、求异思维,集中、发散思维等。教师更喜欢培养学生的求同性,要求解决问题思维趋同性时,对书写格式要求具有整齐划一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唯师、唯书的思维惯性,不敢质疑,不敢怀疑权威。若是这样培养学生,即便是高分生也难以具备创新能力。爱迪生的“奇思妙想”才使他成为发明大王,爱因斯坦的“离经叛典”才有了伟大且具超前性的相对论。因而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时,必须重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想象思维。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离不开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如下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实验—验证假设—获得结论。物理学上著名定理、模型,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发明基本离不开上述历程,就中学生而言,与专家学者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是有区别,但教师应教会学生适合研究的启蒙方法。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得出正确的共性结论。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精神,学习前辈名家的执着精神、愈挫愈勇的毅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团结协作的品质。(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职教中心)

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篇12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想象力

一、培养创新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

(1) 培养创造性思维。 (1) 引导思维发散, 创造语言情景。英语学习中几乎所有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句型操练都可以在合乎情景和十分自然的语言氛围中进行。因此, 我经常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灵活运用语言。 (2) 激发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教学中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各种各样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注意力, 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兴趣高、印象深, 并且做到活学活用。 (3) 大胆设想, 培养思维独创性。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联想, 发挥独特见解。如上课文Life in the future前, 提出问题What will your life be in the future?指导学生展开联想, 自由讨论。许多学生谈到了computers will be used more and more, space travel will be popular等等。这与课文内容不谋而合,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证实了他们设想的准确性。 (4) 多项质疑, 灵活运用。多项质疑、发散性思维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环节, 有利于引导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向知识领域纵深探索, 调动大脑中储存的全部信息, 使学生灵活地接受知识并达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5) 利用各种创新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多方面思维。在阅读课文教学中, 训练学生的口语思维表达能力可以采用复述的方式, 课文的复述过程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的过程, 是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同时, 复述是一个用英语进行思维及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还可尝试其他的交际性的活动。如在讲解the Olympic Games这一课课后, 我要求学生围绕北京为何能够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举行辩论, 以Beijing has the ability to hold the 2008 Olympic Games successfully为题, 鼓励学生搜集各方面的有关知识, 充分发挥想象力, 自由表达他们的观点,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开启学生创新智慧的钥匙。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仍然表现为讲风太重, 负担偏重。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利用语言启发、情景启发、对比启发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做到五让:即书本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问、规律让学生想、课内让学生练。 (2) 利用各种形式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培养能力。课外活动的内容应丰富多彩, 形式要多种多样, 如朗诵歌唱、讲故事、写作竞赛和展览、演讲比赛、短剧演出、英语角和英语班会等。 (3)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努力创新英语学习环境。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步被人们所运用。平时利用英语原版电影录像材料进行听力课堂的教学, 形象直观、生动活泼, 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英语和培养他们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二、启发创新思路, 进行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应在课堂教学。我在高一英语新教材的课堂教学中做了一次改革尝试, 收到了较好效果。

(1) 合理选材, 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 不同的教材内容, 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选择一些课本剧作为施教的课题, 它比较切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 能较好地实现创新教育这一目标。从教学要求看, 针对应试教育所造成的部分学生只注重笔试成绩、轻视听说能力的弊端, 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剧听力难度适中、内涵丰富的特点, 精心设计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强化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多种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教和学双方的潜力, 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这一目标。

(2) 尝试构建“激励学生主体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设计The Necklace一课的课堂教学结构上, 指导思想是坚持体现“以学为主, 因学论教”的教学原则, 从激发兴趣、调动情感入手,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确保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促进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具体操作如下: (1) 背景介绍, 激发学习。教学伊始, 首先给同学们讲解作者莫泊桑的生平和著作。通过对莫泊桑坎坷经历的介绍, 教育同学们要不怕挫折, 在逆境中培养奋起的顽强学习精神。 (2) 启发听说, 激励参与。本片课文剧成了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三幕, 在介绍背景之后, 又让学生听录音, 每听完一场回答问题。通过回答, 同学们较快抓住了故事梗概, 能流利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全文, 在参与活动中锻炼了听和说的能力。 (3) 创设情境, 变化迁移。为使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的知识, 规范地使用语言, 依据教材内容, 选择适用性广、搭配力强的短语和句型, 进一步讲授和操练, 把语言技能发展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比如, 在操练“marry”这个词时, 问不同的学生, “When did your parents marry (or get married) ”When did your father marry your mother?How long have your parents been married?在区别know和recognize时, 设计这样一个语言情景:I got to know you when you came to this school.Maybe in ten years I won’t be able to recognize you.通过形象引导, 加深了同学们对这些短语的理解和记忆;多元化操练形式, 如即兴问答、连锁训练、英汉互译、自编例题等等, 又拓宽了同学们的思路,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加上全班同学广泛地参与训练, 进一步增强了课堂语言实践能力的力度, 使训练质量达到比较理想的要求。 (4) 组织讨论, 升华提高。根据教学要求, 适时地组织讨论, 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满足学生自尊自信的心理需求, 会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促进师生间、同学间的多项信息交流。

三、巧妙设疑, 发展想象, 培养创新能力

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创造性思维应与英语教学的交际性特征相结合。英语教学中进行看图说话、设疑、即兴发表见解、角色扮演等, 都是启发学生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有效途径。

(1) 巧妙设疑,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不断给学生以思维的动机和空间, 处处设疑、激疑。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 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从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大胆提问, 使学生由过去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1) 于无疑处设疑。“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在本无疑之处巧妙设疑、激疑、揭示问题背景, 发现问题的实质, 培养学生发展创新的环境和机会。 (2) 深层提问, 挖掘内涵。哥白尼不满神圣的《圣经》, 才解开了宇宙的奇观, 开普勒不满“日心说”才去发现真理。学生也应永不知足、勤于探索。教师在教学中, 应深层提问, 挖掘内涵, 培养学生对已知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深层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勤于探索的精神, 而且其回答本身就是学生具体创造性的体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 “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 投去一石, 泛起涟漪层层。巧妙设疑, 给人启迪, 培养学生养成遇事好问、勤于探索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2) 发展想象力, 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精神。伽利略为了对“上帝用了六天创造了世界”这一观点的求异, 终于发现了天文望远镜。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 思维求异是创新思维的开始。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培养、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标新立异。 (1) 立题讨论, 各抒己见。有计划地确立讨论题, 为学生搭建思维摩擦与碰撞的舞台, 使学生既独立思考又集体合作, 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模拟角色, 发展想象。黄全愈博士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曾讲过, 让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同时对着一个苹果画, 美国孩子会有人画成扁的, 而这些中国孩子则会尽量画的与对象一样。这说明我国教育注重学生求同思维, 而忽视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而人一生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人的想象力, 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新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 培养学生敢想、善思、有识、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病救助下一篇:中国古代契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