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之对比论证

2024-05-20

议论文写作之对比论证(精选6篇)

议论文写作之对比论证 篇1

议论文写作之“对比论证”片段写作训练、学案、课件

议论文写作之“对比论证”片段写作训练、学案、课件《正反对比论证》学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对比论证的效果

2、学会对比论证的技巧

一、预习

遗人玫瑰,手有余香

外国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说过: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不会坐视不管,我会尽力帮助他,这样做不但不会让我损失什么,反而会给我带来荣誉,让我的事业更加顺利。这便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无形之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赢得竞争中的优势。

因此,我们应善于利用双赢的智慧,用自己的长处来弥补别人的短处,从而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彰显。

当我们能够积极帮助别人时,自身的价值便会得到体现,会使自己获得极高的信誉。二战结束后,各国经济极度萧条,企业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资金匮乏。而此时各国银行大多停止了接济困难企业。然而,此时的花旗银行却积极办理各项贷款业务,尽力挽救各国企业,幸运的是,企业由于受到援助,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并按时归还了花旗银行的贷款。花旗银行的这一友好举措,不但没有使自己蒙受经济损失,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极高的信誉。在此后的发展中,花旗银行凭借良好的信誉,使自己成为世界知名银行之一。这一双赢的做法不但救活了企业,而且让花旗银行彰显了自己的长处。

相反,当我们不善于采取双赢的智慧,不乐于施助于人时,那么自己本身的发展便会极为缓慢,因为我们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外国一位传教士曾经说过:“当他们去攻击革命党的时候,因为这与我无关,所以我保持沉默;当他们去攻击农民军的时候,因为这与我无关,所以我保持沉默;而现在他们来攻击我了,我该怎么办呢?”这名传教士由于以前没有帮助过别人,现在便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现在的一些企业利用诋毁别人的手段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这样做是极不明智的,它不会赢得买家的信任,反而会败坏自己的声誉。

由此可见,通过帮助别人来彰现自己的长处,这种双赢的智慧可以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

那么,我们要懂得帮助别人,自己身处危难之时,别人也会来帮助我们,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前进。

“双赢的智慧”让你我共同享利,并有利于自己长处的彰显。

请说说本文论证的技巧,并分析其效果。

二、课堂研讨。

1、明确手法

正反对比法,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

对比有纵比和横比两种。所谓纵比,是指时间上的前后时期、事物的前后阶段的对比。如用八旗子弟前期能征善战、建功立业与后期纵情享乐而丧权误国对比,可用来证明“创业而不守业就会有亡国之灾”的道理。所谓横比,是指同类事物间的对比。

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是有莫大的裨益的。

2、正反对比论证运用的基本思路 说出【论证格式】:

【举例】:请同学们仔细分析以下内容,写入相应类型后面。勤能补拙

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不能做到勤学苦练,因此,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方法演练】:请按写出相应内容 【提出观点】:

【正面举例】:

【过

渡】

【反面举例】:

【论证分析】:

【结

论】

三、课堂练习

以《宽容是一种美德》依据唐太宗和慈嬉的事例分分析。可用材料:

唐太宗: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动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得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秦王嬴政:听取了李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应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的政策,得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

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

四、分析对比论证注意要点

1、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时,要防止出现两种弊病:

2、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五、课后练习

用对比论证的手法,为下面的材料加上分析的句子 论点: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材料句)对比论证法

对比论证的方法,是把两种相反的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 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使论 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正反对比可以是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也可以是两例子往这放在一块。即列举两种情况:一种情 况是举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搁在这里。但 是,并不是搁在这儿就算数了,我要对这个例子还要进一 步进行分析。或者,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 两种因素,这个例子举完了完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 对照性分析。重在分析,不是例子。

例如:《师说》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针对当时社会 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而写的一篇论说文,全文文笔生 动,见解精辟,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的 运用。

先从局部来看,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就是因为这一段 2 用了三组逐层深入的对比论证。

一是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圣人“从师而问”,而众人“耻学于师”,结果是“圣益圣,愚益愚”。对待从师完全不同的态度,引出截然相反的结果,在正反对比中作者“人必从师”的观点更具典型性和说服力。

二是将一种人在从师问题上自相矛盾的典型现象进行对比。爱其子”者为其子“习句读”而择“师”;“于其身”“惑之不解”,却“耻师焉”。在对比分析中进一步触及了当时耻师世风的深层病态,作者透过这个自相矛盾、荒唐可笑的事例,严肃而深刻地批判了世俗逆情悖理的荒谬价值观和畸型思想方式。

三是将“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自恃高贵的士大夫之族”截然不同的从师态度及其结果加以对比,揭示出“师道”难复、耻师成风的社会根源。作者通过士大夫之族自作聪明的自白,将其狭隘、迂腐的世俗偏见作了形象化概括,痛责其恶劣的社会影响。3

再从全文来审视,《师说》开篇就提出“古之学者必有 师”的观点,作者托古言事,增加了立论的力度。又从“长 少”“贵贱”的对比中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 存,师之所存”的结论。第一、二段正是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和原则。而第三段紧紧呼应着前面两段的论述从正面论证 了作者观点。列举孔子从师的典型事例,重申了从师的必 要性,并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 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作者这段充满唯物主义思 想的精辟阐述,已使士大夫据守的“耻师”世俗悖论陷于瓦 解,再将从师与贵贱、尊卑强拉硬扯在一起。

总之,《师说》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造成了强烈 的反差效果,使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值得 读者学习借鉴。4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则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因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可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有时会显得说服力不够。

对比论证有“纵比”与“横比”之分。“纵比”就是现实和历史对比,“横比”就是两个对立的事物对比,美与丑,好与坏,高与低,深与浅,先进与落后等,正反对照,针尖对麦芒,作者否定什么,肯定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在二者的相互映衬对照中可以得到显豁的表明。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

第二是对比量的对应,正面的讲几点,反面的也要讲几点,否则互不相对,也就不能构成正反对照的对比论证了。

例如,《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是前句后句的对比。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上句和下句的对比。作者又把蚓和蟹放在一起来比较: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第三,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比较,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所谓参照系指的是用来衡量和确定双方优劣长短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否则比较的结论不一定可靠。6 例:“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这里把“骐骥”和“驽马”、“蚓”和“蛇”从自身条件优劣、奔跑寻食态度、最后努力结果等进行对比,自然得出结论: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一致。

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是有莫大的裨益的。设喻对比: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书》 8 假设对比: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做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试想,如果贝多芬在厄境中缺少了顽强的意志,向命运屈服,还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吗?那么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顽强的意志,不屈的奋斗精神。所以说,只有有了顽强的意志,才可能论文对比论证写作指导

对比拓展

[点拨]这样的思路由两个方面组成,其中一方面是正面 的,一方面是反面的,往往是用反面的来突出正面的。行 文过程,一般是先正后反;但如果是用正面的来论证反面 是错误的,行文过程又往往是先反后正。A、方法:先正后反,或先反后正 B、[例文]《说宽容(节选)》

宽容是一种涵养,一种美德,一个宽容的人往往可以获 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北宋有位叫吕蒙正的人,年轻时为 相,第一次上朝就遭到文武百官的嘲弄,大家认为他乳臭 未干,不像是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材。对如此非议,他的部 下都愤愤不平。但出乎意料的是,吕蒙正本人却满不在 乎,毫不计较,最后终于以才学识见赢得了大臣们的敬佩 从此,“宰相肚里好撑船”便成了后世称赞他以及其他贤良 者气度的习用语。相反,三国时期的周瑜,虽是一位文武 双全、多谋善断的重臣名将,但心胸狭窄。时至今日,只 10 要一提起他,人们就会说:“这位英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话语之间,不无惋惜的味道。可见,这一弱点给他的英名 带来多大的影响。

[点拨]这个选段由两个事例组成,一个是历史贤相吕蒙 正的宽容大度,一个是名将周瑜气量狭小,用周瑜来对比 吕蒙正,正反对比,突出了“一个宽容的人往往能获得别人 的尊重与爱戴”的论点。这样的思路构成了正反对比的辩证 关系。如果这里只从正面来论述吕蒙正的宽容大度,当然 也可成文,但不但内容不充实,而且论点不突出,效果要 逊色得多。可见,文章的思路是为内容,特别是为论证中 心服务的。例后比较

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寒,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努力,却不断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10年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的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12 例后对比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波逐流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得、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

正反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是把两种相反的或有差异的 观点、事物进行比较,通过两相对照,肯定 正确的,否定错误的,使论点更加鲜明,突 出论述的是非。

当我们针对论点进行对比分析时,根据对 象不同,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道理上的对比。世上的道理,往往有 正反两个方面:勤奋与懒惰,诚实与虚伪,开放与封闭,积极与消极,自立与依赖,廉 洁与腐败,团结与分裂,坚强与软弱,节俭 与奢侈,创新与守旧……运用对比论证,就 是要找到道理的对立面,并进一步展开议论。14

例如《给他人留点空白》一题,有篇文章进行了道理 上的对比:

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 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容,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事 能为他人留下一点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 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

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 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 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 一身清白,有德有才,若不懂得给他人留些空白,留些回 旋的空间,也会遭受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 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 15 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在上文中,第一段论述“给他人留点空白”的好 处,属正面说理;而第二段则反之,论说如果不 留空白,过分咄咄逼人,则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属反面说理。这样正反对照,突出了“留点空白”的 作用所在。

但应该注意,如果观点是正面的,说理时要把重点 放在赞扬正确观点一方,谈其好处。如果文章要求 我们批驳一个错误的观点,如“忌妒心是成长道路 上的绊脚石”,我们就要把重点放在论证“忌妒心对 成长造成的危害”上,着重批驳错误的态度,与之 形成对比的“宽容心的好处”,则要稍略。

忌妒是无能的表现,因为自己不能达到对方的成 就,获得对方的荣誉,只好用忌妒来维护自己可怜 的自尊。忌妒心使人承受着双重痛苦:一方面为自 己的失败或不幸而感到痛苦,一方面为别人的成功 或幸福感到痛苦。看到别人的成就,他们想的不是 见贤思齐,而是“我不好,也不能让你好”。为别人 的进步而怀恨,想方设法去拆台捣乱。可见在忌妒 心的驱使下.人的行为有时是非理性的,甚至可能 是卑劣的,诸如诽谤、中伤、挑拨、恶意伤害等。此时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危害到自身的心理健 康,甚至妨害他人。

而心胸宽广的人不会想到忌妒别人。别人的好,他学习借鉴:别人的错,他引以为戒。这样的心 态,便于取长补短,更好地成长。17 可见,运用这种论证法,在通过对比使观点 鲜明的同时,也要注意突出某个方面:以赞 扬正确观点为主的,则辅以批评;以批评错 误观点为主的,则辅以赞扬。不能简单地一 分为二,让两者平分秋色。

二是事例上的对比。即在论证过程中,使用 正面和反面对比鲜明的多个事例,在两相对 照的同时,通过分析,来突出孰是孰非,使 观点更明确。这种写法需要分成两步进行: 第一步:围绕观点,选取正反两方面的事 实论据。例如《道德与学问》一题,我们的 观点是“学问与道德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的”。可以选择这样两个事实论据: 18(1)秦桧身居一品,满腹经纶,诗词歌赋,样 样精通,但他品行低劣,学问装进肚子里,歪思想也装进去了。

于是乎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自己也 落得一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座下三千弟子,有七十二贤人,自己的学问可以说在当时已 经是无人能比,可依旧谦虚地说“三人行,必 有我师”,深受后人称赞。

论据(1)中的秦桧,是学问好但道德败坏的反 面典型,论据(2)中的孔子,则是学问出色,道德修养也高的正面事例。一反一正,两者 的表现、结局对比鲜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19 第二步:针对事例中的关键句,紧扣论点进行 分析。上文列举的正反两个事例,可以再进一 步展开论述:秦桧徒有学问,而道德缺失,使 他的人生如同一张滴落墨汁的白纸,布满污 点,被千秋万代唾骂。而孔子德才兼备,为他 的人生增光添彩,被称为万世师表。可见,有 了学问要关注道德的培养,有了道德可以辅助 学问的增长,所以,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

列举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并加以分析,两个步 骤完整,我们才能称之为事例的正反对比论证。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切勿简单罗列事例,一定要扣住观点,突出反面事例的危害,强调 正面事例的益处,才能把论证的问题谈清楚。20 正反对比论述结构

“正反对比论述结构”也叫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21 正反对比式是一种常见的横式结构,也是初 学议论文者喜欢运用的一种结构模式。众所

周知,自然界事物无不处于矛盾之中,有成功就有失败,有高尚就有卑贱,有美好就有丑恶,有正面就有反面。在议论文写作时,运用对比式,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显得格外分明。具体地说,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既要正面说理,又要反面阐述;在对比分析中,表明正确的观点,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22 正确使用正反对比法:

第一、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第二、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例文借鉴.例

1、正反对比成段: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 23 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2、正反对比成篇:

爱,走向未来

每当我们翻开厚厚的历史年册,不难发现,人类社会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历史的车轮越转越快,但终究是由我们来推动。人永远是未来世界的主宰。

不知从哪本杂志上看过这么一篇文章,说是未来世界的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是会使用计算机,至少精通一门外语,会开车。在我看来,其实这只是人才的一种外在的肤浅的表现。有一种特长,可以更专注地为社会的前进注入动力,但仅此而已吗?答案是否定的。人才最根本的是要有爱心,有爱心才能称之为人才;有爱心,才能使自己的专长真正转化为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

希特勒、墨索里尼也许会有不少的崇拜者,但我所相信他们所崇拜的只是这二位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指挥能力,24 绝不会欣赏他们带来的战争给人类留下的伤害。希特勒、墨索里尼至多也只能以“有政治抱负的野心家”的身份载入史册,但更多的是对他们的鄙弃与否定。他们没有爱心,没有爱使他们的才能偏离了前进的轨道,自己的野心竟然用世界人民的心血来实现,他们的理想之路,竟然用人肉之躯来铺砌。野蛮!残忍!

当肆虐的洪水无情地吞噬着大地及其生命,如此无忌,如此放纵,是那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怀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去征服那浩浩洪水,洪水终于收敛了它的任性,大自然在爱的包容下变得温柔了。没有这些可爱的人,我们能这样幸福地生活吗?他们可以躲回内陆,任那洪水翻腾,他们没有;他们可以不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农的生命,他们没有。这些,只因为他们有爱。25 也许大家还记得曾有人收养了十几个孤儿,本来不富裕的家更艰苦了,但他们的生活依然过得有滋有味。一颗慈母的心改变了十几个人的一生。或许有人要问,她也是人才吗?是。虽然她不是科技能手,也不是商业奇才,但她能够拯救灵魂;虽不是老师,但她和老师一样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虽不是医生,但她能治疗心灵的创伤。她的存在有着十几个人才的意义。

正义永远战胜邪恶,爱心永远融化冰山。无论在社会中的哪个领域,只要拥有爱心,你所做的一切才会在历史的画廓上勾勒出一笔,哪怕只是淡淡的一笔 26 用光明的心照亮世界

一朵娇艳的牡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你是看到它的美丽可人还是觉得它妖媚庸俗?一片干枯的黄叶随风落地,你是高兴地赞叹它终于叶落归根还是感叹它短暂的生命如此轻易结束?一条奔涌的大河在滚滚东流,你是看到它雄浑壮阔还是鄙夷它暗藏污秽?不同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们对世界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因此同样的情形,在不同的人眼中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颜色。27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青苔布满了石阶,通向一间简陋的小屋。初春草木的新绿映入屋内。居室简陋,可这丝毫不减室主人的闲情雅致,因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虽然身居陋室,但室主人志趣高洁,品德高尚,又怎么会在乎生活的清苦呢?在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但仕途失意,使他意志消沉吗?不,相反的,他看到这凄凉之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抛去了从前的浮躁繁忙的生活,这正是个净化心灵的好地方,每天可以弹琴读书,和学识渊博的人一同交往,不也是人生一 28

件乐事吗?刘禹锡享受了这难得的清静闲暇,二十三年后依然有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与希望!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一弘清澈的潭水在碧树映衬下更清幽。树林中偶尔传出的几声鸟鸣使四周显得格外寂静。柳宗元感到彻骨的寒意,悲怆之感涌上心头。是景色不够怡人吗?不,这里有幽静的潭水,迷人的花草,怎会不是放松身心的好场所?但柳宗元被贬到此,清静深邃的景色使他悲从中来,更添孤独寂寞,自然不可久居。同是古文运动倡导者,同样被贬他乡,他和刘禹锡有着同样的遭遇,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与态度。在永州,他每日寻幽探胜,但始终对自己的际遇耿耿于怀,以至在生活中“恒惴栗”。他真如自己所写的“心疑形释,与万化冥合”吗?从他谪居十年最后抑郁而终可以判断,他没有那么豁达。29

一个积极乐观,因而在逆境中也能怡然自得,不失希望;一个始终对遭遇无法释怀,因而始终无法享受生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可以用它寻找光明。为何世上一片黑暗?其实世上本有光明,只是黯淡的心遮住了阳光。用积极的心态欣赏世界,用自己的光明的心照亮世界,自己会生活得更快乐,世界也会因此更精彩!30 作文:

1、以“把握机遇”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以“跨越”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点 正 反 深 联 总

“点”——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或论题); 略写(简洁,醒目,4行,可用两段开头法)

“正——正面举例论述;

较详(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

“反——反面举例论述;

较略(举例有三种形式:举实例,概括举例,假设举例)“深”——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

最详(方法: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换论证,提办法,用驳论等)

“联”——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 较略(一般联系青年与改革)

“总”——总收全文,呼应中心。

略写(或重申论点,或发出号召……)对比式结构 32

抓住机遇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诚然,如若事先未做好准备,又哪能有机遇的光临?即便机遇光临了,他仍然会将机遇视如粪土,不值一钱,待事过之后,才跌足长叹。[总】

秦国著名的宰相李斯,年轻时只不过是众多说客中的一员,在郡里做一个小吏,这哪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所能屈任的?于是他跟着荀卿学习帝王之道。勤学苦练使他高人一筹,而昏庸的楚王却不正眼相看,将送上门的高人拒之门外,失去了争霸天下大业的人才。贫困潦倒的他到了秦国。识才辨用的秦王凭借博才的李斯终于完成了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伟业。李斯也因此而名震天下,若李斯没有治国之才,若没有识才辨用的秦王,哪里来李丞相,哪里来统一天下的大业。可见要想取得成功,无论何人,必须抓住机遇。

事物的发展须从小处开始,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须抓住瞬间即逝的机遇,促成质变,实现成功。

翻开中国近代史,到处充斥着硝烟与战火。黄海一战,清军败了。是战略败了,还是武器上败了?都不是!一切都因当时某些肉食者未抓住机遇!当北洋舰队送兵朝鲜时,卑鄙的日军偷袭了。凭借着勇猛的将士和先进的武器,打得日军溃败而逃。本应乘胜追击,击沉日舰,可李鸿章却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海港,开始保存实力。可是受到重创的日舰却乘机养精蓄锐,卷土重来,绕道包围了威海卫军港,结果可想而知。机遇一但错过,怎可扭转乾坤。

而牛顿善于思考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爱迪生锲而不舍而发明了电灯;李时珍持之以恒而著成了《本草纲目》;苏秦抓住机遇游说六国而名垂千古。展望古今,有哪位名人不是先为机遇做好扎实的准备,一旦机遇来临就迅速地把握住机会?由此可见,勤奋刻苦不可少,适时地把握机遇 34 更为重要。【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切勿机遇从身旁溜走时,才后悔莫及。【总】

【摆现象-----析本质 指危害-----找原因】 36

把握机遇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并不一定都能创造机遇,但当

机遇来临时,我们都可要尽自己所能去把握机遇。[亮出观点]

纵观历史的长河,有不少人因抓住了一个难得的 机遇,而造就了辉煌的一生。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因一个掉落到他头上的苹果,终于发现影响

深远的万有引力定律,引起了物理学界的革命,或 许在牛顿以前,也有人被掉落的苹果砸到,但只会 抱怨,没有抓住深入思考的机遇。而善于思考的牛 顿却抓住了这个降落到自己头上的“机遇”,为力学 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机遇是公平的,当机遇摆在人面前时,有人抓住了,有人却失之交臂。

同样是物理学家,科拉顿却不如牛顿那般的幸 运,在研究磁生电的实验中,他因为“跑”而失去了 37 发现“磁生电”的机遇。

是的,上面的事例令人深思,其实机遇存在上的每个角落,所不同的是,有人抓住了它,而人却遗憾地放走了它。抓住了机遇的人,也因此抓住了人生;放走机遇的人,也因此只能平平庸庸地过完一生。[正反对照]

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如此,中国于二千年加入世贸组织,这可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一大机遇,中国抓住了它,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开展国际贸易,因此近几年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工业以及教育科研事业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38

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就在于能够把握机遇,利用机遇来发展本国经济。世博会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呈现于我们面前,我们一定要世界惊诧和见证中国的快速发展。[联系现实]

其实,不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善于把握机遇,只有把握机遇,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一个会把握机遇的人,注定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会把握机遇的国家,注定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呼应开头]

浅议议论文写作中层进式论证结构 篇2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层进式论证

在整个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相较于记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议论文显然是比较容易指导且能够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文章体裁。原因就在于,议论文有清晰可见的写作模式,掌握这个模式,议论文写作就如囊中之物,可信手拈来了。就像用电饭煲煲汤一样,了解了电饭煲的使用方法,就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食材煲出各种美味的汤品;掌握了议论文的写作模式,就能通过巧妙运用多种写作素材来完成多样的作品。而要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模式,重中之重就在于熟练运用不同的议论文论证结构。

议论文的写作过程其实是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者证明某个观点错误,来支持或者反对某种主张的过程,其论证结构一般体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常见的议论文论证结构主要有四种,即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和综合式。四种结构各有特色,本文仅对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做详尽分析。

一、层进式论证结构的类型

层进式结构也可称递进式、层递式,就是依照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议论文论证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1.“剥笋法”。就是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是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的关系。层次间可用“不仅……而且……”“尚且……何况……”等关联词语作为过渡词,同时也可以此表示层次间的递进关系。

2.比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来安排论证结构。通俗点讲,就是围绕着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提出中心论点,即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后,难点就在于对“为什么”与“怎么办”的论述安排。两者到底是并重还是有所侧重,关键就在于所写文章的目的是在于探究中心论点成立的理由,还是在于体会中心论点的指导意义。一般来讲,如果文章中心论点所表示的道理简单易懂,无需详细论证,那就在“怎么办”上多着笔墨;如果“怎么办”的问题众所周知,答案大同小异时,就要在“为什么”上多下功夫了。

3.“摆现象—析危害—指办法”,展开来讲即针对某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的根源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写作类型。该写作类型与上文所讲的驳论式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是重合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也不能作为一种单独的议论文结构写作类型,但是因为该结构是比较特殊的一种,而且在材料作文中使用比较频繁,就将其单列出来作为一种写作格式,希望得到重视。

二、运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要想运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写好一篇议论文,除了掌握上述三种格式,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运用“剥笋法”将中心论点分层时,要注意把握各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不可随意颠倒,亦不可不分深浅任意分层;再者各个层次之间的衔接要自然,要学会巧妙运用过渡性词语、过渡性段落,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依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写作时,要用简明利落的语言来表述各部分的内容,提出论点要明确,解释概念要准确,解决问题要有条理、有深度。(3)在以“摆现象—析危害—指办法”的格式写作时,对现象的分析一定要透彻而不模棱两可,对危害的表述要准确而不夸大其词,而在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时也一定要简明扼要而不拖沓。

三、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还要巧妙运用哲学原理

前文是针对议论文层进式论证结构所做的基础性的、传统意义上的分析,很直白,或许没有新意,但却是掌握这种论证结构必须了解的。而要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写出一篇出彩的议论文,仅仅掌握基础性结构模式显然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之上巧妙运用哲学原理会是不错的选择,哲学与文学的碰撞,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的辩证法是可为写作所用的,具体到议论文写作中就是用矛盾分析辩证思考的方法来布局议论文结构,其关键就在于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在议论文层进式论证结构的不同类型中的运用。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1.将这种思维方式与“剥笋法”相结合,就是在对文章的中心论点分层后,运用矛盾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对第一层次的分论点做辨析,再接着对第二层次的分论点做辨析,以此类推,不断深入,不断加强对中心论点的论证。在对不同层次的论点进行辨析与修正的过程中不断逼近我们所追求的那个相对严密的观点,无限趋近于真理。2014年新课标Ⅱ卷高考作文的主题是游客喂食使野生动物丧失觅食能力,下面就以该主题为例讲述与辩证思维方式相结合的议论文的“剥笋法”论证结构。首先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喂食野生动物会使其丧失觅食能力”。接着就可将该中心论点分为以下三个分论点:(1)喂食动物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喜爱动物的朋友喜欢给动物园的圈养动物或野生动物喂食,毫无疑问的是野生动物觅食能力的丧失比圈养动物觅食能力丧失更为严重。(2)有些人不仅对动物投喂食物,还会恶意地投喂垃圾。这种行为会给野生动物的健康状况甚至其生存环境带来危害。(3)加深论点为,投喂行为甚至会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隐性威胁。由此三个分论点将中心论点分为三个层次,分层辨析修正,层层递进,论述投喂野生动物的危害性。在该种论证结构中究竟分几个分论点,质疑几步,其依据起于论题,终于你所认为的最深刻的,最具实现价值的分论点。

2.将辩证思考的方法与层进式论证结构第二种类型的结合,

也即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对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论证,从而避免一轮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以侧重“为什么”的议论文为例,在提出中心论点后,有两种写作思路。(1)如果论点为肯定判断,即我们所说的立论式文章,那就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所论述的问题,并且掌握有充足的有说服力的论据,从必要性、重要性的角度进行论证。比如,中心论点为“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们就要侧重谈乐观心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如果论点为否定判断,也即驳论式文章,那就要针对中心论点加以批判。首先指出论点所存在的实质性的错误,然后针对所指出的实质错误进行批判,最重要的是在批判的同时要阐述正确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例如,论点为“同学间互相攀比的心理”,我们就要从剖析攀比心理的实质入手,对攀比心理进行批判,同时也要提出“树立自信,不攀比,勇敢做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简单来讲,就是在立论式文章中,找到观点的不足进行补充;在驳论式文章中,找到论点的对立面进行反驳。

议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把握议论文的层进式论证结构只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一小部分,却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对层进式论证结构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基本结构,不能仅限于形式逻辑层面,还必须借助辩证逻辑、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增强分析、议论的力度,使议论辩证而有新意,才能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我常讲写文章就和装修房子是一样的道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就像是一种固定的户型,具体要把房子装修成什么样子,还要依据主人所选择的装修风格与装修材料。每个人都可以以该种论证结构作为文章的大框架,用矛盾分析辩证思考的方法,通过搜集不同的写作素材,不断丰盈自己的文章内容,最终写出一篇独具个人特色的文章,装饰出个人风格明显的房子。

参考文献:

高考议论文写作之增强论证意识 篇3

第一,论者所持观点要与社会公认的理论体系融贯一致。人们往往习惯于借助已有的判断经验对新问题进行判断体认,因而,论者所持观点是否同已被认可的相关理论融贯相通而不相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读者的接受效果。亚里士多德说:“从普遍接受的意见出发进行的推理是辩证的推理。……所谓普遍接受的意见,是那些被一切人或多数人或贤哲们……所公认的意见。”⑤例文中引用了李白、孔子、韩非子的名言,这不是“片言只语”的实用主义引用,也不是“拉大旗作虎皮”式的“名人崇拜”,而是这些名言构成一个“是什么”(“诚信”的分量重于大山)——“为什么”(“民无信不立”)——“怎么办”(“小信诚则大信立”)的严密的理论体系。观点“做一个老实人才是最聪明的”不仅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的理论体系相融,而且也与世界其他民族的贤哲观点相一致,例文又引用了约翰·雷的名言。观点与古今中外的普遍认识的一致性,增强了它的说服力,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第二,论者所持观点要符合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我们要通过论证分析来说明观点内涵的规律与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相一致。例文中第二段后半部分论述,“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他人的信任,而又由于他人的信任又赢得他人的真诚”这符合个人与个人交往的规律,俗话说“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而“这种微观上的个体间相互信任的累积便形成宏观上的社会信任”则符合由个人到社会的交往规律。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个体信任积累多了就是社会信任,因此自然推出 “人人都做‘崇尚诚信’的老实人,便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最重要保证”。这个结论是符合社会客观发展规律并且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的,所以它是有说服力的。

考研英语作文:对比论证类作文 篇4

From the drawing, we can learn that…… . It can be seen easily that…… . We can deduce from that people’s opinion on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peopl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 For example, they firmly believe that…… . But they often neglect that fact that…… . Yet there are also another group of people who hold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They think that…… . Beside,…… .

Personally, my attitude for this matter is positive, with reasons as follows. Firstly,…… . Moreover,…… . Lastly,…… . Therefore,…… .

议论文论证写作方法 篇5

现在社会出现了各种社会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多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但是因为抓不到事件的本质,突然不知道自己的议论文该如何下笔。有些同学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只是简单的把自己的论点说明相当于隔靴搔痒,并不能让大家正视到你的论点。要想论证深刻,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钱钟书先生在《论快乐》一文中是这样论述的:先引述《西游记》里小猴子对孙行者说“天上一日,下界一年”,借天上比人间活得舒服快乐,来说明快乐是人的一种心理。然后宕开一笔,“永远快乐”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继而论述“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快乐在人生中的作用。接着指出:“把快乐分成肉体和精神两种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最后归纳指出,发现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它是人类史的又进一步。假如,我们来谈快乐,你会怎样论证呢?你能透过生活现象挖掘出“快乐这一习见现象的本质吗?

二、揭示问题找诱因

世界是由互相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生活中发生的事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在进行分论证时要揭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高考优秀作文《出入红楼》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议论揭示出一部《红楼梦》倾倒几多后人,让众多专家学者倾其毕生精力,还不能尽得其珍的原因:

《红楼梦》,打开了大观园的大门,让好奇的后人一窥当年封建王朝奢华辉煌的殿堂;曹公才华横溢,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如粒粒明珠嵌入其中;建筑设计侃侃而出,几笔勾出一个金碧辉煌的大观园,饮食医理无一不通,衣饰礼仪无一不全,洋洋洒洒如数家珍。曹公秉世之才,堪称语言大师。披阅十载,呕心沥血,字字看来皆是血泪,达到刘勰所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中真正的惜墨如金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会有诸多的现象发生,如少男少女染发烫发,追逐明星,超现实消费,你能透过这些现象揭示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心理诱因吗?

三、抓住要害开药方

议论要切中要害,始终紧扣论点,不游离于论点之外,不偷换论题。例如,以“跨越性格的障碍”为话题,就要紧扣“性格障碍”——不健全的性格(自我封闭,不善交流沟通,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孤芳自赏等性格缺陷)会影响我们的终生发展。有的同学大谈挑战逆境如何超越自我的问题,没有抓住论点。因此,离开论点的论述,是无从谈及论证深刻的。

抓住要害还要从若干现象的分析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以父亲的身份,向儿子进行节俭教育。文中有道理分析,更有大量的出国留学网具体事例,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述,有很强的说服力。文中批判“走卒类士服,夫蹑丝履”虽有封建等级的观念和鄙视劳动人民的思想局限,但他总结出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规律是何其深刻!

四、运用辩证明事理

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客观地全面发展地看问题,不要主观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要两点论,不要一点论;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次,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运用辩证法认识问颢、分析问题就会有深度。又如,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是典型的关系型作文题,这一话题能正确引导考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每一滴露珠,都能反射一轮太阳”。每一个体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世界不独是名人与胜者的天下。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精要 篇6

(张玲平副教授提供)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结构

因为考试时间短,写作字数不多,所以作文结构不宜过于复杂。我们认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的结构形式宜采用“三段八股”式结构。

(一)三段

从结构手法看,其基本框架:一总(总说)——二分(分说)——三总(总说)。

从论述内容看,其基本框架:一提出问题——二分析问题——三解决问题。

这两个框架是叠合在一起的。

1.总/提出问题

总,即总说。提出问题,是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1)具体内容:直接引进题干的错误观点,并提出自己的否定看法。

如题干有论述者的具体出处,则引用具体名称。例如题干显示“下文摘录于某投资公司的一份商业计划”,文章开始便可用如下语言模式表述:“某投资公司的商业计划认为„„而这种看法存在着很大偏颇(或这种看法存在着一定偏颇、这种看法存在着某些缺漏等)。”

如题干没有论证者的具体出处,可用如下语言模式表述:“上述论证认为„„而这种看法存在着很大偏颇(或这种看法存在着一定偏颇、这种看法存在着某些缺漏等)。”

(2)采用以下语句模式可较快人题:

语句模式A:某„„计划(报告、文章、评论等)认为„„而„„存在着„„偏颇。

语句模式B:上述论证认为„„而„„存在着„„偏颇。

常用引导词语:某„„计划(报告、文章、评论等)认为、上述论证认为、上述论述认为、陈述者认为、论者认为等。

2.分/分析问题

分,即分说,分项对问题加以分析和评论。分析问题,是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1)结构关系:

第2段主要是具体分析错误的原因,应该以审题思路安排文章层次。分论点之间可以是递进关系,也可以是并列关系,采取哪一种关系完全由题干类型决定。问题是单一类型的题干适宜使用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地驳斥对方;多类偏误混用型题干适宜使用并列关系,最后归纳评论其错误。

常用分层词语: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

(2)段落安排:

分说部分,如果是一个自然段,一个论点,内容会过于单薄;如果是一个自然段,两个分论点,眉目不清。

以两个自然段、两个分论点为宜。三个自然段,三个分论点,在字数和内容的协调上有一定难度,处理得当,可达到内容充实的极佳效果,处理不当,或篇幅过长,或内容零散,则得不偿失。“三”是极限,自然段和分论点更多就无法把握了。

3.总/解决问题

第三段,总括上述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常用作结词汇:因此、总之、综上所述等。

(二)“三段八股”式与“三段八股”文

1.“三段/八股”式

第一段总说段:提出问题(约50字~100字)

第(1)股指出论方的错误观点。

第(2)股表明自己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第二段分说段:分析问题(约400字~500字)

第(3)股分论点1

第(4)股分论据1

第(5)股分论点2

第(6)股分论据2

第三段总说段:解决问题(约50字~100字)

第(7)股归纳分论点。

第(8)股照应第l段,扣题,概括全文主旨。

2.“三段八股”文

下面我们用“三段八股”式结构,试分析一篇以例4为题的范文,文中序号代表“股”数。

例18 冒险的投资

(1)投资建议者认为,用太阳能发电将比用煤和石油更具有成本有效性和吸引力,因此应该鼓励对生产太阳能产品的索拉瑞奥公司进行投资。

(2)这一投资建议值得商榷。

(3)首先,建议者的投资理由无法证明用太阳能发电将要比煤和石油成本更低,前景更好。

(4)建议者指出,“我们现在装备了一些太阳能发电设备,所以成本开始下降”;“现在人们正在研究、开发新的利用太阳能的技术”。这两点理由都忽略了把太阳能发电跟煤与石油的发电在成本上进行比较。而稍具常识便不难指出,在目前,煤与石油仍是比太阳能更具成本有效性和吸引力的能源。建议者根本没有把两者加以比较,便得出太阳能发电将比煤与石油的发电更有成本有效性和吸引力的结论,可见其分析的草率和荒唐。

(5)其次,在众多生产太阳能产品的公司中,选择索拉瑞奥公司进行投资,其重要理由之一竟是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曾经是一家成立不久的软件公司的财务规划组的成员。

(6)建议者强调该软件公司“一直在迅猛发展”,可他竟然忽略了对即将投资的索拉瑞奥公司的经营状况的介绍。另外,众所周知,IT行业曾一度全面飙升,豪气冲天,可随着高科技泡沫的破碎,也有不少IT公司一落千丈,因此那家软件公司的所谓“迅猛发展”未必与其经营管理有直接关联。况且即便曾在一家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俱佳的公司的某一部门任职,也不能证明此人就具有领导好一家企业的才干。

(7)综上所述,建议者的分析既无法证明太阳能发电确实要比煤和石油具有更好的前景,也无法证明索拉瑞奥公司具有投资的价值。

(8)这样一份投资建议的风险之大,恐怕要超过中国“龙之队”胜出西班牙“皇马”的赌率。这不禁让人想到:做出这样一份建议的人,若不是一个十足的糊涂虫,便是一个心怀鬼胎、存心要让投资者破产的阴谋家。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模板

一、文章开头

第一段:

(一)正写开头法:

上述计划(报告、文章、评论、建议等)

或上述论证 +通过(论点A)+(论点B),或论证者认为 结论 论(论证、报告、建议)是值得商榷的/有时偏颇的/不可信的(二)倒叙开头法:

上述计划(报告、文章、评论、建议等)

或上述论证 指出(提出/得到)结论

或论证者是因为(其提供的理由/论据)(论点A)+(论点B)。

上面的说法看起来非常有道理(有说服力),但仔细推敲存在许多问题。

二、文章主体:

第二段~第五、六段(阐述错误)

首先,有他因影响类 上文中 结论 是基于 论据1或2,但是 论据1或2 是否是导致 结论 的唯一原因呢?显然可以导致

结论 的还可能存在、等诸多的影响因素。那么,结论 是否能让人们认可/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考证。

其次,“混淆概念”类 文中在概念的使用上 也存在某些问题 /(也很模糊)。比如,在说到事件1 时,上文中用的是

概念1,而在说到 事件2 的时候,用的却是 概念2。这两个概念显然是前后不一致的,因为 概念1或2 不仅仅只是 概念2或1。这种概念混淆的问题,也大大削减了上文推理的严谨性和有效性。

另外,“不当类比”类 文中未能将(故事/寓言)和(企业经营之道/启发)进行有效的类比。(故事/寓言)是因为 原因1,企业/启发 是因为 原因2 二者的规律也许有某种共性,但也必然有本质的区别和界限,上述论证把故事/寓言,一般化为 企业/启发 应对不确定性的普遍性原则。似乎有些轻率地概括,因此,不具有客观的类比性。

再者,“以偏概全”类 上文中对 调查/个案例子 的叙述也很含糊。文中并没有提供 调查/个案 存在的可靠依据。就算调查/个案 是真实的,读者并不知道该项 调查/个案 是否具有典型性。那也无从谈起其具有“推而广之”的代表性。

最后,再找出其它的错误分析,希望同学们自己总结.三、结尾:

最后一段:

(一)总结式:

综上所述,该论证(文中)即不能有效论证 论据1、2,又不能有效论证结论的成立。从而该论证还有待再论证。

(二)委婉式

综上所述,如果上述论证(分析)能进一步提供相应的 数据/论据 和相关信息,排除原文的论证缺陷就很有说服力了,但该文中并没有说明其他信息,所以该论证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

(三)简洁式:

1.由于该 论证 存在上述种种问题。所以,该论证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2.所以通过以上分析,在 做决定 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3.总之,该论证存在着“ ”、“ ”、“ ”等逻辑错误,因此论证是站不住脚的,值得再商榷。

有效性分析写作开头(标题和开头句)

一、题目的写作方法

1、不能忘记写标题。

2、怎样写好标题?

模板型:一份缺乏说服力的论证(万能型)

(一个不严密的论证

经不起推敲的论证(报道)一份存在逻辑漏洞的论证

一份值得商榷的论证

(一个)似是而非的论证

一份有待证明的计划书

一份不成功的商业计划书

一份不严谨的调查报告 一份存在诸多问题的商业计划书

一个缺乏说服力的商业计划书(论证)

最好选择对文中论证进行评价的题目,并能够表明你的态度,可以多用反问句。

驳论式标题

例如“中国一定会出现世界级的公关公司吗?”“真正的中国经济学家,不超过五个?”“进入保健市场的风险很大吗?”“保健品行业,就不易投资?”

常见的不合适标题:

1)题目脱离了题干的结论。例如“保健品真的没有市场吗” 2)写成有自己论点的立论型标题。例如“论中国经济学家”

二、开头的写作方法 1)万能开头,很简单

两句话,第一句:概括原文的论证过程及结论,第二句:表明态度(表明立场)说明分析材料论证结构非常重要 例如:

A、某投资公司的一份商业计划书中,由于人们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而用于运动锻炼的时间逐渐减少,并且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因此决定将投资方向转向电视行业。(适用论据较少,论证过程较简单的题型)这样草率的决策应该说是偏颇的。B、上文通过一系列中外公关公司运营等方面的数据,(高度概括,适用论据较多的材料)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司。这样的论证实在是缺乏说服力。(适应论证过程复杂,不好概括)

C、上文根据一个特殊试验论证了这样一个结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着努力,而是在随即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高度概括)这一论证从总体上缺乏说服力。

D、上文某市委宣传部调查报告中,由于赞助公共电视台艺术性节目减少从而得出去美术馆的人数减少这一结论。而这一结论的得出,在逻辑和论证方法上存在不少漏洞。

同学练习

06年考题 A、“以上材料通过数据、推理等方法得出中国航空器设计制造能力得到系统提升及参与国际合作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及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等等论断。这些论断是严重缺乏说服力的。” B、“文中通过空客公司邀请中国参与A350飞机研发和生产的事例,来说明中国民用飞机研发和制造能力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并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论据对结论的支持缺乏说服力。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C、本报道通过中国将参与空客公司的飞机研发生产项目这一事件,得出结论:中国在该领域的能力已经得到国际认可,并且参与此合作是双赢的。这一论证是经不起推敲的,存在以下问题:

2)另一种方法:

第一句表明态度(立场),第二句概括存在的问题。

03年测试题

例如:这是一份草率的商业计划。存在的问题有概念混淆,逻辑推理不够严密,论据不够充分等。

05年考题

上述材料所涉及的论证从整体上缺乏说服力。存在的问题有“混淆概念”、“轻率概括”和“不当类比”等。

高分要点:

1、标题最好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标点符号

2、开头三句话:概述材料,巧下判语,引经据典

有效性分析写作结尾

结尾很重要:总揽全文,点中死穴,结论清晰、语言讲究。

要求:一定要首尾呼应,属于总结性发言。一定要高度概括。要指出问题,亮明观点。例:综上所述(总之)(由此可见)由于上述论证中存在???问题,所以???(既表明态度又首尾呼应)

例:综上所述,由于上述论证中存在诸多问题,所以上文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不足为信的,该论证也是严重缺乏说服力的

例:总之,这篇文章用了类比的方法,但其引用的论据并不合适,尤其是在概念的界定上有严重问题,当然也就无法得到其想要证明的结果了。

例:综上所述,该文不能为它的论点提供足够的论据,也缺乏严密的论证过程。它的论证是经不起推敲的。

例:综上所述,文中论据缺乏说服力,实不可信。

例:综上所述,整篇论证的逻辑联系不严密,论据也不能令人信服。这是一篇存在诸多问题的论述。

结尾常用词

注意表达:值得商榷,缺乏说服力,令人费解,有失偏颇,还需完善,有待证明,还需完善,不恰当,不确切,不严谨,不成功,欠妥当,不足取,失之轻率,有过于武断之嫌,很难站住脚,难以让人信服。

上一篇:中班科学活动:《舞台灯光师》下一篇:《大铁锤传》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