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减负活动记录

2024-12-09

小学生减负活动记录(共12篇)

小学生减负活动记录 篇1

小学“减负万里行”活动方案

为响应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以“宣传典型经验、规范办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为主题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结合学校实际,燃灯中心小学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工作宗旨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具体要求为指导,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丰富学生生活,创新工作方式,努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二、具体活动安排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认识。

通过认真学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充分认识 “减负”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组织召开教师座谈会征求“减负”意见,并根据情况作出专项反馈,分析现状,研究策略,制定工作方案。组织教师学习理解各级减负工作文件、规定及本地减负工作方案等,营造良好氛围,形成思想共识。

(二)精心组织,抓好自查。

一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格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依照《通知》后附的自查项目和自查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国家和省市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相关规定,针对规范招生入学和分班、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学生作息时间和作业量安排、规范教育教学活动国家课程方案落实情况、教育评价五项内容,认真进行自查,并逐级上报自查报告。

二是通过开展自查自评,对照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规定,对出台的相关规定进行全面梳理,查找问题,通过进一步完善具体政策和措施予以纠正和解决,确保“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三)解决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减负”工作的实施。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时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科课程。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确保每天“体育大课间”的活动时间,规范学生在校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同时,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科目,学生作业量要遵照规定标准布置。推动行业自律,加强学生教辅材料目录的管理,学校和教师个人不以任何理由和任何方式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进行文化课补习。二是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减负”工作方式。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开展推介“身边好老师”活动,客观生动地宣传好老师的先进事

迹,引导家长形成“适合孩子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的正确观念。

三是健全制度机制。学校每学期开学初将教科书、课程教学计划、课程表等内容在单位公示栏向社会、家长公布,明确公示制度第一责任人及相关电话号码,接受监督。健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减负”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加强学校“减负”工作的监管、督查和指导。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

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学校把“减负万里行”活动作为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成立“减负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导处,负责协调日常工作。

组 长:黄立海

副组长:汤永泉 孔维山

组 员:朱启鹏 韩世雷 魏 杰 李德平

朱武刚 张 荣

(二)强化管理,扎实开展。

要强化对“减负万里行”活动的过程管理,保证学校教师全员参与,根据学校实际,创新工作载体,把“减

负万里行”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开展。按照凤阳县“减负万里行”活动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对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落实校长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职责和分工,落实各项工作要求。

二0一三年四月十六日

小学“减负万里行”

二0一三年四月

小学生减负活动记录 篇2

探究活动 记录 优化策略

我们经常发现科学公开课上,一下课学生将记录纸一丢,走人了。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至于对“怎么做记录?怎么记录更有效?怎样利用记录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进程?是不是将其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中?”等,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科学教师重点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科学课记录的现状分析

1、记录完成,下课就丢了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我们的科学课堂中有教师分发记录单、学生根据自己的或是自己小组的研究实验,认真填写记录单。并做了展示汇报。可是到了铃声一响,我们的学生就离开了教室,教师则整理好实验器具也离开了,记录单则留在了课桌上。无法让记录单成为我们学生、我们教师资料的积累。也就无法体现出记录的价值所在。

2、记录单设计不规范

我们常看到一些记录单上填写内容并不是我们学生所能完成的部分,或是过于简单,或是过于繁琐、复杂;有的记录要求过于笼统,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有些记录单子无法真正看出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结果;还有一些实验它本身并不需要记录,也被放上了记录单子;可以说是在浪费我们课堂的时间。

3、记录指导不到位

在我们出去听课的时候,我们常会发现有许多小组在科学实验时并没有按我们老师记录单子上的要求去完成,有的小组在记录的时间上花得相对较少,使得最后在交流时单子上还只是寥寥数语。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记录单该如何填写不清楚,不能很好的完成,只能基于教师在实验时走过来的“指导”。教师对记录活动所用的时间、填写的要求、怎样分工填写、如何有效地填写等问题都必须提前考虑,并做出相应的指导。

4、记录的展示与交流没有精心设计

主要表现为记录后展示与交流过程简单、无序、随意,事先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没有发挥记录对探究活动应有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在研究过程中爱什么时候写几笔就写几笔,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一堂课下来那些没有机会参与汇报的学生的研究记录更是“藏在深闺无人识”。汇报后教师对记录没有做出具体的评价,对否?错否?有没有什么指导意见?糊里糊涂就过去了,给学生的感觉仿佛这研究记录只是用来装装样子的,没啥大用场,只为“秀”一把,没有发挥记录应有的作用。

5、记录没有纳入到学生的学业评价中

现在大部分科学教师在课堂中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进行记录,而且缺少对学生记录的评价,在课后总是把记录纸不当回事,随便学生怎么对记录纸进行处理,长期以往孩子们对记录的兴趣、主动性会荡然无存。

二、探究活动中学生记录的优化策略

1、激发学生的记录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记录

记录对提高科学教育活动的成效意义重大,但如果教师仅仅把记录简单地当作一项任务强加给学生,让记录成为学生的负担,那么记录的作用就完全得不到体现。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记录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发展水平,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就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可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只有激发学生的记录兴趣,学生记录的热情才高,才乐于记录,同时记录速度较快,更好的发挥记录的实效性。

2、激发学生有意的捕捉信息,并如实记录信息

信息的记录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融会于整个探究活动之中,所记录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和发现,因此科学课的记录根据需要出现在科学探究活动的不同阶段,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区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各自担负着不同的功能,不断推动科学探究的进程。

在探究活动前——提出实验设想并设计方案时,有效的科学记录要把学生的思维火花集中起来,进行梳理后记录在案,为科学探究奠定基础。例如:实验目的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怎样安排及操作实验的过程、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作出的预测等。

在探究活动中——动手实验时,有效的科学记录把观察、动手操作和比较异同形成的内部思维语言、转化成书面文字或图画形式,再在交流汇报中反馈成口头语言表达,使学生思维更富有逻辑性,此间获取的信息亦能处理得更加完善。

在探究活动后——验证得出初步结论时,有效的科学记录则是把实践操作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加以“内化”。 由于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已经做好相应的记录,就很容易把实验的初步结果反映在实验记录上。

信息记录只有建立在有意观察的基础之上,只有融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让记录反映出学生真实的思维碰撞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后形成研究记录的过程中,对各方的见解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演绎、推理、归纳、分析、判断等能力,最终得到一份有较高思维含量的记录。

记录基本要以小组为单位,由研究小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充分开动脑筋,提出各自的发现和想法,形成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达到信息与思维共享。这样的氛围同时也可以避免掺杂各人的想法和意见,体现了科学记录过程中实事求是的精神。记录过程中要求每名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记录观点,尊重个人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敢于把自己独有的观点充分亮出来,不人云亦云。在相互探讨、大胆质疑的基础上,能产生一份既反映出学生真实的思维碰撞又有个性的科学记录表,并且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大家通过记录所获得的信息,也容易分析事实中隐含的理性内容。

4、使用活页记录本,便于保存与查找反思

采用把分散的记录表转化成活页记录本的方法,让每组学生都有一本活页记录本,而且与课本配套使用,方便了学生的记录,使得学生能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次研究记录。学生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做各种各样的科学记录,或把一些记录表粘贴在记录本中,完成之后也可以很方便地收藏保存,有效避免遗失。当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遇到了与以前类似的问题或需要以前的证据时,也便于查找,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本子中找到所需资料,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在不同时期所作的实验记录和当时的想法,这会引起他们不断的反思。

5、让有效的科学课记录成为学生科学能力评价的主要依据

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记录的兴趣,应该将其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中,让有效的科学课记录成为学生科学能力评价的主要依据。通过对记录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记录的同时获得激励,都有记录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记录的自信心。

学生的观察是否全面,实验是否正确,测量是否准确;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怎么样;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能否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等等,教师都能从学生所做的科学记录中得到信息,并由此可及时纠正研究错误或者改变指导策略。因此,通过对不同形式科学记录的评价,能使教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更加科学准确。

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记录反映了学生科学思维的轨迹,是他们研究的经历,也是我们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的重要依据,同时,科学记录也是学生科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实验证据,因为这上面如实记录学生观察到的科学现象。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记录的有效性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目燃博客:怎样发挥记录在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性

3、韦钰:“关于对法国"动手做"小学、幼儿园科学教育项目的考察报告”。

小学生减负活动记录 篇3

蓝城区白塔镇塔北小学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首先召开班子会、成立了学校“减负万里行”领导小组,制定了《塔北小学“减负万里行”活动方案》,积极开展自查活动并填写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自查表。现将我校“减负万里行”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充分认识 “减负”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组织召开教师、学生代表及家长代表座谈会征求“减负”意见,并根据座谈会情况作出专项反馈,分析现状,研究策略,制定工作方案,营造良好氛围,形成思想共识。

二、精心组织,抓好自查

学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格按照《通知》要求,依照《通知》后面的自查项目和自查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国家和省市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相关规定,针对规范招生入学和分班、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学生作息时间和作

业量安排、规范教育教学活动国家课程方案落实情况、教育评价五项内容,认真进行自查。

1.规范招生入学和分班行为。

我校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整个招生过程做到公开、透明、规范。没有参与举办“占坑班”、以竞赛名义和组织考试形式招生,更不存在将“奥数”同招生入学挂钩现象。在学生入学后,及时完成学籍注册,同时按要求做好学生变动及普及资料更新工作,目前学生学籍管理的制度健全。

2.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

严格规范日常考试。我校未组织参加没经教育局批准的各种考试、竞赛活动,对平时的检测也予以规范,按新课程标准确定考试题型,做到难易适度,每学期举行一次期末考试。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成绩排列名次,更没有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等。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3.学生作息时间和作业量安排。

我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日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在校时间:上午8:00上课,中午11:30放学,下午2:00上课,3:30放

学,没有超过6小时。学校没有住宿生。确保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我校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杜绝教师布置大量机械重复作业和以做大量作业惩罚学生的现象。

4.规范教育教学活动及国家课程方案落实情况。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规定课程,不存在挤占体育、艺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的情况;也不存在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加课时、赶超教学进度的行为;更不存在占用法定节假日、午休和自习时间组织集体补课的情况;在职教职工没有举办或者参与学生有偿补习活动,或组织、介绍学生参加有偿补习活动的情况。

5.教育评价。

以完成本学段国家规定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情况,不存在下达升学指标和简单用升学率奖惩教育工作的情况,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对学校排队,学校也不以考试成绩对教师、学生排名。

三、存在问题

1.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基础很差,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

生的生源、学校的减负工作之间存在着矛盾,使得部分教师心存矛盾。学校将加大教师自身素质建设的力度通过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来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2.学生学习意识有待提高。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教育学生提高学习意识。

3.部分家长对于减负工作认识不够,可能会产生误会。建立家校联系,提高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对家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提高对减负工作的认识。

通过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我们认识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顶真的措施,要有严格的督查,更重要的是要长期坚持。创新工作方式,深入开展“身边的好学校”主题介绍活动,以学生、家长、亲属、教师、校长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主宣传学校办学特色、理念、成果,引导家长形成“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的正确观念,理性安排子女就近入学。

蓝城区白塔镇塔北小学

小学生减负活动记录 篇4

为努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的通知》(黑教基一函〔2014〕119号)精神,友好区第三小学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活动。

学校将“减负”的具体要求、措施、投诉方式等向家长、社

会作出公开承诺,并通过组织家长会、留守儿童联系会等,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以达成广泛的教育共识。

学校规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课外作业总量原则上控制在1小时以内。提倡布置口头性、差异性作业,注重作业的实践性、探究性。禁止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未布置午间作业,禁止惩罚学生做作业。不准将教辅材料作为作业统一布置。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科技等兴趣小组。合理安排每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在校“阳光活动”1小时。

学校还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评估制度来检验“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的实施效果,确保学生减负工作的全面执行。

友好区第三小学

小学德育活动记录 篇5

活动日期

.9.24

记录人

卢春茹

带队教师

赵桂娟

参加人数

30

活动目的

奉献爱心,推开心门

活动形式

1、打扫敬老院内卫生,整理物品。

2、奉献爱心,陪老人聊天。

活动过程

8点我们准时从学校出发,一路排队来到敬老院,进门后我们首先找到了之前联系过的工作人员,通过与他的交流,大致了解了老人们的爱好和生活习惯,然后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陪老人们聊天,帮老人排遣寂寞;另一组则进行卫生打扫,拖地、倒水,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虽然辛苦,但是看见老人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大家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劳动结束,我们为老人们献上了准备好的节目,整个过程气氛活跃,同学们用真诚的行动换来了满院的笑声和掌声。

活动效果

教育改革与学生减负 篇6

关于课程

课程问题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的素质结构和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进程。我国开设的主要文化知识课,中学课程达15门以上,近年虽进行了课程改革,但课程结构还不够合理,功能还不够健全,理论与实践不协调,内容偏深、偏难,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重主课轻副课、重学业轻身体、重成绩轻动手的现象依然存在,难以满足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初、高中劳动技术教育等课程虽排在课表上,但事实上却被中、高考科目的老师进行应试教学所替代。职业教育也安排在中考分流后进行,考分高的学生上大学,考分底的学生上职业学校学习劳动技能。

美国中学课程开设8门,语文、数学所占比例与我国大体相同;但外语仅占3%,大大低于我国17%的比例;音乐、美术占9%,高于我国4%的比例;体育占10%,高于我国7%的比例。美国课程具有综合化、社会化、重实用的特点,课堂上讲授最新的知识,让学生学那些他们最需要、最有用的东西。世界各地发生的新事件、新的科技进步,很快就会反映到课堂上和教材里,学校始终跟踪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文化、教育潮流。在文化知识课以外,中小学和幼儿园还有两门课与中国不一样,他们开设职业教育课和演讲课,相当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其课程占总课时的17%,美国职业教育课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学生常常利用游戏或节日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掌握烹饪、裁剪、缝纫、打字、汽车修理、制作等技能和方法。到了高中,职业教育是每名学生必修的10个学分课,学生按个人兴趣选择职业教育课程,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职业教育证书,当学生高中毕业后,即可走上社会就业。美国的教学法就是边干边学,边学边干。

演讲课在我国的某些大学里有,中小学里则不多见,幼儿园更不用说了。而美国的高中生必修《基础演讲》课,在初中有演讲训练,小学有演讲学习,就连幼儿园也有演说练习。演讲既锻炼了胆量和口才,又能互相学习,增长知识,经过从幼儿园开始的训练和小学加中学的学习,到了大学阶段,难道学生还会被动地坐着听教授的讲课而一言不发、不敢提问吗?那些竞选学生会主席、市长、州长、国会议员、以及美国总统的候选人,就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法培养出来的!

我国的学生在学校里没有得到很好的演讲锻炼和技能教育,只会死读书,因此缺乏胆识,循规蹈矩,动手能力差,工作能力差,遇事总是畏缩不前,没有主见,胆小怕事。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说:“中国学生勤奋好学,但他们不敢挑战权威,不敢与教授争辩”。

未来学家德雷伯·考夫曼对课程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六点要求:1.课程本身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2.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未来的预测;3.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环境深刻的理解力;4.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交往活动的能力;5.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6.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包括自卫、安全、卫生、营养及性的教育、消费教育,与人交往的技能,个人学习的最佳方式及策略,自知之明和自我克制能力等)。我国的课程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改革。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国家应统一要求,保证系统严密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学力;注重课程的针对性,使课程与国家发展目标、教育目标相一致,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相协调;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使课程与职业生活、现实社会相联系,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注重课程的前瞻性,课程内容能体现当今世界最新动态和成果,使课程适应培养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注重课程的多样性,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水平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现个性发展。

关于教学方法

我国有着优秀的教育遗产,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自古就有举一反三、循循诱导、师生对答等提倡启发式教学的优良教学传统,但始终存在一个弱点——老师已经知道某一问题的答案,通过各种方式诱导学生到达那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一旦答案找到,教学便告结束,以后就是反复记忆这个答案,以备考试。我国教师讲授以演绎法为主,注重正确、严谨和详尽,强调服从统一的共性,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讲究“专”和“深”,重灌输。

美国实行小班化教学,教学形式、教学方法都是开放式的。教师教学以归纳法为主,注重生动、活泼、有趣,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意,尊重和激励个性发展,除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老师已知的正确答案外,特别注重打开、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他们认为:没有做不出的东西,只有想不出的东西,想象力是智慧的最高境界,他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首位。课堂上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但却客观存在的潜在答案。比如:1+2=3,但老师会问:1加多少个数字等于3?有整数、分数、负数,茫茫数海,由此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一篇描写海鸥的课文讲完后,我国老师引导学生按课本中对海鸥的描述得出统一答案就行了,而美国老师会让学生去图书馆查阅有关海鸥的信息,去海边观察海鸥的种类与生活习性,去访问鸟类学家或动物饲养员,以掌握海鸥的更多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做科学研究等,学生经过社会调查和研究交给老师的报告,都有新的、更多的发现,往往会给老师和同学带来意外的惊喜。

关于考试

我国的考试制度起源于唐代的科举,到了今天,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虽有较大改变,但基本上还是以考学生知识记忆、常规原理为主,而且还规定不可以使用计算器。一般以阶段性考试、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期成绩,以中、高考成绩为依据录取高中生、大学生,一考定终身。平时考试一结束,有的学校还公布成绩,排名次,严重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产生自卑心理,造成恶性循环,从而学不好,以后也干不好事情。美国的教师不让学生知道彼此的考试成绩,也不完全用考分去衡量学生的好坏,他们认为,培养一代有知识、有创造能力又充满自信与朝气的人,对国家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的高考叫SAT的学生素质考试,在全国不同地点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考卷进行,内容为数学和英语两大部分,以多项选择题为主,可以使用计算器,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是1600分。如果考生的分数在1400分以上,可以选择到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类名牌大学就读并申请奖学金;在1200分以上的考生可选择到州立大学等4年制高等院校就读;在1000分左右的考生,则可选择到各市的两年制社区学院上学,先拿准学士学位,再继续修学分拿本科的学士学位。但学生素质考试只是高中生进入大学的参考条件之一,如果一名高中生自认能上社区学院而不向往名牌大学,那么他不去参加素质考试也能上一所大学。美国的素质考试仅作参考而不是决定因素,在考试的次数与成绩的认定上较为灵活,学生可一进高中就参加这样的考试,以几年中最好的一次成绩来申请大学,因此不怕某一次失手,没有中国高中生那么大的压力。美国高中生上大学的必备条件是高中各学期各门课的总平均成绩必须在B以上(A为90分以上,B为80分以上,C为70分以上,D为60分以上,F为59分以下,不及格)。美国学生的学期成绩由3部分组成:平时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分占50%,考试分占25%,项目考试占25%,三个部分可以互补,实施三位一体的综合评定,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一名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领会和掌握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还能反映学生的智力水平。美国的项目考试,对大学生是毕业设计或毕业实习,在中、小学和幼儿园阶段,每学完一个单元或一门课程,老师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做出一个能表达自己已掌握该项学习内容要素的项目。比如美国的幼儿园,当教过1~100的数字后,老师会请小朋友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做一个能代表自己已学会了100这个数的项目。于是,有的用100个小珠子串成手镯,有的用100根吃完的冰淇淋小木棒搭起一座小房子,有的用100张彩色的糖纸按不同的色彩贴成了一幅自己的画像……美国的孩子就是这样凭着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多姿多彩地赢得了自己项目考试的好分数。幼儿园尚能如此,小学、初中、高中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美国SAT考试还有一个附加参考条件,就是推荐信。美国的教育体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想攻读医学博士的高中生去医院当医务助理;想攻读企业管理成为企业家的高中生,可以去实验室刷瓶子或给理工科的后进生当家教;想攻读政治学当社会活动家的高中生,可去政府、国会以至白宫做见习生。这些不同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就会给高中生参与者写推荐信,作为进入大学的有力参考。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中生在美国上大学的问题上是“不吃香”的。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已经严重异化,过分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其它,以单纯的智育成绩代替综合评估,以单纯的分数代替智能的全面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了选拔人才的功能。它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它所能反映的仅仅是一个人的考试能力、对各类试题的熟悉程度、对出题重点的准确判断以及答题的技巧等,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何,只能通过一系列综合的指标才能判断,综观世界各国的高考制度,很少像我国这样,把卷面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录取学生。宁波市全国人大代表范谊在2007年3月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关于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中指出:“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教育的本性和和灵魂;它使我们的儿童失去了天真和幻想,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它使我们的青年戴上了思想的枷锁,只能对规定知识反复记忆和辨析,扼杀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的冲动;它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接受和模仿,一个曾经最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今天必须重新学会创造。”“教育的定位应该从‘选拔人’回归到‘培养人’上来,不能以分数代替教育的主旨,更不能以分数来体现教育的整体。”我国的高、中考必须从内容、方式、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听说读写、实验、操作等都应作为考试的形式,试题应注重考查学生的潜能,不能仅以分数来决定优劣,在学生的评价标准上,改“一考定终身”为“综合考察学生的表现和潜力”,结合学生的学业记录、社会服务和技艺特长,可用“高中毕业会考”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学术潜力考试”来完善当今的高考。

关于评价

评价包括对学校办学质量、教师业务能力、学生学业成绩等多个方面。中国的课程改革虽提出了评价的改革,但由于应试教育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变革,事实上,社会、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以学生学科考试的得分作为唯一标准和依据来考核、衡量、评价教师和学生,每年中、高考结束后,教育局总是把各校学生考分的平均分、优秀率作一个统计,进行排名,予以公布,并以分数高低来评定、奖励教师,分数成为衡量教师的“价格”,成为学生的命根。中、高考录取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差一分都不行。分数无休止地激发着学生外在的学习热情、激发着教师加班加点地讲课、大运动量地帮助学生训练,却扼杀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扼杀了教师创造能力的发挥。一大批业务精湛、上课精彩、科研成功,有思想、有能力、有素质的好老师,往往由于班级学生的基础差、素质差,加班加点少而导致学生考分低,从而被学校误判为差老师。事实上,他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由于评价的畸形,导致学校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频频出现:第一,高分竞争,家长要高分,校长要高分,教师要高分,学生也要高分,于是学校三天一小考,五天一中考,十天一大考,周考、月考、联考、摸底考、模拟考一个接一个,而且考完就排名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第二,课程体系被破坏,学科被人为地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升学必考科目,“第二世界”是会考科目,“第三世界”是不考科目,音、体、美、劳动技能课根本没有一席之地,学生喜欢的科目只有忍痛割爱,学生知识结构被破坏,劳动观念和劳动行为习惯的培养被忽视,学生人格的塑造被忽视。第三,教学变异,为了应付各类考试,教师大搞题海战术和填鸭灌输式教学,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让学生死记硬背,最终导致学生“高分低能”。

美国评价学生的方法是:学科成绩+职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素质。对学校的评价依据是:学校是否培养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教师的评价是:你是否敬业,你的专业素质怎样,你讲课是否清晰,是否受学生欢迎,而决不用学生的考分来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

到底如何评价教师的水平、教师的能力?单凭学生考分的高低来评价教师的业务能力是极其可笑和幼稚的。当过教师的都知道,在工作积极性、业务素质一样的前提下,生源是决定教学成绩的关键,是内因,是第一要素。可事实上很多学校的分班不公平,避开教育腐败不说,即使按学生的考分高低平均分班,可学生的智力、潜力、发展性一样吗?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可变的,软弱的,怎能用强硬的分数、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评价教师的业务能力呢?孙海平培养了跨栏名将刘翔,孙的水平可谓高吧?可他这几年只培养了一个刘翔,按教育界的观点,孙应该能把其他运动员也都培养成刘翔式的人物,这可能吗?事实上,刘翔的运动素质是孙海平成功的关键所在和决定因素。教育何偿不是如此?中国的学校里还常常会听到校长责备教师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之说,教师往往反唇相讥“那你去教呀”,问题是校长的话太离谱了,听起来一点也不懂教育,可中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把持着校长的位置,而且好多人当上校长后就不任课了,由于没有教学成绩与教师相比了,所以指责起教师来更是随意,甚至肆无忌惮。

关于减负

我国的教育只局限在大量的文科类抄写、理科类推理演算题作业上,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塞满大量相同的应试复习资料、应试搭配练习册),一般早上6:30左右到校早读,白天排满8~9节课,晚上5:30左右放学,每天除了听课就是铺天盖地的作业和考试,走读生放学后回到家做作业一般要做到12点左右,住校生晚上9:30上完晚自修回到宿舍,学校熄灯后有的学生还要借助手电筒在宿舍里继续做作业。这是筋疲力尽的一天,睡眠不足的一天,毫无生机的一天,重负低效的一天,身心被摧残的一天。学生之间流传的一则短信,足可以说明我国学生的辛苦和无奈:“猪=吃饭+睡觉,我=吃饭+睡觉+做作业,所以,我=猪+做作业。”学生感叹:猪除了吃饭睡觉还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们只会吃饭睡觉对社会又有何用?学生负担加重的同时,教师的负担也在加重,一般一个中、高考科目的老师一周要上课18~20节,白天上足8小时班后,晚上还要外加几小时的夜班。难怪老师们常说:“中国有两个行业的工作最累、最苦,一个是煤矿工人,还有一个就是教师。煤矿工人有生命危险,而教师天天在透支身体,同样有生命危险”。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清楚地记得他上小学语文课是“来来来,来上学,去去去,去游戏”,他叹息:“现在内地学生是来来来,来考试;去去去,去补习,孩子做白日梦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对今后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影响”。难怪西方国家的家长对不听话的孩子常常讲:“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中国去读书”,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的学习负担之重已是世界闻名,并且已是骇人听闻。过重的课业负担,扼杀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发展,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压抑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美国的学生,无论是大学生、研究生,还是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都没有我国这么重的学习负担,美国中小学生从早上7点钟到校,下午3点钟放学,中午有40分钟的午餐时间。美国学生的学习是轻松愉快但又是快节奏的。老师布置的作业是适量的,不会过分地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极少有学生把作业带回家的。下午3点学校放学后,由于没有考试的压力,学生有的去参加音乐、美术、体育兴趣小组,有的去参与航海、航天俱乐部,有的钻进环保、种植、养殖、电脑电器的天地里东摸西碰,当然也会有后进生坐在教室里补习,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作业。学生课后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而各得其所。美国的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了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我国的教学模式好多是模仿前苏联的,可人家早已改革采用先进方法了,我们却一切依旧,不但有早读,还有早早读,有的学校还设置了晚读,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现在不得已的办法是,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上学和放学时间,机关能够朝9晚5,学校上学、放学为什么不能也统一时间?各地按国家课标统一设置课程,非中、高考科目按规定开设,坚决不允许由其他课程替代;像上海一样,取消早读课;必要时取消期中考试;由教育业务部门组织名师按照课程标准编写高质量的作业本,学生课外作业一律以此书为准,教师不得补充,至于学生自己加量由学生自行决定。倘若这样,学生的负担应该能减轻一些。

实践证明,一国之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之兴衰。应试教育改变了,素质教育才能获得空间,新课程改革才会有新的、质的突破。学生减负了,才能轻松活泼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启发想象力,激发创造力。中国学生有“三好”:基本功好、书本知识好、考试成绩好。美国学生有“三强”: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演说能力强。我国课程与教育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保留、继承传统的“双基”优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加强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使学生的潜能、天赋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为什么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不少中国学生获大奖、拿金牌,很少听说美国学生获奖,然而世界公认的诺贝尔自然、社会科学成就奖却被众多的美国人拿去,至今未被一个中国人捧回,美国的教育体制重视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动性、创造力的培养,考试中的项目设计启迪了新理念、新灵感,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是产生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诺贝尔奖奖励的不是应试高分的佼佼者,而是社会科学中的杰出活动家和自然科学中的项目发明者。

中国人是聪明的,沉睡的东方之狮应尽快醒悟过来,如果我们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考试改革、评价改革与学生减负做好了,并克服一切困难坚定不移地努力做下去,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指日可待!中国科教兴国伟大构想的实现指日可待!中国的腾飞指日可待!

小学生安全教育活动记录 篇7

时间

班主任

主题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

校园安全注意事项

1.校园内水池禁止进入玩水和捉鱼,必须着重提醒。

2.校门口(伸缩门)禁止学生靠近,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校园内地下车库,禁止学生私自进入。

4.室内体育馆,若非上课需要禁止学生私自进入活动。校园内的体育设施要安全有序的进行使用,特别是攀爬类区域的器材(建议一年级的学生不要玩耍)。

6.学校有配电箱,和电器设备,教育学生不要碰触。

7.学生一律禁止私自乘坐电梯以及在电梯口玩耍。

8.校园很大禁止学生去无上课的楼层、教室、功能室、天台玩耍。

9.各楼层的消防栓与消防指示灯,均为易碎、易破坏财务,教育学生养成保护学校财产的好习惯,消防玻璃易碎更是存在安全隐患。

10.禁止学生爬栏杆、站在高处玩危险游戏。

小学留守儿童活动记录 篇8

永店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简报

第一期

快乐一日游 手拉手共成长 欢乐满校园

我校全面启动“爱心助成长,留守不孤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全校留守儿童将得到更多关爱。

此次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主题是“爱心助成长、留守不孤单”,关爱行动共有三种形式。

为把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抓出成效,我校专门成立了校长谢尚群为组长,分管领导谢尚国为副组长的关爱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下,招募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给留守儿童当代理家长,开展特色活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监护和服务工作。

快乐一日游。分批次组织全校留守儿童参加,同时招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利用一天的时间,出游、吃快餐、看外部世界,达到开眼界、长见识、感受社会关爱的目的。

手拉手共成长。组织留守儿童与城镇学生和志愿者结对,通过书信、电话加强沟通交流,互赠礼品,增进友谊。组织留守儿童与城镇学生和志愿者互换空间分别到对方家里体验不同生活

欢乐满校园。组织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到校内与留守儿童玩游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永店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记录

永店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简报

第二期

为留守儿童捐建“爱心书屋”

全校内推出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阳光操场、爱心书屋、爱心亲情电话、“手拉手”好朋友和爱心结对卡等七个公益项目。

踊跃为留守儿童捐建“爱心书屋”。由团委组织并将倡议发出后,全校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行动迅速,已经捐送各类图书,涉及科技、文学、娱乐、教辅等八大类。

永店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简报

第三期

为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

在我校送温暖主题教育过程中,结合区上级部门精神的认真学习,我校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帮扶、关心弱势群体,特别是留守儿童是自己的责任,更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近日我校进行了“为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本次活动得到各教师的大力支持,学校党办、团委也积极参加。在活动中就各班贫困留守儿童共78人接受了电话卡、钢笔和现金礼物共计价值266元。

本次活动体现了我校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视,同时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了学校的关爱,感受到了冬日的温暖。

永店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记录

永店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简报

第四期

资助特困“留守儿童”播洒爱的阳光

我校四(1)班特困“留守儿童”邢玉龙的不幸遭遇经学校广播播放后,在学校上下引起强烈震动。一时间,老师、同学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资助他,班主任、老师还在百忙中亲笔写信指导他如何搞好学习、如何勇敢面对生活。一石激起千层浪,巍然的家庭是不幸的,然而他的成长却是幸运的,因为她的人生历程必将伴随众多好心人的无限关爱。

永店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简报

第五期

亲情电话、视频聊天温暖留守儿童

为了使留守儿童有机会可以和家人联系,促进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感情交流,开学以来,我校留守儿童之家的亲情电话、视频聊天成了留守孩子的亲情纽带。

学校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并倾注人力物力财力搞好儿童之家建设,先后安装了亲情电话、电脑、摄像头,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开放并免费使用,使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可以和家人联系,大大方便了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感情交流。

永店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记录

永店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简报

第六期

我校举办留守儿童之家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班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近日,我校举办了留守儿童之家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班。

通过小班科学活动案例看幼儿记录 篇9

案例一:各种各样的纸

活动“各种各样的纸”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撕撕玩玩中感知绉纸、手工纸、硬纸板等各种纸张的特性,如纸板坚硬、餐巾纸轻软、手工纸薄脆等。为了进行更直观的比较,教师指导幼儿按不同牢度将撕下来的纸有序黏贴在记录表上。

分析:对于大年龄幼儿来说,他们不仅能用语言表述“坚硬”“松软”“薄脆”这些感觉,还会借助生活经验用各种替代的方法来表达(如画上芝麻饼干表示手工纸的薄脆),可是这样的表达对小班幼儿来说很困难。案例中教师采用的记录方法既方便又直观,可以让小班幼儿一目了然地认识事物的属性,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

当然,实物黏贴也不是任何活动都适用。一些容易黏贴、大小合适的探究材料(如树叶、纸张、布等)比较适合采用实物黏贴的记录方式。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提供一些实物照片或实物简笔画,这与实物黏贴有异曲同工之妙。

案例二:落下来

一次秋天外出活动时,孩子们看到在空中飘飘悠悠的树叶,便兴高采烈地张开双臂迎接树叶落下。于是,教师设计了活动“落下来”。在活动中,教师提供了餐巾纸、沙包、“丫”字形纸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这三种物体落下的情景。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向教师报告他们的发现:“餐巾纸落得很慢的!”“餐巾纸飘来飘去的!”“沙包是快快落下来的!”“纸片转着圈落下来!”“纸片转起来像直升机(螺旋桨)!”……

孩子们兴奋地借助肢体语言与教师、同伴交流着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了经验分享。当教师问他们能不能把树叶落下来的样子记录下来时,孩子们露出了为难的神情。于是,教师当即用“直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沙包下落的过程,用“曲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餐巾纸飘落的过程,再用“螺旋线条”帮助幼儿记录“丫”字形纸片飘落的过程。

分析:在活动前教师曾自问,小班幼儿能不能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根据对小班幼儿认知及记录等方面能力的了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于是教师便预设了师幼共同记录的方式。果然,经验交流的情况坚定了教师原先的预设——利用集体记录帮助幼儿共同记录所观察到的情景。教师还自编儿歌“沙包落下来,直直快快”、“纸片落下来,转着圈儿”、“餐巾纸落下来,摇摇摆摆”来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集体记录是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幼儿交流、巩固探究中获得的科学经验,而且解决了幼儿记录的困难,为幼儿学习记录提供了榜样。

案例三:运水

小班幼儿喜欢玩水。于是,教师提供了一个装满水的水盆,一个空盆,还提供了一些工具。孩子们在游戏中很自然地运用工具去“运水”。在一次次“运水”过程中,他们不断地使用工具,认识工具。

游戏结束了,“谁的本领大”成为幼儿交流、记录的主要内容。教师为幼儿设计了这样一张记录表格(如图一),表格中的工具暗示小班幼儿要有目的地去尝试各种工具。不仅如此,教师还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笑脸花朵图案,小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情况在每种工具相对应的空白处黏贴上不同数量的笑脸花朵,以表示这些工具运水本领的强弱。

分析:在大班我们也组织过类似活动,教师为大班幼儿提供的记录表格(如图二)给了孩子们很大的空间,幼儿不仅记录了自己的实验顺序,还记录了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比较小班、大班这两张记录表格,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提供给小班幼儿的记录纸浅显易懂,直观形象并具有趣味性,有明确的任务指向,使小班幼儿一目了然,并容易记录。而教师为大班幼儿提供的记录表则几乎是一张空白表,幼儿自主的空间较大。

为什么小班和大班的记录表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是小班幼儿有关科学活动记录的经验很少,记录能力也很不足,所以教师提供的记录表格必须浅显易懂,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并易于操作。而大班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记录经验,他们的记录能力也较强,因此,教师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记录。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 篇10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认真的书写的习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导入新课,板书:认真写铅笔字

二、指导书写

1、师:用铅笔写字时眼睛和练习本的距离要持续在一尺左右,身体和桌沿的距离要持续一拳,握笔点与笔尖的距离要持续一寸左右。

2、指导练习

三、书写练习

1、指导观察学生写字的样张。

2、讨论交流:

(1)要看清字的大小,在田字格或方格中写铅笔字,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要大小适中。

(2)字要写在方格中间,做到字的重心落在格子中心,不能偏向某一侧。

(3)注意一笔一画在田字格的位置,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3、书写练习

四、总结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篇11

时间:5月17日

地点:大办公室

出席:全体教师

主题:学习新课程标准

记录人:某某某

一、关于学习新课程标准

每个老师都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须的经验,但是这样的经验脱离了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导向,就会走远路,走弯路,如何更好的追求课堂效益,明确教学目标,到达理想教学效果,学习新课程目标是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在实践的过程。思考是否有必要进行一次新课程理论学习的专项竞赛。

二、关于教研组活动案例讨论

1、教研组案例的取点问题

践行减负增效 让学生快乐成长 篇12

一、严控招生人数,实现小班化教学

由于本地区学生数量的减少及我校自身发展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我校在招生规模和招生人数上有了大幅度缩减;但设置的班级数没有变,平均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明显减少。随着我校班级学生人数的减少,使得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显得更加灵活,教师也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课堂的密度、强度和有效度有了大幅提高,学生有了更多成为“主角”的机会,也有了更多展示自己和锻炼自己的机会。随着班级学生人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有了能够对学生逐一实施“等距离教育”的机会,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发展水平与需求,寻求每个人“最近发展区”,并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这就避免了以前“抓两头,促中间”的尴尬局面,也尽可能地保证了每位学生获得均等教育的权利,从而提高了整体教育教学的质量。如今,我校的小班化教学已经初见成效。

二、增强课堂高效性,使“减负”落到实处

一是着力打造校本课程,提升教师品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课堂的建设需要高质量的教师和高素质的学生相结合。近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方面加强了投入和建设,旨在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打造了江苏省情境英语教育基地,经常邀请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为师生做讲座,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又让学生开阔了视野;组织校内外各种类型的骨干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四十多门选修课,既有实用性很强的《西点制作》《视频编辑与制作》等课程,也有学科研究类的《品三国看人生》《天文学漫步》等课程,还有启迪学生思维开发智力的《国际象棋》《桥牌》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满足了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是落实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重心”的教学质量观,创新“高效课堂”模式,将课内与课外、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全力构建生态型、人文性的育人课堂。让学生平等参与课堂,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思考,在参与中提高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在备课时精选习题,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层布置作业,以此来提高课堂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后,严控学生的作业总量,除正常自修课外,一般不布置课外作业。同时,规范考试次数,每学期只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让学生劳逸结合,在快乐学习中成长。

三是改善育人环境,丰富校园教学资源。近年来,我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了大型体育馆,修建了学生活动中心——海韵馆,图书馆也增设了学生电子阅览室,在校园内还修建了不倦亭、学海、溯源舟等人文景观……所有这些都使校园里的每一角落体现育人功能,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为“减负增效”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四是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激励师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于自身的发展”。我校制订并实施了“多元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对其进行过程性评价,促进其个性发展,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等。我们每学期都要综合评价每一位学生,分别从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学业成绩、个性特长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不再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考评依据,还要以教师的自身发展和家长、学生的评价与满意度作为考评参考。我们通过师生之间相互交叉的教学评价,使及时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设特色校园文化,让学生快乐成长

一是发展阳光体育,练就强健体魄。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减负增效”的物质载体,也是教育自身蕴涵的重要内容。为此,我校充分发挥体育的健身、育人和育心的功能,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天上午,学校都要开展大课间活动;下午,还设置了多项适合学生锻炼的体育活动课,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春天的太极拳运动,夏天的大课间操,冬天的跑操锻炼,再加上每年秋季的体育节,通过这些体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了他们的体能,为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

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培育健康心态。我校德育以“立规树德、立德树人、立志成才”为基本框架,明确培养方向,采取特色德育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并确定了三个年级的管理目标,即高一“养习惯,打基础”,高二“固基础,防分化”,高三“促全体,创佳绩”。我们围绕“爱国、爱校、责任、担当”等主题,将德育工作深入渗透到每个重大节日、纪念日以及每节主题班会课中,真正做到常态化、制度化。我校每年都要邀请法制校长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校心理活动中心的“雨霁心理协会”对一些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构建了家校通网络体系,对学生进行立体式的思想优化。尤其是我校的团队主题活动,即高一年级到高校参观学习,高二年级到上海科技馆、南通博物院等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高三年级进行成人宣誓仪式,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成为我校进行思想教育的品牌活动,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是举办特色节日,发展个性特长。为激发学生们的智慧火花,展现年轻人奋进向上的青春活力,我校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节日。如有放飞心声的歌咏节,有热情奔放的艺术节,有龙腾虎跃的体育节,还有活力四射的科技节;同时,还成立了绿岸文学社、英语协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和节日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校园生活中蓬勃地成长,使学校的“减负增效”落到了实处。

尽管教学改革的道路并不平坦,但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减负增效不放松,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快乐学习、成长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改变。相信在不就的将来,我校的新课堂改革将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减负增效“添砖加瓦”。

上一篇:60岁老人生日的温暖祝福语下一篇: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对照查摆问题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