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复习教案

2024-09-17

世界古代史复习教案(通用5篇)

世界古代史复习教案 篇1

(4课时)

一、世界近代史知识体系

(一)科技革命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手工工场时代(16-18世纪):工业化的准备阶段(1)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 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诸如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的兴起尼德兰革命等,都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体表现。再者,正是从16世纪开始,世界才改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联为一个整体。(2)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手工工场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主流

首先从农业看,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动摇。英、法的农奴制在14、15世纪已经瓦解,货币地租盛行,农业商品化进程加快,都是其具体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发展起来。英国出现圈地运动,租地资本家办起的牧场和农场,成为典型的农业资本主义经济。法国的富农经济则是一种小农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普鲁士的容克农庄也成为有着浓重色彩的资本主义农场。16-18世纪,手工工场在西欧有了迅速的发展。英国的呢绒业最为典型。海外贸易长足进步,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如东印度公司)陆续建立。18世纪,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这一时期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尚未完全分开。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金融资本占有首要地位,是16-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大特点。2.蒸汽时代(19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工业化的开始(1)英国工业革命及其扩展

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大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使人类开始脱离长久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万向工业化、技术化、城市化的工业社会。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始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扩展到法国、美国,随后是德国、俄国、日本。而各国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机器进行的。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特殊地位,使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世界工厂”。(2)工业革命的后果和影响

工业革命促成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对社会起了巨大的改造作用:①以农业和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农业文明)向以工业和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工业文明)转变;②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③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工业资产阶级将成为新的执政者;④出现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潮流;⑤殖民扩张加强,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至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3.进入电气时代(1870年至20世纪初):工业化的完成,资本主义高速发展(1)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出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它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另两大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先进工业国的产业结构,使它们开始由以轻工业为主导演进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大国,实现了工业化。(2)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生成力的惊人发展,汽车、电力、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中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于是垄断组织(超大规模企业或大型企业群)应运而生,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工业大国就是有力证明。(3)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与不平衡性

1870年以后的三四十年是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各国发展不平衡,美、德最快、英、法相对缓慢,俄、日自身比发展迅速、横向比相对落后。20世纪初,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形成。

(二)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的演变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16-18世纪)(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的是在手工工场时代发生的革命,主要有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客观使命是推翻封建制度,解决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确立治国基本原则的问题。在革命期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是领导者,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经过革命诞生了荷、英、美、法四个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北美少数国家开始确立。但这一时期封建势力仍然非常强大,拿破仑帝国灭亡和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就说明了这一点(2)法、俄、普、奥诸国的改革

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化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改革。改革是由原统治者推行的,以富国强兵目的,如法国路易十四改革、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普鲁士及奥地利的改革。这些改革的共同内容是加强中央集权,推动重商主义政策。在手工工场时代,虽然还没有哪一个国家通过改革的道路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但上述改革无疑是以改革方式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早期形态。

2.19世纪20-70年代的改革与革命(1)概况

在工业革命推动和法国大革命精神鼓舞下,19世纪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主要有:

①20-30年代的革命和改革:如希腊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的独立战争,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32年英国国会选举制度改革等。

②1848年欧洲革命:它典型地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的特点,革命的任务不像早期那样只是反对封建制度,而是还要反对手工工场时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上层建筑。在革命规模最大、取得成就也最大的法国,就完全是为了推翻金融资产阶级的统治。另外,民族主义因素在这次革命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德意志、意大利革命都以争取国家统一为主要任务,东南欧的革命则属于民族独立运动。

③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④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德、意的统一,基本上是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的。统一之前,意大利的撒丁王国已经由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德意志的普鲁士也是如此。统一后,这两个邦国的制度也分别扩展到全意大利和全德意志。统一的完成标志着两国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⑤俄、日的改革: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改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日本发生倒幕战争和明治维新,过渡到了资本主义。(2)结果

通过19世纪的改革和革命、俄、日、德、意一系列国家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法、美等原有资本主义国家也变革了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上层建筑,70年代初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与封建主义势力相比,资本主义势力已占据了明显的优势。3.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定型(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两种政治模式及其成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各主要发达国家跨进了工业社会。工业的大发展和垄断集团的形成改变着社会阶级结构,分化组合成各种利益群体,人的素质、公民意识明显提高。因此,国家的协调职能加强,在政治上必须推行更加民主化的政策。于是公民参与、政党政治、议会民主、自由竞选、胜者掌权这样一种政治上的模式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成型了。但是,从美、德、英、法、俄、日这6个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来看,形成政治民主化模式的,只有美、英、法3国,而德、俄、日3国则采取了专制主义的手段来协调社会矛盾和稳定政局。之所以造成这种不同,原因是美、英、法都是经由资产阶级革命而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旧制度、旧传统的冲击和改造较为彻底;而德、俄、日都是经由改革进入近代社会的,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2)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必然改变主要大国间实力的对比,从而引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这一背景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军备战,终于把人类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民族解放运动

(1)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洲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美国与拉美结局不同。(2)19世纪中期,亚洲出现革命风暴:仍属于旧式的农民战争。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发展不平衡,亚洲、拉美出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中国与墨西哥成果突出),印度出现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运动,而非洲仍多属于旧式的武装斗争。2.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19世纪中期社会主义运动成为历史潮流:①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2)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的社会主义运动:①特点是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组织性大为加强;②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和列宁主义诞生是突出成果。

(四)国际关系的演变

1.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16世纪-18世纪中期)(1)焦点: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

(2)表现: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打败荷兰,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打败法国,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2.维也纳体系与英国霸权地位的巩固(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1)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战争:法国的崛起威胁英国霸权,从18世纪末起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1815年拿破仓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

(2)维也纳体系:拿破仑帝国覆亡后,由英、俄、普、奥操纵,按欧洲均势原则与维持欧洲封建统治的宗旨而建立。其瓦解是必然的(潜伏三大矛盾,逆流难持久),经过希腊独立、法国七月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而瓦解。

3.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1)普法战争(1870-1871):普鲁士打败法国,统一的德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2)两次局部性的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1898)、日俄战争(1904-1905)。(3)第一次世界大战(1814-1918):在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中,法德、俄奥、英德矛盾尖锐,形成三国同盟(1882)和三国协约(1907)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近代史重点难点分析

(一)世界近代史的核心结构

世界近代史的核心结构可以这样表述:世界近代史的核心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支撑这一核心的有两个基本点,那就是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和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资本主义工业化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典型的表现,最具代表性的潮流。世界近代史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由这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的支撑点以及它们的辐射和影响构成的。

资本主义要发展,必须要清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列宁的一段论述对我们认识这一问题很有启发意义。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的话是针对资产阶级革命而言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就是清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翻开世界近代史教材,资产阶级革命可以说占去了内容的一大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1870年法国“9月4日革命”、美国内战等都是典型的标准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有以民族解放战争形式表现出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如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等;也还有以改革或维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1824―1867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更有以民族统一战争形式表现出来的,如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等等。不管它们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是由不同的国情决定的),也不论它们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有一点是不容否认的,那就是他们均不同程度地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营造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空间,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条件。

纵向来说,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列宁说得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就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任务的解决„„也就是能够产生资产阶级革命的这个基础的本身的消灭,资产阶级革命的整个周期的完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789年开始的,一直到1875年(甚至可以说直到1879年)才完成,至于其间法国的“大革命”、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二月革命”、1870年的“9月4日革命”等都只能算是整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浪潮。美国情况也是如此。它是经历了美国独立战争、1812年战争、美国内战、约翰逊的重建等四个大的浪潮才算真正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也就是说,从18世纪80年代末到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历史整体上就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史;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历史整体上就是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发生的1824―1867年的改革同样是在完成当年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能够完成的任务。其它国家的历史也都不同表现地具有这一特点。世界近代史的另一个支撑点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化在世界近代史上的直接表现就是两次工业革命以及它们对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对世界各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继而扩展到法、美、德、俄等国。一方面,它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自身的资本主义发展,促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乃至人类文明的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工业革命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与工人运动的发展。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均表明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在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高了国际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于是产生了第一国际以及在第一国际的影响和指导下发生的“巴黎公社”的伟大斗争等。工业革命对各国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19世纪进入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进展的高峰期,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都先后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为进一步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条件,进而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并更加直接和明显地改变着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从而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的产生一方面加剧了各国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同时也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在政治上和社会经济政策上采取一些必要的调整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资本主义这种国家社会职能的作用,使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相对和平”状态。另一方面,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列强去夺取更广阔的原料市场和产品的销售市场,加强殖民扩张,因而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把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体系,从而使整个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

二、世界近代史的“世界”发展逻辑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进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个地区之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逻辑就是世界由分散向整体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西欧的殖民扩张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这种改变首先表现在人种的重新分布上。欧洲白人大量渗入南非和美洲。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在欧洲白人的侵略和屠杀中大量死去,非洲黑人又被大量贩卖到美洲。欧印混合种人、黑白混合种人随之而生。这种人的跨洲流动,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渗透。经济上,则首先表现在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马、牛、羊等家畜和小麦、大麦等农作物,以及橄榄、葡萄等水果带到美洲;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南瓜、可可、烟草、棉花等物种也开始流向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世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繁荣的三角贸易可谓一个典型的佐证。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及金属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美洲,再从美洲运砂糖、烟草和白银到欧洲。伴随整个世界经济联系的增强,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渗透也加强了,比如“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之类。如此等等,大约到1760年前后,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较之“地理大发现”带给人类的相互知悉,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第二步。

另一方面,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诸如为欧洲的工业品开拓了日益广阔的市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更培养了发财的狂热和惟利是图的精神,等等。随着这些条件的积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终于在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尤其是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大规模运行,使英国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英国的煤、铁生产,棉纺织业和机器制造业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在世界上的绝对优势。185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占39%,在世界贸易额中占22%。19世纪中叶,在欧美各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大大落后于英国的情况下,英国便成为了“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的中心。英国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世界各国则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工业革命最终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当时的英国经济史学家史丹莱•杰温斯还就英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这种巅峰地位有过一段非常形象的描写:“实质上,世界的五分之一是我们的自愿的进贡者:北美和俄罗斯大平原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森林;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则逐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印度则把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果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市场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历史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的时候,第一次形成了通过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把各国的生产、流通、分配融为一体的世界经济。这样,由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扩散所带动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质上标志着一个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全球规模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加强了世界各国以国际分工为基础,以国际贸易为纽带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正是因由于此,我们把19世纪中叶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理解为世界加强地区间联系,实现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第三步。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迅速向全世界扩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在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真正确立起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也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确立起了它的政治统治地位。在此基础上,19世纪中后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使世界由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在这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世界金融资本剥削体系形成。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世界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残酷斗争中,把整个世界瓜分完毕,建立起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从而实现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其余地区和国家的统治,实现了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控制。但伴随这一过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了,交通通讯业的发展使世界变小,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于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事件,都可以迅速传遍全球各地,世界成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资本主义经过4个世纪的艰难开拓,终于推动世界实现了由分散走向整体的第四步。从此,世界真正具有了“世界”性,世界历史也才真正成为了“世界历史”。

三、期末测试卷

高二年级期末历史测试卷 第i卷(6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

15—17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回答1-2题: 1.开辟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新航路的西方航海家是()2.“价格革命”的主要表现是()

a、金银价值上升,货币需求猛增 b、金银价值下降,物价飞涨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回答3-5题 3.下面哪几组人物和作品的搭配是正确的()(1)薄伽丘《十日谈》(2)拉斐尔《大卫》(3)伊拉斯漠《巨人传》(4)塞万提斯《堂吉诃德》(5)但丁《神曲》 a、(1)(2)(3)(4)(5)b、(1)(4)(5)4.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做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

a、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的神权封建思想 b、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d、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反映

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珍藏的珍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象。”对这句台词有下列一些解释()

(1)说明这时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2)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生活观(3)反映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心理(4)表明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金钱 a.(1)(2)(3)正确,(4)错误 b.(1)(2)(4)正确,(3)错误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指17、18世纪,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的西欧一些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回答6-8题

6.揭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a、苏格兰人民起义 b、新议会召开要求限制王权

7.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a、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阻碍 b、革命主要是反殖民主义统治

8.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有(1)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2)建立了资产

阶级民主立宪制,(3)制定了本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4)开始了议会制政治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也不断发生变化,并对当时的经济生活和政治运动具有指导作用,回答9-10题 9.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

a、被美国首次成功的运用 b、以反对天主教会的神权为主要内容

10.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工人所受剥削加重

b、在空想社会主义指导下,工人的斗争屡遭失败 d、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出现高潮,资产阶级在全球的统治基本确立,回答11-14题

11.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变革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的扩展

12.在美国内战中,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的转折点是()a、颁布《宅地法》 b、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3.19世纪中期,标志欧洲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的最主要事件是()a、德意志的统一 b、意大利的统一

14.俄、日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以改革而不是以革命方式完成,主要原因在于 a、资产阶级在改革前缺乏思想动员 b、政局稳定、阶级矛盾缓和

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及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回答15-18题 15.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缩短 b、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1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先出现垄断组织的工业部门是()a、纺织工业、机器制造等传统的工业部门 b、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

d、军火制造、飞机制造等与军队定货直接有关的工业部门

1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比重所发生的突出变化是()a、轻工业占有最大比重 b、传统工业逐渐遭到淘汰

18、在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a、内燃机问世 b、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 19.世界上最早证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20.依据电磁学理论,19世纪70年代发明电话的是美国人()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张人权高于主权,声称对于任何国家出现的“严重”的人权问题,国际社会都应该干涉,回答21-25题:

21.历史上第一次在法规中明确规定“天赋人权”的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22.在19世纪以前的殖民扩张中,西方殖民主义的主要侵略方式是()a、公开进行资本输出 b、大肆倾销工业品

23.19世纪西方国家对亚洲侵略与17世纪相比,其影响的根本不同点在于()a、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b、奴役了各国人民 24.“亚洲觉醒”与“亚洲革命风暴”相比,最大区别是()a、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 b、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25.俄国和日本的垄断组织都带有封建性,其历史原因是()a、沙皇和天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b、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

26.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的根本原因是()a、巴尔干的民族矛盾复杂 b、巴尔干某些国家推行霸权主义 27.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各阶层人民团结对敌 b、抗意斗争得到外国援助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日本加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对远东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回答28-30题 28.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的性质是()

a、争夺远东海上霸权的战争 b、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 29.标志着日本完成向亚洲大陆扩张第一步的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夺得了中国台湾的领土 b、日俄战争夺得库页岛南部及附近岛屿 d、夺取旅顺租借权和东北筑路权

30.1905年日本把朝鲜变成实际上的殖民地,其支持者是()第ii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最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向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引自《世界经济运行轨迹探索》

材料2: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安全的英伦三岛。

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品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

——据《英国经济史编》

——据《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归纳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优越条件有哪些?(4分)后来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有何变化?(2分)请指出导致两种态度的原因、影响。(18分)由此可以得出什么认识?(6分)

32.阅读与思考 日本政府„„和英国政府就英日同盟的目标之一„„——巩固与维护东亚地区普遍和平——决定和英国共同采取有关的必要措施„„通知德国政府如下:

(1)全部德国军舰应立即从日本与中国邻近海面撤出。凡不能撤出的船舶应解除武装。(2)德国政府应在1914年9月16日以前,将全部胶州租借地无条件地和无补偿地移交日本当局,以便归还中国。

„„如果在本月23日,星期日正午以前,得不到德国政府无条件接受上述建议的答复,日本政府就采取它所认为必要的行动。

——日本致德国的最后通牒

(1914年8月15日)

依据以上材料和你了解的历史情况,请回答:

(1)日本准备向德国宣战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的胶州湾“归还中国”吗?(4分)(2)你还了解哪些与上述中国山东总是有关的历史事件?请简要列举。(6分)

高二年级(上)期末历史测试答案 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

31.(30分)(1)条件:地处当时世界经济中心;国内政局安定;自由开放,招揽人才;政府重视科学技术的转化应用。(4分)(2)变化:由重视、积极提倡、采用新技术到保守、抵制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分)(3)积极利用的原因:18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是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消费需要,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在生产技术上得到改进,以增加商品生产,获取巨额利润。(6分)影响:促使英国机器大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完成了工业革命;1840年,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超过美、德、法三国总和,处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3分)(4)不愿用的原因:19世纪晚期,英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掌握了广大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劳动力,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资本家也能获得巨大的利润,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出国外榨取高额利润。(6分)影响:导致英国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到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被后起的美国、德国赶上、超过,居世界第三位,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4分)(5)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振兴繁荣,根本在科技,科技立国是必由之路:科技竞争是人才竞争;科技没有国界,抓住机遇,重视吸收和转化人类优秀科技成果;政治稳定是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优越的条件在一定的情况下会成为影响的包袱;一个国家或民族必须有进取精神,否则将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6分)32.(10分)(1)目的:不是为了把胶州湾等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而是要取代德国占有中国山东。(2)主要有: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德国强占胶州湾。1914年,日本侵入中国山东,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占有的权益,后又以支持袁世凯做皇帝为条件,提出“二十一条”,其中包括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中国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日本在战争期间夺取的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必须由中国收回。这一合理要求,被控制这次会议的英美等国无理拒绝,由此导致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世界古代史复习教案 篇2

比较世界近现代史新旧课程的异同,对把握世界近现代史复习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部分

1.新课标、新考纲与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差异之处在命题中的反映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主要不同点有:一是新课标、新考纲从经济的角度突出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二是新课标、新考纲从政治的角度突出西方人文精神、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及其关系,而把有关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度确立过程中的斗争过程弱化为选修教材——新课程这种处理,实际上是重视人文思想、代议制度和世界市场形成三个问题,或者说重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因果关系而弱化其过程;三是必修课程强调对重大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的考查,选修课程则强调对重大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形成过程的考查。2004年以来,全国和一些省市命制的文科综合卷和历史卷集中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启蒙运动体现的民主与法制思想,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成果,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新考纲的要求。

以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成果的考查为例,近年来的多道高考试题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部分的要求。其中,2006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9题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启蒙思想及其对西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影响:

29.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概括其主要学说。

(2)欧洲启蒙思想最早在北美结出了政治成果,启蒙思想的哪些观念对北美独立与建国产生了什么相应影响?

(3)北美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文献,与后来法国大革命中的哪份著名文献体现了相同的思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是以启蒙思想对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影响为主题而展开命题的,既考查了历史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能力。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国三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掌握状况和概括能力,要求学生回顾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伏尔泰的君主立宪主张,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第(2)问,是在第(1)问的基础上,联系启蒙运动与北美独立战争的因果关系,具体分析说明启蒙思想对北美独立与建国的影响:“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是北美独立战争的理论依据,它们在《独立宣言》中得到充分体现;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第(3)问,则是在解答第(2)问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北美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中两部文献的异同,揭示其内在联系:《独立宣言》与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都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精神,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范本。由此可见,在同一主题下,三个问题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深刻揭示了启蒙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影响,充分体现了历史新课程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题。

因此,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1)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内涵和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政治制度确立的深刻影响。(3)理解掌握英国《权利法案》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理解掌握法国《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和《拿破仑法典》的内涵与价值;理解掌握美国《独立宣言》的意义,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及对其的评价;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其实质。(4)根据“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对新考纲规定的新内容不要涉及,以免加重复习负担。(5)注意从宏观上,依据新考纲的表述,用小专题的形式整合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知识点,构建新知识体系。如构建“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等小专题。

2.人教版历史新课标教材展现的新视点

相同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在新课标教材中有新的表述,应引起重视的有:(1)关于“光荣革命”,现行教材说“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而新课标教材则说“它最重要的成果是君主立宪制的建立”。(2)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这部宪法将西欧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和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4)启蒙运动中,洛克是“资产阶级分权与制衡学说的创始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理性的力量努力构建一个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使历史进入‘理性时代”;卢梭的民主思想“不仅转变为法国大革命的檄文《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炼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响亮口号,而且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根据”。(5)美国《独立宣言》,体现了“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等民主思想,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6)法国的《人权宣言》,“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前言。……它将启蒙思想发扬光大,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对于新课标教材出现的这些新的结论、评价或观点,复习备考时只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就可以了,不必死记硬背。

相同的内容,由现行教材中的楷体字阅读文字变为新课标教材中的宋体字正文、地位提高的有:(1)新航路开辟的经过。(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的起源。(3)关于对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的一系列评述。(4)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一些具体法律规定。对于这些内容,在复习备考时,不要因其在现行教材中是楷体字阅读文字而忽视。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部分

1.新课标、新考纲与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差异之处在命题中的反映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主要不同点有:一是新课标、新考纲从生产力的角度突出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以及它们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二是新课标、新考纲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突出殖民扩张和掠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三是新课标、新考纲从政治的角度说明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初步形成,间接揭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四是新课标、新考纲从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和无产阶级追求民主的斗争的角度来突出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五是新课标、新考纲删除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的美国内战、德国和意大利统一、亚洲革命风

暴的内容。新课标对这一历史时期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现了重民主建设、重生产力的作用,轻武装斗争的历史史观。在知识构建上,新课标从“民主”和“世界市场”两个方面,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主题突出,整体感强。从高考命题情况来看,2001—2005年的全国和各省市区高考命题对这一历史时期关注得较少。2006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两套文科综合卷、上海历史卷、广东历史卷、江苏历史卷等都考查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内容,并集中在社会主义运动史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两个方面。2007年江苏历史卷考查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俄崛起之路,即德国的统一及对外政策、沙俄1861年改革及对外政策。如2006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卷I对社会主义运动史的考查:

在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上基本重合。因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Ⅲ明确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因此,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1)从民主与世界市场的角度,重新构建相关历史知识。(2)突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民主建设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关注电气技术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3)从民主的角度理解掌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等相关史实与结论。(4)从科学技术的双重性、资本主义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关系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

2.人教版历史新课标教材展现的新视点

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内容,在新课标教材中有新的表述,应引起重视的有:(1)“电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电力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影响,则是在发电机出现以后”。(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整个工业生产结构中,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不但在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同时出现,还扩展到世界其他地方,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随着工业的进步,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粮食和原料的供给地和商品、资本输出市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发展民族工商业,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4)“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战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苏俄)日益成为欧洲政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2008级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篇3

一、名词解释:

十月革命,契卡,布列斯特和约,凡尔赛条约,国际联盟,魏玛宪法,工党,共产国际,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柯立芝繁荣,二十五点纲领,《我的奋斗》,日本政党内阁时期,协调外交,凯恩斯主义,《日本改造法案大纲》,慕尼黑协定,霍斯巴赫备忘录,《钢铁盟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东方战线,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

二、简答题:

1、略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概况和特点。

2、简述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简述新经济政策。

4、简述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5、简析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形成的主要原因、表现和内在矛盾。

6、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7、简述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8、简析法国败降前后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

三、论述题:

1、论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论述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论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世界古代史复习教案 篇4

古代政治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1年9月江西六校联考3题)布鲁图是罗马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10个金币,契约规定一个月内归还,可是,布鲁图月过无力还债。根据《十二铜表法》的规定()①卡西可以随意处置布鲁图 ②布鲁图有权与卡西协商还债事宜 ③卡西有权拘押布鲁图 ④卡西有权要求布鲁图还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2.在雅典,为保证民主制度正常运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建立五百人议事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B.群众有权监督公务人员

C.实行集体管理

D.实行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制度

3.(2012年安徽省宿州市三模)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评述,错误的是

A.公民法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B.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D.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4.(2012年9月辽宁省丹东市四校联考)亚里士多德曾称“人是政治的动物”。这句话用来形容以下哪种政治制度比较合适

A.雅典的民主制B.古罗马的政制

C.代议制民主制D.君主制

5.(2012年9月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亚里土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古希腊公民

A.积极参政的政治素养

C.强烈的集体荣誉感B.深受海洋文明影响的素养 D.强烈的民主意识

6.(2011年3月忻州市联考5题)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7.(2012年10月广东湛江一中高三测试)“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

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8.(2011年9月湖南雅礼中学入学考8题)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实现了选贤任能

9.(惠州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18题)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这一观点主要强调

A.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B.城邦制是专制统治

C.古希腊只重政治而轻文化D.城邦制度压抑人性

10.(2012年10月广东信宜市高三摸底)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6—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A.分封制逐渐崩溃/建立起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

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

11.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江苏省盐城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

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D.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13.(2012年11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恩格斯曾说:“(希腊人)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下列因素中不能说明希腊为“其他民族无法企及”的是()

A.城邦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政治事务

B.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

C.拥有史诗、戏剧、哲学等世界文化珍品

D.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

1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15.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D.法学家的努力

二、非选择题

16.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问题:(8分)

(1)这些“不同的地理空间”主要是指哪些区域?(3分)

(2)在这些区域内建立起了怎样不同的政治制度?(2分)

(3)“农耕文明”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二“因为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材料三“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和三说明了什么。

(2)根据三则材料,说明罗马法的历史作用。

世界古代政治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可见卡西可将布鲁图拘押至法庭审判,审判后可以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选择C项。

2.A

解析: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公民大会的日常事务,它不是最高机构,最高机构是公民大会。

3.B

解析:B项说法中罗马法提倡的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并非所有人,罗马法归根结蒂是有阶级属性的,是为了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进行剥削、压迫的。

4.A

解析:根据根据“人是政治的动物”的提示,强调的是公民政治,而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制度就是雅典的民主制,因此此题正确选项是A。

5.C

解析:古希腊各城邦公民往往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我们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希腊公民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6.C

解析:雅典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的特权;郡县制下,地方长官都由皇帝任免,有期限,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打破了贵族的世袭特权;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是考试选拔人才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官的把持,C项正确。

7.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即说明法官的行为必须按照法律程序。

8.B

解析:梭伦的财产等级制和罗马的万民法没有拓宽官吏选拔途径,排除A;只有梭伦的改革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C不符合题意,排除C;实现了选贤任能,不属于他们的作用,排除C;不管是科举制、财产等级制、还是外民法他们都使统治的基础扩大,故正确答案为B。

9.A

解析:城邦实行民主政治,可以排除B、D;民主政治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排除C;城邦赋予公民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主要强调了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

10.A

解析:根据材料中公元前6—5世纪判断,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希腊民主政治发展时期。A项符合题意,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希腊建立起民主政治;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代,时间上不符;C项说法错误,官僚政治在秦代初步建立,三权分立机制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形成;D项说法错误,专制皇权正式确立于秦代,时间上不符。本题选A项。

11.C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而非平民的利益。所以③排除。

12.D

解析: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继承与发展,故A错误;公民法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万民法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故B项只符合万民法。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万民法与公民法从根本上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但两者都体现了罗马法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13.D14.A

解析:中国是大河文明的代表,而古希腊文明则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所以选A。BCD的表述都不准确。

15.C

解析: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被征服地区的人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强烈不满。公民法无法应对这种问题。

二、非选择题

16.(1)举出至少3个属于两个文明类型的区域,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地中海东岸的古腓尼基、古希腊、古罗马。

(2)农耕文明:中央集权制度;海洋文明:城邦政治或民主政治。

(3)全国听命于国君,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各地官员由中央或国君委任。

17.(1)材料一说明了罗马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在的法律形式。材料三说明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罗马法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的楷模。

世界现代史教案32 篇5

第四章 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知识点: 战后英国工党的兴起及原因;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爱尔兰的独立;英法在对德政策上的分歧;白里安一凯洛格非战公约;法国绥靖政策的起源;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美国的对外政策;德国十一月革命;魏玛共和国;魏玛宪法;纳粹党的兴起;德国军事力量的复兴;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意大利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确立;日本政党内阁;币原外交;田中内阁及对外政策

重点与难点: 1. 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 2. 英法在对德政策上的分歧 3.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

内容链接: 第一节 衰落中的英国

第二节 重建中的法国

第三节 美国的柯立芝繁荣

第四节 重新崛起的德国

第五节 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六节 短暂稳定的日本

第一节 衰落中的英国

一、工党的兴起与自由党的衰落

在2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由保守党的劳合·乔治内阁和斯坦利·鲍德温内阁执政,他们克服了英国战后的许多危机。战后英国政治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工党的兴起。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曾在1924年和1929年至1931年两度组阁。工党兴起的原因有二:

1,战后工人阶级要求社会的公正和经济状况的改善,而保守党奉行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奉行自由贸易、预算平衡和国家不干预经济,因此无法解决经济不景气,地区贫困和失业问题 2,战后工党本身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工党领导层害怕失去温和派的支持,因此放弃了暴力革命而在宪法框架内寻求政权。战后自由党发生分裂,右派的政策被保守党吸收,而左派加入了工党,自由党不再是国会大党。

二、英国的社会经济问题

战后英国经济一直呈下降趋势,工业衰落,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对外贸易减少。英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1,英国的工业仍然以纺织业等传统工业为主,而战后日本、印度等地的纺织工业大大发展,给英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2,英国虽然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了化工、电力和汽车工业,但在这些领域,英国并不处于领先地位,导致英国的出口受阻,1919年英国的出口还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3.9%,而1929年就下降到10.84%,3,英国政府的政策不对,使英国工业中最重要的煤炭工业受到损害,由于战后欧洲经济的停滞和石油的使用,使煤炭的市场很不景气,而英国煤矿的老板没有利用战争期间赚取的资金去更新设备,使煤矿生产现代化,而是通过增加工时和降低工资的方法来获取利润。

三、爱尔兰问题与印度问题 1.爱尔兰人从未曾停止过反抗英国统治的斗争。1914年英国被迫通过爱尔兰自治法, 但从未实施。1916年爱尔兰爆发起义被镇压。1918年英国大选中,爱尔兰独立运动重新高涨。1919年1月爱尔兰新芬党宣布爱尔兰独立,新芬党组织的爱尔兰共和军开始袭击警察,英国派出被称为“埂犬”的志愿部队前往进行血腥镇压,但爱尔兰人英勇不屈,英国被迫开始与新芬党谈判。1921年7月谈判开始,12月6日签订条约,爱尔兰南部26郡成为自治领,成为爱尔兰自由邦,北部6郡成为英国的一个自治区,称为北爱尔兰。1937年爱尔兰自由邦宣布成立共和国,1948年12月脱离英联邦。

2.印度是英国对外政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1919年英国通过了印度行政法案,建立了英国控制的、由总督代表国王管理的印度中央政府体制。但这一体制没有解决印度的问题,英国人仍然控制着印度,印度人民继续斗争,甘地在20、30年代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英国对印度的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第二节 重建中的法国

一、法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法国虽然是大战的战胜国,但人力物力都受到极大的损失,尤其是作为战场的北部工业区受到严重破坏。在战争中,法国死亡140万人,残废70万人,劳动力缺乏是战后法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20年代法国的政局 1,政局不稳

法国政局十分不稳定,从战后到1933年,共产生了27届内阁,而同期英国只有7届内阁。虽然法国内阁更迭频繁,但政策却保持着连续性,这就保证了经济的发展。2, 蓝空议会

战后1919年11月进行议会选举,保守的右派与全国联盟党结盟而获胜,这届议会的许多议员都是身穿蓝色制服的退伍军人,因此被称为“蓝空议会”。3,工人运动

全国联盟政府一方面反对社会主义,镇压工人,挫败了1920年的法国工人大罢工,另一方面向工人做出了一些让步,如控制通货膨胀,开始实现全民就业方案,实行8小时工作制等等。

4, 对外政策

在对外政策方面,全国联盟政府采取强硬的对德政策,于1923年1月11日出兵占领了鲁尔区,但占领鲁尔区并未给法国带来好处,相反使法国在国际上被孤立,法国不仅没有得到赔款,反而要支付大量占领费用,而且有引发新的战争的危险,再加上这时通货膨胀重新抬头,所以在1924年选举中,全国联盟失败,由共产党和社会党组成的左翼联盟上台。5,左翼联盟上台

但左翼联盟政府在经济上并不成功,法郎继续贬值,而且法国与美国在债务问题上闹翻,美国对法国关闭了货币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联合政府请出普恩加莱担任政府总理,普恩加莱通过征税和减少支出,使20年代的法国经济迎来全面繁荣,一直持续到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1920年法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法国工会分裂成两派,一派由共产党领导,称“统一总工会”,另一派由社会党领导,称“总工会”。

三、20年代法国的对外政策

1.国家安全是20年代法国对外政策的基点,因此它必须保持战时的胜利联盟,保持与英、意、美、日等国的友好关系,同时最大程度地削弱德国。法国关注德国的赔款问题,因为德国的赔款是法国获得资金的一个必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对德国是否遵守凡尔赛条约的其它内容的一个考验。法国认为自己的安全有三个支柱:凡尔赛条约、盟国占领莱茵区和国际联盟,由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法国认为的一个支柱已经失去,而他对国际联盟又没有什么信心,因此法国特别重视盟国对莱茵区的占领。

2.英法在对德政策上的分歧:英国从一开始就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从1922年起,德国开始拖欠赔款,1923年1月,法国为了迫使德国支付赔款,并削弱德国工业,在未经英国同意的情况下出兵占领了鲁尔区,这更加引起了英国的激烈反对。英法之间的矛盾被德国利用,致使法国对鲁尔区的占领失败。3.法国绥靖政策的起源

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使法国人认识到,英国给他们的支持不是建立在英法联盟的基础上,而是英国作为调解人和仲裁者来支持法国,因此此后法德关系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英国的态度,这就是法国的对德政策逐步软弱起来。法国由于害怕战争,率先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不愿为保证莱茵区边界而出兵:而法国认为仅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承担保卫凡尔赛条约的任务,因此法国外长白里安转而实行绥靖政策以保持与德国睦邻友好。4.白里安一凯洛格非战公约

为了寻求和平的安慰,法国外长白里安于1927年4月6日建议同美国缔结关于“废除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永恒的友好条约”。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则提出要缔结多边条约。1928年8月27日,法、美、英、日、意等15国在巴黎签订了“白里安一凯洛格非战公约”。

第三节 美国的柯立芝繁荣

一、20年代美国政治状况和哈定政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但很快又回到孤立主义状态。战后美国人民要求自由发展经济,1920年11月,共和党人沃伦·哈定提出“恢复常态”的口号和“减少政府干预,增加政府效率”的纲领,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因而在大选中获胜。但哈定政府依靠大企业家进行统治,使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起来,比如他一上台就任命大银行家安德鲁·梅隆为财政部长。哈定任人唯亲,把他在俄亥俄州的政治朋友都任命为政府官员,形成“俄亥俄帮”,这些人贪污腐败,使哈定政府充满腐败和丑闻。

二、美国经济的繁荣

从1922年到1929年,美国经济实现了7年的繁荣,究其原因就是

1,美国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发展很快,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2,此外,各工业部门大量吸收当时的技术成果,广泛开展工业技术和工业管理研究; 3,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

4,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和资本的输出。

但美国经济也存在巨大的弱点: 1,在高关税保护下,生产力提高,使工业过分膨胀,但却不向外寻求市场,生产难于进一步提高;2,工人收入的增加不能与社会财富的增加成正比,失业人口增加。

三、美国的社会政策和社会问题 1,对工人运动的镇压

2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疯狂镇压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1919年全国工人罢工很快失败,工人运动陷入低潮。

2,种族问题和社会问题

极端的反共气氛很快扩散到对少数民族和黑人、犹太人以及天主教徒的迫害,种族歧视问题严重,其中最恶劣的就是就业歧视。在南方三K党活动猖獗,暴力行动不断升级。1919年宪法第18次修正案通过禁酒法之后,美国就出现了非法酿酒和贩酒,围绕这一活动的黑帮势力也日益成为美国社会的严重问题。芝加哥的艾尔?卡彭黑帮闻名于世。一时间,黑社会引起的街头暴力和流血事件,和爵士乐一样成为美国的象征。

四、美国的对外政策 1,裁军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向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扩张。美国总统在20年代迫于国内和平运动和裁军运动的高涨,减少了军备支出。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建议召开了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虽然在会议上确定了日本的海军吨位比英国和美国都要少,但由于日本海军集中在太平洋地区,在该地区并不处于劣势,因此华盛顿会议给远东的和平也是虚假的。

2, 美国优先

20年代美国重新转向孤立主义,提出了所谓的“美国优先”的原则,希望国会和总统保护美国利益而不是陷入国联的泥潭。所谓美国优先的一个内容,就是坚持要英法及其他国家偿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欠美国的债务。这时欧洲各国仍然需要美国的贷款,所以美国可以使出关闭欧洲货币市场的杀手锏来迫使各国俯首听命。3,关于赔款问题与法国的摩擦

1922年美国成立了专门的“战债委员会”来处理战债问题。美国单独与德国签订和约,要求象征性赔款,从而使德国可以自由进入美国货币市场,这就与法国在战债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使德国问题复杂化。美国还否决了英国提出的德国赔款问题应与协约国所欠美国债务这一问题挂钩的方案,从而妨碍了战后出现一个健康的国际财政经济环境,这也危害到了美国的利益,并成为导致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

第四节 重新崛起的德国

一、德国十一月革命和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1,德国十一月革命

1918年11月13日,德国基尔军港的水兵拒绝服从命令去同英国海军作战,继而举行起义(基尔水兵起义),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国各地都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社会民主党右派领导人艾伯特在柏林建立了临时政府。革命爆发后,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并逃往荷兰,德国的将军们把政权交给了艾伯特政府,在军队支持下,艾伯特临时政府解除了起义工人的武装。这时,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的斯巴达克团领导工人继续斗争,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下,1918年12月30日,德国共产党成立。1919年1月5日,柏林工人举行示威游行,艾伯特政府组织了所谓的“自由军团”对工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被杀害,十一月革命失败。2,魏玛共和国

在血腥镇压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德国资产阶级政府于1919年2月在魏玛城召开了立宪会议,并通过了魏玛宪法,魏玛共和国宣告成立。以艾伯特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革命中的行为,使德国工人运动走向分裂,为日后德国极右翼势力夺取政权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提供了便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魏玛宪法

1919年8月11日,德国通过了魏玛宪法,该宪法共177条,主要内容有: 1,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实行共和政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当德国公共秩序受到威胁时,总统有权使用武力,这为统治阶级剥夺公民的自由权利提供了宪法依据;4,总统每七年一任,由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有权任免总理;5,总理必须得到议会多数支持,否则就要请总统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6,议会由各选区按比例选出代表,年满20岁的男女均有选举权,等等。魏玛宪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有许多局限性,比如总统权力过大,政党直接控制议会,并且允许反民主的军队的存在,这些都为日后纳粹党的上台和军国主义的复活埋下了祸胎。

三、魏玛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1,政局的变动

1920年3月,右派在“自由军团”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艾伯特政府,但人民反对以卡普为总理的右派政府,卡普被迫辞职,率领“自由军团”撤出柏林,艾伯特重新组建政府。德国军队本质上是同情右派的,但这时法国军队驻在莱茵兰,如果右派使威廉二世复辟,法军不会袖手旁观,而这时德国军队远远不是法军的对手,因此军队既不支持艾伯特政府,也不帮助右派政府。

2,政治经济情况

战后,德国由于战争的破坏以及割地赔款,元气大伤,人民生活贫困;而政府又一味保护有钱人,不肯增税,因此德国通货膨胀严重,纸币价值一天内下降一半,人民生活困苦,中产阶级的存款一夜之间被一扫而空。因此人民日益对魏玛共和国不满,为军国主义的复活提供了土壤。

四、纳粹党的兴起 1,纳粹党的来源

纳粹党全名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其前身是1918年3月慕尼黑锁匠安东·德莱克勒斯组织的“独立工人委员会”,阿道夫·希特勒在1919年成为该党成员。1920年2月该党理论家戈特弗雷德·弗德尔提出的25点声明成为党纲,这个纲领系统阐述了反犹太主义的种族哲学,主张恢复中产阶级和农民的经济地位,高度集中国家权力。2,啤酒馆政变

1923年11月希特勒仿效墨索里尼进军罗马的行为,在慕尼黑一家啤酒馆发动政变,这就是著名的啤酒馆政变,政变虽然失败,但希特勒却因此名声大噪。

五、德国军事力量的复兴

1,德国早在1921年就秘密制定了复兴军队的计划。德国用种种方式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其军队的限制,德军参谋部虽被解散,但几千名参谋部军官却穿上便服,以建设部、文化部等文官的身份待在柏林,重建德军参谋部;

2,德国还以隐蔽的方式扩军,如成立童子军、士官团和由青年和退伍军人组成的准军事组织。德国秘密组织了有经验的空军军官组成的特殊部门,准备组建空军;

3,德国还以种种借口重建海军,他们重修海军要塞,建造潜艇,训练军官,试图建立强大的海军;

4,德国还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在20年代生产了大量的新式军事装备,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大规模经济危机,也为德国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第五节 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一、战后初期意大利的经济政治状况

战后意大利政治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稳定。由于军队的复原以及对物资的狂热追求,意大利工业出现了繁荣,但在另一方面,战后意大利物价飞涨,贸易受到限制,政府机构臃肿。最严重的是意大利缺少工业发展必需的原料和资源,又没有足够的商船队,战后意大利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包括:工人罢工,政府腐败、挥霍浪费,暴力活动增多等等。意大利社会的混乱为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二、战后意大利外交的失败 1,外交上的失败

意大利外交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了惨重失败,作为战胜国的意大利却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意大利损失惨重,得到的却很少,这使意大利人感到痛苦和愤怒。2,意大利失败的原因

盟国轻视其在大战中的作用,因为意大利在战争中只与奥匈帝国作战,而且在唯一一次同德军在卡波雷托的战斗也以失败而告终。实际上盟国贬低了意大利的贡献,同盟国与意大利的交界处有着巨大的天然屏障,而且修筑了坚固的工事,使意大利军队的作战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

三、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的兴起包含着多方面的原因: 1,战后的意大利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混乱,里拉贬值,生活费用飞涨,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工人运动高涨,社会暴力现象严重,整个意大利社会一片混乱,为法西斯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外交活动中,意大利也遭到了失败,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尤其是没有得到阜姆地区,引起了意大利人对凡尔赛和约的愤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种情绪被法西斯主义利用;

3,意大利的政治体制也为法西斯主义的上台提供了可乘之机,意大利政府的领袖不是由政党的领导人担任,而是由个人的威望、品行决定;而意大利的两个主要政党天主教人民党和社会党只顾相互间争权夺利,根本不顾国家的发展,天主教人民党由意大利的保守派、极右分子以及南部农业工人在1919年组建,其矛头直接对准工人组成的社会党,而社会党日益放弃革命目标,使工人运动陷于低迷;天主教人民党和社会党都不与政府合作,使政府无法控制议会多数席位,这就给墨索里尼在1922年10月组阁提供了便利。

四、国家法西斯党的扩大

法西斯党的成立引起了工人的反对,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工人运动重新高涨。这时邓南遮返回意大利,加入了国家法西斯党,该党力量得到壮大。墨索里尼提出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口号,笼络了大批反共分子。小资产阶级认为工人运动威胁自己的经济地位,而政府镇压工人运动不力,因而支持墨索里尼;而军队认为自己在战后被削弱,对政府不满,这两种势力很快被国家法西斯党吸收。各地方长官认为法西斯分子可以镇压工人运动,对其加以纵容;当时的乔利蒂政府希望利用墨索里尼来镇压工人运动,因此法西斯党徒活动猖獗,工人运动被镇压。

五、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确立 1,进军罗马

国家法西斯党的力量壮大之后,就开始向软弱的政府发动进攻,以便夺取政权。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米兰组织了4万武装党徒,向罗马进军。罗马政府在获知这一情况之后,曾取得了罗马驻军的保证,阻止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这时国王曼努埃尔三世的态度至关重要,因为军队仍然忠于他,只要他一声令下,法西斯党徒就会遭到失败,但国王却倾向了墨索里尼,他拒绝了政府提出的紧急状态法,这迫使政府与墨索里尼进行谈判,10月29日,国王命令墨索里尼组阁,意大利开始了法西斯专政。2,墨索里尼上台后的国内政策

墨索里尼上台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排除异己,巩固政权。

①他对议会进行改革,迫使议会在1923年11月通过了“严格选举法”,规定得票数占总选票25%以上的政党就自动获得下议院2/3的席位,余下的席位则按照得票数按比例分配给各政党。这个法令大大有利于法西斯党。

②墨索里尼于1925年12月24日通过了关于“政府首脑的权力和特权”的法律,1926年1月31日通过了赋予行政官以起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令的权力的法律,这样,议会就把立法权交给了墨索里尼。

③墨索里尼还对司法部门进行大清洗,成立了程序与军事法庭相似的”保卫国家特别法庭“,同时他还加强警察权力,建立集中营。

④墨索里尼为了争取广泛支持,与教会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而教会由于墨索里尼反对共产主义的无神论,也不反对法西斯党。1929年墨索里尼与梵蒂冈签订了”拉特兰协定“,承认教皇在梵蒂冈的主权。

⑤墨索里尼政府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但并未使意大利经济走向成功,主要表现在失业率高,工人实际工资迅速下降;

政府搞的许多公共工程收效也不大,整个意大利经济停滞不前;

里拉于1927年稳定在高于实际价格之上之后,却又造成了出口工业受阻;

日益增加的官僚机构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3,墨索里尼的对外政策

①出兵希腊 墨索里尼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渴望对外扩张,意大利与南斯拉夫和英法的关系陷入紧张。1923年8月,意大利将军太利尼被希腊人谋杀,意大利以此为借口,无视国联的存在,出兵占领了希腊的科孚岛,在希腊接受了意大利提出的赔款等全部要求之后,意大利才撤军,这使西欧各国初步认识了法西斯的侵略性。

②与南斯拉夫的关系

1924年1月,意大利又与南斯拉夫达成了协议,阜姆自由市归属意大利,南斯拉夫则保留阜姆附近的巴罗斯港城镇。

③与英法的关系

意大利支持一些要求修改凡尔赛条约的国家,恶化了与英法的关系。但墨索里尼政府在20年代还需与英法保持良好关系,因此希特勒上台前,意大利并没有太激烈的向外扩张。

第六节 短暂稳定的日本

一、日本经济持续萧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畸形繁荣的日本经济便陷入危机。1920年3月15日,东京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暴跌,接着发生了银行挤兑风潮。1920年经济危机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整个2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萧条.二、日本政党内阁

1912年到1925年,日本开展了民主运动,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护宪运动, 主张“打倒特权内阁”、“实行普选”、“改革贵族院和枢密院”的“护宪三派”—— 宪政会、政友会、革新俱乐部在1924年5月的大选中获胜,组成了加腾高明内阁,又称“护宪三派内阁”,这届内阁是由众议院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被称作“政党内阁”,直到1932年前日本政府一直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阁,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政党内阁时期”。

三、币原外交

加腾内阁和若槻内阁的外务大臣都是币原喜重郎。币原在任内(1924年6月至1927年4月)推行的所谓“协调外交”,又叫币原外交。日本为了克服国内的种种困难,保持资本主义的稳定,币原力图在各国承认日本既得利益前提下,谋求与英美妥协。1924年7月,他在一次演说中阐明他的外交原则是: 1,”维持和增进正当的权益“;

2,尊重外交前后相承主义,以保持同外国的信任关系; 3,改善对美对苏关系;

4,在对华政策上贯彻不干涉内政。

币原所谓的”正当权益“,无非是以条约为依据的权益,即凡以往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权益,都是”正当的“。维护这种权益,正是币原外交的根本目的,而同各国保持协调和”不干涉“中国内政,则是为了有效地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

四、田中内阁及对外政策 1,田中义一上台

1927年春,日本爆发了金融危机,田中义一登台组阁。田中上台后,采用通货膨胀、政府给银行拨款等办法,帮助垄断资产阶级渡过了金融危机。2,对中国的侵略

田中批判币原外交”软弱“,加紧对华武装于涉。为了阻止中国的北伐战争,1927年6月至1928年5月,日本三次出兵山东。1928年6月,又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田中内阁的侵华政策,在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召开的”东方会议“,强调日本对中国东北和内蒙古“负有特殊责任”,会后提交了《帝国关于满蒙的积极根本政策》,即田中奏折,虽然学术界对其真伪有不同看法,但日本侵略中国称霸东亚的野心尽人皆知。所在栏目>>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第五章 30年代的大危机及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

知识点: 30年代大危机产生的原因;危机的表现和特点;危机的影响和后果;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经济危机对英国的打击;经济危机对法国的打击;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德国法西斯的统治措施;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重点与难点: 1. 30年代大危机产生的原因 2. 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3.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4.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和上台教训

5.30年代大危机产生的原因;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6.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和上台教训 7.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8.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和上台教训

内容链接: 第一节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第二节 面对危机――美国模式的改良型经济及其“民主式道路”

第三节 经济危机打击下的英法

第四节 面对危机―德国模式的军事型经济及法西斯统治的确立

第五节 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及法西斯势力上台

第一节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一、危机产生的原因

1、战后未确立起有效的国际金融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乱了世界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战后又没有形成有效的新的国际财政经济秩序去改变这一局面。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完全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建立了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却没有这一类的内容,无法对国际金融秩序进行监控。因此,在世界经济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很容易扩大为世界金融危机,从而引发世界金融危机,从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2、与美国的财政金融政策的失误有关。

按照研究这个问题的权威学者金德尔伯格的说法,是由于“英国没有能力,美国又不愿意”承担稳定国际经济体系的责任。在过去,当发生危机之时,英国总是通过向陷入金融危机的中心地区运送黄金,从还未受危机波及的地区提取黄金的办法,帮助处于困境的国家维持其清偿债务的能力。但是,在一战后,英国已经没有能力担负国际银行的中心作用,这时,最有能力发挥这种作用的是美国。然而,美国却不愿意承担这一职责。在危机发生后,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在此之后,世界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导致汇率的混乱,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局面。在1933年召开的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一个主要的目的是稳定汇率。但罗斯福拒绝这样做,并宣布美元一再贬值。罗斯福这样做,也是出于美国国内利益的考虑。在美国看来,在当时采取灵活的通货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好处,远超过国际贸易领域有稳定汇率可能获得的利益。况且,在当时,孤立主义在美国仍大行其道,它所拥有的巨大经济份量与其对国际经济体系的责任感还是很不相称的。美国的这种政策加剧了危机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在世界历史日益紧密联系的整体发展的情况下,随着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危机和动荡也在世界范围传播,如果没有国际调节,没有各国在贸易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协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3、国际经济的不平衡是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就强调严重的国际经济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战后,美欧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1925年美国经济繁荣时,欧洲的经济才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此外,在整个20年代,战债与赔偿问题对欧洲经济影响很大,(英法等国的还债需要德国的赔款,德国的赔偿则需要美国资金的注入以弥补其国内资金的大量外流,这使得欧洲对美国形成了极大的经济依赖性)欧洲的经济困难引起财政的不稳定,动摇了世界经济体系,破坏了世界金融的稳定。这种国际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也促使1929年危机的爆发,并且增加了它的严重程度。4、20年代的经济繁荣本身具有片面的性质。

某些传统工业如煤矿、纺织、造船、铁路运输及设备等重要部门并没有分享繁荣,这些产业部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20年代末都没有得到恢复发展,影响了就业情况。大量失业的存在影响了各国社会的投资与消费需求能力。

5、整个世界经济存在着经济过热和“泡沫经济”的问题。

20年代的投资热把大量资金投入像汽车、住房这类耐用商品中去,大量的贮存量势必要多年才能消化掉。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生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证券投机增多,对资产的估价越来越高,推动了股票价值上扬。一时似乎任何买进都意味着带来利润。以至到股市崩溃前,有些股票是以50倍甚至更高的价值卖出的。在投资大户和股票投机商的带领下,许多从未拥有过股票的美国人也进入了股票市场,到危机发生前夕,大约有过百万的新股民在交易所买进卖出。盲目的乐观情绪广为流传,好像国家已进入永远繁荣和股票价值永远保持高位的新时代。最终股市的狂热所造成的后果在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二、危机的表现和特点

1、它引发的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是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

2、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与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是这次大危机的又一大特点。也是这次危机比历次危机更深刻的一个原因及表现。

3、这次危机的另一特点是,危机结束后,不见经济复苏。以往经济危机周期的过程是由危机、萧条、复苏、繁荣。而1929年的大危机最低点结束后是持续萧条,到1936年各国生产和就业才回升到1929年水平。从1937年下半年起,美英法等国又爆发了新的危机,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繁荣局面。

三、危机的影响和后果 1,这一危机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极大地影响了资本主义各国以及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大萧条给各国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大量失业的存在,“这是一个排队领救济面包、寻找施粥所的年代”,在美国,成千上万的男人,甚至还有些女人,从东岸到西岸来来回回地“偷乘火车”,希望找到工作,或者只是因为无别的事可做。3,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丧失信心,社会危机导致深刻的政治危机。

4,各国国内的政治动荡,即使是在资源丰富、有着政治稳定传统的美国,也充满着不可思议的思想和骚动:由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组成的补助金大军,主张专家治国的反资本主义运动,还有各种各样的法西斯势力的活动;在法国政府不断更迭,在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面对危机,不同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第二节 面对危机――美国模式的改良型经济及其“民主式道路”

一、罗斯福新政的出台

面对危机,胡佛总统坚持自由放任原则,未能找出一个使美国迅速摆脱危机困境的对策。他被冠之为“饥饿总统”。在这种情况下,纽约州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32年7月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接受了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他在接受提名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从此,新政就成为罗斯福施政纲领的标志。1932年末,罗斯福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一上台,便在就职演说中向国会要求准许他使用对付危机的大权,这就是“对紧急状态作战的广泛的行政权力,像我们真正遭受外敌侵略时所赋予我的权力一样大。”此后,新政就启动了。

二、新政的实施

1,总的看来,罗斯福在经济危机的紧急时刻,对本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与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与宏观调控能力;

二是合理分配社会财富,防止扩大两极分化;

三是政府承担解决社会福利的责任,不允许企业自行其是。2,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前后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33年初至1935年初,主要是集中精力解决当时的燃眉之急,主要目标是医治由于严重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一些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重在复兴经济和实行救济。新政从改革银行制度开始,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存款保险法》,与此同时,还对证券市场进行规范;在初步稳定金融业后,罗斯福又立即着手振兴工业,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全国产业复兴法》;在农业方面,1933年5月12日,通过了《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还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

第二阶段从1935年初到1939年,主要致力于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这期间,救济措施贯穿始终。关于新政终止的时间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1939年,有的认为是1938年或1941年。1935年之后,新政进入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罗斯福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侧重改革的新的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它改变了过去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实验”。该法包括三个部分:(1)养老金制度;(2)失业保险制度;(3)对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二是在1935年6月27日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即《华格纳法》。

三是通过了关于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法,即1938年6月14日通过的《公平劳动标准法》,其主要内容是每周40小时工时,生效之日起7年后,每小时工资不得少于40美分。这也有助于保护工人的利益。

罗斯福新政期间兴建公共工程

三.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作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美国和其他各国史学家都将之作为研究重点。出版了成百上千本专著,发表了成千上万篇学术论文,探讨新政的历史背景、内容、寿命。评价新政的性质和历史地位等问题。就是在今天,对于罗斯福新政的研究仍在持续展开。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罗斯福新政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对如何评价新政的性质和历史地位,更成为新政的研究重点和争论焦点。

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新政:

1,从理论上说,罗斯福新政是政策实践中的凯恩斯主义。新政时期,罗斯福政府通过举办公共工程,扩大内需,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维持了充分就业,保持了公众购买力,提高了社会消费水平。由此,美国依赖国家干预政策,克服了大萧条,挽救了困境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然而,罗斯福新政所实行的类似凯恩斯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不仅是单纯的经济举措和一项政策的实行,而且是代表了一种长远的制度创新,即实现了国家职能的一项重大变化,开创了福利国家的新职能。也就是说,新政以后的政府已经从社会经济单纯的管理者和仲裁人上升为社会福利的保证人。国家的这一新角色、新职能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所不可想象的,也是从前的资本主义从未有过的。它是一种大胆的制度创新,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确立了“美国式的政府干预-福利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2,从思想渊源上说,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进步主义传统的产物。新政不仅继承了进步主义运动的改革精神,强化了国家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和仲裁者人的身份,而且它的重大创新在于建立了福利国家,即“保证人国家”,也就是由政府来保证人民有一个最低限度的生活标准。3,从政治上说,罗斯福新政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维护了美国的民主政体,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4,罗斯福新政开辟了20世纪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许多学者认为,新政为了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大胆地借鉴社会主义的计划和福利的优长之处,从而突破了资本主义的传统模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罗斯福新政这一改良了的资本主义被称为“新自由主义”。在二战后,几乎整个欧美世界都在学习新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西方世界持续发展的25年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直到今天,罗斯福新政仍有着相当影响力,人们在对英国首相布莱尔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政策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便是布莱尔的政策是在新形势下对罗斯福新政的重大发展。罗斯福新政所体现的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更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第三节 经济危机打击下的英法

一、经济危机对英国的打击 1,危机使工党失势

1929年英国正由工党执政。然而工党运气不佳,上台之后仅仅几周,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就爆发了,不久就影响到英国,英国失业人数迅速上升。工党政府缺乏能力去应付这些规模空前的经济问题。这就严重削弱了由麦克唐纳领导的政府。1931年8月25日麦克唐纳组成新的联合政府。在这个联合政府内,只有三个工党成员。工党广大成员认为麦克唐纳背叛了工党,麦克唐纳及其政府中的工党成员被开除出工党。因此工党力量大受损害,在1931年10月大选中失败,仅获52席,而保守党获471席。2,联合政府反危机的措施

联合政府为挽救经济,首先是放弃了金本位制,并且把英镑贬值1/4,增加了英国出口竞争的能力。英国采取了保护关税,减少从国外进口有竞争力的商品。1932年7月8日,英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纽芬兰、印度和南罗得西亚议定了特惠协定,制定了有限的优先进口政策,降低了英联邦国家每年的关税,刺激了英帝国内部的贸易。通过上述措施,英国逐步克服了金融危机。3,危机对英国的影响

然而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对英国的冲击是很大的。在政治上,这次危机对英国的影响更为深远。在l931年11月危机最严重时,内维尔·张伯伦担任了财政大臣,他由于长于理财而在英国赢得了声誉,随后又担任了首相。张伯伦上台后,执行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绥靖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世界的灾难。此外他治理危机的方法使贫富之间差距日益拉大,给英国人民留下了对保守党统治的恶劣印象。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1945年,使他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反法西斯战争英雄丘吉尔竞争中败北。

二、法国面临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1,危机之中的法国

l931年秋,危机开始扩大到法国,并且难以控制。法国政府以保守的财政手段来对付危机:减少退休金、工资和公共支出。然而当德国停止支付赔款,而美国则又坚持要法国偿还战争债务时,经济形势立即雪上加霜。法国曾在1928年使法郎贬值。但此后就一直坚持法郎不再贬值。这种僵硬的财政政策一直延续至1936年,它使法国的出口变得日益困难。其他国家已经放弃了金本位,而且开始从萧条中解脱出来。只有法国仍然坚持紧缩通货的政策,使法国越来越深的陷入经济危机之中。2,人民阵线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1936年,人民阵线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类似美国罗斯福新政内容的法令。在农业上,成立了国家小麦局,控制小麦的国内销售及对外贸易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国家对军火工厂实行国有化,使政府有权协调和监督军火的生产与销售:对法兰西银行进行改组,政府任命其中大部分成员,而有的成员本身应由政府官员担任,从而使国家有了宏观调整金融的能力:还改革了税收制度。法国人民阵线政府执行上述经济政策,对缓和危机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在执行中出现问题,发生了偏差,经济仍然萧条,物价上涨。法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3,危机对法国政治、社会的影响

法国的经济危机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1933年和1934年,法国产生了各种法西斯团体,(如“国王的伙伴”、“火十字团”、“国民志愿军”及“以火十字团为核心的国民再集合”等)。法西斯集团的首要目标是推翻议会政府。法国政府由于无力对付经济危机而失去人心。经济困难,加深了社会危机。政府腐败,更进一步使政局不稳。所有反政府的势力开始了颠覆共和国的活动。此后两年,法国政府都十分软弱,找不到解决法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好办法。

4,人民阵线政府拯救法国的努力及最终结果

在1936年5月选举中,社会党人、共产党人及激进派组成竞选联盟,被称为”人民阵线“。人民阵线最后获胜,由勃鲁姆出任总理。勃鲁姆上台后,实行传统的社会党政策,照顾穷人的利益,并实行类似美国罗斯福总统新政的政策。勃鲁姆的国内政策取得了一些成功,法国经济有所回升。右派反对勃鲁姆的对外政策,迫使勃鲁姆放弃了援助西班牙的政策。1938年4月,激进分子与右派组成联合阵线,这届政府恢复了保守的、损害工人阶级利益的政策,使法国又一次陷入了黑暗之中。第四节 面对危机―德国模式的军事型经济及法西斯统治的确立

一、30年代经济危机与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 1,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冲击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十分严重。当纽约股票交易所在1929年10月“黑色星期五”崩溃时,它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首先严重地震动德国。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仅次于美国的46.2%,居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农业生产下降了30%。经济危机使德国的社会局势更为动荡,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起来。2,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

德国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与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

经济危机是纳粹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德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历史传统是法西斯上台的历史根源。

纳粹党的宣传纲领骗取了德国广大民众的支持。

希特勒迎合了德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对凡尔赛条约的憎恶与反对,进行了蛊惑人心的宣传,骗取了人民的支持。这是希特勒上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对纳粹党的支持。

所有这一切,都为希特勒的上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社会政治基础。

二、希特勒上台与魏玛共和国解体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从此,魏玛共和国宣告终结,德国进入纳粹的法西斯专政时期。就魏玛共和国来说,它的这一最终命运不是偶然的。它是由于德国战败而产生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攻击,基础是不牢固的。右派势力认为它是在革命中诞生的,是同屈辱的凡尔赛和约联系在一起的;左派势力则认为它是镇压革命的结果。在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魏玛共和国还能维持,但到经济危机袭来后,它就难以继续存在了。

三、德国法西斯专制制度的确立

从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总理至1934年8月,纳粹党通过一系列暴力和行政措施,巩固、扩大德国法西斯专政,确立法西斯专政。具体措施如下: 1.改变内阁的成分。1933年2月,希特勒迫使兴登堡总统解散国会,纳粹在选举中获胜,希特勒拉拢民族党和中央党,得到了2/3议会多数,同时他还打击共产党和社会党。在纳粹党的提议下,议会通过了《消除民族和国家痛苦法》,实际上取消了宪法,结束了魏玛共和国。2.争取对军队的控制权。希特勒上台后频频接近军界,直接与士兵对话,他向军队灌输民族主义思想,保证给军队独立地位,使军队成为国家最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得到了军官们的支持。并借军队之手清除了冲锋队。

3.镇压共产党和工人运动。利用“国会纵火案”,下令逮捕了所有德共议员和德共全体干部,杀害了德共中央主席台儿曼。并通过了《国会纵火案法令》,大肆镇压共产党。

4.排斥异己,清洗非纳粹党人员。取消联邦各州的独立权,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下,下令清洗政府中的反纳粹的一切人员及犹太人,同时还进行文化清洗。

5.对反对派实行恐怖政策。成立”盖世太保“,迫害一切政敌、对手和镇压人民的反抗。还在全国各地设立集中营。另外,希特勒为得到人民支持,执行了一些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德国沿着疯狂备战、发动战争的道路走得越来越远了。

第五节 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及法西斯势力上台

一、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1929年秋在美国开始的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经济也陷入最大的危机中。日本的工业生产从危机前的最高点到危机时的最低点,降低了30—70%;出口贸易急剧下降37%,进口急剧下降40%,物价综合指数从174.5%升至120.4%;弱小的企业一个接一个地破产,大企业也被迫解雇工人或降低工人工资。

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九一八事变

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只能从对外侵略中寻找出路,加强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的结合,建立战时经济体制。军部不满政党内阁的统治,1931年11月滨口雄幸首相被法西斯分子刺死,法西斯分子企图建立军部控制的“举国一致内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公然侵略中国,此后日本政府和军方都认为应当扩大侵略,1932年建立了“满洲国”,1932年1月28日侵略上海失败后,逼迫中国签订《凇沪停战协定》,又通过《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把日本侵略扩大到华北。

2,不承认主义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危及英美在华利益,引起强烈不满,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提出“不承认主义”,不承认日本以武力改变中国现状的一切行为与政策。但美国在华的贸易利益不大,只想要日本不能独占中国,因此未采取任何实质措施反对日本侵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英法在中国中南部有重大利益,当日本威胁到其在华利益时,英法才通过国联谴责日本侵略,但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1931年12月10日,国联派李顿调查团到东北调查,结果一方面承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一方面认为东北应自治,保留日本特权,实质上承认了日本侵略获得的一切。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又鼓励了日本的侵略。

三、1937年“七七事变”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形成 1,日本国内局势的变动

在日本国内,皇道派和统制派斗争加剧,发生了1932年“五一五”政变和1936年“二二六”政变,皇道派解体,但日本军部掌握了日本政府的大权,日本政府法西斯军事专政初步形成。

2,对中国侵略的扩大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又扩大侵略,到1936年华北已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日本图谋借机扩大内战,消灭抗日力量,阴谋失败后,积极策划全面侵华战争。1936年8月7日广田内阁通过《基本国策》,制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之地位“和”向南方海洋发展“的方针,为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定下了基调。3,七七事变

1937年近卫文麽内阁决定发动侵华战争,7月7日制造了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战争初期日本进展迅速,但由于中国人民顽强抵抗,日本陷入长期战争的困境中。日本一方面调整政策,对国民党政府政治诱降,一方面在国内建立了”一体化统治机构",日本法西斯专政最终确立。

所在栏目>>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第六章 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知识点: 1929年经济大危机 胡佛延债声明 世界经济会议 九一八事件

史汀生主义 李顿调查团 莱茵兰事件 欧洲集体安全政策 西班牙内战 不干涉政策 反共产国际协定 睦邻政策 英联邦 绥靖政策 慕尼黑协定 英法苏三国谈判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重点与难点: 1. 30年代大危机产生的原因 2. 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3. 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及作用。4. 日本民间与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启动与发展 5. 德国法西斯运动的进程与特点

6. 远东战争策源地与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7. 绥靖政策的表现与特点 8.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建立 9.美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

10.英联邦的建立及其政治、经济与外交关系 11.苏德谈判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2.绥靖政策的性质分析 13.法西斯主义学说及其理论

14.德意日法西斯运动的特点与联系 15.睦邻政策的性质分析

16.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的实质。

17.三十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得失辨析

内容链接: 第一节 三十年代初的国际关系

第二节 日本法西斯侵华与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

第三节 德意法西斯的对外侵略与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第四节 欧洲与西亚、北非的国际斗争

第五节 三十年代后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 三十年代初的国际关系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下的国际秩序

起因: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规律使然。

2、二十年代以来长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繁荣,导致消费膨胀,导致生产与消费关系严重失调。

3、资本主义经济长期以来投机盛行,买空卖空,股票投机、地皮投机,导致了资本主义金融市场严重虚夸和危险。

4、以美国为代表,由于战前隐性危机大量存在,生产与消费严重失调,隐性失业普遍存在,导致了社会经济的严重错位。

5、在资本主义世界,大量财富积聚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社会财富分配失调。

6、资本主义各国在危机发生初期,拼命地转嫁危机,制造贸易壁垒,执行损人利己的金融政策,加剧了危机的程度及其总爆发。

过程:

1、1929年10月24日,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暴跌为标志,开始了资本主义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到1933年,美国5500家银行倒闭,库存黄金不足60亿美元。失业人口达到1700万。

2、1930年奥地利银行业率先发生金融危机,开始波及全欧洲。

3、1930年5月,德国外资回撤,黄金外流,达穆斯达特银行倒闭,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4、1930年,英国工业生产下降16%,工资下跌1.5%,9月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深深动摇了世界金融体系。

5、欧洲出现了各自为战的货币区,各国之间出现了激烈的货币战、贸易战、以及价格战。英国联合其自治领国家订立贸易协议,在内部实施贸易优惠。美国则联合泛美联盟,实施相互间的贸易优惠。

6、1933年6月,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召开,目的在于疏通国际贸易渠道,稳定世界金融秩序。但是会议失败,经济危机加速,危机局面失控。

影响:

1、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严重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这场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最大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经济与政治危机。

2、经济危机首先引发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制的解体,在旧的资本主义金融市场的废墟上形成了各个不同的货币区与贸易集团,民族主义与保护主义使世界经济体系被全面分割。

3、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由于其不断地转嫁危机,导致殖民地半殖民地更加贫困。

4、经济危机的第二个结果是老牌殖民帝国英法的衰落,无力维持旧的国际秩序,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力量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其维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拼凑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二、列强围绕战债与战争赔款的冲突

起因:

1、战债问题与战争赔款问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留问题,作为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入了战债与德国战争赔款的漩涡。

2、欧洲帝国主义列强有意拖欠战债的偿付,坚持将德国赔款问题与战债问题挂钩。

3、美国不愿意将战债与德国战争赔款问题相连,但是无法割断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上的自然联系。

过程:

1、美国作为一战中欧洲国家的债权国,竭力试图收回其对欧洲的贷款。从1923年到1930年,美国分别与15个国家达成偿还战债的协议。

2、道威斯计划实施后,美国贷款给德国,使之能支付赔款,推动英法支付战债,形成了特殊的信贷结构。

3、英法等国则竭力将战债赔付与德国的赔款问题联系在一起,竭力拖欠甚至减少债务支付,美欧之间矛盾激烈。

4、欧洲国家之间,特别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激化。

5、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加剧了美欧之间,欧洲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6、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美国胡佛总统发表“延债声明”,推迟偿付战债时间。

7、1932年6月,欧洲国家召开洛桑会议,讨论战债问题,取消德国的赔款问题。

8、1932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反对协约国削减和停付美国的战债,1934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债务拖欠法”,规定不按期归还战债的国家不得向美国借款,不得在美国发行债券,导致美欧围绕战债问题矛盾的升级。

影响:

1、战债问题与德国赔款问题不仅仅导致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分散。

2、战债与战争赔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对欧政策,导致了相当长时间内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的盛行。

3、战债与战争赔款问题影响了欧洲政治格局、经济格局的发展与变化,加剧了列强的矛盾。

美国总统胡佛发表延债声明

三、英联邦建立及其发展

起因:

1、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受到重大冲击,严重削弱了这个世界帝国的力量。

2、与此同时,此起彼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荼,迫使英帝国为了维护其殖民统治秩序,不得不改变其旧的统治手法,进一步调整其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

3、英国设计了一种新的控制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方法,即扩大其辖下自治领的行政与法律权力,形成一种以英国为中心的新政治体系,即英联邦。

4、英国在保持其自治领充分权力的基础上,极大地保持了与自制领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密切联系,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经济与政治统治体制。

5、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激化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动摇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促使英国加强其与自治领国家的团结。

过程:

1、早在1926年10月,英帝国会议上,英国的自治领国家就提出了自治主张,会议确定了以“英联邦”替代“英帝国”的政治方针。

2、1931年通过的《威斯敏斯特法》,英国在英联邦中与自治领享有平等政治地位,自治领享有相当的政治自主权,其立法与司法权力独立,并与英国平等,共同拥戴英国王室,作为英联邦团结与合作的标志。

3、在英联邦的基础上,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1932年7月,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建立了以英帝国特惠制为基础的经济、财政集团。

影响:

1、由于英联邦成员国遍布世界,因此该组织建立具有世界性影响,对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都产生了影响。

2、英联邦以及联邦内部的帝国特惠制度,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中帮助英联邦国家尽快摆脱危机发挥了作用,同时还对30年代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英联邦内部尽管在政治、外交以及经济政策上保持了高度一致,但是其内部仍然存在着矛盾,包括英国在经济上与自治领国家长期形成的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在政治上越俎代庖的关系等。

四、美国与世界

表现:

1、美国尽管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但是三十年代初开始实行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资本主义免于灭顶之灾,但对美国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深深影响到30年代的战债与德国战争赔款问题。

2、三十年代美国中立主义政策的出台,既是其孤立主义外交传统的表现,也是其政治、经济的现实反映。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出发点是要避开欧洲纷纭复杂的国际矛盾与冲突,但是其外交实践的本质与结果则是绥靖主义,是对被破坏的国际秩序之行为的自由放任。

3、三十年代初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中心是围绕拉丁美洲展开的。作为门罗主义的继续,罗斯福政府改变了传统的、对拉美国家的“大棒加胡箩卜”,为了最大限度地稳固其后院,转而开始实施“睦邻政策”,这对于缓和美国与拉美国家关系、建立泛美反法西斯联盟具有重要意义。“睦邻政策”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拉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日本法西斯侵华与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一、日本法西斯崛起与九一八事变

起因:

1、日本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中也受到沉重打击,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行将崩溃,国内政治矛盾激化。

2、国外朝鲜、台湾民族解放斗争不断,中国的民族运动蓬勃高涨,使日本帝国主义的海外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3、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封建势力影响较大,其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4、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武士道精神以及皇国思想严重存在,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和平、民主”思想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文化建设严重不足。

5、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了社会秩序的相对混乱,资本主义右翼势力、军国主义力量趁势兴起,日本法西斯运动得以同时在民间与军部展开,其内容对内是建立法西斯军事独裁统治、对外是积极地发动侵略战争。

6、法西斯力量试图通过对外侵略战争,摆脱经济危机,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集权化中央统治。

过程:

1、1927年6月,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国策。

2、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上奏天皇,提出侵略中国东北以及全中国的“田中奏折”。即“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3、日本军部法西斯以少壮派军官为代表,法西斯力量迅速发展,成立了大量法西斯组织,如一夕会、王师会、樱会等,并且不断发动政变与暗杀行动,推动日本法西斯运动的发展。

4、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开始了其在远东地区的侵略扩张行动。

影响:

1、“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一贯谋求对华侵略扩张既定方针的必然结果,是日本帝国主义凭借对外侵略来摆脱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步骤。

2、该事件将中国人民拖入了战争的漩涡,加重了中华民族的苦难。

3、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矛盾平衡,引发了列强在远东地区的利益爆发。

二、英美列强对日绥靖

起因:

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蒋介石政府由于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方针,将解决日本对华侵略问题寄希望于英法控制的国联,实则将中国东三省问题束之高阁,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2、英法控制的国联也无意解决日本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害怕日本法西斯会迁怒于自身,损害其在华利益。

3、美国不愿意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中国东北,牺牲其在东北的殖民利益,但是也不愿为此与日本发生冲突。

过程:

1、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英法就确定了基本外交方针,即将战略中心放在欧洲,将其在华殖民利益重点放在长江中下游,不干涉或制裁日本的侵略行动。

2、1932年1月,国联成立“李顿调查团”,调查事件经过。但是该调查团提出的报告书仅仅是在字面上对日本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进行了谴责,而没有任何实质性行动,事实上则变相地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野心。

3、1932年1月,美国在日军攻占中国锦州后发表外交照会,即“不承认主义”。既不承认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改变东三省的现状,但也不准备采取任何行动干涉日本的侵略活动。作为世界大国,美国放弃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道义与责任,这就是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纵容。

李顿调查团进入中国东北实施调查

三、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的扩大

过程:

1、日本法西斯侵占了中国东三省之后,由于美英列强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其侵略气焰,加速向中国内陆深入。

2、1932年1月,日本法西斯挑起了武装进攻中国上海的“一二八事变”。

3、为了实现武装占领的长期化,1932年3月,在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4、同时派兵南下,继续扩大其侵略步骤。1933年1月攻占山海关,1933年3月攻占热河,直接威胁平津地区。

5、从1933年初,日本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地区,相继强迫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策动华北地区自治、蒙古自治,妄图蚕食和逐步占领中国。

6、为了使美英不再羁绊其侵略步骤,1934年12月,日本宣布退出《海军军备条约》,1935年12月退出海军裁军会议,同时日本还宣布退出国联,单独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

7、日本国内法西斯运动进一步发展,军部法西斯各派力量合流,1936年“二二六事变”,军部法西斯独裁政体得到全面建立,日本建立了其准战时经济体系,完成了其作为远东战争策源地的一系列准备。

8、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人民陷入了法西斯引发的、更大的战火中。

第三节 德意法西斯的对外侵略与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一、德国法西斯扩军备战政策及其对欧洲国际秩序的冲击

起因:

1、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20年代依靠美国贷款发展的德国经济开始崩溃,希特勒利用了经济危机中德国的经济与政治混乱,开始了德国法西斯夺权运动。

2、法西斯党利用了德国历史上一些反动的政治理论与学说,拼凑和编制了法西斯主义理论,对内宣传极权政治、个人独裁,对外鼓吹侵略扩张、扩大民族生存空间。

3、在法西斯运动扩展过程中,逐步实现纳粹运动与垄断资本主义的融合,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4年建立了第三帝国。

过程:

1、德国法西斯上台后立即整军备战,竭力试图打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

2、1933年12月,德国制定了陆军扩军计划,加速发展陆军力量。

3、1933年4月,德国航空会议确定能够了大规模发展空军的战略,法西斯头目戈林直接掌握军用与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

4、1933年10月,纳粹德国宣布退出国联以及国际裁军会议,放手发展军备。

5、1935年3月,德国宣布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

6、1936年3月,德军出兵莱茵兰,向英法帝国主义列强保证的凡尔赛条约直接提出挑战。

影响:

1、德国法西斯通过一系列的扩军备战实践,极大地发展了自身的军事力量。

2、纳粹德国的扩张军备严重破坏了英法的国际政治威信,彻底改变了凡尔赛体系下的欧洲力量格局。

3、英法等国则对于希特勒的扩张备战熟视无睹,以对法西斯的纵容和绥靖换取一时苟安,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助长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而丝毫无助于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

4、英法对法西斯的绥靖是以牺牲广大小国以及弱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其结果只能进一步加剧国际局势的复杂化。

5、希特勒和纳粹党利用其通过扩充军备的政治与军事冒险,进一步稳固了其在德国国内的统治地位,为其下一步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行动做好准备。

德国法西斯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

二、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起因:

1、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从19世纪后不断地入侵埃塞俄比亚,但一直没有成功。

2、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后,积极谋求对外扩张,试图将地中海变成其内湖。

3、埃塞俄比亚战略地位特殊,自然资源丰富,是欧洲列强长期试图侵略、染指的对象。

过程:

1、1934年12月,意大利发动了侵埃战争。

2、英法等国对意大利法西斯赤裸裸的武装入侵实施绥靖政策,订立了霍尔-赖伐尔协定,将埃塞俄比亚实施分割,拱手相让法西斯。

3、在世界正义舆论与民主、和平力量的谴责下,国联于1935年11月宣布成立18国委员会,对意大利法西斯实施经济制裁。但是这种经济制裁隔靴搔痒,不能从根本上制止法西斯侵略。其结果最终导致埃塞俄比亚陷落。

4、美国尽管没有直接介入这一国际冲突,但是面对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则于1935年8月30日通过了《中立法》,试图使自己置身于冲突之外,该政策的直接结果是意大利法西斯从中获益,而保卫祖国、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埃塞俄比亚则得不到任何援助,此举加速了埃塞俄比亚的败亡。

影响:

1、意大利法西斯公开入侵埃塞阿比亚,是对英法美维系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直接挑战,是对先行国际秩序的破坏,加重了三十年代的国际紧张局势,2、英法美等国的对意妥协、退让政策,助长了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重了埃塞阿比亚人民的苦难。

3、侵埃事件刺激了法西斯发动更大规模侵略战争的胃口,降低了世界战争的门槛,加速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后旋即开始对外扩张

三、西班牙内战与德意武装干涉

起因:

1、自19世纪末开始,西班牙一直处于共和与君主政治统治轮换的混乱中,社会严重动荡。

2、西班牙是欧洲封建文化、天主教教会势力、传统习俗保留相对较多的国家,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保守力量强大。

3、1931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建立,右翼势力、反动军官、天主教教会、保皇派、贵族等形成了政治反对力量。

4、在三十年代欧洲社会政治进步运动中,西班牙受到巨大冲击,国内政治发展出现反复,左派与右翼势力冲突严重。

过程:

1、1936年2月,左翼人民阵线上台执政,执行带有资产阶级进步色彩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政策。

2、7月,西班牙驻摩洛哥驻军在反动军官佛朗哥的领导下,发动反对共和国政权的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

3、意大利法西斯完成了侵略埃塞阿比亚的战争后,积极插手西班牙事务,支持叛军。德国法西斯试图控制西班牙,进而威胁英法的海上生命线,因此也支持叛军,并为其提供大量的军火,甚至直接出兵西班牙。

4、英法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了“不干涉主义”,宣布中立,并为此建立了不干涉委员会,禁止向西班牙政府输出武器装备。其目的是不希望西班牙出现左翼政权,不想因为西班牙而影响其与德意的关系。

5、美国于1937年4月通过永久《中立法》,不向交战国输出军火,但事实上只是不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输出军火,而叛军则可以通过德意获得军火。德意法西斯则积极支持佛朗哥叛军,意在消除左翼政权、在伊比利亚半岛扩大其战略地位。

6、苏联和世界上爱好和平、反对法西斯独裁者的力量则积极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世界民主人士还组织了“国际纵队”,帮助共和国政府打击佛朗哥叛军。

7、西班牙内战最终以佛朗哥叛军颠覆共和国政府而结束。影响:

1、西班牙内战是三十年代国际法西斯势力与民主、和平力量的一场大较量,它激励了世界范围的爱好和平、民主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士气,高歌了世界正义与和平的旋律。

2、西班牙内战是德意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序曲,英法美等国的妥协退让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快了世界大战的到来。

3、西班牙内战的结果是佛朗哥叛军掌握了政权,颠覆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由此西班牙开始了以天主教势力、保皇派以及集权主义力量统治的黑暗时代。这是西班牙历史发展的倒退。

佛郎哥叛军推翻共和国政权

四、德意法西斯轴心的形成与欧洲战争策源地

起因:

1、德意法西斯在三十年代不断的扩军备战以及对外侵略,在政治、经济与军事各个方面目标趋同,利益趋同。

2、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一味执行妥协、退让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3、德意法西斯试图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需要进一步联合起来,对抗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4、德国法西斯在经过其扩军备战、建立法西斯集权的准备后,急需进一步打开其对外扩张的侵略大门,获得欧洲列强的承认和支持。

5、意大利法西斯则在其东非与北非的侵略中,亟待改变其孤立的国际地位。两个法西斯国家各有所需、一拍即合。德国需要意大利在德奥合并问题上的支持,意大利则需要德国在埃塞俄比亚侵略中的承认。

过程:

1、1936年11月,德国和意大利签订协议,公开建立了法西斯联盟,即柏林-罗马轴心。法西斯对欧洲各自的利益及其势力范围进行了分割,这是法西斯联盟在欧洲挑起战争的前奏曲,此举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面对德意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日本法西斯不甘落后,也试图积极地扩大其对外侵略,加深对华战争、扩大对整个远东地区的战争。

4、日本法西斯积极寻求国际盟友。德意法西斯在其意识形态、政治与经济体制、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态度等各个方面,与日本不谋而合,因此双方不断接近。1936年11月,德日双方在柏林订立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向法西斯军事-政治同盟迈出了一大步。

5、1937年11月,意大利法西斯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三个法西斯国家建立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建立了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法西斯发动全面世界大战的条件进一步成熟。

影响:

1、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建立,是国际上法西斯势力一次大的力量整合,是对世界和平秩序的严重威胁。

2、德意日的联合加快了其发动全球侵略战争的时间表,加快了世界大战的到来。

3、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建立,宣布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维系的世界秩序遭到全面破坏。

第四节 欧洲与西亚、北非的国际斗争

一、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及其实践

起因:

1、从三十年代开始,随着国际局势的日趋复杂化,苏联需要制定对付外来威胁的安全战略。

2、德意法西斯在欧洲不断侵略扩张,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3、苏联高举维护和平、制止侵略的国际主义大旗,积极倡导建立有效的欧洲防务安全体系。

4、苏联倡导欧洲集体安全政策,一方面粉碎协约国孤立苏联,指导德国法西斯祸水东引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试图借助与英法联合,集体制约法西斯的侵略与威胁。

过程:

1、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从30年代初就已开始,表现在外交实践中则是积极地推进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30年代初,苏联与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和美国也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34年9月,苏联加入国联,以此为政治舞台,苏联积极宣传其反侵略的国际主张。

3、鉴于德国法西斯的日益崛起,苏联正式提出了欧洲集体安全政策,从1934年开始,苏联与法国酝酿订立《东方公约》,意在联手阻遏德国法西斯对欧洲的扩张。

4、苏联又相继与法国、捷克斯洛伐克订立了《苏法条约》、《苏捷条约》,遏制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侵略扩张之势。

5、苏联30年代在英法帝国主义列强酝酿的世界范围的裁军运动中,发扬国际主义的外交路线,真正以和平主义的精神,提出了订立《侵略定义公约》,对侵略行为事实真正的制裁。同时提出真正的裁军方案,揭穿帝国主义列强表面奉行裁军、实际扩军备战、欺骗世界舆论的行为。

影响:

1、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对于制约三十年代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侵略扩张具有积极的作用。

2、但是,由于英法热衷于推行对法西斯绥靖政策,对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阳奉阴违,影响了该政策实施的效果。

3、欧洲安全政策及其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获得了英法等国一些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拥护,扩大了苏联外交政策的积极影响。

二、土耳其争取黑海海峡主权的斗争

起因:

1、德意法西斯崛起、欧洲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土耳其客观上需要加强其国家安全防御;

2、土耳其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积极发展政治、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国力显著增强。

3、土耳其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其黑海海峡的主权问题直接关系到民族以及国家的根本利益。

4、鉴于旧的《洛桑条约》所对黑海海峡主权与管理的规定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土耳其要求维护自身的民族利益,要求对黑海海峡的完全主权。

5、英国积极支持土耳其维护民族权利的要求,试图利用土耳其压制法西斯德国对于黑海地区的侵略野心。过程:

1、土耳其为捍卫民族国家的利益,于1936年4月向国联提出修改1923年《洛桑条约》中关于黑海海峡管理的有关部门条约规定,稳定黑海岸地区的国际局势。

2、1936年6月,黑海海峡沿岸国家以及英法等国参加在蒙特罗召开的国际会议。会议最终确定了对黑海海峡管理权的政治方针。在《关于海峡制度公约》中,土耳其作为主权国家的民族权利得到了维护,其对黑海海峡的管辖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结果:

1、《黑海海峡公约》的订立,对于黑海海峡地区国际秩序的稳定意义重大,有利于黑海海峡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2、新公约订立,维护了土耳其人民切身的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

3、土耳其人民维护自身利益、抵抗帝国主义干涉的精神,对世界民族国家的维护民族与国家权利的斗争是个巨大的激励。

三、中东、北非国际形势的发展

背景:

1、30年代国际关系紧张化,对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

2、中东北非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特殊,英法等国、德意法西斯集团都对中东地区竭力拉拢,迫使中东地区陷入复杂的外交环境。

3、中东北非地区属于英国传统的殖民地,保持了与英国的特殊关系。

4、由于中东北非地区民族成份复杂,再加上英国为了保持其殖民利益而推行的分而治之政策,加剧了这一地区民族矛盾的发展。

过程:

1、1937年6月,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四国订立《萨达巴德公约》,对中东地区可能受到的外来干涉进行集体防御。该条约反映了中东人民促进地区和平与安全的良好意愿,对维护这一地区的国际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

2、巴勒斯坦地区爆发了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严重冲突,大量犹太人由欧洲纷纷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反对,导致这一地区民族矛盾加剧,对中东地区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造成了直接的冲击。

3、1939年2月,英国在伦敦召开圆桌会议,邀请冲突各方参加,但伦敦会议并没有解决这一地区激烈的民族矛盾。

4、在德意法西斯侵略的威胁下,为了稳固起在北非地区的殖民统治,英国改变其旧殖民政策,改善埃及的国际政治地位。1936年5月,英国和埃及订立《英埃同盟条约》。该条约结束了英国对埃及的军事占领,埃及独立,维护埃及的民族权利。英国也借条约加强了其在埃及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存在。

影响:

1、中东北非地区的人民维护区域安全的实践,对于防范法西斯势力渗透、保卫世界和平具有积极作用。

2、中东北非民族矛盾的发展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英国殖民主义政策的原因,这种矛盾成为该地区长期混乱的重要原因。

3、中东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表明该地区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推进了该地区民族进步运动的深入。

第五节 三十年代后期的国际关系

一、德国法西斯在中欧的扩张

背景:

1、三十年代中后期,德国法西斯经过长期的发展军备和扩军备战的准备后,开始实施法西斯侵略计划,德国法西斯最早将其侵略目标对准了中欧地区。

2、中欧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社会资源,为德国法西斯所贪婪、觊觎。

3、法西斯对中欧地区的侵略扩张是为其进一步的扩展、发动世界大战做积极准备。

4、英法等国家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野心,严重弱化了中东欧国家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斗志。

过程:

1、1938年3月,德国法西斯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违犯《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在武力威胁下,迫使奥地利同意两国合并。英国和法国仅仅在口头抗议后,就承认了德国对奥的利的吞并。

2、在吞并奥的利之后,德国法西斯又把侵略目标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法西斯一方面动用捷克斯洛伐克的纳粹党人向政府进行公开挑衅,另一方面则派兵布阵,在德捷边境制造事端,进行武装威胁。

3、1938年5月,德国法西斯制造了“五月危机”,试图武力解决捷克斯洛伐克,中欧局势危在旦夕。这就迫使英国与法国不得不面对德国的威胁,回应法西斯的武装威胁与侵略政策。

影响:

1、德国法西斯在中欧的扩张是其发动世界大战的前奏曲,为其进一步扩张奠定基础。

2、法西斯的扩张,严重破坏了中欧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打破了凡尔赛体系和二十年代英法构筑欧洲防务安全体系。

3、法西斯扩张吓垮了英法绥靖主义者的意志,削弱了英法维护欧洲和平的威信,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4、德国法西斯在中欧的扩张,使其在战略上处于有利状态,而英法则处于严重不利状态。

德国法西斯吞并奥地利

二、英法对德绥靖

起因:

1、英法自二十年代以来,和平主义盛行,国内缺乏制约与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斗志和勇气。

2、一战后,英法尽管控制着国联,但其实力严重下降,远不足以维护世界和平。

3、德国法西斯从三十年代初开始积极扩军备战,其军事实力、军事工业远远超出英法等国家。

3、从30年代初德国法西斯上台伊始,英法就在德国一连串的扩军备战、违约背义的外交活动中态度软弱、步步退让,目的在于维护其既得利益。

4、英国和法国在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中,以小利换大义,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伤害他国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其结果最终是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政策与实践。

过程:

1、1935年6月,英国与德国签訂《英德海军协定》,约定德国海军舰艇吨位达到英联邦成员国35%的水准。事实上,《英德海军协定》使德国法西斯重新武装化正常化和合法化了,该协定实际上鼓励了德国法西斯进一步扩充海军军备。

2、在德国法西斯吞并奥地利的过程中,英国与法国漠然置之,1938年4月,公开承认德国的侵略行动。

3、在德国法西斯武装威胁捷克斯洛伐克、制造“五月危机”之后,英法继续执行绥靖政策,仅仅是对德国施加压力,而不是从根本上去除法西斯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威胁。

4、1938年9月,在德国法西斯侵略的进一步威胁下,英国与德国在贝希斯特加登举行会谈,英国表示理解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日耳曼人的民族感情,公开同情法西斯侵略。

5、9月22日,英德在哥德斯堡再次举行谈判,英国对希特勒的侵略要求一再迁就,不断地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要求让步,不惜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压力,要其向法西斯做出让步,妄图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利益,换取苟安。

影响:

1、英国与法国所推行绥靖政策,事实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西斯侵略而给世界带来的危害,相反只能恶化国际安全形势。

2、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最后目标是统治全世界,英法的绥靖政策只能助长法西斯更大的侵略野心。

3、英法的绥靖政策是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与国家利益为代价的,是对国际正义与公理的背叛。

4、英法也是其绥靖政策的受害者,只有德国法西斯是获利者。

英国首相张伯伦在贝希斯特加登与希特勒谈判

三、慕尼黑协定

起因:

1、德国法西斯急于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完成全面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既定方针。

2、德国法西斯希望压迫英法再次做出政治让步,不战而屈人之兵。

3、英法急于通过谈判,制约法西斯侵略,将法西斯危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德英法意四国联合操纵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命运,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利益。

内容:1939年9月,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四国订立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又称《慕尼黑协定》。该协定完全无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民族权力,是公开对国际原则与正义的践踏。该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五分之一的领土、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二分之一的重工业划给了德国,彻底断送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未来。

影响:

1、慕尼黑会议是一次国际大叛卖,严重违反国际正义与公理,它彻底断送了欧洲集体安全政策,使之丧失了最后遏制法西斯侵略的效果。

2、德国法西斯在慕尼黑会议后,并没有停止侵略步伐,希特勒的侵略胃口进一步扩大。

3、慕尼黑会议后,德国与英国联合订立的政治声明、德国与法国订立的联合声明,归根到底不过是法西斯欺骗世人、绥靖主义者麻痹自我的一纸空文。

4、慕尼黑会议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

5、1939年3月,德国全面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使绥靖主义者饱尝了纵容侵略的苦果。

慕尼黑会议达到绥靖政策的顶峰

四、英法苏三国谈判

起因:

1、鉴于德国法西斯侵略步伐不断加快,战争危险日益迫近,欧洲安全形势恶化。

2、为了对付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英法苏三方具有维护欧洲安全的共同利益要求。

3、作为欧洲集体安全政策的继续,苏联试图构筑最终制约法西斯德国发动战争的安全防御体系。

过程:

1、英法两国在法西斯战争迫近的形势下,于1939年3月订立互助同盟关系。

2、英法两国同时还向波兰、罗马尼亚、希腊以及西欧各国提供保护,威慑德国法西斯。

3、从1939年4月开始,英法开始积极地与苏联展开外交接触,商定联合制约德国法西斯的步骤,稳定欧洲局势。

4、英法在与苏联的外交谈判中,其主导思想存在着问题,没有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其安全防御的范围,拒绝苏联军事计划中借道罗马尼亚、波兰,拒绝对上述两国展开外交工作,而且英法提不出具体的军事作战方案。更严重的是,英国在三国谈判的过程中,还秘密地与德国展开谈判,试图与法西斯进行新的妥协,这导致了三国谈判一直无法取得应有的进展。

5、苏联一直积极倡导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对三国谈判非常重视,派遣了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为团长的代表团,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军事计划。与英法只派遣二流人员参会、并且没有任何军事计划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6、从1939年7月中旬开始,三国谈判陷入困境,英法苏三国无法就其军事合作问题达成一致,三国谈判的失败。

结果:

1、三国谈判失败,使欧洲丧失了最后遏制德国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机会。

2、三国谈判失败的主要责任应当由英法承担,其原因归根到底是英法外交政策中深深扎根的绥靖思想在作怪。

3、德国法西斯在三国谈判中不断进行破坏,也是导致谈判失败的重要原因。

4、三国谈判后期苏联对英法的意图怀疑,改变策略,转而与德国谈判,这也是谈判失败的重要原因。

五、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订立

背景:

1、在三十年代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造成的欧洲紧张局势日甚一日,英法等国则热衷于执行绥靖政策,甚至还有“祸水东引”之嫌,严重恶化了欧洲安全形势。

2、为了自身安全与利益,苏联在三十年代末开始,放弃了欧洲集体安全政策,转而实施确保自身安全政策。

3、德国法西斯一方面出于其在欧洲战略地位以及未来战争的考虑,另一方面出于破坏英法苏三国谈判的目的,积极推进苏德谈判。

过程:

1、从1938年底开始,苏联就与德国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与政治接触。

2、自1939年4月开始,苏德双方开始了秘密外交谈判。

3、苏德双方不仅在经济上缔结商业与贷款协定,在政治上也逐步接近。

4、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签订。影响:

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解除了德国法西斯发动欧洲战争面临两线作战之忧,加快了战争的到来。

2、对苏联来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避免了英法绥靖政策之害,使之赢得了必要的战争准备时间。

3、条约使世界反法西斯阵线陷入混乱,使德国法西斯在欧洲力量格局中获得好处。

4、《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议定书,则是苏德双方对欧洲领土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划割,是苏联外交政策中大国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的体现,是与国际主义外交原则相脱离的,在国际关系中起到很坏的影响。

苏德订立互不侵犯条约

所在栏目>>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第七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亚洲、非洲人民反对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努力以及拉丁美洲国家的变革风潮

知识点: 伊朗的立宪革命、走向振兴的伊朗、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土耳其复兴的努力、中国的辛亥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度的自治自产运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巴勒斯坦问题和阿犹冲突、朝鲜的三·一运动、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的努力、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残酷统治、埃及的华夫脱运动、摩洛哥里夫部落起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及现代化的启动、社会的变革风潮、政治领域的变革及拉丁美洲人民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

重点与难点: 1. 凯末尔改革及其对土耳其国家发展的意义 2.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与特点 3. 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源 4. 对辛亥革命意义的评价

5. 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统治的特点 6. 华夫脱运动的内容及意义

7. 拉丁美洲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特点

内容链接: 第一节 亚洲的觉醒、改革与革命

第二节 非洲反对殖民霸权、争取民族独立的努力

第三节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的变革风潮

第一节 亚洲的觉醒、改革与革命

一、伊朗的立宪革命和走向振兴

(一)伊朗立宪革命的历史背景

1、外忧:伊朗历史悠久、石油资源丰富并且战略地位重要,因此长期成为英、法、俄、德等国争夺的对象。20世纪初,由于英、俄等国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致使伊朗民族工业纷纷破产,工人失业,农民疲敝不堪,饥荒和瘟疫不断发生。

2、内患:伊朗国王卡扎尔王朝的统治者不仅把国家的经济命脉都卖给了西方殖民者,而且还多次借债出游,导致国内民众怨声载道、社会矛盾尖锐。

(二)立宪革命的过程

1、宪法颁布: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伊朗民主主义者要求制定宪法、召开国会,改革专制政体、反对外来侵略和掠夺。伊朗国王迫于压力,下诏召开立宪会议并于1906年12月颁布宪法。

2、维护宪法:但新国王却拒绝批准宪法的组成部分,并于1907和1908年两次发动政变,第二次政变得逞。国王宣布废止宪法,解散国会,实行军管。后护宪军赶走国王,再度召开国会,但是不久即告失败。1911年12月,卡扎尔王朝的统治者重新统治伊朗。

(三)立宪革命失败的原因

1、内部原因:伊朗立宪革命的失败有发起立宪者内部的原因,如不同派别内部因观点分歧而存在裂隙。

2、外部原因: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外部,即英国和俄国的联手绞杀。1907年8月,英国和俄国签署瓜分伊朗的协定,后又分别出兵伊朗扶植反对立宪的国王和向改革派政府施压。立宪革命失败后,俄国和英国成为伊朗的太上皇。

(四)走向振兴的伊朗

立宪革命失败之后,英、俄(苏)继续在伊朗争夺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著名的礼萨汗夺权事件。1921年礼萨汗带领2500名骑兵进军德黑兰,一枪未发就接管了政权。1925年,礼萨汗自封为王,成为巴列维王朝的开国君主。巴列维王朝的建立是伊朗现代化的新起点。礼萨汗一方面巩固政权,一方面致力于发展经济,踏上了振兴经济,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二、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与土耳其的复兴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土耳其

1、内外压迫深重:19世纪以后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俄、英、法等国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在土耳其攫取了各种政治经济特权。此外土耳其还是一个封建神权国家。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土耳其人民遭受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苦。

2、青年土耳其党成立:青年土耳其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1894年“奥斯曼统一与进步协会”成立,参加者主要为军官、军校学生、大学生和官吏,中心设在巴黎。该组织即后来所通称的青年土耳其党。该党提出反对素丹专制、维护奥斯曼帝国领土完整、恢复1876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要求。

(二)青年土耳其革命

1907年青年土耳其党人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争取到了各民族主义政党的支持,同时准备武装起义和夺取政权。1908年7月3日,起义正式开始。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势下,哈米德二世被迫宣布恢复1876年宪法。同年12月,新议会召开,青年土耳其党人在议会中占多数。在此后直至一战数年中,青年土耳其党人在多数年份中掌握实权,但也遭遇过政变和反对派倒阁。其实行的土耳其民族主义遭到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反对。

(三)凯末尔革命

青年土耳其党政权追随德奥集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的惨败,导致严重的民族危机。1920年8月,协约国提出了灭亡土耳其国家的奴役性条约——《色佛尔条约》。1919年开始的由凯末尔领导的民族解放战争将外国侵略者赶出了土耳其本土,使土耳其大致获得了今日的边界。1923年建立了新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四)凯末尔改革与土耳其复兴

1、凯末尔改革内容:趁着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土耳其人中点燃的民族主义热情,凯末尔在国内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被概括为“凯末尔主义”。凯末尔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六条原则: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革命主义、世俗主义和国家主义。此六大原则于1937年2月被写进土耳其宪法,成为土耳其政府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是土耳其实现政治和经济现代化的指导原则。凯末尔改革内容广泛,涵盖社会、习俗和文化改革、政治和经济改革、法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等多个方面。

2、改革促使民族复兴:改革历经15个年头,使一度濒于灭亡的“西亚病夫”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三、中国的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20世纪初的中国与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背景:20世纪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则陈腐不堪。中国人民为了拯救内外交困的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05年,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把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等革命组织联合组织为同盟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

2、辛亥革命:1911年,由于清政府把中国铁路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国家,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抗。10月10日,湖北武昌革命党人首先发动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并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是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命。

(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阶级基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正在摸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革命理论。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都有了发展和壮大。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使“五四运动”有了深厚的阶级基础。

2、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1919年4月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义要求遭到参加和会的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拒绝。消息传到国内,举国愤怒。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发展为中国空前规模的反帝爱国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决心和力量。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揭开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压迫和反对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篇章。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五四运动以后,在此前已经开展的新文化运动,进而形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运动,并逐渐与工农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成立之后,先是开展工人运动,后又与中国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推动北伐战争,后来正当革命深入发展之际,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的反革命叛变和血腥大屠杀断送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因而发动起义、建立根据地和发展武装力量成为之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蒋介石集团“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努力寻求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和对日抗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外来侵略面前,文化界也担当起唤起民众抗日救亡的责任,在救亡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富有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

四、印度从自治自产运动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1、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的苦难:19世纪中期,英国完全确立了它在印度的统治。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英国开始把印度变成它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一政策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印度的农村手工艺品生产锐减,同时意味着更多的人依赖农业为生。过分的农村化、小生产占有、繁重的税务、以及无法统计的高利贷的盘剥,使印度日渐成为一片贫穷和饥荒的国土。

2、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其政党的建立:印度民族工业在英国殖民统治下艰难地发展,加上英国推行英语教育,有更多的印度人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接受了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在这一背景下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逐步成长壮大起来。1885年国大党成立成为印度民族运动发展的里程碑。最初,国大党只是追求一些温和和有限的目标,希望英印殖民当局进行改革,使他们有更多参与政权的机会。进入20世纪后,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原因,印度的民族运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20世纪初的自治自产运动

1、自治自产运动的背景:印度总督寇松统治印度期间专制无以复加。为了削弱印度的民族运动,1905年他提出了将孟加拉省划分为两个行政管理区的法令,直接引发了印度的自治自产运动。

2、运动的发生与发展:1906年,印度国大党激进派领袖提拉克提出了自治、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四大纲领。根据这一纲领发起的自治自产运动试图以抵制出售英国货和发展民族工业从经济上打击英国。该纲领还在印度民族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争取民族自治的要求。在激进派的组织下,印度发生了多次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和群众大会。运动遭到了英印殖民当局的镇压,提拉克也被逮捕入狱。

(三)甘地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的原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国大党希望通过与殖民当局的合作换取后者在战后能够进行更深入的改革,给予印度自治地位。但是,战争结束后英印殖民政府的表现却让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深感失望。前者不仅没有满足印度人自治的愿望,而且对印度人举行表达意愿的集会进行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世界的阿姆利则惨案。印度民众反英情绪急剧高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2、甘地及其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甘地曾在英国学习法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南非以非暴力不合作为手段领导印度侨民成功地开展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一战中,他也支持英国政府。战后英国殖民当局的所作所为使他颇感失望。甘地拒绝接受英国抛给印度的1919年印度政府法,并说服印度国大党在1920年12月的年会上通过一项对殖民政府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决议。国大党宣布要利用一切合法的和平手段最终在印度实行全面自治。针对英印政府的非暴力不合作策略,包括放弃一切政府颁奖的荣衔,全面抵制立法机关、法院、教育机构和外货,以及拒绝纳税等等。主观方面,它倡导提高自身修养,培养牺牲精神,协商解决内部争端,积极购用国货,普及手纺手织等。国大党的决议得到了印度民众的普遍响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一度使政府工作陷入瘫痪。后来由于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暴力和过激行为,甘地宣布运动终止。甘地本人则被捕,判刑6年。1924年甘地因病提前出狱。出狱后,甘地继续斗争,他穿起农民的粗衣,操着他们的语言,从一个村庄走到另一个村庄,逐步把争取自治的思想从知识分子的政治口号变成千百万农民的群众运动。

3、文明不服从运动:①运动的背景:1930-1933年,印度民族运动出现了又一次高潮。战后工业勃兴短暂。由于英国和日本等国重又恢复对印度的商品输出,使民族工商业处境困难,再加上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开始,印度农产品出口锐减,但英国政府却仍以关税优惠办法,促使英国滞销商品强占印度市场,这种转嫁危机的办法加重了印度民族工商业的危机。②文明不服从运动的发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1929年12月,印度国大党年会通过决议,把争取独立作为斗争目标,并授权甘地开展新的不合作运动。甘地决定迅速发动用“文明的非暴力”形式实现的、不服从政府法律的运动。文明不服从运动开展的蓬蓬勃勃,但不久即遭政府镇压。1931年3月,文明不服从运动终止。群众性的不合作运动结束后,甘地又在1932-34年间领导开展了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着力于以个人行动来实现社会建设纲领,把解救“贱民”工作放在首位。

五、巴勒斯坦问题和阿犹冲突

(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

犹太人在罗马帝国时期被逐出巴勒斯坦地区以后颠沛流离,受尽歧视和迫害。19世纪,在东欧犹太人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之家的思潮,这种思潮后来就发展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这一运动的奠基人是奥地利记者西奥多·赫茨尔。1896年,赫茨尔在维也纳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宣传犹太人是一个民族,它之所以遭受歧视就是因为长期以来四处漂泊,没有自己的家园。1987年8月27日,在赫茨尔的倡议下,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会上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赫茨尔当选为主席。从此,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就发展成为一场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政治运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没有太多进展。

(二)英国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贝尔福宣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在美国的支持下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表示英国政府赞同“在巴勒斯坦由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 这封信被称为“贝尔福宣言”。宣言在支持犹太人建立“民族之家”的同时,也宣布“绝不应使巴勒斯坦现有非犹太团体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其他国家内的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受到损害。”由此,《贝尔福宣言》的正确含义引起人们数十年的争议。一战结束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利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统治策略。在此期间,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批迁入巴勒斯坦。希特勒上台后,实行屠犹灭犹政策,迫使更多欧洲的犹太人通过各种渠道移居巴勒斯坦。

(三)以色列建国与阿犹冲突 二战爆发后,为了平息阿拉伯人的反抗情绪,英国于1939年发表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与土地转让。白皮书的发表引起犹太人的不满。这时,美国为了扩大其在中东的利益,便积极扶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对英国施加压力。1947年11月29日,美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委任统治宣告结束的当天,以色列国已匆匆建立,11分钟后,美国即宣布承认以色列临时政府。5月17日,苏联也承认了以色列。在犹太人兴家立国的同时,有许多阿拉伯人却流离失所。随着以色列国的建立与巴勒斯坦战争的发生,由来已久的阿以冲突愈演愈烈。

六、亚洲其他国家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朝鲜的三·一运动

1910年8月,随着《日朝合并条约》的签定,朝鲜逐渐被日本吞并,此后朝鲜人民开始不断反抗残酷的日本殖民统治。1919年1月,前朝鲜国王李熙暴卒。不久有关他是被日本殖民者毒死的传闻不胫而走,全国上下为之愤慨不已。3月1日,30多万汉城市民举行集会和游行,抗议日本占领军的暴行。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自3月至5月,共有211个郡爆发示威和起义,参加者逾200万人之众。殖民当局出动大批军警,横加镇压,直至该年夏天开始得以控制局面。

(二)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的发展和1926年民族起义

1、西方的殖民统治:20世纪初,印度尼西亚群岛已经完全沦为荷兰的殖民地。不过英、法、美的资本也日益涌入。各国资本利用印尼的廉价劳动力,在各地修建铁路、公路、港口等设施,开辟种植园,大规模开采锡和石油等资源。外国垄断资本的剥削,使印尼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2、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的初步发展:在西方殖民统治下,印尼的民族资本也在缓慢地发展。印尼的民族运动就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现了缓慢的发展。最早出现的民族主义组织是1908年5月20日成立的至善社,该组织提出的主张比较温和,如建立土著学校和保留土著风俗等。1911年建立的伊斯兰联盟则首次提出建立印度尼西亚人的自治政府。1914年5月印尼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组织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该组织在它的政纲里首次提出了印尼独立的主张。

3、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的深入发展:一战以后,荷兰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强对印尼的剥削,印尼民众的处境更加艰难。印尼的民族主义运动则有了深入发展。各种民族运动组织进行了新的分化组合。其中伊斯兰联盟中的激进派加入了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1920年5月,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改组为东印度共产主义联盟,1924年改称印度尼西亚共产党。4、1926年民族起义:印尼共产党建立后致力于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亚洲各国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特别是1924年后中国大革命的胜利发展,使印尼人民受到很大鼓舞。在工农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印尼共产党过高估计革命的力量。并于1925年12月25日通过了关于立即发动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成立起义委员会。但后来由于党内分裂和各地农民起义没有统一领导,再加上荷兰殖民政府的镇压,1926年民族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三)越南人民的反法救国斗争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越南民族运动:19世纪末,当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时,以封建文绅为代表的抗法勤王运动兴起,此外还出现了反对法国殖民者残酷剥削的农民游击战争,但最后都被镇压。进入20世纪以后,越南民族运动进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由潘佩珠和潘周桢等爱国知识分子领导的越南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蓬勃发展。他们创建“维新会”,游学日本,创办义塾,传播新文化,与中国的革命者孙中山等接触、宣传反法爱国思想等。对于越南广阔的爱国反法运动,法国殖民当局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2、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人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进一步促进了越南的民族觉醒;马克思主义通过法国和中国两个途径传入越南。从20年代起,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一些有民族主义倾向的政治组织和政党相继诞生。1930年2月,在胡志明的组织下,在香港九龙建立了统一的越南共产党,标志着越南工人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始。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自1930年5月开始,以越南中部的义安和河静两省为中心的工农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有些地区还出现了苏维埃式的工农革命地方政权。由于殖民当局的镇压和越共党支部犯了“左”倾错误,运动被镇压。自1931年年中后,全国运动逐步低落。义静苏维埃运动虽然失败,但是它的光辉传统将全国革命运动向前推进,并导致1945年八月革命的辉煌成功。

(四)缅甸人民的反英斗争 1、20世纪初缅甸民族运动的初步发展:1885年11月,英国发动第三次侵缅战争,并吞了整个缅甸。20世纪初,随着亚洲进入民族觉醒时代,缅甸人民也开始觉醒。1906年,第一个爱国群众组织缅甸佛教青年会正式成立,该组织的主要宗旨是促进民族、语言和宗教的发展而努力。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同样影响到缅甸。1920年,佛教青年会当中的一些激进成员将原组织名称改为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的建立是缅甸民族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明确发扬爱国精神,抵制外来势力的束缚,并在推动国民教育学校教育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英国殖民当局的分化瓦解下,人民团体总会的影响力日渐消失。1930年,缅甸还发生了由塞耶山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以失败告终。

2、缅甸民族运动的新阶段:1935年,一个全新的政党“德钦党”诞生,标志着缅甸的民族运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德钦党人提出了“缅甸是我们的国家,缅甸文是我们的文字,缅甸语”的口号,深入工厂、农村和学校,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建立基层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工人罢工等。在殖民当局的镇压下,遍及全国的反英示威活动走向低潮。

第二节 非洲反对殖民霸权、争取民族独立的努力

一、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残酷统治

(一)一战前的非洲

19世纪最后25年,世界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原料和市场,掀起了瓜分殖民地的高潮。非洲这块原始的大陆就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对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非洲已经被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基本瓜分完毕。

(二)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残酷统治

欧洲各殖民国家在非洲采取的统治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取消非洲国家的政治独立,剥夺非洲人的一切政治权利,实行严酷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对非洲剥削和掠夺,依各地经济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有多种形式:实行单一种植(或单一矿产)制,榨取超额利润;划定“土著居留地”,把贫瘠的土地留给土著人,使他们不得不到白人农场出卖劳力;强征实物赋税,逾期未交的动辄遭遇酷刑,甚至丧失生命;强迫劳动,为殖民当局筑路、采矿等,劳动条件极为恶劣,劳工经常死亡殆半。截止20世纪初,非洲人民反殖民斗争多数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多以部落为基础,属旧式的反帝斗争。

(三)一战对非洲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影响了非洲社会的发展。由于协约国缺乏兵力和劳工,英法在非洲殖民地征用人力。成千上万的非洲殖民地人民,特别是法属北非殖民地人民在西线充当劳工,为协约国的胜利付出了血汗。当他们回到非洲后,就开始为自己的解放而战。一战后,非洲人民要求自治和独立的斗争空前高涨。

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与护宪运动

(一)华夫脱运动与埃及独立

1、华夫脱运动的背景:一战中,英国在埃及建立了殖民保护制度,使埃及由半殖民地变为殖民地,埃及民众深受殖民保护制度之苦,反英情绪激烈。

2、华夫脱党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1918年底,柴鲁尔发起组成“代表团”(音译“华夫脱”,后发展成为华夫脱党),准备与英国进行有关埃及独立的谈判,企图通过和平方式获得完全独立。华夫脱党提出了取消英国对埃及的“保护”,实现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殖民当局却对此横加镇压,不仅逮捕了柴鲁尔,而且还开枪打死了参加游行示威的3000多名群众。此后英国方面软硬兼施,一方面和华夫脱党进行谈判,另一方面又对群众运动粗暴施压。只是在埃及社会各阶层的强大压力下,1922年英国政府才被迫发表英埃关系宣言,声称将放弃对埃及的保护,承认埃及独立,但仍在埃及驻军,保留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保留领事裁判权,并维持对苏丹的管理权等。同年3月16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尽管宣言把埃及仍置于半殖民地地位,但公布宪法和宣布埃及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这在非洲大陆还是第一次。

(二)护宪运动

1、护宪运动的背景:独立后的埃及在内政外交上处处受制于英国,民族革命的任务仍然很艰巨。华夫脱党在独立后的首次大选中获胜。柴鲁尔于1924年1月被任命为内阁首相兼内务大臣。由于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军事实力,同年11月,在英国的武力威胁下,柴鲁尔内阁被迫辞职。此后便开始了华夫脱党长达12年的护宪运动。

2、护宪运动的三个阶段:护宪运动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5年至1927年柴鲁尔去世。在这一时期,在柴鲁尔的领导下,利用华夫脱党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同其他政党和联合内阁一起,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利,为取消英国对埃及军队的指挥权和建立现代化埃及民族军队而斗争,但英国断然拒绝埃及在军队上的要求,并用炮舰相威胁。护宪运动的第二阶段,1928年和1930年,华夫脱党人纳哈斯两度组阁,为废除英国的保留条件而同英国谈判。1930年华夫脱党反对亲英的西德基政府修改宪法,但国王依靠英国的支持废除了1923年宪法。1934年开始了护宪运动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内容是反对新宪法,结果国王被迫恢复1923年宪法,纳哈斯再次组阁,但由于他在1936年同英国签定的《英国和埃及同盟条约》中仍保留了英国的特权,结果华夫脱党的名誉扫地,一蹶不振。

三、摩洛哥里夫部落起义

(一)摩洛哥沦为殖民地:1912年3月,法国和摩洛哥苏丹签署《非斯条约》,使摩洛哥从此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同年11月,法国又和西班牙签定《马德里条约》,摩洛哥北部遂成为西班牙的“保护地”。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法国和西班牙事实上只占领了摩洛哥的一部分领土。一战后,法国和西班牙开始深入摩洛哥内地,遭到了摩洛哥人民的坚决抵抗。

(二)里夫部落起义:在遭受殖民统治的情况下,1920年9月,摩洛哥中部的里夫山区宣布成立独立的国家,并一举击退数万西班牙军队的进攻。经过数年的血战,里夫国家始终保持住了自己的独立,直到1926年初才被数十万法西联军所打垮。

四、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一)墨索里尼政权觊觑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一直为在瓜分非洲中落后于英法而耿耿于怀。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后,就着手把分散的三块殖民地——利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连结为非洲殖民帝国,以抗衡英法。埃塞俄比亚处于三块殖民地之间,是墨索里尼势所必得。1929-33年的大萧条使墨索里尼企图用对外侵略战争来转移国内危机。

(二)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经过秘密准备之后,30万意大利军队于1935年10月3日向埃塞俄比亚发动突然进攻。埃塞俄比亚人民在国王的领导下展开了英勇的进攻。但由于战争方针有误,抗意战争失败,国王逃亡国外,抗意战争转向分散的游击战。二战期间,在英军的帮助下,埃塞俄比亚人民赶走了意大利侵略者,在世界大变动中恢复了祖国的独立。

第三节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的变革风潮

一、经济发展及现代化的启动

(一)一战前的经济发展 19世纪后半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美国也很快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这些工业化国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食品及海外市场。拉丁美洲国家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大力发展本地的出口经济。如巴西的咖啡和橡胶出口、智利的铜矿出口都促成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由于港口运输和商业贸易的发展,运输业和通讯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这段时间,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开始与其他西方国家联为一体,并且经历了巨大的增长,尤其是在出口部门。拉丁美洲的现代化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启动的。

(二)一战后的经济调整和工业化的启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三次世界性的事件促使拉丁美洲各国的经济部门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由于拉丁美洲国家失去了海外的市场和供应来源,许多国家为了生产原来由欧美进口的产品而开始大力进行本国的工业化。许多国家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轻工业,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还建立了自己的重工业。出口经济仍然在向前发展,而外资则成为刺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新的经济手段。运输通讯条件继续得到改善,进一步推动着经济的全面发展。不过拉美各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国外的投资、市场、技术和人员。拉美国家的工业化并未跟上欧洲和北美的发展步伐,仍未改变欠发达的状态。

二、社会的变革风潮

随着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阶级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中等阶级的发展壮大;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一)阶级结构的变化

19世纪下半叶,伴随着拉美资本主义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诞生了拉丁美洲的近代无产阶级,并开始在一些国家中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1900年,工业无产阶级在拉美大陆经济自立人口中约占10%。经济发展还促成了新兴富裕阶层的出现,扩大了中等阶层,使城乡无产阶级更加壮大。在几个主要国家内获得了主要的社会政治地位,如阿根廷的中等阶层在1916年开始执政;墨西哥的中等阶级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政治上占据支配地位。中等阶级在掌握政权后,常常通过颁布有利于工人阶级的社会和劳动立法来获得他们的支持。

(二)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推动,拉美很多国家的国民教育在此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反过来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巴西总统瓦加斯在其统治期间使全国的小学数量增加了一倍,中学数量增加了4倍,此外还设立了巴西大学和一些州立大学,并促成各种职业院校的建立。

三、政治领域的变革

(一)国家政权的巩固: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国家通过不同途径加强了国家政权的建设,有的通过独裁统治,有的实施有竞争性的官僚制度,很多拉美国家通过了反教会立法,使教会不再成为国中之国。在这方面较为突出的一个是巴西的瓦加斯,一个是墨西哥的卡德纳斯。

1、巴西民族政权的巩固:在很长时间里,巴西是一个由各州组成的集合体。瓦加斯在任总统期间,开始把各个半独立的州协调统一起来。由联邦任命的人选开始担任各州州长,中央政府也有权管理各州的许多事务;为了消除政治活动以州为基础的方式,建立了许多全国性的政党;为减少各州对公共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控制,设置了几个新的区域,为了促进统一,大规模建设铁路和公路。总之,瓦加斯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把巴西从一个相互戒备的半独立的各州集合体变成了一个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民族国家。

2、墨西哥的国家政权建设:墨西哥的卡德纳斯在就任总统期间(1934-40年),把国民革命党重新组织成功能化、非地区性的劳工、农民、民众和军事四个部门,从而使地方寡头势力不能再为所欲为。1938年在他的领导下,一举镇压了塞迪罗将军发起的地方性叛乱,从而巩固了墨西哥中央政府的权力。

(三)政治参与的扩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拉丁美洲许多国家产生了新一代的政党。如阿根廷和智利的激进党、乌拉圭的红党、哥伦比亚的自由党,拉美各国相继成立的共产党,都是促进群众参与的变革力量。1914-45年,正式投票资格的变化也扩大了政治参与的范围。到这一时期结束时,财产资格限制已经完全取消,在约半数的国家中还取消了识字限制,除此之外,还有7个国家赋予了妇女选举权。不过,仍有大量的拉丁美洲人被排斥在有效政治参与的范围之外。

四、拉丁美洲人民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

(一)拉丁美洲人民反美斗争的背景:19世纪拉美国家独立后,虽然赶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但却日益遭到英、德、特别是美国侵略的威胁,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发展,20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国家的人民进行了改革和革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和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游击战争。

(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卡德纳斯1934-1940年担任墨西哥总统。他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土地改革——征收封建大庄园,使之成为雇佣农业工人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中小农场;教育改革——积极开展各类教育;金融系统的改革,形成以墨西哥银行为中心的银行体系;国有化运动,实施了服务行业、若干企业、外国公司所属铁路和外国石油公司的国有化。改革的长远效果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还是产生了许多积极作用,如受教育者增多,减少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对经济的控制等。

(三)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游击战争:自1914年起便沦为美国的保护国的尼加拉瓜长期受到美国的欺凌和侵略。自1926年起,民族英雄桑地诺开始组织爱国武装开展反对侵略的斗争,经过多年的奋战到1933年已控制了全国16个省中的8个省,并迫使美军在1933年初完全撤走。但桑地诺本人被杀死。

所在栏目>>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奇怪战争” 德波战争 不列颠之战 东方战役 苏德战争 大西洋宪章 珍珠港事件 太平洋战争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中途岛海战 德黑兰会议 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 柏林战役 波茨坦会议 联合国 莫斯科保卫战 《反共产国际协定》 列宁格勒保卫战 开罗宣言 德国投降

重点与难点: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分期问题。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由战争初期的帝国主义战争转为反法西斯战争,转折点是苏德战争。

4. 苏联在卫国战争前建立的“东方战线”的性质和作用及其影响。5.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及第二战场问题。

6. 对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的认识。

内容链接: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欧洲战局的变化

第二节 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第三节 德、意、日的殖民统治和欧亚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

第五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第六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欧洲战局的变化

一、战争的爆发与德波战争

(一)、德国进攻波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德国的准备

1938年10月,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要求波兰把但泽归还德国,并开辟一条从德国到东普鲁土的通道。然而波兰不愿向德国割让土地。希特勒玩弄典型的两面派手法劝说英国同意德国侵略波兰,但同时希特勒在准备战争,力图武力解决波兰问题。

8月30日白天,德国提出要求,规定波兰代表应在30日午夜前接受德国提出的16个条件。然而波兰不屈服于德国的压力,抵制了德国的一切要求。

2、德国入侵波兰和二战爆发

希特勒宣布入侵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德军入侵波兰,波兰进行了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上午英国向德国宣战,下午法国向德国宣战。

(二)、德波战争与“奇怪战争”

1、波兰失陷

德国入侵波兰后,使用闪电战战术。波兰军队虽然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德军力量占了优势,而苏军按1939年8月25日的苏德条约的秘密协定于9月17日从东部进入波兰,使波兰无法继续抵抗德国。9月27日华沙投降,波兰灭亡。

成为俘虏的波兰守军

2、战争初期德军的胜利与奇怪战争

战争爆发后,张伯伦并未完全放弃绥靖政策。因此,英、法在1939年至1940年的战略计划只是依靠马奇诺防线进行防御,于是出现了“奇怪战争”这一局面。

马奇诺防线上的法国士兵

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军入侵挪威,当天,德军占领挪威首都奥斯陆。同时,德军撕毁与丹麦的互不侵犯条约,也占领了丹麦。

聚集在挪威海域的德国海军

德军入侵挪威和丹麦结束了“奇怪战争”,英、法与德国之间的战争从此真正开始。

二、法国的溃败

(一)、丘吉尔战时内阁

1、战时内阁的成立

英国在挪威的失败,带来了极严重的政治后果,导致张伯伦下台。1940年5月10日张伯伦辞职,由丘吉尔组阁,成立了有工党、保守党、自由党等各党派组成的新政府。

2、意义

丘吉尔战时内阁的成立,标志着英国绥靖政策的结束。但在丘吉尔执政的前4个月地位还不稳定。因此英国的政局是微妙的。但是战时内阁一致决定要坚持战斗,直到打败德国。这一决定影响着西欧的未来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西线战役与法国的败降

1、西线战役

1940年5月10日,就在丘吉尔就职的同一天,希特勒通过比利时和荷兰向西线发动进攻。卢、荷、比相继于5月10日、15日和28日投降。5月20日,德军到达英吉利海峡,所有英国远征军和法国北部军队被包围。从5月26日至6月4日,开始了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约34万英法军队撤到英国,来不及撤退的4万法军被俘。

敦刻尔克大撤退

2、法国投降

1940年6月22日法国贝当政府在康边森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法国元帅福熙与德军签订停战协定的同一节车厢里,签署了投降条约。

德军占领法国

1940年10月张伯伦辞去政府职务,丘吉尔成为保守党主席。英国彻底摆脱了绥靖谈和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欧洲形势

三、不列颠之战

(一)、不列颠之战

1、战争的开始

为了迫使英国求和,希特勒于1940年7月16日签署了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1940年7月10日在多佛海峡上空德英空战开始。8月德国空军开始轰炸英国机场。9月7日德军轰炸了伦敦。到9月15日形势发展不利于德国空军,只好改为夜间轰炸伦敦和其他城市。

2、战争的结束

由于英国的顽强抵抗,至1940年10月21日,德国始终未能迫使英国屈服,只好决定放弃入侵英国的计划。

德国战机

(二)、不列颠战役的意义

不列颠战役的胜利,使德国占领英国的梦想破产,同时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四、法西斯在东南欧的扩张和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一)、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建立

从1939年起,法西斯国家的勾结进一步加强。1940年9月,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以此为标志,德意日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建立。此后,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相继加入。

(二)、法西斯在东南欧的进攻

从1940年10月起,意大利开始进攻希腊、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德国也向南斯拉夫、希腊进攻,东南欧迅速沦陷。

在侵苏战争前,德国已控制欧洲14个国家,初步实现称霸欧洲的计划。

(三)、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1、内容

从1939年起,苏联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就在其西部疆界以及其西部领土相邻的邻国境内,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长达2000公里的东方战线。它包括波兰、芬兰和罗马尼亚的一部分以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

2、影响

东方战线的建立,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表现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第二节 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一、苏德战争的爆发和莫斯科保卫战

(一)、德国入侵苏联的背景

斯大林和里宾特洛甫

德苏虽然在1939年8月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双方从未放弃以对方为敌的念头。1940年6月,苏军占领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建立了亲苏政权。德国认为这种做法显然是针对德国的。与此同时,东欧罗马尼亚,匈牙利加入三国军事同盟,形成了一个反苏的国家集团,为法西斯入侵苏联创造了条件。1940年11月12日苏联表示不同意希特勒关于划分苏德势力范围的建议后,希特勒即下决心要消灭苏联。于是他于1940年12月18日下令准备实行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莎”计划。

(二)、入侵苏联和莫斯科保卫战

1、德国入侵苏联

在希特勒认为一切准备就绪后,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30分,德国发动了侵苏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0月2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全面进攻,这时苏军已做好保卫首都的准备。10月末的大雨和大雪又暂时阻止了德军的进攻。11月中旬德军发动的进攻,遭到苏军顽强抵抗,1942年1月7日,德军被击退,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伟大胜利。德军闪击战宣告破产。

莫斯科战役苏军反攻时期作战地图

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的十月革命节阅兵式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珍珠港事件和美国参战

(1)背景:二战初期,美国首先想要打败的是德国,而不是与日本作战,因此对日本也实行绥靖政策。但是美国并不想放弃在亚洲的霸权,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如果成为现实,将损害西方在亚洲的利益。

1940年7月,罗斯福采取了从经济上对日本实行部分有限禁运的制裁。美国的经济制裁严重打击了日本经济,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签订之后,日本进行积极准备“南进”,以取得急需的战争原料。

珍珠港事件

1941年7月24日日本出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7月26日,美国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并实行包括石油在内的贸易禁运。日本政府于1941年9月6日作出了对美英作战的决定。11月26日,美国发出了著名的《赫尔备忘录》,重 申了美国解决美日冲突的基本原则。日本当然不接受。

(2)内容: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英美对日宣战,德国对美宣战,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

2、太平洋战争

美国空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太平洋上的广大地区及诸多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发展为世界规模。

太平洋战争地图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美国中立法政策的转变

在30年代中期,美国为避免卷入欧洲战争而在1935年、1936年和1937年三次通过了中立法,规定不得给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贷款。

193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规定交战双方可以付现款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必须用自己的船运回,这就是“现款自运”原则。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和法国投降后,美国看到如果不支持英国,英国必败。为了制止德国独霸欧洲和危害美国利益,同时,美国借机从英国获得让步,夺取英国殖民地,特别是把英国的势力排斥出加勒比海,因此,美国从中立迅速转向支持英国。1941年3月11日,美国通过了“租借法”,它使英国有可能不付现款而获得美国的物资供应。该法案规定全部物资供应由美国政府预算开支。

2、《大西洋宪章》的签订

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大西洋纽苏兰的阿根夏港的一艘军舰上,举行了会谈。8月13日签署了《两国国策中某些共同原则》的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大西洋宪章的签订,使美国向对德作战迈出了一大步,同时标志着英美同盟的形成。

3、《联合国宣言》的签署

1941年6月22日,当德国侵犯苏联后,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初步条件成熟。英国主张联苏抗德,美国总统罗斯福也采取了类似英国的立场。

1941年7月12日,英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订了为对德作战而采取联合作战的协定。协定规定在战争中彼此援助、支持和不得同敌方单独谈判请和等原则。随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1年9月24日,苏联表示赞同大西洋宪章。这样,三国有了建立联盟的基础。1941年9月至10月,苏、美、英三国召开了莫斯科会议,会议讨论了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问题,三国联盟已趋成熟。

1942年1月1日,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签字国保证要用其全部资源与法西斯国家作战到底,相互合作,绝不单方与敌人缔结停战协定与和约。《联合国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后建立。

第三节 德、意、日的殖民统治和欧亚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德、意、日在其占领区的殖民统治

(一)、德国迫害犹太人

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在军事上取得较大胜利后,在占领区干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德国对波兰人的奴役和对犹太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德军还在波兰建立了数千个集中营和死亡营,其中,最大的是震惊世界的奥斯威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日本在亚洲的暴行

日本法西斯于1937年12月制造了惨绝人寰、灭绝人性、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同时,日本还从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强抓年轻妇女,充作随军妓女,称为“慰安妇”。日本在其侵占的地区建立军事统治,使其成为日本帝国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

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惨杀的中国人的头颅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在南京下关长江边将屠 杀后的尸体浇上汽油焚烧的情景

二、欧洲的抵抗运动和亚洲各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一)、欧洲的抵抗运动

欧洲人民为了反对法西斯以及反对法西斯的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斗争,这种斗争被称为抵抗运动。

在德国,抵抗运动主要表现为暴力破坏和反纳粹的军方人士及政治领导人策划的几次企图推翻希特勒的暗杀行动。

在波兰、南斯拉夫、挪威等地,人民从被占领之日就开始了抵抗运动。在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各国,战争期间也先后成立了游击队。

在法国,有相当多的人参加了地下抵抗运动。欧洲地下抵抗运动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亚洲各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在亚洲,抵抗运动更为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沦陷区组织了各种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朝鲜成立了共产党游击队。越南、缅甸、菲律宾、印尼和泰国共产党也都组织了强大的游击队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亚洲各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在中国衡阳战死的国民党士兵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

一、斯大林格勒战役

(一)、列宁格勒战役

1941年8月,德军的基本缺陷已经开始暴露出来。苏联则集中全国之力量准备反击德军,为此打响了列宁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1年9月一直延续至1944年1月。列宁格勒保卫战再次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对列宁格勒封锁的突破

(二)、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失败后,改组了军事统战部,把兵力集中于南方。1942年7月17日,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1942年11月19日,苏军发动反攻,包围了德军25万人。1943年2月2日,德军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三)库尔斯克战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军为了夺取苏德战场的主动权,1943年6月5日发动了库尔斯克战役,至8月23日德军攻势被击退。苏军在结束库尔斯克战役后立即转入了反攻,向西推进,德军完全处于防守和退却的境地。

1943年6月5日库尔斯克战役开始

二、北非战场的胜利和意大利退出战争

(一)、大西洋战役

1943年,英美海军有了对付德国潜艇的办法,逐步克服了德国潜艇的威胁。1944年击沉了最难以消灭的“梯尔皮茨”号,消灭了德国海军主力,保证了大西洋的运输通道。

大西洋战役形势图

(二)、北非战场

在北非,1942年10月英军与德军展开了阿拉曼战役,德军溃败。11月英美联军在阿尔及利亚、奥兰和卡萨布兰卡登陆。1943年5月23日,德军投降,北非战役结束。同年8月英美军队占领西西里岛。

阿拉曼战役

蒙哥马利

(三)、意大利投降

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场和西西里岛的失败,引起国内政局不稳。1943年7月25日,墨索里尼被逮捕。1943年9月3日,意大利新政府同英美签订了停战协定。

墨索里尼暴尸街头

意大利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

三、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一)、中途岛海战

1942年6月4日至5日,发生了著名的中途岛海战。日本力图消灭残存的美国太平洋航队,并占领极具战略价值的中途岛,结果日本失败。此后,日本丧失了在太平洋中的主动权。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战略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形势图

(二)、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7日,日美又进行了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这次战役,日军死亡2.5万。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进一步削弱了日本海军。美日海上力量发生逆转,从此,日本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的美国英雄

瓜岛战役后美军清理战场

四、开罗宣言和德黑兰会议

(一)、开罗宣言

为了商讨如何合作击败德、意、日法西斯,以及就战后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盟国先后召开了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2日开罗会议召开,历时5天。开罗会议主要讨论了缅甸战役问题和战后处理日本问题。开罗宣言的发表,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

开罗会议

(二)、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28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会议。在德黑兰会议上讨论的问题包括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对日作战问题、战后对德国的处理问题、波兰问题、芬兰问题、关于建立国际组织问题,以及殖民地问题和对靠近德日的基地和战略据点实行托管制等问题。会议决定在1944年5月1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第五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一、第二战场的开辟和雅尔塔会议

(一)、盟国在欧洲战场的反攻

联军统帅艾森豪威尔

在西线,1944年6月6日,英美等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开始登陆,拉开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序幕。在东线,1944年苏军向德军发起了一连串的反攻,到年底,苏军几乎收复了全部被占领土。

丘吉尔在诺曼底海岸视察

诺曼底登陆

1945年1月12日至14日,苏军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长达1200公里的广阔战线上向德军发动了攻势,迫使德军停止西线进攻而调兵增援东线。从此德军无力再在西线发动反攻。

(二)、雅尔塔会议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胜利阶段,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以协调各方立场,加强盟国之间的合作,彻底打败德、日,以及讨论盟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争议的会议。一方面,会上美、苏达成了战后瓜分势力范围的协议,构筑了“雅尔塔体系”的最初框架。另一方面,该协议协调了盟国最后击败德国和日本的立场,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到来。

二、德国无条件投降和波茨坦会议的召开

(一)、德国投降

苏军与美军在易北河会师

1945年4月25日,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包围柏林。4月26日,苏军强攻柏林。5月1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向盟军签署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投降

(二)、波茨坦会议

为了讨论对德国和其他战败国的处理问题,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以及最后战胜日本,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会上,由美、中、英三国签署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会议

三、日本的投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日本投降

从1942年8月美国开始反攻以来,日军不断败北,美军逐渐逼近日本本土。在中国战区,中国也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跳岛战术”中使用的其中两艘坦克登陆舰登岸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向盟军投降。日本宣布正式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爆炸

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打败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气焰,表现了世界人民正义的伟大力量。同时,也奠定了战后新的世界格局。

第六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带来的苦难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

人类在战争史上所受的苦难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为深重,战争使大量人民死亡,破坏了各国的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使人类进行了反思,使人类更珍惜和平、热爱和平。

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首先,使二战后的历史潮流向和平与发展方向运动。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旧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建立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秩序。第三,第二次世界大结束后,在战争中发展起的军事技术迅速转产为民用技术,创造了辉煌的现代物质文明,促进了现代精神文明的发展,可以说,和平与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人类的最宝贵遗产。

所在栏目>>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第九章 现代社会发展与科学文化成就

知识点: 现代西方社会生活、苏维埃文明下的社会生活、拉丁美洲、及亚洲和非洲社会状况、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与文化意义、现代西方思想与文化、苏联的文化生活、亚非拉国家的思想与文化

重点与难点:

1. 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对西方民众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 2. 科技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现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 4. 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容

内容链接: 第一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历史和文化意义

第三节 现代思想与文化

第一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一、现代西方社会生活

(一)劳工组织增多

自19世纪末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劳工日益被组织起来。在英国,成立不久的工党甚至取得了全国大选的胜利,在法国、德国和美国,劳工组织也出现了壮大的迹象。

(二)高消费与高福利初现端倪

1、高消费在美国出现:社会消费心理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明显转变始自美国。一战后美国经济繁荣。电力、汽车、无线电、航空和电影业的兴起引导消费新潮流。分期付款赊购制度的建立,促使20年代美国的整个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时间,奢靡之风盛行,追求享受、投机倒把和发财致富成为社会时尚,而此时的精神生活却显得肤浅,在思想界实用主义哲学流行。二战以后,随着西欧国家繁荣时代的到来,高消费的时尚蔓延至欧洲。

2、福利制度浮出水面:采用温和的、渐进的方式实现收入再分配的想法在19世纪后期就由一些英国经济学家提出来。美国在大萧条期间制定了一些国家社会福利政策。1932年,第一次执政的瑞典社会民主党首次提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改革政策。但福利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在欧美国家广泛实行,是在二战以后。

(三)妇女地位趋于改善

20世纪前半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国妇女运动的兴起,西方各发达国家的妇女相继获得了选举权,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然而,平等的政治权利并不等于平等的社会权利。在社会上和家庭中,性别差异和歧视还无所不在地存在着。

二、苏维埃文明下的社会

(一)宗教政策与宗教生活

在十月革命前,教会在俄国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宗教生活是俄国广大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十月革命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布尔什维克是无神论者。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就是要努力进行无神论宣传,使广大群众最终摆脱宗教的束缚,促进宗教的最后灭亡。根据这种思想,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就马上采取了相应的宗教政策,剥夺了教会的特权,使教会和宗教活动逐步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

(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列宁认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苏联在教育领域采取了很多措施,如使教育与宗教分离、改革教育体制,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进行改革,增设学校,发起扫盲运动等。由于苏联政府的努力,苏联的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过由于苏联在教育领域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教育活动经常受到政治的影响,教育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三)知识分子命运多劫:在苏维埃政权尚未巩固和斯大林时代,知识分子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迫害面前,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渐丧失。在知识分子地位发生改变的同时,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和政治干预逐渐侵入各个学科领域,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三、拉丁美洲社会的变革

(一)阶级结构的变化

19世纪下半叶,伴随着拉美资本主义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诞生了拉丁美洲的近代无产阶级,并开始在一些国家中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1900年,工业无产阶级在拉美大陆经济自立人口中约占10%。经济发展还促成了新兴富裕阶层的出现,扩大了中等阶层,使城乡无产阶级更加壮大。新兴阶级的产生和壮大必然对拉美社会产生多方面影响。

(二)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推动,拉美很多国家的国民教育在此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反过来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国内迁徙和国际移民

上一篇:小学生保证书100下一篇:个人述职范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