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共12篇)
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篇1
如何对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改革, 长期以来一直是高校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也不例外。但是, 由于我国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了知识的广度, 而影响了对历史深度的解剖, 同时在教学关系上, 具体的手段和途径的运用不当让学生缺乏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 只是机械、被动地学习, 只是教师枯燥的说教和灌输。只有对教学手段和途径进行优化, 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革新, 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一、对历史地图运用的优化
在世界历史的教学中, 历史地图的运用非常重要。历史地图, 特别是系列化的历史地图, 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因此, 通过对单图、组图或系列化的历史地图进行学习和在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可以运用静态与动态、微观与宏观、定量与定性、比较与分类、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表象描述与抽象思考相结合, 以及构图与文字表述、地图与配图、地图与表格相结合和组图对比等历史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对人类历史进行更为科学系统的、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
在不少学校的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 “教师在运用历史地图时, 往往只是让学生找一些地名, 或者了解国家之间的位置”[1]等, 把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降到最低, 根本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际上, 历史地图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大, 改变以往对历史地图运用中的一些局限, 对其运用进行方式和内容理解上的优化, 可以对我们的教学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比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种族、民族、动植物、自然环境、疆域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这些变化对各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进步产生历史影响, 以及历史进程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从而找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运用历史地图资料, 对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进行历史场景的重塑和其运行轨迹的勾画, 可以得到在文字资料中所得不到的更为清晰直观的效果。历史地图资料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国际关系格局的过去、现在和历史演变;探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主导趋势和线索, 比较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历史内涵、不同风貌和时代主题, 探讨世界历史的结构格局及其本质特征。
因此, 运用历史地图对教师的看图、用图的要求很高。教师要不断加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素养, 对历史地图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 查阅资料, 进行认真详细的备课, 在授课过程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达到地图运用的最优化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化
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学设施的改善,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同样, 多媒体技术为历史教学也开辟了教学的新境界。但是, 通过我们的调查, 了解到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不少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仅仅取代了过去用粉笔写字, 教师仅将原来写在黑板上的几个条目做成幻灯片使用, 或者就将自己的讲稿全部搬上去, 上课时老师念, 学生看着屏幕。这种方式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反感和厌恶, 而且由于没有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充分运用, 实在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表现。
世界近现代史内容丰富, 涉及国家地区范围广、事件多, 与中国相比, 文化差异大, 仅靠文字描述, 有时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对以往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优化, 将会对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使用文字, 还要综合运用视频或动画等手段,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 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障碍, 使原本艰难枯燥的教学活动充满魅力, 这样既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又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许多的战役, 有一些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教师完全选取其中最为经典的战役, 组织学生观看影片, 或在观看过程中随时进行停顿讲解, 或在播放完成之后进行讨论, 分析问题, 以此来提高认识, 比起单纯的文字说明, 这种方式将会产生很大的作用。针对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体系的结构化特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应更突出地强调近500年来西方物质精神生活方面的讲解, 使学生对各知识点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对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化, 将会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亲近感”, 不会因为繁琐的人名、地名和陌生的国度而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能够真正让学生实现快乐的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
三、双语教学的运用
早在2001年, 教育部4号文件中就已开始提倡高校双语教学, 力争三年内使双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由于多方面因素, 总体上很多高校尚未达到此目标, 尽管有为数不少的高校已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双语教学, 但大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课程性质、授课方式和考核形式各有不同, 至今还没有探索出较为成熟的适合我国现阶段教学情况的双语教学模式。
世界近现代史主要讲授近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 而又以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为主, 尤其是欧洲和北美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因此, 在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中, 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教与学, 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媒介, “运用两种思维方法进行学科学习与研究,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世界现代史课堂上增加英语的内容可以使学生耳目一新, 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
世界近现代史双语教学还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 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大量的史料, 现今我们使用的史料基本都是外文的中译本, 但是由于译者的选择和水平的不同, 往往会出现一些情况, 或者要使用的材料没有中译本, 或者翻译为中文的材料有错误, 这些对我们的教学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观察分析史料, 进而提取世界近现代史信息, 我们不仅要使用中文翻译材料, 还要具备能够阅读和使用英文材料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以中文课本作为汉语教学的主体, 讲述相关内容的时候引入“世界历史专业的词汇、历史事件名称等关键词, 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 使学生多一些机会接触英语, 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能力。”[3]另外, 还可以不时地印发一些英语资料, 学生通过英语资料的阅读可以感性地、直接地了解学科的知识体系, 开拓学生的视野。资料发放给学生一段时间后, 必须引导学生对资料的使用, 否则资料的发放也就没有了意义。
使用双语教学一定要准确判断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接受能力, 尽量不要在授课过程中涉及英语语言学中繁琐的修辞等内容, 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英语的广泛应用。在授课中要以汉语为主导, 以英语为辅, 不能把历史课讲成英语课。
四、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21世纪, 要求史学工作者要用“全球化”的眼光、“整体化”的视野来研究近现代历史, 多视角、多侧面、多层面地考察历史的总体运动, 揭示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世界近现代史主要讲述世界历史进程, 这其中包括各国的独立运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各国的改革革新、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 以及世界大战和战后和平的重建等。战后至今的历史, 主要是发展和改革的潮流, 和平的潮流, 这些潮流的产生都和近现代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 坚持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当代各国改革和发展潮流, 主要包括多元化、民族化和开放性的改革趋势。各国普遍重视国家和市场在改革发展中的互补功能, 并且注意由单一的经济改革措施逐步发展为与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措施的协调发展, 重视协调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 在发展和改革过程中重视协调公正和效率的相互关系以及妥善解决富裕和贫困共生现象, 发展与改革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和决策者能否及时捕捉有利机遇相关。当代世界性改革潮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化趋势, 从而这些特点也具有跨世纪的特色, 同时又在实践中发生了新的变化。
当代世界的和平潮流, 集中表现为“各种力量争取独立和平, 反对全球霸权和地区霸权, 世界各国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 反对世界战争”[4]。在资本主义国家间, 反对美国称霸, 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斗争, 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主张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国际关系格局中, 走出冷战, 多极力量实行竞争共处等。总体来看, 是历史“多样性的统一”。
当今改革、发展、和平的潮流, 与近现代以来世界历史的演进关系极为密切,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着眼于现实, 对近现代历史上重大事件产生的影响以及与现实的联系都要进行说明。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发展了解比较多, 较好地联系现实更能有利于对历史的学习。如2008-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机、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 在讲述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时就可以进行很好的联系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五、结语
如何改革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使这一过程充满活力, 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主动精神的专业人才, 教学方法很重要。历史地图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对其进行优化, 可以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优势。进行双语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坚持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不仅能充分体现学习历史是服务于现实的观念, 而且能更好地掌握世界历史的重要性。除此以外,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研讨性教学进而研究性教学, 由侧重知识传递转到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并重之上, 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和科研协作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改革和探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文涛.关于历史地图在高校历史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作用的几点思考[J].历史教学, 2009, (16) .
[2][3]谷志忠.简论高校的双语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0) .
[4]彭树智.世界近代史教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4.
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篇2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历史长河中的世界近代史 一.关于世界近代史的时段分期问题 二.学习世界近代史课程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近代史的核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的中国与日本 第一节 资本的原始积累
一.原始积累的本质 二.对农民土地的剥夺
三.地理大发现及其经济后果
1.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2.地理大发现的经过 3.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后果 四.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的概况
二、人文主义精神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
四、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五、文艺复兴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宗教改革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二.马丁·路德与德国的宗教改革 三.德国农民战争
四.加尔文教与瑞士宗教改革 五.英国的宗教改革
六.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运动
第四节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一.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念
二.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成熟 三.尼德兰革命及其历史方位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一.明代中国专制制度的强化
1.宦官专权与内阁纷争 2.土地兼并与农民起义
3.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缓慢发展 4.明代的海外贸易、海禁政策 5.西方殖民者的对华侵略
向会斌
6.文化与科技
二.16世纪封建统治下的日本
1.“战国”时代的政治概况 2.农工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3.丰臣秀吉重新统一日本 4.封建统治的强化 5.侵朝战争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革命前的英国社会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革命前的社会等级构成 3.清教运动
4.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与革命形势的成熟 二.革命的开始与第一次内战
1.长期国会开始阶段的活动 2.议员的政治分化 3.第一次内战
三.两次内战之间的政治斗争
1.第一次内战结束后的英国国内形势 2.长老派与独立派的斗争 3.独立派与平等派的斗争
4.独立派与平等派的重新联合 四.第二次内战与共和国的建立
1.第二次内战 2.普莱德清洗
3.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4.平等派起义 5.掘地派运动
6.政府爱尔兰和苏格兰 7.英荷战争
8.克伦威尔护国公制的建立
五.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
1. 1660年君主制复辟 2. 辉格派与托利派
3. 1688年“光荣革命”
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六.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初期发展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内阁制的形成
3.王权的衰落与议会权力的增长 4.辉格派的政治优势
七.17世纪英国文化、思想的发展
1.概况
向会斌
2.约翰·弥尔顿与詹姆斯·哈林顿
第二节 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
一.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法国
1.法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2.波旁王朝早期的法国 3.投石党运动 4.路易十四时代
5.路易十五与法国专制制度化的危机 二.分崩离析与经济落后的德意志
1.神圣罗马帝国 2.三十年战争
3.“农奴制第二版”
4.奥地利君主国及其“开明专制” 5.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及其“开明专制” 三.封建农奴制的俄国
1.沙皇专制制度的确立与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始 2.等级君主制向绝对君主制转变 3.彼得一世改革
4.叶卡特琳娜二世及其“开明专制” 四.波兰、瑞典与丹麦
1.波兰的贵族专权和国家解体 2.瑞典、丹麦的经济、政治概况 3.北方战争
第三节 启蒙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时代基础 二.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 三.启蒙运动的发源:英国 四.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
1.伏尔泰与孟德斯鸠
2.狄德罗及“百科全书派” 3.让·雅克·卢梭 4.弗朗索瓦·魁奈
5.让·梅叶、摩莱里、马布利 五.启蒙运动的历史方位
第四节 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衰落
一.明末清初的中国
1.明末农民起义与清军入关 2.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4.学术文化
二.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德川幕府的专制统治 2.幕藩体制下的日本社会 三.莫卧儿帝国
向会斌
1.莫卧儿帝国的建立 2.阿克巴与印度的统一 3.沙加汗“黄金时代”
4.奥朗则布与莫卧儿帝国的盛衰 5.文化和社会生活
四.奥斯曼帝国的强盛与衰落
1.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
2.奥斯曼帝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3.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第五节 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一.荷、英、法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
1.葡萄牙、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 2.荷兰的殖民扩张 3.荷、英、法海上争霸 二.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
1.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的初步形成 2.西方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 3.东方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三.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
1.世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2.全球均势的变化 3.全球文化的交流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776—1849)
第一节 美国革命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
1.北美13个殖民地
2.殖民地的社会经济状况 3.殖民地的政治民主因素 4.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5.启蒙思想的传播 二.美国的建立
1.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矛盾的尖锐化 2.武装斗争的开始
3.潘恩的《常识》与舆论的变化 4.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三.艰苦的独立战争
1.艰苦的战争 2.法国的参战 3.独立战争的胜利 四.杰佛逊与民主改革
1.激进派与保守派的斗争 2.各州的民主改革 五.从“邦联”到“联邦”
向会斌
1.谢斯起义
2.从“邦联”到“联邦” 3.1787年《联邦宪法》
4.美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方位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
一.旧制度的危机与革命形势的成熟
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专制王朝危机的加深 二.三级会议与大革命的爆发
1.三级会议的召开
2.国民议会与三级会议的终结 3.攻占巴士底狱 三.“八九年原则”和旧法国的改造
1.“八九年原则”的确立 2.1791年宪法
3.立宪派的统治及共和运动 四.吉伦特派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反封建的政绩
2.共和国的成立和吉伦特派与山岳派的斗争 3.限价问题和疯人派运动 五.雅各宾恐怖
1.雅各宾政府对国家的民主改造 2.恐怖统治 3.镇压反对派 4.热月政变
六.热月党与督政府统治
1.终结雅各宾恐怖 2.“热月反动” 3.巩固统治的斗争
4.督政府的统治 七.拿破仑帝国的兴亡
1.“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 2.执政府
3.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及其矛盾 4.帝国的倾覆
八.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方位
九.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一般特点
第三节 维也纳会议与19世纪前半期的革命运动
一.维也纳会议及神圣同盟对革命运动的镇压
1.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制” 2.神圣同盟及其反革命活动 3.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4.神圣同盟的瓦解 二.1848年革命
向会斌
1.革命的任务 2.法国革命 3.德国革命 4.奥地利革命 5.意大利革命 三.拉丁美洲革命运动
1.革命前的拉丁美洲 2.殖民统治的危机 3.海地革命
4.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战争 ①墨西哥和中美的独立战争 ②南美北部的独立战争 ③南美南部的独立战争 5.葡属巴西的独立运动
6.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与英国革命比较,有何特点? 2.评价1787年宪法。
3.评价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的历史功过。
4.分析限价运动、疯人派运动与法国大革命进程的关系。5.论述雅各宾恐怖统治的实质和特点以及它的作用和结局。6.评价热月政变和热月党的统治。7.评价拿破仑。
8.分析维也纳会议总决议的本质及维也纳体制的格局特点。
9.分析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的原因,评价路易·波拿巴及其政权。10.评1848年德国革命。
1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第四章 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及早期社会主义运动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的历史前提 二.工业革命的过程
1.棉纺织业中的机器发明
2.采煤业、冶铁业中的技术革新 3.瓦特的蒸汽机
4.工业革命的社会经济后果
第二节 工业革命的扩散
一.法国工业革命及其特点 二.美国工业革命及其特点 三.德国工业革命及其特点 四.俄国工业革命及其特点
第三节 工人运动的发展
一.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 二.工人阶级状况
向会斌
三.三大工人运动
1.英国宪章运动 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3.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第四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3.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 4.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创立 5.《共产党宣言》
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第五节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一.第一国际
1.五六十年代的工人运动 2.第一国际的成立
3.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
4.在国际内部反对蒲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 5.第一国际的解散 6.第一国际的历史意义 二.巴黎公社
1.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危机及其崩溃 2.3月18日起义和巴黎公社的诞生 3.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 4.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 思考题:
1.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前提和影响。
2.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学说有那些特点和弱点。
3.19世纪前半期英、法、德三国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4.马克思主义得以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有哪些?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
5.第一国际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有哪些主要功绩。
6.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它留下了哪些历史教训?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一节 19世纪中叶的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
一.英国1824—1867年的改革
1. 19世纪初英国的经济状况 2. 托利党专政
3. 中等阶级的胜利:1832年改革
4. 19世纪50、60年代的英国工人运动 5. 议会与两党制
6. 工人阶级取得发言权:1867年选举改革
向会斌
二.俾斯麦与德国的统一
1.四分五裂的德意志 2.统一的道路
3.宪法纠纷与俾斯麦上台
4.三次王朝战争与德意志的统一 三.意大利的统一
1.四分五裂的意大利 2.统一运动中的两条路线 3.1859年对奥战争 4.加里波第的远征
5.意大利统一的最后完成 四.俄国1861年改革
1.俄国农奴制危机 2.废除农奴制的斗争 3.克里木战争
4.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五.美国内战
1.北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南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3.两种制度矛盾的激化 4.内战的爆发
5.《宅地法》与《解放宣言》 6.南方重建 六.日本明治维新
1.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3.倒幕运动
4.1867—1869年的革命 5.明治政府的建国三大政策
6.明治维新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节 自由主义思潮
一.从人权理论向自由主义的演变 二.贡斯当的自由主义学说
三.边沁的功利主义和穆勒的自由学说 四.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五.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三节 资本主义入侵下的亚非拉诸国
一.中国被打开大门
1.两次鸦片战争 2.外国资本的入侵 3.清王朝的屈膝投降 4.太平天国运动 二.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1.法国的侵略
向会斌
2.法国的殖民政策
三.朝鲜危机与外国资本入侵
1.闭关锁国 2.李朝的改革 3.实学派思潮
4.法国和美国的侵略 四.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1.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民族大起义 五.伊朗的衰落
1.沙法维国家 2.纳迪尔的统治 3.卡扎尔王朝 4.巴布教徒的起义 5.伊朗的改革运动
六.埃及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1.抗法战争
2.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
3.列强的入侵和埃及的半殖民地化 七.资本主义入侵下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奴隶贸易
2.反对入侵者的斗争
八.资本主义入侵下的拉丁美洲诸国
1.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2.考迪罗的统治 3.英、美资本的渗入 4.墨西哥的改革 九.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六章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世界连结成为整体
第一节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点和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二.1871—1900年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三.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1.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2.垄断组织的形成 3.各国垄断组织的发展
四.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历史方位
1.垄断组织只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开始成熟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垄断组织以为着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剥削性和侵略性的加强
第二节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趋向
向会斌
一.自由主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的交错叠现 二.政治民主化的典型——英、法、美
1.英国的自由主义改革 2.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 3.美国的两党制与政治民主
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的典型——德、俄、日
1.德意志帝国的发展 2.俄国的沙皇专制
3.日本走向近代化的道路
第三节 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二.尼采的维意志论
三.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新流派 四.德国的历史学派 五.奥地利学派
第四节 欧美工人运动·第二国际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 二.第二国际的成立
三.恩格斯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 四.右倾机会主义的泛滥 五.第二国际的成就
第五节 1871—1900年的国际关系
一.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新格局 二.帝国主义的矛盾 三.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四.“三C”与“三B”
第六节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亚非拉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一.亚洲诸国
1.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2.朝鲜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3.印度的革命运动 4.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 5.菲律宾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非洲
1.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狂潮 2.非洲各国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 3.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特点 三.拉丁美洲
1.美国势力在拉丁美洲的加强 2.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3.巴西的废奴运动与共和国的建立 4.古巴独立战争
结束语 世界连结成为一个整体
向会斌
世界近现代史核心知识点
近代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篇: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1)、斯图加特王朝专制统治;(2)、新兴资本主义兴起,要求政治与经济权利;(3)、清教运动发展;(4)、苏格兰民族起义 过程:(1)、国王与议会额权力斗争(大抗议书);(2)、第一次内战,【1】新模范军,【2】独立派;【3】平等派;【4】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3)、第二次内战,【1】普莱德清洗;【2】掘地派运动;【3】护国公制度;(4)、1688年“光荣革命”;
5、1689年《权利法案》 影响:(1)、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2)、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3)、对欧洲资本主义革命产生借鉴与推动作用
2、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1)、欧洲资产阶级思想与革命的影响;(2)、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残暴统治;(3)、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自由与民主精神 过程:(1)、波士顿倾茶事件;(2)、莱克辛顿枪声;(3)、大陆会议与《独立宣言》;(4)、萨拉托加大捷;(5)、邦联条例;(6)、《联邦宪法》;(7)、三权分立制度
结果:
1、北美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
2、为北美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3、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4、推动了美洲各民族的解放斗争的发展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市民阶级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波邦王朝专制统治的危机; 过程:(1)、三级会议;(2)、《人权宣言》;(3)、斐杨派革命时期(1791年宪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4)、吉伦特派革命时期(瓦尔密大捷);(5)、雅各宾派革命时期(1793年宪法,革命恐怖);(6)、督政府统治时期(热月政变);(7)、执政府统治时期、拿破仑帝国(打击反法联盟战争、拿破仑法典)影响:(1)、确立法国资产阶级政治与经济体制;(2)、在欧洲扩展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观念;(3)、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革命形势的深入;(4)、打击了以波邦王朝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势力;
5、开辟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4、俄国农奴制改革 原因:(1)、农奴制统治陷入危机;(2)、俄国封建经济落后;(3)、罗曼诺夫王朝专制统治黑暗与腐败;(4)、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分化严重;(5)、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过程:(1)、革命民主派运动;(2)、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身份、土地转换;地方自治权、司法改革)
性质与作用:(1)、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化措施;(2)、对农民的欺骗与土地、财富掠夺;(3)、没有触动沙皇专制统治基础
5、德意志帝国建立
原因:(1)、1848年革命的影响;(2)、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普鲁士在德意志诸邦中脱颖而出;(4)、德意志不统一的现状及其弊端日趋严重;(5)、资产阶级的宪法之争
过程:(1)、俾斯麦在普鲁士的专制独裁;(2)、对丹麦战争;(3)、对奥地利战争;(4)、普法战争;(5)、德意志帝国建立
影响:(1)、结束德意志长期分裂局面;(2)、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3)、改变了欧洲旧的国际关系格局;(4)、保留了大量封建统治残余
6、日本“明治维新”
原因: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不断壮大;
2、德川幕府统治的腐败与黑暗;
3、日本社会矛盾激化;
4、外国入侵家中民族危机;
5、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与扩散 过程:
1、倒幕运动;
2、伏见、鸟语战役;
3、明治维新变革:【1】废藩制县;【2】废除封建等级身份;【3】土地改革;【4】殖产兴业;【5】教育与社会习俗改革【6】向西方学习,文明开
向会斌
化;【7】富国强兵
影响:(1)、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2)、摆脱了被西方殖民化的民族危机;(3)、保留了封建参与,助长了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殖民侵略
7、近代后期欧美资本主义政治新状况
【1】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均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国际机器日益加强,国家政治结构不断完善、资产阶级民主进一步扩大。
【2】英国进一步完善其议会选举制,完善内阁制,发展以两党制为核心的内阁负责制 【3】国主要式发展并完善其两党制政府形式。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民主党与辉格党-民主党与共和党
【4】法国的多党政治,导致政治形势变化起伏,政府倒换频繁。
【5】德国强化其集权控制,《非常法》控制反对力量,限制社会民主工党;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6】日本进一步发展其天皇制,1889年2月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整体,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7】俄国完善国家专制统治,建立杜马制度,镇压国内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经济篇
1、新航路与地理大发现
条件:(1)、航海技术进步;(2)、地理条件;(3)、商业进步;(4)、专制政府支持;
内容:(1)、迪亚士发现好望角;(2)、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3)、达·迦马地理发现;(4)、麦哲伦环球航行
结果:(1)、殖民征服;(2)、东西方文明交流;(3)、欧洲商业革命
2、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后半期英国为中心(英国的特殊性:
1、圈地运动;
2、海外殖民掠夺;
3、优越的地理位置;
4、手工工场的基础与技术积累)
标志性成果:
1、纺织工业(纺织技术进步,包括飞梭、珍妮纺纱机、骡机等)
2、采掘业、冶炼业(蒸气机、炼铁法)
结果:
1、英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大发展;
2、由英国向西欧、北美扩散,遍及欧美大陆的工业革命;
3、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对外殖民进程;
4、加速了欧美资本主义政治与社会进步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19世纪60-70年代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普遍使用为标志,使世界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标志性成果:(1)、内燃机发明,动力系统的一次革命。(2)、汽车出现,随之出现远洋轮船、飞机、拖拉机等。(3)、石油开采业发展。(4)、化学工业发展,化学产品大量出现;(5)、火药发明,运用于军事工业;(6)、钢铁工业发展,“吹气精炼”-“贝氏转炉”-“平炉炼钢”
特点:(1)、技术进步以科学发展为前提;(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国同时发生;(3)、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后起国家出现跳越式发展。
影响:(1)、资本主义工业结果变化;(2)、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技日趋术复杂、分工合作增加;(3)、生产与社会划分工进一步细化,泰罗制出现,资产阶级有序、科学管理。(4)、垄断产生。
3、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分析 【1】 美国式道路;【2】普鲁士道路
4、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与社会(1)垄断资本主义及其特点、影响 定义:垄断组织一般是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独占生产何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尔联合起来的垄断经济同盟。垄断组织包括托拉斯(若干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与相关企业组成)、辛迪加(同一生产部门少数企业通过联合控制销售、原料采购价格的联合)、卡特尔(生产同类产品大企业
向会斌
通过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达成协定后的联盟)、康采恩(共同依赖某一大金融集团的不同企业、公司、银行组成的联合)等
成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普及,工业竞争加剧;(2)、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新的调解与控制方式,以攫取高额利润;(3)、垄断组织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特点:(1)、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程度不同,美国、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最快,垄断化程度最高,日本、俄国相对落后。(2)、各国垄断组织的分布相对不同,美国集中在钢铁、石油、汽车等领域,德国集中在采煤、化学、电气、冶金等领域,法国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日本集中在商业、金融、运输领域。(3)、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主要是从经济垄断最终走向政治垄断。
结果:(1)、积极效果是推进生产力更大程度的发展;(2)、消极结果一是垄断价格降低了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3)、加剧社会竞争;(4)、促使食利阶层出现;(5)、推动了世界范围更大规模的殖民扩张;(6)、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
思想与文化篇
1、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运动
原因:
1、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新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新兴市民阶级兴起;
3、人文主义精神的呼唤;
4、巧托复古的声名,表达资产阶级化的世界观
内容:
1、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文学:【1】但丁《神曲》;【2】彼特拉克《歌集》;【3】薄迦丘《十日谈》;艺术:【1】达芬奇《蒙娜丽莎》;【2】米开朗基罗《创世纪》;【3】拉斐尔《雅典学院》;【4】提香《圣母升天》;政治:【1】马基雅维利《君主论》;【2】康帕内拉《太阳城》;
2、尼德兰文艺复兴运动:伊拉斯莫《愚颂》
3、英国文艺复兴运动:【1】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2】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3】托马斯·莫尔《乌托邦》【4】培根“归纳法”
4、法国文艺复兴运动:【1】拉伯雷《巨人传》;【2】笛卡儿《哲学原理》、《方法论》
5、西班牙文艺复兴运动:塞万提斯《唐吉炣德》 6其他学科:【天文学】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开普勒“椭圆轨道说”;伽利略“太阳中心体系”、布鲁诺“宇宙无限论”;【医学】维萨里“解剖学”、哈维“血液循环论”
影响:
2、启蒙思想运动
原因:
1、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与发展;
2、自然科学发展、进步;
3、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内容:
【政治理论】:
1、霍布斯《论政体》与《利维坦》,主张“自然权利说”;
2、洛克《关于政府的两篇论文》,主张“三权分立说”;
【社会理论】:(1)、伏尔泰《哲学词典》,主张君主立宪,倡导开明政治;(2)、孟德斯鸠《法的精神》,主张权力分治,相互制约;(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主权和民主政治;(4)、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布利、摩莱里,提倡平均主义思想
【农业】魁奈《经济表》重农学派代表人,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大农业,允许自由竞争,实行单一税制
实践:开明君主制:(1)、普鲁士菲特烈二世改革;(2)、俄国叶卡特林娜二世改革;(3)、奥地利特莉萨与约瑟夫二世改革
意义:(1)、有助于改善欧洲各国的政治统治状况;(2)、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和实践资产阶级的民主、进步思想主张;(3)、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专制君主制政权;(4)、在思想方法和世界观上存在严重缺陷,不相信大众和人民
3、宗教改革运动
原因:(1)、罗马教会的黑暗与腐败;(2)、自然科学进步下怀疑主义对天主教教条的挑战;(3)、市民阶级扩大,市民意识增强,民主国家意义增强;(4)、共同语言逐渐形成,教会垄断地位被打破;(5)、世俗君主政权不断强化
内容:(1)、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2)、加尔文与瑞士宗教改革;(3)、英国的国教运动;(4)、法国的胡格诺教派运动
向会斌
影响:(1)、有助于资产阶级文化与宗教意识加强;(2)、削弱了天主教会对欧洲社会、文化的控制;(3)、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市民阶级的进一步发展;(4)、有助于欧洲王权的加强以及民族国家的形成
4、自由资本主义到进步主义到现实主义
(1)、政治学说与理论:斯宾赛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发展与生物进化的规律相同,保证人的政治自由,人类社会未来是静止的)
尼采的唯意志论(强力意志说,强力意志是生命的本能冲动,强者生存,意志是世界上的一切,超人将实现强力意志,不惜一切达到自己的目的)
(2)、经济学与理论:“德国历史学派”“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卡尼斯,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反对自由贸易)
“新历史学派”(代表人施莫勒、布伦坦诺、瓦格纳,主张伦理道德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强调国家施集体经济的最高形式,超越阶级且是抽象的,主张改善工人生活状况)又称“国家社会主义”、或者“讲坛社会主义”
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门戈尔,接受古典学派的经济自由思想,认为经济生活中存在着普遍规律,以个人心理动机分析经济现象,认为物品的价值在于其效用,稀少与效用决定了物品价值的前提条件,将割断价值与劳动的联系,抹煞了价值的社会性与历史性)
标志性事件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手工工场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而手工工场只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标志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主要是指这三项中国的发明传播到欧洲,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制度。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天文学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发表。)它揭穿了中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所谓的“上帝赋予地球以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和传统的“地球中心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以人和自然为观察、研究的对象。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始的标志性人物: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其长诗《神曲》接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标志着揭开尼德兰革命序幕的事件:1566年的圣像破坏运动。该运动斗争目标首先指向了天主教会,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第一次行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11月英国新议会的召开。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而限制王权实际上等于部分的夺权,已经开始具备了革命的含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到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在其影响下,欧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汇成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精神就是以明确的条文,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同时将议会拥有的自由和权利用法律形式予以肯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地位的确立。因为从此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法律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农本思想向工商皆本思想的转变的标志:重商主义的推行。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认为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主张获得财富的手段是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奖励出口,减少进口,使金银流入而不流出,加紧殖民掠夺,其核心是大
向会斌
新课程下高中世界现代史教学创新 篇3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当今历史试题的呈现已不拘泥于教材的具体表述,而是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不仅包括调动和运用知识,还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目标基础上提供新情境、新材料,在师生互动中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提升历史思维力。
例如,高中历史教材将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归纳为“和平与动荡并存”,并选用了科索沃战争和9·11事件这两则距离我们相对较远的材料,以说明“动荡”这一特点。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援引伊拉克战争、叙利亚问题等新材料,鼓励学生思考当今世界出现动荡的原因,并探究有利于和平的因素。这样,学生不仅能更直观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动荡,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训练历史思维和培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发展的历史意识。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1. 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例如,在学习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时,我们可以增用如下材料: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年来,美国陷入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并设问:有人依据材料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这一教学设计,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多极化趋势影响的理解,更全面认识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这种设问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素养的养成等有积极作用。
2. 分层教学模式
高中学生学习的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面的宽度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设计能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以罗斯福新政中“美元贬值”这一措施为例,我们可分层设问:罗斯福为什么要实行美元贬值?这一措施对当时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第一设问重在加强学生对新政背景,以及此措施对缓解危机的影响的理解。一般学生均能准确回答这一问。第二设问重在养成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将某一历史事件放在世界大环境中去重新认识,有利于提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认识,有利于学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问相对较难,不能针对全体学生。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将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落实给不同的学生个体,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导学案来实现的。
分层教学模式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有进步,既能保护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优生的思维力,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1.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先做好教学设计,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视频等媒体来辅助教学。它具有直观性、可重复性、内容更丰富、更迅速等特点,能更好调动学生的兴趣,巩固重点难点,更多展示历史的面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例,教师如果按传统教学手段仅仅凭书本上的文字与图片进行教学会显得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全球化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图片,播放反全球化运动的视频,展示全球化下的全球问题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激发学生主动地、理性地认识全球化。
2. 情境教学的运用
历史知识的很大部分是比较枯燥的,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减弱甚至出现学习障碍,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将教材中的情境再现,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就能很好地记住和理解知识要点。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笔者曾选择作品《等待戈多》中的一些经典对白,要求学生将它改编成剧本形式,再在课堂上表演。在这一过程,学生除加深了对这一作品和这一文学风格的了解外,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缓解了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增强了自主探究能力等。
新课程下高中世界现代史教学创新 篇4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当今历史试题的呈现已不拘泥于教材的具体表述, 而是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不仅包括调动和运用知识, 还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目标基础上提供新情境、新材料, 在师生互动中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提升历史思维力。
例如, 高中历史教材将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归纳为“和平与动荡并存”, 并选用了科索沃战争和9·11事件这两则距离我们相对较远的材料, 以说明“动荡”这一特点。其实,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援引伊拉克战争、叙利亚问题等新材料, 鼓励学生思考当今世界出现动荡的原因, 并探究有利于和平的因素。这样, 学生不仅能更直观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动荡, 提高学习兴趣, 还能训练历史思维和培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发展的历史意识。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1. 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例如, 在学习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时, 我们可以增用如下材料:进入新世纪以来, 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 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 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年来, 美国陷入经济危机, 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 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并设问:有人依据材料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这一教学设计, 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多极化趋势影响的理解, 更全面认识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 这种设问具有开放性,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对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 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素养的养成等有积极作用。
2. 分层教学模式
高中学生学习的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面的宽度是不同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设计能尊重个体的差异性, 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以罗斯福新政中“美元贬值”这一措施为例, 我们可分层设问:罗斯福为什么要实行美元贬值?这一措施对当时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第一设问重在加强学生对新政背景, 以及此措施对缓解危机的影响的理解。一般学生均能准确回答这一问。第二设问重在养成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 将某一历史事件放在世界大环境中去重新认识, 有利于提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认识, 有利于学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问相对较难, 不能针对全体学生。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将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落实给不同的学生个体,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导学案来实现的。
分层教学模式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有进步, 既能保护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又能提高学优生的思维力, 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1.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先做好教学设计, 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视频等媒体来辅助教学。它具有直观性、可重复性、内容更丰富、更迅速等特点, 能更好调动学生的兴趣, 巩固重点难点, 更多展示历史的面貌,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例, 教师如果按传统教学手段仅仅凭书本上的文字与图片进行教学会显得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全球化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图片, 播放反全球化运动的视频, 展示全球化下的全球问题等,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激发学生主动地、理性地认识全球化。
2. 情境教学的运用
历史知识的很大部分是比较枯燥的, 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减弱甚至出现学习障碍, 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 适当将教材中的情境再现, 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 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的过程中, 就能很好地记住和理解知识要点。
世界古代史教学大纲(上古) 篇5
作者:朱伟奇 【
《世界古代史——上古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世界古代史——上古史 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
历史专业基础课程 总 学 时: 54 学
分:
适用对象: 历史专业本专科
先修课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世界古代史是历史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世界古代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头两个阶段的历史,即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的历史,介绍人类的起源、人类社会的形成、人类第一个阶级社会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世界五大古代文明历史。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基本线索,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从全球史观掌握人类奴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为进一步学习历史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世界古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的初步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基本写作能力,使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类和人类社会起源的历史过程,社会形态演变发展问题,如,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奴隶制社会瓦解向封建社会过渡问题,古代世界各文明的发生发展的特点规律与异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世界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规律,学会运用历史的思维方式,以历史的眼光视角,看待当今世界的发展进程,当今的世界是历史的延续继承和发展。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导,辅助以课堂讨论,交叉进行;课上做课堂笔记,课外阅读原始文献和相关研究著作,并撰写读书报告。
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授课
(四)实践环节
提出本课程所学需要的实践环节,如实验、上机、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确定其名称、主要内容与要求和学时分配。其格式为:
1.名称(如:实验、上机、课程设计等)(5号宋体)2.主要内容与要求(5号宋体)3.学时分配(5号宋体)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略
(六)本课程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为以后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奠定了基础,如,《西方史学史》、《西方文化史》、《世界宗教史》等。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一、一般参考文献:
《世界史·古代史编》,刘家和、朱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林志纯、郭守田主编,商务印书馆。
《世界文明史》,伯恩斯著,商务印书馆。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世界史纲》,韦尔斯著,人民出版社。
《外国史学名著选》,吴于廑主编,商务印书馆。
《外国历史名人传》,朱庭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历史著作史》,汤普逊著,商务印书馆。
“精粹世界史”系列丛书,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外历史年表》,翦伯赞主编,中华书局。
The World To 1500: A Global History, by L.S.Stavrianos, Prentice-Hall, 1970.The World Since 1500: A Global History, by L.S.Stavrianos,Prentice-Hall,1971.World Civilizations,by E.M.Burns and P.L.Ralph, New York, 1974.二、原始社会史参考文献: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
《古代社会》,摩尔根著,商务印书馆。
《原始社会史》,林跃华主编,中华书局。
《人类自然史》,吴汝康著,科学出版社。
《世界上古史纲》,林志纯主编,人民出版社。
三、古代东方史参考文献:
《世界上古史纲》,林志纯主编,人民出版社。
《古代东方史》,阿甫基耶夫著,人民出版社。
《埃及古代史》,费克里著,商务印书馆。
《高级印度史》,马宗达著,商务印书馆。
《希伯来文化》,朱维之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
《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吴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东方社会政治形态史论》,刘学灵著,上海远东出版社。
《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施治生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四、古代希腊罗马史参考文献:
《古希腊史》,塞尔格叶夫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罗马史》,科瓦略夫著,三联书店。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罗斯托夫采夫著,商务印书馆。
《希腊波斯战争史》,希罗多德著,商务印书馆。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著,商务印书馆。
《罗马史》,李维著,商务印书馆。
《欧洲文化的起源》,兹拉特夫斯卡雅著,三联书店。《荷马史诗》《希腊神话》
(古希腊)阿里安《亚历山远征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美)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8年。魏庆征编《古代两河流域与西亚神话》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魏庆征编《古代埃及神话》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魏庆征编《古代印度神话》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魏庆征编《古代希腊罗马神话》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法)迭朗善《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世界十大宗教》
世 界 历 史 导 论
一、历史
二、历史学
三、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
四、上古时代奴隶制的基本形态
五、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关系与社会结构
六、奴隶制社会的历史地位
教学要点:
△认识过程的哲学原则。
△世界历史的实质与历史演进的深层背景。思考题:
1、什么是历史?
2、什么是历史学?
3、历史学是不是科学?
4、如何理解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
5、世界历史表现为怎样的演进趋势?
6、如何理解人类社会诸多层面的历史运动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7、何谓奴隶?
8、奴隶制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9、上古时代奴隶制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10、古时代奴隶的来源和社会构成?
11、何理解上古时代奴隶制社会的阶段说与类型说?
12、何理解奴隶制社会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世界史·古代史编》,刘家和、朱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林志纯、郭守田主编,商务印书馆。《世界文明史》,伯恩斯著,商务印书馆。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世界史纲》,韦尔斯著,人民出版社。
《外国史学名著选》,吴于廑主编,商务印书馆。
《外国历史名人传》,朱庭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历史著作史》,汤普逊著,商务印书馆。
“精粹世界史”系列丛书,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外历史年表》,翦伯赞主编,中华书局。
The World To 1500: A Global History, by L.S.Stavrianos, Prentice-Hall, 1970.The World Since 1500: A Global History, by L.S.Stavrianos,Prentice-Hall,1971.World Civilizations,by E.M.Burns and P.L.Ralph, New York, 1974.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的特征
2、图腾与宗教
二、教学内容
1、人类起源
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
3、氏族制度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 要点:
⒈△人区别于动物的两个层面。⒉○从猿到人的演进及其非连续性
一、人类关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过程:从神话宗教到科学探讨
二、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
三、人种的差异
四、原始社会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 要点:
⒈△旧石器时代特征 ⒉○氏族制度的形成
一、旧石器时代
二、采集和狩猎生活
三、人类向美洲以及澳洲的迁移
四、氏族制度的形成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要点:
⒈△新石器时代特征 ⒉○农业革命的影响
一、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二、新时期时代的农业革命
三、畜牧业的起源
四、农业革命的影响
五、新石器时代特征
第四节 文明的产生 要点:
⒈△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变 ⒉○社会大分工与社会大分裂
一、金属的冶炼
二、社会大分工
三、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变
四、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
五、国家的产生
第五节 史前文化 要点:
⒈△原始文化 ⒉○图腾
一、宗教萌芽
二、史前艺术
三、科学知识萌芽
四、文字的产生 思考题:
1、人类关于自身的起源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
2、如何理解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3、人类的起源经历了哪些阶段?
4、人种是如何划分的?
5、如何理解原始社会的历史分期?
6、如何理解家庭的历史内涵?家庭的演进经历了哪些阶段?
7、何谓原始公社?原始公社是如何演进的?
8、何谓群婚?何谓辈份婚、族外婚和对偶混?
9、辈份婚、族外婚、对偶混的更替与原始社会组织形式的演进两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10、原始社会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11、原始社会是如何解体的?
12、如何理解文明的历史内涵? 参考文献: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古代社会》,摩尔根著,商务印书馆。《原始社会史》,林跃华主编,中华书局。《人类自然史》,吴汝康著,科学出版社。《世界上古史纲》,林志纯主编,人民出版社。
第二章 古代埃及文明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埃及历史文明的特点
2、埃及神权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1、埃及文明的演进
2、埃及宗教与埃及文明 第一节 早期埃及 要点:
⒈△埃及文明的起源 ⒉○埃及历史特点
一、埃及文明的发生
二、古王国时期和第一中间期
三、中王国时期和第二中间期 第二节 新王国时期的埃及 要点:
⒈△埃及帝国
⒉○埃及神权与王权的关系
一、反喜克索斯和埃及再统一
二、埃及帝国形成
三、社会经济状况
四、王权和神权的关系
五、埃及与赫梯的争霸
第三节 古埃及文化 要点:
⒈△文化特点
⒉○宗教与埃及文化
一、文字
二、建筑
三、科学
四、宗教 思考题:
1、尼罗河对于埃及古代历史有何影响?
2、比较古王国与新王国,说明古代埃及政治生活的演变趋势。
3、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和结果。
4、埃及古代文化的主要成就。参考文献:
1、《埃及古代史》,费克里著,商务印书馆。
2、《埃及古代史》,刘文鹏著,商务印书馆。
3、《人类早期文明的“木乃伊”—古埃及文化求实》汉尼希、朱威烈,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世界上古史纲》,林志纯主编,人民出版社。
5、《古代东方史》,阿甫基耶夫著,人民出版社。
第三章 两河流域文明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两河流域文明特点
2、苏美尔文明
二、教学内容
1、两河流域诸文明国家
2、汉莫拉比
第一节 苏美尔文明的发生 要点:
⒈△苏美尔文明的发生
⒉○苏美尔文明与埃及文明的不同
一、自然环境和居民
二、向文明的过渡
第二节 苏美尔城邦争霸 要点:
⒈△城邦政治制度 ⒉○城邦兼并战争
一、社会经济状况
二、政治制度
三、城邦争霸
第三节 阿卡德王国 要点:
⒈△阿卡德王国的统一 ⒉○萨尔贡
一、阿卡德王国的统一
二、政治和经济状况 第四节 乌尔第三王朝 要点:
⒈△乌尔第三王朝建立 ⒉○《乌尔纳木法典》
一、乌尔第三王朝建立和王权加强
二、社会经济状况
第五节 古巴比伦王国 要点:
⒈△汉谟拉比 ⒉○汉谟拉比法典
一、巴比伦尼亚的统一
二、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
三、汉谟拉比法典
四、等级制度
五、奴隶制度
六、土地制度
七、雇用制度
八、古巴比伦的衰亡
第六节 苏美尔·巴比伦文化 要点:
⒈△文字、建筑 ⒉○太阴历
一、文字
二、文学
三、科学知识
四、建筑和雕刻 思考题:
1、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范围与历史内容。
2、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城邦政治的主要特点。
3、《汉谟拉比法典》的基本内容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参考文献:
《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吴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东方社会政治形态史论》,刘学灵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施治生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古代两河流域与西亚神话》魏庆征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
第四章 西亚文明
一、教学基本要求
1、西亚诸文明国家
2、犹太国和犹太教
二、教学内容
1、波斯
2、琐罗亚斯德教
第一节 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犹太王国 要点:
⒈△铁器、腓尼基
⒉○犹太教和希伯来民族历史
一、赫梯
二、腓尼基
三、以色列犹太王国
第二节 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 要点:
⒈△亚述的崛起 ⒉○亚述的历史
一、早期亚述
二、中期亚述
三、亚述帝国
四、新巴比伦王国 第三节 波斯帝国 要点:
⒈△波斯帝国的地位 ⒉○琐罗亚斯德教
一、波斯的兴起
二、高墨达运动
三、大流士改革
四、波斯帝国社会经济状况
五、文化和宗教
六、波斯与希腊的矛盾
七、波斯和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
思考题:
1、亚述帝国奴隶制的特点。
2、新巴比伦王国的扩张及统治政策。
3、大流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4、琐罗亚斯德教的创始人、经典和主要教义。
5、腓尼基人对于人类文化的主要贡献。
6、犹太教形成的历史环境与神学思想。
7、西亚古代文化的主要成就。
8、评价波斯帝国的历史影响。参考文献:
《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施治生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希伯来文化》,朱维之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
《犹太——充满“悖论”的文化》顾晓鸣,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五章 古代印度文明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古代印度文明特点
2、印度宗教
二、教学内容
1、印度历史演化
2、古代印度文化
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 要点: ⒈△居民
⒉○哈拉巴文化
一、自然环境和居民
二、哈拉巴文化 第二节 吠陀时代 要点:
⒈△吠陀、婆罗门教 ⒉○种姓制度
一、吠陀和雅利安人
二、早期吠陀时代
三、后期吠陀时代 第三节 列国时期 要点: ⒈△耆那教 ⒉○佛教
一、列国的形势
二、耆那教
三、佛教
第三节 孔雀帝国的兴衰 要点:
⒈△古代印度文化 ⒉○阿育王
一、摩揭陀国
二、孔雀帝国建立
三、阿育王
四、古代印度文化
思考题:
1、何谓哈拉巴文明?哈拉巴文明在古代印度历史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产生的?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3、婆罗门教包括哪些经典?婆罗门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基础和基本教义。
5、古代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
6、耆那教的基本内容。参考文献:
《高级印度史》,马宗达著,商务印书馆。《印度史》林承节著,人民出版社。
《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尚会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邱永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印度教——宗教与社会》朱明宗、尚会鹏,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宗教与印度社会》王树英,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
第六章 古代希腊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希腊文化
2、希腊民主政治制度
二、教学内容
1、爱琴文明
2、雅典、斯巴达 第一节 爱琴文明 要点:
⒈△自然环境和居民 ⒉○自然环境和希腊文明
一、自然环境和居民
二、克里特文明
三、迈锡尼文明
四、荷马时代
第二节希腊城邦的形成 要点:
⒈△自然环境和
⒉○斯巴达城邦和雅典城邦各自特征
一、城邦的形成和殖民
二、斯巴达城邦
三、雅典城邦
第三节 希腊古典时代(上)要点:
⒈△雅典的崛起 ⒉○雅典民主政治
一、希腊波斯战争
二、雅典海上同盟
三、雅典民主政治
四、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社会经济状况
第四节 希腊古典时代(下)要点:
⒈△伯罗奔尼撒战争 ⒉○希腊世界的衰败原因
一、伯罗奔尼撒战争
二、公元前4世纪社会经济状况
三、城邦内部矛盾的发展
四、城邦间的争霸
五、希腊古典文化 思考题:
1、古代希腊世界的地理范围及其特点。
2、后人是如何发现爱琴文明的?
3、比较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说明其在希腊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4、比较爱琴文明与荷马时代,说明两者的异同。
5、公元前8-6世纪的希腊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
6、公元前8-6世纪希腊海外殖民的背景、范围、性质和影响。
7、比较提秀斯改革、梭伦改革与克利斯提尼改革,说明雅典国家形成的历史轨迹。
8、比较雅典与斯巴达,说明两者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9、公元前5世纪希腊社会的时代特征是说明?
10、希腊波斯战争的起因、进程与结局。
11、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怎样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有何具体表现?其性质如何?
12、说明古典时代雅典奴隶制经济的特点。
13、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进程及其对希腊社会的影响。
14、比较希腊波斯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说明两者的异同。
参考文献:
《古希腊史》,塞尔格叶夫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希腊波斯战争史》,希罗多德著,商务印书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著,商务印书馆。《欧洲文化的起源》,兹拉特夫斯卡雅著,三联书店。
第七章马其顿——希腊的扩张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什么是希腊化
2、希腊化时期文化
二、教学内容
1、亚历山大帝国
2、马其顿
第一节 马其顿的兴起 要点:
⒈△马其顿的兴起
⒉○雅典亲马其顿派与反马其顿派
一、马其顿的兴起
二、雅典亲马其顿派与反马其顿派
三、希腊落入马其顿控制之下 第二节 亚历山大帝国 要点:
⒈△亚历山大帝国建立与分裂 ⒉○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一、亚历山大的东征
二、帝国的建立和分裂
三、托勒密埃及王国
四、塞琉古王国与帕加马王国
五、马其顿王国
六、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思考题:
1、亚历山大东征的背景、经过与历史遗产。
2、比较希腊古典时代的文化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说明希腊文化的历史进程。参考文献:
1、《亚历山大远征记》 阿里安著,商务印书馆1979。
2、《拉奥孔》莱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八章 罗马兴起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罗马共和国前期的社会矛盾
2、塞尔维乌斯改革
二、教学内容
1、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2、共和国的建立
第一节 伊达拉里亚文明和王政时代的罗马 要点:
⒈△伊达拉里亚文明 ⒉○塞尔维乌斯改革
一、意大利自然环境和居民
二、伊达拉里亚文明
三、南意大利的希腊城邦
四、罗马城的起源和王政时代
五、塞尔维乌斯改革 第二节 早期罗马共和国 要点:
⒈△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⒉○统治政策
一、共和国的建立
二、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三、对意大利的征服以及统治政策
四、罗马军队
五、政治制度 思考题:
1、古代罗马世界的地理范围及其特点。
2、罗马共和国前期平民与贵族之间矛盾的起因、经过与历史后果。
3、塞尔维乌斯改革。
4、罗马人的扩张进程与统治政策。参考文献:
《古代罗马史》,科瓦略夫著,三联书店。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罗斯托夫采夫著,商务印书馆。
《罗马史》,李维著,商务印书馆。
《欧洲文化的起源》,兹拉特夫斯卡雅著,三联书店。
第九章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罗马共和国后期的社会矛盾与政治危机
2、共和国灭亡
三、教学内容
1、罗马的扩张
2、罗马共和国的危机 第一节 罗马在地中海区域的统治 要点:
⒈△罗马的扩张
⒉○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一、布匿战争
二、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三、行省制度
四、奴隶制度发展
五、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罗马共和国的危机与覆亡 要点:
⒈△罗马共和国的危机的表象 ⒉○共和国覆灭
一、西西里奴隶起义
二、格拉古兄弟改革
三、马略军事改革
四、同盟者战争
五、苏拉独裁
六、斯巴达克起义
七、凯撒独裁
八、共和国覆灭
九、共和国文化
第三节 罗马帝国的繁荣 要点: ⒈△元首制
⒉○帝国前期文化
一、元首制的建立
二、屋大维的对内外政策
三、专制统治加强和各地人民的反抗
四、行省地位提高和帝国的鼎盛
五、帝国前期经济的发展
六、奴隶制危机征兆和隶农制的发展
七、帝国前期文化 思考题:
1、罗马共和国后期的社会矛盾与战争危机。
2、什么是元首制?
3、古代罗马文化的主要成就。文献参考:
第十章 罗马帝国的衰亡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基督教产生
2、罗马三世纪危机
三、教学内容
1、罗马帝国灭亡
2、伊朗和中亚帝国
第一节 罗马的3世纪危机和基督教的兴起 要点:
⒈△基督教产生 ⒉○奴隶制危机
一、奴隶制危机
二、政治危机
三、人民反抗斗争和大批蛮族入侵
四、基督教的产生
五、基督教发展和演变 第二节 罗马帝国的衰亡 要点:
⒈△戴克里先称帝 ⒉○罗马帝国的衰亡
一、戴克里先的专制统治
二、君士坦丁的统治和基督教的质变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第三节 伊朗和中亚帝国 要点:
⒈△安息帝国 ⒉○贵霜帝国地位
一、安息帝国
二、大夏王国和贵霜帝国
思考题:
1、基督教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早期思想。
2、基督教的合法化及奥古斯都教父学的主要内容。
3、罗马帝国三世纪危机。
参考文献:
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篇6
[关键词]高校中国古代史 教育教学 考评
[中图分类号] K21;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69-02
一、传统高等教育中中国古代史教材编排存在的误区
中国古代史是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其教材的优劣直接牵涉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它与教师、学生一起构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三种基本要素,可以说,这是教学质量生成的三种基本要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确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根本性或是实质性的影响。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适应高校教学需要,我国高校中国古代史教材不断推陈出新,有些已经接近国外优秀大学教材的出版模式。[1]总体来看,受到中国传统史学体系的影响和束缚较深,“以史为鉴”的政治、道德教育的功用和目的明显。教材内容存在诸多弊端,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具体表现,笔者归纳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显受到时代的局限和政治形势的影响;2.撰写风格单一,表述方式概念化、教条化,缺乏史事的趣味性和人物、事件等的完整性;3.教材内容片面,社会史及底层群众的历史内容偏少;4.部分内容脱离学术前沿,表述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5.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化与对唯物史观的生搬硬套。
针对以上弊端,笔者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其一,在教科书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安排学生必读的经典史书,让学生系统阅读,形成独立、完整的中国古代史史学体系。其二,注重编写质量,历史教材要由概念式的记事方式向文情并茂、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方式转变。其三,转变授课目标,由知识性向趣味性,由情感教育向身心发展、文史素养、知识与情操等多方位教育转变。
总之,新教材的编排其一要充分吸取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史各阶段的研究新成果,将最新知识与研究成果补充到各章节中。要求撰写者本人必须熟悉相关章节知识,而且应该是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和学者。其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新的考古资料作为阐述材料,将重要的考古发现及考古学界的研究成果吸收到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来。其三是在编撰体例上要有创新和变化,要有鲜明的特色。其四各章节的安排和内容的详略要适应教学的需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此外,为了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应对课程设计、教学方式、考评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
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短频快的课程设计
按照中国古代史课程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国古代史课程一般为两个学期,课时远远不够。现行各高校的中国古代史课程往往设144个学时,两个学期完成,每学期72个学时。但中国古代史自原始社会开始,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从时间跨度上看,自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时期)至1840年(清朝鸦片战争的开始),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思想、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涉及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由于时间跨度长,内容涵盖多,在如此少的课时当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只是皮毛,所谓基本框架、整体结构体系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理解与掌握,都是很难达到的。为此,以往的教学中使用的教材,许多只是对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简单归纳和概括。
再者,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人的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都必须长远规划,分期实施,所以短频快的方式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培养效果。应该结合课程实际,设置足够的课时,保障应有的教学时间。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培养历史兴趣,提高历史专业能力,是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引导学生树立起长期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计划和学习习惯,使其把专业兴趣和个人爱好紧密联系起来,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苦学变为乐学,由兴趣爱好向专业学习和未来的学术研究方向发展。
三、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填鸭式的授课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是“以教师为中心”,为适应应试教育,教师大都是以讲解、灌输为主,学生则是听众,一股脑儿全盘接受。过去把这种方式称为“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摒弃填鸭式的单一模式,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和自学为手段,辅之以启发诱导和师生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教育目标不同,中学教育属于通才教育、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则属于专才教育、专业和职业教育,要让学生在大学浓厚的学术气氛中陶冶情操、感悟知识和提升能力。教师在结合自己的研究,向学生介绍学术前沿和学术动态的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和自学为手段,辅之以启发诱导和师生讨论等方式。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引导他们阅读历史典籍和历史文献资料,了解学术研究动态,逐渐培养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甄别历史资料真伪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充当解惑答疑的角色,遇到一些较难处理的问题时,教师进行启发、诱导和适当的讲解;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关键作用。要明确师生角色,转变授课方式,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
当然,在课堂中教师的适当讲述也是必要的,但必须是结合自己的研究,在储备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讲述。朱绍侯先生说过:“不搞教学就不容易发现问题,科研会无的放矢;不搞科研会使人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浮在表层,人云亦云。教学没有坚实的学识基础,不可能把课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效果不可能好。”[2]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利用高科技的多媒体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怎么样优化课堂教学?可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辅以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历史知识不仅表现在书本上,还表现在历史遗迹、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方面,为了更直观、更具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数字、电影等多种媒体材料于一体,制作出的课件内容丰富多彩,能够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并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显现大量的信息,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历史教学手段中因内容单调和枯燥而影响学生掌握和记忆质量的弊端。
四、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应试教育的考评机制
教育教学的考评是为了促进教学,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进度,强调的是师生学习过程和效果,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然而,传统的教学考评机制却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最典型的就是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过程;重史实,轻人文。但人文学科的培养目标是综合培养、全面发展,历史是人文、是文化,应该注重历史学的造诣与人文修养,以及长期的文学积累等综合素质。而考评是一种评价手段,对于历史学科的评价应该结合学科本身的这些特点。
历史教科书应注重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注重趣味性,编写出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教科书,使学生陶冶情操,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历史和文学的魅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以及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与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基本品格和基本态度,让学生在道德、智力、情感等多方面得到综合、全面、和谐的提高、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的日趋彰显,高等学校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精神成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发布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强调:“高等教育和研究正作为个人、社区和国家在文化、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发挥作用。”
回顾过去的历史学高等教育,典型者先是晚清革命党人彻底否认和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接着新民主革命以来又拿唯物史观在所有中国古代史中滥用,用马列主义的理论生搬硬套中国以往的所有历史,把历史人物简单地划归各个阶级,把所有历史事件简单归结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等等。所以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历史妄自菲薄。
由知识性向趣味性,由情感教育向全身心发展、文史素养的提高、知识与情操的完美结合等多方位的教育转变。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兴趣,学生才会集中精力去探索知识和真理,才会不知疲倦地记忆、探索、思考,最终才能具有创造性。
对于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探索让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思维水平、问题解决、探究能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提高的途径,探索在快乐学习中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多方面的潜能的方法。如此,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兴趣和自信,并从学习的被动客体转为主动主体。
[ 注 释 ]
[1] 徐丽萍.国外优秀大学教材特点浅析[J].科技与出版,2006(2).
[2] 龚留柱.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朱绍侯先生访谈录[J].史学月刊,2005(10):88.
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篇7
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
目的、性质和课程要求
1. 明确纲要课程性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及其实施方案的规定指出, 《纲要》是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而不是历史系学生的专业课, 它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整体。《纲要》不是一门纯粹的历史专业课, 如果仅仅按照前人研究近现代史提供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主要线索为依据, 增加知识和理论分析的深度, 学生会反映这样的学习没有新意, 学习提不起兴趣。《纲要》的授课过程中必须围绕“一个主题、两个了解、三个选择”, 这样可以避免只是史料的简单堆积。
2. 明确《纲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意见”规定, 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中国的近现代史, 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 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1]
3.从现实实际出发, 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在大学生更注重学习给自己带来现实利益的知识, 而人文学科的知识需要长期的积累, 所以, 导致一些学生只关注专业课或者是应用学科的学习, 从而缺乏对人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关注, 尤其是思政课。因而, 学生在上《纲要》课时经常会出现学生睡觉、看小说等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第一, 学生在刚接触《纲要》课时进入了一个误区。学生只注重历史事件和人物片段, 容易产生偏狭的历史观和历史虚无主义。有的学生感觉历史枯燥无味, 往往对历史人物的隐私比较感兴趣, 比如:慈禧的情史, 或者喜欢解密历史之谜, 希望教学就像观看影片一样。这是由于长久以来“戏说”历史和小历史宣传方式对学生的影响。[2]因此, 学生对我们所讲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不感兴趣。第二, 有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对所学内容不能很好理解, 自然降低了学习的兴趣。第三, 有的学生认为, 学习《纲要》就是为了考试。针对学生以上的学习和上课的实际状况, 必须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了解《纲要》的历史主题和历史任务。
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方法
不断创新对《纲要》课的教学方法, 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通过《纲要》的课堂讲述, 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现代化国家这一主题的历史进程。
1.重视《纲要》第一堂课的讲述
上好第一堂课对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建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近现代历史的讲述, 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深刻地体会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的必然性。我认为第一堂课应该做到:首先, 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再次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疑问。学生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 才能正确对待这门课程,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 通过对《纲要》的课程性质、目的的讲述让学生了解《纲要》不同于中学阶段所学的中国近代史, 也不同于历史专业课学生所学的专业历史。它是通过历史理论来反映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
2. 巧妙地运用史实达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 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对历史事件表层的认识上, 如果不放在历史的进程中去思考, 就很难理解和掌握史实, 这也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偏狭与片面性。我们应从史实出发, 去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惑。我们应该做到:第一, 帮助学生全面、科学地了解中国近代史, 帮助学生深刻体会。第二, 正确对待疑难历史问题, 不回避历史敏感问题。通过科学的分析, 加深学生对现存的历史观点和看法的认识, 并做到深刻理解。
3. 注意历史和现实的结合
如果只是针对历史而讲历史, 不能体现这门课的现实性, 也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要体现《纲要》的现实性, 就要让课程内容和现实联系起来。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大学生都迫切想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我们应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 也就是把我们所讲的课程和现实联系起来, 运用史实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的困惑。例如:英国鸦片走私造成了旧中国的财政危机,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毒害了国人的身体和精神。我们可以把这一历史事件和当前毒品问题相比较, 学生就可以正确认识到鸦片的毒害性。
4.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纲要》教学的主要内容应重点在“纲”和“要”上, 而不可能涵盖中国近现代史的全部内容。[3]怎样才能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学习及了解教材中的内容呢?如果仅仅在课堂中照搬教材内容肯定是不可取的, 这就需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我们应该注意:第一, 教学体系既要遵循和依照教材内容, 同时还要不同于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师在课堂中讲述的观点、历史实例等, 都要围绕着“三个选择”。第二, 教学中丰富教材内容。例如, 学生对鸦片战争危害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赔款、割让土地的表面, 而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侵害了解的就不多。如果教师听之任之, 那学生对我们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很难了解和理解。针对学生现实的学习状态,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给学生讲述曾经忽视的重要历史知识, 帮助学生架构科学的知识体系, 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参考文献
[1][3]梁星亮, 杨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研究[M].2009, 7:2~3, 17~19.
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篇8
纵观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 我们会发现中国命运与世界形势息息相关。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史序论》一文中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分为三个时期, “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殊性及“纲要”课这一独特的教育功能, 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使学生形成完善而正确的世界意识。而所谓历史教学中的世界意识, 是指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 正确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整体关系的意识, 从世界的大视角来关注国家的命运, 从国家的演进历程来洞悉国家的发展脉络。既从世界看中国, 也从中国看世界。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这种意识, 笔者以讲述近代中朝藩属关系的发展为例。
近代清王朝与朝鲜之间的关系非常特殊。在清朝皇帝的眼中, 朝鲜虽列在外藩, 但“世笃恭顺, 虔修职贡”[1], 因此“竟与世臣无异”。[2]但1895年4月, 一纸《马关条约》, 则使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 “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3]。在教学中, 每讲于此, 学生必义愤填膺, 认为这是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又一体现。我们理解学生这一出于民族荣誉感的个人情感的宣泄,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事件放在世界的角度去分析, 放在中国大的环境背景中去揣度, 就会对此有一个新的认识。
首先, 要从“历史”看中国。中朝之间虽有宛若君臣、父子的藩属关系, 但是这种关系是非常松散的, 完全是一种口头上的承认, 属国只需要认可清廷的上国地位, 而对于属国的行政、外交、司法等内政, 清廷通常不加干预, 也可以说清廷与属国只是在道德礼节外壳下的尊崇关系。这种松散关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藩属体制的不稳定性。所以, 在近代历史上, 列强入侵中国大多会选择这些属国作为其跳板。也正是源于这种关系, 中国的士大夫面对属国时, 大多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形成一种认识:中国是世界的中心, 清廷是“抚御万邦”的使者。甚至片面地认为属国能否生存下去, 取决于清朝的给予。所以当属国遭遇冲击、侵扰时, 士大夫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失望、恐惧。至此, 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1875年, 日本炮击朝鲜江华岛时, 清廷对此的反应却是不予干涉。试想, 自认掌握着朝贡关系支配权的一方又何惧这种关系的破灭呢!此外, 向中国朝贡的国家不是固定不变的, 取消一些国家与中国的朝贡关系, 符合清朝的制度。所以, 甲午战争, 中国失去朝鲜, 对国人而言, 更多的是一种“面子”的丢失。从这个视角看待晚清中朝之间的关系, 虽大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懑, 但似乎我们也不应该过多的苛责清王朝。其实, 几千年的处置之道, 又怎能立即抛弃呢!所以教学中, 世界意识的培养应首先使学生明确要在“历史”中看历史。正如日本学者野村浩一所说:“对一个国家的国民来说, 对另一个国家、国民的认识和理解, 最终只能停留在自己所能认识、理解的范围之中。”[4]
其次, 要从“世界”看中国。自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拉开序幕始, 弹指一挥间, 西方探险家们不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举, 而且世界五大洲相对独立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从此, 东方人不再仅仅属于东方, 西方人也不再仅仅拥有西方。所以, 晚清的中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交织于一体。然而, 正当殖民主义的风浪撞击着世界每一块恬静的土地之时, 大清王朝依历史发展的惯性, 仍然力图发挥昔日的主角地位, 但无奈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当清朝的士大夫们捻须、踱步、捧着属国的臣服章文自诩之时, 近代西方的外交法则业已形成。此后, 资本主义国家“趋利逐益”的价值取向与大清王朝“以德怀柔远人”的处事原则在实际的外交运作中不断的碰撞并发生冲突。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判断孰是孰非的问题, 因为双方始终站在各自的立场, 以不同的价值取向, 外交原则判断是非。我们也只能说, 落于时势的陈迹终将被历史潮流所消除。从晚清中朝之间的藩属关系来看, 面对日本不断向朝鲜渗透, 清政府由最初的“不予理睬”到“以夷制夷”, 再到“积极过问朝鲜内政外交”, 这一系列举措, 可以判定清朝对朝鲜政策调整的方向, 即为借鉴国际关系法的某些条例加快中国与朝鲜属邦的融合。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 清朝的做法正逐渐偏离藩属体系的轨道。以“礼”、“德”维系的藩属关系在自觉不自觉中有了“条约体系”的痕迹, 清廷于无形中丧失了藩属关系。所以,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马关条约》中宣布朝鲜独立, 认为是清朝无能的体现。实际我们能够感受到清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内心的纠结与不舍。
最后, 要从“第三只眼”看中国。比讴歌和谴责更重要的是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晚清中朝藩属关系的解体过程中, 国人虽经历了内心痛苦的挣扎, 体味了不舍的放弃, 但是当我们放下感性的冲动, 平静地回望这段历史, 会发现这种变革带给中国的是外交近代化不可扭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外交进入国际社会, 虽是从西方列强用大炮迫使中国接受不平等条约开始的, 但也正是这种危亡之境, 催生了中华民族的近代民族觉醒。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 从南北洋通商大臣到交涉使司, 晚清外交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权力分散到外交权统一集中于中央的过程, 中国外交大体走上正常轨道。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人开始抛弃“天朝上国”的虚梦, 终于承认西方列强是平等的与国, 并试图与西方国家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国家间的关系。晚清的中国政府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实践中都开始与国际社会接轨。
从“历史”看中国, 会使我们体味先人的困顿;从“世界”看中国, 会使我们理解现实的力量;从“第三只眼”看中国, 会使我们感受理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502,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第35页。
[2]《清高宗实录》卷1312, 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第715页。
[3]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 三联书店1957年版, 第614页。
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篇9
一、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教学模式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三者整体性的统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探讨了教学模式创新的问题。
有的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MSD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针对的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所做的一项探讨。Modernization指教学内容上的“现代化”路径, Specialization指教学形式上的“专题化”运作, Diversification指教学方法上的“多样化”手段。“MSD教学模式”还认为在教学中还原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 是体现教学内容真实性的客观需要。基础课专题化突出问题意识, 是体现课程题目中的“纲要”二字的理性选择。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群集优势, 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有助于最大化地发挥史学的传承文明、鉴古资今和启迪民智的功能[1]。
有的探索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采用的“12345”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新模式就是指“一个中心、两个优势、三个带动、四个关系、五个结合”。一个中心是坚持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核心;两个优势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的优势和充分利用中国近现代史史料丰富的优势;三个带动是以问题切入, 带动学生同步和以激情讲授, 带动学生情感共鸣以及以多媒体精彩画面, 带动学生感官共振;四个关系是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与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的关系、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关系、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处理大学历史课与中学历史课的关系;五个结合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讲授与拓展课程内容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2]。
有的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模式:把握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讲求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把握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指“一个主题”的贯穿始终、“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为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讲求实效性的教学方法主要指创设历史情境、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思维创新, 建立网络化教学新模式, 充分利用人文素质教育研修基地进行课题研究[3]。
有的还探究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八环立体教学模式。这八个环节是讲 (系统讲授) 、听 (专题报告) 、看 (录像) 、读 (原著) 、做 (多媒体课件) 、谈 (沙龙、辩论、演讲) 、走 (社会实践) 、写 (观后感、调查报告、小论文) [4]。
二、教学方法多样性研究
为达到教学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须突出一个“新”字, 有的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创新的途径:要使方法新, 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授课技巧;教师必须特别注重情感色彩的运用;教师还必须注意课堂讲授与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5]。
有的认为, 为使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问卷式教学、问题引领式教学、学生课前演讲与教师课上讲授相结合、传统的文字表达与现代多媒体实景展示相结合、加强网页和资料库建设、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等等[1]。
有的从五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多样性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利用重点问题解析发挥课堂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利用对人物和事件的点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借助历史背景透视发挥影视资料感性教育的功能,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学生登讲台等方式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两段式考核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
有的在教学中, 还提出了几种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知、情、理互通浑融的渗透联系教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等[7]。
有的在教学方法中提出:提倡“双向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以史为鉴相结合, 史论结合、以论为主, 激发学生兴趣[8]。
有的认为, 为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实效性可以采取演讲式教学、引导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9]。
有的在教学中提出了典型对比法、联系现实法、画龙点睛法、精雕细刻法等教学方法[10];有的提出了知识灌输、情感体验、历史对话的教学方法[11];有的探讨了征疑设疑议疑解疑的问题教学法[12];还有的探讨了隐形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运用[13]。
三、考试方法改革研究
从广义角度而言, 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所有的手段、方法、途径都应该属于教学方法的范畴, 因此, 就实质上讲, 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也应该属于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课程开设以来, 广大教师也对课程的考试方法进行了积极地探讨。
有人探讨了开卷考试与平时成绩考核的考试方法。认为: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学生将获得最大的解放。平时考核采取以下四种方式:组织活动课, 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探究;撰写历史论文, 强化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 让历史贴近现实;撰写社会实践报告[14]。
有的提出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 要创设个性化的考核方式。个性化的考核方式主要指:重视平时考核成绩, 期末考试应采取开卷或闭卷、口试或笔试、抑或二者结合的灵活多样形式, 在考试的命题上以应用为主[9]。
四、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和归纳中可以看出, 自从新课程实施近四年来,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中, 无论是对教学模式、具体教学方法还是考试改革实践上, 都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是:第一,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有的还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具体性。第二, 还缺乏一定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自身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的方法, 对本门课程而言却缺乏个性。第三, 对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应用中, 还缺乏大实践教学观意识, 在实践教学中仅仅局限于社会实践, 没有把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三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继续深入探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摘要: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实效性, 必须切实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自2007年春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全国普遍开设四年来, 为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 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学模式的创新、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改革的创新。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还存在着问题与不足。
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篇10
一、用整体史观和通史思维理解断代史
从课程设置看, 世界当代史是世界通史的最后一段;从历史发展的时空看, 世界当代史是世界历史发展当前的一段。它主要讲述1945年以后的世界历史, 其内容涵盖了当代世界人类活动的各领域和各方面。当代世界既是过去的、稳定的和已经结束的社会经历的结果及其延续, 又是当前的、动荡的和正在变化着的社会活动的舞台;当代世界既是国家个体自主发展的多样化的历史, 更是国家群体联系日益紧密而一体化的整体史。所以世界当代史既有历史性又有现状性, 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因此在讲授世界当代史时, 整体史观和通史思维是必要的, 要看到历史发展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关联性, 以整体史的视角理解断代史。在讲授该课程时, 不能满足于仅讲授清楚1945年以后的历史, 要联系1945年以前或更久远的历史, 也要关注历史在当前的态势;既要关注一国一地区的历史进程, 也要理解一国一地区的历史进程所产生的横向影响。不能单纯地把专题论文和国别史或国别史的汇集展现在课堂上。正如齐世荣教授强调的:“不能只有微观的历史研究, 而无宏观的历史研究。‘细节’固然需要知道, 但在一定意义上, ‘总画面’更需要让人们清楚。”[1]
为了展现具有“总画面”的课堂, 在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五六十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时, 设置了总结性的专题:各国市场经济模式比较。首先让学生结合对各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不同表现的理解, 总结出各具特色的政府干预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每一种市场经济模式内涵各不相同, 或突出政府宏观调控的出发点和目标, 或体现政府监督下的社会责任, 或强调政府的计划指导作用。在比较各国市场经济模式形成原因时, 让学生理解各国经济在遭受二战严重破坏的背景下, 经济学界呈现出明显的干预主义倾向, 如凯恩斯主义的流行、对市场局限性的批评、对市场和计划关系的再认识等, 这使得各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干预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在此基础上更要联系各国自近代以来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 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比如美国浓厚的自由主义传统和市场机制的成熟和完善, 决定了美国政府干预更多是通过经济杠杆来实现, 德国福利哲学和社会保障的传统, 决定了德国政府秩序维护者和社会公平监督者的角色, 日本的中央集权和国家干预主义传统, 尤其是日本历史上政府主导、扶持经济发展的传统, 决定了日本政府计划指导乃至行政规制和指导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世界当代史具有的历史性、现状性和整体性等特点设计适当的专题很重要。除了上文提及的专题外, 诸如二战后西方三大社会思潮的发展、阿以冲突与中东和平进程以及拉美现代化之路等都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 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 “获得的知识, 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 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2] (P48) 通过在断代史学习中融汇整体史观和通史思维, 揭示出历史进程内在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建立起立体的知识结构, 加深学生对世界当代史的理解和掌握。
二、加强史料教学, 应对当代史认识和研究的动态性和滞后性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素材, 在历史学研究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因此历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史料运用的重要性、如何运用史料等问题做了大量的论说、探讨和实践, 为史料教学提供了理论论证和方法指导。诚如论者们所言, 史料教学有助于再现历史情境, 增加历史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学生的历史感;有助于构建历史联系, 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辨伪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以及历史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从欧美国家到中国, 从中学到大学, 教师们都在逐渐重视并实践史料教学, 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世界当代史作为世界通史最当前的一段, 比起世界近现代史的整体性和丰富性, 它更具有现实性和动态性。当代史的许多内容与现实世界直接相关, 不同的人, 生活环境不同、时代背景不同、认识水平不同, 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事件, 由于立场的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 甚至探究的方式手段上的不同, 都可能导致看法大相径庭, 呈动态性的变化, 这也是世界当代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当代史离我们最近, 但是有许多重大问题尚在发展变化过程中, 一些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 或者牵涉到国家机密, 或者涉及国家民族情感, 相关的档案材料无法及时全面地公布, 造成了当代史研究呈现滞后性。而历史教学需要有一个相对成熟的研究为基础和前提条件, 否则很难向学生全面准确地讲授, 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这也决定了世界当代史中的许多问题尚不能进行定性分析, 更不能做出定性结论, 而只能让学生去接触尽可能全面的历史事实, 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 做出自己的判断。
基于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以及世界当代史认识和研究呈现的动态性和滞后性, 在当代史教学中加强史料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意识形态的对立对美苏冷战起源的影响时, 在课前给学生印发关于《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 (斯大林) 、《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的电报》等史料[3], 让学生自己阅读原始文献体会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结合二战结束前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欧美各国形成的巨大影响和压力, 理解意识形态的对立是美苏冷战起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苏南冲突与南斯拉夫走上自治改革道路的因果关系时, 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支持课堂结论的重要史料, 比如关于苏联对南斯拉夫组建巴尔干联邦的态度变化、苏联对南阿关系的干预以及斯大林和铁托在分歧中施压和抵抗的表现等[4], 让学生理解史料中蕴含的因果关系。在讲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第三条道路的发展前途时, 笔者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例, 提供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及其党纲发展的史料、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构成和选举支持数据的史料, 结合德国社会民主党《汉堡纲领》的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5], 让学生讨论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史实, 最终形成对欧洲社会民主主义转型实质的认识。
三、改革考核方式, 优化教学目标和学习动机
在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下, 一门课程结束后, 教师选取课程大纲中规定的、课堂上涉及到的一些重难点形成期末考试题, 学生在临考前几天突击记忆, 考试结束, 成绩评定, 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完成了, 教学目标就实现了吗?学生能掌握该门课程的多少知识?获得了多少能力的提升?养成了怎样的道德人文情怀和历史思维?这些问题教师和学生恐怕都难以作答。为什么呢?考核方式和日常教学及培养目标脱节。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进行考核方式改革, 改变单一卷面考试, 实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改变期末考试定总评, 实行日常化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 教师考核和学生自我选择考核目标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世界当代史的考核方式, 除了期末卷面考试成绩, 平时作业认真程度、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组研究课题成果及小组讨论的效果、读书笔记多少等都是学生最后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而且期末卷面成绩的比重由80%逐渐下降到50%。在学生自我选择考核目标方面, 考虑学生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和自我期望值等方面的差异,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 或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 或是撰写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目读书笔记, 或是撰写规范的学术小论文等。随着考核的日常化、自主化、方式多样化, 学生不再过多关注期末考试。在学习的过程中, 机械记忆减少了, 更多注重教师课堂分析;课后主动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目, 撰写读书笔记;通过分工查阅资料, 小组合作完成研究课题;在课堂讨论环节, 发言人畅所欲言, 课堂气氛活跃;各小组之间的提问、解答以及教师的引导和总结性评价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 历史的视野和胸怀也越来越开阔。
参考文献
[1]齐世荣.关于开展世界现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历史教学问题, 1988, (2) .
[2]布鲁姆.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2.
[3]王斯德, 钱洪.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21.
[4]沈志华.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43-85.
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篇11
四、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部分
1.新课标、新考纲与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差异之处在命题中的反映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主要不同点有:一是在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析上,新课标彰显了这一体系与一战后“和平”局面的关系,为我们理解英法的绥靖政策及二战爆发原因留下了伏笔;二是新考纲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等具体知识点变成了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与分析,增加了“非战公约”,删除了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内容。
从2005年以来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命题者因应历史新课程的要求,在试题命制上也多围绕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进行。以2006年高考广东历史卷对巴黎和会的考查为例:
22.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本题首先创设了一个现行历史教材中没有的、历史上又确实存在的新情境:“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其次,命题者以所创设的历史新情境为基础,给出了四个分析结论,要求考生从中选择出正确答案。考生要选择出正确答案,必须综合运用现行教材中关于巴黎和会召开的原因,与会代表的希望、要求或目的,各国在和会中的地位、和会的结果与本质等相关内容才能得出结论。从本质上说,任何一个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都是有其目的的,也没有一个国家不希望实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说,题中B、C、D选项的分析,不能从本质上解析题干所陈述的历史现象。社交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哪一个国家的代表敢因社交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议题与本国的关系不大,代表就可以不管?事关国家利益,仅靠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就能够实现?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形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决定因素是巴黎和会为英、法、美三国所操纵,在强权政治下其他国家没有发言权,也就只好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了。本题与新课程接轨,不仅仅体现在对知识点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材只是历史教学资源中的一种,要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等历史新课程理念。
因此,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1)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理解和掌握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美国罗斯福新政。(2)对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我们既要关注其实质和不稳定性,又要关注其在维护一战后“和平”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其对英法绥靖政策和二战爆发的影响;结合现实,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建立的国际关系准则对世界战争与和平的重大影响。(3)结合现实,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价值。
2.人教版历史新课标教材展现的新视点
第一,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内容在新课标教材中有新的表述,应引起重视的有:(1)俄国二月革命后,“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十月革命胜利“对人们的启示是: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2)“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它为美国广大的普通百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罗斯福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新政实施期间,美国联邦政府的规模、职能和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联邦政府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3)在余粮收集制下,“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交给国家……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4)关于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借鉴苏联一些做法,对本国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第二,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相同的内容由楷体字阅读文字变为新课标教材中的宋体字正文、地位提高的有:(1)向社会主义过渡(即新经济政策)。(2)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具体内容。(3)“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特征或表现。(4)英、法、美操纵巴黎和会的情况,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规定,国际联盟机构的组成和美国没有参加国联的问题。
五、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
1.新课标、新考纲与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差异之处在命题中的反映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主要不同点有:一是知识构建体系不同,新课标将教学大纲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纲目下的“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部分“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的内容简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从而为历史新课程下“一纲多本”的命题提供了灵活的空间;二是新课标、新考纲突出了反法西斯国家联合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历史教训。新课标对这一历史时期教学内容的安排,突出了对世界大战的因果关系的分析,强调总结世界大战给人类所带来的惨痛教训,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和平意识,防止世界大战悲剧的重演。
以对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消灭法西斯史实的考查来看,2006年高考天津文综卷考查了开罗会议的内容;江苏历史卷考查了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问题。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修改中立法案和对中国抗战援助的问题;江苏历史卷考查了美、英、苏三国联合对德作战和国际联盟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的问题等。其中,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38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总统强烈要求国会特别会议废除中立法中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
从纯粹的物质的观点来看,在我们这里加工可以对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而我们却把这各样物品远涉大洋运到彼岸去进行最后的加工……还是从物质的观点看,在这里提供这样的就业会自动地帮助建设我们自己的国防。
禁运条款的制订不单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置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已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本身的力量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为。
我认为,美国商船应该尽可能地被限制进入战争地带。然而,在未来的日子里,战争地带可能经常发生急速的变化,不可能由国会立法予以长期地确立;具体的立法可能妨碍根据经常和急速的变化作出调节。所以,更实际的做法似乎应由国务院和行政机构采取行动去划定战争地带的实际地理位置。限制美国船只进入这些地带的目标可以通过国会予以禁止来实现;由行政部门宣布,一切此类航行概由美国船主承担其风险,实质上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 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
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
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宅着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浇园水管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谢。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中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
(4)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
参考答案:(1)有助于扩大本国就业,加强国防建设;禁运改变了美国的传统政策,实际上是不中立的(禁运偏袒了一方,使海军强国失去获得军火的机会);战争地带经常发生变化,不可能由国会立法予以长期确立,应由行政部门确。(2)相同:认为取消禁运、接受订货均有利于美国经济和国防;支持英国。不同:在武器等物资的输出上,由废除禁运到采用租借的办法;支持英国的立场由隐晦到公开。(3)法西斯德国扩张威胁日益加剧;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法国沦陷,英国受到德国的进攻;美国认为德国是最大威胁。(4)状况:分为贷款和租借,在一些关键年份援助显著增加。对华援助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援助中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利于美国自己。
本题与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对能力的要求上,也体现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上。从能力的角度来说,本题所提供的材料是新的,而且文字叙述材料与表格材料混杂,阅读量较大,考生没有良好的能力基础难以做好本题。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考生通过解答本题,既能看到美国对外政策的本质,又能认识到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战胜人类面临的挑战的重要意义。因此,本题很好地考查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所规定的“三维目标”。
因此,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1)从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教训的角度认识“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2)从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教训的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3)从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科学技术等不同的角度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历史经验教训;比较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异同,从中寻找世界大战的相关规律,进一步总结历史的教训。(4)注意运用已学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果关系和历史教训的知识,评析新材料、新情境、新观点。
2.人教版历史新课标教材展现的新视点
第一,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内容,在新课标教材中有新的表述,应引起重视的有:(1)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听命于军部法西斯势力,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2)西班牙内战既是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3)德意日“结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这样,在30年代初,欧亚分别出现两个战争策源地,初步形成一个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4)不列颠之战,“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5)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6)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7)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就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在联盟内部不时产生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共同的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在战争中互相配合,并赢得了最后胜利。(8)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仅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9)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在战争爆发前,少数国家推行绥靖政策,……未能阻止法西斯国家的局部侵略战争演变为全面侵略战争。在战争中,一些国家墨守成规,军事思想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精神,结果有的遭到亡国的厄运,有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
第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在新课标中属于选修内容,依据新课标编写的历史教材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凡是相同的内容,基本上楷体字阅读文字变成了宋体字正文,在形式上地位有所提高。但由于现行历史教材中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楷体字阅读文字内容多为战争经过或对一些事件的具体描述,因此对这些内容只要适当关注就可以了,不必死记,以免加重学习负担。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部分
1.新课标、新考纲与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差异之处在命题中的反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主要是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经过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主要不同点有:一是新课标、新考纲进一步突出了美苏在战后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揭示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逐渐演变的过程和原因;二是新课标、新考纲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展现了二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三是新课标、新考纲从战争与和平的角度,探求国际关系的演变。在知识构建上,历史新课标围绕“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的角度展开,承上启下,主题突出,整体感强。
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变化同样在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反映。其中,2007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对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发展认识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1.下列对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概述不准确的是()
A.吸取两次世界大战教训,成功避免了战争
B.社会主义运动有曲折,有发展
C.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取得巨大进步
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
本题从题干表面上看,是考查人们对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似乎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联系不密切,但试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项内容既涉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又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热点问题。B、C两个选项,实际上就是世界格局的变化,虽然它本身并不是答案,然而我们要排除或否定它,就必须从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证明了B项的认识是正确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证明C项的认识也是正确的。亚、非、拉美各国各地区通过民族解放运动纷纷摆脱西方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或民族的独立,西方国家通过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第三世界崛起,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从而证明D项的认识也是正确的。二战后发生的一系列局部战争则证明“成功避免了战争”是不准确的。由此可见,本题实际上考查了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内容,反映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对高考命题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主要史实和演变原因。(2)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正确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比较分析二战后苏联历次改革的异同及对苏联和世界的影响。(3)关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美苏争霸的角度,认识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两伊战争。(4)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角度认识中国、西欧和日本的发展变化。
2.人教版历史新课标教材展现的新视点
第一,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内容在新课标教材中有新的表述,应引起重视的有:(1)雅尔塔体系是“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3)中国加入社会主义体系,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巨大变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4)欧洲煤钢共同体(联营)……促使了法德这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5)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6)(20世纪90年代,美国)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美国经济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持续117个月的增长。(7)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但一味否定斯大林、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又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8)“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同时,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个体系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9)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近三百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已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10)华约组织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11)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的一次核赌博。此后,苏联大力发展核武器,美国也竭力保持自己的核优势,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12)以苏联出兵阿富汗为标志,苏联的霸权主义发展到顶峰。(13)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第二,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相同的内容由楷体字阅读文字变为新课标教材中的宋体字正文、地位提高的有:(1)联合国安理会。(2)欧洲煤钢共同体(联营);欧洲共同体。(3)赫鲁晓夫改革措施。(4)布雷顿森林体系。(5)“柏林墙”和“古巴导弹危机”。(6)中东战争。(7)两伊战争。
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近现代科学技术部分
1.新课标、新考纲与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差异之处在命题中的反映
这里的世界格局的变化,是指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而近现代科学技术,则是指整个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上的科学技术成就。经过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主要不同点有:一是新课标、新考纲突出了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及存在的问题;二是新课标、新考纲突出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重要国际经济组织;三是新课标、新考纲在科学技术方面注意突出那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和深刻影响的科学技术成就及相关科学家。新课标对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进一步突出了主题,整体感更强。
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变化,反映在高考命题上,就是加强了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和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考查。近年来,有多道高考试题体现了这一特点。以2006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对欧洲联盟的考查为例:
22.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欧洲联盟()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 B.整理实力与美国相当
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D.实现了货币联盟
从上题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选择题的题干,还是试题所设计的四个选项,其指向都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因为“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是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格局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并存。欧洲联盟的发展或其采取的政治、经济举措,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在这一总的趋势下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
因此,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1)从宏观上掌握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原因。(2)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认识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问题;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格局全球化的角度,关注世界或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演变原因及过程。(3)分析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影响;整合世界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相关知识,辩证地分析其对世界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4)在掌握世界重大科学成果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从纵横、积极与消极方面分析科学成果的影响。
2.人教版历史新课标教材展现的新视点
第一,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内容在新课标教材中有新的表述,应引起重视的有:(1)欧盟扩大、统一货币欧元和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因而具有重大意义。(3)达尔文的进化论,“引起了生物学的一场革命”、“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欧洲科学界,特别在宗教界引起轩然大波”、“进化论在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引起巨大震动”。
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篇12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性,迫切需要加强互动教学
思政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和实践性。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课程而言,它的理论阐述是建立在叙述、分析和总结史实的基础上的,是按照历史学的逻辑方法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的[1]。为此《纲要》课与一般的历史课不同,它要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做到两个了解,懂得四个选择”。课程中相对抽象的理论与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经验的总结,若是教师单向度的“讲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自媒体新媒体传播手段多样性的教学环境中,主流媒体、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权威削弱,如果教学再不能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紧扣社会的热点问题,关怀学生的德育养成,学生往往会觉得教与学的脱节,师与生的隔阂,教学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
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对鱼龙混杂的思潮和国内外复杂的环境,给教学增添了不小的难度。泥沙俱下的各种思想理论,有的人以“学术研究”的面目出现,在理论逻辑上以个别替代一般,以细节否定整体,以所谓的“反思”和“创新”歪曲事实;有的丢掉了20世纪以来我们几代人不懈努力创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追随西方话语体系,忽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不仅使史学研究脱离了中国历史实际,也远离了党、国家和人民的要求[2]。还有“一些抹黑中国、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观点在微博平台上扩张传播,不仅制造了各种话语暴力和谣言,而且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严重冲击,”[3]特别是一些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制造舆论、混淆视听,“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4]有些人以历史虚无主义来解构和解读历史,宣扬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诸如从纠正“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发展到“纠正”社会主义 ;从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发展到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从诋毁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发展到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到贬损和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的运动;否定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混淆视听,搞乱人心。
眼下,为数不少的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从网上获取,有些学生不明就里不加分析,缺乏辨别能力,形成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错误的想法,故此,诸如《纲要》课程除了基本知识的传授,教师更需要对学生进行的是以何种样的历史观的引导,采取何种样的方法论的分析,学习如何从复杂的历史中树立正确的认知取向,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规律和经验总结应如何正确地把握,这就不光是通过单向度的教师授课能够完成的,而是非常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实施互动教学,与学生更多交流让学生说出疑难和困惑,与老师一起讨论、辨别分析提高。互动教学非常便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诸多的矛盾纠结,便利教师纠正谬误,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互动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创设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互动情景,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参与与互动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时至今日,欧美的高等教育已经形成多种较为成熟的合作互动教育理论,由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梅里尔博士提出的“首要教学原理”,在综合考察了教学对话、多视角理解方法、合作解决问题法、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同体现的几条原理,即“首要教学原理”的理论,这是各种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都大体赞同的一种处方性教学设计原理,它力图寻求一种适合各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方式,以便开展灵活变通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能。“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设计方法蕴含五个原理,即以“聚焦解决问题原理”为中心,其他四个原理为四个阶段:激活阶段即激活原有知识、展示阶段即展示论证新知、应用阶段即尝试应用练习,整合阶段即融会贯通掌握[5]。我们在课程的互动教学中,运用如下的策略与实践:
1.以问题为中心 ,“聚焦解决问题”———“吸引我投入 !”在切入互动教学前,老师设计出问题和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头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形成看法并在小组进行讨论,在达成基本共识之后制作PPT,写出发言报告,最后派代表到大班进行陈述和演讲,并由其他同学当场提问或辩论。在大班交流之前,学生会有问题或疑难求助于教师,教师需及时做出指导和帮助。
2.激活旧知———“引导我入门 ! ”当同学们挑选自己的任务时,往往对这一问题有兴趣或有初步的了解但未能深入或需要解惑,“无论是已有知识基础,还是知识的组织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业表现。那些基于深层的、有意义的特征,建立起丰富的内部关联的知识组织,能有效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学业表现。”并能激活旧知,“良好地与当前任务相契合。”[6]
3.展示论证新知———“教会我理解 ! ”教材始终是学习的依据和基础,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好课本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向学生介绍学科领域的研究动向,了解学术前沿信息,然后展示与学习任务相关的知识点与信息材料,演示观察、鉴别与分析,对材料进行梳理、综合思考与引出结论。
4.尝试应用练习———“辅导我操练 ! ”教师指导学生拟出研究提纲,把现有定论、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尝试,可把当下网络媒体上大量的历史类文章,尤其是那些似是而非的、片面的的甚或是别有用心的文章,正好拿来作为案例分析和解剖,在明辨是非中寻找出最优答案。
5.融会贯通———“考察我运用 ! ”学生在阅读材料归纳分析后,做出自己的报告和结论,并在大班进行综述和交流,经过众多同学的提问与老师的点评,同学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相互倾听吸收,分享着彼此的知识、思考、见解、情趣,使学习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可见,互动教学使得师生有了相互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学生则有利于形成踏实的学风、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特别是对于鼓励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结合现实,大胆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的科学精神,对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创新人格具有正面的意义。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需要改善支持条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教学,需要学生在课前有更多的准备,更多的阅读思考讨论与教师的指导,也需要更多的“后台支持”:学校具备有充足的图书资料、各种各样的人文数据库、实践基地、注重创设学习人文社科的风气和热情,总之需要各方面的良好条件的支持。
( 一) 营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真心喜爱、终生受益”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目标要求,眼下之所以达不到这一要求存在种种不如意之处,“其中不被重视是根本原因。”[7]当下党和国家层面 ,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 , 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岗位聘用( 职务评聘) 等方面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8]学校可从多方积极创设思政课的资源,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的学科性质 ,完善图书资料的学科性建设,还可开展诸如文史资源库、文史网络数据库、影像资源库等数据库的建设,进行革命传统教学基地的建设,革命风范教学基地的建设,举办人文历史讲座、竞赛和历史古迹踏访等活动。
思政课程非常需要学校为之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校园里,非常需要全体非思政课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思政课与非思政课教师是互相支持和促进的关系,思政理论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指导学生面临困惑确立起健康良好的内在心理来面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就是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起推动,对非思政课教师从事的专业教学的促进,但往往是在非思政课教师中,有形无形存在着鄙薄这门课和思政教师的现状,这不仅会大大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也非常不利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故而,大学除了全体教师( 思政课教师、非思政课教师) 还应该动员校园的所有工作者来重视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心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养成,形成育人的良好氛围。
( 二) 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校教师队伍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政课教师是一个需要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群体,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思政教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正确的理念,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并引导和鼓舞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性、应用性学科,对于三十多年来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有许多问题需要作出回答,对于近几年来西方鼓吹的宪政改制、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万不可用“拿来主义”,而应明辨是非,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做出研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在很多现实与理论的问题上需要解决与深化研究,而且还有诸多的新课题被不断地提出来,教师需要进行不停的学习、研究与解答,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思政教师在教学方面需要不断地追踪世界教育的先进理念为我所用。思政课教师须得有“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式”的认知[9],教学的理念需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而发展提高,吸收先进的教学科学,并利用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发现改善教学实践。在《纲要》课互动教学中,需要教师对于近现代史的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的表述具有权威依据,同时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摒弃“教师权威”,了解学生与之平等对话,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互动教学的诸多问题,例如《纲要》互动教学需要确立哪些原则,《纲要》的互动教学如何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如何激发学生的较为持久的学习研讨兴趣,互动讨论课实施的问题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解决学生缺乏的有意义的知识背景,如何引导学生课外小组的学习,如何解决课程时间和资源的限制问题,如何创设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的结合问题等等,把握好互动教学的要旨,发挥出教师学生学习双主体的互动作用。
( 三) 对学生评价体系的调整
由于教学从重知识传授发展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需要从原来主要以卷面考试为主,转化为对其知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统一的综合考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自我努力和劳动,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从之前的结果评价为主转变为向过程与结果结合的评价。
《纲要》互动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层次的 , 有教师评价:课堂问题回答的评价,对学生课外阅读和访谈报告的评价、对学生论文写作的评价和学生期终考试的卷面评价;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课余小组讨论的评价,大班讨论演讲同学间的相互辩论与质疑;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与卷面考试各以50%的比例进行综合考评。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自我评价很是积极阳光,有同学认为:“这种直接交流的方式,更能打开我们探讨意识,让同学对课堂知识有了更深的体会;也有益于同学相互交流,促进友谊。”
摘要:互动教学已成为现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教学方式。思政课程实施互动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与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面对近年来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有效的辩驳和纠正。思政课程互动教学法的运用,需要营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调整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
【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推荐阅读:
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09-07
考研 世界史专业高校排名10-01
世界古代、近代史06-29
世界古代史复习教案10-21
世界近代现代史策略08-18
世界现代史人物专题论文07-30
世界近代史本科生必读书目08-17
《世界汉语教学》07-12
世界历史教学10-27
《小孩世界》教学反思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