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现代史策略

2024-08-18

世界近代现代史策略(精选5篇)

世界近代现代史策略 篇1

研究型教学, 就是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学生, 通过对课程主题研究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其掌握基本理论和学科方法, 并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是国内外公认的能有效促进课堂互动、进而提高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之一, 其特点是“由问题导入”, 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讨论自主解决问题, 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达到教学的目的。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入国内并逐步得到推广。与传统模式相比, 研究型教学的优越性是不容质疑的, 如能把握得当, 将能极大地提升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但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 对研究型教学也必须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辩证理解和灵活运用, 否则会使研究型教学本身流于形式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优势。以笔者长期任教的《世界近代史》为例, 本人认为, 要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有赖于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做好一系列的协调工作。

一、教学资源的统筹调配

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培养具有团队协作习惯与能力、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通过华中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 (第2学期史学基地班必修、第3学期师范生必修) 多年来的研究型教学实验, 课程组认为, 做好本科低年级研究型教学、切实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首先应做好基础性教学资源的统筹与调配工作。

研究型教学与传统以教师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 就是对学生从课题设计、资源搜集、文献分析到论证、表现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而这一切工作的基础保障包括两个环节, 这两个环节的完成与否和完成质量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研究型教学的发展方向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1.课堂规模的重新设计。研究型教学课堂的基本出发点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一个以上主题任务的论证、文献准备、分析和写作、报告过程;同时, 力争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所有其他各组主题报告的辩论。由于课堂的学时有限, 必须要对现有班级规模进行重新设计。从《世界近代史》课程和国内外其他研究型教学经验来看, 文科基础理论必修课课堂规模不宜过大, 一般控制在30~40人较为理想, 这样能够兼顾教师理论教学和课堂研讨的需要。如果是文科专业选修课, 则课堂规模应该进一步压缩, 以15~20人的规模最为合适。过大的规模难以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机会, 也会给个别主动性欠缺的同学提供“搭便车”的条件。从以往实践来看, 60人以上课堂的研究型教学, 将会出现大量学生只完成本组任务、而很少甚至从不参与他组活动的情况, 这对大学教学改革的负面影响将是长远的。

2.文献资源的保障。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 现代高等教育对包括传统纸本、电子数据等在内的文献资源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研究型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更是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可借阅基本参考书, 能够让师生方便、迅速地查找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 除少数“985”高校外, 国内多数高校在文献资源保障方面远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科研所需。主要表现在:基础性参考书单本存量过少, 严重影响大批量学生同时借阅的需求与动力;专著等研究型文献过少, 难以满足一门课程完整的教学需求;与此同时, 国内高校图书馆近年来虽然引进了大量中外文数据库, 但受传统的经费分配制度影响, 大量外文数据库。 如Springer、Sage等这样一些国外应用面极广、查询极为便利的数据库, 各高校并未紧密结合各自专业特点整库购买。这一情况长期存在且并未因近年来高校办学经费的大幅增长而显著改善, 不仅对教师的科研、 也将对研究型教学的开展带来长期的、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通过教学框架的重设与实施重构师生关系

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它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使课程教与学由过去的线性关系结构变成一个多元化的网状关系结构。教师身份由传统的“讲授者”变为“指导者”、由知识传授的“权威”变为问题探求的共同参与者。这种平等的关系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之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如何通过良好的课程设置重构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以《世界近代史》 为例, 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基础理论课, 《世界近代史》的时间跨度长, 前后历时四百年左右;知识范围广, 涉及史实、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多个领域, 理论性非常强, 稍欠把握则会使整个研究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在研究型课堂的框架设定上, 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又不能忽略教师在理论教学和议题设定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具体而言, 《世界近代史》教学框架的设定应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 在教学层次上, 研究型教学可根据学生层次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对大学低年级学生而言, 研究型课堂学习还主要是方法的学习, 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和质疑精神的传播。在《世界近代史》课堂学习中, 学生提前对课程选题作充分准备,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通过小组协作撰写发言稿, 最后在课堂上宣读并接受提问;每次研讨结束, 教师除了对讨论涉及的理论观点、重难点问题做出及时的总结之外, 还应对本次研讨活动的全过程做出适当的点评, 并由此对后续的研讨设计、学生的分工等问题进行不断的修正。在这一层次, 小组协作尤为重要, 正如德国教育家洪堡所言:“人的精神活动只有通过协作才能有所进展”。[1]

对于低年级的基础理论课而言, 研究型课堂教学应侧重于讨论和研究学科的重要文献, 研究文献作者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大量的文本分析学习和掌握《世界近代史》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 为下一个阶段的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 在研究议题的设置上, 目前流行的PBL教学观念认为, 应坚持从学生的旨趣出发, 但笔者则认为不应一味地追求学生的主体性, 而应将其与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培养的方向结合起来, 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 由师生共同设定一些具有可行性、适合本课程特点的课堂议程, 然后予以贯彻。从整个《世界近代史》 的学习来看, 引入、推广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在公共教育的开始就应该接受这种教育,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 也是不正确的……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 过早地引入这种独立研究的方法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1]这一观点对本科一、二年级文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尤其重要。

因此, 在《世界近代史》教学实践过程中, 笔者对一些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把握的基础问题, 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其间析出若干可供思辨的小问题, 采用启发式教学, 诱导、培养学生的学理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学生可在中、短期资料分析中自行获取的知识和观点, 则大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在独立研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进而在集体的讨论和辩论中探寻真知。同时, 这种讨论和辩论也不是简单的成果展示, 而应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启发成为新问题的起点。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 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加大研究与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 这样更符合国内大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特征。

第三, 教学效果的评定上, 《世界近代史》研究型教学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更注重基本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其考核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别。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该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小组协作、课堂的语言表达、课程论文的研究质量以及期末的闭卷考试等多个环节。所有这些环节, 都不是一次客观性考试能够决定的学业评价, 而是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宗旨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测评的考核体系。因此, 设计合理的评价表格与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非常重要。在这方面, 我们仍可借鉴传统考试方式, 对研究型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给定适当的得分比重, 并分别设定评分细则, 以使得新的考核尽可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总结

总之, 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之下, 我们实施、 推广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在于发展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使之迅速适应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当然, 在教学改革中, 任何教学模式都其一定的合理性。包括“满堂灌”式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也不例外, 这种方式在研究型课堂中, 仍可部分使用, 以便利学生在有限课时内迅速掌握学术研究动态和重要的理论问题;但过多使用, 无疑会抑制了学生自主性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反过来, 研究型教学对于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无疑是一把利器, 但在《世界近代史》这一以本科低年级为对象的基础理论课中, 过度强调研究型教学的结果也同样是片面的, 它会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因此, 任何本科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活动, 均应在充分考虑各自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设置, 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 (第2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21.

世界近代现代史策略 篇2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

一、课时:2

二、学习目标

本节内容主要叙述地理大发现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揭示了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早期殖民征服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地理大发现及早期殖民征服的性质,正确认识和评价开辟新航路中几个代表人物的作用,并对地理大发现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

三、重点难点

(一)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认识。其中主观条件——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重点。

(二)地理大发现的经过:只要掌握三条航线和两个方向即可。两个方向,一是指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航线;二是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穿越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线;还有一条航线,即麦哲伦绕过南美洲南部的麦哲伦海峡进人太平洋,再经印度洋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返回西班牙的环球航线。

(三)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第一,引起了世界性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第二,引起了西欧殖民者的殖民扩张。

四、基本概念

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 皮萨罗 教皇子午线 哥伦布 达·伽马

巴索洛缪·迪亚斯 《马可·波罗行记》 地理大发现

五、基本内容

(一)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1、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首先是经济动因。

其次,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第三,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2、地理大发现的条件

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航海技术和武器的进步。第三,商业上的进步。

第四,葡萄牙和西班牙专制政府的支持。

(二)地理大发现的过程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路的发现 哥伦布航抵新大陆 教皇子午线的划定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三)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 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 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

(四)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发现,对于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和人类眼界的开阔。

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价格革命”。

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发生的商业革命和殖民扩张所造成的各种后果,集中到一点,便是资本的迅速积累,新兴的资产阶级首先在西方登上历史舞台。西欧的银行家、商人和工场主的地位蒸蒸日上,他们注定要通过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治经济的统治,由此加速西方社会经济的根本变革,并且影响整个世界。

六、复习思考

1、意大利城市共和国衰落,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2、西班牙、葡萄牙的早期殖民征服与后来资本主义各国的殖民征服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3、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4、地理大发现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七、其它教学环节

作业或讨论(题目也可自选): 试分析比较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

八、参考论著

王加来:《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罗荣渠:《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考》,《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

刘鸿武:《发现美洲和两个世界会合动因与影响》,《历史教学》1992年第10期。

王加丰:《地理大发现的文化历史背景》,《浙江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

第二节 文艺复兴

一、课时2

二、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什么是人文主义?其主要特点是什么?(2)文艺复兴运动是怎么发生、发展和传播的?(3)文艺复兴有何历史意义?(4)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两者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三、重点难点

(一)人文主义的主要特点。(1)以“人”为中心。

(2)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倡导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3)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反对宗教对人性的桎梏。(4)提倡教育和科学,反对愚昧。

(5)在文学艺术上,重视表达人的真实感情。

(二)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之间有其内在联系: 地理大发现是人文生义的“外在表现”。文艺复兴是人类向末知的精神世界进军,而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

(三)文艺复兴运动的进程。

(四)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

四、基本概念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但丁 薄伽丘 彼特拉克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布鲁诺 哥白尼 笛卡尔

弗兰西斯·培根

托马斯·莫尔与《乌托邦》 伊拉斯谟 马基雅维里 空想社会主义

《太阳城》

五、基本内容

(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1、早期文艺复兴

但丁与《神曲》 彼特拉克 与十四行体诗 薄伽丘与《十日谈》

2、全盛期文艺复兴

(1)艺术家: 达·芬奇与:《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大卫》、《摩西》

拉斐尔:《花园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 提香:《圣母升天》

(2)政治家: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康帕内拉:《太阳城》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伊拉斯谟:《愚人颂》

2、人文主义作家: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拉伯雷:《巨人传》 塞万提斯:《唐吉可德》

3、政治思想家 :博丹:《国家论》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三)文艺复兴时的科学

1、天文学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太阳中心论”

开普勒:行星运行轨道

伽利略

2、其他自然科学

①医学: 维萨里—近代解剖学的奠基人 ②物理学:发现了自由落体、抛物体和振摆三大定律,使人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 ③生物学:哈维—近代生理学鼻祖 ④数学:1494年第一篇代数论文问世

3、科学思想家

①布鲁诺:提出宇宙无限性和统一性理论

②弗朗西斯·培根:提出自然科学新的研究方法——“归纳法” ③笛卡尔: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生理学家

(四)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六、复习思考

1、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兴起的?

2、文艺复兴前期与后期的不同特点。

3、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与全盛时期的文艺复兴有什么不同?

七、其它教学环节

讨论(题目可自选):

文艺复兴所表现出来的新的时代精神。

八、参考论著

王廷之:《“文艺复兴”研究的新趋势》,《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孙锦泉:《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化基础》,《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解光云:《试析意大利最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原因》,《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

第三节 宗教改革

一、课时:4

二、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深刻认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路德教派、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及其影响,揭示宗教改革的实质,并对闵采尔的人民宗教改革思想以及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影响给予科学的分析和探讨。

三、重点难点(一)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

15世纪西欧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出现是运动的必备条件;人文主义者用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腐败现象的揭露。

(二)德国宗教改革运动

德国成为宗教改革运动发源地的原因。《九十五条论纲》内容及其意义。《海尔布琅纲领》的性质。

(三)瑞士的宗教改革 慈温利和加尔文。(四)英国的宗教改革(五)对宗教改革运动的评价

四、基本概念

新教 异端裁判所 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闵采尔 十二条款 海尔布琅纲领 斯拜尔会议 乌尔利希·慈温利

加尔文 《基督教原理》 日内瓦神权共和国 托马斯·克伦威尔

英国国教会

三十九项信条 特兰托宗教会议 耶稣会

五、基本内容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1、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和“异端”分子的挑战

2、罗马教廷的控制和各国实现教会民族化的开始

3、教会的腐败、搜刮和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

4、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思想进一步解放

(二)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前经济政治状况

2、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开始(1)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2)沃姆斯敕令

(三)德国农民战争·路德教派的确立

1、德国农民战争·路德教派的确立

2、闵采尔 德国农民战争的三个中心

3、路德教派的确立

4、斯拜尔会议 奥格斯堡和约

(四)加尔文教与瑞士的宗教改革

1、慈温利改革

2、加尔文与《基督教原理》

日内瓦神权共和国

(五)英国的宗教改革

1、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2、托马斯·克伦威尔

3、“血腥的玛丽” 《三十九项信条》

(六)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运动

1、特兰托宗教会议

2、耶稣会 伊格纳修·罗耀拉

六、复习思考

“海尔布琅纲领”

1、如何评价耶稣会?

2、如何评价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3、加尔文教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

4、路德新教的局限性有哪些?

5、马丁·路德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6、15—17世纪“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

七、其它教学环节

读书(可自选):

布瑞克:《1525年革命》或自选

八、参考论著

孔祥民:《马丁·路德的转变》,《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张笑梅:《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社会功能》,《史学月刊》1994年第6期。戈振:《欧洲宗改改革的分期及若干问题》,《史学月刊》1991年第6期。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5期。

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一、课时:4

二、学习目标

本节内容主要叙述法国、英国、俄国和西班牙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以及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揭示了16世纪欧洲法、英等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特点,深刻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实质,并对欧洲诸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差异和其他学术问题进行科学地探讨及研究。

三、重点难点

(一)欧洲封建专制是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定产物。特定历史时期指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原始积累这两个运动正在同时展开。这时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势均力敌,处于相持阶段。

(二)欧洲各国封建专制的共同特点是:国王均是全国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封建阶级的总代表。他实行个人独裁,将行政、立法、司法权集于一身。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是 “君权神授”论,另外两大支柱是官僚制度和军队。人民(包括资产阶级在内)几乎没有民主自由的权利。除了上述共同特点外,法、英、俄、西四国专制制度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四、基本概念

胡格诺战争 南特敕令 圈地运动 新贵族 重商主义 伊凡四世 立窝尼亚战争 腓力二世 再浸礼派

奥兰治·威廉

尼德兰圣像破坏运动 阿尔伐公爵 根特协定 阿拉斯同盟 乌特勒支同盟 联省共和国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五、基本内容

(一)法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1、英法百年战争 奠定法国统一的基础

2、路易十一:消灭勃艮第公国,扫除中央集权障碍。

3、法兰西斯一世:加强王权 掠夺意大利的战争 1494-1559,收复加来港,占领麦茨、土尔和凡尔登城;

4、亨利四世:专制制度基本定型,但胡格诺战争却削弱王权

5、路易十三:黎塞留改革,强化王权

6、路易十四:“朕即国家”

(二)英国都铎王朝的专制制度

1、都铎王朝的简要世系

2、都铎王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3、都铎王朝加强专制制度的主要措施

(三)俄国留里克王朝专制制度的巩固

1、沙皇专制制度的确立

2、对外扩张

3、立窝尼亚战争

4、农民处境的恶化和波洛特尼科夫起义

5、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

(四)西班牙的专制制度

1、工商业的发展

2、农业的落后

3、王权的加强

4、腓力二世的反动统治

(五)尼德兰革命

1、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与阶级关系的变化

2、西班牙的专制统治

3、革命的爆发

4、游击战争和北方起义

5、南方的斗争和根特协定

6、南北分裂和联省共和国的成立

“乌特勒支同盟” 联省共和国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六、复习思考

1、试析尼德兰革命的特点。

2、试析16世纪西班牙经济发展的特点。

3、试析俄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

4、试分析英国16世纪前后期对外贸易的不同特点。

5、为什么说法国的君主专制最为典型?

七、其它教学环节

读书:

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或自选)

八、参考论著

《论英国都铎专制君主制的有限性》阎照祥,《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伊丽莎白政府与尼德兰革命:均势外交政策》夏继果,《首都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尼德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局限性及其发展趋势》,金志林,《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5期。

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和日本

一、课时2

二、学习目标

了解在西欧跨入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停滞在封建社会的史实,明确明帝国和日本巩固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以及东亚诸国在当代落后于西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深刻认识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的初步形成。

三、重点难点

(一)中国封建专制的特点:宦官专权、首辅当政、社会矛盾激化、实行落后于时代的封闭政策。

(二)日本专制制度的形成:16世纪是日本从封建割据走向统一、封建专制形成时期。日本虽然结束了100年的“战国时代”,但是封建统治却进一步强化了。丰臣秀吉时期采取了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

四、基本概念 刘瑾 严嵩 张居正 郑和七下西洋 王守仁 李贽 李时珍 徐光启

室町幕府

战国时期

织田信长

德川家康

丰臣秀吉

李舜臣

五、基本内容

(一)明代中国专制统治的强化

1、宦官专政与内阁纷争

2、土地兼并与农民起义

3、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4、明代的海外贸易、海禁政策和西方殖民者的对华侵略

5、文化与科技

(二)16世纪封建统治重建中的日本

1、“战国”时代的政治概况

2、农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3、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重新统一日本

4、丰臣秀吉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

5、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及其失败

六、复习思考

1、日本战国大名的经济政策及评价。

2、明代君主专制和西欧君主专制的区别。

七、其它教学环节

课后研究与讨论:

试分析亚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以中国和日本为例)

八、参考论著

刘毅:《日本早期封建制的几个特点》,《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吴之桐:《论日本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日本封建制的特征及发展轨迹》,《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陈梧桐:《明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作用》,《光明日报》1999年6月4日。许擅:《关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和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再思考》,《光明日报》2000年3月3日。

第二章 工业革命前的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一、课时4

二、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行轨迹,揭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阶级关系和发展规律。研究英国革命发生的条件、革命的过程、国王和议会的斗争,追寻英国最早建立政治民主化的原因。

三、重点难点

1、革命前的英国。从资本主义渗入到农村、清教运动、议会与国王的斗争三个方面介绍英国革命的背景。

2、英国革命的进程。革命是沿着上升期,下降期,半上升期的路线发展的。要讲清革命开始沿着上升路线发展以及革命下降和倒退的原因。

3、革命后的英国。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内阁制的形成、议会权力增大、辉格派和托利派长期活跃于政坛四个方面介绍英国政治体制演变的情况。指出英国选举制度的严重弊病。

四、基本概念

英国国教

清教

斯图亚特王朝

查理一世

斯特拉福

“根枝请愿书” 《大抗议书》

克伦威尔

马斯顿战役

独立派 纳斯比战役平等派 李尔本 立宪君主制 蒙克

“人身保护法” 辉格派 托利派 奥伦治·威廉 沃尔波

五、基本内容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

1、社会经济条件:资本主义深入农村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阶级前提:阶级关系的变化

3、思想前提:清教运动的兴起

4、政治条件:英国特有的议会传统

5、君主专制制度的相对虚弱

表现:没有常备军;官僚机器规模较小; 英王不得不经常求助于议会补助。

6、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与国内矛盾的激化

(二)革命的开始与第一次内战

1、苏格兰人民起义·革命形势成熟

①苏格兰人民起义——导火线

②“短期国会”(1640、4、13——5月初)

2、“长期国会”的召开——革命的开始

①处死宠臣斯特拉福和大主教劳德

②初步确立立宪君主制的基本原则

③废除主教制与《大抗议书》的通过

3、第一次内战的爆发

(三)两次内战之间的政治斗争

1、第一次内战后英国国内形势

2、长老派同独立派之间的斗争平等派 李尔本

3、独立派与平等派的斗争

4、独立派与平等派的重新联合

(四)第二次内战和共和国的建立

1、第二次内战与王党的失败 1648、2-1648、9 普莱斯顿战役

2、普莱德清洗

3、处死国王与共和国的建立:1649、5

4、镇压平等派运动与掘土派运动

5、对外继续殖民掠夺:

征服爱尔兰(1649)与苏格兰(1651)发动第一次英荷战争:1651颁布《航海条例》

6、建立护国公制:1651年

(五)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 1、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蒙克将军

2、复辟时期的政治与经济状况 3、1688年“光荣革命”:“双王统治”

(六)17世纪英国文化、思想的发展

1、约翰·米尔顿

2、詹姆斯·哈林顿

(七)1689—1742年的英国

1、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2、内阁制的形成

3、王权的衰落、议会权力的增长

4、辉格派的政治优势

六、复习思考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

2、如何评价英国革命初期长期议会活动的意义?

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特点。

《布雷达宣言》 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

4、论述英国人民群众与英吉利共和国的关系。5、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原因。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7、为什么光荣革命后辉格派长期在政治上占优势?

七、其它教学环节

专题讨论:英国人民群众与英吉利共和国的关系。

八、参考论著

蒋孟引:《英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阎照祥:《“光荣革命”后英国贵族集团的若干特征》,《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王晋新:《关于17世纪英国内战成因研究的学术回顾》,《世界历史》1999年第4期。

陈祖洲:《斯图亚特王朝早期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第二节 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

一、课时4

二、学习目标

本节通过讲述17—18世纪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国家的历史,揭示这一时期,欧洲大陆历史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重大影响,尤其是三十年战争后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欧洲各国的改革,阐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必要性。

三、重点难点

1、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法国最为典型,路易十四时期加以巩固和完善的法国专制制度具有“朕即国家”、“君权神授论”、对贵族实行怀柔政策、实行思想专制、推行重商主义等诸多特点。

2、三十年战争。这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分析这场战争的国内原因和国际原因。掌握战争进程中的捷克、丹麦、瑞典、法国—瑞典四个阶段。认识战争的历史意义。

3、农奴制第二版(又叫“农奴制再版”)。16世纪在中、东欧农奴制的卷土重来,要分析出现这一历史倒退现象主要原因,并指出其抑制经济发展的后果。4、17——18世纪的俄国。农奴制度通过1649年的《法律大全》得以巩固和完善。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一次“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尽管全面西化,但未想触动俄国农奴制的社会基础。

5、开明专制。分析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里萨及其子约索夫二世、普鲁士国王菲特烈二世和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进行的“开明专制”的改革的目的、措施和结果。

6、西欧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其规模和影响大大超过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起源于英国,高潮在法国,扩大以北美为代表。分析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学说的思想基础和重要意义。

四、基本概念

路易十四(1638—1715)

“农奴制第二版” 开明专制 彼得一世

北方战争(1700—1721)叶卡特琳娜二世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洛克(1632—1704)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

五、基本内容

(一)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法国

1、波旁王朝早期的法国与投石党运动

2、路易十四与“朕即国家”

3、科尔伯的重商主义与“太阳王”的殒命

4、路易十五与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危机

(二)分崩离析与经济落后的德意志

1、三十年战争:将四分五裂的局面固定下来

2、经济落后

3、奥地利的“开明专制”

4、普鲁士的兴起与“普鲁士精神”

(三)封建农奴制的俄国 1、17世纪的俄国社会

2、彼得一世改革

3、叶卡特琳娜二世与俄国的“开明专制”

(四)波兰、瑞典和丹麦

波兰的三次被瓜分

古斯塔夫·阿道尔夫和瑞典 丹麦

(五)西欧的启蒙运动

1、启蒙运动的背景

2、启蒙运动的开始 英国:霍布斯、洛克

3、启蒙运动的发展(法国)①大资产阶级:伏尔泰、孟德斯鸠 ②小资产阶级:卢梭

③中等资产阶级:重农学派、百科全书派 ④下层人民:梅叶、马布利、摩莱里

六、复习思考

1、分析波兰衰落的原因。

2、介绍启蒙运动的代表和他们的主张。

3、西欧启蒙运动出现的背景及其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4、普鲁士是怎样建立的?

5、分析三十年战争产生的原因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6、“农奴制第二版”产生的原因。

七、其它教学环节

读书(可自选): 《路易十四时代》

八、参考论著

李明:《彼得一世改革体制与俄国现代化方向》,《求实学刊》1996年第6期。部彦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世界历史》1993年第11期。徐晓明:《论近代史上法国经济落后于英国的深层原因》,《海南师院学报》。朱志忠:《十九世纪末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蜕变》,《史学集刊》1998年第1期。

第三节 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衰落

一、课时4

二、学习目标

了解17世纪初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历史,认清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东方诸国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由于东方诸国内部的闭关自守,从而认识到改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点、难点

1、明末清初的中国。明清之交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中国出现剧烈动荡。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清初盛世、清初政治稳定的原因和明清文化的发展。

2、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明确日本“幕藩体制”的特点,分析日本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中社会各阶层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其作用。

3、莫卧儿帝国。抓住莫卧儿帝国由盛至衰这一主线,分析帝国强大的基础和衰落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认清帝国国力的衰竭,为英国征服印度开辟了道路。

4、奥斯曼帝国的强盛与衰落。抓住帝国盛、衰这条主线,解释清楚帝国盛衰的原因。衰落的奥斯曼帝国在崛起的俄国扩张面前步步后退,产生了19、20世纪的东方问题。

四、基本概念

幕藩体制 巴布尔 马穆鲁克 阿拔斯王朝

五、学习内容

(一)明末清初的中国

1、明末农民起义与清军入关

2、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4、明清时期的学术文化

(二)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德川幕府的建立:1603年,德川家康

2、德川幕府的对内政策:①幕藩体制

②四民制度

③推崇儒学

3、德川幕府的对外政策:锁国政策

(三)莫卧儿帝国

1、莫卧儿帝国的建立

2、阿克巴与印度的统一

3、“黄金时代”中的危机

4、奥朗则布与莫卧儿帝国的盛衰

(四)奥斯曼帝国的强盛与衰落

1、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与向欧洲的扩张 2、16世纪向亚非的扩张:巴耶塞特二世

谢里姆一世的远征

3、苏里曼一世的征战:帝国的全盛时代

4、全盛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

六、复习思考

1、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

2、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中,造成西强东弱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3、论军事采邑制在奥斯曼帝国建立和衰落中的作用。

4、幕藩体制的腐朽性和反动性表现在何处?

七、其它教学环节

课后研究或讨论:

试分析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衰败及其原因。

八、参考论著

高翔:《18世纪清帝国的盛衰之变》,《光明日报》2000年6月30日。彭达成:《明清两朝灭亡原因的对比研究》,《湖南师大学报》1998年第6期。赵连泰:《日本幕府政治浅论》,《北方论丛》1986年第4期。

娄贵书:《幕藩体制—商品经济的温床》,《贵州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

第四节 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一、课时2

二、学习目标

本节通过讲述西欧主要国家殖民扩张的历史,揭示西欧的扩张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一体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西欧各国在海外霸权的演变历史,说明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认识到,西欧的殖民扩张既使原本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了一体化,同时,也给世界的秩序造成了许多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而正是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构成了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主体,双方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人类历史向新的更高的阶段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

三、重点、难点

1、荷、法、英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分析西方殖民扩张过程中主角的转换,荷兰、英国相继称雄的原因。西方殖民国家不惜以战争和暴力形式来争夺霸权,封建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政策的不同和殖民地发展的差异,决定了争霸斗争的胜负。

2、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把握东西方力量对比强弱变化的发展势态,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政策等方面,总结西方取代东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和东方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3、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从政治、经济的发展,人种、物种的交流和世界各地的分工等方面阐述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历史进程。

四、基本概念

尼德兰革命 奴隶贸易 《航海条例》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

五、基本内容

(一)西欧各国的海外殖民扩张 ①葡、西两国海外扩张及其海上霸权的丧失 ②荷兰的殖民扩张 ③英国和法国的海上争霸 ④西欧各国海外扩张的影响

(二)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

西方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

首先,西方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迅速走向世界,他们霸占了世界主要贸易航道,夺取了重要战略据点,把许多地区和国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任意加以宰割,从而养肥了本国的资本主义。

其次,文艺复兴为西方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及掠夺榨取行为提供了精神上的准备。

第三,宗教改革的积极作用。

第四,西方在国内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东方落后的原因

第一,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

第二,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打击工商业 第三,东方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第四,东方国家维护传统的教化,禁锢非正统的思想

(三)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 世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全球均势的变化 全球文化的交流

六、复习思考

1、比较早期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特点。

2、简述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世界地区联系加强的表现。

3、列举早期殖民主义进行殖民掠夺的行径及造成的后果。

4、简述西欧列强向海外扩张的历史背景。

七、其它教学环节

讨论:分析英国在殖民争霸中取胜的原因 读书:《殖民主义史》(非洲卷)

八、参考论著

陈乐民等:《欧洲文明扩张史》,东方出版社1999年。

王韵华:《略论近代资本主义殖民政策的演变》,《历史教学》1998年第8期。高岱:《西方学术界殖民主义研究评析》,《世界历史》1998年第2期。姜守明:《英国早期殖民扩张与民族国家的发展》,《杭州师范学报》2000年第2期。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第一节 美国革命

一、课时4

二、学习目标

系统地学习美国第一次革命的历史进程,深刻认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革命爆发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背景,全面了解革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和丰硕民主成果。其中,应对此时期影响北美的进步社会思潮进行评述。还要对《联邦宪法》的产生、它的重要内涵和社会意义等做深刻的阐释。此外,还应注意开拓视野,对美国革命的性质、意义、局限性以及美国独立对世界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等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三、重点难点

(一)北美殖民地时期。从殖民地时期广泛存在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民主因素,分析美国式民主产生的独特环境。

(二)杰弗逊的美国革命的思想。

(三)革命时期进行的民主改革。

(四)《联邦宪法》正式确立了美国式的民主制度。正确评价宪法含有的民主因素,指出这些民主因素在世界上的示范意义,并指出宪法中存在的保守因素。

四、基本概念

1787年宪法 谢斯起义 萨拉托加大捷 独立宣言 乔治·华盛顿 列克星顿枪声 大陆会议 东印度公司

五、基本内容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特点

詹姆斯城及其他英属北美殖民地城市的建立 英属北美殖民地上的居民类型 白人契约奴制和黑人奴隶制度 北美殖民地的分类 “大觉醒运动”

(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启蒙思想的传播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统一的市场 共同的文化 特有的性格 启蒙思想的传播

本杰明·富兰克林 托马斯·杰斐逊

美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善于钻研。为了传播文化,培养人才,富兰克林曾创办北美第一个图书馆,组织了北美第一个哲学会、创建宾夕法尼亚大学。他在自然科学领域也造诣精深。在政治上,富兰克林提出了著名的奥尔巴尼联盟计划,主张各殖民地组成联盟,维护北美人民的利益。在独立战争期间,参加了起草《独立宣言》的工作,后又出使法国,并说服法国支持北美的独立行动。建国后参加了制定宪法的工作。富兰克林为美国的独立民主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

美国总统,政治家。毕业于威廉·玛丽学院。在宗教思想方面,他是自然神论者,主张宗教信仰自由,曾执笔《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为北美的宗教自由做出贡献。在社会思想方面,他反对奴隶制度,同情印第安人的遭遇,主张发展小农经济。在政治方面,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主张信仰平等、自然权利和人民主权学说,并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反英斗争中去。1775年参加大陆会议,起草《独立宣言》。后任弗吉尼亚州长,出使欧州,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维护国家主权做出贡献。联邦建立后任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和第三任总统。他是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奠基人。

(三)矛盾的激化·武装斗争开始·宣布独立 矛盾的激化

“印花税法案” “汤森法案”

“通讯委员会” 不饮茶运动 第一届大陆会议 武装斗争的开始

“一分钟人” “列克星顿枪声” 乔治·华盛顿 “大陆军队” 矛盾的激化·武装斗争开始·宣布独立 舆论的变化 潘恩及其《常识》 《独立宣言 》的通过

《独立宣言》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文件。它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马克思称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的发表,大大地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

(四)艰苦的战争·光辉的胜利 艰苦的战争

战争初期北美方面遇到的军事上的挫折 北美军队的反攻 萨拉托加大捷 光辉的胜利 法国的参战 约克镇战役 《巴黎和约》

(五)杰斐逊与民主改革 反英战争期间取得的民主成果

首先,大多数州都制定了州宪法,使得州政府受到成文宪法的约束。

其次,各州的政治进一步民主化了,这在州宪法的内容中有所表现。

美国革命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

第二,西部土地问题未能解决。

(六)谢斯起义·《联邦宪法》 谢斯起义

谢斯及其起义 《邦联条例》 《联邦宪法 》的制订 《联邦宪法》的内容及意义

六、复习思考

1、怎样理解英属北美殖民地具有较广泛的民主因素?

2、正确理解北美经济发展与社会舆论(启蒙思想)在独立运动中的关系。

3、为什么把独立战争看作美国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4、1660、1663年,英国对北美殖民地颁布的“列举商品法”等法令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5、为什么1776年以前北美殖民地大多数人仍幻想同英国和解,不敢公开提出独立?

6、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正确理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国际性战争的性质与国际关系的性质。

7、如何认识独立战争的正义性。

七、其它教学环节

读书:《常识》

讨论:如何评价“美国开国三杰”

八、参考论著

张友伦主编:《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人民出版社1993年。《关于独立战争的美国史学》张友伦,《南开学报》1981年第4期。《试论美国独立战争的必然性》张友伦,《历史教学》1982年第8期。《潘恩的民主思想与美国独立战争》鲍日新,《世界历史》1991年第2期。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

一、课时

二、学习目标

应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中斗争最为激烈、反封建最为彻底、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和深刻了解法国大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革命进程中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中各个阶级、各个党派斗争的主要内容;弄清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以及法国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三、重点难点

(一)旧制度的危机。

(二)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重点讲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取得政治权利的过程。

(三)“八九年原则”和旧法国改造。是法国革命的重点内容。通过革命后采取的八月法令、人权宣言等改革措施,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确立。剖析《1791年宪法》,分析1791年8月10日起义的原因。

(四)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重点分析吉伦特派的政策,指出其进步政策的作用。指出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斗争的实质与后果。

(五)雅各宾派专政。这是法国革命的最高阶段。全面介绍雅各宾派采取的各项民主政策和措施,分析其民主和进步性,并具体分析其恐怖政策的作用,客观评价罗伯斯比尔、丹东等人对革命的功与过。

四、基本概念

第三等级

三级会议

网球场宣誓

国民自卫军

巴士底狱

西哀耶斯

八月法令

《人权宣言》

罗伯斯比尔

吉伦特派

巴黎公社

瓦尔米战役

平原派

山岳派

法立西第一共和国

忿激派 1793年宪法

热月政变

五、基本内容

(一)革命形势的成熟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

2、阶级关系的变化:阶级基础

3、对外战争的失利:加剧封建危机

4、经济改革的失败:杜尔阁、内克改革

5、群众运动的高涨:累维伊养事件

(二)三级会议和革命的爆发

1、三级会议的选举与召开:1789、5、5

2、“国民会议”与“网球厅宣誓” 1789、6、17

3、制宪议会的召开:1789、7、9

4、革命的爆发

(三)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1、制宪议会与八月四日之夜

2、君主立宪派统治及改造法国的措施

3、十月事件与马尔斯校场事件

4、政治俱乐部的出现与活跃

5、外国的武装干涉与1792年8月10日革命

(四)吉伦特派的统治

1、瓦尔密大捷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2、吉伦特派与山岳派的斗争

3、吉伦特派的垮台

(五)雅各宾派专政

1、雅各宾派执政时的国内外形势

2、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

3、革命民主专政的建立及恐怖统治

4、雅各宾派内部的斗争

(六)热月党与督政府

1、热月党的统治措施

2、热月党的“秋千政策”:芽月起义与牧月起义 基贝隆战役与葡月暴动

3、《1795年宪法》与督政府的成立:1795.10.26

4、巴贝夫的平等派运动

5、督政府的统治危机

六、复习思考 1、1774年杜尔阁的改革为什么失败?

2、剖析启蒙运动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与革命发展中的作用。

3、试分析1792年8月10日起义的原因。

4、试剖析雅各宾专政的历史教训。

5、试析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6、试评吉伦特派倒台的基本原因及其历史功绩。

七、其它教学环节

讨论或小论文:试评价雅各宾革命民主专政。读书:《法国革命史》或自选

八、参考论著

刘宗绪主编:《改变世界历史的25年:法国大革命探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乔治·勒费弗尔:《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

刘宗绪:《法国大革命的根本任务和革命的上升路线》,《世界历史》1981年第2期。

洪波:《法国大革命与近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华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5期。

郭华榕:《1789—1879年法国政治危机浅析》,《史学月刊》1998年第6期。王静:《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研究综述》,《山东师大学报》1992年第5期。

第三节 拿破仑帝国

一、课时4

二、学习目标

追寻这段历史的轨迹,揭示此时期法国国内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帝国时期法国的内政、外交、对外战争以及它们对欧洲政治走向和世界格局所发生的重大影响,深刻认识拿破仑帝国从诞生、强盛到走向衰落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并对与拿破仑帝国相关的其他重大学术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讨。

三、重点难点

(一)雾月政变。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的过程和目的。拿破仑专制使资产阶级革命果实得以保留。

(二)从执政府到帝国与大帝国的兴衰。分析和评价拿破仑执政期间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分别介绍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进步性及其掠夺性。

(三)帝国的覆灭。讲述帝国灭亡的过程,重点分析帝国灭亡的原因。

四、基本概念 拿破仑 执政府 雾月政变 共和八年宪法 《教务专约》 重商主义 吕内维尔和约 亚眠和约 拿破仑法典 法兰西第一帝国 特拉法加海战 奥斯特利茨战役 莱茵邦联 耶拿战役 提尔西特和约 大陆封锁体系 莱比锡战役 元老院 滑铁卢战役

五、基本内容

(一)从执政府到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1802年终身第一执政→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二)拿破仑帝国的对内政策

1、镇压王党和雅各宾派残余势力,维护资产阶级和富裕农民的利益;

2、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统治;

3、改革财政,重振经济

4、改革币制,稳定币值

5、重视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三)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1、六次反法联盟及其胜利原因

2、大陆封锁体系

3、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

反侵略战争→《提尔西特和约》→侵略战争

(四)拿破仑帝国的衰落

1、拿破仑帝国的危机

2、第六次反法同盟与拿破仑的退位 1814、3底,联军攻占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流放

3、波旁王朝复辟与拿破仑的复出

4、第七次反法联盟与拿破仑的彻底失败

六、复习思考

1、应该怎样理解恩格斯所言:“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末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的普遍含义。

2、怎样认识拿破仑的军事家才能和他的对外战争。

3、拿破仑帝国衰落的原因剖析。

4、试分析拿破仑时代在法国和欧洲的历史地位。

5、谈谈你评价拿破仑时所依据的原则。

七、其它教学环节

专题讨论或作业:分析评价拿破仑帝国内外政策及拿破仑帝国衰落的原因。

八、参考论著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商务印书馆1978年。李元明:《拿破仑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罗荣渠:《论拿破仑专制和法国资产阶级强化国家机器的历史教训》,《历史研究》1979年第6期。

张芝联:《关于拿破仑的评价及其方法问题》,《文史哲》1988年第3期。郭华榕;《农民、土地与拿破仑——试论生产关系的一种政治作用》,《史学月刊》1992年第2期。

第四节 维也纳会议与19世纪前半期的革命运动

一、课时6

二、学习目标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维也纳会议、1848年欧洲革命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维也纳会议是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各封建君主国为恢复封建秩序而召开的一次分赃会议,要了解会议的内容、目的,分析掌握其实质,认清神圣同盟的反动作用。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要掌握其原因、性质和特点,认识到无产阶级已成为这次革命的主力军。拉丁美洲革命是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爆发的民族解放运动,要分析掌握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历史意义,特别要认识主要革命领袖的活动及其贡献。

三、重点难点

(一)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对于革命运动的镇压。维也纳会议是近代欧洲最重要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建立的“神圣同盟”是封建势力的一次反扑。“神圣同盟”镇压了19世纪20年代的欧洲革命,同时也导致了自身的瘫痪。

(二)1848年欧洲革命。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欧洲革命。各国革命的总目标一致,但任务各不相同。比较法国、德国革命中资产阶级的特性,总结1848年革命失败的原因。

(三)拉丁美洲革命运动。从殖民政策、社会矛盾、拿破仑战争三方面分析革命的背景。从两个阶段了解革命的进程,分析第二阶段成功的原因。

四、基本概念

维也纳会议

神圣同盟

希腊民族解放战争 十二月党人起义

杜桑·卢维杜尔

多洛雷斯呼声

西蒙·玻利瓦尔

何塞·圣马丁

瓜亚基尔会晤

阿亚库乔战役

法国二月革命

六月起义

路易·波拿巴

秩序党

德国三月革命

法兰克福议会

维也纳三月革命

青年意大利党

马志尼

加里波第

五、基本内容

(一)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对于革命运动的镇压 维也纳会议 “最后总决议” 维也纳会议的性质

神圣同盟对于革命运动的镇压 神圣同盟的瓦解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神圣同盟对欧洲革命运动的镇压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二)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革命前的拉丁美洲 殖民统治的危机 海地革命 杜桑·卢维杜尔 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 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独立战争 南美的独立战争

西蒙·玻利瓦尔 何塞·圣马丁 瓜亚基尔会晤 巴西的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三)1848年欧洲革命 革命的任务

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解决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但各国面临的具体任务不完全相同。

法国二月革命 德国三月革命 奥地利革命 意大利革命

居赛普·马志尼与“青年意大利党” 居塞普·加里波第

六、复习思考

1、以复辟王朝为例,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后封建王朝复辟的性质问题。

2、巴西革命为什么没有像西属拉美那样爆发为一场大规模独立战争?为什么能够自上而下地宣布独立?

3、从维也纳会议剖析近代欧洲历史的曲折性与复杂性。

七、其它教学环节

读书:《拉丁美洲史稿》

讨论:以复辟王朝为例,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后封建王朝复辟的性质问题。

八、参考论著

韩承文主编:《1848年欧洲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钱乘旦:《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历史局限及其影响》,《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3月。

秦海波:《试论墨西哥独立运动的特点和性质》,《拉丁美洲史论文集》东方出版社1986年。

世界近代现代史策略 篇3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 情境教学 专题复习 世界近代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99

一、教学立意

本课尝试创设、利用“泰坦尼克号”这一特殊情境,让学生认识近代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科技、经济的推动作用,近代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近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迁,进而使学生掌握透过现象认识历史规律、本质的能力,以全面、辩证的方法理解近代人类的经济、文化、政治活动对世界面貌的改变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和文字资料]影片的原型事件发生于1912年4月15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运轮船“泰坦尼克号”在从英国南安普顿到美国纽约的处女航中撞到冰山,船身裂为两半沉入大西洋底,船上1500名乘客、船员丧生,这场海难被认为是20世纪人间十大灾难之一。该事件留给后人思考的绝不仅仅是悲剧本身……

(二)复习专题:科技改变世界

1.呈现“泰坦尼克号”图片及相关资料

“泰坦尼克号”全长约269.06米,宽28.19米,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4米,注册吨位为46328吨(净重21831吨)。

对比参考数据:长度相当于两个半足球场,宽度和高度大约相当于半个足球场。

教师: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学生:钢铁。

相关资料呈现: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机器的广泛应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钢铁作为工业生产、铁路建设和建筑领域的主要原材料被大量生产和使用,钢铁工业成为近代国家的基础工业部门,其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钢铁工业的产量和技术水平达到一个顶峰,称为“钢铁时代”。“泰坦尼克号”正是与巴黎艾菲尔铁塔一起,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钢铁构造物。

教师:这个庞然大物是如何驱动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本文第一幅图中的四个巨大烟囱。)

学生:蒸汽机。

2.呈现“泰坦尼克号”蒸汽机组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泰坦尼克号”是以煤为燃料产生蒸汽推动蒸汽机工作的,船上有25台双端锅炉和4台单端锅炉,它们的动力来自159台煤炭熔炉,它们24小时源源不断为“泰坦尼克号”提供维持强大动力的蒸汽,动力系统由3套主机组成,其中2套为4汽缸往复式蒸汽机,另外1套为蒸汽轮机。“泰坦尼克号”的主机功率超过51000马力,因此其最大时速可以达到24节(时速44公里)。

教师:这个时代还有哪些动力可以选择?

学生1: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技师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学生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动机和内燃机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教师:“泰坦尼克号”虽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但由于蒸汽机具有输出功率大、维护成本低廉的优势,大型轮船直至今日仍主要使用蒸汽发动机。

把钢铁和蒸汽机完美结合成一件堪称艺术品的杰作,应归功于近代造船工业的进步。

3.呈现“泰坦尼克号”头等舱豪华大楼梯和硕大螺旋桨图片及相关资料

“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是一个技术成就的代表作品。其安全性尤被津津乐道:2层船底,由带自动水密门的15道水密隔墙分为16个水密隔舱,跨越全船。16个水密隔舱防止她沉没。其中任意2个隔舱灌满了水,她仍然能够行驶,甚至4个隔舱灌满了水,也可以保持漂浮状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并总结延伸):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用蒸汽机带动明轮(船身安装巨大水车状轮桨)为动力装置的近代轮船,今后一百年中轮船制造快速发展,“泰坦尼克号”充分体现了最主要的两大进步:体型巨大,载客、货能力激增;用船尾螺旋桨代替效率低、易损坏的明轮。

教师:除了上面所述,两次工业革命期间还有哪些新发明、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交通、生活领域的?

4.呈现《泰坦尼克号》影片中灯火辉煌的夜景和电报收发室传阅冰山情况电报的视频片断(略)

这个教学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总结电力的广泛应用,远距离通讯技术的发明应用等等(可列表归纳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及新兴工业部门)。

教师:还有些重要成果是非物质、非技术性的。

5.呈现“泰坦尼克号”的背景资料和船厂图片

1901年白星公司被美国财阀朱利厄斯·皮尔庞特·摩根的IMM国际海运公司收购之后,他的目标是卡纳德公司。白星公司曾一度在竞赛中被甩到了后面。有IMM作后盾,白星公司决定迎头赶上,准备建造三艘空前规模的巨轮。这三艘史无前例的巨船,不仅在吨位上而且在速度和豪华程度上,将成为无可争议的大西洋航线霸主。

学生:(回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历史性变革,第一次是从手工到工厂的巨变,工厂的出现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第二次是由企业到托拉斯的变革,即由自由竞争向垄断企业的过渡。生产社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人类的生产生活秩序被大大改变了。

教师:两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发明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劳动生产率飞速提高,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资产阶级将整个世界纳入其政治、经济轨道,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整个世界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拓展思考环节:这一两百年来,资产阶级昂首阔步、自信满满,开辟了属于他们的时代,并以为掌控世界的目标唾手可得,征服自然指日可待。

6.总结“泰坦尼克”取自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名,象征力量和庞大

美国《造船专家》杂志认为其“根本不可能沉没”。有位船员在航行中对二等舱一位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惊醒了一切,也将永远让人们牢记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价。人类需要学会谦虚谨慎和懂得保持敬畏之心。

一是科技进步永无止境。有资料表明,“泰坦尼克号”上所使用的钢板含有许多化学杂质硫化锌,长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钢板更加脆弱。伟大的“钢铁时代”生产出来的钢材,若以当今的标准来看,根本不能用来造船。正如19世纪末的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物理学大厦”已经落成,后世的物理学家将再无重大问题可供研究突破,旋即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横空出世。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人类万万不能盲目自信、故步自封,亟需谦虚谨慎且探索不息。

二是自然力量不可抗拒。影片中“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和折断沉没的例子其实并不罕见,回顾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对自然的所谓成功征服,都伴随着自然对人类或直白或隐晦、或当前或长远的“回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脆弱而渺小的,我们可以适应它、利用它,甚至合理改造它,但不是征服。人类只有敬畏自然,才能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结语

把握时机,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创设出生动而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把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专题复习课进行改进,对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有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学实践值得历史教师不断探索和完善。

世界近代现代史策略 篇4

纵观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 我们会发现中国命运与世界形势息息相关。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史序论》一文中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分为三个时期, “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殊性及“纲要”课这一独特的教育功能, 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使学生形成完善而正确的世界意识。而所谓历史教学中的世界意识, 是指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 正确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整体关系的意识, 从世界的大视角来关注国家的命运, 从国家的演进历程来洞悉国家的发展脉络。既从世界看中国, 也从中国看世界。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这种意识, 笔者以讲述近代中朝藩属关系的发展为例。

近代清王朝与朝鲜之间的关系非常特殊。在清朝皇帝的眼中, 朝鲜虽列在外藩, 但“世笃恭顺, 虔修职贡”[1], 因此“竟与世臣无异”。[2]但1895年4月, 一纸《马关条约》, 则使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 “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3]。在教学中, 每讲于此, 学生必义愤填膺, 认为这是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又一体现。我们理解学生这一出于民族荣誉感的个人情感的宣泄,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事件放在世界的角度去分析, 放在中国大的环境背景中去揣度, 就会对此有一个新的认识。

首先, 要从“历史”看中国。中朝之间虽有宛若君臣、父子的藩属关系, 但是这种关系是非常松散的, 完全是一种口头上的承认, 属国只需要认可清廷的上国地位, 而对于属国的行政、外交、司法等内政, 清廷通常不加干预, 也可以说清廷与属国只是在道德礼节外壳下的尊崇关系。这种松散关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藩属体制的不稳定性。所以, 在近代历史上, 列强入侵中国大多会选择这些属国作为其跳板。也正是源于这种关系, 中国的士大夫面对属国时, 大多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形成一种认识:中国是世界的中心, 清廷是“抚御万邦”的使者。甚至片面地认为属国能否生存下去, 取决于清朝的给予。所以当属国遭遇冲击、侵扰时, 士大夫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失望、恐惧。至此, 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1875年, 日本炮击朝鲜江华岛时, 清廷对此的反应却是不予干涉。试想, 自认掌握着朝贡关系支配权的一方又何惧这种关系的破灭呢!此外, 向中国朝贡的国家不是固定不变的, 取消一些国家与中国的朝贡关系, 符合清朝的制度。所以, 甲午战争, 中国失去朝鲜, 对国人而言, 更多的是一种“面子”的丢失。从这个视角看待晚清中朝之间的关系, 虽大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懑, 但似乎我们也不应该过多的苛责清王朝。其实, 几千年的处置之道, 又怎能立即抛弃呢!所以教学中, 世界意识的培养应首先使学生明确要在“历史”中看历史。正如日本学者野村浩一所说:“对一个国家的国民来说, 对另一个国家、国民的认识和理解, 最终只能停留在自己所能认识、理解的范围之中。”[4]

其次, 要从“世界”看中国。自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拉开序幕始, 弹指一挥间, 西方探险家们不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举, 而且世界五大洲相对独立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从此, 东方人不再仅仅属于东方, 西方人也不再仅仅拥有西方。所以, 晚清的中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交织于一体。然而, 正当殖民主义的风浪撞击着世界每一块恬静的土地之时, 大清王朝依历史发展的惯性, 仍然力图发挥昔日的主角地位, 但无奈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当清朝的士大夫们捻须、踱步、捧着属国的臣服章文自诩之时, 近代西方的外交法则业已形成。此后, 资本主义国家“趋利逐益”的价值取向与大清王朝“以德怀柔远人”的处事原则在实际的外交运作中不断的碰撞并发生冲突。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判断孰是孰非的问题, 因为双方始终站在各自的立场, 以不同的价值取向, 外交原则判断是非。我们也只能说, 落于时势的陈迹终将被历史潮流所消除。从晚清中朝之间的藩属关系来看, 面对日本不断向朝鲜渗透, 清政府由最初的“不予理睬”到“以夷制夷”, 再到“积极过问朝鲜内政外交”, 这一系列举措, 可以判定清朝对朝鲜政策调整的方向, 即为借鉴国际关系法的某些条例加快中国与朝鲜属邦的融合。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 清朝的做法正逐渐偏离藩属体系的轨道。以“礼”、“德”维系的藩属关系在自觉不自觉中有了“条约体系”的痕迹, 清廷于无形中丧失了藩属关系。所以,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马关条约》中宣布朝鲜独立, 认为是清朝无能的体现。实际我们能够感受到清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内心的纠结与不舍。

最后, 要从“第三只眼”看中国。比讴歌和谴责更重要的是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晚清中朝藩属关系的解体过程中, 国人虽经历了内心痛苦的挣扎, 体味了不舍的放弃, 但是当我们放下感性的冲动, 平静地回望这段历史, 会发现这种变革带给中国的是外交近代化不可扭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外交进入国际社会, 虽是从西方列强用大炮迫使中国接受不平等条约开始的, 但也正是这种危亡之境, 催生了中华民族的近代民族觉醒。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 从南北洋通商大臣到交涉使司, 晚清外交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权力分散到外交权统一集中于中央的过程, 中国外交大体走上正常轨道。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人开始抛弃“天朝上国”的虚梦, 终于承认西方列强是平等的与国, 并试图与西方国家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国家间的关系。晚清的中国政府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实践中都开始与国际社会接轨。

从“历史”看中国, 会使我们体味先人的困顿;从“世界”看中国, 会使我们理解现实的力量;从“第三只眼”看中国, 会使我们感受理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502,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第35页。

[2]《清高宗实录》卷1312, 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第715页。

[3]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 三联书店1957年版, 第614页。

高中世界近代史总结 篇5

1、19世纪后斯以前,英国在外交上推行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的目的:维护欧洲大陆列强之间的均势,防止一国称霸,以维护英国的霸主地位

2、美国在“一战”前期保持中立的目的:等待争夺世界霸权的机会

3、巴黎和会上威尔逊宣扬“十四点原则”的目的:获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4、一战后,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目的:改变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独霸地位

5、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6、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7、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调整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8、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克服经济危机,挽救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9、罗斯福新政中成立联邦保险公司的直接目的:恢复银行信用

10、罗斯福新政中加强对工业计划性指导的主要目的: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11、1929——1936年期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复兴工业

12、法西斯势力上台后,英国面对挑战一心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稳定局势,维护既得利益

13、德日签订《-产国际协定》的真实目的:结成法西斯同盟,对外扩大侵略

14、1940年下半年,法西斯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巴尔干和地中海的主要目的:切断英国的远东航线,为闪击苏联作准备

15、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确立和维护世界霸权地位

16、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本目的: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17、美国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约组织的主要目的:遏制苏联

18、“二战”后西欧联合自强的根本目的:稳定与发展西欧资本主义

19、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抗衡美苏,加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联系,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上一篇:个体功能下一篇:小学生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