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调查报告(通用8篇)
近代史调查报告 篇1
罗荣桓故居位于湖南省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由S315省道与城关相连接。主要纪念设施有:异公享祠——罗帅故居、南湾古戏台、罗帅母校、罗帅铜像纪念广场、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等。
罗荣桓故居——异公享祠,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单层二进五开间设外廊,建于1914年。1915年上半年,13岁的罗荣桓与家人从新大屋迁居到此。至1927年4月离开家乡走上革命道路,他在这里断断续续度过了12个春秋。当年,罗荣桓把家乡当作从事革命活动的实验基地,在这里留下了一串串光辉的足迹。1983年10月罗荣桓故居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1月经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胡耀邦同志题写了“罗荣桓故居”牌匾;1995年被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国家列入“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同年又被湖南省旅游协会评选为“湖南百景”之一;2005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同年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被评为第四届“中国红色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十佳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2009年被湖南省纪委评定为“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同年被评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南湾古戏台,位于罗荣桓故居北面50米。这座建于清代中叶、古香古色的建筑,是1926年下半年罗荣桓在家乡开展农民运动时举行群众大会、进行演讲的地方。如今这里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帅母校“岳英小学”旧址——壼山公祠、令德公祠,位于罗荣桓故居斜对面,分别建于清朝嘉庆和道光年间。辛亥革命后,罗荣桓的父亲罗国理先生在此兴办了一所“罗氏高等国民小学堂”。从1914年入学至1917年底毕业,罗荣桓作为第一批学生,在这里读书三年。1926年11月,罗荣桓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时,在这里办起了农民夜校,成立了衡山县梦字九区农民协会。2002年修复后对外开放。
罗帅铜像纪念广场,位于南湾村南面的罗家山上,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80余亩,共分三级广场。其中第三级广场,即最高一级广场,为整个广场的主体和中心,占地约2000平方米。在该广场中心位置上坐东南朝西北、矗立着一尊高8.1米的罗荣桓元帅铜像。座基地刻着“罗荣桓元帅铜像”七个大字,为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
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位于罗帅铜像纪念广场西南侧,建于2002年,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陈列馆正门上的“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由薄一波同志题写。陈列馆采用中国传统庭院式布局,设有序厅、展厅、罗帅办公室卧室复原陈列室等展区,陈列面积约6100平方米。罗帅生平业绩陈列展分为五大部分,共展出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图)、珍贵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及实物、雕塑。
罗荣桓故居是镶嵌在湖湘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与南岳衡山、衡东绚丽的人文景观、迷人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是开展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是旅游观光线路上的一大“红色”景观。
罗荣桓故居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红色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十佳景区、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近代史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近代史,侵略,调查,社会群体,对策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是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和遭受巨大的灾难与痛苦、耻辱与不公的一段近代史, 是人们无法忘怀的屈辱史, 也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这段历史不应该也不容中国人民忘却。但是最近各个媒体却报道了我国公民对我国历史文化、重大事件遗忘和张冠李戴的尴尬事件。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社会群体对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认知程度, 使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传承。特针对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的各社会群体做了调查。
一、各群体对我国遭受侵略的重大事件的认知现状
(一) 认知程度呈现多样化
各社会群体对我国遭侵略的重大事件的认知程度呈现多样化。本次调查, 包括以下几类社会群体:在校大学生群体、普通工人群体, 中小学生群体、公务员群体、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其中公务员群体, 在校大学生群体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以本次调查中的“918事变”为例, 其中在校大学生群体的认知率为84.5%, 公务员群体的认知率为95.3%, 60岁以上老人群体的认知率为86.1%。而普通工人群体, 中小学生群体的认知程度较低, 普通工人群体的认知率为57.3%, 中小学生群体的认知率为72.3%。
(二) 对事件细节了解程度低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95%以上的人们知道日本侵华战争, 南京大屠杀等重大遭受侵略的历史事件。但是事件的具体时间、地点和事件发展的过程就只有少部分人清楚。以南京大屠杀为例, 知道大屠杀地点和死亡人数的占90%以上, 清楚屠杀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的只有50%都不到。而对于侵略者屠杀的残忍手断, 一些罪大恶极的行为更是知之甚少。
二、造成以上认知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 知识水平与年龄因素的影响
人们的年龄结构和知识水平是影响认知程度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 年龄在12岁以下的人群对于大多的事件了解相对较低, 只知道有日本侵华这一史事, 而对于中华名族抗战期间的具体事件知之甚少。以“918事变”为例, 清楚整个事件的只占30%左右, 而十二岁以上人群占到了80%左右。
(二) 获取此类知识的渠道差别大
人们所接收的教育和从事的职业不同, 导致了大家获取此类知识的渠道差别较大, 进而影响了各群体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认知情况。从参与调查的群体看, 公务员群体和在校大学生群体这两类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 除了在校的知识接收外, 大学生以及公务员群体在工作和学习之余会主动通过网络报道以及期刊报纸等渠道历史事件进行了解。而工人群体由于工作相对繁忙, 主动去接收网络和报刊信息的时间比较少, 导致工人群体对历史事件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
(三) 各群体关注历史事件的主动性不足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 人们忙于工作、培训、学习、升职等日常生活事物, 根本分不出多余的时间去关注时事新闻, 就更别说主动关心社会历史事件了。在被调查人群中, 大家只有在每年的纪念日等宣传活动时候才会被动的去了解各种纪念事件, 只有30%的人表示偶尔会去关注某些被侵略事件。
三、提高社会群体对重大历史事件认知程度的对策
(一) 深入开展“勿忘国耻”等宣传活动
“历史是名族的史诗”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米细勒如是说。因此, 应当大家国民的历史教育。在每年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 举办大规模的“勿忘国耻”等宣传活动和相关方面的知识竞赛, 让人们在活动中更加深入和透彻的了解近代以来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 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学校加强历史教育
现在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历史教育课程, 但在学校特别是中小学课程开设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 真正有兴趣学习的同学确很少。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 老师也墨守成规, 用满堂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灌输历史知识, 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并且容易遗忘。学校应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改革历史教育方式和方法。其次, 在校园多设置历史文化宣传栏, 定期更换宣传内内容, 这样以便让学生们主动了解历史事件, 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
(三) 加强国民历史教育
当今社区建设已经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程序。社区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 可以在社区设置历史文化专栏, 邀请社区党员在社区开展历史文化讲座, 组织社区居民参与有关的知识竞赛, 利用业余时间在社区播放历史纪录片等。通过社区的工作推动加强国民的历史认知。
(四) 提升社会文化氛围, 红色革命景区免费开放
在调查中显示有70%以上的外地人 (非自贡人) 都不知道江姐的故乡在自贡, 由此, 社会政府等机构应该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宣传, 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首先, 在七一建军节, 八一建党节等有纪念意义的节日, 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历史英雄事迹, 在广场上播放公益历史纪录片等。同时, 历史作为一种文化, 是全民族的财富。红色革命景区可以作为公益向国民免费开放, 让更多的人民了解历史。
历史是知识的海洋, 历史是智慧的结晶。历史教育的意义是无与伦比的, 在实现现代化事业的今天, 历史不应该成为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特别是近代史上中华名族遭受侵略、一代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不断的激励着全体人民奋发图强、努力创新;不断的激励着全体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徐家驹.中日历史共同研究之日方近代史论文剖析[K].2011 (2) .
[2]张广智.历史教育与现代影视[J].历史教学问题, 2003年2期.
近代以来开封民间器乐活动调查 篇3
近代以来,开封民间器乐十分繁盛,我们不仅要及时挖掘和抢救现存的民间乐曲,科学细致地进行记录和整理,还应该认真地学习,继承和研究它们,吸取其中宝贵的艺术营养。
关键词:器乐;民间;调查
开封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与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洛阳等城市一起被称为“中国六大古都”。悠久的历史,不仅给开封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也使开封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开封的民间器乐曲,就是这种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时期开封器乐活动的繁荣自不必说,清代以来,开封一直是地方首府的所在地,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除民间鼓吹乐继续活动外,随着地方戏曲和曲艺的迅速兴起,大批从事器乐演奏的民间艺人活跃在开封的戏曲、曲艺舞台上。
一、清代民间“玩会”的兴起促进了开封大鼓的发展
民间的“玩会”也蓬勃发展,一个新的民间打击乐种——“开封大鼓”作为”“玩会“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在各种民间庆典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近代最受开封人民喜爱的乐种。
民间“玩会“的活动仍主要集中在重大节日和大的庙会,每年的春节,各“玩会”之间都要互相拜访,途中边行进边表演。到了对方街道后,也要应邀表演一番。“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灯节,差不多每天街上有踩高跷、要龙灯、舞狮子等玩艺儿。还有“旱船”、“竹马”、“推小车”、“老背少”、“拾老四”玩意儿,表演者全是业余演员。伴随着这些玩意儿是十面大鼓和多面小锣,一排五面鼓、前后两排,鼓点雄壮整齐。”九月初五“鲁班庙会”是全市的“玩会”举行庙会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各街“玩会”在大鼓队的引导下聚集在鲁班庙,竞相表演各自的拿手节目。每年的三次“鬼节”,仍照例举行“城隍出巡”的仪式。民间“玩会”则是这种仪仗队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建国后的民间器乐活动
建国初期开封的民间器乐曲艺人队伍主要仍为三支:唢呐班、大鼓队、寺庙乐队。据解放初期的统计,开封市内的“花轿铺”有十八家,其中南京巷宋家的“林兴号”和前营门童家的“同兴号”,都有自家的唢呐班,其余各家均没有唢呐班,但各轿铺都与周围农村的唢呐艺人有联系,每有婚丧事就有各桥铺召集唢呐艺人前去演奏。
解放初期,开封市内和周围农村的民间“玩会”仍很普遍。市内几乎各街都有“玩会”,各个行业中也有“玩会”,在农村“玩会”遍布各个村庄。在“玩会”中,除表演“狮子”、“高跷”、“旱船”等民间游艺节目外,大鼓队是各“玩会”必不可少的,开封一向有“无鼓不成会”的说法,可见大鼓队在民间游艺活动中是何等重要,同时也反映“开封大鼓”深受开封人民的喜爱。
除大鼓队外,解放初期,开封的“腰鼓队”曾迅速兴起和活跃起来。随着开封的解放,革命根据地的“陕北腰鼓”也被带入开封,于是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一大批腰鼓队在全市各街道、各工厂建立起来。每有大的群众集会,都有腰鼓队的表演。在一九五三年婚姻法颁布以后,许多“新式婚礼”上也都有腰鼓队为之助兴。但由于开封是“腰鼓”鼓点少,队形及击鼓动作也缺少变化,听以几年后打腰鼓的高潮就低落下去了。
1980年,为了收集民间鼓吹乐曲牌,进一步提高唢呐艺人的社会地位,探讨对民间艺人的管理方式,原开封地区文化局举办了有十个县的唢呐艺人参加的“开封地区民间吹奏乐会演”。 1982年5月地区文化局又从杞县、通许、尉氏三县选出优秀民间唢呐艺人12人,组成“开封地区民间吹奏乐团”,应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邀请,到北京进行五天展览性演出,受到首都音乐界高度评价。“吹奏乐团”的这次演出,使“河南唢呐”名声大振。
三、开封民间乐种的现状、分布与活动
(一)鼓吹乐
目前,开封市民间鼓吹乐艺人很多,仅杞县一个县就有唢呐班45个,人数达250余人。唢呐班的活动遍及市区、郊区及所属五县。职业的唢呐艺人全是农民。在演奏中,传统的唢呐曲牌早已不再使用,主要是吹“依笛”和“咔”戏,近年来又开始吹一些流行歌曲。为加强对民间鼓吹乐艺人的管理和指导,市属五县都建立了“唢呐协会”或“音乐协会”,所有的职业唢呐艺人都受协会的管理,外出演奏时都持有各县协会所发的“演出证”收费有一定的标准。艺人定时向协会交纳会费和管理费,他们在演奏活动中遇到什么困难和纠纷,则由协会帮助解决。
(二)开封大鼓
“开封大鼓”在开封一直保持久盛不衰的局面,其分布主要集中在市区和郊区,市属五县则很少有大鼓队。市区内的大鼓队规模大小不一,大的鼓队拥有几十盘大鼓和几十面锣、镲;小的鼓队仅有四面大鼓和四副镲。但鼓隊的数量很多,遍及全城。其中较大的鼓队有:大兴办事处鼓队,铁塔办事处鼓队、市第一建筑公司鼓队、鼓楼区房管所鼓队、市环管处鼓队等。郊区的鼓队分布也很普遍,几乎各村都有鼓队。比较有名的有边村鼓队、马市街鼓队、柳园口鼓队和土柏岗鼓队等。
(三)寺庙音乐
除了大相国寺的梵乐申遗之外,民间从事寺庙音乐演奏的乐队目前已不多,除杞县还有一支人数较多的乐队外,开封县、通许县只有一些零散的艺人,但大多年事已高,有的已失去演奏能力。杞县的一支乐队属于道教音乐乐队,乐队中也有曾作过道人的艺人,但大部分成员是农民。尽管他们在“作道场”时身着道袍,并按一定的宗教仪式念经、诵经,但乐队人员本身已脱离了日常的宗教生活,成为专门为农村丧葬仪式演奏的职业民间乐队了。他们所演奏的曲目多是传统的寺庙音乐曲牌。也奏一些类似唢呐“绞笛”那样的即兴演奏的曲子,还奏一些戏曲唱腔,如道情等。民间器乐是一个地域的音乐之魂,也是一个地方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道具。挖掘和抢救,继承与发展是摆在我们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代史调查问卷 篇4
道路交通安全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关注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相关法规,遵守交通规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并且做到的。本次调研也旨在了解我国公民对于道路交通安全的认识程度,并为促进道路安全的发展做贡献!另,本次调研采用不记名方式,您不用担心您的个人信息会被泄露!
1、201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于什么时候实行?
A.4月22日B.5月1日C.5月12日D.6月1日
2、当人行道指示灯为红灯时,您会选择此时过马路吗?
A.会B.不会C.如果没车会过D.如果大家都过那么我也过 3,当您在路上发现又行人违反交通法规时你会劝阻吗?
A.经常会提醒他们B.不会说,但是心里会抱怨他们C.有时会提醒那些看起来很和善的人D.不会管这些事
4、你会因为赶时间而违反交通法规吗?
A.经常会B.如果路况比较安全时会 C.再着急也不会
5、您平时经常会关注一些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引起的安全事件吗?
A.从来不关注,认为离我的生活很远 B.经常关注这方面的新闻 C.偶尔听人说起时才关注一下
6、您在外出时能否看到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广告牌?
A.经常看见B.没注意过C.很少D.从没看见过
7、当过街天桥比较远时,你会选择穿越护栏到马路对面吗?
A.会B.不会C.车少时会 D.如果跨越人很多时会 E.有急事时会
8、您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最主要的靠什么?
A.加强宣传B.提高对法律的认识 C.人们互相影响 D.提高自身安全意识E.替他_______
9、针对我国目前的交通安全状况,您对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的建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篇5
读书报告汇编
专业 风景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班级 景建1班 学委 黄艺
日 期:2015-5-21 《重读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个性鲜明,在嬉笑怒骂中藏着严肃的悲悯之心。社会责任感使然,张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关注天下事,为历史与当下人物事件虚华假面,使真相豁然,真知毕然。
主要学术著作有《辛亥:摇晃的中国》、《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武夫治国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社会作用》、《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乡村社会权利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历史文化随笔有《中国心绞痛》、《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坏脾气: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历史的底稿》、《历史的空白处》等
【写作背景】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课,大学本科都在开,但是名义上讲的是历史,实际上却不是当成历史课开的,而是按政治课开的,即使在历史系也是如此。这种课的主要目的是想给大家灌输一种世界观,一种意识形态,所以它其实是一个观念史。所谓史实,是被要求服从某种观念的。
可以说,我国的近代史讲解都走着一个基本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有两条线索,其中一条是帝国主义侵略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总是侵略、欺负中国。强调这样一条脉络,由此证明我们这个民族是苦难深重的,同时说明我们的落后是因为别人侵略、欺负我们造成的。另一条线索就是革命线索--三大革命高潮,从太平天国、义和团然后到辛亥革命,总之就是一个反抗、革命的过程。这样一段悲惨的近代史,一段总是折腾的历史,很容易使我们忽略从晚清以来这么多丰富的变化,不知道该怎么走后面的路,不知道为什么要改革、要开放,为什么还要学洋人那一套东西。
事实上,我们大多不知道近代中国是怎样融入世界的,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而只强调我们一直在革命,那么我们就不会明白为什么要放下革命搞建设,不会明白为什么要重新开放。结果也就只能是我们重来,再重来,重新开始鼓噪革命,重新开始鼓噪排外。可是这样一来,我们会回到哪儿去呢?我们处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面临着这样的困惑。
【内容提要】
中国近代史是复杂的、精彩的,又是如此颠覆的,它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简单的奸忠两列、黑白分明。当诸多人物与史实呈现在我们眼前时,难以用一句简单的是非作判定,在正视一段被扭曲的中国近代史的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国人今日问题的精神根源。
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这段充满矛盾与悖论的真实历史:中国与西方、清廷与民间、满族与汉族士人、洋教与本土信仰、枪杆与笔杆、造反和维新、科举与革命„„在这段历史,除去屈辱与仇恨,还有着太多的内容值得重新去回望和反思。
引用作者的一句话来陈述他的基本观点——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就很难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难安放好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
【心得评论】
阅读完全书,将作者的历史观概括起来便是——中国在近代为什么会被屈辱的挨打?其一,是因为中国在各个层面上全方位落后于西方创建的近世文明;其二,因为中国中世社会与西方创建的近代工业文明社会之间的差距。正是这两点,导致中国在近代一次一次屈辱的加深,而在义和团运动中更是达到了顶点。于是,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们试图抄近路——学习西方,无论是学英、美学、学日还是后来的学苏俄,其实都是在模仿学习西方人创建的近代工业文明,创建近代社会体制。所以说,作者用“近代化”三个字概括了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和清末新政等改革、改良措施或是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土地革命等暴力革命。因为,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把近世中国从中世纪社会的落后状态中解脱出来,走向创建近代社会,打造工业文明的强国之路。
相比较起我们的一般认知——范文澜、胡绳的基本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查阅,我们了解到范文澜的基本模式指的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创始人即是范文澜先生,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上册)》为近代史研究提出了“四段论”: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乃第一阶段,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为第二阶段,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为第三阶段,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为第四阶段。他认为第一阶段包含反帝反封建两个矛盾,以反封建矛盾为主;第二阶段包括国内民族斗争和反帝两个矛盾,而反帝矛盾突出;第三阶段以反帝为主要矛盾;第四阶段以反封建为主要矛盾。而胡绳的基本模式指的是——胡绳先生则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著有《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后一本书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影响深远,一版再版。胡绳始终坚持他在探讨中国近代史发展规律时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方法,坚持他在表述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时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通过对比,我们普遍认为,张鸣教授的对历史的见解,相比简单的以暴力革命历史观为进步的主流观点,或许更符合中国近代史的实际情况。
抱着学习的心态,大家用了一个月读完了《重读中国近代史》。在最开始的阅读中,我们就被通俗易懂、指戳要点的字句所吸引,就如——“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可以感知,我们所接受的历史其实并不怎么受到青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世界里。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历史,它到底是真是客观的,还是虚伪主观的呢?其实没有很多人会主动去考究这个问题,在最开始的学习中,大家也只是觉得大概地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就够了。但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我们整个民族现在依旧在“童年阴影”下反复折腾、反复跌碰。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我们不仅要舔舐自己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些创伤中学习不再受伤。
在讨论前,我们的一名组员曾说道:“一提到中国近代史,我就感觉可恶、内心格外愤慨。每每当我看到外国人如何如何霸占中国领土,如何胡搅蛮缠,使得中国政府晕头转向,答应他们无理的要求,我就觉得十分地愤恨。”可是,当大家阅读了《重说中国近代史》后,很多想法得以改变——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鲜为人知的被隐藏的历史,更告诉了我们需要全面客观的来看待历史。
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便直接的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起初,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怎么接受这种说法,可是随着渐渐地深入阅读,我们的想法随着作者的思路发生了转变,发现作者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
可以说,这本书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便在于——作者不少描写的地方都没有怎样偏向中国人,反而是指出了中国很多愚昧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便可能是使得我们观念逐渐改变的原因之一,使得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毕竟,不管中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晚清亡国了。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思考问题也变得片面起来,觉得中国人是很无辜的样子,一切都是外国人侵略我们的错。可是,如果中国不弱小,外国人又怎么会打上中国的主意?这种“三妇”心态下的历史教育史很难让我们正确审视历史,或者更重要的是审视我们自己。所以,在反思中,我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或者说是历史侧面。这并不是官方的历史教育说有负面影响,而是只有当我们知道更多、更细的时候才可能找到自己的真正位置。随着向后深入的阅读,书中所述的历史故事与我们身所认知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阅读交流中,我们发现:李鸿章这个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其实要比印象中大得多;洋务运动不是改革不彻底,而是不够快;戊戌变法的失败不是因为资产阶级软弱而是因为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帝—后二元结构的存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原因之一——颐和园的修建挪用大量海军军费的始作俑者不是慈禧而是她的儿子;还有几乎不怎么介绍过的军事改革,要知道这东西的作用不是我们一两句话能带过的;还有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一道这样的思考题:西方国家支持戊戌维新的原因;被抬高了的康梁等等。
可以发现,这本书在对一些近代历史事件的评价与我们所以为的评价存在极大冲击。
对于这一点,有的组员对其有着深刻的感触——在清朝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起义军“义和团”。书中对于义和团的兴起认为是西太后用来对付洋人的默许产物,和士绅支持推动的结果。义和团是以神论让平民相信他是顺天而为,常常我们在历史课本上了解的是“诚然,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知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由于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迷信、落后的倾向。但是,一个基本历史事实不容抹煞: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争斗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摘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褒有贬,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义和团的形象大打折扣。它利用平民对古代先贤的崇拜心理,就是“有宗教性质的民间团体借助气功的魅力进行传教”,他们“实际上成了一些顽固派的工具——整肃政敌”。《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对义和团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有重要作用有不同的见解——“解释这个问题不能以此夸大义和团的作用。因为西方国家本身就有多面性。”“西方国家国内的许多政治家已经开始对以往的殖民政策进行反思和批判,处理国家间事物的道德水准跟以往已经不一样了”。列强从清政府的得到的“赔款”也是实行退还庚款,以成立中法大学、中英大学等高的教育学府的形式,从这看出这也促进中国革命的进程,很多的革命者从此诞生。
另外清政府,西太后一直为我们不耻,认为他们毫无建树。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却道——新政,这是清朝最认真的一次改革。改革的三大新鲜事物:媒体的壮大;新市民的兴起和发展,士绅和商绅团体的壮大;准议会的出现。并且还有立宪的想法,只可惜因为皇帝和西太后的去世而告终。这一改革让中国经济在列强的压榨下又慢慢富裕。科举制度,这沿袭几千年的制度并不像我们想的那般死板顽固,它促使民间的文化传播。被誉为“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辛亥革命依旧失败了,失败在他的软弱,最后袁世凯成为了总统。
但在面对这些与认知不同的区别中中,我们在有些地方也任然存在质疑。例如,中日两国在十九世纪同时被西方打开了国门,中国是鸦片战争,日本是黑船事件。中国,日本几乎同时开始自强,同时开始富国强兵,同时开始向西方学习了近代化。日本称明治维新,中国是洋务运动。可是日本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一直昂扬向上,一路成功一直到二战被打败,然而中国却败的一塌糊涂,甚至被各小国欺负。同时改革,却有着差距巨大的结果。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作者通过比较当时日本与中国的不同,强调因为这些不同,日本则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功。然而有些组员参考《晓松说》对此产生了同样的疑问。真的是因为这些不同,日本才获得成功,而中国落败了么?如若甲午战争,中日对赌国运时,中国赢了。在分析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时,原因仍可以不用改写,只用把日本改成中国。其中原因的论述中的一条说日本有藩镇,然而中国也有。日本有神道教,他们信仰天皇,所以团结获得成功,然而中国有儒家,也有自己的科举考信仰。这些种种都反驳了作者在书中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
其次,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大量不为人之的史实。我们在对义和团运动的讨论中发现——《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对这段历史的记述重点是义和团如何抵抗八国联军,对义和团给社会造成的破坏鲜有详细的记载。张鸣老师却根据大量不为人知的史实,把义和团给社会造成的社会破坏做了详尽的罗列。
感触最深的一点还在于,这本书能够尽力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评说历史人物的对错。我们认为这一点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太多研究历史的人,习惯用后人的视角去评说已经远去的历史。结果,历史反而成了“借古喻今”的题材,而要保证历史结论的客观公正真是难上加难。
当然,并不是说这部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颠覆官方对近代史的诸多论断,相对的,我们认为其中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以新颖的表述改变人们对近代史的诸多误解,让人们能够带着怀疑去读我们的近代史。
【结语】
通过阅读《重说中国近代史》,我们深刻的感知到——本书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几乎不掺杂作者个人任何政治立场、情绪,完全是中立的。这显得非常难能可贵。
相较于以往看过的历史书籍,不是充当现政权的喉舌,就是极力反对现政权。鲜明的政治倾向不可能写出信史,例如:太平天国起义。张鸣教授客观地分析了该起义的的来龙去脉,一方面论述了这次起义的某种必然性,但并没有给与过多的正面评价。即使从革命的观点来看,张鸣教授也并不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革命性,相反是封建王权思想的延续,甚至变本加厉。其次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地评价——教授从根本上抛弃了阶级的观点,他总是站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臧否人物。例如林则徐这个中国近代史首先要提到的历史人物,传统上对他的评价过高,认为他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大快人心。但是,作者认为林则徐仍是一个中国传统官僚,虽然睁开了眼,但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很少,甚至出现了许多笑话。再比如孙中山,虽然他屡败屡战的决心很大,但是他与日本、苏俄、会党之间的暧昧关系以及个人崇拜的主张使其形象受损。还比如北洋军阀,张教授认为并不是所有北洋军阀都是坏人,他们有的在下台后房无一间,身无分文可以看出并不是毫无理想的酒囊饭袋。
这本书给予我们颇深的感受——它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知道许多很有趣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而这些没有被大多数人接触过的点滴历史汇聚起来就可能产生新的历史观,而这些历史观,在我们看来,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历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上册)》 范文澜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胡绳
世界近代史读书报告《全球通史》 篇6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①读书报告 摘要:最近一段时间,笔者阅读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经典作品《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于是笔者将对本书最大的特色,同时也是笔者对本书的最大体悟——“全球史观”——的理解记录下来,写成了本篇书评。本篇书评以笔者理解的全球史观的涵义入手,进而进行了一下简要的分析,最后就其利弊谈了一下笔者的浅见。此外,对这部作品其它一些启示笔者也简单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鉴于笔者对世界史造诣颇浅,因此本文的许多观点仅仅是笔者本人看法,其中必定多有谬误,还请老师雅正。
关键词:全球史观,欧洲中心论,文明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在我院授课世界近代史的王教授的大力推荐之下,有幸阅读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经典作品《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中有关近代史的部分,即书中所讲的“1500年以后的世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所采取的新的历史观察与研究方法——“全球史观”,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笔者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写成了本篇书评,希望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正。
(一)笔者所理解的“全球史观”
本文的最大特色和经典之处,便是作者采用了“全球史观”去解读世界近现代史。所谓的“全球史观”,是指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人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通俗来讲,就是把真正的历史看作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一个地区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周边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震荡,即所谓的“蝴蝶效应”。例如,中华文明在唐帝国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其辐射范围包含整个东亚乃至更广。因此唐帝国的许多只能告知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模式便争相被周边地区模仿,这就将一个时期内一个较大范围内的各民族的历史串联了起来。而“全球史观”便是以类似这种眼光来看待整个整个世界近现代的。
地理大发现乃至产业革命之后,整个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也成为了整个世界的中心。自此,西欧的文明便开始“辐射”至全球。在这种背景之下,当任何一个大国发生剧烈变化时,其影响都将是全球性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①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译。
分国、分地区的历史编列方法已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而研究世界各地区的共同行使以及个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开始成为世界范围内历史研究的主流。在此背景下,伴随着《全球通史》这部历史巨著的问世,“全球史观”应运而生,为观察和研究世界历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下面的两章中,笔者将就自己的理解简单谈一下“全球史观”的利与弊。
(二)“全球史观”的重要借鉴价值
在笔者看来,无疑的,“全球史观”是一种具有相当重大借鉴价值的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长期困扰西方史学界的“欧洲中心论”,从而比较客观的去评价了各个民族的历史,以平等的态度去观察各民族历史的联系。众所周知,在19世纪中叶,西方史学界形成了所谓的“欧洲中心论”,通过描写西方殖民大国在近代世界日益上升的支配地位,反映了欧洲尤其是西欧开始成为世界历史的中心,进而把欧洲以外的地区是同陪衬。这种史学观点就现在而看是相当有害的,大多数的西方学者也都承认这一点。可在当时,这种错误的历史观点却影响了西方史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甚至这个时期的许多大型汇编历史著作——以“剑桥三史”,即《剑桥古代史》、《剑桥中古史》和《剑桥近代史》为代表——也难以摆脱这种观点的束缚。因此,斯塔夫里阿诺斯能打破这种传统观点并提出新的历史研究视角,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其次,作者认为,连接性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特征,而仅仅是特征之一:一个民族的现实固然有该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沉淀和积累下来的东西,但也必然存在其受到其他民族和国家所影响的东西。因此,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同样重要,同样值得学者们去加以研究。为此作者特别在本书中增加了两章对各民族加以“横向研究“,分别是第25章“全球统一性的开始”和第35章“全球统一性的巩固”;同时,在介绍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事件时,常在时间后加上后缀“全球性的影响”。这足以见出作者十分重视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同时竭尽全力想把这种联系的脉络展现给读者。这种认识乃至这种研究方法是十分值得借鉴与推广的。
此外,“全球史观”在一定程度上还吸收和发展了汤因比的“文明史观”。所谓的“文明”,是指文化发展的更高层次,即“文明是文化不可避免的归宿”。①每①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54页,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
3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经过发展演变就会形成更具特色的文明。而“文明史观”,就是以个个文明为对象去解读某一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历史。作者在书中不但认定文明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还给文明一词一些基本标志,如“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可以说,《全球通史》一书也是以“文明模式论”来构建本书的基本体系的。在这种体系之下,各个国家最明显的不仅仅是地域上分离,而是文化上的差异,这就使得各个民族、国家、区域之间有了明显的差异,这点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尔所说:“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同时作者以各种联系贯穿各个不同的文明实体,使得整部作品给人以“似分实和”的感觉,读起来十分流畅。
因此综上所述,“全球史观”的确是研究世界近现代史的一种不可多得的观察和研究角度。本书的众多名誉头衔,如“当今社会的‘救世箴言’”、“当代社会的《资治通鉴》”、“当代世界史编纂的一个新起点”,虽有溢美之嫌,但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反映此书的重大借鉴价值的。①
(三)“全球史观”的局限性
每种理论在其形成之初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也是如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尤其是在“欧洲中心论”影响西欧史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背景下,“全球史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欧洲中心论”,但却并没有完全打破它,书中在总的倾向上,仍然以欧洲尤其是西欧看做世界历史的中心,把欧洲以外的地区视同陪衬。这种思想在书中的一个具体表现是“扬欧抑中”,如作者拒不承认中国的夏文明乃至长江流域文明,而对于黄河流域文明,作者也坚持认为“黄河流域之所以成为最初的中国文明的中心,其原因还在于那里是西方最易进入的地区。一道道山脉挡住了横越欧亚大陆中部大草原的游牧部落南下的去路,使他们折向华北”,即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乃是西欧游牧民族东进的结果。很显然,这种只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华传教士当中的流行观点,是早已被历史所否认的错误观点,而作者坚持认为此乃事实,不得不说还是没有完全消除“西欧中心论”的影响。① [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45~46页,张燕、傅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此外,作者在一些早有公论的历史事件上,还盲目替西欧人进行辩护。这种辩护在“1500年以后的世界”部分,即作者所撰写的地理大发现以后的历史这部分显得尤为明显。诚然,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所谓“未开化地区”的封建化进程,但这种推动是野蛮的乃至血腥的,但很明显,作者未认识到或者说不愿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在本作品中,涉及到殖民地问题时,作者都盲目的坚信殖民地居民的人口减少乃至灭绝是正常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例如,作者在谈到印第安人在近代被殖民者清洗这一问题时,写道:“布希曼人、卑格米人和澳大利亚种人所以会消失,美洲大部分地区的美洲印弟安人所以会越来越少,其真实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发展速度赶不上技术革命。”作者完全掩盖了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猎杀围剿,这种不公正的史学态度是不可取的。
(四)作者在思考
笔者阅读的是第七版的《全球通史》,而本版本也随着作者的逝世而成为最终定版。与前面几个版本相比,作者在本版本中加入了许多现代热点问题,由于所加内容大多都是世界现代史甚至当代史的内容,在这里笔者就不多加讨论。但有一点是十分值得称道的:作者在叙述许多近代史甚至古代史的问题时,常常将这些事件与当代一些热点问题相类比,从而更能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例如在第22章介绍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欧扩张的“伊比利亚阶段”时,就将伊比利亚的衰落与当今海湾产油国相比较,并预言“当今海湾产油国的情况与当年美洲金银流向伊比利亚半岛多带来的效应相类似。在这些国家,巨额的石油收入都浪费在外国奢侈品上,结果流到了外国工业化国家。当波斯湾油田枯竭时,石油收入的流入将会停止,正如美洲金银的流入将会停止一样。届时海湾国家将会发现,他们的处境比伊比利亚国家更糟,因为石油枯竭后,海湾地区剩下的只有黄沙和枯井。”
作者在古稀之年尚且不断思考,将自己的理论不断完善并增加了许多深层次的东西,这种精神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深钦佩。“新世界需要新史学”是作者的名言,也是作者一生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这些后辈当时刻铭记先人的事迹和精神,争取为史学的发展尽上自己的一份力!
[1]《西方文化概论》,方汉文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美]查尔斯·蒂利著,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7。
[3]《西欧中世纪社会史》,刘新成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学生:康玉
浅谈中国近代史学习的方法与意义 篇7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政治史,微观研究,综合研究,现实与历史
一、中国近代政治史应受到关注
(一) 政治史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末期, 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备受青睐, 精彩迭出, 其中政治史研究尤为关键。文化作为历史研究的中心举足轻重, 但经过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 历史研究的主要力量都在描写政治, 政治是国家脊梁, 是历史的灵魂, 经济是国家的基础, 但无论如何发展, 经济总要受到政治的约束, 文化自然也受政治的制约, 深入的研究, 文化只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而政治史的研究, 其地位无可取代。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撰文《文明的冲突》, 影响深远, 文章对文化备加推崇。此文否定了经济, 肯定了文化在国际上的冲突。文化的地位当然重要, 不过政治的影响更为严重。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 亨廷顿继续加力, 写成了一本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来完善学说。在书中, 除了他一如既往地肯定了文化的因素, 对文化进行了更深刻的论证外, 他强调了“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 通过了多种案例提出了政治对历史的影响, 说明了战争因素虽起源于文化冲突, 但是更多地起源于政治利益。在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当中, 大部分人轻视政治史研究, 推其根源, 有些研究者片面的以为中国近代史所描述的无非是阶级斗争史。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边曾经明确指出, 所有的历史全部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一点无可非议, 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列宁同志对此也进行过描述, 说阶级关系至关重要, 没有阶级关系, 谈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历史, 必须重视政治史的研究, 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达成共识。
(二) 研究弱化的原因
历史研究者对中国近代政治史没有做深一步的研究, 主要的原因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研究成果堪称辉煌, 沿着前面的步伐, 亦步亦趋, 固步自封。如果要作出新的发现, 研究起点极高, 匪朝伊夕所能成就。但是实际上我们深入的研究表明, 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都有我们没有研究彻底的;有众多的问题有待我们更深一步的研究和发现, 有些问题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有些问题的研究可能北辙南辕;据一个例子来说, 国父孙中山先生, 近几年来不断地发现他更多的革命资料, 包括很多生活、学习、思想方面的信息, 我们都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 时至今日, 研究先生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分歧,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因此仍然缺乏一部极具学术价值、颇有分量的传记。
(三) 关注重大事件
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政治史息息相关, 一直以来都是政治史的关键内容, 当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一部分而已, 不过它具有代表性, 起到了说明近代政治史性质的作用, 研究、学习中国近代史, 首先要关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其意义非常重大, 不容忽视, 当然, 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彼此桴鼓相应, 相互补充, 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都有认真研究的必要, 作为一个研究者, 不能够厚此薄彼。
二、微观研究、综合研究相得益彰
多年以来人们对历史的研究有细化倾向, 专注于某一方面研究具体的问题, 成果喜人, 收获巨大, 一方面说明了成绩, 另一方面暴露了弱点。对历史的过于细化的研究, 无法纵观全局, 容易脱离大背景, 从大的方面讲觉解决不了宏观方面问题, 中国一百多年, 斗转星移人事繁多, 研究细致固然说明了认真的程度, 但还是要全盘考虑, 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 要胸有成竹。划分过于精细, 难以做整体的研究, 对历史研究人才的培养也是一种失误, 难打造高屋建瓴的人才。中国优秀的历史人物众多, 他们很多人学富五车, 饱读诗书, 同时又有深厚的儒释道思想, 如果对他们的研究过于细化, 肯定会失之一隅。如果研究全面, 必然要涉及多方面的学问, 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几乎达到了“通识博学”, 当然如果具备这些条件, 所作的研究自然也能够出类拔萃超人见地。
三、现实与历史的辨别
历史继往开来, 现实和历史一脉相连。历史研究者生活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必然要成为将来的历史。在现实社会当中, 有千千万万的历史问题引发我们研究者的思考, 这样有一个问题就摆在眼前:现实和历史之间的同异。问题虽然简单, 但是长期以来一直被研究者混淆。举一个例子来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中国大量引进外资进行开发,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由此一些历史研究者中产生了错误的观念:近代中国一百多年中, 外国侵略着不断进攻中国, 侵略我们的土地, 倾销商品掠取原料不胜枚举。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 他们帮助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会促使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 如果当年没有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会对中国的发展十分有利, 显然, 这是把历史和现实等同化了。要避免这种错误, 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掠夺了中国大量的财富, 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给中国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 人民因此水深火热。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建立了新的国家, 由于祖国的强盛、中国人民的强大, 外国在中国的投资是在尊重中国国情、遵守中国的法律的情况下, 会驳回他们任何不合理的请求, 他们的投资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因此, 今非昔比, 不能够以古套今, 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四、结语:历史教育意义重大
世界古代、近代史 篇8
阶段古希腊罗马时代
一、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政治
(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自然条件
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三面临海。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重要条件。
(2)历史条件
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一般来说,城邦里的公民在与王权和贵族的斗争中往往占据一定的有利地位,君主专制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3)社会条件
在海外贸易、工商业发展和文化交往中,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且较早地接受了平等、民主观念。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确立。
提示:商品经济发达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主要原因。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1)确立和发展过程
①奠基阶段
A.改革
梭伦改革。
B.主要措施
经济上:颁布“解负令”。
政治上: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建立四百人议事会;设立陪审法庭;确立新选举法,如抽签选举、差额选举。
C.意义
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②确立阶段(公元前6世纪末)
A.改革
克利斯提尼改革。
B.主要措施
用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
C.意义
基本上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③黄金时期(公元前5世纪)
A.改革
伯利克里改革。
B.主要措施
各等级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除十将军以外的所有官职;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C.意义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期”。
(2)实质
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3)基本特征
直接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4)评价
①积极作用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
全民族对知识孜孜不倦追求和民主的氛围,使古代希腊在众多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缺陷
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专政。
小国寡民体制下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拓展提升】古代希腊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雅典民主制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轮流坐庄——现代选举制的起源。
(2)人民主权——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
(3)五百人议事会规定的任期——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任期制的渊源。
(4)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比例代表制的开始。
(5)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近代西方议会制的雏形。
(二)罗马法
1.起源与发展
①起源阶段
A.表现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B.具体内容
习惯法:主要存在于王政时期和共和国早期。
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②发展时期
A.表现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B.具体内容
公民法: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万民法:3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③完成阶段
A.表现
《民法大全》。
B.具体内容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④升华阶段
A.表现
自然法。
B.具体内容
自然法精神的提出,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2.罗马法的目的与实质
(1)目的
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
(2)实质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拓展提升】罗马法对今天的影响
(1)陪审制度——仍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2)保护人制度——演变为现代的律师制度。
(3)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法则体现了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的思想。
(4)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近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渊源。
(5)法源于自然——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渊源。
(6)罗马法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规定——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很大影响,如法国《民法典》中有关物权和债权的内容,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
(7)罗马法名言“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即所谓的“不告不理”审判原则——资产阶级对此加以继承和发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
二、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思想文化:西方人文主义起源
古希腊人文精神发展,经历了研究自然(泰勒斯)——研究社会(智者学派)——研究人自己(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泰勒斯——“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泰勒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在此之前,希腊人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一样,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虽然泰勒斯的命题是错误的,但是他用自然界的水来解释世上万物,表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
2.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1)研究主题
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2)研究范围
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人文主义的升华)
苏格拉底提倡“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4.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柏拉图
研究人类社会,主张根据智慧品德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2)亚里士多德
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强调理性,但也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认为如果没有感觉,人们就不能理解任何东西;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充分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图示总结】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古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开创性。
(1)政治上: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给后世以借鉴,成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渊源;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而缜密的法律,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经济上: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为古希腊民主制度、罗马法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
(3)思想文化上: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4)对外关系上:对外扩张,航海和海外贸易发展。
【世界近代史】
阶段一、工场手工业
一、政治: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1.背景
历史背景——13世纪《大宪章》提出限制王权,议会起源。
经济背景——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思想基础——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兴起。
政治背景——英国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激化,新兴资产阶级要求限制王权。
根本原因——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1640年,新议会召开,提出限制王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深化提升】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的变化
二、经济
1.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①原因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社会根源:对香料、丝绸、茶叶等的追求。
宗教根源:传播基督教。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兴起,阻隔东西方商路。
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②条件
A.客观条件
罗盘针的普遍使用;绘图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
B.主观条件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2)过程
1487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2.殖民扩张与掠夺
(1)荷兰
①条件
政治条件:1581年赢得国家独立。
地理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
经济优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
②表现
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参与殖民争夺,在非洲、亚洲、美洲建立大量殖民地。
③结果
17世纪成为商业殖民帝国。
(2)英国
①条件
政治保障: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地理优势:位于大西洋沿岸商路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经济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
思想优势: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得到解放。
军事优势: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②表现
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确立海上优势。
17世纪初,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最终打败荷兰。
18世纪中期,最终打败法国。
③结果
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三、思想文化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
①时间
14—17世纪。
②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③斗争目标
封建神学。
④形式
借助复兴古典文化。
⑤内容
肯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⑥影响
冲击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宗教改革
①时间
16—17世纪。
②核心思想
“信仰得救”。
③斗争目标
罗马天主教会。
④形式
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⑤内容
宣扬“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资产阶级化的新教。
⑥影响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天主教会,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3)启蒙运动
①时间
17—18世纪。
②核心思想
理性主义。
③斗争目标
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特权。
④形式
直接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⑤内容
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王国”。
⑥影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和舆论准备。
三者的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1)奠基者:伽利略
成就:发现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2)建立者:牛顿
建立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历史地位:牛顿力学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牛顿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完备的程度,并得到应用和验证。
阶段特征
14—18世纪初属于手工工场时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也是现代化启动时期。
(1)政治上,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代议制开始建立(如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还未真正掌权,处于劣势,世界各国整体上仍然以封建制度为主。
(2)经济上,资本主义兴起并发展,生产组织形式是工场制,生产力水平属于手工操作;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初具雏形,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拓展;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重商主义广泛盛行,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西方人文精神复兴和发展,经过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冲击了封建神学的枷锁;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得突破,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阶段二、机器大生产时期
一、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一)政治
1.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
(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①背景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法国1830年七月革命的冲击。
②影响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工人和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种种限制。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2)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和完善
①背景
联邦制度使年轻的美国面临着政治体制的危机,因此,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强化中央集权,在当时的美国已经是迫在眉睫。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
②标志
1787年宪法的颁布。
③主要内容
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地位高于各个州,联邦法律高于各州法律,各州的地方自治与联邦政府的中央集权相结合。
共和制——总统和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以“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
三权分立原则——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掌握,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
④发展完善
1791年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人民有言论自由等权利。
在南北战争中,北方取得胜利,这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美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得到进一步完善。
(3)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通过。
②实质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
③影响
对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促使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4)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①背景
法国政局动荡不安,执政者变换频繁,政治运动和人民斗争此起彼伏。
法国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较量。
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②标志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深化拓展】各国政治制度的形成都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以英美为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英国历史上有限制王权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英国议会历史悠久,资产阶级兴起、强大后控制了议会,并取得了与王权进行斗争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随着议会权力的增强,出现了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的情况。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形成与美国独立后的形势密切相关。美国没有封建专制传统,独立后就建立了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反殖民斗争坚定了美国人建立共和国的信念。政治家们有防止独裁和专制、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主自由的远见卓识。
认识:要从国情的差异来认识政体的差异,政体的优势应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1848年)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背景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阶级条件——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三大理论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实践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工人运动。
②内容
肯定阶级斗争在推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阐明社会发展规律。
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③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巴黎公社
【深化探究】为什么说巴黎公社的失败具有必然性?
(1)从客观上看,反动力量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和镇压。
(2)从主观上看,首先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斗争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其次,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经验不足,这使得决策屡次出现失误。
(3)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二)经济:工业革命的开展
1.时间
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期。
2.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
3.条件
资本:殖民贸易,掠夺带来巨额财富。
劳动力:圈地运动。
技术:手工工场生产技术的积累。
市场:海外市场广阔(直接动力)。
4.概况
动力:蒸汽动力。
能源:煤炭。
主要发明:珍妮纺纱机、火车、轮船。
5.特点
科技结合情况: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发展进程: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法、美、德等国。
侧重部门:轻工业。
6.影响
生产力:生产力迅猛发展,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组织:以工厂制为组织形式。
政治制度:欧美主要国家进行社会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
社会结构: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
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初步形成。
(三)科技文艺
1.近代科学技术
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大原则,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指出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力地挑战了神学创世说。
2.近代文学艺术
(1)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盛行
门类代表作品文学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音乐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美术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2)19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艺术流派盛行
门类风格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文学现实主义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司汤达《红与黑》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音乐民族乐派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美术现实主义米勒《拾穗者》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主义莫奈《日出·印象》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一)政治
英、法、美、德、日等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更加健全。
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导致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亚洲觉醒)。
社会主义运动获得新发展。19世纪晚期欧美运动逐渐走向高潮,工人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进行合法斗争。
(二)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9世纪中后期。
2.标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
3.条件
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掠夺。
劳动力:城市化使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工人素质提高。
技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
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概况
动力:电力、内燃机动力。
能源:石油。
主要发明:汽车、飞机。
5.特点
科技结合情况:科学发明大多来自科学家的实验室,科学与技术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果。
发展进程:在欧美几个发达国家同时展开,规模更大,发展更迅速。
侧重部门:重工业。
6.影响
生产力:生产力迅速发展,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组织:垄断组织出现。
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
经济思想:垄断资产阶级操纵国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信条。
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归纳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三)科技文艺
1.物理学的发展
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标志着量子论诞生。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量子论和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2.文学艺术的发展
(1)文学
欧美文学继续散发着光彩;亚非拉文学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获得了世界的承认;无产阶级文学大放异彩。
(2)音乐
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印象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等在相互影响中共存。
(3)美术
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阶段特征
18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重大转变,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典型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现代化成熟与发展的阶段,还是现代化在全世界的扩展阶段。
(1)政治上,英、法、美等国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英、法、美、德、日等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人民民主运动兴起。
(2)经济上,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生产组织形式从工厂制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