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

2024-10-01

近代史(通用8篇)

近代史 篇1

单选、多选、辨析、问答、材料分析题

第 七

1、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战后国内主要矛盾: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集团之间的矛盾。

2、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作了哪些努力?

● 重庆谈判中国共两党的较量

毛泽东应邀赴谈判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争取而做出的重大冒险尝试

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在政权和军队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同意适当比例地收缩解放区和缩编军队 在中共的努力下,重庆谈判达成了有利于和平民主的《双十协定》 ● 政治协商会议台前幕后复杂的政治斗争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的前途,共产党采用了团结各民主党派的斗争策略;

政协会议形成关于和平建国、政府组织等有利于和平民主的成果

3、如何理解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P174

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下的反对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命战争反对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时间,我们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

毛泽东又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锁具有的爱过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P183-186

5.民盟一届三中全会P184-185 1984年一月,民盟领导人沉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会议明确宣告,民盟“绝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并之处独立的中间路线不符合中国的显示环境,是“行不通”的。民盟必须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为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集团,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驱逐美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人民的民主而奋斗。会议确认中国共产党“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鸟事“今后要于他们携手合作。这次会议,标志着民盟占到了新民主革命的立场上来。

6、七届二中全会 P188

1949年三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之处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过,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这次会议室,毛泽东告捷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据此,他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五笔是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把进北平必做“进京赶考”。

7、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原因分析P173-187 国民党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打了败战,处于全民包围之中。

军事战线上的失败表现在哪里?(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7月到1947年2月,国民党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起,国民党开始对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以内线防御作战的方式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进攻阶段:“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使国民党军队处于被动之中,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战略反攻阶段: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前后历时4个月零19天,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政治战线上的失败表现在哪里?(解放区因土地改革而民心高涨;国统区因政治经济危机而形成了第二条反蒋战线;民主党派做出携手中国共产党反对蒋介石的新选择)

总之,国共两党因阶级立场的不同带来执政方式的差异,使解放区和国统区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产生了民心向背的差异,决定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政权的覆亡。7.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p192-194

第 六

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标志意义;P144 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局部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世界第一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2.国共二次合作的标志p148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即以国共两档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一次合作: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P153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繁琐,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而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来关键性的作用。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游击战还俄日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p155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磨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实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共产党要雨哦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为此,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斗争不忘统一,统一不忘斗争,二者不可偏废,而一统一为主。同顽固派做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5.试分析国共两党在抗战中形成的相互配合、不可或缺的抗战态势。

初期:既有战略统一行动,又有战役直接配合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组织了淞沪、忻口、南京、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此时如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敌后战场。刚刚改编的八路军主要在山西战区从侧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正在形成中的敌后战场取得了一些漂亮的战役胜利。雁门关、阳明堡是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的忻口会战而展开的,忻口会战也成为国共双方配合得最好的一次会战。

中期:两个战场空间脱离,但战略上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调整了对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敌后根据地,对国民党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也因之发生了变化。军事上消极抗日,但针对日军的有限进攻还是组织了十几次的大战役。其对内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此后,国民党制造了多次的“反共”摩擦事件。敌后战场成为日军进攻的重点。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地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与国民党正面战场形成空间脱离的态势。共产党敌后战场依靠奇异变幻的人民游击战术,牵制了半数以上的日军和绝大部分的伪军。

后期:两个战场关系尽管趋于被动,但基本上保持着战略策应与掩护的关系。战略反攻阶段,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党独裁与民主政权立场上的对立,国共两党的关系已趋于被动。在国际反法西斯战局的胜利推进的形势下,虽然由于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避战观战的政策,产生了豫湘桂战役这样的大溃败,但国共两党在各自战场上展开的战略反攻,共同宣判了日军失败的命运。

6、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制定全面抗战的路线,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2、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3、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7、抗战胜利的意义、原因与基本经验。P166-167 意义: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省力,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抗日战争的原因: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抗战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以爱过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 五

章 1、1927年后建立的国民党全国政权的性质。P123—124

2、中国革命战略重心转移意味着什么?

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包括:由主要依靠民众运动转向依靠武装斗争;由主要在城市进行革命转向主要在农村进行革命;由主要依靠工人进行革命转向主要依靠农民并且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3、三大起义的重要启示有哪些?

1、三大起义提出了武装斗争的宝贵主张,从实践上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2、三大起义在指导思想上依然主张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或配合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它的失败表明,首先夺取中心城市来发展革命已经不可能了,只有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才能存活下来。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5、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p135-136 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 四

1.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选择借助超然于政治的思想文化改造的方式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2、在紧迫的救亡危机面前选择复归现实的政治斗争

3、在特殊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中倾向社会主义理想

4、通过深入的理论比较和大胆的实践论证,选择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2.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p101;

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盛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3.五四运动及其历史特点103-105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变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五四运动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次群众性的革命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的挫折和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现状说明: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需要新的指导思想、需要新的斗争方式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初的中国具备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条件:

◎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提供了阶级基础 ◎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思想条件

◎五四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桥梁作用,他们深入工农民众,用马列主义唤醒、武装中国的工农民众,直接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列主义的相结合。

5.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意义

第一,有了新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第二、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不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还在推进中国革命进程中探索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三、有了新的革命前途

民主革命的前途再也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第四、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不同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自觉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6、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为什么会战线新的局面?表现在哪里?P115-119 表现在,制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明确的斗争目标;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6.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1、党的一大确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大会明确规定,党的基本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党的奋斗目标是彻底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党实现奋斗目标的手段,是通过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2、党的二大重申了党的最高纲领,并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

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制定,标志着作为一个完备形态政党的正式形成。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如果只有最高纲领,而没有为实现最高纲领而奋斗的阶段性的最低纲领,那么这个最高纲领就是空想,就是一个虚无飘渺的东西;如果只有阶段性的最低纲领,而没有最高纲领,那么我们将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7.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P118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第 三

1、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P61-62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去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他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局限性:没有从证明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治革命)局限性: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是人民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社会革命)局限性: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徒弟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67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实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通知,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不能实现的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能实现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时代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一切具体原因都是由这个根本原因所决定的。

1.帝国主义时代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造就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格。

西方资产阶级----低下的社会地位,要生存必须同封建主义进行义无返顾的斗争,造就了它反封建的坚强性格。

中国资产阶级----由封建的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转化而来。这使中国的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若即若离、藕断丝连的微妙关系。

2.帝国主义时代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给建立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造成了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强大的多的障碍。

西方----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障碍力量,只有封建势力。

中国----阻碍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力量则有两个: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3.帝国主义时代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使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武器已经过时。

同西方早期的资产阶级一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所运用的思想武器也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是它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却各不相同。民主主义思想对于反封建还可以显得雄风犹存,但对于反帝却是无能为力。

第 二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44-46 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退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潮。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侵略者以应该的教训。

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知道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太平天国未能正确地对待入学。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带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指导思想和失败的原因? P49 性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事业: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历史作用: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失败的原因: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派官员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P54-56 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主权和封建纲常伦理。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自身局限: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良。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

第三,惧怕人民群众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

第 一 章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p11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P16

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P17-18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一,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压迫中华民族工业商业发展的局面;第二,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第三,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近代史 篇2

由学校主办的“认识中国近代史”考察活动2012年12月18~20日举行。这次活动是我第一次和同学们到那么远的地方。在这三日两夜中, 我们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博物馆、海战博物馆和鸦片战争博物馆, 还有全民健身广场, 观摩中山市民休闲健身活动的情况。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鸦片战争博物馆, 展品把鸦片如何令中国经济陷入衰退、如何毒害国民健康的过程和结果表露无遗, 情境如今仍历历在目。博物馆也有一个“教育展区”, 展示现今毒品如何影响、祸害我们的生活, 尤其摧毁下一代的正常成长。看图片看得我惊心动魄, 对我们起了很大的警示作用, 告诫我切勿因好奇、贪玩而尝试吸毒或吃软性毒品。

参观完毕, 我感受到自己实在太幸福了!不但四肢健全, 白白胖胖, 生长在一个小康之家, 有父母无私的关怀和照顾, 也有老师的悉心教导, 自己就像温室的小草, 受到百般呵护, 集千万宠爱在一身, 未曾受到风霜的洗礼, 也没有受过无情的天灾人祸。回想过去, 每当我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便会抱怨这样、埋怨那样, 像个小太阳般令四周的人为我奔波, 为我操劳。在这里, 让我衷心地说声对不起!由于我的任性和自我中心而为你们增加了不必要的劳累, 对不起!

经过三天的考察之旅, 我不但认识到中国近代独特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 也体会到人和人之间的相处道理, 学会了共同扶持、互相包容的相处之道, 改善了人际关系, 这是我成长中值得回忆的片段。

我喜欢在中山、东莞的日子, 它丰富了我的见闻, 让我学会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这次考察之旅, 真是不枉此行。

《中国近代史词典》 篇3

这部词典的释文,根据条目内涵、外延的不同,做到长短适中(如鸦片战争、梁启超等重点条目释文长达一千余字,短的释文如词典正文第一页“乙榜”只数十字),基本上做到编者所说的“求其准确明了,言简意赅”。

人物条目,在这本词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谁收谁不收,收录了,经历、事迹如何叙述,作者所取的态度基本上是实事求是的,力求做到对先驱人物的行谊不溢美,对旧时官吏的作为不全盘否定。如“左宗棠”条,从几百字的释文中,可使读者知悉:他一生做了三件大事: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太平军,捻、回起义),这无疑是反动的;办洋务,有爱国、进步的一面(姑不论是主要的或次要的);收复新疆,是爱国的、进步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不囿于成说,而是广搜有关史料,汲取当代人的研究成果。

附录《中国近代史大事记》、《历日对照简表》、《韵目代日表》等五种,也能方便读者。例如在《大事记》一九○三年项下,就载有李书城等在东京创办《湖北学生界》,邹容《革命军》出版于上海,陈天华所著《猛回头》、《警世钟》相继在上海出版以及“苏报案”发生等大事。上述重要书刊,不少资料是经常提到的,但其出版年月和编著者,一般大事年表也不可能备载。

辞典的某些内容还有可议之处。有些人的生卒年可进一步查清。如在北洋时代曾代理过国务总理的朱启钤(据说解放后才故世),其卒年打“?”号,似失之粗略。其实只要通过他的女儿朱洛筠(现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天津市政协委员)一问即知。

此外,对于清王朝的一些残暴而愚昧的大员,在释文中如能略述其劣行丑事,我想无疑会增加读者查阅的兴味。如杨芳,词典载称他于一八四一年“随靖逆将军奕山赴广东防剿。行抵江西,即附和琦善和议,……,为割让香港进言。至广州后,战不能胜,乃上奏‘攻守八难’,畏敌求降,请许通商”。据史料记载,杨芳其人在这一年竟想出一条“以邪破邪”的妙计(即让士兵载马桶于木筏之上,迎着英侵略军的洋枪炮去“破邪”),结果遭大败。当时有人赋诗嘲讽这位参赞大臣道:“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粤海中。”类似这样的事,《辞典》若能适当采撷,无疑可以增加辞书的可读性。

近代史重点 篇4

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2、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妄图瓜分中国、灭亡中国,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图谋,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战争

3、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4、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6.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史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 7、1953年9月,彭德怀在一份报告中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8、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1840年鸦片战争

9、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

10、近代中国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孙中山

11、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新政仅存的一项成果是京师大学堂

12、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3、辛亥革命失败主要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14、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15、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是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6、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17、毛泽东首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在八七会议

18、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19、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的会议是中共七大

20、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是8月15日 21、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

22、.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其主要错误有排斥和打击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集中力量攻打大城市。

23、.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得到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中国实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24、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和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5、.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望厦条约,《天津条约》

2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由此兴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主要有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

27、.一般说来,游击战争是个战术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具有战略地位,是因为它(AD)主要是在外线单独作战,而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是大规模的,而不是小规模的 2 8.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ABC)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中国近现代史考试要点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2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有关国际条约是:《开罗宣言》,《雅尔塔协定》,《波茨坦公告》

30.延安整风运动是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 31.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32、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33、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3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35、19世纪下半叶,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其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BC)指导思想的封建性,对外具有依赖性,资金人才的匮乏性。

3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AB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2摘自《毛泽东文集》第五卷

(1)如何理解“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

答(1)①孙中山发展了民权主义,加入了鲜明的反帝国主义内容,从而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其意义在于能更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革命。②在任何时候都要反对帝王思想,建立国民的政府。③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民族革命成功的同时要推翻君主专制政体。要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单靠民族革命不能成功,必须与政治革命并行。

(2)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纵观我党成立90年来的光辉历程,正忠诚地实践着三民主义,无疑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①从民族主义来看,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团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共同繁荣,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关系。②从民权主义来看,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根本上确保了国家权利掌握在中国人民手中,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③从民生主义来看,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带领人民走入中国特色伟大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总之,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历史充分证明,中国人是孙中山先生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

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摘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2摘编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2)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说明“主义”和“信仰”是怎样成为“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考试要点

答:1)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2)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人民相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4)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征途中,我们需要继续发挥“主义”和“信仰”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

39、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摘编自《经济日报》(2012年12月12日)、《方志敏文集》;材料2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

(1)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复兴的目标”?

(2)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答:(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次抗争,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

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向新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将最终实现。40、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P161113

4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P166167

4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P166

近代史作业 篇5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号:912107830112姓名:刘英英

读书笔记

—— 读《走近钱学森》有感

一向不喜欢读人物传记的我,响应老师的要求,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走近钱学森》这本书。通过这本书,我对钱学森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钱学森博士是中国导弹、火箭、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一位传奇式人物。他于1911年12月11日降生在上海,不久之后迁到杭州方谷园2号,直到三岁时随父母迁到北京。1929年,钱学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因伤寒养病一年,于1934年毕业。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得意的弟子。

对他来说,他自述一生中有十七位给过他重大影响的人,分别是:钱均夫、张兰娟、于士俭、于力、俞君适、高希舜、李世博、王鹤清、傅仲孙、林砺儒、钟兆琳、陈石英、王助、冯卡门、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

外界对他有着各种各样的评价。他的导师说:“他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天才。他的工作大大促进了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科学的发展。我发现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赋的数学才智。”美国海军次长丹·金贝尔对他评价:“无论在哪里,他都值五个师。”他的夫人对他评价说:“他是一位把祖国、民族利益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说得上是一位精忠报国、富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他的学生对他评价说:“钱先生的治学之道就是会看方向、出点子、为国为民,想人之不敢想,言人之不敢言,为人之不敢为,超前意识,浑然一体。”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对他来说,一生之中,有乌云,也有太阳。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诞生的时候,他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激动,想要回到中国,为我们的国家效力。可是就在此时,美国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扣押钱学森于美国五年之久,在这五年中,钱学森没有丝毫人身自由,美国方面也完全禁止钱学森再参与有关火箭的研究工作。直到1954年,他费尽千辛万苦转交给了陈舒通一封求助信,正是这封信,拯救了身在水火之中的钱学森,使他得以结束了五年的监控生活,回到日思夜想的中国。回国后,他一方面以力学家的身份出现在媒体大众眼前,另一方面,秘密研制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在当时,钱学森是中国火箭研制方面的娇子,如果没有他,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可能至少得推迟二十年。他制定了研制导弹的三步棋:“先仿制,后改进,再自行设计。”在研究过程中,东风二号是一次巨大的失败,它发射之后失去控制,最后坠毁,在地上砸了一个二十多米的大坑。面对这样失败,钱学森充分显示了他的大将风度。他鼓励同志们不能垂头丧气,失败是成功之母。后来在他的努力之下,终于扭转了形势,中国的两弹一星终于成功发射,成为世界的焦点。后来,他又致力于飞船的研究,使中国的飞船事业也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他的晚年,他又致力于自动控制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因为钱学森而骄傲。从钱学森身上我们也是学到好多东西。爱国是钱学森矢志不渝的情怀,是钱学森精神的基石。奉献精神是贯穿钱学森一生的精神风范,是钱学森精神的丰富内涵。他不仅以自己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中国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率真的科学态度诠释了他作为科学家的高风亮节。求真是钱学森的本质特征,也是钱学森精神最闪亮的地方。他毕生的奉献,都源于他的求真务实。创新精神是钱学森精神的精髓。他曾向温家宝坦言:“要高度重视培养具创新性的人才。”“没有创新应对,死记硬背,即使你考试成绩很好,也不是优秀的学生。”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事实证明,他说的完全没错。

近代史论文 篇6

论文题目:清末立宪运动

学生年级:大一

学生专业: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二零一二年五月

[摘要]: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清末立宪运动发生的必然性以及清末立宪派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道路所做的各种努力。接着分析立宪运动失败以及立宪转向革命的深层次原因,探究立宪运动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立宪运动; 立宪派; 皇族内阁; 革命运动

20世纪初的中国,混乱中孕育着变革。政治腐败,外国势力日益膨胀,民变四起,值此内忧外患之际,归国学子,国内绅士,甚至连满清王朝自身都意识到了时代的最强音—变革。

其中立宪运动与革命运动应时而生,虽然朝着同一方向,但迈出的脚步不同。这两股民主运动巨流共同汇合成为20世纪初年中国的时代潮流。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枪声惊起,立宪运动的葬曲同时吹响。“立宪”输给“革命”令人惋惜,但我们不能否认立宪派绘制的完美的“路线图”,只是,清王朝的所作所为最终使其成为废纸一张。说到底,立宪是被清政府遏制的。可以这样说,当时立宪派有意拉清王朝最后一把,只是清王朝并没有领情,从而使温和理性的宪政主义精神逐渐流逝。

那么,立宪运动何时开始走入历史舞台?又是什么催生了这场政治**?

㈠我们从一场战争开始看起。这是场奇怪的战争,日俄两国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争夺中国权益的战争,而中国的代表清政府却宣布保持局外中立。且不评论这场战争的结果对日俄造成的影响,它对当时的中国确实带来了极大震动。日俄宣战三天后,《中外日报》即发表社论,称日俄之战“实有一大可喜之事在”。此次战争“又得发明世间一至大之公例”,就是“国家强弱之分,不由于种而由于制”(1)。断定“吾国人之理想必有与今天大异者矣”(2)。有人这样评论“国中志士怵于垂危,自此战争可以悟世界政治之趋势,参军国之内情,而触一般社会之噩梦,则日俄战争不可谓非中国之幸。”(3)

而战争的结局证实了人们的预想,立宪的小国日本把专制的沙俄踩在了脚下。当时立宪派及其它人士从日俄战争中受到启示,一致得出结论,专制必败,立宪必胜。“日俄之役也,群以为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4)

㈡我们还应看到,当时的民族危机极大加速了立宪运动的高涨。日俄战争结束后,东三省主权令人担忧。不仅如此,1904年7月,英军侵占西藏江孜,8月攻占拉萨,9月强迫地方当局订立《拉萨条约》。同年8月,德国军舰强行驶入江西鄱阳湖,提出无理要求。9月,美国索取陕西榆林、延安两府的煤矿权。1905年,沙俄对日作战同时,分兵侵犯新疆的喀什葛尔、伊犁等地。这些促使立宪派相信只有彻底改革专制制度,实行立宪,才是“扶危定倾之至计”。(5)

㈢革命运动的影响促进了立宪运动的高涨。面对20世纪初的革命运动,立宪派虽不支持,但并不同意清政府镇压革命。他们认为“海内若鼎沸者数十年,亦未知能大定否”,那么如何消除革命呢?--实行立宪。

不可否认,立宪派在当时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毕竟温和、理性的宪政主义思想有助于维护国内的和平环境,这不论是对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地主乡绅,还是对于一般平民百姓都是乐于看到的。扬州商学界撰写了《欢迎立宪歌》来表达愉悦的心情,歌词为:

大清立宪,大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光绪三十二年秋,欢声动地球。运会来,机缘熟,文明灌输真神速。天语煌煌,奠我家邦,强哉我种黄。和平改革都无苦,立宪在君主。大臣游历方归来,同登新舞台,四千年旧历史开幕。英雄数鉅子之东之西,劳瘁不辞,终将病国医。纷纷革命颈流血,无非蛮动力。一人坐定大风潮,立宪及今朝。搜人才,备顾问,一时大陆风云奋。勖哉诸君,振刷精神,铸我中国魂。辛苦十年磨一剑,得此大纪念。圣明天子居九重,忽然呼吸通。古维扬,新学界,侧闻立宪同罗拜。听我此歌,毋再蹉跎,前途幸福多。(6)

在此背景下,立宪团体应时而生。

1906年,上海宪政研究会和预备立宪公会成立

1907年,吉林自治会成立

1907年6月,宪政公会成立

1907年2月3日,康有为将保皇会改名为帝国立宪会

1907年10月17日,梁启超主持成立政闻社

1907年11月,广东地方自治研究会和粤商自治会成立

1908年,贵州自治学社和宪政预备会成立(7)

接着,立宪派杨度首开和平请愿,各地纷纷响应,在各方努力之下,清廷宣布自1908年起,九年立宪。而正当立宪工作加紧进行之际,年仅38岁的维新皇帝光绪去世,随之慈禧“晏驾”,而后,年仅三岁的溥仪继位,即宣统皇帝,摄政王载沣主持政务。虽然载沣执政初期决意立宪,然而他所期望的立宪与立宪派的要求相差千里。例如,载沣认为“议员由宪法而生,不可使宪法因议员而出”(8),“军队一定要放在皇室手里,皇族子弟要当军官。他做的更彻底,不但抓到皇室手里,而且还必须抓在自己手里。”(9)这种矛盾始终无法调和,及至皇族内阁成立,矛盾益发不可收拾。

1910年,以谘议局为中心,由立宪派领导,全国先后掀起四次国会请愿热潮,他们主张议会政治,国会具有最高立法权,监督弹劾政府权,并决定政府成员的进退。这些让政府权要们真正感到恐惧,他们千方百计加以阻挠,最终导致四次请愿运动以失败告终。

历史给了清王朝最后及机会,然而在接下的一年里,清王朝把机会摔得粉碎。1911年5月8日,朝廷任命国务大臣,内阁成立。总理大臣为奕劻(皇族,监管外务部),协理大臣为那桐(满族)、徐世昌(汉族);各部大臣为:外务梁敦彦(汉族)、民政善耆(皇族)、度之载泽(皇族)、学务唐景崇(汉族)、陆军荫昌(满族)、海军载洵(皇族)、司法绍昌(皇族)、农工商溥伦(皇族),邮船盛宣怀(汉族)、理藩寿耆(皇族)。

清内阁的13名成员中,竟有9名满族人,汉族人仅占4名;而在9名满族人中,皇族居然又占7名。皇族内阁粉墨登场,逐渐把预备立宪引入歧途。就连国际舆论对内阁官制也多有指责。日本前首相大畏重信说:“揆之立宪国皇族不当责任之例,实不相符”,“其真正之改革尚须俟诸今后”。(10)伦敦《泰晤士报》认为,“此新内阁不过为旧日军机处之化名耳。彼辅弼摄政王者咸注意于满汉界限,而欲使满人操政界之优权,此诚愚不可及之思想。”(11)

如果说皇族内阁的出现标志着立宪派对清政府完全绝望的话,那么接下来清政府的所作所为则把立宪派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清政府亲手把立宪派力量送给了革命党人。1911年五月初清政府发布上谕“用特明白晓谕,昭示天下,干路均归国有,定为政策。”(12)5月20日,盛宣怀代表清政府与四国银行团代表在湖广铁路借款合同上签字。湖广铁路借款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从根本上刺激了立宪派的神经,作为资产阶级的立宪派的利益遭到了清政府的无情践踏。毫无疑问,立宪派站了出来,也许并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但他们确实和革命派站在了一起,参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这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提前为清王朝敲响了丧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紧接着湖南、陕西、山西、云南、江西等相继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穷途末路的清政府于11月初拟定了《十九信条》(内容见附录),渴望拉回立宪派,挽救危局。有位法国博士这样评论:“宪法信条则全然颠覆其国体,将树立极端民主主义,殆世界宪法史上稀有之英断也,直当谓之民国也”(13)可惜历史已不为大清王朝停留,《十九信条》若是在一年前宣布,哪怕半年前也会得到立宪派的欢迎,可惜现在为时已晚。第二天,贵州宣布独立,继之江苏、福建、安徽与清廷脱离关系。最终,清王朝走向覆亡。

不能不说,清末宪政运动的失败罪不在立宪派自身,毕竟立宪派绘出了堪称完美的救国“路线图”,并且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温和的宪政主义最终走向暴力革命主要

还是清王朝的“功劳”。但是无论立宪运动结果如何,它作为中国近代社会中首次合法的民主运动,其进步性不容置疑。

结语

如果清王朝给了立宪派一次机会,那么结果又会怎样?可惜历史不容假设。站在历史身后的我们,也许应该怀揣一颗敬畏之心,认真思考这场运动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参考文献

1)《论日俄战争之益》,载《中外日报要闻》,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2)《祝黄钟之将兴》,载《中外日报》,1904年2月19日。

3)《日俄战争之影响于处金衢严若何》,第4期。

4)(沈其昌:《议员要览,61页》)

5)(《论出洋诸钦使奏请变法事》,载《中外日报》,1904年3月26日)

6)(载《华字汇报》,1906年9月20日)

7)《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侯宜杰 著

8)(《盛京时报》,1909年9月3日)

9)(溥仪:《我的前半生》,26页,北京,群众出版社,1962)

10)(《申报》,1911年5月23日)

11)(《庆亲王历史》,载《申报》,1911年6月8日)

12)(《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3册,1236页)

13)(《清国宪法评》,载《盛京时报》,1911年12月13日)

附录:《十九信条》第一条 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

第二条 皇帝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条 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

第四条 皇帝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

第五条 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

第六条 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议会)。

第七条 上院议员,由国民于有法定特别资格者公选之。

第八条 总理大臣由国会(议会)公举,皇帝任命;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举,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

第九条 总理大臣受国会(议会)弹劾时,非国会(议会)解散,即内阁辞职,但一次内阁不得为两次国会(议会)之解散。

第十条 陆海军直接皇帝统率,但对内使用时,应依国会(议会)议决之特别条件,此外不得调遣。

第十一条 不得以命令代法律,除紧急命令,应特定条件外,以执行法律及法律所委任者为限。

第十二条 国际条约,非经国会(议会)议决,不得缔结。但媾和宣战,不在国会(议会)开会期中者,由国会(议会)追认。

第十三条 官制官规,以法律定之。

第十四条 本预算,未经国会(议会)议决者,不得照前预算开支。又预算案内,不得有既定之岁出,预算案外,不得为非常财政之处分。

第十五条 皇室经费之制定及增减,由国会(议会)议决。

第十六条 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第十七条 国务裁判机关,由两院组织之。

第十八条 国会(议会)议决事项,由皇帝颁布之。

近代史 篇7

一、借助历史人物,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国近代史中, 涌现出许多爱国爱民的民族英雄人物, 因而, 借助历史人物的形象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 也是历史教学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我在讲授这段历史时, 充分利用人物的名言或者挽联。《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中的邓世昌, 我给学生补充了后人为他写的一幅挽联“此日慢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烘托出他的爱国主义情操。首先让学生搞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公”指谁?“海军”什么时候创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通过这样的方式, 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 初步培养学生用史论相结合来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 经过这种方式树立的人物形象就显得比较丰富、充实且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在讲到左宗棠时, 我利用后人的挽联,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大将指谁?有何功绩?也可以把两个人物进行比较, 更能使学生体会到爱国主义的情操, 从而激发我们要向英雄人物学习的优秀品质。

二、利用时事新闻链接历史, 更能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展示时事材料:2010年9月7日, 在钓鱼岛附近海域, 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受到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冲撞, 后又受到日方另外两艘巡逻船跟踪、冲撞、截停、登船、检查。中国渔船遭日本巡逻艇冲撞, 中国船长遭日方逮捕。刚听到这则材料, 学生义愤填膺, 日本怎么这样猖狂, 直接导入新课。在100多年前, 日本曾侵略过中国, 这是怎么一回事?结果如何呢?一个是给学生造成悬念, 使学生急于知道答案;另一个是使学生更加爱国, 认识到国家落后是挨打的重要原因, 更加努力学习, 为祖国的强大和富强做贡献。或者展示这段视频, 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近代史应从何时开始 篇8

看到本文标题,可能不少人会怒发冲冠—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此为常识,岂能不知?但读过这本《海上冒险回忆录》便会感到,曾经的“常识”已有刷新的必要。

1618年至1648年期间,德国爆发三十年战争,大量德国难民涌入瑞士,无以维生,遂成雇佣兵,他们忠诚勇敢,但价格亦昂贵,所谓“无钱难雇瑞士兵”,直到今天,梵蒂冈教皇仍以瑞士兵看家护院。

本书作者艾利·利邦可能就是这些瑞士兵中的一个,他跑到荷兰,先在捕鲸船上谋生,但捕鲸的血腥让他无法忍受,故转投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到东方。

利邦曾参与围攻澳门的战斗,并差点死在那里,后又在中国沿海胡作非为,他还是最早在台湾修建城堡的西方人。

利邦有时慈悲,比如赦免了被劫商船上的全体人员,因为他们没有反抗;有时又很残忍,对不肯投降的商船,他会把所有人都杀掉。在书中,利邦坦言喜欢战争,可对深受陋习残害的土著,又常有悲悯之辞。

当时欧洲出版了不少东方游记,出版商为了盈利,逼迫作者编造离奇故事,而利邦从没想过出版这本书,其手稿直到19世纪才被人发现,因其内容平实、不避琐碎,被认为是一份忠实的历史记录。

令人惊讶的是:本书所述之事,多不见于中国史料。

从中国史视野看去,明末清初南洋堪称海晏河清,无人敢冒犯天朝神威,可在利邦笔下,中方水军不堪一击——“从广东省到漳州省……这样历时两年半,毁了他们很多村庄、堡垒和大量的船,包括他们口中的‘帆船。”“我们再度发动攻势,所到之处无一幸免,一整年在中国沿海和附近岛屿,尽情烧杀、掠夺。”“我们追赶敌人,也总是能逮住不少人,有时远超我们想要的人数,那就送他们去喂鱼。”

利邦在澎湖岛上建了堡垒,因缺乏航海知识,前来剿灭他们的300艘明军战船遭狂风袭击,“据说,船上约有5万人罹难”。

利邦的军舰曾搁浅在中方炮台下6小时,可明军未发一炮,利邦逃跑时,他们却在背后大喊:“你们胆小鬼,别再靠近了!”

利邦抢劫商船乃至明军的补给船,还常深入内陆抢劫,可在同时期中国史料中,只有“料罗湾大胜”被反复提起,言外之意:我们仍领先于世界,只要愿意,天朝随时可恢复南洋的秩序。

可这个“秩序”又是什么?无非是各酋长互相杀伐,商业难以维继,海外中国商人被欺凌、被屠杀,却无处为他们主持正义。

因持续动荡,土地无法充分开发,基础设施、社会资本几近于零。于是,拥有绝对权力的苏丹们肆意妄为,甚至将俘虏来的女性交给大象去强奸……

正如被利邦称为“海盗船长”的那位明朝官员,他外表和善,甚至还有点幽默感,可他内心所想,无非是把洋鬼子们赶快打发走,只要不给他惹事,再屈辱的条件他也会接受,可奇妙的是,他居然能成功地骗过皇帝监督的眼睛。

利邦写道:“中国人很会欺骗人,一不小心就会上当,也很无赖,可以把黑的说成是白的。虽然如此,当他们意识到人们对他们的谎言小心提防时,立刻变得谦卑且诚实。”不能怪利邦刻薄,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私民社会的悲哀—由于缺乏最基本的保障,导致人人极端自私,所谓信仰,只是用来安慰内心恐惧,完全丧失了其本应有的无形而上的高度,更别说用它去批判现实、改变社会了。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后来鸦片战争时的场景:英法联军兵临城下,清军炮台的指挥官却私下找英军协商,要求各开几发空炮,好让他堂而皇之退走,他甚至愤怒地质问:我们彼此有什么矛盾?干吗要为别人互相厮杀?

同样的惶惑与不解,相信在200多年前那位“海盗船长”的脑海中,也同样在盘旋着。由此可证,东西方文明间的落差绝不是1840年才出现的,它有一个漫长的前史,至少在利邦所处的时代,差距便已凸显,可遗憾的是,西人几番叩关,始终未能唤醒天朝,谁又能说,1840年后的种种苦难,只是历史的偶然?而作为后来者,我们是否真的想明白了—这么大的差距,究竟是怎么出现的?

或者,近代史应从“漫长的16世纪”的起点算起,应从全球史的角度来审视,这才能使我们收获更深的感悟,而这,也正是利邦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海上冒险回忆录—一位雇佣兵的日志(1617—1627)》

作者:(瑞士)艾利·利邦

译者: 赖慧芸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3月1日

上一篇:玉水镇中心小学2013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