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外书史”(共16篇)
我的“课外书史” 篇1
因为老师布置的采访任务,我才得以了解到我们唐家的家史。我印象最深刻的算我的高祖了。
他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到20岁就被国民党拉去当壮丁了,被迫加入了国民党军队。可是他这人
胆子小,从来不敢杀生,因为老实听话,最后也只能当个小排长。据爸爸所说,高祖上战场的时候,因为害怕
打死人,经常是朝天放枪的,他上战场也就是浪费子弹。
他虽然没杀过人,可是子弹是不长眼,他还经常受伤。有一次,听说还伤到睾丸,幸好在那之前已经
他已经有了孩子,后来被送到了南京治疗。
在亲戚朋友的印象中,高祖是个很和蔼的人。解放后,高祖经常被批斗,年纪大了还经常被拉出去当街示众。再后来,每次运动一来,他知道自己又该批斗了,每次都很自觉的,熟门熟路的,把牌子挂在胸前,手上敲着锣鼓,
就自己上街了,正因为他胆子小,没杀过人,所以每次运动也只是被思想教育,并没有被枪决,后来也就在宁波老家
度过他的余生了。
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爷爷的爸爸,他和太婆干的都是体力活,他们要养五个孩子,为了讨生活,所以
他们搬到了大上海了。但是,因为他们是外地人,干同样的事情,工资却要比当地的上海人微薄一些。这样
才有人愿意请他们做事。为了养孩子,他们省吃俭用,还是很困难。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爷爷的哥哥送给别人领养了,(后来至今都没能联系上了)。可能是因为劳累过度,太公太婆先后得了肺结核,很早去世了。
爷爷是兄弟姐妹居中的,二爷爷年纪最大,他出去当工人挣钱,供爷爷和兄弟姐妹几个读书,爷爷最争气了,
爷爷考上了华东师大,被分配到了四川,娶了一个四川的奶奶,这才有了爸爸。听说沿海城市好,爷爷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待在四川了不甘心,等爸爸大学毕业的时候,爷爷就托关系把爸爸送到温州工作。
爸爸在温州认识了我妈,之后就有了我,这就是我家的家史,希望我能继续传递生命的接力棒。
我的“课外书史” 篇2
小人书店店面不大, 主要顾客是孩子们, 功能有点儿像如今的网吧。进了店, 墙上挂满编号的封面, 琳琅满目, 令人怦然心动。而一本本“裸书”再用牛皮纸糊成封皮, 上面是手写的书名与编号。柜台明码标价:每本每日借阅两分钱, 押金另计;在店内阅读仅一分钱, 不收押金。
困难时期, 小学只上半天课。下午分小组在家做完功课放了羊, 各奔东西, 小人书店即去处之一。三五结伴, 各借几本, 资源共享。虽说店里有不准交换的明文规定, 但老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贴墙是高低错落的双层长凳, 深棕色油漆磨损, 隐隐露出木纹。中间散放着小板凳。我们刷刷翻动书页, 时而惊叹时而低声议论, 交换读书心得。老式挂钟嘀嗒走动, 叮当报时, 提醒消逝的时光。天色暗下来, 要关门了, 在老板催促下, 我们向结尾冲刺, 不得要领。走出小人书店, 仿佛从另一世界返回人间, 不知哪个更真实。摸摸, 兜里还剩五分钱, 一激动, 冲向小吃店, 买个糖耳朵犒劳自己。
除了流行的《水浒》《三国演义》《杨家将》等连环画, 我更喜欢地下斗争或反特的故事, 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五十一号兵站》, 不少是根据电影改编的。
小人书弥补了认字不全造成的阅读障碍, 更重要的是娱乐性。所谓娱乐, 说到底, 就是满足中等智商以下读者的阅读期待, 如我们这帮男孩。是非曲直黑白因果, 一目了然:英雄就义有青松环绕, 坏人总处在阴影中;叛徒从一开始就留下破绽, 最后准没好下场。
在小吃店旁阅读, 多少有点儿英雄主义色彩, 等于抗拒各种威胁利诱, 决不做叛徒。
从小人书到字书是我人生一大转折, 好像从猿到人的进化。
我父亲是个业余文学爱好者。所谓业余爱好, 就是杂而无当, 逮啥买啥, 从不挑挑拣拣。我家有个棕红色木书架, 不大不小, 可放两三百册书, 位于外屋北墙正中 (按过去是供牌位的地方, “文革”中挂着毛泽东像) 左侧, 可见文化在我家的重要地位。
我的字书阅读首先从电影杂志开始, 特别是电影剧本 (包括供导演用的工作脚本) , 大概是由于文字简单, 以对话为主, 情节紧凑, 画面感强, 那是从小人书到字书的过渡阶段。虽说跟着一大堆专业术语———定格、闪回、淡出、长镜头、画外音、推拉摇移等, 但一点儿都不碍事, 就像不识五线谱照样会唱歌一样。
读剧本等于免费看电影, 甚至比那更强———文字换转成画面, 想象空间大多了。我后来写诗多少与此有关。依我看, 爱森斯坦关于蒙太奇的探讨, 与其说是电影理论, 不如说是诗歌理论。
再上一层楼, 我开始迷上革命小说。其中最激动人心的还是那些性描写。我得承认, 我的性启蒙老师首推冯德英。他的长篇小说《苦菜花》和《迎春花》是最早的性启蒙读物, 那些带有暴力、变态甚至乱伦的色情部分, 看得我心惊肉跳, 欲罢不能;由于阶级立场问题, 还伴随着强烈的负罪感。我相信, 我们这代人的性启蒙都多少与此有关———暴力与性, 是以革命的名义潜入我们意识深处的。
读字书, 为大人赞许。小小年纪, 哪儿经得住夸?记得小学三四年级, 母亲把我带到她所在的人民银行总行的图书馆。我从书架上挑了一本最厚的苏联小说, 七百多页, 坐在阅览室装模作样读起来。图书管理员大惊小怪, 引来借阅者围观, 好像我是外星人。在这个意义上, 我真是外星人, 读的是天书———硬着头皮在生字间跳来跳去, 根本无法把情节串起来。
我的“发福”史 篇3
1954年杭州市工人文化宫招考业余舞蹈队员,我是100多考生中录取10名中的一个。50年代我演出过“红绸舞”、“马刀舞”、“新疆舞”等。白天,在工厂劳动,晚上,跳舞、演戏、写小说、编小戏,还获得过省市优秀创作奖。被评为省级文教先进工作者。自从1965年11月我上北京出席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以后,突然“发福”了。说也奇怪,在北京开了20多天会议,回到省里又开了20多天会议,回到市里又开了10多天会议,我的裤带“日见其短”,穿衣加码,体形越来越“福态”。究其原因:会议期间天天鸡鸭鱼肉,餐餐酒足饭饱,吃得太好了,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多余的热量转化为体脂堆积起来,这是发胖的主要原因之一。酒席上我贪吃动物性食物,其味道香郁,能促进人的食欲,我胃口好得惊人,从而使摄取的食物营养增多,饮食过度再加上活动量减少,坐着开会少走动,睡眠又充足、怎能不“发福”哩!当时,体重尚未超过标准体重10%时,医生就向我发出警告:不能再贪吃肥肉了。可是我嗜肉如命,一餐能吃1,000g重的猪肉,而且还爱吃“冰糖黑木耳炖蹄膀”,这样就由超重演变成肥胖者。体检发现患高血脂症。于是,关心怎样减肥了。开始时,我用饥一餐、饱一餐的方法去减体重,结果是适得其反。医生说:饥饱交替进行,并没有使总热量下降,因而也不能减体重,不仅如此,当饥饿时大量动用体内脂肪,往往造成高血脂症,结果当饮食增加时,那些没有消失的胆固醇又沉积在血管壁上,促使血管硬化。后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有计划、持续不断的低热量饮食减重食疗。作到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吃含脂少的清淡食物,如豆制品、鱼、瘦肉、新鲜蔬菜与水果等。除了饮食之外,注意适当运动也十分重要,因为减体重的基本原则是减少热量的摄入,增加热量的消耗,只管休息,不活动会减少消耗,不利于减重,运动越少, 身体越容易肥胖,身体肥胖运动不便就越不爱运动,以致形成恶性循环。我的减肥失败原因也就是缺少运动与贪嘴。
我的“心理学史” 篇4
关于我和心理学,一切源于好奇,一切终于好奇。
在大三的小学期,我意外选上了人气火爆的《心理学与生活》课程,选课的原因除了完成学分要求、时间允许和同学推荐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就听老师说,“要注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健康”,那个时候就对心理学这个神秘的学科有强烈的好奇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更多,知道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大,精神状况难免出现问题,所以听说一种心理咨询师的医生在城市里流行起来。当然,那个时候我也到了青春期,经常会有一些“叛逆”的举动,学校和家长对我们的心理教育塑造也越来越重视了。那个时候开始,对心理学的知识有了一些零碎的了解。也看了很多青春期心理教育的书,刊物,认识了青春期心理学之父——霍尔。
后来,就进了高中,大家懂的。高考,三座大山压在身上,让很多人直不起腰。我觉得高中三年其实是我们人格成型的重要时期,因为义务教育阶段什么都不懂,除了学习考个好学校和玩之外没什么了,高中三年不同,我们在这三年要经历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脑子里也有了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比如北京奥运,比如汶川地震。其实,我认为我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在高中老师眼里,好学生应该是非常刻苦用功,无论睡觉吃饭都会捧着书的同学吧。高中老师经常会拿衡水中学的录像给我们看,说他们的军事化管理就是跟我们学的。显然,我不是这样的学生,我更喜欢吃完饭散散步,吹吹风,早上起床听听鸟叫,而不是奔跑于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之间,我喜欢闲适的生活。关于高中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虽然有起有伏,但是我总是喜欢以“既来之,则解之”的态度应对,甚至2009年高考走进考场的时候完全没有紧张的感觉。身边也有很多同学,不堪重负,生病了,或者看心理医生了,甚至在高考前因为我们区连续发生几起学校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教育部直接派领导来视察减负和教育工作。几起事件都是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这再一次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还有哪些不足?
色彩缤纷的大学生活,在3个月的假期之后开始了,认识的朋友逐渐增加,参加的社团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在这期间学会了很多与人相处的道理。在书店,看到类似于《心理学,教你怎么去看懂人心》的书也会翻开,仔细品味。也知道了,原来心理学不只是应用于人的精神成长和精神疾病的治疗,同时可以用于商战,用人,刑事侦查„„空闲的时间,看了一些精神分裂的电影,比如《黑天鹅》和《搏击俱乐部》,对精神分裂症产生的原因感到很好奇,一些跟心理学关系比较大的美剧《lie to me》,《criminal minds》也非常引人入胜。电视上经常出现心理学家做实验,比如问路人“0.1毫米厚的纸对折100次之后有多厚”,路人的回答往往与真实答案大相径庭,为什么人们会有规律地做出选择?疑问一直困扰着我。
终于,所有的好奇心和疑问可以得到满足和解答。我可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心理学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如何运用?我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这种奇妙的感觉了。就好像这一门课把我之前所有所有的记忆、生活都串起来。
关于学习心理学之后,心理学会对我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只能告诉您,答案是未知的,也许它能帮助我解决未来生活、心理上的重大难题,让我走向成功;也许能使我成为一个善于交际,赢得朋友信任的人;也许当我的亲人、朋友遇到困难,我可以用学过的一点半点帮到他们,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了。
1+1=?
这个问题的答案向来都是丰富多彩的。
心理学的1加上我这个1会得到什么呢?
我的读书史作文 篇5
到了以后,随着我年岁的增长,我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周围的人也影响了我。我开始读郭敬明等青春作家所写的言情小说,但读了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那些书只不过是编造了几个凄美的故事来赚取读者的眼泪罢了。根本没有欣赏的价值,我便也摒弃不读了。
我真正开始读书,学会读书的时候是上初中以后。老师鼓励并推荐好书给我们读,我也便欣然接受了。
但当我真正坚持读书后我才发现书里面真是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当我读到朱自清那优美的散文时,我恍如置身其中飘飘欲仙,有如一阵清风扑面而来令人神情气爽。
当我读到但是宋词时,我便深深体会到诗中所表达出的那高超境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沙”尤如江河下泻豪情万丈;李清照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有似江南女子般的`委婉含蓄,令人欲罢不能。
但最使我爱读的当属小说一类。当我读?水浒传?时,我便被那其中的精彩故事所吸引。读到青面兽杨志抱不平;读到野猪林林冲获时,我为高俅的卑鄙无耻而生气,又为鲁智深的仗义而生敬佩。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书如?围城?等都是我的至爱。
我的流浪史作文 篇6
我是一只小鸟,与另一只小鸟关在笼子里。一天,那只小鸟对我说:“咱们逃走吧,我已经厌烦了这种生活。”我点头赞成。
于是,我们开始精心策划逃跑计划,开始密切关注小主人是怎么打开喂食窗的。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们用“脚”打开了喂食窗,向那浩瀚的夜空飞去。
晨曦微露,几个小男孩拿着弹弓来到我们的栖息地来打鸟。我们连忙起飞,但很不幸,我的“脚”被子弹打中了。同伴鼓励我往上飞,我忍着痛,拼命往高处飞。飞啊,飞啊,终于飞到了我们真正的家园--森林。同伴找了个洞,让我住下。它找来些草药敷在伤口上。又叼来些泥固定住那只伤腿,让腿不动,这样可以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过了几天,我的腿已经愈和了。我们高兴地在森林里嬉戏。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我的同伴全身发热,头痛。我焦急地去帮它寻找草药。那天,我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他告诉我要采到百草药,才能治浩我同伴的病。我祥细的`询问了草药的形状,颜色,大小。便踏上了寻找草药的路。我飞来飞去,还差一种名叫冰雪花的草药。传说它生长在雪山顶上,由雪神供的冰凉生长而成,每50年长一株。我向雪神居住的地方飞去。雪神被我的故事感动了,帮我采到了冰雪花救了我同伴的性命。
我的“课外书史” 篇7
作业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纵观现实的初中语文教学, 作业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业多是老师布置, 学生被动完成;二是作业内容多机械操练, 轻选择, 少设计;三是作业布置随意, 形式单一;四是作业批改的主体单一, 教师往往演“独角戏”。这些问题使学生对作业兴趣寡淡, 视作业为负担, 往往耗时多而收获少。在高喊“轻负高效”的今天如何科学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让学生乐意做并在语文作业中提高能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深思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即学生应该是语文作业的主体, 学生应该主动去完成作业, 做自己喜欢的作业,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作业, 教师不能也不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鉴于此,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了“自主性课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即在语文课外作业的训练过程中, 引导学生自主对作业进行设计、布置和批改。
二、自主性课外作业的实施
(一) 布置
鉴于学生之间个性发展的差异, 笔者对作业量、作业难度和作业方式进行了设计、重组, 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作业。
1. 教师设计, 学生选择
(1) 作业自助餐
所谓作业自助餐是指像吃自助餐一样,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 而且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多少就做多少。例如, 在教学《不求甚解》一文后, 笔者在“作业餐桌上”摆放着供学生选择的作业有:
主食:完成《不求甚解》作业本8-10题。
甜点:A.摘录《不求甚解》一文中的好词好句。
B.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条理地阐述理由。
C.上网收集5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并在晨读课上诵读。
D.用“别人都说……, 而我觉得……, 因为……”的句式写一段驳论的话。 (提示:滥竽充数、见风使舵、班门弄斧)
E.从收集的5句名言中选择其中一句作为论点, 补充两个事例加以论述。如“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为论点, 补充事例加以论证。
(2) 作业套餐
笔者根据教学目标把作业设计成A、B、C三个档次的套餐式,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其中A档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C档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而B档作业则介于两者之间。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例如教完《我的叔叔于勒》以后, 为了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 理解和体会小说的主题, 笔者设计了三个套餐, 供学生自主选做:
套餐A:
(1) 写出文中值得你积累的词语;
(2) 本文对人物刻画形象生动, 细致到位, 手法灵活, 语言传神。请用课上分析菲利普夫妇性格特点的方法为下面文字写上一段关于“我”心理特点的批注式文字。
我看了看他的手, 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 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 满脸愁容, 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 父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
我的批注:。
套餐B:
(1) 运用跳读法, 圈画出菲利普夫妇及“我”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思考同一个人为何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类称呼, 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2) 左拉说:“莫泊桑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 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 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 读他的作品, 读他笔下的人物, 可以是哭或是笑, 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请用“读完这篇小说, 我想对 (某某人) 说:”的句式写一句话。
套餐C:
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 发挥想象, 运用人物刻画的方法 (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 给下面情景各续写一个片段。
(1) 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
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
他眼睛里放着光, 脸涨得红红的, 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 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
(2) 他又老又脏, 满脸皱纹, 眼光始终离不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于勒突然抬起了头, 与父亲的目光相遇, 这时……
2. 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传统的作业布置权是教师的“专利”, 学生总是被动接受作业, 这种作业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业的主人, 笔者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例如, 笔者把《爱莲说》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莲文化”相联系, 让学生围绕主题设计作业。学生设计了以下作业: (1) 背诵周敦颐的《爱莲说》。 (2) 仿写一篇小短文。 (3) 搜集关于莲的古诗词, 诵读品味。 (4) 上网搜索有关莲的文章, 做成“现代散文之莲文化”散文集。 (5) 出一期关于“莲文化”的手抄报。 (6) 课外探究莲的相关科学常识, 如“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等, 并写一篇说明性文字。
“十一”假期, 笔者让学生自己制作了长假作业本。作业本由学生自己设计, 仅规定了以下几方面的作业内容:
第一, 我的问题。记下这七天来你曾想问的问题。
第二, 我的发现。记下七天里你在生活中、学习上游戏里发现了什么新鲜事物或什么收获。
第三, 我的创造发明。可以是文字、图, 或图文结合。
第四, 我的心情。在这里记录下这七天里快乐的、伤心的、懊恼的心情。
第五, 我的评价。可以是自己完成状况的质量评价, 也可以是你对老师这样布置作业的兴趣评价, 还可以是父母对你的评价。
(二) 完成
1. 作业完成的时间
传统教学中, 教师为了防止学生拖欠作业, 把“及时完成作业”作为一项学习常规来要求学生。然而, 学生之间是千差万别的, 统一布置的作业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 完成是有相当难度的, 这就直接导致一部分学生抄袭作业, 大大降低了作业的效度。因此, 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不应“一刀切”, 而应适度调控时间, 让学生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自主完成任务。
2. 作业完成的方式
第一, 独立完成。对于一些适合自己的水平, 或与自己生活环境贴近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稍难一点的也可以让他们“跳一跳, 摸得着”。例如学了《孤独之旅》, 笔者布置学生去看看曹文轩的《草房子》;教学《隆中对》后, 布置学生去读《三国演义》。
第二, 合作完成。例如, 《好读书读好书》教学后, 笔者让全班学生自愿组合, 编辑《名人读书名言》。让学生把各自搜集到的名言分类编排, 每类加上小标题, 编成集子, 并为集子写上前言和后记, 装上封皮, 最后拿到班上展览。再如, 让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名人读书经验”的手抄报——有人设计, 有人绘画, 有人负责书法。
当然, 合作完成作业不仅只是生生之间的合作, 还包括师生合作、学生与家长合作。譬如为了让学生学会写明信片、写信, 可以采用师生互通电话、互发信函等方式合作完成。学完《看云识天气》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向家长询问有关天气的谚语并做好摘记。在进行“我爱我家”综合性学习活动前, 可以布置学生听家长讲述一个家中故事或介绍一样家中珍品, 学生负责记录整理。
(三) 批改
自主性作业的批改按主体不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教师批改, 另一类是学生批改。
1. 教师批改
教师批改学生的自主性作业时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对学困生要多用表扬性评价, 寻找闪光点;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 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2. 学生自评
学生评改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 自己批改。即学生在做完了课外作业后, 让学生自批自改。学生在批改过程中把自己好的观点用线条划出来, 同时把一些疑难问题圈起来, 课余时间向同学、老师请教。
(2) 同桌互改。即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作业与同桌交换批改。学生在批改过程中, 要把同桌作业中的亮点用线条划出来, 同时将作业中的错误向对方反馈。如遇疑难问题, 则交小组讨论协商订正, 对小组还不能解决的问题, 则提交教师。
(3) 小组批改。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 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 由组长负责检查课外作业完成情况, 并在组长的组织下“审查答案”。若批改意见不能统一, 则把意见提交其他小组或教师协商沟通。在小组批改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各小组把一些新颖、有趣的课外作业整理、推荐出来, 放在班上展览, 实行课外作业资源共享。
三、几点反思
1.教师要做“下水作业”
教师要经常“下水作业”, 才知“水”的深浅, 才会及时调整和优化作业设计。特别是学生自主设计课外作业, 毕竟是全新的学习方式, 假如教师对研究的方式、环节、思路一知半解或缺少组织指导能力, 都会使学生的自主设计变得盲目和混乱。
2.要循序渐进, 发挥作业功能
基于目前初中学科教学现状, 必须适当控制自主性作业设计的时间, 努力做到少而精。初中学生面对的是沉重的课业负担, 在一门学科上太耗费时间, 容易耽误其他学科的学习, 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3.让学生自主批改应适量
我的苦乐自慰史 篇8
起初,一直被丈夫戏称为“性冷淡”的我,并没有什么不适应。但在孩子渐大时,我开始感到了性的煎熬。
有一天深夜,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男人正紧紧搂着我,我呼吸急促地从梦中醒来,梦中的情景时时在眼前晃动,不能自持。看着身边酣睡的丈夫,我有一种冲动,特别想让他把我抱紧。我把身子挤进了他的被子里。可他动了一下,翻过身又鼾声叠起。我悄悄下了床,来到阳台,打开窗子,让夜风使劲吹着,可还是心跳不止。我又到卫生间,不停地用冷水冲着自己,好一会儿,清凉的水把我的欲火熄灭了。说来可笑,这是我一生中的第一次性高潮。
从此以后,我便有了一个一生中最难以启齿的秘密,对谁也不能提,打死也不能对外人诉说的丑事。特别是梦中的那个男人,自己怎么也想不通,这个男人在平时和自己毫不相干,竟在梦中和人家交合,吓得我几天都不敢正眼瞅那个男人。过了没几天,同样的感觉又在深夜出现了。这次我偷偷把自己的手指伸向……几秒钟后,心情平稳了许多,安稳地睡了。
这可能就是我自慰的开始吧。每当高潮出现时,我不得不用嘴紧紧咬着被角,生怕自己发出一丝声音让丈夫听到。有一次,我躲在被子里痛哭,把他吵醒了。他看到我满脸泪水,惊慌地问:“你怎么啦?”我忍不住“哇”地大哭着扑向他的怀抱。他明白了,哭着说:“我们离婚吧,这样对你太不公平,你不能这样自己折磨自己。”我不停地摇着头:“不!不!不!”可他说:“你这样太委屈你自己了,你还年轻呀!”可是,离了,他怎么办?性功能不行也不是他的错呀,况且,孩子还没独立,缺爹少娘的……
过了几天,他找来了一些关于自慰的带子说:“你好好看看,学学,心里会好过些的。”并提出分床睡,这样我就不用压抑自己了。
从1992年起,我和丈夫分开睡。后来孩子上了大学,我们一人一室。我仍旧每周一次自慰。有一次他出差,还给我买回一个振动器。
在自我解脱的同时,有时会为自己感到悲苦,感到难受,感到可怜。真的,想着自己平时在单位、在社会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公众场合我们是一对无比幸福的恩爱夫妻。可谁知道夜冷风清的深夜我的痛苦?可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两人的事业,我们都不准备离婚,也不可能去婚外找情人。因为我爱的人就是一个,那就是自己没有性功能的丈夫。
十几年过去了,自慰成了我的生活习惯。年轻时两三天一次,现在到了更年期,前年开始月经有些紊乱,不太正常,但我仍然保持每周一次的习惯。不但性欲不减反而有所增加,而且在高潮时自己感到很幸福,人也变得年轻了许多。常听同龄的朋友说,阴道随着更年期的到来,部分萎缩而且分泌物逐渐减少,阴道里干燥不能过正常性生活。而由于我多年的自慰,刺激阴道分泌物,而且自己很有节制养成好的规律,所以到现在性欲仍然不减当年,精力旺盛。不论做什么事情都精神十足,像个年轻人似的。身体也特别健康,别看我50岁,和同龄朋友站在一起,要比他们年轻许多。耳不聋眼不花,上网玩电脑,清晨跳舞跑步,工作热情生活质量都很高。
我的阅读史作文600字 篇9
在妈妈肚子里时,我就常常听妈妈讲故事。所以出生后的我,就超爱看书(当然,不是所有的书,我都会喜欢的)。
上幼儿园时,我不认识字也还不会拼音,就会翻看各种绘本。有些绘本内容很精彩,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那些绘本的插画还不如我画得好。那时候,我特爱公主故事,买了很多这样的书。我会拿着它跑到同学面前炫耀。每个女生在那个阶段都特别喜欢公主,即便公主现在离我们这个时代很远。
上小学后我不再喜欢绘本,开始看带拼音的童话书。但我依然会幻想自己是美丽的公主,生活在华丽高大的.城堡里,有仆人为我服务,有舞者为我表演,还有王子为我冒险,一切都是那么的无拘无束。可是从小学开始就必须看“必读书目”里的书了,虽然这些书好,但是似乎不是我的菜,我只把它们当成任务来完成。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阅读量不断增加,不知不觉中增长了很多课外知识。读书让我受益匪浅。
上四年级后,我发现自己看书的兴趣点又变了。我喜欢看各种侦探、科幻、历史小说。这些小说因为惊悚悬疑,很吸引人。我每天手不释卷地捧着它们,一本又一本,不会感到乏味。但我依旧不喜欢“必读书目”里的书,像《青铜葵花》。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大作家曹文轩。大家多觉得他的书写得很好,但我觉得太忧伤,脱离现在的社会,我喜欢欢快阳光的故事。所以我不会盲目的相信,我只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
我的一本课外书 篇10
我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书迷,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我认识许多大作家,像沈石溪、孙幼军、乐多多。。其中,我最爱的要数杨红樱阿姨的《笑猫日记》了,一只会笑的笑猫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心中的虎皮猫,并生下了4个孩子。不幸的是,最小的死于春天的一场寒流中。于是,它们搬到了美丽的樱桃沟,经历了一次惊人的大地震,在地震中,三只小猫长大了,后来各有成就。。是什么使小猫们有所成就?是那场地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天里发生的奇迹吧!
自从看了《那个黑色的下午》,书中的感人事迹就会不断在我的脑海里呈现。废墟下唱歌的小女孩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坚强的信念;搜救犬公爵为了多救出一个人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小小年纪就立志做搜救猫的小猫三宝更是勇气可嘉,为了使爷爷活下来,母白鹅啄破自己的蛋壳用汁液喂爷爷;奶奶一人竟要担起照顾二十一个病人的重担;小猫大头也一改往日的懒惰,变成了一只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小猫;一位教师用自己的身躯抵住了掉落的制压板,让学生顺利逃脱。这些故事在杨红樱阿姨笔下栩栩如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在我看来,这次大地震对笑猫、虎皮猫和小猫们是一件好事。因为,正是这次大地震让它们感受到了世界的大爱,让它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磨练了它们的意志!
说说我的读书史 篇11
我今年已经50岁了,如果说我在40岁之前,多少还会读一些对提高我的工作能力有所帮助的书的话。这10年,我读的就都是些闲书了。我比较爱读的是小说、历史人物传记、诗话、词话、野史和我认为有趣的一些感悟人生的散文、小品文。读这些东西,还真不是为了要研究点什么,就是爱看,觉着好玩。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聊聊我的读书史,从哪儿说起呢?就从我上幼儿园时说起吧:比起很多和我同龄的孩子幸运的是,我曾有过一大箱子小人书,应该不少于两百本。不仅有全套的“三国”、“水浒”、“岳飞传”和“西汉演义”;有“雷锋”、“王杰”、“黄继光”、“欧阳海”、“董存瑞”、“邢燕子”…有“鲁班”、“张衡”、“祖冲之”有“秦始皇”、“商秧”、“王安石”有“大泽乡”、“绿林”、“赤眉”、“黄巾”、“三元里”……这些要都留着的话,现在应该能发笔小财了。可惜。后来我随父母去了宁夏干校,居然也将那一箱子小人书都带到了宁夏。去了以后,我就进了干校办的一个子弟幼儿园,那个幼儿园里什么都没有,我也忘了当时是什么情况,反正是一股脑地把那一箱子小人书都捐给那个幼儿园了。
1971年,我回北京上小学,住在姥姥家,姥姥家有一个小书架,上面有全套马恩列斯选集、毛泽东选集、鲁迅杂文外,还有小说,我有印象的,有《青春之歌》、《三国演义》、《呐喊》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氓》。大约用了三年的时间,竟让我把这些书都读了一遍。我自己第一次买书,应该是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还记得当时我一共买了六本书,其中五本是林汉达、曹余章合著的一套《上下五千年》,一本是法布尔的《昆虫记》。
《昆虫记》我甚至都连50页都没看到,就因没意思而不想再看了。《上下五千年》我却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头看到了尾,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它是特别经典的一本书。因为我觉得,对于一个不是专做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人来说,这套书所能给予你的,应该足够你在日常生活中应付各种与中国古代史沾边儿的聊天了。它的文字非常直白,凡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顺畅地把它读下来,如果要我给当下的广大青少年推荐一本书的话,这套书我肯定要大推特荐的。
我的课外书作文 篇12
这本书里的许多故事都打动着我的心。其中“孟母三迁”让我深受感动。其内容讲的是孟母为了让儿子孟轲读好书,搬了三次家。在第三次搬家之后,孟轲终于读上了书。
有一天,孟轲又逃学了,孟母知道后很伤心,她流着泪对儿子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没有用处,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成不了才。”孟轲听了母亲的话,感到羞愧万分,从此,他发奋苦读,拜孔子为师,长大后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晒晒我的文字记录史杂文随笔 篇13
文字记录已是我多年的习惯了,它的公开发表引起了不少读者和文友的关注。近年来,可以说我做到了日有更新。不需要别人去催,每天不写上几段话好似这一天什么都没有做。
年轻时书读的少,不太喜欢课堂作业,当然还得认真完成,业余时间课外书就成了我的精神大餐,时而摘录些好词好句挂在自己的床头,在配上几副素描供自己和小伙伴们欣赏。
长大后参加了工作,生活故事多了起来,题材也相继丰富起来。有时候忙起来也嫌麻烦,懒得去写,可到了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时就想写,就这样,文字记录就成了我日常生活习惯中的熄灯号。
文字记录,用的是眼,动的是手,会的是心,每一词一句都得认真去斟酌,用它来加深印象,感受生活中的趣味,每一句话,每一段文,都会给我一个不同感受。
在我的朋友圈子中有不少的写作狂人,他们对文字的热爱和执着让我钦佩,这些人并非是人人都想成为一个什么家,大多数都把写作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和爱好。
记录时光,留下美好。
很多人把这种爱好者看成是玩文字游戏或耍笔杆子的人,不管它是褒义还是贬义,可我把这种爱好当作了个人笔记、个人日记,个人心得札记,或者说是随笔的杂文记录,因为它没有固定的体系专栏,它包罗万象,融个人思想、言论、史地、小知识和风土人情为一体。
我记录的很多史地文字大都来自书摘,把精华部分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汇总,整理成电子文档输进电脑网络,并上传投稿发布。对发出的每一篇文章我都能够把它背下来,可以从文章故事的情节中引领我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学习。
作者曾经发表的论文
我喜欢文字记录和利用文字交流,虽然它没有说话那样方便快捷,但我认为它的效率最高,因为文字可以重复去看,可以多方面理解,能够让人过目不忘,不断添补,不断反刍,它没有疏忽,也不会遗漏,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会让人有新的发现,使人积极向上,励志多学。
文字记录可以改变人的思想观点,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举止。
在早期,我的文字记录都是为了工作,清一色的技术论文大杂烩,几十篇技术论文还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后来我对人文社科、史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的写作方向。我把每天的小发现变成了文字,投送到我的储备室,便于我使用时素材的提取和利用。
这个储藏室里有职场、心理、想法、史地、杂文、教育、人文社科、杂诗杂句、随笔随性随人等等,当然也有鸡汤。个人的观点与鸡汤干货齐飞,没有编解量化,只要你打开标题,第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些是观点,哪些是鸡汤干货了。
很多的文友对自己过去的文章不断地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但我不愿那样做,虽然以前个人的很多文段不如意,但它不单单只是记录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同时也见证了个人每个时段的成长,包括文字写作基础。
有事没事的时候,我也喜欢翻开自己过去的文章读一读,每看一遍时,都有种让我说不出的感觉,我会拿每个时段的我与现在的我对比,甚至对过去幼稚的表现及不如意的篇幅勾画标注。
也有人说,自己又不从事文字工作,讨厌那些长篇大论的大道理,何必要做文字记录呢!但我还是坚信,一个不做文字记录的人和一个做文字记录的人工作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
记录时光 留下美好
史智勇,我的夜生活很单调 篇14
采访形式:电话采访
有这么一个艺术家,是2714小组成员之一,他开着自己的咖啡吧,并用咖啡做着艺术,而他最开始是一名职业摄影师,他是史智勇。在最近的“非现场”展览中,他展出了一件跟咖啡的作品,有一定的行为性在里面,而这个作品的类别,连他自己都界定不了,他为参与者做咖啡,并且手持相机旋转360度相互拍照,然后把拍下来的照片按次序拼贴,自然组合出来一个完整的画面,而与这些“艺术圈”以外的受众之间对这件作品的探讨亦是作品的一部分。
史智勇说自己很喜欢这样的探讨。他的咖啡吧十点左右就关门了,但是圈内的朋友一聚到一起,咖啡吧便能营业到两三点。“乱七八糟的什么都讲,也有可能讲奥巴马,八卦,往往会这样子,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会聊到一些人的动机,探讨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子去搞,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会导致他这样去想。”有时候不需要提前预约,临时电话半小时左右,大家自己带酒,在街边小摊或茶馆酒吧或者在史智勇的的工作室相会,吃点小菜喝点小酒便聊了起来。
如果说这个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夜生活,史智勇不觉得它带有贬义的,“我们也不打牌,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就喝个酒,聊得很开心。这个算不算夜生活,我不知道,看人怎么理解。如果是时间很长,聊得比较晚,那也可以算夜生活。”
当然与现在的年轻人相比,史智勇笑言,他们的夜生活还是有点老土。“白天12点多才起床,晚上肯定也就是2、3点。我们的夜生活还是很单调的,就是喝酒、聊天,嘻嘻哈哈,说一点东西,然后加一点调侃,也没有其他的。说到两点三点,饿了,就吃点东西,然后回家睡觉。”他自己定了早上9点40的闹钟,起床后便是中午饭,下午接着工作,到晚上如果没有什么事情,便是聚会。听起来形式单调,但内容够丰富。因为是做摄影出身,所以史智勇的圈子基本上有两個,一个是爱好摄影的小圈子,一个是当代艺术的圈子,朋友各自在做什么,有什么展览或者活动,社会上的敏感事件,在“胡吹海侃”中,信息量也是非常大的。
小城里,圈子里面的聚会很多。“人也就都是这一帮人,聊的东西还是那些东西,不过这种聚众好像比以前少了一些。我们之前都是好多人在一起,到了一个茶馆,喝茶,现在那种景象没有了,大家都到了的状态比较少。但是三三两两几个人还是有的,很多情况都是,今天是这波人,明天是那波人。每个人都在忙碌,然后好久不见当然大家都很亲切,都不想回家,聊天,喝小酒。”在史智勇看来,这些聚会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并不是创作,“那个圈子里面,喝个咖啡,搞个夜生活,我觉得那不叫做作品。”
我的一本课外书作文 篇15
终于有一天,一辆大汽车驶向我们学校。上课了,班主任老师激动的告诉我们:“希望工程给我们学校捐赠了一批图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借来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从图书室借来《童话世界》这本书。心呀!不停的跳……
于是书里可爱的白雪公主和小矮人、漂亮的美人鱼与滑稽的小丑,都纷纷向我走来,我的世界不再仅仅是土、沙、石……不到几天功夫,幼稚的童心被彻底征服。我这时如同一个饥饿的人儿闻到了面包的香味,贪婪地吮吸着书中的甘露。连吃饭都想着丑小鸭的悲惨命运,走路时也忘不了灰姑娘的美丽结局,仿佛一股神奇的力量推着我走进了那美妙的世界。
看书时,不由自主的流泪,莫名其妙的发笑,奶奶说:“这娃,咋这样呢?”爸爸则大声斥则道:“做点正经事,整天抱着那本书有什么用?”我怕我的:“宝贝”被他们去,悄悄的把它放在床底下,在空闲时藏在怀里来到后院的角落里,捧起它,又去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畅游。到黑沉沉的海底世界去和主人公一起探险……书本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妙。
我的一本课外书作文 篇16
一个小姑娘索菲睡不着觉,撩开窗帘想看看外面的夜景。却不禁呆住了,看见有个像楼房一样高的巨人正从街对面走来,巨人打开箱子,取出一件东西,装进长喇叭里。巨人把长喇叭伸进小孩子的卧室窗口,使劲吹起来。巨人冲到窗口把索菲抓走了。
索菲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洞里,巨人在她身旁。巨人说:“我是慈善巨人,我不吃人,只是在夜晚给孩子们送去美梦。突然一个凶恶的巨人闯进来抓住慈善巨人的头发大喊大叫。索菲看见地上有半个雪爪,赶快钻了进去。凶恶巨人抓起雪爪连索菲一起塞进嘴里。又马上吐了出来,因为雪爪已经烂了。凶恶巨人走了。慈善巨人把索菲洗干净,还拿来点心给索菲吃。
一天,她听到九个凶恶巨人说:“明天要到学校吃学生”,索菲急坏了,求慈善巨人快想办法。慈善巨人马上配制凶恶巨人想吃学生的梦来。把配制好的梦吹进女王的卧室,女王看见了恶梦。这时,女仆跑来报告有十几个学生失踪啦。女王命令陆军司令和空军司令活捉凶恶巨人。当凶恶巨人睡觉时一个个抓了起来,扔进大坑里,供游人观赏。慈善巨人过上了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