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驿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2024-09-27

新驿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精选8篇)

新驿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篇1

新驿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东方圣城网讯 新驿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产业强镇、环境美镇、和谐兴镇三大主题,倡树“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为勇于负责者而负责”的实干精神,集聚正能量,激活新动能,经济逆势攀升,民生持续改善。上半年,全镇两税地方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70.7%、50.6%、50.1%、51%、50.5%和70.4%。新驿镇坚持将项目建设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第一抓手、关键举措,按照“有限资源保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着力保障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要素供给,深化“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建立项目督导例会和重点工作交办机制,开辟重点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全力构建快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促进了项目提升显效。上半年,全镇共实施重点产业项目15个,其中大型农用机械配套件、紧密纺、非标防盗安全门、实木套装门及高档锁具5个项目建成投产,复合木地板多道数控切割机、咸味食品香精、矿用机械设备改造3个项目顺利开工。 “技术含量高、关联度大、支撑引领作用强的项目优先,投资规模大、产出效益好、要素成本低的项目优先”,新驿镇坚持以“定向精准招商”为重点,积极与世界500强、大型央企、民企对接,全力招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和高端项目。上半年,全镇签约并筹备开工项目达到5个、总投资额18.16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的农光互补项目创新驿镇一次性单体签约投资之最。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产是基础,城是载体。新驿镇抢抓省级“百镇示范行动”示范镇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突破工程,城镇吸纳能力和承载功能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新驿镇已经开工、完工或即将开工的城镇建设项目主要有中心社区、商铺立面改造、城镇综合体开发、弱电下地、供气管网、矿区运煤路、高庄村―后寺村等10余条道路的新修或返修工程。同时,牢固树立大城管理念,以建设“严管街”为目标,集中开展镇驻地拆违清障、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道路设施、镇容秩序专项整治活动13次,城镇管理进一步升级。释放环境红利,发展乡村游产业,是新驿镇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新驿镇以打造3A级乡村旅游景区为目标,围绕美丽乡村线路,充分挖掘自身独有文化资源优势,相继规划建设了民俗记忆、古桥遗韵、中原烟柳、二仙同乐、古驿茶香、顿丘古迹、滨阳庄园8个景点,其中高三民俗馆、中原烟柳、二仙居开心农场、宾阳庄园4个景点顺利建成,顿丘古迹、驿站茶香等景点正在建设,古桥遗韵、休闲农业正在设计。坚持共建共享理念,把打造普惠型美丽乡村作为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驿镇以建设济宁市级最大示范片区为目标,实施建成片区描点扩面带动工程,将原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0个村扩大到17个村,启动了骆村、蔡庄两大片区和255省道示范带。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美丽乡村的根和灵魂,深入挖掘、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驿站文化、高吴桥文化、顿丘文化、和合文化,启动了高吴桥遗址公园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突出政策引导,镇财政设立美丽乡村建设1:1专项配套基金,全域化美丽乡村建设高潮迭起。尤其是户厕改造,全镇已完成任务的61%,为年底率先在济宁市整建制完成户厕改造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讯员 代传春)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联系电话:(0537)2343210

 

新驿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篇2

, 村工作会议和全市牧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认真传达并广泛学习, 进一步明确

了舒兰市2010年畜牧业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同时组织畜牧部门领导及全体机关干部、乡镇负责人及直属部门召开会议, 就全市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实行各党政成员分线作战, 各负其责, 协调配合, 立足“早”字, 理清思路, 努力开创2010年工作新局面。

2010年全市牧业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组织实施牧业三年攻坚战, 以“十大工程”和“十大体系”建设为主线, 以“231”工程建设为重点, 加快推进牧业布局区域化、加工精深化、生产专业化、防疫法制化、经营集约化进程, 快速提高经济总量, 加速提高经济质量, 全力构建现代牧业发展的新格局。

主要发展目标是:全市牧业总产值达到40.28亿元, 同比增长15.1%;牧业增加值达到24.2亿元, 同比增长15.2%;牧业人均收入达到3416元, 同比增长22%。重点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 统一思想, 项目建设要有新发展

坚持创新突破,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落实大项目“包联服”责任制, 由市级领导牵头, 分管领导负责, 有针对性的“走出去请进来”, 大力引进加工型项目, 同时加强对福润禽业、白翎羽绒等龙头企业的跟踪服务,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对正在建设的1.5万吨有机肥加工

13项目, 力争早日投产达效;对意向性协26议和正在洽谈的项目, 要抓紧协商联) 21系, 使其尽早签约落地。

2 发挥优势, 畜禽饲养方式要有新转变

按照吉林市政府组织开展“牧业小区建设提升年”活动的要求, 以满足两大生猪屠宰龙头企业原料需求为重点, 严格落实小区建设事先审核、建成备案等制度, 加快健康清洁养殖进程, 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吸引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参与小区发展。转变畜禽饲养方式, 吸取标准化小区建设经验, 力争今年全市新建续建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场) 45个, 使全市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2%以上。

3 因势利导, 牧业强乡建设要有新水平

按照“依托产业、找准定位、着力创新、主抓特色”的发展思路, 把抓好牧业经济强乡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特色主导产业, 由一村一品向多村一品、一乡一品方向发展。重点支持牧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形成“洼地效应”, 促进资本集聚。

4 因地制宜,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要上新台阶

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发展方向, 以提升自我保障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 抓好去年新建的1个原种场、6个扩繁场的收尾工作、10个改扩建种畜禽场的巩固、提高22个改良站 (点) 建设工作, 逐步建成适应全市畜牧业发展的三级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完善冷链体系等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生猪、肉牛等畜禽繁育改良进程。

5 协调发展, 牧业合作组织要有新路数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畜牧法》的规定, 进一步总结推广标准化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经验, 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牧合作经济组织, 引导和推动畜牧合作经济组织与牧业龙头企业、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有效的连接机制, 加快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 实现订单生产, 力争今年全市畜牧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00个、牧业经纪人达到260人、全市牧业订单要达到畜禽出栏总量的75%以上。

6 筑牢屏障, 动物防疫工作要有新突破

以连续六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为目标, 重点落实动物防疫工作双向双轨责任制度、动物防疫风险抵押金制度、下达动物强制免疫通知书等制度, 签订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重大疫情发生的责任状, 层层落实, 分管负责, 增加经费保障, 创新防疫工作形式,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强化集中免疫, 认真抓好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和应急防控及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保障动物卫生安全, 为畜牧业健康稳定向前发展提供保障。

7 多措并举, 融资渠道要有新拓宽

同心协力, 多方筹集畜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拓宽畜牧业发展融资渠道, 积极探索龙头企业牵头, 牧业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参加建立承贷主体, 通过企业内部联保或与龙头企业信用担保相结合等方式, 建立为养殖户提供贷款的融资模式, 尤其要鼓励和动员有实力的大型畜牧业龙头企业, 成立牧业贷款担保公司, 为农民发展养殖业提供信用担保, 有效的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紧张的问题。现已与白翎羽绒公司达成初步意向, 年末将力促其成立畜牧业担保公司。

8“互学互比”, 畜牧职工服务水平要有新提高

新驿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篇3

第一,要提高认识,切实把县域突破战略摆上重要位置。不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就不能实现全省加快发展的目标。我们要抓住机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全省加快发展的总体任务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全方位采取措施,尽快把县域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

第二,要抓住机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同时大力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双重机遇。现在,全省上下加快发展的氛围很浓,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发展的势头很好。最近这三五年,将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好时机。各县(市)要增强信心,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求发展、千方百计谋发展、全力以赴促发展,努力实现快发展、大发展。

第三,要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化,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集中力量发展民营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也是今后发展的制高点。要树立亲商、富商、安商、扶商观念,营造尊重致富、崇尚创业的社会氛围,推动全民创业。三是要加大投资。要充分抓住机遇,包括国家安排我省的软贷款和硬贷款的机遇,做好工作,包装好项目,抓好建设落实。四是大规模开展招商引资,以开放促发展,突出解决资金、项目、人才、产品、市场等问题。特别是要重点抓好开发区建设,每个县都要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建设要拓宽思路,不要把开发区单纯理解为工业区,开发区也可以搞房地产、搞商业区、搞旅游和其他产业。关键是要规划好,使土地增值。五是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形成品牌,形成规模。

新驿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篇4

乡镇发展靠什么,归根到底要靠工业,要靠现代工业。我们在考虑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的时候,经过反复调研思考,把工业突破作为未来发展的首选战略。当然,我们讲科学发展观,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都很重要,要全面发展,但是真正作为乡镇的事业、孜孜追求的事业,应该是企业。特别是农业税减免之后,多数乡镇财政收入的95%左右来自企业,农民的致富也靠的是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乡镇政府来说,重中之重的是企业,乡镇农民的出路,最终还是在企业,全面小康靠的还是企业。

一、工业突破是乡镇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最终选择

实施工业突破是转移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农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现代化程度。事实上,按现在的机械化程度,许多村有大量剩余劳力。如何转移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既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乡镇发展不能绕过的“坎”。而对于乡镇而言,通过发展工业来转移劳动力,既是发展的需要,也是稳定的需要。实施工业突破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最终选择。乡镇发展靠工业,工业发展靠的就是一个个企业,企业发展好了,工业经济也就会发展好。青岛海尔销售收入超过1000个亿,相当于整个浏阳工业总产值的五倍多。就七宝山乡而言,一家龙头企业贡献的税收占了全乡的半壁江山。我们只要有三到五家骨干企业,再适当做长产业链,三五年的时间,就完全可能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两倍甚至三倍,就完全可以在相当长时期内实现乡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工业突破关键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规划

一个地方要发展工业,当然需要招商引资。要搞好招商引资,关键是要做好产业规划,要知道自己这里有什么资源,有什么优势,适合发展什么产业,不适合发展什么产业。政府要对此做一个全面的规划,引导企业根据政府的产业规划做好招商引资。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做规划,企业搞招商,适当分工才会最有效率。七宝山乡作为一个比较偏僻的乡镇,在发展现代工业方面有很多劣势,也有不少优势。根据我们对乡镇综合情况调研和分析后,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产业规划。一是矿业,变单纯的采矿为采选冶一体化,同时,政府还将通过引导,组建相关物流企业,尽可能把产业链做长;二是花炮和花炮原材料业,以浏河烟花为龙头,引进外国资本,对七宝山的花炮企业和花炮原材料企业进行整合,适当的时候组建花炮集团;三是农林产品加工,以竹产品加工带动竹林低改,以烤烟套种天麻和天麻系列产品开发带动药材生产。

三、工业突破重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工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在工业发展方面,政府要做好政府的事,企业要做好企业的事,那就是政府搞好环境,企业搞好生产。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乡镇政府应该将原来的企业办、招商办、安全办和商会等相关科室重新整合,组建工业发展办公室,全方位为企业服务。

在做好企业服务方面,一是大力宣传企业发展对乡镇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着力淳化民风,形成良好的工业经济发展氛围;二是实行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干部为企业服务质量好坏将与干部收入挂钩;三是村组服务企业纳入目标管理,政府对村级投入与村干部服务企业的质量挂钩。

四、工业突破最终要靠优秀的企业家来推动

新驿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篇5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加大扶持___力度,重点帮助___实现更大突破”。这充分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对___,特别是对___的高度关注,对于促进我市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对于全省实现两个“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这一决策的重大意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___做出更大的贡献力量。结合本职工作实际,要实现更大突破,应该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解,深化思想认识。实践好省委、省政府“重点帮助___实现更大突破”关键在学习,当前,要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市委书记__同志在全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作为学习重点,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省委、省政府决策的理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党代会和市委主要领导讲话上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要边学边思考,把省委、省政府决策与策应扶持结合起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把本职工作放在策应扶持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真正把省委、省政府决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实现本职工作新跨越。

二、围绕经济发展,开展招商活动。___要实现更大突破,必须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这是___党员干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对此,必须充分认识,自觉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近几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多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从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要从招商中学会招商,就当前而言,要根据招商引资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认真研究招商对策,适应激烈竞争的招商引资形势发展的要求。具体地说,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政策的学习,全面掌握招商引资政策和___的有关情况。二是要加强招商引资政策的宣传,利用各种场合宣传招商引资政策,不仅要向家人宣传,而且要向亲朋好友宣传,并通过他们再进行宣传。三是要不断捕捉招商引资信息,一旦发现招商信息,要紧追不舍,加强联系,邀请客商来宿考察。四是,要树立敢于吃苦的精神,对有意向投资的项目,要主动上门招商,用真情感化客商,用诚信感动客商,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促进___经济社会大发展。

三、大力推进改革,服务事业发展。人事工作要想实现突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推进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底以前我们要全面完成市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任务。对个别单位在改革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加强督查,分类指导,上请下达,解疑释难,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促其尽快完成改革任务;对已经完成改革任务的单位,要按照人事部和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着手考虑___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在具体实施中,要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与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结合起来,与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换结合起来。在改革实践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从促进事业单位发展出发,从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推进。通过改革,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四、紧扣中心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意识,紧紧围绕机构编制部门的中心任务,服务于不同时期市委、市政府和市编委、市编办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抓住大事、要事和难点、热点问题,找准督查工作的切入点,适时开展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保证机构编制部门政令畅通,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法律效力。当前和下一步市编办的中心任务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对此,我们督查工作的重点就要放在服务改革、推进改革政策落实上,一是要加大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督查力度,确保5年内只减不增任务的完成,为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创造条件。二是要在乡镇全面实行实名制管理,做到定编到人,确立机构编制的源头地位和基础性作用。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公示制度,将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纳入乡镇政务公开内容,接受群众监督。四是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开好12310举报电话,及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专项查办。

新驿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篇6

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为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突破当好先行2007-12-12 20:01:2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为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突破当好先行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为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突破当好先行(2)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强调指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石台县作为地处山区、经济落后的贫困县,增加财政收入的源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只有走发展工业经济这一必由之路。前不久,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作为脱

贫脱困、实现突破和建设“绿色石台、皖南茶乡”的战略措施来抓。因此,如何搞活山区县域经济,实现我县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需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和付诸实践的重大课题。作为供电部门,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为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突破当好先行官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通过实施城乡电网改造,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电力保障。

“十五”以前我县电力设施落后,供电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电力建设滞后问题,“十五”以来,县供电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抓住国家实施大规模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有利契机,从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入手,着力提高供电保障能力,突出抓了电力增容和电网改造,突现了电力建设的超前发展。

城乡电网改造成绩突显。从1999年第一期农网改造开始到2003年,我县电力建设投资总计达万元。先后完成了农网 一、二期工程,农村电网结构更加坚实,供电能力显著增强。10KV线路由原来的9条368公里增加到14条481公里;35KV以上线路由2条公里调整到3条公里;110KV变电所由原来的1座增加到现在的2座;35KV变电所由原来的1座增加到现在的2座。电力设备,供电容量由5000KVA增加到10500KVA,增长了一倍多,是2004年全县用电高峰期最高负荷的倍,是目前状况下全县工农业用电量最高负荷的倍。从2004年开始的投资总额为630万元县城网改造工程也全面启动,截止2004年底,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占县城网工程总投资的。县城网建改10KV线路公里,建改配电台区33个,改造户数760户。目前全县乡、村通电率均达100。供电量增长势头良好。尽管全国整体供电形势非常紧张,但由于我们千方百计多方面争取供电指标,全县供电量仍然保持了年均的增长速度,一期农网改造前的1998年,全县完成供电量仅为2000

万千瓦时,2004年增至3148万千瓦时,比改造前增长了。通过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我县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飞速发展,电网结构日趋完善,供电能力显著增强,电能质量明显好转,基本满足了石台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二、继续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突破当好先行官。通过近几年大规模的城乡电网改造,虽然我县网架得到巩固,供电能力、质量和可靠性得到提高,但是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35KV利源变电所单电源供电,供电可靠性差,只要有一处故障,便造成全所停电。二是35KV变电所布点少,10KV网架结构不合理。部分供电区域35KV变电所没有延伸到负荷中心,造成10KV线路送电距离长,电网运行经济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都很差,严重的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三是变电所主变容量小,负荷增长空间有限。由于经济快迅发展,社会对用电需求不断增加,负荷不断增加,特别是夏季高峰,主变容量显小,为负荷增长留下空间小。四是县城配电网布局需要进一步完善。近几年,随着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视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对电力的需求、电能质量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县目前城区配电网结构和布局相对城市发展步伐而言进展缓慢,特别是在夏、冬季用电高峰,线路、变压器过载等故障频发。五是我县电力通信系统和电网调度自动化建设严重滞后于电网的发展。县调与各变电站通信仍然单一的市话进行联系,无法对电网进行适时监控和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可靠运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以满足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继续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要用发展的眼光和科学合理的思路,提前做好我县电网“十一五”规划。一是立足于我县电网现状,以“十五”电网规划为基础,结合

农村电网发展的新特点,注重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编写好石台县35KV网架。二是电网规划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满足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根本目标,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加快工业园区电力线路架设,保证工业园区尽快投入建设,同时做好掘珠和茶厂工业园区电网规划改造,以满足用电高峰季节对电力的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四是调整城关配电台区变压器的分布,更换部分容量小的配变和截面小低压干线,逐步解决部分台区供电瓶颈问题,提高城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五是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加快电力通信系统和电网调度自动

实现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新突破 篇7

信息服务业是上海市重点推进的六大服务产业之一, 近几年稳步增长。2008年实现增加值690.64亿元, 占全市GDP比重超过5%, 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近阶段上海信息服务业确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面向商业、面向消费和面向娱乐。作为一个重点支柱性产业, 如何突破现有的体制、政策、资金和竞争等制约, 是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1 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1]

(1) 产业环境:良好的硬环境和需要改进的软环境

上海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全国领先, 集约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新一代网络技术应用逐步扩展, 功能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信息通信终端用户快速增长, 可以认为上海已经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硬环境。然而, 上海在信息服务业的软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信息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人才供给结构不平衡、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等。

(2) 产业规模:增长较快, 但“快而不强”

上海的信息服务业近几年快速增长, 占GDP比重逐年上升,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产业门类相对齐全[2], 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历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公报和历年上海信息化年鉴。但上海的信息服务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快而不强”的问题。首先, 相比于信息制造业, 信息服务业对于GDP的贡献有限, 2007年上海信息服务业的增加值仅占上海GDP的4.87% (而信息制造业约占到9%) ;其次, 分行业在国内的竞争力不够强。据《2008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报告》, 无论是按照2007年城市软件收入规模排名, 还是按照城市双软认定软件企业的数量排名, 上海都位于北京、深圳之后。上海面临着国内其他地区强有力的竞争。

(3) 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但缺乏特色

2007年上海电信服务业经营收入占信息服务业收入的比重由2004年前的50%降至27.32%;软件业收入比重从2002年的31.03%上升至2007年的53.37%;网络服务收入比重从2002年的4.53%上升至2007年的8.75%。软件和网络服务的收入比重上升, 意味着信息服务业中附加值高的行业逐渐占主要地位, 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但相比于北京以软件见长、深圳重点发展通讯产业、大连的外包产业蓬勃发展而言, 上海信息服务业缺少鲜明特色。尽管网络游戏近年来在全国领先, 但由于其在信息服务业所中占比重较小 (1) , 网络游戏对上海信息服务业的支撑仍然有限。

(4) 产业组织:企业规模较小, 缺乏竞争力

上海信息服务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 资产总额过亿元的企业比重很小, 而且缺少上海本地有特色的大型信息服务企业。以经营收入占信息服务业一半以上的软件业为例, 2007年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有83家, 仅占有效认定的软件企业总数 (1372家) 的6.05%, 该比例明显低于深圳和北京。企业规模偏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 上海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整体上尚未进入集约化发展阶段, 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以及融资能力等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还不够强。

2 上海对信息服务业的定位要求

2.1 相关的政策与规划

上海市高度重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制定了大量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划。2000年率先在全国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2005年8月, 出台了《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发展五年规划》, 大力促进信息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同年12月, 发布了《关于上海市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 对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 优化了上海服务业的发展环境;2006年8月, 上海市又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市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产生了积极作用。2007年编制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以及《上海市信息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 将上海市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到了更重要的高度, 并指出了战略性指导方向。这些规划分析了上海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不足, 并提出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任务、主要的工作方向等, 为上海市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2.2 上海信息服务业的定位特点

(1) 支柱性产业地位

首先, 上海信息服务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对国民经济贡献逐年增加”, 是上海现代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其次, 继信息产业成为上海的支柱性、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产业之后, 信息服务业也成为支柱性产业之一。2008年上海信息服务业占全市GDP比重超过5%, 5%是“支柱性产业区间”的重要标志。

(2) 成为“四个中心”建设的基础性产业

有关规划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的重要基础, 是体现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四个中心的建成必然要有大量物流、资金、人才等信息的汇集, 这种“信息汇集”通过ICT技术、以数据库结构高效应用, 其微观基础是发达的专业信息服务产业。因此, 专业信息服务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基础 (图2) 。

(3) 成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助推器”

上海在规划提到要“加快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 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信息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一种, 在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可以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向制造业中渗透, 而且表现在“先进制造业”在发展中向“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销售和服务转型。通过先进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扩散、集成和融合, 促进了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加快了新业态的形成。

(4) 促使上海信息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有关规划提出,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参与国际竞争, 融入全球产业链。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 上海信息服务业在战略制定与业务发展方面追求与国际接轨:有大规模的跨国企业, 有广阔的全球视野, 有国际标准化的服务产品, 还有广泛的国际渠道和网络, 国际化发展是上海信息服务业的重要趋势。

3 实现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新突破——策略分析

要实现上海市关于信息服务业各项规划中的战略思路和目标, 需要有新的突破。本文试从管理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加以讨论 (图3) 。

3.1 管理者——政府角度

(1) 减少管理制度摩擦, 创新体制机制

通过改善管理制度, 创新体制机制, 优化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软环境。具体而言, 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要放松对企业资质的限制, 打破信息服务市场的垄断关系,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信息服务业中不断涌现出的新兴行业。二是健全法律法规, 以法律管理代替行政干预, 构筑起一个有利于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法规环境。三是处理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允许跨行业、跨部门的非政府组织出现,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

(2) 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3]

目前, 政府大量的信息资源尚未深入开发和有效利用。上海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着与现有体制、机制、法制的不相适应, 需要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 加强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商业开发。首先, 需要对政府信息进行重新评估, 区分出可以公开的、可以商业化开发的和完全不能公开的内容, 并进行分类处理。其次, 逐步建立新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从上海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宜采取一种渐进模式, 实现政府信息资源从封闭式管理到社会化运作的转型。可先由隶属于各政府部门的信息机构 (如信息中心) 来承担该部门掌握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在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 该机构应逐步转向市场化运作;待时机成熟之后, 要逐步开放市场, 引入竞争, 为社会提供价廉质优的信息服务。

(3) 电子政府战略

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的限制, 上海的电子政府建设中依然存在着跨部门的数据资源不能共享、网上服务与实际业务流程结合不紧密、以及立法滞后和标准滞后等问题。电子政府的建设需要政府作出进一步努力。一要推动政府改革以适应电子政府建设。深化政府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改善机构设置, 优化工作流程, 突破条块分割,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提升政府网站的整体服务能力。二是要继续完善立法和安全保障体系。在电子政务方面, 广东、北京、天津、海南等都有相应的政府规章, 而上海则缺少有关政府规章, 因此需要加强立法和标准制定,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确保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公开和利用。目前《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已经启动, 应以建设服务型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 设计与规范上海的电子政务建设。

3.2 生产者角度

(1) 发展信息中介服务业

目前上海一些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还依附于政府, 中介业内部发展不平衡, 与北京等核心城市相比缺乏优势, 成为阻碍上海信息服务业深入发展的一个瓶颈。信息中介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信息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要推进中介业的政企、政会分开, 发挥行业协会职能。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通用规则, 将隶属于上海政府的中介服务企业和机构从政府部门脱离出来, 实行企业化运作。其次要加强制度创新,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将中介机构的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抬高资产评估、法律服务、信息咨询等行业的准入门槛, 规范市场竞争。另外, 还要鼓励企业联合重组、扩大规模, 建立综合性中介机构, 鼓励发展外向型中介机构, 加速国际型人才的培养。

(2) 开发自主知识产品, 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拥有自主知识产品和竞争能力密切相关。但目前还存在着的对知识产权认知度不高、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不力、知识产权中介代理市场不够规范等问题, 削弱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加强管理:一是营造有利于企业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律环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二是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引导科技中介向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缩短科研时间、降低成本的功能。

(3) 扩大软件服务出口

上海被国家认定为首批6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之一, 但从全国来看, 2006年软件出口中, 上海只占约1/5, 比起约占全国一半的深圳, 尚有较大差距。另外, 上海软件及服务出口市场单一, 品牌知名度低, 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上海应重视继续扩大软件服务出口:一要提高软件企业质量, 鼓励更多企业通过CMM/CMMI国际认证。二要组建软件出口联盟, 打造上海软件外包品牌。政府可重点扶持一批软件出口骨干企业, 打造以大带小的软件出口链, 或者通过兼并、参股、战略合作等方式组建软件出口联盟, 以扩大企业规模、提升品牌和参与国际竞争。最后, 要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长三角是中国IT产业的集聚区之一, 这里发展软件服务出口联盟具有优势, 应构建多层面沟通交流机制, 提升软件业的整体水平, 打造区域软件外包品牌。

3.3 消费者角度

(1) 提高信息消费水平

信息消费是我国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导力量。2007年上海市城市居民年均信息消费支出为1577.76元②, 占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17255元的9.14%, 而发达国家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不低于20%, 信息消费水平需要提高。第一, 政策扶持, 发展信息产业和消费类信息产业。借鉴国际经验, 在财政、税收、金融方面进行政策扶持,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在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上, 支持和鼓励消费类信息产业发展。第二, 建立完善的信息消费服务体系。包括网络技术服务体系、法律保障服务体系、金融结算服务体系、安全监督服务体系等, 加强对信息消费服务体系的建设。第三, 提高信息消费者素质。通过教育和培训, 提高信息消费者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知识能力, 尤其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知识层次较低者和普通民众的教育培训。

(2) 改善信息消费结构

目前的信息消费结构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一是消费层次偏低。主要的消费对象是电话、手机、互联网等提供娱乐和一般应用的传统消费品, 而对数据库、软件、知识消费、信息咨询等较高端消费品没有呈现出主要趋势;二是结构不合理, 网络信息消费过分偏向娱乐化, 而对知识提高、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消费较少。要发展信息服务业, 需要改善网络消费以及信息消费结构的问题:首先, 市场细分,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制订不同对策, 引导消费层次的提高。再者, 丰富信息产品品种, 尤其是鼓励生产者生产高技术含量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向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3.4 环境与基础设施

(1) 完善电子商务配送体系和结算体系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应该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位一体的商贸活动。但上海目前的物流和资金结算体系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要求。有数据显示, 28%的交易失败是由于物流服务不到位引起的, 电子商务配送体系和结算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一是进行物流产业标准化建设, 对物流用语、计量标准、装卸标准等做统一规范, 引导与鼓励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建设, 为商户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积极探索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促进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跨越上一个更高台阶。二是改革物流体制障碍, 加强物流体系信息化建设。改善现有配送渠道和技术, 实现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 对物流各环节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解决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物流配送问题。最后, 要建立统一的网上支付清算体系, 鼓励第三方结算支付平台的发展。

(2)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上海从1999年初成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研究小组、同年7月成立上海资信公司开始;经过几年的建设, 其社会诚信体系总体框架和推进机制基本形成, 社会信用制度逐步建立和拓展。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方面, 需要建立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个人征信体系模式。在法律缺位的情况下, 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要更多依靠政府的行政主导力量, 但在征信体系总体框架基本建成之后, 尚需发挥市场运作的力量, 促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社会信用体系。另一方面, 需要大力发展信用信息服务业。坚持在政府推动下, 促进信用信息开放, 同时要培育市场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 培育和鼓励发展个人征信、企业征信、信用管理咨询、资信评级、信用担保和信用保险等信用服务业。

(3) 加强人才开发, 平衡人才供给结构

信息服务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 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近几年由于该行业飞速发展, 人才需求旺盛, 造成供给不足, 人才的供求关系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上海市政府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但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以克服专业人才缺乏对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制约:一是要加强人才开发的产业导向[4]。充分利用《上海市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的导向作用, 突出对新兴产业的把握, 建立人才需求的预测预报制度。二是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开发体系。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合作, 通过用人单位内部的创新机制培养并激发人才创新能力;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注重面向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不断调整科研方向;上海公共服务平台要发挥对产学研联合创新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通过建设创新型人才培训基地, 促进人才开发和培养。

(4) 推动长三角信息一体化进程

目前长三角之间的区域合作给上海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机会, 同样, 长三角信息一体化也将积极促进上海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因此, 积极参与和推动长三角区域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 形成城市间的共同发展和集群效应, 应纳入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性计划:一是需要政府主导, 统一规划。要求突破原有的体制限制, 站在区域的角度对信息化和信息平台的建设统一规划, 建立超越部门利益和行政区域利益的信息一体化协调机构, 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二是需要统一标准, 建立规范的信息平台。统一各地的公安、税务、工商、房管等部门的统计体系, 集成区域内人口、法人、宏观经济、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性信息资源, 促进区域内跨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4 小结

发展信息服务业对于上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四个中心”都具有重要意义。上海的信息服务业在规模迅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情况下, 还存在着缺乏竞争力、定位不够鲜明、政府过度管制等问题;上海关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有着科学的规划和计划, 但需要抓住当期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 从管理阶层、信息生产者、信息消费者和环境与基础设施多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和政策, 信息服务业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摘要:2008年上海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90.64亿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5%, 达到“支柱性产业”标准。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上海的信息服务业如何突破现有的体制、政策、资金和竞争约束, 实现快速发展, 对于上海应对金融危机、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发展定位, 从管理者、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环境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新突破,策略

参考文献

[1]徐丽梅, 王贻志.基于SWOT分析的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4) :91-95.

[2]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发展五年规划[R].上海[2007-5].

[3]丁波涛.加快上海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研究[R].200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分报告.

新驿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篇8

1.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疆教育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挑战?

“十二五”期间,新疆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取得新突破。

(1)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出专章论述和全面部署,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的基本目标和工作任务。2015年,自治区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成为新时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行动纲领。自治区教育厅先后召开“自治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自治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南、北疆片区推进会议”等,明确目标,提出要求。为做好基层学校设备应用的售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新疆电教馆启动“新疆基础教育信息化监管运维云平台”建设,发布了《新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报告》(2014年)白皮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主体,立足本地、本校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方争取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全区上下初步形成了统筹协调促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

(2)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坚持多方面支持、多渠道建设的原则,统筹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项目,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宽带网络校校通覆盖率由2011年的不足25%提高到55%,县城学校和条件较好的农村学校基本普及校园网;全区已有75%的班级拥有多媒体设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使得全区828个教学点全部实现了“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全区中小学生计算机生机比达到16:1。中小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得到了进一步夯实。

(3)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局面初步形成

“十二五”期间,加大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力度,通过引进、译制、自制等方式,不断丰富和广泛共享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制作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学前教育专业汉语)》、《学前双语中班、大班配套教材》、《幼儿教师培训基本功·教学法培训教材》、《中小学安全教育系列教材》等双语教学资源并投入使用。通过购买的方式,完成与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上海韬图动漫公司和新疆碧利雅科技公司等三家单位8个G的双语教育资源建设的合作,资源已陆续上传至新疆远程教育网供各地免费使用。开发建设了集双语教育资源库、资源管理服务、标准化双语交互教学、MHK模拟测试、应用监管以及E学校“一库五平台”为一体的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储存教学资源15T,注册人数达到21.4万人,教师下载应用达到350万人次。通过有效的安全审核机制,教师上传资源达到40万条。“平台”已经成为全区中小学教师获取、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主流平台。

援疆资源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浙江、上海、江苏提供了156GB、1.7万条教学资源。深圳、福建、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已经达成免费支援意向,正在进一步落实。

(4)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十二五”期间,通过组织各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活动,大幅度提升了我区中小学教师整体信息技术水平。通过新疆远程教育网远程研修的方式,组织开展“自治区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网络远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全区初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对10.8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学科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增强。220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远程培训活动。编印、配发了维吾尔语信息技术教师校本培训系列教材。充分发挥《新疆教育信息化》汉语、维语两个版本微信公众平台,大力推广教育信息化新理念、新方法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方面的操作。各地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5)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现初步融合

“十二五”期间,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应用逐步深入。2012年,组织开展了教育信息化小课题研究活动;2013年,举办自治区首届双语课件大赛;2014年,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为目的,举办中小学双语教学说课大赛和说课展示活动。参加的国家项目“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全区有57000名汉语教师参与,晒课37332节。为满足民语言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需求,新疆电教馆单独研发了民族语言晒课平台,全区有5000多名民族语言教师参加晒课活动。初步形成了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十二五”期间,新疆教育信息化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成绩与日益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本身的现代化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1)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农村教师特别是民族语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信息化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特别是双语教学数字资源总量不足,民族语言资源少,多头管理、标准不统一问题比较突出,共建共享和双语教学资源体系化建设机制尚未形成。

(3)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宽带入网率不高,45%的学校尚未接入宽带网络,信息化建设“重硬轻软”问题仍然一定程度存在。

(4)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多数地方和学校没有教育信息化的专项经费且投入不足。

(5)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总体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技术服务保障体制不完善。

2 . 地广人稀与双语教学是新疆教育面临的两大难题,那么新疆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促进双语教学的呢?

网络和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快捷方便,我们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双语教学。

(1)信息化对新疆教师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

新疆地广人稀,双语师资短缺,有的学校离县城200-300公里,集中培训会影响有些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成本也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开展教师远程培训,将最新理念、方法传送到偏远的学校。信息化使教师培训更个性化,更有效率。

(2)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多媒体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记忆、思维发展、情感培养都会产生促进作用,而现今大多数教学资源,尤其是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处理都比较复杂,需要教师较熟练地掌握数字媒体技术,才能开发出适合学校需求的校本教学资源。为了使广大的教师和学生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我们开发建设了集双语教育资源库、资源管理服务、标准化双语交互教学、MHK模拟测试、应用监管以及E学校“一库五平台”为一体的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将大量优质双语教学资源开放给全区中小学,同时建立了全区教师共享共用教学资源的有效机制。

(3)信息化对双语教学带来了促进作用

双语教学是新疆教育的重点,农村学校尤其是南疆农村学校由于缺乏师资、双语教学水平不高、没有语言环境等原因,双语教学质量还不高。信息化手段在农村偏远学校创建语言环境,优化双语课堂教学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利用先进的语音技术制作的点读式的电子课本在教师双语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打开某一个双语版的教材,利用标准的发音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来优化课堂教学,播放各类视频教程、专题教育资源可创建基本的语言环境。

3. 结合本区实际情况,请您谈下对“互联网+教育”的理解。

在2015年的两会上,“互联网+”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三年以及十年的发展目标,“互联网+”已变成热点关键词了。

行业一致认为,“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和其他产业结合的一种模式。同样,“互联网+教育”也是互联网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的教育教学方式。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资源限制,给今天正处在受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惊喜。

利用“互联网+教育”,原则上我们新疆某一个偏远地区的学生,可以共享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孩子享受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当然,这与学校、家庭等学习空间的网络环境和其他的因素也有关系。其实,“互联网+教育”已经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上出现的专递课堂、互动课堂、翻转课堂、远程培训、“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等现象都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

“互联网+教育”将改变教育,但是不会颠覆教育,更不会颠覆学校的现有体制。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直至最终融合为一的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教育”,除了学校有信息化环境以外,受教育者的家里也要求有信息技术终端和上网的环境。因此,在新疆,尤其是在南疆“互联网+教育”普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4.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请您介绍一下“十三五”时期新疆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任务以及本年度发展目标。

(1)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

目前,中小学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全国已达83%,我区仅为5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与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相比,与中央提出的十二五期间(2015年底前)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目标相比,差距较大。加快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步伐是当前推动新疆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一项紧迫的首要任务。2016年,全区将基本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宽带网络接入,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完善。

(2)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

面向教育教学主战场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推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性、普遍性使用,通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2016年,将完成自治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丰富和完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

(3)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依托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基于云服务模式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师研修模式、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探索,促进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师生、生生、家校的多元互动。大力推进“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2016年,将开展督导、基教、师资、双语、教研、电教等多部门联动,实施归口管理,形成合力,加大优质资源整合力度,统筹做好工作。

(4)完善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所有学校和师生提供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与服务,有力支撑“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平台建设成果为基础,以空间和资源建设为主体,结合国家、自治区教育信息化目标体系标准,规划新一轮平台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充分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语音等技术手段,围绕“空间+资源+应用”三大主题,从“建设空间、丰富资源、深化应用、扩容环境”四个方面,建设“一个数据中心、两类网络空间、五大应用平台”,为全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提供网上学习园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以及简单易用、低门槛的应用工具。2016年,将全面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覆盖各个学段,为全区中小学生、教师提供开放共享的优质数字化资源。

(5)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与管理水平

树立“应用促建设,服务促应用”的观念,积极拓展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建章立制,形成规范要求,科学管理各类教育信息化设施,根据教学需求,提高设备利用率。开展全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评估工作,发挥其带领示范作用。2016年,将制定、颁布自治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督导检查评估标准和地、县两级电教馆站、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建设标准。对全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设备管理、教师培训、教学应用等进行专项督查。

(6)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采取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对所有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选派优秀培训教师到基层和农村学校,强化针对学校和教师特点的校本培训。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教师管理体系,将信息化水平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2016年,将做好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基地”项目建设,通过对南疆四地州十所学校教育信息化示范点的建设,利用现场观摩、专题培训、网上交流、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视野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全面开展中小学校(园)长、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组织教学应用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信息化应用教育教学活动。

(7)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

积极为教师提供参与教育信息化科研的有利条件,努力创造有利于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科研的环境,鼓励、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科研。建立教科研激励机制。中小学、幼儿园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校内的校本研修课题和上级立项的科研课题要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2016年,将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参与和组织全国、自治区教育信息化课题的立项、论证和研究工作。

上一篇: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下一篇:讨价还价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