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气象信息应急传输预案(精选7篇)
务川气象信息应急传输预案 篇1
务川气象信息应急传输预案
为提高探测资料的完整准确和通讯传输及时可靠,加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各类气象数据的正常观测和传输,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流程
(一)、电力供应
UPS及发电机维护:王立斌(***)、李新华(***)
1、本局业务用UPS供电,正常情况可供两台计算机使用3小时左右,不发报时注意要关闭人工站计算机以节电。
2、出现电力供应故障,当班值班员应及时检查判断故障的原因,属于办公楼内部故障,通知电工维修,属于外部市电故障,联系供电部门维修,供电服务95598,供电所电话5629844,及时向当天带班领导报告停电情况。
3、因停电时间长,UPS无法保证自动站设备正常工作时,立即转成发电机供电。
4、注意备份发电柴油量,当班值班员应及时检查发电柴油量,柴油不够时及时向分管业务领导汇报,并安排购买柴油,保障发电用油。
5、定期对UPS和发电机进行维护,主要包括对UPS进行定期充放电和对发电机定期更换机油等。电力故障事后,值班员应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二)、网络通讯
网络管理人员:艾世杰(***)、王立斌(***)
1、当发生网络通讯故障后,当班值班员及时向市局业务科进行故障汇报报,网络管理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排查,尽可能判断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
网络故障排查方案:
(1)检查网线有无松动或损坏,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2)检查光端盒到路由器及相关交换机之间通信是否正常;
(3)确定机箱设备无故障后,电话通知电信网络机房进行光纤检查;
(4)确认本地网络无故障后,电话向省局网络科汇报情况,请网络科进行VPN线路及程服务器检查;
(5)如无法及时排除故障,立即使用无线传输进行临时通讯连接,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技术保障联络方式:
电信机房:5624215 省局网络科:0851-5202301 市业务科:8923132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应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三)设备备份
仪器管理员:艾世杰(***)
1、仪器管理员对各种仪器要按照使用年限的要求,及时更换即将超检仪器、及时送检;不得使用超检仪器,根据业务规定及时对观测现用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2、仪器管理员应对损坏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或送修,保证备用仪器设备正常。
3、仪器管理员要对现用仪器、备份仪器进行详细登记。
(四)、自动站故障 自动站维护: 全体业务人员
1、报表预审员应及时做好报表数据的备份工作。
2、值班员应加强仪器巡视,当自动站设备故障时,确保及时发现,能及时恢复的立即恢复(按采集器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自动站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向市业务科申报故障,同时在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进行设备故障单填报。
4、不能及时恢复的,采用人工观测代替,并按故障类型区别对待:
(1)自动站软件故障应急
因自动站软件故障导致无法采集、编发报和资料整理的,启用备份机编发报;或进行手工查算、编发报。
当发生故障后,通知业务人员及时到现场,协助值班员做好各项应对事宜,并及时通知网络管理员到现场排查,尽可能判断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
①及时将自动站主机上已有的数据备份在备份机上,并调试好备份计算机。
②察看自动站监控软件、通讯组网软件和地面气象测报软件,看是否出现故障,如无,请检查其他设备;如出现故障,则在本站内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修复。
③如是自动站采集内部出现故障,则立即更换备份采集器。
④如是计算机本身软件出现故障,则立即启动、更换备份计算机。并将自动站和人工观测数据备份到备份机中。
(2)硬件故障应急
①自动站主机故障,能立即修复的组织人员修复,不能修复的立即切换到备份计算机。
②如是自动站设备硬件故障,则及时向市业务科联系汇报更换事宜。
③每月定期对自动站计算机运行情况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时升级杀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查杀,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性;
④业务人员应加强学习,能够判断和处理一般网络故障;
计算机管理员应在值班日志上详细记录维修情况。
(五)、复杂天气及灾害性天气应对
主要责任人:何权安(***)、吴进忠(***)。
1、值班员平时应加强仪器巡视和维护。加强启用备份仪器时人工查算等基本功训练,确保遥测仪器出现故障或损毁时编发报工作的正常进行。
2、仪器管理员平时加强对备份仪器的检查和维护,不使用超检仪器。
3、通信传输和资料备份方面:确保网络畅通,编发报时如网络不通,则改用无线传输或用电话(0851-5202301)口传,上传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如时间超出必须说明理由。
4、复杂天气及恶劣天气或复杂天气情况下,全体业务人员应及时到达值班室,协助值班员做好班内各项工作,确保不出现差错。
4、灾害性天气出现后应按照要求填报灾害天气报告和开展灾情调查、上报。
(六)、人工站仪器故障 主要责任人:艾世杰
1、人工站仪器出现故障时,值班员应尽力进行故障排除,不能排除时立即更换备份仪器(备份仪器在值班室仪器柜里),并及时更改相关参数,同时告知仪器管理员。人工站计算机出现故障及时通知计算机管理员进行维修。
2、出现故障期间,有关人工观测数据采用自动观测数据代替。
值班员应在值班日志上详细记录相关情况。
(七)、其他计算机故障
主要责任人:王立斌
1、计算机出现故障,当班值班员不能排除时,启用备用计算机,同时及时联系计算机管理员,由计算机管理员进行修复。
2、计算机管理员要做好计算机系统备份、资料备份,做到系统故障恢复安全、快捷、高效。
计算机管理员应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八)、观测场视频监控
主要责任人:全体业务人员0552-8011425
1、及时进行故障申报
2、软件故障(1)立即检查网络是否正常。(2)及时启动备份计算机。(3)及时与电信局联系。
3、硬件故障(1)检查监控器是否正常(2)检查连接是否牢靠(3)检查连线是否正常(4)及时与厂家联系。责任人做好记录和登记,做好总结,并报市业务科。
二、预案演练制度
主要责任人:何权安 ***
(一)应急演练制度。
建立应急演练长效机制。每月开展一次监测网络工作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突发灾害天气、供电故障、通讯故障、自动站故障等;演练方式采取集体学习、集中演练。每次演练后要及时总结。
(二)应急保障制度
1、网络管理员应在平时加强学习训练,做好网络相关设备的检修和准备工作,熟悉网络故障的应急处理流程,网络故障应急抢修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电话。
2、仪器管理员在平时应认真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备份仪器和耗材情况,及时补充仪器和耗材,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3、办公室应做好后勤保障,平时注意检查发电机用油、供电电线和应急用车的准备和保障工作。
4、应急保障人员
局长:何权安
副局长:吴进忠
业务股长:艾世杰
保障人员:熊凯、李爱华、王立斌、陈娟
务川县气象局 2012年5月1日
务川气象信息应急传输预案 篇2
1 气象自动站
气象自动站是为满足不同用户实现各种需要的气象要素观测的仪器。能够实现一些边远、无人等极端环境地区而设计的, 具有气象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传送功能。
1.1 系统结构
以数据采集器作为气象自动站的核心, 各气象要素传感器作为其分支点。采集器定时接收各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及数字信号并分析处理, 然后通过一并传输给远端计算机进行数据二次处理。
1.2 系统组成
气象自动站主要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供电系统、服务器 (室内部分) 等几部分组成, 主控机还可配备打印机、UPS电源等。
数据采集器:在CPU的实时控制下, 根据各个数据的不同时间间隔要求, 完成数据的连续采集, 进行预处理, 然后将数据传给服务器。
传感器:将对应气象要素的变化转换成电量的相应变化, 以完成自动测量。
供电系统:通过电源控制板, 最终用直流供电, 配有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可保证自动站在无市电时, 在一定时间内正常工作。
服务器:是自动站的中心控制设备, 其控制软件为实时多任务工作方式, 是自动站人机接口的主要媒介。
1.3 福建省气象局地面观测系统组网
(1) 自动站现状。全省现有国家级自动站70个, 采用电信SDH专用网络传输数据 (图1) , 数据通信对运营商的依赖较强。
(2) 需求。由于全省气象灾害频发, 自然灾害破坏力极大, 当原有通信系统遭到破坏时, 短时间内往往无法恢复数据传输, 如2010年6月持续性暴雨就造成了南平境内通信全面中断, 数据无法及时上传, 上下沟通受到影响。因此, 建立不受灾害性天气影响的备份通信方式, 对于自动站数据传输系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 功能设计
在保留原有气象观测台站的通信网络系统并且不影响日常气象业务观测的基础上, 增加卫星通信作为备份通信方式, 实现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主备两种通信方式的同步运行。如图2所示。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包括数据的及时率、到报率、误码率) 。根据气象自动站数据传输的特点, 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将具备以下功能:
2.1 数据传输
卫星通信系统将接入现有气象台站业务局域网络, 获取业务计算机的日地面报文数据, 并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提出要求:到报率97%;时延8分钟;误码率 (BER) 大约5*10-6%。
2.2 应急文字通信
在业务计算机上实现气象应急文字通信功能 (即实现省局与气象台站之间的点对点文字通信) 。另外, 也可通过局域网内其他用户机实现与省局应急文字通信。
2.3 语音通信功能
通过在卫星通信终端增加通话器, 实现省局与气象台站之间的可通话语音通信。
以一个人正常说话5s来计算:传输速率大约2.4kb/5s;经语音压缩后:900b/5s;按照目前民用北斗运营商数据传输能力大约需要2分钟完成语音传输。 (该功能暂不予以实现, 仅保留语音通话的可扩展接口。)
2.4 授时功能
气象业务计算机读取卫星通信系统时间, 实现对业务计算机的授时。气象台站局域网络内可实现从卫星通信系统获取标准北斗时间, 进行统一授时。
2.5 中心服务器功能
中心服务器由卫星终端和计算机组成。卫星终端通过接收卫星通信系统传来的数据包, 送至服务器进行数据解压、整合, 存入指定文件夹。其接收能力由民用北斗运营商通信卡的数据传输等级而定 (可同时接收远端卫星终端的数量上限) 。
(1) 业务计算机定时从自动站获取气象数据, 形成统一的数据报文, 并存储在本机指定文件夹中。卫星通信软件定时查询该文件夹, 如发现存在新增符合国家气象局统一格式的数据报文, 便向卫星通信系统申请传输该报文 (传输成功后将该报文删除) 。卫星网络将数据报文送到省局服务器, 服务器将接收来的数据进行解包、整合、存档。如发现新增数据报文不符合国家局传输要求, 则将该报文直接删除。
(2) 卫星终端获取标准北斗时间, 气象业务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获取北斗终端时间并在气象业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界面以小窗体的形式显示。观测业务台站测报人员定时对气象自动站系统进行人工方式对时;通过在局域网内计算机安装卫星通信软件实现对网内计算机时间进行自动授时;最后, 卫星通信软件包含一个文字通信模块, 允许在业务计算机与省级服务器进行文字通信。
3 结语
在南平市气象局的支持和配合下, 在严格遵循国家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下, 实现不影响现有气象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将北斗卫星系统嵌入国家级观测系统, 实现其应急备份通信的试运行, 我省为未来卫星通信的引入做好了先期准备。
参考文献
[1]蒋尚城.应用卫星气象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陈渭民.卫星气象学 (第二版) [M].气象出版社, 2008
务川气象信息应急传输预案 篇3
[关键词]GPRS;气象信息;采集;传输
一、构建GPRS气象信息采集传输系统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多数气象局分为市(地、州)级气象局及多个气象站。自动气象站数据的传输方式主要有有线传输和无线 传输两种,目前多以有线传输方式为主。有线传输存在网络布线成本高、施工困难、不宜维护等缺点,尤其在人烟稀少的偏僻地区其弊端更加显著。原有的网络中,省、市、县是主要通过X.25和PSTN组网的,其中省中心带宽为64Kbps,市县带宽则为9.6Kbps。网络传输主要用于气象实时信息或办公信息的传输。同时,国家局和全国的各级台站一起组建了卫星广播网,用于卫星数字广播。
随着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原有的气象信息系统因设备性能及线路速度低且时延长,已经很难满足自动站、雷达以及沙尘暴等资料传输的要求,也很难满足数据综合传输的需求。而卫星网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其覆盖面小、速度慢,加之小站之间无法进行直接通信,这些都限制了网络的功能发挥。此种情况下,构建一个更快捷、更安全、更完善的气象广域网络平台迫在眉睫。这个广域网平台除了要在速度、容量上完全满足信息采集及传输的需求,还需要从规格、管理软件及安全防护等方面将原本松散的网络进行整合和统一。此外,还需要具有可扩展性,以便未来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升级。以上的这些需求,GPRS无线网络都可以为之实现。加强气象监测工作,建立有效合理的综合气象监测网,可以取得连续、准确、高时空密度的气象监测数据,使雷电天气预报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这项技术建立在GSM网络的基础上,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将无线通信与Internet紧密结合了起来。随着GPRS技术的发展,它已经能够应用到许多需要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领域,这种实践也为气象远程自动站的数据采集以及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
遥测站发送信息采用GPRS,通信实时性强。支持通信信道备份自动切换,并确保数据可靠传输。系统能够长期、特别是在暴雨洪水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可靠地工作,系统设备具有野外运行高可靠性。 系统具有先进的数据通信协议,确保数据通信的可靠性。通信协议具有信道侦听检测、碰撞及拥塞调度等功能,具有自动查错纠错功能,以保证数据通信误码率小于 10 -6 ,数据畅通率达到99%,可靠度大于99.99%。数据收集速度快,能在5 分钟内完成一次全系统的数据收集。系统便于运行管理和维护。
利用GPRS系统构建气象信息的采集传输系统,对气象信息采集点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具有诸多优点,建设周期缩短,建设成本也得以降低,而且设备安装方便兼维护简单。采用GPRS构建气象数据采集系统,对于气象局来说,较低的通信费用使得气象局也享受到了实惠。此外,由于其接入设备可以移动,因此当气象观测站及气象信息采集点移动搬迁时设备也可随之迁移并且可继续使用,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好地保护气象局的原有投资,所以,很适合气象采集工作的特点。
二、GPRS气象信息采集传输系统的构成
GPRS气象信息采集传输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合理規范的数据通信传输格式,以便实现数据标准化共享。其硬件部分包括气象数据采集端设备、数据中心数据接收处理端设备以及应用终端设备。具体而言,基于GPRS技术的气象信息采集传输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为:气象采集器、PLC逻辑控制 ,F2103 GPRS IP modem以及数据中心(包括管理工作站、数据库服务器和web发布服务器)。然后通过串口RS232或RS485传给了四信通信的IP modem(F2103),远程数据中心服务器可以使用APN专线或普通ADSL等作为网络接入。当F2103通过GPRS网络连接到远程数据中心服务器主机,建立透明数据通道后,采集终端产生的数据只要送到串口,F2103就会把收到的数据原封不动地发送到数据中心服务器主机;同时服务器主机下发的命令通过通道传输到F2103后,F2103通过串口送到采集终端,从而实现了数据双向透明传输。
风、温、湿、压参数是气象采集的四大基本要素,其中,采集器负责实时采集各种气象参数如风速、温度、湿度、气压等等,一般采集温度、湿度、辐射、风速、风向、雨量等环境参数。采集时,主要依靠湿度传感器、辐射传感器、风速感应器、风向感应器、雨量测量计及温度传感器等设备把各指标的数据传输给监测仪,接着监测仪进行分析处理,并把这些参数信息汇总到PLC控制逻辑。PLC控制逻辑使用APN专线或普通ADSL等作为网络接入。
综上所述,GPRS气象信息采集和传输系统特别适合气象信息的监测、采集及数据传输,可满足气象数据信息采集实时性及同时性的要求。该系统还可全面降低气象信息采集和传输的运行成本,且提高气象信息的数据传输时效及服务质量。GPRS气象信息采集传输系统采集数据快速准确,还能快速生成统计分析,且安全可靠,它的这些特点使气象发布的实时性、稳定性及高效性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楼平.基于GPRS的无线远程气象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设计.电子测量技术.2012.05.
[2]张元平.GPRS自动站数据传输的可行性分析.青海气象.2010.01.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篇4
(一)编制目的
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福建省气象条例》、《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福建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三)总体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恢复重建等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3、坚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级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
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显示、信息收集与共享、组织协调等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建设,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响应、早处置。
(四)适用范围
1、重大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台风、暴雨、大雪、寒潮、大风、低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等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等涉及公共安全,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气象灾害。
2、本预案适用于xx行政管辖区内的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报、警报等应急工作。
二、组织机构体系与职责
(一)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组织机构
xx市人民政府设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适时启动实施及终止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具体协调处理预警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副组长由市气象局局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委宣传部、经贸委、农办、公安局、气象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交通局、广电局、教育局、旅游局、电业局、烟草专卖局、水文分局、煤管局、无线电管理局,xx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万安溪水力发电有限公司、xx电信分公司、xx移动通讯公司、中国联通xx分公司等有关部门组成。协调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市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气象局。各有关部门或单位应当按照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各自职责配合做好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
(二)应急支持保障部门职责
建立相应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流程和制度;贯彻落实指挥部的决定;按照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以及职责范围内灾情收集上报。
1、防汛抗旱部门:根据重大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做好防汛抗旱协调、指导、调度工作,并及时提供辖区内的水情、雨情和旱情等监测信息。
2、水利局、水文分局、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江河流域、水文、干旱、地质灾害环境监测等信息,对易于发生气象衍生灾害的地区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
3、农办、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农办负责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龙头企业灾害影响信息;农业局负责提供农业灾害影响分类信息,组织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林业局负责提供林业灾害影响分类信息和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动态信息,组织林业气象灾害、森林火灾防御工作;畜牧水产局负责组织畜牧水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畜牧水产灾害影响信息。
4、广电局、新闻媒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播发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测、警报等信息,做好有关广播电视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其他新闻媒体做好相应的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
5、烟草专卖局:负责提供烟草灾害影响信息,组织烟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6、棉花滩水电公司、万安水电公司:根据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及时提供实时监测的水情、雨情信息。
7、其他成员单位,收到重大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后,要迅速反应,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在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传递到所属单位、企业及重点区域的相关责任人,组织做好可能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防灾抗灾应急排险工作。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测与报告
1、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来源
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各级气象台站应当做好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测、警报,及时提供预测预报、警报、实况和气象灾害信息,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最新信息。突发气象灾害发生后,知情单位或个人应及时通过多种途径,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有关气象灾害信息。
2、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信息审核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收集到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信息进行分析审核,符合气象灾害预警标准的,报送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并建议启动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级别的确定
气象灾害日常预警级别及按中国气象局《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试行办法》执行。
xx市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级别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灾害(一级)、重大灾害(二级)、较大灾害(三级)和一般灾害(四级),共四级。预案级别及启动标准详见附表。
(三)预报预警
市、县(市)气象部门要加强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情况监测、趋势分析,及时作出准确判断,适时预报预警。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测、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重大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上报上级气象部门、同级人民政府及应急指挥部,提出适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四)预警支撑系统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支撑系统建设,保证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顺利进行。市、县(市)气象主管部门要健全和完善灾害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平台,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
四、应急预案启动与响应
(一)应急预案启动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启动按照气象灾害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程度和区域范围分两级。启动标准按《xx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级别及启动标准表》(见附表)执行。
1、县(市、区)级启动。气象灾害发生或可能发生在某县(市、区),当灾害程度达到或可能达到预警标准时,启动该县(市、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2、市级启动。当灾害程度达到或可能达到一般(四级)预警标准以上时,启动市级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响应
1、市级响应:指挥长主持召开气象灾害应急会议,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做出相应的工作部署。
2、县(市、区)级应急响应:依照应急预案,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响应程序并组织实施。
3、重大气象灾害在本行政区域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当地人民政府根据需要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向邻近行政区域人民政府请求灾害应急救助。
4、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的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领导领班值班制度,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加强天气会商和情报收集,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三)气象灾害信息处理
1、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气象主管机构处理;其它相关部门在收到气象灾害信息时,应及时报告同级气象主管机构。
2、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3、当地政府应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可能影响的本行政区域周边地区通报。
五、应急结束
(一)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终止。由应急办公室提出建议,报经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二)调查评估。应急指挥部会同相关部门及时组织调查、统计、分析气象灾害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及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后避免或减少的损失情况,总结气象应急响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
六、保障措施
(一)通信保障
建立多渠道、快速、安全、稳定、可靠的气象灾害应急信息通信网,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
(二)信息保障
气象主管机构应在现有的业务平台基础上,健全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并与其他相关部门实现互联互通。健全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气象灾害应急资源数据库;明确和规范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办法,传播渠道、方式等。
(三)装备保障
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和减灾等方面的资料、器材、装备等的储备与使用管理。各级人工影响天气组织应当加强装备、弹药的日常管理与储备工作,确保一旦接到指令,能够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四)技术保障
建立气象灾害应急专家咨询机制,依托相应的科研、业务机构,建立相关的气象灾害应急技术支撑系统。积极开展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综合防灾减灾的技术研究,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技术储备。
七、宣传、培训及演练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强对公众的防灾减灾应急常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公民防灾减灾意识,掌握正确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技能,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加强对相关责任人员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技能和组织能力培训,适时组织应急演练。
八、附则
(一)气象灾害预警。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监测或判定出某一区域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某种气象灾害,为避免其影响,气象主管机构利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各种手段和途径发出气象灾害警报,提醒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采取对应防御措施的过程。
(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为有效防御和减轻突发气象灾害,由有权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图案。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和含义三部分构成。
(三)根据工作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应急指挥部对本预案进行相应的修订,并报市政府批准。
(四)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有突出表现、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五)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有关单位相关责任人和领导责任。
(六)本预案由xx市气象局负责解释。
学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篇5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1、事故发生时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
2、根据事故性质向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
3、学校广播(或现场老师)指挥组织施救及学生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4、应急小组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听取事故情况汇报,召集领导小组应急处理会议,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抽调抢险队伍、物资,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到安全区域,对受伤人员展开救援救护。
5、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6、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做好伤患人员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伤患人员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对家属的安抚解释工作。
7、校医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8、应急小组负责灾后的善后处置工作,及时调查灾情损失情况,伤亡人员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灾后现场处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及重建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好事故的善后抚恤及处理工作,并与保险公司等单位取得联系,依法处理,协调赔偿,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学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为切实有效应对这次暴雪灾害,防范、处置今后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 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我局制订了《xx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参照制订本单位工作预案,做好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总则
(一)制定目的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 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 结合我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气象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各校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区教育局对各校应急处置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指导,并开展督查。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区教育局设立防御气象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组织全区学校的防汛防台及灾害性天气险情处置工作,组长由区教育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教育局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区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各校建立相应的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队伍。
(二)主要职责
1、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组织制订完善学校防灾预案;组织开展学校防灾检查,督促各校及时处理影响防灾安全的有关问题;贯彻执行上级防灾指挥命令;遇重大灾情时统一下达停课、师生转移等命令;指导学校抢险自救和灾后处置工作;组织开展学校灾情调查统计,并向上级部门报告;指导并开展学校灾后救助;决定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各项决策和措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2、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业工作小组)职责
(1)协调组:会同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政策和措施,并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和协调落实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决策和措施,检查督促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协调全区学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及处理有关重大问题,协调和参与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专业工作小组涉及防灾的相关工作;承办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会议和重要活动,做好相关会议材料和会议纪要的整理;全面掌握了解、报告及发布事态发展的各类相关信息;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巡查组:负责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防灾工作的指导、检查和总结;指导灾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疾病流行;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抢险组:组织维持事故现场秩序、稳定事故现场事态;组织现场伤患人员的救助工作,随时掌握伤患人员治疗情况等;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4)后勤组:指导和监督学校危破旧校舍的维修管理;指导和监督学校各类灾害隐患点的观测和处置;指导开展灾情统计上报和灾后救助工作,负责全区学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5)调查组:进入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经过;查清事故责任及责任人,提出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处理办法等;依法研究提出事故善后解决办法;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处理日常防灾的指导、协调、联系等工作。负责防灾期间会议召集,文件、传真的拟订和转发;通知、督促、检查各校防灾工作;做好值班工作,包括预警和信息记录,与防汛、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做好防灾信息通报、宣传总结等工作。
4、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日常工作职责
①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准备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通告。
②加强对学校师生防灾知识的宣传,通过短信、出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灾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师生,在灾害性天气特别提醒师生往返途中注意安全,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③加强检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园内容易受淹的地方,做到逐点检查,确保地下水道疏通。对学校的基建和修建工地、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室外天线、空调室外机、外悬挂物、广告牌、旗杆,以及围墙、自行车棚、宣传栏等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查封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④加强学校的.图书、电教、仪器设备的防护工作,对图书馆、电脑房、实验室、锅炉房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注意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切实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2)应急救援职责
在上级防灾指挥机构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规范、有序、快速、有效地组织开展本校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工作。
三、灾害分级和预警机制及应急响应
(一)灾害分级
气象灾害是指: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灾害性天气。
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灾害(ⅰ级)、重大灾害(ⅱ级)、较大灾害(ⅲ级)、一般灾害(ⅳ级)四级。气象灾害等级根据防汛和气象部门的预报为准。
(二)预防和预警机制
1、有危破旧校舍或地处易发生山体滑坡等灾害隐患点的学校,应当确定预警员,落实预警职责。
2、各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在灾害性天气前组织力量开展防灾检查,发现有安全问题的,及时处理和整改。
3、可能受降雨、雪灾等恶劣气候影响的,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均应加强值班,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灾害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向学校和师生及社会发布信息。加强对灾害隐患部位的巡查,必要时采取预警、转移师生和财产等措施。
(三)应急响应
1、一般气象灾害(ⅳ级)
(1)接到灾情消息时,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研究防御重点和对策,部署有关防灾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向学校传达预报、预警信息。
(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灾情的观察,专门进行有关预防知识教育,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并做好应急抗灾准备。
2、较大气象灾害(ⅲ级)
(1)接到灾情警报时,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部署防灾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组织指挥学校抢险救灾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向学校传达预报、预警信息,根据预案做好危险地区师生转移的准备工作,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及时将防灾情况报上级防灾领导结构。
(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汛情、雪灾等情况,及时制订预防措施,并进行校舍、设施安全检查,落实相关的加固措施;靠山、靠水、有危房的学校落实抗灾措施,做好防御工作。
3、重特大气象灾害(ⅰ、ⅱ级)
(1)接到紧急警报时,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等级响应,根据上级要求,动员部署防灾工作。区教育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向学校传达灾害的预报、预警,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师生,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及时将防灾情况报上级防灾领导结构。
(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坚守岗位,检查落实防灾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手机和学校值班电话全天候开机,确保通信畅通,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区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汇报,出现重大灾情时,立即将灾情上报当地政府防灾指挥部,请求支援;学校的建筑工地立即停工,加固在建工地的脚手架、塔吊、升降机及建筑模板,确保施工工地安全,并积极与施工单位配合,避免建材水浸受潮,减少损失,避免学校工地事故发生;按照上级要求,组织抢险小组待命抢险救灾,做好学校停课、师生撤离、贵重设备转移安置等工作,以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区教育局和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值班,主要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手机、值班电话全天候开机,保障防灾现场通讯畅通,确保防灾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二)应急队伍保障
组织必要的教师员工应急抢险队伍,落实学校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力保障。
(三)治安保障
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联系,做好学校的治安工作。
(四)医疗卫生保障
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络,做好学校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师生疾病免疫和学校公共场所消毒工作。
(五)加强防御气象灾害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的防灾减灾能力。
五、善后工作
(一)各级各类学校密切注意灾情动向,灾情解除后,及早向区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报告灾情损失情况,区教育局一方面及时派人分片到各地各校检查了解受灾情况,另一方面将在第一时间汇总、整理全区教育系统的灾情,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全系统受灾损失情况。
(二)各校抓紧组织人员对灾后的学校进行大清理。
对被淹的校园,及时请当地防疫部门进行防疫消毒处理,对重大疫情、病情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对受损较严重的校舍门窗、屋面,以及围墙、宣传栏、自行车棚等,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上报,并抓紧落实维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三)各校及时向全校师生了解师生家庭的受灾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多种有效的措施对受灾师生家庭进行适当慰问和救助,确保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受灾而失学。
(四)抗灾救灾后,区教育局及各级各类学校针对防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及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总结、分析和评估。
总结经验,查清灾情损失的原因,找出问题,吸取教训,修改预案,并为以后抗灾工作做好各项准备。六、附则
(一)预案制定与完善
本预案由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对预案进行评估,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各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应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二)奖励与责任追究
防汛及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篇6
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全面规范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正确、快速、有序、高效地处置气象灾害造成设施、设备较大范围损坏事件,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和处置因台风、暴雨(雪)、洪水、大风(沙尘暴)、雷电、冰雹、冰冻、大雾等严重气象灾害引起的公司设施设备较大范围损坏或重要设施设备损坏事件。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员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全面加强应对气象灾害的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标准,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做好应对气象灾害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落实国家电网公司、集团有限公司的部署,在公司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做好突发气象灾害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视灾情动员全力量,支援协作,密切配合,开展抗灾救灾、应急救援、抢修恢复等各项应急工作。
考虑全局,突出重点。采取必要的手段保证正常生产秩序。保证安全稳定运行,服从电网调度,保障电网安全;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快速响应,协同应对。充分发挥公司集团化优势,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区域协作”快速响应机制,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协作,整合内外部应急资源,协同开展气象灾害事件处置工作。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采用先进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充分发挥公司各级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 危险源分析
本预案包括的自然灾害事故来源有:沙尘暴灾害、暴风雪灾害、汛情灾害、雨雪冰冻灾害、大雾灾害等。
沙尘暴灾害:由于强风将地表沙尘吹起,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沙尘暴是干旱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所产生的强风能摧毁建筑物、树木等,给电厂生产、人民生活、交通运输带来严重威胁。
暴风雪灾害:由于受到天气及气象因素变化的影响,其表现特征为降雪量大、并伴有大风天气。整部或局部积雪严重,特别障碍物附近,积雪就会堆积很深,给生产、生活、交通运输带来严重威胁。
汛情灾害:由于受到天气及气象因素变化的影响,其表现特征为降雨量大、雨水集中,时常伴有大风天气。其危害性主要有几个方面:暴雨、洪水、风暴潮、雷电等,季节性比较明显。
雨雪冰冻灾害:冻雨是指过冷却水落在地面或暴露物体时,迅速凝结为冰的天气现象。冻雨与冷暖气流的相遇有关,它的形成通常需要两个条件:(1)水汽充足。(2)地面温度低于0 ℃,高空则有逆温层。下冷上热的气温条件使雪落到地面之前融化为水滴,而地面低温使水滴落地时又能迅速凝结成冰。冻雨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冰覆盖层,这种冰覆盖层被称作“雨凇”,又称“冰挂”。
大雾灾害:一般出现在晴朗、微风而近地面气层又比较潮湿的夜晚或清晨,在秋冬季比较容易出现(秋冬季夜间长,晴天多,辐射冷却量大)。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秋冬季居多;多在下半夜到清晨,日出前后最浓,白天辐射升温逐渐消散;形成雾的机制是近地面空气由于降温或水汽含量增加而达到饱和,水汽凝结或凝华而形成雾。影响雾中能见度的因子主要是雾滴的浓度和大小。有雾时能见度变差,受影响最大的是交通运输行业。
3.2 危害程度分析
较大的自然灾害(沙尘暴灾害、暴风雪灾害、汛情灾害、雨雪冰冻灾害、大雾灾害等),一般情况下有可能造成设备设施损坏、电气设备短路、机组停运、通信中断等现象;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构建筑物倒塌引起设备损坏、风电机组、升压站设备跳闸或损坏,场区露天的大型设备损坏,输电线路的故障可能造成全场停电事故等;另外除造成设备设施较大损坏外,同时还对员工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和财产损失,并可导致交通、通讯瘫痪,水、材料等供应中断,可能严重破坏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对健康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事件分级
根据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造成的影响、发展情况和设备设施受到损坏程度等因素,将气象灾害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事件等级有关数量的表达,“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4.1 特别重大事件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气象灾害特别重大事件:
(1)政府部门确定为特别重大气象灾害事件的;
(2)气象灾害造成设备设施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者;
(3)视气象灾害危害程度、灾区救灾能力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研究确定为气象灾害特别重大事件。
4.2 重大事件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气象灾害重大事件:
(1)政府部门确定为重大气象灾害的事件的;
(2)自然灾害造成设备设施损毁,估算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者;
(3)视气象灾害危害程度、灾区救灾能力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研究确定为气象灾害重大事件的。
4.3 较大事件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气象灾害较大事件:
(1)政府部门确定为较大自然灾害事件的;
(2)自然灾害造成设备设施损毁,估算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以上5000万元以下者;
(3)视气象灾害危害程度、灾区救灾能力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研究确定为气象灾害较大事件。
4.4 一般事件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气象灾害一般事件:
(1)气象灾害造成设施设备大范围损毁,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下者;
(2)视气象灾害危害程度、灾区救灾能力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研究确定为气象灾害一般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5.1 应急组织机构
为确保气象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有系统、分层次、上下一致、分工明确、相互协调,气象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发生后,成立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
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作为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机构,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决策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机构如下:
组 长: 孙 龙 联系电话:***
副组长: 张 杰 联系电话:***
秦 磊 联系电话:***
成 员: 周世敏 联系电话:***
郭志伟 联系电话:***
郭 东 联系电话:***
段海波 联系电话:***
5.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5.2.1 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2)接受上级机关及政府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一指挥气象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应急处置及恢复重建工作,研究决定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的重大部署和决策;
(3)就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请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提供应急援助;
(4)宣布进入和解除应急状态,决定启动、调整和终止事件响应;
(5)负责在气象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期间,做好可能引起的事故预想工作,加强设备及生产设施的巡视,特别是重点设备、重点部位的检查,保证机组及主要发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处置生产现场应急突发事故;指挥处置现场发生火灾时的救护,与地方消防支队的联系,并配合现场救火工作;
(6)决定披露相关信息。预防与预警
6.1 风险监测
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应密切监测气象灾害风险,积极开展气象灾害突发事件预测分析,落实风险预控措施。
6.2 预警分级与预警发布
6.2.1预警分级
根据气象灾害的发生性质、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范围以及灾害对设备设施可能造成的损坏程度,气象灾害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一、二、三和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6.2.2 预警发布6.2.2.1受到气象灾害影响后,相关部门必须立即向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报警;
6.2.2.2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接到本单位报警、国家应急管理部门以及国家气象部门预警通知后,立即汇总相关信息,分析研判,提出气象灾害预警建议,经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批准后发布。
6.2.2.3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6.2.2.4预警信息的发布由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通过网络或生产会议方式等进行。
6.2.2.5按照有关规定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向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报送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情况。
6.3 预警行动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组织收集信息,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及时向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报告;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启动应急值班。
6.4 预警调整
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可以根据预警阶段气象发展趋势,提出对预警级别调整的建议,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批准后发布。
6.5 预警结束政府部门发布自然灾害预警结束通知或经过预警行动后,事态发展已经得到控制且不满足预警条件;或根据自然灾害发展态势,有关情况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危险已经解除,可以结束预警。结束预警的方式采用生产会议或网络的方式进行。
7 应急响应7.1 先期处置先期处置阶段是防止灾害影响扩大、营救受伤受困人员的最佳时机,所有相关人员要服从现场指挥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气象灾害发生后各相关单位执行以下程序:
7.1.1现场人员在抢险救援、解救受伤受困人员的同时,向主管领导、当值值长立即报告自然灾害对现场影响、破坏情况,当值值长负责受灾现场指挥。
7.1.2经过核实情况后当值值长向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汇报,必要时可直接报告公司。
7.1.3气象灾害影响预期比较严重,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应及时到位。
7.2 响应启动7.2.1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接到各部门气象灾害信息,或收到集团公司、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事件信息通报,根据事态发展趋势。应立即组织分析研判,及时向公司报告,并提出对事件的定级建议。
7.2.2通过对气象灾害的类型和级别判定后,发生一般及以上气象灾害事件,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启动应急响应。
7.3 响应行动7.3.1较大及以上气象灾害响应行动,应采取以下部分或全部措施:
7.3.1.1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召开应急指挥会议,全面领导公司应急处置工作。
7.3.1.2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启动应急值班,开展信息汇总、分析、报送工作。
7.3.1.3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定时汇报相关情况。
7.3.1.4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协调全体员工开展应急工作。
7.3.2一般气象灾害响应行动,应采取以下部分或全部措施:
7.3.2.1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副组长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全面领导公司应急处置工作。
7.3.2.2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启动应急值班,开展信息汇总、分析、报送工作。
7.3.2.3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定时汇报相关情况。
7.3.2.4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协调和调配其他有关部门的应急力量及应急物资。
7.4 应急处置7.4.1应对汛情灾害
7.4.1.1应对较大及以上汛情灾害响应
(1)对场房内积水的排泄;下雨时及时关闭场房的门窗,安排对场房漏雨的检查。负责综合水泵房、配电室等地的防汛工作。
(2)确定抢险方案,统一协调,调拨救援物资,组织各部门进行防汛抢险。并及时将防汛抢险工作上报给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当汛情灾害危及到人身和设备安全时,现场值班人员按照“保人身、保设备、保电网”的原则,按照运行规程规定可以采取降低发电出力或紧急停机操作。
7.4.1.2应对一般汛情灾害响应
汛情发生后,当值值长根据汛情的影响范围,立即汇报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并组织进行防汛抢险工作,运行人员做好设备跳闸的事故预想。
7.4.1.3对全场排水沟(管)的疏通、场内积水的排泄、场房漏雨检查和处理工作。
7.4.2应对雨雪冰冻灾害
7.4.2.1应对较大及以上雨雪冰冻灾害响应
(1)如发生设备跳闸,当班人员应立即检查设备受损情况,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值长应立即向气象灾害处置领导小组汇报,并组织事故处理。
(2)以保人身为第一,首先保证人员的安全。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设备安全停运,特别是主变等设备的安全。
7.4.2.2应对一般雨雪冰冻灾害响应
当值人员应立即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特别是所有室外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值长应立即向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汇报生产情况。
7.4.2.3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在雨雪冰冻灾害现场,实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体制。对各救援队伍部署救援任务,划定责任区。
7.3.2.4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组织做好油系统的保护工作,防止对环境污染和人员的伤害。并组织专业人员查明次生灾害危害和威胁,如有发现应立即制定措施,及时消除。
7.4.2.5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组织运行、检修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对室外的管道、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等设备进行防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损坏的设备进行抢修。
7.4.2.6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及时、准确的将包括雨雪冰冻灾害的破坏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灾区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上报公司。
7.4.3应对大雾灾害
7.4.3.1应对较大及以上大雾灾害响应
(1)如发生设备跳闸,当班人员应立即检查设备受损情况,通知处理。运行值长应立即向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汇报,并组织事故处理。
(2)以保人身为第一,首先保证人员的安全。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设备安全停运,特别是风机、主变等设备的安全。
7.4.3.2应对一般大雾灾害响应,当班人员应立即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特别是所有室外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值长应立即向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汇报生产情况。
7.4.3.3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在大雾灾害现场,实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部署救援任务,各部门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应急救援工作。
7.4.3.4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组织运行、检修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对室外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等设备进行防雾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损坏的设备进行抢修。
7.4.3.5如异常大雾引起某台风机或送出线路跳闸时,根据光字报警、开关状态、表计指示、保护动作及故障录波器情况,判明故障点。故障点隔离或消除后,根据电网调度的命令进行线路操作和启动风机操作。
7.4.3.6如异常大雾引起母线差动保护动作时,根据光字报警、开关状态、表计指示、保护动作情况,判明故障母线,复位该母线跳闸开关,拉开该母线未跳开关。故障点查清隔离或消除后,根据中调的命令进行恢复母线送电。如故障母线短时间内不能投入时,根据电网调度命令将线路倒至非故障母线上。
7.4.3.7如异常大雾引起升压站两条母线差动保护动作时,该升压站母线所带主开关、线路要跳闸。检查光字报警、开关状态、表计指示、保护动作情况,复位各跳闸开关,拉开该站母线未跳开关。此时应尽快查清故障点,进行隔离,根据电网调度的命令进行恢复母线送电。
7.4.3.8当值值长应及时向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和电网调度汇报220KV或110KV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有关继电保护动作情况及应急处理进展。
7.4.3.9送出线路跳闸后,应尽一切可能保证场用电的稳定,特别是交、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待故障点查清消除或隔离后,根据电网调度的命令及时恢复发电设备运行。
7.4.3.10及时对架空线路、架构、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等户外设施进行检修清扫工作。待具备恢复线路运行条件后,与电网调度保持联系,根据电网的恢复情况,制定启动措施恢复线路的正常运行。
7.4.4 应对沙尘暴灾害
7.4.4.1 运行人员检查各场房、配电室等建筑物门窗牢固情况并关闭;检查各出入口玻璃门、卷帘门关闭及铺放挡风布袋良好;室外摆放的交通指示牌及其它可移动标牌统一放置到避风处;检查室外设备控制箱、箱变、风机塔筒门密封关闭严密。
7.4.4.2 停止室外一切作业活动,人员不要外出,严禁车辆出行,若车辆行驶在途中,应根据情况寻求避风处驻车,保证人员和车辆安全。
7.4.4.3 当风速达到风机切出风速时,应立即将全部风机停止运行。
7.4.4.4由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通知各抢险队伍的,确定抢险方案,统一协调,调拨救援物资,组织各部门进行抢险。并及时将抢险工作上报给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当沙尘暴灾害危及到人身和设备安全时,现场值班人员按照“保人身、保设备、保电网”的原则,进行现场处置。
7.4.5 应对暴风雪灾害
7.4.5.1运行人员检查各场房、配电室等建筑物门窗牢固情况并关闭;检查各出入口玻璃门、卷帘门关闭良好;室外摆放的交通指示牌及其它可移动标牌统一放置到避风处;检查室外设备控制箱、箱变、风机塔筒门密封关闭严密。
7.4.5.2检查主控室、办公室、电子间、服务楼内采暖设施正常良好,检查生活水系统防冻措施落实良好。
7.4.5.2 停止室外一切作业活动,人员不要外出,严禁车辆出行,若车辆行驶在途中,做好防滑措施,应根据情况寻求避风处驻车,注意车内保暖,保证人员和车辆安全。
7.4.5.3 当风速达到风机切出风速时,应立即将全部风机停止运行。
7.4.5.4由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通知各抢险队伍的,确定抢险方案,统一协调,调拨救援物资,组织进行抢险。并及时将抢险工作上报给气象灾害处置领导小组。当暴风雪灾害危及到人身和设备安全时,现场值班人员按照“保人身、保设备、保电网”的原则,进行现场处置。
7.5 响应调整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件危害程度、救援恢复能力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按照事件分级条件,决定是否调整响应级别。
7.6 响应结束应对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工作结束或气象灾害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时,经专家组评估确认次生、衍生和气象灾害已基本被消除,受到损坏设备设施基本恢复。信息报告
8.1报告程序
8.1.1先期处置阶段
8.1.1.1事故发生部门向公司报告事故发生信息。
8.1.1.2公司核实情况后并按规定向地方政府安监局、集团有限公司应急办公室及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8.2.2响应阶段
事故发生部门向公司定时续报。
8.2 报告内容
8.2.1事故发生部门向公司报告事故发生信息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地点和范围、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及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可能发展的趋势以及控制程度等,并按照要求进行续报。
8.3.2公司向地方政府安监局、集团有限公司应急办公室及相关职能部门报告气象灾害事故发生信息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基本经过、已造成后果、初步原因和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信息报告人员的联系方式等。
8.3.3公司向集团有限公司报告应急响应启动、调整和终止情况。
8.3 报告要求
8.3.1在气象灾害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应立即向公司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8.3.2向当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信息,必须做到数据源唯一、数据准确、及时。
8.3.3较大及以上事件响应阶段,执行每天两次定时报告制度。
8.3.4预警阶段和一般事件响应阶段,执行每天一次定时报告制度。后期处置
9.1 恢复生产
9.1.1贯彻“考虑全局、突出重点”原则,对善后处理、恢复重建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制定抢修恢复方案。
9.1.2认真开展设备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
9.1.3由于在后期处置恢复现场的过程中仍存在潜在的危险,现场恢复过程要统筹安排,进行充分的危险点分析,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尤其注意电源、危险建筑物等可能对人员安全的威胁。要制定好现场恢复的程序,做好现场记录和有关样本提取,为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依据。
9.1.4抢险后期处置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等。应急工作人员拆除不必要的临时安全措施、标志及遮栏,恢复通道,撤除不必要的警戒区,现场清理结束后向现场指挥汇报。
9.2 保险理赔
应急救援结束后,事故发生部门及时统计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和设备设施损失情况,会同相关部门核实,由财务经营部牵头协助保险公司做好相关保险的赔偿。
9.3 事件调查
9.3.1 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规、文件要求,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政府气象灾害事故调查组、气象灾害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如实提供情况,提交相关资料。
9.4 总结及改进
气象灾害事件应急结束后,由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组织对本预案和应急救援处置过程进行全面地总结、评估,找出不足并明确改进方向,及时对应急预案的不足之处予以修订。
9.5 奖惩
执行公司奖惩办法。应急保障
10.1 应急队伍保障
10.1.1按照“平战结合、反应快速”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队伍体系,规范应急队伍管理,加强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做到专业齐全、人员精干、装备精良、反应快速,持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10.1.2所属的运行、生技、检修、管理等人员等都是事故处理的内部应急力量。地方旗县公安(消防)机关、急救中心等资源,均可作为外部应急力量。
10.1.3加强应急抢修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与社会救援力量的联动协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10.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在气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应急物资装备必须专项管理,专人负责,定置摆放,严禁挪用。应急物资的采购、保管、取用、检查维护和清册管理要有明确的规定,各部门自行保管的应急车辆、器械、电动工器具及安全用具,要严格执行定期检验制度,保证安全可靠。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要备案,保证物资装备应急使用。
10.3 通信与信息
气象灾害事故发生后,运行值班人员、值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利用已有的调度电话、办公电话、对讲机进行现场事故汇报和指挥应急处理,在应急行动中,所有直接参与或者支持应急响应行动的部门都应当保障应急通信畅通。为了应急的可靠和迅捷,现场配备移动电话作为备用通信系统。
10.4经费保障
按照预算管理办法规定,应将应急方案的资金需求,提出预算外申请并纳入公司预算调整。
10.5其他保障
应根据实际情况,执行总体应急预案中明确的应急交通运输保障、安全保障、治安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后勤保障及其他保障的具体措施。培训和演练
11.1 培训
各级人员要加强应急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对气象灾害的处置能力和指挥协调能力。应急人员培训由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小组组织实施,应急人员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培训项目应纳入企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人数及学时,培训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培训完成时间。
11.2 演练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制度预案 篇7
2018.3
为了有效提高我校灾害性特殊天气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消除灾害性特殊天气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减少国有资产损失,维护校园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校园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大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及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堵塞等的应急救助反应。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各校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区教育局对各校应急处置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指导,并开展督查。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三、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东营小学设立防御气象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组织全校的防汛防台及灾害性天气险情处置工作,组长由校长孟祥东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关永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室负责人组成。
(二)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①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准备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通告。
②加强对学校师生防灾知识的宣传,通过短信、出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灾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师生,在灾害性天气特别提醒师生往返途中注意安全,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③加强检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园内容易受淹的地方,做到逐点检查,确保地下水道疏通。对学校的基建和修建工地、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室外天线、空调室外机、外悬挂物、广告牌、旗杆,以及围墙、自行车棚、宣传栏等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查封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④加强学校的图书、电教、仪器设备的防护工作,对图书馆、电脑房、实验室、锅炉房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注意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切实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三)五个处理解救小组职责;
下设五个处理解救小组; 指挥组:孟祥东
职 责:负责协调、指挥各职能小组迅速开展抢救、维护工作,力争将损失、伤亡程度降到最低。警界组:关永旺、李连凤
职 责:在发生灾害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值日教师维持学生秩序,组织好学生的疏导工作。救护组:陈东亮
职 责:及时救护受伤学生,拨打120急救电话,协助送治伤员。
事故处理组:李云波 职 责:引导学生安全撤离到安全的疏散集中地,并要安慰管理好学生,不使学生走失、走散。将受伤师生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或就地对伤员展开实施救护,并就地取材展开营救尚未脱险的师生。宣传组:李金兰
职 责:负责向学生宣传讲解遇到灾害性天气时的注意事项,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善后处理组:高卓
职 责:负责分析学校在设施和管理中的漏洞,协调善后伤亡处理工作,上报处理情况。后勤保障组:杜文彬
职 责:负责筹备救助灾害的工具、设施、设备,提供物质保证。
四、灾害分级和预警机制及应急响应
(一)灾害分级
气象灾害是指: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灾害性天气。
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灾害(ⅰI级)、重大灾害(ⅱⅡ级)、较大灾害(ⅲⅢ级)、一般灾害(ⅳⅣ级)四级。气象灾害等级根据防汛和气象部门的预报为准。
(二)预防和预警机制
1、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在灾害性天气前组织力量开展防灾检查,发现有安全问题的,及时处理和整改。
2、可能受降雨、雪灾等恶劣气候影响的,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应加强值班,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灾害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向学校和师生及社会发布信息。加强对灾害隐患部位的巡查,必要时采取预警、转移师生和财产等措施。
(三)应急响应
1、一般气象灾害(Ⅳ级)
(1)接到灾情消息时,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研究防御重点和对策,部署有关防灾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向师生传达预报、预警信息。
(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灾情的观察,专门进行有关预防知识教育,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并做好应急抗灾准备。
2、较大气象灾害(Ⅲ级)
(1)接到灾情警报时,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部署防灾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组织指挥教师抢险救灾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向师生传达预报、预警信息,根据预案做好危险地区师生转移的准备工作,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及时将防灾情况报上级防灾领导结构。
(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汛情、雪灾等情况,及时制订预防措施,并进行校舍、设施安全检查,落实相关的加固措施;靠山、靠水、有危房的学校落实抗灾措施,做好防御工作。
3、重特大气象灾害(I、Ⅱ级)
(1)接到紧急警报时,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等级响应,根据上级要求,动员部署防灾工作。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向师生传达灾害的预报、预警,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师生,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及时将防灾情况报上级防灾领导结构。
(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坚守岗位,检查落实防灾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手机和学校值班电话全天候开机,确保通信畅通,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市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汇报,出现重大灾情时,立即将灾情上报当地政府防灾指挥部,请求支援;学校的建筑工地立即停工,加固在建工地的脚手架、塔吊、升降机及建筑模板,确保施工工地安全,并积极与施工单位配合,避免建材水浸受潮,减少损失,避免学校工地事故发生;按照上级要求,组织抢险小组待命抢险救灾,做好学校停课、师生撤离、贵重设备转移安置等工作,以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五、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值班,主要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手机、值班电话全天候开机,保障防灾现场通讯畅通,确保防灾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二)应急队伍保障
组织必要的教师员工应急抢险队伍,落实学校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力保障。
(三)治安保障
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联系,做好学校的治安工作。
(四)医疗卫生保障
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络,做好学校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师生疾病免疫和学校公共场所消毒工作。
(五)加强防御气象灾害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的防灾减灾能力。
六、善后工作
(一)学校密切注意灾情动向,灾情解除后,及早向市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报告灾情损失情况,市教育局一方面及时派人分片到各地各校检查了解受灾情况,另一方面将在第一时间汇总、整理全镇教育系统的灾情,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全系统受灾损失情况。
(二)抓紧组织人员对灾后的学校进行大清理。对被淹的校园,及时请当地防疫部门进行防疫消毒处理,对重大疫情、病情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对受损较严重的校舍门窗、屋面,以及围墙、宣传栏、自行车棚等,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上报,并抓紧落实维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三)及时向全校师生了解师生家庭的受灾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多种有效的措施对受灾师生家庭进行适当慰问和救助,确保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受灾而失学。
【务川气象信息应急传输预案】推荐阅读:
气象信息传输09-09
务川检察院举行演讲比赛07-13
气象预警应急体系10-10
气象灾害应急决策平台07-27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总结10-05
气象装备信息07-14
气象信息服务07-21
气象信息网络05-23
气象信息安全07-02
气象信息发布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