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论文

2024-10-23

浅谈家庭教育论文(精选8篇)

浅谈家庭教育论文 篇1

浅谈家庭教育

——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人成才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是基础。目前,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高,家庭教育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和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自觉性、积极性大大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心、使命感显著增强。但是与目前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要求相比,我们农村家庭教育方面仍明显滞后,还有着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来做。

家庭是一个人首先接受教育,而且又可以对其终生施教的地方。“养不教,父之过”。正是说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长期的教师,是终生的教师!家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长,其身心成长关健在家庭,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往往也在家庭。学生在学校学习,接受学校教育时,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这些年来,有一种说法颇为流行:“5+2=0”。“5”指的是学生5天在校接受教育,“2”则指周末回家、走出校门接触社会。“5+2=0”说的是学校对学生5天的正面教育被社会以及家庭对学生2天的“负面影响”抵消掉了。因此,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长的事,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在教育学生这个问题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

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2012年12月9日在瑞典学院发表了演讲时,讲到了母亲的八个故事,值得我们学习和沉思。莫言讲了母亲的第一个故事: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大爱和亲情。

莫言讲了母亲的第二个故事: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宽容和理解。

莫言讲了母亲的第三个故事: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怜悯和同情。

莫言讲了母亲的第四个故事: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诚实和耻辱。

莫言讲了母亲的第五个故事: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坚强和不屈。

莫言讲了母亲的第六个故事: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人生和处世。

莫言讲了母亲的第七个故事: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的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学习和生活。

莫言讲了母亲的第八个故事:

我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

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梦想和志远。

莫言的八个“母亲故事”告诉了我们,虽然莫言的妈妈不识字、没有读过书,但她用最真挚的善良和慈爱,最朴实的言行,教会他的儿子什么是梦想和志远、学习和生活、人生和处世、坚强和不屈、诚实和耻辱、怜悯和同情、宽容和理解、大爱和亲情。

下面我就家庭教育谈以下几点供各位参考:

1、要搞好家庭教育,就要真正了解孩子,关心孩子,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然而,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不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但这仅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分之一,要教育好学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应跟上。现在,有一些家长都以自己忙为理由,很少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只知道孩子吃完饭上学去了,却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或校外干什么,对孩子的学习和其它行为也不了解,这不能不说是家长的失职。对孩子全面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家长做大量的细致工作,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留意孩子的书包、笔记,经常与之谈心交流,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和要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全面了解孩子,才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给孩子以帮助和指导,引导孩子健康发展,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2、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父母的示范效应,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每一位父母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和家庭环境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思想态度、兴趣爱好、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走路的姿态,都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注意培养子女形成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了,才能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达到人生某一目标的坚定信念。因此,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成才的前提。我们要对孩子从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很多,比如:给孩子以足够的关爱;鼓励孩子去面对适合于他年龄的新事物和新需要;对孩子的成就给予称赞和鼓励;培养孩子正直、正义、积极、勇敢、顽强、友爱、互助等优秀品德,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家长及老师的表扬与批评,与老师及同学和谐相处;及时发现和疏导孩子的心理障碍,从日常生活琐事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久而久之经过长期教育、熏陶,孩子健康的心理因素就会形成。

4、对孩子既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苛求过度,更不能粗暴的斥责打骂。

5、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体育不仅是强身之育,也是强心之育,它更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在家时的防交通事故、防火、防盗、防溺水、防煤气中毒等各个方面的安全教育。

6、注重学生在家的习惯养成教育。

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实践证明:只要学生不是弱智或极端顽固不化,没有克服不了的坏习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任何不良习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教育得法,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变化。

我坚信,有了您的配合,有我校这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充满活力、有爱心、有事业心的教师队伍,您的孩子一定能健康愉快地成长与发展。

最后,敬请各位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以大力支持和配合,同时也请各位家长会后能留下你们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便于我们改进工作。我们将不胜感激。

浅谈家庭教育论文 篇2

家庭教育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 (幼儿园、学校教育) 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 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 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 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 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 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 具有以下特点, 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 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首先, 对孩子教育的第一个着力点应放在良好习惯的培养上。比如孩子写字的姿势, 学习时精力集中, 不能边吃边学或边看电视边学习。教育孩子有规律的生活, 按时作息, 按时吃饭, 按时玩耍。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了, 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目前家庭教育, 尤其是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家庭中, 以罚代教的现象比较严重。实践证明, 只有对孩子皮肉的惩罚, 根本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往往是皮肉不疼了, 父母的“教育”也就淡化了, 或者是父母越对孩子进行皮肉惩罚, 孩子的逆反心理越重, 造成孩子心理畸形。对孩子的评价走极端, 教育脱离实际。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聪明, 记忆力好, 能歌善舞, 琴棋书画, 样样精通。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具有天赋, 就心存失望情绪, 对培养孩子失去信心, 这种情绪反作用与孩子将阻碍其潜能的发挥, 对培养孩子自信开朗的性格也有致命的影响。相反, 有些父母偶尔发现自己孩子有某方面的特长, 就欣喜若狂, 沾沾自喜, 逢人就夸, 这样将使孩子养成孤芳自赏, 看不起别人的习惯, 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也不能面对失败。结合孩子实际, 因材施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条件, 而很多家长在对孩子施教时却忽视了这个前提条件, 而脱离实际, 随波逐流。别人的孩子学啥, 也要自己的孩子学啥;别人的孩子会啥, 也非要自己的孩子会啥, 不能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 不同性格, 不同性别, 不同智商, 不同兴趣爱好, 进行不同的家庭教育。

其次, 不能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去硬性给孩子灌输那些知识性很强的东西。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知识的教育固然重要, 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 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好是最重要的, 把孩子禁锢在书本的学习上。也有的家长违背孩子的意愿, 逼着孩子练钢琴、学书法、学画画等, 这样做往往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 结果事倍功半。正确的做法是既重视孩子对书本知识的学习, 又从生活中观察孩子, 看他有哪些兴趣爱好。发现孩子对书本知识掌握的很好, 就不要再在书本知识上加码。发现他特别爱用彩笔在纸上涂画, 可以积极支持孩子去学画, 由于孩子感兴趣, 学起来就特别认真, 因此进步也很快。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 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 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 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 孩子也会参与欢乐, 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 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 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 脾气暴躁, 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 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 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 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 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孩子教育的第三个着力点是在其自信心的培养上。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否有所建树的必备素质, 根据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日常表现进行量化打分, 避免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孩子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 就鼓励他试着重做一遍并告诉他只要肯下工夫, 就一定能做好。作家长的应设法使孩子始终看到自己的进步。对孩子应多鼓励、多表扬, 对孩子的过错与不足用发展的观点对待。不说孩子“笨”或是“你天生不是干××的料”之类的话, 这样做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 使孩子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 做事畏首畏尾, 失去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所以, 我们应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能做的事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干, 每做好一件事, 就会使其自信心更增强一些。

对孩子教育的第四个着力点放在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上。可以从下方面做了尝试, 即坚持四个鼓励与引导:

1.鼓励引导孩子多说话。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小孩多说话有利于改善其大脑因长时间沉默或思考而造成的缺氧状况, 有利于加速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及脑功能的回复提高。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样有利于孩子的灵感和创造欲。而我们的父母总是锁住孩子的嘴, 不给孩子发言权, 认为大人的事小孩少掺和, 殊不知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应该鼓励孩子对身边的人多说话, 多打招呼, 多问好;对眼前的事多发表自己的看法;看完电视节目让他评论一番;外出回来, 让他说说外边的见闻等等。

2.鼓励孩子多串门, 这样可以使孩子变得开朗、合群。

但对孩子串门的时间、礼貌、规范都做些具体的指导与控制。如进门要敲门, 见到主人要称呼问候, 在别人家不随意乱动人家的东西, 别人的玩具不要带走, 辞别时要说“再见“、”请回“等。这些对改变那些性格孤僻的孩子来说, 可谓是一剂良方, 而我们有些父母走亲访友却不愿带孩子, 认为有孩子麻烦, 这样就失去了好多教育孩子的良机。

3.鼓励引导孩子多和大人交往。

美国心理学家哈伯特说:“孩子从小和大人交往有利于孩子形成能屈能伸的心理品质, 有利于孩子长大后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们常让孩子去借送一些生活用具, 让孩子当传声筒, 鼓励他与同事们在一起玩耍等。这样使孩子不认生, 见到别人主动打招呼。周围的人会夸孩子懂事。

4.鼓励和引导孩子多和困难做斗争。

这和目前的挫折教育是相吻合的, 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样做可以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孩子日后的生活并不是像春天的花园缀满了鲜花, 也不像风平浪静的港湾安静、平稳, 在他生活中有鲜花也有荆棘。若孩子有了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他。

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 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 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 才能有健全的肌体, 细胞有病, 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 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总之, 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 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可怜天下父母心, 天下的父母哪个不望子成龙, 盼女成凤。为了孩子, 为了这些祖国的花朵, 让我们做父母的多动脑筋, 做好对子女的教育吧。

摘要: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 家庭教育的作用相当重要, 然而目前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部分家长观念落后, 方法陈旧粗暴, 主要存在“四过”:过分宠爱, 过度呵护, 过分照顾和过高的期望值, 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 作为家长, 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尽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浅谈家庭教育 篇3

孩子一出生是一张白纸,我们每名家长都想在上面勾勒出最美最炫的蓝图,我们从曾踌躇满志,豪情万丈,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孩子的逐渐长大,这一切却淡化了许多。作为一名家长,一名教师我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成人具有关键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随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更广,要求更高。

1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为孩子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1.1 家庭教育早期性。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 (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

1.2 家庭教育及时性。家庭教育,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作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2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要条件

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提高全民族素质,要从儿童抓起。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

3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优化孩子心灵

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齊,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

家庭教育的方法

良好的教育方法,能够将孩子学习的兴趣、情绪、感情和智慧都投入到学习之中,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方法是打开孩子知识大门的钥匙。父母在坚持正确的教育内容前提下,要达到预想的效果,就必须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注重实践: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的道理,让孩子自己去吃一堑,自己去长一智。所谓的吃一堑就是孩子的实践。所谓长一智,是指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反过来讲,没有实践就很难猁真知。父母应该做到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做的过程,也就是实践的过程,长知识的过程。

3.2 以身示教:孩子的模仿性很强,而这种模仿是缺少鉴别能力的,只要是感兴趣的,他们就模仿。如果父母做法是正确的,长期影响下去孩子就学好;如果父母的做法是不正确的,长期影响下去孩子就不容易学好,甚至养成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3.3 情感陶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爱心和理解要比其它任何技巧、理论和科学方法都重要。就是说家庭必须是和睦的,友善的,充满了爱心的,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心情舒畅,茁壮成长,也就是说,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了爱和理解的良好环境。父母的和睦,本身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家庭的和谐气氛,将使孩子的性情得到陶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会给孩子精神上带来巨大的痛苦,心灵上造成巨大的创伤。情感是对孩子的“宽容”,这种宽容,绝不是对孩子的放纵,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冷静思考,思考过后的有针对性教育。

另外家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如: 不重视家庭教育。 很多父母以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所以理所当然就推卸掉了自身教育的责任;许多父母认为,只要把孩子拉扯大,自己的任务就算完成;还有父母认为,养孩子只要不断地投钱就行了,其他一概不管。这样的父母根本不懂得家庭教育的作用,不重视自我教育。家长言行不一的教育其实比没有教育更糟糕。很多父母封建等级观念重,喜欢独裁,不愿降低身份,不愿民主,不愿接受新思想,这直接导致家庭教育无法公正,客观的进行。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心得 篇4

—— 大六班王攀胜家长

儿子已经上了两年半的幼儿园了,从他两周半开始进入幼儿园到现在2两年半的时间里,他经历着学校和“家”这两个大家庭的教育和关怀,看到他不断地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妈妈的我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

分享一下我们的家庭教育心得里面最主要的几点.一.做一个有诚信的孩子.我们知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培养的最佳时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尽量说到做到,答应他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比如答应去开家长会,答应去学校接他,答应带他出去玩等等.父母只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然后去要求影响孩子做到.一凡是非常调皮好动的孩子,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只有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才会安静下来,经常晚上一放学回来就要看电视,如果马上强行把电视关了,他就会哭闹不干,于是他爸爸就给他制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让他把每一条都自己念出来然后记住.,跟他拉了勾勾,最后放了闹钟在边上,告诉他“看到短的指针指带8长的指针指到6就要洗澡睡觉了”,他也很开心地说“妈妈,我现在听你们的,你们等下也要听我的哦,你要给我讲2个故事”,他觉的这样才公平,于是我答应了他在他睡觉之

前给他讲了两个故事.这样不但让他养成了良好的作息时间还让他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诚信的孩子.二.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从小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培养孩子学会独立和自立的关键..孩子在睡觉的时候正是他大脑发育的最佳时间,一凡还没上幼儿园之前就养成了每天午睡的习惯,如果我在身边陪他睡的话,他通常会睡上两三个小时.后来上幼儿园了学校也有午睡,经常听老师说他是第一个入睡的孩子.随着渐渐长大他开始学会早晚刷牙,每天早晨起床自己倒尿盆,学会自己穿衣服,最近竟然开始学叠被子了.一凡又是一个非常好胜又心急的孩子.如果一件事情或一样东西他没研究明白的话他就会一直想弄明白为止,昨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跟我学叠被子,一直叠不好,于是我答应今天早晨再教他.今天早上我先起床准备去买菜,他说他也要跟我去,平常他是非要跟去的,可是今天很奇怪,等他穿好衣服他突然想了想说”妈妈.如果我跟你去买菜的话,等下被子就被爸爸叠光了”于是他留了下来只为能跟爸爸学叠被子.在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孩子好奇的事物面前父母必须表现出耐心和热情,不要过多斥责浇灭孩子的求知欲,而是多加表扬和引导.三.适当奖罚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的做法 篇5

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浅谈幼儿家庭教育的做法,希望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将时时刻刻影响着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养育子女的过程,就是对孩子启蒙教育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持续最长的;从空间上来看,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其它教育所达不到的。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使家庭成为幼儿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许多年轻家长的重视。然而,要想使家庭教育卓有成效,使幼儿身体的发育、智慧的萌芽、能力的强弱行为的好坏得到良好效应,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试析如下: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环境的质量怎样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和谐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帮助。尤其是幼儿父母能够互敬互爱、生活协调,不仅有利于个性的陶冶,而且由于父母能够相互支持配合,对幼儿教育会事半功倍。反之,紧张的家庭关系,经常吵闹的父母,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更会对子女教育造成不良后果。心理健康,更会对子女教育造成不良后果。

二、理解和尊重孩子

理解和尊重,是沟通家长与子女情感的桥梁,也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许多家长常常以为孩子是自己的,当然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不然,比如:鲁迅先生在教子时,曾经说到:“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截然不同,倘不能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因此,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和自己平等的人。在家庭生活中,遇事要多商量,要和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尽可能吸收他们的意见。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尊重孩子不是放任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引导,需要教育。

三、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幼儿期的孩子还没有形成一种内在的力量来推动他们坚持一些需要克服困难的活动。这时的家庭教育应为孩子设立一些外在的因素,如鼓励和表扬,得到鼓励的孩子往往在做事的时候会提高工作效率或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幼儿期的孩子本来就是自信心不足,当他的行为得到父母的表扬时,自信心就会得到增强,而当得到父母批评时,自信心就会下降。比如:看孩子画画,即使孩子画得不太好,也不要说“呀!你画得真丑,真难看”,这样,对孩子就是一个打击,孩子也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没有兴趣,而应该对他说:“你画得很漂亮,很不错,如果把这里再改一下,那就更好看了。”这样,既树立了孩子的信心,又帮孩子改进了不足,也让孩子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因材施教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人们常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可是,在教育孩子上,却很少考虑到人和人真的是不一样的。当家长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孩子跟上别的孩子的脚步,并且向最好的孩子看齐时,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为了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要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幼儿家长在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情绪特点、兴趣爱好等的基础上,结合孩子自身优势在教育方法上要有特色。孩子在哪方面有兴趣爱好与特长,就让孩子在哪方面好好发展。

五、寓教于乐,寓学于玩

玩是儿童的天性。而有的家长却不懂或不尊重儿童的天性,他们既不让孩子玩,也不教孩子玩,把孩子玩的权利毫无道理地予以剥夺。而成功的家长,能够正确地对待孩子的玩,并善于把孩子对玩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比如:秋天来了为了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叶,我们就让家长组织孩子一起去公园里观察树叶的变化,然后让他们每人捡几片形状不同的树叶带回家,引导孩子在玩树叶的`时候,先按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不同进行分类,再让孩子玩树叶印画,树叶贴画,他们用树叶贴出了内容丰富的图画,有房子、动物、植物等。家长们高兴极了,都说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趣很高,几片树叶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就学到了很多知识.六、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苦难

吃苦,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个即将消失的词。然而必要的苦难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时是十分必要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主张对儿童进行痛苦训练,并说道:“当把快乐、友谊、痛苦和憎恨都根植于儿童的心灵的时候,他们对这些感受的性质固然不明白,但一旦获得了,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彼此和谐的。”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必立即出面解决,而应该给孩子自己处理困难的机会。比如说,当孩子摔倒了以后,父母不必大惊小怪地又是扶,又是心疼,而是应该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当孩子在学知识的时候,或者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也要学会不要过早地出现,替孩子去解决问题。要养成让孩子自己面对、自己解决面临困难的习惯。要让孩子在吃苦的过程中养成对吃苦、苦难的正确的态度和意识。也就是在培养幼儿良好的毅力、坚强的意志。

七、父母应成为孩子的好楷模

幼儿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行为,幼儿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发展其实几乎都来源于模仿学习。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偶像,也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从一定意义上讲,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到模范作用。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孩子的人格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家长思想修养高,作风民主,孩子就容易养成独立、直爽、开朗、协作、善于交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如果家长专制严厉,思想陈旧,趣味低级,孩子就容易养成顺从、消极、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性格特征。

浅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篇6

做人教育是家教的核心,孩子人格的好坏,直接受父母的影响,父母的人格力量是潜移默化地通过模仿、暗示和感染的机制而影响、传递给孩子。

有一个成功的例子:辽宁文科状元黄晓庆说:“我学习上有点失误,父母不大批评;若在做人方面不行,可就难过关了。”浙江文科状元陈春仙说:“我父母没有什么文化,但人格伟大,给我奋斗的精神和力量。”甘肃文科状元张瑞采的父亲是人事干部,她说:“我爸爸从来不收任何人的礼物,教育我做无私的人,我就照我父亲说的那样做。”

我认为人格教育应从3个方面着手:

①自信心的培养。自信是一个人个性成长的重要心理储备。家长最初的客观评价是奠定孩子自我评价的基石。如果孩子在学校社会遭到不客观评价,他能在家中获得感情呵护和客观修正,他会是很幸运的。家庭应该为孩子的精神发育建立一个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家庭是孩子成长和学习社会的第一课堂,孩子面对外部世界的勇气和力量及自信心首先来自于家庭。孩子需要疼爱、接纳和安全感,只有父母的爱、保护和支持,才有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在社会上奋斗的勇气,才能够排除精神上的各种困扰。儿童少年身上存在的缺点、错误、不完美,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家长不能苛求和挑剔,应看重孩子的优势和长处。每个孩子内心都是一座蕴藏丰富的金矿,聪明的家长应努力去发现、开采,并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家长的责任是教孩子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尊重长处发扬优势,同时纠正短处。若是有的短处暂时难以纠正,就要勇敢地承认它们,要鼓励孩子欣然接纳自己,在发展长处的同时,进一步完美自己。

有人对中美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学生在自信心、独立性、冒险性三方面的品质明显落后于美国学生,这也是中国人在中国领土上从未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中国的学生普遍自卑,这与中国的父母经常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有关。

我们中国的父母是如何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老说其他孩子比自己强!多数家长总喜欢找出孩子的缺点加以批评。由于中国教育普遍以分数论英雄,只有10%的中国孩子尝试过成功的快乐,而其他孩子普遍缺乏自信,较自卑。

孩子自信心不足的表现:遇到挫折失败,易产生轻生念头;因学习等压力发生自虐行为:考试焦虑症、学校恐惧症和人际关系紧张等各种心理障碍不断增加;缺乏自知之明,敏感、多疑、自卑,自我否定,破罐破摔,或是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盲目乐观而且缺乏勤奋之心。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应该找出孩子的优点加以表扬。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家长作一个统计,一周内发现了孩子几条优点加以表扬;几条缺点加以批评。如果你一周内表扬孩子的次数比批评孩子的次数多了。这样,你的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被培养起来了。

②独立意识的培养。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应做的事。学会独立处理与周围人的矛盾。当孩子碰到一件事情时,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家长在旁加以引导、督促。

③合作意识的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而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和感情,待他长大成人后是很难弥补的。

首先,父母要做好表率,一个整天争吵不休的家庭很难造就出一个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孩子。为此,父母必须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对邻居、对同志、对来客要热情、平等、有礼貌,以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尊重、爱护别人的好习惯。其次,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他们能逐渐意识到要处处考虑别人的意见,做事要与人合作。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使之获得与人相处的经验,培养其与人合作的能力。

再次,家长要教育儿童关心别人,遇事为别人着想,因为只有会关心别人的人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而要使孩子学会关心别人,要教育他们从小关心自己的父母,关心父母的健康,关心家庭中所遇到的困难,知道父母在为自己操劳。

(二)创新教育――营造宽舒、自由的心理环境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家长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就体现了创新教育。家长不要在一道题上去具体指导什么,而要从大方面去鼓励孩子,让孩子树立大学习观,课内、课外、社会活动等都是学习的范畴。我们鼓励孩子学习奋斗,不是要他读一个名牌学校,找一份好工作就行了,而是要他将来对社会做出贡献。走自己的路,别重复别人,按照自己的情况去学习,去生活,去发展。不仅父母与他平等对话,开展讨论,甚至家中来了客人,谈起社会的事,也允许孩子与客人争论,允许孩子发表不同意见,使孩子敢于质疑。

创新教育要求家长要有开放的心态,营造轻松自由的家庭心理环境。家庭成员在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形式上要“直白”,即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心平气和地来展现自己的心理情绪。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也不必顾虑,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家长对孩子有所创造的期待如能渗透于整个环境和教育过程中,孩子将会逐渐体现到创造气氛的激励,产生创造的愿望和动力。

现代的好孩子不再只是听话的孩子,而是有独立见解、有创意的孩子。对孩子要尽量让他自己安排生活,少陪读。鼓励孩子多创新。孩子有创新就会有信心。

(三)民主教育――让亲子平等交流

传统文化要求孩子一定听父母的,父母都是用自己的眼光要求孩子,与孩子缺乏交流,也不听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更不喜欢让孩子自己出主意。现代教育应是家长能蹲下来和孩子平等交流。现代家庭要求成员之间建立真正平等的关系,道德与心理上的平等关系。

缺乏平等精神的家庭,孩子容易养成怯懦、盲从、自卑和自私等不健康心理;而富于平等精神的家庭则有利于养成孩子自信、自尊、积极、开朗、乐观的性格。

家长要有民主平等的观念和态度,尊重孩子,平等对待自己的子女。家长与子女是父子、母子关系,除了生存的依赖关系外,还有最可依赖的朋友关系。应有长幼之分,也同样应讲求理解和沟通。

对子女的要求必须合情合理。合情,符合子女的意愿:合理,符合身心发展规律。反之,提出子女根本办不到的要求,也是不尊重子女人格的一种表现。家长不能任意剥夺子女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必须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积极鼓励子女的独立自主,激励他们全心全意去做喜爱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直言不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幼稚的错误的意见,也不要急于训斥或奚落。鲁迅先生提出应理解儿童,指导儿童,解放儿童,正是家长与子女民主平等态度的概括。

(四)情感教育――培育充满爱心、好学乐群的孩子

中国人的情感很细腻,但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情感。亲子交流也很枯燥,无情趣,孩子也很少和父母交流情感,孩子也不了解父母为什么会这样或那样考虑问题。

情感教育的首要方面是培养孩子的爱心。学会爱世界,爱属于世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学会感受爱、表达爱、体会爱。家长应让孩子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用平常心来看待成败,这样也会减弱孩子的嫉妒心,不至于无法容忍别人的成功。

刘海洋学识超群却独缺爱心,人格严重缺陷。“伤熊事件”应引起中国教育界和所有家庭对“人才”标准的深刻反思。应试教育使众多的青少年在最富于理想的学生时代把丰富多彩的追求化为单一的成绩追求。仁爱之心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而片面的过度的知识教育却导致部分青少年严重偏科和情感的荒漠化,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识的某一极狭窄的领域,而忽略了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培育,造成情感冷漠、缺乏爱心,为实现个人欲望很少考虑后果。

情感教育的第二方面是让孩子学会交往。当孩子遇到苦恼时,通常会向谁倾诉呢?学生首选妈妈;其次选择朋友;再次选择爸爸。还有的选择老师或选择对谁都不说。可见朋友在孩子心中的分量仅次于妈妈。可父母们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孩子的朋友,甚至武断地限制孩子交友。父母们在允许孩子选择朋友的问题上的基本标准是“能对孩子的学习有益”,选择与孩子志趣相投的父母仅有少数(有人选择了两项)。父母们的这种择友标准,会使孩子们中间出现一个交友怪圈,谁与比自己学习差的孩子交朋友?而当孩子需要认同的时候,需要依赖的时候,需要肯定、帮助或批评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该找谁。

孩子不知道怎样学习时,父母肯定会着急。但是如果孩子不知道该怎样和朋友及其它人交往时,父母还会着急吗?还会给他们一些引导和方法吗?近几年来,教育专家们提出一个新概念:同伴教育。就是说同伴在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更容易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交往能力。

(五)成功教育――调整恰当的期望值

一个成功的人是什么?答案是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一个成功的孩子是什么?不是实现父母的理想,而是孩子自身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当今中国独生子女教育中出现的“翘翘板原理”。中国孩子的自下而上状态犹如一个华丽的翘翘板:一边是物质生活的“小皇帝”;一边是精神上不能自主、得不到新生的“小奴隶”,简单地在生活上强加给孩子各种各样的挫折教育,父母两头施压的结果只能是翘翘板折断,孩子人格分裂,体验到深深的挫败感。如果生活上是父母惯坏了孩子的话,那么在学习上,恰恰是孩子惯坏了父母。孩子对父母的各种要求都尽力满足,使望子成龙的父母贪得无厌。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会让孩子经常体验到失败,家长高期望导致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压力大,怕成绩不好对不起父母;由于达不到父母提出的高期望目标而丧失信心,自卑自责;因持续的失败感和内疚而形成紧张不安、伴以恐惧的焦虑情绪状态,甚至出现考前失眠,考试时胸闷、心跳加快等神经系统反应;产生逆反心理,对父母的话,不分是非一概反对;为父母被动学习,学习动力不足。为此,家长应对孩子寄予恰当的期望,根据孩子的现有条件实事求是地制定出适当的期望值,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拔苗助长。

(六)生死教育――让孩子对生命负责

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生命,生命来之不易,了解什么是死亡,死亡对周围人意味什么,以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就轻生。例如:武汉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因作业没做好被老师批评而上吊自杀。万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检测得出结论显示:我国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表现。对于屡见不鲜的中小学生自杀现象,一些心理教育工作者呼吁:应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开展生死观教育。

与尚未成年的孩子谈论生死似乎过于沉重,长期以来,成人对孩子的生死教育大多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和闪烁其词的说法。这样的结果,会不断地传达给孩子关于死亡的一些不正确的信息,让他们觉得死是一件很好玩、很容易的事,还带着一点儿神秘。孩子在小学阶段的重点是学习习惯和生活心理的培养,所以在这个阶段实施生死观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十分重要。在国外和港台地区小学生会被老师带到医院太平间接受死亡教育,老师会让学生摸着死者冰凉的手感知死亡,还会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孩子们:再也看不到爸爸妈妈、看不到好看的动画片、吃不到好吃的冰淇淋,这就叫做死。与此同时,也辅之以生的教育,老师也会让孩子们摸着孕妇的肚子给他们讲人的出生。这些都是在告诉孩子们,生与死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有认识了生的可贵,才能珍惜生命。在我们的“生死教育”中一定要告诉孩子:不仅要爱党、爱祖国、爱亲人,还要爱自己。爱自己不是错。

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 篇7

一、有条件地爱孩子

我们抚养自己的下一代, 也给他们制造压力, 让他们去承受我们承受过的一切, 为的是他们将来能有幸福的生活。好像他们不承受这些我们给他们制造的压力和痛苦, 就无法得到幸福。为什么要先苦后甜?谁说没有苦就没有甜?那反过来讲又该怎么解释呢?既然没有苦就没有甜, 那没有甜也就没有苦了。这样看来要想不吃苦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就不要想吃甜的就好了。

我们为了爱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很多的压力去承受, 而很少问自己的孩子快不快乐。很多孩子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父母做的, 因为父母爱他们, 他们就必须这样做。等他们长大了, 又同样地用自己痛恨过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父母们什么时候能改变一下爱孩子的方式呢?

爱孩子不要有条件, 不要因为想让孩子成为律师、医生、教授, 而给他们压力。想成为什么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给孩子自由和空间, 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爱。有条件的爱后果是孩子不会感恩, 学不会自律, 无法确立自己的价值, 以后自己的每个行为都要有所交换才去实施。

二、用成人的思想和标准去要求孩子

几十年前, 著名文学家冰心针对我国当时教育中的弊端曾指出:“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她的意思并非是否定成人对儿童的教育, 而是强调教育者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早在20世纪之初,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有过类似的阐述。她认为, 儿童本来就具备自我发展的潜能计划, 成人的工作就是要“援助幼小心灵的发育”, 而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和标准去要求儿童。她将儿童比喻成“自我生长力的植物”, 认为教育者应保证每个儿童的生命都能够得到开花的“自由”。然而, 上述重要的儿童观、教育观至今还未能被所有教育者 (特别是儿童的父母) 认识。我们还需要为此呐喊, 因为它关系到儿童的幸福和健康成长, 关系到国家、民族和人类的未来。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 “爱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天性。

三、认为打孩子是为孩子好

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 可是他们关心孩子的衣食冷暖, 远远超过关心孩子的心灵。他们弄不清孩子在什么时候需要爱, 什么时候需要关怀。当孩子犯有错误或考试成绩不好时, 他们常常把对孩子的爱转化成对孩子的恨, 这时候, 孩子得到的往往是打骂, 他们认为是为了孩子好, 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殊不知, 这种“恨铁不成钢”的爱深深地伤害了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 斥责和打骂是无益的, 因为它把孩子推向了你的对立面, 往往使孩子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想方设法找借口, 甚至奋起反抗, 从而把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丢到了一边, 结果是与家长的愿望背道而驰;斥责和打骂也是很危险的, 因为这样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打击了孩子可贵的自尊心, 也很容易摧毁孩子脆弱的自信心, 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个无能的人, 甚至“破罐子破摔”, 一蹶不振。

教育孩子, 家长要克服斥责和打骂的倾向。孩子出现问题时, 不要一味地抱怨孩子。教育的真谛在于将孩子不适当的行为, 以适当的心情和方式传达给孩子, 让他不至于再犯。人都是自我塑造的, 要想改变孩子, 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自己改变自己。你希望孩子具有什么样的优点, 就需要怎样去欣赏他、引导他和赞美他。以鼓励代替批评, 以引导代替训导, 以赞美启迪孩子的心灵, 调动起他的内动力, 让他自觉自愿地去克服不足, 改正错误, 这比你去斥责、埋怨甚至打骂有效得多。

四、认为表扬会让孩子变得骄傲

这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误区,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供氧者”, 作为孩子, 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认可、表扬和鼓励, 一旦缺乏这些, 孩子的自我价值就难以建立。

孩子的天性是要讨父母喜欢, 对于孩子的真实行为父母正面确认, 并加以鼓励和表扬, 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自尊的关键。

当孩子所犯的错误没有达到相应程度的时候, 而父母却自以为是地对其批评, 让孩子对自己的真实程度不了解, 从而对事情失去信心。时间长了, 孩子对父母就会不信任了。

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关键是怎么表扬, 用什么方式去表扬。

五、认为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 孩子就该好好学习了

现在很多的家庭经济条件都好了起来, 于是那么多爱孩子的家长就一味地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 并且认为如果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 孩子吃得好、穿得好, 就肯定会好好学习了。

其实, 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与孩子好好学习是没有因果关系的, 因为孩子的理性思维还不发达, 完全是凭潜意识做事, 他们做事的根本原因就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如果他认为学习是痛苦的、是不快乐的, 那么再好的物质条件也不能促使孩子好好学习, 所以父母更应该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着手。

六、认为成绩是评判好与坏的标准

现在, 家长普遍认为“成绩至上”, 对孩子其他方面却关注不足。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65%的家长是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仅有35%的家长最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 而对孩子行为习惯、个性特长、心理素质、交往能力等的关注少之又少。大部分家长认为“好孩子”的首选标准是“学习好”。而家长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 把孩子往一个又一个的兴趣班里塞, 也并非正确的教育。教育专家指出, 家长们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背离。家长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 并不能如家长所愿让孩子更快成才。

七、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

现在的孩子问题越来越多, 于是家长便把孩子的种种问题的根源追溯到学校, 认为是学校没有管好, 认为是老师没有教好。不可否认, 现在的教育体制是存在着许多问题, 但如果一个孩子发生了问题, 家庭教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的家长可能对此不认同,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 如果孩子是一棵树, 那么树冠则是孩子的智能系统, 是所有有形能力的集合, 如数学、语文、历史、电脑知识等, 这一部分毫无疑问是学校负责教给学生的;而树干则是上帝给他的, 只要你按人的规律给他吃东西, 他就会生长;树根是他的生命之本, 是他的素质系统, 包括自信、自尊、进取、好习惯等, 而这一切99%是需要父母给的, 他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爱、信任、鼓励、表扬、平等才能成长。

试想, 如果一棵树发生问题, 是树冠、树干还是树根发生了问题呢?一个孩子如果充满自信, 有着坚定的意志、极强的进取心和自尊心、良好的学习习惯, 会学习不好, 会不听话吗?

八、用别人的成绩同自己孩子的成绩做比较

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行为, 往往用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的孩子取得的好成绩与自己孩子的成绩进行比较, 进而激励孩子, 让孩子赶快超过这些对象。其实, 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我曾在朋友家见到他的小孩子总是没精打采的, 我问他怎么了, 他说他不是他爸的儿子, 我说谁说的, 他说:“我自己想的, 爸爸天天拿对面的哥哥同我比, 说哥哥比我听话, 考试每次都前三名, 每次都是三好学生, 好不容易有一次考试我考了第八名, 我回来告诉爸爸, 爸爸又拿楼下的小玲同我比, 说小玲比我听话, 比我懂事, 还会弹钢琴。我现在都懒得理他, 我想, 等我长大了去找我的亲爸爸。”

亲爱的家长, 你在一次一次的比较中, 一次又一次地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 让孩子永远感觉技不如人, 他们没有了自我价值, 这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的可怕呀!

九、认为孩子的天职就是学习, 其他等长大了就会了

现在很多家长的普遍认识是孩子只需要学习, 其他的事别管, 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了, 其实, 这是对教育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如果孩子从小不被引导去理解别人, 关爱别人, 长大后会成为生活的旁观者, 我行我素, 极易与周边人无法和谐相处。

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否则孩子往往是知识没学会, 人也没做好, 成为家长永远的痛。

十、认为什么事孩子一次就应该学会

持这种观点的家长, 大部分是高级白领或职业经理人, 他们的工作让他们觉得错只能犯一次, 进而用这样的心态去要求孩子, 孩子是没有发展成熟的个体, 如果认为说一次孩子就应该记住, 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 孩子们往往需要通过反复的行为才能把生活技能记住。

我们常常看到母亲教孩子算数, 教了三遍孩子还是算错的时候, 母亲便大吼:“你怎么这么笨, 都教你几遍了, 不知道你长的什么脑袋!”试想这时孩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会想“我笨, 我笨”, 最后你教他十遍可能也教不会了。

所以我们的家长教育孩子时要有耐心, 千万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十一、认为孩子天生就该听自己的话

“孩子根本不听我的”, 这是很多家长常说的一句话。我们要求孩子听我们话的理由只有一个, 那就是“我是你爸, 我是你妈, 你必须听我的”。

如果一个家长强行让孩子听他的, 就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产生一种被奴役的心理, 这时候他如果听你的, 是因为你比他强, 他需要你养着——导致支配;另一种是孩子认为家长拥有自己的身体, 甚至自己的精神, 所以自己是家长的财产, 这样在孩子成年后会产生两种根本性的性格特征:要么支配别人, 奴役别人, 要么被人支配, 被人奴役, 就是无法拥有平等的观念和独立的人格。

如果你想让孩子听你的话, 可以给他两个理由:一是你说的话是对的并且对他有好处;二是你们相互约好必须按规则办事。

十二、认为学习是一件很累的事

目前, 我们的教育是被动的, 是“填鸭式”、强迫式的教育。我们的家长也这样做, 使孩子觉得自己越来越累, 如果我们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快乐地学, 主动地学, 那么学习就应该是很轻松的事。

人脑的潜能是无限的, 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没有用到自己所有脑力的百分之几, 所以让孩子感到累是心灵疲惫, 而不是大脑不够用了。

所以, 作为家长, 应该积极地去寻找让孩子快乐学习的方法, 让孩子学习起来更轻松有效。

十三、认为打了孩子哄好就没事了

打骂孩子是父母教育中最恶劣的一种方法。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 认为孩子是自己的, 打一下、骂一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并且认为孩子小, 打完后孩子就忘记了, 其实打完孩子后哄一哄, 表面上孩子是没事了, 但是他被打骂的感觉会永远存留在潜意识里, 最后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仇视父母, 这样只能致使亲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美国有句很著名的话:“孩子是通过父母来到世界上的, 但他不是为父母来的。”因此, 父母从来就不应该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所有物, 而应将孩子当做独立于父母的社会人。所以父母首要的一件事, 就是改变对亲子关系的认识。

十四、认为自己所有的牺牲孩子都看在了眼里, 应该感恩

在这里我讲一个故事:一个单亲妈妈, 在儿子三岁时失去了爱人, 虽然条件优秀, 但为了孩子不受气, 便没有再婚, 而是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 把一切能代孩子做的事都做了, 甚至孩子上高中离开县城, 母亲把原来很好的工作辞了, 到孩子上学的学校附近修鞋, 天天看着儿子, 怕他学坏, 怕他在需要自己的时候找不着自己。高中毕业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一所重点大学, 这位“可敬”的母亲又跟随来到儿子上大学的学校当了一名清洁工, 最后的结果是儿子犯罪被判了刑, 进了监狱的孩子拒绝母亲的探视, 而是传来一张纸条:“我觉得现在是我活得最轻松的时刻, 我终于不用天天面对你了。”

这位母亲不爱他的孩子吗?问题就出在母亲太不会爱孩子了。

十五、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

作为父母当然得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给孩子提供衣食的同时也必须提供教育条件。但是我认为我们的父母大多都走入了一种误区, 那就是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太多的期望, 让孩子完成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思想和人生, 父母的这种期望无疑有些自私。对待孩子不必强加很多东西给他, 在我们周围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父母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钢琴、书法、舞蹈等, 成“全才”还是“专才”, 有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文艺全才”?

浅谈家庭教育常见误区 篇8

关键词:家庭教育;规律;身心发展

“关注孩子,不要关住孩子。”这是中央电视台经常播出的公益广告,已经是家喻户晓了。然而,2岁识千字,3岁练书法,4岁弹钢琴,5岁说英语……这些雷人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和电视屏幕,被许多孩子家长引为自豪,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天大的误区。

一、“望子成龙”的心态违背儿童成长规律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期望孩子长大成人,对未来充满憧憬,这是正常的。但是,只有合理的、现实的期望才可能得以实现,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期望必然是一种幻想。

在我接触过的一个小朋友,从小天真可爱,他的父母望子成龙,从三岁开始,就把他送去接受书法、美术、唱歌的强化训练。刚刚开始,孩子还感到非常有兴趣。到了上小学后,由于学业负担慢慢加重,父母给他的任务也加重了,一会儿要考级,一会儿要参加奥数训练。孩子受不了,每到星期六头就晕了,一把他送到教室里就开始呕吐,后来患了严重的自闭症。

我们认为,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促进孩子成才,父母要把握期望的“度”。另外,父母在确定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时,要克服从众心理,期望要符合孩子的特点;要消除唯我独尊的心理,期望要取得孩子的认同;要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自己的期望。

二、爱而不教,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天性。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把孩子视为“小皇帝”,一味地娇惯、偏爱和护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任其发展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曾有个独生女,都到读大学了,生活还不能自理。母亲只好辞职陪读。可是,到了出国留学时母亲不能陪读了,迫于生计,这位女生需要自己做饭炒菜了,每当女儿要站在锅台时,母亲就头疼了,做饭的每个环节都要打电话问母亲,一个月的越洋电话就花了好几千元。

更严重的是父母的溺爱不把孩子看成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而是看成个人的私有财产,忘记了把孩子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的基本目标。由于父母的溺爱使孩子养成恶习,难以管教,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的事例数不胜数。

三、棍棒教育不出好孩子

与过分溺爱相反的是,有的家长对孩子一副凶脸孔,动不动就是大声呵斥,动不动就拿出棍棒教训孩子。

前一阵子,媒体大肆报道了某家庭三个孩子都考上北大、清华,当记者采访时,其父母在谈教育子女的经验时,强调的是棍棒打出来的,“不打不成才”。对于这个报道,笔者认为,要么是典型的个案,要么是以偏概全,一定不能作为天下父母学习的楷模。

曾在我班上就读的一个外来工子女,父亲性情暴躁。一个星期六下午,父亲准备出货,在拿钱的时候发现抽屉没上锁,钱少了三百块钱,情急之下把正在与邻居玩的孩子叫回来,硬逼他承认偷钱买零食,孩子死活不承认。父亲把他五花大绑,藤条抽了一根又一根。傍晚,孩子的妈妈回来了,告诉她丈夫,是老家的姐妹早产,他拿了钱往医院跑,忘了锁抽屉。真相大白了,可是已经晚了。孩子醒过来之后,一直念叨“我没有偷”“我没有偷”。最终,孩子除了留下满身的累累伤痕外,精神也失常了。

如果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孩子就不愿意接近父母。那么,是不是要对孩子“严格要求”呢?答案是肯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把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不要把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成人有成人的看法,孩子有孩子的童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有的大人对孩子的意见不屑一顾,甚至以自己主观臆测判断孩子的言行,小则常常产生误解,大则伤害孩子的心灵。

一位退休老教师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过的故事,他说是他教一辈子书留下的最大的遗憾。那是困难时期在山区教书的时候,几乎家家的孩子都穿着缝缝补补的衣服来上学,山里的妇女很讲究,缝补衣服时总是把碎布细细地缝在破洞上,补几个洞,就像缝上几朵花。而他班上有一个学生穿的衣服,每一件都是缝得歪歪扭扭的。要歌咏比赛了,他对这位小朋友说了一句话:“回去叫你妈妈把你的裤子补整齐一点。”想不到就这么一句话,孩子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从此,他教的数学课,孩子不喜欢听,作业也没有完成。直到这一届孩子毕业时,只见这位孩子搀扶着妈妈一步一步地走近会场,老教师一看,眼睛发呆了。原来,他的妈妈双目失明。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就是缝一针也不是那么容易啊,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你无端责怪他的妈妈,那有多么伤心啊?老教师泪流满面……

鲁迅提倡,对儿童要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懂得他们的兴趣和喜好。有一天,鲁迅在家里请朋友吃饭,桌上摆了一盘鱼丸子,海婴面前也放了一小碟,他好动,先夹了一个尝尝,觉得味道不新鲜,就嚷菜坏了。大家从大盘中夹来尝了尝,都说是新鲜的,以为是孩子瞎嚷,就不去理他。但鲁迅却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意见,把海婴碟子里的夹来尝了尝,果然味道变了,赶紧吐了出来。鲁迅说:“孩子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家庭教育是一本很难念的书,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经济条件不一样,孩子、父母的性格千差万别,但是,对孩子的教育却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不良的教育理念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必须走出误区,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

上一篇:生活让我懂得了什么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创书香班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