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后勤集团

2024-07-18

中央民族大学后勤集团(精选7篇)

中央民族大学后勤集团 篇1

河北大学后勤集团成立于2000年3月,是学校按照教育部整体要求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而组建起来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产业集团。目前,河北大学后勤集团现有职工1540人,下设21个单位,服务领域涵盖餐饮服务、学生公寓管理、水电暖供应、绿化保洁、物业管理、图书管理与经营、建筑安装、幼儿教育、网络服务、汽车驾驶培训、房地产开发、文印、商贸和传媒等16大经营项目,为河北大学教学、科研及四万余名师生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和全方位服务。

一、锐意改革、适时推进、分步实施,河北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了三次跨越

几年来,河北大学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整体规划、适时推进、分步实施的。从2000年以来,河北大学后勤集团已经经历了三个轮次的改革。

第一轮改革是站在学校发展的角度,改变后勤的行政型管理模式,成立后勤集团。这一轮次的改革从2000年开始,以后勤与学校的规范剥离为标志,初步引入市场的概念和企业化管理模式,成立了后勤集团,构建学校与集团甲乙方关系,变行政拨款制为服务收费制,并签订了《后勤社会化服务委托协议书》,当时更多考虑的是为学校减轻负担,提高办学效益。改革当年为学校节约资金300多万元,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改革为后勤注入了生命力,也就是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第二轮改革是站在后勤实体发展的角度,后勤集团与实业公司两块牌子并行。这一轮次的改革从2002年陆续开始,以股份制改造和注册独立法人企业赫达实业有限公司为标志,公司与集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并行;通过改革,理清了产权关系,建立了学校控股、职工参股的、学校与企业职工连股连利又连心的股权模式。企业法人的建立,在集团与学校之间建起了一道“防火墙”,同时也获得了“市场准入证”,为集团带来了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第三轮改革是根据市场不同类型,按服务型、保障型和经营型划分为三个公司,以不同的经营服务理念,分轨运行,多元发展,从而以打造“职业化后勤”入手,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经济、回报学校的后勤新时期。2007年初,随着后勤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集团意识到,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必须打造“职业化后勤”,就是队伍专职化、服务标准化,对校内建立“管家型”服务队伍,为学校提供忠实的服务,对外积极开拓市场,为回报学校建立雄厚的经济基础。集团一直认为,市场是生存的基础,为了进一步细分市场,按照各单位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的经营理念,集团按照服务型、保障型、经营型对市场资源进行了重新划分,组建了后勤服务公司、赫达餐饮服务公司、赫达实业公司三个公司,构建起了后勤集团与三个公司之间的两级管理框架和集团、公司、实业公司控股的二级独立法人单位之间的三级管理框架,实现学校要求、师生需要、与企业发展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统一。

赫达餐饮服务公司坚持“全成本核算、零利润运行”的原则,全力打造“价格合理、品种丰富、卫生安全、服务多元”的餐饮服务保障体系。早在2004年,为了稳定饭菜价格,最大限度的让利于学生,集团就推出了“全成本核算、零利润运行”的餐饮管理模式。后勤社会化改革后,餐饮公司自主开发了完备的原料采购、库存、出库、加工、出售等网络监控体系,把原来餐厅月核算改为日核算,规定了餐厅饭菜制作标准,明确了各种原料的搭配比例,确保了餐厅饭菜价格和质量的稳定;为了丰富伙食品种,优化菜品结构,餐饮公司2007年调整优化餐厅中低档饭菜50余种,并推出60余种特色风味小吃,满足了师生不同口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餐饮服务公司设有河北省第一家食品卫生检验检疫室,餐厅的每一餐、每一个品种都要进行留验,2007年5月底又将试管化验改进为试纸检验,使原来的化验数量提高了一倍以上;餐饮公司还推出了特色餐厅,开设了“自选餐厅”,给广大学生就餐提供了一个更大的选择空间,实现了服务的多元化。

后勤服务公司的经营理念是要做学校的“大管家”,建立忠实的服务队伍、树立管家型的服务理念。因此,他们不但推出了标准化的服务,而且致力于高校后勤服务标准的建设和专业化队伍的塑造。后勤服务公司不仅设立7532000、7532555两部综合服务热线,提供24小时咨询、报修和意见投诉等标准化服务,提出了“有困难找后勤”的口号。更重要的是,服务公司一直致力于高校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通过“春晖行动”、“质量风暴”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广泛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参照同行业工作规范和操作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了后勤服务项目的对外承诺标准和内控标准五大项共计700余条,并提出了“服务有标准,岗位有职责,作业有规范,过程有控制”的管理理念。为了使标准深入人心,用人的发展来带动企业的发展,后勤服务公司根据后勤工作特点自编了水电管理、物业管理、学生公寓管理、校园绿化

管理、供暖与中央空调管理等专业教材,并以职工夜校的形式开展了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为职业化后勤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赫达实业有限公司提出了“发展经济、服务教育”的理念,不断完善市场机制,肩负起了为集团创造利润的重担,专心致志的把事业做大做强,并回报学校,真正实现了后勤企业教育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结合。赫达实业公司树立了市场

经营理念,建立起市场型经营管理机制,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目前,赫达实业公司下属经营实体全部完成了二级法人的登记注册,进一步理顺了公司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了母子公司的管理体制,各单位进一步树立了市场意识和经营理念。以赫达实业有限公司为依托,河北大学后勤集团的支柱产业已经初具雏形,产业空间和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集团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对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的支撑力度也在随之不断增强。

回顾第三轮后勤社会化改革,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改革更加深入。

河北大学的第三轮后勤改革是对前两轮改革的深入,通过这次改革,集团建立起了规范的管理构架。三个公司作为集团的二级管理单位,分别确立了不同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更加明确,为建立“职业化后勤”从体制上理顺了关系。

二是发展经济、服务教育、回报学校的思路更加明确。

通过几年的深化改革、大胆实践,我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河北大学后勤集团已经进入一个回报学校的发展时期。集团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河北大学后勤服务体系进行整体把握,在减轻学校负担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后勤服务的支持力度。在近年来物价、人力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学校仍按照2000年集团成立之初的标准拨付委托费,为学校节约了经费。第三轮改革之后,后勤服务公司资金封闭运行,靠管理节约的资金不再纳入利润分红,而是用于后勤设施的改造建设。餐饮公司从2004年起就提出了“全成本核算,零利润运行”的管理模式,集团不但不再向学生伙食要利润,近两年来还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学生餐厅进行更新改造,改善了学生就餐环境,提高伙食质量,得到学校和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全面提高质量、全力推进发展、全心回报学校,加快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1、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全面实施标准化建设

集团始终把质量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制定了“超出顾客期望值”的质量目标,并围绕服务工作实时推进后勤标准化建设。2000年底,河北大学后勤集团创造性地导入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高校后勤企业。几年来,集团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严格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开展工作,根据后勤企业自身特点推行了标准化公寓建设、标准化餐厅建设,并于2007年上半年全面推出了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餐饮服务公司制定了菜品的投料标准和主副食制作标准,后勤服务公司制定了各操作项目的内控标准和对外承诺标准,为后勤企业的职业化建设、行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是由于集团始终重视质量工作,在集团每年由学生组织进行的两次顾客满意度调查中,集团的顾客满意度由改革初的70%上升到现在的92%以上。

2、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助推企业向现代后勤发展

随着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集团经营项目分散在十几个行业和不同的校区,信息的层层流转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信息的非对称性给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集团实施了信息化建设不但真正实现了集团的无纸化办公和异地办公,而且使管理模式由金字塔型转向了扁平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集团引入oa办公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文件管理网络化、公文审批网络化、行政事务和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网上实时交流;集团为所有中层管理人员配置了具有5000字以内文件传输功能的cdma手机,实现了校园网、因特网和手机通讯网三网合一,提高了办公效率;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越来越被师生所接受,集团开发了网上报修系统,师生可以通过这套系统进行网上报修,系统可以对报修环节和维修时间情况进行自动监督、汇总,使维修工作更加及时;集团还自主开发了网上招标竞价系统,实现了招标项目、招标价格的透明化,有效的防止了商业贿赂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3、升华服务理念,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高校后勤企业面对的服务客体与社会企业不同,后勤的服务对象是长期的、固定的客户群,是熟人加朋友,是零距离的服务。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期,后勤员工的工作作风、责任感、服务态度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后勤还是服务加教育,后勤员工是服务员加老师。高校后勤服务对象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后勤企业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人的生活需求,还应该提供一种导向性的服务,实现育人的功能。

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人们认为后勤企业化了,必然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这便在后勤与师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对立的情绪。为了消除这种误解,河北大学后勤集团提出了“服务高于利润”的理念和“服务与需要同步,员工与顾客共舞”的口号。实施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共建共管”工程,创建了后勤集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先后吸收了1300余名学生参加勤工俭学,近百名学生走上了集团的管理岗位。“共建共管”工程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还锻炼和培育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后勤的育人功能,也充分体现了河北大学两大课堂互动、互补、互融的办学特色。

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对学生生活园区的管理变以前学生处行政式的管理为后勤以服务为主的物业式管理。后勤在强化服务的同时,却削弱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此,集团和学生处联合,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通过服务和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实现了后勤的育人功能。

4、立足市场,多元发展,回报学校

市场是后勤企业生存的基础,而不是依靠学校拨款求生存,这是河北大学后勤集团成立之初就确立的生存理念。高校后勤服务项目教育属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功能性和微利性,因此,仅凭学校拨付的委托经费,后勤企业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河北大学后勤集团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几年来始终坚持立足市场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实施多元发展战略,努力做大做强,最终实现了后勤企业服务师生、回报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几年来,河北大学后勤集团已经实现了由原来单一的、以功能为主的如学生食堂、公寓等“线型”服务项目,发展成了多元的、以需要为主的、“圆面”市场。市场边界的不断拓展,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多,使传统后勤项目与新增市场项目和校外市场的收入、利润份额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05年新增市场和校外市场的收入、利润比例已经超过传统项目,成为集团的利润支撑点。同年,集团用两年积累的发展基金将赫达实业公司的注册资金由600万元扩大到1200万元,并更名为“河北赫达实业有限公司”,突破了制约集团多元化发展的瓶颈,为集团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集团通过资本联合,控股注册成立了赫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合理利用校外资源向房地产领域进军,开发了“新东方·凤凰城”房地产项目。集团不断探索新的服务领域,注册了科教图书公司和赫达传媒有限公司,与北京时代光华管理学院合作成立河北大学时代光华管理培训中心;集团积极拓展食品加工市场,注册“易百糕点”品牌,并将业务范围扩大到保定市及周边地区,树立起了集团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河北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点和下一步发展思路

通过近八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集团对自身的状况和发展实际进行审视和思考,认为我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始终坚持发展的理念,改革永不停步

河北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始终坚持发展的理念,不断进行探索,不断开拓创新,从剥离到转制,再到“分轨运行、多元发展”,河北大学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永不停步,在改革过程中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2000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专程来我校调研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并对我校的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北省省长郭庚茂深入到学生餐厅,了解学生伙食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原河北省委书记王旭东、原省长钮茂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彭珮云,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原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副省长付双建、孙士彬、龙庄伟,原河北省副省长刘健生等多次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2005年教育部第二期简报专题报道了河北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并上报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下发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高校进行推介。

2、始终坚持服务教育的理念,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几年来,集团一直坚持服务教育的理念,努力提升服务品位,丰富服务内涵,以优质的服务为河北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同时也得到了国家及省市多家媒体的关注,得到了社会、政府的充分肯定,后勤的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河北大学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后勤先进集体”、“全国后勤报道优秀集体”;多次被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人事厅评为“河北省后勤系统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集体”;后勤集团下属单位也多次得到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表彰和认可。《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高校后勤研究》等国家级媒体对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进行了多次报道。2007年7月,在河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评估中,我校改革得到省评估组专家的一致认可,认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项扶持到位;后勤队伍配备得力,转制实现突破;管理制度健全有效,服务水平提升;改革效果影响巨大,典型作用突出。10个评估项目均为a级,总得分比例为96.4%,最终评估结果为优秀。

3、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

提高服务质量是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集团成立之初就把质量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集团制定的质量目标是:超出顾客的期望值,并提出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追求卓越,直到永远”的口号。在以后的时间里,公司没有停步在改革层面,而是一步一步将iso9001的理念、原则渗透、覆盖到每一个层次、细节。2004年,河北大学后勤集团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河北省优秀服务质量奖”。同年,河北大学后勤集团被国家方圆认证中心授予“管理优秀奖”,成为全国两万多家认证企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后勤企业。

4、始终坚持立足市场的经营理念,做大做强、回报学校

后勤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与其他社会企业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有着基本稳定、风险较小的校内市场,但依靠校内市场不等同于依附学校。集团生存的基点并非学校,而是我们所拥有的校内服务市场。因此,集团始终坚持立足市场的经营理念,做大做强,回报学校。几年来,后勤承载能力大大增强,减轻了学校负担。根据学校财务部门数字统计,与改革前相比,学校后勤经费投入节约近2000万元。在为学校减轻负担的同时,后勤规模不断扩大,后勤实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由于服务市场的拓展,后勤集团通过增加服务项目营业额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2006年营业额突破2亿元。为回报学校,后勤集团利用自身积累和银行信贷资金先后在兴建和改造学生公寓、学生餐厅、学生浴池、大学生汽车驾校、学生超市、校园商务中心、学生网络阅览室等建设项目上投资5400余万元,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后勤基础设施条件。

5、始终坚持建设节约型后勤

对于后勤集团而言,节约就是创造效益,既是经济效益,也是社会效益。后勤集团一直十分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向管理要效益”的战略思想,不断深化管理,加大对能源消耗的控制,努力降低成本。

在加强管理的同时,集团坚持从技术改造上要效益,通过采用新技术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几年来,集团加大投资力度,对水电等基础设施进行节能改造。如,集团投资10万余元,在全校学生公寓建造了洗漱间废水回收利用设施,用高一层洗漱间的废水冲洗下一层卫生间,每年节省用水3万多吨,节约水费10多万元。集团投资7万多元,修建蓄水池,将浴池废水收集起来,经过简单处理后,用于采暖锅炉的除尘设备,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每个采暖期可节水3万多吨,节省水费10余万元。通过这些技术改造和资金投入,集团各种能源的消耗率逐年下降。

2003年,集团实施水电加价运行的水电改革,改革当年,在学校规模扩大一倍的情况下,学校支出的水电费由2000年的520多万元,降至2003年的294万元,当然,除了节约之外,有一大部分费用是集团承担了,为学校节省了资金。

6、始终坚持领导班子建设

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是确保集团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集团领导班子重视思想政治学习,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每周一次的总经理办公会议制度,定期向董事会汇报工作,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坚持每学期有针对性的召开两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沟通思想,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拉动力,进一步统一班子成员认识,建立起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领导集体。这是河北大学后勤改革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集团领导班子连续五年被学校评为优秀中层班子。

有人说:21世纪是职业化的时代,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引入职业化管理模式,后勤也不例外。职业化后勤正是河北大学后勤集团下一步发展和努力的方向。职业化本质上就是专业化和标准化。职业化的内涵可以分三个层面:一是职场氛围,二是专业化的队伍和标准,三是员工的技能加敬业精神。从技术上来讲,我们就是要制订我们自己的标准,并能够推广和应用到其他高校的后勤企业管理中去,努力使高校后勤成为被社会所认同的一个行业,河北大学后勤集团正是要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成为这个行业中的领军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员工的职业化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员工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就是要以人的发展来带动企业的发展,把员工培训、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由初级培训、到中级、高级培训的晋级制度,使培训不仅是学习的机会,也是考察人、选拔人的机会,更是一种荣誉、一种待遇。我们要把通过初级班培训发现的人才选拔出来,晋升到中级班学习,和那些优秀的中层主任一起学习培训,再把中级班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晋升到高级班和公司总经理们一起培训学习,把培训工作与干部的考核、使用结合起来。

改革需要的是大胆的探索与实践,河北大学后勤的改革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三步,并从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成为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但成绩仅属于过去,展望未来,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将在新的起跑线上继续抢抓历史机遇,向着新的目标努力前行!

大学后勤集团汇报材料范文

中央民族大学后勤集团 篇2

那么如何引导集团下属各单位日常经营活动紧紧围绕集团整体利益谋划,切实保障集团可持续发展?这一直是我们在思考并在实践中摸索并力求完善的难题。这几年,浙江农林大学后勤集团通过对下属各部门及控股公司经济责任目标体系的研究制定,引导各部门以集团利益为中心,有效利用自身资源,深挖内部潜能,拓宽外部市场;通过科学合理的下达指标数据,引导下属单位有计划地开展部门各项工作;通过严谨的目标测评体系的设置,更好地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所有这些工作的开展都为集团实现做实、做精、做强的目标提供了财力支持,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一、我校后勤经济责任目标考核体系

(一)我校后勤集团财务预算工作流程

2008年我校后勤集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考核集团各部门、各控股公司的经济效益指标由集团财务部负责制订并提交集团预算委员审议通过,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二)我校后勤集团综合绩效考核办法

我校后勤集团专门成立综合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由其负责集团各部门、各控股公司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实施具体考核工作。并成立考核监督小组,负责对考核工作实施监督。绩效考核内容如下:

1. 指标

(1)社会效益a:服务效益;管理效益。

(2)经济效益b:经济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资产管理及保值增值。

2. 权重

根据部门性质和行业特点,将考核对象分为职能部门、服务保障性部门、服务经营性部门、直属部门、控股公司,设定相应的考核权重,具体为:

(1)职能部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安全与质量管理部):a=0.8,b=0.2;

(2)服务保障性部门(公寓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a=0.7,b=0.3;

(3)服务经营性部门(饮食服务中心、接待服务中心):a=0.6,b=0.4;

(4)直属部门(包括校车队和校卫生所):a=0.8,b=0.2;

(5)控股公司:a=0.5,b=0.5。

(三)年终绩效奖励考核办法

绩效奖励分基础绩效与奖励绩效。其中:基础绩效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奖励绩效根据奖励办法计算,由部门统筹发放。

1. 基础绩效

基础绩效主要用于员工基础性奖励,按实际发生工资总额的5%每月预提。

(1)目标责任单位:完成目标任务,按预提金额由部门统筹使用;未完成目标任务,以基础绩效冲抵未完成金额后,余额由部门统筹使用。冲抵金额以预提数为限额,基础人员经费不核减。

(2)非目标责任单位:部门考核合格以上,基础绩效全额由部门统筹使用;部门考核不合格,基础绩效不发放。

2. 奖励绩效

(1)目标责任单位:奖励绩效由超额奖励(或结余奖励)、创收收入分成、人员经费结余和集团奖励构成,具体计算如下:

绩效奖励=超额奖励(或结余奖励)+创收收入分成+人员经费结余+集团奖励

其中:超额奖励或结余奖励指利润目标单位超额完成指标或者费用控制单位经费结余,按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奖励的部门人员经费;

创收收入分成指有创收收入的部门,按照《创收收入管理办法》计算的收入分成;

人员经费结余奖励指各目标责任单位的人员经费核拨与实际使用差额部分,按100%奖励部门人员经费;

集团奖励指集团视总体经营情况确定是否发放奖励及奖励金额。

(2)非目标责任单位:按目标责任单位各对应岗级奖励绩效人均平均取数,没有对应岗级的,按下一岗级奖励绩效人均平均数的一定比例计算。具体计算如下:

绩效奖励=部门各岗级对应用工人数*对应岗级的目标责任单位奖励绩效平均数*绩效奖励系数

部门考核合格,绩效奖励系数为0.95;部门考核良好,绩效奖励系数为1;部门考核优秀,绩效奖励系数为1.05。

二、高校后勤集团经济责任目标的设计

(一)测算内容和下达形式

部门经济目标的测算以集团年度预算为基础,按是否下达经济目标,进行目标考核。其中目标责任单位(除职能部门和直属部门外的其他部门)下达经济目标并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非目标责任单位(如:职能部门)不下达经济目标,只进行预算控制。

目标责任单位按主要经费来源不同,分为费用核拨性目标责任单位(以下简称“费用核拨性部门”)和自收自支性目标责任单位(以下简称“自收自支性部门”)。

1. 费用核拨性部门测算总费用

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维持经费。其中:人员经费分基本工资、部门福利、社保和公积金;日常维持经费包括日常运行费及部门日常专项。费用目标与部门负责人聘期同步。

2. 自收自支性部门测算总利润

利润指标与部门负责人聘期同步。

利润指标=年度预计总收入-预计总成本-预计人员经费-预计日常维持经费。由于专项经费未在测算之内,因此经营性部门不实行全成本核算下的目标利润考核(其中没有专项经费的经营性部门是全成本考核)。

目标责任单位年度目标任务将在部门负责人岗位聘任时做为聘任条件之一同时公布。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部门负责人在聘期内调整的,目标任务不进行调整。因部门职责范围调整,目标任务相应进行调整。

(二)目标任务中辅助指标的设计

在下达各目标责任单位经济目标(主目标)的同时,为加强部门对预算经费的合理使用,提高部门增收节支、提能增效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学校的有关政策制度的要求,设置部分辅助指标。辅助指标根据作用不同,分为控制性指标与激励性指标。

1. 控制性指标

主要包括对人员经费、“三公”经费、资产完好率等限定性标准。

(1)人员经费指标。人员经费包括按定编定岗测算的基础性工资、福利费、社保和公积金(不做为人员经费结余基数)。基础性工资包括工资(含加班费),福利费按部门实际用编数核定总额,部门进行统筹。

(2)“三公”经费。包括部门业务招待费、车辆费用(不包括按标准发放的油费补贴)和出国出境费用。三公经费超标的按超标比例核减奖励绩效,核减金额以奖励绩效总额为限。

(3)资产完好率(最高为1)直接作为部门奖励绩效的系数。

2. 激励性指标

主要包括超额完成奖励性指标、对外拓展奖励性指标等。

(1)超额完成奖励性指标。其中费用核拨性部门以日常维持经费结余的30%做为部门目标考核奖励。自收自支性部门以超额完成目标利润的30%做为部门目标考核奖励。

(2)对外拓展奖励性指标。为鼓励控股公司积极对外拓展,其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三)引入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理念和借鉴兄弟院校后勤经济责任目标考核模式并举

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了目前的这种经济责任考核方式,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或改进之处。在现有的考核体系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目标单位各自为政的现象,甚至还存在目标单位不惜牺牲集团整体利益而提升自身利益等不利于集团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要想真正将集团下属各单位分散的利益归集在一起,需要引入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理念,并借鉴兄弟院校后勤先进的经济责任目标考核模式。

1. 什么是“阿米巴”

阿米巴是日本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稻胜和夫独创的经营管理模式,是系统性、分权式、精细化的管理体系。阿米巴经营是把公司分成若干个小阿米巴,以领导为核心,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经营,通过会议通报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公开有关阿米巴以及公司的经营情况等重要信息。通过尽可能地公开企业信息,营造全体员工主动积极参与经营的氛围,体现“人人都是经营者”这一经营原则,最终使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成为可能。

2. 高校后勤如何引入“阿米巴”

高校后勤兼具服务和经营双重属性,不能如一般的企业一样单纯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对于“阿米巴”不能生搬硬套。

后勤组织庞大,部门运行情况各异,上层管理者较难掌握整体损失浪费的情况,因此也较难进行必要的经营改善,发布的经营举措未必适用每个部门;同时,后勤做为高校实体,组织架构很多时候根本不允许自行设计。所以有些员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瓶颈,因为他的能力已经超出了现在的岗位,很多员工选择了离职。采用“阿米巴”管理模式,把经营(服务)内容划分成了多个可以独立经营的阿米巴,这样的话,可以让更多的员工有机会参与管理,成为经营者。

后勤引入“阿米巴”,首先要把成本—产出—业绩—利润的意识传递到每一位员工,其次把部分经营(服务)项目进行分解,以项目负责人为核心,让其自行制定计划,依靠本项目内从上至下的人员全体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阿米巴模式是一种小集体自负盈亏的模式,讲究整体利益的模式,职能部门与经营(服务)部门要密切配合,打造通畅的信息渠道,及时传达各类数据,让部门适时调整经营举措。

集团要分析经营发展整体状况和目标责任单位的近三年的目标完成情况等,适时引入“阿米巴”经营理念。通过调研考察省内外兄弟院校后勤财务经济责任目标的考核设置情况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并将收集的材料与本单位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制定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能够反映我校后勤经营现状的经济责任目标考核体系。

三、结束语

高校后勤集团企业蔡玉管理浅析 篇3

高校后勤集团企业财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体系不完善

由于高校经营实体的行业特征,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财务管理办法,导致财务人员对实际工作中各类问题理解存在偏差,最终形成的核算方法也不尽相同,加之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甚少,自身的学习不够,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形不成统一的合理意见。

(二)资金控制不到位

由于高校后勤集团企业在资金的运用管理方面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导致管理措施不得力,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资金投向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重复性投资而造成滥用资金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和发挥资金流动性强、容易增值等优点来进一步创造经济效益,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所强调的核心问题。

(三)财务分析滞后

现代财务管理要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与核算,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记录与核算所反映的数据,利用科学现代的分析手段,深入分析和透视数据本身的意义和内涵,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全面的、有效的财务信息和决策依据。目前后勤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对财务分析滞后,甚至缺乏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财务管理难以发挥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成本管理不健全

由于高校后勤集团企业财务人员及领导受原事业体制不注重成本管理的影响,成本意识淡薄,缺乏成本约束机制,在整个经营过程中难以健全成本管理机制、完善成本监督体系。最终导致企业和单位产品及服务成本不真实,管理效益低下,经济资源不能合理配置。

加强高校后勤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在下属法人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长期的实践表明,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弱与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呈相反关系。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在内部进行互相制约、互相监督、防止错误、欺诈、舞弊的发生,使企业财务活动真实、合法、有效,保证会计核算的合规性、真实性、可比性和一致性,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对独立核算的下属企业实行会计派驻制

高校为了发挥人才科研优势,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开办了很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国有资产。很多高校后勤集团企业其下属法人企业的年产值总和在亿元以上,其下属法人企业都是国有独资或集体性质企业。根据内部控制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资产所有人与经营者存在着目标差异。利益驱使经营者违背资产所有人的意志,谋求自身利益。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互相制衡机制失效,权力制约和监督乏力,激励和约束机制不配套,结果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和腐败现象的出现。在新的会计运行机制中应充分重视这一情况,把会计人员作为资产所有人的代表派驻到企业中,行使监督职能维护资产所有人的利益。会计人员必须独立于所在企业,要对会计人员实行派驻制。由后勤集团公司董事会委派的财务主管,其工资、福利、人事关系均在集团公司财务部,根本消除财务主管对受派单位的依附关系,较大程度上独立,使财务主管依法办事,维护资产所有人的利益。但财务主管具有双重身份,既代表集团企业完成对下属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又要对下属企业经营者负责,组织好日常财务活动,充分利用其专业知识,积极配合下属企业法人代表拓展业务,提高效益。

(三)对半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纯服务部门)的财务实行集中管理

高校后勤集团企业中有些单位如绿化科、水电科、维修科、设备科等,其经费来源是学校的预算拨款。有些单位如车队、医院等除有预算拨款外,还有一些对外经营收入,对这些单位的财务要实行集中管理。因为,近年来国家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逐步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学校又把很大的资金投在后勤建设和保障上。后勤集团公司应该加强对这部分资金的监督,应在后勤集团公司财务部成立一个会计核算中心,核算这笔资金的收支和各单位创收,以提高使用效益。中心可设主管、审核、复核记账、出纳岗位,其中审核会计应理解为监察会计,他不仅要审核报账的手续是否齐全,更重要的是审核发票的内涵,是否存在贪污、舞弊的行为。中心只建一个银行账号,各单位拨款和创收均划转到这个账户上,根据预算拨款和创收,各单位在自己的存款余额内办理转帐,支付现金等业务。这种办法不仅强化了对下属单位的控制,也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反腐倡廉。

(四)在后勤集团企业财务部建立内部银行

后勤集团企业建立内部银行,强化集团企业总体资金调控力度,集团下属各单位所有银行贷款,对外抵押担保及投资项目均经集团公司内部银行办理。引入内部银行结算机制后各企业除在社会银行开户用于日常业务结算外,还必须同时在内部银行开立账户。内部银行对下属企业在社会银行的存款实行定额控制,定期检查其运行情况,并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内部融资优势,运用下属企业资金存量,调剂余缺,实现资金优化配置,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部资金不足的矛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既保持了充分的调控能力,又有利于发挥下属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也可以进行对外投资。

(五)逐步发展网络会计,建立后勤集团企业数据库

中国矿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 篇4

简报

第6期

集团办公室二〇〇六年四月十七日

省市领导视察我校污水处理厂

3月中旬,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陆桂华及徐州市水利局局长等有关领导来我校视察南湖校区污水处理厂,并详细听取了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袁美兰同志有关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流程的介绍。

我校南湖校区污水处理厂于2004年4月开始建设施工,2005年1月基本竣工,2005年2月1日正式进入调试运行阶段,设计处理能力8000吨/日。目前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约3000吨,生产出的中水约2500吨。处理产生的中水主要用于校内的河流、绿化、景观、冲厕等。污水处理采用生物膜法,工艺流程为:进水一水解池一调解池一好氧生物流化床一沉淀池—集水池—过滤—紫外线消毒(氯片消毒)—中水回用(冲厕、绿化、景观等用水)。中水回用是一种新兴的节水型环保产业,使用中水有着巨大的节水潜力,对水资源采取循环重复利用,是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重要途径。污水水处理厂对校内生活污水进行系统化处理,在整个南湖校区建立了中水回收系统。

陆桂华副厅长对我校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污水处理厂此举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无论是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思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走在了江苏高校的前列,为建设江苏省节约型高校积累了经验,开拓了思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水电服务中心)

缅怀革命先烈秉承革命精神

为缅怀革命先烈,秉承革命精神,值清明节之际,中国矿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全体团员前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加了清明祭扫活动。

祭扫仪式由集团团支部副书记徐乐主持,集团团支部书记柴建念悼词。祭奠开始,全体默哀三分钟,整个场面一片肃穆。随后由青年团员代表向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以此凭吊他们。最后,大家绕塔一周,进一步表达对先烈的景仰与怀念之情,并在塔前合影留念。

此后,大家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及国防科技博物馆,进一步了解了过去的战役、今天的国防成果。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并纷纷表示要秉承革命先烈们坚定思想、捍卫真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勤奋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多科性、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集团团支部)

后勤服务集团召开核算员会议

2006年3月10日后勤集团召开全体核算员会议,张惠忠副总经理主持会议,传达集团工资总额控制管理办法和集团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就绩效考评管理办法中的各项指标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会议重申了核算员岗位在集团绩效考评和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工资总额控制管理是集团在2006年加强成本控制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核算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成本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将成本核算工作做得再细致一些,核算口径与集团保持一致,为集团和各单位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细致的核算资料。

(经营管理部)

饮食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放心肉”工程

徐州市在2006年开展“放心肉”、“放心粮油”和 “放心豆制品”专项整治的“三放心工程”,该工程已经被市政府列为2006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中国矿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饮食服务中心响应政府号召,积极配合落实“放心肉”工程的开展,并投入到创建工程中去。

加强领导,组织严密。“放心肉工程”工作由中心主任、书记牵头,采购部组织,品质监控部定期地检查,同时加大监管力度。

关口前移,把住源头。从采购源头抓起,建立保障肉品安全的第 一道屏障,要求供货单位必须证照齐全,即《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生猪屠宰必须在徐州市指定的三家屠宰厂,肉制品必须符合国家和徐州市关于肉制品的质量要求。对于生鲜猪肉必须凭“两章一票”才能允许进入食堂。“两章一票”包括:眮体检疫验讫印章、眮体检验合格印章、《畜禽产品检疫检验证明》。

强化采购,过程监管。饮食中心引入了双汇、雨润、金锣三家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采购部根据市场行情制定统一的标准,选取后腿肉、前腿肉、二级带皮五花肉、二级去皮五花肉、无胫前排、有胫前排、2、8碎肉、3、7肥肉、猪肝等9个品种进行集中报价招商,以质量、价格和信誉作为招商条件,最终金锣公司赢得首次供货资格。金锣公司肉制品加工的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不仅能满足食堂正常的品种需求,还可以根据食堂的要求生产各种猪肉分割产品,丰富了食堂猪肉制品的品种。同时中心投资近5000元在文昌校区学生四食堂设立定点加工点,要求加工前必须为整片带皮检疫肉,详细登记《动物产品检疫情况登记表》,中心组织专人负责管理和现场监督。

严把质量,严格验收。中心要求食堂(餐厅)的冷库必须严把肉品进库质量关。严禁变质、不洁、过期产品出库;严禁肉类产品与水产品及其它不同类别产品混库存放。

责任追究,加大督查。中心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网络建设,按照“一个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要求食堂(餐厅)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强化监督措施,完善监管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结合本部门的职责定岗定责,责任到人。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让“放心肉”工程深入到每一个职工、学生的心中。

“放心肉”工程是关系到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的民心工程,饮食服 务中心此项工程的落实,真正做到让学校放心、学生放心、家长放心,使饮食服务中心经营管理更加规范化,对建立规范的流通体系、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饮食服务中心)

让爱心撑起一片蓝天

南湖校区建工学院04级2班的马运猛同学,不幸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万幸的是他很快找到了适应的骨髓,但巨额的手术费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消息传来,我们的心无比沉重,当一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生命刚刚步入人生中最美好的春季就要枯萎时,我们怎能无动于衷,我们怎能眼睁睁地失去一个鲜活的生命。

昌湖物业公司的管理员们自发地带头在南湖校区组织员工和学生为马运猛同学募捐。3月6号,在松苑2、3号楼设立了两个募捐点,在“爱的奉献”的动人歌声中,一幕幕感人场面映入眼帘:物业员工和同学们成群结队地将自己节省下来的钱投入到募捐箱中;军训的同学们刚下训练场地,顾不上一身的疲劳,顾不上喝一口水,积极踊跃地围了上来捐款;松3楼的一位同学代表其他室友送来了现金;一位理学院03级同学甚至把自己的贮钱罐都抱到募捐箱前;电气05-1班全班同学集体捐赠153.45元;仅仅松苑2号楼全体员工和同学就募捐了883.10元。两个募捐点收到的捐款1600余元,由学生会转交给马运猛同学。虽然这些钱对马运猛同学来说是杯水车薪,但它传递着昌湖物业公司全体员工和松苑2号楼、松苑3号楼全体05级同学对马运猛同学的深情厚意和无私的爱。

马运猛同学,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们愿用火热的心为你撑起一片爱的天空,用深厚的情扬起一个生命的风帆,衷心地祝愿你早日康复;经过痛苦和磨砺,我们相信你的翅膀将更加坚硬,在蔚蓝的天空中更加自由自在的翱翔!

(昌湖物业公司)

拾金不昧温暖学子心

2月28日清晨,住在南湖校区竹苑2号楼信电学院05-2班的汤

鸽鸽同学象往常一样到学生二食堂吃饭,匆忙之中将这个学期的生活费1900元丢失了,汤鸽鸽万分着急,欲哭无泪。她家境贫困,父母早已双双下岗,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一直节衣缩食,四处借款,这些钱可是她父母的血汗钱啊!失去它,汤鸽鸽同学将不知如何生活下去。她怀着焦虑不安的心情到保卫处进行了登记。然而就在当日中午,汤鸽鸽接到保卫处电话,已有人拾到她丢的钱交给了保卫处,并且分文不少。面对巨款失而复还,汤鸽鸽同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喜悦的心情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原来,现金是被餐厅保洁员朱述玲同志捡到,在多方寻找失主未果的情况下,为了尽快找到失主,不让失主着急,她主动将1900元现金交到昌湖物业食堂保洁管理员于利萍手中,于利萍以最快的速度交到了校保卫处。

朱述玲同志的家境并不富裕,在物业公司每月的工资也只有三百多元,这1900元钱相当于她半年多的薪水,更何况当时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周围已没有其他人,她完全可以把钱装进腰包,无人知晓。但是,她不为所动心,毅然主动将钱上交,并分文不少地回到失主手中。事后人们对她这一拾金不昧行为表示由衷的赞许,在物业公司和同学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用朱述玲同志自己的话说,我们的工作本来就是为同学们提供方便和服务,当同学们遇到困难时我能帮一把,尽一份力,这是我最快乐的事,同学的满意也是我最大的追求。这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话,不仅道出了她的心声,也道出了所有昌湖物业公司全体员工的心声。昌湖物业,在学生中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中央民族大学后勤集团 篇5

北京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党委工作总结

北京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党委初成立,现有10个党支部,有正式党员119名。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经后勤集团党政领导班子及全体员工同志们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党委、校行政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会议,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时期党建

工作的指导思想。6月,党中央号召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后勤集团党委按照我校党委的统一要求,分三层对全体人员组织了学习。组织处级干部学习了“十六大”报告、总书记同志“七一”讲话和在西柏坡的讲话,全体处级干部参加了学校党委、组织部组织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轮训班,有三名处级干部参加了校‘十五’处级干部读书研讨班;组织了党支部书记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通过学习、讨论,集团的干部们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在学习讨论中,大家认为要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关键是落实在工作中,后勤工作与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项工作、每项管理办法的制定,要切实从广大师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二、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后勤集团工作的进步

后勤集团党委成立后,十分注重抓好党

建工作,努力以党建工作促集团工作的进步。

加强组织建设

5月,后勤集团党委所属的10个党支部均到换届改选时间。经集团党委研究,在职工聘任结束后进行支部的换届改选。5月份,按照党章要求规定,各党支部进行了认真的换届改选,改选后的党支部委员,年龄有所下降,学历有所提高,党支部委员实行了党政交叉任职,党支部注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但能作好基层党建工作,同时还参与了各单位的行政工作,初步形成了党政相互配合,共同作好后勤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的新局面。加强制度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后勤党的建设,集团党委制定了《后勤集团党委会议事规则》、《后勤集团党委工作职责》、《后勤集团党委书记、副书记工作职责》、《后勤集团党支部工作职责》、《后勤集团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工作职责》以及与上述职

责相对应的一系列的《考核办法》,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后勤集团党建的各项工作,初步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

坚持会议制度

集团党委注意抓工作计划的落实和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支部书记会,布置、检查和通报后勤阶段的工作,提出下一阶段工作要求。特别是在后勤面临任务重,面对改革的考验,要求各党支部要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和职工努力作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党务干部的学习,不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今年5月,各党支部换届改选后,各支委班子的人员有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作好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集团党委还为每个党支部配备了《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工作手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等参考工具书,举办了《暑期党务干部培训班》。在培训班上,集团党委委员李晋平同志作了《新时期如何作好党支部工作》的主体报告,分组讨论、修改比并通过了集团党委制定的一系列的《职责》和《考核办法》,交流了各党支部的工作情况,通过培训,提高了各党支部委员的组织管理能力。认真作好党员的发展工作

全年后勤集团发展党员13人,参加党课的入党积极分子17人。集团党委做到了对发展党员的谈话,了解该同志在本职单位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工作情况。针对本人的优缺点,提出努力的方向和需改进的不足。此外还组织了两次入党积极分子党课,50余人参加了党课,党委委员在党课上讲党的基本知识和在新时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鼓励他们在支部的培养教育,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加强党员的教育

今年的4—6月与“非典”的斗争,是对每一个支部和党员的考验,集团党委多

次召开支部书记和党员会议,对“防非”做出具体安排,要求党员、干部要经受住“非典”的考验,关键时刻、危险时刻党员要冲在前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参观了学校纪委举办的利用职务犯罪的图片展览,使党员受到了教育。“七一”前,各支部结合优秀党员和先进支部评选活动,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座谈会,组织了各种活动,使党员受到了教育。、加强廉政建设

集团党委注意抓支部和各部处的廉政建设,无论在支部会议还是行政会议上,都讲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支部将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与行政共同商议修改并完善制度,确定并实行人员转岗、与中心签订廉正责任书等措施,努力建设一支廉洁从政的后勤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今年3—4月份,后勤集团进行了干部和职工的聘任工作。为了做好此项工作,集团党委与行政一起召开了支部书记、中心主任、党员和职工大会,会议上,要求各支部要加强党员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广大职工对聘任的认识。自己先后找多人谈话,了解职工的思想情况,对党员干部提出要求。由于思想工作做的扎实、到位,干部和职工的聘任工作顺利实施。、做好工会工作

后勤集团党委注意做好工会工作和发挥职代会的参政、议政的职责,今年6月,按照工会法的规定和程序,进行了后勤集团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委员的选举,委员会成立后,结合后勤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凝聚了职工队伍。在今年的聘任工作中,方案的制定、岗级的调整与确定,都请了职工代表大会的成员参加,因前期工作准备的充分,聘任工作顺利实施。集团党委和工会共同组织职工参加了校工会的太极拳比赛和运动会,经参与这些活动的同志们共

同努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加强检查维护好学校的稳定 上半年,后勤集团党委与行政为确保安全生产,维护学校的稳定,组织了多次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未出现不安全生产、食品卫生等方面的情况。即使在抗击“非典”的紧张时期,也坚持安全检查制度,从不松懈,认真整改,保持后勤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学校的稳定。

三、团结一心、共抗“非典”

今年4月初,“非典”疫情在京城蔓延,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部署了“抗非”工作的要求,后勤集团党委所属全体党员及全体职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自觉接受锻炼和考验,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4月中旬,学校部署“抗非”工作后,后勤立即召开了班组长以上人员会议,及时传达了学校“抗非”工作的安排,同时提出了一手抓“抗非”一手抓好后勤保障

工作。随即党委召开了会议,研究后勤“抗非”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党委结合后勤服务面大,人员多的实际情况,成立了“抗非”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后勤集团的“抗非”工作,提出了要按学习要求重点抓好食堂、教室、学生宿舍和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并成立了检查组,检查指导各中心的消毒工作。经检查,消毒药品的用量和次数符合学校的规定。稳定职工队伍。“非典”流行初期,职工中产生了畏惧的情绪,后勤党委将稳定职工的思想,消除畏惧情绪作为工作的重点。处、科级干部下基层,深入到“抗非”一线,靠前指挥,有困难、有危险,干部党员冲在前。同时抽调资金,购买防护的药品和口罩等用品,总务后勤部派人两次去河北采购防护服,保障了隔离区消毒职工的防护需要。膳食部从辽宁购买了5000支口罩,保障了食堂炊管人员的需要,同时还支援校医院急需。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预防“非典”,后勤集团购买了“防非”中成药,发

到每个职工手中。“抗非”期间后勤集团工调集40余万元资金,用于职工的防非预防之用。“非典”期间,打乱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也给后勤服务保障带来了一定难度。后勤集团党委认识到作好后勤服务工作事关学校的稳定,党委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坚决贯彻学校“两手抓”的思想,努力作好后勤服务和保障,“非典”期间全体党员、职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保证了正常的后勤服务。总务后勤部的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在学生公寓楼增设双岗,以确保宿舍的安全;物业管理中心坚持每日的环境清扫,坚持按时开锁教室,以实际行动落实学校党委提出的“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课”的要求;修建中心所管辖的浴室,坚持正常开放,以保证在校学生的洗浴;动力中心加强了对配电室的巡视和维护,保证正常供电;膳食部克服困难,采购蔬菜及副食品,食堂工作人员调剂花样品种,保证了在校学生的就餐。

在“抗非”期间,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其中校医院光室通风不好需要立即改造。总务后勤部修建中心干部党员接到任务立即冲入了隔离区组织人员进行改造,按时完成了任务。隔离区内需要安装电话,电讯服务中心的党员同志拿起工具,毫不犹豫地冲进了隔离区;35—38单元需搭建隔离防护屏,修建中心以最短的时间搭建完毕;学校决定将招待所作为学校的医学观察区,接待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动员住宿的客人搬家,按时腾空了招待所,按时接收医学观察人员并无条件地完成了保洁消毒等服务工作;完成了菜市场的围档工程、校医院临时门诊区的清扫和门诊的分隔工作;完成了8学生公寓的337名博士生的搬家工作,为返校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完成“四固定”所涉及后勤的各项工作。在菜市场撤消和职工外出不方便的日子里,膳食部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积极组织货源,开办了蔬菜和主副食供应市场,为职工生活提供了物质保证。

中央民族大学后勤集团 篇6

总则

一、主办单位:

浙江树人大学后勤集团

二、承办单位:

浙江树人大学后勤集团首届职工运动会组委会

三、竞赛日期、地点:

2006年11月4日在北区田径场举行(各项目比赛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四、参加单位:

第一代表队:管理部门(集团领导)接待服务公司卫生所 第二代表队:物业管理公司

第三代表队:公寓管理公司

第四代表队:饮食服务公司

第五代表队:商贸服务公司下属企业和商业网点

五、竞赛项目:

田径比赛项目趣味比赛项目

六、运动员参赛条件:

1、后勤集团员工、各商业网点员工;

2、运动员必须为身体健康者。

七、参加和竞赛办法:

1、各参赛单位报领队一名。

2、各竞赛单项的参赛人数及竞赛办法见单项竞赛规程。

八、录取名次和奖励办法:

1、比赛项目的录取名次和奖励见竞赛规程。

2、个人单项比赛设前三名,团体以团体总分设前三名。

①团体总分:各代表团在参加各项比赛中所取得名次得分之和。如积分相等,以单项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再相等以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依次类推。

②竞赛的前六名每项得分分别按8、6、4、3、2、1分记下团体总分,团体项

目得分加倍记入总分。

③如单项比赛参加人数不足6人,名次减一名录取。

九、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

评选及奖励“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1个,“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员10名,“体育道德风尚奖”裁判5名。

十、报名方式:

网上下载报名表,并于10月19日前经各部门内勤汇总和部门经理审批后报总经办。

十一、其他:

1、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赛前训练和竞赛中的安全工作;

2、闭幕式要求服装统一,精神饱满,步伐整齐。

本规程的解释权属浙江树人大学后勤集团首届职工运动会组委会。

中央民族大学后勤集团 篇7

一、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一) 取得的成效

1.创新了文化理念体系。

全面推进了集团文化建设, 在继承中创新了集团的文化, 形了以“和”为核心的、具有我校后勤特色的服务文化理念体系, 并注重在平时的工作、活动和培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宣传、引导和灌输, 使广大员工认同、信奉、实践和社会公众理解、接受。

2.增强了集团凝聚力。

在长期的后勤服务与管理中, 培养了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了员工发展, 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规范员工行为、增强队伍稳定性和凝聚力、促进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提高服务保障、加强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各项服务保障和重大活动中, 体现了强大的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赢得了荣誉和师生的肯定。

3.塑造了集团新形象。

经过努力, 基本形成了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氛围浓厚、成效显著的集团文化新格局, 在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影响。在学校、全省乃至全国塑造了良好的集团形象, 打造了文化品牌, 提升了集团核心竞争力, 师生服务满意率连续四年保持在90%以上;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多次获省级各项荣誉, 集团连续两年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评为“全国高校后勤信息与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4.促进了集团科学发展。

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 都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服务的。建设企业文化, 唤起了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使命感, 充分发挥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了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达到了管理与被管理的科学统一, 推动了企业不断创新和变革, 促进了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推进了集团的科学发展。

(二) 存在的不足

1.对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总认为企业文化是空洞的, 没有抓具体管理工作实在, 没有抓具体经营工作实惠。管理层对文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不一, 对文化建设持不同态度, 影响了文化建设的推进。集团领导和管理人员是推动集团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

2.对集团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对集团理念、集团精神、企业价值观以及集团形象等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刻, 还没有完全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管理、服务当中, 未完全在基层落地、生根、发芽, 集团所倡导的理念为全员真懂、真信、真用, 言行一致, 知行合一还有一定距离。

3.集团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一批批、一代代后勤人在管理、服务过程当中通过持续创新, 不断探索和总结, 去营造、培育和发展。

二、“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的思考

根据我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 我们提出了实施文化强企计划、建设文化后勤的发展思路。文化落地是文化建设的关键, 事关文化建设工作的成败。集团文化从理念到实践、从意识到物质, 只有落地开花, 才能春意盎然。如何让文化落地吐芳菲, 要做到“六个融入”。

(一) 企业文化要融入集团发展战略, 促进集团跨越发展

要用共同的价值理念来统领员工思想, 用美好的愿景来构筑我们的精神家园。

1.回顾集团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总结不同阶段的重要思想、发展理念, 进一步传承和丰富以“和”为核心的集团文化理念体系, 并且根据集团形势变化和员工思想观念的新特点, 不断丰富完善其内容。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用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科学知识, 夯实后勤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理论和知识基础。

3.挖掘体现集团精神的先进典型, 使广大员工做有标准, 学有榜样, 成为集团文化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

(二) 企业文化要融入集团管理服务, 促进集团持续发展

要以“软”文化配合“硬”制度, 以文化核心理念为指引,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达到思想所指, 行动所致的效果。

1.不断完善集团规章制度, 固化集团管理成果, 定期对集团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和汇编, 把集团文化的基本理念融入到具体运作之中, 将浙农林大后勤精神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2.建立和完善集团、员工行为规范。以核心理念为指导, 修订和完善集团经营管理规范、领导行为规范和员工行为规范, 制定后勤行业规范和质量监控规范。修订编辑《后勤集团员工手册》, 规范员工行为, 同时也作为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及指导标准。

3.开展集团作风建设。通过研讨进一步完善集团的作风及其内涵, 挖掘、树立典型, 努力形成对员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后勤优良作风。

(三) 企业文化要融入集团员工成长, 促进集团健康发展

员工既是集团生产经营的主体, 也是集团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动力源泉, 所以我们要保障和实现员工的基本文化权益, 使广大员工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与员工的成长进步相契合, 为员工描绘出集团与个人共同成长进步发展的愿景、目标和方向, 为员工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1.培养人。

要打造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团队。做好后勤课题研究立项申报和奖励课题研究成果, 出版后勤研究专著;开展“后勤管理论坛”和 “后勤员工学习月”活动, 搭建研讨集团发展思路及重大战略问题的平台, 交流管理和研究成果;开展专题学习和培训活动, 组织技能比武, 检验学习成果;办好浙农林大后勤职工学校, 引导员工职业培训和执业资格考试, 为管理人员和员工继续教育、外出学习、交流培训以及挂职等提供机会。

2.激励人。

要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有效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敬业精神。修订集团道德准则, 规范经营行为, 增强企业自我道德约束能力;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奖优罚劣, 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文化熏陶;设立“后勤职业精神奖”, 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优秀员工进行奖励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政策, 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探索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 推进集团精神人格化。

3.团结人。

要以人为中心, 营造有利于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的文化环境, 关注人在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的地位和发展, 充分尊重员工的意愿和利益, 发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强调平等原则、团队精神、民主管理, 培养员工坚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要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条件, 促进组织与个人的和谐共进;要关爱员工, 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 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四) 企业文化要融入集团形象建设, 促进集团和谐发展

1.营造浓郁的服务育人文化氛围。

继续开展学生公寓楼和教学楼、食堂、餐厅、招待所的征名活动, 充分利用楼道、廊柱、外立面、门厅、橱窗等公共部位, 布置各类制度展示、友情提示、名言警句、文化宣传、心灵园地等, 提升集团文化品味;继续办好饮食文化节、公寓文化节、校园花卉艺术节。

2.塑造和展示文明的管理干部和员工形象。

根据管理干部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以及作风建设中的“八要”要求, 树立管理干部良好形象;搭建员工文化活动载体, 举办以集团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 展示员工良好风采。征集员工实践、创造集团文化的故事和案例, 引导企业的传播。

3.塑造和展示良好的社会形象。

加强与政府、学校、客户和新闻媒体的友好联系, 积极争取政府、学校支持和社会理解;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制作具有集团特色年画、挂历、纪念品, 制作集团宣传册、宣传片, 在对外交流中使用;开展具有品牌推广效果的宣传工作。办好集团网站、报纸等;开展文化营销, 撰写能够宣贯、传播集团文化理念和提升集团知名度的文章, 发表于相关媒体。根据集团发展和对外拓展的需要, 在条件成熟时进行商标注册, 拓宽集团文化宣传的途径。

(五) 企业文化要融入生态后勤建设, 促进集团科学发展

1.开展生态后勤文化研究, 努力探索后勤服务生态的措施和生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加大生态后勤文化建设的宣传, 注重低碳文化的传播, 通过节电、节水、节耗等措施, 普及后勤生态理念。

2.加大对各行业设施设备的改造力度,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淘汰落后产能, 推行包括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绿色营销在内的生态化生产方式。

3.将先进的生态理念贯穿于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 开发运用集预订、咨询、投诉、信息公布等服务功能在内的信息服务平台, 从而形成上下联动, 反应迅速, 覆盖全面的服务系统。重视各部门信息化措施的运用, 提升后勤现代化服务软件的水平, 加强网络的企业文化的设计和宣传。

(六) 企业文化要融入创业创新文化建设, 促进集团永续发展

1.营造创业创新文化氛围, 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干事创业积极性。大力弘扬后勤人勇于开拓的创新创业精神, 努力建设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文化, 宣传普及有利于引导员工、学生创业的事业观、财富观、信用观和成败观, 形成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2.开展“鼓励创业, 推进创新”主题活动,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鼓励部门、员工、学生积极申报创业项目, 并给予相应的配套激励政策, 培育优秀的创业团队;不断创新与集团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决策、营销、考核、公共关系等企业理念, 提高集团的企业化水平。

3.开展创业创新先进评选活动。评选努力创业、敢于创新、业绩突出的团队和带头创业、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带头人, 并予以表彰并大力宣传, 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与活力。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企业因文化而繁荣。集团过去所具有的文化已经为我们奠定了稳固而扎实的根基。我们深信, 通过不断传承和丰富的以“和”为核心的集团文化理念体系, 必将以其所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进一步激发全体后勤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增强集团的竞争力, 为集团的未来拓展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本文论述了浙江农林大学后勤集团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和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就“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提出了“六个融入”的建设思路。

上一篇: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完整版下一篇:吴士谈兵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