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设计与改进实验报告书

2024-10-12

怎样设计与改进实验报告书(精选10篇)

怎样设计与改进实验报告书 篇1

怎样设计与改进实验报告书

一、设计与改进实验所应遵循的原则

设计、改进实验是有明确目的的,那就是更好地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不是为“改”而改,也不是标新立异。因而,设计、改进实验必须遵循如下的原则:

(一)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实验的改进或增补,应是严格遵循大纲的要求,不能“超纲”,也不能随意降低标准。教材是教和学的依据,教材的编排循序渐进、衔接紧密,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实验的编排是这一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的设计与改进,应首先明确该实验在教材中的作用。增补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化学原理的说明,增补与改进均应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违背教材编排科学性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实验安排的时机也应有机地溶入教材的整体之中。

(二)遵循实验教学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

优秀的教材在实验教学编排上也应自成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律。如对仪器的认识、使用是由简到繁、渐次增多;各种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由教师示范到学生逐步掌握应有计划的安排;又如对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也是循序渐进的;组织学生结合教材自己设计实验习题更应在有一定知识及技能积累的条件下进行。因此,进行实验设计与改进,必须遵循实验教学自身的规律性,违背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就会适得其反。例如,对初中化学的增补与改进实验,宜装置简单、原理涉及单一,操作简便,随着学生接触的实验多了,化学知识更丰富了,再逐步提高实验的综合性和复杂程度。

(三)实验的设计与改进,要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前面已经论述过,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其重要作用还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目前课本上的大部分实验虽都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检验是行之有效的,但多数是验证性实验。而探索性实验是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出发,将实验变成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手段。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亲自探索新知、亲自实验,去认识化学概念和规律,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初步训练。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尽量设法提高每个实验的智力价值,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启发性、思考性。例如在初中可设计一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形成分子的概念及认识分子的性质。

(四)实验的设计与改进应考虑教学法的因素

实验的设计与改进应符合教学法的需要,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新课的讲授往往以单独的实验为宜,复习课则可设计,增补综合系列实验,以实验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如卤素性质综合实验等。并进实验课的设计应注意如何把演示实验简化,使之仪器简单,需时少,易成功,无危险。一般一节课只应安排2~3个实验。

(五)力求仪器装置简单、效果明显、直观性强

实验现象应使全班学生都能观察到,仪器装置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便于观察。当简单性与直观性发生矛盾时,应服从直观性的需要。

(六)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改进需时较长的实验

演示实验是为配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的,时间过长会影响知识的讲授。为保证实验在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师应探究实验原理,寻找最佳反应条件,研究反应物的数量关系和形态,考虑影响实验的各种因素。提高实验成功率,使实验准确及时完成,是实验改进的重要课题。

(七)确保安全,防止污染

中学化学涉及一些易燃、易爆、腐蚀性强及有毒气体逸出的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确保学生的安全,防止中毒及污染也是实验设计与改进的重要课题。这可从改进仪器装置,增加防护措施,提高实验技巧等多方面加以研究。

二、实验设计与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一)革新设计思想,巧妙构思

实验的设计与改进,本身是一项研究,是一种创造。不墨守陈规,是革新与创造的精髓。因此,成功的实验设计与改进,来源于立意的创新、构思的巧妙。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上,有较广博的知识,要熟悉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实验方法,要了解国内外化学实验设计与改进的动态。下面介绍的几个实验是近年来中学化学实验改革的成果,都很有新意。

1.一氧化氮气体简易发生器

由于一氧化氮气体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而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学生难以从实验现象上直观地得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无色一氧化氮气体的结论。而改进的一氧化氮气体简易发生器(图16),利用一氧化氮气体不溶于水的性质,用稀硝酸盛满整个试管而将空气排出,避免了生成的一氧化氮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的可能。并将一氧化氮的制备与性质实验融为一体,即可清楚地看出实验的主要产物: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和蓝色的硝酸铜溶液,打开橡皮管夹又可演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同时避免了二氧化氮气体污染空气。这一实验改进,构思巧妙,装置简单,直观性强,具有新颖性。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用锥形瓶或集气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将瓶口用胶塞塞紧。取粗铜丝打磨干净后绕成螺旋状并插入一个与瓶口合适的胶塞中。手持胶塞将铜丝加热,离开火焰后表面要确实看到生成黑色氧化铜,趁热插入瓶中,铜丝由黑色瞬间被还原成光亮的红色,可重复做2~5次,倒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这是对原教材中实验的改进,仪器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明显,易于观察,且减少了一氧化碳的逸出。

3.吸氧腐蚀实验

本实验为增补课本实验空白而设计。可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吸氧腐蚀有电流产生,是电化腐蚀,加强对吸氧腐蚀机理的认识。

实验装置如图17,将废钢锯条用砂纸打亮,从中间折断,溶液呈微酸性,pH值为6。

实验时,每从导管鼓入一次空气流,即可看到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明显的摆动。此实验装置简单,材料易得,操作方便省时,现象明显,并可连续使用。

4.焰色反应效果改进实验

碱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现行教材是用铂丝蘸取检测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由于铂丝蘸取溶液很少,焰色反应很快消失,学生不易看清,特别是用蓝色钴玻璃观察钾更困难。

若改用同时点多盏焰色反应灯,能长时间观察金属的焰色反应。可废物利用将青霉素药瓶制作成焰色反应灯。由于酒精灯用乙醇做燃料,而乙醇火焰带黄色,对焰色有严重干扰。将燃料由乙醇改为甲醇,在灯芯上撒放少许粉状检测物,再用深色竖板做背景衬底,点燃灯芯,可观察到鲜明的被测元素焰色反应。

用滴管往小瓶内加入甲醇溶液不超过2/3容积,放入灯芯即可使用。由于点灯法增大了火焰的可见度,用甲醇做燃料,大大降低了对焰色反应的严重干扰,即使观察钾的焰色也不必用钴玻璃。灯芯上添加检测物后,可以保持较长时间使用。小瓶上要贴有标签,并设置瓶盖(可用眼药瓶底部)。

(二)采用其它学科的实验仪器和方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成为科技进步的明显特征之一。化学实验也不再是传统的自我封闭的体系。一些其它学科仪器和电子元器件已成为广泛通用和普及的了。根据化学实验设计与改进的原则和方向,引入一些新的仪器或电子元器件,对革新实验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的一些实例,也出自各地教师的研究成果。

1.化学实验中发光二极管、三极管、音乐集成块、压电陶瓷发声器等的应用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器件,具有耗电省及灵敏度高的特点,利用若干发光二极管和小功率晶体管可制作简单的直流放大电路。利用输入电压的变化,经放大后,能使不同数的发光二极管依次发光。用此装置可证明不同溶液导电能力的差异。由于不同溶液导电能力不同,输入电压也将发生相应变化,此时发光二极管发光的个数也不同,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溶液导电能力的差异。

“水的电离度受温度影响实验”,“金属活泼性实验”,“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溶液的中和反应”等实验均可运用上述装置。目前,各地推荐的实验改进、教具改革成果中,很多项目使用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器件。这不仅使实验现象直观、鲜明,也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2.利用投影器做化学投影实验

在简单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一般都可以利用投影器投影。实验现象被投影放大后,使一些只有细微变化的现象,变得易于观察,使远离演示台的学生也能看清。由于投影实验只需在较小的器皿内进行,还可以节约药品。实验投影的方式分为竖直投影和水平投影两种。竖直投影时,银幕上得到的影像是侧视实验的效果;而水平投影时,银幕上得到的影象是俯视实验时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所做实验在观察上的要求来设计投影的方式。水平投影一般在结晶皿内进行,如金属钠与水反应、电解铜等实验均能得到较好的效果。竖直投影实验,一般在扁平投影反应槽内进行,可用于金属活动性比较、原电池、胶体电泳等实验。

(三)从探索最佳反应条件上改进实验

实验的研究与改进,一种是新的构思、新的设计,另一种则是对原教材中那些反应条件不易掌握,反应时间较长,效果不明显的实验加以改进,使之更适合教学需要。这还包括原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无可挑剔,但结合本校具体条件做起来不尽理想的。在不改变原设计构思的情况下,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探索最佳的反应条件,因为化学反应的发生与进行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首先是决定于反应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与相互间的作用,其次还要受到外界多种因素与实验程序的影响。因此,化学反应条件的研究与控制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影响化学反应的速度与程度和实验现象的鲜明与准确的客观因素是众多的。常见的客观条件有反应物的浓度、用量的配比、纯度、温度,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反应体系的.压强、温度、光照及溶剂,反应介质的pH值,实验的程序,电化学反应所需要的电流强度与电压等等。这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条件的研究

为得到光泽性好的块状金属铜是改进本实验的目的,关键在于研究最佳反应条件。

首先要解决的是木炭和氧化铜的用量比,理论上,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是1∶13.3。但若按此量,木炭的用量实际上会不足,因为试管中的空气会消耗一定量木炭。因而木炭用量要比理论值偏高,实验证明,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以1∶10至1∶12为宜。反应物的总量也会影响实验效果,太多、太少均不好,如用15×150mm的试管以1.6克为宜。反应物颗粒要细,混合均匀,适度压实,使颗粒间紧密接触,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另一课题是研究反应温度及灯具,由于本实验是固相反应,要求使用高温灯加热,最宜控制掌握的是使用加铁纱网罩的大火酒精灯,还要考虑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物开始发红,猛烈燃烧时应及时撤走酒精灯,便于观察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

2.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反应最佳条件

当原实验给定的条件不详,效果较差又无文献可查时,应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进行研究。正交试验设计法,简称正交法,它利用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对那些受诸因素影响的实验,要想获得最佳反应条件,如果盲目试验,不仅增加试验次数,延长周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有时还会因试验次数多得惊人以致无法进行。使用正交法能从众多的不同条件搭配中,选出少量的最具“代表性”的试验,并能对影响试验结果的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给予定量的估计。正交法是一种科学方法,一项科学试验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除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外,采用科学方法也是试验成败的关键。

(四)采用代用品,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简单的专用仪器

由于学校条件,实验室设备及经费的限制,使部分学校不能按质按量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教学内容。为解决这一问题,因地制宜采用代用品,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简单的仪器,是一项大有作为的研究课题。现举几例说明。

1.用红磷做“自燃”实验

白磷剧毒,易燃,一般中学不具备保存条件。但若将一般实验室中易得到的红磷转化成白磷做自燃实验,不但补足了教材中应做的实验,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取红磷2克装入大试管中,把10厘米长的滤纸条卷成螺旋状装入试管中,配上有直角导管的胶塞,并将导管插入盛有水的试管中。加热红磷,红磷升华为磷蒸气,被滤纸吸附。停止加热,换上无孔胶塞(此时红磷已转化为白磷),待用。实验时,用镊子夹出纸条,白磷遇空气即燃。

2.为引出催化剂概念而设计的实验装置

原教材中为引出催化剂概念而设计了三个实验,很费时间。现在用一个自制的简单仪器,可使三个实验用一个连续的实验代替。

仪器如图18。A为自制弯曲试管,B为氯酸钾,C为二氧化锰。实验时,首先加热二氧化锰,检验无氧气放出。再加热氯酸钾至熔化,有氧气放出。移开火焰,使试管直立,二氧化锰落入加热的氯酸钾中,检验有氧气迅速放出。此实验由于简洁,有利于概念的引出,已被选入北京市的新编教材中。

3.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实验

用托盘天平称量实验备用的烧杯的质量后,把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慢慢地向烧杯里倾倒,让学生观看天平指针发生偏移。这一实验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易成功。分析原因,有时是由于实验室的天平被腐蚀而不够灵敏所致;称量与感量不匹配等。如用250毫升烧杯称量二氧化碳和空气,其质量差是0.1705克,如果用感量0.2克的天平则指示不出明显变化,所以应当用再大一些的容器。再有集气瓶的体积也应与烧杯的体积相匹配,集气瓶的体积应等于或大于烧杯的体积,容器是否干燥也很重要。为了提高演示成功率,可改成一种自制天平。将悬有两个纸袋的杠杆支架起来并保持平衡,将其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大烧杯收集满二氧化碳,然后将二氧化碳慢慢倾注到一端的纸袋里。杠杆失去平衡时,再向另一端的纸袋里倒入二氧化碳,杠杆又恢复平衡。本着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精神,可制作多种实用的仪器。如用废牛皮纸信封做成漏斗,再涂以蜡或树脂涂料实用且不易摔碎。用易拉罐,有机玻璃、泡沫板,聚光电珠等制作高亮度丁达尔现象实验器,实验现象十分明显;用135胶卷暗盒制作的酒精灯增温护焰罩,能使酒精充分燃烧,焰高是原来的1.5~2倍,处于半气化状态,加罩的酒精灯适用于木炭还原氧化铜、甲烷制取、焰色反应等高温实验。其它一些代用品或废弃物如输液管、塑料瓶等均可派上用场。

4.液封除毒气化学仪器的自制

在中学化学课本的演示实验中,有一些实验会产生污染物,对师生健康有害。如二氧化硫、氯气等,可在现有仪器的条件下加工制成具有防毒气逸出的装置,使实验更加安全,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图19中的液封集气瓶,可进行多种有害气体性质实验。

使用代用品或制作简单仪器,应力求操作规范,并应向学生说明规范实验的内容。做到既增补了因仪器、药品不足而减少的实验,同时又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技能。

怎样设计与改进实验报告书 篇2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上的内容。教科书要求学生把黑色纸、粉色纸、铝箔纸、黑色蜡光纸、白纸等不同颜色的材料对折成纸袋, 分别插上温度计来进行实验。教科书中一共安排了两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此实验中还包含一个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与吸热的实验) , 把材料平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面上, 比较它们的升温情况, 并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升温快, 表面粗糙的物体比光滑的物体升温快。第二个实验是“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把三个黑色的材料分别按与地面平行、与地面垂直、与阳光垂直这三个角度摆放, 比较它们的升温情况, 并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与阳光垂直摆放的材料升温快。但是这样的实验设计和材料选择存在着一定的瑕疵,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难完成这两个实验,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教学时间不够

教材仅安排了一课时的教学时间, 但书上有两个实验, 每个实验光计时观察就要10分钟, 再加上实验材料的收发与更换, 上下楼梯所花费的时间等, 基本上两个实验观察完下课铃就响了, 教师根本没时间分析、讨论、交流、总结。

(二) 实验成功率低

以“物体的颜色与吸热”这一个实验为例, 要控制的因素有很多, 受摆放地温度、摆放方式、摆放时间、地面倾斜度等因素的影响, 每次实验都有很多学生“不明原因”的失败, 影响实验规律的发现, 有的学生还因此得出了错误的实验结论, 而且这种亲身经历的“事实”往往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 很难改变。

(三) 实验太累

为了实验效果明显, 我们总是会选择阳光猛烈的时间做实验, 上有火热的太阳, 下有发烫的地面, 在这样的环境中待一节课, 学生、教师都遭罪。特别是教师, 在火热的太阳下得待好几节课, 所有科学教师都反映上到这一课时累瘫了。

(四) 受天气限制

如果有些班级上这一课时碰到下雨或者阴天不见太阳的天气, 实验就做不了了。

二、实验的优化设计与器材制作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改进了实验方案, 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实验 (图1) 。用能发光、发热的灯泡来充当太阳, 8个纸袋在小太阳周围围成一个圆圈, 小太阳在圆心位置, 1号至6号都和小太阳的灯光垂直, 7号、8号是不同角度的斜射。1号、2号、3号一组的数据可研究颜色深浅对吸热的影响。1号和4号、2号和5号、3号和6号的数据对比可研究表面光滑程度对吸热的影响, 1号、7号、8号的数据合起来就能研究光照角度对吸热的影响。

根据改进后的实验设计方案, 笔者对实验器材也进行了改进。

(一) 温度计的选择与固定

温度计是实验成败的核心材料之一。大多数学校都配有温度计, 但从笔者所在学校温度计的情况来看, 指示的精度比较差。笔者所在学校实验室中有近400支温度计, 常温下指示温度各不相同, 因此在进行此实验时教师有必要对温度计进行筛选, 确保实验效果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选择好温度计后, 对其进行固定是保证实验安全的要素之一。那么, 该如何固定这些易折的玻璃制品呢?笔者的做法是在固定纸袋的外壁上折出凹槽, 将温度计的下端插入, 并将其粘在袋子内, 上端绷一根橡皮筋 (图2) 。如此既能比较简便地固定住温度计, 且拆装也比较方便。

(二) 外壁材料的选择

所有的温度计都是固定在外壁上的, 所以外壁必须围成一个圆形, 使各温度计与处在圆心的灯管能保持相同的距离。经多次尝试不同的材料, 笔者认为用钢网比较容易制作外壁, 钢网弹性好, 易围成圆形。制作温度计的固定槽也方便, 只要放根小铜棒, 再用老虎钳一夹就能做成。而且牢固耐用, 不用的时候可拆开, 几个叠在一起存放, 既省地方还不易散失, 方便下一年继续使用。

但在实际使用中, 笔者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光透出钢网照在学生眼睛上, 会对学生的视力造成影响。为此, 笔者特别在钢网外表面糊了层纸, 这样学生观察时就安全了。

(三) 袋子的固定

由于外壁是圆形的, 图1所述实验方案中1号至6号袋子只要平贴在外壁上, 和处在圆心的灯管保持相同的距离, 就能完成书本中的第一个实验。而7号、8号袋子的安装, 因为需要有角度变化, 为此笔者剪断了钢网上的两根钢丝并往外折相应的角度, 再将7号、8号的半个袋子固定在这两根钢丝上, 这样, 7号、8号袋子就与中心的灯管形成了一定的角度, 且与灯管距离没变, 能与1号袋子组合, 完成书中的第二个实验, 成功地将两个实验并在了一起操作, 从而节省了时间。

(四) 中心灯管的选择

中心灯管代替太阳, 功率不能太小, 否则实验现象不明显, 且灯管的大小还要能够契合外壁这个圆形的大小, 笔者最终选择了500W的小太阳灯管, 刚好能满足实验要求, 在10分钟内能明显地观察到所需的实验现象。

三、改进实验的效果与优点

笔者将制作好的实验器材在课堂上进行了尝试, 将各组观察到的数据统计、汇总后, 求得平均数 (表1) 。

从表1中的1号黑色、2号红色、3号白色这三组数据能得到结论:物体颜色越深, 吸收的热量越多;物体颜色越浅, 吸收的热量越少。从1号黑色与4号黑色蜡光纸、2号红色与5号红色蜡光纸、3号白色与6号铝箔纸这六组数据对比能得到结论:物体表面越粗糙, 吸收的热量越多;物体表面越光滑, 吸收的热量越少。从表1中的1号黑色 (直射) 、7号约50毅斜射、8号约10毅斜射这三组数据能得到结论:光照射角度越大,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光照射角度越小,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少。

从以上的课堂实践结果来看, 对“物体的颜色与吸热”“阳光的直射、斜射与吸热”两个实验的优化设计是合理可操作的, 具有实用价值, 而关于实验器材的制作上, 还可以有进步的空间。

摘要:科学教师要善于创新实验器材、优化实验设计来提升课堂实验的效率。教科版五年级上“物体的颜色与吸热”“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这两个实验, 操作烦琐, 实验限制较多, 效果不佳。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优化设计, 将两个实验的操作巧妙地合并在一起, 能够大大节省实验时间, 再用小太阳灯管来代替太阳, 则不受阴雨天的影响。改进后的实验, 操作轻松简单, 且成功率高。

《模型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 篇3

实验报告

姓名:组号:模型题目:指导教师:填写日期:

艺术与传媒学院工业设计实验室2013年02月

一、模型设计的要求:(图纸要求A4、3幅面)

1、模型的方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选择现有模型,制定方案)制定及概述;

2、模型原图(可以照片、电脑效果图或手绘方案);

3、模型的方案三视图、局部图及部件图(cad国标)(要求完整的反映模型方案的各个结构);

二、模型制作目的与意义:

三、根据自己确定的模型方案,运用模型制作的原则,具体分析该方案,制定出模型制作所用的材质、选择的相应工具以及模型制作工序(用流程图表示),附材料部件清单:

四、叙述这次模型制作的步骤(附流程图或制作过程中记录的照片),及各步骤的特点和制作体会:

五、回答问题

1、模型制作的种类(按材料种类分)及各自特点?

2、模型制作的典型材料及其各自工艺特点?

3、数码加工设备(雕刻机)的特点,数码加工过程中用到的软件及文件交换的流程,材料加工、剪裁、组建、粘接、涂装等环节中需使用的工具及其工艺技巧?

4、结合自己的模型方案进行分析,运用模型制作的原则及所学相关知识,怎样制定模型比例,模型材料的选定,模型结构的组建,并对本次模型制作进行自我评定,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怎样设计与改进实验报告书 篇4

一、实验目的

 要求学生掌握总体结构、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平台、企业信息门户、安全环境、电子支付与交易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重点及相互关系,从而使学生理解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的整体概念。

 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系统中应用系统设计与集成的基本概念,明确电子商务系统中应用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掌握电子商务系统中商务应用系统功能设计的主要内容,掌握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系统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典型的电子商务应用的设计及实现方法,其中重点包括:搜索与导航、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个性化服务或定制服务、虚拟社区、电子交易市场的基本概念、主要实现方式及设计要点。 掌握电子商务系统的主要开发工具和系统集成方法。

 理解电子支付的基本概念、电子支付的主要形式和特点,电子支付与认证的相关关系,认证的种类方式及其实现过程,掌握SET 和SSL 两类电子商务系支付协议的主要流程。掌握电子支付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要点,基本功能。了解电子支付过程中的主要数据流程。

 了解电子商务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掌握ISO的安全体系结构与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要求。掌握电子商务安全子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安全策略、主要的安全措施及审计及管理的概念。针对防火墙与网络安全设计,重点要求掌握防火墙技术及其种类、系统不同受信区域的划分与防火墙设置方法。针对信息安全设计,要求掌握其主要内容和目的,重点理解主要信息加密技术及其特征,理解PKI技术与认证的结构与流程,理解IPSec 安全体系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任选其一:

1.对附录2 给出的某网上银行进行系统设计,给出设计方案。2.对附录3 给出的某综合旅游信息网进行系统设计,给出设计方案。3.对附录4 给出的某网上餐饮公司进行系统设计,给出设计方案。

4.对一个开展B2C 电子零售的网络商店的电子商务系统进行系统设计,给出设计方案。

三、实验步骤

(一)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是在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电子商务的目标,界定系统的外部边界和接口,刻画系统的内部成及其相互关系,明确目标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如下内容: 1.确定系统的外部接口

通过分析,将电子商务系统与其外部环境区分开来,从而使总体设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的接口包括以下方面:(1)与企业合作伙伴之间的接口;(2)与企业内部既有信息系统的接口;

(3)与交易相关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之间的接口;(4)其他接口,如企业与政府或其他机构之间的接口。2.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

系统组成结构主要说明目标系统内部的组成部分,以及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系统信息基础设施设计

要求学生掌握如何选用合适的产品实现系统信息基础设施设计。包括: 1.网络环境设计。2.服务器主机设计与选择。

(三)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与设计

要求学生根据系统需要选择系统软件平台。包括: 1.操作系统的选择。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3.应用服务器的选择。4.中间件软件的选择。5.开发工具的选择。

(四)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要求学生说明系统应用软件的构成,即应用软件有哪些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描述每个子系统具体由哪些模块组成。包括: 子系统的划分;系统模块结构设计;代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网页设计与编辑。

(五)电子支付系统设计(选做)

要求学生根据系统需要设计选择系统支付方式。

(六)电子商务安全子系统设计(选做)

要求学生根据系统需要设计系统安全防范措施,改进系统的安全性能。

四、实验结果

正确撰写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报告。内容包括: 1.阐述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的原则。

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确定系统的外部接口;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3.系统信息基础设施设计。包括:网络环境设计;服务器主机设计与选择。4.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与设计。包括:操作系统的选择;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应用服务器的选择;中间件软件的选择;开发工具的选择。

5.系统应用软件设计。包括:子系统的划分;系统模块结构设计;代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网页设计与编辑。6.电子支付系统设计(选做)。7.电子商务安全子系统设计(选做)。

五、相关知识

 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的目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电子商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信息基础设施设计、系统软件平台的设计的内容,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软件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 电子商务的应用软件的层次,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软件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对于数据层应用设计,了解电子商务系统中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联机事务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于应用表示层电子商务设计,了解应用表示层的特点、客户端的特点、应用表示层应用软件设计;对于商务逻辑层应用的设计,了解典型的电子商务应用的功能及设计方法,包括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个性化服务系统、B2C 的电子零售系统和B2B 的电子交易市场。 电子支付的基本概念,常用电子支付手段的形式。电子支付中的SSL和SET 两种协议的特性、规范以及各自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流程。认证中心在电子支付的作用及认证中心的基本组成。电子支付系统的基本结构。

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性涵盖的范围,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电子商务系统可能的安全威胁和相关的安全技术。ISO 的安全体系结构与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体系。电子商务安全子系统设计的框架结构、电子商务安全策略的基本内容和制定方式、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技术。

实验4:电子商务系统的实施与运行维护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理解电子商务系统实施与运行维护管理作为电子商务系统的生命周期中的最后物理实现阶段,对于电子商务系统的质量、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重要影响,了解电子商务系统实施的主要活动构成。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集成与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的区别,了解电子商务应用的编程模式、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开发工具、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集成基础。了解系统测试的作用和意义,理解系统测试的内容,掌握系统测试的方法。了解系统运行维护的内容。了解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以同学们熟悉的电子商务系统的一部分业务为背景,进行系统应用软件的编码调试。

2.以同学们熟悉的电子商务系统的一部分业务为背景,进行系统测试。3.系统投产运行管理。4.系统维护管理。

三、实验结果

正确撰写电子商务系统实施与运行维护报告。

(一)、系统开发与集成报告。包括: 1.编程模式的选择与说明。

2.针对应用程序编码的开发语言与针对页面制作的页面制作工具的选择与说明,原程序代码。

3.系统集成方案。包括网络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等。

(二)、系统测试结果。包括: 1.用户界面测试

主要测试站点地图、导航条、内容、颜色/背景、图像、表格、回绕等。2.功能测试。包括:

⑴链接测试:检查各个URL 所链接的页面是否正确。

⑵表单测试:检查每个表单与CGI 程序是否正确联结,能够正确 的发送用户请求。

⑶数据校验:检查非法数据或者错误数据输入后,系统能否正常工作。⑷Cookies 测试:检查Cookies 内容是否正确、是否安全。3.接口测试:检查本系统能否正确调用外部服务接口。4.兼容性测试:

主要检验系统能否在不同的客户端使用。5.测试

⑴目录权限设置。检测各个目录的存取是否得到授权。⑵用户登录测试。

⑶测试服务器的日志能否正常工作,是否可以正确地记录每次登录及用户请求过程。

(三)、系统投产运行管理报告。包括:

1.实施计划。含实施工作的各项任务及其内容、责任人员列表、进 度表等。

2.实施准备工作总结。含: ⑴电子商务系统的域名申请与注册。

⑵系统运行环境准备情况。包括系统运行的机房、电力、空调等设备的安装调试情况,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情况。

⑶对系统使用人员及维护人员的培训。⑷资料和原始数据的分类整理。

3.系统试运行情况说明。含:与实际环境一致的控制参数的配置情况、系统在准真实环境中运行的运行参数说明。

4.系统正式上线的切换计划及应急措施的说明。5.系统发布措施的说明。

(四)、系统维护管理报告。包括:

1.应用软件维护情况说明。含: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2.数据维护情况说明。含:系统文件的组织、系统数据备份、系统数据恢复、系统垃圾文件处理等情况的记录。

3.系统运行平台管理情况说明。含:性能配置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等情况的记录。

4.系统安全管理措施的说明。

怎样设计与改进实验报告书 篇5

学号:201003402115姓名:李金平成绩:

学院(系):哲学与政治学学院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2010政治学与行政学班

一、实验题目:

《Access2003建立数据库应用实例》

二、实验步骤:

1. 查看需要建立的具体表和字段信息。

2. 数据库的创建。

3. 在Access中使用设计器创建数据库。

4. 录入数据。

5. 建立表关系。

6. 查询所有的管理员信息。

7. 修改查询结果表的显示。

8. 建立数据访问页。

9.保存预览。

10.压缩网站(文件夹)并发送电子邮。

三、实验结果:

至此,通过一个在线图书销售系统的数据库的例子,学习和了

解了从建立数据表,录入数据,查询数据,修改显示和发布数

怎样设计与改进实验报告书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地位、特点、作用: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从本章的知识体系来看,光的反射定律既是全章的重点,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一节研究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本节进一步研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的现象和规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基础。通过这节学习,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方法和技能又能迁移到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上去。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是几何光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分析有关光的反射问题的主要依据,该规律的探究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精神,所以光的反射定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光路,难以真实、直观的显现出来,让学生观察比较,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目标分析

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法分析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实验、老师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紧密联系实际。

四、实验教学

1、实验目的(甲图):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的位置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实验不足之处:在竖直纸面上描画光线的径迹时,没有依靠,画的线的歪斜,影响到角度的测量,误差会大一些,同时需要多人配合操作,浪费实验时间。

改进方法:将竖直平面的实验操作改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上图中)。

改进意义:实验操作难度小,学生都可以单独进行;操作方便、快捷、准确、误差小,提高课堂实验的效率,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感。

实验器材(改进后):白纸、铅笔、量角器、直尺、激光笔、平面镜、平面镜竖直支架; 实验步骤:①在白纸上用铅笔和直尺画出平面镜、法线的位置(上图中);

②在法线一侧,向入射点画任意三条入射光线,并标为1、2、3;

③用平面镜竖直支架将平面镜支好,放在纸上所画的平面镜的位置;再让激光笔沿所画的1、2、3入射光线照到镜面的入射点上,此时用铅笔在反射光线的径迹上描出一个点1,同理,描出2、3(上图左);

④移开平面镜、激光笔,用直尺和铅笔作出反射光线1、2、3,并用量角器量出各自的反射角和入射角,填入实验表格;、、、、、、2、实验目的(乙图):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实验不足之处:此实验需要多人配合操作,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硬纸板与镜面垂直、激光光束始终沿硬纸面照射都有一定的困难,增加操作难度,影响实验进度与效果。

改进方法:用硬纸盒子以法线轴,在其右边纸面上开一个“小门”,实验时“小门”可以向里或向外推,使之与左边纸面不在同一平面。教学时可将此实验改为演示实验,为了增加演示真实、直观的效果,将硬纸表面进行“粗糙”处理(上图中、右)。

改进意义:能直观、形象的显示“小门”打开后与原来纸面不在同一平面,且在任何位置总是能与镜面垂直,表面的“粗糙”处理为演示实验带来逼真、清楚的效果。同时也给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动手、动脑进行小实验作出示范和榜样。

实验器材(改进后):自制教具(带“小门”硬纸盒、)、平面镜、高亮激光笔; 实验步骤:①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小门”关闭的自制教具放在平面镜上;

②将高亮激光笔的光束沿纸面射向入射点,观察“小门”上的反射光线(上图右);

③保持纸面左半部分上的入射光线、入射点位置不动,将右边纸面上的“小门”向里摊,观察“小门”是否还有反射光线;

3、学生用光的反射实验器(上图左)

学生实验器材存在的缺陷:由于卡槽设计太大、平面镜受重力作用,会向没有卡槽的一边下垂,造成镜面与光具盘不垂直(上图左),实验时反射光线不能显示在光具盘上,同时平面镜与光具盘结合处有缝隙,出现漏光,使反射光线亮度变暗变弱。

改进方法:沿平面镜位置线挖一个宽与平面镜厚相同、长与平面镜略长的长方形的孔槽,实验时将平面镜一半插入到孔槽中,可消除平面镜因重力作用造成不垂直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平面镜与光具盘结合不紧密造成的漏光现象(上图中、右)。

改进意义:平面镜插入卡槽,镜面与光具盘紧密结合且相互垂直,避免入射光从缝隙泄漏,同时让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反射光线的径迹能在光具盘上清晰、明亮的显示出来。

4、实验室配备的学生用激光笔与专业激光笔(上图左)

实验室配备的学生用激光笔不足:光线暗、光束窄,要让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同时显示在显示板上,操作起来很困难(或者光线暗淡,或者只显示反射光线,或者只显示入射光线),严重影响实验效果及进度。

改进方法:用高亮度的专业激光器替代学生用激光笔,并将激光笔的头部进行改造,让高亮激光束通过一根粗细适当的玻璃柱(上图中),并适当调整距离,就可以得到又亮又宽的光束(上图右)。

改进意义:实验时亮度好,效果极佳,使用方便,极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极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深受学生喜爱。

5、对于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这一难点的突破,我采取播放多媒体动画课件:画面出现两种不同的反射面,再依次播放出每一条光线的反射过程。播放完毕后,让学生比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并回扣上面的实验,让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

五、评价反馈

怎样设计与改进实验报告书 篇7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有人曾说过“没有实验的一堂物理课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其心理认知水平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他们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通过实验可以加强直观教学,刺激学生的感观使思维活跃起来,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论,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求知兴趣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达到“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三大能力要求。这三大能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2、教材改革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旧教材比较,在实验教学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教材的实验更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的内容。注重科学探究,注重知识的渗透,注重科学的理念;三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我们在实验教学方式的探究中,要注重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动脑动手,克服以往实验教学中看实验多,做实验少的问题;注重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已有条件,因地制宜地作好各种实验。

3、解决初中物理疑难实验的需要。

初中物理教材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疑难实验,困扰着教师其原因可能一是实验本身的难度较高;二是实验器材不足,实验仪器的灵敏度不够;三是环境气候的影响以及及操作者的实验技能等因素所致,使实验效果不佳或实验不成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对实验的可信度。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来解决这一难题。

4、开展自制初中物理教具满足教材实验的需要。

原来的实验教学设备装备有一部分能适应现行实验教学的需要,有一部分经过改进后才能继续使用。所以,我们只有解决教具制作问题,发动教师和学生,人人做教具,个个做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的需要。

为使学生在实验中形成较强的观察、思维、分析、操作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整合知识内容及应用,为此,我们拟定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建造空中楼阁,那是对创新的一个歪曲,容易误入唯心主义的泥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实验教学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这些器材学生熟悉,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总之,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做实验是学习、研究事物内在联系,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整合现有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可以利用的物理教学资源,尽可能地在教学中发挥出最大效益。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提高本学科教师的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操作、教具制作、实验创新等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较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对实验的改进,自制教具,以达到动脑动手之目的。

2.通过实验研究整合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3.通过实验研究,使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全校选2个班分别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研究,其中,初二年级选1个班作实验班,选1个班作对比班;对实验对象进行有规则的测试,并作好记载。

2、研究方法

以实验对比法为主,实验法和实验总结为辅。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提倡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改进设计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不仅是解决新课程实验设备不足的权宜之计,而且还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体验到科学的真实性,体会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补充演示实验的数量

教材已列出大量演示实验,但仍有的章、节还没有演示实验或数量还不够。有和没有演示实验,教学的效果有很大区别,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加入演示实验很有必要。

2、改进演示实验的效果

现行教材有很多精彩的演示实验,教师教学时,由于种种原因,教材给出的一部分演实验效果要么不明显、可见度不够,需要我们大胆地改进,重新设计。例如:从实验形式上可以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随堂小实验或学生课后小实验等;从实验设计上可以本着实验操作简单化、实验材料生活化、实验制作低成本化等原则来改进。

3、撰写实验教学的典型案例与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收集自己或他人的一些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改进和提高实验教学的设计,同时完成改进实验材料的汇编,为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和积累素材,实现资源共享。

4、查阅相关的资料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掌握物理实验改进的最新信息,并及时通过仿制或改制的手段充实学校实验室中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

八、研究过程(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12~2014.3)

主要是论证实验的可行性。确定实验班级。

2、实施阶段(2014.3~2014.11)

根据实验目标,每学期定计划。年末小结,按实验进度对实验的有关资料,数据进行检测,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控。

3、总结阶段(2014.11~2014.12)

主要是测试实验效果,数据分析统计,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和工作报告,课题结题。

九、成果表现形式

1、收集选题资料,开展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2、(1)查阅实验教学的相关资料,建立研究档案,进行资料的摘抄、汇总、分析;

(2)进行教具、学具的自制和改制;

怎样设计与改进实验报告书 篇8

空间编码是GIS与全球空间数据组织与共享的.重要基础.针对QuaPA编码方法进行三维与全球空间编码时存在数据冗余和象限二义性问题,采用双Morton编码和象限标识后置方式进行改进,提出QuaPA+方法.介绍QuaPA+编码步骤及其反演原理,并以中国及邻区地表及地下10 km、20 km以浅的三维球壳空间网格划分为例,分别进行了球壳网格的QuaPA和QuaPA+编码实验.实验表明,QuaPA+编码解决了象限二义性问题,缩短了编码长度,节省了存储空间.

作 者:吴立新 殷倩 蔡振锋 车德福 WU Li-xin YIN Qian CAI Zhen-feng CHE De-fu 作者单位:吴立新,WU Li-xin(东北大学3S与数字矿山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04;中国矿业大学3S与沉陷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

殷倩,蔡振锋,YIN Qian,CAI Zhen-feng(中国矿业大学3S与沉陷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

车德福,CHE De-fu(东北大学3S与数字矿山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04)

网页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心得体会 篇9

HTML语言的组成及特点,学会利用HTML语言编辑网页。 了解CSS。

了解网站开发的流程。

二、实验内容

1.参考书1.2.1节,利用记事本实现唐诗实例。

(1):在“记事本”中输入虞美人的文本。

(2):选择“文件”—>“保存”命令,将该文件保存为“虞美人.html”,此时该文档将显示IE图标。

(3):打开图标。

如图所示:

2. 在Dreamweaver中输入如下代码:

3.请写出以下效果的HTML代码(包括分行及分段效果)

角标的实现:在拆分视图下的文本编辑区域输入X1,然后看其在代码编辑区的变化。想要实现上下角标要用到角标在字母的上方; 角标在字母的下方。

红色字体的实现:在文本编辑区域回车编写“这是红色的字”然后选中这行字在属性面板中选择颜色为红色。

粗体字的实现:在文本编辑区域回车编写“这是粗体字”然后选中这行字在属性面板中点击粗体。

斜体字的实现:在文本编辑区域回车编写“这是斜体字”然后选中这行字在属性面板中点击斜体

4.我上网浏览了谷歌

他的URL:http://

目 标:谷歌的目标是“万能搜索”

此网站的导航利用超连接及表单等实现导航的

实验二、Dreamweavor应用

一、实验目的:掌握如何在Dreamweaver中进行网页编辑; 掌握Dreamweaver中站点的设置;

掌握网站空间的申请及网页的上传。

二、实验内容

1.将实验1中的内容,利用DreamWeavor完成,并注意在拆分视图下,观察它是如何将格式操作变成HTML代码的。

2.按书中要求,制作唐诗宋词网站的首页。

平面设计实验报告 篇10

上公司进行面试,对于经验尚浅的我少不了紧张,焦急的情绪。我知道,要给经理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关乎到我的面试合格与否。面试那一天我并没有很刻意为自己打扮什么,而是朴素大方,洁净整齐。因为我知道:一个人脸上的表情,要比她身上的衣装重要多了。除了衣着方面,我更注重时间。我一向是一个守时的人。守时是我个人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次我也不例外,因为我知道,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应该是公平的。拖延时间即偷窃时间。任何的早到或者迟到都会扰乱别人的正常工作。因此我把时间控制得很好,既不早到也不迟到。这样就为我们的谈话奠定了基础。

见到经理,我始终脸带微笑。我为自己能在短时间内舒缓紧张的心情而感到高兴。我首先介绍了自己,整个谈话过程都比较畅顺,气氛也比较轻松,由于我只是实习生,而且操作比较简单,经理并没有刻意刁难。终于我被录用了。

上一篇:如果我会变------我要变成一只青蛙下一篇:秋夜的星空优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