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五个突破点

2024-12-20

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五个突破点(通用7篇)

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五个突破点 篇1

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五个突破点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讲话深刻阐明了在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本人认为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应把握以下五个突破点:

一是出发点: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实现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办好群众的事情,实现群众的利益。这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我们立党、立国、执政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是着力点: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这就要求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

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自觉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三是根本点: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只有二者有 机结合,才能发挥有效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风气。要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加强政治修养,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保持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筑牢抵制各种不良作风的思想长城。要通过制度设计、制度创新来有效规范党政机关公职人员的行为,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依法行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体系,完善政务公开、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民主形式,将权力运行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四是关键点:把好选人用人关。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对作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是要确立一个标准,体现一种政策,树立一种作风,展示一种形象。因此,把好选人用人关,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树立正确的用

人导向,通过制度保证,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惩戒,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勤政为民、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形成奋发有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浓厚氛围,保证科学发展观在干部队伍中牢固树立起来、真正落实下去。

五是评价点:职工群众的满意度、信任度、支持度。作风建设的成效如何,职工群众说了算。这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想提高在职工群众中的满意度、信任度、支持度,就必须做好五件事:诚实守信,办好职工委托的事;全心全意,办好职工急需的事;公道正派,办好职工关注的事;求真务实,办好职工普遍得实惠的事;勇于创新,办好职工长期受益的事。同时,要突出以人为本,做好“五个统筹”,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群众。

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五个突破点 篇2

一、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在以金融、技术、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多数企业把企业文化的着重点放在提高职工素质这一核心环节上, 巧妙地抓住了“高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劳动者的文化素质高, 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创造力”这一命题的关键。国有企业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应在全体职工中开展“读书读报”的活动, 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养, 在全体职工中弘扬奋发向上的精神,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倡文明用语,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牢固树立“信誉至上”的观点

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是金字招牌, 是花钱买都买不到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 是无价之宝。如美国柯达公司, 把信誉至上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项内容, 从大至上千万元的生意, 小至几百元钱的运费, 只要作出承诺, 则决不反悔。这充分说明, 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应该在员工中牢固地树立“信誉至上”的观点。只要拥有良好的信誉, 企业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三、采用论绩嘉奖的激励机制

首先要建立“公平”与“不公平”同时存在的运作机制, 即“公平”要坚持政治民主化, 竞争平等, 获得机会均等;“不公平”是在人与人之间承认智力、知识、技术、熟练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体现在收入的相对拉开档次。企业应在员工圆满完成任务之后, 既给予物质奖励, 又给予精神奖励, 若工作出差错, 没有履行对客户优质服务的承诺, 则扣除一定比例的奖金, 并进行企业内部通报批评,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此外, 工作业绩应成为干部晋升的重要依据。

四、增加员工的凝聚力

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命运共同体”的能动作用, 形成一个凝聚力量的相互关爱的整体, 使企业成为职工温暖的家。建议工会按一定的比例抽取福利费, 设立“爱心”基金, 以便在职工遇到突发事件时, 工会能“雪中送炭”, 献上一份爱心。一句话:要想使员工关心企业, 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 最关键的在于员工能否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这种企业文化下, 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 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 也才能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 企业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五、企业文化应成为国有企业领导的终级目标

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世界知名管理行为学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科特在《变革的力量———领导和管理的差异》一书中指出, 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虽然差异很大, 但初衷都是创造一种鼓励才能得以发挥的企业文化, 要激励众多的人部能够在同一企业组织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关键在于建立浓厚的企业文化。科特的结论是, 企业领导的最终行为是创造一种企业文化, 并能在创造者离开之后, 继续存在。企业领袖人物在企业运行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人物, 因此, 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应成为国有企业领导的终级目标。

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五个突破点 篇3

关键词:作风;建设;干部

中图分类号:d29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2(c)-0021-01

一、做人做事要“诚实”

诚实是做人之基、做事之本,做事必须先做人,如果做人做不好,那能做好事就值得人怀疑。“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做到诚实,就要能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社会生活中离开了“诚实”二字,交友自然不会是个好朋友,经商也不会是个好商人,为“官”也难说是个好干部。朋友的变心,商人的变味,干部的变质,都是从不诚实开始蜕变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领导不作为等失诚失信的不道德现象还时有发生,使人民和衣食父母官之间产生了隔阂,职工和领导之间打起了围墙,这实在是做人做事少诚缺信的结果,是处世为人的障碍,推动工作的绊脚石,决不可等闲视之!每个社会公民,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诚实守信为基础。无论是哪个行业,从事哪种职业,供职哪个岗位,都要扬诚实守信之旗,倡诚实守信之德,言正身正,公道正派,如此才能真正转变作风,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奠定基础。

二、工作基础要“夯实”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都分管着一片工作,主要领导则管理着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的工作基础扎不扎实,直接反映了这个地区和单位的工作水准。基础扎实,各项工作就会顺利开展,工作就会向着既定的目标发展,人们就会得到实惠;基础不扎实,那结果就会大不一样,一个地区,如果人们在温饱线上徘徊,衣食住行还没有解决,基础很差,想要过上小康生活,那就必须先从解决人民衣食住行的一件件基础工作做起;一个单位如果生产经营状况不好,成本超支,职工开不了资,那么领导必须致力于强化内部管理,节支降耗、内部挖潜、降低成本,认真组织精益化生产,提高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素质,解放生产力,提高效率,才能强根固基。

三、决策工作要“唯实”

作为领导干部,就要进行决策。决策作为一个过程,是通过调查研究,在了解客观实际和预测今后发展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然后从中选定最优方案。决策失误,首先是不唯实,有些地方领导事前不调查研究,不招贤纳士,不听良言,仅凭拍脑门决策,一次错误决策,就使国家损失几百万元,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决策自然不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决策中要做到唯实,一是要用全面系统的观点来认识本单位实际,宏观全局,总统把握各个部分、各个环节,既要考虑内因,又要考虑外因,既要考虑现实因素又要考虑历史因素,既要物质因素又要考虑精神因素,只有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才能作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决策。二是要用与时俱进的观点看待本地本单位实际,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作出符合不断变化的实际的科学正确决策。三是要用比较的观点分析本地实际,深入认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及不足,汲取他人之长,补己所短,综合权衡利弊,进而作出正确决策。结合实际作出的决策,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大力支持。

四、工作当中要“务实”

有了正确决策,还必须发扬务实作风,真抓实干,才能把决策变成现实。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再好的决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决策落实的过程也就是抓工作作风建设的过程。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做到“务实”,就要注重细节和过程,抓住主要细节和过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一是讲实情重实际,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摆花架子,对那些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只给人民看而人民群众不能得到实惠的,坚决予以制止和处理。二是出实招办实事。就是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领导干部作风正、重实干,群众就会跟上来。三是讲方法求实效。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头事倍功半。只有科学的方法才会提高效率。在工作中应正确处理抓全局与抓典型的关系,从全局树典型、立样板,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

五、工作最终要“见实”

只安排不落实,重开头不重结果,只注重表面文章也是作风不实的表现。一些领导工作开始时轰轰烈烈,工作当中蜻蜓点水,工作结果却马马乎乎,从而形成了一些工作有始无终,虎头蛇尾。而对于人民群众来讲,只有最后的结果才能得到实惠。工作结果应是对上级负责、对下级承诺的兑现。一座桥梁建造好,可以惠及所有过桥人;建造好一片绿地,可以让居民吸收新鲜空气,享受幸福生活;而一所希望小学如果刚刚建造起,就是一座危楼,那么贫困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在原来的破茅草屋内遭受风寒。作风实不实,结果不一样,实在是让愿望产生天壤之别。

作者单位:山西阳煤集团兆丰铝业公司

领导力的五个来源 篇4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对于全球的领导者,特别是中国的领导者来说,我认为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包括力量、影响力和全球的领导力。

领导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力量,这因为他具有权力。比如说他们有权做决策,他可能会影响一个组织的成功或者失败,他也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升迁与收入。有些领导人在使用权力方面做得非常好,而有些人却在挥霍这些权力。

我们的权力有以下5个来源。

● 法定权力,你的权力是根据你在组织中的职位而拥有的,它来源于正式或官方明确规定的赋予。

● 这样法定的领导权力还可以引申出另外两点,一是奖赏别人的权力,因为有能力控制组织的金融、人力资源,可以对依赖这些资源的人施加影响,包括加薪、改变津贴限额、提供晋升机会、授予官衔、改变福利分配等,如果你按照我的命令完成了任务,我就会奖赏你。

● 被引申出来的另一点是强迫的权力,即通过负面处罚或剥夺其权利来影响其他人。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权力与奖赏性权力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你没有遵守我的命令,没有按照我的命令来做,我就可能会对你不利。过去我们会过多地使用这样通过威慑来强迫别人服从的权力。

● 专家的权力,某些影响别人和让别人服从的权力,来源于你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你具有专家的权威性,一个最清楚知道应该做什么的人,往往最容易获得其他人的服从。

● 榜样的力量。你的做法让别人感到信任和尊重,于是他们就会愿意追随你,这就是一种榜样的感召力。

我们可以把这五种力量分为两大类。前三种是法定的权力,它是因为你处于这个职位上才获得的权力;后两种则更多是因为你个人而并不是因为你处于某一个高位上而相信你和追随你。

当我们使用法定的权力; 奖赏以及强迫性权力时,它带给别人的都是一些短期性的变化。比如说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他可能会经历一些困难,由于你可能会对他进行一定的奖赏或威胁,所以即使有困难他也会尽力完成这个任务。但这些都是一些短期的力量。

再看一下后面的两种,就是专业知识和榜样的力量,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变化。比如说在中国,我看到有很多姚明的海报,很多人都认同姚明并想成为姚明这样成功的NBA巨星。还有一些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认同你,但是仅仅是出于信任,他就愿意服从你的领导,这样的认可意味着产生了某一种长期的内在变化。

我有一些朋友在伊拉克。他们该如何更好地完成他们的工作。首先,我们有很多钱可以分给当地人,比如说你想建一个基础设施,我们给你钱,我们希望他们不再跟我们打仗。我们也有很多的大型武器,有很多所谓的威胁性手段。但这些权力并不能改变人们的心。所以我们应该建立起一种所谓专家和榜样的力量,通过这样一种力量完成我们具体的目标。但在人民中建立一个榜样的信任是很艰难的事情。现在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扁平了,企业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你的权力在企业之外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比如说你是中国最大的一家企业,但你到了阿根廷,人们并不一定那么尊重你的力量,你必须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证明人们对你的尊重和信任是值得的。

影响别人首先要创造一个联盟,作为一个年轻的军官,有的时候我有好的想法但别人不一定会听,比如说我说可以把我们的坦克开到野外进行训练,第一个军官可能会说同意,第二个可能说如果大家都同意我就同意。

你想别人同意你的话,就要让他们有好的情绪,比如说带他们出去吃饭,等他们吃完之后情绪就变好,你就更容易说服他们同意你要做的事情。另外就是讨论,研究结果显示,和别人进行讨论,他们更容易跟随你,因为这样他们也变成了事情的一部分。

最后,我告诉他们我的这个决定已经被上级批准了,你必须按照这个做。这些技巧已经被证明了是比较有效的影响别人的方法。

刚才我谈到了榜样的力量。专家的权力是比较容易建立起来的,但是获得榜样的权力可能更难一些。通过领导不同的行为来建立这种榜样的权力,第一是要开发并且沟通一个愿景,如果你自己不知道往哪里走,你就很难领导别人往前走。如果没有一个目标和准确的方向,你很难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有时候你为达到目标要做一些非常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说人们尊敬你,即便这样做会对他们的常识造成挑战,你也会得到下属的尊敬。

第二点是对个人的关心。我们的一个将军在1991年波斯湾战争的时候是一位指挥官,他在一次会议中看到房间里没有突击队的领导,他认为应该有他们在这儿,要知道部下个人的需求、担心和想法。作为一个领导,要了解每一个人的想法。

第三是要能够显示出自我牺牲的精神。我们知道我们的战士会有牺牲的可能,他们打仗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奖励或者得到提升,他们是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如果只是为了奖赏和提升,这样的领导是不会得到尊重的。我们在组织里要打造这样无私的领导,只有这样的领导才会把我们的企业变成优秀的企业。

第四,要有自信和乐观态度。没有人愿意跟随一个表现得很苦恼的领导,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始终充满信心的强壮的领导。如果我们的领导表现出恐惧,那么这种恐惧就可以在你的企业中传播。这是一个非常难的平衡,首先你要对你的下属表示出你的真诚,同时你又要显示出乐观主义。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你过分地乐观,别人会感到你是在演戏,所以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做到一个平衡来取得你下属的信任。

习近平好干部的五个标准 篇5

信念坚定——“人生如屋,信念如柱”,足见信念的重要性。现在有不少党员干部,谈到理想信念问题,总是理不直、气不壮,显得无所追求。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当一名好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对工作极端负责,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在急、难、险、重任务前,勇挑重担,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志愿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系,更是价值所在。能否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也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进行评判的关键点。好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自觉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价值取向和衡量尺度,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真诚为民,才能凡事为民着想,为民去做,才能不与民争利,不犯“四风”之错。

勤政务实——勤,便是勤奋,党员干部惟有勤奋,戒懒散,才能把工作做好。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肩上都承担着人民赋予的使命,使命尚未完成,容不得半点松懈。一个干部能当多大的官、安排什么样的职位,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水平,还取决于事业需要;而发挥多大的能量、干出多大的成绩,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党员干部要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人民公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实,便是务实,好的干部,谋发展、求进步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求真务实、不玩虚招,真抓实干、不务虚功,实事求是,不搞花架子,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的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上。

敢于担当——领导就是责任,当官必须尽责,权与责从来都是相依相随。担当大小,体现一个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多大事业。好干部,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和稀泥,敢于正视问题不回避、承担责任不推诿、直面矛盾不上交,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太平官”、“老好人”,注定会被老百姓所唾弃。当然,担当还必须具有担当所必须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学习和提高,加强知识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一切工作需要。

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五个突破点 篇6

两年为期的集中严打整治斗争结束以后,如何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切实加强治安防范,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应当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要实现社会长治久安,除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外,治安防范工作必须在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思想理念要有新突破

面对当前治安形势的新变化,治安防范不仅要对现有的对策措施进行深刻反思,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思维、思路上寻解放、找出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树立适合时代需求的治安防范新观念。

一是要摆脱就治安论治安的思维方式,树立“大防范”观念。社会治安与改革和经济建设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我们不能脱离改革和经济建设来谈论社会治安防范问题,而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来思考、规划和实施治安防范工作,使治安防范和犯罪预防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协调。具体来说,就是要摆脱就治安论治安、就犯罪论犯罪的狭隘的思维方式,通过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划,通过深化改革措施,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通过重大决策的实施,充分考虑社会治安防范问题,来体现犯罪预防战略,体现社会治安防范思想。比如,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必须通(本资料权属,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过国家政策切实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防止“饥寒起盗心”;在研究实施企业改制的同时,必须对下岗人员作出妥善安置,防止成为社会不和稳定因素,等等。

二是要克服打人海战术的运作模式,树立科技防范观念。过去我们一直比较强调人防,相对忽视物防和技防,这固然与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程度有关,但也与我们不重视治安防范手段的设计、改进、运用和管理有关。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不少先进的防范设备如仪器被运用到治安防范中,但从整体上来看,治安防范的形式陈旧、手段落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防范和科技含量不高,绝大多数的治安防范工作是粗线条的组合,比较重视人的作用,喜欢搞人海战术,即便是一些传统的物防和技防措施,其社会覆盖率也很窄,许多先进的物防和技防手段治山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在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下,要保持社会治安的稳定,防止违法犯罪的侵害,就必须树立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科技防范观,使治安防范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的内涵式发展之路,使治安防范科技成为推动社会长治久安的源动力,成为治安防范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是要摆脱仅靠行政手段的推动途径,树立依法防范的观念。长期以来,我们在实施治安防范工作中,主要是通过“红头文件”和会议形式来提要求、发指示、下命令,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期行政手段曾在指导、推动、促进治安防范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背景下,行政指挥作用不断减弱的情况下,尽管行政手段不能没有,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开展防范工作的传统做法显然已经不适应了,治安防范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系统的法制来规范和作后盾是难以落实的,在这方面,尽管有了进步,但与新世纪我国社会治安的面临的严峻形势相比,还不相适应。比如单位防范责任、群防群治工作、公民防范、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方面还没有明文法律条款规定。在治安防范的立法方面应加快步伐,将社会治安防范中的积累的经验和做法,通过立法来实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二、法制教育要有新突破

加强社会主主义法制教育,是增强人们法律意识、预防违法犯罪的一道得要防线,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好转,是确保社会长治长安的基础性工作。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法制教育要更富有成效,必须实现新突破。

一是要突出教育重点。法制教育是面对全社会,包括全体公民在内的基础素质教育,但在坚持全民法制教育的基础上,必须突出对重点人员的教育,这是加强治安防范,缓解社会矛盾,化解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一个重要途径。重点人员包括社(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会闲散人员中有可能违法犯罪的人员、失足劣迹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和吸食毒品人员,对这些人员,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发动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运用各种手段,花费更大的精力进行管理、教育和挽救,把他们从犯罪的边缘拉回来。只有抓住了教育重点,才会更加体现出法制教育的成效。

二是要拓宽教育形式。法制教育关键是要在讲求实效上下功夫,逐步探索出具有不同特点、适合不同人员层次的教育方法。在教育载体上,除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法制培训中心、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主阵地作用外,还可以利用电影、电视、文艺形式向人们宣传灌输法律知识,不断扩大法律教育的覆盖面;在教育方式上,除利用课堂教育进行基础理论灌输外,还应该广泛采取以案说法、以案释法、设立模拟法庭、组织进劳改、劳教和羁押场所服刑、在押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增强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教育体系上,应该不断强化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三方面的教育功能,然后以社区为单位,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将三个方面的教育联成一个有机制整体,成为一体化的工作体系,成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三是要坚持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道德观念是法律意识的基础;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具有法制教育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作用更为深刻、范围更加广泛。在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按照《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在各个领域、各个单位广泛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起到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

三、评估标准要有新突破

从事治安防范工作,就一定要有规划、检查,而这离不开基本的、系统的、配套的评估标准,只有制定出科学、严密、可行的评估标准和考核机制,才能客观、辩证地看到治安防范工作的成绩和缺陷,据引更好地推动工作。

>

一是要注重科学化。治安防范的评估和考核体系的科学与否,关系到对治安防范工作成效评判和治安形势的科学判断。因此,在制定考评体系时,应当从实际出发,广泛调查论证,提出符合工作实际的工作指数,既不能凭空设置,出现自己降低目标的消极做法,更要防止用无法达到的高目标来糊弄上级的形式主义估价。全面、系统地包含治安防范的各项工作内容。注重结果的评判。在科学化方面,目前的考评体系一直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比如过去曾一度将一些工作措施作为目标来确定,出现了制定满墙挂、标语到处贴、口号满天叫的形式主义;;比如曾一度追求高破案率,结果助长了不破不立和“口袋”案件的问题等等,这都是由于考评体系不科学而导致的结果。

二是要注重规范化、治安防范的评估考核体系要力求准确、规范,能够量化的目标必须量化,用绝对数据和比较数据、纵向比较数据和横向比较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不能量化的定性目标,文字表达力做到准确具体,用详细说明或其他具体目标的技征和完成日期来提高可考核的程度。评估体系一旦确定,就不要以人为因素轻易变动,减少随机性。比如,目前一些考试方案中,对社会治安形势的评估考核,经常出现的社会治安“良好”、“严峻”、“根本好转”、“明显好转”、“有一定安(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全感”等字眼,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每个单位和个人的理解不完全一致,这无论是对治安防范意识的确立,领导关注程度的高低,还是对治安防范中的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以及具体的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与否,都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三是要注重钢性化。治安防范的检查考试制度必须硬化,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增强制度的约束力,要通过完善综治维稳领导责任制、社会治安综合考核排名机制和治安防范法人责任制,落实责任查究。制度制定后,要加强检查监督,抓好工作落实,按照责任查究办法,严格兑现奖罚,使制度不流于形式。通过钢性化的考评制度,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经费保障要有新突破

治安防范作为一个羊绒大的建设工程,是需要相当规模的资金投入的。在目前的情况下,资金缺乏可以说是一个通瘤,但要走出这种困境,需要有改革的思路,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妥善解决经费问题。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花钱买平安”的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委、政府管理社会的工作重心,应该是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问题。当前,在综治经费筹措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尤其要有“花钱买平安”的意识,各级财政要下决心增加对“治安防范”这一公共产品的投入,逐步将治安防范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千方百计保证治安防范工作经费。

二是社会各界和受益群众要适当投入。要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除政府财政适当拔款外,由受益单位和个人适当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根据单位职工人数和受益居民数,由社区居委会统一收取适当比例的经费。

三是启动市场化动作模式。按照“谁投资、谁收益”或“谁出资、谁冠名”的原则,筹集社会资金用于治安防范公共设施的开发和各类基金的建立。比如在社区可以开发建设以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图书室,以防盗为主要目的的单车棚、汽车库,以老年活动为主的棋牌娱乐室等,谁投资谁就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以解决政府财政经费投入的不足。比如见义勇为、综合治理研究等基金,可以由有实力的企业投资,然后冠以企业名称,在颁发资金时,邀请企业负责人出席颁奖会,政府既解决了经费困难,企业也实现了广告效应和回报社会的心愿。总之,彩市场模式来运作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五、组织网络要有新突破

要使治安防范措施在基层得到落实,关键是要使基层有人抓、有人管。为此,基层综治网络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一是要整合基层综治资源。目前,乡镇街道一般都有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三个维稳综治机构,但这些机构各有侧重,平行联系较少,很难形成整体合力。为此,可以在乡镇、街道一级统一建立维稳综治中心,明确党委、政府一名负责人挂帅,以司法、公安、法庭、国土、计生等部门为主体,整合力量,对稳定、安全、治安隐患定期进行排查、调处和化解,真正做到资源整合,形成合力。

二是要健全社区防范体系。要控制好社会面,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民警、社区专业治安巡防队、内部单位保卫力量和义务守楼护栋四支队伍的管理,使其更好地发挥治安防范的功能。公安机关要按照精简市局、弱化分局、强化派出所的工作思路,把警力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向社区倾斜,探索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社区民警考核办法,使社区民警真正做(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到心往社区想,人在社区转,工作实绩在社区体现;;各级综治机构要加大对社区专业治安巡防队的教育和管理力度,严格纪律和考核,探索由适合社区特点的巡防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内部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安全防范意识,配齐配强保卫力量,落实防范保卫措施,“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做好自己的事”;社会各界要进一步动员和发动群众,不断壮大义务守楼护栋队伍提高防范的时空覆盖范围。

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五个突破点 篇7

十里坪九年制学校刘伟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以学校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学校生活一整套的观念体系、制度安排、行为方式、语言符号、风俗习惯以及环境建设的有机体。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改革与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自主地、理性地对已有学校文化的总结概括、分析反思,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目标引入新的文化要素对已有学校文化进行改造和重组,以弘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创建学校的新文化。它是是新时期学校变革提出的新任务;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是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及“环境育人”理论与实践的新概括;是全面实现学校社会功能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学校文化时校长要遵循: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共性与追求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与各项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这五大原则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把握好四种价值维度:对于个人的价值即良好个性、对于社会的价值即社会责任感、对于国家的价值即国家认同、对于人类的价值即人类意识与人类良知。要完整地、辩证地和动态地认识学校价值,树立正确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学校价值观;建设好学校观念文化。

2、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政联席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组织与学代会制度、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建设民主的、法制的、学习型的现代学校制度;对学校威权主义、官僚主义和技术主义进行坚决抵制。以此建设好学校制度文化。

3、以学校仪式、学校语言与学校服饰规范为支柱,抓好基于教育爱、责任与希望的交流与对话的行为文化建设;对学校行为文化中

狭隘的功利主义、悲观主义以及冷漠情感进行彻底的根除。

4、紧紧抓住: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实验室文化、图书馆文化、运动场文化、建筑文化等部位,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要克服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中豪华化、商业化、非人性化、非教育化的现象。

上一篇:党校学员个人总结下一篇:医院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