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学习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篇1
学习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这是学生面对未来世界发展和自身发展的挑战,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的教学中去,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的核心任务。
某个学科教学应关注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这是由其学科性质决定的,《课标》对该学科的课程性质有明确的界定、对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精准把握。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谓“教学有法”,一是说教学是有规律的,一定的教学目标需要相应的实现途径;二是说教学是有技术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就是由若干基本方法、基本方式、
基本手段构成的动态系统。所谓“教无定法”,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什么载体、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方法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几千年的古话就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符合当代的思维发展方式,不再一味的强调学生死学习,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到学习方法,能够举一反三,学习拓展思维的核心素养。
2、自主学习
在我上学的时候,是属于老师看着才会学习的那类学生,没人看着连课也不会听。但是现在却不可以这样,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发现规律,实现自我价值。
3、自我管理
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 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把核心素养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就是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学中去,真正体现课堂的育人功能。落实核心素养,一方面要遵循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学习,真正实现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另一方面就是要遵循学习者。
学习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篇2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教学真谛,其中,“疑”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原动力,能激励学生乐于参与自主学习。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趣味化的问题情境,才能诱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缺乏兴趣的强制性学习,一定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积极投入到行动之中去,才能喷发出自主探究的思维火苗。因此,我们要合理、灵活地调整、补充、改造教材,为学生创设如下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
1.开门见山创设问题情境。所谓“开门见山”,就是教师在新课导入时采取直观教学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譬如,我在执教《前滚翻》一课的导入阶段,直接用球和方块做演示,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球远比方块滚得快?前滚翻时到底怎样操作才能象球一样滚动?通过讨论与体验得出结论:只有把身体抱成近似圆形状态,才能容易滚动,这是参与前滚翻项目中最基本动作。
2.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体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这是创设问题情境时的一个重要条件。譬如,我在执教《立定跳远》一课中,先让学生打开联想的闸门,畅想小白兔、小猫、青蛙等小动物跳动时的敏捷动作,然后让他们感悟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从而为提高自主探究的效率扫清障碍。
3.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譬如,我在执教《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一内容时,就用多媒体播放《小猕猴摘桃子》的故事片段,并提出问题:小猕猴如何跳起来摘桃子?摘玩桃子又是轻松怎样落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很快便明白了“单跳双落”的动作要领。
4.归纳演绎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也是不错的选择。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投掷垒球》一课时,先让他们联系曾经学习过的投掷纸飞机、小沙包等动作,从而让学生思考:投掷垒球的窍门是什么?许多学生很轻松的说出了投掷垒球的基本方法。
二、改变学习方式,锤炼探究能力
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有千差万别。我们在尝试探究性学习方式时,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地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不仅让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而且要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勇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发挥体育委员和学习组长的带头作用,让学生担当起展示自己风采的角色,达到 “形散而神不散”的美妙境界,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要学”、“会学”、“学好”。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们应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时,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主动去体验高标准动作。在室内上理论课时,还必须鼓励学生借助一些运动的分解示意图或上网查找相应的资料,通过生生互动,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和发现,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注重反馈评价,巩固探究成果
1.自我评价。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自我评价成为学生深层次探究的动力。
2.生生互评。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在及时反馈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学生的探究情况,并引导他们开展角色变换、小组之间、个人之间的互评,营造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相互激励的教学氛围,让他们明白同学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道理,从而总结出探究活动的得失,不断提高自身的评判是非的能力。
3.教师评价。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进行合理化评价,并指出纠正探究活动中办法,坚持表扬和鼓励为主,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学习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篇3
关键字:终身学习;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于2014年3月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的一个词很醒目:核心素养体系,它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更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笔者正处于细细品读揣摩之际,有幸拜读到钟志贤的新著《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与培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版)一书,觉得其中理念不少与其相通,醍醐灌顶一般令我忍不住写下这篇述评。
钟教授这篇新著是《中国远程教育学者文库》重要成果之一,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社规划项目,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研究丛书。该书的标题简明扼要,让读者一看便明了本书将从两个方面来对终身学习来加以论述,一是终身学习所需的关键能力,二是将从哪些方面来培养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文章的整体结构清晰,一目了然。在数字化时代,知识以指数级增长,其更新周期与半衰期不断缩短,对人类的学习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如著者所言,终身学习是人类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不二法门,面对知识的激增,如何审视和塑造相应的学习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求,是学习者、教育者和教育组织机构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该书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背景:其一是策应我们当今时代的需求,终身学习时代是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个个善学”的时代,前三者是必要条件,个个善学是关键,而关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就是致力于提高每个学习者善学之善的一种努力;其二是水到渠成的过程,钟教授围绕终身学习形成了大量相关的文章与著作,为这本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三是机缘成熟的结果。
《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与培养》一书围绕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要素,培养胜任终身学习的的关键能力。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建模: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构成。在国际视野下,检视了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研究状况,分析了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概念,比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洲联盟,以及欧美地区、亚洲地区和其他地区等关于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的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的维度和德尔菲法的维度,建构了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模型,认为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包括七大要素:思维能力、自我管理、信息素养、问题求解、团队协作、交流沟通和学会改变,并对该七大关键能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下篇内化:掌握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针对终身学习的七大关键能力,从理念引领、技术支撑和方法导航三个维度,从引导学习者自学和自我修炼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如何掌握或培养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其中,理念引领部分包括顺乎个性、学以致用、自觉反思、榜样参照、与时俱进;技术支撑部分包括理解技术与你的关系、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习工具的应用、用技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方法导航部分包括上下两部分,针对终身学习的七大关键能力及要义,为学习者提供了方向、内容、方法和路径方面的指引或启示。最终使我们的终身学习者学会 “自学”,成为得道的自学者,即自己的、自知的、自律的、自求的、自足的和自得的终身学习学习者。
谈及本书的特点或贡献,除了前文所述已经有所表露的,笔者着重想指出以下两点。 一是本土化和国际视野的紧密结合。提倡本土化在表面上似乎有违开放的理念,但是对于任何终身学习问题研究者而言都至为重要,甚至是研究的前提。因为只有寻求适合我们国家的终身学习理念,才能使得我国的教育得到更长足的发展。当然,这种本土化是立足于全球的,并不局限于中国。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这种国际视野纳入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才能更全面地终身教育体系的完美构建框架。二是具有融合性、技术性和实用性。该书融合了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的终身教育理念,运用国际比较的维度分析探究关键能力的要素。同时也介绍了多种掌握关键能力的技术支撑工具,让每一个看到本书的读者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本书贯穿的是理论与操作相统一的写作风格,不仅阐述了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要素,更加论述了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掌握方法。目的是希望学习者通过真正有效的实践来掌握这些方法。在这方面,作者可谓是用心良苦。例如,书中论述的发展思维能力、修炼自我管理、提升信息素养、学会问题求解、习惯团队协作等,无一不凸显了如何掌握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一面,都是作者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通过思维转化,运用朴实的语言、故事化的情节,让读者更加容易的内化。
基于本书關于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论述,专门探讨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与培养方法,立足学习者的自我培养,从理念引领、技术支撑和方法导航三个维度,探讨终身学习的七大关键能力的养成方式。该书不仅对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终身学习者掌握学习智慧,成为成功的自学者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公民综合素养提出的要求更高,传统正规教育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不断提升公民终身学习素养,从单纯向学习者传递知识转变为让每个公民成为具备终身素养的终身学习者,让每个个体在终身历程中获得持续发展,促进学习者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篇4
第一期同读内容为第一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与意义》中的第一节—什么是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正是我们所说的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对于学生的持续性的评价。所谓的“跳一跳摘一个桃”,教师适当的指引,可以让教学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里面以“数的认识”为例说明,要以数学核心内容为线索确定学习主题,把核心内容分解为若干小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在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上都具有共性;通过对小数意义这一主题,来说明以核心素养为重点确定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的确定需要通过对整个单元进行整体分析来完成,而且需要对于学生的学情进行精准把握,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以问题情境为突破口,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小学教学的深度学习具有层次性,因此要采用持续性评价对深度学习目标进行及时反馈,从而调整学习进程。
核心素养理念学习心得 篇5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篇6
作为一名新的数学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那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通过这一次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学习我对数学教学设计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学会了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先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然后设计了几道有趣的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真正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一反三,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处理好大餐与味精的关系。
谈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篇7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必然要求教师具备教育的核心素养。那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这个问题, 我们所有教师都绕不开, 必须面对, 必须回答。
我认为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指教师的教育情怀和教育能力。
什么是教育情怀?往大一点说是爱的情怀, 所谓“爱满天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往具体一点说是爱恋的情怀, 我不说痴迷的情怀, 因为痴迷的人毕竟太少了。除了爱恋, 还有执着的情怀。执着, 就是认定一个目标, 锲而不舍, 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当代名家、名师, 他们哪一位没有这样的情怀?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斯霞老师说:“我为自己一辈子是小学教师而自豪。”李吉林老师说:“我是长大了的儿童。”
什么是教育能力?可以分成几个方面:
第一为文化底蕴, 或学科底蕴, 通俗地说就是你做教师的功底。语文教师的功底是什么?我认为核心功底是解读文本的能力。“千重要, 万重要, 读懂文本最重要;这个法, 那个法, 不掌握文本就没有法。”这是真理, 就这么简单!
那么怎么提高自己的底蕴, 夯实自己的功底呢?我看唯有读书这是一条正道, 除此没有他途。我建议青年教师多读一些文学名著, 多读一些优秀刊物, 揣摸别人是如何欣赏解读优秀文本的。教学文本读到什么程度就算过关了呢?杨九俊先生说:“要把文本玩得通透。”所谓“通透”就是要通达透彻, 如数家珍, 如从己出, 仿佛就像自己家的宝贝, 仿佛文本就是从自己的心中流淌出来一般。
第二为教学艺术。有了文化底蕴、扎实功底是否就能成为好教师呢?不一定。不是所有作家都能成为好老师, 不是所有文艺评论家都能成为好老师。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一定懂教学的艺术。教学的艺术是什么?我用四个字概括, 就是“循循善诱”。“诱”, 教导, 引导, 劝导也。“善诱”, 是善于教导、引导, 善于启发、点拨, 善于指点迷津, 让人豁达开朗。这“善诱”当中大有文章可以做了。
善于倾听, 是善诱之前提。你能听出学生的发言中, 哪儿是正确的, 哪儿是错误的, 哪儿是似是而非的, 哪儿是答非所问的。
善于捕捉, 是善诱之关键。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闪光的金子, 并把它放大光芒, 照亮课堂。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问题, 并把它置于放大镜下, 看到问题的成因, 让全体学生引以为鉴, 这是为师者的本领。
善于点拨, 是善诱之核心。善诱者能四两拨千斤, 善诱者能借力来打力, 善诱者能让学生柳暗花明, 善诱者能让学生拨云见日, 善诱者能让学生如沐春风, 如饮甘霖, 享受思想启蒙的大餐。
除了“善诱”外, 还要“循循善诱”呢。“循循”就是有顺序, 有次序, 有步骤, 有规律的样子。这里的顺序就是学生认知的规律, 儿童心理的规律, 学科建构的规律。如果背离了规律, 就背离了“循循善诱”, 就不是真正的教育艺术。
关注体验式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篇8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核心素养;情境创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考开始日渐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这进一步表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这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等。从内容上看,本学科是一门综合课程,它涉及的知识面广,包容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课本知识有些很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基于此,我们认为,依靠被动的课堂学习是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只有在社会课中设计能让学生充分思考与体验的活动,倡导体验式学习,才能有高度的情感唤起,才能有效地维护、监控和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促进学生更长远的发展。
一、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体验式学习是指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情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通俗地说,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在传统的社会课堂学习中,教师往往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应达到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来处理教材,然后再把“嚼烂”的知识“喂”给学生。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缺乏学习兴趣和真实的体验。而体验式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强调直接经验,就是要重视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从生活走向课堂,从课堂走向社会;重视学生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置身于我们创设的活动场所,引导他们发现自己及同伴的优点,从而形成对人、对事的积极心态;重视创设学生同自然、社会、地区、文化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对美好的和有价值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
二、体验式学习的创设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去感受。情境是体验的一扇窗口,是体验过程的门户。创设符合课本主题的充满生活化的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感知的材料越鲜明,越具体、越贴近学习者“经验”,体验的过程就越快捷、越深刻。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力争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如在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时,我将秦朝刚建立时所面临的问题设置为四个情境,并逐一给学生展示:①如何管理这辽阔的疆域?出示秦朝疆域图,同时给他们提示西周是采用分封制是沿用,还是另法?②在市场上,商品买卖如何进行?因不统一的度量衡、货币;道路宽窄不一,商品运输也带来不方便,该如何解决?③社会上,各地的文字不同,百姓不能领会朝廷的政策。对秦王嬴政百姓的评价各不相同,如何控制人们的思想呢?④在边疆,外夷不时来犯,如何巩固边防?。假设学生们是秦朝的官员,你将如何辅助秦王巩固这江山?那节课学生很喜欢,兴趣高涨,马上就根据所给情境投入小组激烈的谈论中,通过讨论给出建议。在《环境问题》教学中,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去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体验社会环境。在上课时,我展示了两组图片:一组是遭到污染的环境。漂满垃圾的河流,苍蝇漫天飞舞的垃圾堆;另一组是没有污染的环境。风景优美,环境整洁的社区。同时我向学生发问:“看了这两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学生面对这两组对比明显的画面,主动地在观察思索,在体验中讨论。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表述。然后,我让学生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类似图片上的场景?
(2)精心设问,鼓励学生去反思。问题教学也是一种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让学生通过体验,思考,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一个情境之后,必须从情境中引出问题,并以此为学习目标任务,由问题驱动展开学习活动。接上面在《环境问题》教学,让学生谈了想法,说自己在生活中看的环境问题。教学并不就此结束了。接下来要学生解决:①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②要采用什么措施解决这些环境问题?③作为中学生你能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做些什么?④请你们为创建优美的环境设计几条广告语。通过联系自身实际的多角度的思考,讨论,交流,学生的情感体验到达了高潮,认识得到了升华,行为有了正确的导向。教师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更深入体验的问题的话,往往会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教育意义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在《一国两制》教学时,因教材内容单一,又比较抽象,于是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问题:①“一国”是指什么?“两制”是指什么?②“一国两制”为什么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③高度自治权与高度自主权有何区别?④高度自治权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异同?⑤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如何解释在香港地区同时升起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上课时,我先将问题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课文看完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既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同时又让学生在合作、讨论、探究中,个体间不同的体验彼此产生碰撞,在碰撞中产生心智火花,使个性得到张扬,使个体走向群体,在群体中有选择的保留和发展个体的体验,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科素养的提升。
(3)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使体验得到进一步落实。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触发学生的体验,并把这种体验升华,让学生有所感悟。在上《学习做社会调查》这课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对“学校同学环保意识”为主题的调查活动,让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校的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围绕着主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很多问题。例如:当你吃完口香糖,你是如何处理的?A、随地就吐。B、用纸将吃过的口香糖包起,再扔到垃圾桶中。C、直接吐到垃圾桶。调查后,让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通过调查分析,使学生了解到现在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发现还有还大部分的学生环保意识很差,有待加强,于是,我又倡导学生发起了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从自身做起为,为了校园环境建设贡献力量。通过这次调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做社会调查,掌握了这个课本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还让学生参与学校环境建设活动。
综上所述,关注体验式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体验,接触生活、探究知识、提升素养的学习氛围,才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能力的提升和思想的升华,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从而领悟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魅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有效提升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完整的学生个体!
参考文献:
学习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篇9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内容为九大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世界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力求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基础教育的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依然严重,学生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效益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此所谓“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学习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篇10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数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在如今“一切为了高考,一切为了成绩”的功利社会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忽视了教育的本真和目标,我们的教师失去了幸福,我们的学生失去了身心健康。我们是否该呼吁,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教师回归自我?让学生回归真诚?
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节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以育人为目的,承载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审美情操的培养,思辨能力的提升等多种功能。然而,如何能将育人与课堂完美融合?让课堂如一汩清泉缓缓流淌在学生的心田,滋养、浸润、感化……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其管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自主学习的能力关乎一个人的终身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且自主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基础和关键。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动机是学习的内在驱力,学生学习动机不足,一是不能正确认识学习在生活中的价值;二是对学习缺乏兴趣,觉着枯燥无味。语文即生活。
我们的语文课堂只有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个突破口,才能为课堂找到生命的源动力。如在讲冯至的《“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时,我联系当下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让学生理解“人民的名义”的含义,再提出一个思考问题:能否以“人民的名义”为主题,为杜甫写一首赞歌?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阅读文章,学生自然会思考杜甫、杜甫其诗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学生不喜欢学习,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学习。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都能呈现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及能力。而如何预习、复习,如何抓住课堂,也需要我们给予方法的指导,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习惯的养成。如文言文教学的课前预习,要指导学生读文中标注注释、标注不理解的字词等。现代文阅读,一定让学生画出中心句,概括每一段内容。诗歌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诗歌内容。让学生渐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不会学到会学,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宗旨与方向。学生只有在自主中找到自我,才能真正做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二、引领学生读书,为其能够开拓视野、理解生活
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引领学生读书,读好书是落实语文素养养成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为学生奠定文化内涵、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
虽说这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但它更需要我们坚守信念,树立信心,并做好合理、有效的读书培养计划。根据学校学生的情况,要求高
一、高二学生每月读两本书,并定期督促检查,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读书过程中,指导学生读经典名著,并指导怎样写读书笔记,怎样写随笔感悟。自己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起读书,将教材和课外读物联系起来,是对课堂最好的延伸,也是开拓学生视野的最好途径。如讲《赤壁赋》,读《苏轼传》;讲《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讲《先秦诸子选读》,读于丹的《<论语>心得》;讲《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读郭小川的《品中国文人》……
利用学校开展图书展览活动的机会,给学生推荐优秀篇目,鼓励学生坚持读书;利用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鼓舞学生在读书中提升修养……告诉他们即使不喜欢读书,也可以买些书搁置书架,附庸风雅也罢,“仰望经典”也好。和他们开玩笑说《人民的名义》中的高小凤之所以笼络高育良,就是因为读了《万历十五年》。总之借用一切机会渲染读书的作用和价值。读书是每一天养成的习惯,在读书中去理解平凡的生活,寻求完善的自我。
三、和学生一起学做人,为其热爱生活
教育如果有归宿,那落脚点应该是生活。人生就是一门课,和学生一起探究这门课,一起在人生路上活出味道,活出自信的自我。改变以往急功近利的教学状态,寻求最真诚、最欢乐、也最有意义的课堂。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创设宽松的教与学的环境,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少一些居高临下的权威式的“命令任务”,多一点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少一些面红耳赤的批评指责,多一点耐心的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综合性的评价和内容。正如贾玲老师所言:换一种评价方式,就多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对于优秀学生的有思想、有创新的答案,要给予激励与肯定,发挥他们的潜能,促成他们优秀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发展。而对于更多的基础平平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发现和肯定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及时鼓励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进步,让他们在进步中找到自信心。
同时,更要和学生一起学做人。讲《养浩然之气》这篇文章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我们学校夏雨含下水救人靠的是勇气吗?讲《赤壁赋》时,和学生一起学习苏轼对生命的尊重。
核心素养,生物命题的核心 篇11
1.形成生命观念
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复习时应该在较好地理解了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
【例题1】(2016年新课标I卷第1题)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评析】本题以细胞为切入点,从结构、功能、分布等方面进行考查,难度不大,但它能很好地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复习时,可以通过细胞,把知识进行纵向联系实现综合,并尽可能与细胞结构相关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建立联系,可从这些方面着手:从有无细胞核的角度将细胞进行归类,记住代表生物;从细胞器的分布、结构、成分、功能的角度将细胞器进行归类,加深对“细胞核有两层膜,但不属于细胞器”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等概念的理解。
【感悟】2016年新课标I卷的第6题和第31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免疫与肿瘤关系,力求强化考生对疾病的认识,对于提升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复习时,要牢固树立生命观念,能够用这样的观念解释生命现象和生命世界。
2.强化理性思维
新课标要求考生具有理性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证据和逻辑对生物学议题进行思考或展开论证。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例题2】(2016年新课标I卷第31题)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在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答出两点即可)
论核心素养的课程价值 篇12
1997年12月,经合组织(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即DESOCO项目,在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后,在其2003年出版的最终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中,经合组织构建了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框架,确立了三个维度九个素养,即:1.使用工具进行互动。具体包括三项素养:能够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2.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工作,包括三项素养: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行为;能够制定计划并可以坚定地执行;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切实维护自己的利益。3.自律自主地行动,包括三项素养: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够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乐于团队合作;善于管理与解决冲突[1]。从经合组织发布的关于核心素养的构建框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认为,核心素养就是人满足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核心素养的选择与确定不仅仅由个体和社会的需求决定,还由社会和个体的目标性质决定[2]。核心素养不仅仅关注现在,更着眼于未来。
在2006年12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上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在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2]。核心素养的内容包括外语、母语、学习能力、信息素养、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共计八个领域,同时每个领域都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来对核心素养进行详尽的阐述[3]。普遍认为,欧盟关于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突出特点在于统整了个人、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
国内普遍认为核心素养并不是简单地指向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并不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而是重在强调个体能够跨学科、跨情境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技能,不仅仅满足基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更要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观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对核心素养的定义不同,但无外乎都指出核心素养不仅仅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更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所需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知识的整合性、跨学科性以及可迁移性。核心素养是学生理性技能与情感品质的综合体,其最终目标是指向学生的未来。
核心素养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人们对当前教育问题进行的反思。具体到学校课程上,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人们对以往课程弊端的深思与批判,更是对未来课程的美好寄托与期待。
二、整合将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词汇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受还原主义的影响较大。在课程的设置上,课程门类过多,实行分科教学,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可以说是“各自为战”;在课程的实施上,各门课程的实施又固守本领域完整的知识体系,缺乏整体意识,课程教授重复率高,教学方法日益远离社会发展现实,逐渐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禁锢于“书本世界”之中;在对学生能力的认识上,没有认识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过于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大多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学科专家而不是一个多方面的人才。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同时,这样的发展是违背核心素养的旨趣的。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课程的整合。整合是相对于分化来说的,整合简单地说就是统整。课程整合就是指把分门别类的课程或学习科目,以及特定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紧密联结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应的课程结构[4]。从学科的角度来说,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知识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学科与学科之间是互通的,是有紧密联系的。例如:语文与历史、政治等课程都是相关的,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打破过去那种固守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做法,要看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打通课程。一方面,课程的整合可以避免部分知识的重复教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学习运用多种学科思维、学科视角来审视某个相同的知识点,在这样的课程整合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以锻炼,学习视野得以扩大,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
三、情境化将成为课程设计的主要方式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课程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即:课程改革的目标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传统的课程本身缺乏生气,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脱节,对学生而言,课程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像是讲别人的故事,难以引起共鸣。除此之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方法单一陈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传统的课程设计已经难以满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情境化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情境化课程设计是近年来广泛受到教育工作者追捧的一种新的课程设计理念。情境化课程设计强调在课程本身以及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设置与学生学习经验相关的教学情境,例如:音乐、视频、事物、图片等,进而通过一系列的情境问题、情境演绎、情境讨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化课程设计不仅仅关注外部情境中的真实场域或者复杂任务,同时也关注内部情境中的心智运作,如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素养是在人与情境交互作用中生成的。情境化课程设计与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相比,更加重视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融合,教学情境的设计沟通了新知识与学生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情境化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新旧知识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激烈碰撞,学生提高的不仅仅是知识量,更多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产生以及与自己原有经验之间的质的认知,同时学生的分析与整理的综合能力也将会得以提升。
情境化学习认为,学习不是在静态命题中获得知识,而是要置于动态参与的特定情境当中,重视学生个体的体验。例如,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在讲解《桂林山水》这一节课时,播放一些和桂林美景相关的音乐和视频,同时借助一些立体的景物模型,让学生在音乐中闭上眼睛,感受自己仿佛置身于桂林的山山水水之中。情境化的设计增加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课堂参与性,可谓事半功倍。
四、表现性评价会得到进一步重视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育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与此相随的教育评价更是起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作用[5]。而传统的课程评价更多侧重于管理功能,评价标准失衡、评价手段单一,只重视学生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其他潜能的发展,难以满足课改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应运而生。
美国教育测量专家斯蒂更斯指出:表现性评价就是通过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由高水平评价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6]。表现性评价强调“参与”与“表现”,重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表现。表现性评价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相分离的状态,使三者实现了有机的统一。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生行为的结果。在评价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的学习时,传统的评价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表现性评价在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评价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学习技巧、利用了哪些学习资源、提升了哪些能力等等。可以说,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得以产生的整个过程的评价,不仅包括对结果的评价,更是对其结果产生的整个过程的评价,表现性评价是全面的评价。
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表现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记忆、认知能力等因素,同时也评价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等非认知因素,突出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其发展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关注课本上的知识,更要进行合作、实践,必须综合而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五、学生自主性发挥将成为课程实施关注的重点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式,源于对传统教师授课方式的反思。自主性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教学的任务也不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更多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
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会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首先,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课程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课程改革将会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势必会引起教师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教师教学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看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方式上,探究性学习、项目中心式学习、情境化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的提出,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课堂授课中更多的是发挥引导、组织的作用,通过新颖的课堂活动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学生也改变过去那种“听课—记笔记”的学习方式,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慢慢就会得到提升。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和辅助者,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这就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供了机会。其次,核心素养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而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学生个体的体验,学生在与外界独立自主的交互中形成和发展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态度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性发展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是适应核心素养发展的。自主性提倡学生在学习中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与教学活动,独立思考学习问题,运用综合知识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等综合素质就会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说,自主性是适应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的。
参考文献
[1]储建宏.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培养[J].中小学管理,2015(9).
[2]李艺.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3]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4]郭元祥.新课程中的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语文建设,2002(3).
[5]周智慧.利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学习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篇13
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味着党和国家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要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教师是关键所在,可以说,教师的素养影响学生的素养,有怎样的教师才能培养怎样的学生。所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更需要教师有素养,可以说,只有具备良好核心素养的教师,才能在工作中言传身教,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换句话说,就是教师须以自己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就必须多方面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一个懂教学、擅管理、会研究、有高度的教师。
一、教师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中学教师的最大挑战就是不能再单纯地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教育,而必须从人的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教育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历史专业本身,更需要面对许多活生生的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优秀(良好)的品格(品性)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对于教师来讲,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三大核心任务。因此,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提升与自身成长已经成为了教师内在的需求。
二、教师自身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要求:
1、精神素养: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使得社会上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要求远远超过一般行业的从业人员,核心为坚定的教育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而师德的根本是师爱,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用足够的耐心来促使每一位学生特长与个性发展,创造出彩的人生,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灌注着教师无限的心血与才智,自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师德的魅力源自一种淡定的心态。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而形成的社会浮躁情绪,一定要“守静无妄”,对自己的心灵一定要 “时时勤拂拭,不让惹尘埃”,淡泊名利,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去教书育人,也就是说要有一种“处陋巷”而“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与追求。当下,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和职业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既要抗拒外在社会的诱惑,又要扛起自身专业成长的压力。因此,教师要用宁静的心去面对生活,要用对教育炽热的爱去面对工作,要能坦然面对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在外在浮躁和功利的氛围中,能有坚定的教育理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工作和生活中的酸楚转化为抗压的正能量,转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正能量。
2、能力素养:教师要能够吃透新课标、吃透新课程、吃透学情,把自身的学科知识转化为高超的学科教学技能,同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习借鉴,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并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知识是培育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途径。有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历史教师终究要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最终贯彻落实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所以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组织好教学活动。
学习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篇14
——“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与核心素养培养”学习心得
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有幸参加了区教育局举办的“中国互联网+教育: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与核心素养培养”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有幸邀请到三位含金量极高的专家进行培训授课,区一中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老师们都认真聆听了教授们的精彩讲座。
在研讨会上,专家结合丰富多彩的数据资源库和接地气的一线课例体现翻转课堂如何使课堂更高效,并利用各种录课工具,现场讲授设计开发和制作优秀微课的方法与技巧,让参会教师认识并掌握微课应用翻转课堂的实际操作法。三位专家以其独特的教学手段吸引教师参与“课堂”,现场互动效果极好。
在学习中我不放过每一个环节,无论是有关教育教学理念的讲座,还是专业技术的提升,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勇于创新、自我完善,紧跟时代的步伐,下面将我所学、所感、所思做一简浅的记录:
一、“小微课”大智慧
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 1 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内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二、“翻转课堂”下教学模式的翻转。
胡小勇教授的“翻转课堂”讲座就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翻转课堂的精髓在于改变教学模式,但它的成败关键在于老师是否愿意改变,是否愿意放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与习惯?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通过学习了解到,“翻转课堂” 是指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
当然,在胡小勇教授的精彩讲座中也提到,翻转课堂的实施,也是一项重大的使命和任务,毕竟还有诸多现实的因素需要外面克服。如: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优异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长期以往,没有当初的积极性去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潜心钻研用心琢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
三、“翻转课堂”点睛之笔“激发动机”
作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本职工作,但很多时候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校内校外拧成一股绳,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家长,我觉得家长的期望如果恰当就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要求不当则会适得其反。恰当的要求、良好的期待,都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不断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在学习上逐步取得成功,并使之相信自己还有很大的学习潜力,相信自己还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增强自信。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要求,或者有过要求但没有坚持,或者曾经有过不恰当要求转而变为不再要求,或者所提要求对于孩子当前阶段的学习情况来说过高,都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歪曲,学业上的失败。
那么,家长应该以怎样的期望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呢? 我认为在对孩子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遵循以下原则对孩子提出要求,就是比较合理和恰当的激发孩子学习动机的要求。首先,家长提出的要求,应该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保持一致,以保证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其次,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学习情况提出合理的要求。别家孩子的教育方式并不适合于照搬过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都各不一样,因此要提出适合自家孩子特点的要求;最后既要对孩子提出近期目标又要对孩子提出长远目标。在深入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根据远期目标 3 设臵的近期目标越多越具体,孩子的成长也就越稳健和越扎实,也就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在“自我反思”中成长
反思是教师得以成长和不断进步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和新教育已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教育工作既要有实干精神,又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在反思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解决教育教学存在问题。我们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在新形势下以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标。当然,反思不仅仅是停留在脑海中,更重要的是撰写教育和教学反思。就像今天我们听了几位教授的课,就与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对比,反思自己的不足。这样在反思中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不断进入教育教学新境地的钥匙,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反思和积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良好道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有创造力的学生,并能在新教育的路上不断成长。
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选择 篇15
一、“核心素养”理论本土化过程中的价值博弈
(一)对“核心素养”教育潮流的接纳与排斥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简称DeSeCo)中提出学习者素养概念,对世界各国产生较大影响。而自从美国在2002年提出21世纪技能概念以后,韩国国内便开始有学者研究“核心素养”理论并希望以此改革韩国教育。最为代表性的是韩国教育课程研究院的李光愚(音译,Lee Kuangwu,原文为),他在为韩国2009年版初中等教育课程开发提交的相关研究报告中极力主张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基干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理由有三个,第一,美国、新西兰、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提出本国的“核心素养”体系,韩国也应以核心素养为基干建构新课程方案。第二,未来韩国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应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不只顾及目前阶段的学习。第三,在核心素养体系下加强融合课程的设计,以克服传统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学科为主、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局限。[2]
但是,2009年课程改革没有将“核心素养”正式编入课程内容中,体现出注重国家意识的韩国面对舶来理论的谨慎态度。但是,对核心素养教育的探索却悄然兴起,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发“核心素养”课程评估体系,一线教师也在中小学教学中尝试“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2014年,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酝酿之际,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再次提交课程改革咨询报告——“国家教育课程标准总论改革基础研究”,重议核心素养体系建构之必要。此次咨询报告特别强调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潮流,呼吁教育部积极采纳。[3]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的2015年新教育课程高调宣布将“核心素养”作为韩国初中等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和依据。
韩国经历两轮课程改革周期才完成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在此过程中对核心素养的价值选择过程颇为值得关注。
(二)与既有教育理念的融合
虽然没有明示为“核心素养”,但韩国对“未来社会的韩国人所应具备的核心品质”的探索从未停止。因此,在接纳源于西方的核心素养理念时,韩国需要重新定位原有教育理念,明确这些理念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弘益人间”教育目的、“全人教育”目标和“创造力与人性”核心品质。
1.“弘益人间”教育目的
“弘益人间”为“使天下苍生共同受益之意”,来自古朝鲜的建国理念。①韩国于1948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法的时候就在第一条明示:“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于,在弘益人间的理念下,使所有国民陶冶其人格,具备自主生活的能力以及作为民主市民所需要的资质,从而为民主国家发展和人类共荣理想做出应有贡献。”[4]直到今天,“弘益人间”仍作为韩国的教育目的和基础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因此,要完成“核心素养”的本土化过程,首先要定位“弘益人间”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不少学者试图重解这个传统的教育理念,给它赋予时代生命力。例如,韩国学者崔奉荣(音译,Choe Bongyeong,原文为)认为,“弘益人间”的时代性毋庸置疑,它有利于培养作为地球共同体的一员所应具备的品质,在今天也仍具有引领地位,是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5]另有郑成植(音译,Jeong Seongsik,原文为)认为“弘益人间”作为自古代流传自今的朝鲜半岛统治理念,主张人、世界、天下万物共同和谐生存,对今天的社会仍具启示意义。[6]
2.“全人教育”目标
虽然“全人教育”思想在不同时代蕴含不同意义,但是直到今天仍被韩国作为教育目标,并且是历次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该思想始于韩国末代国王高宗在1895年颁布的诏书。在诏书中,高宗意图进行近代教育体制改革,呼吁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韩国人。虽然各时代的内涵有所变化,但“全人”式发展一直是韩国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正如许惠婷(音译,He Hoejeong,原文为)认为,韩国初中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以及包括知识习得在内的和谐、综合性的发展,这正是全人教育浓缩的目标所在。因此许惠婷认为,全人教育才是21世纪教育中应该强调的教育目标。[7]即使是核心素养体系颁布后的2015年,新教育课程也将“全人教育”作为培养目标,足见韩国对该理念的重视。
3.“创造力与人性”培养
培养新时代人才,提高国家的教育竞争力是世界各国角逐的目标。韩国自进入21世纪开始就明确提出“建设人才强国”的设想,决心要在21世纪成为“教育竞争力世界排名前10位国家”。21世纪教育竞争力的核心就是创造力,因此韩国的教育政策始终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2001年,韩国曾集结政府的18个部、厅等机构的人力,先后开发了《第1次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计划(2001~2005年)》和《第2次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计划(2006~2010年)》,力图汇集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创新人才培养。至于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韩国一直在与时俱进更新其定义和内容,试图探索符合不同时代需要的人才形象。近几年韩国频频提出的包括STEEM教育①、SMAERT②教育等在内的教育改革无一不是指向创造力培养。
总之,这些理念都是韩国历经岁月积淀而成的教育理想和目标。因此,在建构本土化“核心素养”体系过程中继承这些理念是韩国必然的价值选择。
(三)对教育痼疾的反思及对未来教育的设想
韩国核心素养理念的价值选择中,更有对当前教育危机的反思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十数年来,韩国的基础教育在包括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在内的OECD国家和地区学生学业评价中成绩不菲,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高投入也颇受世界瞩目。但是,在经济低迷、失业率持续增加的情况下,韩国社会的学历膜拜传统更加剧了教育竞争,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现象猖獗,成为常年诟病的问题。2007年,韩国的课外补习费规模高达20兆400亿韩元,全国学生的年平均补习费为346万韩元(约17,500元人民币),[8]而据韩国教育开发院公布的统计,2014年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的就业率只达到67%[9]。高昂的补习费、恶劣的教育竞争环境与连年低迷的就业率凸显的是巨大的教育资源损耗和人才浪费。这也是使韩国决定实施“核心素养”教育,力求彻底改变教育弊病的原因之一。2016年,作为教育政策咨询机构的韩国教育开发院对核心素养下的未来教育提出六大展望(如表1所示),核心素养教育正是达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方法。[10]
资料来源:根据韩国教育评价院2016年研究报告整理。报告来源:,(5):31-32.
二、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特征
负责韩国初中等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设计的李光愚认为,“核心素养”(Core competency/Key competency)是指“为有效、合理地解决复杂多样的现象或问题要求学习者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之总和。该素养,不是特指学习者(或社会人)所具有的特殊能力,而是指所有人通过初中等教育应形成的基本、普遍、共同的能力”。[11]根据该思路,韩国于2015年9月与新教育课程一起颁布的“核心素养”体系由六部分组成:具有明确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具备个人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能力和素养,能够自主生活的“自我管理素养”;懂得处理和运用多领域知识和信息,从而合理解决问题的“知识信息处理素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融合多领域知识、技术、经验来创造新知的“创造性思维素养”;以同情、理解能力及文化感受能力为基础,发现并享有生命之意义和价值的“审美感性素养”;在各种情形下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并尊重和倾听他人想法的“沟通素养”;具有作为地区、国家、世界共同体成员所应具备的价值和态度,积极参与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素养”(如下页图1所示)。[12]
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终端就是韩国教育课程中奉行多年的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四大特征之人:以“全人成长”为基干确立自我认同感,主动开拓前途和生活的“自主之人”;具有基本能力,用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和挑战精神创建新知的“创意之人”;在对文化素养和多元价值的理解基础上共享并发展人类文化的“有教养之人”;具有共同体意识,作为与世界沟通的民主市民践行关爱、学会共享的“共生之人”。[13]
基于以上分析,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六大核心素养的价值内核可从三个维度进行重构: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指向“共同体素养”、“沟通素养”;自身的内涵发展,指向“自我管理素养”、“审美感性素养”;生存技能的习得,指向“创造性思考素养”、“知识信息处理素养”。从这个视角看,这些素养囊括了“弘益人间”(强调入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全人教育”(人的自身发展)、“创造力与人性”(人的生存技能)的核心要素,给原有教育理念注入了新时代的诠释。第二,核心素养体系在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内提出,成为贯穿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被视为实现“全人”培养目标和“弘益人间”教育目的的途径和手段。这样的定位使核心素养顺利“着陆”于韩国教育,完成与原有教育理念的融合。第三,六大核心素养的选择,反映出韩国对当今社会教育问题的认识和对未来人才的期待,是今天韩国必然的价值选择。
总之,韩国的“核心素养”体系表面上看是对世界教育潮流的反应,但从设计思路上却紧密扎根韩国教育现状,这是韩国的“核心素养”体系呈现鲜明本土特色的原因所在。
三、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实现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韩国于2015年9月颁布新的初、中等教育课程标准,计划分阶段适用新标准,直到2020年3月覆盖至所有学段。“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新课程将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全方位改革课程设置模式,尽可能打破学科界限,增加“融合课程”比例。韩国的原有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划分的,虽然也设有以“裁量时间”(相当于中国的综合课、活动课)为代表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但比例少,且地位无法与国语、数学等主科比肩。在核心素养思路下,这次课程改革增加了“融合课程”(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并作为正式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例如,将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制度,新设“统合社会”、“统合科学”替代原有的物理、化学等科目。融合课程同样会带来教学方法的变革,通过增加讨论、实验、情节设计和研究课题发表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有机会自主思考,充分发挥创意。为此,更在教学评价上减少笔试评价,增加叙述式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比例。
其次,在初中一、二年级选出一个学期设为“初中自由学期”。韩国自2013年开始在实验学校试行的“自由学期制”已推行至全国。自由学期制有三大特点,一是在初一或初二的一个学期内实行上午上课、下午参加各类体验活动的学习模式,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给予学生发现和发展自身潜能的机会;二是取消各种形式的考试,让学生在没有学业负担的情况下尝试认识自己和世界;三是彻底改变学习的时间空间概念,增加学校、社会、家庭联系,将学习地点扩展为校外,企业或服务行业等都可作为学生职业体验之所。
在自由学期,各学校将通过四大类活动达到学习目的。一是职业探索类活动,通过系统的职业特性检查、邀请讲座、职业参观、职场体验等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和特点,从而设计自己的未来;二是主题选择类活动,通过宪法、金融、经济、经典讨论、实验性数学、STEAM科学等符合学生兴趣的深度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动机来学习高难内容;三是艺术、体育类活动,通过演出、戏剧、艺术设计、足球等多样化而充实的艺术、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到自己的素养和潜力;四是学生社团类活动,以文艺讨论、科学实验、天体观测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为基础来设计教育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各类潜能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大量增加高中阶段的职业选修类课程,使高中生在自主建立未来职业计划基础上选修课程。为了给应试教育釜底抽薪,让韩国社会根据能力和素养聘用职员而不再一味参考学历,韩国于2013年宣布将制定《全国从业能力资格标准》体系,首先制定出“推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核心能力,然后根据这些核心能力将社会各行业的职业种类分为77种一级分类、227种二级分类和857种三级分类,汇集各行业专家制定从事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及评价标准,并根据该评估标准统一颁发资格证书。该标准颁布以后,陆续替代各行业自行颁发的资格证书,也将根据该标准设置职业教育机构和部分大学的课程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该标准影响最大的就是高中课程,选修课体系中将大量纳入全国从业能力资格标准指导下的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的规划来选修课程,增加职业体验。
第四,建立“先就业、后学习”制度,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所有人在一生中可以反复工作和学习的环境。韩国将更积极打破原有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之间的课程“双轨”鸿沟,完善职业高中的课程体系,并在高等教育入学选拔过程中增加职业高中学生的入学机会。同时,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增设网络大学、企业内大学,增加企业与大学的联合培养模式,甚至在职业大学内设置硕士、博士阶段课程,使职业高中学生也能拥有无限发展机会,即使在高中毕业即就业也仍有机会随时回到学校进行学习。
为了使核心素养教育真正达到预期目标,韩国于2015年颁布《进路教育法》和《人性教育振兴法》。“进路教育”是指“国家及地方自治体本着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素养和性向理解职业世界并自主设计和探索未来的目的,通过学校和社区的教育项目向学生提供职业指导课程、进行职业性向测试、提供职业咨询、职业信息、职业体验课程,并帮助学生就业的系列活动。”[14]根据该法,韩国教职课程将专设“进路指导教师”资格,将在所有中小学安排相应的进路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及其家庭做出未来选择。《人性教育振兴法》则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人性教育政策,“使学生提高自己内心修为,探索与他人与共同体合作生活所需要的核心素养”。[15]韩国将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各地方的不同特点制定人性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计划。
【学习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学习“核心素养”的感悟06-11
全国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09-03
学习核心素养感想08-31
谈核心素养下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05-27
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心得08-31
办公室核心理念学习心得体会05-15
学习“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08-10
教师核心素养体会07-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学习心得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