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培训要脚踏实地(共9篇)
拓展培训要脚踏实地 篇1
既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
——北师大学习培训的感悟
丽春路小学
黄文琦
2012年3月26日至4月3日,由涧西区教育局沈局长、杜局长带领局直学校校长或书记及教育局科室的部分领导一行40余人赴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培训,参观了著名的北京“三帆中学”、“史家小学”,聆听了北师大洪成文教授的《学校领导管理创新与国际比较》、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王炳林教授的《学习党的历史,提升执政能力》、北师大姚计海教授的《校长与教师的心理沟通》、吴昌顺校长的《校长的角色、职责和使命》、西城区教研室王立军主任的《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北师大楚江亭教授的《精制编码与学生培养》、杨世文教授的《领导科学与艺术》、北师大赵希斌教授的《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业与道德》的专题报告,受益匪浅,感悟颇多。下面谈几点自己的自己学习考察的主要体会。
一、创新是提高领导魅力的手段 简单地说,创新就是换一种做事方式。创新是提高领导魅力的手段,各项工作都要开放地去考虑,创新地去思考。创新有很多表现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视角转换、内外关联、新巧智慧”。管理创新来自于实践的挑战,与手头的工作密切相连。作为中小学校长,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预防危机,化解危机;有效分配并不充分的资源;光荣的使命感和职业倦怠;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尤其是与副手的关系;为师生、学校多做善事、实事;如何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二、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提升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自己也熟悉党的历史,但很少去深入思考,系统地总结一些东西来提升一下理论层次,来指导帮助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更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满腔热忱地去工作、去生活。王教授从建党九十年来的三件大事中总结出:
1、我们的党正是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革命的过程中,正是依靠“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践中总结、提升,逐渐走向成熟。也总结出:一个群体的联合,感情往往是靠不住的,更多的要靠理想信念,靠主义。我们的党在动荡的年代,在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的交着中,善于处理复杂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的壮大自己,建立起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同时注重加强党的建设,不断纠错改错,领导方法更趋成熟。领导必须站得高,望得远。为着领导,必须预见;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领导还必须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力,出好主意,选好干部。
2、我们的党正是依靠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因此任何一个单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制度,就有了规矩,有了行为规范;有了纪律,有了约束,就能树立起正气。当然,情感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产生的作用和效率,是绝对不可忽略的
3、中国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没有文革为,就没有改革。有大乱,再有大治,教训也是财富!正是有了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主义才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天,才有了中国的富强昌盛。
提升执政能力,关键在党。要想当好领导,就要出好主意,用好干部。一要认清形势,提升把握大局的能力。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的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面临新的考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大势。合作并不容易,有时得委曲求全。二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升理论水平。学习理论关键要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关键要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学以致用。三要加强组织建设,提升领导水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历史来看,我们的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执政能力。能够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局势,迎接各种挑战,正确地处理问题,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校长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开放的思维、尊重和理解 校长是管理者和领导者,其中的职责之一就是激励教师的发展,让教师有动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管理就要让教师知道你的管理理念、目标,取得教师的配合。沟通是用语言、书信、表情等交换情报的过程,有效沟通就要充分地听、看、说,其前提就是要有开放的思维、尊重和理解。而尊重是无条件的,理解就是要通情达理,倾听和表达是有效沟通的两种最主要的方式。表达依赖于词汇、声调和表情。应避免消极的评价,如指责、拒绝等,多给于积极的评价如真诚的赞美和鼓励等;批评就是指出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不在于我说了什么,而在于我是如何说的”。记住莎士比亚的话:接受他人的观点,保留自己的判断。
四、校长应成为教师的“教师”
办好一所学校,校长书记重要,教师更重要。朱经武说得好:一流的教师
教出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生造就一流的社会。校长应具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性格,广阔的胸怀。判断一所好学校的五大根据: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世界的而教育潮流;符合教育的自身规律;符合中国的教育国情;符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校长要利用教育科研指导学校管理,管好人、财、物、事、时、空、信息和风气,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团结奋进。
班子成员之间,干群之间要形成默契,友谊与谅解比什么都重要,校长要有推功拦过的胸怀;尊教重道让名师焕发风采,甘为人梯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老师。校长要有“聚才之力,荐才之德”。优秀的教师在师生关系方面是学生的朋友、知音、榜样;在专业水平方面应是杂家、学者、权威;在人格力量方面应是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医师,前进的向导,学生灵魂的塑造师。校长还应具有三大魅力: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拥有五大艺术:解放、唤醒、发现、欣赏、激励教师、学生的艺术。永不言败,奋然前行。一句话,校长手里不应该是手里拿着鞭子,而应该是举着旗子,走在前面。
五、细节决定成败
教师或管理者的经验+反思等于教师或管理者的成长。关注随手随笔中的细节,发现、思考、研究、总结细节----走进细节。越是被人们忽略的细节,越能看出管理者的智慧。教师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设计适合孩子的教育。这需要校长积极引领教师发展,转变其理念,教育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教师要有职业规划-----个人在组织中的发展计划。
引领教师树立三个意识:
1、成果意识,建立目标与成果等同的意识。行动目标:目标转化成明确的成果性定义。成果是实力和能力的凭证,成果是一种知识产品,成果取决于方法,找对方法,做对事。
2、系统意识,引领教师发展要有超强的执行力。用人成事,聪明的做事,而不是卖力地做事。校本研修就是研究+进修+实践,而解决问题应连环跟进,做到研修主题化,主题系统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反思总结。设立一个主目标,其他目标伴行。思于面,细于点。一点穷追,异想天开,外散内聚,以柔克刚。
3、可行意识 可设立微观课题,如“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表达力?”就可利用日常对话,设计好主题,引领学生表达,并作记录。设立课题的要求:易操作、可操作、成系列。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研究真正问题,引领教师发展,做常
态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培养教师的几个好习惯: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的专业能力和习惯;不断进行自我诊断的能力和习惯;不断进行学生调研的能力和习惯;学会上网学习、搜集信息的习惯等,不要只凭空想象、创造。可以研究课堂导入的形式、如何将课标目标转化成课堂目标、错题如何归因、如何写板书、和谐的课堂应符合哪些标准(安全、民主、温馨、自主、高雅、快乐、公平、有效)等。
校长作为教师队伍的领头羊,肩负着引领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任,不仅要俯下身子,踏踏实实的埋头做事,更要仰望星空,不断把握方向,矫正方向。教育是事业,需要校长高尚道德的支撑;教育是艺术,需要校长综合素质的积垫;教育是未来,需要校长真诚无私的奉献!
拓展培训要脚踏实地 篇2
互联网化与集约化两股大潮的汇聚, 让货运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也带来了无限机遇。传统行业的冰山一角开始融化, 它经历了恐惧与迷茫, 面临着困顿与选择, 并在阵痛过后迎来了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
“道路货运行业要立足自身特征和定位, 主动适应和融入新常态, 加快推进道路货运行业‘一体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建设, 努力开创道路货运发展的新局面, 切实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兼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在2015年全国货运年会上如是说。
——新常态下货运物流业发展新趋势。构建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 是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和前提, 道路货运业是物流的基础环节和全社会物流量的主要承运者, 改变道路货运长期粗放式发展形态, 加快推进全行业提质增效升级, 更深融入现代物流体系, 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要求。
——全国道路货物运输价格指数 (CFI) 公布。我国道路货运市场长期处于运价扭曲失衡的低水平运营状态, 混乱、困惑之际, 价格指数在殷殷期盼之下应运而生, 其率先建立了一整套道路货物运输价格监测、运价指数编制和平均合理运输成本测算的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 是交通运输部门更好发挥市场宏观调控职能的一次有益尝试。
——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我国货运车型高达2万多种, 车型标准化率却不足50%。货运车型标准与其他载运工具、站场设施、技术装备等标准缺乏统筹对接, 与铁路、船舶等其他运输工具, 以及物流设施难以实现换装转运的“无缝衔接”, 阻碍了多式联运的发展, 制约了甩挂、共同配送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的应用。推进传统货运转型, 突破口在哪里?就是货运车型标准化。
——发展多式联运模式。多式联运尚处于起步成长阶段, 发展形式单一、覆盖面小、运行不畅, 在国家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多式联运作为一种体现高效能的运输方式, 符合绿色运输发展趋势, 对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货损货差、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大的意义。未来, 多式联运将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主导战略。
——货运行业新模式。当互联网遇上传统物流, 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产生了五种新模式:平台模式、联盟模式、车货匹配模式、车辆服务模式和货物服务模式。这是资源的整合、智慧的迸发, 这是货运人用集体的力量在寻找突围之道。
……
拓展培训要脚踏实地 篇3
第一个获“雨果奖”的亚洲人
20世纪 90年代初,刘慈欣编写过一个软件,在这个软件里,宇宙中的每个智慧文明都被简化为一个点。最多的时候,他在十万光年的半径里设定了三十万个文明,然后让那台 286计算机花了几小时来计算这些文明的演化图景。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其诡异程度是很难凭空想出来的。对于看过《三体》的读者来说,这段情节实在太过熟悉。
在给自己带来了巨大荣誉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中,刘慈欣同样设定了一个与地球非常接近的外星文明——三体,然后由此推导地球文明、三体文明以及其他更多未知的外星文明之间诡异暗黑的生存博弈。故事从“文革”开始,结局却在几百亿年之后,令人惊异的想象力与残酷真实的人性描写让读者们为之入迷。
2015年8月23日,凭借作品《三体(TheThree-Body Problem)》,刘慈欣拿到了世界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雨果奖”,作为第一个荣获此奖的亚洲人,他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科幻”的代名词。然而眼前的刘慈欣和我们想象的并不一样,面对记者媒体,他的打扮和言辞都很朴素,甚至有点呆板,让人很难将他和诡谲变幻的《三体》联系起来。
更令人不解的是,如今已功成名就的刘慈欣,仍然选择待在一所小城市里当工程师,过着看起来拘谨而且刻板的生活,他的生活方式跟以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我现在仍保持每天至少四小时的阅读量,白天看英文,晚上看中文。”他的英文不是特别好,看书需要借助网络。
除此之外,他还坚持每天跑步 8~ 10公里。他相信,自己在有生之年是一定可以去太空旅游的,只是“现在太空旅游的价格太贵了,去一趟要 2000万美元”。在等到费用降低之前,他必须依靠锻炼来保持身体健康。我们对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采访,就在这些看似奇思怪想的对话中展开,谜一样的刘慈欣,跟他的小说似的。
科幻小说家的解脱之道
1963年,刘慈欣出生于北京的一个军人家庭。“文革”爆发后,一家人被下放到山西阳泉,父亲在一家煤矿当矿工,母亲当小学教师。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之后,刘慈欣被分配到了娘子关电厂工作,从此几乎再也没有离开阳泉。“有一次,为了查某任教皇的资料,我往返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去北京。”他告诉我们。
在封闭的现实生活环境里,科幻是刘慈欣唯一沉迷的事。小学三年级时,他从父亲的床底下翻出一箱子书,那些书当时都被视为“毒草”,但它们为一个年幼的孩子打开了广阔的世界。刘慈欣最早看的科幻小说是《地心游记》,“感觉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
被一下子打开了窗户。 ”
“我父亲下放到阳泉后,当了一辈子的煤矿工人,一直在井下工作,最后把身体也搞坏了。我从小在矿山上长大,给父亲送饭。 ”刘慈欣淡淡地说,他父亲遭受了“文革”的冲击,年仅 65岁就去世了,这令人不免想到《三体》中的女主角叶文洁,在经历了“文革”之后,做出了向外星球发布地球坐标的举动。
故事和人生,同样令人叹息,而刘慈欣却显得非常冷静。“人类总是对同类残酷无情,却对外星人善良天真。 ”他的话一出,现场突然沉默了。“我的家庭确实受到‘文革’的冲击,但我写叶文洁呢,只是故事需要。故事需要女主人公对人性彻底绝望,而纵观中国现代史,能让人性彻底绝望的事件,我想来想去,想不出第二个……”
冷静的观察,无情的描述,彻底的绝望,以及永不停止的探索,是《三体》令人沉迷的缘故,更是亲历过苦难和苍凉的刘慈欣,作为科幻小说家的安身之道和解脱之道。
脚踏大地的仰望星空者
在那些为太空旅行蓄力的日子里,刘
慈欣像大部分中国家庭中的丈夫一样,做
饭,做家务,送孩子上学,照顾家庭。如
果说他与周围的任何一个中年男人有什么
不同,那不过只是他作为业余爱好而坚持
下来的小说写作,从 1999年至今,已经
出版了 400多万字。
他甚至也不怎么跟科幻圈子里的同行们交流,“抬头低头就那几个人,代表不了广大的世界面貌。 ”当然,关键还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他没有微博,也没有微信,觉得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太消磨时间”。他和外界最多的交往是基于对作品出版的交流。
“我也没有汽车,在家确实也不需要。要是出门,距离都在 500公里以上,汽
车也派不上用场;还要考驾照,真没有那
个时间。”成名之后,更觉得时间越来越
不够用,连以前每天看一部电影的习惯也
停掉了,曾经很迷恋的电脑游戏也不玩了。
“科幻就是逃避沉闷生活的一条道路。 ”
他在 31岁的时候结婚,妻子和他一样,为同一家企业工作,也是工程师。他们有一个女儿,现在已经读中学。他妻子知道他在写科幻小说,但不会和他有关于“作品内容的交流”。其他家庭成员对于他写作的了解也是寥寥。早在 1989年时,他已经写过一本名为《超新星纪元》的小说,他父亲直到 1992年过世仍不知道儿子的创作才华,他母亲至今也不清楚儿子是在中国科幻文学界呼风唤雨的人物。
“我们的社会不喜欢科幻迷这样的人,如果你喜欢科幻,就显得你这人很幼稚。特别是我所在的这种工业部门,领导可以容忍你在工作中出错,但幼稚却是不可容忍的。如果你都 40多岁了还喜欢科幻,而且把大量精力投入其中,就会给人很不好的印象,他们会觉得你和别人格格不入,你不是一个正常人。”作为中国乃至全亚洲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这么说。
在“现实”与“科幻”之间,他显然很早画出了一条清晰的分割线。“写作科幻,就像生活在两个平行世界,一方面是科幻的世界,一方面是现实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完全不交叉。”他近乎悲观地直面了自己的前半生,以脚踏实地的方式守护着他的科幻小说和现实生活。
正如刘慈欣的小说编辑所说,“如果说刘慈欣花了三十年,跑完了一个职业作家的马拉松,那些更早成名并且更年轻的人,只跑到了十公里,五公里,甚至更短。”1960年代生人的刘慈欣已逾天命之年,在迈上职业巅峰的这一刻,他的目光始终投望在光年以外的广袤宇宙,而现实世界的刘慈欣是个怎样的人,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
Bloom×刘慈欣
Bloom:“雨果奖”被称为世界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得大奖你有什么感受?
刘慈欣:获奖我当然很高兴,而且这个奖对于我们这群科幻人来说,有一个很大的意义——我们反向输出的科幻作品得到了西方的最高认同。这条路,走了整整100年。
Bloom:你如何看待科幻与现实的差别?
刘慈欣:有人说,科幻小说就是回避现实,这是不对的。科幻爱好者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科幻作家也必须以现实主义精神努力适应社会,还要让想象力不被现实磨掉。
Bloom:对很多科幻迷来说,你是个“神一样的存在”,请问“神一样”的灵感是怎么来的?
刘慈欣:我没有那种不请自来的灵感,对我来说它就是一个很沉重的历程,我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而且,科学小说的体验和其他文学类别的体验完全不同,即使能体验,成本也非常高。就比如说交流,中国的科学家是看不起科幻小说家的,你想和人家交流,人家根本不会理你。所以百分之百都是通过阅读。
Bloom:你写科幻小说,是否需要学习很多科学物理知识?
刘慈欣:不,我既不懂物理学,也不懂天文学。科幻小说里的科学不是真正的科学,是科学在文学中漫画式的、扭曲了的映像。科幻小说的功能在于,通过这种基于科学的想象,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开拓人们思维的角度,引起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但真正的科学离小说中的科学是有一定距离的。
Bloom:对于近期公众十分关注的曾任《三体》编辑的杜虹女士冷冻遗体的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
拓展培训要脚踏实地 篇4
在生活中,做事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人,到最后一定会做出业绩的。而对于某些投机取巧、故弄玄虚的人,就想着钻空子的人,到最后往往一事无成,反而受到他人的质疑与鄙视。其实,学习和做事是一样的。学习和做事的态度相当重要。我们要想成功,或是取得一个好成绩,必须认认真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今天,都教授主要谈谈基础阶段我们如何脚踏实地地复习。
基础是提高的.前提。高楼大厦起于稳固的地基,能力的提高靠的是扎实的知识基础。很多考生估计有一到两年已经没有碰过数学了,对于学习过的很多内容都忘记了,而大学时学习时主要了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所以有刚开始复习时,很痛苦,感觉进度很慢,复习效果也一般,在水平与能力上也不见得有提升。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复习的方向和方法是正确的,自己的水平肯定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我们要正确认识基础与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基础阶段我们主要把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理论掌握了,所有考点复习到位就足矣。在强化阶段,我们通过题型方法的学习,就会提高进步的。
重视教材中的例题。基础阶段的复习资料主要是教材为主,教材中的例题在选取上是针对上面叙述知识点的诠释与巩固,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考生做相应例题时,应该先把答案遮上,自己思考着做题。之后比较例题给出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一定要核实自己的方法和思路是否有误。对于自己错误的地方,用笔进行记录,以便后面复习时进行温故和提醒。
多总结做题思路,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所有考生都清楚,学习数学不做题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水平的提高不是靠做题提高的。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这样就是死做题,做死题。同学们要清楚,我们做题时是为了巩固和理解概念、定理和原理,为了培养我们做题的思维与能力。这样在后面的学习中才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否则的话,后面做综合题或真题时就不知道怎么下手了。
班主任实地培训感言doc 篇5
常丽丽
今天有幸到XXX第一小学参加班主任培训的实习观摩活动。整个上午各个环节紧凑而且充实。特别是最后两个环节:聆听三位一线班主任的报告;面对面质疑解惑。这两个环节极为平常,虽然她们说的都是些普普通通的话语,她们做的也都是些平平凡凡的锁事。但是她们给予我们的精神食粮却远远比聆听专家、名师的报告丰富、营养的多。因为她们告诉我们的都是些实实在在的东西,都是在我们的班级管理当中能够实际应用的。一上午下来,我收获颇多,感慨颇深。
一、钦佩于XX老师的才华横溢。
让学生留恋“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季;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冬季。”这样的教室环境当中,诗情画意,教师的文化底蕴滋润着学生,学生在教室当中、耳熏目染当中怎能不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呢?
如果说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语文老师必备的基本功的话,那韩老师的另外一点也让我敬佩——每次习作结束后写习作总评,然后再反馈给学生、家长。这则让我不得不感受于韩老师的细心和用心。试想一下在讲评作文的时候每单元坚持写下水文的有几位教师?更何况将作文认真改完又用心写总评,并且有勇气敢于家长交流的又有几人?这又需要下多大的功夫?
二、在班级管理中要掷地有声,无规矩不成方圆。
纵观三位班主任的报告,都提到了要以身作则,要有完善的班级公约,不仅要制度规矩,更要实施。XXX老师班级“80块口香糖”的故事更让我们感受到实施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班级管理制度定制的多,实施的少,坚持执行的更少。正是这样,我们的很多制度执行着执行着就变了味,对学生的约束性就越来越少,于是最后就不了了之。“长立规,而规不长”的尴尬也尽显于此。
三、言传身教,用细节行动教育学生。
马卡连柯曾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教师的资格。”这句话就非常形象的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你不能在细节上教育学生,就不能当好学生的导师。纵观XXX第一小学三位教师的话语,我们不难发现她们一直挂在嘴边的就是“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把握细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着手细节,关注学生行为习惯”。正如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就是说,教师要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也一定要做到。从这件事让我想起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母亲俯身给自己的母亲洗脚,旁边的儿子看到这种情景后,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足见细节的影响力和榜样的力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而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这些细节可以说是一丝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在班级管理中,细节的宝贵价值在于它是创造性的、独一无二的、无法重复的。如果我们关注了细节,就把握了创新之源。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收获的将是水到渠成后的惊喜。
四、家校联系至关重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由此可见:家校联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教育好孩子,单靠老师或者是家长是不行的,因为任何一方对孩子的了解都不够全面.而通过家校的联系,使得学校和家庭能更全面了解孩子,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家庭教育,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市区学校之所以班主任各方面的工作都比较容易开展,就是因为家长对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安全培训要做好“文章” 篇6
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常态工作,是实现企业安全工作持续稳定的长效举措。做好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发挥教育培训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必须要做好五篇文章。
做好培训组织文章。要向职工系统讲解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这是安全教育培训的最基本内容。同时,还必须从本单位生产特点和职工实际需要出发,从解决职工安全工作能力人手,加强基本功培训。做好课前准备文章。讲好安全教育培训课,首先,担任教育培训任务的教员要深入到基层生产一线,通过座谈会、谈心和问卷等方式,了解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和职工的实际需要,把握职工需要和希望学习的内容,从生产现场掌握鲜活的安全工作案例,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其次,要认真编写讲课提纲,提纲应做到重点突出,通俗易懂,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再次,是讲课人应当熟悉讲课内容,要多用案例来说明道理,避免在讲课时照本宣科,使人听着乏味。
做好创新形式文章。采用问答式,学员和教员互相提出问题,互相回答问题,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采用对话式,由学员提出问题,教员给以解答,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大家思维,解决实际问题:采用讲演式,请一些普通职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上安全课,进行兵教兵,以利于学员们达到心理相容、情感相通,起到互相启迪的作用;采用评析式,培训课不设主讲教员,由学员自己就安全工作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评析,形成共识;采用观摩式,通过现场参观、挂图讲解、动画播放等办法进行直观教学。
做好消化巩固文章。组织好课后讨论和测试,是消化教育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在上完安全教育培训课后,要及时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同时,要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测试,以巩固教育培训效果,并将测试成绩与学员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利益挂钩,增强学员学习的荣誉感、进取心和主动性、积极性。
拓展培训要脚踏实地 篇7
三天的会议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公司,因为这里离不开他。对于中环投资集团讨论公司的战略规划与企业远景,余竹云的愿望非常朴实:“中环投资集团不求企业做到行业内最大最强,但要立志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优秀企业。”
《中华儿女》:对于青年人创业,您一直鼎力支持,全国青联常委、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建议“大学生毕业工作1-2年再创业”,对于他的这个观点?您的看法是?
余竹云:非常赞同,大学生创业首先要融入社会。有的人具有特殊的创业气质,这一类的人通常特别有才华,人际交往处理的很好,对社会了解的比较透彻,他能把握机会,建设互补的团队,对产品的把握能力很强,这类人与生俱来就是创业的。但是更多的人是没有这类气质的,那么他们就需要去在工作中寻找创业的机会,这样的就业让他变成了完完全全的“社会人”,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会重新定义或者规划自己的创业之路,寻找自己新的人生。
《中华儿女》:您认为创业的基础是什么?
余竹云:是自信。倘若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你的创业之路必定是失败的。一个不自信,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不能融入团队的人,我认为是不适合创业的,他更适合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他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发挥才能。
《中华儿女》:的确,现在青年人创业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作为创业成功人士,对这些年轻人,您有什么想说的?
余竹云:现在的某些年轻人做事情太急于求成,他们没有看清这个社会上,成功人士在“光芒”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有的人鼠目寸光,有的人没有诚信,有的人没有毅力,他们害怕付出,渴望“一夜暴富”,这种浮躁是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想成功,一定要放平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起,去分析市场,观察产品,管理团队。这个社会,没有那么多比尔•盖茨,没有那么多马云……青年人还是要有理想,充满激情地把身边每一件小事情做好,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中华儿女》:在您的集团日益壮大的同时,您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余竹云:诚信、好学、坚持,诚信这就是一个大的方向,没有诚信,社会资源不会向你靠拢,没有人愿意和你合作;只有好学,对行业的深入了解,你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掌握时机;只有坚持,你才能在最困难的时候鼓励自己一直做下去。至少这么些年来,我是这样的。
《中华儿女》:“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家都应该站到这个阵线上来”,那么,企业家该做什么样善事,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部培训工作要结合工作实际 篇8
2015-10-29 17:42:15
社区干部想要做好群众工作,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除了加强干部的自我学习能力,还要强化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如何做好干部培训工作?我想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培训工作要结合干部目前的实际状况。
干部是带着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具备一定的自我知识体系进入培训课堂的,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是一种经验学习模式。他们接受培训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学习和培训解决他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解决目前培训中“学用脱节”的问题,培训教师在培训理念上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告知真理”向“发现真理”转变。要注重从学员的工作生活实际事例去归纳总结提炼出规律性东西,开发学员经验智慧,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以及教师对经验的提升,从而在培训中对干部进行思维方式的启迪,增强“发现真理”的自觉性。二是在培训方式上要实现从单向传授为主向双向互动交流为主转变。干部培训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其知识主要是被发现的而不是传授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此,授课方式要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教师学员双向互动交流为主,从课堂讲授转向学员自主性学习,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员为中心,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信息互补,经验共享,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组班方式上要针对工作实际,把不同层次的干部分层次分类别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板块进行集中培训,如各单位股级干部及一般干部各组成一个板块学习。同时要运用“交流”、“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做到“研讨、课堂、考察、实践、调查报告”五个培训环节,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培训环境中总结经验,发现知识,开发潜能,提高素质。
(二)干部培训工作要方式灵活,方法多样。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必须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围绕降低培训成本和增强培训效果两个目的,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的培训办法,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县内外各种有效资源,以克服县内资金、师资、设施等相对不足,建立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一是要加强党校及行政干部学校建设,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上级党委要整合培训资源,建议严格培训资格认证,撤消行业部门的培训中心,加大投入,从源头上避免多头培训,节约经费。同时,要积极引进师资,以及建设远程教育网,运用现代教育培训手段,把党校、行政学校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和咨询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二是要利用高等院校加强干部的专业技能培训。高等院校具有师资优势和教育培训的阵地优势。三是在合作交流中培训干部。要紧紧抓住与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教育等社会事业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组织事业单位管理者和企业家通过挂职、互派等方式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拓展培训要脚踏实地 篇9
“智慧城市”一经提出,就受到上上下下的重视,各大城市都陆续推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到目前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达到了154个,投资规模预计超过1.1万亿元。
最近,很多城市都举行了相关的高峰论坛。2012年12月上海举行了大规模“智慧城市”宣传周活动,其中14日举办的“2012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会议邀请了120余位专家到场,进行了12场主题演讲,两场签约仪式,一场圆桌互动,还发布了很有标准化意识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就论坛本身而言应当说举办得很成功。
而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国内还有几场关于“智慧城市”的高峰论坛将举行,“智慧城市热”还将不断升温,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绝对是好事。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度,越是急需发展的时候越要注意——要理性发展,要可持续性发展,拒绝盲目发展,浪费性发展!
我们要善于把握“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脉搏,勇于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吸取三网融合“三次写进五年规划,十五年未取得实质进展”的教训,上上下下都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把“智慧城市”建设落到实处。笔者有幸被邀请参与上海“智慧城市”论坛,有很多收获体会,学到很多新知识。但仍然感到有些问题不吐不快,不管是从“智慧城市”角度,还是举办“智慧城市”论坛的角度都有一些想法。从目前对“智慧城市”的宣传以及“智慧城市”高峰论坛来看,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一、“智慧城市”缺少顶层设计
如前所述,全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案,大规模的城市信息化升级正拉开帷幕。令人担忧的是,全国這么多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很有可能造成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另外,由于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不同,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能力、信息化开发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异,“智慧城市”的“智慧”程度还存在很大差距,而缺乏一个权威、核心的顶层设计,缺乏一个全局性指导。
顶层设计顾名思义应当是来自国家和权威部门的规划,是国家层面的发展理念,高瞻远瞩,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顶层设计应当明确我国支持“智慧城市”发展的路径、原则、目标、标准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等要求明确时间流、任务流、信息流的节点和关系,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战的局面,统筹协调,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修正方向。希望政府部门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先行,正确指导“智慧城市”发展,以确保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二、概念不清导致规划不实
尽管“智慧城市”的概念早就提出,也相比“智慧地球”、“智慧中国”等说法最深入人心,但关于“智慧城市”的理解和定义却五花八门。“智慧地球”是IBM提出的,我国台湾叫“智能城市”,因为在台湾“智能”和“智慧”是一个意思。还有人称为“数字城市”,這就错了。其实“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被人称为“智慧城市”的三部曲,简单地说“数字城市”是“智慧城市”的1.0版,“智能城市”就是“智慧城市”的2.0版,“智慧城市”则是3.0版,是城市建设的高级目标,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去年民建中央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给出了广义和狭义的“智慧城市”概念,获得业内好评,厘清了這一概念。
這些叫法的不同导致了理解的差异,有时在规划中就会出现偏差,目标非常宏伟,但缺乏实际可操作性,不能解决城市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智慧医疗”,不是把医疗数据上网和添点设备就行,而是要看该地区医疗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真正解决了“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降低了多少医疗成本,缓解了多少医患关系,人文关怀的理念是否落实了等等。
概念厘清也是全局性问题,宣传要准确到位,说法要统一,自上而下要有标准解释。理解统一了,在出台规划时就能够遵循同一个原则,对应的目标、方法与技术手段也就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智慧城市”建设,也要体现出“智慧”,并贯穿在整个实施过程中。
三、抓好试点项目
重大举措更需要试点的经验,建设“智慧城市”也不例外。试点具有一定的探索和示范作用,能使其他城市在建设中结合自己的情况少走弯路。但到目前为止,“智慧城市”的试点领域仍然不足,我国目前“智慧城市”的试点城市已超5个。在目前明确的18个领域中,很少有十分成功的试点。
培养试点、寻找成功经验,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步,并通过试点来查找问题、修正规划。试点经验要广泛宣传,充分认识到试点的作用,要让不同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来参考借鉴。试点领域本身也要通过总结,不断提高,上升到更高层次。
四、高峰论坛存在的不足
1、演讲内容有些不尽如人意。谈成就多,讲问题少,解决方案少。比如智能交通系统,主要讲我们现在的交通管理平台规模很大,运行良好,设置了多少探头,交通信息随时掌握等,但对于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实际缓解交通拥堵,应用系统后提高了多少道路的通行能力,如何发挥遇到突发事件快速排解的作用等描述不够。
2、有些演讲者有为自己做广告之嫌,只谈本公司产品如何,过多介绍产品的情况,讲解這类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少,技术层面的东西讲的少,做法可以理解,说过了就不好了。
3、演讲者描述多,解决方案少。演讲者对“智慧城市”充满信心,谈起前景和设想信心十足,普遍感觉问题、困难谈得少,解决办法更少,使听众感到不解渴。其实“智慧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不管哪个领域均存在不少问题和难点,有很多需要技术攻关,有很多具体方案需要论证和解读,大家普遍关心的就是這些,探讨和研究的也是這些。
4、论坛互动交流不够。以本次上海高峰论坛为例,与听众互动太少,只有一位获得提问机会。去年的北京高峰论坛很好,组织了四个论坛分会场活动,请大家踊跃发言,尽量多提出问题。希望今后各地在组织论坛活动时,重视互动环节,调动与会者积极性,及时提出问题,真正为我国的“智慧城市”发展献计献策。
5、未组织专题论坛和参观试点行业领域。希望各省市在组织大型智慧城市高峰论坛时,组织一些专题论坛,比如智慧医疗论坛、智慧楼宇论坛、智慧交通论坛等。再组织一些参观活动,如选择活动主办方所在地,专题参观视察。這种活动无论是对被参观对象还是参观者本人,都是一种教育和提高,优点显而易见。
由以上這些我们想到“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远景,实现起来很不容易,有很多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可以说任重而道远。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智慧城市”建设也要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表,希望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按时完成和未按时完成都要有详细检讨。时间表是阶段性目标,也是对工作人员的督促和监督。需注意的是时间表没有则罢,有了一定要严格执行。
【拓展培训要脚踏实地】推荐阅读:
企业拓展培训方案-拓展培训方案10-13
学生拓展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方案12-05
团队素质拓展培训10-24
团队拓展培训感想08-16
拓展培训观看体会08-17
拓展培训心得总结08-26
拓展性课程培训心得07-06
拓展训练培训协议07-07
销售沟通技巧拓展培训10-23
户外拓展培训心得总结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