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教师工作总结

2024-09-22

1高中教师工作总结(共8篇)

1高中教师工作总结 篇1

目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4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8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45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57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58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75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88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98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99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14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28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

第10课 鸦片战争 143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54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67

第13课 辛亥革命 178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97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215

第16课 抗日战争 225

第17课 解放战争 244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5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56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76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92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93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315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326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38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339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351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68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369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83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399 说明

本书是为配合本社编写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而编写的供教师教学用的教学参考书。本书注重实用性,力图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本书内容主要分为教学建议和资料与注释两大部分。

本书按课文顺序编写,单元引言出现在每一单元的开始,对本单元的总体内容及教学要求进行分析。教学建议部分分为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学设计与案例、问题解答四个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建议,并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供教师教学过程中选用。教师上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作出调整。同时,需要提出的是对教材中【学思之窗】和【学习延伸】的答案提示仅供参考,有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看法。

资料与注释部分分为原始资料、课文注释、学术观点、图画说明和参考资料目录五部分。这一部分内容丰富,供教师备课时选用。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由富有教学经验的中学教师和相关领域资深的高校教师及教材编写者集体完成。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以课文先后为序):张洁、臧嵘、王富友、李卿、张淑兰、杨际平、余桂元、张国刚、赵利剑、陈梧桐、石国鹏、董丛林、宋京红、李伟科、郭文英、马执斌、胡京昌、张兵、纪连海、李隆庚、张爱民、张英、逯遥、姬秉新、孔凡君、金世佩、关劲松、袁腾飞、侯迎晖、韦娅、赵朝阳、王若梅、项东、饶莹、周启迪、陈其、刘颖、姜守明、薄海昆、姚岚、张韬、赵梅、曹卫东、黄光耀、李明、许斌、王咏梅、芮信、耿胜利、王耘、张振海、范多宝、陈春模等。责任编辑:陈其、李卿。审阅:李伟科、许斌。审定:朱明光。封面设计:林荣桓。

根据2006年新修订的《历史1(必修)》教科书内容的变化,我们对该书也进行了较大调整。参加本次修订工作的人员有(以课文先后为序):王富友、李卿、余桂元、薛志清、姚岚、陈其、韦娅、赵利剑、王耘、许斌、石国鹏、郭文英、胡京昌、纪连海、马执斌、徐雁、李伟科、芮信、逯遥、袁腾飞、赵朝阳、项东、张振海等。本书在修订过程中肯定还存在缺点和不足,恳请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联系电话:(010)5875869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1914室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邮政编码:100081。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2007年4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引言分析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本单元的引言用高度简明概括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的大致过程以及主要特点,从而使我们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宏观上有一个总体地了解和把握。引言的第一部分主要概括了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主要特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封建社会的政体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发展、完善与巩固的大致线索。最后一部分笼统地谈到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使我们对这一制度形成客观的认识,明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

在学习建议中,除了提供给学生的那些学习方法以外,更重在强调要打开学生的思维,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自己综合、全面认识历史和社会的能力,避免孤立片面地来学习和认识历史。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难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西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

这一时期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困难些。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补充适当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实物、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

在“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

在学习此目之前,可利用本课导入引导学生简单回忆原始社会的一些基本情况,如禅让制、部落中较为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等。目的是为了学习夏朝开创阶级社会各种制度做一铺垫,以便能使学生感受到夏朝政治制度的继承性与开创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到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自己也转化为夏国王。夏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② 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

这一部分内容同学们较为熟悉,可略讲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分析世袭制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深远的影响。从此中国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③ 夏商时期已经有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一些官职名称相对比较陌生。可以补充一些甲骨文的资料和具体的实例来加以说明,如学生比较熟悉的商朝著名的相伊尹、曾被商王封为“西伯”的周文王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已经相对成熟,主要职能的划分已经是非常清楚了。夏商时期,最高统治者为王,身边辅佐自己的重臣往往被赐予“相”“尹”“保”等官名,是当时最高的政务官。下面的官员可大致分为事务官(如臣、尹等)、武官(师)和史官(如卜、册、史等)三类。

在地方,夏商时期方国林立,周王或商王可封赐方国首领为“侯”“伯”等,并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如周方国的首领文王就曾被商纣王册封为“西伯”,并赐弓矢斧钺,赋予其征伐的权力。

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①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于周武王时期。这一部分内容重在引导学生分析周武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可以结合分封示意图,补充史料来引导,使学生明确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目的就是为了对西周境内“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地统治。商周时期统治者直接治理的城邦,也就是所谓的“国”其实很小,相传商初有三千国,周初有一千八百余国。最高统治者“王”的直辖版图也不大,孟子曾曰“汤以七十里而王,文王以百里为王”。因此对于“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周王则因循前代,用分封诸侯的办法来加强对它们的统治。即所谓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分封诸侯并非仅是周初的权宜之策,而是西周的一贯制度。到西周中晚期的时候,周王室还陆续分封了许多诸侯。如周宣王时期分封的申国和郑国等。

②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接受周王的册封和礼器,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如果诸侯间发生了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结和处理。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对于不尽义务或反抗的诸侯,周王有权进行处罚乃至征讨。

周武王死后,在周初的大分封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是周公。史称周公“立七十一国”,其中本家姬姓五十三,奠定了西周的政治格局。

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分给采邑;士以下不再分封。关于分封制的内容,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学习时最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如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等,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关于分封制的影响,可先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肯定它的积极作用。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加上礼乐制度的制定,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下来。这些受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的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③ 西周后期分封制的破坏。

分封制中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地干涉和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力量的发展与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力量强大的诸侯国。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逐渐失去了“天下其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春秋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

在“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① 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承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前者是针对嫡子而言,后者是针对众子而言。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可以以周公辅佐成王的图片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姬姓贵族娶妻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多在姬姓贵族女子中寻找。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

②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关于宗法制的影响,可以先提出设问,让学生试着自己分析,老师作补充并进行本课的最后总结。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1)本课内容主要讲述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重点是王位世袭制,分封制;难点是宗法制。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本课的整体出发,围绕本课主旨,突出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内容,并作到详略得当。

(2)新课的导入可由学生比较熟悉的“大禹治水”的传说开始,并由此引出“禅让”的含义。这可由学生来讲述。教师在处理“导入框”内容时要着重指出禹不仅继承了部落联盟长的权位,而且享有极高的威望。“这就为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和王位世袭的实行奠定了基础”一句话,就揭示了“导入框”与“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一目之间的内在联系。

(3)“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一目,教学中要抓准四个要点:①禹建立夏朝;②启开始确立王位世袭制;③夏商王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即带有神权特色);④初步建立了由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讲述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戴冠冕的夏禹》图画,并指出“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持的玉器;此图已不是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形象,而是表示其帝王身分。讲“王权的神秘色彩”时要引导学生看殷墟甲骨图及文字说明。

(4)“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五个要点:①分封制的实行(“封邦建国”),要结合“西周分封示意图”讲。②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是规定天子与诸侯的权力和义务)。③分封制的特点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④分封制的实质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王畿”由周王直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建立诸侯国统治,而周天子是天下诸侯的“共主”。⑤分封制的作用及利弊。

(5)“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一目是本课难点,本目教学应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上下功夫。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学思之窗]的处理

师:大家翻开课本第5页,请同学朗读[学思之窗]根据《史记》记载编写的历史资料。生:朗读。

师:资料中的伊尹是商朝的开国功臣和名相。请大家根据这段资料,思考:“商朝的相权有多大?” 生:权力很大。

师:是的,但你根据什么得出“权力很大”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材料的有效信息中,看看商朝的相具有哪些权力?

师、生共同归纳: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他参与制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甚至废立商王等权力。

案例二 “宗法制”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

① 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宗法制内容,使学生理解:宗法制是根据姬姓家族(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大宗、小宗,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其实质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

②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力求弄懂课文中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这句话:分封制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带有“家天下”的色彩,“国”乃是“家”的大而化之。从政权角度说,周王是最高统治者,是天下诸侯的“周天子”,是君臣关系;从宗族角度说,周王是姬姓宗族的大家长,与诸侯是兄弟关系或父辈与子侄的关系。③ 引导学生理解宗法制的作用:首先是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其次是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稳定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等级制度),从而加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从这段记载,你能看出商朝的相权有多大吗?

解题关键:本题旨在培养和考查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能否在解读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获取有效信息。

思路引领:首先是从思考题规定的设问角度从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再把获取的有效信息提炼、概括为答案。

答案提示: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解题关键:深刻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个概念。

思路引领:①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②细心审题,逐问作答。

答案提示: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特点是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学习延伸】

你能查查自己姓氏的由来吗? 解题关键:①本题旨在培养解读材料和查找使用工具书的能力。②读懂材料: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如陈姓、许姓。

思路引领:请在课后查找有关姓氏的工具书,查查自己姓氏的由来。答案提示:(略)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礼记·礼运》

夏启继禹位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夏商职官

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礼记·明堂位》

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

──《尚书·酒诰》

西周分封制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所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荀子·儒效》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春秋左氏传·僖公》

宗法制

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高祖迁于上,宗则易于下。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以上至高祖,皆为小宗,以其转迁,别于大宗也。别子者,自为其子孙为祖,继别也,各自为宗。小宗有四,大宗有一,凡有五。宗人之亲,所以备矣。诸侯夺宗,明尊者宜之。大夫不得夺宗何?曰:诸侯世世传子孙,故夺宗;大夫不传子孙,故不宗也。

──《白虎通义·德论》

惠之二十四年,晋始乱。故封桓叔于曲沃,靖侯之孙栾宾傅之。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惠之三十年,晋潘父弑昭侯而立桓叔,不克。晋人立孝侯。惠之四十五年。曲沃庄伯伐翼,弑孝侯。翼人立其弟鄂侯。鄂侯生哀侯,哀侯侵陉庭之田。陉庭南鄙,启曲沃伐翼。

──《春秋左氏传·桓公》

2.课文注释 关于王和帝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夏后启是实现我国历史上“五帝”时期向“三王”时期深刻转变的关键人物。“王和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黄帝的帝和帝尧、帝舜的帝一样,实际上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酋长的称谓;而夏、商、西周的王则是奴隶社会的专制君主”。虽然夏王朝的世系自禹始,但禹只不过是氏族社会最后一个最高首领,他为启建立王位世袭的奴隶制夏王朝奠立了基础。

关于王位世袭制

夏代从启至桀,共历13代16王,从王位继承顺序来看,有的是传子,有的是传弟,基本上是以传子为主。传子是不是传长子、嫡子,由于资料匮乏,尚难以推定。

„„

商代从汤至纣,共历17代31王。汤制定了兄终弟及再传兄子的制度,即兄死由弟继承,直到同辈诸弟全不在世,再由长兄之子继承。(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商朝的年代

课本上商朝兴亡年代依据2000年10月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阶段成果报告》,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灭亡于公元前1046年,也即武王伐纣灭商之年。

商王盘庚

盘庚为历史上的名王之一。一般把盘庚迁殷前作为商前期,迁殷后为商后期。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年表,盘庚迁都定在公元前1300年。课本上所述盘庚传位给他的弟弟,《史记·殷本纪》有记载说:“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商小乙崩,子帝武丁立”。这四代王中,有两代是兄终弟及的,只有武丁父子相承。

纣王子承父位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是父王帝乙的少子。《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帝辛就是纣,看来当时商王室已颇讲嫡庶,微子启为长子,因庶出不得立,纣为正后所生,虽非长子,却可以继承王位。

周武王

周武王继承其父遗志,终于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武王继任后,继续积极准备灭商。他任命姜尚为军师,负责军事;任命其弟周公旦为辅佐,负责政务;还任命召公、毕公等人为助手。他还营建新都──镐京。周武王抓住商纣王统治分崩离析的有利时机,率军东进,观兵盟津(今河南孟津),大会八百诸侯。这是对商朝的武力试探。孟津之会后二年,商朝统治核心严重分裂,商纣王彻底孤立,伐纣时机成熟。周武王亲率大军伐商,在盟津会合各路诸侯,联合西南地区和江汉流域的少数民族,公元前1046年与商军大战于商都郊外牧野。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所封采邑在周(今陕西宝鸡东北),因此称为周公。他曾作为周武王的主要辅佐,在伐纣灭商中立了大功。武王死后,“天下闻武王崩而叛”,危难中周公立武王年幼子诵为周成王。同宗管叔、蔡叔、霍叔勾结商后裔武庚叛乱。周公辅佐成王经过三年,平定了叛乱,又一次立下大功。周公借此又继周初武王分封诸侯,进行第二次大分封,据荀子记载“立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王族占五十三。姬姓和姜姓占据了周朝统治的重要地区,巩固了周王朝统治。后来周公又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进一步控制东方。他请成王到新都祀典,开始亲政。史书对周公评价很高,《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奄为东方与武庚共为叛乱的部族),四年建侯卫(指分封),五年营成周(东都),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西周分封

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诸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实际是其他一些较强大的部落或方国的首领。诸侯对天子保持着臣属的关系,要承担各种义务,如:镇守疆土,拱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等。周朝分封大多在周初武王、成王、康王时进行,称为“封邦建国”,目的是为朝廷建立统治屏障。

周初的主要封国有以下几个:

鲁国:是周公旦之长子伯禽的封国,建都曲阜。

齐国:是辅佐武王灭商的功臣吕尚(姜太公)的封国,建都营丘(今山东昌乐),后迁临菑(今山东临淄)。是当时比较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卫国:是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建都朝歌,主要统治商的遗民。

晋国:是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这里原是夏人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戎人也很多。燕国:是周的同姓召(shào)公奭(shì)的封国。

宋国:是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周武王利用他以统治商的部分遗民。这些国家在初封时,与周王室的关系较密切。西周还算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诸侯国与王室之间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所以逐渐形成诸侯割据的状态。

西周控制的地区

西周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远远超过商朝。《左传·昭公九年》引当时周大夫詹桓伯的话说:“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学者们认为,上述记载与考古发现的地理分布证明相合。西周控制地域应当是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最大的王朝。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和宗法制

周代的王位继承制度基本是承袭商末,但有了比较重要的发展,这就是在“文王世子制”的基础上确立了嫡长继承制度。所谓的“文王世子制”,就是周文王在位时确立武王为世子,文王不在国内,武王代行国政。这种世子制度当时还是处在初创阶段,武王死后由周公旦摄政6年,返位于成王时才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和预先册立太子的制度。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就是说,在后妃所生的诸子中,必须确定嫡后所生诸子的优先继承地位,而且要以嫡后所生的长子来继承;如果嫡后无子,在众多妃嫔所生的庶子之中,要择立妃嫔家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庶子作为继承人,而不以其是否年长。这种择立太子的标准一经出现,便在其后约3000年的时间内被遵守为正统的定规。(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至西周时期,宗法制进一步完备,与政治结合得更紧密,嫡长子继承制实行得更严格。《诗·大雅·文王》曰:“文王孙子,本支百世”。注曰:“本,本宗也。支,支子也”。郑笺曰:文王“以受命造始周国,故天下君之。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如缺嫡,其补充制度是“无适(嫡)则择立长,年钧(均)以德,德钧则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上述立嫡制度及其补充制度总的说来,比较完备,对于王位世袭起到了顺利执行的作用,对于稳定政局,动员统治阶级以全力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公社制中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的。其主要作用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以确立并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中的地位。此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以始祖的嫡长子一系的嫡系世代相承为大宗,其余各代庶子为小宗。庶子各在本支为大宗,其嫡子、庶子又分别为本支的大宗、小宗。如此推衍传继,嫡永为大宗,庶永为小宗,构成一个庞大的宗支网,状如树之干与枝的关系。周王为姬氏家族的大宗,就是所谓“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以周王为首,根据宗法制度的宗支原则与分封制度相结合,将他们的既得利益按照等级分配给各个姬氏家族。(《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宗法制的核心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嫡子,即兄长地位的不可动摇性。“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礼记》)。长子立为“嫡子”,为世代相传的大宗。而其余的庶子(即诸弟)即为别子,对长子来说是为小宗。从别子起要自立新宗,他即为这个宗的始祖,即“别子为祖”。别子的嫡长子也世代相传,“继别为宗”,也成了“百世不迁”的宗。而他的诸弟(庶子)不能继别,庶子之子也不能继别,只能继承自己的父亲(即庶子),即“继祢者为小宗”。(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至迟在周初已经出现了“宗子”“大宗”等名称。《诗经·大雅·板》中有“大宗维翰,„„宗子维城”,这里所说的“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宗法制度。有的学者认为,在有关商代历史的文献中,也可发现类似的记载。如《左传》所记的周初商朝遗民的“宗氏”和“分族”,可能就是指宗法制度下的血缘团体。但迄今对中国早期宗法制度的了解,主要还是关于周代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Ⅲ》)

3.学术观点

① 夏朝是否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这个问题曾经长期在我国学术界引起争论,有的认为夏朝只是一个传说时代的王朝,没有考古和古文字的实证;有的学者认为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第一个王朝,不仅史有记载,而且也有许多考古资料的实证。近年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遗物的发现,使得史学界大多数专家倾向于夏朝确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看法。例如: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古时代(上)》中认为:

“根据文献记载看来,我们同意夏代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时期的观点。这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关于禹传启的传说,文献中的记载是很不一致的,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中认为: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自禹至桀传17君,14世,共四五百年。夏朝的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四境‘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这里说的江指鸿沟水,„„济指济水„„河指今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之间的黄河;淮即淮水。由此可知,夏朝的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二里头文化时期是否出现了文字尚未完全肯定,但已有青铜器出现,包括爵、戈、镞„„,并发现了铸铜的坩锅、陶范、铜渣,经测定所出土的铜爵属于锡青铜,由此确定二里头文化属于中国早期的青铜文化。„„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大型宫殿遗址„„不同形制、葬式和随葬品的墓葬的存在,说明二里头文化时期贵族与平民的对立已十分明显。研究者一致认为二里头文化是探讨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偃师二里头遗址即是夏都阳城”。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张传玺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一文中认为:

“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国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代国王”。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也认为: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时建立起来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从那时候起,一直到现在,四千多年间,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次出现过奴隶制的政治制度、封建制的政治制度、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制度、人民民主制的政治制度等四种形态„„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即夏、商、西周、春秋时代,实行的是奴隶制的政治制度”。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Ⅲ》中载:

“夏中国古代的第一个朝代。根据文献记载和古代传说,随着中国原始氏族社会组织的逐渐解体,聚居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夏部族,通过与周围地区其他部族联盟的形式,首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王朝,史称夏”。

② “家天下”是从禹还是启开始?

关于我国“家天下”和“世袭制”究竟是从禹还是从启开始的问题,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任莉萍提出:“从禹建立夏朝到启登上王位这一段时期还是‘公天下’吗?既然禹已建立了夏朝,那就意味着在禹的时候已初步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来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因此,禹建立夏朝就标志着‘家天下’局面的出现。而禹死后,其子启登上王位,只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中的说法:“禹即位,立国号夏,夏朝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禹即位号称‘天子’,实际仍是一位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而不是国家的君王„„夏启即位破坏了军事首长由部落联盟酋长会议推举产生的‘禅让’制度,首领职位继承原则由推选变为选子,执行酋长会议意志的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开始变成国家的君王,夏启即位是一件标志着中国国家形成的划时代的大事”。古云天《谈谈“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过渡问题》中说:“把禹视为夏王朝的创建者,是因为当时的夏政权已经具备了一个国家政权的基本职能,但这个国家只处于草创阶段,很多制度仍不完备,禹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王,只有当启确立了世袭制之后,夏王朝才真正地建立起来”;“无论禹把王位传给了伯益还是直接传给了启,他都是中国历史上成功地培植家族势力、让家族势力把持国家政权的第一人。从这个角度说,‘禅让制’向‘世袭制’过渡,或者是‘公天下’向‘家天下’过渡是发端于禹而完成于启。„„他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我们只能说他努力地促使‘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变,而他的这种努力,终于在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的那一刻取得了胜利”。

③ 关于分封制始于何时问题。

以李志庭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分封之制,发端很早,相传禹时已经置有万国,至于商朝的封国,不但见诸古籍,甲骨文中也有记载。西周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的。”

以斯维至、田昌五等为代表的学者中,斯维至认为:“传说黄帝尧舜禹时代就已有封建诸侯的事实了。”“在原始社会时代,部落与部落之间本来也常常利用自然林为划分土地的疆界,那么说,黄帝尧舜禹时代已有封建了何尝不可。”“但是我们认为封建就是建立城邦国家,因此真正的封建至少要从夏代开始,夏代史料太少,可不具论。”“汤灭夏,武王灭商,在我国古史上是被认为‘顺天应人’的革命行动,其实它是我国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标志,因此我们暂时假定商汤周武是我国原始国家的建立,因而也就是封建诸侯制度的建立,是应该承认的。”斯维至又说:“我们不妨推断封建制度开始于成汤灭夏以后,武王灭商,它基本上继承了商的制度,因此西周以后封建制度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田昌五认为:“夏代是否有分封制,难以断言,即使有,也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就夏朝统治的全局而言,实带有奴隶制大家族联盟的外观,而这种联盟则是以夏后氏部落为主的地区性部落联盟蜕变出来的。”而“商代存在着分封制,特别是其后期,是不成问题的”。商代“‘外服’中的‘侯、甸、男、卫、邦、伯’就是由商王分封的诸侯,‘内服’中的‘百僚、庶尹、惟亚、惟旅、宗工’等,在王畿内也会有封邑”。

以朱本源、黄中业等为代表认为:分封制始于周初。

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强调的是诸侯国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封建一词中的‘建’字,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强调的是地方政权的建立。而分封与封建二词中的‘封’字,则把两者联系起来,同是指‘授土’”。从分封的情形看:“‘授土’、‘授民’为其核心内容。”“周初实行分封的直接结果,导致了周王朝地方政权机关‘封国’的建立。”而“在商代,商王朝所直接统辖的地区被称为‘邦畿’。邦畿之外,可谓‘方国’林立”。这些方国“当时多数尚未进入奴隶社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因而不断地对商王朝进行掠夺。”“从武丁时期起,商王朝经过长达一、二百年的对外战争”,“商代的侯国是商王朝对其四周方国进行武力征服的直接产物”。方国和侯国不同,其重要的区别,前者“对商王朝不存有任何的隶属关系”,而后者则“存有某种程度的隶属关系”。但商代的侯国同西周的封国又有其“本质上的不同”:“商代的侯国不具有商王朝地方政权的性质”,而西周的封国“在事实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周王室的地方政权”。

④ 西周封建论者对周朝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论点。

长期以来,我国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一般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应从春秋战国算起,其中又分为春秋说和战国说。现在大多数学者主张战国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具体年代为公元前475年。这一种观点是前辈史学家郭沫若等的观点。目前多采取这一观点。第二种是西周封建说,即认为我国自西周开始已进入封建社会,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等。第三种为魏晋封建说,认为迟至三国两晋我国才进入封建社会,持这一观点的有著名学者尚钺、王仲荦、何兹全等。

西周封建论者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有他们不同的解释。《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一书列举西周封建论的观点说:“大多数的西周封建论者都把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看作是中国封建领主制形成的重要标志。例如,范文澜认为,西周的‘天子、诸侯、采邑主都从分封里建立起自己的权力,形成一整套的统治体系’。王亚南把周在灭商后逐渐选择和创制的‘封建诸侯以屏藩周室’,分别等级和颁田制禄等一整套办法,概括地称为‘封建制度’。束世澂认为西周的分封既封赐采邑,同时又任命为地方官,这是采邑制的发展和领主制的肇端”。“西周封建论者一般都认为,宗法制度和封建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把宗法制度看作是中国封建制的特点。范文澜说,西周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统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里都是存在的,它对贵族领主来说是一种加强统治的力量,对农夫来说也是一种组织力量。王亚南认为,西周封建制和欧洲中世纪不同的特点,就表现在巩固专制主义的宗法组织上。童书业更径直把西周的封建制称作‘宗法封建制’„„因为它把‘宗法’系统扩大为政治系统,并与封建制度密切结合起来,构成宗法封建制的社会”。

4.图画说明 戴冠冕的夏禹

禹在历史上又称夏禹、大禹、夏后禹等。在古史中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并称“三王”。他的生平事迹与尧、舜分不开,是我国原始社会最后一位杰出圣贤首领,但又是我国阶级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者。从最近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报告》夏商周年表排列,他是夏朝第一个王,建立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这和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的说法是一致的。课本中所用“戴冠冕的夏禹”,用自《中华古文明大图集》,表示了他已是帝王的身份,而这和今浙江绍兴禹庙大殿正中所塑身穿华衮、双手捧圭、头戴冠冕大禹立像是一致的。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

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 这是一幅汉代画像石,见于山东嘉祥宋山1号小石祠堂。这是一座型石祠堂,规模较小。此图见于小祠堂的西壁画像,西壁画像仅有这幅周公辅成王和另一幅孔子见老子两幅历史故事画。画面正中座位上为幼年的周成王,旁有周公辅佐,主题为要求臣子对君上要像辅佐成王的周公一样忠心耿耿。

5.参考资料目录

①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② 韦庆远、王德宝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③ 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④《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⑤ 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⑥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⑦〔美〕张光直:《商代文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⑧ 许倬云:《西周史》(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⑨ 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⑩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争鸣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难点

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它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极具开创性。本课以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及其影响为中心讲述秦朝政治制度史。

本课引言内容是秦统一天下后,丞相王绾和李斯的一场廷辩: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这是关系到秦朝治国方略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一目,其内容讲了四点: ① 西周灭亡与东周开始,这对与上一课的衔接是有益的。② 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③ 战国时期大国称雄,但是出现了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得出这一历史结论的史实依据是:战国时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需要;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要求统一;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扩大,促进了最终的全国统一;各民族的初步融合,也为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战国后期以来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④ 秦灭六国,建立秦朝。

秦统一六国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增强是秦得以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用了10年时间,终于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本目最后着重概述秦的统一,从另一角度看,也是为了展现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一目,包含两部分内容,而核心问题和重点是君主专制。首先,“至高无上的皇权”主要讲了两点: ① 皇帝称号的由来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天下初定,秦王嬴政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先确定个名号。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王”,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自感功高盖世的嬴政,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其权势和地位。于是,他下令群臣议名号。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请上尊号为“泰皇”。但是嬴政并不满意,决定:“去掉‘泰’字,加上‘皇’字,采用上古‘帝’位的名号,称为‘皇帝’。”“皇帝”之称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课本第9页[历史纵横]栏中提供的历史材料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② 皇帝制度的创立

在确立“皇帝”称号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为了显示皇帝独尊作出许多皇帝专享的规定,包括:秦始皇自称为“朕”。此字以前任何人都可以用来表示“我”的意思,但是自秦以后成了皇帝独享的字。还有玺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以前一般人的印都可以称“玺”,但是现在只有皇帝的御印才可以称“玺”,而且只有皇帝才能用玉质的玺。另外,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史记·秦始皇本纪》)。“制”为皇帝涉及制度的命令,“诏”为皇帝诏告臣民的一般命令。

皇权至上、皇帝独裁,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充分体现了皇权专制的特色。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虎符由皇帝掌握,皇帝的话就是法律(“言即法律”)。公元前213年那场著名的宫廷辩论之后,秦始皇下令取消了殿前议事的制度。这样,秦始皇不仅集国家权力于一身,而且真正开始说一不二了。

总之,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央官制”主要讲述秦朝中央政权机构的组成,这主要讲了两点: ① 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有左、右二丞相。秦始皇时,王绾、李斯等先后任丞相。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故推断是秦始皇自掌军权。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后世习称“三公”。

“三公”之下为“九卿”。这里的“九”并非确数,言其“多”也。“九卿”是指“三公”以下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如掌管刑狱、司法的廷尉、掌管钱谷的治粟内史等。

②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秦始皇所创建的这套中央官僚机构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官职,如“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一目,是本课教材的一个重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本目主要讲了三点: ① 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春秋时期初设的郡县,大多设立在新吞并地区或各国边境线上,并由国君直辖。战国时代,首先由三晋建立起以郡统县之制,且设立郡县的区域也由边境扩展到腹地。秦国在兼灭六国的战争中,在一些新攻占的地区已设郡县管理。秦统一后,经过两次廷辩,秦始皇确定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秦朝在全国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郡下设县。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

② 郡县两级地方官僚机构的建立

郡,为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另设郡尉,负责军务,直接领兵;郡监(也称“监御史”),监察郡之行政,并有牵制郡守的作用。郡下辖若干县。县级行政机构由县令(不满万户之县长官称县长)主持政务,县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丞负责司法。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县以下是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详见课本第11页[历史纵横]栏中的材料。

秦时,户籍的保存与管理、赋税徭役的征调以及地方军队的基本编制都是以县为单位的。县级机构是秦朝实行统治最重要的一级机构。秦以后,郡制没有保留到封建社会后期,但县制却长期实行。秦朝县制机构管理的模式,对历代封建王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 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和作用

秦始皇所创建的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官僚机构组织十分严密,其特点是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这套官僚体制的建立,在全国确立起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这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

课本最后一段讲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应以以下两点作为本课的小结。① 利用课本第8页《秦朝疆域图》,了解秦朝疆域的形成

统一后的秦朝疆域非常辽阔,不仅占有原六国的土地,而且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使疆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国家的统一。

②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① 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选择重点要围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题(也是本课内容的中心),由此可确定“至高无上的皇权”和“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两目作为重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在讲以上两目,理解这一政治制度时务须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这两个概念搞清楚。

② 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参与,备课时要设计学生活动,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中,尽量使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探究由疑问始,故教学中要善于设问置疑,此其一。其二,要选择适当的学生活动方式,如投影(或制作软件)典型、简明史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又如在讲“郡县制”时可运用教材中“学思之窗”组织议论或讨论。其三,要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

③ 教具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要从本校实际出发,有条件的地方又要力求用好电化教学手段,使其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条件较差的学校可使用教学挂图,制作投影片;条件较好的学校可设计、制作教学课件。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关于本课导入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是在秦统一中国这一历史背景下实现的。本课导入可采取两种方法:制作“秦统一中国”的课件(地图),展现空间形象。该图应是彩色的,应该有动感,秦每灭一国,该国都应变成与秦同一颜色,最后由“七雄并立”的色彩缤纷归于“秦一统天下”的同一颜色。制作课件有困难的学校,也可制作“揭贴式”地图,效果也不错。或者采用本课导言的办法,由“到底是采用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廷辩导入新课。

案例二 讲述“至高无上的皇权”可用此课件(或投影)阅读下列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请回答: ① 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② 根据材料所含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③ 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④ 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说明〕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课件中设计的几个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可采用谈话、问答、议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最后可归纳总结出答案。

答案提示:

(1)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

(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3)皇位世袭。

(4)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案例三 在讲清郡县制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同学思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第一课)与本课有关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进行多角度的比较,例如:

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其二,分封的诸侯爵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等等。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本题是一道依据材料设计的问答题,旨在培养和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一要理解材料的历史内涵,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二要分析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思路引领:本题有两问,审题后要逐问作答。后一问贵在独立思考,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问题。答案提示: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反映了: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事无巨细,皇帝独裁;③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此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解题关键:这是一道比较分析题,解答好此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即准确理解分封制和郡县制这两个历史概念,以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知识。解题关键在于精心审题,明确试题的考查范围和重点,以及答题的要求。

思路引领:首先要概括指出分封制的特点,其次要从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不同的角度,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答案提示: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的,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

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学习延伸

想一想,人们对长城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你怎么看秦修长城?

解题关键:本题旨在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重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

思路引领: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对长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后,再探究原因,并概括说明自己的看法。

答案提示:原因:①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有变化。看法:①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长城的修建对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经济和文化,有积极的作用。②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③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长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④修建长城给当时的人民确实造成沉重的徭役和苦难,这也是文明演进所付出的代价。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秦议帝号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 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皇帝的行踪不可泄露

„„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秦群臣议治理国家问题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秦朝实行郡县制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三十四年,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

──《史记》卷五《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后之文人祖述其说,以为废封建,立郡县,皆始皇之所为也,以余观之,殆不然。《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宣公十一年》:“楚子县陈。”《十二年》:“郑伯逆楚下之辞曰:‘使改事君夷于九县。’”《十五年》:“晋侯赏士伯以瓜衍之县。”《成公六年》:“韩献子曰:‘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襄公二十六年》:“蔡声子曰:‘晋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三十年》:“绛县人或年长矣。” 《昭公三年》:“二宣子曰:‘晋之别县,不惟州。’”《五年》:“榖启疆曰:‘韩赋七邑,皆成县也。’”又曰:“因其十家九县,其余四十县。”《十年》:“叔向曰:陈人听命,而遂县之。”《二十八年》:“晋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哀公十七年》:“子榖曰:‘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晏子春秋》:“昔我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榖其县十七。”《说苑》:“景公令吏致千家之县一于晏子。”《战国策》:“智过言于智伯曰:‘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史记·秦本纪》:“武公十年,伐邦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吴世家》:“王余祭三年,予庆封朱方之县。”则当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史记》:“吴王发九郡兵伐齐,”范蜎对楚王曰:“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甘茂谓秦王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春申君言于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匈奴传》言赵武灵王置云中、雁门、代郡,燕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又言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则当七国之世,而固已有郡矣。

──顾炎武《日知录》卷22《郡县》

三十六郡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正义]曰:《风俗通》云:“周制,天子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左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秦始皇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县也。”

《汉书·百官表》曰:“秦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监郡。”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注文

秦朝的中央官制

„„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一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丞,官职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长史。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

──《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

秦朝中央、地方官的主要职能 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 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 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 太仆,秦官,掌舆马,有两丞„„

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 典客,秦官,掌诸侯归义蛮夷,有丞„„ 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 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

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有两丞、侯、司马、千人„„ „„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侯„„ 将行,秦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长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侯、千人。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

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内史、右内史。监御史,秦官,掌监郡„„

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

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关都尉,秦官„„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

──《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

2.课文注释

秦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战国以来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以及由于交通发达和物资交流,使各地区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因而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这一时期货币、度量衡不一,以及关卡林立、以邻为壑的政治上的分裂割据状态已严重地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统一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秦统一是通过长期战争实现的,在战争中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由于长期战祸,使人民饱受战争的苦难,人民要求统一。另外,春秋战国以来所形成的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有利条件。秦向西方和西南方发展,形成了诸夏和西戎、羌、西南夷的各族融合中心;燕赵向北方发展,形成了诸夏与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的融合中心;楚向东南、西南发展,形成了诸夏和百越、西南夷的融合中心。所以,战国后期以来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秦通过商鞅变法,在各方面发展很快,具备了实现统一的条件。政治上,秦实行“法治”比较彻底,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秦居关中又据四川“天府之国”,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战,兴修水利,拥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军事上,秦奖励军功,军队勇敢善战,加之又居险要,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外交政策上,秦灵活地运用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政策,有效地摧毁了东方六国的统治。最后,秦始皇在统一战争中也发挥了他个人的积极作用,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始皇嬴政

嬴政(前259—前210),秦庄襄王之子,生于赵国邯郸,亦名赵政。公元前246年即王位时,年仅13岁,由丞相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政。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开始亲政。同年,镇压了嫪毐(lào’ǎi)发动的叛乱。第二年,免去吕不韦丞相的职务,从此“独治其民”。

嬴政掌权后,重用尉缭、李斯等大臣,谋划灭亡六国的策略,任命王翦、桓(yǐ)、李信、王贲、蒙恬等为将军,展开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

秦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灭掉了东方六国。

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后,秦始皇就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南下攻打越族,当年就攻取东瓯和闽越,置闽中郡。在向南越进军途中,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公元前214年,取得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的地方,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公元前213年,秦迁50万人到五岭以南戍边和开垦,和越人杂处。同时,在西南地区开通道路,设置官吏,加强统治。在统一南方的同时,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河套以南地区。接着又夺取河套以北阴山一带地区,重设九原郡。公元前211年,又迁内地3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以北)屯垦。并在原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的基础上,修葺、增补、新筑,建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为了巩固统一,嬴政在李斯等人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主要的有: 建立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改“王”为“皇帝”。秦统一后,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大臣“议帝号”。他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后世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并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沿用“皇帝”的称号。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治、军事等。丞相之下设诸卿,分别掌管具体政务。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官员和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驰道。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加强思想控制。

以上这些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特别是焚书坑儒,毁灭了大批文化典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秦始皇还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赋税,造成“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的悲惨景象。

综观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十分明显。他统一六国,统一越族地区,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统治残暴,以刑杀为威,修建豪华的宫殿、陵墓,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据《史记·五帝本纪》注文中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为天皇、地皇、泰皇(即后来俗说的人皇)。还有说是伏羲、女娲、神农(《文选·东都赋》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五帝,按《史记·五帝本纪》注文中一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另一说是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他们都是传说中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秦的中央集权制

韩非总结战国诸子的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秦始皇根据韩非的政治理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集一切权力于皇帝,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下设中央政府,除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以外,还有将军(掌征伐)、廷尉(掌刑罚)、治粟内史(掌财政经济)、少府(掌山海池泽的税收供皇室的费用)、博士(备顾问)等官。地方政府设郡、县,郡有郡守(掌一郡政事)、郡尉(辅佐郡守并主军事)、监御史(监视郡守);县有县令(万户以上称县令,不满万户称县长,掌一县政事);各级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中央集权制的职能,主要是统治百姓,此外还有抵御外部的侵扰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利害冲突。中央集权制巩固与否的关键在于皇帝对法(法律、法令)、术(权术)、势(权势)、度(限度)的掌握和运用。如果皇帝能驾驭权臣、控制地方、管辖百姓,中央集权就是强大的、巩固的,否则就相反。秦末,中央集权运用失度,对农民的剥削压迫超出农民所能负荷的限度,结果农民起来摧毁了秦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和农民阶级的个体土地私有制。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与补充,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三十六郡

《史记·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都提到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把天下划为36郡。但都没有列举36郡的名目。《汉书·地理志》在各郡国下注称秦郡有36郡,包括《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所置的南海、桂林、象郡。于是长期以来对秦郡的设置过程和郡的名目存在着各种说法。1948年,谭其骧《秦郡新考》考证如下:

内史,为秦京师直辖区,体制与外郡不同,不在郡数之内。

始皇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36郡,按秦置郡先后,为上郡、巴郡、汉中、蜀郡、河东、陇西、北地、南郡、黔中、南阳、上党、三川、太原、东郡、云中、雁门、颍川、邯郸、巨鹿、广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砀郡、陈郡、泗水、薛郡、九江、辽东、代郡、会稽、闽中、长沙、临淄、琅邪(yá)。其中,黔中、广阳、陈郡、闽中补《汉志》缺。

26年后,增设4郡:南海、桂林、象郡、九原。

后复分薛郡置东海,分邯郸置恒山,分临淄置济北,分琅邪置胶东,分河东置河内,分九江置衡山等郡。这样,自内史以外,秦郡凡得46。

统一车轨、驰道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主要干线有两条: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齐、燕地区;一条向南直达过去的吴、楚地区。“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汉书·贾邹枚路传》)。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了一条由咸阳向北直通九原郡的“直道”。再加上修筑在西南边疆的“五尺道”,以及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的“新道”,就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并设有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休息,更换马匹的驿站。同时秦又规定车轮的间距为6尺,便利交通往来,促进了当时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政令的通达,军队的调遣,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统一文字

汉朝人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叙》里说,战国时期,各国“田畴异(亩,田亩大小不一样),车涂(途)异轨(车辆的宽狭不一样),律令异法(法令不一样),衣冠异制(衣服帽子的式样不一样),言语异声(说话口音不一样),文字异形(文字写法不一样)。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于是把原来的史籀大篆简化成小篆,由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这三部书既作为学童的识字课本,又是推行小篆的范本。那时候,因为“官狱职务繁”,迫切希望进一步简化文字。县吏程邈因得罪始皇,关在狱中,他经过十年的悉心钻研,造成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文字。秦始皇知道以后,很赞赏这种简化的字体,免了他的罪,升了他的官,把他编造的简便文字命名为隶书。隶书到西汉初年就通行全国了。隶书书写简便,跟现在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灵渠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一称湘桂运河或兴安运河。秦派兵进入越族地区时开凿。灵渠长34千米,其中4.5千米为人工开凿,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它沟通湘、漓二水,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成为联络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水路通道,是保证秦始皇统一岭南的一项战略工程。灵渠初名秦凿渠,或仅称渠。后因漓水上游为零水,亦称零渠、渠,唐以后始称灵渠。

灵渠的渠道工程非常艰巨复杂。灵渠渠道穿行于丘陵地带,坡度大,水流急,行船困难。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意将河道开凿得迂回曲折,以便延伸流程,杀缓流速,利于平稳行船。同时,每隔一段路程,设置一个“陡门”,又叫“斗门”,就是简单的船闸,可以启闭,以便分段拦蓄渠流,使水位逐段抬升或降下,船只节节前进,安然过山。这实际上就是现代的梯级船闸的设计方法。我国用这个方法开凿灵渠,比美国所修的巴拿马梯级运河早两千多年,它充分说明了灵渠设计者的匠心和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才能。

秦长城

秦统一以后,保留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方的长城,加以修缮和连接,建成一条西起陇西郡临洮,东至辽东郡的长城,长五千多公里。秦长城北边的一段,沿阴山山脉的狼山、乌拉山、大青山往东,经滦河上游直至辽东,位置在现在明长城的北边。秦长城遗迹,至今仍有残存,如山西大同北的“紫塞”,甘肃岷县城西,开城县北均有长城的遗址。这些遗迹有的是用土掺碎石子夯筑,宽窄高厚因地形而异,一般下宽5米,高约1~4米,夯层8~10厘米;有的用石块砌成内外整齐的城墙,保存完好的地段,有的高5~6米,下宽5米,上宽3米。长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到一定的防卫作用,但其作为伟大的建筑工程遗留后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

3.学术观点

① 关于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评价

以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为代表,持肯定态度。

《中国史稿》写道,秦统一中国,“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是有深远的重大意义的。”论者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中国封建社会曾经以它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中国古代史》指出:“秦统一以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三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以翦伯赞等为代表,认为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翦伯赞指出,秦对六国旧贵族进行了毁灭性的讨伐,“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封建社会的这一发展,意味着农民对封建土地所有者的人身隶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的放松,或者说是农奴制的废除”。但是翦伯赞又指出:“从封建领主制到封建专制主义的道路,是用农民自己的尸骨铺平的。在覆灭六国的残酷的战争中,以及在后来无止境的土木徭役中,死亡的农民是不计其数的,农民用自己的鲜血刷红了阿房宫,但他们得到的报酬是一副新的枷锁、新的剥削制度,新兴地主阶级的赋税和徭役,因此,在农民看来,这不过是以暴易暴而已。”

② 关于“三公九卿”的说法

后人习惯上用“三公九卿”概括秦汉的中央官制,学术界也长期沿用此说法,将秦朝在中央设置的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重要的官职,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置“九卿”。有学者则认为,秦朝的官僚体系实际并非“三公九卿”所能概括的。理由为秦朝并无“三公”,“三公”中的太尉是虚设的,相关史籍中均未见秦朝有一个太尉,在重大军事行动中也不见太尉出场,所谓“三公”,实际只有二位。到了汉代始有“三公”。而且秦朝也没有建置法定的九卿官,在丞相之下达到二千石的官员数目不止九人。

③ 关于“亭”的隶属问题

关于“亭”的隶属,学界始终有争议。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就此,有的学者认为“亭”统属于乡,是乡里之间的又一级基层行政组织;还有学者认为“亭”是与“乡”同级的地方政府,互不相属,“亭”,是属于治安系统的基层组织,为都尉、县尉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地方治安,及负责接待往来官吏,兼管为官府输送、采购、传递文书等。

4.图画说明 秦始皇像

秦始皇画像是著名画家刘旦宅于1959年参考《历代帝王像》的古画风格创作的。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或旒冕。冕是古代帝王和诸侯所戴的礼帽,旒是冕前后垂挂的玉串。按规定,帝王的旒应是12串,珠料是白玉。冕上的平板叫板,在冕冠两侧,还对穿一个孔,用来穿插玉簪,将冕冠与发髻拴在一起。在簪的一端,系有一根丝带,戴冕冠时,带从颌下绕过,再系在簪的另一端。在丝带经过两耳的位置时,各垂一颗黄色的珠玉,叫“充耳”。充耳挂在耳边,走起路来一晃一晃,意思是提醒戴冠的人勿听信谗言。“充耳不闻”一语,就是由此而来。与此相称,冕冠上的冕旒垂落下来,正好挡住眼睛的视线,叫“视而不见”,意思是说,戴冕冠的人不必去看那些不该看的东西。秦始皇身穿的冕服,按规定冕服上有12种图案,如日、月、星辰(取其照临意);山(表示稳重);龙(表示应变);华虫(一种雉鸟,表示文丽);宗彝(一种祭祀品,表示忠孝);藻(水草,表示洁净);火(象征光明);粉米(取其滋养);黼(fǔ)(斧形,象征决断);黻(fú,亜形,象征明辨)。鞋是红色的,叫赤舄(xì)。腰系黄赤大佩,长二丈九尺九寸。秦始皇腰间左侧戴有玉佩,是用白色玉石制成。当时的制度是“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另外,还佩戴一柄长剑。他目光炯炯,虎视眈眈,一副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了当年他威震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秦始皇画像现陈列在国家博物馆。

秦阳陵虎符

虎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拨军队的信物。虎符用铜铸成卧虎状,背有铭文,分为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半留存在朝廷,左半发给地方官吏或统兵的将帅。调动军队时,须由使臣持符验合方能生效。秦朝阳陵铜虎符长8.9厘米,宽2.1厘米,高3.4厘米,中分为二,左右半符各有错金篆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12字。用虎符调兵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

秦半两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以黄金(金饼)为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以铜质圆形方孔钱为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通行全国。同时,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半两钱直径3~3.6厘米,重8克左右,面铸篆书阳文“半两”2字,史称“重如其文”,即实重为秦衡制中的“半两”。这种圆形方孔币的形状一直沿用至20世纪初。

秦铜权

1991年在陕西华县赤水镇出土。衡器。高5.5厘米、底径9.8厘米、重2063.5克。权即砝码,秦权有铜制和铁制两种。此权身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40字诏书,并铸有阳文“八斤”2字,实测后推算,当时每斤合现今257.925克。

5.参考资料目录

①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②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版。

③ 白寿彝等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④ 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⑤ 林剑鸣、赵宏:《秦汉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⑥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⑦《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⑧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⑨ 白钢主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⑩ 郭志坤:《秦始皇大传》,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11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争鸣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12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人教网)高中历史:http:// 13 中国历史博物馆:http://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汉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难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学习要点。相关学习要点的表述为:“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汉至元,时间跨度大,内容繁多,平铺直述,线索难以清晰,特点不易突出。基于这种考虑,课文子目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虑,紧密联系上一课学习要点的内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承上启下地设置了“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两个子目。讲清楚这两个子目,学生既复习了始皇帝来历的旧知识,又了解了更多的关于皇帝制度在汉元期间的沿革变化以及君主专制一步一步演进的大致脉络;既能重温有关郡县制建立初期的史实,又能熟悉从汉至元郡县制度曲折发展的历程,进而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在汉元间的发展状况,分析中央集权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利与弊。讲清这两目,就能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最主要内容,进而也能从中找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相当丰富。以广义范围理解,它主要包括国体和政体,也就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和政权构成的形式。从狭义范围理解,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体制。它包括国家各级机关的组织结构、形式,职、权、责、利的划分和运用,以及各时期总的国家体制和诸如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监察、考试、选举、政党、财政、文教卫生、人事管理等制度。为了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本课又设置了第三目“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这一目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提示学生,政治制度不仅包括行政管理制度,也包括考试、选举、人事管理等制度;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让学生了解,由汉至元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

学习本课,需要掌握推恩令、藩镇割据、行省制度、丞相、三省六部制、察举制、科举制等名词与概念,了解汉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加强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解,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并进一步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高分析中国国情的深刻历史洞察力。

本课引言讲述的是有关西汉“七国之乱”的一段史实,揭示了西汉初年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国分权之间存在矛盾。教师可利用引言向学生提问,平定七国之乱后,地方分权的问题是否得到彻底解决?如果没有,汉景帝的后继者又是如何去削弱封国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汉以后的各代王朝,又是如何面对地方分权问题的。以此导入新课。

第一目“中央集权的发展”,是汉元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讲清楚与中央集权相关的政治制度,可为学生总结作史料铺垫,从而得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

教学本目,应注意以下问题的分析。①“汉承秦制”与郡国并行制。

“汉承秦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郡国并行制。汉仿秦制,实行郡县制,但同时惩戒秦不分封孤立而亡,又恢复诸侯王分封制。西汉初,郡设太守、国设相,作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后封国名存实亡。

② 汉武帝和“推恩令”。汉武帝是中央集权强化进程中关键性的人物之一。西汉建立后,很长时间里,封国的势力一直比较强大。大臣晁错为此请求汉景帝削去他们的“支郡”。晁错的父亲知道后,急忙从老家赶到都城,对晁错说:“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为何也!”晁错答:“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其父说:“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回去后老人喝毒药而死,临终时说:“吾不忍见祸逮身。”“七国之乱”后,虽然景帝采取了一些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但地方分权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汉武帝在位期间,采纳主父偃的献策,制定“推恩令”,在政治体制上实行强干弱枝。推恩的办法易于为有关的皇族所接受。推恩法不断加强了中央的统治,也不断削弱了地方的力量,这对于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教学本目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有关汉武帝大一统的内容,结合本目主题展开讨论。③ 节度使与藩镇割据。唐睿宗为了加强西部与北部边防,于710年开始设置节度使,以掌管地方军政。开元以后,唐政府在沿边相继设立了安西、北庭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经略使。节度使设置之初,对稳定边疆形势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募兵制的实行,使边将得以专兵,节度使的势力不断扩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尾大不掉,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不仅对参加叛乱的节度使不予追究,而且还任命安史旧部担任节度使。平叛过程中设置的节度使也大多保留下来。这样,藩镇割据的局面进一步扩大,史称:“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些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政府的节度使,但实际上“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④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这一部分内容较多,名词概念既多且难,教材没有充分展开,教师只需抓住中央政府从军事、行政、财政三方面削弱了地方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即可。

⑤ 行省制度的创立及意义。元朝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准备一幅今天的行政区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

第二目“君主专制的演进”,主要是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即朝廷内部的组织结构与权力之争。宰相固然是皇帝的附庸,但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下,因不同时期皇帝的能力与作为不同,其权力表现也会有所区别。宰相有时会极大地分割皇帝的权力,影响君主的专制。

教学本目,请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分析。

① 宰相。宰、相之名分别出现于商周及春秋之时,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后来,宰相一直沿用于整个封建社会。不过,除辽代设置“宰相”外,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② 三省六部制。教学中应注意分析其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可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的六部,则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使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③ 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宋朝时的三省六部有名无实。统治者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以进一步加强皇权。

④ 元朝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发展。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设立了中书省和枢密院,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军事机关。同时又设置了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的机构宣政院。

由于课文只正面介绍了中书省,教师可以重点讲述元朝中书省的设置及其特点,其他相关内容,如果学生不提及,教师不必展开。

第三目“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其实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一个侧面。科举制,是本目的重点。但是,唐以后科举制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课文并未过多展开。如学有余力,教师可参考本课“资料与注释”或其他资料,适当予以介绍。甚至可结合现今的高考制度,分析科举制的利弊得失。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1)本课时间跨度大(汉至元长达1575年)、内容丰富,要在有限的一节课内较好的讲完学好,实非易事。教师在备课中应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两条主线:中央与地方的争权斗争,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逐渐强化。三个方面:地方机构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选官制度的演变。理解这一点,对于教师从整体上设计教学,大有帮助。

(2)适当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或图表式教学法辅助教学(详见下列案例)。

(3)力求设计探究式教学案例。古人云:“疑为思之始”,探究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也就是要善于设问置疑。本课内容无生动情节可言,要在探究问题、深化理性认识上多下功夫。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可作课件或投影)

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北宋初,君臣讨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宰相赵普对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根据上引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① 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帝王易姓,战争不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赵普的看法是否正确,并结合史实说明之。

答:主要原因是“节镇太重,君弱臣强”。因为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唐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实际上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

② 根据赵普的对策,北宋初年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你能概括指出这些措施的两项基本内容吗? 答:首先从集中军权入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加强禁军;其次是派文官任地方长官,加强中央对地方军、政、财权的控制。③ 试扼要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和影响。

答:效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成功地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影响:逐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膨胀,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提示:回答此问要从课本中多渠道获取信息。] 案例二 元朝的行省制度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读《元朝行省图》和相关课文,获取图、文中的有效信息,并层层设问,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

① 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

学生从《元朝行省图》中应认知:元朝建立了幅员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一统局面。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② 行省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除以大都为中心的中央直辖区(称“腹里”)和宣政院辖地以外,中书省派官员往地方执政,称行中书省。元朝共分设11个行省,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由此,行省确立为地方行政机构。

③ 行省制度有何作用?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④ 行省制度有什么影响?

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明清沿用此制,至今“省”依然是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案例三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设计思路:在利用图示明确三省六部职权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其作用和影响。① 三省六部的分工与职权(可作课件或投影)

说明:三省分工明确(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互相制衡;三省长官集体行使宰相职权;尚书省下分设六个行政管理机构。

②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和影响

作用:第一,分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第二,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办事效率。影响: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它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备,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能说明些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要从相权与皇权关系的角度去说明问题。

思路引领:先要解读历史材料,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再针对所问作答。

答案提示:说明两个问题:①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维护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②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解题关键:这是一道大跨度、高概括的论述题,解答此题的关键首要的是精心审题:二是题目的时间范围是“从汉至元”;二是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即运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说明“皇权不断加强”这一历史结论。思路引领:一要依时间顺序(分汉、隋唐、宋、元时段)组织答案。二要运用相关史实说明结论的正确,作到史论结合。

答案提示:①汉武帝重用宠信的近臣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政,使决策国家政务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②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时三省长官相互制衡,集体行使相权。这样,就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分割宰相(中书门下长官)权力,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④元朝设中书省总揽政务,其长官中书令实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实际政务委以左右丞相等。但元朝后期相权大增,有时甚至威胁皇权。

综上所述,从汉至元,通过削弱相权使皇权不断加强。学习延伸

根据以上材料,想一想,这种措施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它有何利弊? 解题关键:解读材料,逐问作答。

思路引领:分三步,首先解读历史材料;再由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措施)概括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对“这种措施”加以评价。

答案提示:①特点:中央集权,即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②利:在防止地方割据势力上很成功。弊:过度限制地方权力,层层严加控制,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是北宋后来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此问答案学生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应鼓励。)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

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

(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五年)九月,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六百人„„

──《汉书》卷六《武帝纪》

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卷五三《中山靖王传》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宣帝地节三年置大司马,不冠将军,亦无印绶官属。成帝绥和元年初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哀帝建平二年复去大司马印绶、官属,冠将军如故。元寿二年复赐大司马印绶,置官属,去将军,位在司徒上。有长史,秩千石。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丞,官职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长史。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

按自魏晋以来,宰相但以他官参掌机密,或委知政事者则是矣。无有常官。其相国、丞相或为赠官,或则不置,自为尊崇之位,多非人臣之职,其真为宰相者不必居此官。

──《文献通考》卷四十九《职官·宰相》

按自后汉,时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尚书始为机衡之任。然当时尚书不过预闻国政,未尝尽夺三公之权也。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故何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簒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而所谓三公者,古有其官,虽鼎命将迁之时,大权一出于私门,然三公未容遽废也,故必择其老病不任事,依违不侵权者居之。

──《文献通考》卷四十九《职官·宰相》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甞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佗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平章事之名盖起于此。其后,李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谓同侍中、中书令也,而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然二名不专用,而佗官居职者,犹假佗名如故。自高宗已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其后,改易官名,而文瓘以东台侍郎同东台、西台三品,同三品入衔,自文瓘始。永淳元年(682),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始。自是以后,终唐之世不能改。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新唐书》卷46《百官志》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卷128 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

──《蔡忠惠公文集》卷18《论兵十事》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位版,流外较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事之笔;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补阙、舍遗改为司谏、正言,而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郎中、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秘书、殿中二省名存实废,惟内侍所掌,犹髣髴故事,九寺五监尤为空官。六统军十六卫,每遇大礼,朝会,但遣官摄事,以备仪范。天圣中,始以环卫官补宗室子,东宫官不常置,公主无邑司,节度使不食本镇租赋,藩府除授虽带都督之名,而实不行都督之事,京府以及四方大镇,皆有牧尹,而类非亲王不除。诸路无观察、采访,而观察、防御、团练、刺史,特以为右列叙迁之宠,虽有正任遥领,大率不亲本州之务。诸司使付,有东班、西班,又有横班。横班之有职事者,独合门客省、四方馆,略有典掌,其他悉无所领。此其大概也。至于官人授受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士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

──《文献通考》卷47《官制总序》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版位,流外考校,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司谏、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宋史》卷161《职官》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岁时劝课农桑,旌别孝悌;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凡法令条制,悉意奉行,以率所属;有赦宥则以时宣读,而班告于治境,举行祀典;察郡吏德义材能而保任之,若疲软不任事,或奸贪冒法,则按劾以闻;遇水旱以法振济,安集流亡,无使失所。„„县令,建隆元年,令天下诸县除赤、畿外,有望、紧、上、中、下。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平决狱讼,有德泽禁令,则宣布于治境。凡户口、赋役、钱谷、振济、给纳之事皆掌之,以时造户版及催理二税。有水旱则有灾伤之诉,以分数蠲免;民以水旱流亡,则抚存安集之,无使失业有。孝悌行义闻于乡闾者,具事实上于州,激劝以励风俗。若京、朝、幕官则为知县事,有戍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

──《宋史》卷167《职官》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国俗淳厚,非有庶事之繁,惟以万户统军旅,以断事官治政刑,任用者不过一二亲贵重臣耳。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金人来归者,因其故官,若行省,若元帅,则以行省、元帅授之。草创之初,固未暇为经久之规矣。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体统既立,其次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有宣慰司,有廉访司。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元史》卷85《百官志·序》

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元史·地理志》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至元三年,定一万五千户之上者为上州,六千户之上者为中州,六千户之下者为下州。江南既平,二十年,又定其地五万户之上者为上州,三万户之上者为中州,不及三万户者为下州。于是升县为州者四十有四。县户虽多,附路府者不改。上州:达鲁花赤、州尹秩从四品,同知秩正六品,判官秩正七品。中州:达鲁花赤、知州并正五品,同知从六品,判官从七品。下州:达鲁花赤、知州并从五品,同知正七品,判官正八品,兼捕盗之事。参佐官:上州,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中州,吏目、提控案牍各一员;下州,吏目一员或二员。„„六千户之上者为上县,二千户之上者为中县,不及二千户者为下县。二十年,又定江淮以南,三万户之上者为上县,一万户之上者为中县,一万户之下者为下县。上县,秩从六品。达鲁花赤一员,尹一员,丞一员,簿一员,尉一员,典史二员。中县,秩正七品。不置丞,余悉如上县之制。下县,秩从七品。置官如中县,民少事简之地,则以簿兼尉。后又别置尉。尉主捕盗之事,别有印。典史一员。巡检司,秩九品。巡检一员。

──《元史》卷91《百官志》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每岁仲冬,郡、县馆监课试其成者,长吏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行乡饮酒礼,歌《鹿鸣》之诗,征耆艾,叙少长而观焉,既饯而与计偕。其不在馆学而举者,谓之乡贡。旧令诸郡虽一、二、三人之限,而实无常数。到尚书省,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课试可者为第。律曰:“诸贡举非其人,及应贡举而不贡举者,一人徒一年,二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初,秀才科等最高,试方略策五条,其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贞观中,有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由是废绝。自是,有所趣向,唯明经、进士二科而已。其初,止试策。贞观八年,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至调露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始奏二科并加帖经。其后,又加《老子》、《孝经》,使兼通之。永隆二年诏:明经帖十得六,进士策文两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通典》卷15《选举》3《历代制》下

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每岁不过三十人,咸亨、上元中增至八十人,既而复故。开成间,连岁放四十人,俄仍旧制。太宗即位,旬日之间,放进士三十三人,经科百九十六人,并赐绿袍木简,未命官而释褐,新制也。咸平三年(1000),放进士四百一十四人,并九经而下,共一千五百四十六人。景德初,进士遂至七百八十三人,自是取人日益盛矣。„„

天圣中,初置武举,至皇祐罢,治平元年(1064)复置。制举自乾德二年(964)至治平,应诏人无定数。

──《隆平集》卷2《取士》

2.课文注释 郡国制

汉代地方政权组织。汉初,郡和王国同为地方高级行政区划,郡直隶中央,王国由分封的诸王统治,实行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汉初建立了许多诸侯王国,本来的目的是拱卫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但后来的发展却适得其反。诸侯王依恃其政治、经济、军事势力与中央对抗,并进而觊觎皇帝的位置,以致造成对中央的严重威胁。吴楚七国之乱以后,汉中央为了削弱诸侯王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使诸侯王不复治国,而由中央置国相以治民,职如太守;后又令诸侯王仅衣食封国的租税,王国实际上和郡无异。隋以后,废国存郡,虽封王带有郡县名号,但不回到自己的封地,在京师居住,享受一定政治经济待遇。明代曾分封诸王于各地,靖难之役后,也将权力收回。

节度使 官名。始见于唐睿宗时,以薛讷为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唐玄宗时在沿边地区设九节度使,赐给双旌双节,总揽一区的军、政、财、法事。安史之乱后,内地亦设立,辖境大小不等,因其权大,后多成为藩镇,并将此传于子孙或部下。至五代时废置不常。宋初皇帝收回兵权,节度使则成为勋阶。辽、金亦设,其权小于唐代。元代废。

行省制度

行省之制渊源于魏晋之行台。杜佑说:“行台省魏晋有之。大唐初,亦置行台,贞观以后废。”(《通典》卷22《行台省》)金于中央置尚书省,在全国襟带之地又置行台尚书省,除不置尚书令外,一切官属与中央同。但行台官品均低于中台一等(《金史》卷55《百官志一》)。元置中书省为中央行政中枢,于地方亦曰行中书省。此前的“行台”名义上为中央派出机关,至元代行省制度才完全确立为地方行政制度。当时全国除中央中书省直辖的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北部、内蒙中部东部地区称为“腹里”,以及宣政院直辖的吐蕃外,共分置十一个行省,其中在边疆地区还专设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四个行省。元的疆域十分辽阔,岭北行省的治所在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管辖范围除了蒙古高原外,北边一直到北冰洋;东北地区由辽阳行省管辖,省区范围向东北延伸到库页岛和北冰洋。江浙行省泉州路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琉球(即台湾)。西藏虽未设立行省,但属中央宣政院直接管辖,并在西部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设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在东部设吐蕃等路宣慰司,其下设若干万户府;还设置驿站、军站、派驻军队、征收赋税,等等。元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喇嘛教,国师八思巴就是吐蕃萨斯迦人(今西藏萨迦),因此元朝一代对西藏的统治与治理是很重视的。

行省的主要职官,每省设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左右丞各一人,参加政事二人。行省丞相、平章多由蒙古亲王充当,权力极大,“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元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的作用。因此,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实际上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朝与外朝

西汉自汉武帝时起,为加强皇权,便宠信近臣,令其充当中书令、侍中、给事中等高级侍从官职,出入禁中,与闻国政。这样,管理国家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以便皇帝控制,因而出现了“内朝”与“外朝”之分。由侍从皇帝的宫廷机构组织构成“内朝”,掌握了决策国家政务的权力;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构成“外朝”,却逐渐退居到仅只执行政务的地位。

“内朝”也就是“中朝”,《汉书·刘辅传》注引孟康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关于“内朝”和“外朝”的划分,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孟康此注,最为分明”。钱大昕还认为内朝、外朝之分,汉初是没有的。“至昭宣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腹心之臣矣。”钱氏说“史家未明言”。汉武临终前,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受遗诏辅少主。而宰相田千秋竟不得受遗诏。这件事无疑关系重大,它不仅表明已把宰相放在政治核心之外,同时也表明内外朝之分已经形成。

汉武帝用内朝官来压抑外朝官以侵夺相权,是汉代中央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宰相是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最高长官,为天下政本所在。汉武帝要加强皇权专制,自然会与宰相制度发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汉武帝便引严助、主父偃辈入值,参与谋议。自霍光辅政,至于东汉,遂成为外戚与宦官专政的局面。外戚当政者则加“将军”名号,宦官专权者又多加“中常侍”。不论外戚还是宦官,都是作为内朝官而专朝政的。

汉武帝鉴于汉兴以来丞相御史二府的职权过重,因而把处于身边的内朝私人秘书“尚书”官的地位提高,又相继设有侍曹、二千石曹、户曹、客曹。诸曹尚书多引用宦官或外戚担任,内朝近臣自大将军、太傅、侍中以下,常领录尚书事以参决朝政。而外朝的长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权逐渐为内朝尚书台所侵夺。所以,汉武帝以后以至成宣年间,是尚书势盛,内朝权重,与外朝的相府形成权力转移交替时期。

尚书本属于少府,从秦至汉武以前,不过是掌管往来章奏的小吏。但自御史变成监察官之后,皇帝的诏令等事,也成了尚书的专责。武帝时期尚书发展成宫中的重要机构,置尚书四人,分四曹以主众务。常侍曹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曹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主吏民上书事,客曹则主外国四夷事。成帝时又置三公曹以主刑狱事。显然尚书已由公文的传达机关进而为公文的处理机关。而且处理的结果,并不经过丞相,也无需和外朝的相府商讨,而是直接送呈皇帝。汉武帝一面提高近臣和内朝官的地位,使他们“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有时还让内臣严助等与大臣辩论,使“大臣数诎”。另一方面又压低丞相的地位。汉武帝所用丞相十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太尉“田蚡不足与计”。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所以当他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少有的。

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职掌朝政的实权,由外朝的宰相转移给内朝的尚书呢?主要因为:(一)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二)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三)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

尚书省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中枢机关。汉代设尚书台隶属少府,但自武帝以后即与闻政务,东汉更由其综理政务。魏始以尚书台为独立机构,国家正式政务中枢。刘宋时“曰尚书寺,亦曰尚书省”(《通典·职官四》),南朝梁时正式称省,置尚书令、左右仆射各一人,又置吏、祠、度支、左户、都官、五兵六曹。至隋唐正式确立三省制度,尚书省成为执政的宰相机构之一,主要职任在负责指挥执行各项政策,领导六部行政。其首长称尚书令,后因唐初李世民曾居此职,遂不再复设,以左右仆射为首长。唐高宗时改称中台,首长则称左右匡政,随之又改称南省,首长仍称左右匡政。武周时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其首长称文昌左右相。唐玄宗时曾改尚书省首长为左右丞相。又因其官署地处皇城,在太极殿之南,故有唐一代尚书省别称“南省”。至唐睿宗景云年间,尚书省降为中央的政务执行机关,不复有相府地位,其首长如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号,即不再为宰相之任。直至宋神宗元丰改制,尚书省首长左右仆射复为宰相,尚书省地位渐高于中书、门下二省。金代实行一省制,以尚书省为相府,尚书令总领纲纪,左右仆射为尚书省实际首长,为宰相之任。元代尚书省三置三废,基本上是中书省一省制,此后遂不复有尚书省之设。

三省

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由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尚书台发展而来,南朝梁时正式称“省”。但其成为正式政务中枢机构后,又为皇帝所不信任,曹魏时即以皇帝新的秘书机构秘书监改称中书省,以分割尚书省的权力。随着中书省权势日盛,皇帝又恐其侵犯到自己的专制大权,晋时即将皇帝身边的侍从机构侍中寺改为门下省,参与机密,出宣诏命。魏晋南北朝时,三省之制业已形成。隋正式确立三省同为相府,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格局。唐进一步完善,形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的权力运行方式,确立了三省相互制约的政府体制。但由于最高权力始终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最后决定权无不取决于皇帝,因此,事无巨细,遍经三省,往往流于形式,影响效率。故至中唐,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中书、门下二省渐趋合一。宋初虽置三省,但形同虚设,行政中枢为别置于禁中的中书省。宋神宗元丰改制,又复唐三省之制,至南宋,三省长官互兼,以尚书省为相府,实际上取代了中书、门下二省。辽和金初亦仿唐制置三省,金朝不久即行尚书省一省制,元和明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洪武十三年(1380)中书省亦被废。

中书省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政务中枢机构。魏始置,以秘书监改称而来。其首长称中书令、中书监,出纳王命,权尊势隆。晋时有“凤凰池”之美誉。北朝中书省虽不及门下省为尊,但仍得参与密议,号称“西台”,其首长有“西台大臣”之称。隋初因避祖讳改内史省,以内史令为首长。与尚书省、门下省共为相府。下设内史侍郎、内史舍人、通事舍人等数十人。唐武德三年(620)复称为中书省,唐高宗时曾改称西台,武周改称凤阁,唐玄宗改称紫微省,旋复旧称,其首长由内史令改中书令,再改西台右相、内史、紫微令、右相,至唐肃宗复称中书令。其下设有中书侍郎为副长官,中书舍人、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起居舍人、通事舍人等官亦属之。集贤书院、史馆等机构归其统辖。因中书省职在秉承帝旨,参与决策军国要务,故其地位显要。自唐高宗后,政事堂设于中书省,更显其权尊势隆。但随着翰林学士院和枢密使参与决策筹划,中书省职权也多归其间。宋代中书省仅掌册文、复奏、考帐等事务,但别置于禁中的中书省号称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为宋初之宰相府。宋神宗元丰改制,复唐三省之制,三省长官互兼,但以尚书省为重。辽初设政事省,旋改称中书省。金初亦有中书省之设,旋废去;元则以中书省总政务,为宰相府。其首长中书令例由太子兼任,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因元仅中书一省,故六部亦转归其指挥。明初曾仿元制,惟不设中书令,但至洪武十三年(1380)废省,此后不复有中书省之设。

门下省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中枢机构之一。由皇帝的侍从机构侍中寺改设。秦汉有的加官,掌殿内文书往来和侍从皇帝,故称侍中。东汉时置寺隶于少府,因其常在皇帝身边代皇帝披阅尚书奏事,渐有参与机密之权。晋始改寺为门下省,掌“尽规献纳,纠正违缺,监封玺书”(《通典·职官·门下省》),北朝尤重门下省,政出其间,其长官侍中为宰相之任,副长官黄门侍郎也有“小宰相”之称。隋沿置,与内史、尚书二省同为相府,其长官为避祖讳改称纳言,副长官仍旧,下有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给事中等属官,并统城内、尚食、尚药、符玺、御府、殿内六局。唐沿隋制而略有损益。曾有东台、鸾台、黄门监之改称,其长官称侍中,并相应有纳言、东台左相、左相、黄门监之改称。又其官署所设的位置,也有北省、左省之别称。下设给事中、门下录事、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拾遗、左补阙等官,并统起居郎、城门郎、符宝郎、弘文馆。在职权上,隋时三省尚无明确划分,唐则以门下省掌审议封驳。自唐高宗时门下省迁入禁中,与中书省渐趋合并,有中书门下政事堂之设。宋虽仍置门下省,但仅主朝仪等事务。宋神宗元丰改制后,门下省复唐制。在南宋时,三省长官互兼,中书、门下实为合一,权不及尚书省。辽及金初亦曾置,迨及金海陵庶人正隆元年(1156)废之。元明清皆无门下省之设。

六部

1高中教师工作总结 篇2

1991年, 魏孝良刚来哈1职当老师时, 还没人叫他“细”主任, 那时他穿着白衬衫、蓝裤子站在校门口迎接新生, 还被认为是工作积极的学长。进了教室, 新生才发现他已表情严肃地站在了讲台上, 没过多久, 学生就感觉到, 这个大不了他们几岁的小老师, 有一颗异于常人的细腻之心。

高考时, 魏孝良想选择师范专业, 可家里认为财会专业更有前途, 后来魏孝良考上了财会专业, 没想到毕业后还是当了一名教师, 魏孝良说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

●“小本儿”中的细账

哈1职的老师们怎么也不会想到, 魏孝良这个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 也没当过班主任的小老师, 所带的每一届学生都那么出类拔萃。

当班主任那会儿, 班里的学生都知道魏孝良有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儿, 由于经常翻记, 白色纸封皮总是被蹭得很黑, 被学生戏称为“小黑本”, 平常学生哪个方面做得不好, 魏孝良都会把具体时间、地点、事件记下来, 遇到合适的时机, 就会拿出“小黑本”, 把某个学生犯的错误一条条列出来, 如果看到学生身上的某个闪光点, 他也会记下来, 比如在公交车上某某同学给老人让了座……在这些细账面前, 学生也是心服口服。其实这些细账全装在了魏孝良的心里。

学生思佳不想上课, 准备编个理由去魏孝良那请假, 走出教室之前还和班长炫耀:“看我怎么把假请下来吧!”不一会儿, 他耷拉个脑袋回来了, 班长问他怎么了, 思佳说:“魏老师问我什么是会计。”“你答上了?”“没有, 他让我回来背, 背会了就给我假。”思佳背熟了, 又去了魏孝良的办公室, 可又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怎么没背会?”班长打趣地问, “不是, 这次魏老师又换了一个问题, 可我还是不会”。再去时思佳多了一个心眼, 除了魏老师提的问题外, 又多背了几个, 老师这次提的新问题他还真知道, 虽然魏孝良知道思佳请假只不过是个借口, 但还是给了他假, 不过这以后思佳再也没有无故请过假。后来那句“什么是会计”就成了班级流行语。

那时, 魏孝良住在学校宿舍, 几乎所有活动都和学生有关。如果学生有哪方面问题课上没解决, 就会跑到老师的宿舍请教, 如果过了吃饭时间, 魏孝良还会把饭打回来, 和学生一边吃一边聊。有时学生开玩笑说:“晚饭没地儿解决, 去魏老师那。”如果哪个学生常犯错误, 放学后也会被请到办公室“吃小灶”。时间太晚, 魏孝良还会打车把学生挨个送回家, 于是班级又多了一句流行语:要想有车坐, 就期待放学被留下吧。

魏孝良爱家访也是出了名的, 而家访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 那些年魏孝良共丢了3台自行车和一台电动车。利用周末、假期奔波几十里去家访, 也是常有的事。有时暑假酷热难耐, 学生本以为魏老师不会来, 而魏孝良总是满头大汗推着自行车准时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魏孝良一堂课的板书细致而系统, 这一点也让学生特别佩服, 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系统研究是很难做到的。作为2000级财会班的班长, 凯涛高三前学习并不用功, 虽然平时处得像朋友一样, 高三时魏孝良还是提醒他要抓紧学习。而当凯涛真正静下心来学习时, 他发现, 平时魏老师在课堂上细致的讲解, 早已印在他的脑子里, 稍一整理成绩就进步很快, 即使上了大学他学习新知识的速度也比别人快。而到银行工作, 他也差不多是第一个进入角色的人。上学时魏老师这门课的笔记他现在还留着, 凯涛说魏老师教给他的东西是受用终生的。那年凯涛所在班80多名学生, 有70多人考入了本科院校, 让人不得不佩服魏孝良的教学功力。

海燕曾经是魏孝良的学生, 现在又和魏孝良成了同事。一路走来, 海燕算是真正领教了魏孝良的细心劲儿。“有时累得不想再往前走了, 可魏老师还在后面推着你, 让你不得不继续往前走。”海燕刚当老师那会儿, 上课怕学生听不懂总是反复讲, 听完她的课后, 魏孝良说:“上课一定要写详案, 把上课中说的每句话都写下来, 写完后要检查5遍, 每检查一遍就把认为不必要的删去, 这样最后剩下的就是精华了。”每次海燕准备公开课时, 魏孝良会反复听, 反复研究, 有时海燕自己都觉得烦了, 可魏孝良还是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就是经过这样的过程, 海燕的课获得过很多奖项。

那时做“学会做事”的研究, 有老师讲到学会合作一课时, 认为这课也没有什么可挖掘的。魏孝良听到后, 这样建议:“你可以放两个视频啊, 一个是《亮剑》里合作才能取胜的片段, 一个是《红日》里不合作导致失败的片段, 一对比学生就知道合作与不合作的效果了, 然后再延伸到职场, 就能和实际联系起来了。”老师用这种形式给学生上了此课, 效果出奇得好。后来这个班的学生去某购物中心实习, 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让购物中心的主管都竖起了大拇指, 团队精神已经在学生心里扎了根。

●“细主任”的忙碌生活

2003年底, 魏孝良被学校任命为教务处主任, 后又兼任科研室主任。当了主任的魏孝良比以前来得还早, 走得还晚。几年下来, 魏孝良参与、主持的课题一个接着一个, 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早上当同事们上班时, 魏孝良已经来到办公室。“魏老师又一夜没走?”同事关切地问。“太晚了, 就在沙发上凑和了一宿。”不管多晚, 只要同事想和魏孝良商量课题的事儿, 他都会详细解答, 看同事们的科研材料, 不管文章多长, 他都会一丝不苟, 哪怕是一个标点。假期, 同事有关课题的事想问他, 去学校他准在。同事们都说“工作狂”这个称号安在他身上最合适。

其实魏孝良的忙碌和他总愿意思考是分不开的。刚当教务处主任时, 他觉得有些学科之间的界限很模糊, 比如“计算机维修”与“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差不多, 但却是两个专业。于是他就想能否让专业与工作岗位密切结合。于是他先向校长汇报, 然后制作了一份调查表, 发到师生手里, 收到反馈意见后, 他开始边研究边实验, 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去设计课程。经过5年的反复实践, 近30次的反复修订, 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工作过程”的中职专业课程体系, 并在全省推广。后来魏孝良又陆续主持制定了《财经类专业设置标准》《计算机类专业设置标准》等书, 由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时魏孝良已经注意到了教材与学生实际需求不配套的问题。他又把目光放在了开发校本教材上。虽然这只是教材建设的一小部分, 但因为符合本地特色, 一提出就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如, 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直没有“礼品包装”方面的教材, 在魏孝良的指导下, 她开始着手编写《礼品包装》一书, 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实际操作图, 资料详实, 容易操作。在这项活动中, 学校教师先后编写了21本教材, 统一按魏良孝的要求, 在设计上强调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新理念;在内容编排上取消“章节”, 改为“实际任务”;在版面设计上, 图文并茂。后来参与省里的科研成果评选, 其中有6本获得了一等奖。

在整个过程中, 魏孝良领导课题组制订了详细而又严格的管理流程。首先, 公布编写要求, 想参与的教师一个星期后把题目与章节拿出来, 并说明编写思路与内容, 审核通过后, 一个月内参与教师要拿出一章的内容, 如果合格, 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编写教材的全部内容, 然后请省市职业教育科研方面的专家进行集体论证, 论证通过后的教材才能拿到学校的实验班进行实践, 边实践边修改, 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有时关于课题档案整理和科研文体的写法教师们总是记不住, 于是魏孝良就编了一本《课题档案指导手册》, 详细说明了课题档案的内容, 包括如何写主卷、副卷, 主卷的体例是什么, 并在每项说明的下面都附上实例, 这些实例大部分都是魏孝良自己的文章。这本《课题档案指导手册》实用详细, 现已成为哈1职每位教师手中必备的工具书, 也让很多来校参观学习的同行爱不释手, 拿回去作为范本。

魏孝良身上有太多特质让人印象深刻。他对工作很细, 可他对亲人却很粗, 家里的大事小情, 几乎都由爱人来负责;他获奖无数, 也当了学校的中层领导, 但所有人还是叫他魏老师, 谁都没觉得他与以前有什么区别;他上课时对学生很严厉, 可课下他们之间相处得像朋友。所有这些特质让我们记住了一位严厉不失慈爱、细心不失大气、友善不失原则的优秀教师, 他的名字叫魏孝良。

采访后记:

1高中教师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教学改革  新课标

高中物理新课标改革中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够进行探究性教学。从当前的教育制度发展情况以及综合对比国内外物理教学模式的结果来看,实行探究引导教学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高中物理学习就是一个探究未知的过程。作为物理学科的本质属性,探究教学非常有必要纳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从学生内心激发起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促进高效教学的实现。

进行新课标改革就是要转变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要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高于“传道授业解惑”,达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法”的境地。学习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可能就是将枯涩难懂的物理概念、定义讲解给学生们。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让学生全面清楚的理解定义内涵能够独立实现外延的扩展。恰当的引入方法促进学生掌握定义的同时也调动其主动学习兴趣。为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掌握一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重视实验指导

只要教师细心,几乎所有的物理概念都能够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来化单调为生动。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认真关注,在现象背后总结得到结论,跨过本质来发掘准确的概念定义。学生很容易就会进入到教学情景中,记忆深刻也深化内容理解。

例如在讲到高中物理“弹力”部分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在讲台课桌上演示用弹簧拉动小车前进或者将弹簧压缩迫使小车后退的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弹簧发生形变的时候肯定会有一种力产生,进而使得小车能够前后移动。第二个小实验可以是固定小塑料直尺,用手按住一端,另一端放上粉笔头,弯曲后松开即可将粉笔头弹出。这个实验学生们一定有非常熟悉,但是具体内涵就不太了解。此时可以将物体形变后恢复会有弹力产生介绍给学生,自然就过渡到弹力概念。再有,在讲授重力加速度这节内容的时候,提到了失重和超重,学生们不易理解抽象的定义,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回家后乘坐电梯,在电梯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腿部较重,而在停止的时候会有发轻的感觉。将这种感觉带回来,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定义。

二、穿插类比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都可以采用类比教学法。新课标的指导中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通过类比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通过类比也能允许学生自我总结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类比方法可以用于导学,将类比作为通向新领域的一座“桥”,从形象理解的国度进入到抽象严肃的土地,进而掌握定义的核心与精髓。

高中物理在讲解电势能的时候,教师可以同重力势能进行类比教学;在讲解磁感应强度这部分的时候可以类比电场强度内容;电流类比于日常生活中的水流,每一个小水滴都是一个电子,水滴的定向移动就是水流而电子的定向移动就成了电流;交流电也可以同音叉的震动相类比,音叉左右移动就如同交流电知道正负交替。

三、课堂设疑教学

设疑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环节设置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在自己主动思考后就能够加深对相关内容的印象和理解。设置疑问可以将学生带领到教师设计的思维情境,笔者在很多内容讲解中都会采用。

例如在讲解“镜面的全反射”时,可以将大鱼缸搬到教室,同时用一束激光从空气中照射进水里,随着入射角度的慢慢增大,水中的光路也会相应移动。到一定的角度时候水中就看不到折射光了。此时可以问学生:光线跑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消失了呢?学生自身的表现欲望会促使其发动脑筋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问题的解释,最后教师将全反射的定义加以描述就使得学生能牢牢记忆。

四、联系生活教学

高中物理学习有着密切联系生活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课程中需要讲解的内容。教师将生活中某些现象的本质归纳导入到联系生活教学法,仿照日常思维的接受顺序来实现定义的“重走长征路”。这样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简单理解复杂的概念。

例如在讲到“加速运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联系到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的过程:是逐渐又慢到快的过程,这个加速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不断增加,那个值就是加速度。如此引入课堂,学生就能够理解到加速度就是额外加在原来速度上面的一个值。

五、积极扩展教学

物理课程学习的抽象性,学生们都是有了解的。抽象的定理公式能够严谨地表达出科学道理,是数学计算出来的,但是其抽象性也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到扩展教学法,将所讲内容的外延扩展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具体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理解。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只是笔者在新课改背景下采取的,事实证明也是高效的。此外的教学方法还有模型分析法、想象分析法、亲身体验法等。不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要在新课标改革的指导精神之下,尽量采取适合学生心理并且符合客观规律的方式。教师应追求教学方法的直观生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奕江.试论高中物理教学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42-43

[2]龙蛟.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等效思维解题方法例谈[J].大观周刊,2011(41):88-89

1高中教师工作总结 篇4

一、师德为先——爱是教育的基础

师德为先,是高山仰止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生物教师热爱生物专业,热爱生物教学,热爱每一位学生,底线是绝不伤害。所以,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热爱生物专业,热爱生物教学的能力。将全部身心投身于生物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生物教学模式的探究,不断夯实理论基础;灵活运用专业教学策略,如: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重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保持课程内容适当开放,及时吸收生命科学研究新进展新成果;具有过硬的实验操作基础和动手能力,熟练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有创新意识,有为弘扬生物学知识以及生物学的进步奋斗终身的思想和行动。

2、热爱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对学生多一份热情、多一份关爱,那么他们的未来就多一份希望、多一份成功。爱学生,要捧出一颗至诚的心,这颗心给学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课上和课下要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对质疑请教的学生、倾诉烦恼的学生,要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学生有了错误,就事论事,不讽刺挖苦,给学生以真正的人文关怀。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使学生具有迎接未来,勇于接受挑战,谋求生存发展的心理准备和本领,这将是学生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

二、学生为本——沟通是教育的桥梁

学生为本,是良好教育的开端。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生物教师以学生为本,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底线是尊重学生。所以,沟通是教育的桥梁,没有沟通就没有理解和信任。

1、以学生为本,先成“人”,后成“才”。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对学生个性、爱好、兴趣的培养,把“成人”、“成才”作为教育质量的标准;及时反思、总结、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由单纯知识传授变为传播探究、创造的方法;尊重学生启迪心智,挖掘潜能调动兴趣,重视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自然的意识和行为。

2、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学生产生问题时,能熟练运用教育、管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知识,真正深入他们心灵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对有精神问题的学生,时刻关注他的状态,安排同学与之交朋友,及时与家长联系,使他们能正常完成学业;对于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及时处理发生的突发事件,使学生转危为安,也使学校避免了巨大的损失。在平时与学生相处时,通过情感的纽带,架起心灵的桥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道理,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成为能够挺起胸膛、昂首阔步的人,使他们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坦然面对困难,健康、自信、快乐、有尊严地生活。

三、能力为重——质量是教育的生命

能力为重,是实现目标的捷径。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生物教师以能力为重,不断夯实专业基础和教科研能力,底线是不误人子弟。所以,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未来。

1、以能力为重,夯实专业基础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教学中提倡有效学习和“特色”教学,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逐渐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整体把握教材、课标和考纲,明确目标分清层次,抓住最本质的教学内容,科学组织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教书育人,用自身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教学基本功;注重运用多种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时进行自我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强化质量意识,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2、较强的教育管理能力。通过科学管理,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与作风,如:主动学习、自主管理、默契合作;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结合学科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班级持续进步地和谐发展;重视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了思想健全、道德高尚、才能卓越的优秀人才。

四、终身学习——发展是教育的灵魂 终身学习,是教育效果的天平。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生物教师持续不断的进行学习,努力提升个人修养和素质,底线是培养合格公民。所以,发展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

1、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和素质。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坚持到一流学校和兄弟学校听课,虚心向他人学习;在教学中善于融合当代国内和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真正做到生物课学生爱上,教师的话学生爱听。

2、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技巧的训练指导能力。只有自己不断学习才能丰富方方面面的知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者。如:坚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方法来指导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重视个别辅导;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技巧的训练和指导。使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成为一名自觉的学习者,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自己事业的进步和人生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1高中教师工作总结 篇5

单元导读 《陈情表》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可亲情却永远不会被淡忘。在倾盆暴雨中,亲情是一把遮雨伞;在凛冽的寒风中,亲情是一棵挡风树。经历了狂风暴雨,我们的心灵为什么安然无恙?就是因为有亲情这棵守护心灵的大树。亲情让李密为尽孝而看淡高官厚禄,亲情让兵戎打天下的晋武帝为之动容。让我们珍视亲情,铭记亲情吧!

《我不是个好儿子》

我们成长,我们成功与失败,我们的身边永远有母爱的光辉照耀前路。母爱使我们产生尊严,产生自豪,产生激情,产生面对一切困境的信心和刚毅。母亲是我们灵魂里的意志。但母亲并不要求我们任何回报。而我们面对母亲,仅仅只能歌唱。她感化了我们,感化了人类,从古至今。让我们都爱我们的母亲吧!孝敬母亲,用我们能够的方式……

《项脊轩志》

亲情是系在古往今来所有人心灵中一条亘古不变的、柔软却坚不可摧的丝带。亲情是归有光踌躇满志接过的象笏;亲情是项脊轩外一树亭亭如盖的枇杷。“繁华落尽见真淳”,亲情在独抒性灵的笔端,最朴素也最美丽,最平凡也最深沉。细读细品令人“长号不自禁”。

《我与地坛(节选)》

1高中教师工作总结 篇6

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伺候/伺机 弥补/披靡 汗涔涔/岑寂 ......B.江堤/提防 谛听/剃头 昧心财/联袂 ......C.雪茄/商贾 沉吟/殷实 勾当/苟且 ......D.缜密/滇池 半晌/滥觞 暂时/称赞 ......【解析】 A项,读音依次为:cì/sì,mí/mǐ,cén;B项,读音依次为:dī,dì/tì,mèi;C项,读音依次为:jiā/ɡǔ,yín/yīn,ɡòu/ɡǒu;D项,读音依次为:zhěn/diān,shǎnɡ/shānɡ,zàn。

【答案】 C 2.(2013届威海高一检测)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烦燥 报应 贤惠 严厉 B.窟窿 军晌 纪念 离间 C.抽咽 松弛 袖襟 脉膊 D.委屈 混账 敲诈 厮打

【解析】 A项,燥—躁;B项,晌—饷;C项,膊—搏。【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周公馆里发生的一切,对鲁侍萍来说,宛如南柯一梦,她决定带女儿离开这里,离....开这让她伤心和怨恨的鬼地方。

B.为了娶那位名门望族的小姐,你们逼着我们母子俩离开周家。....C.在房贷利率问题上,市民不得不锱铢必较,因为选对了房贷产品,不仅能够省钱,....还能让家庭财务状况更加健康。

D.穆巴拉克黯然辞职后,阿拉伯世界民众受到鼓舞,针对各国政府的抗议示威活动不.绝如缕。...【解析】 A项,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B项,名门望族:指高贵的、地位显赫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C项,锱铢必较:形容非常的小气,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也一定要计较。D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个话剧团重排《雷雨》,开展送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目的是让青少年了解、接触话剧艺术,同时也给剧团年轻演员提供了实践的舞台。

B.通过老师对《雷雨》剧本矛盾冲突的分析,使我们认清了具有深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与罪恶。

C.真的并不一定就是美的,心理上真实并不等于道德的上善,何况周朴园的怀念还包含着虚假的成分。

D.昨日公布的“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物质名单”,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昨晚,不少网友通过微博表明了“到底什么才能吃”的疑惑与无奈。

【解析】 A项,语序不当,“了解”“接触”顺序应对换。B项,主语残缺,删除“通过”或“使”。D项,搭配不当,“表明”改为“表达”。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回答5~8题。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苦痛)哦!①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②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娃鲁,老爷。

„„

周朴园(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

鲁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惊愕)梅花? 鲁侍萍 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5.周朴园明明知道侍萍是一个仆人,却把她说成是“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从而美化侍萍,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联系周朴园性格理解这句话的潜台词,这是周朴园在粉饰自己的丑恶历史。【答案】(1)美化侍萍,从而维护自己的地位、身份、名誉。(2)弥补心灵的空虚,自我解脱。

6.鲁侍萍在与周朴园的交谈中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小姐”“也不贤惠”,并且“不大规矩”而贬低自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侍萍听到周朴园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满怀悲愤语带嘲讽,表面上好像贬自己,其实不然。

【答案】 鲁侍萍并不回避,表面上是贬低自己,实质上是揭露周朴园的阴险嘴脸。7.文中①②的“哦”分别表明周朴园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联系上文台词和舞台说明来分析人物心情。【答案】 ①处表现他内心的痛苦,②处表现他的惶恐羞愧。

8.“(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鲁侍萍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句中出现了两个“命”,可见鲁侍萍把遭遇归咎于命运,从“不公平”中又可看出她也怨恨世道的不公。

【答案】 侍萍一直在苦水中挣扎,她悲叹自己命运的乖戾,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

三、课外阅读

阅读话剧《日出》(片段),完成9~12题。

潘月亭 好了,我们是一个船上的人啦。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团结起来。这些日子关于银行的谣言很多,他们都疑惑行里准备金是不够的。

李石清(故意再顶一句)的的确确行里不但准备金不足,而且有点周转不灵。金八爷这次提款不就是个例子么?

潘月亭(不安地)可是,石清„„

李石清(抢一句)可是,经理,自从您宣布银行赚了钱,把银行又要盖大丰大楼的计划宣布出去,大家提款又平稳了些。

潘月亭 你很聪明,你明白我的用意。所以现在大楼必须盖。哪一天盖起不管它,这一期的建筑费拿得出去,那就是银行准备金充足,是巩固的。

李石清 然而不赚钱,行里的人是知道的。

潘月亭 所以抵押房产,同金八爷提款这两个消息千万不要叫人知道。这个时候,随便一个消息,就可以造成**,你要小心。

李石清 我自然会小心,伺候经理我一向是谨慎的,这件事我不会做错的。

潘月亭 我现在正想旁的办法。这一次公债只要买得顺当,目前我们就可以平平安安地渡过去。这关渡过去,你这点功劳我要充分酬报的。

李石清 我总是为经理服务的。呃,呃,最近我听说襄理张先生要调到旁的地方去? 潘月亭(沉吟)是,襄理,——是啊,只要你不嫌地位小,那件事我总可以帮忙。李石清 谢谢,谢谢,经理,您放心,我总是尽我的全力为您做事。潘月亭 好,好„„

9.请概括出潘月亭、李石清的身份、性格特征,以及两人的共同特性。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人的共同特性(不超过1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潘——银行经理;狡诈奸猾,投机倒把。李——银行职员;卑鄙阴险,别有用心。共性:尔虞我诈,唯利是图。

★10.(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4题)请逐一分析上文中四处舞台说明的作用。①李(故意再顶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潘(不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李(抢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潘(沉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有意再抛出事实,向潘施加压力,逼其就范,以便谋得升迁。②秘密被揭穿,惊恐,想对策。

③吹捧赞扬潘的能力,为下文表忠心、谋升迁做准备。

④对手下人乘机要挟谋利有些意外,眼下先稳住对方,有机会再除去他。

11.李石清在这段戏中采用的是以退为进的策略,请找出表现他讨好对方,表忠心和委婉提出要求这些心理的三句话。

①讨好对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忠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自从您宣布银行赚了钱„„大家提款又平稳了些。”②“伺候经理我一向是谨慎的,这件事我不会做错的。”③“最近我听说襄理张先生要调到旁的地方去?”

12.潘月亭察觉李石清偷看了机密得知实情后,虽采取拉拢手段,力图封住他的口,但也软中带硬。请写出对李石清施加压力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个时候,随便一个消息,就可以造成**,你要小心。”

四、语言表达

13.(2013届青岛高一阶段测试)依照画线句的句式,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在《雷雨》中,阶级冲突使夫妻相见不相识却相恨,父子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__,母子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兄弟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相认却相斗 不相亲却相怨 不相识却相仇

14.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 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字。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由高二(1)班演出。串联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解析】 写串联词,要兼顾上下节目的具体内容,使前后节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做到简明、连贯、得体之外,最后要有些文采。

【答案】(示例一)(1)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聆听一曲爱情与自由的赞歌。

(2)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离我们远去。遥望十里长亭,崔莺莺与张生正向我们走来。(示例二)(1)雷雨震荡,埋葬了旧中国一个错乱的时代;爱情悲壮,谱写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赞歌。

1高中教师工作总结 篇7

一、体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课改的成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发挥他们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对于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运行和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骨干体育教师的培训一直是课改的重点工作之一。但从基层体育教师反映的情况来看, 有些培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如, 培训时间短暂、蜻蜓点水, 很难产生明显效果;教学技能训练和课改理论学习互不相干, 先进的课改理论和具体教学实践缺少融合, 培训效果难遂人愿;培训形式单一, 受训教师听得多, 看得多, 动脑少, 动手少, 思维投入不足, 思想触动不大等等。

笔者认为, 由于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均衡, 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体育资源状况千差万别, 所以, 各地各校都必须从实际出发, 坚持体育课改校本化实施的道路。而校本化实施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和专业化, 在于体育教师是否具备因地制宜推进课改的能力和水平, 是否具备教学反思的习惯与能力。因此, 提升骨干体育教师的理论研修水平和教学反思能力, 提高他们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应成为高中骨干体育教师培训的侧重点, 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重中之重。

出于上述考虑, 本次河南省骨干体育教师培训进行了大胆改进。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上海华东师大进行, 旨在系统深入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提高教育科研以及课程实施的能力, 使受训教师的教育观念产生实质性突破。上海华东师大的教育专家们从基础教育改革、骨干教师成长、教师定位与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方式改变、重建课堂文化、学生评价与创新能力培养、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列讲座, 他们的讲座幽默诙谐, 深入浅出, 实例丰富, 理念先进, 使教师们受益匪浅。

第二阶段在河南进行, 由省基础教研室负责实施。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骨干体育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教学反思能力;具体研修内容包括如何把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如何实施体育新课程、如何确定选学教材与必学教材、教学模块的设置与计划制订等一系列专题;具体形式主要采取观看教学录像、分组研讨、专题发言、专家讲座、教学设计、说课答辩等。研修活动重点强调和要求学员们勤于动脑, 人人动手, 积极互动, 把听、看、写、说、辨贯穿于第二阶段全过程, 促使全体参与培训的教师都能有所受益, 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二、反思是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

以往的体育教师培训, 学员们接触到的讲座、报告多与体育课程相关, 但本次培训的第一阶段却全是关于教育改革的通识培训。效果如何, 一开始难以预料。但事后却发现学员们对本次通识培训评价很高。他们反映说:我们长期囿于体育学科的圈子内思考问题, 却很少能够站在大教育观、大课程论、现代学生观、大人生观、新成功观的高度和角度来反思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跳出本学科的小圈子, 借鉴整体教育改革的理念, 站在整体学校教育的高度上思考问题, 这给我们带来了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的机会, 也带来了审视、反思和推进体育课改的有益启迪。

第二阶段的培训令学员们难以忘怀。他们从被动接受培训变成了主动参与活动, 从只用耳朵听讲变成了必须动手写作, 从接受别人的理念变成了必须拿出自己的见解。这些变化令一些参加培训的教师感到“太累了”, 甚至反映“受不了”、“上大学时都没有这么努力过”、“累得脑仁疼”等等。但这些“感觉”正反映出我们体育教师的动脑习惯与反思能力比较欠缺, 也必须强化;也正说明本次培训的形式触到了体育教师的“痛处”和“短处”。

大脑“劳累”并非徒劳无功, 它带来的结果是可喜的。华东师大阶段的培训不仅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和课改理念的提升, 讲课专家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更使学员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震撼, 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积极投身课改的源动力, 他们纷纷表示回去后要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大干一场。

河南阶段的培训中, 学员们开始把刚听过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运用在教学设计中, 理论与实践开始发生亲密接触。省教研员刘俊凯关于《河南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 使学员从政策层面了解了河南省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要求。开封高中、焦作一中、郑州十一中、省实验中学、郑州一中等学校的课改经验交流, 使学员们进一步详细了解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的具体办法。全体学员分成六个小组进行模块教学设计与展示, 这使得学员们熟练掌握了教学模块的设置与制订模块计划的方法。培训中前一天才邀请赵超君老师对他今年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上的《体育教材分群与教学策略取向》一文做了详细的解读;第二天, 一些学员就开始尝试运用这一分群教学的思路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说课与答辩环节中, 培训学员们一个问题也不放过, 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到某一具体动作技术的名称规范, 从教学活动步骤的安排, 到讲解示范的教学行为细节, 你来我往, 唇枪舌剑, 有问有答, 碰撞中不时闪出火花。有的教师为了求证某个问题, 下课后还四处打电话询问。教学反思的习惯与能力在研讨、碰撞中开始逐渐生成。

问题研讨、教学设计、说课答辩的培训形式使教师们深刻感悟到, 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转换并非想象的那么难, 课改理念已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和干巴巴的文字, 它已经转变成课改动力悄然融入教师们的心中。他们深刻感受到, 专家学者的任务是从教育实践中发现和归纳系统的理论, 而教师的任务是把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 在实践中寻求理论通向现实的道路。任何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都必须经过教师大脑的理解以及在理解基础上的再加工, 而这一加工、反思过程正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这一理论和实际相互沟通、融合的过程将使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教师, 将使更多的教师有能力进一步丰富现有教学理论, 最终实现教师职业由“术”向“道”的升华。

三、让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体育教学的诸多特点造就了体育教师重视技能, 轻视理论;擅长身体运动, 缺乏动脑反思的习惯。这一方面提示我们, 以操作技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体育教学技能是体育教师的必备本领, 体育教师的培训不能脱离教学技能和运动技能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 理论修养水平和教学反思能力已成为制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河南省这次骨干体育教师培训中学员们所反映的“太累”、“脑仁疼”等现象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河南省本次培训活动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注重教师动脑、动手和反思能力的提升,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们从中深刻体会到:

1. 芬兰数学家弗兰登塔尔在谈到数学发现变成公式后的状况时说:“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课改专家认为, 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把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意在强调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活动的关键。其实, 对广大基层教师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许多基层体育教师往往把课改理论看成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使专家们“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

在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 我们应该努力践行的是, 不能让课改理论变成只是“看起来很美”的文字, 而是要让“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用火热的思考“溶化”课改理论, 用火热的思考搭建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我们不但要让理论看起来很美, 而且用起来要更美。

高中一册第1单元练习 篇8

1. He doesn’t agree ____ your plan, but he won’t argue ____ you ____it tonight.

A. to; with; aboutB. with; to; about

C. about; about; with D. with; with; about

2. ____ you fond ____ football match?

A. Do; of watchingB. Are; to watch

C. Are; looking D. Are; of watching

3. My dear, where have you ____? I’ve been ____ you everywhere.

A. gone; hunting for B. been; hunting for

C. gone; looking for D. been; looking at

4. ____ meet him at the airport, he had to get up early.

A. So as toB. In order toC. So thatD. In order that

5. You can come and stay with me for a few days as my friend Tom

____ I share the flat has gone abroad for a holiday.

A. whoB. whomC. with whomD. for which

6. ____ it is to go for a picnic on such a fine day.

A. What a funB. What funC. How funD. How a fun

7. The man who ____ in the wheel-chair seemed ____ the match very much.

A. sitting; enjoying watch

B. sat; to enjoy watching

C. was sitting; to be enjoying watch

D. sit; enjoy watching

8. After that we never saw her again, nor ____ from her.

A. did we hearB. we heard

C. had we heard D. we have heard

9. So little ____ agree on the plan that they could not settle their

differences.

A. did theyB. do theyC. they didD. they did not

10. You say he works hard; ____ and ____.

A. so does he; so do youB. so he does; so do you

C. so he does; so you do D. so does he; so you do

11. ——There is a hole in your bag.

——I know. I am going to have it ____.

A. mendB. mendingC. mendedD. to be mended

12. Have you ____ your new neighbour—Mr. Smith?

A. made a friend with B. made friends of

C. made friends to D. made friends with

13. I can’t imagine ____ that with them.

A. doB. to doC. being doneD. doing

14. I don’t think you have heard of him before, ____?

A. have youB. haven’t youC. do ID. don’t I

15. They treat the dog ____ a family member.

A. asB. withC. forD. to

Ⅱ.完形填空

New York, London, Paris and other big cities are exciting places to live in. There are __1__ interesting things to see and to do. You can go to __2__ kinds of museums, plays and films. You can also go shopping and __3__ thing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But 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in big cities, __4__. The cost of living is __5__, and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in some places of the big cities. Every year many people move to the cities, because they can __6__ find work there, to study at good schools, and to receive good medical care. But __7__ these people cannot find work or a good place to live in. Also, too many people in a small __8__ make it hard to keep the cities __9__ and clean.

Some people enjoy living in big cities, others do not. __10__ people move to a big city, they should think about the problems of living there.

1. A. manyB. muchC. littleD. few

2. A. every B. each C. same D. different

3. A. sell B. buy C. borrow D. lend

4. A. neither B. either C. too D. also

5. A. high B. tall C. large D. wide

6. A. hardly B. loudly C. carefully D. easily

7. A. always B. never C. sometimes D. ever

8. A. space B. island C. ground D. station

9. A. dangerous B. safe C. popular D. warm

10. A. Since B. Because C. After D. Before

Ⅲ.阅读理解

(A)

Dear Lucy,

The letter you wrote me on November 20 arrived here just three days ago. Mail service(邮政服务) between New York and Chicago should be better than that.

I’m glad you like your job, but I’m sorry you don’t like New York very much. You’ll probably like it better when you have more friends ther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invitation. I’m really sorry I can’t accept it. There will be 20 days for Christmas Day. My aunt will be here during the Christmas holidays, so I can’t go away. I’m sure you can understand me. I hope you can come to Chicago some time.

Sincerely,

Lily

1. When and where did Lily receive Lucy’s letter? ____.

A. In Chicago on November 20B. In New York on December 2

C. In Chicago on December 2 D. In New York on November 20

2. In Lily’s opinion mail service between New York and Chicago ____.

A. is not very good B. is better than before

C. should be the best D. has made better enough

3. If Lily’s aunt didn’t come to Chicago, Lily would ____.

A. not accept Lucy’s invitation B. go to New York

C. ask Lucy to come to Chicago D. go to visit her aunt soon

4. Lily is writing to Lucy mainly because ____.

A. Lucy will come to visit her some day

B. Lucy has few friends in New York

C. she can’t join Lucy for Christmas

D. she hasn’t heard from Lucy for long

5. From the letter above we can know that ____.

A. Lucy likes New York and her new job there

B. Lucy hasn’t been living in New York for long

C. Lily wants Lucy to come to Chicago for Chistmas

D. Lily has decided to visit her aunt at Christmas

(B)

Most American school students have a long summer holiday. It is usually from June to September. During this holiday students often travel or have summer work. Some students take courses(课程) in summer school. Mary spent her last summer in summer school. She studied two courses and she travelled with her family. They saw interesting places near their home in Seattle. Mary’s friend, Peter, worked at a gasoline(汽油) station during the summer. He sold gasoline and mended cars. He made a lot of money and saved nearly all of it. Peter is going to the university next year. He needs money for the university tuition(学费).

6. In America from June to September ____.

A. most students take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B. all school students are still at school

C. more school students stay at home

D. there are still lessons in summer schools

7. Peter, one of Mary’s friends, is ____.

A. a gasoline worker B. a car mender

C. a school student D. a university student

8. Seattle is the name of ____.

A. a summer school B. Mary’s friend

C. a gasolineD. an American city

9. What did Peter do last summer? ____.

A. He worked at a gasoline station

B. He travelled with his family

C. He studied in a summer school

D. He visited some interesting places

10. Peter saved nearly all of his money because ____.

A. he didn’t need to pay for anything

B. his parents asked him to do so

C. he needs money for his summer work

D. he needs money for the university tuition

(C)

Making friends is a skill like most skills. It improves with practice. If you want to meet people and make friends, you must be willing to take some action. You must first go where there are people. You won’t make friends staying home alone. Join a club or a group. Talking with those who like the same things as you do is much easier. Or join someone in some activity. Many people are nervous when talking to new people. After all meeting strangers means facing the unknown. And it’s human nature to feel a bit uncomfortable about the unknown. Most of our fears about dealing with new people come from doubts about ourselves. We imagine other people are judging us or finding us too tall or too short, too this or too that. But don’t forget that they must be feeling the same way. Try to accept yourself as you are and try to put the other person at ease. You’ll both feel more comfortable.

If you see someone you’d like to speak to, say something. Don’t wait for the other person to start a conversation.

Just meeting someone new does not mean that you will make friends with that person—friendship is based on mutual liking and“give and take”. It takes time and effort to develop.

11.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may be ____.

A. FriendshipB. How to Make Friends

C. Meeting New PeopleD. Facing the Unknown

12. You cannot make friends if you ____.

A. take some action B. go to the people

C. avoid meeting people D. don’t start a conversation

13. Friendship is based on ____.

A. self-confidence

B. meeting more unknown people

C. more talking and smiling to people

D. taking from and giving to people

1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____.

A. Making friends needs practicing

B. Making friends needs to be more active in getting in touch with

people

C. When meeting someone, make him feel nice and easy

D. Before making friends with someone, judge if he’s too this or too

that

Ⅳ.短文改错

It was Sunday. The weather was very good 1.____

that I wanted to play the football. My mother was 2.____

doing some washing, so I asked her to washing my 3.____

coats. Then I went to call Li Ping, but he is 4.____

reading and didn’t want to go with I. When I 5.____

called Xiao Ming, the different thing happened. 6.____

I felt very sorry because I only knew playing. 7.____

I should learn them two. So I returned home 8.____

quickly and did my homeworks. When my mother 9.____

saw I had done, she was very happy. 10.____

Ⅴ.书面表达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澳大利亚朋友David来信想了解有关北京为迎接2008奥运会而进行的城市美化工作的情况。请你根据下表的内容用英语写一封短信,并欢迎他届时来北京。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参考词汇:slogan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大学生的性教育下一篇:【职称英语学习经验】名师指导职称英语轻松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