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性教育

2024-09-22

大学生的性教育(共8篇)

大学生的性教育 篇1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

卢莉丽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摘要:笔者对河南省四所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闲暇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部分大学生对闲暇教育认识不足,对自身的闲暇生活安排不当;闲暇教育还没有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足够重视;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的自我教育作用不足。为此,学校、家庭和社会要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闲暇教育,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闲暇观念;学校要配合社会其他部门共同实施闲暇教育,同时要发挥家庭对大学生闲暇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要发挥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的自我教育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闲暇教育;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12-0128-02

自从1995年起我国实行5天工作制、起实行新的节假日制度以来,国家法定节假日(含周末)全年共116天。这意味着一般工作人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闲暇中度过。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闲暇时间更为充裕,寒暑假、各种长假、双休日加起来,每年有170天左右的时间处于休闲状态,接近全年时间的二分之一。除此之外,大学生正常的教学活动安排还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减少。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与其他一些必要的活动之外,大学生具有大量的闲暇时间,闲暇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品德塑造、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等诸方面的情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如何度过,取决于大学生的闲暇教育开展得如何。所谓闲暇教育,是指教会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充实个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的本领以及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个性的教育。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闲暇教育状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四所普通本科院校(河南大学、洛阳理工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学生的闲暇教育状况进行调查。

一、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现状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尽管在生活中有比较充足的闲暇时间,对闲暇生活期望值也较高,但他们对闲暇生活的自我感受并不乐观。由于他们对闲暇生活的片面认识和理解,使得他们不能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闲暇生活内容,这必将影响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目前,在大学生的闲暇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大学生对闲暇教育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对自身的闲暇生活安排不当

在对“学校对大学生进行闲暇教育是否需要”的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是必要的。他们主观上希望学校能对他们进行闲暇生活的管理与引导,从而提高自身的闲暇生活质量。但是,仍有35%的学生对闲暇教育认识不足,对自己的闲暇时间安排不当,放任自流。

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被调查的大学生的闲暇活动中,发展型的活动少,消遣型的活动多,尤其是上网成为大学生闲暇生活的首选内容。这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不合理的活动结构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闲暇生活的层次偏低,空耗型的闲暇生活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活动。例如睡觉、与人闲聊、逛街购物等活动在大学生闲暇生活中的地位仅次于上网、散步,成为他们休闲的主要方式,这种低档次的活动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这些纯粹打发时光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时间一长,会让一些大学生倍感空虚和无聊,导致他们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第三,大学生的闲暇活动大多都是通过学生自由组合成伙伴或独自一人方式进行的。上网、散步、睡懒觉、与人闲聊、逛街是大学生最经常从事的五项闲暇活动。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与自我的交流,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长期从事这些闲暇活动,易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并且易造成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胆小、害羞、孤僻、不善与人交谈等症状。在对“应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生活”的调查中,有9.2%的同学选择“说不清”;在对“学校、家庭对闲暇生活的态度”的调查中,有14.1%的同学选择“说不清”。这样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对于闲暇生活的安排是不理智的和欠自觉的。

2.闲暇教育还没有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足够重视

在调查中,18.2%的大学生认为家庭对闲暇教育不重视,17.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对闲暇教育不重视。调查还显示,目前一些学校的课外活动内容空洞、形式主义较为普遍,难以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22.1%的学生在闲暇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只有28.9%的学生从事勤工俭学。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活动设施、场所的短缺,以及设施和场所收费不合理等问题是造成大学生感觉学校不重视闲暇教育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只有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闲暇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而认为自己的闲暇知识来源于网络、书籍、同龄人、社会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分别是:29.7%、26.0%、19.9%和18.4%。

3.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自我教育作用不足,导致闲暇生活随意化

闲暇时间的增多,必然带来闲暇方式的多元化。大学生的闲暇欲望也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大学生的闲暇欲望想要顺利实现,需要一定的闲暇知识和自我教育意识来保证,否则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内心的欲望日趋多样化、更富有进取性,另一方面他们却又不知该如何实现和满足欲望,从而导致内心的矛盾、困惑和焦虑。调查发现,在闲暇生活中,大学生如果自我教育意识不强、作用不足,易导致闲暇生活随意化。

二、对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建议

从对大学生闲暇生活总体状况的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总体上是多姿多彩、积极向上的,但在闲暇生活的结构、闲暇活动内容的层次、合理安排闲暇时间的`自觉性等方面还存在着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说明,虽然闲暇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但这种可能性要通过教育引导才能实现。毕竟在现阶段,闲暇仍是对应于劳动而存在的(大学生的闲暇是对应于课业学习而存在的),人们(包括大学生)对闲暇的理解往往也不能超越休息放松、吃喝玩乐的传统观念。这就决定了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引导是一定历史阶段下实现闲暇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各种教育活动对学生闲暇生活的影响是零散的,不能起到自觉、全面地引导学生闲暇生活的作用,因而有必要重视和加强闲暇教育,使闲暇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1.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闲暇观念

闲暇观念和意识反映了人对闲暇的态度和看法,而态度和看法往往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反应。大学生闲暇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他们没有正确的闲暇意识和闲暇观念有关。所以说,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闲暇观念和闲暇意识是帮助他们合理度过闲暇生活的基石,是对大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如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校外文化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闲暇观念,开展有意义的闲暇活动。

2.学校、社会和家庭要互相配合,共同对大学生实施闲暇教育

首先,高校要成为大学生闲暇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大学校园里度过的,他们接触最多的也是学校里的管理者、教师、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以及大学课程。因而,高校作为大学生闲暇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对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引导作用,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对大学生进行闲暇教育。其次,学校要配合社会其他部门共同实施闲暇教育。当今,大学生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海洋中,毋庸置疑,他们的心理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面对开放社会的各种消极诱惑,对大学生的闲暇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学校与社会教育机关、社会教育组织、社会文化机构积极配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根据学校及其所在地区的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地开发和利用闲暇教育资源,多股绳拧成一股劲,为学生的闲暇生活提供更为广阔的智力背景和活动空间。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无声的熏染作用,因此社会尤其是文化部门要用高雅、健康的精神产品去引导人们的审美观,这一点尤其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再次,要发挥家庭对大学生闲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这样家长的闲暇意识、闲暇方式及家庭氛围就会对他们的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了培养大学生的闲暇素质,家长应成为高校闲暇教育过程的合作者。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和自己的能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其闲暇素质得到良好培养的环境。一方面,家长要强化对大学生的闲暇意识和闲暇观念教育,使其正确认识“闲暇”与“工作”、“学习”的关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地对待闲暇的态度;要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不拘一格地和孩子进行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把闲暇和自由还给孩子,帮助孩子发现和发展其兴趣、爱好、特长等,从而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要从语言、行为和道德等方面去弘扬真正的美,抵制低级趣味的庸俗之美。总之,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追求高品位、有情趣的闲暇生活;要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高雅脱俗的志趣爱好、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来引导孩子们的闲暇观念和闲暇活动,使孩子在美好的家庭氛围中得到熏陶。

3.要发挥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的自我教育作用

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没有认识到闲暇生潘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对闲暇时间的安排缺乏自觉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闲暇教育不仅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闲暇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充分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闲暇本身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赋予了人们在闲暇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取向,所以大学生也就应该成为自我闲暇教育的主角。在闲暇教育中,如果忽视了大学生自身在其中的主人翁地位,忽视了闲暇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内容必须得到大学生的认同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这一原理,闲暇教育的实效性是很难保证的。况且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大学生闲暇教育过程中,要由大学生自己选择、决定对闲暇时间的支配,注重大学生的自我决断和自我充实,由他们自己确定在闲暇教育和闲暇生活中的位置。在对大学生进行闲暇教育时,要以大学生的自主、自觉、自由为基础,将外因与内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闲暇教育真正地深人人心,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大学生的性教育 篇2

关键词:高校,性教育,人格教育,同伴教育

1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恋爱择偶现象面面观

处于青春期中晚期并进而走入成年初期的高校学生, 在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之下, 性心理得到显著的发展, 且成为其心理发展总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都从其异性交往状况、恋爱与择偶、性观念与性行为、性烦恼、性别角色的发展等方面呈现出来。

1.1大学生恋爱现象的普遍性与“跟着感觉走”的盲目性

在青年的人生发展课题中, 学习与同龄男女进行新的交往方式, 学习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 做好组织家庭的准备等, 都是重要的内容。恋爱是个体在性成熟和社会成熟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现的特殊的与异性交往的方式。它虽然不是以法律形式确定的男女之间的结合关系, 也不是在婚姻之下两性之间相亲相恋的特殊情感, 但是它与爱情、婚姻相联系, 是青年在组织家庭之前必经的历程, 也是青年必须正视并作答的重要课题。据2011年《信息日报》调查显示, 曾经、正在或者即将涉及恋爱的学生比例至少超过六成。这是大学生生长发育成熟、充满青春朝气活力的人生阶段的正常现象。但是言及恋爱的主观原因, 大学生自认为“为婚眼打基础”的仅占10%, “符合时尚”和“生活空虚, 寻找感情寄托”的占到14.6%, 而一半以上是“出于为对方所吸引”。

两性之间在本质上是相吸引的, 它常常来自于对方提供给自己的显而易见的愉悦。如果对方给自己以兴趣和赞许, 自身会因为感受到被关注和接纳而快乐, 进而会去享受对方的一些赏心悦目的个人特征。但是, 影响吸引力的有很多不易觉察的因素, 对此缺乏认识容易导致亲密关系的盲目性。诸如, 空间上临近的人更可能彼此相遇、熟悉并引发喜欢, 但也可能因为距离变化而走向疏远;相貌的吸引对第一印象的形成会产生重要影响, 但是漂亮的不一定总是好的, 或者是适合于自己的;越是得不到的越喜欢, 因努力克服障碍以实现期望的过程中感情日益强烈甚至偏执的现象, 在大学生恋爱中是客观存在的。

可见, 不同于成年期主要在共同交往生活中保持并深化的爱情特点, 青年的爱情主要在相互追求中形成和发展。而且, 这种感情自主性强, 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波动性。

1.2大学生性观念的开放性与性态度的矛盾性

性观念是人们对性的总的看法和态度, 其中包括对性生活、性心理、性行为、性道德、性文化、婚恋观等的看法和态度。它的形成对于人们自觉遵守社会性行为准则和性道德规范有着约束、促进作用。而且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 人们的性观念会有很大不同。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 性的领域首当其中受到冲击。考察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 很多调查呈现出趋于开放的情形, 现实生活中也突出地显示了这一特点。在2008年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中, 在征询高校学生对于婚前或婚外性行为的看法时, 学生表现出宽容态度的比例高达79%。他们认可“只要出于爱是可以理解的”、“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不可避免的”、“无所谓”、“要视不同情况”等观点, 至于所有这些特定情形之下的性行为是否与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相吻合, 则较少关注。这似乎是将性行为从社会范畴中抽离出来, 归于纯粹个人性爱的范畴。然而, 性行为有个人的一面, 也有公众性的一面。事实上,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与性行为有关的道德规范。无论如何, 人们都被一种力量强迫执行着性行为的准则。这种力量的体现就在于只有符合自己文化的性行为, 才被认为是自然和正常的。因此, 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看到, 不应将公众性的一面视为社会强加于个人之上的束缚, 而应把社会通行的规范与个人的行为模式协调起来, 这才能对社会有普遍适应性。如果一味强调“两个人的道德”而忽视社会的公德, 不仅是对个人的性爱感情, 更是对由性行为造成的个人和社会的后果的不负责任或者负不了责任。

与此同时, 我们选择相对的视角来观察大学生的性态度。当学生被问及“如果你得知你的恋人曾经和别人有过性行为, 你的反应是什么”, 表示“立即解除恋爱关系”的占17.3%, 认为“可以继续交往, 但是可能留下阴影”的占39.9%, 认为“过去无所谓, 关键看和自己交往以后的情形”的占39.4%, 选择“其他”的占3.3%。可见, 至少总体有一半以上会对此比较介意。这和前面的看法似乎形成明显反差, 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双重规范。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是在传统家庭中成长的, 而社会的变迁也不可能不对他们产生影响, 这一现象体现出他们内在的冲突。

2大学生对性教育的需求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生物性成熟基本完成、社会性成熟在进程之中的青年大学生, 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他们对性的感觉、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断觉醒, 对来自于异性的性刺激格外敏感, 也具有一定的但不是十分完整的、可能存在偏差的性知识。他们的性思维和性情绪比较丰富, 而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性控制力的性意志、性理智常常不够完善, 因此, 之间的反差容易导致发生困扰。在叠加上社会向着多元文化变迁, 人们的性观念也受到强烈的冲击, 极易产生冲突、迷惘和困惑。本文中分析的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恋爱择偶现象都提示了这一点。

青年大学生中间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因自我评价出现偏差, 认为自我形象低劣, 不接纳自我, 于是, 感觉自己缺乏对异性的吸引力, 用回避和过度的自尊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并且竭力掩盖内心的痛苦与失落;因缺乏与异性朋友甚至同性朋友适当交往的经验, 身心健康、人格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也不能从交往中学会辨识、读解对方发出的信息, 更难以区分什么是爱、什么是迷恋以及什么是身体发育带来的作为正常生理和心理现象的性欲望与冲动;因生长在一个多元价值观念的现实社会中, 在家庭和自己成长的文化环境里形成的性观念与开放、拓展了视野之后的迷惘成为强烈比照, 令自己无所适从。这些都提示我们合适的性教育相对于大学生需求供给不足的状况应该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步普及, 应该说性教育也受到关注并处于健康发展之中。然而, “谈性色变”的时代尽管已经成为过去, 但学校性教育中依然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形, 全国的发展也不平衡, 对大学生而言, 性教育的缺失依然存在。因此, 性知识的来源依然如同有关调查反映的, 最多的是自身同样迫切需要指导的同性同学或朋友, 另外还有网络或书籍报刊杂志。由于性知识的来源对性知识的真伪和正确读解会有很大影响, 因此满足学生需要的合适的性教育就成为已经进入成年期、接触社会性信息较多、性意识和性心理都比较活跃、性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性领域出现困惑和问题较多的大学生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3从人格教育的角度定位高校的性教育

以往说到性教育, 常常立足在于预防性偏差行为, 减少因“性”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其实, 性教育从本质上讲, 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一个生命体, 要发展成健全并且富有创造力地个体, 与性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性, 不仅指生物学意义, 更有着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多个层面上的复杂关联。因为人首先是作为男人或者女人存在于社会, 与社会紧密相连是人努力去寻找着与他人的关系和人类的一体性, 独特的个人和变化的社会环境所期望的理想模式相结合, 方才有了人的发展。性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产生社会和道德所接受的态度和行为, 学习成为一个合适的男人或女人, 它指引和发展两性之间的密切的人际关系, 指引着个体经由自我扩散走向自我同一, 促使个体成为一个整和发展的人。学习做人, 学习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是性教育的根本所在。

以大学生的异性交往为例, 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定阶段, 他们的性意识较之青春萌动的青春期更有自己的特点。有意识地观察、思考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渴望与异性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 关注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 是这一时期学生性心理的特征。不同于以往的年龄段, 高校学生所关注的异性交往包含了更多的社会因素。这一阶段的异性交往, 可以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心理需求, 诸如获得归属感和爱的满足, 获得性的满足感。异性、亲密关系人的欣赏与赞美, 是大学生非常期待的重要的来自于他人的肯定。当需要得不到, 不仅烦恼可能由此而生, 还会影响学生形成准确的自己觉察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我们不仅应关注性教育的意义, 还应关注针对大学生的性教育的支点的思索。大学生正在做着走上社会、独立承担责任、介入主体文化圈的最后的准备, 因此, 高校性教育的支点应该设置于帮助学生从一个准社会成员向着社会成员的胜利过渡之上。这不仅在性教育特征上体现为在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法理等层面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更体现在帮助大学生在保持自我同一感和自我意识的同时, 在更高的程度上自觉地和他人及社会发生相互关系, 学习做理性的决定。

还有, 从性教育的终身性出发, 高校性教育还应关注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和发展能力, 从而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 使之有能力在未来的变迁的社会生活中, 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成功地处理人生的各个阶段的课题, 健康地经历整个生命历程。

4推进同伴教育, 实现有指导的朋辈互助

所谓同伴教育, 是先对有影响力的个体进行有目的培训, 通过他们和与自己年龄相仿, 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人分享信息、观念或者行为技能, 以实现某方面的教育目标。据行为学研究表明, 如果信息的传递者经历相似并且关注的事情相同, 面临的问题相同, 接受者就更容易接受信息, 从而导致相关态度、信念甚至行为的改变。

受传统文化影响, 性教育一度让中国人“谈性色变”。即使在今天, 公开谈论性对多数中国人来说可能仍然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很多调查反映, 大学生性知识的来源, 无论男女生, 居首位的都是“同性朋友和同学”, 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这种现状。因此, 通过体现尊重和平等、形式活泼、参与性强等特点的同伴教育, 以交流作为核心, 目的不是去教导别人什么, 而是在彼此讨论之后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改变态度, 在灵活轻松的游戏和自由深入的讨论中, 使大学生坦然面对来自爱情、性、生命和成长中的各种挑战, 在性和生殖健康方面作出安全的、负责任的决定, 并在以后向其他同龄人传播所学到的信息,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性教育形式。

当然, 教育者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国外研究表明, 以学校为基础的恋爱与性教育可以减少青少年中较早和较多的性行为, 高质量的教育有助于推迟性行为的发生。高校应从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改变教育者向被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 通过交流、讨论、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 让师生、生生在彼此尊重、平等参与的过程中交换信息, 唤起共鸣, 改变态度,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薛二勇.英国“性与恋爱”教育国家标准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07, (10) .

大学生性教育研究现状的分析 篇3

性(sex),这个词,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著名的性学家金赛曾经指出:“人的性行为既是一种生物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作为一种能量必然要释放出来。而如何释放则主要取决于社会文化和社会影响。”

人口学研究表明,二十世纪的100年间,每过25年,少男少女的性成熟提前1年,上个世纪初性成熟期发生在十六七岁,世纪末已经提前到十二三岁。另一方面,青年人选择结婚的年龄则大大推迟。世纪初的时候是20岁左右,世纪末已达到26岁以上。从性成熟到结婚的这一段时间可以称为“性待业期”。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性待业期”已达到10年,甚至更长。在大学生“性待业期”如何构建全面有效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学校开展适合的性教育,营造和谐的性文化,提高大学生健康的性意识,提升性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负责任的性态度,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大学生性教育的研究

关于性的概念,从古至今诸多的研究者们都无法给它下一个标准的定义。经过研究者的不断争论和深入研究,目前对于性的普遍概念为:人类的性是以生物繁衍的机能为基础,受特定的社会关系影响和人的心理因素支配的复杂行为。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人类的性行为既具有生物的自然性,也具有社会性,包含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但是当今是否仍然以生物繁衍为性行为的目的越来越受到挑战。

国外现代意义系统的性教育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就开始得到重视,瑞典、美国、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推行性教育的国家,瑞典大学生性教育的开展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教育效果也是最好的。瑞典的性教育体制比较健全,如高校设立了性教育与咨询机构,制定了性教育指导纲要及相应的法律法规。1942年性教育被列为选修课程,1955争性教育又成为必修课程。1910年6月美国性与卫生联合会成立,1912年7月该联合会决定培养性教育师资力量,这标志着美国早期正规性教育的开始。此后,美国性教材教育迅速发展。1960年美国就有三所医学院开设有关性教育课程,而到1973年全美114所医学院中有110所开设性教育课程。由于具体目标、任务上的差异,美国关于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曾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派以美国性信息与性教育委员会为代表,提出“安全性行为”的教育目标,主张青春期性教育主要应教会学生使用避孕套,使他们在发生性行为时不致受到伤害;另一派以美国性健康医学研究所为代表,提倡以品德教育为基础的“禁欲方式”的性教育,即青春期性教育主要进行人格教育,促进学生保持童贞。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曾经占支配地位的“安全性行为”教育已告失败,目前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倾向于第二种观点。日本目前性教育是从小学一直教到高中,性教育的内容包含男女之间身体的区别、月经和怀孕的原理、避孕和性病知识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对起步较晚的目前中国的性教育事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启示。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性教育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性教育作为一个现代领域学科到二十世纪才出现。1912年,陆费连在《教育杂志》撰写“色欲与教育”一文,批评对“性”的消极抑制,主张积极地加以引导,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提倡性教育的最早论述。新中国成立后,性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特别是进入90年代,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思想开放,大学生的性意识、性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的学者和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加入对大学生的性问题的研究上,阐述高校开展性教育的必要性,大学生的性教育再次成为热点。1997年6月南昌大学学报发表了陈建华、陈川、邱红云的论文《对大学生性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这是国内首次对大学生的性意识状况作出的调查,而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相隔10年后,围绕大学生性健康状况的调查,主要有从性的伦理学含义来解读大学生性教育的南京师范大学梁德友撰写的《论当代大学生性教育》和湖南师范大学刘琼辉2005年撰写的《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及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性问题的湖南师范大学李美英2005年撰写的《大学生性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众多的研究中都纷纷揭示了当代大学生性现状,比如:在性观念方面,当代大学生性意识觉醒,但性知识贫乏,性生理成熟而性心理成熟严重滞后,性观念开放,贞操意识淡化,性传统价值观与当代多元化价值观并存;在性行为方面的调查数据结果不一,但从未婚大学生在读期间自愿发生的性交行为看,刘琼辉的调查发现有81.5%的男生和66.3%的女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或无所谓态度,有30%的男生和25%的女生承认有过性经历,有16%的恋爱学生在外租房同居,55%的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即可,24%的学生认为“性不可避免,是生理需要”。而在龚建林等人对广州地区高校学生的性观念调查结果中对婚前性行为的项目来看,只有12%的男生同意禁止婚前性行为,而只有24,5%的女生同意禁止婚前性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潘绥铭、杨蕊出版的《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历时10年,对大学生的性与爱进行了大样本的调查。

三、高校性教育研究展望

当前,在我国不少高校已逐渐将大学生的性教育引进了教育体系的内容,性教育既有课程化的实践,也有性教育社区化的探索。可以说这些方法和途径都是在大学生性教育事业上的有效探索。但高校性教育还没有充分从传统性观念中解放出来,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性教育仍然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多数性健康教育还处在“问题教育”阶段,即存在有了“问题”、出了“事情”再教育还为时不晚的教育观点。除此之外,性教育还受“无师自通论”“封闭保险论”“淫秽教唆论”等思想障碍的束缚。罗素曾指出:“道德家的目的之一,无疑是要防止我们为性问题所纠缠。事实上,如果我们把性搞得很神秘,那就会大大增强青年人对这个问题的自然好奇心。性的好奇心一旦得到满足,就会很快消失。因此,对性的问题最好告诉他们关于性的一切事情。”有些学校不希望学生为性问题所纠缠,同时认为大学生懂得多,这方面的知识不用传授。而实际情况是,大学生对当前我国高校性教育的现状并不满意,在评价目前我国高校性教育的状况时,82%的认为“太保守”。由此可见,大学生们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了解性知识的愿望,但作为教育部门或教育者来说,在这方面所做工作却是很不乐观的,除了一些医学和心理学专业外,大学一般都没有开设有关性教育方面的课程或讲座,真正把性教育当作一门大学生必修内容的更是凤毛麟角。海南省心理卫生协会汤笑教授曾说:“中国的课堂确实缺少正式的、明确的性教育,那些《生理卫生》教科书更多地成为学生的‘自习读物……”。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重视。

大学生的性教育 篇4

摘要:“90后”大学生为1990―1999年出生的中国公民,这一代人大都较强调个人价值、个性,本文通过家长认知程度不高、家长与学校之间缺少沟通、学生缺乏沟通意识、教师重视程度不高,对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教育目标一致、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对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又从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构建教师家长交流平台、开展家校活动、构建思政教育管理制度、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对融合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家庭教育

大学阶段的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之后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在实际进行教育时,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推动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发展,需要转变家长与教师之间教学意识,相互配合进行教育工作,保障思政教育运行发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一、“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

“90后”的群体属于比较有个性的群体之一,因为“90后”这代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其中“90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疏于管教,过度溺爱孩子,使得很多学生对家庭的依赖程度较深,独立性较差。尤其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开始离开家庭,进入集体生活,就逐渐开始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有些学生脱离父母的依靠,生活变得较为散乱,还有些学生比较自私自利,在集体生活中依然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他人考虑。还有些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有可能会受到一些负面消息的影响,导致思想道德素质下降。第二,还有的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疏于对孩子的教导与关爱,再加上“90后”孩子大多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有些孩子会较为孤僻自卑,到了大学以后,依然无法敞开心灵,很好的融入大学生活中,与集体和社会出现隔阂。这类学生通常也会内心较为脆弱,无法承受学校以及就业方面的压力。这都是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导致“90后”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二、“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面对“90后”大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的不足,我国高校就要为此做出努力,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想做好这一方面,首先可以了解清楚“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笔者认为,二者的教育目标一致、可以呈现出相互促进与互为补充的关系。

(一)教育目标一致

90后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到一起时,能够使教育目标一致,第一,由于大学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政综合素养,家庭教育的目标也是为了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进而教师在与家长工共进行教学工作时,能够按照同一个教学目标进行相关教学工作,发挥出思政教育的实际意义,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之后的工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学生在成长中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并且,由于现阶段网络环境较为复杂,学生在成长中受到多元化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进而进行思政教育、家庭教育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对学生思政综合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影响。

(二)相互促进

将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到一起时,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对90后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影响。在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分析时,需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由于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心理,进而在将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到一起时,能够提高思政教育效率,帮助学生提高思政综合素养。第二,由于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政品德,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与思政教育结合到一起,能够进一步提高教育有效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政意识,发挥出其中的教育意义,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

(三)互为补充

“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具有互为补充的关系,进而在分析这一内容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整理。第一,由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这一阶段的思政教育难度较高、系统性较强,应用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的方法进行教学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这一课程的重视程度,达到把控大学生思政能力发展方向的目的,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第二,从学校、家庭环境两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把控,家长、教师能够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思政意识变化情况,为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了解“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

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到一起时,能够了解“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第一,90后在成长中受到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并且现阶段网络科技不断发达,90后获取信息、交流、交往的方式都与传统方法不同,为了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需要从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两个角度分析大学生思想,在准确把握之后应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育,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满足思政教育需求。第二,由于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而将思政与家庭融合分析,能够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文化影响,推动教学工作运行发展。

(二)找到问题根源

“90后”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分析时,能够找到学生思政问题的根源,第一,由于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育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在对思政与家庭融合分析时,可以了解学生品德、性格的形成方式,教师在应用这一方法了解其中的问题之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帮助学生转变思想、性格等。第二,教育专家通过研究了解到,学生的在校表现能够直接反应出家庭环境、教育方式,进而在教育中对思政、家庭教育进行分析,能够提高教育有效性,推动教育工作运行发展。

(三)形成科学的教育体系

将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到一起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时,由于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在将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分析时,能够使这两种教育方法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推动大学生健康发展,发挥出思政教育的实际意义。

四、“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认知程度不高

现阶段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家庭教育时,存在家长认知程度不高的问题,第一,部分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了解到家庭环境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长久以来应用“重智轻德”的方法教育,部分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高,但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对学生步入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第二,部分家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课堂教学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求,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识不高,难以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质量。

(二)家长与学校之间缺少沟通

90后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时,存在家长与学校之间缺少沟通的问题,第一,由于大学生主要生活环境为学校、家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有重要的影响,虽然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其对思政教育方法了解不足,部分家长应用的教育方法与学生思政综合素养培养需求存在差异,降低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第二,部分家长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愿意配合教师进行家庭教育,但缺乏沟通交流平台,家长与教师应用的教育方法难以相互配合,降低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对学生思政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影响。

(三)学生缺乏沟通意识

在90后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中,存在学生缺乏沟通意识的问题,第一,部分学生由于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与教师、家长沟通意识不高,没有寻求教师的帮助,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到一起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向家长反应学生在校表现的方式,进而学生的潜意识中较为排斥这一教学方法,对学生思政培养有一定的影响,难以培养学生的思政综合素养。

(四)教师重视程度不高

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中,存在教师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将学生作为思政教学主体,教师没有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教师对学生思政心理不够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按照学生的心理进行构建,难以到达预期的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教学目标。第二,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工作的了解程度不高,在实际的教学中难以构建出综合能力较高的教学方式,甚至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五、“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在进行“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时,为了提高融合的有效性,需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第一,由于部分家长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难以将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到一起,降低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为了改善这一个现状,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需要教师为家长讲解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意义,并与家长加强联系,保障思政教育工作能够稳定运行,为学生思政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由于部分家长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思政教育不重要,为了保障思政教育稳定发展,需要教师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保障思政教育工作能够稳定运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念较为重要,为了保障思政教育工作能够稳定运行,需要教师合理把控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保障思政教育运行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构建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融合发展有效性,需要构建师生交流平台,第一,由于90后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有较高的期盼,为了提高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有效性,需要合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教师家长交流平台,全面性的了解学生的思政综合素养,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构建微信群,定期为群内分享思政教育方法,提高家长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家庭教育有效性,提高大学生的思政综合素养[1]。另外,为了提高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与家长构建良好的关系,从多方面分析学生思政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第二,为了发挥出家长教师沟通平台建设的实际意义,需要教师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思政教育意识,提高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有效性,保障思政教育运行发展,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家校活动

为了提高“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有效性,需要开展家校活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由于人们的思政意识会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进而为了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需要教师定期开展家校活动,提高家长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保障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够融合到一起,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另外,在开展家校活动时,教师能够了解家长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根据这一需求构建思政教育策略,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稳定运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由于大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为学校、家庭,进而家长、教师的思政行为表现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为了保障思政教育工作能够稳定运行,需要教师、家长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思政意识,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

(四)构建思政教育管理制度

提高“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有效性时,需要构建思政教育管理制度,第一,由于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到一起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应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思政教育难以运行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需要高校管理人员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约束,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例如:在构建管理制度时,为了满足思政教学需求,管理人员需要按照教学标准构建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思政教学质量。第二,在构建管理制度时,为了提高完整性,需要适当的构建处罚措施,管理[2]人员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对教学不规范的教师进行处罚,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达到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目的。例如:为了提高教师对这一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高校管理人员可以在教师会议中为教师进行讲解,并落实这一管理制度,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3]。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中,需要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在对这一内容进行分析时,需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由于教师、家长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之后,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设计思政教育方法,发挥出这一教学工作的实际意义,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习惯将自身放在教学主体位置,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心理了解不足,构建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需求不符,难以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之后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学生才能将自身问题与教师沟通,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构建思政教学方式,保障思政教育能够稳定运行[4]。第二,在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时,为了提高沟通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与家长紧密联系起来,从多方面与学生沟通,给予学生关爱,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并从适当的角度给予学生帮助,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发挥出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政综合素养[5]。

六、结论

综上所述,“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教学时,为了提高融合的有效性,满足学生思政教育的需求,需要教师先对现阶段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构建教学方法,发挥出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了解学生思政心理,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运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卢江涛,翟雨翔,党小勇。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以及95后大学生的思政意识[J]。教育现代化,2018,5(11):118―119。

[2]吴喜兰。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分析和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1):65―66+71。

[3]周洲。“南风效应”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OL]。艺术科技:1。

[4]祝文锦,段晓允。基于网络背景下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农家参谋,2017(22):115―116。

大学生的性教育 篇5

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CDIO的培养模式开展工作,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使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更加与时俱进,切合实际。CDIO模式中,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生命周期模型。

首先,构思(conceive)。在CDIO模式中,构思属于第一阶段,包括确定客户需求、企业战略、商业计划等使命愿景,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使命与目标的明确是最基础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后续几个环节的开展,在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作为辅导员我们首先需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思想,明确高等教育在大学生一生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大学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时机,同时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经历过高考的风雨洗礼,从高中苦读的校园环境进入到自由开放的大学,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新的起点,有海量的信息与新鲜的事物等待他们去探寻,四年中他们源源不绝的进行汲取与吸纳,而这些不会随着大学的结束而中止,相反会渗透在今后生活的点点滴滴,乃至贯穿其一生,因此高等教育既是阶段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以此为出发点,作为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不应该就事论事,而应该将每一个事件串联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闭环,把四年的大学教育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其次,设计(design)。在CDIO模式中,设计是将构思阶段的使命与愿景进一步具体细化的过程,是下一个实施阶段的依据。根据CDIO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我们应该把大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与规划,以“我的大学”、“我的集体”、“我的职涯”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进行长期和系统的工作。新生入学后,要利用军训的有利契机,对新生开展以组织纪律教育为主的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可以让高年级的学生代表现身说法,介绍学习经验与学习方法,利用各种宣传途径让新生感受作为一个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使学生尽快了解“我的大学”,掌握校规校纪,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与生活习惯,为今后四年的大学生活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在学生对“我的大学”有了一定认识之后,继续开展“我的集体”主题教育,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在班委会、团支部、寝室长配备建设完毕后,以“我的班级”、“我的寝室”为重点,让曾获荣誉的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优良学风寝室集中进行风采展示,以形象的方式倡导学生创建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优良学风寝室。同时,由心理健康中心组织开展“寝室向心力”大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强寝室同学间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当学生完成了一个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逐渐适应了“我的大学”、“我的集体”、“我的班级”、“我的寝室”后,要继续开展“我的职涯”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度过一个积极、充实、有价值、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专业教师、知名企业的CEO给学生作专题讲座或与学生交流座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与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帮助学生规划四年的学习目标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并以书面的形式体现即每名学生都要有一份自己撰写的《我的职涯规划》,对本人一生的职业生涯作总体规划,使得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更有目的性与计划性,为今后的人生都能铺平道路。

再次,实施(implement)与运行(operate)。CDIO模式中,实施和运行阶段是指完成从设计到产品的转变过程以及交付使用后对客户的预期价值评估和对系统的支持、维护与升级改进,是对前期构思的总体愿景与使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付诸实际的过程。有了CDIO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日常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切实有效的实施细则与运行机制为支撑,保证预期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体系,成立专门的考评领导委员会,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工作小组,围绕学生的思想道德、专业知识、文化修养、身心素质各方面进行360°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估。每学期进行一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责成专人根据相关记录情况,结合工作小组提供的材料,综合审查每名在校学生的素质测评结果,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自测,多方综合出考评结果,并公示三个工作日,让全体学生进行监督。在每年的五四评优及评优中,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结果是主要的评优参考依据,根据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而产生的评优结果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评优结果的透明、客观与公正。同时,各种评优结果要进行公示,并组织获奖学生及班级对新生进行风采展示,一方面是对获奖者的表彰与鼓励,另一方面是对新入学的学生一种最直观而生动的教育,让新生在获得抽象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通过对新生开展各种系列主题教育,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完成学生自评与他评的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作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与管理手段,最后以此为依据产生五四评优及评优结果,再组织获奖者学生及班级对新生进行风采展示,现身说法,这样就形成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一个一体化的闭环,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与连续性。

在日益发展的当代社会中,高等教育面临着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CDIO的培养模式可以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开拓一种新的思路,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该学习CDIO的培养模式,牢固掌握CDIO一体化的核心思想,熟练运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周期系统,解决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中职学生的性教育与自我意识 篇6

罗振铨

[摘要]中职学生普遍处于15~18岁这个年龄段,然而此阶段却有

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变化——性成熟。在此阶段受到的性教育,将直接

影响到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在此阶段,如何开展性教育,如何引导

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性心理,这必然是一个即将担任教育工作者的学

生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分析现阶段中职学校性教育现状,分析性

成熟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从而提出中职学校如何开展性教育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中职学生;性教育;性成熟;自我意识

一、中职学校性教育现状

各阶段的教学大纲中都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相应的性教育工作,然而,目前中职学生接受性教育的途径,除了网路媒体以外,极少有系统的性教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仍是“谈性色变”,性知识在中职学校中出现一种“学校不好讲,家长羞于讲,社会又不讲”的局面。

在学校方面,部分中职学生由于缺乏性教育发面教师及教材。中职学校大部分从事性教育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兼职,比如一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去教授性教育,真正懂得性心理、性生理的老师少。这类老师多数只是说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真正的要害避而不谈,不能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他们的知识基础。

在家庭方面由于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单亲家庭,或者是留守儿童,学生在父母那里得到的性知识几乎为零。大部分家庭对于性教育都羞于开口,甚至有些家庭认为性可无师自通,从而使中职学生的合法好奇心变成了不合法好奇心。在社会方面,处在信息时代的中职学生在享受获取信息方便的同时不可避免

地会受到某些消极因素的干扰,如在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许多媒体中,有对性和性爱的渲染、误导,这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系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必然会通过不规范的途径获得一些片面的、零碎的、歪曲了的性知识。

上面所诉的三种现象易使中职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容易产生困惑,害羞,忧虑,抑郁,恐惧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性过失,性犯罪。

二、性成熟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性成熟是指青少年阶段出现的成年人的性欲、意向和性行为而已。性成熟阶段往往会出现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变化,而心理变化的速度往往又快于生理变化的速度。第二性征的出现,让中职学生感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已经长大成人,自我意识增强,然而他们却又稚气犹存,自控能力不强,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远远不够。性的成熟,又让中职学生产生了对性的向往,对恋爱的要求,然而心理上的不成熟,又让他们不懂什么是爱。

性成熟对自我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的自我关注,随着中职学生生理上的变化,使部分学生心理发生复杂、微妙的变化,于是引起了高度的自我关注,产生了自我思考的问题,于是产生了焦虑的情绪。

2、过分的自我封闭。随着性成熟,中职学生会认为自已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他们开始不喜欢别人干预他们的行为,希望有自己的空间,沉醉在自己的幻想当中,出现了远离社会,远离团体的现象。自我封闭的出现,又促使学生开始无心向学。

3、强烈的性要求,随着性成熟,中职学生身心都发生了变化,逐渐意识到了两性差异和两性关系,也开始有了对性的需求,逐渐出现手淫、自慰、偷吃禁果等行为。中学生的性意识可能发展为性梦幻,假想自己与异性交往的种种具体细节,更有的同学觉得仅沉溺于假想中仍无法使自己得到满足,就会跨入到两性爱慕,自我安慰阶段,更有甚者当即迈出早期约会,步入偷尝禁果之列,导致其行为走向失误。

4、情绪的多变,随着性成熟,中职学生的情绪方面又因为荷尔蒙的分泌而呈现出多变性,有的中职学生遇到一点点小事而激动兴奋、欢呼跳跃;或者烦躁不安、动怒、怄气;有时还会转向反面,变得泄气、绝望。缺乏生活经验又缺少社会实践,遇到生活上、学习上的挫折常常不知所措,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理智降低,失去刚刚发展起来的控制能力,情感显得十分脆弱,会做出不该做的事来。如升学考试落榜而失常,得不到周围人们理解而轻生等。

三、中职学生性教育的主要途径

中职学生进行性教育,应当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三管齐下才能引导中职学生正确对待性,有良好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拥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减少性过失,性犯罪的发生。

在学校方面,学校领导、老师加强对中职学生良好意识的培养。首先,应当注重培养中职学校正确的、积极的心态,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其次,学校应当具体了解学生的性心理和知识基础,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正面的性教育。

1、要通过班会课或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2、配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转移中职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通过正常途径让男女生接触,营造和谐的班级体氛围。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情感或态度都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都受一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拥有一个和谐的的班级氛围,有助于中职学生良好的两性关系的形成。

3、应当把性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中,以严肃的态度,科学、适时、适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校可采取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青春期教育讲座、开展心理辅导和青春期教育系列活动等学校青春期教育,引导中职学生理解性对人生的意义,以形成正确的异性观、恋爱观。

4.学校开设青春期心理咨询室,设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推动、促进和引导中职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指导和帮助中职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网上解答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因害羞而不愿到心理咨询室咨询的现象。

在家庭方面,家庭是中职学生赖以生存的地方,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中虽然没有系统的性知识指导,但父母对子女的性启蒙,对进入青春期的子女特殊的关心爱护,解释子女的性提问以及父母及家庭成员对待性的言行举止就是无声的示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青少年健康性观念的形成。对于中职学生,父母更应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育子女身上,多与子女沟通,就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有助于自主健康、积极的心态的形成。对于子女青春期的变化,父母应到有正确的引导,对于子女的疑惑,父母应该给予正确、积极的回答。父母还应当注重也学校方面的沟通,了解子女的情况。

在社会方面,首先,社会文化必须是积极、正确的,在社会文化的发展建设中要注意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青春期文化,使之符合青少年特点,这对青少年健康性观念的形成起着引导作用。其次,社会应当加强法制和法律建设,使各种不良信息难以在社会中流通,中职学生难以接受到扭曲的性教育。

总之,性的问题,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来说,是一个最为活跃和敏感的问题,它不仅从生理上影响中职生的生长发育,而且从心理上影响中职生的生长方向,甚至影响学校与社会的安定与文明,中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大胆、科学地对他们进行性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赖晓红.中职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思考.新校园,2011.5

[2]曹梅静.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发行.2007.8

[3]《中学生心理健康》,陆向阳编著,群言出版社,2004.6

[4]周慧艳.论性成熟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时代青年.2012.第一期

[5]袁丽丽.浅谈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新校园.2008.3

[6]段霞.试论中职院校班主任鼓励性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成功教育.2011.11

[7]《大学生心理健康》,韦波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大学生的性教育 篇7

目前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多为校史校情、校纪校规、专业介绍、法制教育等, 缺少对新生进行较高层次思想方面的教育, 例如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等。相关调查显示, 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 但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人只占极小比例。虽然近几年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也有部分涉及职业规划的内容, 但由于时间短, 内容少, 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如何将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有效的渗透到入学教育中, 让学生在大学初始就关注职业规划和理想、目标的管理, 是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的课题之一。

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理论水平, 深入掌握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新生入学的初期, 大部分院校都是由辅导员开展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 所以辅导员是实现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重要媒介, 是连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因此, 这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首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 拓宽知识面, 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对于大学新生的重要意义, 进而研究处于新生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了解新生的的思想需求, 教育好和引导好新生迈出大学的第一步, 同时帮助他们在大学的初级阶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育形式多样化, 增强入学教育的吸引力

当前高校开展入学教育的途径基本为军训, 新生大会, 作报告, 开年级或专业小会, 发宣传资料等传统的“填鸭式”的方法灌输理念, 这不仅容易引起当代大学生的反感, 对入学教育内容产生抵触情绪, 也无法让他们较好的吸收入学教育的“精华”, 严重影响入学教育开展的效果。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如何以新颖的手段和创新的形式为入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这就要求教育者全面了解学生特点。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较自由的聚会、座谈、聊天、QQ交流、论坛交流等形式向新生们宣传概念, 也可以通过主办主题活动、主题演讲、参观或者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从中获益;例如在职业教育方面可以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设计大赛, 模拟招聘会等活动, 还可以邀请校外知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或资深职业经理人与大学新生作经验交流, 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求职市场”, 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而在理想教育方面, 可以举办一系列如“未来的我”演讲比赛, “我的理想”征文比赛, “理想工作”参观活动等, 同时注重将“榜样效应”和心理辅导纳入其中, 榜样效应即通过不断推荐值得学生学习的正面榜样, 让他们受到熏陶、感染和鼓舞, 进而达到正面教育的目的。心理辅导则是在当大学生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 教会他们如何以理性的观点去看待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继续为理想奋斗。

在教育形式上减少“被动因素”, 注入更多“主动因子”, 将教育强化和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 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肯定自己, 有助于真正发挥入学教育的作用。

3 重视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系统性, 构建完善的入学教育的长效机制

入学教育属于阶段性的短期教育, 缺乏连续性。“这种集中式、短暂性的入学教育, 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一定的帮助, 但远远不能让新生真正理解入学教育的实质, 特别是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 不仅只是入学教育中的, 而应该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因此, 应该重视职业教育、理想教育在入学教育中的延伸, 根据各个年级不同的心理特点或社会形势, 制定不同的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突出实践性、互动性和针对性, 通过不断实践检验和完善, 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大学阶段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和人生理想, 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增强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外, 在入学教育阶段就应该建立学生个人职业与理想档案, 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 必要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的引导、调节, 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大学四年的生活。

4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教育模式, 全面支持大学生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

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 而应该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和配合。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摇篮, 理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还要做好家庭和学生、社会和学生的中间人, 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 让社会认识当代大学生的优势。当代的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 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他们对职业和理想较难有深入的理解。所以在入学教育开始前, 学校可以通过寄信或组织新生家长会等方式, 让家长了解大学教育中有关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重要性, 让家长参与其中。给孩子更多成长空间, 随时关注孩子的思想情感, 鼓励和引导他们乐观自信的面对生活, 树立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第三, 社会是大学生的校外大课堂, 学校应有效借助社会资源支持学生参加校外实践, 关心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职业选择倾向、人生理想等等。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教育模式, 有助于形成合力,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起点, 对每一位大学生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 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变化, 结合大学新生思想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促使我们在入学教育中加强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力度。在新生入学起就开始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理论教学和操作指导, 帮助大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人生理想, 同时充分发挥职业导向作用, 制定大学期间的行动和目标, 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为今后的职场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生打基础的极为重要的时期, 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则是大学教育的启蒙课。面对竞争日益激烈, 以人才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 在入学教育中有机的渗透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观念, 有助于大学生进行全面的自我定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同时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和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入学教育,职业教育,理想教育

参考文献

[1]季宜敬, 何学军, 杨琦.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内容及方式探讨—以南京工业大学的实践为例[J].高校辅导员, 2010 (4) .

[2]鄂倩.浅谈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3]陈洋.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对策和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153-155.

[4]王子婧, 杨丹.对新时期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的思考[J].教育时空, 2010 (5) :141.

[5]尹汉萍.“90后”大学生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7) .

谈谈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苦难教育 篇8

[关键词] 苦难教育 素质教育 紧迫性 重要性

“素质”一词有多种理解。按照人们对“素质”理解的不同,其含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按照《辞海》的解释,“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素质”在狭义意义上的解释,也就是“遗传素质”。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素质教育的确解释是:“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总而言之,可以通俗地这样理解,素质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所进行的教育。

一、苦难教育的释义

“苦难教育”这一语词,无论在学术上或者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提及。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社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社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社科)、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社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社科)、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社科)、中国标准数据库(社科)”的学术著作中,题目中涉及到“苦难教育”的文献数量竟然为0!因为我们常说的这一语词似乎更多地运用到文学甚至是娱乐的领域。但事实上,在我们国家日益富裕的大环境下,在大学生教育的压力日益增大的严峻事实前,在苦难教育日益缺乏的情况下,把苦难教育提上日程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对于“苦难教育”这一语词,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对于“苦难”我们可以认为包括了痛苦和灾难,但不可以简单认为是痛苦和灾难。“苦难”我们可以认为是人在成长和生命中经过的让人在身体和心理上有挫折感的历程。而苦难教育更多第强调从苦难带来的挫折中能学习到什么,而不是纯粹地去承受苦难。所以苦难教育可以理解为:通过让受教育者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挫折感并因此促进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代表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所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

二、提倡苦难教育的紧迫性

苦难教育在中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是不争事实。因为苦难教育的缺失,造成的最大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就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所以提倡苦难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1、家庭教育中苦难教育正在缺失。

随着我国整体富裕程度的提高和当代教育理念的转变,大多数人特别是90后、00后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接受或者很少接受过苦难教育。主要是因为现在家庭没有什么苦难,大多数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的是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抑或是孩子是否能够掌握一定的特长。比起花一定的精力和金钱让孩子吃苦而经历挫折,他们更愿意让孩子去接受诸如钢琴、电脑、舞蹈等特长的培训。因为现在的成年人在年轻的时候吃过苦,经历了很多苦难,现在花费精力和金钱去让孩子接受苦难教育,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孩子宠爱还来不及,如何舍得他们去吃苦。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而是要在进行特长教育的同时也要有居安思危的考虑,把苦难教育提起来。因为殊不知,他们之所以现在有对孩子进行学校教育和特长教育的能力,是和他们孩童时代不断接受苦难教育离不开的。如果他们在早期教育阶段没有接受苦难教育的话,恐怕他们这种现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能力要大打折扣了。

2、苦难教育不是学校教育中的必修课程。

目前我国的教育方式中,文化课程是处于主导和主体地位的,大多数受教育者大多忙于应付文化课程,很少或者没有机会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锻炼,更别说接受专门的苦难教育了。他们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和学校的学习模式下,如果硬说有什么苦难的话,恐怕也只有是因为文化课程的成绩不理想而带来的心理负担了。在学校教育中,没有专门的课程和方式让受教育者得到苦难教育,虽然很多学校开设有心理课程和心理辅导机构,但是大多数也处于一种不受重视、不痛不痒的尴尬局面。

3、社会中的苦难教育得不到正确引导。

在受教育者结束了学校教育之后,就必须走上社会。但是,社会上的苦难几乎在他们离开学校的时候就开始了。第一个苦难就是就业问题。大专生、本科生甚至是硕士生、博士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无须多言,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热议的话题,这个毕业伊始就遭受到的苦难迫使很多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学生不知所措,长期以来没有经历过任何苦难的他们碰到这种局面,更多的时候不是应该像接受过成功的苦难教育的人那样迎难而上、努力克服苦难,而是采取了自暴自弃甚至产生了对社会、人生失望的情绪。殊不知将来迎接他们的还有房子、车子、妻子、孩子、再教育、工作、失业、病患、养老……等等等等一系列更多的苦难。而这个时候,学校教育已经结束,社会教育给予的仅仅是“苦难”,因为没有化解这种苦难从而从这种苦难产生的挫折感中接受教育的机制,社会中的苦难教育得不到很好的引导,在社会上得到苦难教育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也无从谈起了。

3、苦难教育的缺失造成大学生综合素质下降。

不可否认,中国的教育模式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洗礼,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收收获了很多的成果。但是,我们看到的这些成绩大多数是学术上的、科研上的专业成绩。在我们对这种专业成绩沾沾自喜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民族对整个世界的贡献缺失越来越小,中国能够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科学成果也越来越少,像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甚至是建国以来的杂交水稻之类的贡献已经很少甚至是没有了。这是和我国大学生整体素质在苦难教育缺乏的情况下下降是密不可分的。

1.苦难教育的缺失造成中国缺少一大批思想者。中国的教育最大的成功是造就了一大批的专业技术类人才,但是我们也因此失去了造就大师、造就大家的机会。因为所有的大师、大家无一不是在遭受挫折和苦难后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的思考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著名作家余秋雨在经过长途跋涉,经过身心洗涤后的著作《文化苦旅》读起来让人辛酸、让人拍案,是和他的“苦”旅分不开的。再试比他的另一本著作《山居笔记》,虽然文字华丽,但是读起来总觉得少了几分韵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山居笔记》是在别墅中写出来的。用双腿的艰难跋涉浸淫出来的《文化苦旅》和用咖啡香茗浸泡出来的《山居笔记》相比起来,其思想含量的高下已经显而易见了。可以毫不迟疑地说,由于苦难教育的缺失,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性人才,却失去了一大批思想者。

2.苦难教育的缺失造成大学生承受挫折时的应对能力整体下降。因为没有经历国一定的苦难教育,很多大学生在一旦遇到挫折的时候没有一定的心理预知能力,往往表现为茫然不知所以,往往大多求助于父母。所以这在一方面助长了大学生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的应对能力相对下降。众所周知,当代社会和当代世界的挫折无处不在,长此下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也会因此而变得岌岌可危了。所以博士因为论文问题闹跳楼等问题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3.苦难教育的缺失造成大学生幸福感知度下降。在经历过苦难之后,我们往往更加懂得幸福。在经历过苦难教育之后,经过苦难的悲恸与哀伤,往往更加容易感知幸福。很多大学生在富贵与溺爱中成长,他们就会把家庭给予他们的当成当然的事,因为整天衣食不缺,所以他们就会失去了因为饥饿而得到食物时的喜悦与幸福,同样的道理,在家庭越多的给予大学生,大学生就会更少地感知以后自己的幸福。所以我们经常说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就是这个道理了。

三、苦难教育的重要性

1、可以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苦难教育中所包括的身体上的挫折感,可以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身体素质的提高和锻炼是分不开的。而身体遭受的苦难往往可以看作是锻炼到了极限时候身体遭受的挫折。因为锻炼的作用仅仅是一种运动在身体中的积累,通过这种积累让身体各个器官、组织得到加强,从而使身体适合更加强度的工作和更加多变的外界情况。而身体遭受的苦难(这里说的苦难,仅仅是指苦难教育中身体上感到挫折的情况),比起纯粹的锻炼来说,可以让承受者更加懂得自己的身体的情况,更加理解自己的身体最需要的是什么,用什么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更加强健。也可以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更好更合适地发挥身体的作用。所以我们说,试着一天闭着眼睛生活,你会更加理解眼睛的重要性,更加理解盲人的感受,更加珍惜自己的眼睛。

2、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更加成熟。

没有经过苦难挫折教育的人,在人生经历过程中,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也可以说,没有解决困难、面对挫折、面对坎坷的勇气,更没有能力去面对。高尔基曾经说过,苦难的童年对任何人都是一笔不可多得财富,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经过了苦难教育的人,因为经过那些挫折的洗礼,在经过苦难的时候,学会了面对挫折、承受挫折、解决苦难,具备了不断整理自己心态,心里承受能力会相对较大。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坚毅果敢的成分或者说因素会相对较多。心里素质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当然,经历苦难教育成功的人在逆境中可以不彷徨,到顺境中必将更加如鱼得水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

3、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个人发展在社会上机遇增多,同时挑战也日益严峻。在整个社会的严峻挑战中,个人发展要想成功,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做保障是很难的。

在走上社会之前的大学生教育中,如果经过了一定的苦难教育,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在面对社会上一系列挑战和挫折的时候,必定会有面对的勇气和能力,很好地完成社会给予自己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邓健;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大趋势[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2]武玉洁;高校素质教育与“素质拓展计划”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1);

上一篇:《关雎》原文及赏析下一篇:1高中教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