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建设的通知

2024-09-05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建设的通知(精选9篇)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建设的通知 篇1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务村务

公开栏建设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党委:

为增强村级党务公开栏的功能性、科学性,方便村民获取党务村务信息,参与决策监督,全面提升我县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水平,县纪委决定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进行规范化建设。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四个统一”

(一)统一规划。村级公开栏要在各村主街道、文明街、小广场或大队院院墙等人员活动密集的场所沿街面设置,以便村民观阅,接受监督。名称统一曰“XXX村党务村务公开栏”,按照整齐、美观、方便群众的原则,由乡镇统一规划,确定位置。

(二)统一设计。村级公开栏要按照《莒县农村党务村务公开栏(样式)》(附件1),统一设置雨搭和橱窗,公开栏总长不低于10米,每个橱窗高1.2米、宽1米,橱窗底部距地面1.2米。公开栏设计要注重体现统一、规范、大方、节俭、实用等特色。

(三)统一模式。村级公开栏要按照《莒县党务村务公开栏公开内容》(附件2)的要求,结合实际,对长期公开、定期公开、即时公开、点题公开和预公开的内容使用尺寸同橱窗大小的纸张抄写或打印后,用图钉钉在橱窗内横木条上即可。

(四)统一时间。村级公开栏设计安装要在9月25日前完成,县党务公开办公室将于9月25日开始对各乡镇村级公开情况进行统一检查,并形成制度。今后,每月15号县纪委将组织检查组对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街道)村级公开栏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安排得力人员具体靠上抓落实、抓推进,对工作中遇到的资金、人员、规划、设计、技术等具体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确保按时完成村级公开栏建设。

(二)加强督促检查。各乡镇(街道)要对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公开栏的规划选址、方案设计、公开内容、安装制作等环节全过程进行审核把关、跟踪问效,对不符合要求的,要限期改正,对工作落实不力、行动迟缓的,要加强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按标准要求、时间进度落实到位。

(三)加强维护管理。各乡镇(街道)要明确各村由专人对公开栏进行管理维护,按照公开时限的要求及时更新公开内容,做好橱窗管理和维护,确保公开栏真正发挥作用。附件:

1、莒县农村党务村务公开栏(样式)

2、莒县党务村务公开栏公开内容

莒县县委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9月8日

主题词:党务公开 阵地建设

通知

莒县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9月8日印发(共印120份)附件1:

莒县农村党务村务公开栏(样式)

注: 公开栏选择合适位置直接固定墙上或单独设立。①橱窗内木条便于图钉固定纸张使用 ②合页 ③ 锁 ④橱窗门

⑤玻璃

⑥ 公开栏边框用木条或铝合金制作。

附件2:

莒县党务村务公开栏公开内容

一、长期公开内容(每年更新一次)

1、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姓名、职务、分工、联系方式、监督电话等;

2、党建工作计划、重点工作任务目标;

3、党组织设置情况;

4、年终“三资”统计情况公布表;

5、收益及收益分配情况;

6、债权、债务明细表;

7、班子成员工资收入和年终报酬情况;

8、党员民主评议情况,包括参加的党员数、群众代表数,评议过程以及评议处置结果等。

二、定期公开内容(每月更新一次)

1、工作任务、党建工作计划进展情况;

2、为民办实事的内容及进展情况;

3、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政策落实情况;

4、结对帮扶情况;

5、党员党费缴纳、管理和使用情况;

6、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情况以及在岗履责评议情况;

7、村困难户申请、救助情况;

8、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9、惠农政策及资金落实情况;

10、财务收支情况。

三、即时公开内容(形成决定、决议后3天内公开)

1、党员发展、后备干部确定情况;

2、党员评先树优情况;

3、违规党员处理情况;

4、计划生育、宅基地划分等村集体决议情况;

5、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出租)变动情况;

6、开发投资建设项目及项目管理情况;

7、“一事一议”筹劳筹资情况;

8、重大事项票决情况。

四、点题公开内容(接到点题或诉求后一周内公开)党员和群众申请要求公开的内容或事项(除涉及隐私和国家秘密的事项),包括党员和群众的诉求的处理情况和村民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在此栏进行公开。

五、预公开内容(决策前15天公开)“三重一大”和“三资”处置等重要事项决策实施前要在此栏提前向党员和群众进行预公开。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建设的通知 篇2

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供销总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为进一步规范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收缴管理,根据财政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现将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收缴方式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到期应收缴的中央财政资金

2016年及以后年度到期应收回的中央财政有偿资金,由财政部每年办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年终结算时,以扣款的方式收回。

二、终止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收到农业综合开发转移支付资金后,经批准终止项目(含部门项目,下同)的中央财政资金,由同级财政部门收回统筹使用,重点保障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所属农垦总局需要终止并调整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按照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已分配到项目单位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由同级财政部门收回统筹使用。

三、因违规违纪问题应追回的中央财政资金

因违规违纪问题应追回的农业综合开发转移支付资金,地方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及有关部门自行查出的,由同级财政部门收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及中央有关部门组织查出的,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追回,并由财政部在每年办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年终结算时,以扣款的方式收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所属农垦总局应追回的农业综合开发违规违纪资金,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负责追回并上缴中央国库,冲减原预算支出科目。上缴时填写汇款单,“收款人全称”栏填“财政部”,“账号”栏填“170001”,“汇入行名称”栏填“国家金库总库”,“用途”栏填应冲减的支出科目名称及编码。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政部关于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收缴方式有关事宜的通知》(财发[2011]35号)同时废止。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建设的通知 篇3

一、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

按照中组部、国家经贸委《“十五”期间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纲要》(国家经贸培训 [2001)748号,以下简称《培训纲要》的要求,国家经贸委归口管理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负责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实施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指导国家经贸委经理学院、企业管理培训中心、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企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审定工商管理培训资格院校,统一监制工商管理培训证书,指导全国企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的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工作。各地经贸委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统一规划、协调、组织和实施本地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二、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资格审定和资质认证

确保培训质量是规范市场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培训工作的生命所在。根据《培训纲要》要求,凡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机构,心须进行市场准入的资格审定和资质认证。国家经贸委将继续抓好序列内培训中心和经理学院建设,严格工商管理培训院校的审定,凡从事此类培训业务的机构应具有工商注册证明、收费物价许可等文件材料,并需到当地经贸委培训机构登记。

同时,从事此类培训业务的机构要有具备资格且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及符合企业实际的、满足被培训者个性化需求的培训教材。国家经贸委将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机构的办学质量评估,以规范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促进培训机构的改革发展,提高培训机构的力、学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规范化管理

国家经贸委将加强对承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培训机构的指导。各培训机构应严格执行国家经贸委制定的教学计划,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等培训业务,颁发由国家经贸委统一监制的工商管理培训证书。培训教材应尽量使用国家经贸委推荐的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根据统一的教学计划改编的规范性教材。各培训机构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应有省级有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国家经贸委将定期对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的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令其限期加以纠正,不能按期改正的取消其培训资格。

各类企业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参与规范培训市场的建设,依法抵制各种乱收费、低质量、乱发证的行为。对在培训服务中有弄虚作假的违规行为,有维护自身享受优质培训服务的权利。今后,凡出现上述违规行为时,企业有权拒绝参加。

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市场的监管和法规建设

各地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主管部门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市场的监管。同时,要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关系,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法制化和市场化进程。

凡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机构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依法开展培训。国家经贸委将依据有关政策引导和规范各培训机构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行为,培育培训市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坚持制止和杜绝“乱办证、乱收费、乱发证”的现象发生。凡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面向企业举办各种培训班,要由同级经贸委统一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管理办法。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建设的通知 篇4

活动场所建设的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以下简称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发挥活动场所建设的功能和作用,提升活动场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共瑞金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瑞发„2015‟11号)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规范活动场所建设提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总体目标

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规范建设;综合利用、方便群众”的原则,严把活动场所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求,全面推行活动场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通过采取新建、改扩建、维修改造、资产置换或市场购买等方式,逐步解决部分村(社区)无活动场所、活动场所危旧狭小等问题;通过整合资源、完善功能、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努力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党员活动、决策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体娱乐“五位一体”的村级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二、建设要求

(一)科学选址。新建活动场所宜建在建制村的中心位置,按照 “四靠近”原则科学选址,即靠近交通干线、靠近村民聚居地、靠近新农村建设点、靠近特色产业区。原则上,优先考虑在土坯房集中改造点或邻近土坯房改造点的区域内选址。

(二)规范设计。新建活动场所必须采用市委组织部推介 的设计图纸,或者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部门设计施工图纸。所采用建筑设计方案在结构和风格上要与村庄规划相衔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且建筑结构必须为框架结构,一般为2-3层。

(三)建设面积。新建活动场所主体建筑占地面积应不少于150平方米,并预留不少于300平方米的院落或广场。有条件的村(社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建筑面积、提高建设标准。

(四)功能布局。新建活动场所应设置“一场一厅三栏八室”,即“活动广场,便民服务大厅,三务公开栏、宣传栏、公示栏,村书记办公室、村主任办公室、计生服务室、群团组织办公室、民兵连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有条件的可设置党员志愿服务室、村情展览室、村民理事会办公室、合作社办公室、警务室等。现有活动场所应参照以上要求,及时调整、完善功能布局。

(五)筹措资金。坚持“以村为主、多方筹资、不增债务”的原则,通过采取“财政投入、部门帮扶、乡(镇)配套、村级自筹、社会捐助”等途径,多渠道筹集活动场所建设资金。原则上,自筹资金应达到20万元方可申报新建活动场所。

三、项目管理

(一)申报审批。建立活动场所建设申报审批制度,今后需要新建或改扩建的活动场所,村(社区)基层组织必须将活动场所建设计划、规划设计方案和资金筹措等情况逐级上报,经市委组织部审批同意后开工建设。未经申报审批的,一律不得建设。

(二)施工建设。项目审批同意后,所在乡(镇)要采取

公开发包的形式,组织有从业资质、信誉好、经验丰富的建筑企业进行施工建设,并安排专人对施工项目进行日常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各项目村(社区)要严格按施工设计图纸建设,不得擅自更改施工图纸,一经发现,责令停工整改,并取消项目补助资金。

(三)竣工验收。工程竣工后,由项目村(社区)和乡(镇)提出书面验收申请,由市委组织部会同财政、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实地验收。验收合格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由市委组织部按建设奖补方案落实补助资金。验收不合格的,取消奖补。

(四)资产管理。乡(镇)要对完成建设的活动场所建立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活动场所权属证件、规划设计方案、发包协议(复印件)、建设设计图纸、活动场所信息登记表等。活动场所档案资料要一式两份,规范保管,一份由乡镇档案室存档,一份上报市委组织部备案。要严格资产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擅自改变活动场所的产权属性和使用性质,因新建、改扩建等原因需要将原有活动场所进行置换的,必须经乡(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并通过公开、竞争程序进行处置,置换所得资金必须全部用于新建活动场所。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和落实领导责任制,乡(镇)党委书记作为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明确一名领导同志具体负责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验收等工作,项目村(社区)党组

织书记为具体责任人,负责项目建设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二)严格质量监管。要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的监管,严格执行招投标规定、工程质量、项目审计和工程验收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保证专款专用,确保工程质量。对截留挪用资金、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违规问题,严肃追究当事人、负责人和有关领导责任。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建设的通知 篇5

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杨凌示范区国土资源局、韩城市国土资源局:

按照《土地管理法》、《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和《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意见》精神,为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供应管理,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实行国有建设用地统一供应制度。市、县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内国有建设用地法定供应主体。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旧城改造办、城市投资公司、开发办、引资办等机构的建设用地必须由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组织、统一供应、统一使用国土资源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统一配号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

二、明确建设用地供应范围。严格落实国家《限制项目用地目录》和《禁止项目用地目录》。新增建设用地重点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加大多层标准化厂房、商业综合体、产业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建设力度,对一般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各类商业服务业、流通业等可以入驻标准化厂房或各类综合体的企业,原则不再单独供地。确需单独供地的,应由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意。

三、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除法律明确规定可划拨供地外,全部以出让方式供地。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必须以招拍挂方式出让供地,在招拍挂程序启动之前严禁以招商引资等名义先行确定土地使用者。

四、严格按照《陕西省建设项目用地使用定额标准》供地。所有建设项目均不得超过标准或变相超标准供地。对确需扩大用地的以及对中、省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的项目,要组织专家进行评价和审议,依照评审意见研究提出供地标准,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后执行。

五、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城市规划区内的住宅、商服用地容积率不得低于1.2,工业和仓储用地容积率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控制指标,其中多层标准厂房容积率不得低于2.0。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等控制性指标达不到要求,办公生活用地、绿地率超过规定标准的,要核减用地面积或不予供地。

六、规范土地出让最低价格。要按规定及时更新基准地价并向社会公布。土地出让前必须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价格评估。招标、拍卖、挂牌起始价和协议出让底价应当依据土地中介机构提交的评估结果,由市、县人民政府相关机构集体研究决定,禁止事前议定土地价格。严禁低于土地开发成本价出让土地,禁止减免或变相返还土地出让价款。确需低于基准地价的,应提出充足理由,报经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班子集体决定。

七、全面实行项目用地“净地”出让。各市县要筹备必要的土地收购储备资金,为土地出让前完成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以及宗地必要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前期开发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保证做到“净地”出让,确保土地供出后能立即开发利用。

八、提高土地供应效率。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政府办公厅[2013]78号文件要求,对历年批而未供土地进行全面清理,抓紧供应。要切实提高供地工作效率,对允许以划拨和协议出让方式供地的项目,原则上应在土地征收后8个月内完成供地;对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建设用地,要积极做好项目对接,按照合同约定及时交付土地。

九、公开土地供应信息。各地要及时公开土地供应计划、出让(划拨)每一宗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价款、价款缴纳方式、容积率、开竣工时间等信息。加快建立市县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平台,2014年底前全面实行土地出让网上公开交易。

十、规范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签订。在土地成交确认书签订后10个工作日内,必须规范、如实、详尽地将土地出让或划拨信息录入全国土地市场监测监管系统,及时获取国土资源部统一电子监管号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国有土地划拨用地决定书》,并足额缴纳土地出让金和划拨价款。未取得统一电子监管号的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不具备法律效力。在签订合同时,应以补充条款形式,约定履约保证金缴纳、违约责任等相关事项。

十一、强化出让合同履约监管。加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落实情况监管力度。建立土地使用开、竣工申报制度,取得土地使用权人必须在建设项目开工前10日内、竣工后10日内向宗地所在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情况。健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切实加强对违法违规违约行为的综合防控。

十二、严格土地出让金及划拨成本价款的征缴和管理。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签订(下发)后1个月内必须缴纳出让价款或划拨成本价款50%的首付款,余款应按合同约定及时缴纳,最迟付款时间不得超过一年。特殊项目且经当地供地协调决策机构集体认定同意,应在法定最长期限内全部缴清。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下属的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应按合同约定落实余款追缴责任,限期收清。否则,应由发证单位追回相关土地使用权证书,相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积极协助、配合财政部门按照规定做好土地出让金及划拨成本价款的管理。禁止设立或变相设立土地价款过度账户,禁止土地收入游离于制度规定管理之外。

十三、实行土地供应质量评估制度。采取全面检查或者随机抽查的办法对供地行为及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各级对下抽查比例不得低于当供应宗地总数的40%。建立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信息查询制度,相关金融机构在办理土地抵押贷款和融资时,可到省、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拟抵押宗地的供地情况进行查询,省、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对供地情况进行核实并出具情况说明(具体操作办法见附件

1、附件2)。

十四、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创新闲置土地收回办法,认真落实《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53号令)。对政府原因造成闲置的,可采取适当延长动工开发期限、改变用途或规划条件、安排临时用地、等价置换、有偿收回、纳入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对供地项目发生变化的,或属于项目业主自身原因造成土地未供出的,应依据有关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将土地调整给急需用地的建设项目使用。

十五、加大违规供地问责力度。对供地管理不规范的市、县,省国土资源厅将依法责令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应按本通知二、三、四、六、十、十二条等执行而未执行,擅自扩大划拨供地范围和供地标准、规避招拍挂出让、插手或干预土地招拍挂、越权批地供地、干扰闲置土地收回、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低于基准价供地、以及用地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和划拨价款即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书等违规违法行为,要严格依照中纪委监察部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或党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附件:1.关于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质量评估工作的意见 2.关于开展为金融机构提供土地利用状况查询服务工作的意见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

2014年7月24日

附件1 关于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质量评估工作的意见 为维护国家土地法律、法规和土地供应政策的严肃性,规范土地出让行为和市场秩序,保护土地供应各方面的合法权益,避免国家和土地受让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按照省政府要求,制定本意见。

一、工作节点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工作质量评估在土地供应过程中或土地供应完成之后进行。

二、工作内容

通过建立我省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质量评估模块,实现对我省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的全程监管。省对市、市对县采取全面检查或者随机抽查(比例不得低于全年供地宗数的40%)的办法对供地行为及工作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供地方式是否合规、程序是否合法、出让金(划拨用地价款)缴纳是否符合政策。

三、工作程序

省对市进行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质量评估工作程序如下:

1、由被评估的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相关资料,主要有: ①省政府建设用地审批文件;

②出让方案批复文件、划拨用地批复文件; ③出让底价集体决策纪录; ④《成交确认书》; ⑤具有国土资源部电子监管号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

⑥土地出让价款缴纳凭证等。

2、质量初审:资料提供后,由厅征地服务中心接收,按中省现行规定对上述内容进行初步审查,单件(下同)在2日内完成初审,提出初步评估意见。

3、会审:利用处会同建管处、地籍处、监察室、执法局对初审意见进行审核,在3日内完成会审,提出正式评估意见。

4、审签:会审没有异议的,在2个工作日内由分管土地利用工作的领导审定、签署意见。

5、印发评估结论,对发现问题的,提出整改要求。

6、要求整改的市国土资源局应在15日内(情况复杂的在1个月内)向省厅反馈整改结果。

7、省厅对被评估的市国土资源局进行整改验收。市对县的评估办法参考以上程序进行,各市国土资源局每半年将对所辖县的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质量评估情况形成报告上报省厅(土地利用管理处)。

在初审、会审、审签阶段,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补正或者说明情况的,以补正后提交材料的日期为起始日;发现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经主管土地利用工作的厅领导签署意见后提交厅执法局或监察室进行核查,或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四、几点要求 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质量评估工作,是规范各级供地主体供地行为的有效措施,因此,各市县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在国务院、省政府建设用地批准后,在土地供应的各个环节,均应依照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规范运作。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高度重视。开展此项工作是规范土地供应管理,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有效举措,各地要高度重视,做好各项相关工作,严格土地供应管理,规范我省土地管理秩序,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提升土地管理水平。

(二)要认真负责。质量评估工作分级进行,各市国土资源局要认真负责,不仅要配合省厅做好对市级评估的相关工作,同时要做好对所辖县的评估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对在评估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涉嫌违法的,应提交司法机关进行查处。

(三)要如实提供资料。各市、县国土资源局均通过评估模块上报资料,按要求提交申报材料的电子版。要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对存在虚报、瞒报、伪造材料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附件2 关于开展为金融机构提供土地利用状况查询服务工作的意见

为维护国家土地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切实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预防虚假不合规办证融资给金融市场带来冲击,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和社会不稳定问题,按照省政府要求,制定本意见。

一、查询范围

金融机构受理抵押、融资、担保业务,在办理《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之前,应到省、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查询宗地的土地利用状况。宗地办证在县级的,到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查询;宗地办证在市级的,到省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查询。

二、工作内容

通过建立我省土地利用状况查询模块,为金融机构提供宗地利用状况查询服务。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方式,查询宗地是否经过合法审批、土地供应是否依法合规、土地使用证书办理是否依规合法,由省、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为金融机构出具相关查询结果告知单。

三、工作程序

开展土地利用状况查询省级工作程序如下:

1、金融机构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查询申请。

2、宗地所在市国土资源局向省厅提供相关资料。①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质量评估要求提供的相关资料(已进行全过程评估的不再重复提供)②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 ③地上建筑物情况说明 ④其他相关资料

3、受理。由厅征地服务中心向市国土资源局收集相关资料。资料齐全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查询事项的初审意见。

4、出具查询告知单。厅土地利用处会同建管处、地籍处、监察室、执法局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审查完成后,在2个工作日内由分管土地利用工作的厅领导签署意见后向金融机构回复土地利用状况查询情况。

市级开展土地利用状况查询参照省级工作程序进行。查询审查中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按管辖及时移送执法机构或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依法处理。

四、几点要求

开展抵押、融资、担保等土地利用状况查询工作,既是倒逼各级政府依法依规开展土地供应和土地证书办理的有效举措,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服务金融机构,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务院、省政府建设用地批准后,在土地供应、登记发证的各个环节,均应依照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规范运作,避免由于自身工作不当影响政府公信力和形象。具体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高度重视。开展抵押、融资、担保土地利用状况查询工作是规范土地供应管理,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规范土地登记工作,防控土地抵押融资贷款风险的有效举措,各地要高度重视,做好各项相关工作,严格土地供应管理,规范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提升土地管理水平。

(二)要认真负责。各市、县国土资源局通过查询模块提交相关材料的电子版。市、县相关办理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虚报、瞒报、伪造材料,否则,由纪检监察机关予以立案查处。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建设的通知 篇6

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系统党委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市直各系统党委:

为提高市直系统党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充分发挥市直系统党委职能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市直系统党委规范化建设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内容:

(一)阵地建设规范。市直各系统党委要设置党建活动室,作为党组织基础设施的必备硬件。活动室内应按统一标准设置党旗、誓词、党员权利和义务标牌等,有条件的系统党委应配备党员电教设备。下拨党费应优先考虑用于党建室的建设。

(二)运行机制规范。一是系统党委健全。能按期按程序换届,明确系统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工作职责和岗位分工,努力形成书记带头抓、专职副书记具体抓,委员分工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新局面。按要求配备党办主任,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党建活动经费保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根据各系统党委实际情况定期下拨活动经费,各系统党委所在部门(单位)能配套相应经费用于阵地建设及系统党委的工作正常开展。三是党

1建工作计划落实。年初能按照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部署,结合业务工作,认真制定本系统党建工作计划,做到年终对照自查、工作总结及时上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四是党组织工作资料台帐齐全。系统党委党建资料分类管理,做到台帐清晰、资料翔实、记录规范。

(三)工作制度规范。一是党委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委会,学习上级党组织文件和精神,提出贯彻落实意见,研究制度工作计划、制度措施。二是请示报告制度。每半年至少向所在部门厅(部、室)务会或党组报告一次工作。每年至一次向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报告一次工作。三是党建工作汇报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汇报会,听取所属党组织工作汇报,了解情况,查找差距,分析原因,提出意见,指导工作。四是挂钩联系工作制度。建立党委委员挂钩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加强分类指导和工作检查。

(四)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切实加强党员日常学习管理。认真执行发展党员“五项制度”,有计划地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严格预审,把好入党质量关。严格执行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制度,做到及时上缴,合理使用。建立党员和党务干部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党员和党务干部素质和能力。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直各系统党委要把规范化建设作为今年系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市直系统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部署、抓落实,专职副书记要发挥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做好具体任务分解和督促检查,要其他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二)周密组织实施。市直各系统党委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把规范化建设作与落实贯彻中央《条例》、省委、市委实施意见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细化措施,扎实推进,不断提高市直机关党建规范化水平。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建设的通知 篇7

关于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公司项目部食堂管理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机关各部(处)室:

经集团公司研究,决定对工程建设公司项目部食堂进一步规范管理,按照社会化服务、开放式经营、市场化管理的原则,制定完善项目部食堂有关管理制度,8月底前落实整改完毕。具体意见如下:

1、关停部分食堂。关停工程建设公司钻探分公司所属三个项目部食堂,土建、安装、钻探分公司机关食堂仅提供通勤人员午间工作餐,取消对外接待。

2、实行社会化服务。项目部食堂实行承包经营,承包人员不得从工程建设公司领取工资;工程建设公司及项目部不得使用劳务用工。

3、实行开放式经营。项目部食堂允许工人参伙吃饭,与班队长以上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4、实行完全市场化管理。对予以保留的食堂,取消任何形式的补贴,水、电、气等费用应由就餐人员合理分担。对工程建设公司职能部门检查业务时发生的费用,由工程建设公司财务按月结算。

程控制和日常监管,各单位“四项费用”一律不准超支。公司纪委、财务资产部、财务部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规定落实到位。

2014年8月21日

抄送:公司领导。

集团公司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建设的通知 篇8

批管理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

水利部文件

水建管〔2001〕618号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

11月1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对湖北省武汉市在长江干流防洪堤内的长江江滩上填滩建设“外滩花园”住宅小区进行了曝光。近些年来,各地加强了对河道的管理,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或河道保护范围内违章开发建设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行为违反了《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影响了河道的防洪安全,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管理),严格建设项目审批权限和程序,规范河道管理行为,依法行政,保障河道行洪安全,现就建设项目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对河道保护的意识。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对《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认识到,城市建设和开发不得占用河道滩地;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要使广大群众了解河道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河道的自觉性,防止一切破坏行为的发生。

二、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强化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各地要认真学习《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以及《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河道(包括河滩地、湖泊、水库、人工河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管理范围内占用土地、跨越空间或者穿越河床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经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在进行审查时,各地要严格按照水利部、国家计委发布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及水利部对七大江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权限的划分规定,实施项目审批,坚决制止违反程序审批,越级越权审批。各地要认真负起责任,对凡未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审查同意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对已开工的违章建设项目,要立即责令停工,并限期拆除。

三、严格进行防洪与河势影响论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前,其中的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前述防洪要求审查同意。建设项目必须提出对防洪与河势影响评估报告,其报告编写须由具有水利(水电)行业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评审工作由建设项目审批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工作必须认真进行,严禁走过场,专家组不能全部由本地和本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评审意见作为建设项目申请书附件一并上报。凡未进行防洪影响评估工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一律不得受理。

四、全面清查,严格执法。近期各单位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审批权限内所辖河段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逐一检查,登记造册。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重点检查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设项目,是否有未经审批的建设项目,是否有越权审批的建设项目。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设项目要坚决拆除;对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越权审批的建设项目,首先要责令停工,按程序申报,并进行论证,符合行洪要求、满足规定条件的要补办审批手续,不符合的一律拆除。并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和处理;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堤防安全保护区)划定工作,明晰水行政河道管理范围的界限。各地要根据《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以及《关于水利工程用地确权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土地局、水利部[1992]国土(籍)字第11号)的要求,尽快确定江河治导线,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明确水行政管理部门的管辖范围,并向社会公告,以保证行政管辖范围清晰与公开。

六、加强培训。各地要加强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河道管理人员和水政监察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行政执法能力,以适应水行政管理的需要,真正做到规范管理行为,依法行政。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务村务公开栏建设的通知 篇9

豫安监管二„2009‟286号

各省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生产单位:

现将《关于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管理的规定(暂行)》(豫安监管二„2009‟286号)印发给你们,请按照通知要求精神,结合各地、各生产单位实际,认真开展有关行业生产经营性建设项目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各项工作,切实提高我省行业生产本质安全水平。

附件:关于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管理的规定(暂行).doc

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〇〇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关于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性建设项目 安全设施管理的规定(暂行)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生产经营单位设备设施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技术标准,有效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4号令等有关文件要求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的生产经营性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引进的生产经营性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适用本规定。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技术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竣工,须经审查同意、验收合格。未经审查同意的,建设项目不得进行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第四条 建设项目中引进的国外技术设备的安全设施应当符合我国相关安全技术标准。

第五条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督和管理,并实施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其他有关部门应按其职责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实施监督和管理。

(一)建设项目投资管理部门应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纳入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对未进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

(二)建设项目投资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技术改造核准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等,应当监督和指导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贯彻执行本规定。在组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审查和总体竣工验收时,应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参加,并应将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抄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六条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按照投资额度和行业划分,实行分级管理。

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全面实施负总责。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审查、验收的建设项目,应当委托项目设计单位以外的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相关资料,主动申报进行“三同时”审查、验收。其他相关单位应按其分工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实施负责。

(一)设计单位应当依据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的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进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并对其安全设施设计负责。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应当有安全专篇,并且应在相关篇章体现安全设施设计的内容。施工过程中如需对原安全设施设计进行变更的,应当上报原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部门批准,未经审查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参与审查的专家组对《安全专篇》提出的修改意见变更结果负责。

(二)设备材料供应、工程施工和工程监理等单位,应严格依据安全设施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设备材料供应、施工和监理,做到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确保安全设施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并分别对设备材料质量、工程质量和监理结论负责。

(三)安全评价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评价管理规定和安全技术标准,在其资质等级范围内进行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活动,并对其安全评价结果负责。

(四)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下列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备案和竣工验收:

1.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

2.省级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建设项目; 3.跨地、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4.中央在豫企业和省属、直管企业的建设项目; 5.军工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设项目; 6.投资在3000万以上的建设项目;

其余建设项目由省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第七条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的审查备案

建设单位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后,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自主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评价结果负责。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危害程度以及对公共安全影响的定性、定量评价;

2.预防和控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可能性评价; 3.可能造成职业危害的评价; 4.安全对策措施、安全设施设计原则;5.预评价结论;6.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管技装字(2003)77号关于印发《安全预评价导则》的通知要求,建设单位按有关要求将安全预评价报告交由具备能力的行业组织或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并有专家评审组提出评审意见。预评价单位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预价报告后,按规定报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八条 建设项目安全设计审查备案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应当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单位对其安全设施设计负责。初步设计报告的《安全专篇》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要向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建设单位提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报告及申请表; 2.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

3、安全预评价报告书; 4.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 5.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有关行业专家对《安全专篇》及有关资料进行审查,审查通过或修改完善后的《安全专篇》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监督企业落实《安全专篇》的整改方案及措施。

第九条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前,建设单位应向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该工程安全设施验收申请,在提出申请时建设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安全设施设计(评价)审查备案手续完备,技术资料和安全设施档案齐全;

2.安全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

3.安全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4.具备安全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操作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时还应准备以下文字材料: 1.《安全验收申请报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企业验收总结报告》; 2.《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及审查意见、备案书等;

3.安全设施投资一览表; 4.安全设施试运行记录; 5.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6.安全设施、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等检验、检测合格报告; 7.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及措施; 8.与项目有关的其它材料。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建设单位、安全评价机构等有关单位和邀请相关技术专家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综合评审、现场检查,对竣工验收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的,核发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审核意见书。

第十条 违反本规定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由此发生伤亡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一条 各省辖市、县安全监管部门可依据本规定制定本地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管理实施办法。

上一篇:生日快乐-生活随笔下一篇:保研自我介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