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教学设计

2024-07-29

高中诗歌教学设计(通用8篇)

高中诗歌教学设计 篇1

篇一:例谈高中英语诗歌的教学设计

龙源期刊网.cn 例谈高中英语诗歌的教学设计

作者:王文钰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5年第02期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教师逐渐更新观念,比以往更加关注以学生为主体,更加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调运用语言习得理论,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凸显语言习得需要真实环境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之中。笔者以高中英语选修6(人教版)的第二单元《诗歌》为例,谈谈该话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诗歌为话题,从学生初次接触诗歌,一直谈到诗歌创作的动机、有关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等。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在初步了解和掌握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的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本单元共分8部分:1.热身部分;2.读前部分3.阅读部分;4.理解部分;5.语言学习部分;6.语言运用部分;7.小结部分;8.学习建议部分。

教学目标

①语言知识:掌握重点的词汇和短语;掌握和理解几种诗歌的类型以及诗歌意镜;②语言技能:通过听课文捕捉特定信息的能力并且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通过读课文,形成对所获得信息的处理、判断、分析和推理的能力;③学习策略: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形式,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思维与英语表达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④情感文化:通过学习,感知诗歌的语言美和艺术美,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英语诗歌的语言美和艺术美;②如何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学案导学法。

教学过程

篇二: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一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时要点:

1、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

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之典例例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二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时要点:如何鉴赏古代诗诗歌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三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时要点:常见意象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附:其他诗歌意象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意象”的把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第四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课时要点:二鉴赏作品的语言之典例例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第五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课时要点: 从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征入手欣赏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 26 中学古典诗词中的互文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第六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课时要点:解答诗歌语言题的基本思路及相应强化训练 ________________ 33 第七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课时要点: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诗文典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第八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课时要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诗歌艺术中的虚与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古典诗歌抒情方式例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第九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课时要点: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附: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第十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课时要点:浅谈古典诗歌的对比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附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1、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十大置疑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2、诗歌鉴赏答题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3、诗歌鉴赏问答格式例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适量的读练析强化学生的对古代诗歌的感性积累和鉴赏的思维能力。

2、强化学生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尤其是主观题。

教学设想:

1、抓住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讲析,并进行有效的综合讲析,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要求学生背诵和欣赏一定量的诗歌作为训练的补充,以免学生只求做题,而忽略了古代诗歌鉴赏其实是一个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3、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心里一定在装着学生,要真正摸清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必要的时候实施分层教学。

4、本知识点教学大约需要9课时,知识点强化训练解析3课时,综合检测讲练2课时,共约十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1、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

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之典例例析

一、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

在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三个变化最大的项,古典诗歌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笔试题,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说:

古代诗歌的考察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是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

张伟明的说法指明了古典诗歌欣赏的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说就是“三鉴赏一评价”,由于这道题是以主观题型出现,难度不太大,而且与以前的客观题型应该存在着一定联系,这个联系应当是题目语言导向性。就目前所见到的试题而言,具体的题型可分为两种:有话语引导的填空题型和无话题引导的短评题型,也有的是二者结合,题型很不一致,说明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但是我们在训练时不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高能力培养上达到一般能力的收效。

二、古诗分解讲析:

(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04典型考题] 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北京卷)

解题思路:分析诗歌所写人物形象或物象的外形(颜色、特点、形状等)和内神(品格、精神、气质等)。

答案示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意象”及对“形象”的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

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常用方法】

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宜出现这些字眼,我们在这时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

【例题剖析】

1、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参考答案:

⑴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

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⑵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3、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

误例:

⑴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⑵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

误例分析: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但不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0分。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其性质,篇三:高中诗歌鉴赏专题(整理教案)诗歌鉴赏专题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

第一课时(人物形象)

教学要点:

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一.考点解读: 诗歌鉴赏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又通过意象来表达。所以我们今天来梳理一下通过什么什么意象,表达了什么什么感情的答题方式。

二.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形象”分类:

一个是人物形象,二是景物意象。今年的高考题,《九日和韩魏公》就是分析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思想感情。那么,一般会出现的有哪些形象呢?

① 豪放洒脱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 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③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就是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

④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形象

如今年的高考题《九日和韩魏公》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⑤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方法总结:

2.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3.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

①九日和韩魏公

苏 洵

②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③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答案](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分)(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分)【诗歌赏析】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首联从十年来他们的交游,一直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内涵十分丰富。时苏洵已四十八岁,年近半百,故说“晚岁登门”。雷简夫称苏洵为“王佐才”“帝王师”,苏洵实际也是以此自居的,而这里却自称“不才”且冠“最”字,并以自己的“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看似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

颔联又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五年来的虚度光阴。出句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有牢骚。下句,诗人回答了“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不堪重用。曲台指太常寺。苏洵在嘉祐六年(1061)被命于太常寺修纂礼 书,至赴宴时,刚完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费时五年。苏洵以自己能辅助帝王的才能来做这种白首穷经的工作,深感虚度年华,用非所长,这集中表现在“闲”“老”二字上。

颈联尤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赏。重阳节历来是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好日子,但苏洵却在愁里度过。“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久”字更有丰富的内容。苏洵在二十 七岁以前“游荡不学”,未必怎么“愁”。但从二十七岁开始,他发奋苦读,希望有用于世,却连科不第。后来,虽然名动京师,却沉沦下僚,无法一展抱负。这个“久”字至少包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但“傍”“来”二字仍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

尾联以暮间归来,反复吟咏韩琦新诗作结,戛然而止,余味无穷。韩琦《乙巳重阳》说:“苦厌繁机少适怀,欣逢重九启宾罍。招贤敢并翘材馆,乐事难追戏马台。藓布乱钱乘雨出,雁飞新阵拂云来。何时得遇樽前菊,此日花随月令开。”韩琦诗那种久居高位、宾朋满座的富贵气,使苏洵更感到自己“闲伴诸儒”的穷窘;韩琦志满意得之余的淡淡闲愁,更激起了苏洵壮志不酬的深沉哀怨。这恐怕就是他越读韩琦新诗就越发难以入睡的原因。暮、雨、寒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神情。

这首诗在内容上堪称“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深刻反映了宋代失意文人的精神苦闷;艺术风格上也是“婉而不迫,哀而不伤”,含蓄蕴藉,耐人寻味。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2.分析诗中“蓑笠翁”形象。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第二课时(景、物形象)

教学要点:

鉴赏古典诗歌中的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出题的方面为:物象的特点、蕴涵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评价、塑造的方法、语言特点等。诸如松、竹、梅、菊花一类事物被人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馋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说到“明月”,就与思乡、思人相联系,说到“清秋”,就与感伤、悲愁相联系,那么这里的“明月”“清秋”,就成了一种具有特定意味的形象,这种含有特定意味的艺术形象,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1.抓物象的特点

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3.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赏析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早晨的路上,细雨潇潇,空气中有着几丝清冷,正是江南水乡黄叶翻飞的季节。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大雁从头顶飞过,抛下几声急促的鸣叫,是啊,都已经深秋了,大雁怎会不急?可是我,远望归家的路,却遥遥不可及。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诗人的观察由远及近,鸟儿因为船猛地退了一下而急急地躲避,鱼儿因为船桨的晃动而惊得跳散了开去。诗人触景生情,像这样颠簸流离的旅程何时才能结束呢?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孤舟是承载着作者的所见所闻,是整首诗的线索。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最佳地点当然是张继曾经投宿过的、并留下著名诗篇的枫桥了。

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这天晚上夜宿于此处,以一抒幽思。

第二节 诗歌鉴赏之语言

掌握炼字类炼句类赏析诗歌语言题的答题模式

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含蓄|明快、简洁|细腻、冷峻|热情、婉约|豪放、朴实|华美、庄重|幽默、冷静|激昂等。

2、答题模式:

① 炼字类:a解释该字在诗中的具体含义,b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描摹景象,分析手法,c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 炼句类:对该句进行分析,注意层次和手法;根据该句在诗中的位置,分析该句在全诗中的作用;点出它对表达主题和情感所起到的作用。

③ 分析语言类:用一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语言特色,用诗中的具体诗句来说明这一特色;指出描写的意境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1炼动词:形象生动 拟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炼形容词:形容词可以从声、光、色、形等多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故面对诗词中的形容词,我们要首先弄清它修饰了什么物,或什么景、什么人,再分析它突出物的什么特点,渲染了景的什么氛围,烘托了人的什么心情等,最后琢磨此物此景此人和主题的关系,再用文字组织答题。

(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

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 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高中诗歌教学设计 篇2

我们的祖国被称为“诗的王国”, 诗歌是我们灿烂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说:“读诗的好处, 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尤其是读中国的古典诗歌, 可以有一种兴发感动足以变化人之气质的作用的。”然而, 考察目前诗歌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乐观, 越来越多的学生是为了考试的需要而学习诗歌, 我们的诗歌教学也背离了我们的传统, 现在诗歌教学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 下面笔者主要谈谈教师层面的因素:

1. 认识不到位

很多老师也不过是把诗歌当做高考的必考内容, 仅在语文课堂上教学生读几首诗歌, 无疑将诗词教学淡化了, 使得学生也有了为了考试而学的功利心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打折扣。

2. 教学内容太窄

现在使用的人教版1~5册课本, 5册书中的古诗词有:《琵琶行 (并序) 》、古诗二首 (《氓》《行行重行行》) 、《兰亭集序》、宋词二首、《滕王阁序》、《离骚》、《孔雀东南飞》、唐诗三首。课本中的篇目是非常有限的, 学生只接触课本中有限的诗词, 而课外的基本不看。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还一味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向学生“传授”所谓的鉴赏方法。并且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鉴赏水平, 其难度可想而知, 老师的要求过高, 导致学生有了厌学情绪!

3. 教学方式单一

普遍使用的是讲授法, 先介绍作者和背景, 接着读两遍诗歌, 就开始分析内容, 而且是逐字逐句地分析, 然后是赏析情感, 最后讲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几乎不管是什么诗词, 都是按照这个流程来进行。而整个过程中, 老师按照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 学生只要跟着记、读、听、背就行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 根本无法调动自己的情感经验来感受文学作品, 更不可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很多时候学生对作品还一知半解, 似懂非懂, 而老师却已经结束了教学。

二解决教师层面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言以蔽之, 目前诗歌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分析有余, 鉴赏不足。现行的诗歌教学, 更多的还是考虑其应试性, 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 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故而老师花了不少时间与精力, 仍不能提高学生诗歌鉴赏题的分数, 更不能起到熏陶学生的效果。针对这种现状, 我在诗歌教学上做了深入的思考, 并在教学中做了尝试:

1.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激情教学

情感是诗歌中最本质的东西, 换句话说, 情感就是诗歌的生命力。每一首诗歌中都饱含着诗人热烈的情感, 没有情感, 诗歌就失去了价值。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 最重要的是入情入境,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要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 以满怀的热情投入诗歌教学。只有将教师之情与诗人之情融为一体, 达到彼此合一的境界, 才能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真情实意, 并产生共鸣, 受到强烈的熏染。只有激发了情感才能让学生发现诗歌的魅力。而诗歌教学要面对浩如烟海的古诗词, 和不同风格的作品、不同个性的诗人, 再加上应试压力使得教师在实践中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不能潜心研读古诗词领会其精髓, 无法找到古诗词教育中情感倾注的突破口, 很少能激起情感上的理解和共鸣。这种情况下, 老师只能依赖教参, 从各种教参中拼凑各种理解与认识, 课堂上多是对着教参照本宣科了, 或是干脆放给学生读读背背, 根本没有激情, 学生也就难免会昏昏欲睡了。要想激发学生兴趣, 必须先提高教师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才能摆脱对教参的依赖, 激情教学。

2. 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是只讲课本中有的诗歌, 学生的学习是断断续续的。而教学也是片段性的, 无法构建诗歌学习的体系。不妨将诗词教学看做是一项研究性的学习, 将诗歌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第一, 高一阶段, 以背诵的方式进行量的积累。俗话说:有量变才会有质变。每个班放一本《古诗文背诵》, 利用语文早读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往小黑板上抄写, 然后进行背诵, 还要抄到各自的诗歌积累本上, 当天上课时, 师生还可以齐读、齐背, 让语文课堂时时有朗朗的读诗声。这样一周下来学生可以积累两到三首诗歌。这个阶段不要求学生一定要会赏析, 更别拿各种诗歌题目来考查学生。为了更好地鼓励、督促学生, 也必须有评价机制, 评价方式主要是激发兴趣, 常用的是诗歌朗诵比赛、十分钟名句默写竞赛、小组间对诗比赛, 因为这些活动趣味性较强, 很受学生欢迎。

第二, 高二阶段, 引导学生正确鉴赏诗词。在平时积累的前提下, 开设《唐诗宋词》选修课, 开始就诗歌鉴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课堂教学中不急于教学生如何做题, 也不急于灌输解诗歌鉴赏题的方法与思路。而是做好三方面的引导:首先, 引领学生了解诗歌鉴赏方面的专业术语, 如诗歌意象、意境、抒情主人公、抒情方式、艺术特色等。其次, 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欣赏, 诗歌欣赏就是展开想象的过程, 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设情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最后,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整体美, 不要在词句和技法上过分纠缠。

第三, 高三阶段, 化整为零进行答题训练。进入高三开始进行诗歌鉴赏题目的练习, 有了高一、高二的积累, 此时进行答题的练习与指导, 就会水到渠成。诗歌鉴赏的练习题很多, 但有很多是不典型、不适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 可以选择近年的各地高考题给学生练习。由课代表利用每天晚自习的时间抄一个题目在黑板上, 并要求学生将其抄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作为课下的作业要求既要背诵又要解题, 第二天上课时由教师拿出五分钟时间来讲解和诵读。这样一来, 避免了以往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而且一天一首, 化整为零, 学生不觉得有压力。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刍议 篇3

1、诗歌鉴赏的方法

学习诗歌鉴赏重在"悟"而不在"练"。

读诗,是与人的一种交流,诗人想说的话在诗里,你读诗,就首先要听懂他说了些什么话,话里话外是什么意思。这需要"悟"。因为诗人是文人,不是庄稼汉,所以诗中的语言都是文学语言。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也要进入文学的领域,学格律、修辞、用典等。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上这些属于基本格式,是死东西,容易掌握,但修辞一项则较灵活。例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修辞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每一首诗大都会有修辞甚至是多种修辞的应用。反复诵读例句,揣摩修辞使用的好处及意义,这个过程要体现一个字"悟"。这时,要看作者主要的意图是什么,要领悟诗人的情感所向。例如:李白《月下独酌其一》诗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拟人、想像等的修辞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在有了格律、修辞的基础上,还要在文字上下功夫。

诗歌的语言讲究含蓄,所以语言中出现许多言简义丰的词,比如:杜鹊、莲、菊、月等。这些词在文人中已有约定俗成的含意,只要写出以上字词,意义则不讲自明,另外还有各种典故也类似。晚唐诗人李商隐《华师》中“孤鹤不睡云无心”句中,“鹤”是一个高雅超群的象征。而“云”在唐诗里也常常是“无心”与“恬澹”的意象。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就有“云无心以出岫”的句子,就如“闲云野鹤”这一成语,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情致。

诗歌的语言还很讲究练字。通常是一字传神,景情皆现,这一字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潮平两岸阔”、“露湿秋香满池岸”。这些字词往往是情与景的纽带,它们的生命力特别强,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知道了这些,如何学习语言呢?还是一个字—— "悟"。多读多吟,内心反复揣摩,去领悟字词所蕴含的情感。

掌握了诗歌的形式与内容之后,则该进入最主要的环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作者借诗歌是为了抒情,如果不是心有所感,不吐不快,谁会想到动笔呢?当一般老百姓心有愁苦或喜悦,他们也许会喋喋不休,尽情讲述自己的不幸或幸运,甚至还会大哭一场。但诗人不是普通人,他们的苦无人能识,他们也无处可诉, 因着自己的清高,也就只能向纸张、笔墨倾诉了。

所以,所写的字字句句都是为了抒情。要把握诗人的感情,首先应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诗人的抱负理想,才学诗情,诗人的仕途经历,只有了解诗人的经历,我们才会了解诗人的为人,才会进一步揣摩他的思想感情。其次,读诗,不能只从“合”这一联中找诗人的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一道理,诗是个整体,不能断章取义,只不过各有侧重罢了。最后,要理解诗人的情自己必须懂情,诗人多数见月圆而思人,见落花而伤情,多愁善感,读诗的人最好也是个情感丰富的人,那么就容易共通,容易共鸣。例如:李白《长门怨》“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通篇写景,不见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现纸上,情景交融。

2、答题中的诗歌鉴赏

按理说,诗歌鉴赏到这里可以告一段落,因为从纯文学的角度都谈到了,可是如果把它放到高考中,则会引出不少问题亟待讲清。

考试中的诗歌,又增加了一个任务:考学生。既然是考试,就不能对一首诗铺开来详细鉴赏,只能是针对问题做回答,答案既要解决问题。又要言语简练。由此可见,在高考中的诗歌考试是综合性的。诗歌答题一定要就事论事,不旁征博引,不胡乱瞎扯;这需要认清问题,头脑清楚。例如: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伺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稳踏烂麦青青。

本詩前两句写出了贵公子怎样的情形?请作简要概述。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些同学忽略了题目中的 "前两句"三个字。于是,在答题时把"后两句"的内容 也写上了,这就是不能针对性地回答问题,有些同学 是忽略了第二间,只回答第一句。第二问"请作简要 概述飞是对第一句的补充说明,指出这个问题该怎 么回答,"简要概述",是要求简单概括,不能详细具 体地讲,但既然是人物形象,简单概括,应该突出他 的主要特征,也要稍加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故答案是:贵公子穿上比彩霞还鲜亮的锦衣,一大早就兴致勃勃地骑马去野外春游,字里行间明显地透露出 其人的豪华与权势。

另一方面,该谈到回答问题时语言的组织与使用上了。语言的组织和使用是要表现一个人表达能力的,要力争清楚、透彻、全面还要生动。例如: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 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了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的心情。

题目中"简析"二字,突出了"析",即分析。答案 中对"抱膝灯前影伴身"这七个字都做了分析,把摹形的词写出来,把动词也分析出来,语言有条不紊, 首先是清楚,其次把各个词之间的关系讲出来,点明了诗人抒发的情感,最后是语言简练自然,使人一读即懂。

要想回答问题准确,要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这是在平时的训练中逐渐提升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有意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或口头语言表达,在写作文, 写日记和演讲、辩论,甚至是与人交谈都可以培养。

3、结论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篇4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诗歌都很熟悉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1

从刚接到课题的诚惶诚恐,到备课过程的煎熬辗转,到走上课堂的坦然自若,这节公开课,让我实现了十几年教学生涯的飞跃,完成了对课堂教学认识的质变。

反思此次公开课感触颇多,有收获、有遗憾,更有满满的感动和幸福: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有这样一个锻炼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我也诚挚地感谢每一位关心帮助我的同仁们,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我调课、观课,坦诚地为我指出教学设计的不足和上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热诚帮我出谋划策,优化课堂设计……正是各位领导同仁的满怀智慧的无私引领才使我得以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诗歌鉴赏是中考备考的难点之一,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方面细心研究了各地中考题尤其是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考试题型,认识到考试涉及比较多的是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类题型,另外就是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另一方面从侧面了解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得分率较低的主要是在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题型,因此确定以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这两类题型为重点进行答题技巧的探究揣摩。同时结合当前初三学生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设置了这样一堂课。

为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本节课我借鉴“三步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基本原则,设计了第一步积累知识、第二步培养能力、第三步拓展训练的课堂大框架,整堂课又分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了解课标考纲,第二环节理题型、明重点,第三环节明手法、增能力,第四环节品字词、赏语句,第五环节实战演习、规范答题。我认为整节课学练结合,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知识有了升华,能力有了提升。

下面我就这节课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实际课堂效果和目标达成的经验总结如下:

1.对中考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和命题角度的梳理和把握。

为了让学生初步把握中考诗歌鉴赏的出题方向和题点的分布的变化规律,我下功夫搜集了山东各地市近几年的中考诗歌鉴赏诗题,集中精力对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题进行了纵向的分类整理和整合梳理,意图一方面通过几年考题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的变化和考点、难点的分布,从而总结出一些命题规律,并以此为抓手让学生总结出各种出题方式和做题方法,使学生的做题能力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中考诗歌的鉴赏的感性认识,消除对这类题型的陌生感甚至畏惧感。

2.摸清学情,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欠缺的能力进行重点突破和有效指导。

备课伊始,我把中考涉及频率较高的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确定为课堂的重难点,但是,区教研室范老师结合中考命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得分情况,及时为我调整了课堂教学目标。为进一步摸清学情,找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应考过程的薄弱环节,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在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层次的班级中两次试讲,以此确立了合理的目标,并检验课堂环节设计和导学案上试题难度的合理性。

从实际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掌握了答题步骤,明晰了鉴赏的一般答题思路及规范的表述形式,突破了学生在面对诗歌鉴赏题时往往“心中有而笔下无”的瓶颈,能够依分布点有效作答了。

3.注重了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

据了解,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很多是高中学校刚刚送完高三的老师,他们每天面对的学生答题能力和规范程度与初三的学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语文阅卷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会使一些答题不规范的学生语文成绩受很大影响,很多所谓发挥失常的学生,我以为,其中的原因恐怕多是由于答题不够规范。规范答题意识的强化和习惯的养成,贵在平日课堂教师的重视和引导。因此,在课堂上,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还特别重视了规范答题习惯的培养。通过细心的指导和温馨的提示,很多学生在导学案上的答题书写和用语规范程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学案贯彻课前、课中、课后,提高了课堂效率。

为构建合作探究、自主高效课堂,在这次公开课中,在教研室专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尝试编写使用“学案”。虽然因为对学案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编写过程中几易其稿,但我自己感觉,学案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分项成果有了载体,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有了依据,让课堂的推进有条不紊,有效渗透了复习的方法,引领了学生温故知新。

学案的编写,让我学会改变教学策略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它让我不停地反思是不是站在学生立场备课、上课。学案的编写,大大提高了我备课中的“选材”能力,课堂上与学生的“亲和”能力以及方法中的“导演”能力。学案的使用,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内容更清楚,学习方法更有效,学习过程有本可章,合作探讨有了平台,连做笔记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也让一节课学习时间更合理、更科学。如果没有学案,我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在一节课上完成如此丰富信息量的交流。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案的检查,迅速地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我尝试的这种教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这堂课犹如一面镜子,让我获得了一定的自信,对于自己的认识有了新提高,但这认识绝不都是正面的。这面镜子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氛围驾驭能力的不足,学生主动质疑问难不够,创意问题不多。

有位教育家说:“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火把,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而不是把他们看成一个瓶,用我们的知识去浇灌。”

回顾本节课,虽不乏对学生的提问,但诚如观课老师所言,却缺了学生的主动质疑,我还是太过拘谨于课堂的预设,没有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乍看去,这群孩子很听话,积极的记笔记,回答问题。但这背后都是我在主导着,知识是在实践中习得的,一堂课如果不能真正做到学为主体,真正的放手发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思考的意识,终究是算不上一堂真正的高效课堂的。

2.预设的东西多了,生成资源少了。

叶澜教授曾经针对生成性的课堂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知识王国探险队的队长,而不是旅游团的讲解导游。

但是在我的课堂上,为了能保证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我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导演”,把课堂的主导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虽然我备课也算用心,也算充分,按说有生成的前提,有超越和发展预设的可能。但是,我没有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是努力引导学生走向我预设的“景点”。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世上最难的是便是认识你自己,于我而言,通过这节诗歌鉴赏的公开课,我确实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部分,这足以证明这堂公开课与我自己是有价值的。最后以屈原的话自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上是我在教学《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这一堂课后的反思与总结,不妥之处,还恳请各位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2

诗歌是文学之骄子,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精炼简洁,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到现代汉诗,源远流长。诗歌教学是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古老而优秀的诗歌文化途径之一,而且诗歌深远的意境和情感有助于增强学生严谨的思维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所以我国教科书,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语文教科书都选入大量是诗歌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品读、研究和写作诗歌。

而我觉得,诗歌教学最重要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中学习和领会作者的情感。初中诗歌教学中鉴赏诗歌的传统步骤、方法是:

1.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

2.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

3.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

这个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被沿用,直到现在,大多数教师也还是在使用这3个步骤来进行诗歌教学。这三个过程一般都是从解释词义、句义,翻译,挖掘典故、修辞,归纳主旨等方面来得以实现的。但是这样的教学难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去想象和感悟诗歌的意境美。那么,诗歌教学应该如何创设情景,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想象和审美情趣,散发思维,陶冶情操呢?

首先是背景了解。

教材中入选的诗歌有古体诗和现代诗歌。不过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其写作都有一个背景,而且这个背景可能和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诗歌的作者和写作的背景介绍占据着什么重要的地。所以背景介绍是诗歌的突破口,学生通过对背景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感悟诗歌,体会诗歌中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要让学生其了解李白被排挤出长安的背景,还要了解李白虽狂放不羁,但仍有牢固的报效朝廷,有所作为的儒家思想,才能很好地体味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满与怨愤。通过诗歌背景的学习和了解,学生以能初步走进情景,去体验作者的情感了。

其次是朗读。

诵读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金钥匙。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更是需要反复吟读,才能领会其深义。在诗歌教学中,要给充分的时间学生朗读,或默读,或齐读,或小组竞读,或老师范读,或播放录音。至于采取什么朗读发,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诗歌类型和具体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朗读方法。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要注意断句停顿,并结合相对应的轻音乐,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快速进入情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录音慷慨激昂,抑扬顿挫,把作者李白的性格和诗歌中所表达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感揭露得淋漓尽致。学生耳听录音,神已被录音勾走,正和李白一起梦游天姥山呢!所以说朗读,特别是诗歌配乐的录音,能更快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吸引学生自主地创设情景并走进次情景,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接着是图文结合。

图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变诗歌文字为可触可观的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学诗境。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示出来的最表层的美,是视觉上雪景的构图。诗人颇具匠心,以画家的眼光、作画的方法,准确地表现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行人,没有飞鸟,只有一位披着蓑戴着笠的老翁独处孤舟,默默垂钓的静谧画面。这幅广袤无垠,万籁寂静,大雪纷飞的图画展示出来,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把学生的思绪带入画面,去体验雪后的宁静和老翁的孤独与静谧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我们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瘦马和游子,构成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这画面的展示,把学生带入诗人无限愁思的情景中去体验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最后是讲解描述。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仅仅通过背景介绍、朗读和图片展示来创设情景是不够的,还应该加以适当的讲解描述,才能使学生进入情景后和领略其中的奇妙。背景介绍、朗读和图片展示来创设的情景大多都通过学生的想象实现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情感地加以客观的讲解描述,娓娓道来,让学生在教师的描绘讲解中不知不觉进入情景,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王维的《使至塞上》通过朗读和图片展示可能只能领略诗歌的韵律美和大漠的奇景,却未能完全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所以教师要对该诗歌进行必要的讲解描述,使学生理解和领会该诗是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另外,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表达了诗人的抑郁、愤闷、孤独、寂寞之情,和希望边疆平定的感情。

我觉得诗歌教学,盲目地分析讲解背诵是行不通的,教师要极力创设更多的情景,并吸引学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走进诗歌所描绘的世界和作者的心灵,才能真正地领会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以上背景了解、朗读、图文结合和讲解描述等方法来灵活创设情景,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飞向诗文,飞向作者,飞向生活,飞向明天。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

一、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的心理影响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以往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学生变成了做题目的机器,师生都忽略了彼此情感态度的教育,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是非常需要投入情感的。回顾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是教师为主体,满堂讲满堂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只会动笔不会动脑。如,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各种诗歌表现手法及鉴赏手法进行罗列,然后给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示范,之后便是用了再用的题海战术。生搬硬套,学生不求甚解,只需要知道答案,求得高分,而忽视了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将自己放入到作者的创作情境中,所以写出来的答案千篇一律,漏洞百出,缺乏思考性,鉴赏能力自然不会提高。

2、乏味的教学过程无法吸引学生鉴赏诗歌

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李白的《将进酒》气势雄伟,有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诗情豪迈,言语狂放,却又沉着抑郁。如果只是以老套的方式来讲解,学生便无法体会当中的情感。那么对于李白其人以及对于诗所传达的思想,便难以得到深刻的体会,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无从谈起。

二、有效的诗歌鉴赏教学方法探析

1、改变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提高高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教学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什么样的活动,都在目的的指导下,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所以,以应付考试为诗歌鉴赏教学的目标,只会让学生成为被动接收知识和做题的机器。如今,新课程改革让教学目标得以明确,为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而教师便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改变了教学心态,为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努力。

2、改进教学过程,生动教学环境

改进教学过程,为的是使整个课堂教学能有个井然有序而又不失热情的环境,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极易学习和愿意学习的氛围。而改变教学过程,可以以教师自己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为基础,将诗歌讲解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授柳永《雨霖霖》时,教师可以深情演唱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引入离别的感伤氛围中,再用伤感的思想情感作为基调,利用带感情的朗读进行情感渲染,从而让整个教学活动都在诗人的思想情感下进行,让学生能在深刻体会的基础上,把握住整首诗所要表达出的各种内容。这是种极易学习的氛围,可以让学生不用刻意学习便能体会诗歌情感,从而加强对诗歌表达方式的探究和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能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形象的动画与诗歌联系起来,再加之与诗的内容极其贴近的音乐,那么学生的对整首诗的鉴赏能力在这些工具的辅助下,便能得到了相应地提升。

三、总结

诗歌篇幅较短,诗歌鉴赏是多方面的、综合的,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应该关注标题、作者、题材、注解、技巧、典故、语言风格等等。在这里不一一阐明。笔者认为,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教学,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和知识接受能力,只为教出考高分的学生而努力。这完全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结合诗歌教学的特征,立足诗歌本身,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掌握技巧,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我们更要加强素质教育思想的普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活动与社会相联结,为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4

“诗言志,歌咏言。”《礼记·经解》记载了孔子的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余秋雨先生也曾说:“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可见诗歌这种短小、简洁、含蓄的韵文,是最能进行情感和审美教育的一种语言形式。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歌,都是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是由于过去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不愿学生多走弯路,使很多诗歌教学课堂过于强调理性分析的教学模式,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过程完全由老师包办代替,应该最爱诗的高中学生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努力背诗。可是对高中语文老师而言,上好一堂诗歌赏析课并不容易,尤其是如今高考诗歌赏析考查得分率不高,很多学生喜欢读诗歌但是害怕做诗歌赏析题目,所以上好一篇诗歌课文绝不是像基础教育阶段一样会读会背就能解决问题。面对诗歌赏析的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抓好诵读,体会诗歌音韵之美

以朗读贯穿整个诗歌教学已经成为不少语文老师在诗歌教学中达成的比较一致的共识,很多老师确实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读,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课堂上,个人轮流读、小组接龙读、全班整齐读,教前教时教后不忘读,总之形式多样,书声不断。如在《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让学生用两种读法:一为天真的节奏明快的疑问式,声调稍高,读出后显得俏皮;而另一种读得深沉、缓慢,为痛苦又关爱的表白,让人感到诗人饱经风霜后仍然痛苦执着的追求,那份爱国青年对受日寇践踏的故国的爱就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了。

二、创设情境,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教古诗时,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是能够相通的。现在很多中学已经有了多媒体设备,诗句描写的情景,都通过媒体再现了出来,使原本难以意会的诗句变得形象可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教学媒体,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使之自由地在思绪的天空翱翔。在一次《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中,我自己进行了一次有感情的范读,同时配乐和加以画面提示,给课堂增色不少。在传统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单靠一张嘴和一支粉笔,采用理论分析和进行板书来达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表达的内容极其有限,而且还无法激起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激情。所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局限了教师的教学内容,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如今社会所欠缺的创新能力无法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培养,是需要得到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丰富的。

三、披文入情,体味古诗的情感之美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情感美。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悟到诗中的情感美。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己之情来激发学生之情,使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和老师一起进入诗中或欢喜或悲伤的情感中。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有着丰富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枯燥乏味的讲解是毫无效果的。教师可以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诗中具体的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既要从整体上把握住一首诗的情感,又要去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情感。朗诵是学诗歌的基本切入点,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果只是采用这样一种呆板的教学方式来解析,那么学生最多只能感受到教师所表达出来的教学情感,对于诗歌所传达的思想,便难以得到深刻的体会,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无从谈起。

四、正确理解,把握作者思想之美

古语说“诗言志”,古诗词往往用唱的形式来表现,在音乐的美感中传递动人之情,凸现其深邃的思想和喻世的道理。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那么,艺术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要准确透彻地理解作品,应注意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这是理解作品的基础。诗词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词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词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

中国诗歌从《诗经》到《楚辞》,从陶谢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璀璨夺目。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目前,教育改革日渐深入,语文教育正在逐渐回归诗性和人性。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的文学可有真切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总之,语文教师只要以这个标准为中心,就不难上好诗歌赏析课。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5

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1]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动机、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三个维度,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背景分析

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成“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体,鉴赏诗歌除了进入意境中外,还可以获得情感的愉悦、心灵的共鸣、审美的体验。而高中生鉴赏诗歌,有三大步骤:读懂诗歌、感悟意境、创新理解。其中激发学习动机是前提和基础,感悟意境是领悟与内化,创新理解是目的与结果。

以下是从心理学角度解决上述问题:

一、培养学习动机

“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2]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前问题的设置。“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3]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我确定的课前预习目标是:(1)温故知新,复习已学习的关于李白的诗句;(2)知人论世,了解李白豪迈洒脱的生命轨迹;(3)诗海探珠,联系诗歌谈别人对李白的评价;结合这一学习目的,我创造性地选用诗歌名句,分别是温馨预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子用功时”、知人论世“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诗海探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并将这些学习目的作为学案,课前复印给学生。

“温故知新”环节我引用一段文字:

就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秦民们曾一千次地吟咏过的那条河,白霜与芦花茫茫;魏武曾挥鞭遥指过的那片海,秋风正洪波澹澹;我们将在边塞再听“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久远浑响,我们将到荒原重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兴衰无常;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使我们也“怆然而涕下”,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傲啸也激起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赤壁大江东去,那尚未销蚀的铁戟被大浪淘出,问英雄安在?楚天千里清秋,那在少女的红巾翠袖上留下泪痕的豪杰,已身老沧州!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凄然相送;春花秋月,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中最重要的一条:引起学生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这段文字中,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是:秦民吟咏与音乐的魅力;魏武与海的渊源;边塞诗的雄浑豪放与美国西部片的苍凉之美;“怆然而涕下”与“揾英雄泪”的异同点;“三赤”名篇与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柳永与“奉旨填词”的故事;李煜与仓央嘉措、纳兰性德三个“情圣”的人格魅力。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实践和训练、测试手段,在未来的教学和测试中将更加受到重视。要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必须熟悉比较阅读的思维方法:求同和求异。”[4]无论求同还是求异,这段文字都能从音乐、地理、影视、文学、宗教等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内心的共鸣,维持其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心。

“知人论世”环节设计问题:

“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这样清晰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蓝图: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他希望找一条终南捷径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5]李白的个人理想是否现实?他的个人才华如何一步登天,成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李白的性格是否适合醉心于功名利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适权贵”与他的“卿相”理想是否矛盾?

这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体验进入到诗歌中来,达到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诗海探珠”环节我引用李白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的“亮点”在“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上,“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蓦然回首,发现李白也有人格上的“偶像”孟浩然。由此联想到《诗经·孔子世家》中的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李白傲慢、不可一世的外表下有一颗谦逊的内心。打破对李白认识的思维定势,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在“温故知新”“知人论世”“诗海探珠”这三个课前预习环节中,学生能带着兴趣去阅读文本、了解诗人、反思自我。这为后面进入诗歌文本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追求美感体验

“林萍在《引导学生徜徉在美的意境中——中学古诗词教学琐谈》中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美:①紧扣情与景,赏析意境美;②知人论事,感悟意境美;③品味“诗眼”,进入美的意境;④激发想象,感受意境美。”[6]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台精彩的戏剧,是一部多章节的小说。要想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听课,课堂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内涵,还需要一个精彩的导语。”[7]要让课堂这幕“戏剧”高洁雅净,让课堂这部“小说”气势奔放,“导语设计”可以视为一堂课的“凤头”,应斟酌再三。这是我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入时的一个片段:

师:(展示图片)天姥风光欣赏。同学们,欣赏完天姥山的风光,你有哪些感触,能不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你的心情?

生1:风光旖旎、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生2:湖光山色、田园风光、神仙世界。

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好,那么,除了,天姥山外,还有哪些山让你们向往呢?

生1:我想到少林寺去看看,我向往嵩山,感受一下那里武术氛围。

生2:我想登上泰山,感受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据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经到过那里呢。

师:不错。你也可以去那里沾沾灵气啊。刚才这两位同学向往的山统称为什么呢?

生:统称为“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这是我从《笑傲江湖》中了解到的。(其他同学偷笑)

自我反思:一、展示图片方式的好处:(1)符合心理学“有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吸引到课堂上来;(2)情境式导入。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绚丽多姿的天姥山的风光,能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领悟到钟灵毓秀的内涵;二、对话式导入。符合心理学中的“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原理,由天姥山到嵩山、泰山,再总结“五岳”,谈《笑傲江湖》,神游万里,但又“入乎其中”,可谓妙合无痕。三、体悟意境美。“如梦如幻”的天姥山与超然物外的李白完美融合,使学生明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诗的意境,并与本诗“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契合。“神仙”怎能被尘世的污垢所蒙蔽呢?四、提升审美品位。这段对话中出现对多的词是“山”,如设计与泰山有关的诗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并进行有关“山的沉稳”与“人生豪迈”的片段写作,必能使学生的作文有“源头活水”,净化学生日益浮躁的心灵。

三、激发创造能力

“创造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首当其冲,因为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8]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诗歌鉴赏中立足于文本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而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①诗歌为什么不直接写天姥山,写“瀛洲”的作用?②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③天姥山真的有“四万八千丈”这么高吗?④“天姥连天向天横”与《蜀道难》“可以横绝峨眉颠”两句中的“横”是“冲”的意思吗?⑤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⑥“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鹿”可以理解为“功名利禄的”的“禄”、“大道如青天”的“道路”的“路”吗?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古代三座仙山之一的“瀛洲”的了解,感受到天姥山的神秘、梦幻色彩;“四万八千丈”是夸张的修辞,突出天姥山的高峻,并与“横”联系起来,对天姥山获得挺拔、高大的感性认识;而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梦境,是采用象征手法,写梦中仙境的美妙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让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只有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不断进出才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被思维的“牢笼”束缚,做到收放自如;至于将“鹿”解读为“禄”或“路”,只要有合理的解释,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把决定权交给学生未尝不可。

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本身是个难题,从意象、语言、艺术手法、思想感情四方面赏析诗歌,已成为教学的范式。从动机、美感、能力三个角度谈诗歌改革,本身有些牵强附会。关于诗歌鉴赏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实施策略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以人为本”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接触诗歌,获得诗歌意境的美感体悟,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鉴赏能力,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是要追寻的目标。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6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诗歌单元的教学让笔者感觉收获很大,这里来谈谈笔者的教学感受。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笔者感觉这一课上得很是热闹,学生也很积极。笔者给学生留下三道题目都是关于炼字类型的,笔者抽查一个班级的作业,结果发现问题很多,模式是有了,但是对于诗歌的内涵理解没有把握住,光有形式没有内容,这是很大的问题,下面就一个教学例子进行简单分析: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好多同学的答案就是说“看”字用得好,很形象,主人公看到眼前的景想到留别的愁苦来表现内心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答案表面看问题不大,但是“看”到底什么意思,在文中到底是个什么妙处几乎没点出来。当然,这首诗便变成了讲课的重点。于是,笔者就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看他们答题的`漏洞,然后具体去解析这首诗歌,先看诗歌的题目,强调“南浦”跟长亭一样都是送别的代名词,意见“南浦”令人顿生离愁,接着看诗歌找关键词,目的就是让他们领会“看”字在文中的妙用。拓展的时候,笔者举了《别赋》中的句子帮他们消化所学。看似学生有所领会,一节课下来笔者觉得特累,感觉这种教法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但是一时真是想不起来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讲鉴赏题目,一时走进了死胡同,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

在另一个班上课,笔者思路一时没打开,如果还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讲课,收获甚微。笔者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欣赏一下李清照《一剪梅》的mv,在《月满西楼》这首韵味十足的歌曲中,学生仿佛也被带到了词中的意境中来,有的学生看完后居然在书上写下了大约二三百字的鉴赏片断,每个同学鉴赏的角度也不一样。于是笔者顺势把《南浦别》打在大屏上,学生开始没多少反映,接着展示题目:“假如你是导演,你怎么把这首诗拍成mv或做成flash动画,要把诗中所要展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好。”班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五成群讨论起来。十分钟后,同学自告奋勇把自己的剧本设计讲给大家听,创意十足,包括配什么类型的音乐,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动作,包括什么颜色的字体学生都考虑到了……笔者觉得最好的就是班级一个学美术的同学和她同位的配合,一个画画,一个用语言去解说,生动形象,意境设置精彩独到。我们把鉴赏课变成了对诗歌的再创作课,一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体验情感教学法。上面的课堂实例中,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多媒体被结合了起来,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传统与现代的适时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二学生也开了计算机这门课程,他们主动将所学计算机知识用于语文课堂,学习诗歌的兴趣大大提高,自己找了好多课本外的诗歌进行情境创设,并成立了诗歌兴趣小组,达到了学习诗歌空前的高潮。

笔者的教学思路这时候彻底打开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收获很大,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他们的创造力带有个性化色彩,笔者也发现了原来班上的学生这么有才!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提高信息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一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同时把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我们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巧妙结合,打开了诗歌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7

高考,诗歌鉴赏题十一分,对于福建学生而言,这是一座大山,一座有点难以逾越的大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不知怎么搞的就是那么害怕,就是那么无语。每次考试得分率很低,不少人连诗歌的基本内容都无法读懂,只是瞎蒙乱写而已。

于是我不能不想想: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背唐诗宋词,小学也要求背七十多首,初中又背了五六十首,到了高中至少也背四五十首,一共加起来我们的学生至少背了两百多首诗歌。按道理能够背两百多首诗歌的学生文学素养应该不太差,而实际上这些背了那么多的学生为什么对高考的十一分的古典诗歌鉴赏题居然束手无策?这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不能不反思。

是不是我们这些学生从小背诵诗歌的时候根本就是无心?还是这些学生的语文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还是我们这些古典诗歌对这些学生没有一定印象力?

这些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可能我们并没有仔细思考过,顶多是每次在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时候,我们才会想起如何教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如何理解诗歌,当时我们上课的时候讲解诗歌并不是按照高考诗歌考题的模式来讲,我们只是从纯粹的欣赏的角度来讲,学生听讲的时候也只是以一种并非认真的态度来听,除非这首诗歌是他喜欢的,除非他的确是对诗歌有兴趣,不少学生在上诗歌的时候都是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甚至有些麻木的状态。

现在进入复习的状态,有必要对以前学过的诗歌进行一个小结,既要让学生多背一些过去学过的诗歌,也要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慢慢地理解与感悟诗歌的特点,特别是应该适当地给予学生诗歌诵读与理解的方法与策略的指导。这个工作要做深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这些学生的诗歌基础并不是很扎实,以前所学过的那些诗歌对于他们而言仿佛是遥远的记忆,仿佛是隔世的电影。

而要让学生由以前那种相对麻木相对混沌的状态转入相对积极相对明确的状态并非易事,因为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古典诗歌并没有办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没有办法在朗读背诵这些诗歌的过程中获得美妙的体验和成就感。而这是需要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寻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能够让学生经过语文老师指点之后能够慢慢进入诗歌鉴赏门口的点。这很重要。学生一旦能够从这个点开始理解了如何读诗,如何赏诗,如何品诗,这些工作是可以慢慢地一个个开展。当然真正要达到如此境地却非易事,至少是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至少得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有一点点的收获,有一些进步,至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会像以前那样对诗歌无动于衷,对诗歌麻木不仁。

我相信,只要我们当语文老师的能够很好地理解诗歌的特点并且能够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讲述,让自己的学生能够接受与理解,学生是可以一点点进步与提升的。虽然诗歌鉴赏很难,虽然学生的基础不好,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去教,去帮助每个学生,尽可能使他们有所进步。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8

摘 要: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与完善,在新课标概念下,高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而对于高中语文来说,诗歌鉴赏是目前高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实际下,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提出来的,亦是现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着重从现在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提升诗歌鉴赏教学质量做好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诗歌鉴赏;少教多学;教学思考

诗歌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在现今的高中诗歌教学中,并没有积极地发扬民族文化,不重视诗歌教学,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标教学,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但是从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状况来看,诗歌鉴赏教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以诗歌的记忆、背诵、朗读为主,学生对诗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是单纯地记住了诗歌,应付了目前的考试,这虽然解决了学生当前的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单纯的记忆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学习兴趣下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下降,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新课标针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所推行“少教多学”教学方式的优点,并为改善教学状况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教师引领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并巧设问题

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在诗歌鉴赏和文言文的学习上比较吃力,而这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要想学好诗歌鉴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但是从现在的高中教学来看,学生很少进行课前的预习,忽视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导致课堂上没有学习的方向,盲目地学习,学习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行预习,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为诗歌的学习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

1.在预习中要给学生布置简单的任务。预习不仅仅是要对诗歌有一定的熟悉,如果只是这样往往达不到预习的效果,在预习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简单的任务,要有预习的目的性,不仅要对诗歌熟悉,还要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简介等一系列问题,这就凸显预习的目的性,能有效地提高预习的效果。

2.在预习中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难度要适中,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难,过于简单学生没有预习的兴趣,难度过大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预习效果,因此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诗歌创作的背景、作者的写作环境,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性。

二、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所谓的少教多学的意思就是教师要将主动权放在学生的手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在学生的手中,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满足了这一点,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几乎就不会参与,学生进行思想心灵的沟通。对于比较难的诗歌,学生独自学习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发挥小组学生的优势,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心去交流沟通,进行思想的融合,会产生新的思想,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小组学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小组学习中始终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一基本原则,在学习中享受的并不是学习的成果,而享受的是学习的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学习,学生的逻辑得到了提升,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产生了高效的学习效果。

2.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在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多多展示学生之间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学习中竞争,在各个小组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点评,做一些补充,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小组之间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仅能将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还能达到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材诗歌教学心得 篇5

漆敏生

审美感知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以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并在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因此,我们不仅要探寻提供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更要运用一切可行手段,如借助物像、借助绘画、借助音乐、借助美读、借助习作、借助移情等,建设转化审美对象,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染上作者的情绪色调,达到“会心”的中级审美体验。美感应称这阶段这“启迪效应”或“感染效应”。

(一)借助物像

物像是记忆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彩色幻灯片,或选用、自制一些挂图,并联系诗歌内容,详细地讲解画面,例如《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林尽染;漫江碧透,百秧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制作两幅课件物像:

一幅是“湘江秋景”,突出秋天的景物特征:色调鲜明、微型机勃勃;

一幅是“独立寒秋”,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意气风发、壮志勃勃。再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描述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学生凭借感观,通过想象与联相,如同身临其境,领悟到这首诗景美、情更美的情趣,从而感受到鲜艳的色彩《浓重的红和浸透的碧》;感受到澎湃的激情。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建设祖国的豪迈情感。

(二)借助绘画

(宋)苏轼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耐人寻味的佳作,如同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寓有情节、富有情味的绘画。诗歌讲究画面感,绘重视故事性,把绘画与诗歌中的说、写训练相结合,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把诗、画、事结合得完美的,莫过于唐代的王维,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未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 喧 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

随意春芳,王孙自可 留。

这首诗中有明月、清泉、松竹、溪石、水莲等,描绘了一组清静、美的画面;然而在 静的环境中,又有人的活动——浣女欢笑,可能还有作者的旁观。教师可以根据这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说一段话或描述一个故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语段或故事,画出一幅,乃至好几幅画。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反过来促使学生在绘

画过程中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使绘画作品更富有情节性,从而使“文”与“画”相互促进,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在说、写、画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个性。

(三)借助音乐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如李煜的《虞美人》,学生通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可以理解诗人“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愁绪。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也可以通过字面来理解李清照对一个人(新婚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而带来的“闲愁”。但如果借助音乐(配乐),学生更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音乐的旋律和学生的心弦,将一起颤动,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明白何谓“与我心有戚戚焉”。而且学生在感悟音乐的同时,也感悟了诗歌的内涵,并且会脱口而出: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

(四)借助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所指“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诗歌中的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在一种格律里面的,而建设、转化格律押韵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的。如《琵琶行》:

大弦 如风雨,小弦叨叨如私语。叨叨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下难。寂冷弦弦绝,凝绝不遐 声暂歇。别有 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 当心面,四弦一

声如裂帛。……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琵琶奏出的声韵(因为这是用文字描写音乐的佳作),更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琵琶女的“晚年沦落”和作者的“谪居卧病”,以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音乐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志趣。

(五)借助习作

这里的习作是指在学生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让其发挥想象,把诗歌(尤指古诗词)改写成一篇具有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的白话“美文”。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可以让学生描写词人与恋人惜别的凄切场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领悟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六)借助移情

我们常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这是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解释外界的事物,把无生命或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这就是“移情作用”。在“移情作用”。在“移情”时,物我达到了高度的同一,主客之间相互对流。正象征派诗人波德菜尔所说:“你取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然记忆自已 的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为一体了。你注视一棵身材停匀的树在微风中荡漾摇,不过顷刻,在诗人心中只是一上很自然的比喻,在你心中就变成一件事实:你开

始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齐借给树,它的荡漾摇,也就变成你的荡漾摇,你自己也就变成一棵树了”。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方法探讨 篇6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新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缺乏深层理解

由于高考浓烈的应试导向性,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忽视对《新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的深层次解读,没有深入挖掘在语文诗歌鉴赏方面考试重点关注的内容,自然不能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做出适合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指导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2.片面重视提高应试技巧,忽视培训鉴赏能力

诗歌鉴赏的本质应该是从整体上对诗歌进行理解,重点理解作者要传递的思想情感,然而在高考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在教授诗歌鉴赏时,往往将一首完整的诗歌拆分成若干个细小的部分,按照程式化、模式化的方法总结一系列解答诗歌鉴赏的套路和模式,这样的方式不仅使诗歌鉴赏失去了原本的韵味,变的枯燥,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诗歌鉴赏的兴趣,而且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根据《新课标》对发展学生们独立阅读能力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当重点使学生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3.学生自身积累不够,对诗歌理解不深刻

诗歌的一大特点便是语言十分简洁、跳跃,但是这样简单、跳跃的语言却能够营造出十分丰富多彩的场景。我们和古代人或者诗人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语境的阻隔,如果缺乏一定积累,很难理解诗词作者的情感,以李白的《子夜吴歌》为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由于积累不够,学生们在阅读这首诗的时候往往不能理解“玉关”表达的含义是思乡之情,而他们常常将“良人”按照字面含义理解为好的人,这样就会造成对诗歌极大的理解偏差。

二、改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问题的策略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两个重要主体,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都作为课堂的中心,教师认真地向学生讲授知识,但是教师们并没有真实地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体,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他们的需求为教学的目的。

2.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

对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来说,教材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根据人教版的必修教材在诗歌鉴赏这一板块的设计,诗歌鉴赏部分必修的诗词共有三十首诗词,其中仅有三首现代诗歌,其余二十七首均为古诗词,从诗词编写的体例来看,整体是按照诗词产生的时间先后排列的,其中,唐诗宋词的数量最多,这都说明考察的重点应当是唐宋时代的诗词。因此,教师在教授诗歌鉴赏部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教材,要注重教材提出的要求。

3.注重诵读诗歌,领导学生感悟诗歌情感

学语文非背诵不可。这条定律在诗歌鉴赏方面同样适用,教师在教授诗歌鉴赏部分的时候应当注重诵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养成诵读诗歌的习惯,同时在平时要注意补充课外知识,因为对诗歌的理解也是建立在一定阅读量基础上的,具体的,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有范读过程,通过示范诵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优美的地方和作者要传递的情感基调,对此,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播放名家诵读诗歌的音频或者视频,也可以通过其他激励手段鼓励学生们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培养和提升他们自身的兴趣。

4.注意总结命题角度和答题思路

诗歌鉴赏能力最终仍然要在卷面上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应当注意总结高考在诗歌鉴赏方面的命题角度和答题思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发现,在目前的考试命题中,诗歌鉴赏类一共有以下几种命题思路和角度:首先是鉴赏形象类,此类提醒主要考察任务的特点和形象,一是鉴赏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而是鉴赏第三人的形象;其次是鉴赏语言类,此类主要注重理解关键词句,需要学生们理解作者所使用的语言的含义;再次是鉴赏技巧类,此类题型主要注重分析作者在写作诗词过程中使用的各类修辞手法;最后是鉴赏评价类,这类题型通常要求学生从整体上对诗词进行评价,这就需要综合把握,包括提取诗词的关键信息以及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等。

诗歌创作与高中哲学教学 篇7

一、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新循丹青颂奥运, 百米长卷绘古今。

三山五岳势磅礴, 四海九州气氲氤。

长城踯腾筋骨强, 黄河涌流雄风劲。

欣逢盛世抒豪情, 一笔一墨赤子心。

———《山河颂》

马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从意识的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技能;从意识的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主观影像) 。鲁迅曾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 归根结蒂, 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 毫无对证, 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 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 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 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讲的是意识的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008年春, 一位学生家长为迎接北京奥运会, 画了一百米长的山水画, 我在上面题诗一首。这位家长后来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举办过画展, 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也曾经报道过。我在讲授“意识的本质”这一主题时, 先引领学生欣赏教材上的山水画, 然后给学生们展示了这首诗与画作的光盘,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 懂得了画作与大自然的关系, 也深刻地理解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离开了客观存在, 意识既不能产生, 也不能发展”这一道理。

长期以来, 由于各种原因,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作为家校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学生的眼中变得复杂和庸俗起来。我和家长之间的这种以文会友的“君子之交”, 提升了交往的格调, 拓宽了交往的范围,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不仅对教学工作和班级工作有所帮助, 而且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也有所启迪。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天上王母蟠桃池, 人间阿翁西瓜地。

一刀一叉一月牙, 悟空偷来献丑艺。

———《我家西瓜地》

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你就得变革梨子, 亲口吃一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列宁说:“实践高于认识, 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 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世纪80年代, 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栽种西瓜, 成了名副其实的“西瓜村”。西瓜个大肉甜, 价钱又好, 村民们人人笑逐颜开, 扬眉吐气, 整天乐呵呵的, 我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丰收的景象充分地表现出来。在讲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主题时, 我首先给学生们用幻灯片放出一组碧绿的西瓜地和一瓣瓣被切开的又红又甜的西瓜的图片, 把学生引领到浓郁的生活之中, 然后展示小诗《我家西瓜地》, 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这首诗的运用, 一方面使学生深刻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着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观察生活, 投身到平凡而火热的生活之中, 愉快地生活, 享受生活。

三、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辛苦遭逢起一经, 神州从此有书声。

太宗皇帝真长策, 难斩英雄不了情。

———《大雁塔》

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 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从整体出发,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优化组合。

2001年, 我到西安旅游, 大雁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感于时代的变迁, 我创作了《大雁塔》。我创作这首诗的最大收获在于, 使用“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着眼于时代的发展来组织材料, 从两首古诗中各借用其中的一句, 糅合在一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辛苦遭逢起一经”是言玄奘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取得真经, “太宗皇帝真长策”是说唐太宗李世民借助外来文化统治人们的思想。“难斩英雄不了情”是言由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 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唐朝政权最终还是被农民战争给推翻了。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是哲学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恩格斯说, 哲学是关于思维的纯粹理论。毛泽东同志认为, 哲学就是认识论, 哲学就是方法论。因此, 哲学是理论, 更是思维方式。讲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要同思维能力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哲学思维训练和培养, 运用分析和比较等方法, 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际生活的事例中逐步掌握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 提高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才如江海文始壮, 腹有诗书气自华。”复习课上, 将这首诗的创作过程以及创作思维讲给学生听时, 博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学生们在感受到了知识之美的同时, 也拓展了写作思维, 懂得了积累材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进行作文立意, 组织材料写作, 他们对哲学课有着强烈的期待, 以至于上哲学课的时候, 课堂常常“人满为患”。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莱西, 道莱西, 人杰地灵多奇迹。

崔子范, 大写意, 海内外, 人称奇。

奇女子, 张娟娟, 不让须眉学射箭。

勤学苦练不间断, 每天必射三百箭。

奥运赛场捷报传, 战胜对手一对半,

冲出韩国包围圈, 开创射箭新局面。

我们学习张娟娟, 不怕苦来不怕难。

为了幸福新生活, 争创一流冲向前。

———《张娟娟》

一个名人指出:“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 那个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 奋不顾身地工作, 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而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二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三是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哲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让他们的经验再现、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 为今后重视生活经验的获得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山东莱西女子张娟娟获得个人射箭比赛世界冠军, 家乡人民为此更加欢欣鼓舞。在学到“实现人生价值”时, 我和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用快板书的形式表达出全班师生的喜悦之情, 然后自然地导出课题, 组织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人是活动着的个体, 在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人与遗传这三对关系中, 活动是关键的因素, 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 教育必须尊重人的现实活动。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通过亲历生活学到知识的同时, 也懂得了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五、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飞天鹅雪飞满天, 银光冷泻云气寒。

雪似落花花不见, 瑞雪有情兆丰年。

———《2010年第一场雪》赵航

鹅毛落下九重天, 疑是王母脂粉染。

天寒地冻胜似棉, 随风飘洒天地间。

铺天盖地裹银毯, 浩荡无垠作画卷。

瑞雪天界何处寻?何如人间享丰年。

———《2010年第二场雪》迟思远

毛泽东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的奠定, 同哲学课的开放性、实践性是紧密联系的。诗歌因哲学而长存, 哲学因诗歌而美丽。把自己创作的诗歌运用到教学之中, 这种独特的授课方式, 受到了学生们的充分肯定和欢迎。学生们纷纷以哲学为指导, 观察生活, 提炼生活, 创作出大量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上面精选的两首学生诗作, 充分说明通过一学期的教学, 极大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哲学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拓宽了视野, 陶冶了情操, 培养了思维, 提高了能力, 个人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摘要:本文以学习、生活和关注的社会问题为背景, 将诗歌创作与高中哲学教学结合起来。将创作的诗歌应用于哲学教学之中, 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理性和智慧, 更加精彩、自由、诙谐、灵动, 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新探 篇8

诗歌教学 鉴赏能力 吟诵 多媒体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很明显,诗歌教学已经作为体现语文人文性特点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而且诗歌鉴赏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是诗歌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

一、重视朗读积累,在反复吟诵中提高理解能力

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悲壮,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不读,安能体会得出?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它不仅指出了诗歌的可读性,而且向我们暗示了学习诗歌的一种方法——积累。积累可以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在如何保证学生学习诗歌的量的规定上下一番功夫。笔者教学时在课堂上开辟了“每课一诗”“专栏”,要求全班同学轮流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爱的诗,谈谈自己的心得,并要求学生课后做到两点:第一,讨论该同学的分析是否中肯,谈自己的见解;第二,在短时间内背诵这首诗。这样日积月累,3年下来,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借助多媒体,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诗歌是想像和激情的语言。它或寄情于花草,或抒发个人情感遭遇。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意蕴,由文字感知上升到心灵的体味,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成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情趣中,以声传情,以形传意,寓教于乐。因此,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比如,在教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可用图片将朗朗明月,密密松林,潺潺流水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用音乐表现水流的声音。又如,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用画面展示怎样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直观而醒目的画面,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三、讲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以便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再创诗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针对这一特点,探究诗歌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知人论世鉴赏法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只有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了解他的为人和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这种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它既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如我们了解了杜甫一生中的4个阶段的经历,怀才不遇的遭遇及忧国忧民的思想,对他在《秋兴八首》《登高》《旅夜抒怀》《登岳阳楼》等诗中所抒发的感情及寄予的思想便易于理解和把握。

所以,研赏古诗词课前,应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并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方便之门。

2.抓住意象赏诗法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像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象,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象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

不过,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让学生积累常用意象具有的象征意义。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斜阳,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凭栏,多为思恋他人或发泄心中忧闷之意。

3.关键词句推敲法

写作讲究炼词炼句,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披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如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这是移情于物,也可以说是触景生情。

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而应该综合并用,尽可能进行多方位的思考。

总之,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陶福兴.诗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

上一篇:电力电缆检测技术下一篇:难以释怀的男生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