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一生(共10篇)
好习惯成就一生 篇1
好的习惯可以在后天养成,观察成功的企业家,他们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通常正是因为具备一些好习惯。
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记者问他是在哪所大学学到最重要的事,他回答说是在幼儿园,他学到要把东西分给其他小朋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这些最基本的好习惯对他的学术研究有重大影响,因为懂得分享,所以别人也乐于和他分享所有、所知,懂得团体合作的精神,让他和别人合作愉快,也知道如何协助别人成长。
想养成好习惯必须能突破习惯限制,许多功成名就的人,因为担心被既定的习惯、观念、做法所牵制,所以会不断的扩大自己的思考模型式,累积愈来愈多的能量,最终拥有骄人的成就。而功成名就的大人物,通常可以突破自己的习惯限制。知道什么是管理好习惯,这是一种福气,而知道习惯限制更是幸运,找出自己的管理好习惯,扩展自己的习惯领域,让好习惯成就自己的一生,好运跟着来。
习惯看不到、摸不着,却主宰我们1000亿个脑细胞,是人性软件,犹如计算机的软件一样,人如果具备好习惯,可以扩展影响范围,发挥潜能。
好习惯成就一生 篇2
一、养成听的习惯, 促进学生学会做
数学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 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因此, 数学学习中少不了聆听老师的讲解和倾听同学的发言。
听教师讲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上课时应要求学生养成边听边想的好习惯, 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 有的放矢地提问,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专心听, 慢慢地他们就会听、不走神了。
听同学发言也是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途径, 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己的思考, 更能对他人的回答做出准确地判断和必要的补充。特别也是对发言人的一种尊重。因此, 当学生A发言完后, 可让学生B或C来说说学生A的发言内容, 或者针对学生A的发言进行判断或补充, 这样也可促使学生专心听。
二、养成做的习惯, 促进学生在做中发现新知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让学生找一找、拼一拼、量一量、摆一摆……因为听过了可能就会忘记, 看过了可能会明白, 只有做过了, 才能真正理解。
做的习惯之一是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的习惯。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 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讲一讲等方式获取新知。例如, 在学习“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时, 让学生动动手, 边操作、边观察、边讨论,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又如,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 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 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 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 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 课堂效果能不好吗?
做的习惯之二是合作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积极参合作学习, 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学会倾听, 学会评判, 学会接受。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交流, 让学生体验“说数学”。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 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一个地去除, 得出“是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结论。这样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 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没有兴趣的学习, 效果又会如何?其实, 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 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 因为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的分子同样是1, 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8或5作分母, 分子无论是什么数,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 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 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 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 它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 让学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 在体验中“说数学”, 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做的习惯之三是学生做数学作业的良好习惯。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因此, 应要求他们养成: (1) 认真审题, 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 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 (3) 读课本知识的习惯; (4) 使用数字符号与数字语言的习惯;作业格式、数字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 当学生作业正确书写达到要求, 笔者会写上“100分”和一个“好”字;当作业本中“100分”和“好”达到一定数量时, 就会奖励学生, 以促使其他学生规范完成作业。
三、养成思考的习惯, 促进学生的发展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在学习中, 学生只有积极开动脑筋, 养成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才能将数学知识真正学会, 还可以增强思维能力, 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 及时解决学习中不懂的问题, 或及时把握思想的火花, 提高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中, 要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 如一题多变, 如求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说明:这5个图边长都一样长)
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教会学生思考, 对学生来说, 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
同时, 也注意培养学生不断的反思的习惯。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回顾、总结, 可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 发展其思维品质。
四、养成问的习惯,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帮孩子成就一生好习惯 篇3
毫无疑问,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不妨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
创造力是一个人在传统知识和习惯的包围中,发现、探索、掌握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说,创造是无法在现有知识中找到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只是做父母的没有发现。比如,有的父母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要么给予现成的答案,结果使孩子逐渐养成懒得动脑筋的习惯;要么置之不理,甚至叫孩子闭嘴。也有些好奇的孩子喜欢把家中的东西拆开来探究,而父母视之为“不务正业”,当然少不了一顿责骂。长期这样,孩子的创造性便渐渐消失了,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善于创造的人,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脑筋。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孩子“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却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
有这样一个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故事。一天,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母亲不解其意,老师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理费就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故事明白无误地告诉父母,要保护孩子的创造性,让孩子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会创造。
创新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孩子从小展现出来的创新天赋是各种各样的,他们爱幻想、好动,而且没有成人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敢于将大胆的想法付诸实施。在这些幻想中,蕴含着大量创新的火花,犹如金矿中蕴含着金子。
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蕴含着创造力,尽管它只是雏形,却又是伟大的。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我们的建议是:
提高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其实,孩子爱搞“破坏”是天性使然,是创造性萌芽的一种体现。他们对各类陌生事物充满新鲜、好奇,并想用自己的双手探求这未知世界。合理利用孩子这种天性,多方引导、鼓励,孩子的创造萌芽就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反之,老实文静听话的乖孩子,家庭虽少了“破坏”气氛,但孩子多半循规蹈矩,依赖性强,孩子爱动、好奇和勇敢,甚至是冒险的天性就被泯灭了。
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代替包办直接告诉答案,也不要告诉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应提示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教育孩子要勇于认错、勇于承担责任 这是科学创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辅导孩子自己动手 父母可以经常指导孩子做一些小玩具和小实验,关键是让孩子自己做,并且要一丝不苟地去做。
培养孩子关照老人的习惯
日常生活中,不少孩子对待老人不够尊敬,如顶撞老人、不服从管教、用生硬的态度命令老人为他做这做那等。
陈磊原是哈尔滨三中的学生,后以630分的“托福”成绩被美国著名的米德尔伯里学院录取,现在在纽约华尔街全美排名第一的投资银行———高盛银行工作。幼年的陈磊很惹人喜欢,但父母从不娇惯她,而是培养她对家人、对他人、对生活的美好感情。每逢家人吃水果,她都是把大的给爷爷奶奶、妈妈爸爸尝。每逢节假日家人聚餐时,她都等爷爷奶奶长辈人入坐后,她才上桌。遇到好吃的东西,她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多往爷爷奶奶的碗里夹。
陈磊的妈妈说:“那时,每逢节假日,我们常带着她去看姥爷、姥姥。在她能走路的时候,我们就尽量让她自己走。实在累了,我们才背她走一段,边走边问她:等爸爸妈妈年龄大了走不动时,你能背我们吗?每次她都痛快地说:能!有时,看我们背她走得吃力,她便主动要求下来自己走。一次去江边玩,由于天热,一动全身出汗,她无论如何也不让我们背她走。自己走得满脸通红,路上行人见了,觉得这个小孩挺懂事,那时她还不到3岁。”
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照。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培养孩子关照老人的习惯,我们的建议是:
父母应以身作则
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因此,父母在与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
反复练习,养成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必须处处留意,对孩子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比如:经常让孩子帮老人做事情,用礼貌语言与老人交往,关心、慰问生病的老人等等。多次训练,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利用有关节日启发诱导
可借助老人生日、重阳节(老人节)、元旦、春节等有利时机,通过谈话、点拨、暗示,诱发良好行为。如询问孩子:“明天是(××日子),你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使爷爷(奶奶)高兴呢?”孩子就会认真地说:“我帮爷爷切蛋糕,祝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我送奶奶一件礼物”,“我给爷爷、奶奶拜年”……
让孩子学会回报
回报是一种对给予我们帮助和爱的人的真诚感激。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高尚的,反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则是可耻的。懂得回报,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感谢。美国前总统里根每当南茜生日时,总要送一束鲜花给南茜的母亲,并在贺卡上写道:“感谢您生养了南茜。”这感动了许多美国人,也许这正是里根获胜并能连任总统的原因之一:一个如此情深义重的总统怎么会不去爱他的人民,报答他的人民呢?
这是一位父亲的亲身经历。他说,有一天深夜,我正在写一部书稿。我答应过孩子,用这部书稿的稿酬给她买一架钢琴。3岁多的女儿被尿憋醒,她睁开惺忪的双眼说:“爸爸,你还在工作啊!早点休息吧!”那一刻,我的双眼湿润了。每当我下班回到家里,只要女儿在家,她总是说:“爸爸,你回来了!”然后,她拿过拖鞋请我换上,再端来一杯水。那一刻,我感到女儿真的长大了……
有一个孩子,他爸爸妈妈从乡下来到深圳,租住在一间很简陋的铁皮屋里,为谋生计开了辆中巴,非常辛苦。可是读六年级的孩子却一点也不体谅父母的辛劳,整天向父母要钱,今天50元明天100元,不给就不上学,甚至打烂家具。还有一位叫尹礼远的孩子,家境贫寒,父亲左手残疾,母亲痴呆。他除了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来报答亲人之外,还想方设法减轻家里的负担。他为了节省作业本,他写了擦,擦了写,至少要写三遍。他为了节省鞋子,暮春时就光脚,一直到立秋才穿鞋。如果是下雨下雪,冬天也要脱下鞋子走路,假期还去工地做工赚学费。
这两个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给所有父母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教孩子懂得回报?最重要的就是要教孩子学会感谢。
第一个要感谢的是母亲
母亲应该多向孩子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使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不是山上拾来的,而是由妈妈一点点养大的。做父亲的应该细心些。孩子们都很重视自己的生日,早早就在策划生日怎样度过。我们很多父亲给孩子做生日很大方,可是心细的父亲不应该忘记在给孩子切生日蛋糕前,告诉孩子选送一支鲜花给妈妈,感谢妈妈送他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个要感谢的是父亲
所有的母亲要教育孩子尊敬和热爱他们的父亲。告诉孩子父亲的辛劳,父亲为家庭所做的种种牺牲和努力。父亲是家庭这艘大船的船长,感谢他给了我们安全和温暖的家。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以报答父亲的辛勤劳动。
教会孩子感谢老师和学校
父母要常常告诫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首先要让孩子尊敬老师,能体会到老师的辛勤教育。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批评老师或学校,一旦老师和学校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那么孩子教育的危机也就来了。
让孩子感谢朋友
有不少父母因对孩子的世界漫不经心,所以常常会忽视孩子之间的友情,结果对孩子造成伤害。事实上,做父母的应该重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在孩子的世界里自有一种父母无法想像的“法令”和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培养孩子宽容忍让的品格
宽容忍让的品质可以让一个人的一生受益无穷,可是现在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欠缺这种品质。宽容忍让就是要帮助孩子学会容纳别人,与别人友好相处。不会宽容别人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宽容。
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他讲“小山羊过桥”的故事教孩子们用“让一让”作为解决矛盾的方式。两只小山羊同时从两边过独木桥,在桥中间相遇,谁也不让谁,结果都掉到山涧里摔死了。然后,他引导小朋友想想它们为什么会掉到山涧里去,怎么做才可以平安地经过独木桥。想像一下如果在大街上,或在幼儿园里谁都不让谁,会成什么样子。孩子们有的说汽车会撞汽车,有的说汽车会压死人……接着他让小朋友谈谈“让一让”的好处,希望大家学会“让一让”。
从这以后,孩子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即使出现了矛盾,也能用“让一让”的方式妥善解决。一次,小朋友胡朝阳和刘昆吃完饭,争着拿抹布,都想说“我先拿的”。胡朝阳刚说了“我”字,马上想起了故事,他说:“对了,让一让。”说完他就把抹布递给刘昆。刘昆也笑着说:“对了,让一让。”他又把抹布递给胡朝阳。胡朝阳接过抹布,先替刘昆擦好桌子,然后才擦自己的。
以下几点小建议可能会对父母们培养孩子的忍让品格有所启发。
要教育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让他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能对他娇纵,无限制地满足他的愿望,更不能给予他特殊的权利,使他高高在上。
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经历,以锻炼克制能力
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让孩子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会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
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逐渐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好品质。
怎样培养孩子自信的习惯
自信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自信可以克服万难,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孩子具有信心,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当他面对一个成年人的世界时,虽然他拥有未来,拥有将来的世界,但是现在他是弱小的,他的自信心也是特别弱小的。
小雪今年7岁了。她在家里数学不懂问妈妈,作文修改找爸爸,打球、下棋找哥哥。家里似乎每一个人都是小雪的老师,小雪只有“听话”的份,没有发言的“权”。爸爸妈妈觉得这样的环境,对小雪个性的独立发展,以及树立坚强的自信都不利。
怎么办呢?小雪上学了,成了一名小学生。一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拼音,几个月后,她就掌握了每个字母的发音,以及全部拼音规则,并能正确拼写。妈妈终于找到了小雪的优势。一次妈妈郑重其事地宣布,小雪是我们家里汉语拼音的权威。因为家里的大人都有南方口音,普通话读音不准。哥哥在“文革”期间上的小学,也没有扎实学好汉语拼音。所以在我们家里,谁遇到读不准的音,拼不对的字,都要向小雪请教。小雪当然大为振奋,高兴得手舞足蹈。于是妈妈又告诉她当老师责任很重,不可以随便弄错呀!小雪使劲地点头。此后她学习就更加用心了,测验几乎都是满分。
一个7岁的孩子,在她能够帮助大人时的那种自豪感,那种实实在在的自信,是任何夸奖所难以产生的。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引导孩子尊重别人但不迷信别人
教育他们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别人的成功与失败,正确看待自己的进步。
要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切,切忌热心包办和冷淡对待。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应支持他们去做。孩子有时失败了,或者有什么失误,这是正常现象。父母应多给他们安慰和鼓励,帮助找出原因,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护。
切忌对孩子说“你懂什么”之类的话
这是许多父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殊不知,这是伤害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恶语”。每当孩子听到它,自然会泛起难言的苦涩:父母都不信任我,我还有什么前途?甚至会因此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营造乐观的家庭气氛至关重要
作家罗兰的一段话精辟地说明了环境、家庭对一个人影响的重要性。她说:形成一个孩子的人格与观念的,决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或教师的言论,更是环境中的每一房舍,每一草木,每一方寸的风沙,每一个同伴,每一点滴的生活琐事和每一项课内或课外的活动。这些不但是他们日后回忆的资料,更是织就他们生命的色彩与素材。自然平易的环境形成开朗的人格,偏狭竞争的环境形成斤斤计较的性格。其重要性绝不是几册书,几行笔记,一些分数,一个名次或榜上虚荣所可比拟的。
假如孩子在适当的赞扬中生活,他学会自尊;假如生活中充满关怀,孩子心中自然会有爱;假如在平等中生活,他也就学会公道;生活中缺乏爱,他也会冷漠;假如经常受到羞辱,他自然也就卑微;若总是得到不恰当的夸奖,必将陷入忘乎所以的自负;耳旁听到的总是埋怨,他也就学会了责怪;常受骗的孩子,也定会去骗人;常遭训斥殴打的孩子,也会对人粗暴;常受辱骂的孩子,难有文明语言。
父母表达感情的方式、反应,左右着家庭氛围的不同类型,可能是和谐友善的或对立独裁的,严厉古板的或自由放任的,井然有序的或杂乱无章的,幽默风趣的或冷嘲热讽的,充满生气的或死气沉沉的,等等。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氛围个性。正常、温馨、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感情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做父母的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经常心情开朗、愉快,可以感染子女及周围的人,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父母的责任。在一个自由度比较大的家庭里,父母不仅鼓励孩子敢于说话,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鼓励孩子提问题,敢于争论,甚至向父母提出质疑和挑战,鼓励孩子对习以为常的做法,提出新的改进办法。这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也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与社会能力。
家庭气氛应该是这样的:
平等
中国的父母大都喜欢把爱埋在心里,喜欢含蓄,但是如果不说出来,我们又怎么能让孩子理解和体会到呢?如果有工作上的快乐,建议父母以通俗的方式讲给孩子听,不要认为孩子太小,他理解不了,或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而怕他伤心。那样做孩子始终会觉得自己游离于家庭之外,家里的事都不知道,会有一种孤独感。
理智
父母要学会控制情绪,碰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克制冲动,不要任其发泄。如果实在不能保持常态,可以对家人说一声“希望自己能够单独呆一会儿”,待能够冷静地表达自己遇到的问题时,再来解决。
开放
家庭成员之间可以畅谈自己的想法,父母尤其要鼓励孩子发表意见,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只有这样,家庭成员之间才不至于积下一些矛盾,当一个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其他的人才能够很好地理解他,真正达到一种默契。
现在的父母最常用的方式,即对孩子指出方向,指明途径,让孩子按此去做。但这种方法也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它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可以用先鼓励再修改的方式,使孩子从心理上能接受。当然,给孩子以具体的方法指导在有些时候还是必需的,这有助于孩子少走弯路,更好地保持乐观情绪。
有几条建议,父母不妨与孩子一起来试试看:
尽量忘掉不愉快的事情,轻视烦恼
教育子女尽量正确对待所遇到的挫折、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委屈,教育他们以微笑面对人生。
随时保持愉快的心情,永远以微笑面对生活
多想一想个人奋斗的目标,多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追求,相比之下,就会觉得眼前的困难和挫折算不了什么的。
唤醒愉快的记忆,养成快乐的习惯
帮助孩子多回忆快乐的时光,冲淡眼前的不快,恢复乐观的心情。
学会倾吐和交流,保持快乐的心境
要学会坦诚地接纳自己,要坦率地面对现实,采用认真的态度和切实的方法,最后要勇敢地原谅自己的一些过失。
《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观后感 篇4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在成长的道路上面一点一点描绘,那么,谁来教他们怎么描绘?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实则意义深远!
经常听到有人说,你看谁谁家的孩子怎么那么优秀,其实我们是否看到,他们的父母也同样优秀,父母的榜样会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父母不管做什么说什么,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最后会付诸行动,其实现在最普遍的就是看手机这个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迷恋手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变的越来越少,就更谈不上其他的事情了,相反,父母喜欢看书,喜欢运动,不敢说孩子会百分之一百的喜欢,但是潜移默化中也会在孩子心里埋下种子,”长大后我就变成了你”,这难道不就是说的习惯吗?我们是否还记得他们刚出生,一点一点的模仿我们的各种直至现在长大成人,所以说,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们经常说好孩子和坏孩子,其实就是好孩子有好的习惯,坏孩子有坏的习惯,归根到底父母必须给孩子制定好习惯,经常碰见超市有孩子在地下打滚哭要买玩具,或者看着电视吃着饭还需要别人来喂,说来说去都是不好的习惯造成的,久而久之,孩子长大了也不会是一个对家庭,对工作,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其实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孩子在学校可以自己吃饭,穿衣服,大小便,回到家里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什么都不会做了,这也是习惯的一种,包括我也一样,看不惯孩子磨蹭,或者看不惯他们做事不完美而急于自己包办所有的事情,孩子在学校养成的习惯也在我们的包办中消失了,孩子知道了在学校我是自理的习惯,而回家就是爸爸妈妈的事情,可能父母也有很多的无奈,早上时间匆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慢慢的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好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坏习惯也是一点一点累积造成的,我们需要给孩子正确的方向,对孩子负责,让我们一起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学习心得
今天听了专家的讲座,深有感触。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家长要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收拾习惯、就餐习惯、阅读习惯等等。明确不同时期孩子有不同的敏感事务。要针对孩子不同时期,培养相适应的好习惯,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
我对孩子收拾习惯的养成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包括玩具、图书的收拾,自己的鞋袜、衣服的整理。还有就餐习惯的培养,引导孩子自己摆放收拾碗筷等,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家长要有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意识。越早培养好习惯越能促进孩子成长,家长树立给孩子培养好习惯的信心很重要。
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而且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引导孩子的阅读兴趣。开始的时候,可能孩子不太愿意,跟孩子平等沟通后,让孩子积极主动去做,鼓励比批评更重要,但是要把握好度。而且主要是我们家长也要在尊重的前提下遵循孩子发展规律的情况下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读书习惯成就孩子一生 篇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使人长知识、增见闻、丰富阅历、陶冶性情,而且有助于高尚品质和完美人格的形成,“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对读书有益的真实写照和客观评价。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学校自200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始便举行了“书香校园”的启动仪式,将打造“书香校园”与传承中华文明经典作为学校建设的重点,将“滋养读书的心情”作为努力方向和初始目标,要求全校师生首先能静心读书,然后以年级组为单位营造读书氛围,逐步开展“书香校园”的系列活动。
在教师先行阅读,亲身尝试实践,感悟体味的基础上,我们又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铺开了全校学生广泛参与的整体性读书活动。我们要求学生结合学校出台的“九项文化工程”(读、背、写、练、观、赏、听、会、知)建设,在校六年做到读100本中文名著(包括人物传记、经典美文等)。通过课本同步读、同年级同读、寒暑假亲子共读等形式,分层加量,培育底蕴。同时,要求学生在小学六年中背诵古文经典6部,古诗、现代诗至少100首,背诵内容由年级组统一商定。其中《经典与养正》为诵读重点。此书以“三字经”为主,涉及到“十二属相”、“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天天的诵读中达到诵之于口,得之于心,出之于笔,从而引发学生读经典书籍,品做人真谛,养浩然之气,正道德人格,并引发学生爱读书的渴望与心情。
为促进阅读,学校将每周星期二、三下午2:30―2:50定为统一阅读时间,开设校本阅读课,由年级统一阅读书目,各班班主任组织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或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力求做到认真读,读懂、读透彻。而假期、节假日及课余时间则进行独立自主阅读。并要求学生在统一阅读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按照好书推荐榜、我最喜欢的人物故事、经典篇章段落、好词佳句4个内容,有选择的进行摘录填写。而且要求每位同学认真完成综艺成长手册阅读板块的活动记载,并将完成的2份阅读小报备附在该板块的后续,以便作品资料的整理保存。与此同时又组建了畅娃读书社。该社由四至六年级喜爱读书的学生自愿申请,每班最多3人,共招募36人名学生。旨在帮助同学“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架起图书与学生的桥梁,提高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展开读书活动,并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制作手抄报等多种形式的读书展示;开展“读书之星”的评比活动等。
为保证阅读,使全校型的读书活动能够长期、持久地坚持下去,学校在教师示范、引领的基础上还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
1.创造条件保证读。①学校图书室充分利用,其藏书31240册,生均23、2本。开放学校阅览室,生态园共享书苑,课外读物随处可见。并尝试图书借阅由学生自主管理。②保证阅读时间,下决心严格控制作业量,学校实行作业量的监控抽查,早读、午读各20分钟读书时间。③班级建立图书角,同学与同学之间每月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开展“好书交流会”活动和读书主题国旗献词活动。④ 尝试亲子阅读,让每位家长成为孩子读书的同伴,开展“和爸爸妈妈同读一本书”活动,鼓励“家庭藏书好好读”,并在家长会上展示。
2.介绍方法学会读。①把“阅读”列为课表,利用好大阅读课。每周每班一节在阅览室分课外读物推荐课、读书方法指导课、读后叙述课、交流评论课、读书笔记辅导课。②以教材为依托,把教材变为学材,强化基本读法的训练:精读、略读、速读、跳读、批注阅读等。③记读书笔记,写内容、做摘记、谈感受、说收获、背诵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并载入《个人成长足迹》册。
3.推荐读物分层读。①我们每学期给学生推荐2本大部头的图书,为孩子量身定做了阅读辅导计划,即《小学生领先一步读名著》丛书38本,另外还有报刊杂志、绘本漫画等,使读书有主有次,有粗有细,有滋有味。②读书月分年级展示主题:一年级“用耳朵阅读”童话故事会;二年级阅读讲坛――挑战成语故事屋;三年级“亲近经典儿童文学”阅读挑战;四年级美文诵读;五年级智慧剧场(剧本表演);六年级灿烂的古诗文化。
4.体验成功激励读。①说出来。一是利用每天早读、午读时间,各由一名学生对自己近来的读书收获进行汇报;二是利用阅读课进行全员读书交流汇报,每月一次,先在小组内交流,做到人人发言,然后选出代表进行班级交流;三是在学校“畅小讲坛”交流。②背出来。开展优美篇章、古诗词诵读擂台赛、校园大型经典诵读活动。③写出来。在典型处模仿写、在简略处扩展写、在可变处变换写、空白处补充写等,开展“好书推荐”、“合作日记”及读书演讲征文活动。
5.建立机制促进读。①学生各种竞赛获奖,每年元旦给每位同学赠送图书礼物。②阅读书籍量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之一。③建立标准,进行“读书之星”评比活动。④校园书香行动――《与好书相约》阅读课计划表、建立书香阅读档案。
在五项措施的助力下,学校的阅读活动日渐深入发展,其读书群体不断扩展,读书形式也日新月异,我们搭建各类平台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培养其读书习惯:从“书香校园”发展到“书香家庭”;从“师生同读一本书”发展到“和爸爸妈妈同读一本书”;从教师“畅小读吧”发展到家校合作、由学生和家长共同进行的“畅小讲坛”;从“家庭书香档案”发展到“把小书房融进大世界”;从校本课程《经典与养正》发展到《九项文化工程》,开展了一系列多姿多彩的阅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强调了“读”的习惯,更强调了“读”的升华、“读”的内化,使阅读活动“读”出了境界、“读”出了影响力……
好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 篇6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俏皮话:
“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换句话,可以说“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质”。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所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他还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
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10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了老板的大办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大惊大惑:“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随便翻阅领导人文件的人。”年轻人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常识,更谈不上习惯养成。
与上述例子相反,良好的习惯也常常助人成功。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4.75吨重的“东方l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邀游了89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如何常常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能导致事业的成败。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1824—1870)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另一方面,“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有重视孩子健康人格培养的传统。被誉为“智慧的化身”的诸葛亮在《训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学也,意也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家席,将复何及!”用白话翻译过来,意思是:君子的品行是: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来陶冶品德。如果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安定宁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想要学习必须心静,想要有才能必须学习。不学习就不能扩充自己的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自己的学业。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自己专心致志,轻薄骄躁就不能陶冶自己的品性。年龄与时光一同流逝,意志与岁月一同远去,理想不能实现,不能有益于社会,像枯草一样凋落,空自悲伤地固守着简陋的房屋,想要改变(回复到过去)又怎么来得及。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篇7
有一句话叫:播种行为, 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收获成功。好习惯和成功之间,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一次, 大哲学家柏拉图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 因为这个孩子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就为这一点小事而谴责我?!”“你经常这样就不是小事了, ”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可见,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人一旦养成了一个习惯, 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 则会终生受益;反之, 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 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在过去几年的班级教育中, 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养成良好的做人习惯, 加强人品的自我修养
一个学生是否具有某种品质, 不是只看学习成绩如何, 平时一点一滴小事也很重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成才先得做人。”一个人有再多的知识和财富, 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 那么这个人最终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粪土总会被唾弃。班会课上, 我会讲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 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才能为整个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二、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明确自我的行为规范
1. 严格要求, 从小事做起。
纪律是提高学习成绩、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保证。学生刚踏进学校的第一天, 就应了解校规校纪, 就应知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行为规范的内容, 还要根据本班特点, 删减增补适当的班规, 规范养成教育。同学们要明确怎样做, 为什么这样做, 明确自己的目标:正直、善良、健康。要明白成人比成材更重要, 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 要让自己成为祖国的栋梁, 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向上的合作精神, 并在班里经常开展爱心、责任心教育活动。同时要加强我们同学们的组织纪律性教育, 如早自习, 教室内能安安静静的, 课间操场学生能自觉遵守纪律。狠抓课堂纪律, 在课堂上学生要遵守纪律, 要学会放得开, 收得住。这些养成教育在开学初我们的同学就要做到扎实有序, 这样就会使我们的同学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言传身教, 用行动教育学生。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是终生的, 是永恒的。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这句话揭示了班主任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如果老师总是衣冠不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或是整日油头粉面、浓妆艳抹、奇装异服, 前者懒散, 后者轻佻, 都会损害教师的形象和威严, 又怎能为人师表呢?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的母亲俯身给自己的母亲洗脚, 旁边的儿子看到这种情景后, 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足见细节的影响力和榜样的力量。你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爱, 学生就懂得爱, 你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严谨, 学生就学会了严谨, 因此老师要在平时的教育中用自己的行动种下善的因, 去收获美的果。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1. 自主学习, 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如果一个学生连作业都不能及时完成, 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提醒和督促, 那么他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又何谈学习效率呢?自主的学习是不用别人的督促能主动学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能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能认真钻研, 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能自己检查核对, 并及时修改。
2. 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认真准备好课堂学习用品, 不丢三落四。老师在上课时不仅用语言, 还会用动作、表情甚至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 学生听课时要全神贯注,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课上要认真思考, 积极回答, 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在听讲的同时, 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老师讲解的知识点都应有条理清晰地记录下来, 便于课后复习。
3. 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学习也是如此。学生通过预习会发现一些难点, 带着问题听课使学习更具目的性。同时, 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知识的薄弱环节, 这样就能迅速补上不足的部分, 扫除听课中的“拦路虎”。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 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 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熟练。课上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有的理解得透彻, 有的理解得浅一些, 甚至还有学生没有理解老师所讲的东西。而复习这一环节, 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 多思考, 会使他们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入一些, 会有许多新的收获和启发, 这就是“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只有温故知新, 加深理解, 才能记得更牢, 掌握得更好。
4. 勤奋学习, 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一项工作、一个问题的解决, 往往要用到许多领域的知识———培养全面发展的是复合型人才教育界一个公认的目标。同时, 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如果偏废一科, 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势必产生一定的影响。再加上考试强调各学科的综合成绩, 如果偏科, 就会变成“X+0=0”。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 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于自己的薄弱学科, 要适当利用课外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有针对性地开展薄弱学科学习补偿。一方面自己花功夫学习与训练, 但要讲求方法, 不能盲干;另一方面, 要积极向他人请教, 学习他人成功经验。
好习惯成就好教养 篇8
教养不是家长给孩子讲大道理:你要善良,你要有爱心,你要感恩……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点应放在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善良的品质上,给孩子树立言传身教的榜样。我希望女儿有很多好习惯“吃饭不挑食,咀嚼不吧唧;诚实守信,做事不拖拉”等。在这些事情上,我是身体力行,坚持给女儿做榜样的。
平时在她有要求时,我不会随口敷衍她。因为孩子对自己强烈想要的东西,她的记忆是很深刻的。若做不到,我会平心静气地拒绝。有时为了延迟满足女儿的要求,我会和她约定一个实现的时间。但只要我承诺过的事情是必然会做到的,这也无形中给了孩子一个不轻易许诺,一旦承诺就要做到的概念。所以女儿是一个非常信守承诺的孩子。
在遵守时间的约定上,女儿也养成了好习惯。从她上兴趣课开始,我就非常注意,让她从不迟到。为了应对路上堵车等突发状况,我总会带女儿提前出门。时间一长,女儿一个人上课或是在其他有时间约定的事情上都做得非常好,不慌张、不急躁。和同学们邀约时,她总是提前几分钟到达,不让别人等。
在培养女儿的好习惯上,我花了很多心思,不纵容、不姑息,坚持到底。女儿很小的时候去公园,也会不由自主地学着别人随手扔垃圾,如纸巾、糖果纸等;有时在公交车上,她会将吃过的食品包装纸悄悄地塞在座位下;上街时会在无人注意的情况下,悄悄地将垃圾扔在街上,还振振有词地说没有人看见。对此,我从不姑息,不管有没有人看到,我都要求女儿将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后来,不管什么时候、在任何地方女儿都不乱扔垃圾。
记得女儿小学的第一次春游,我按老师的要求给女儿准备需要的桌布、纸巾、零食、垃圾袋等。女儿让我多给她准备了好几张桌布,还有多个装垃圾的塑料袋,说是给没有带的同学准备的。春游回来的晚上,我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说女儿是她见过的最有教养的孩子。原来女儿将自己带的多个桌布分给同学们垫在地上吃东西,还分发给同学们垃圾袋。有同学随手将零食的包装扔在草地上,女儿看到后就默默地捡起来放在自己手里的袋子中。整个行程里,女儿都是个环保达人,老师还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
《金梦文学》养成一生好习惯 篇9
岳阳市岳州中学 李细田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什么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因此,也可以说,养成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笔者初步观察发现,我们岳州中学绝大部分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劳动等一切常规活动的90%源自惯性和习惯。譬如,同学们何时就寝、起床、洗漱、整理内务、集合晨跑,何时就餐、上课、打扫卫生等等,大部分同学已基本养成了习惯。然而,习惯并不仅仅是日常惯例那么简单,它影响着同学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就着大家将来人生的美好与成功。
对于个人来说,人的一生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有文明习惯。哲学家培根说:“文明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英国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的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可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去的时候,他下意识地抠了一下鼻孔,就是这么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动作也没有能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因为一个没有文明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胜任卫生检测员这样一个角色呢?现代成功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兴趣、性格、信心、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相关,而良好的习惯则是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的方面。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在成长、成人乃至成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程,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恰恰在于貌似并不起眼的良好习惯。同时,好习惯能造就人的良好品格。譬如,你想培养严谨而又有条理的性格,那你就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放东西有一定的位置,办事情注意条理性等,这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你就会具有严谨的性格品质。收获了良好的品格,无疑让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试想,如果爱迪生没有坚持不懈的性格,那他的电灯发明就不会成功;如果贝多芬没有坚强不屈的性格,那他所作的交响曲就不会闻名于世。正所谓“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可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养成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小而言之,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而言之,能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个人是社会的细胞,你、我、他构建了社会,社会不能没有公德、没有文明。当你看到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烟头、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故意损坏公物、办事不排队、高声喧哗等现象时,你是否会从心底里涌起某种近乎悲哀的感觉呢?当你听到那如同空气污染般从嘴中吐出的肮脏字眼时,你是否会认为,这一切都是与这个文明时代不和谐的音符?形象文明不仅涉及个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关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就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得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使人终身受其益,坏习惯则使人终身受其累。”这些至理名言都是中外教育家对习惯影响人生的最精辟的概括。的确,良好的文明习惯是人的一种资本,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与健康成长的臂膀,也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更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等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与学习习惯,那么我们的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构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能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其校风无疑也是优良的。相反,在一个学校的班级里,一些同学没有养成好的文明习惯,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就会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可以说,文明礼仪是绽放的花朵,她能将我们的世界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姿;文明行为是温暖的阳光,她将我们的心灵暖化得更加温柔和顺;文明习惯是希望的种子,她将我们的校园(社会)建设得更加温馨和谐。
“千学万学要学礼仪讲文明,千积万积不如积个好习惯”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成才要先成人。所以,同学们无论是今天在母校刻苦求学,还是今后在社会上闯荡,好习惯都是我们成人、成才乃至成就一番事业最有力的杠杆。须知,社会各界名流与各个领域的杰出人士,不是天才和天赋造就了这些成功人士的非凡成就,而是坚忍不拔的好习惯使他们不畏挫折与失败,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地追求与完善,最终成为脱颖而出的时代宠儿。
为此,作为学校应该如何让学生具有社会公德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我想,应该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课堂上转移到生活中,落实在同学们具体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来。正如讲卫生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可以养成的好习惯。如饭前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早晚刷牙,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等等。其实并不复杂,也不难做到,关键在于去做。时间长了,就会逐渐养成习惯,讲究个人卫生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其实,讲究个人卫生习惯,它既关乎个人健康,又是公共卫生的基础,还涉及到社会风尚的形成。在一个学校里,学生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实际行动中,如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这个学校的校园环境无疑也会是整洁美观的。这样一来,就会形成美好的社会风尚。
由此可见,好习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点点养成的,是一天天努力的结果。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因此,培养好习惯得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简单的事做起,从我做起,不断增强讲究文明的意识,习惯性地去读书、去学习、去思考,习惯性地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感恩周围的每一个人,改变不文明的习惯,遏制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规范自已的言行,争当文明的使者,争做文明的表率,自觉遵守中学生行为准则,并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人、家人和社会,做文明言行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让我们的文明习惯之花在校园、社会处处盛开。
文明养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了成功,请大家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告别各种不文明行为,养成人生的好习惯,成就将来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更加文明和谐,让文明习惯养成教育长驻我们的校园。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篇10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目 录教育习惯篇做一名智慧的教育者11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12做一名阳光的教师13教师请记住学生的名字24教师要有耐心45要善于换位思考56控制好你的情绪67谈心是一门艺术78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99换个思路激励学生1010给特殊学生特别的关爱1111期盼是更深层的爱1212威信教育的潜在动力1313公正就是对学生的尊重1514做学生的知心朋友1615宽容是一种美1716教育需要严格2017引导学生相互欣赏2018把学生放在第一位2119主动问候学生2220与家长常沟通2421每天反思一下自己27教学习惯篇成为有魅力的教师2922创新教出个性2923坚持个性化备课3024不可忽视的课前准备3125养成“问课”的习惯3226拥有教学的勇气3227重视目标性教学3328细化你的课堂3429提前三分钟进教室3630面带微笑进教室3731上课要有激情3932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4033课堂多预设些“问题”4134课堂上警惕隐性霸权4135追求课堂的简约4336锤炼你的课堂语言4337不可小看教学语调4438丰富你的表情4539幽默是一种魅力4640要有自己的课堂文化4841鼓励学生多提问题4842课堂不妨适当“留白”4943善待发言错误的学生5044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5145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5246上课决不拖堂5347作业是一定要布置的5448让学生在作业中享受乐趣5449经常梳理你的课堂5550每天让课堂改变一点点55学习习惯篇做一个完善的人5751有颗成为名师的心5752听课要学会“品课”5753让自己“现代”起来5854精彩人生需笔耕5855成为博客一族5956向周围的人学习6057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6158习惯“研究”自己6159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6260读书要“品”书6361“嫉妒”是一种进步6462练好“三字一话”6463教师不妨跨学科听课65生活习惯篇做一个充满情趣的人6764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6765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6766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6867为生活创造快乐6868认识你自已6969做自己的心理医生7070教师应该有“静”功7071管理好你的时间7172善待他人7273发现别人的优点7274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7375从小事做起7476有颗感恩的心7577今日事今日毕7578家庭和工作一样重要7679有自己的精神空间77行为习惯篇做一个有品位的人7880精神饱满地投入每一天7881学会倾听自己7882善于发现自己7983着装要有时代感8084做一个有品位的人8185语言要有亲和力8286培养观察力8287学会倾听8388教师要有“约束”感8489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8590微笑是最美的语言8591注重自己的仪表美8692敢于认错是一种美德8793切记要遵守承诺8894学会尊重8995教育就是一种服务8996说话要真实9097学会规划自己9198学会真诚地赞美9199真诚地帮助同事93100清理好自己的办公桌93教育习惯篇做一名智慧的教育者1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学生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也进一步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不应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实行简单的一个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教师应该用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在关心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信能够勇敢地正视学习从而有勇气超越自我不断进步这种幸福感能够带给学生一生的积极心态与向上的勇气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还是没有特长甚至平庸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2做一名阳光的教师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法国著名作家 罗曼·罗兰什么样的教师是阳光教师我想那些充满青春活力充满朝气拥有创新精神敢拼敢闯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教师就是阳光教师做阳光教师就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和开拓进取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材教案教参教辅资料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粘贴”这样的教育是难以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以培养出具有开拓进取品质的人才而这样的教师也注定与阳光教师和教育家型的教师无缘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年轻教师上的优质课非常棒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得到广大教师和领导的认同于是上级领导打算提拔这个教师到教育局某部门工作在提拔前领导到该学校视察听了一节这个教师的随堂课由于这个女教师平时对随堂课不重视备课不认真上课敷衍了事结果这次的“突然袭击”让这个教师措手不及结果那堂课可想而之的糟糕于是提拔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而这个即将升起的新星也就陨落这样的教师就是“伪阳光教师”迟早会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这是我们广大年轻教师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如果这个教育观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方向是错的所以你的教育人生也是错的现代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再是自始至终絮絮叨叨讲课传授知识的人而是把学生组织好由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着--“导而佛牵牵而佛抑”甚至不一定是“主导”是指引学生以方向由他自己去“走”哲学上说“践行”的人教师是学生的激励者--崇尚肯定性评价不断给学生以激赏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的益友伙伴知己“平等中的首席”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者因此具有现代意识的教师就应该充分确立学生的主角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而自主地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做一名阳光教师用理想教书用心育人3教师请记住学生的名字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地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吉姆法里名字最初作为每一个人事物的专用标志的时候只是用来区别同灯事物的一种语言符号而已但是当你与这个特殊符号建立关系开始你就已经和它成为一个亲密的整体它因你而有了生命你也因它而成为这个世界上特立独行的个体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一个和你同名的人被点名表扬的时候你一定会心花怒放热血沸腾感同身受当一个与你同名的人被点名批评的时候你也一定会面红耳赤忐忑不安如坐针毡因为这几个字符已经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记得为调查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字有从100名测试者随手写下的字中进行统计结果发现竟然有80的人写下的是自己的名字奇怪吗不这恰恰说明名字在每个人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拔响了每个人的心弦--重视自己叫出自己的名字对每个人来说这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事例美国著名政治家吉姆法里因家境原因只读到小学毕业但是在他46岁那年已经有四所学院授予他荣誉学位并且成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美国邮政总局局长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那就是能记住别人的名字原来他对别人的名字十分重视从而练就出记住别人名字的惊人本领他能叫出50000人的名字由此可见每个人教很看重自己的名字学生也不例外都能熟记并且能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而然就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 教育教学效果往往会更佳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那么就请你先努力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经典案例我国著名教育家一代师表斯霞老师她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以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著称于教育界她将自己一生的爱全中倾注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并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为中国和江苏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她勤于思考乐于实践一生著作等身教育教学如春风化雨无愧于“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伟大的教育艺术家”的称号回顾她68年的教育生涯我们发现她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更多的是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这种力量激人奋进这是对学生的爱的力量是对教育事业的爱的力量她对学生的爱不只是表现在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儿女所表现出来的母亲般的细致入微的关心上更表现在她能叫出她所带过的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斯霞老师惊人的记忆力一直保持到90多岁在她91岁高龄时她面地教过的学生都能叫出名字即使在她后来因为肾衰竭住进医院在病床上神志不清的最后的日子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每当有学生来探望时斯老师总能睁开双眼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姓名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十分感动斯霞老师为什么能记起每个学生呢据了解斯老师在任教期间对她的每一个学生都十分了解都要逐一进行家访尤其在每次教一年级时孩子们还没来报到之前斯老师就会拿着学生的名单逐一家访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等所以当斯老师在开学时见到孩子们的时候能很快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看着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对自己那么熟悉学生眼中流露出来的总是惊讶与信任因此对她格外信赖和亲近她因此也深受学生敬仰和爱戴案例分析斯霞老师一生都在用心浇筑教育事业用爱诠释教育的真谛从斯霞老师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叫大爱无边什么叫尊重学生更读懂了什么叫责任心桃李满天下的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爱学生就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这是教师责任心的表现一个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工作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老师会想方设法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从而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一个合格的教师就应该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马斯洛说“人都希望爱到别人社会的尊重赏识和承认即使最顽皮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欣赏和赞扬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是对他们作为班级成员的肯定和认可只有你并不在乎他们才会无所谓他们叫什么名字重视他们就要记住他们的名字这是教师智慧的体现面对点名册上的一个个符号需要教师巧妙地调动各种信息去识记需要教师具备特殊的记忆能力和分辨能力一个有智慧的教师一定能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这是树立教师个人威信的途径也是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想像当你第一次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你像久违的朋友一样叫他们名字和他说话他一定会对你倍感亲切积极参与你设计的教学活动记住学生的名字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当他感觉到老
【好习惯成就一生】推荐阅读: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读后感09-07
成就孩子一生的85个教育习惯05-11
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主题班会教案10-03
养成好习惯 成就好人生(一篇演讲稿)07-04
习惯成就梦想10-11
良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05-17
40个习惯成就自己05-20
小习惯成就大人生10-15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