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彼得与狼

2024-10-21

小学音乐彼得与狼(精选5篇)

小学音乐彼得与狼 篇1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音乐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音乐音响的感染力是一种强大的和原始的力量。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欣赏活动中,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音乐艺术第三度创造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在昨天的一节欣赏课中,我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全曲长27分钟,这么长的一个曲子要在短短四十分课堂中完成,显然是很困难的。所以我根据实际情况,把乐曲根据片断剪辑了几个短小的音乐片断,配上简单的动画形式,让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在兴趣激昂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并掌握乐器的音色特点。我采用讲故事的手法,用情境导入,把各环节简单扼要的纳入到故事中去。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的不同人物,重点让学生区分出不同音色的特点。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乐器在节奏、音色、旋律、速度及不同的音区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并能概括出各角色的形态和性格:彼得——性格勇敢、聪明、机智; 小鸟——活泼、机灵;鸭子——行动摇摆、反应迟钝;猫——动作灵活、行动敏捷;爷爷——言语唠叨、行动迟缓、做事严谨;狼——性格贪婪、凶残、阴险、恐怖,

小学音乐彼得与狼 篇2

关键词:音乐鉴赏,特性,彼得与狼,心理体验

音乐鉴赏需要多种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以及人们的综合思考, 需要再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深入思考, 切身感受。特别是在一部音乐作品没有文字标题, 也没有听者任何情节, 甚至对这部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也不太清楚的情况下, 如果有相应的影视作品作为鉴赏的辅助媒介, 那音乐鉴赏就会显得容易的多, 《彼得与狼》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一、展现一个特殊的“意义”世界

人们在欣赏音乐时, 追求的是精神世界上的收获, 有人将其解释为一个“意义”的世界。追求音乐的语义性、具象性、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分析, 以真、善作为美的组成部分, 这些都有利于帮助听者进入审美状态, 并能丰富审美感受, 更深刻地进行审美体验。那么在鉴赏《彼得与狼》的这部配乐动画短片时, 除去美感十足的画面, 很多人会思考:每一幅精美的画面向我们阐述了什么?借助动画短片的形式, 就能够比较容易的把握这部作品的“意义”。这部交响童话塑造了如彼得、小鸟、鸭子、猫、大灰狼、老爷爷及猎人等很多角色。全剧没有对话, 只有音乐和声响, 其纯音乐形式更是没有塑造视觉感官可以接受的具体的形象, 但是这给我们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有人会从作品中“听”出小主人公对自由的渴望;有人认为团结起来勇敢机智勇敢地斗争就可以战胜敌人, 是这部伟大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人们感悟到的都是不同的“意义世界”。

二、特殊的沟通媒介

交响乐作为一种艺术是通过什么载体与人们沟通的?音乐欣赏的目的不单是感官的快感和情感的愉悦, 而必须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理性的领悟。我相信在基础教育阶段, 我们就知道了声音是音乐的载体, 而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又是乐音。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由不同声阶调式构成的声音系统。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另一事物“文字”不同, 每个字符很难确切的表达其所蕴含的意义, 但是用乐音也可以模仿一些事物和景物。

在彼得与狼中, 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画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这部乐曲同清洁紧密结合起来, 避免了干涩的平铺直叙;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形象鲜明, 围绕中心思想尽致展现的交响乐艺术魅力, 尽力的表达了本部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感性沟通的心理

音乐在传达具体的概念意义的时候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但是却能给人一种思考和启迪, 这也是音乐重要的特性之一。音乐里面所表现的主要是人精神中一种非常感性体验, 一种心境、一种心态或者说是一种感情。好电影所带来的震撼的力量可以在内心激荡许久, 当世界变得越来越虚无复杂, 这体验显得弥足珍贵。如果为了了解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 可以去阅读关于他的个人自传, 通过阅读传记是最清楚的。如果为了了解作品创作时的社会背景, 可以去阅读关于前苏联的历史, 何必要通过这部《彼得与狼》去了解呢?

这部作品依托前苏联的社会的事实, 并以其为背景, 在此基础上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智斗饿狼渴望自由又善良英勇少年的丰富的情感体验。这部作品充满着童真童趣, 又有着深刻的思想认识, 给予听着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感受, 让读者在音乐中充分发挥想象, 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 由作曲家的思想、音乐、画面和听者的心理感受共同完成这部作品的鉴赏。

音乐需要听者在反复不断的鉴赏中, 加深对作品的情感内涵的审美体验。15岁的孩子和65岁的老人听《彼得与狼》, 他们的体验很难是一样的。或者是有种对于自由对于童真童心的怀念和向往, 又或者是同艰难的生存环境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斗争中坚持善良和勇敢的品行。在音乐鉴赏过程中, 除了满足人们对于优质画面和声音的需求, 跟多的是由作品引发的思考和畅想, 而对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 或深或浅都值得表达。

四、音乐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殊力量

通过音乐鉴赏课程可以了解到很多音乐知识, 但学习这门课程更重要的应该是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由于它自身的特点, 在培养人的优良素质方面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一部交响音乐作品会对听者精神上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听者的感情世界产生某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听者将音乐同自己的心境、情感联系了起来, 发生了碰撞, 在某种程度上二者融合在一起的时候, 音乐就对听者真正发生了作用, 在欣赏歌曲时也会有着和普通人不同的理念, 比普通人高一层境界。音乐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之一, 是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体现着人类的进步, 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 这样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产品对人们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对自身的审美水平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润洋.从交响音乐鉴赏谈音乐的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 2003 (05) :42-47.

[2]孙琦.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0 (01) :94-101.

[3]李壮壮.音乐欣赏对音乐专业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08) :167-168.

小学音乐彼得与狼 篇3

【活动依据】

《彼得与狼》是一部音乐童话剧,剧中采用不同乐器的音色,如长笛(小鸟)、圆号(狼)、弦乐(彼得)、木管小号(猎人)等来表现故事中不同的动物和人物的形象,赋予幼儿无尽的想象,适合幼儿欣赏。根据幼儿音乐经验的实际水平,将重点落在引导他们听辨音色的区别上,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彼得与狼》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欣赏《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

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对乐器的辨别能力、肢体体验表现力、想象力。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分角色进行表演。

3、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认识乐器。

小提琴音色优美抒情;长笛音色明亮、活泼;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单簧管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大管音色低沉、厚重;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定音鼓浑厚,有力。

三、新课教学

1、欣赏描写彼得的乐段。

师:这段音乐是描写谁的?(彼得)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小提琴),在这个故事中,小提琴所演奏的音乐代表的就是故事的主人翁彼得。

2、欣赏描写小鸟的乐段。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下面,听音乐看老师,谁来了?(小鸟)所用乐器是?(放音乐)感觉小鸟的心情是怎样的?

3、欣赏描写小鸭子的乐段。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接下来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双簧管)猜猜是谁来了?(放音乐)

4、欣赏小鸟和小鸭的争执。

哦,小鸭子来了,小鸟和小鸭之间发生了什么?音乐在速度上起了什么变化?这时出现了那两种乐器的声音。(放音乐)(两种乐器交替出现)

5、欣赏描写小猫的乐段。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就在小鸟和小鸭子争论不休的时候,猫来了,从音乐中,你想象出小猫是怎么来的吗?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猫的形象呢?你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摆动你的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听音乐)(回答:单簧管)

6、猫捉小鸟。

猫来了之后,她想干什么?你能听出几种乐器?分别是什么?(放音乐)

7、欣赏描写老爷爷的乐段。音色浑厚的木管。

接着往下听,这里所用的乐器和之前的乐器一样吗?(大管),为什么用大管来表现老爷爷的形象呢?(声音低沉,走路缓慢)所以很适合表现老爷爷。评价:哦,你们对音乐的理解一点也不亚于老师。

8、老爷爷和彼得。

收悉的音乐再次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这回你又听到了那些乐器的声音。可以做出演奏姿势。(放音乐)(双簧管、小提琴)

9、欣赏描写狼的乐段。

注意,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放音乐)能用你的表情来告诉大家吗?(恐惧、害怕)全班同学一起来做恐惧害怕的表情。

哦,可怕的狼来了!这是什么乐器的声音?(圆号),圆号表现了狼的形象。

10、狼吃鸭的乐段。

接下来狼会有什么举动?又出现了那些乐器的声音?(放音乐)评价:你是个专心的孩子。可怜的鸭子被狼给吃掉了。

11、欣赏描写彼得和小鸟抓狼的乐段。

大灰狼的出现,使故事变得越来越紧张,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听听这段音乐用了哪些乐器演奏,做出相应的演奏姿势。(放音乐)。

刚才的音乐中还出现了一个人物,他是谁?(猎人)他的枪声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定音鼓)通过彼得、小鸟和猎人的努力,终于把狼给抓住了。你觉得彼得是个什么样的人?(机智、勇敢)

四、连线练习

音乐听到这,我们的故事也结束了,通过欣赏这首交响童话,你知道每种乐器所代表的角色是什么吗?

1、请两位学生上台找出与角色中相对应的乐器。

2、其他学生,在书本上将每一件乐器与它所代表的角色用线连接起来。

五、表演

在这么多角色中,你最喜欢哪个角色,能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吗?(多生表演)

六、小结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篇5

看: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认识乐器,然后欣赏几个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段,区分音乐明朗与暗淡。这一环节通过“器乐演奏会”这一形式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复习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

找:请同学们根据主人们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形象,找一找乐器演奏的音乐分别代表谁?这一环节,运用新颖适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游戏“找一找”,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为各乐器找到了它们所代表的各角色,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愉悦中掌握知识。

听:在这里要听故事情节,学生从音乐本身入手,初步聆听。同时要抓住细节、以小见大。如抓住猫在爬树的时候,单簧管的吹奏由慢到快,把猫遇到危险爬树的过程描绘的惟妙惟肖。让学生理解在音乐表现时的各种手段,鼓励学生在以后的欣赏中,积极发现其中的表现因素。

演: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进行创作表演。

上一篇:为什么要补习作文200字下一篇:收入证明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