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存环境讲义

2024-07-24

文物保存环境讲义(通用8篇)

文物保存环境讲义 篇1

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物的形式保留了丰富的信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为了研究和利用其中蕴藏的信息资源,必须保存好文物的物质形态。

然而,由于文物材料的特性及其内部不停运动的普遍性,再加上环境因素的作用,文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衰败、损坏甚至消失的倾向,即文物的自然损坏,其实质是环境因素与文物材料发生物理作用或者化学作用,使文物日益改变其本来的形态和组分,危害文物的长期保存。文物保存环境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就是环境与文物保存之间的关系,环境因素与文物材料作用的过程和机理,并找到适宜文物保存的最佳环境,最终减缓文物的自然损坏。

文物保存环境,可以理解为以文物为中心的周围环境因素的总和。具体到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或称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主要包括博物馆室内的空气温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和有害生物等因素。博物馆不利环境因素对文物的作用一般进行缓慢,但日积月累,其破坏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博物馆各种环境因素与文物材料作用的过程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空气温湿度

温度和湿度是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最基本、最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它们是直接影响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两个基本因素。

1.1温度

通常,博物馆室内空气温度作为单一因素对文物材料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由于环境中同时存在着光照、各种气体等因素,当文物材料受到它们联合作用而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时,温度在后续反应中具有加速化学发应的作用。根据范特霍夫(Van’t Hoff)近似规则,对一般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4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温度变化会引起相对湿度的变化,从而对文物产生影响。

1.2湿度

与温度相比,博物馆相对湿度对文物的影响更大。相对湿度的变化对大部分馆藏文物保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湿度对有机材料文物的影响:有机材料文物的共性就是其内部含有一定的水分,当外界空气湿度较高时,它们吸收水分,引起水解、增重、体积膨胀等变化。当外界空气湿度较低时,它们释放内部水分而产生收缩、干裂等变化。不同的有机材料对相对湿度的反应状况也不同。动、植物纤维材料的丝、毛、棉、麻、纸、竹木器等,对湿度变化较为敏感,尤其是丝织品和书画。

湿度对无机材料文物的影响:潮湿环境对绝大多数金属文物保存非常不利。潮湿空气中,青铜器和铁器会发生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尤其是有氯化物存在时,锈蚀速度会更快。银器在高湿度环境中,加上强光和臭氧的作用,可能会被缓慢氧化。潮湿环境还会使古代玻璃器皿表面腐蚀发白或发灰。温湿度的变化可能导致瓷器表面玻璃质釉层发暗模糊、失去光泽或分解。

高湿度也是微生物霉菌产生的必要条件。在高湿度环境下,有机材料文物是霉菌的良好营养源,从而间接导致文物材料的损坏。

光照

在博物馆,尽管光对于人们研究、参观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文物保存却是有害的,尤以光波中的紫外线为甚。研究表明,光对所有有机材料文物具有破坏作用,引起它们表面变质并加速这种变质反应。

光对文物材料的危害除了它的热效应能使有关化学反应加速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光化学反应上。研究表明,紫外线是引起光化学反应最主要的光辐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波段的可见光也可能通过敏化作用和积累效应使有机材料文物发生光化学反应而损坏。

光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光辐射提供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当有机材料组成的文物受到光辐射,尤其是紫外线的辐射时,将会发生分子链被打断、或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引发一系列的光氧化反应,从而使有机材料化合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光老化反应对有机材料文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一是外观上的变化,如变色、褪色、斑点、龟裂、形变等;二是物理性质的变化,例如材料的溶解度、比重、吸湿性、透光性等可能发生程度不同的改变;三是机械性能的改变,例如强度、耐折度等性能的下降;四是分子结构的变化,例如分子间构型的变化并产生交联,分子量变小等。

空气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分为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这里主要谈在博物馆室内空气中对文物有严重影响的化学污染物。按其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大致可分为气态(包括蒸气)和气溶胶两大类。对文物材料危害较大的主要是酸性气体(如硫化物、氮氧化物、卤化物、某些有机化合物等)和粉尘,其次是氧化剂(如臭氧)和气溶胶。

酸性气体能够腐蚀金属,特别是与氧化剂结合时。酸性气体还能侵蚀纤维素、染料,也可使皮革脆化。二氧化硫是最受关注的酸性气体,主要来自博物馆室外大气污染。

粉尘对馆藏文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黏附作用,粉尘能造成纸张黏结。二是吸附作用,可吸附和浓集二氧化硫等气体。三是滋生霉菌,由于粉尘对水蒸气的凝聚能力,也为真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微生物对文物的侵蚀往往能通过粉尘来完成。

博物馆污染物中的臭氧作为氧化剂,对文物起到氧化腐蚀的作用。它存在于含氮化合物和有机物反应中,形成许多更高腐蚀性的气体和粒子成分。

气溶胶是指以液体或者固体为分散相,以气体为分散介质的空气污染物。其主要成分是酸类、盐类以及重金属粉尘等,它们对文物的危害主要是提供酸性水解的催化剂和光氧化反应的氧化剂和引发剂。粉尘也是气溶胶一种存在形式。

博物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不仅有从室外或从其他室内房间传输过来的污染物,而且有直接散发的污染物和通过室内组分的化学反应产生的污染物。因此,博物馆室内一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是由室外污染水平、空气交换速率、室内化学反应产生或消耗污染物的速率以及污染物从室内表面去除的速率等因素综合决定。在实际中,如果陈列、保管措施不当,可能带来污染物对文物的侵蚀,因此,应该关注来自博物馆建筑物内部装修、文物库房、展柜展台等的使用材料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而引的室内污染物。例如,很多装修用的木材都可能产生有机酸(甲酸、乙酸、盐酸、甚至硫化氢等)蒸气,如果铅制品或者含铅元素的文物(如青铜器),放入这种木制的柜架里,可能受到有机酸蒸气的作用而软化成盐。聚氯乙烯塑料(PVC)和一些在收藏、布展中使用的化纤织物会产生氯化物,对金属文物产生腐蚀。

生物危害

馆藏文物除受到上述理化因素的破坏作用外,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受到某些微生物和昆虫的生物危害。

4.1有害微生物

对文物有害的微生物是微生物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细菌、放线菌、霉菌等。这些微生物的特点是能在文物保存地点一般条件下生存,以文物材料为营养基,并且能分泌破坏文物材料的酶。

微生物对纤维质文物(棉、麻、纸、木竹)的破坏:这类文物材料多含有纤维素、淀粉、明胶等,微生物分泌出能分解这些文物材料的酶,使文物霉烂。不仅影响文物外观还使文物材料机械强度下降。

微生物对蛋白质文物(丝、毛、皮革类)的破坏:这类文物被微生物侵蚀而引起文物材料的霉变,霉变后的文物表面产生各种颜色的霉斑,同时蛋白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释放出H2S、NH3等气体,使有机物腐败发臭。蛋白质的分解还使这类文物表面光泽和强度都降低,表面发黏。

微生物对金属文物的侵蚀机理:在含有尘埃和水蒸气的空气中,可能存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金属文物由于其表面粗糙,易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水蒸气,其中包含大量的有机酸代谢产物,这些酸接受金属腐蚀所产生的电子,促进金属腐蚀。另外,一些微生物自身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而引起金属文物腐蚀。处于潮湿空气中的金属,往往电化学腐蚀与微生物腐蚀同时发生,相互促进,加速腐蚀。因此,潮湿污浊环境对金属文物保存十分不利。

4.2文物害虫

文物虫害是有机质文物过早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危害有两方面:一是直接危害,即昆虫蛀食文物材料,使文物洞孔丛生、残缺不全、机械性能下降和理化性质改变;二是间接危害,例如某些昆虫的排泄物在文物上留下污迹,而且成为微生物侵蚀文物的新源泉。

有害昆虫的幼虫对文物材料的危害作用最大,而幼虫通常是寄生于文物材料的内部,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一旦文物材料发生虫害,到了可观察的程度,这时可能已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为了使文物免受昆虫的危害,必须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结语

应当指出,在实际中,馆藏文物的自然损坏,并非一种环境因素单独起作用,而常常是几种环境因素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综合作用于文物。因此,实际工作中应该全面分析,综合考虑。

本文主要对博物馆各种环境因素与文物材料的作用过程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做了简要的总结。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比如文物腐蚀损坏速率、程度与环境因素的定量关系的研究、博物馆文物保存最佳环境标准研究、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的控制问题研究等等。这些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大环境治理和小环境控制改善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减缓馆藏文物的自然腐蚀损坏。

注释:

郭宏.文物保存环境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C.莱格拉夫,T.格雷德尔著,韩恩厚等译.大气腐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原载于《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三秦出版社2006年

文物保存环境讲义 篇2

1 纸质文物变质的原因

纸质文物一般都置于库房保管或放在陈列室供人参观浏览。它们暴露在空气中, 其寿命和实用价值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 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是保存纸质文物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 生态环境的影响, 使纸质文物保存环境不尽人意, 在某些情况下, 对纸质文物的寿命影响很大。通常引起纸质文物变质的因素主要有:

1.1 光。当纸张中的主体成份———纤维素受到阳光照晒时, 会发生光化学变化, 使纸张性能发生改变。

1.2 温度和湿度。

潮湿的环境会使纸张变潮而发生水解, 同时还会使耐水性差的字迹洇化褪色, 模糊不清。潮湿的环境还有利于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3 大气污染。

大气中不同的有害气体经氧化作用, 使纸张原有的结构遭到破坏, 机械强度减弱, 并使字迹褪色。

1.4 灰尘的影响。

灰尘中的颗粒和纸张表面发生摩擦, 影响字迹的清晰度。尘埃中的盐类遇到潮湿天气, 产生潮解, 增加了纸张的酸碱性, 有的水解产物带有粘性, 使纸张发生粘结。

1.5 微生物的危害。

1.6 虫害的影响。

纸质文物中虫害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轻则蛀蚀成洞, 重则使纸张裂为碎片, 缺字少段, 难以辨认。

2 酸性物质对纸质文物的伤害与防护

酸性物质是纸质文物最主要的敌人, 它是纸张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在现代机械制浆和造纸过程中, 使用大量的酸性化学添加剂, 从而使纸张带有较强的酸性, 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 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 直至脆裂粉碎。

酸性物质无处不在, 一切与纸质文物接近的物质如存放于含酸性物质的文件夹、书套、盒子及装裱材料, 都会导致酸性物质迁移藏品之中, 加速藏品老化进程。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酸性气体大量排放, 也是纸质文物老化的重要原因。因此, 使用无酸性的耐久保存材料来保存和展示文物, 是预防纸质文物衰败的有效办法。

3 光照对纸质文物的伤害与防护

光照主要有自然光照和人造光照。自然光含有大量的紫外线, 阳光的直射对任何纸质作品而言都是致命的, 它比大多数的人造光源损害更大。因此建立一间相对封闭的库房, 用于纸质文物的存放, 使之与含有较多有害物质的出土文物相对分隔开来是为必要。由于条件所限, 许多中小型博物馆要做到这些存在着不同的困难。采用紫外线过滤的窗户贴膜也是解决的办法之一。紫外线过滤的窗户贴膜使用寿命为10年左右。因为窗帘布和贴膜的功效会随着使用时间推移而降低, 因此定期检查其功效显得非常重要, 每到一定的年限这些防护产品必须进行更换。

大多数的光源都会发出紫外光, 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热辐射, 对纸质文物有着一定的伤害。相对自然光而言, 博物馆藏品较多受影响的是来自灯光照明的危害。库房里的照明以及展示空间的照明, 都会对纸质文物造成伤害。光照对纸质文物的影响是累积的。纸质文物过多暴露于光照之中, 都会加速纸张的化学反应速度, 从而导致纸质文物的损害或退化。最有效的保护就是让纸质文物一直藏于黑暗封闭的空间, 但对于具有宣传、研究职能的博物馆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最简单的防止光照对藏品伤害的办法是减少进入库房和陈列空间的光照。减少开灯时间, 减少纸质文物在展厅展示的时间, 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每年纸质文物展示的时间不宜过长, 要定期更换, 或用复制品替代。另外, 展柜里的灯光, 宜采用热量少的荧光灯, 加上护套减少相对较高的紫外线。光纤照明通常是发出热量最少的光源, 因此也是最适合于室内和封闭的环境的光源, 可以选用。

4 相对湿度对纸质文物的伤害与防护

纸质文物对相对湿度比对温度更敏感。极端的相对湿度是最有害的。夏天的高湿度, 冬天的低湿度, 都会对藏品带来危害。高的湿度加速霉菌的生长, 而过低的相对湿度则使纸张变脆。保存的原则是要避免极端的湿度低于30%或高于70%的相对湿度, 尽可能使相对湿度保持稳定。湿度的起伏变化引起纤维的膨胀和收缩, 湿度上升的时候, 纸质纤维因吸收水分而膨胀, 湿度下降的时候因脱水而收缩, 这样的反复变化会引起作品的破裂, 变脆, 最后成为碎片。

轻便的减湿器或者硅胶干燥剂有助于控制夏天较高的相对湿度, 为了减少霉菌的滋生, 用排气扇加强通风。冬天的低温导致内部环境过于干燥, 可使用加湿器调节湿度。

5 虫害对纸质文物的伤害与防护

纸质文物非常容易受到一些生物如老鼠、昆虫, 甚至微生物如霉菌的损害, 博物馆常见的昆虫包括书虱、蠹虫、窃蠹、粉蠹、地毯圆皮蠹、衣蛾、木蚁等。物理上的损害 (被挖被抓被咬) 和化学的损害 (害虫的唾液、消化液、粪便等的污染) 会导致从弱化到污损最后变为粉末等各种程度的损害。这种损害通常是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害。而且损害发展得非常快。防止害虫接触到文物是保护文物最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控制虫害的方法通常是一些化学熏剂, 往往会使材料污损, 使材料发生化学改变, 对接触藏品的工作人员带来短期或者长期的健康威胁, 应减少使用。文物库房外部应尽可能的把虫害进入建筑的机会减少或没有。检查建筑是否有老鼠能进入的地方, 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维修。外部的门窗应该严实, 可以安全地关牢。所有的通风口和通道应该用电镀的金属丝网防止动物进入。鸟巢应该除去, 外面的鸟粪也要尽量降到零点, 因为鸟粪容易吸引皮蠹的幼虫。

文物库房内部, 保持一个清洁的环境以及对环境的严密检测非常重要。食物和饮料应该限定在远离藏品的指定区域, 定期扫除地板上的灰尘, 擦拭照明设施, 因为这些地方容易积聚昆虫的尸体, 同时也要清理掉所有的食物源。库房内应该保持干爽, 清洁、整齐。

6 纸质文物的保存

纸质文物的保存, 关键是要覆盖藏品的表面来防止磨损、灰尘和污渍、光照。不管是放在保存盒里还是文件夹里、放在抽屉里面或在开放的架子上, 所有的纸质文物, 不管是装裱过或者没有装裱过, 最好都要用无酸的棉纸一张张隔开。用于开放式堆叠纸质藏品的隔层棉纸的尺寸, 必须是统一的, 并且足够覆盖这一叠作品中尺寸最大的那一张。对于存放于盒子或文件夹中的纸质藏品, 要根据盒子或文件夹的大小选择放在里面的纸质文物。对于装裱好的作品, 隔层棉纸的尺寸要能在视觉框和藏品之间滑动, 这样, 视觉框的保存才是安全和恰当的。

没有装裱的纸质文物可以简单地叠放并用无酸隔层纸隔开, 放在平放的文件夹里, 或者放在开放式的架子上, 开放式的储存架并不能为纸质作品提供最理想的保护, 但是对于较少需要移动的纸质文物, 避免太阳的直射和防止灰尘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那些带抽屉的储存柜为纸质藏品提供更加安全的保护。

以上谈了几点博物馆纸质文物的保护预防, 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或多或少都收藏有一些字画、书籍等, 不妨借鉴以上方法, 加以保护延长其寿命。总而言之, 纸质文物保存, 需要提供合适的环境, 小心操作, 适当存放, 显得尤其重要。

责任编辑:于会兰

摘要:纸质文物因其材质关系, 容易老化、变黄、变脆、发霉、虫蛀, 是各类文物中较难保存的藏品之一。引起大多数纸质文物损害的最常见的因素包括:酸性物质、光照、相对湿度、污染、虫害和人为因素等。就这些因素对纸质文物的伤害与防护展开讨论, 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

影响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 篇3

[关键词]文物保护;环境因素;影响

引言

所谓博物馆环境,主要是针对各种文物保存所面临的空间总体,包括库房、展厅、展柜以及储藏柜等部分,所以说博物馆环境也被人们称之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文物保存微环境等等。这些环境还包括湿度、温度以及污染气体、光辐射、虫害等等。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应该首先对这些环境进行科学的检测,评估以及控制,做到预防性保护,才能够有效延长文物被保存的时间,最大限度的为人们提供人文历史价值。

1.影响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分析

1.1温湿度对文物保存的影响

在文物在被保存的过程中,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温湿度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方面,由于文物无时无刻不被空气包围着,空气中的水分对于很多文物材料结构会有影响,通常来说温度低的情况下,有利于文物保护,而温度高的情况下,空气中的微生物、水分以及昆虫等都会加速繁殖,这些生物对于文物会产生非常显著的腐蚀作用。具体来说,湿度对文物物力形变会有明显的损害,文物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进而膨胀,在湿度降低的时候,文物又会出现收缩,外部温湿度不断变化,文物的内部结构反复做着这样的动作,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玩去错位、不见错位的问题。其次,湿度与化学反应,因此也会导致文物出现很多劣化反映,比如“青铜病”、铁器以及其他金属器腐蚀等等,这些文物所出现的问题都与环境湿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最后,湿度还会引起馆藏文物出现生物腐蚀,微生物的增长对文物损坏极大。

1.2光辐射对文物保存的影响

光辐射通常是指在文物保存过程中的光照度以及紫外线所产生的辐射,作为一种能量,光对于藏品中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都是非常危险的,它会加速文物的老化,变色尤其是一些纺织品或者是纸质、漆木器等,文物受到光化学反映的影响,主要从文物质地以及文物损伤等程度有关。光照还会导致文物表面出现剥落问题,导致文物本身的燃料、颜色等出现褪色或者是剥落,光的热效应还会引起光照射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温度一旦改变也会影响文物的保存,加快其劣化的速度,如果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光对文物的损害顺序为紫外光、紫光、蓝光、黄光,因此文物保护的过程中,将紫光滤去是比较有利的。

1.3环境污染气体对文物保存的影响

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导致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断增多,这对文物保护工作也带来了巨大影响。一般来说污染气体主要包括两个内容:首先是展柜外污染物会不断渗透,并且会进入展柜,另外是展柜内部的各种新旧装饰材料以及展柜材料挥发污染物,因此对文物会带来极大的伤害。从现阶段我国文物检测中可以发现,现阶段波污染污染物中普遍存在污染物浓度偏高,并且其中广泛存在甲醛、乙酸等污染气体。馆藏陈列展柜长期都是封闭状态,这些气体挥发不出来,不能得到很好的扩散,因此也必然会导致文物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

2.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的几个方面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影响文物保存的因素可知,现阶段在文物保存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导致文物保存不利的因素,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才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基于这些因素,总结几点保护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2.1温湿度的调节与控制。首先宏观系统控制:主要依靠中央空调系统控制博物馆的温湿度。但由于中央空调受到展厅环境、参观人流量以及外界大气环境地影响,往往很难精确控制。其次微环境控制,加强展柜的密封性,一些特殊的展柜可以用抗氧化抗腐蚀的自封带进行密封,重要馆藏文物展柜加调湿剂、安装恒湿系统、安装抽湿机或者加湿器来控制湿度。其中调湿剂主要有硅胶类、无机盐类、无机矿物类、有机高分子材料类和复合型调湿材料类。同时,适当控制参观游客人数,减少观众呼出的二氧化碳和自身的热量原因导致的湿度升高,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环境。

2.2光辐射的控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时间,定期及时替换对光敏感的馆藏文物。有条件的博物馆最好要安装红外感应的调光系统。也就是当观众走到距展柜一定距离时,光线会自动加强,当观众离开时,光线会自动变暗,直至熄灭。同时尽可能地使用冷光灯或者光纤灯,降低光辐射影响。同时减少安防技术措施中所使用的不可见光和电磁波等对馆藏文物的影响。

2.3空气污染的控制:博物馆装修装饰材料、展柜材料、储藏柜等要选用安全环保材料,在文物保存前要对环境进行净化处理,去除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确保展厅内各展柜密封性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的进入;对空调通风口安装过滤净化介质,过滤掉有害气体。例如:活性氧化铝介质可用于对二氧化硫, 碳酸氢钙等的净化,而活性氧化铝和活性炭介质,可有效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博物馆在选址建设时,尽量远离空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博物馆周边绿化带达到国家指定标准,加强对博物馆建筑外大环境的定期监测,并进行控制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适当控制参观游客人数,减少观众带来的二氧化碳对馆藏文物的破坏。

2.4生物危害的控制。馆藏文物其室内温度控制在200C,湿度控制在60%以下。平时定期对馆藏文物进行检查并注意打扫卫生,保持展厅及库房的整洁,可以较好地防止害虫和霉菌的滋生和繁殖。最好在展厅之间设立过渡间,在展厅入口安装风屏,减少观众可能带来外来生物污染源。

2.5水的控制。控制湿度的变化,同时使馆藏文物保存坏境通风良好。水汽凝结速率小于蒸发速率,就不容易形成凝结水,不容易形成水的危害。同时尽量减少消防技术中使用水喷淋设施对馆藏文物的影响。

2.6粉尘颗粒物的控制。在展厅入口安装风屏和铺设防尘地毯,减少观众可能带来外来粉尘污染物。馆藏文物尽可能放入密封性好的展柜和储藏柜内,同时,定期打扫展厅及库房卫生,定期给馆藏文物除尘,减少粉尘带来的危害。另外在空调机空气流动口设置专业过滤网,并定期及时清洗过滤网,减少粉尘颗粒物污染。

结束语

文物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其所有具有的历史价值非常巨大,文物在保存过程中,受到外界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文物本身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文物的外观、内容以及其本身的价值,为了能够最大限度保存这些文物的完整,將其更好的流传下去,研究影响文物保存的诸多因素,在文物保存中有针对性的制定各项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以此为助力,更好的推动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元生,解玉林.影响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8,02:37-43.

[2]赵国兴,刘建忠.浅析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及预防性保护[J].文物世界,2015,02:70-73.

文物保存环境讲义 篇4

第一讲

考试目的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与标准、技术方法正确解决环境影响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方式

主观题,8道左右,3个小时时间。

复习及考试注意

2009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时间为5月23,24日,为了帮助广大学员更好的迎接考试,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考试的经验,以供参考。

1、要多注重细节

环评考试里法律法规是非常多的,有很多人面对这种枯燥的内容没有学习兴趣,基本都是一带而过,粗略掌握了解。但是考试难免会考察细节方面,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还是要在细节上下点工夫的,尤其是法律法规,随着考试的难度加大,细节决定一切。不要抱怨这些东西多,其实法律法规的制定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是在定义、范围、各种行为的奖罚、限制、禁止等方面。

2、系统的复习知识点

比如书本里一些导则、标准的互相引证,他们的内容规定是有联系的,我们可以把这些有关联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会更省力。

3、注意考试和实践工作的异同

对于考试来说我们都需要准确理解题目表达的意思,才能抓住知识点,而在实践工作中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经验往往都带有主观性,有时候不会那么全面,比如平时作项目,在许多技术应用方面是考虑尽可能简化的,能简单就简单,但是考试却与其相反,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宁严勿宽。当然平时工作经验丰富了,能形成一套自己的思考方式,可以说是职业敏感性,看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很快想到解决的方法。所以实际的工作经验对考试是有所帮助的,我们要学会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使自己在考试中获得最佳成绩。

4、要学会取舍

案例分析题是每题20分,踩到的知识点也就5到6个左右,有时你会觉得很多的说法都很不错,但是我们不需要面面俱到,要做到适可而止,不要考虑太多,列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几个考点。

文物保存环境讲义 篇5

一、文物保护措施

施工开挖过程中如发现文物,必须妥善注重对文物的保护工作。基坑开挖前,对参与开挖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开挖速度不可过快,需要按照施工方案的部署逐步进行,排除随意乱挖的情况。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有专人负责检视开挖后的情况,发现有文物需要立即停止开挖工作,并在4小时内向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汇报发现文物的情况,24小时内由建设方通知文物管理部门,同时必须通知项目部进行现场封闭,保护好开挖出的环境,由项目部通知文物保护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并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派专人看守,绝不允许任何人随意移动和损坏,直到专业或政府部门人员到场。

当开挖碰到异物,造成挖掘困难时,必须暂时停挖,寻找原因,并派人深入下到基坑进行检查,人工小心逐步挖掘,发现陶片、规则的青石板、瓷片、瓦片、朽木等时必须通知业主现场工程师和文物管理部门查看现场,由项目经理部研究并制定出下部开挖方案后方可进行,防止破坏文物。

二、方针、目标

1、环境保护方针:以业主的水土保持方案为依据,以当地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为准绳,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环保方针。

2、环境保护目标:建设绿色铁路通道,保护城市市区环境;全面达到轨道交通建设环保要求,使工程施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保证措施

1、施工环保小组成员 组 长:项目经理

/ 6

副组长:项目主管生产的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安全总监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保委员会,参加人员有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安质部部长及各部门负责人;项目部的安质部,作为具体办事机构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环保技术、监理方面的工作。

2、施工环保机构的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护的法规和标准; 落实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保证铁路工程施工所需环境保护经费; 宣教生态环境保护法

3、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3.1思想教育和制度保证措施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认识,强化职工的环保意识。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当地政府对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方案的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业主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反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并无条件的接受监理单位的指导和监督。

3.2扬尘治理控制措施

现场的主要道路,采用硬化路面。未做到硬化的部位,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降低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的机棚必须封闭,并

/ 6

配备有效的降尘防尘装置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洒水湿润或在仓库内进行。

土方铲、运、卸等环节设置专人淋水降尘,挖运土方的车辆经过的场内路线进行淋水。回填土时土壤上也必须经常淋水,4级风以上时严禁开挖、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土方、地材等松散材料存放及运输时,采用遮盖或者固化措施。

3.3有害气体排放治理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不准焚烧任何物质,尤其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要坚决杜绝一切因焚烧而产生的污染。

有效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用于施工生产,在防水、装修、防腐等施工中,大力推广应用绿色环保材料。对于化学物品、外加剂、油漆、稀料、各种胶等有挥发物质的材料,应设置专门地方储存,并有密封防泄漏措施。尽量减少挥发,严禁遗洒。

3.4防止噪音污染措施

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动植物和人体损害均较大,为了保护环境,应尽量减少噪音污染,避免夜间作业。对机械设备产生的超分贝噪音利用消音设备减噪。

3.5防止水污染措施

对于含沙量大且浑浊的施工生产废水,采用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再排放,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防止油污染地表和水体。

3.6维护生态平衡系统,避免人为恶化环境措施

/ 6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使项目全体参建员工充分认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环保意识。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避免人为恶化环境。

3.7生产生活垃圾处理

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及油料管理中,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防止油污染地表和水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施工范围内设置集中垃圾收集地,设专人管理,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定期填埋,严禁就地焚烧。对工地生活垃圾(包括施工废弃物)集中装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场处理。对不能处理的垃圾拉到设有处理设施的厂处理。

油和废油的管理:施工机械维修、油料存放地面应硬化,减少油品的跑、冒、滴、漏,所有油罐要有明显的标志,在不使用时要密封;严禁随意倾倒含油废水,应集中处理。

3.8施工水土保持措施

不要切割、阻挡施工场地附近地表径流的畅通,不得强行改变径流的方向或改沟、改河。工地内施工布置用地范围外的裸露地表植草或种植树木绿化。

四、职业病及传染病预防措施

1、职业病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重大职业病,定期组织职工到定点医院进行体检,一旦发现病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配备足够的健康保护资源。对职工配备必要的安全劳动保护用品和生活福利用品,并加强培训正确使用各种劳动保护用品。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性。

2、传染病预防措施

/ 6

由于地铁建设位于市区,人口流量大,所以在传染病的预防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将在项目上有计划的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保持饮水、公共场所的卫生消毒;定期为工地中的房屋喷洒被批准使用的杀虫剂。定期进行食品卫生监督。对粪便和污物加强管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有计划的给员工接种疫苗。定期向员工普及卫生知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灭蚤、灭鼠活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病种和时限,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针对各种传染源,采取相应的治疗或消灭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建立暴发调查制度和处理暴发的紧急措施。

3、职业健康保障措施

及时组织从事特种职业的员工进行有关安全健康的职业教育,并进行考试考核。

积极推行国家《劳动法》、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和“三同时”制度的规定。坚决杜绝使用童工,积极保证未成年工的合法权益。

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延长职工的工作时间,保证职工的正常休息日和休假日。

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

五、施工场地、生活区卫生环境

建立现场各区域的卫生责任人制度,定期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保持宿舍清洁、干爽、整洁有序,桌床、衣柜尺寸统一。

工地食堂要有卫生许可证,食堂工作人员须有健康证、食堂生、熟食操作应分开,熟食应设置防蝇罩,禁止将非食用塑料袋用作食品容器。

/ 6

施工作业层保证良好的通风,设置茶水桶。在现场设置医务室,随时为职工提供医疗服务。

施工现场坚持工完料清,施工面的废料必须做到随做随清,集中袋装,及时清运,并倒往指定地点。

文物保存环境讲义 篇6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研究 第一节 语言和语言学

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

二、语言的若干属性

三、语言学 第二节 语言功能

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

二、心理方面功能 第三节 语言历史

一、语言起源

二、语言分化

三、语言的接触和融合

四、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第四节 西方语言学简史

一、传统语言学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

三、现代语言学

四、当代语言学 第二章 语言结构

第一节 语言的结构系统一、语言的层级与层面

二、语言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三、语言结构类型 第二节 语音

一、语音和语音学

二、音素和音位

三、语音特征

四、语音组合 第三节 语义

一、语义和语义学

二、语义单位

三、义素分析

四、语义场

五、语义的组合 第四节 语汇

一、语汇和语汇学

二、语汇层级

三、语汇聚类

四、语汇构成 第五节 语法

一、语法和语法学

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三、词类

四、短语

五、句子

六、语段

第三章 语言运用 第一节 言语交际

一、语言运用与语用学

二、言语交际的过程

三、言语交际的原则

四、言语交际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言语行为

一、言语行为的概念

二、言语行为的类型

三、间接言语行为

第三节 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

一、话语表达

二、话语理解

第四节 交际变体和语用对策

一、交际变体

二、语言交际障碍

三、社会语用对策 第四章 语言学习第一节 第一语言获得

一、第一语言获得理论

二、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二节 第二语言获得

一、第二语言获得理论

二、中介语

三、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

四、第二语言教学法 附录 世界语言谱系分类表 参考文献

语言学概论

课程名称:语言和语言研究

(一)教学目标:掌握语言的内涵和外延;

知识点:语言与言语、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 重难点:语言与言语、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 课程内容: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研究

第一节 语言和语言学

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

(一)语言是什么

语言学界至今对语言还没有一个清晰而统一的定义。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对语言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说,可以把语言定义为: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蜜蜂、海豚、黑猩猩等动物,都有自己的交际的手段,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它们没有人类这样的语言,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人类可以使用多种工具进行交际和思维,但是,语言是人类须臾不能离开的最为重要的工具。

(二)语言与言语

人们说话是一种复合现象,至少可以分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张口说话的动作,称为言语动作或言语行为;第二个方面是说话所使用的一套符号,由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子系统构成,称为语言;第三个方面是说出来的话,称为言语或言语作品。

可见语言不等于说话,它只是说话这种复合现象中的一个方面。语言也不同于言语。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的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具有全民性、非物质性和抽象性;言语是个人在特定情景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具有个人性、物质性和具体性。

不过,这里所说的言语是用来进行交际的外部言语。除了外部言语,还有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不出声的用于思维的言语。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细针状的电极装在受试者的发音器官上,然后让他算一道算术题,一次用口算,一次用心算。结果在两种情况下语言器官动作的电位变动记录相同,说明内部言语是存在的。外部言语比较连贯完整,而内部言语的跳跃性强,具有片断性和不完备性。

现在,人们对内部言语的面貌还所知甚,但是都同意它也是对语言的运用。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的差异,是因功能不同而造成的运用上的差异;而且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人们在讲话时,必须使用内部言语进行思考,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把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另一方面,年幼儿童没有内部言语,他们思考问题时往往伴之以自言自语,是在用外部言语进行思维。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外部言语的内化,发展出内部言语。所以从个人发生学上看,内部言语是外部言语内化的结果。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人们只能直接观察到言语(外部言语),而不能直接地观察到语言。语言学家要研究语言,只能在两个地方找到它的踪影,一是在言语中,一是在说话人的大脑里。语言学家通过对大量的言语素材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现语言的各种单位和规则。至于说话人大脑里的语言知识,说话人并不能原原本本、清清楚楚地讲出来,语言学家只能想办法把它引出来。比如,造出来一些句子让被调查人说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或是呈现出一些句子,让被调查人分辨异同。语言学家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一系列技术处理,窥测出存在于被调查人大脑里的语言系统的面貌。

(三)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是对口头言语的抽象概括,书面语是对写出来的言语的抽象概括。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不仅在于语音和文字这两种载体,而且在词语和句法结构等方面也有较多的的差异。如口语用词通俗,句子简短,结构松散;书面语的词语较为文雅,句子较长,结构严谨。

从发生学上看,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一种语言可以没有书面语,但不可能没有口语。事实上在世界几千种语言中,只有少数语言拥有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从口语中不断吸取营养成分,而且自始至终书面语要受到口语的制约。由于书面语的特殊性,它需要和口语保持一定的距离,有自己谴词用句的特点,但是这种距离不能过大,一旦书面语同口语脱节,人们就会对书面语进行改革,就像五四前后汉语的书面语──文言文的命运那样。

口语一发即逝,不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由于它是口耳相传,不大容易进行规范。书面语不仅较好地克服了时间和空间对语言的限制,而且有利于进行规范。通过对书面语的规范,就有可能形成民族的标准语,或称为“文学语言”,从而又反过来促进口语的发展。

(四)共同语与方言

共同语是一个语言社团所共同使用语言,如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是某一地区人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交际工具。共同语是在基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使用人口等方面的原因,某一种方言的声望和地位会高于其他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这种有声望有地位的方言往往代行共同语的职能。通过对这种有声望、有地位的方言(基础方言)进行规范,并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用成分,形成共同语。有一些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共同语。

在共同语形成之后,共同语对方言会产生一种约束力,使方言向共同语靠拢。从而方言间的差距、方言和共同语的差距会不断缩小,甚至消失。但是,这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方言会继续为在本地区人民的交际中发挥作用,出现“双言现象”,而且会继续为共同语提供有用的语言营养。当然,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共同语对方言的约束力也会减弱甚至消失,这时方言会出现离心发展的趋势,直至演变为一种与共同语具有亲属关系的另一种语言。

(五)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

自然语言指的是社团把它作为母语来使用和学习的语言。自然语言一般都有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与自然语言相对的是一些人工语言。人工语言是依照一定的原理人工设计出来的。人工语言有三种较为重要的用途:第一,在特殊情况下发挥自然语言的作用,如波兰医生柴门霍夫为消除语言隔阂于1887年设计的世界语。第二,为某种特殊用途而设计的语言代码,如电报代码、聋哑人手指语等。第三,为某一科学技术领域依照语言原理而设计的符号系统,如计算机语言、逻辑语言等。人工语言在当代的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有许多与自然语言相似、相通甚至相同的东西,因此是当代语言学关心和研究的对象。但是,它必然与自然语言不是一回事。本书所讲的语言,主要是指自然语言。

除了人工语言之外,与自然语言关系较密切的符号系统,还有文字和体态语。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如果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的话,那么,文字则是符号的符号。因此,文字不属于语言的范畴,不是语言的一个子系统。但是,语言却可以在文字的帮助下改换物质表现形式,形成书面语。并且文字对语言的发展也会起一定的作用,如汉语的一些词语(“之字形”、“十字路口”)就是受汉字的影响而产生的,汉字这种语素型的非拼音文字,对汉语的孤立语性质的保持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文物保存环境讲义 篇7

其实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不一定保证文件一定可以完全恢复出来,但是也可以做必要的操作来恢复文件,

下面小编介绍下如何操作。

一、对于office,打开一个文档后在相同目录还会出现相同的临时文档用于存储你编辑文档的记录,若突然故障,恢复后软件自动根据那个临时文件恢复。

二、

Office 里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改进了这种保护方式。在Backstage view(Office 2010的新特性之一)里会保留多个自动保存点,只有当你手动保存退出之后才会清除这些记录点。

如果文档遭遇意外未保存就别关闭的话,程序会将最后一个的自动保存点显示在Backstage view下的Recent Documents里,这样你就很容易恢复到最后一次自动保存的状态,这只需要在菜单里点几下鼠标即可实现。另外,你也可以从文档信息里找到这个最近的自动保存点。

如果你担心将来使用Office 2010一段时间后,硬盘上充斥着各个文档的自动保存内容的话,可以明确告诉你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自动保存的文档最长只保留4天。

如此一来,你就可以专心自己的工作,而不需要时不时的去手动保存。

三、

1、假设Microsoft Word2003安装在Windows XP中的C盘。依次进入下列文件夹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ApplicationData/Microsoft/Word,在Word文件夹下,我们会看到后缀名为.asd的文件,这个文件其实就是我们刚刚编辑过的未存储的文档。此时,只要将扩展名.asd更改为.doc,双击打开后即可继续编辑停电前的Word文档了,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Word ,只要到上述的地方 ,找个档名为XXX.asd 之类的这就是你刚辛苦打的文件了(注意:以上的XXX.asd的文档都是隐藏的,需要开启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中的“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再把副档名改为XXX.doc ,就可以找到刚刚辛苦打的文件了。(当然也可以直接打开.asd的文件只是保存时要另存为.doc文件) 注意:上面的这个Administrator是指你所用的用户名,你使用的是什么用户名就在哪个下面找!

2、对于win7系统下上面的方法又不太合适了,但是原理异曲同工,具体看看步骤

第一步,点开 计算机,点击左上方的 组织

里面有个”文件夹和搜索选项”,点击后会弹出一个名为“文件夹选项”的东东~,如下图:

点击第二栏“查看”,取消所有“隐藏”设定的,作为小白的梦姐也不知道是不是都要取消,反正我一共就取消了三个

点击确定

第二步~

点击进入C盘,在搜索栏中输入 word,按回车搜索,然后你会搜出一个这个样的文件夹,点击进入

第三步~

点进去之后如同winXP里面一样了,找到文档名为XXX.asd这样的文件(咳咳,其实很好认得,貌似应该前面都会显示什么临时文件之类的~),重命名为 XXX.doc然后打开就可以找到刚刚辛苦打的文件啦~~~

PS:Excel 同理,在搜索的时候搜excel,再把XXX.asp改成XXX.xls 就OK啦~

第四步~

文物局第三次文物普查知识 篇8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繁荣发展

垣曲县文物局 贾俊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为了使大家对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更深的认识,下面就由我对垣曲县几年来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做以简要汇报。由于到任时间不长,错误和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指正、包涵。

一、“三普”背景

文物普查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开展过两次全国范围内的文物普查,每一次普查都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台阶。1956年的第一次普查后,我国公布了首批全国文保单位,建立了不可移动文物的有效保护机制。1986年的第二次普查是在第一部《文物保护法》颁布之后,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普查手段和方法都较前一次有了较大提高,普查对促进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延缓我国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保持多民族文化特质和文化独立性、维系我国文化生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文物普查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和推进了文化产业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培育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文物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近年来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扩展,工业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乡土建

筑、商业老字号等类型的不可移动文物,都得到了重视并纳入了保护范围,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开展新一轮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对这些新的文物类别进行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探索更为有效的保护和展示途径,继而开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新局面,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有力保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十一五”期间自上而下开展的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一项文物工作。

二、“三普”起止时间及三个阶段工作重点

2007年4月4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式启动。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普查的范围是我国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第一阶段是从2007年4月至9月,主要任务是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发布规范和标准,组织培训和试点。第二阶段: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展开文物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工作,普查数据资料边采集、边整理、边审核、边建档。第三阶段: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

三、“三普”工作概况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首次由国务院统一部署的文物保护基础

性工程,覆盖全省,规模巨大,文物理念新,技术含量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环节连续,时间节点明确,对全省各级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物工作者,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把文物资源的调查、保护、传承和利用作为重要县情来认识和把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县积极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通知》精神,全力以赴、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垣曲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第一阶段: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发布规范和标准,组织培训和试点

(一)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期间,我县组织文物骨干人员先后参加了省普查办组织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万荣试点工作培训、“三普”高级培训班和市“三普”工作培训班。

通过培训学习,队员们详细了解了不同时代遗迹、遗物特征,掌握了文物的认定、分类、定名、断代、测量、绘图,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知识及GPS等仪器的使用,把课题意识融入整个普查工作。使每一个普查队员拓宽了思路、统一了思想;建立了文物普查责任制度,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了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了基层文物工作者的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和锻炼了文物普查工作的骨干力量,提高了文博系统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水平。

(二)、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普查准备

2008年5月3日,成立以政府副县长为组长的垣曲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县文体局抽调专业骨干成立文物普查队,具体负责全县文物普查工作。领导机构的成立,为全县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二阶段:实地文物调查阶段

我县从2008年6月正式启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2009年12月底实地调查结束。一年零六个月的时间,普查队员走遍了全县11乡镇,188个行政村,927个自然村,经历了田野调查、查遗补漏、专项调查三个阶段。共登录文物点694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434处,复查文物点260处,到达率100%,普查覆盖率100%,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领导重视

2008年6月20日,垣曲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和各乡(镇)长出席会议。县委书记侯伟健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全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作了具体部署。政府杨县长到任后,专门听取了文物保护和“三普”工作汇报,提出要把“三普”工作提高到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政府决策提供翔实资料,为和谐垣曲创造经济增长点的高度,高精度、高标准地完成好“三普”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调动了普查队员的工作热情。

(二)、宣传到位

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间长,任务重,涉及面广,必须争取社会各界和专业部门支持与配合。为此,“三普”工作启动伊始,我县就在县

城重要街道及各乡镇主要路口悬挂“搞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利国利民”、“文物普查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等宣传标语,在各村口要道刷写墙体标语40余条,为我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垣曲县三普办公室在普查过程中特别注重发挥新闻媒体宣传的重要作用,对文物普查工作的每一次重要的普查发现或活动,都要通过县市电视台、各种宣传媒体、编发“三普”简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报道。“三普”期间县文物普查办公室还通过编印宣传资料,制作专题板面,刷写墙体标语.利用世界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期间,走上街头,深入校园,走乡串村,广泛宣传文物普查工作的意义和成果。充分发挥了宣传引导作用,提高了全县人民对文物保护事业的认识和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三)、措施有效

为了确保我县“三普”工作开展快速、扎实、高效。县“三普”办公室针对我县地势特点,科学安排行程,合理规划路线,按照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的思路,以县城为轴心,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开展普查。同时,县“三普”办公室设计印制“历史文物登记表”和“近现代文物登记表”,发放到全县11个乡镇和927个自然村,对各乡各村的文物分布情况进行初步摸底,汇总,确保了普查有的放矢,提高了普查时效。普查过程中,原文体局局长姚安社、副局长姚明选轮换带队,驻乡入村,深入田间地头,荒山原野,随队员爬陡壁、穿山林进行文物普查,极大保障了我县“三普”工作高效、高质的开展。原文广新局局长张东旭在任期间,对田野实地调查资料的各种数据资料,严格把关,细致审查,于2010年顺利通过省市“三普”专家组初级验收。

2010年1月,市“三普办”委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谢尧亭等五人组成的专家组对我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登录阶段工作进行了初验。2010年1月30—31日,省“三普办”副主任师悦菊带领省市专家对我县的实地调查工作进行验收。验收组一行对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标本和普查文本进行了仔细核对,查验了各项电子数据,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针对验收组的整改意见,普查队都做了具体修改。最后,顺利通过了省“三普”办专家组验收

我县本次实地调查,普查队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条件艰苦等困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文物总量由“二普”时的271处文物点上升至694处。其中,古遗址由186处增加到283处,古墓葬由原来的30处增加到81处,古建筑由原来的35处增长至237处,石窟寺及石刻由6处增加到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由11处增加到77处,其它类别由3处增加到9处。同时我县“三普”中共测绘图纸2089张,拍摄照片2887张,采集标本2210件。

第三阶段: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

2010年,文物局局长李武斌到任后,首先:加强我县普查档案管理,规范普查资料档案工作,提高文物普查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普查资料档案,按照国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资料档案管理规定》要求,及时配备了文件柜和办公电脑,并指定专人负责

档案管理,把我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相关的各类文件、培训教材、统计报表、宣传资料、不可移动文物调查表、消失文物调查表、田野调查工作笔记、图纸、照片、拓片、标本、队员手记、文物名录、统计汇总资料等所有所有纸质资料及电子资料资料均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备份,整理,装订。与此同时,为确保普查数据的安全性,对此次普查采集到的数据资料电子文本,我们进行了各级备份,做到了普查数据万无一失。其次,带领相关人员对全县各乡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三普”新发现的文物点进行了检查:并结合“三普”新发现,于2010年7月呈报县政府审核后,公布垣曲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使“三普”部分成果得以保护巩固。其三,配合省、市文物部门对我县的“三普”各项成果进行严格筛选、审核、修订,通过国家“三普”办最终验收。

2011年是“三普”工作的收官之年,为对我县“三普”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对普查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形成对普查工作完整的工作报告以及各种成果转化的文本编制,确保我县“三普”的第三阶段圆满完成。我局严格按照普查工作步骤、稳扎稳打,有序推进,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楹联征集

今年3月,根据省、市要求,为进一步巩固普查成果,对全省各县古建筑的匾额、楹联及其门额进行征集、汇编、编辑出版工作安排,文物局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县11个乡镇,对各个乡镇普查的古建筑进行逐一排查,严格

按照拍摄要求,多方位、多角度选择照片,每幅楹联按要求逐项认真填写登记表。4月份,结合登记内容,选择艺术价值较高的匾额、楹联18幅上报市文物局,现省文物局楹联汇集正在编制之中。

(二)、“三普”报告编写

《垣曲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报告》是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编写好“三普”报告,我局普查人员在省、市培训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普查报告七大部分的编制要求,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从文本编写、各项数据统计(全县不可移动文物的构成比例、分布状况、保存现状、优势特色等)、制表、绘图、分析以及各种文件汇集、“三普”各种活动照片搜集、选材等方面下功夫,精心编写《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经过20多天的努力,现长达110页的《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已编制完成,经市局初审,现已定稿,准备印刷。

(三)、《垣曲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编印。

我局结合省、市“三普”办对我县三普成果的最终修订目录,对我县694处不可移动文物点按六大类分篇制表,按时代排序。条目内容包含编号、名称、时代、地点、发现类别、保护级别、简介和备注等进行编制出版

(四)、《舜地藏宝》编制。根据“三普”第三阶段普查成果转化要求,我局从我县“三普”新发现的434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中,按不同类别,筛选有价值的、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点120余处,进行汇编,现初稿已经县领导把关审核,即将出版。

上一篇:关于国庆节的贺词下一篇:年轻真好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