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时间

2024-09-17

保存时间(共9篇)

保存时间 篇1

由于人体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通常会通过血液成分的改变而呈现出来, 所以, 临床上利用检测血液标本进行病情的判定和诊断[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很多新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也被广泛应用于血液标本的检验中, 然而即使利用先进的仪器进行检验, 也要进行客观条件的控制, 防止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为进一步探讨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和条件, 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门诊抽取的10份新鲜样本进行了相关探讨研究, 分为3组样本进行测量检验,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门诊抽取的10份新鲜样本, 每瓶3 ml。将其进行充分混匀分装, 均匀分为6瓶, 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保存、检验。A组分装完成后立即进行常规生化检测;B组放在4℃冰箱中进行保存, 并留待检测;C组放在25℃室温下进行保存, 并留待检测。

1.2 测定方法

三瓶试剂都利用东芝TBA-200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十七项指标[2]的检验, 分别为总蛋白 (TP) 、白蛋白 (ALB)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葡萄糖 (GLU) 、尿酸 (UA) 、总胆红素 (TB) 、直接胆红素 (DB)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AST) 、α-羟丁酸 (HBD) 、肌酸肌酶 (CK) 、尿素氮 (BUN) 、肌酐 (Cr) 、钾 (K+) 、钠 (Na+) 、氯 (Cl-) 。其中, 测定TP利用双速尿法;测定ALB利用溴甲酚绿法;测定TC、TG、UA、Cr、BUN利用酶法;测定GLU利用己糖激酶法;测定TB、DB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ALT、AST采用速率法。其中, A组立即进行检测;B组和C组分别存放8、24、32 h后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不同室温下和不同时间下的生化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 (立即检验组) 和B组 (4℃冰箱冷藏组) 两组检验的十七项指标中, 对于个别酶 (ALT、AST、HBD等) 及K+、Na+、Cl-在采集8 h内, 其检验结果与A组检验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在存放超过8 h后, 其检测结果变化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其余项目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组别时间TP (g/L) ALB (g/L) ALT (U/L)

A组 (立即检验组) 和C组 (25℃室温条件组) 两组比较, 所有检验结果在8 h后均有明显变化,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4 h后会产生偏差更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直接关系着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其对于临床研究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也关系到患者的康复状况等[3]。因此, 就对临床检验和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人体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 人体的血液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因此, 血液成分的检验成为临床检验的重要指标[4]。但血清标本离开人体后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和作用, 从而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5]。因此, 探讨血液标本的储存方法和保存时间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十分必要。

生化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手段, 其通过测量人体血清中的不同生化成分指标来进行病理的判断, 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6]。血液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验的准确性[7]。随着临床上血细胞分析仪器的广泛应用, 很多血液检验也变得相对容易。一般情况下, 血液标本采集后要立即进行送检, 但有的以期上要求抗凝的血液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检验, 因此, 要充分了解不同检验机器的工作原理和试验条件, 从而保证标本检验的准确性。血清标本伴随着保存时间、保存温度等客观条件的变化, 会使化检测结果发生改变。因此, 实验室内的检测人员要根据每个检测指标的保存时间和保存条件, 合理的控制血清标本储存条件, 保证血清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3.1 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本研究中, CK、BUN、Cr的生化检测结果, 在4℃冰箱中保存8 h后, 结果变化最大 (P<0.05) , 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和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AST) 指标则在冰箱保存24 h后变化最大 (P<0.05) , 另外尿酸 (UA) 的变化也较为明显 (P<0.05) 。说明, 对于个别酶 (ALT、AST、HBD等) 及K+、Na+、Cl-应在采集后8 h内进行检验, 否则存放时间越长其检测结果相差越大。

3.2 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3.2.1本研究中, 在4℃条件下保存的血清标本, 个别酶 (ALT、AST、HBD等) 及K+、Na+、Cl-在放置8 h后, 其存放时间越长其检测结果相差越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余指标皆无明显变化;在25℃条件下保存的血清样本, 所有检验结果在8 h后均有明显变化 (P<0.05) , 24 h后会产生很大偏差 (P<0.05) 。因此就要对标本及时进行常温下处理和分析, 尽早完成检验, 防止因为时间的延长而造成检测结果的不稳定。

3.2.2本研究证明了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对酶测定的影响较大,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AST) 、α-羟丁酸 (HBD) 、肌酸激酶 (CK) 在室温下, 8h内检测结果就会发生很大偏差 (P<0.05) , 说明保存时间越长, 酶类的测定结果就越不准确, 这是因为, 当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 血液中红细胞中的物质就会发生外渗透, 从而产生溶血现象, 也就会使得血浆内外浓度分布不均, 从而导致指标异常[8]。而BUN和Cr的指标在24 h内变化不大 (P>0.05) , 但是超过24 h后, 其指标检验结果差别较大 (P<0.05) 。

标本放置的时间长短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比如, 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在进行存放时, 其脂蛋白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甚至破裂[9], 影响检验结果;而且脂蛋白之间还可能会出现脂质交换, 所以, 即使在低温环境下, 也能让标本长时间放置, 否则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因此, 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要合理安排各个项目的检测顺序, 保证项目在最佳检测时间内进行检测。如果要进行复检, 最好重新进行血液标本的抽取[10]。

3.3 时间、温度等对K+、Na+、Cl-的影响

本研究可以很明显发现, 常温条件下 (25℃) K+、Na+、Cl-的检验结果在8 h后均有明显变化 (P<0.05) , 24 h后会产生很大偏差 (P<0.05) 。说明, K+、Na+、Cl-的检查要及时进行。同时说明统一标本在不同时间进行检测分宜, 其结果可由于实验标本存放时间和存放方法不同发生变化。

由以上讨论, 笔者可以发现在常温情况下, 对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AST) 、α-羟丁酸 (HBD) 、肌酸激酶 (CK) 的检测应在8 h内完成, 而对于总蛋白 (TP) 、白蛋白 (ALB) 的检测则应在24 h内完成。在冷冻条件下 (4℃) 保存在样本, 对于尿素氮 (BUN) 、肌酐 (Cr) 、个别酶 (ALT、AST、HBD等) 及K+、Na+、Cl-检测应在8 h内完成, 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颜复生, 林应标, 郭满容, 等.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与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09, 20 (1) :99-100.

[2]高政聪.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及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甘肃医药, 2012, 31 (11) :865-867.

[3]杨雪绒, 蔡利华.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 2013, 20 (2) :59-60.

[4]陈仓利.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8) :133-134.

[5]郑罡.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3) :67-68.

[6]贾茗茗.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12 (23) :3252-3253.

[7]邵大祥.标本保存时间及温度对血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9 (21) :2896-2897.

[8]黄佩芬.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2, 17 (4) :222-223.

[9]张延珍.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的结果影响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 2012, 9 (6) :901-902.

[10]赵晓红.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12 (7) :2127.

保存时间 篇2

数十年来,神经学科的科学家在理论上推测人类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可以在大脑中为我们日常发生的事件打上时间标签,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回想起过去的事情的发生时间。但是,在科学界一直没有找到可以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部分帮助我们记忆事件发生的时间的脑细胞的存在。

最近,麻省理工大学的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有一类神经元细胞可以将时间信息精确地编译储存。安•格雷布耶尔说:我们的大脑给所有事情都加上了时间的标签,这样就使得我们回忆事情显得非常简单。我们回忆事情的时候首先通过过滤这些时间标签,然后通过时间标签将相关的事情从记忆中提取出来。这种准确的时间记忆对于开车或弹钢琴等日常活动以及对于我们回忆往事极为重要。这个发现发表在《美国科学进程》杂志上。这项研究成果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等导致记忆力丧失的疾病的治疗上。

这些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位于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这些区域同时也是人类大脑掌控学习、运动和思维的重要区域。安•格雷布耶尔表示,尽管这次实验主要是研究猕猴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但是脑部的其他区域肯定也存在这些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对于这次研究结果的应用,安•格雷布耶尔表示,这次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康复。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正是由于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在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时总是比正常人要慢。因此帕金森综合症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根据这次实验的结果,在为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治疗时,可以通过轻轻拍打等外部刺激帮助患者脑部加速寻找关于时间的记忆,这样患者讲话时会显得更加清楚一些。另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神经元修复装置或者神经元修复药物(这些药物中含有神经元细胞所需的多巴胺和羟色胺等)来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恢复。

下一步,安•格雷布耶尔将集中研究脑部是怎样制造这些含有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的,并研究这些时间记忆细胞是如何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学习活动的。为什么脑部在不同环境下对时间的感受会不相同?安•格雷布耶尔说:我们有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有时候却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所有这些都将可以用带有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来解释说明原因所在。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神经生物学教授彼得•施特瑞克对这次实验结果给予高度评价,施特瑞克认为这次实验结果是对脑部如何记录和表述时间概念的一次全新阐释。施特瑞克说:对于光线、声音、触觉、冷热感知、嗅觉等,我们人体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但是对于时间我们并没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储存是由大脑自己形成并运行的。

1.对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以往的人类大脑中存在时间记忆细胞的推测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B.发现了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存在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C.研究了时间记忆细胞的形成及它们控制人们行为和学习活动的机制。

D.借助实验研究成果,找到了一些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改善记忆的方法。

2.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人体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全部集中在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

B.有了可以制造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人们的记忆活动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C.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就慢,也就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行动。

D.安•格雷布耶尔的研究实验被有关专家视为是对脑部时间记忆机理的全新阐释。

3.结合文本,请概括脑部细胞是如何运作时间记忆的。(25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

1.C(解析:这些是科学家们下一步要研究的内容,并非已经出现的事实。)

2.D(解析:A项,原文后面还说脑部的其他区域肯定也存在这些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B项,不是神经元细胞能制造时间记忆标签,而是这些细胞含有时间记忆标签。C项,原文说的是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

保存时间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篇3

笔者试验选取“农大三号”、北京油鸡和笼养柴鸡三个不同品种的鸡蛋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常温下保存时间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分析鸡蛋品质随保存时间的变化趋势, 确定鸡蛋的有效保存时间, 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

河北北方学院实验牧场提供的“农大三号”鸡、北京油鸡和笼养柴鸡所产的鸡蛋, 电子秤、游标卡尺、千分尺、蛋白高度分析仪、比色扇、培养皿、玻璃棒、手术用剪刀、烘箱等。

2 试验方法

2.1 鸡蛋的选择

试验鸡均采用相同的饲养管理方式, 饲喂相同的全价饲料, 自由饮水, 收集300日龄三个品种鸡所产的外观一致、品质良好的鸡蛋各120枚。

2.2 鸡蛋的分组与处理

三个不同品种的鸡蛋都随机分为8组, 每组15枚, 8个组的保存时间分别为0 d、10 d、20 d、30 d、40 d、50 d、60 d、70 d, 每10 d测定一次统计指标。

2.3 鸡蛋保存条件

试验的鸡蛋保存在温度为15~20℃、湿度为50%~60%的条件下。

2.4 测定指标

(1) 蛋重 (电子秤测定) ; (2) 蛋形指数 (游标卡尺测定) , 蛋形指数=纵径/横径; (3) 蛋壳厚度及重量 (蛋壳厚度测量仪和电子秤测定) ; (4) 蛋白高度及蛋白重量 (蛋白高度测定仪和电子秤测定) ; (5) 蛋黄颜色 (比色扇测定) ; (6) 蛋黄指数及蛋黄重量 (游标卡尺和电子秤测定) , 蛋黄指数= (蛋黄高度/蛋黄直径) ×100%; (7) 哈夫单位 (HU) , HU=100 log (H-1.7W0.37+7.6) , 式中H—蛋白高度 (mm) , W—蛋重 (g) ; (8) 各组分比 (计算) , 蛋黄相对重= (蛋黄重/蛋重) ×100%;蛋白相对重= (蛋白重/蛋重) ×100%;蛋壳相对重= (蛋壳重/蛋重) ×100%。

2.5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 采用LSD进行多重比较, 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 (M±SD) 表示。

3 结果与分析

3.1 保存时间对“农大三号”鸡蛋品质的影响

对随机抽取的120枚“农大三号”鸡蛋的9个物理性状进行了测定, 结果见表1和表2。

注:同列数据肩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1可知,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农大三号”鸡蛋8个试验组之间的蛋重和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 (P>0.05) 。蛋黄指数在30 d内变化不明显, 30 d之后差异显著 (P<0.05) , 变化比较明显, 60 d后蛋黄指数非常低, 可见散黄现象, 鸡蛋变质, 蛋黄颜色逐渐变浅。10 d之内蛋壳厚度和哈夫单位下降明显, 超过10 d蛋壳厚逐渐变薄, 哈夫单位逐渐降低, 30 d之后哈夫单位下降较快。

注:同列数据肩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2可知,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8个试验组之间的蛋黄比例和蛋白比例差异不显著 (P>0.05) , 蛋壳比例逐渐降低, 50 d之后差异显著 (P<0.05) , 变化比较明显。

3.2 保存时间对柴鸡蛋品质的影响

对随机抽取的120枚柴鸡蛋的9个物理性状进行了测定, 结果见表3和表4。

注:同列数据肩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注:同列数据肩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3可知,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柴鸡蛋8个试验组之间的蛋重和蛋形指数变化差异不显著 (P>0.05) 。蛋黄指数在40 d内变化不明显, 40 d之后差异显著 (P<0.05) , 变化比较明显, 蛋黄颜色逐渐变浅。20 d之内蛋壳厚度下降明显, 超过20 d蛋壳逐渐变薄。10 d内哈夫单位下降明显, 超过10 d哈夫单位逐渐降低, 30 d之后哈夫单位下降较快。

由表4可知,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8个试验组之间的蛋黄比例、蛋白比例和蛋壳比例差异均不显著 (P>0.05) , 变化不明显。

3.3 保存时间对北京油鸡蛋品质的影响

对随机抽取的120枚北京油鸡蛋的9个物理性状进行了测定, 结果见表5和表6。

注:同列数据肩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注:同列数据肩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5可知,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北京油鸡蛋8个试验组之间的蛋重和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 (P>0.05) 。蛋黄指数在20 d内变化不明显, 20 d之后差异显著 (P<0.05) , 变化比较明显, 蛋黄颜色逐渐变浅。10 d之内蛋壳厚度下降明显, 超过10 d蛋壳逐渐变薄。10 d内哈夫单位下降明显, 超过10 d哈夫单位逐渐降低, 20 d之后哈夫单位下降较快。

由表6可知,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蛋黄比例逐渐升高, 30 d之后差异显著 (P<0.05) , 变化比较明显;蛋白比例也逐渐降低, 但变化趋势不明显;50 d之后蛋壳比例明显降低。

4 讨论

本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农大三号鸡蛋、柴鸡蛋和北京油鸡蛋的蛋重和蛋形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 保存期在10 d内蛋壳厚度明显变薄, 哈夫单位明显降低, 超过10 d蛋壳厚度逐渐变薄, 哈夫单位逐渐降低, 30 d之后哈夫单位下降显著。王洪芳等人2008年的试验结果显示, 鸡蛋在常温保存60 d, 储藏时间的延长对蛋重没有影响, 蛋重不会因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变轻;随着时间的延长, 储藏期在30 d之内哈夫单位下降明显, 超过30 d哈夫单位下降极显著, 蛋品质较差。

本试验中, 保存期在20 d内, 蛋黄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有所降低, 超过20 d蛋黄指数有明显的下降。据欧阳爱国等人2005年的报道, 蛋黄指数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会慢慢降低, 与本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在保存过程中, 蛋黄颜色也在逐渐变浅。

农大三号鸡蛋和柴鸡蛋的蛋黄比例和蛋白比例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北京油鸡的蛋黄比例逐渐升高, 蛋白比例逐渐降低, 原因可能是在保存过程中蛋白失水所导致的。蛋壳比例有所降低, 但不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一直变小。

从3种鸡蛋随保存时间的变化情况总体分析, 农大三号和柴鸡蛋保存时间30 d, 北京油鸡蛋保存时间20 d, 蛋黄指数和哈夫单位没有明显的变化, 超过这个时间, 变化明显。从蛋黄指数和哈夫单位两个指标来看, 柴鸡蛋品质最好, 农大三号鸡蛋次之, 北京油鸡鸡蛋品质最差。

5 结论

保存时间 篇4

工具/原料

office2003

步骤/方法

(1)单击“工具→选项”命令,在打开的“选项”对话框中选中“保存”选项卡,

保存时间 篇5

关键词:猪精液,稀释液,精子活力,存活时间

要使母猪受胎必须有相当容量的精液, 给每头母猪每次的输精量一般为40~80ml, 如果不加稀释, 则一头公猪每次射精只能输3~6头母猪, 经过稀释, 可以输10~20头母猪, 这就扩大了授精面, 提高了优秀公猪的利用率。不稀释的精液, 因为在精液中副性腺分泌物的浓度高, 加入稀释液后副性腺分泌物得到稀释, 因而巩固了原生质膜, 同时稀释液还供给精子充分的营养物质, 提供缓冲剂, 保持精液适当的pH值, 为较长期保存和长途运输提供了便利。

1 材料和方法

1.1 稀释液的配制

2012年2月10日用磁力搅器搅拌1h的稀释液, 放入臭氧消毒后的保温柜中的保存备用。稀释液成分参见表1。

1.2 精液的稀释

2月10日上午, 采精员共采用了4头猪, 猪号分别为7370 (大约克) 、6062 (长白) 、6719 (杜洛克) 、1621 (梅山) 所采4头猪的精液各80ml分成4等份, 经检查后畸形率都小于10%, 在同温下用配好的稀释液把精液稀释成密度为0.3亿个/ml的精液, 然后用贴有标签消毒后专用的塑料瓶灌装, 每瓶装40ml, 最后压盖保存。

1.3 稀释精液的保存

本试验采用避光保存, 放在温度在17℃恒温箱中保存。灌装结束5月10日上午进行了一次观察, 各配方稀释的精子活力均为0.8级, 其中用4号配方的精液精子更活跃, 可能是多成分稀释液中含有钾离子而“钾为精子显示正常机能不可缺少的物质”。

2 结果与分析

5月10日下午4点进行了第一次观察, 以后每隔12h观察一次, 期间翻转精液瓶两次, 观察结果。

对每种稀释液稀释的精液的精子活力平均数进行显微镜检测, 结果说明在8小时内, 4种不同配方的稀释液对精子活力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见表2。

20h对每种稀释液稀释的精液的精子活力平均数进行显微镜检测, 可以看出用葡—柠—乙液和多成分稀释液稀释的精液的精子活力平均数显著高于葡液和葡—柠液, 见表3。

32h对每种稀释液稀释的精液的精子活力平均数进行显微镜检测, 可以看出用葡—柠—乙液和多成分稀释液稀释的精液的精子活力平均数显著高于其它3种稀释液, 见表4。

从表5可以看出用葡—柠—乙液稀释的精液的精子最长存活时间高于其它稀释液。综合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 试验说明, 在20h用葡—柠—乙液和自我设计的多成分稀释液稀释的精液的观察到的精子活力平均数要显著高于葡萄糖液和葡—柠液。在32h用葡—柠—乙液稀释的精液的精子活力平均数显著高于其它配方的稀释液。用葡—柠—乙液稀释的精液的精子最长存活时间高于其它稀释液。

(2) 试验说明, 葡—柠—乙液稀释液比其它稀释液更适合用作猪精的稀释。它不仅具有提供精子能量的糖类, 还有一些缓冲物质, 可以维持一定的pH值, 以及去除有害离子的乙二胺四乙酸, 从而保持了精子的活力延长了精子存活时间。

(3) 自我设计的多成分稀释液稀释的精液的精子活力, 虽然在前20h精子活力也很高, 但是精子体外存活时间较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加入钾离子后使精子活动能力加强, 加速消耗营养物质, 使精子寿命缩短。

3 结论和体会

3.1 结论

(1)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 葡—柠—乙稀释液最适合用猪精液保存稀释液, 葡萄糖液和葡—柠液只适合用作简单的稀释剂, 多成分稀释液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江苏省有33县实施国家或省生猪良种 (精液) 补贴项目, 平均每县建站3~4家, 约半径10km就建有一座站, 从供精站采精到农户拿到两瓶免费精液用来配种往往不超过20h, 因此农户需要的是可以用来常温保存20h的稀释液, 而葡—柠—乙液稀释液正是这样一种稀释液, 活力在20h内都大于等于0.7级, 且成本较低, 在生产实践中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2) 这次试验的关键是稀释液的配制和精液的稀释。 (1) 配制稀释液时必须保证它的渗透压与精液相等。为此我们严格按照公式来计算所需药品的量, 每种药品的量都做到了精确无误。 (2) 稀释精液时要求稀释液温度与精液正负不超过0.5℃, 稀释时动作要快, 避免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及时加入抗生素。

(3) 实验中4头公猪精液稀释后密度均为0.3亿个/ml, 畸形率小于10%, 精液质量无试验上的误差, 但所选的4头公猪因品种不同, 稀释后保存时间和活力存在差异。本文只是对不同稀释液对猪精液保存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今后应进一步试验, 为选择更好猪精液稀释液提供依据。

3.2 几点体会

保存时间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万邦中性胰岛素笔芯购自当地医药公司(批号:1007501),出生日期接近的雄性小鼠由新乡医学院动物中心供应,体重18~22 g,均健康无伤,每次试验使用40只小鼠。采用拜耳公司生产的拜安捷血糖仪,用于检测血糖。

1.2 方法

1.2.1 药品的准备

以2~4℃保存的万邦中性胰岛素笔芯为标准品,检测当日从冰箱取出,室温条件下自然复温4 h待用。供试品为与标准品为同批次的万邦中性胰岛素笔芯,检测前已在25℃恒温箱中分别避光保存了3周、4周、5周,检测当日从恒温箱中取出,自然复温4 h待用。

1.2.2 胰岛素生物效价检测采用小鼠血糖法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ⅫG的要求,采用双交叉设计[1]。简述如下:出生日期接近的雄性小鼠40只,体重18~22 g,按体重随机分配为4组,各组间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胰岛素100 IU/ml加入精密称量的生理盐水中,稀释为低剂量浓度40 mIU/ml,高剂量浓度为80 mIU/ml,每次注射药物体积均为0.25 ml/只,均为皮下注射。注射药物后40 min,用采血针刺破尾端,自尾端采血,用血糖仪检测血糖。第一次注射药物的顺序为标准品低浓度(dS1)、标准品高浓度(dS2)、供试品低浓度(dT1)、供试品高浓度(dT2)。第二次注射的顺序为供试品高浓度(dT2)、供试品低浓度(dT1)、标准品高浓度(d S2)、标准品低浓度(d S1)。两次注射间隔3 h。注射药物至测血糖之间小鼠禁食,不禁水,其他时间小鼠自由进食水。所用饲料为新乡医学院动物中心供应的普通小鼠饲料。按该方案,间隔2 d分别对在25℃恒温箱中保存了3周、4周、5周的药物效价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按照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ⅩⅣ生物检定统计法的要求进行统计,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25℃保存3周对中性胰岛素笔芯效价的影响

该组测试可靠性检测见表1。

偏离平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成立。以在4℃保存的胰岛素为对照,25℃保存3周后万邦中性胰岛素笔芯的效价可信限为91~115 IU/ml,可信限率为11.77%,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可信限的要求,在其标示量91%~116%的范围内,可信限率亦符合要求<25%。

2.2 25℃保存4周对中性胰岛素笔芯效价的影响

该组测试可靠性检测见表2。

偏离平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成立。以在4℃保存的胰岛素为对照,25℃保存4周后万邦中性胰岛素笔芯的效价可信限为89~117 IU/ml,与《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其标示量的要求91%~116%非常接近,可信限率符合要求。

2.3 25℃保存5周对中性胰岛素笔芯效价的影响

该组测试可靠性检测见表3。

偏离平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成立。以在4℃保存的胰岛素为对照,25℃保存5周后万邦中性胰岛素笔芯的效价可信限为80~106 IU/ml,可信限率为14.13%,符合<25%的要求,但可信限明显超出了其标示量的91%~116%的范围。

3 讨论

胰岛素是大分子蛋白质,维持胰岛素的正常三维构象对维持其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温度是导致胰岛素变性的重要因素。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胰岛素变性加剧,其生物活性也受到影响。因此,各国药典都要求胰岛素的储存温度应在2~8℃。由于胰岛素笔式注射器的广泛使用,100 IU/ml的卡式瓶装胰岛素笔芯正逐步取代40 IU/ml的普通瓶装胰岛素。那些装入胰岛素笔并且正在使用的胰岛素长期暴露于室温条件下,其生物效价是否受到影响引起人们关注[2,3]。

生物重组人胰岛素笔芯是目前国内使用较广泛的一类胰岛素,如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和灵R笔芯、礼来公司生产的优泌林R笔芯等。关于使用中的生物重组人胰岛素能在室温保存多久的问题曾引起内分泌医师的热烈讨论[4,5],大家的共识是内分泌医师应该按照胰岛素产品说明书提供的信息来指导胰岛素的使用。在生物重组人胰岛素的说明书中明确标示出,这些胰岛素笔芯能够在室温下保存4周。从而,已经装入胰岛素笔式注射器的胰岛素笔芯不需要低温保存,使得胰岛素笔的应用更方便。

由于产品生产效价比的关系,欧美已经基本停止了动物源性胰岛素的生产。因为价格便宜,我国仍在大量使用动物源性胰岛素。万邦中性胰岛素笔芯为动物来源的普通胰岛素,其浓度为100 IU/ml。《中国药典》(2005年版)并未对普通胰岛素在室温下保存时间进行要求,在万邦中性胰岛素笔芯产品说明书亦未标示在维持其生物活性不变的前提下,其产品能在室温下保存多久。笔者的研究发现万邦中性胰岛素笔芯25℃避光保存3周,对其降血糖的作用无明显影响,4周时仍能满足《中国药典》(2005年版)所要求的范围,5周时其降糖效价下降,与保存在4℃条件下的胰岛素相比生物活性低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所要求的范围。因此在临床使用中,万邦中性胰岛素笔芯暴露在室温条件下4周以内对其效价无明显影响,但不宜超过4周。

室温是指10~30℃,本研究胰岛素保存温度为恒定25℃,未涉及温度波动对万邦中性胰岛素笔芯效价的影响。本研究亦不涉及振荡、光照等因素,其结果与临床实际使用的情况会有所不同。总之,笔者认为万邦中性胰岛素笔芯在室温保存的时间不宜超过4周。

所有作者均声明,本研究与相关各方均无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6.

[2]Marcus A.Diabetes care-insulin delivery in a changing world[J].Med-scape J Med,2008,20,10(5):120.

[3]Grajower MM,Fraser CG,Holcombe JH,et al.How long should insulinbe used once a vial is started[J].Diabetes Care,2003,26(9):2665-2666.

[4]Gallo M,Comoglio M,De Micheli A,et al.Insulin storage in Europe:acomment to Grajower et al.,Eli Lilly and Novo Nordisk[J].DiabetesCare,2004,27(5):1225-1226.

保存时间 篇7

关键词:肝移植,冷藏保存,炎症因子

冷冻保存供肝是肝移植临床采用的主要保存方法, 但手术对保存时间有较大争议, 因此考察冷冻保存供肝对于肝移植具有重要意义[1~3]。本课题以大鼠为研究对象, 考察冷冻保存时间对肝移植的炎性反应及对大鼠生存时间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动物。SPF级雄性大鼠50只, 180~220g, 清洁环境饲养, 根据供体肝在体外低温保存时间随机分为2个组别:3小时保存组和6小时保存组。

(2) 实验步骤。所有动物术前过夜禁食, 不禁水, 在无菌操作台下, 乙醚吸入麻醉, 腹部横切, 游离肝周围韧带, 结扎左隔静脉、右肾上腺静脉丛、右肾静脉幽门静脉与肝动脉。将支架插入胆总管, 手术线固定, 肝下下腔静脉注入肝素平衡液1.0m L和0℃的UW液3m L, 从肝门静脉灌洗肝脏, 剪断肝上下腔静脉, 游离肝并切除左叶和尾叶, 将肝置于0℃的UW液, 修剪肝下下腔静脉, 安置门静脉与肝下下腔静脉袖套5~0线固定。再将供肝保存在50m L0~4℃UW液, 受体肝切除, 在供肝门静脉注入15m L乳酸钠平衡液, 排出供肝内UW液, 肝上下腔静脉置8~0无损伤缝线结扎受体肝下下腔和门静脉, 从门静脉入肝方向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3m L, 血管夹阻断肝上下腔静脉, 切去肝脏, 放入供肝, 采用袖套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 松开血管钳, 大鼠的空肝期10分钟, 移植术后尾静脉注射青霉素, 保温毯饲养。

(3) 观察指标。检测移植后30分钟内大鼠外周血的肿瘤坏死因子~ (TNF~) 和白细胞介素~8 (IL~8) 水平, 并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

(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统计报,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并用方差分析, 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1) 两个组别移植后的炎症因子比较。两个组别移植后30分钟的NF~α和IL~8均明显增高 (P<0.05) , 与3小时保存组比, 6小时保存组移植后10~30分钟的NF~α和IL~8水平较低 (P<0.05) 。可参见表1。

注:与移植10分钟比, *P<0.05, 与移植20分钟比, &P<0.05。与3小时保存组比, %P<0.05。

(2) 两个组别的生存中位数比较。3小时保存组的生存中位数为93.1小时 (42.1小时~5天) , 6小时保存组的生存中位数为32.5小时 (1.0~49.4小时) , 与3小时保存组比, 6小时保存组大鼠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P<0.05) 。

3 讨论

肝脏是移植免疫较为特殊的器官, 与其他器官移植比, 肝移植排斥的发生率最低, 原因在于肝脏的免疫耐受, 但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 缺血再灌注期时的氧自由基可激活核转录因子, 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可促进TNF~α和IL~8等炎症因子大量增加, 引起肝组织中损伤, 损伤的肝又可产生自由基, 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增高而加重炎症, 导致肝损害, 进而影响肝移植效果。

研究显示, 再灌注损伤会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本课题结果显示, 短时间 (3小时) 保存再移植后, 30分钟内的炎症因子TNF~α和IL~8水平与长时间 (6小时) 组相比明显降低, 但两个组别移植后30分钟内均存在炎症因子水平增高的过程, 也提示了再灌注的炎性反应。另外一方面, 大鼠的生存时间也与冷冻保存时间相关, 保存时间短的组别生存时间也明显延长, 本课题结果与文献结果相似, Miyagawa等人研究显示, 体外低温保存16小时的存活率是体外保存24小时的7倍, Yu等人研究, 体外低温保存8小时大鼠的存活率是9小时组的2倍以上, 可见, 体外保存时间对肝移植的效果影响较大, 建议为了提高肝移植成功率, 供体肝应尽早进行移植术。

本课题的不足为, 大鼠的肝移植后生存时间较短, 一定程度影响了系统评估冷冻保存供肝对肝移植效果, 因此有必要选择耐受性较好的犬或猪进行, 增加炎症因子或免疫蛋白表达的检测, 进一步分析和推算冷冻保存的时间窗。

参考文献

[1]胡振华.肝切除与补救性肝移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研究与进展[D].浙江大学, 2012.

[2]谭凯.成人首次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 2012.

[3]熊日晖.不同热缺血时间对大鼠心脏死亡中度脂肪肝肝移植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 2014.

[4]冉江华, 李铸, 刘静, 等.二袖套法建立恒河猴原位肝移植的稳定模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 (05) :762~768.

[5]叶明.肝移植受体预后多因素分析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6]陈滢.再次肝移植患者术后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 2013.

保存时间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员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人员均自愿参加本组研究并对研究内容、结果完全知情,已通过我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体检结果显示患者均未检出疾病,保持健康状态。80例体检人员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在20~39岁,平均年龄(27.5±4.3)岁。

1.2 研究方法

检验仪器选用我愿Syemex-KX21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及相关配套质量控制物、质量控制试剂等,冰箱为海尔FYL-YS-98L冰箱,水浴箱为Tatung-WB,采血管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K2抗凝剂真空采血管,若干采血针。

首先在室温条件下应用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每例体检人员采集3份,分别置于4˚C冰箱、25˚C温室、32˚C水浴箱环境中,并于放置后1、2、4、6、8、12、24h后进行检测,选择采血后的即时检测结果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保存时间、保存温度血常规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本组研究主要对比不同保存时间、不同保存温度下血常规监测结果中的红细胞分布密度(RDW)、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压积(HCT)。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放置4h时,在25˚C、32˚C环境中R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放置12h时,在25˚C环境中平均MCH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CT在放置24h时,25˚C环境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血液标本保存时间中,HCT、MCHC指标则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出现明显变化,分析其原因认为这可能与血细胞处于高渗状态下会导致渗透压升高,并且血液在检测过程中若遇到低渗稀释液可导致RBC水分的流失,进而导致MCV指标的升高,并且RDW升高可导致部分RBC的破裂,进而导致RBC计数降低[3]。而本组结果中6h时25˚C、32˚C条件下MXD指标明显升高,这主要与电阻抗原理有关,WBC的差异性导致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脉冲也存在差异性,因而WBC形态发生差异也将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无法反映真实血常规结果[4]。本组研究结果还发现,血液标本在4˚C下保存,保持基本稳定的指标包括WBC、RBC、MCHC等,而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大的指标则有MCV、HCT等,这可能与相应细胞维持自身形态与渗透压能量效果的差异性有关[5]。

综上所述,全血标本不同保存时间以及保存温度均可直接影响血常规监测结果,为进一步提升血常规检测精准度,应在标本采集后2h内完成检测。

参考文献

[1]黄秀琳,李维,杨虎,等.标本保存的时间和温度对血液筛查结果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13):1621-1623.

[2]郭学礼.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2):84-85.

[3]姚凤兰,陈瑜,汪德,等.海标本保存温度、时间和不同采血管对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6):530-532.

[4]艾卫军,彭金兰,徐霞.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9):1293-1295.

保存时间 篇9

昌图豁鹅属中国白色鹅种的著名小型鹅,具有产蛋多、生长快、肉质好、耐粗饲等特点,其中产蛋量居全世界鹅种之最,有“鹅中来航”之称。集约饲养条件下每年产蛋120枚左右,个体高的可达160枚,粗放饲料条件下年产蛋100枚左右。因此,昌图豁鹅是最理想的育种素材。为此,笔者进行了昌图豁鹅种蛋保存时间对其孵化率影响的研究,为昌图豁鹅的种蛋保存、种蛋的孵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以指导昌图豁鹅的生产、育种和保种等生产实践。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本试验于2006年10月份开始,课题组于昌图种鹅场引入昌图豁鹅种雏,在课题组指导下,由辽宁省昌图县某饲养户饲养,2008年4月10日开始集蛋,4月23日下午将所集各组种蛋同机入孵,5月23日出雏。种蛋保存和孵化在辽宁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实训中心进行。

1.2 试验材料

试验用种蛋由在课题组指导下,辽宁省昌图县某饲养户饲养的纯种昌图豁鹅提供。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和是否翻蛋将种蛋分成8组,每组120枚。在保存期间,各组种蛋均锐端向上放置 (见表1)。

1.3.2 种蛋保存

所有试验用种蛋存放在同一间常温蛋库中,用连续记温计记录蛋库温度,每天在8时、13时和17时3次记录湿度。分别计算在种蛋保存期间的平均温度和平均湿度。蛋库内平均温度为13.7℃,平均相对湿度为78%。翻蛋组每天翻蛋2次。

1.3.3 孵化管理

种蛋使用CXB-2型微电脑控制孵化机孵化, 按照常规鹅种蛋孵化管理操作规程进行孵化管理。

1.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分别记录各处理组的入孵蛋数、无精蛋数、出雏数和死胎数 (胚胎早期死亡数、胚胎中后期死亡数) 。根据记录计算各处理组的受精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后期死亡率、受精卵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采用t检验对试验数据进行检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各个试验组种蛋孵化成绩见表2。

通过对表2中数据整理,计算出各个试验组的种蛋授精率、授精卵孵化率、入孵卵孵化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后期死亡率 (结果见表3) 。

(%)

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作出种蛋保存时间与孵化率和胚胎死亡率关系的柱形图(见图1~4)。

2.1 种蛋保存时间与孵化率的关系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随着种蛋保存的时间延长受精卵孵化率和入孵卵孵化率均逐渐降低。

在不翻蛋的情况下 (见图1) ,种蛋保存1~3d比保存4~7d、8~11d和12~14d其受精卵孵化率分别高1.13、12.75和26.48个百分点,入孵卵孵化率分别高1.66、10.83和22.50个百分点。种蛋保存1~3d与保存4~7d其受精卵孵化率和入孵卵孵化率差异均不显著 (P>0.05) ;种蛋保存1~3d与保存8~11d差异显著 (P<0.05) ,保存1~3d与保存12~14d差异极显著 (P<0.01) 。翻蛋与不翻蛋相似(见图2)。

2.2 种蛋保存时间与胚胎死亡率关系

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胚胎的死亡率随种蛋保存的时间延长而增高,且胚胎的中后期死亡率高于早期死亡率。

在不翻蛋的情况下 (见图3) ,种蛋保存12~14d比保存8~11d、4~7d和1~3d其胚胎早期死亡率分别高7.85、9.79和9.81个百分点,胚胎中后期死亡率分别高5.88、15.56和16.67个百分点。种蛋保存1~3d与保存4~7d、8~11d其早期死亡率差异均不显著 (P>0.05) ;种蛋保存1~3d与保存12~14d胚胎死亡率差异显著 (P<0.05);种蛋保存1~3d与保存12~14d胚胎中后期死亡率差异极显著 (P<0.01) ,与保存8~11d差异显著 (P<0.05) 。

在翻蛋的情况下 (见图4) ,种蛋保存1~3d与4~7d、8~11d和12~14d其胚胎早期死亡率分别相差0.99、-1.88和1.01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 (P>0.05) ;胚胎中后期死亡率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保存8~11d和12~14d分别比保存1~3d高10.47和26.37个百分点。保存8~11d与保存1~3d和4~7d胚胎中后期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 种蛋保存12~14d与保存1~3d和保存4~7d中后期死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种蛋保存1~3d与保存4~7d胚胎中后期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自然条件下,昌图豁鹅的种蛋保存时间在1~3d和4~7d对孵化率没有影响,保存超过7d种蛋的孵化率降低,且保存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随着种蛋保存时间延长,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的死亡率增高,保存1~14d对胚胎早期死亡率影响不大,保存时间超过7d会导致胚胎中后期死亡率增高。种蛋保存期间翻蛋与否对孵化率没有影响,但影响胚胎死亡率。

鹅种蛋的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蛋黄、蛋白、蛋壳膜和蛋壳,胚盘在蛋黄上,蛋黄内容物由薄而透明的蛋黄膜包裹。保存时间短的种蛋的蛋黄膜弹性好,可维持蛋黄一定的形状,保存时间长的种蛋蛋黄膜弹性差,易破裂,导致散黄。另外,种蛋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浓蛋白逐渐变稀,系带受损,蛋壳外表面的胶护膜易被破坏,使蛋内水分蒸发和微生物侵入造成种蛋孵化率降低。所以种蛋保存时间过长,孵化率则不理想。

鹅种蛋在产出体外后,如果不给予孵化条件,胚盘处于滞育状态,保存时间越长胚盘极缓慢发育的程度越高,再加上由于蛋黄和蛋白的保存期间不利于胚胎生长发育的一系列变化,种蛋入孵后胚胎胚胎生长发育能力较弱,导致孵化中后期胚胎死亡率增高。由于种蛋保存时间长,影响了胚胎中后期的生长发育,进而也可能影响雏鹅质量。关于种蛋保存时间对雏鹅质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待于继续研究。

摘要:本试验将960枚昌图豁鹅种蛋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和是否翻蛋分成8组, 每组120枚, 在自然环境下 (平均温度为13.7℃, 平均相对湿度为78%。) 分别保存1~3d、4~7d、8~11d和12~14d, 其中4组翻蛋, 另4组不翻蛋。保存期满后同机分批孵化。结果表明:种蛋保存时间在1~3d和4~7d对孵化率没有影响, 保存超过7d种蛋的孵化率降低, 且保存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随着种蛋保存时间延长, 在孵化过程中, 胚胎的死亡率增高, 保存1~14d对胚胎早期死亡率影响不大, 保存时间超过7d会导致胚胎中后期死亡率增高。种蛋保存期间翻蛋与否对孵化率没有影响, 但影响胚胎死亡率。

上一篇:《广州日报手机报》下一篇:车载X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