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一单元__除__法

2024-06-09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一单元__除__法(通用9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一单元__除__法 篇1

第一单元 除 法(教材分析)

一、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整十数和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展开教学,为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基础。教材内容分四个部分:整十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的验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穿插安排两个练习,最后安排复习和实践活动。本单元的教学要突破过去就计算讲计算,过分强调提高学生计算技能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除法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教材的安排上还能看出,本单元特别加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知识结构: 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

1、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 ① 一位数除整十数口算;

② 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 ③ 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④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验算方法;

2、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带余数、不带余数)

3、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

4、一位数除两位数总结

5、“农村新貌”附加内容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意义和算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和验算。

3、能估算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商。

4、使学生掌握带余数或者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方法。

(二)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运算进行描述。

(三)解决问题:

1、能运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运算,解决生活自己身边的简单问题。

2、能与同学合作,讨论数学学习中的问题。

(四)情感态度: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3、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数学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以一位数除法为基础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且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3、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且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

4、除法的验算;

5、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6、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7、一般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五、教学难点:

1、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且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2、除数能整除被除数且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

3、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4、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5、一般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第一课时 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内容:教科书P1的例题、P2的想想做做1-5。教学目的: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商的位置,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具准备:46根小棒,课件。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口答:

(1)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2)24里面有几个8?(3)20里面有几个十?

(4)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4个20是多少?

2、解决问题:

师:快开学了,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学习用品。有两个同学一共买了16枝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多少枝?

问:怎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会用竖式计算吗?

3、谈话:那边还有两组同学在买铅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买铅笔中的数学问题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课件出示:情景图左半部分。①问:从这两个男孩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 板书:40÷2= ③师:40÷2等于多少?独立思考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与同桌相互说说,并把结果填在书上。④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A.因为4÷2=2,所以40÷2=20。B.4个十除以2等于2个十,2个十就是20。

C.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就是20。(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①让学生独立完成。②问:你在做题时是横着做的还是竖着做的?为什么竖着做?

让学生比较每组上下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3)小结:刚才学习的这些口算就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课件出示:情景图右半部分。

①问:这两个女孩也在买铅笔,她们一共买了多少枝呢?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师: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 板书:46÷2= ③师:估计46÷2的商是几十多?你准备怎样解决?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④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A.摆学具:拿出4捆6根小棒,先分整捆,每人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单根,每人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

B.口算: 40÷2=20 6÷2=3 20+3=23 帮助学生把操作抽象成分步口算:

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

40÷2=20 再分得3枝

6÷2=3 合起来是23枝

20+3=23 问:这几题你也能说出口算过程吗? 96÷3 84÷4 55÷5

⑤师:其实46÷2这题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回忆分小棒的过程,你会用竖式算一算吗?4人小组讨论竖式的写法。

⑥问:谁来完整说说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结合学生讨论的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师:笔算46÷2,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学生讨论)2乘2得4,4减4得0,因为还要除个位上的数,这里不写0。为了看得清楚,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接着除,接着会算了吗?(竖式略)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笔算过程,笔算46÷2,要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过以后再怎么办?商又写在哪里?(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①先让学生完成前两题,指名板演。

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

问:这两题都是分几步算?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商分别写在哪里? ②独立完成后两题,集体订正。③问:每次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余数。

你认为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师:在买铅笔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应的口算和笔算,下面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1)让学生仔细看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2)独立解答。(3)集体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预设:

解法一:48÷4=12(元)63÷3=21(元)12〈 21 所以杨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解法二:由图中的信息知道,杨树苗买的棵数多用的钱数少; 而松树苗买的棵数少用的钱数多。所以杨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四、全课总结、内化新知: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五、当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第二课时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页。教学目标:

1、学习一位数除整十数除法的两种验算方法;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种验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商品的画片,做游戏:这里有3元一块蛋糕,请同学们来想一想,做一做;

1、买这样的一块蛋糕要多少钱?买两块呢?

2、如果我有12元钱?能买多少块?27元钱能买多少块?你是怎么想的? 3、36元可以买多少块?

二、新课学习

1、一起讨论:怎么样证明36÷3=12是正确的呢?12×3=36

2、试一试: 这些除法算得对吗?9÷3=3 63÷3=21 94÷2=47 3、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65÷3=21(块)„„2(元)想一想:你能验算吗?21×3+2=65(元)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与同座位同学合作,互相验算。

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3、一边说一边做第一4、5两题。第三课时 练习一(1)

练习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页。

教学目标: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口算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练习重点:

1、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解法

2、学会找到场景图中的隐含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难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解法笔算和验算

教学内容

一、基本题练习

1、做P5(1)。口算题。

直接写得数。(看那一小组做得最快)

选择几题,说说是怎样算的。

2、做P5(2)前两题。

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叫一位学生说说验算的方法。

3、做P5(3)

先算一算,填一填,再比一比。

提问:哪个组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多?

从这张表中,你还能看出什么? 先独立解决,再进行交流。

4、做P5(4)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场景图,图中的隐含条件是每2个小朋友用一张课桌。

先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5、做P5(5)

提问: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三辆车的座位?

二、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课堂作业:P5(2)剩下两题。

四、课后作业(黑板上)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4÷4= 77÷7= 93÷3= 66÷3= 2、48位学生去看电影,有4排座位,每排应该做多少人?

五、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练习一(2)

练习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页。

教学目标:逐步积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要求„„先要求„„”这样一种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收集、整理信息,并灵活组合信息。再进行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教学内容:

一、基础练习:

1、口算:20÷2= 33÷3= 40÷2= 63÷3= 80÷2= 93÷3= 分类口算,整理算法。2、49÷4=(笔算并且验算。)

二、综合练习

1、P6(6)看图,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后,再交流。

试着用“要求„„先要求„„”说说你怎么想。解答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

2、P6(7)看图,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后,再交流。

用“要求„„先要求„„”说说你怎么想。解答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

3、P6(8)看图,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后,再交流。

试着用“要求„„先要求„„”说说你怎么想。解答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

4、P6思考题

(1)□÷3=23,□可以填几,你怎么想的? 如果□÷3=23„„□,第二个□可以填几,你怎么想的?第一个呢?

(2)□□÷□=21,第三个□可以填几,你怎么想的?能不能填大于4的数?为什么?

□□÷□=21„„1,□填几,你怎么想?

三、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的除法除法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8页。教学目标:

1、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2、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方法;

3、学会估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商。教学重点: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再除 教学难点: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与个位上的数一起再除

教师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把这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两个班,每个班能分到多少个?

二、新课学习:

1、动手分一分,说一说,2、我们一起来写出算式:(弄清算式中每个数字的意思)

3、52÷2=26(个)26 /--- ̄ ̄ 验算: 26 2 / 52 × 2 4---------52 12 12-----0

4、让我们来验算一下。(让学生自己选择说明或是计算的方法)

5、边说边做:

78÷3= 84÷6= 92÷2= 80÷5=

6、验算上面的计算题。

7、根据三个数量,请你提出一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想想做做第5题)

8、估算:你能估计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多少吗?

64÷5= 85÷3= 95÷4= 91÷2=(10多)(20多)(20多)(40多)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第8页想想做做

四、小结: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五、布置作业:P8“想想做做”第2、4题。

六、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被除数十位上数能整除而个位商0的除法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10页。教学目标:

1、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2、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个位商写0的计算、理解不够商1要用0占位。教学难点:被除数十位上数能整除而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

教师准备:挂图、幻灯片、铅笔(70支)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把62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能分到多少个?

二、新课学习:

1、让我们写出算式来。(剩下2个羽毛球,商怎样写呢?)62÷3=20(个)„„2(个)2 0

√6 2 6 ――

2、让我们来验算一下。

3、边想边做:83÷4= 63÷6= 92÷3= 61÷2=(注意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4、算一算,比一比:

42÷2= 41÷2= 63÷5= 53÷5=

5、找找错在哪?(想想做做第3题)

6、想想做做第5题注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灵活点。

7、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让学生体会余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合理运用,不要求讲进一法)讨论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第二页想想做做1、2。

四、小结:大家今天有什么收获啊?

五、布置作业: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最后两题。

52÷5= 43÷4= 82÷4= 74÷7=

2、有75千克的大米,每次搬运10千克,至少要搬运多少次? :

第七课时 除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题:

1、做P10(3)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观察,并指出错在哪里。

再在书上改正三道题,指名板演。

2、做P8(6)出示题目后,先估计第一题的商是几十多。并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

再在书上写出各题的商是几十多

二、综合练习题:

1、做P8(4)先看图,自己读题。说说你会解答吗?

2、做P8(5)先独立思考,再指名提问题。其他学生口答算式。

3、做P10(5)先看图,读题。

解答第一问。说明解答格式。思考第二问:怎样安排? 在黑板上列表帮助解答:

4、做P10(6)先看图,读题。

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提问: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顶?

三、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练习二

练习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页。练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的除法笔算;

2、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和验算;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除法的计算和验算的算理; 练习重点: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的除法 练习难点: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确定

练习过程:

1、请学生板演反馈作业中的情况;

2、根据学生作业情况确定指导的内容和重点。

3、先估计得数可能是几十,再算一算:

99÷3= 83÷6= 92÷4= 85÷8= 方法是:看被除数的十位数再背口诀

4、独立完成练习二的第一题:连好后同座位的同学生互相验算。

5、有84个本子,每人分2本,可以分给几个人? 每人分3本、每人分4本、每人分6本呢?你会填写下面的表格中吗?

每人分的本数 2本 3本 4本 6本,可以分给几人

6、给学生解释单价:每件商品的价格。给学生懂练习二第3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这一题后,观察自己填写的表格,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肯定有价值的发现)

7、以游戏的形式尝试完成思考题。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单元复习

(一)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算的方法;在计算时对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弄清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教学过程:

1、做P12(1)直接写出结果。集体订正。

选择几道题要求说说口算方法。

2、做P12(2)做第一组。强调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先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做完集体订正。说说上下两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

3、做P12(3)做两题

做完后说说验算方法。

4、做P12(4)看懂题意。说说单价的意思。直接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5、做P12(5)先看图,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小组交流,试着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6、课堂作业:P12(2)后两组,P12(3)剩下两题 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单元复习

(二)教学目标: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练习的同时不仅仅会做题目,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1、做P12(6)出示题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

出示54÷18,让同学们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进行试算。

2、做P13(7)看图理解题意。做在本子上。

指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3、做P13(8)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4、做P13(9)看图理解题意。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租船。交流租船方案。

再讨论租金的计算方法。交流,并选择较合理的方案。(9只大船,2只小船最为合理)

5、课堂作业:P13(9)思考思考题。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时 农村新貌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

1、出示教学挂图;

2、请一位发现有什么问题的同学提出问题;

3、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4、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完成问题的解答。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并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思考问题的解答途径。

第二个环节:

小组或同座位同学相互提出问题,并说明能否解答。设计意图:给各个层次学生都提供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第三个环节:

提出问题,教师板书(不分类)

让提出问题的同学提出进行解答的同学来解答。

设计意图:给枯燥、平淡的提问、解答创设一点活跃的气氛

第四个环节:请同学们将黑板上板书出来的问题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问题之间相互联系与区别,渗透一种教学思考方法。

第五个环节:选其中的6个问题,作为作业在作业本上完成。

设计意图:给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提供自由的展示空间,有能力的,可以多做复杂的,没有能力可以多做简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完成作业都能有机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体会学习的快乐!

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业)

教学后记:

1、课堂实施情况(简录): 第一个环节:一学生提出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株?由于是两步解答的问题,完成的过程时间长了一点。第二个环节::学生共提出了14个问题(重复和不能解答,或没有根据的问题除外)

第三个环节:同学们在分类的过程中,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按书的左边一页问题,右边一页问题分类,(去果园的问题激发了争议)

一种是:按不同情况的分类,人口,灯柱,玩具,去果园,苹果树,梨树

一种是:按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问题分类

2、作业情况: ①为计算错误; ②为答不完整;

③因问题不会解答需要辅导; ④一人重复解答了一个问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一单元__除__法 篇2

之志

————————自我检测————————

1、看探究园第一部分“鲁迅的志向”,解决93页问题 ①鲁迅几改志愿的原因是: ②鲁迅故事对我们的启迪是: ③列举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

2、默读国情导读第一标题“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思考: 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表现在哪里?

3、默读国情导读第二标题“立报效祖国之志”,懂得立志的重要性。知道 是大志。思考: 青少年应该怎样立下大志?

4、看国情导读第三标题“做坚定的爱国者”,解决下列问题。

①、、、、是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②当代中学生,立志报国,应该怎样做?

5、看探究园第二部分“人才招聘面面观”和最后一个标题“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思考

①材料的启迪 ②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是:

③中学生立志报效祖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 1. 中学生立志报效祖国,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的就是()A节衣缩食 B.努力学习C.早日参与社会工作 D.到外国留学 2. 立志报国,应以()为己任 A排斥外来文化 B.崇洋媚外 C全盘西化 D.振兴中华 3 某女教练在祖国需要她的时候,毅然放弃高薪报酬,回国执掌中国女排,重振女排辉煌。这说明她是一个()A.把祖国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的人 B.只为个人名誉和成就的人 C.把自己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人D. 国家利益、个人利益都兼

顾的人

4. 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在青年时代曾三改志愿,说明他()A把自己的前途看得高于一切 B.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放在祖国的利益之上C

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 D.希望自己成为人民的救

星,出人头地 5.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 理想是个人的事情,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无关 B.在当代中国,爱国不一定要爱社会主义 C.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D.一味追求“洋商标”、“洋店名”是一种时髦,不算崇洋媚外 6. 著名画家徐悲鸿早年在法国学习绘画时,曾受到一个外国学生十分无礼的挑衅。徐悲鸿发奋努力,决心为中华民族争气,为祖国争光。不久后,徐悲鸿的油画作品轰动了巴黎美术界,就连那个曾向徐悲鸿挑衅的外国学生,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于。徐悲鸿的成功体现了()

A 坚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B.倔强就能成功 C.中国人比外国人更聪明、更有智慧 D.中国人没有必要向外国人学习 7.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后,克服了重重阻力和困难,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之所以回国是由于()A他在美国受到迫害和歧视 B.他在美国的生活非常困难 C在美国没有进行科研的条件 D.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 爱国就要坚决排斥外来文化 B 爱国不能只放在口头上,要付诸行动 C 不能因为祖国暂时贫穷就不热爱祖国D 热爱祖国必然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 9.1979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应邀到英国讲学。在一次宴会上,面对女记者不友好的提问,华罗庚坚定而有礼貌地回答说:“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图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这充分体现了()①华罗庚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②华罗庚对祖国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

③华罗庚说话不体面④华罗庚对祖国的繁荣昌盛抱有坚定的信念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祖国再穷也是生我养我的伟大母亲,不能因为祖国暂时贫穷就不热爱祖国 B.爱国是有条件的。目前祖国尚不富裕、强大,等别人把它建设好了再说 C祖国强盛,人民才能幸福安康D.要为祖国作贡献,就要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爱国情操是我国革命年代的精神力量,现在或者是将来不会具有任何作用 B.祖国命运如何不会影响个人前途 C.有无社会责任感对个人无所谓 D.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

用心

爱心

专心12. 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是()A.热爱祖国 积极向上 团结友爱 文明礼貌 B.追求享受 互相攀比

C 超前消费 热衷追星 D 个性鲜明 桀骜不逊

13.青少年时期的鲁迅,从当海军到学习矿业,又改为学医,最后选择文学作武器,来唤醒亿万人民。鲁迅先生的以上事迹表明()①.个人的命运和前途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 ②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自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③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是人们社会责任感最集中、最重要的体现

④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这是正确选择成才目标的前提和标准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著名画家徐悲鸿早年在法国留学时,一个外国学生十分失礼地向他 挑衅说:“你们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徐悲鸿非常气愤地说:“我们各自代表自己的国家来比一比,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从此他发奋努力,认真钻研,终于展出了自己的油画作品,轰动了巴黎美术界。

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怎样做一个坚贞不渝的爱国者?

15. 在“为什么而读书”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围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展开讨论。

同学甲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已过时了,时下年轻人读书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前途。”

同学乙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伟人们的崇高志向,我们平凡人读书的目标没有那么伟大。”

你赞同哪种说法?请你谈谈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看法。

16.假如在一次创新大赛中,你的发明创造作品实用价值很高,得到了美

国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他们希望你到美国继续钻研,并承诺一定会将你的作品推出市场,但条件是你加入美国籍,作品推出市场时专利为美国所有。此时,你会怎么做?

17.有的同学说:“我是爱国的,但我现在年龄还小,无法以实际行动表达爱国之情。

对于这种想法,你怎么看?

用心

爱心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一单元__除__法 篇3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拼读或直呼音节。

2.学会“一、、三、、五、、七、、九”五个生字,认识“烟、村、家、台、花”

3.通过看图和朗读,能理解图画和句子的意思,使学生体会到山村的美丽和生活的快乐。教学重点:

九种基本笔画,认识“田字格” 教学难点:

认识基本笔画(一丨乛丿乛丶乚 乙),生字的音、形、义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拼音卡片,读准下面音节 1.整体认读音节 2.区分平翘舌 3.带介母的音节

(二)指导看图 出示投影片,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图上画的是什么?(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3.你觉得山村的景色如何? 4.找学生连起来说

(三)根据拼音朗读课文

1.根据拼音试读(读的遍数要多、读的人数要多、读的要求要明确)

2.找出难读音节和要求掌握的生字的音节、用笔做上记号读后检查,出示音节卡片

3.指导学生认识“,”“。”说明朗读时逗号停顿的时间短,句号停顿的时间长,教师范读,学生体会。

(四)图文结合,理解全文意思

认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反复朗读句群,结合图意大体了解句子的意思。二三里地以外,有一个小山村,村里有四、五户人家,六、七座建筑物,路旁盛开着很多美丽的野花。出示“一至十”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五)认识九种笔画和本课的十个生字 1.识写“一”

“一”是新笔画“横”

(1)进一步理解“一”的意思,口头组词,一个、一种、第一„„(2)书空“一”

教师范读,读笔画名称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写,横要写平,学生书空仿写 2.认识“三”

新笔画“丨、、丿、”和“四”的字形是重点

3、.识写“五”

“五”的字形是

一、丆、、五,第二笔“/”不是直竖稍向左倾斜

(六)认识田字格

1.出示有“田字格”的黑板告诉学生,它叫“田字格”

2.认识方位名词“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3.检查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七)指导书写

1.出示有“田字格”的小黑板指导书写,教师范写“一”,让学生注意观察“一”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教师口述“一”的写法:起笔稍轻,中间运笔稍轻略向上倾再顿笔。过程:示范→仿写→独立写 比一比,查一查谁的字写得好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通过观察插图,培养读书,说话能力。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教学难点: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

(二)的读法。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4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教师强调:“

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4.演示

(1)请学生跟着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可。

(2)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3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五、巩固复习

1.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板书设计:

识字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9个生字及有词语,和6个笔画。

2、从小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努力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教学重点:

熟记字形和笔画名称。教学难点:

记住“鸟”的笔顺和字形。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借助图画激情导入

1、谈话: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女孩(出示图片)她叫阳阳,和大家一样,今年她也上小学了,每天早晨是阳阳最忙的时候,我们来看看,阳阳早晨是如何度过的?

2、投影有顺序地展示文中几幅图画,放录音,伴着闹钟声、小鸟叫声和《上学歌》。

3、教师在学生边看画面边说话的过程中,引出词串。看投影,听录音。

学生根据图画,练说图意,展开想象,初步感知文意。

二、自学词串,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正确、大声地朗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尤其是几个翘舌音和鼻音。

2、同桌(或四人小组)互相检查生字词的朗读。

3、抽读文中生字词。借助拼音读韵文。

同桌互相检查词语的朗读情况。

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卡片认读生字。a、开火车读 b、齐读

三、再读韵文,体会韵味

1、听一听:这些词儿虽然是一个一个的,可是串起来读,会有什么感觉呢?请小朋友们一边看图,一边认真听录音朗读。

2、说一说:听了朗读你有什么感觉呢?

3、教师小结:是啊,让人听起来觉得很美,就像一首小诗,所以我们叫它“韵文”。

4、读读,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读。听录音,感受韵文的美。谈听后感受。练习读韵文。

四、读讲韵文(一、二句),自主识字

(一)读讲韵文一、二句

1、出示韵文一、二句。

2、教师范读。

3、指导朗读。(形式:指名读、小组读、比赛读等)

4、熟读韵文一、二句。

听教师朗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多种方式练读。熟读韵文一、二句。理解韵文,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

(二)指导识字:太、阳、小、鸟

1、投影出示四个生字。想想你是怎样记住这四个字的?

2、巩固识字。⑴游戏:送字宝宝回家(设计四所带有生字拼音的房子,贴在黑板的一边,另一边贴有四个生字及学过的一些形近字,如马、人、木、火等。让学生找出与房子上拼音相对应的字卡,并贴在相应的门上。)

⑵游戏:交朋友 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记住生字的方法。送字宝宝回家游戏。用生字口头组词。

五、指导学生写字

1、教学四种笔画:了

2、学生观察这四个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并交流。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鸟:共有五笔组成,注意书写时第三笔要伸出,不能写窄。

4、描红、临写这四个字,播放轻音乐。

5、评价作业。(学生互评、师评相结合,以鼓励为主)(在学生写字过程,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的指导)

学习四种笔画,并临写两个。

观察四个生字的占格位置,抓重要笔画,并交流。看教师的书写。描红、临写四个生字。评价同学作业。

板书设计: 太阳 闹钟 小鸟 穿衣 下床 起早

识字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3个生字及有词语,和1个笔画。熟练朗读和背诵。

2、结合本课插图,说说小学生的一天生活是怎样过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

熟记字形和笔画名称。教学难点:

能熟练朗读背诵韵文。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游戏:找卡片,教师读一个,学生在自做的卡片中找出一个。

2、熟读韵文一、二句。

二、读讲韵文三、四句。

(一)读讲韵文三、四句。

1、出示韵文三、四句

2、教师范读。

3、指导朗读。

4、熟读韵文三、四句。(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听教师读。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韵文三、四句。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尊重学生对韵文的不同理解和体验。

(二)指导识字:衣、下、早、牙、上

1、投影出示这五个字。

2、想:这五个字你是记住的。

3、巩固识字。⑴游戏:勇攀高峰 设计一座高山轮廓图,在山脚到山顶有五个写有生字的卡片,攀登者读对一个方可向上攀登一级,否则登顶失 败,登顶成功者奖励一颗红五星。

⑵放炮竹游戏。设计带有五个生字的炮竹,在炮竹上方有许多星星,星星上许多与生字能组成词语的汉字或拼音,让学生用线将星星与炮竹相连组成词语。各抒己见,用自己的方法巧妙记忆字形。通过“勇攀高峰”和“放炮竹”游戏巩固识字。

三、诵读韵文

1、齐读韵文。

2、小朋友们,你们读起来很上口,很好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3、告诉学生鸟、早、操的韵母,原来它们是押着韵的。

4、教师范读,强调韵尾。

5、自由模仿读。

6、同桌互读。

7、齐声诵读。

8、指导背诵。

齐读韵文。背诵韵文(多种形式)。

四、扩展延伸,发展思维

1、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早晚或星期天的生活常规。

2、集中交流,练习仿说(可以用自己话,能模仿书中的词串练说更棒,可以是一句或多句)。如:爸爸的晚上 落日 门铃 回家 晚饭 洗澡 看报 电视 脱衣 睡觉 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衣、上、早、牙、上”生字的占格位置。

2、教师范写,重点是:牙

牙:是独体字,共有四笔,注意第三笔是竖折,书写时不要和第一笔粘在一起。

六、作业 必做题:

1、临写各生字四遍。

2、背诵韵文。

选做题:

1、学着文中的图画画一组家人(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等)晚上或星期的生活常规。

2、学着文中的图画,拍摄一组家人(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等)晚上或星期的生活常规画面。

板书设计: 刷牙 洗脸 早餐

上学 升旗 做操

识字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笔画。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了解公园的景物与设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认识新笔画 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创设情境 激趣揭题 小朋友爱去公园吗?(出示词“公园”)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公园看一看,玩一玩。

二、观察图画,初感韵文。

1、(出示插图),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谁想把你看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

2、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将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地读韵文,读读韵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要求:读准字音)

3、同学合作读书,一个读一个听,互相正音。

4、检查读书情况。学生观察图画,理解图意,将看到的内容说给其它同学听,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轻声地读韵文。学生合作读书。学生以多种形式读书。①个别读 ②开火车读 ③齐读

三、教学1-2行

1、公园景色实在美极了,小朋友还想看吗出示词语: 公园 绿树 红花 小桥 流水 宝塔

2、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景色读给大家听,再指给大家看一看。

3、边读边想公园美丽的景色。

4、有感情地朗读韵文1-2行,读出公园的美。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读词语,并指出对应的事物。

学生一边读词语一边想公园的景色。学生自读自悟,激发内心体验,美美地读1-2行。

四、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出示一幅空图)我们只有一座公园,想不想再建一座?请小朋友做设计师,(教师随机将有吸铁石的图片,绿树、红花、小桥、流水、宝塔贴上黑板),用这些景物把公园装扮得更加漂亮。学生上黑板,自由地选择景物图片,根据自己的想法贴图。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水、花、木①指名读 ②找朋友组词

2、重点指导“水” 水:独体字,共有四笔,先写中间的竖钩,第二笔是新笔画横撇,注意四笔匀称,舒展。学生观察字形、发表意见,学生描红。

3、指导观察写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4、以此法指导“花、木”学生读生字,扩词。板书设计:

公园 绿树 红花 小桥 流水 宝塔

识字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剩下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能熟练的朗读和背诵书上的韵文。

3、了解公园的景物与设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熟练朗读和背诵韵文,并练习说话。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练习说完整的话。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公园,看到了公园美丽的景色,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学生回忆上课学习内容,自由说话。

二、教学3-4

1、这一课我们再去公园的游乐场玩一玩,好吗?

2、出示图:小朋友们,游乐场有哪些游玩的项目。(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词语,贴上黑板的苹果树中)转椅、火车、山洞、荡船、滑梯、木马

3、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这些词,看看不用老师教,是不是自己就能学习。

4、检查自学情况。①读带拼音生字词 ②读去拼音生字词

5、游戏:摘苹果,这些游戏,小朋友玩过吗?最喜欢哪一种?从苹果树中摘下来,贴到对应的图上,再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玩这个玩具的?

6、游戏:我比划,你来猜

学生观察图画,发表意见 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自学,3-4行韵文。学生以多种形式读生字词。①个别读 ②分行读③分男女生读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从苹果树上摘下相应词语的苹果,贴到对应的图上,再进行介绍。学生一个做动作,一个猜词语。

三、整体回顾

比赛读韵文,重在美读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又准又美。学生朗读韵文

①同桌之间一边互拍手一边读。②每组推举代表进行比赛。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火 山 木 马”开展和生字交朋友活动

2、交流:你和哪个生字交了朋友

3、重点指导“马” ①指导字的笔顺,指名书写,集体书写

②观察字在田子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师生评议

④指导学生描红,教师指导,并纠正书写姿势

3、以此法指导“火 山 木”学生读字音,记字形,以便“交”朋友 学生交流交朋友的情况。学生自学笔顺表,书写。

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发表意见。学生描红。板书设计:

转椅、火车、山洞、荡船、滑梯、木马

练习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看清生字的笔顺。

2、学习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教学重点: 学习笔顺规则 教学难点: 掌握笔顺书写规则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按笔顺写字

1、审题

2、指导

(1)看右边小图:你见过这幅图吗?能背出课文吗?这些字你认识吗?(2)认读生字(3)认识基本笔画(4)按笔顺书空

3、同法教学后面两组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

2、指导练习

(1)观察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范写并讲解

(3)学生描红、仿影并临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及描红仿影要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

2、读读背背“月份歌”,弄清每个月份的天数。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说话完整清晰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学用字词句

教学题1:你认识这几种动物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1、审题

2、学生读出动物名称

过渡:小动物很聪明,遇到危险时知道想办法保护自己。教学题2:你知道它们遇到危险时怎样保护自己吗?

1、审题

2、指导练习(1)读例句

(2)讨论其它动物遇到危险时怎样保护自己(3)学生交流并在书上写下来(4)读读自己写的句子

教学题3:说说你遇到了危险,会想出什么办法保护自己。

1、审题

2、指导练习(1)分组讨论(2)交流讨论结果(3)教师小结

二、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指名试读、正音、齐读(3)讲解课文意思(4)看图做游戏

3、练习

(1)边做游戏边背儿歌(2)自由练习背诵(3)指名背诵 集体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习正确清楚地做自我介绍。教学重点:

弄清每个月份的天数。学习正确清楚地做自我介绍。教学难点:

学习正确清楚地做自我介绍

课前准备:回家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审题

2、指导

(1)指导看图,明确说话的一般要求(2)指导说话

指名依次回答四个问题,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将一二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将三四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将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自由练习说

指名上台作自我介绍 同桌互相介绍

二、作业:把自我介绍写下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一单元__除__法 篇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26—2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课前准备

水盆、平面镜、电筒、喷壶、陀螺、制造彩虹、彩笔、三只手电筒、红、蓝、绿玻璃纸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美丽的彩虹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

2、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3、谈话:关于彩虹你有那些感兴趣的问题? 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4、个别提问。

5、小结: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彩虹。

二、制造彩虹

1、指导学生用三棱镜或水盆、镜子制造彩虹。

2、学生交流实验后的发现和想法。

3、带领学生用喷壶制造彩虹。

4、提问:说说你的发现。

5、学生汇报交流

三、用陀螺做合成七色光的实验

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

--1--

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3、带领学生玩七色陀螺。

4、学生汇报发现。

5、提问:你怎样解释这个实验和上个实验中的发现。

6、引导学生认识到: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四、阅读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1、提问: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发现的?是谁最早发现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2、学生阅读牛顿的故事。

3、教师演示。

4、提问:为什么牛顿的伟大发现遭到人们强烈的反对?人们后来是怎样被说服的?

5、学生讨论、交流

6、全班交流反馈。

五、做的手电筒下滤光实验

1、提问;在分别用罩着黄、蓝、绿三种颜色滤光片的手电筒下,白色物体会有什么变化?你怎样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2、学生实验并尝试解释。

3、教师小结:物体出现什么颜色取决于它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4、提问:为什么在阳光下物体回出现白色?

5、学生尝试解释。

6、提问: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图案,会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7、学生实验并尝试解释。

8、教师小结:彩色虑光片只能透过其呈现颜色的关。如:红色虑光片只允许红色光透过,当它覆盖在红色图案的白纸上时,只会让白纸反射的七色光中的红光透过,使纸看起来是红色的,白纸上红色图案反射的红色也被透过来了,但因为和纸一样的是红色,所以看起来就像隐去了一般,而绿色线条反射的绿光是不能透过来的,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格外清晰。

六、全文小结

1、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谈谈你的感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一单元__除__法 篇5

這一單元是美術鑒賞的入門課程,在學生初步學會了用審美的眼光去看美術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和美術相關的事和物後,本課在此基礎上拓展學生的審美觀念,瞭解美術作品的不同的形態特徵,並針對不同形態的美術作品初步掌握不同的欣賞方法。教學的重點、難點:

讓學生瞭解美術形象的基本種類,理解具象、意象、抽象美術作品的基本內涵,突破只能欣賞具象美術作品的局限,並初步掌握欣賞的方法。教學準備: 媒體播放工具。

把班級同學分成幾個小組,一般以4——6人為一小組,合作學習。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美術作品所展現的主要內容就是圖像,也就是我們可以用眼睛感知的各種形象。形象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來辯別這些形象以幫助我們欣賞美術作品。

(出示課題:圖像與眼睛)

二、講授新課

1、出示圖片《勃羅日裏公爵夫人像》

提問:這件作品有什麼特點?對於這一類作品,你的印象是什麼?

专心

爱心

用心

學生討論並回答,教師總結 出示:具象美術作品

出示圖片:《重屏會棋圖》、《劉胡蘭就義圖》

提問:這三件作品有什麼共同特點?學生討論並回答,教師總結 欣賞圖片:《韓熙載夜宴圖》、《父親》、《教皇》

請同學們思考:美術除了能夠表現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事物,還能表現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並引出意象和抽象美術作品

2、出示圖片塞尚的 《聖維克多山》和夏加爾的《生日》

提問:

1、你從作品中觀察到了什麼?

2、你覺得藝術家要表現什麼內容?

3、你在什麼情況下會感受到這些形象? 學生討論並回答,教師總結

繼續分組討論:我們欣賞意象美術作品能否用欣賞具象美術作品的方法來欣賞,為什麼?

教師總結意象美術作品的特點及欣賞方法

欣賞圖片:《李白行吟圖》、《荷石水禽圖》、《戀人》 學生思考、討論並回答:這三幅作品分別運用了哪些手法?

3、出示圖片康定斯基和蒙德裏安的作品講授抽象美術作品。學生討論並回答:你們從作品中看到了什麼?這些作品令你們聯想到了什麼?它們帶給我們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教師總結抽象美術作品的特點

三、課堂小結:

专心

爱心

用心

美術作品的表現內容和表現方法是多方面的,不能用“像不像”的標準來衡量一切美術作品,即便是具象美術作品也不能等同於照片,針對不同類型的作品,要從不同角度去欣賞。

专心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一单元__除__法 篇6

反思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关键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注意两点:

第一,相同数位对齐; 第二,从个位算起。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由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写法和笔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强调要把得数写在横式等号后面。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书写格式上存在很大问题,有些学生虽然数位对齐,但在竖式中把加号位置写错了,如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出现整十数情况,学生对0的处理出现许多困难,而且容易混淆,碰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学生出现数位不对齐的现象,有的学生忘记写横式后面的答案。

面对出现的问题,我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在黑板上先划出类似算式本的直线,再进行分步指导,边板书边指导,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写,发现效果还可以,并进行相应强化练习。

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特别要 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书写的习惯,仔细检查的习惯,好习惯使学生受益终生!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与不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的道理,在用竖式计算时只是形式不同,但算理相通,计算难度不是很大。所以让学生在联系口算,摆小棒的过程中再次感悟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列竖式计算时的写法,可能是第1次接触,学生在独立列时错误很多,特别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主要是数位对不齐,横式上的得数忘记不写。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的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

所以在练习时经常提醒孩子笔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说要把()位和()位对齐,从()位算起,并巡视督促孩子计算时的顺序,因为这对今后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很重要。

郭瑞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通过教学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一单元__除__法 篇7

小学五年级姓名成绩

笔 试 部 分(100分90分钟完成书写占2分)

一、根据要求写字词练习(30分)

1.看拼音写词。(8分)

2.用“”选择正确的答案。(8分)

(1)下列字作为姓氏时的读音是:(3分)

华(huáhuà)应(yīngyìng)皇甫(huángpǔhuáng fǔ)

(2)选择正确的汉字。(2分)

(暮幕)春云(绵锦)(振震)惊迫不(急及级)待

(3)选择加点字正确的字义。(3分)

奋笔疾书(病快)凶相毕露(完结完全)不足为奇(值得充足)...

3.按要求写成语或四字词语。(6分)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滴水穿石”的近义词:、4.先把下列歇后语、谚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填在横线上。(8分)

(1)()过海——各显神通

(2)千里送鹅毛——()

(3)三个臭皮匠-——顶个()

(4)台上三分钟,()

(5)师傅领进门,元旦联欢会学校要举行文艺节目汇演,我们班出什么节目呢?几个班委在一块商量,不一会儿就有了主意,这正是。领到节目的同学刻苦排练,因为他们知道的道理。元旦那天,节目既精彩又丰富,有的演课本剧,有的演小品,有的搞诗歌朗诵„„正是。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迎客松,枝干遒劲,虽然,却仍然郁郁苍苍。(3分)

2.富兰克林坚持做“风筝实验”,终于揭开了

;李时珍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写出了药学巨著《》,这些事例都给予我们启示:目标专一而不,持之以恒而不,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5分)

3.“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这几句话用诗句来表示是。表达友情的诗句你知道的还有:,(4分)

4.“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故事出自古典小说《》。由这部小说你还想到的故事有、,联想到的成语有、。(4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2分)

(一)推敲(片断)

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贾岛反复推敲《题李凝幽居》中的诗句是:。(2分)

2.韩愈认为用“敲”字更好的理由:一是;二是。(3分)

3.本学期我们还学过贾岛的《寻隐者不遇》:(2分)

(二)那姐妹俩

去年春天,我去一个贫困山区采访。

那天,我走进一家昏暗的屋子里,看到了眼前的一切:破铜烂铁和废纸张残器具随处可见,一个小女孩低头忙着将各种各样的废品分门别类地码整齐,墙壁上贴满了奖状。那些奖状引起了我的注意:每一张奖状上,无一例外都写着两个名字:程思爱、程思晴,似乎每次表彰都是两个人同时获得。但仔细一看,就发现并非如此。每张奖状,最初只有一个名字,另一个名字的字迹歪歪斜斜,分明是后来添上去的。

小女孩发现我在打量奖状,主动说话了:‚我叫程思晴,姐姐叫程思爱。‛

我问:‚你姐姐呢?‛

思晴:‚我姐姐去学校读书了。‛

我找了个小板凳,坐下,问:‚你干吗不去上学?‛

思晴的脸瞬间红了,她低下头,将脑袋埋进两膝间:‚我明天才去上学,今天该姐姐上学。‛

我惊奇地问:‚你们姐妹俩轮流去读书?‛‚嗯。‛思晴的声音比蚊子哼得还低。

我很吃惊,一边帮思晴整理废品,一边和她攀谈起来。

我很快知道,她家的生活很艰难:毫无收入的妈妈只能靠捡破烂维持全家人的日常生活,再供两个孩子读书就很困难了。这样一来,思爱和思睛这对10岁的双胞胎姐妹,只能轮流去学校读同一班级,真是一条奇特的‚妙计‛。

这对可怜的姐妹,每天只能有一个去学校读书,另一个要么随妈妈去拾荒捡破烂,要么待在家里清理废品并进行分类。到了晚上,去学校读书的那个就当‚老师‛,把当天学来的知识全部‚教‛给另一个。至于考试,赶上哪个去学校,哪个就当考生……

思晴越说兴致越高,她指着满墙的奖状骄傲地说:‚叔叔,你看,我和姐姐老考第一,又都是班干部,学习委员轮着当,同学们常把我俩当小老师,有不懂的就问我们……‛

我望着思晴那张沾着黑色泥渍却无比明媚的小脸,心里说不上是欣慰还是沉重。

1,请用横线画出表现她们家生活艰难的句子。(3分)

2.文中的“奇特的妙计”具体指的是,“每张奖状最初只有一个名字,另一个名字的字迹歪歪斜斜”,这是因为。(4分)

3.“思晴的脸瞬间红了,她低下头,将脑袋埋进两膝间”,此时思晴心里可能在想.(4分)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一单元__除__法 篇8

7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动画演示“白雪公主与7个小矮人的故事”

(1)出现屋子里的情景:7张小床、7把小椅子、7把小刀、7个叉子、墙上挂着7幅画。

师:这些物品的数量都是几?(7)

(2)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墙上的7幅画,每一幅画都是有七巧板拼成的。(见

课本第72页的图)

2.提出问题:

(1)一副七巧板有几块?

(2)想一想:拼一幅图用几块?

2幅图用多少块?7幅图呢?

(1)同桌合作,观察图形,完成表格:

图案个数

根据表格,列乘法算式,编写口诀。

课本72页的内容。

×7=7

一七得七

7×1=7

2×7=14

二七十四

7×2=14

3×7=21

三七二十一

7×3=21

4×7=28

四七二十八

7×4=28

5×7=35

五七三十五

7×5=35

6×7=42

六七四十二

7×6=42

7×7=49

七七四十九。

(2)想一想:拼一幅图用几块?

2幅图用多少块?7幅图呢?

学生同桌合作,根据表格,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完成

本节课在情景的创设上,考虑到低年级孩子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来吸引。学生口诀教学课相对于一般新授课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如果我们把课堂定位于让学生会背,会编、会用口诀这一表层认识上的话,那么这样一种没有挑战性的学习就会让学生觉得乘法口诀没什么可学的,就会逐渐失去新鲜感、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情境来吸引学生。通过拼摆七巧板,让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进一步发现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这一系列的过程让学生在游玩中不断发现新知,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枯燥的口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原本静止的、程式化的口诀学习过程成了鲜活、生动的学习场景图。

(3)师生互动,理解口诀含义

①学生汇报编写的7的口诀。(出示)②说一说每句口诀的意义。

③找一找口诀对应的乘法算式。

④说一说7的口诀有什么特点?

(4)生生互动;熟记口诀

三、情境应用,巩固口诀

.出示“白雪公主与7个小矮人”的画面。

(1)一把勺子2元钱,7把勺子多少元?

(2)1张桌子4条腿,7张桌子多少条腿?

(3)一本故事书6元钱,7本故事书多少元?

2.出示超市画面:

(1)妈妈有7张5元的人民币,共有多少元钱?

(2)一瓶纯牛奶3元钱,小明每天早晨喝一瓶,一星期共花多少钱买牛奶?

(3)算一算1个星期、2个星期„„.7个星期各有多少天?

3.出示唐诗《绝句》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算一算这首唐诗有多少个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口诀。比一比谁记得快、记得牢。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男女生对口令记口诀。

学生读古诗

分层练习,由浅入深。

这里的练习主要分针对性练习、基本练习及拓展性综合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三类,领着学生进行有梯度的练习。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学生谈收获和感受。并将1——7的口诀进行串联,使知识更加完整。

利用学过的口诀,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七的乘法口诀

×7=7

一七得七

7×1=7

2×7=14

二七十四

7×2=14

3×7=21

三七二十一

7×3=21

4×7=28

四七二十八

7×4=28

5×7=35

五七三十五

7×5=35

6×7=42

六七四十二

7×6=42

7×7=49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一单元__除__法 篇9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①昨夜/西风凋/碧树 ②念去去、/千里/烟波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④只是/当时/已/惘然 ⑤怎/敌他、/晚来/风急 ⑥万里/悲秋/常/作客

A.①③⑥ C.③④⑥

B.②③⑥ D.①②⑤

【解析】 ①应为“昨夜/西风/凋碧树”,②应为“念/去去、/千里烟波”,⑤应为“怎敌他、/晚来风急”。

【答案】 C 2.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08902098】

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槛菊愁烟兰泣露 D.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C项,为拟人手法。其余均为比喻。【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08902099】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怎敌他,晚来风急 .【答案】 A 4.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晏殊,北宋词人,其词多写诗酒生活和闲情逸致,语言婉丽。《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

B.《蝶恋花》是一首豪放词,尤其是词的下阕境界开阔,风格近于悲壮,使得全词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意境之美。

C.晏殊的大部分作品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的。据《蝶恋花》的意象可知,这首词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离别的痛苦。

D.这首词充满了凄切的情调和真挚的感情,且又在秋天这一典型的环境里,使得主人公怀念远人的将息:将要休息 憔悴损:枯萎凋谢 风情:情意 敌:抵挡

【解析】 A项,将息:休息,调养。

情感更加深切感人。

【解析】 B项,这是婉约词,不是豪放词。【答案】 B 5.下列对《雨霖铃》《声声慢》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虚实结合,刻画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是想象今晚旅途中的情景: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C.“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通过把“寻觅”这种行为虚化来表现的,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空虚,使她寻找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这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苦楚,“黑”字在此处安放极为妥帖自然,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悲惨遭遇。

【解析】 A项,都是实写,没有虚写。【答案】 A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导学号:08902100】

破阵子 李 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6.上阕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解析】 该词是李煜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关于表现手法,可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作答,思想内容要联系词人的身世背景及具体词句来分析。

【答案】(1)前四句的表现手法有铺陈、夸张、比喻。

(2)前两句写建国前后四十年,拥地纵横三千里,国势鼎盛,雄冠当时;后两句写凤阁龙楼、玉树琼枝,足见国家殷实,财物丰饶。

(3)上阕前四句描述了一派浩荡壮阔的国运形势,这样写与最后“仓皇辞庙”的亡国形成强烈的反差,为最后抒写亡国之恨做铺垫;通过前后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表现了中心思想。

7.词人为什么在“仓皇辞庙日”落得一个“垂泪对宫娥”的结局?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解析】 词的下阕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把大臣们的“仓皇”与宫娥的“犹奏”离歌进行对比,写出了一个亡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答案】(1)在亡国的危难之际,因为大臣们都已经逃跑得没有了踪影,所以国君只能落得一个面对教坊宫娥垂泪的结局。(2)通过逃跑的大臣与镇定自若地演奏哀乐的宫娥的对比,意在突出表现亡国之君“树倒猢狲散”的凄凉处境和亡国的悔恨伤心。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导学号:08902101】

撼庭秋 晏 殊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8.“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具体分析上阕中景和情的关系。

【答案】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也可),景语“碧纱秋月,梧桐夜雨”营造出一种宁静、凄冷的氛围,烘托出词人与情人离别,音信远隔千里的孤苦寂寞以及难以排遣的怀人之情。

9.如何理解“心长焰短”的含意?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 “心长焰短”表面指细长的烛心和短小的火焰。实际上,心长是指情长意长,悠长的思念和悠长的恨。焰短暗示着力不从心,暗示着希望的渺茫。“心长焰短”正是词人自身的写照。这样写巧妙地表达出了诗人悠长的思念和无法与伊人相聚的愁苦。(意思对即可)(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0~11题。

【导学号:08902102】

归朝欢 柳 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 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②① 3

10.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解析】 分析景物的作用,依次找出上阕的景物——行舟、芦苇、风、宿雁、残月、白霜等,然后从交代环境、抒发情感等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 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黯淡的心情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风声淅淅,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冬初,天气寒冷;宿雁惊起,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着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萧索清冷的晨景,更衬托出词人行旅的艰辛,心境的悲凉。

11.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解析】 分析情感时要根据下阕的内容逐句分析,其情感包括思乡之情、年华易逝之感、漂泊之苦等。

【答案】 “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能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迫切;而愁如云恨如雨,则突出了词人乡愁的浓重。“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年光逼人、年华易逝的伤感。“浪萍风梗诚何益”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表现对爱人的思念,抒发渴望归乡之情。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

【导学号:08902103】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注】 ①在三月上旬巳日,古人有“修禊”的习俗,即召宴亲友,到水边嬉游,临水插花,以驱除不祥,祈求吉利。本词写于北宋灭亡后,作者南渡之时。②长安:原为汉唐故都,这里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12.根据“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三句,简要概括“欢意少”的原因。

【答案】 长夜漫漫,辗转难眠;故国已失,梦境成空;故园相识,思家难归。13.请简要赏析“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的艺术技巧。

① 4

【答案】 ①运用拟人手法,写“花莫笑”,形象写出醉酒暂得欢愉的无奈;②运用比喻手法,写“春似人将老”,表达对韶华将逝的感叹;③对比衬托,以醉酒强笑衬托内心对春尽人老的痛苦。

[语言运用层]

1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使语段的意思连贯、完整。

【导学号:08902104】

“愁”是一种抽象的人的心理,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使用多种比喻使这种抽象的情绪变得具体可感,如在李白的诗中,“愁”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在许浑的诗中,“愁”不但有长度,还有_____①_____:“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西楼晚眺》);在李清照词中,“愁”还可以_____②____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令人惊叹的是,她的愁居然还有_____③_____:“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在李煜的词中,愁像春天的江水那样滚滚东去、不可遏止:“_____④_____”(《虞美人》);又像_____⑤_____:“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

【解析】 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答案】 ①面积 ②到处移动 ③重量 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⑤春天的青草到处蔓延

1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三种境界所体现的精神。(不超过20个字)

【答案】 忍得寂寞,不懈努力,成功时须低调。

16.揣摩下面画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

【导学号:08902105】

常在书山中漫步,我收获很多。我热爱那些如珠玑般的文字,也喜欢这些风骨独具的文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我喜欢

我喜欢。

【答案】 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峭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员下一篇:穆旦翻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