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24-10-06

2008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共13篇)

2008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1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本学期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的指导下开展进行,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紧紧围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新课程。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

八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图像处理—photoshop”模块,本册教材共分十三课,第一课认识photosop,第二课图像的绘制;第三课图像的选取与编辑;第四课图层;第五课设置图层效果;第六课调整图像色彩;第七课修饰图像;第八课通道;第九课路径;第十课路径应用;第十一课滤镜;第十二课文字效果;第十三课综合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将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认识photoshop窗口工具箱中的工具;掌握常用的几个绘图工具和选取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图层的概念并能利用图层作图;能够对图像进行简单的色彩调整;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对图像进行修补;了解通道和蒙版;理解路径的概念并学会使用路径;学会使用几种常见的滤镜;学会制作特效文字;能够制作简单的宣传海报。

三、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策略及方法

1、备课及实施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先深入解读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纲要,确定教学目标,熟悉教材内容,准确分析学情,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优化教法和学法,按照课堂教学常规认真实施课堂教学,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和教材的不同情况,合理调整教学的内容的难易度,在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教学民主,平等对待学生,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尽可能面向大多数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练习、作业辅导

根据教学要求及中考所考内容,对于信息教学指导纲要所要求的课堂中的(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采取多种形式要求学生努力掌握和操作外,课后要及时跟踪辅导,重点完成每节的课后巩固练习,在学生完成巩固练习的过程中,耐心指导和检查完成情况,在完成任务后仔细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并进行反馈和纠正。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测试及总结

定期测试和小结,根据测试的结果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掌握的情况,总结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得失,并及时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研

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和要求,及时参加教研活动,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研组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主动承担公开课任务,观摩同事的教学活动,虚心向同事请教,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018年8月31日

2008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2

一、精心准备, 力求第一节课就抓住学生的心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我尤其重视第一节课的教学。按常规教学, 第一课就是介绍Photoshop的作用及窗口界面, 显得有些平淡。为达到吸引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我做了如下设计, 首先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 PS处理效果很好的图片;其次, 还用天安门图片做背景, 把我的生活照PS到了其中, 并挑选了上届学生的一些作品集成到幻灯片中。上课的时候, 在展示网上下载的图片的时候, 同学们纷纷睁大眼睛, 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在看我在天安门的图片时, 有同学忍不住问, 老师你放假去北京了?在看到他们的师兄学姐做的那些作品的时候, 他们都忍不住议论纷纷, 感叹做得真漂亮, 当我告诉他们, 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我们这学期要学习的Photoshop软件来搞定, 并且如果学好了这个软件, 以后可以从事美术编辑、广告设计、平面媒体制作等白领高薪工作时, 他们都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在简单介绍Photoshop的基本知识后, 我又趁热打铁, 教他们画了一个有渐变效果的太阳和通过选区呈现的一轮弯月, 还没等老师布置, 他们就立即打开Photoshop尝试自己画起来, 由于听得认真, 看得仔细, 几乎每位同学都能在下课之前成功完成。通过这节课, 学生既欣赏了美丽的图片, 初步领略了PS的强大功能, 了解了该软件在现实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 又从上届同学的作品中找到了自己也能学好的信心, 同时通过自己成功完成太阳和月亮的绘画, 初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巧妙处理,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理论

由于Photoshop软件是图像处理软件, 所以必不可少的要学习一些譬如图像文件格式、颜色模式分辨率等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 他们通常是不太喜欢, 也不易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的。于是, 我取消常规的直接介绍这些理论知识的模式, 而是尝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理论, 譬如, 在介绍图片文件格式的时候, 我选择了两张尺寸大小、内容完全一样连主文件名都相同但格式分别为PSD和BMP的图片, 先让学生观察, 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区别, 大多数同学说没有区别, 于是我说我们来做一个试验, 我先双击PSD格式文件, 系统启动了Photoshop软件并打开了这个图片, 而双击BMP格式文件的时候, 却只是启动了看图软件, 并没有启动Photoshop软件, 然后再进一步介绍PSD格式文件与BMP格式文件的区别, 并让学生学会在Photoshop对不同文件格式进行转换, 并通过给我的博客中添加同样内容的图片, 用GIF式和JPG格式能够上传, 但BMP和PSD格式不能上传的实际例子, 说明了不同格式的文件体积不同, 适用范围也不同。通过这些从实践中学来的理论知识, 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 而且也能记得更加扎实和持久。

三、联系实际, 多用来自学生生活中的图例

进行图形图像处理, 不可避免地要选用一些原始图片, 我们可以使用教材提供的图片, 同样也可以使用贴近学生生活, 来自学生熟悉环境的图片来进行处理。因为学生往往对在电脑中处理他们熟悉的图片更感兴趣, 也更有学习的欲望, 如在讲述文字层与图层时, 我就用了就是大家上课的网络教室照片作为原始图片, 并在上面输入某某某的网络教室来练习文本层使用技巧, 同学们都显得非常投入;再譬如讲解选取工具时, 我使用了我们新疆最著名的天池美景作为实例图片, 一下就让学生对图片有了亲近感,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 美化家乡的高尚道德情操。

四、分步实施, 化繁杂为简琐

在Photoshop教学过程中, 有一些实例要达到其效果, 步骤很多, 常常数十步甚至上百步、学生往往做起来要么是只会前面, 不会后面, 要么后面刚做前面又忘了, 屡试而不得其要领, 如绘制奥运五环和篮球实例制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为让学生切实掌握其技巧, 并达到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的目的, 我把其知识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进行了梳理, 如在讲述绘制奥运五环的时候, 我先设定了一个圆环的绘制的任务, 再设定了三个圆环以及两个圆环在不同图层的对齐。最后再把图层的合并链接及最难的遮罩和建立选区放在一起作为一个任务。通过这样分块和分步, 学生掌握和应用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 对最难的步骤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去突破和掌握, 从最后学生的作品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最后的篮球实例制作, 我也是用类似的方法, 把它分成了六步, 让学生通过掌握每一步以达到最后全部掌握的目的。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3

通过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感慨良多,其中一点就是上课时学生总会在下面交头接耳,甚至还有同学偷偷的玩游戏。课堂是教育教学最关键的一环,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还要首先维持好课堂纪律,其次才是上好每一节课,就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以下归纳:

信息技术课程是延伸性比较强的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二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校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家中没有电脑,平时对电脑接触的也比较少,那么在一周短短的一节课中,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门课,掌握这门课。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探索的方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时间,谈谈我的几点教学反思。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学生都在四十五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计划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我校八年级共两个班,有学生100多人。通过上期的学习,学生对动画设计、网站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熟悉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为本学期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由于每周只有1课时,学生的遗忘性也较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较浓厚,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是,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态度极为不端正,由于过去一年不好好学习信息技术而导致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没能掌握,所以对本学期带有综合性质的学习可能比较困难。

根据上期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过程宜从理论入手,从基础抓起,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从学生学习积极性上分析,鉴于绝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要进一步多途径、多策略地激发他们这一兴趣,并把他们引导到系统学习上来。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湖南省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内容是全新的,包括:机器人和程序设计两个板块。

知识点:机器人初步知识、仿真环境下的机器人、导盲机器人、程序与程序设计、易程序、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同心圆、画笔、编辑器等。

重难点:重点在于对机器人初步知识和VB程序设计环境的了解,能初步学会把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转换为程序;难点在于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目标

1.能识别机器人的基本构造;说出各类传感器(如声音、光敏、红外、温度、触摸)的功能及其对人类功能的模拟,能描述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如通过传感器搜集信息。通过程序判断处理信息、控制外部动作等流程。

2.研究和了解现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讨论机器人与人类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优缺点。例如,机器人对复杂情况的反应,机器人可以完成哪些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等。

3.学会根据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需要,设计、动手制作或组装简单的实物机器人(如:机器人导盲,机器人迎宾、灭火、踢足球、走迷宫等),将编制好的控制程序(使用流程图方式)导出到实物机器人,运行机器人并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程序做出必要的调试和修改。或使用简单易学的程序语言(如LOGO)编制简单的程序控制机器人做出简单动作或解决简单问题。

4.在不具备实物机器人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机器人仿真环境来模拟机器人的运动和调试使用流程图编制的简单的控制程序;初步感受利用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5.通过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初步学会把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转换为程序。

五、教学措施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的施教方式也要随之改变。

新编的信息技术教材,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积极利用图书、报刊、互联网等相关信息,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一起获取第一手资料和切身体验,以此来丰富“教”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经验结合起来,与自身的教学水平结合起来,把握住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我校现有的设备设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措施:

1、对于一些理性的知识,采取讲授的办法,在讲授的过程中,列举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明确提出练习的目的和操作步骤,与此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自学辅导法教学。相信学生的自学潜能,重视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互助,指导学生通过教材,达到自学信息技术的目的。

4、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讲授的理论是为学生 2

在实际操作得到运用。

2008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5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过去的十年中,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excel软件。(八)

2、进行excel基本操作。(八)

3、美化excel表格。(八)

4、了解word、Excel、powerpoint、ps、flash的基本操作。(九)

5、学习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ps、flash等软件。(九)

三、学生学情

1、八年级学情:八年级学生已经上过一个学年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上个学期我采取的是课前在教室里上理论课的,交代清楚学习要点后再来机房实践,效果还不错,这个学期要坚持这种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八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八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九年级学情:九年级学生本学期将面临信息中考,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信息技术做系统性复习。

四、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实践”、“操作提示”、“议一议”“试一试”、“小技巧”、“评价”等一系列栏目。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各课大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的突破点与创新点

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2、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

3、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提高课教学效率。

4、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5、每课以主题鲜明的任务驱动,在实践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

6、组织“小擂台”、“操作小能手”、“我真行”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

7、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8、注重对弱势对象的帮扶补救。

-课-标-第-一-网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八年级

九年级

第一周

2.1初探电子表格

Excle12

第二周

2.2.1建立表格

Excle34

第三周

2.2.2数据编辑

模拟考试

第四周

2.2.2数据编辑

Word12

第五周

2.3.1使用公式统计数据

Word34

第六周

2.3.2使用函数统计数据

模拟考试

第七周

2.3.2使用函数统计数据

Ppt12

第八周

2.3.3数据的排序和汇总

Ppt34

第九周

2.3.3数据的排序和汇总

模拟考试

第十周

2.4.1调整表格

Ps12

第十一周

2.4.2设置数据样式

Ps34

第十二周

2.4.3美化表格

模拟考试

第十三周

2.5.1图表的生成

Flash12

第十四周

2.5.2图表的编辑

Flash34

第十五周

3.1揭秘计算机工作原理

模拟考试

第十六周

3.2.1初探硬件家族

进入打分系统练习

第十七周

3.2.2浅析软件系统

进入打分系统练习

第十八周

3.3.1计算机病毒

考试

第十九周

3.3.2计算机使用规范


第二十周

2008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6

由教育家夸美纽斯开创的班级授课制 (即集体教学) 自创始至今已三百余年。在学校教育中, 集体教学是一种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大量人才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形式。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个人对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与这种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的集体教学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尽管个别化教学、小班教学可以缓解这种矛盾, 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与学生发展提升的矛盾。鉴于此, 金昌市二中做了一个大胆尝试, 把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创新成分层、分项教学模式, 让每个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识技能后, 都有自己发挥才能的空间。

二、分层教学的各种准备, 为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

在我校高一年级,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进行分层教学, 教师在教学之中已有了相关经验。单一课堂分层教学弊端很大, 教学之中很难操作, 很大程度上分层教学又成了一句空话。在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之前, 教师们认为, 分层教学应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认知过程, 让优等生“吃得饱”, 中等生“吃得好”, 后进生“吃得了”, 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现在看来分层教学也许能很好解决这种教育尴尬。

(一) 对学生合理分层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 教师要做好课前摸底准备, 这对每学期的新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也会为以后的教学带来方便。学校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教学模块:A算法与程序设计;B多媒体技术;C网络技术 (限选) ;D数据管理等几个教学模块。根据学生的选择分别组建以下几种班级:a提高班 (选课模块A+C) ;b中间班 (选课模块D+C) ;c基础班 (选课模块B+C) 。这种班级组建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教师教学层次, 也避免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尴尬现象的产生。

(二) 对课堂的精心准备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手段

备课的质量决定教学效果。以前, 每节课都要关注所有的学生, 难度很大。现在按照分层、分项教学, 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就更明确了。提高班学生基础好, 教师应寻找有难度的竞赛题, 开发智力。对于中间班来说, 学生基础一般,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以课本习题为基础, 为了挖掘他们的潜力, 也应该适当加点提高型题目。对于基础班的学生来讲, 他们基础差, 几乎没摸过电脑, 因此课外活动时间可以让这些同学上微机室自己操作, 减少与比别的学生的差距。备课应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的训练, 让这些学生有效快速成长。对于这三个层次的班级, 教师根据不同的分工备课, 不但减轻了备课负担, 而且提升了备课质量, 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情况,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质量。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研究

(一) 学时安排与学分界定

能完成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40课时的学习, 能顺利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相关知识, 学生就可以获2学分。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实施分层、分项教学, 完成自己选择的模块知识的学习, 每一个分层模块18学时, 完成整个分层模块获2学分。

(二) 课程实施

我校信息技术专业有5名教师, 学校选择3名教师从事高一年级的教学任务。班级分成提高班、中间班、基础班, 分别由三位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三位教师积极备课, 认真组织完成分层教学工作, 学校每周安排2课时的教学任务。

(三) 场地、器材落实

学校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学生选择的不同学习模块的现状, 三个层次学习地点安排为:

a层:3号微机室

b层:1号微机室

c层:2号微机室

四、分层教学有效性研究

我校实行分层教学已有一年, 教育教学中总结了很多经验, 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优势:

(一) 分层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素质

分层, 源于学生的差异。分层教学的实施, 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 也消除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所适从。各种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的乐趣, 体会到素质提升的幸福。这种模式的教学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

(二) 分层教学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教育教学中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任务, 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 获得成功的喜悦, 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从而提高了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另外, 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做了充分的准备, 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提升了课堂效率。

分层、分项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次教学尝试对于金昌二中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讲都是一次辛苦的尝试, 通过努力大家找到了一条符合学生学习的路径,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课堂变得活跃了, 学生学有所获了。教学变量因素太多, 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 继续创新, 力争把教育教学干得更好。

摘要:在中西部中学, 大部分教学规模比较大, 学生层次差异大, 因此教师教学挑战较大。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方面, 学生的差异会更大, 教师面对这种差异,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 对教师是一个考验。目前来看, 各种形式的分层次教学, 成为解决这种差异、落实因材施教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从教学实际出发, 实施有差异的分层、分组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研究。

关键词:分层,分项,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雷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J].中小学校长, 2002 (1) .

[2]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J]。教育研究, 2002 (2) .

八年级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篇7

本期任我校七年级153、154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考虑到学生对指法、文本编辑等基本知识很不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对电脑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连基本的操作都不会,甚至有些学生还没有上过计算机课,针对此情况,我计划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对学生进行授课。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进行处理,并能熟练掌握其技巧。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认识和操作方法、文本编辑。文本编辑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WINDOWS操作系统、文本编辑、指法练习

重难点:文本编辑

四、教学措施:(要有教改提升“优课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新举措,有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转变观念的的措施,有加强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具体安排,有培优补潜的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改革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核心;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内容包括:

一、网络的组成;

二、网页制作;

三、简单程序。其中“网页制作”的内容占本教材的70%,可见“网页制作”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硬件原因,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对于本校的学生来说都是困难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

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powerpoint、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三、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握网页制作(frontpage2000)的一些基本操作,学会制作简单的网页;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

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及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八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强调从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有:

1、借助范例,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利用各种和现实有密切联系的软件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机会,这样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2、通过“活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

3、将评价作为促进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学习进行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发展特长,在使学生学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获

2008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9

一、多媒体的运用, 有利于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 仅靠教师的一支粉笔和一张嘴, 很难将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情感丰富的教学内容演绎出来, 学生在课堂中的精力也很难集中起来, 教师既觉得上课很吃力, 又没有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的运用, 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感官刺激, 轻松地实现了直观教学, 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

比如说在学习《小小的船》时, 描绘的是有关月亮的形状以及一些相关的想象。月亮是我们生活中常常看到的, 但现实中的月亮与弯弯的船自然是有一些差别的。在讲课的过程中, 或许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清楚地记得弯弯的月亮具体是什么形状的。因此要和小船联系到一起, 单靠想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此时, 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深蓝夜空中的一轮弯弯的月亮, 上面坐着一个小姑娘, 周围是闪烁的星星。配合着这样的一幅图画,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能更加深刻, 从直观的图像中看到了像小船一样的月亮。通过多媒体辅助学习, 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略到了月亮的形态特征, 夜空以及星星的形态特征, 感受到了小姑娘的快乐心情, 加深了对课堂情感的体验。

二、多媒体的运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指出:“写作就是要具体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并能够运用一些日常用语进行写作, 口语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 要学会表达和交流, 文明地与他人沟通。”在生活中无处不需要语言,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用语言与他人沟通, 如果语言脱离了实际生活, 那学习语言也就没有了意义。因此, 我们可以把语言的学习融入到实际生活情境中,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 借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表达及沟通的能力。

如在学习《春天在哪儿》时, 由于有些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观察, 在表达春天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困难, 这时,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 把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图片展示出来, 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促进他们仔细观察, 发现春天的特点。有了感性材料的积累, 那么在语言表达方面才能更加顺畅, 更加准确和生动。

三、多媒体的运用, 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 有些知识点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如果靠教师的不断重复和强调, 学生容易觉得烦躁, 记忆的效果也不好。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一些有趣的动画或视频, 让学生们通过眼观、耳听等各种方式来深入掌握知识。

比如说在学习拼音的时候,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轻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例如在讲解“j、q、x”与“u”相拼的规则时, 传统教学中, 教师只是不停地强调使用规则, 再配合一些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这个知识点, 但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很多学生还是很容易混淆或忘记, 这就成了教学中一个难以突破的点。然而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后, 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一些动画, 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这些动画。如下面的动画内容:小u在路上走着, 忽然看到j、q、x走过来了, 他就把帽子脱了再敬礼。这个动画非常生动形象, 也很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学生看了之后不仅觉得很有趣, 而且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总之, 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解决了很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它通过声、图、视频等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晴选.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 (22) .

[2]张远琼.试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中的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3 (8) .

2008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图层蒙版;

2、学会操作滤镜;

3、学会使用画笔工具。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利用Photoshop 软件,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加工和重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妙之处,并有学习、传承的意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使用滤镜为图片增加云雾效果的方法。难点:学会使用图层蒙版。

三、教学准备

1、Photoshop软件;

2、图片素材;

3、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谈话)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著名的一首山水诗,诗中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江乡雪景,后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人常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现在我们有诗无画,意境差了一点。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这首诗配上一幅《江雪图》。

2、出示导学指南

(谈话)今天,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我们会学习到以下知识和技能:(出示导学指南)

3、任务解析

(学生阅读实践园地第一段文字)

谁来说一说,我们今天的任务可分成哪几个步骤来完成? 汇报:

(出示课件,分三个部分:

1、利用滤镜添加云雾效果;

2、抠图并合成图片,利用图层蒙版和画笔进行装饰;

3、使用文字工具添加古诗。)

4、第一步骤:添加“云雾”

(布置自学任务:第一个大标题,了解滤镜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了解添加“云雾”的操作过程。)

提问:滤镜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汇报: 答疑:

(学生自主完成第一步骤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5、第二步骤:合成图片(分步布置自学任务,并完成操作)

(1)抠图(应掌握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教师演示操作。

(2)编辑图层(解除锁定、合并图层、复制图层、调整图层顺序); 教师演示操作、讲解;观察效果。(3)添加蒙版并编辑。

认识和理解蒙版;认识画笔工具。教师演示操作、讲解;

6、第三步骤:添加文字

(布置自学任务:第三、第四个大标题)学生自主完成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2008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11

桂花中学:杨亚军

一、学生基本情况 :

本计划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二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用好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其中“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制作多媒体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安装与卸载软件,获取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重难点: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做一个多媒体作品出来

五、教学措施

八年级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教学计划 篇12

教学目标:

为进一步开发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能进行电脑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同时为区电脑制作比赛做准备;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开设电脑兴趣小组培训班,学习PPT动画品设计等技术知识,对象是学校八年级学生。

一、小组成员: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班主任推荐电脑优秀的学生参加电脑兴趣小组学习。八年级

二、培训时间: 星期三下午第四节

三、培训地点: 电脑房

四、培训内容:

小组前期教PPT入门知识,后期教学学生图像简单处理、简易电脑动画,为下一学年做好准备。(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六、活动措施

1、提高小组成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活动过程当中,不断摸索前进的道路,采取学生建议的方式提高活动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辅导学生,激发学生的竞争力和学习兴趣。发挥因特网的资源优势,使兴趣学生涉猎更广的知识面,从另一方面又充分的提高了学生的网络操作能力和对因特网的认识。

2、培养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在上机实践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时可以让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在活动过程当中,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不要被一种模式所束缚,把握住学生的兴趣,使其学到知识是活动的关键。

七、电脑兴趣小组制度:

1、对所教学的电脑基础知识能及时了解掌握。

2、在电脑房上机操作按规定程序操作,不得随便乱用电脑,更不能在电脑房玩游戏。

3、不要电脑房追逐嬉戏。

4、不在培训时间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5、能及时清除遗留垃圾。

6、能及时到电脑房进行培训学习。

八、教学安排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教学内容

2008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13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了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制定阶段考试目标,及时跟踪各学科复习进度,使中考总复习在质量监控中有序进行。根据教务处制定的阶段考时间要求结合年级情况安排如下:

1、3月16日下午2;30召开学生、家长中考动员会。

2、3月15召开中考备考会,根据学生成绩分析每个学生的每一科得分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分数目标(即年级奋斗目标、教师目标、学生目标)。

3、召开中考经验交流会(时间另行安排)

4、6月初召开全年级师生中考动员会。

5、测试时间安排:4月底,第一次阶段测试(基础知识过关情况监控);5月中下旬初,第二次阶段测试(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监控);6月10日左右,第三次阶段测试(模拟测试,按中考要求规范考试)

每一次阶段考完之后,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中考模拟测试质量分析会议,及时查缺补漏,调整复习进度,改进复习方法,针对学生的测试成绩,制定下一个阶段考目标;测试科目总分300分,制定270分以上要有10人,240分以上要有30人,210分以上要有60人,180分以上要有150人,150分以上要有240人,120分以上要有320人,同时制定分数段的学科目标,学科目标按学科总分乘百分制计算(增减百分之五为一段),通过每一次的模拟测试,做好每一次的质量分析,制定好每一次的目标任务,全体师生要树立中考质量意识。

七、调整师生心态,培养学生兴趣

中考前,老师与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为在:

1、教师的心态;中考复习时,有些老师因过度紧张很容易造成学生过多的压力,对学生的要求也会偏高,总是认为复习的知识都是以前学过的,学生就应该什么都懂、都会。而当学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时老师会言语中无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请

各位教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

2、学生的心态:临近毕业,不少同学会把大量时间花在照纪念像、送纪念品、写留言等活动,形成消极的攀比风。一部分学生觉得马上毕业了,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这些行为对学生思想产生不良影响,也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影响了班风。请全体教师一定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教育。针对师生考前的不同心态,做好师生的心理疏导,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帮助师生顺利度过中考。

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我相信在全年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我级的中考成绩一定有提高

上一篇:问题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下一篇:银行失误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