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精选13篇)
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1
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比一比》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比一比”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我们不仅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方法、思想。本节课我认认真真的设计教案,仔仔细细制作教具。
本节课教学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轻重,让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数学方法。
课堂上利用了实物投影,呈现果树、小兔子、木头、石凳,以及小兔子搬砖、铅笔、学生等景物和场面,师范性地提出了比较谁比谁多、哪个人高、哪个长等问题,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
“想想做做”安排了两种形式的活动。一种是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了实践活动,让同桌两个学生比较自己的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另一种是观察并作出判断,画面中有些物体的长短关系不是十分明显,需要经过简单的推理才能做出判断。同时在课堂上教学活动要师生互动,人人参与,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不为一时学会,而为一辈子会学;教师的教学不是教会少数,而是带动全体。
这节课学生们发言都很积极,由于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学生比较熟悉,课堂上基本都能够掌握比较的方法,有个别学生有困难的,我下课对其进行了单独的辅导,在辅导后,发现他们也能够掌握方法了。
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2
一、与教师专业发展之“反思法”有关的前沿理论
1.“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类取向( 可理解为“模式”) 为理智取向、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 其中,反思取向的理论认为每位教师真正的专业知识,是根植于教师日常教学的那些真正指导教师专业行为的知识,有很强的个性色彩,但不易清晰自觉地认识到. 通过反思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实践,从而实现自我的提升和专业上的发展.
2.“反思性教学”的具体过程
促进教师自我理解和专业自觉的方法有反思性教学、写日志、写自传、讲故事、信件交流、想象、隐喻分析、专业发展自我规划等. 其中“反思性教学”( 以下简称“反思法”) 的具体行动过程如下: 行动→回顾行动→分析到主要问题所在→创造替代性的行动方案→新尝试. 进一步说就是这样的过程: 1形成行动的具体对象( 如一节课所形成的教案) ,2分析行动的目标,3寻找行动出现的问题,4思考行动出现问题的原因,5改进行动的方法,6要连续若干次对同一行动加以反思.
二、实际应用“反思法”对某个教学行为加以反思改进
王建军教授指出: 当前的中小学教师虽然经常写课后反思,但实际很多反思的过程不完整,不深入,导致对实际的教学不起任何作用. 借助王教授提供的“反思法”教学方法,下面以一节公开课教案为例,利用上面的“反思法”过程,对这篇教案进行反思,希望能对实际教学反思有一些规范和指导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高中数学选修2 -2第三章第一节“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其中由于文本有限,部分图片略去.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中,出现了几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加以反思,过程如下:
三、运用“反思法”进行反思的优点
在没有应用“反思法”去深入思考之前,只能感觉到课堂内容有问题. 但是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如何改正,困惑已久. 通过“反思法”的强制思考,短短时间内豁然开朗,不但解决了这节课的问题,而且更加明白了教学环节中,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另外,“反思法”使得教师的反思更加完整,也使得反思过程一目了然,更有利于教学方法及经验得到有效的传递交流.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文错漏缺点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摘要:笔者在学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王建军教授“教师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一课后,针对“反思性教学”的方法写下的一点感悟.首先介绍了有关“反思性教学”的含义和具体过程,然后通过具体实例,展现了应用“反思性教学”方法进行反思的具体过程,从中体现“反思性教学”的优点.本文目的是为教师在反思教学过程提供参考方法.
教学反思与感悟 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有效学习;竞争合作;主动愉悦;“一带多,多带多”;树型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自从进入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以来,我先后接受了一系列的学习与培训,从中汲取经验,快速成长。受益最深的是学校的“有效课堂,有效学习”教研活动的开展,从中我真正体会到“竞争合作,主动愉悦”教学法的神奇与魅力,整个课堂变的灵动起来,学生变的主动,老师变的轻松,一切是那么的和谐与自然。
首先,听取领导建议,将“做学做”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记得刚来学校上的第一节课,我想把所学知识最大限度的灌输给学生,整个课堂以我讲为主,学生相对被动。学校领导、专家听后提出信息课堂应该是在任务驱动前提下“做学做”的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一是,老师给出任务;二是,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三是,学生讲解,学生补充纠正,老师最后总结;四是,学生巩固提高练习。有了这一思路,我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反复尝试运用,效果立竿见影,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活了起来,而我则是从中解放出来,站在了新的高度上统领课堂。
其次,主动听课,努力实践,将学校“竞争合作,主动愉悦”教学法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利用闲余时间积极听课,我们信息组的每一节新课我都会去听,在听课过程中,不仅加深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深刻领悟教学法的意义所在。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注重的是上机实践能力、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好的教学法能让每一位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去,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新知识,享受着帮助别人的快乐和一起讨论攻克难题的成就感。初一的学生因小学差异,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一问题,“竞争合作,主动愉悦”教学法最能发挥作用,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电脑水平高的学生会很快解决问题,他们完全可以替代老师给学生讲解演示操作过程,另外在随后的巩固提高练习环节,他们可以下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了老师一人不能多用的问题。
最后,“一带多,多带多”的“树型”合作模式让信息技术课变的高效。在上课的实践过程中,开始我采用的是每一组先做完的当老师帮助本组学生,后来发现这样不够高效,每组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并且组别间的水平也有差异。后来我不断尝试改进,打破组的限制,“一带多,多带多”的“树形”合作模式出炉。实施过程如下:第一位学生做完,由我检查无误后,他升级为老师,跟我充当一样的角色,这样教学由刚才的一对一(即1位老师带1名学生),变成二对二(即2位老师带2名学生),经过检查无误的2名学生同样升级为老师,变成四对四(即4位老师带4位学生),八对八(8位老师带8名学生),十六对十六(16位老师带16名学生),三十二对三十二(32位老师带32名学生)……依次类推。这样下来即使考虑到有快有慢的问题,相当于原来的1位学生帮了5位同学,由原来的1人帮一组(12—13人),效率提高了一倍多。另外,这一模式还会一个好处,就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老师”,也可以升级为别人的老师,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得到真实的帮助与“老师”角色的愉快体验。
对照模式图,具体解释如下,把每位学生编号A1,B1,B2……
第一轮:老师——A1
第二轮:老师——B1A1——B2
第三轮:老师——C1,A1——C2,B1——C3,B2——C4
第四轮:老师——D1,A1——D2,B1——D3,B2——D4,C1——D5,C2——D6,C3——D7,C4——D8
第五轮:老师——E1,A1——E2,B1——E3,B2——E4,C1——E5,C2——E6,C3——E7,C4——E8,D1——E9,D2——E10,D3——E11,D4——E12,D5——E13,D6——E14,D7——E15,D8——E16
第六轮:老师——F1,A1——F2,B1——F3,B2——F4,C1——F5,C2——F6,C3——F7,C4——F8,D1——F9,D2——F10,D3——F11,D4——F12,D5——F13,D6——F14,D7——F15,D8——F16,E1——F17,E2——F18,E3——F19,E4——F20,E5——F21,E6——F22,E7——F23,E8——F24,E9——F25,E10——F26,E11——F27,E12——F28,E13——F29,E14——F30,E15——F31,E16——F32
……
《比一比》教学反思 篇4
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拍球游戏引入,并在比赛中引出怎样判断那组获胜这一问题,一起学生的思考。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学习中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对前两种比赛的方法分别用个人成绩和几个人的总成绩进行胜负的比较。由于老师的同情失败队伍,加入第二次拍球比总数时失败一方的队伍,造成输赢之势易也的争论局面,引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在争论中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拍球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二、概念的建构认知。
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比一比》教学反思 篇5
1、借助课本插图,明确比什么。
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树下的黄牛、花猫可以从哪一方面进行比较?桌上的桃子和杏子可以怎么比较?再来看看苹果和枣,鸭子和小鸟,又是分别从哪一方面进行比较的?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图上的事物可以比较大小、比较多少。“多少又是怎么进行比较的呢?”引出量词“群”、“堆”,结合图片理解“群”、“堆”的内涵。
2、赛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韵文是非常有意思的,虽然只有四句话,但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量词,所以朗读指导必须到位。为了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我鼓励学生:“我们也可以比一比,比什么呢?比一比,谁读得准确,记得牢?”学生一听要比赛,个个卯足了劲,“怎么比?”有的说跟同桌比,有的说小组比,有的说男女生比,采取孩子们的意见,在相互比较中学生熟读韵文,记住了“个、头、只、群、堆”等量词。
3、出示量词歌,巩固延伸。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又为学生补充了量词歌,增加学生对量词的感性认识: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比一比》教学记录与反思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的长短、大小、多少。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知物体的长短、大小、多少,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幻灯片
师:哇!好美的一幅图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呀?
生1:我好象来到了魔幻世界。
生2:那里有一棵奇怪的大树,树上长满了萝卜。
生3:另一棵树上长着一个飞机头,好奇怪哦。
生4:在树上一座房子是那个小男孩的家,他还有一个天文望眼镜,可以看天空的。
生5:我还看到了字宝宝。
师:你能大声读出这些字宝宝吗?
生5:《比一比》,设计制作:黄丽坤。
师:真棒!刚刚有小朋友说他好象来到魔幻世界,对了,今天我们要去魔幻世界冒冒险,准备好跟老师一起去了吗?
全班齐声说:准备好了。
师:那就让我们走吧。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大和小
(1)、点击出现卡通动物皮卡丘
让我们看看,皮卡丘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好朋友?
(2)、指名回答问题。(来了一只大象和一只小狗)
(3)、模仿大象是怎么走路的?小狗是怎么叫的?
(4)、现在大象和小狗想请小朋友当当评委,比比谁大谁小?
(5)、指名说。(要求学生能完整的说出谁大谁小)
师:老师请你来说一说,谁大谁小?
生:大象大,小狗小。
师:(引导)大象比……大,小狗比……小?
生:大象比小狗大,小狗比大象小。
(6)、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谁能给下面的句子添上合适的词呢?
大象比小狗( 大 ) 小狗比大象( 小 )
(7)全班齐读句子。
2、比较多少
(1)过渡
师:大象为了谢谢大家的帮忙,特意摘了许多的水果,快看看都有哪写水果啊?
生:有西瓜和香蕉。
师:哇,这么多的水果,我们要先分好了水果再来吃好吗?
生:好。
(2)数一数
师:现在请你们先数数西瓜有几个,香蕉有几个?
生:西瓜有6个。
师:我们一边数着,一边把西瓜摘下来好吗?
生:好,1、2、3、4……
师:那么香蕉又有几个呢?我们把香蕉也摘下来。
生:4个,1、2、3、4。
(西瓜和香蕉排列整齐后对比谁多谁少)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生:西瓜比香蕉多。
生:香蕉比西瓜少。
(4)吃水果奖励自己
师:现在我们可以张大嘴巴把大象送给我们的水果都吃下去了。
生:啊……(全班快乐的张大了嘴巴)
3、比较长短
(1)过渡
师:吃完了水果,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坐火车,想去的小朋友可要做好了。(全班马上坐直了)但是啊,你且先读会屏幕上的.小小儿歌先?br>生:小火车,开进来,一开开到你这来。
呜呜呜,开来了二辆火车。
(2)比一比
说说哪辆火车长哪辆火车短?
指名说。
(4)真棒!敲敲大鼓表扬自己!
4、智力大比拼,谁是聪明小博士!(综合题)
(1)、过渡:现在我们要坐上火车出发了,去巧克力冰淇淋城堡,但是我们的火车要过三关才能到达,请看第一关。
(2)比一比下面哪种动物最大,哪种动物最小?
小狗、小鸭、大象
小狗比小鸭(大) 小鸭比小狗(小) 大象比小狗(大)
(3)、找出最多的草莓画上√,最少的画χ,一样多的画ο。
(4)找出最长的火车画√,最短的χ,一样长的画ο。
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7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平凡生活中感受至真至纯的亲情;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和瞬间的特写镜头展示亲情。
【教学难点】运用细节描写方法对人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体现真挚的情感。
【教法与学法】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亲情导入
师:同学们, 假如今天就是你的生日, 请你设想一下, 这个生日会怎么过呢?
生:妈妈会为我买来蛋糕, 做上一大桌好吃的。
…………
师:是的, 每当我们的生日, 父母总会买来蛋糕, 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 为我们庆祝, 满足我们若干个小小的愿望。我们也许一直都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切。可是, 你是否想过, 这一天曾经是母亲的受难日?你是否因为母亲所承受的痛苦而对她说过一声“谢谢”。
生:很惭愧, 从未有过。
师:父母的爱就是如此平凡。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条河流。那么, 父母就是生命的发源地。他们静静地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一路陪伴我们穿过礁石, 越过险滩, 直到他们最后枯竭。可是, 这条河流却常常给我们以平静的感觉, 这河流底下的世界到底有多深?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 也走进父母生命的河流, 去探求其中的欢歌与泪水…… (板书:静水深流。)
(设计意图:以生日话题导出主题, 平淡却又真实, 先“隐藏”意图, 让学生明白平凡的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 为下一个板块作铺垫, 在此基础上把生命比作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 给学生展示子女与父母这两条生命之流的轨迹, 从而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二、探寻生命源头
师:民间有句老话“儿奔生, 娘奔死”。为了我们的降生, 母亲将承受怎样的痛苦与危险呢?下面, 请看一组剖腹产的图片。 (出示幻灯片) 此刻, 你的心情如何呢?
生:惊讶, 母亲竟然忍受了如此的痛苦生下了我, 她付出太多!
…………
师:我也是做了剖腹产手术才生下我儿子的, 这是我写给他的一首小诗 (师朗读诗歌《世界上最爱你, 我的宝贝》) 。这是一个母亲的真实感受。那么, 你呢?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 以“我的生日, 妈妈, 那是您的受难日……”开头, 说出此刻你的内心感受。然后小组推荐, 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交流。)
…………
(设计意图:音乐与图片唤醒了学生内心最柔弱的部分, 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学生被图片震撼的同时, 教师的下水诗歌又是一次对学生灵魂的洗礼, 于是, 学生就会自然道出对母爱的真实理解, 体现了作文课的“语文味”。)
师:人们常说:“母爱似水, 父爱如山。”父亲和母亲, 就像大地上的长江与黄河, 是我们生命中的动脉和静脉。他们的肩上担着自己的苦楚, 担着我们的生命。
三、捕捉亲情点滴
师:在这些幸福的细节之中, 我们一天天长大,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然后, 请说出哪一幅图片中的哪一个细节最让你感动, 为什么? (学生观看一组体现父爱母爱的图片。)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母亲背起残疾女儿的那张图片, 腰背弯曲的母亲奋力背起瘫痪的女儿, 她很小心, 生怕把女儿摔了, 在她的心目中女儿就是整个世界。
…………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地震后的废墟里跪寻女儿的悲痛父亲那张图片。这是一个地震中许多父亲的一个缩影。骨肉之亲, 感天动地!
师:汶川地震后, 一位英籍华人写了一首诗《路茫茫》, 我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想听你唱山歌, 多想看你读书忙;多想骂你睡懒觉, 多想让你背爹娘。为何回家多艰险?为何天地变荒唐?只要再喊一声爸, 老爹此生无愿望。很多父亲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父爱, 什么才是最平凡的英雄父亲。那么, 我们该如何运用我们的文字, 来表达这世界上至真至纯的爱呢?
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历来被誉为描写父爱之经典, 接下来就让我们齐读望父买橘的片段, 小组合作探究:这个片段中, 作者是如何展示至真父爱, 并思索父亲的爱为何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生齐读《背影》片段。)
生:我认为朱自清先生在望父买橘这个片段中, 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很出色, 如“攀、缩、微倾”, 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步履蹒跚, 却满含深爱的父亲形象。
…………
师:同学们, 感谢你们用睿智的头脑、充满爱的心灵, 再次重温经典, 你们的答案就代表着你们对爱的理解, 小结一下细节描写技巧:
真实:细致观察, 尊重客观实际;
典型:精心剪裁, 凸显人物个性;
生动:精雕细刻, 留下传神片段。
(设计意图: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 交流各自的困惑并进行讨论。学生在写讨论笔记的同时, 把研讨中有代表性和有难度的问题拿出来, 全班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适时引导点拨。学生先质疑, 再合作探究,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在这一过程中使写作技巧一步步清晰。)
师:接下来, 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如果要你续写下面这两个片段, 来表现真挚的父爱或母爱, 你会对人物进行哪些具体的描写?
片段一:那个秋风萧瑟的傍晚, 看到同学们都拿着高分的试卷跑回家时, 我失落地看着自己手中那近乎不及格的试卷, 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似。我拖着颤抖着的身体回到家, 脑海中妈妈那期待的目光刺痛了我的心, 妈妈对我是满怀期待, 可我却考出这样的成绩来, 怎么对得起妈妈呢?想着, 泪水悄无声息地划过我的脸颊, 推开门, 妈妈……
片段二:七八岁的一天, 爸爸骑着摩托车带我去外婆家。在一个转弯角, 刹车突然失灵了。在车子摔倒的瞬间, 爸爸……
(每组讨论推荐出写得最好的一篇在全班展示, 但小组要说明推荐的理由。展示后要进行评价, 评价的标准是:①是否捕捉最典型的亲情细节, 描写是否生动;②是否运用多种描写相结合, 运用哪几种描写;③是否抒写内心的感动。采取作者自评、小组评、其他同学评、老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评价作文的用意有以下几点:其一, 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 提高分享与合作、借鉴与学习的能力。其二, 教师对每篇例文的点评, 扣住本课教学目标, 做到重点突出, 使学生学有收获。最后, 营造一种民主合作的氛围,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四、且行且思且惜
师:请同学们观看影片《美丽人生》片段。儿子小约书亚从铁箱子里爬了出来, 高兴地投进妈妈的怀抱举起双手说“:我们赢了!”父亲圭多却为了自己心爱的人死去了, 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刻依旧幸福和快乐, 因为他把爱永久的植入儿子心田。 (播放背景音乐) 看着日渐老去的父母, 我亲爱的同学们, 你最想对父母说什么呢?请思考半分钟, 然后用一两句深情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生:昨天, 看着奶奶哆嗦着手吃饭, 我站在她的身后, 摩挲着她的满头白发, 捏捏她瘦削的肩膀。我在想, 父亲、母亲也会有这样一天, 我舍不得你们就这样老去啊。
…………
师:同学们, 老师为你们骄傲, 因为我看到, 你们长大了。养儿方知父母苦, 面对日渐衰老的父母, 我真想握住他们的手, 对他们说:“爸爸妈妈, 真想下辈子给你们做一回父亲、母亲。让我也尝尝你们的艰辛, 让我也像你们爱我一样爱你们;让我天天做好饭好菜给你们吃;让我保护你们, 谁也甭想欺负你们。”但是, 我知道, 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珍惜父母的每一份牵挂, 珍惜父母在世的每一天, 珍惜父母赋予我们的宝贵生命。 (小结:静, 就是挚爱的完满;水, 就是生命的本源;流, 就是挚爱的体现;深, 就是生命的蕴集。)
师:同学们, 今天, 我们徜徉在父母生命的河流中, 我们用真情去体悟真情, 用真情去写我真心。你说出的和写下的这些文字, 无论是长还是短, 我相信, 那都是你最真心的话。把它们连起来, 稍加修改, 我相信, 那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晚上回去, 读给爸爸妈妈听, 好吗?我希望, 在你们爸爸妈妈生日那天, 也为他们送上蛋糕, 点燃蜡烛, 对他们说一声“:生日快乐!谢谢你们, 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本节课教学实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学生活动充分, 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 课堂参与度高。)
【反思】
记得北大教授曹文轩曾说过:“中国的教育纬度中缺少一个重要的纬度, 就是情感纬度。”刚踏上工作岗位时, 一位老教师也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真正的作文是不教技巧的。”所以, 我才设计了这样一节课。
一、情景相融, 把握生命中的美好
以水为喻, 通过“探寻生命源头———捕捉亲情点滴———且行且思且珍惜”三个环节, 把触发学生去感悟亲情和学习作文的细节描写技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节课教学力求重点鲜明, 有所突破。从学生脸上流淌的泪水及笔下深情的文字中, 我们可以看出启发性的课堂才是作文教学的正途, 德育、阅读、写作三结合的语文课才是最有实效的语文课。
二、作文教学需循序渐进, 环环相扣
结束授课后, 个人觉得如果在细节描写技巧的归纳上, 对“写真:选身边事, 抒心中情;写实:抓动情点, 以小见大;写细:鲜活细节, 凸显人物”再进行扩展, 对修辞、句式、语言诗意化等知识进一步点拨, 我想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来说, 会更有帮助。
《比一比》教学案例 篇8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六册第69~72页。
【教学概念】
1.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已经大量使用统计图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统计图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统计教学不要把重点放在制作统计图表的技能上,而应该放在分析数据、解释数据的意义上,放在根据数据作出必要的推断上,,哪怕是简单的推断,也会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
2.重在问题解决,不拘泥于一般公式。按照教材意图出示“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让学生在解题中自觉地掌握“总分数”与“总数量”的对应关系,并渗透估算思想,让学生知道几个数的平均数总是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3.提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具体数据进行观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是统计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小学教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在小学里分层次学习求平均数,即“算术平均数”,到高年级则要求根据收集的数据,求比较复杂的平均数,即“加权平均数”。因此,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课题。充分发挥例题的功能,让学生通过对信息材料的观察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通过对立体以结果的观察比较、体会平均数的含义,知道通过平均数可以了解事物的个体在整体中的地位以及事物的整体水平,初步了解平均数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裁判奖牌等。
生:自己喜欢的图案,数学书。
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懂统计图
同学们,以前玩过投篮游戏吗?你的水平怎么样啊?
(投得多的……真不错,是个投篮小高手;投得少的……不要紧,多多练习就会越投越准的;投篮时要讲究技巧的。)
活动二:奖牌给哪组
附属小学三(2)班的同学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当裁判,帮他们评一评每场比赛奖牌该给哪个组?(贴:课题)你们能不能做个公平、公正的小裁判啊?
当好小裁判可要听清两点要求:同桌合作从中任选一场来评;评的时候看谁观察得仔细,办法想得好,理由说得充分。我们还要给优秀的小裁判员发奖牌。
同桌讨论,师巡视、指导。
反馈:哪一桌小裁判评的是第一场的?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方法?
小结:评出冠军组是第一小组。
反馈:哪一桌小裁判评分是第二场的?
相机点拨:两组的人数不等是这一场的特殊情况,那我们还以总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公不公平?那怎么样评判才公平?请同学们大胆地发表意见……
(出示: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出:像刚才这种移多补少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把小组里每人投中的个数先合起来再平均分给每个人,最后看平均每人投中几个球。
(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算出来。)
有会算的吗?会的在草稿本上试一试;有困难的可以打开书看71页,看懂算式意思的跟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谁来说说怎么算?(师版书)
相机点拨:列综合算式时小括号不能丢掉。除以几表示什么意思?得到的是什么?平均每人投中几个也就是这个小组投中的平均数。用总数除以人数就得到了小组投中的平均数。另一个小组投中的平均数也就是几个。
小结:我们用计算和移动的方法得出了平均数,又根据平均数的多少公正地评出了第二场的冠军是第二组。
活动三:练一练
1.说出下面4道题要先求出什么?怎样列式?
(1)菜场运来3筐青菜,分别重80千克、85千克、75千克,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2)小明、淘气、笑笑三人的身高分别是130厘米、140厘米、15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3)淘气在期末考试时,语文得了92分、数学得了98分、英语得了95分、自然得了75分,他4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4)商店5天卖出的彩电分别是135台、150台、143台、121台、146台,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台?
2.这儿有一张小选手参加“新苗杯”校园小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你能先估一估他们三位的平均得分大约是多少分吗?
你是怎么估算出来的,跟同桌交流一下。估得到底准不准确,请你算一算,填在书上73页的第一题。
(集体订正。)
活动四:动手操作
第一次,教师要每个学生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两份(学生动手操作)。接着教师又要同桌的两个学生互相交换其中的一个绳子。
第二次,要学生动手平分两根长短不同的绳子(学生继续操作,先把两根绳子打个结连成一根,然后对折平分。)
操作活动以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不计较接头的情况下进行比较:连接成的绳子与原来两根绳子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要平分两根长短不同的绳子就必须先得到它的长度之和。要求平均数,必须先求出要均分的几个数的总和,这是求平均数問题的解题关键。
活动五:说一说
1.在生活中,有很多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老师就收集到一条:我从大家的体检表上了解到我们班每个同学的身高,还知道了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131厘米。那是不是就是说每个同学的身高都正好是131厘米呢?你们知道这个平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有的同学身高比平均身高要高,有的比平均身高矮,还有的跟平均身高一样,其实平均身高反映出的是全班身高的一种平均水平。
2.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说说看
全课总结: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还有很多很多,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把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同学们想不想课后再去找一找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信息?写一篇数学日记,下节数学课上我们再好好交流。
【教学反思】
一、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经历平均数知识的整个构建过程
通过争当公平公正小裁判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在评判人数相等与人数不等的两场投篮比赛中,发现问题、引起思维冲突。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他们在讨论中自然地将平均数的意义不断引向深入,亲历在对比人数相等的情况和总数不等的情况下需要求平均数才能公平地作出评判的过程,把认识平均数与解决颁奖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淡化单纯学习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二、选择的学习内容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和社会生活中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如:比较两组同学的投篮水平,了解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了解比赛当中评委们打分后算出的平均分,还有月平均气温、家庭月平均消费等等,使学生加深了对平均数意义和作用的理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师注重角色转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给每场比赛的冠军队颁奖的全过程中,教师真正把“裁判的角色还给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积极思考、反复讨论、大胆争辩,允许“一个问题有多种声音”。通过师生互动式的交流、探讨达成共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新理念。
《比一比看谁想的多》的教学反思 篇9
《比一比看谁想的多》是这个星期给一年级孩子心理课的课题。今天在一年级二班是第一次课,我之前的课时安排是一节课,设计的内容是“五指想象操”“露一手——添画”“七嘴八舌”“我画我们的家”。
今天的课堂有所不同,因为之前有答应孩子说后面的课堂要让孩子们看一看关于年的故事,所以一上课孩子们就沉浸在年的故事当中,不是那么容易收回来的。于是我“将计就计”顺藤摸瓜就以此为导入,让孩子们描述他们脑海中年的样子,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大家都知道它不存在,而引出大家丰富的想象力。孩子们说完很难有定力听别的孩子描述,随后我拿出本节课的道具“不同的三片叶子”,本来是设计让孩子观察,打比方的,但是当时想到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已经有很多这样的训练了,孩子们词汇有限,估计能想到也说不出来,他们能描述的就是眼前的事物。于是我让孩子们给叶子取名字。在中间我穿插了一个奖励机制:分组,奖励。获得奖章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品,回答问题超过三个的同学也可以获得奖品。有个人有团体奖励机制。实验证明效果不错。我发现孩子们起的名字还是各式各样,千奇百怪,有依据大小的,有依据色彩的,但是孩子们还是无法摆脱眼前实物特点的限制,我就做了一个示范:根据我邻居家孩子的名字给他们起了三个名字。之后孩子们的想象范围拓宽了一些“青衣战士”“老太婆”的都出来了。为了激发孩子更大胆的想象,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小伙伴:播放种太阳的flash,孩子们之前就在课外阅读里头看到这篇文章,于是跟着唱了起来,歌曲播放完了也就接近下课的时间了。我留下了两个问题让孩子去思考“小朋友种下了什么?都用来干什么了?”“如果是你们种,你们会种什么呢?”
这节课很多环节都是“临时”改设的,所以评价语言欠佳,而且细节的处理上还不够,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安静学生的关注和调动,下次课一定多加注意。
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数学)白纸、笔人手一份;测量用的木棍、绳子与保健老师联系,告知活动的意图,获得配合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
(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
(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初中数学减负增效的感悟反思 篇11
【关键词】反思 初中数学 减负增效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习题教学为什么要进行解后反思了。事实上,课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习题讲评中的题后反思是初中数学减负增效的有效手段,也应该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究。
一、力求一题多解,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例题:已知函数y=(3-k)x-2k+18是一次函数,求k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考查一次函数的定义,y=kx+b中k≠0。
一变:k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3-k)x-2k+18的图象经过原点。
设计意图:考查点与图象、点的坐标与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象过原点等价于 x =0, y=0满足y=(3-k)x-2k+18。
二变:k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3-k)x-2k+18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设计意图: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问题,并能将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表示交点的纵坐标,即-2k+18(一般式中的b)大于0。
三变:当k为何值时, 一次函数y=(3-k)x-2k+18的y随x的增大而减小(或点(a,b)(m,n)均在一次函数y=(3-k)x-2k+18的图象上,且a
设计意图: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
四变:当k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3-k)x-2k+18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设计意图:学习一次函数的最重要方法是数形结合。结合图象,将问题转化为解关于k的不等式组。
五变:当k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3-k)x-2k+18图象平行于直线y=-x。
设计意图:考查决定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因素,这里只涉及简单的情形,两条直线平行等价于3-k=-1(即一般式中的k相等)。
六变:直线y1=(3-k)x-2k+18与直线y2=2x+12交于点P(-1,a).
(1)求k的值;
(2)当x为何值时,y1>y2;
(3)求直线y1=(3-k)x-2k+18、直线y2=2x+12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1)交点的意义:点P(-1,a)同时满足y1=(3-k)x-2k+18与直线y2=2x+12,从而求得a,k;(2)解决第二问时有多种方法:解不等式,数形结合;(3)第三问需要借助图象明确所求的图形,弄清点的坐标与线段长的关系(这是学生的易错点,补充强化练习:如果直线y=-2x+k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9,求k的值)。
一题多变教学收获反思:
1.在本节课中,通过对一次函数y=(3-k)x-2k+18的多角度变式,将转化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含而不露地加以应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均得以发展。
2.“一题多变”教学容易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3.长期受教师的影响,学生也会逐渐养成对题目进行变式的习惯,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我给学生提供的一道题目是:在△ABC中,∠A=70°,BP、CP分别平分∠ABC、∠ACB.求∠BPC的度数.
本题应用角平分线的意义、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整体的思想容易求得。可喜的是,一部分学生做完后试着将其变式,呈现了下面的题目:
(1)∠BPC是否只与∠A有关系?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式?
(2)如果BP、CP分别平分△ABC的一个内角和一个外角,∠BPC与∠A的关系又如何?
(3)如果BP、CP分别平分△ABC的两个外角呢?
只有我们教的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的欲望与能力,我们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
二、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学生通常会在考试中出现知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当、当而不精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从此切入,进行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某次考试结束后用多媒体展示某些同学的试卷进行典型的错误剖析,之后进行反思总结:(1)该同学的卷面出现哪些方面的错误?(2)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哪些?(3)怎样克服这些错误?同学们各抒己见,针对各种“病因”开出了有效的“方子”。实践证明,这样的习题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对这样的错误剖析印象深刻,下次碰到类似的题目时的准确率、答题速度以及规范表达这三个方面都将会有极大地提高。
三、在探究规律方面反思
对每个问题都要寻根问底,能否得到一般性的结果?是否有规律性的发现?尤其在解决无机推断题和有机推断题这两种题型的时候,要储备哪些知识、规律、特殊的反应现象、特征?归纳做推断题通常有哪些方法?如何快速有效地寻找题目中的题眼突破口?对于某些题能否形成独到的见解?在“互教互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点滴的新的发现?……这一切都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兴趣。长期地积累,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个性特征的形成,并增加知识的存储量,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在情感体验处反思
因为整个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他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课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地培养。
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就指出:反思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总之,解题后引导学生不断地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对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方法、规律进行不断地思考并做出新的判断,让学生体会解题带来的乐趣,享受探究带来的成就感。长此以往,要使学生真正轻松地学习数学,教师应精心备课,把握好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积极探究的习惯,从而切实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
【参考文献】
[1] 何本南. 对浙教版七年级数学实验教材的认识与建议[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06).
[2] 曹嘉兴. 浙教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的使用与建议[J].上海中学数学,2009(05).
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12
一、解决实际问题, 感知规律
【片段一】
师:同学们, 再过几天学校就要开运动会了, 张老师打算给运动员们买服装,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信息:夹克衫65元, 裤子45元, 短袖衫32元, 短裤28元, 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 根据这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花多少钱?
师:请大家列综合算式并解答。
生 (汇报) : (1) (65+45) ×5 (2) 65×5+45×5。
【反思】教师在教学时, 往往会直接提供两种算式, 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并发现相等, 然后再总结出规律。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脱离实际意义, 只关注算式的外在形式。
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前, 已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多次接触过本规律, 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片段一中, 教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挖掘与乘法分配律密切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设计了给运动员买夹克衫和裤子的情境, 让学生用非常熟悉的两种方法来解决, 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产生亲切感, 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 从而为规律的发现和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联系实际问题, 认识规律
【片段二】
师:能说说第一种算法你是怎样想的吗?
生:先算一套衣服的钱, 再算5套衣服的钱。
师 (课件演示) :这个同学的想法是把一件夹克衫和一条裤子先搭配成一套, 有这样的5套, 所以把65和45先加起来, 再乘5, 就可以求出总价。
师:再看第二种算法, 你是怎样想的?
生:……
师:这位同学是把夹克衫和裤子分开来算, 先算5件夹克衫的钱, 再算5条裤子的钱, 然后合起来。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但结果都一样, 所以这两道算式可以写成一个等式。
师:“买3件短袖衫和3条短裤一共要付多少元?”你会算吗?
生:……
【反思】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释两种解题方法的意义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教师在教学时, 往往做不到与乘法分配律很好地结合, 致使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
如何让学生对两种方法意义的阐述有利于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呢?片段二中, 教师在让学生充分阐述算式意义的同时, 注重加强其与乘法分配律的联系:一种想法是把一件夹克衫和一条裤子先搭配成一套, 突出一个“配”;另一种方法是把夹克衫和裤子分开来算, 突出一个“分”。如此一来, 促进了算式意义与乘法分配律的有机融合, 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规律的基本结构和内涵。
三、借助实际问题, 抽象规律
【片段三】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 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两个问题, 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左边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乘一个数。
师:那右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两个加数分别去乘这个数, 再相加。
师:通过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算式, 我们发现, 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 就等于先把两个加数分别乘这个数, 再相加。
【反思】引导学生抽象规律, 往往是借助多个等式来进行的。这样, 学生抽象规律的基础就是算式形式上的共同点, 而不是算式的实际意义, 自然就造成了意义认识的缺失。
片段三是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的, 借助让学生找解题思路的共同点, 明确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的意义, 再通过让学生找不同思路的算式各自具有的特点, 从实际问题到数学算式, 抽象出规律。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乘法分配律与解决实际问题算式的意义关系非常密切, 而且可以借助算式的实际意义来理解分配律的内涵。
四、回归实际问题, 感悟规律
【片段四】
师:请看大屏幕, 这是一块长64米, 宽26米的菜地, 请用两种方法计算周长。
生 (汇报) : (1) (64+26) ×2 (2) 64×2+26×2。
师:这两种方法之间有联系吗?
生:运用乘法分配律就可以由一种方法想到另一种方法。
生:可以把第二种方法变成第一种方法然后再计算, 这样简便!
……
【反思】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往往比较注重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而忽视回归实际问题, 体会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从而让学生失去了进一步感悟规律、提升认识的机会。
片段四中, 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之后, 再回到实际生活问题, 学生就会带着数学的眼光感悟到通常所用的两种方法是有联系的, 而这种联系在结合实际意义的基础上会更清晰, 学生的认识会更深刻。同时, 学生会感受到乘法分配律可以帮助他们想到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利于他们选择简便的方法, 从中感受到分配律的价值, 做到自觉运用。
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13
【活动目标】
1.通过使用称来测量体重,感知数字大小与轻重的关系。
2.开动脑筋、团结合作,用“耍赖”的方式使自己获胜,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有过测量体重的经验,知道称的正确使用方法。
材料准备:音乐、PPT、体重秤、沙桶、玩具箱、沙包、书、积木和获胜者的奖牌等。
【活动过程】
一、课程导入
小朋友们上午好,谁能告诉我刚才你们贴的这些数字是代表什么意思?对是我们刚才测量的体重的数值。
小朋友们都会测量体重,也会读出称上的数字,我们一起来读出每个小朋友体重是多少千克?
那我想问一问你们每个人的体重是一样么?能告诉老师哪个小朋友最重么?读出相应的数字。最轻的是哪个?读出相应的数字。为什么说这个小朋友是最重的,而这个小朋友是最轻的呢?
教师总结:也就是数字越大就越重,数字越小就越轻。
二、幼儿尝试操作
1.每人选择一件物品放在称上称重(通过对比最初体重使幼儿感知负重,可以增加重量,在选择物品时选择较重的方法)。
小朋友都知道人的体重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增重的,要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又高又重,小朋友就要多运动,多吃有营养的食物,要营养均衡。但是要注意不要发展成肥胖哦!
现在这名小朋友是你们当中最重的,现在有什么办法能让你的重量超过他或者接近他的重量呢!
有点耍赖哦,但今天咱们玩的就是耍赖的游戏。
2.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物品,如果只允许你选择一件来使自己增重,你要选择什么物品?为什么?
有什么办法来比较几件物品哪个重一些,哪些轻一些?
(1)已有经验,积木比较重。
(2)大小,体积,多少。
教师选择几件物品,说明问题,请小朋友们过来试一试,认真的掂一掂。
告诉老师大的不一定沉,小的不一定轻,体积大的可能很轻,同样的容器,也可能不一样的重量哦,所以小朋友们,千万不要被表面迷惑哦。
那老师有个问题要问了,如果遇到两件物品的重量差不多,用什么测量工具能够告诉我们哪件物品轻一些,哪件物品重一些呢!对,就是称,称能告诉咱们更准确的重量。那么小朋友就可以分别拿着这两件物品到称上,称一称。数字大的说明所拿物品就重一些,数字小的说明所拿物品就轻一些。
3.老师今天给每组小朋友们都准备了称,从现在开始老师就领小朋友玩”耍赖”的游戏,给每个小朋友一次机会,让你的重量接近或者超过他的重量,你可以在老师准备的物品里面选择一件物品来使自己增重,在选择的过程当中,小朋友们可以挑一挑,拎一拎,然后到称上去称一称,把你称得得最大的数字写到前方白板上,当老师说停止的时候,你要告诉我你选择的是什么物品?(提醒幼儿每人选择一件物品)
好了,我们来看一下,上面是小朋友的真实体重,下面这一排是小朋友选择一件物品后的称重重量。
老师要找几个小朋友告诉我,你的真实体重是多少,拿了一件物品之后的重量是多少?拿的是什么物品?
是不是每个小朋友的重量都增加了呢!
咱们看看拿了一件物品后谁的重量最重?
你拿了什么物品使自己增重的?
你在选择的过程中是直接拿那件物品的么?
为什么选择这件物品?
那么我们也要像他学习,再选择物品时选择较重的,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称得得数字更大。
4.个人赛,选三件物品,本次比赛将在每组中选出最重的那1名小朋友参加终极决赛。(使幼儿感受到多件物品使自己更重,掌握耍赖的方法)
小朋友如果想让自己在称上的数字变得更大有什么办法呢!
刚才老师允许小朋友每人选择一件物品,接下来老师允许你们每人选择三件物品来使自己增重。这次比赛老师会在每组中选出最重的那一名小朋友,作为自己组终极比赛的参赛选手哦,比赛前老师给你们一个小提示,今天的比赛老师允许你们“耍赖”,想一想,如何让你选择的三件物品变得更重,这三件物品可以填充重物,也可以更换填充物哦。
请小朋友们准备好,开始行动。
老师准备了更多的物品供小朋友们选择。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否我们拿了三件物品后的重量,比拿了一件物品的重量增加了呢!
先找出每组负增长的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选择了三件物品后反而没有选择一件物品重了?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有什么办法能让你选择的物品变重呢!
找出每组最重的小朋友,让他们分享一下经验,教师总结,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为什么拿了两件,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既让你能拿得住,又最终使称上的数字变得更大。(件数不是重要的,选择的物品的重量才是重要的)
恭喜这三名小朋友,你们将作为自己组终极决赛的参赛选手。
5.接下来,到了我们的终极比赛环节(角逐“重王”)。
组员配合参赛选手选择多件物品或者人来帮助参赛选手增重。注意,所称的物品或者人一定都在称的上面,离开地面。请小朋友们准备好,开始行动。
看三组的数字大小,哪组数字最大?那今天谁是我们的“重王”?
请你们组分享一下成功经验吧!你们很会“耍赖”嘛!可以到前面还原一下刚才的场景么?
选择了较重的物品。
选择的每件物品里面都装有重物。
用背、提、挎、咬、抱、背、脚下放的方式,还借助了同伴帮忙使自己组最终获胜。
你们的办法可真多!你们是当之无愧的“重王”
有请“重王”小组到前方来,请给我们的“重王”鼓掌。
老师为胜利者戴上“重王”奖牌。(音乐:豪勇七蛟龙)祝贺你们!
三、还能怎么比(比合作精神)
1.(音乐:豪勇七蛟龙)(请获胜的冠军组站在比赛区域)这组小朋友动脑筋使用了各种方法,机智地获得了比赛的胜利。他们的成功离不开组员的共同努力。冠军们,拥抱一下你们的同伴吧!
2.今天的比赛,老师允许你们“耍赖”了,但“耍赖”只限于今天的活动,过期作废哦。以后在测量体重的时候可不能耍赖,这样才能得到真实正确的结果。
在活动结束之前,老师留给小朋友们一个小小的任务,那就是回家动脑筋思考一下,如果再给你一次比赛的机会,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超过“重王”呢!开动你的小脑筋,明天咱们一起再比一比。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中结束了本次活动,加深了孩子们对不同量测量工具的了解,虽然参与性很高,但对与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本次活动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在记录活动环节。因为平时的教学活动在这方面我没有细心指导,忽略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孩子们记录起来很困难。
【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推荐阅读:
《比一比》优秀教学反思10-14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片断与反思10-08
(比一比)教学设计09-29
1 《比一比》教学设计06-08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设计1006-02
比一比课例反思09-22
教师的培训心得感悟:一天比一天好08-27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学设计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