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伤认定的程序

2024-10-04

天津工伤认定的程序(共9篇)

天津工伤认定的程序 篇1

关于印发《天津市工伤认定工作操作规程》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1〕78号

天津市工伤认定工作操作规程

为规范工伤认定工作,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认定办法》及我市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本规程涉及工伤事故报告、申请、受理、调查、决定、送达、行政复议应诉、统计与信息、文书与档案等九个部分。

一、工伤事故报告

(一)事故报告

根据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职工受到事故伤害后,职工本人或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向用人单位报告(最迟下班前当事人或现场人员必须向单位报告),用人单位并应当在24小时内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报告。

(二)接报处理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记录备案事故经过,核查单位及所涉人员有关信息,对于发生死亡、同起事故三人(含)以上受到伤害或影响较大的事故,应及时到现场进行调查,属于区县管辖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还应立即向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报告。

二、申请

(三)申请时限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书面报经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同意,可适当延长申请时限。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四)申请流程

1.网上申报。用人单位登录工伤认定网上申报系统,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电子表格)后,向有管辖权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提交申报信息。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对用人单位提交的网上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申报时效、申请表内容填写规范以及管辖权明确的应及时确认“审核合格”,对不符合规定的应作出“审核不合格”确认,并说明理由。申报单位应按照审核意见修改后再次提交。

对个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暂不实行网上申报。

2.提交书面申请材料。用人单位对通过网上申报审核的工伤认定申请,应于通过审核后5日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明;医疗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书;职工受伤害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人事、劳动关系的证明。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明材料:

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

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其他相关证明;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相关部门的证明;

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提交公安交管部门、铁道等法律、法规授权部门的责任认定文件或人民法院判决书。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或其他有关证明;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民政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

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旧伤复发的确认文书。

个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应提交上述相应材料。

(五)延期申报

用人单位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提出申请的,应当在规定的申请时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力社保行政部提交《延期申报工伤认定申请表》(一式三份)。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是否同意延期申请的决定。

(六)指定管辖

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认为案件不属于本区县管辖时,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与有管辖权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协商,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受理。对工伤认定管辖存在争议协商不成的,由最先接到申请的区县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向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提出指定管辖申请。应当由外省市管辖的案件不便于协商移送的,应当向申请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七)回避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三、受理

(八)材料审核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属于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限内的,应当受理,作出受理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九)补正材料

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补正材料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5日,遇到特殊情况经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申请人未在15日内补正全部材料且未申请延长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可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申请人还可以再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四、调查

工伤认定案件应坚持书面审查和现场调查并重的原则,可以要求申请人补充必要的证据材料,并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十)书面审查

1.对事故伤害,重点审查事故时间、地点及受伤害原因;

2.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的暴力伤害,重点审查工作职责、是否存在扭打、互打情形和公安部门的证明;

3.对职业病,重点审查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书的真实性和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要求、格式以及职业接触史;

4.对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重点审查因公外出的手续和事故原因;

5.对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重点审查事故责任和上下班的时间、路线是否合理;

6.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重点审查发病时间、医疗机构初次接诊时间和死亡时间;

7.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重点审查见义勇为协会的有关证明和证书;

8.对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重点审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书和革命伤残军人证。

9.对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重点审查公安的证明、人民法院判决书。

(十一)现场调查

1.对下列情况,应进行现场调查:造成人员死亡的;同一事故造成三人(含)以上伤害的;事实不清的;对申报事实存在争议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现场调查的。

2.调查要求:调查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执行公务的证件。需要对被调查人作笔录的,应告知被调查人的权利、义务和提供虚假证词的后果。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查看无误后签字确认并按指纹,调查笔录格式由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统一规定。

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其他统筹地区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3.调查核实时,应履行下列义务:保守有关单位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为提供情况的有关人员保密。

4.调查的方式:根据工作需要,进入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依法查阅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并作出调查笔录;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调查核实工作的证据收集参照行政诉讼证据收集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职业病的工伤认定

对申请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确定为职业病的,不再进行工伤调查核实。如申请人提供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要求申请人重新提供。

(十三)伤与非伤的鉴定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对于难以区分伤与非伤的,应书面通知受伤害职工和用人单位进行伤与非伤鉴定。伤与非伤鉴定结论作为工伤认定的主要证据,鉴定期间工伤认定时限中止。

(十四)举证责任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向用人单位下达《工伤认定举证通知书》。用人单位应自收到举证通知书后之日起,15日内进行举证。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举证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取得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五、认定决定

(十五)工伤认定的范围

工伤认定的范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十五和十六条规定执行。

(十六)认定时限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十七)认定时限中止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十八)疑难案件的处理

对于工伤认定疑难案件,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可以提交市工伤认定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研究,并提交案例资料。办公室认为有必要提交会议研究的,应组织召开分析会。

六、送达

(十九)送达时限

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 20 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其他文书送达均按照本时限执行。

(二十)送达方式

可采取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并应制作送达回证,当事人收到相关文书后,应当填写送达回证并如期交回人力社保部门(见附件)。

对采取以上方式不能送达的,可以进行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邮寄送达地址确认:对于疑难或争议较大的案件,用人单位或职工及其近亲属拒绝配合的,在受理或调查时,可以首先确认送达地址(见附件)。

七、行政复议和应诉

(二十一)申请时限

对受理决定或认定决定不服的,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级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或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十二)应诉

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收到行政复议、诉讼答复、答辩通知后,应积极准备答复和应诉相关资料,按有关要求提交答复、答辩意见,同时向市工伤认定管理部门备案。涉及行政复议、诉讼的案件应及时在工作网上进行登记。

八、统计与信息

(二十三)统计

工伤认定按照月、半年和年进行统计。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于每月5日前报送上月报表,7月5日、1月5日报表时应同时报送半年和全年报表。报表格式按照国家人社部统一格式。

(二十四)信息管理

工伤认定工作实行全程信息系统管理,按照信息系统操作要求及时将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案件等相关信息录入系统。信息录入、修改实行权限管理和实名负责制,需修改有关信息的,需向市工伤认定部门上报情况,申请权限。

九、文书与档案

(二十五)文书类型

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延期申报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补正工伤认定申请材料通知书》、《工伤认定举证通知书》、《工伤认定决定时限中止通知书》、《工伤认定前伤与非伤鉴定通知书》、《认定工伤决定书》、《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和《送达通知书》等。文书样式,除《工伤认定办法》规定的以外,由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统一制定。

(二十六)档案保存

工伤认定的有关资料应一案一卷,专卷保存,按文书卷订制保管,及时转交档案部门管理,保管期限50 年。

劳动者工伤救济程序的优化 篇2

[关键词] 程序缺陷司法审查工伤认定重构

一、问题的提出——工伤救济程序的缺陷

2004年6月14日,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芦浦村的农民工舒伦存在某建筑工地上施工时,一脚踏空,从高高的脚手架上坠落,当场左肾破裂,失血性休克。

舒伦存的家人向承包该工地工程的建设公司提出了赔偿要求,而建设公司却玩起了“太极”。无奈之下,舒伦存向劳动部门提出了工伤认定请求,走上了法律之路。

2005年5月31日,宁波市劳动保障局认定舒伦存为工伤,当地司法鉴定所鉴定其为二级伤残。8月,用人单位不服,向宁波市政府提起行政复议。9月,行政复议决定维持工伤认定。

2006年2月,建设公司以宁波市劳动保障局的工伤认定“事实与法律依据不足”为由,将该局告到了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要求撤销工伤认定,同时要求法院认定舒伦存为非工伤,且对伤残鉴定结果提出异议,要求劳动部门重新鉴定。就在法院尚未对该行政案件进行判决时,劳动部门对舒伦存的伤残鉴定等级,从原来的二级伤残改成了三级伤残。无奈,舒伦存再次向省劳动保障厅申请伤残鉴定。

2006年3月24日,舒伦存的伤残鉴定被恢复为二级伤残。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个鉴定结果下来的前一天,舒伦存因尿毒症恶化离开了人世!

从整个法律程序来看,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只是后面进行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的一个必要前提。而且如果法院依据这个鉴定结果进行判决,用人单位不服的话还可以上诉,如果上诉被驳回,这场纠纷才可以真正进入劳动仲裁阶段。如果劳动仲裁裁决被双方接受,舒伦存可以很快获得赔偿,如果有一方不服,案件将进入民事诉讼阶段,接下来的将是一审、二审,最后才是执行。如果将所有的这些法律程序都走完需要多少时间?仅计算申请、起诉与受理裁判等期限,就达3年!

整个繁琐程序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工伤赔偿案件中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的性质和效力如何界定?

二、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纬度下——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审查标准

在工伤赔偿诉讼中如何界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的性质及效力,直接涉及到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问题,换言之也就是在工伤赔偿的民事诉讼中,法院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工伤认定的行政行为的审查的界限和标准在哪里。

1.司法权对行政权审查的界限

(1)司法权的审查应该限定于“法律上的争讼”

基于权力分工及权力属性的差异,决定了司法权不宜对所有争议进行审查,除了法律上特别承认的情况外,应该将其审查范围限定于“法律上的争讼”。进行司法审查,一般必须具备如下两个基本前提:①法主体之间的具体争诉必须是有关“法律利益”而非其它利益;②此类争诉必须是能通过法律的判断得以解决。因此,不具有具体内容的抽象的、假设的争论,以及非法律性质不适合于法院判断的学术性、知识能力方面的、宗教上的教义对立等,由于其欠缺“法律上的争讼”之要件,应当排除在司法审查的领域之外。

(2)司法权的审查应当尊重行政权的自由裁量行为

在现代法治社会,根据“依据法律的行政”、“行政的法律执行性”的原则,所有行政权力都必须被置于法的规制之下。但是,在行政国家的理念下,无论是为了适应各个国民的具体生活状况进行权利保障,还是为了全体国民的利益,都不能够避免的是,在以法律规定基准的同时,承认行政机关有广泛的裁量权。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制约作用被限定为对其行为的违法或者合法进行判断上。所以,行政机关完全从合乎目的的、政策性的视角作出的行政裁量行为,原则上不能允许法院进行审查。

2.司法权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审查标准

在宏观上对司法权界限的定位,仍无法确实的划定对行政行为审查的具体标准,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审查采取什么样的标准将显得尤为实际和重要。

(1)英美法系——法律的归法院,事实的归行政

在英美法系的司法审查中,法院对行政行为所涉及的法律与事实问题采用不同的审查态度。一般而言,法院对法律问题进行严格、全面审查,法院可以自己的判断代替行政机关的判断,对事实问题则进行较为宽松的审查,往往对行政机关的事实认定采取尊重态度。

(2)大陆法系——法院全面审查的原则

与英美法系国家将法律和事实进行区分并采用不同的审查态度相反,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并不对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的审查程度进行严格区分,而采用全面审查态度。大陆法系许多国家的行政诉讼不像英美法系司法审查那样有明确的证据标准,没有像英美法系那样建立一套完整的证据规则体系;甚至法院可以依职权对事实问题进行调查,主动收集证据,直接查明案件情况。

(3)它山之石——司法权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区别审查的原则

比较分析两种制度,我们觉得二者各有利弊,而我们进行制度建设时,就应当兼采所长。具體说来,即应建立对行政行为的审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二元化的审查标准。在对事实认定上,人民法院既不能全面否定行政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也不应不加审查的承认行政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而是根据对行政机关不同的要求和对公民权利保护的需要而对事实问题采用不同的审查标准,体现为不同层次的监督力度。对于专业性或技术性强的行政管理事项,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行政机关对事实的认定,因为在此方面,行政官员的认识能力更强。对于重大的行政行为,或对当事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行政行为,可以进行全面审查。”

三、工伤赔偿诉讼中工伤认定的证据学意义分析

探讨了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界限,以及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审查标准,在更具有操作性、实践性的层面上将面临如何理解和界定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证据在工伤案件中的审查和采信问题。

1.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民事诉讼证据的几种处理模式

综合我国司法实践及专家的观点,对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民事诉讼证据的处理存在以下几种方法:

(1)推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并直接采信为定案证据的方法

在民事诉讼中发现作为证据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论是否经行政审判庭审理裁决(除判决撤销或宣告违法除外)均认定其效力,迳行采信,直接作为定案之事实证据。

(2)全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后决定是否作为定案证据的方法

民事诉讼在审查当事人主张的权利或实施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同时,应当对作为证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合法的判定。

(3)中止民事诉讼,待有新的结论后再行认定的方法

在民事诉讼中,对涉及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的问题,先不忙下结论,而是中止民事诉讼,建议行政机关自行复查作出结论或指导另一方当事人另案提起行政诉讼,待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正确有结论后,再恢复民事诉讼。

(4)合并诉讼程序,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一并解决的方法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一般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在审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违法的同时,因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就该具体行政行为所引起的民事争议或就具体行政行为包含裁决的民事纠纷一并审理的诉讼制度。

正如本文案例所明示,在工伤救济程序中,法院(仲裁机构)对劳动保障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的审查采取的就是第三种模式,当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伤亡事故后,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事故是否属于工伤产生争议,需要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至于损害责任的承担则须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而且工伤的定性又直接决定着后者责任的分担。这种纠纷解决的模式会产生两个弊端:第一,容易造成伤亡劳动者权利救济的迟延。既然民事责任的承担以工伤认定为前提,则用人单位为了拖延时日往往会滥用行政诉权。第二,容易造成行政裁判与民事裁判的不协调。当行政审判人员与民事审判人员对于工伤的定性产生认识上的分歧时,就难免会出现在不同诉讼中作出相互矛盾的定性的尴尬情况,影响司法统一。

2.工伤认定在工伤救济程序中的证据审查规则

笔者认为,以上几种处理方式以及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民事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应当遵循民事证据审查的一般规则,这样不仅能协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还有助于平衡民事诉讼中公平、效率及司法成本达到最优。

2001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制度的日趋成熟。《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举证责任、举证期限、自认、免证事实、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证据交换、证人出庭作证、质证、非法证据的排除等内容设置了相应的规则。具体行政行为是由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的行为,但作为民事诉讼证据在民事案件中出现,它的性质只能是民事证据,对它的审查也只能按照民事证据的规则进行。

四、基于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对工伤认定程序的重构

工伤认定程序就目前的体制及存在的问题而言,说到底是工伤认定权的分配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工伤认定的程序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的工伤认定权应按职工是否参加工伤保险为标准,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勞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已参加工伤保险职工的工伤认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院负责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的工伤认定,并且这种工伤认定只在审理工伤待遇案件中附带进行审理,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对待,其科学性、公正性和效率性将更强。

在仲裁或诉讼环节,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对工伤认定的审查,建议参照我国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做法,直接由民事审判(劳动仲裁)人员在(劳动仲裁)民事诉讼中将工伤认定作为一种证据进行审查,认为其真实、合法、有效时,予以采信,否则不予采信,而直接按照法院查证的事实进行责任判定。这样既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诉累,缩短伤亡职工获得权利救济的时间,又可避免行政裁判与民事裁判的矛盾和冲突。

对未参保的劳动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院在审理工伤待遇案件中附带作出确认,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处理。这种程序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1.优化仲裁或诉讼程序,节约劳动者工伤救济成本

确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所受伤害是否应当认定为工伤,这是一个法律问题,法院(仲裁委员会)当然有权审查。通过这种程序设计,劳动者就可以不用经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和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的劳动关系确认程序,直接申请仲裁(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待遇,仲裁委员会(法院)在审理工伤待遇案件中就可对劳动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职工的受伤是否是工伤同时进行审理,在认定工伤后直接判决用人单位应支付的工伤待遇。同时,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为劳动者的受伤不是工伤,但按《民法通则》规定符合人身损害赔偿或其他赔偿请求权要件的,可行使释明权,要求职工变更诉讼请求,改按人身损害或其他民事请求权主张权利,职工变更诉讼请求的,法院即可直接判决被告赔偿。

2.实现工伤认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现行的工伤认定程序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先看劳动者的申请材料,再向用人单位做一份笔录,了解相关的事实,然后作出是否予以认定的决定,没有听取双方的意见,更没有给双方辩论的机会,使人们对其公正性产生怀疑,也难以保证结果准确。而在仲裁和诉讼中,审判人员要当面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并由双方进行辩论,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的基础上作出裁决,并且还有仲裁和一审、二审程序,相对来说准确性较高;同时,这种裁决是在双方当事人直接参与下,充分听取他们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与现行的工伤认定程序相比更具有公正性。

参考文献:

[1]李刚殷曹鸿涛:这场诉讼“马拉松”告诉了我们什么?工人日报,2006,9,2

[2]杨建顺:公共选择理论与司法权的界限.法学论坛,2003,3

[3]肖波李俊:论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审查.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3

[4]李晓斌:民事诉讼审查具体行政行为之我见.行政法学研究,1997,3

[5]江君清:工伤认定程序应进行重构.中国劳动,2006,10

天津工伤认定的程序 篇3

程序及相关文书》的通知

兵劳社险发〔2005〕13号(2005年8月17日)

各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进一步做好工伤认定工作,规范工伤认定工作程序,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工伤认定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7号)、《兵团工伤保险办法》(兵团令第2号),我局制定了《工伤认定工作程序及相关文书》,经我局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工伤认定工作程序及相关文书》

工伤认定工作程序及相关文书

一、工伤认定申请

(一)职工发生事故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本统筹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统筹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三)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附件1),并按《兵团工伤保险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提供相应的材料。

二、延长申请时限

当遇有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以及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申请者未能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应向所在统筹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延长申请时限,并填写《延长申请时限审批表》(附件2)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限不得超过30日。

三、材料补正和受理

(一)对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15 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者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并出具《工伤认定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附件3)。申请者按要求补正材料受有关部门工作进展影响的,应出具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二)申请者提供材料完整的(包括已按要求补正材料 的),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效内的,应当受理,并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通知书》(附件4)

(三)对不符合受理范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附件5),并明确写出不予受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名称、条款及具体内容。

四、调查核实

(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时,应有2名以上人员共同进行。

1、调查前应向被调查人告知调查人姓名、单位及调查事项。

2、询问被调查人时,应单独逐个地询问,并当场做《调查笔录》(附件6),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均应在《调查笔录》上签名。

3、若需要进行现场勘验的,应及时到现场进行勘验,并填写《现场勘验记录》(附件7),勘验人、记录人及其他在场有关人员均应在《现场勘验记录》上签名。

(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对申请者提供的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证明(鉴定)书,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业病诊断证明(鉴定)书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出具证据部门重新提供。

(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时,可以根据需要,委托其他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五、工伤认定会议讨论

组织召开工伤认定小组成员会议,对事故伤害调查情况进行讨论。参加事故调查人员应全面汇报调查情况,并提出意见,会议应提出认定工伤或不予认定工伤的初步意见,由工伤认定小组负责人签名后,报主管领导审签。

六、工伤认定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60日内(依法定程序处理劳动争议的时间不计算在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决定包括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和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认定,并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附件8),决定书必须写明认定工伤或不予认定工伤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名称、条款、政策依据。

七、工伤认定决定送达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工伤认定决定做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书》送达工伤申请人以及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送达时应填写《送达回执》(附件9),由接收人签名确认。对采取挂号邮寄或快递方式送达的,应将凭证留存。

八、《工伤证》核发

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的,由做出工伤认定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发《工伤证》,并根据医疗诊断情况,将伤害部位、职业病名称以及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与工伤有直接关联的伤病情况,记入《工伤证》。《工伤证》由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印制。

九、档案管理

申请工伤认定程序 篇4

(一)、工伤认定申请时间:

①、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职工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报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②、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工伤认定申请所需材料:

(1)、受害职工单位需提供的材料

①、工伤认定申请表;

②、伤者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③、劳动合同的原件和复印件,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其它材料;

④、受伤后的首次医疗诊断书(原件);

⑤、单位出具的详细的事故调查报告(含证人姓名、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 ⑥、因交通事故受到伤害的,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原件); ⑦、属死亡事故的,出具«医院死亡证明书»(原件)

(2)、职工本人需提供的材料:

①、工伤认定申请表;

②、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书、工作记录卡、工资表、考勤表、工作证、同事证明材料或从事本职工作的证明材料; ③、提供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④、提供用人单位法人姓名、联系电话;

⑤、提供受伤后的首次医疗诊断书(原件);

⑥、提供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⑦、提供有关的旁证证明材料:如受伤时在场的证人、证言(提供证人身份证复印件,书面材料需证人签字、按手印);

⑧、属交通事故的: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原件);

⑨、属死亡事故的:出具《医院死亡证明书》(原件)

(三)、受理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完整,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效内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并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

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四)、调查审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用人单位、医疗机构、有关部门及工会组织应当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对申请人提供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出具证据部门重新提供。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统筹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五)、做出行政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决定包括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和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

个人申请工伤认定程序 篇5

2、员工和用人单位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

3、《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

4、员工本人身份证和工作证(或工卡)

5、员工或用人单位伤(亡)事故情况材料(如实叙述事故发生经过)

6、有关旁证材料(如目击证人书面证明材料现场记录、照片、口供记录等)

7、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常住地址证明材料等(属交通事故的)

8、工伤认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天津工伤认定的程序 篇6

关键词:征地补偿款 分配方案 程序 村民资格认定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87-02

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涉及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农村的不和谐和社会的不稳定,从而引发上访和诉讼。纵观近年来因征地款分配而引起的上访和诉讼情况看,大部分村组的土地款分配方案从制定程序到拟定的实质性条款,大多表现出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我行我素等混乱现象,造成有征地款的地方就有上访或者诉讼,甚至发生暴力伤人事件。尽管村(居)委会和村(居)民小组本着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照顾大多数人利益的主观心态,努力将分配方案做到尽善尽美,但往往还是“不得人心”,各种猜测、疑虑、嫉恨甚至“置人死地而后快”等不和谐因素,严重干扰着干群关系。究其原因在于分配方案的制定程序不规范、拟定的条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甚至违法、“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相悖等,致使上访直至诉讼的情况累累发生。鉴于此,笔者将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有关规定,对农村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的制订程序及其认定标准作一浅显的探讨。

一、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的制定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涉农解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此规定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有权实施分配的主体是村(居)委会或者村(居)小组,即法定的集体经济组织;二是参与分配的对象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村(居)民;三是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如何分配。实践中,当土地补偿费到帐后,依据土地的权属关系,土地权人有权决定土地补偿费分与不分、分多少、参与分配的对象等以及如何认定村民资格等问题。如果决定“不予分配”或者“予以分配”,只需召开村(居)民代表大会或者村(居)民大会讨论通过并予以公示即可。但因农村问题复杂、涉及因素多,真正依照法定程序形成有效的分配方案确实很难。可以说,大多数村(居)委会或者村(居)小组出台的土地补偿费分配方案,都与《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相违背。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提请召集会议讨论分配方案的主体与法律规定的提请主体不符,所蕴酿的分配方案很难获得通过。在农村自治组织中,凡属需要以会议形式决定的事项,往往都由书记一人召集支委会或者党员大会蕴酿,村(居)小组则由小组长召集党员、户长、小组自选代表讨论,因参会资格缺失,加之人多嘴杂、家族氛围浓厚,讨论形成的方案难以服众。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村(居)委会是基层自治组织,对于涉及村(居)民利益的事项应由村(居)委会主任提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由村(居)两委委员及各小组长列席,支委会行使监督指导职责;如果土地权人属村(居)民小组,则直接由小组长主持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分配方案,并自觉接受村(居)两委和小组支部的监督,所形成的方案应报村(居)委会进行合法性审查并予以公示。这样出台的方案才能产生相应的效力。

二是讨论蕴酿直至出台分配方案的主体混乱,与土地权属对应的补偿款相互冲突。依据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土地所有权分属于各个村(居)小组所有,小组内又分属于各小队所有,其分配方案理应由土地权人依程序作出,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村(居)两委为平息纠纷,竟然不管不顾各小组的实际情况,硬性作出统一的分配方案。更有甚者,还冠冕堂皇地报乡(镇)党委书记签署意见并加盖党委印章,直接以行政权力剥夺土地权人应享有的权利。其实,只要村(居)委会和小组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村(居)“两委”对如何拟定直至形成分配方案加以指导和监督,及时化解和平息纠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等,完全可以将方案的酝酿与出台交由土地权人实施,而不必大包大揽、取而代之。

三是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虽然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听取了部分村民的意见,也形成了文字性的分配方案,但未经必要的公示或者公示的方式方法不当,导致部分村民对方案的形成过程及方案的内容条款不知情,既使对方案存有异议,也失去了表达的就会,最终只能被动、抵触地接受分配方案,这严重剥夺了村(居)民的知情权、话语权。

四是方案的形成及内容受家族势力的牵制,很难代表大多数村(居)民的利益。作为村、组的议事或“权力机构”,事项的议定往往以户长(族长)的意愿为主,所谓的小组代表只是“摆设”,方案的公平合理性受到严重质疑,引起连锁上访甚至诉讼在所难免。

对于以上普遍存在的违反民主议定程序的情形,其直接后果是因方案存在瑕疵而损害了部分村(居)民的利益。笔者认为: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会议是村民实行民主自治的权力机构,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强化民主“议定程序”的指导监督,而不能强行介入、取而代之。特别是由村(居)小组讨论拟定实施方案时,上级部门应派专人实地宣讲,对某些法定性和原则性较强的事项拟定规范性的指导意见,以避免方案形成的随意性和违法性。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涉农解释”,征地补偿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此解释中的“资格”即为“村民资格”,其资格认定是拟定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的前提。如果这个“前提”缺乏依据甚至违法,或者资格认定标准含混不清,就会使方案囿于“自我”、“情感”等的主观意断中。法律法规之所以未对“资格”作出规定,原因就在于“资格”的认定涉及村(居)委会的自治权和村(居)民的身份权,不能简单地以法规形式加以界定。因此,村(居)民资格认定的标准,应更多地依靠《村规民约>,并结合农村管理的实际情况加以认定。在实践中,主要同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户口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人口。如果户口已迁出但有承包地或者户口未迁出,但长期不在集体内生产、生活、居住,与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任何联系,即“离土又离乡”。这种情形显然不能以户口或者承包地主张村民资格。这主要针对外嫁、入赘他地不迁户口的人员,《村规民约》虽有规定,但大多存在违法嫌疑。

二是现在和将来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生产、生活、居住,与集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虽无承包地和户口,同样应视为本村村民。这主要针对新生儿、服役、服刑、入托、入学等特殊情形的人员,因其他原因暂离户口地,但最终都要回到户口地生活,即“离土不离乡”,它区别于“离土又离乡”的情形。

三是本村村民(仅限于成年人)应亲自和实际履行村民义务。这里的“义务”应作广义的解释,不能只局限于家庭承包土地上的附属义务,而且必须是本人亲自和实际履行,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主要是限制离异、死亡、外嫁、入赘等情形的人员,因与原家庭还存有土地承包关系而主张村民资格,此中情况应当区别对待。

四是主张资格的人是否与集体经济组织有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是否主要依靠家庭承包土地作为基本的生活来源。这主要是对退休、下岗以及为学习、经营、照管等需要而迁入户口的人员的限制。这类人员是典型的“空挂户”,虽然在集体内生活居住,但其户口以及生活居住因素与村民资格的认定没有实质联系。

以上所述的村民资格认定标准,虽然主观随意性较强、法定依据缺失,但确实反映了农村自治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村民资格认定的复杂性,与《村规民约》的相关条款较为接近,村民容易理解和接受。

工伤认定程序及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篇7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受伤害职工身份证复印件

三、医院诊断证明(如受伤害职工已死亡需提供死亡证明原件,抢救记录)

四、证人证明2-3份及身份证复印件

五、劳动合同

六、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七、用人单位工作时间制度

八、特殊情况下材料:

1、属于交通事故死亡的提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上下班(或外出)交通路线图(网上下载)居住地证明(上下班提供)。

2、属于因公外出死亡的提供领导指派或上级要求出差、培训、开会的证明材料。

3、属于突发疾病死亡的提供120接送证明(接送时间、具体地点)

九、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注:所有提供的复印件材料必须加盖单位公章,注明与原件一致

属工伤指定医院:105医院;第二医院(妇幼医院);九一医院

车间发生工伤事故,各分公司经理立即通知总公司,通知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因为总公司对社保所呈报事故快报时间为24小时,逾期不报由发生事故的部门负责。

劳动能力鉴定所需准备材料

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取得《工伤认定决定书》后,进入鉴定程序。

一、填写申报《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确认表》(见附件1)一式四份

二、停工留薪期后申请签定需准备材料如下:

1、填写《工伤职工劳动鉴定(确认)申请表》(见附件

3)一份

2、《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意见表》(附件5)一份

3、《工伤认定决定书》复印件

4、停工留薪期确认表

5、被鉴定人《身份证》复印件或其他有效证明

6、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原件(医疗终结或停工留薪期满时)

7、住院(门诊)治疗病历复印件,检查检验报告

8、《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人员花名册》(见附件4)一式3份

9、其他相关材料

三、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初次600元/人次,再次1200元/人次

天津开发区工伤办理流程 篇8

------------------

开发区各参保单位: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天津市人民政府12号令)。按照2008年7月1日天津开发区与天津市工伤保险信息系统并网的要求,开发区工伤保险经办流程将按市中心的经办流程进行调整。特提示如下:

一、工伤事故备案

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须24小时内进行网上备案。备案成功后打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伤备案表》一式两份,并于5日内到分中心办理正式备案手续。

特别提示:如遇到网络等问题不能网上进行备案的,用人单位应下载工伤业务用表,需手填《工伤事故备案表》(津社保工支字1号),并于24小时内传真至分中心进行备案。传真电话:66370761

填表说明:事故经过部分包括时间、地点、详细经过、就医情况(初步治疗及诊断结果另注明门诊/住院治疗)、证明人(2人)需详细填写。正面加盖单位公章、背面左下角盖法人章。

如在外地发生工伤事故,可就近到当地的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及时转回天津。开发区社保分中心网址:si.teda.gov.cn

二、工伤职工登记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经劳动部门认定工伤后,应于30日内到分中心办理工伤登记手续。所需申报材料:

1、用人单位填写《工伤职工登记表》并签章齐全(津社保工支字3号);

2、工伤职工身份证复印件(留存复印件);

3、《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留存);

4、《天津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确认通知》原件(留存);

5、《诊断证明》复印件;

6、如工伤职工进行伤残鉴定,需出具《天津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表

(三)》原件(留存);

7、如伤残职工配置辅助器具,需出具《天津市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表

(三)》;

8、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缴费工资证明,单位盖章(缴费不满12个月的,提供工资支付凭证并留存复印件);

9、工伤职工伤残证复印件。

特别提示: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因工死亡的,还需提供:《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原件和复印件(留存复印件)或其他死亡证明(留存)。经办时间:每月15日至25日

三、工伤保险医疗费申报

1、用人单位填报《天津市工伤保险待遇申报交接(退单)表》 门诊费用申报所需材料:①诊断证明;

②红联和蓝联收据;

③明细清单(可为手写并盖章);

④处方各类报告单(附于对应清单后);

⑤每次就诊的病历(复印件)。

粘贴注意事项: 将单据自下而上鱼鳞式粘贴在《天津市工伤保险单证粘贴单》上,每张粘贴单粘贴一天的票据(如果有同一天在两所以上的医院就诊请分开粘贴),每一天的票据门诊挂号联在最前,红票蓝票收据、对应的明细及处方、报告单为一套,按套粘贴,最后附当天的就诊病历复印件。住院费用申报所需材料: ①

出院诊断证明;

红联和蓝联住院收据;

③总费用清单原件(非每日清单);

④其他住院病历材料:首次病程记录、住院病历、手术记录、各种检查报告、出院记录。

2、《工伤认定决定书》复印件(留存);

3、《天津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确认通知》复印件(留存)

四、伤残津贴等待遇审核支付

伤残津贴、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为社发待遇。每年1月份,用人单位通知工伤职工出具由街道盖章的证明,其中在学的学生由学校提供,内容包括:居住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如不及时提供证明,可能造成工伤职工不能及时享受长期待遇。

五、配置辅助器具费用审核支付

填报《天津市工伤人员配置辅助器具支付表》;附分中心出具的《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限额通知书》和发票(发票粘贴到《天津市工伤保险粘贴单》上)。

六、康复治疗

(一)工伤认定前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提供工伤医疗机构出具的康复评定、康复计划、康复时间和预计费用到分中心进行备案。

(二)工伤认定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工伤职工医疗康复前,用人单位应先到分中心办理康复确认手续。所需申报材料:

1、工伤医疗康复机构开出的《住院证》;

2、工伤医疗康复机构的康复评定、康复计划、时间和预计费用;

3、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医疗康复申请。

(三)停工留薪期满后,需要进行住院或门诊职业康复的,用人单位到分中心办理康复确认手续。

所需申报材料

1、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职业康复鉴定表;

2、职业康复机构出具的《住院证》;

3、职业康复机构出具的康复评定、康复计划、时间和预计费用。

特别提示:工伤医疗康复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停工留薪期内医疗康复时间最长不超过停工留薪期。

七、工亡待遇申报

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核定 用人单位所需申报材料: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原件和复印件(留存复印件)或其他死亡证明(留存)。

八、供养亲属抚恤金(社发)申报

用人单位应填写《天津市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支付审核名册》,所需申报材料:

1、关于工亡职工的证明材料:

(1)工亡职工的《工伤认定书》复印件(留存);

(2)工亡职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或其他死亡证明复印件;

(3)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职工下落不明的认定证明(留存);

(4)工亡职工死亡前12个月的缴费工资核定表或领取养老金凭证,缴费不满十二个月的工资支付凭证(留存)。

2、关于供养亲属申请人的证明材料:

(1)供养亲属申请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复印件留存);

(2)供养亲属申请人的户口簿及复印件(复印件留存);

(3)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与工亡职工的亲属关系证明(留存);

(4)城镇户口的供养亲属,需要提供街道办事处以上政府部门的无生活来源证明;农村户口的供养亲属,需要提供乡、镇以上政府的无生活来源证明。

(5)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需提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天津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表

(三)》(留存);

(6)公安、政府部门或市级公证部门出具的供养亲属申请人与工亡职工亲属关系和工亡职工供养关系的证明材料或公证材料(如不能提供3、4项证明时才需提供该项证明)。

(7)孤寡老人、孤儿需提供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的证明(留存);

(8)证明其亲属关系的其它证件和材料(供养亲属抚恤金从工亡职工死亡次月开始支付)。

九、民事伤害赔偿核定

用人单位申报涉及民事伤害赔偿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时,须提供法院出具的《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以下简称“民事伤害赔偿法律文书”)的原件(留存复印件)。

十、工伤职工变动的处理

用人单位填报《天津市工伤职工变动名册》(津社保工支字4号)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复印件;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原始凭证复印件等办理解除工伤保险关系手续。

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程序的完善 篇9

侯登华

1994年《仲裁法》的颁布,不但结束了我国仲裁立法和实践中的混乱局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管辖权问题上,它改变了过去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等强制性管辖的规定,完全实行以当事人意愿为依据的协议管辖制度,注重了对作为仲裁制度基础的仲裁协议法律机制的构建,恢复了仲裁的民间性、自愿性等特点,是我国仲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与1996年《英国仲裁法》、1998年《德国仲裁法》(《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10章)以及1999年《瑞典仲裁法》等为代表的国际先进仲裁立法相比,我国《仲裁法》中有关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程序中的一些被误解为“中国特色”的规定,显得更加落后于仲裁的发展潮流,不符合仲裁理念,迫切需要完善。

一、在协调法院与仲裁机构对仲裁协议效力的管辖权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首先,在管辖方面赋予了法院以优先管辖权。按照1994年《仲裁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从而确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法院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优先管辖权制度。此后,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该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机构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如果仲裁机构先于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已做出决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仲裁机构接受申请后,尚未做出决定,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同时通知仲裁机构中止仲裁。”这一司法解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仲裁法》第20条所赋予法院的优先管辖权,但法院无疑所拥有的对仲裁协议效力的直接的、优先的管辖权却是得到肯定的。

笔者认为,上述规定存在诸多弊端。从当事人的角度讲,当事人签订仲裁协议的目的就是将他们之间的纠纷在仲裁机构而不是在法院解决,如果赋予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以优先管辖权,将迫使当事人到法院去解决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争议,违背其意愿。从法院的角度讲,上述规定容易造成法院案件的进一步积压。仲裁作为一种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起着分担法院诉讼压力的作用。但我国法院的上述规定无疑使仲裁的这一作用大大折扣。从诉讼效率方面讲,上述规定必然会造成时间上的拖延。例如,如果一方当事人提起仲裁,另一方赶在仲裁机构尚未就仲裁协议的效力异议作出决定之前,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审查、作出决定,势必造成时间上的阻延。

相比而言,一向强调司法管辖权不容剥夺的英国,在赋予法院审查仲裁协议效力方面却表现的相当谨慎。在其1996年仲裁法中,对英国法院直接受理当事人有关仲裁协议的异议设定了非常苛刻的条件。按该法第32条的规定,只有在(1)当事人一致同意;(2)仲裁庭许可,且法院认为:对上述问题的决定具有合适理由;对问题的决定很可能实际上节省费用;申请未经迟延地提出等情况下,法院才受理当事人提出的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异议,而通常情况下,就仲裁协议效力的异议只能向相关的仲裁庭提出。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我国《仲裁法》对该问题的规定与世界先进仲裁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其次,赋予仲裁机构作出的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决定暂时免受司法审查的权力。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司法解释“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机构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如果仲裁机构先于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已做出决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仲裁机构接受申请后,尚未做出决定,人民法

院应予受理,同时通知仲裁机构中止仲裁。”我国法律的这一使仲裁机构作出的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决定暂时免于司法审查的规定固然有排斥了司法权对仲裁程序的干预的优点,但也并非无暇。对于仲裁机构作出的决定无论对错,一律须等待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方可提出。这一规定太过绝对。如果仲裁庭没有管辖权却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情况下,当事人也只能等到案件审理结束之后,才可向法院提出异议。不利于当事人较早地了解法院对仲裁协议效力的态度,在仲裁程序进行的较早阶段得出关于仲裁协议效力的最终答案,避免仲裁庭在无管辖权的情况下继续进行仲裁所造成的金钱和时间的浪费。

《示范法》对此问题的规范值得参考,按照该法规定:“仲裁庭可以一个初步裁定或者在实体裁决中对当事人仲裁协议效力的异议作出裁定。如果仲裁庭以初步裁定的形式认定它有管辖权,也即仲裁协议有效,任何一方当事人在收到该裁定的30天内有权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复审的要求。在等待对这种要求作出决定的同时,仲裁庭可以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和作出裁决。”如果在仲裁庭作出决定后,当事人仍有异议,可在一定期间内向当地管辖法院提出申诉,要求法院做出最后决定的制度被称为仲裁庭和法院的“并存控制”。德国1998年《民事诉讼法典》、瑞典1999年《仲裁法》以及英国1996年《仲裁法》等许多国家的仲裁立法都有相似的规定。

第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受理异议后,“通知仲裁机构中止仲裁”。首先,这种做法带有明显的司法权干预仲裁权的痕迹,直接形成对仲裁程序的干预,违背仲裁基本理念。法院受理案件后,“通知”仲裁机构中止仲裁,俨然一副上级的领导的作风。但殊不知,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是纠纷解决中并存的两种程序制度,两者之间并无优劣之分,也无上下级的关系。法院对仲裁的监督也仅仅体现在对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对裁决的撤销或不予执行等方面,根本没有干预仲裁程序的权力。其次,通知仲裁机构中止仲裁,不但影响了仲裁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且毫无疑问会被当事人用作拖延仲裁程序的手段。不利于仲裁效率。而按照《示范法》的规定,即使仲裁庭在等待法院对仲裁协议效力作出最终决定的时候,仍然可以自由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和作出裁决。”

二、对当事人就仲裁协议效力提出异议的时限规定也不尽合理。

按照《仲裁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该法第26条同时规定:当事人对法院管辖权的异议也应在首次开庭之时。从而确立以首次开庭作为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的截止时间。我国《仲裁法》的上述规定存在问题。首先,不符合仲裁效率的理念,为消极方当事人拖延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契机。司法实践中,案件的开庭时间并不是一个很确切的时间。与法院受理案件的情况、案件的难易程度等许多因素有关,有的案件在被告答辩之后可以立即开庭,但也有的复杂案件需要经过多次的证据交换之后,才安排开庭。如果将仲裁协议的异议时限定在第一次开庭之前,就为被诉方当事人拖延争议解决的时间提供了方便的手段。其次,不利于司法资源的节约。在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情况下,另一方当事人明知有仲裁协议,但为了拖延时间,也按照诉讼程序进行答辩、提交、交换证据。在法院完成了开庭审理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并安排了首次开庭时间后,被告方当事人此时却抛出了管辖权异议申请。第三,该规定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并不一致。例如1996年《英国仲裁法》第31条第1款第1项规定:“在仲裁程序开始时,对于仲裁庭缺乏实体管辖权的异议,必须不迟于其在程序中就所异议之仲裁庭管辖权有关的任何事项的实体予以答辩之前提出。”也即将当事人的异议时限定在实体答辩之前。而1998年《德国仲裁法》第1040条则将当事人异议的时限定在提交答辩状之时。此外,1999年《瑞典仲裁法》第4条第2款以及广为接受的《示范法》

第16条第2款都有相同或相似的规定。

将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效力提出异议的时限定在提出答辩书或实体答辩之前是有道理的。因为提交答辩书或进行实体答辩反映了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本身已足以表明了当事人的立场。况且,按照各国仲裁程序或诉讼程序的规定,答辩期间是相对固定的时间。在一方起诉的情况下,另一方的答辩往往是第一反映。将异议时间定在此时体现了效率原则。

三、国内和涉外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程序存在天壤差别,不利于同等保护国内和涉外仲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对国内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约定不明的,由被告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对涉外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如果受诉人民法院认为涉外仲裁协议无效、失效或者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时,必须报请本辖区所属的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如果高级人民法院也认为该协议无效、失效或者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时,应将审查意见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从而建立起对涉外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报告制度。

对同样反映当事人仲裁意愿的仲裁协议却采取完全不同的处理程序,尤其是涉外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程序,即“报告制度”的操作缺乏透明度,虽然在实践中有效防止了地方法院随意否定涉外仲裁协议效力的行为,维护仲裁协议的效力和裁决的权威。但最高法院以这种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处理本身也与司法的基本理念不相符合,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有关涉外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方面。

《仲裁法》没有对该问题予以规范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对于涉外仲裁协议来说,适用哪国法律直接关系着协议的有效性问题。由于法律规范的缺失,使得在确立仲裁协议的效力时,仲裁员或法官可能无法或者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实践中涉外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仲裁地法(中国法)被广泛用作仲裁协议的准据法,导致相当多的仲裁协议的效力不被认可,显然与国际商事仲裁普遍遵循的立法和实践不相符。

五、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特殊合同,如格式电子合同、代理合同、代位求偿制度中、涉及消费者合同以及合同转让等情况下仲裁条款的效力问题,尚缺乏明确、统一的法律规范。对此,最高法院应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上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规范,以完善仲裁立法。

【作者介绍】北京科技大学法律系教师,法学博士。

注释与参考文献

Emmanuel Gaillard, John Savage, Fouchard, Gaillard, Goldmano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9), at94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几个问题的批复》法释【1998】第27号,第3条,1985年《示范法》第16条第3款

韩健著,《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0版,第209页1985年《示范法》第16条第3款

2000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问题的批复》,法释[2000]25号

1995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处理与涉外仲裁及外观仲裁事项有关问题的通知》,法发[1995]第18号

上一篇: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下一篇:读《那份可贵的精神》有感:坚持不懈去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