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阅读答案

2024-10-15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阅读答案(共11篇)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阅读答案 篇1

颜景龙

①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②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③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 “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④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谁许多画家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⑤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做到“代山川而言”。

(有删改)

试题:

16.请简要概述第②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第④段作简要概括。(6分)

18.从全文看,当代创作者怎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境之美的中国山水画?(6分)

答案:

16.(6分)文章首先提出了空灵之美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的观点;接着阐述了空与灵的内涵及其关系,并举例论证;最后揭示了中国山水画空灵之美的意义。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①画题富有诗意;②画的构思、章法、形象和色彩富有诗意;③画面上适当的诗词字句增添了画的诗意。

18.(6分)①创作的山水画应该具有空灵、外象和诗意之美;打破时空局限,为欣赏者提供想象天地,做到人文与自然的统一,诗情与画意交融。②山水画的创作者要敞开胸怀。融于自然,感悟造化。

评分建议: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阅读答案 篇2

关键词:立意,山水相生,神形兼备,意境美

一、中国画的立意

立意也就是绘画者所表达的这幅作品的意境。王维在山水赋中说:“凡画山水, 意在笔先。”张彦远所谓:“骨气形似, 皆本于立意。“意”, 指的是画家的思想、感情、意念、理想。“意象”指的是以意成象, 成为艺术形象。画家在观察大自然和观察社会过程中, 产生了思想感情。有了新的意念, 要创作出有意义的理想作品。于是把客观事物精粹部分集中起来, 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 物我两忘的境界。《潘天寿谈艺录》里说:中国画以意境、气韵、格趣为最高境界。我们从中国古代绘画的山水作品中不难看出, 如石涛的《山水清音图》石涛早年居无定所, 曾到过庐山、黄山一带, 由于他的特殊经历, 促成了石涛与祖国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 他所画山水构图新颖多变, 立意鲜明意境宏深, 笔情纵恣, 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充沛的生命力。石涛在画语录中提出主观与客观的阐述尤为精辟, 认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 不应停留在外贸, 更应“得乾坤之理”和“山水之质”;他所要求山水创作不是一山一水、一木一石的模拟翻版, 而是要体现出感情, 精神和品格, 达到景物与作者“神遇而迹化”的境地。

二、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意境是一个画家的修养在画面上的综合反映。意存笔先, 画尽意在是一幅优秀中国画必须具备的, 观其画, 知其意, 你的内涵修养有多少, 知画者观其画后心中自会明白。艺术作品的意境, 可以说是艺术家对于美的发现和表达。画家在画之前就要对整幅画有个把握, 当然是对要画对象的一个整体感受, 加之自己的感情色彩在里面, 特别是中国画讲究的就是感受, 不像西方绘画那样追求写实效果, 中国画的画家运用巧妙的构思注重心与物的相结合。在创作之前就要心中有意象, 首先是画家要表现事物的形态美, 生命美, 对自然事物的内心捕捉, 是从眼的感知到心的体味的一个过程。一年四季春夏交替, 山水形态神态不断变化, 夏天的山水树木一片生机, 寒冬的山石寂寥冷酷。所以在作画时既要重视墨色的变换也要重视山水的变换, 在变换之中体现美的意境。其次就是画家心中的意象的确认, 审美是双向流动的, 意象内在于画作, 融情物象, 意象与画家的灵魂共生, 进入观画者的内心。从观画者的角度对画家的画作有所感悟和理解, 画家和观画者二者缺一不可, 否则无法实现审美上的真正趣味。由于玄学的影响, 古代宗炳和王微都提出画山水要写山水之神。画万物皆要传神的审美理论, 这个理论的提出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老庄思想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中国山水画得基本原则。艺术家们以虚静之心体悟, 发现山川之美, 在仕途坎坷, 人生不得志之时, 山川成了他们退隐避世重视人和自然地和谐, 表达作者的理意旨趣和性格情绪, 所以说山水退隐带画意得背后, 情感信息自然溢出画面。

三、以形写神神形兼备

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以形写神, 那么它不仅在山水画的创作中还是在工笔画的创作中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个画家如果单单把一个形象画得很像, 非常逼真, 那么他仅仅是名画家而已, 在艺术的造诣上可能走的不会太远, 中国画画家不以像为目的, 有形无神的画的常见的, 而有神而无形的画却不存在。写形便是为了传神, 畅神, 为了达意。相传在五代时期荆浩隐居太行山洪谷时, 经常画松石, 用线流畅, 如飞如动, 达到了所谓神化的境界。中国画历来要求“形”这个支架表现“神”, 这个神直接指导客观对象的生命力, 生动的气韵, 本质的特征。现代大师齐白石和黄宾虹都提出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才算好画, 所谓意象造型就是这个道理了。现代画派的画家主张绘画是自我表现得凭借, 因此, 可以随意摆弄形, 神就更谈不上了。

四、山水相生追求意境

水是山的血脉, 山得水而活, 源头活水使寂静的山有了灵气与生命活力, 山是水的面貌, 水得山而媚, 挺拔突兀的山使温婉灵动的水有了依偎与倚靠。山水相生, 山水画得意境也随之丰富起来。艺术家们在进行山水创作时非常注重意境的营造, 追求气韵生动,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意境注重的是思想情感的表达, 既得物之形似, 又得物之神似。强调的是情景交融, 物我一体, 物我两忘。并且在作画的时候刻意营造一些凄凉萧条的气氛, 来表现画家内心的写照。中国的历代山水画家在追求意境的同时, 也注重自我情感和个性品格的外化。元代画家倪瓒常以简约德画面表现一种其冲淡闲逸的意境, 在画面里透出一份凄苦, 一点沧桑, 一份悲凉。显然, 这与他人生经历, 个性的清高以及人生的理想是分不开的。从倪瓒的作品看, 他也并非完全不求形似, 比起形似, 他更重视主观情怀的抒发, 就是注重意境的表达。

中国画的意境源于生活, 是作者对生活的有机提炼, 是作者生活后的主观意象通过笔墨形式加以再现, 笔墨是一种品格, 一种修养, 也是一种境界。中国山水画讲究气韵生动, 讲究气势, 讲究天人合一, 和谐共处。山水画虽然描绘大自然的山山水水, 云石树木, 但是每一处都是富有灵气的, 这正切合艺术家们的心理, 借物抒情。黄宾虹讲:“笔墨历古今而不变”, 在我们看似非常普通的生活之事, 在名家的笔墨之下都是另一番景象, 其意新然, 耐人寻味。这就是一种精神, 即中国山水画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傅抱石, 《中国绘画变迁史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2]郭声建, 《艺术概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张建军, 《中国画论史》,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年。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篇3

关键词:山水画;意境;诗意化;空白

中国的山水画自古以来就不是单纯的描绘自然风景而已,而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描绘和自身的主观感受去抒发情怀,表达一种精神上的美,意境上的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山水画兴起,同时又是玄学兴起之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士大夫们避世归隐山林,崇尚老庄哲学,清谈玄学,在山水去领悟玄趣,这就使得山水画从一开始就不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描摹和再现,而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宗炳在他的《山水论》中也写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只有将山水的外在形式与“道”相结合,才能在山水画中体会其“趣灵”。至此,奠定了中国山水画从古至今的一个基本倾向,使其内涵区别于其他的风景画。

艺术来源于生活,傅抱石先生在《谈艺》中指出:“意境根植在‘游的土壤里。意境是从生活中酝酿而成。自然是美的。立意是把美的因素综合起来,充分发挥出来,使之升华成更美满、更理想的境界。”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生活体验造就了人的眼界,所看到的事物景色就会有所不同,同时人与人之间本生就存在着千差万别,即使是面对同样的景色感受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画者、不同的的地域所营造出的山水画意境就会有所不同,或雄奇、或恬淡、或清雅、或蜿蜒逶丽、或亦真亦幻、或曲径通幽……正如唐末五代的荆浩生长在北方,接触的是崇山峻岭雄壮的景色,在他笔下山水画表现出的是巍峨的山川,他的《匡庐图》在描绘了雄伟庐山的同时又有隐士过着牧歌式的生活,在雄伟刚劲与寂寞幽静之间表现出了超脱世俗的空灵的意境之美。同时代的董源生活在南方,由于南方的自然环境草木茂盛,空气湿润,山峦平缓连绵,所以董源的山水画清淡仓润,幽雅天真,画面呈现出朦胧静谧的意境,同时也表达出了他对江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此外,不论是荆浩、董源,还是历代山水画家,他们的画中表现的对象和自然物象都不是按景相对的,而是画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长期观察和主观情感有机结合后的表现,正如唐代张璪总结“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在手。”如果没有对对象有深刻的观察和认识、思想情感上的热爱,就不可能表现出画的意境。

山水画的意境美需要画家苦心营造,但这并不单纯的只是画家单方面的感受,它需要得到一种互动,既是指画家和观者之间的一种互动。山水画家通过绘画的方式“缘物寄情”,在有限的画幅空间当中去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营造出超脱世俗的氛围;而观者既能够体会画面中的景致和意境,又能够透过画面延伸出一种无限的意境,从而使观者得以涤荡胸怀,脱离一己之小我,获得精神上的升华。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在城市中人们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在人们心中更是多了一份对自然山野、田园农家的渴望。画家以情观物的同时应当以德养志,观察当地的文化地貌、风土人情,多去理解一些人文性的事物,那些单纯的风景画、空洞的题材是缺乏情趣的,只有有故事性的、人文性的题材才能与观众有揉和性、共鸣性,才能打动人心。

“诗情画意”是中国山水画表现意境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文人画家很注重的一个方面。绘画的诗意画是一种美学境界,而不是浅薄的画像诗,诗像画。唐代的文人画家王维,他的山水画最重要的特色就是诗和画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创造出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宋代苏轼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既是他对王维的称赞,同时也是他所主张的美学观。近代画家陆俨少先生根据唐代“诗圣”杜甫的诗(由于生活经历,杜甫的诗大多创作于蜀中)结合自己的客观经验和主观情感创作出了史无前例的《杜甫诗意百开图册》,每幅画面中传达出浓浓的诗意,别有一番韵外之致,画外之情,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体现出了杜甫的诗意精神。诗歌是通过文字的方式使人获得联想的空间,绘画的诗意性是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给人,然后使人感受到诗一般境界的联想的空间。诗歌和山水画作为独立的两种艺术形式,其相互关系是复杂的,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在一定条件下超越其表现方式的局限性,达到内在的交融和统一。

李可染先生说过:“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所以想要有意境还得去经营意匠。所谓意匠,就是表现画面的手段。这就需要在构图,画面的形式构成,色彩的运用,留白等方面苦心经营。六朝的谢赫在他的《六法论》中就提到要“经营位置”。在一幅画中拥有一个好的构图就成功了一半,这也是为意境的表现打下了良好好的基础。为了能够突出主体,渲染主题,我们应当舍去不必要的细节,夸张、放大所想要表现的事物,加强事物的形式感,在色彩的表现上也可以进行夸张,让画中的事物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感。如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采取巨碑式丰满构图,使观众的视线集中于山体之间,整幅画以朱砂红色为主调,集中突出红色,整个画面主题明确,营造出雄浑稳重,磅礴大气的意境。

体现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另外一个特征是“空白”。中国画历来就有“以少胜多”、“计白当黑”、“意到笔不到”的境界。这里的空白并不是指代虚无,而是用恰到好处的留白来提升人们的想象力。其中蕴藏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它也是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的延续,表现一种“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南宋时期的马远、夏圭在画面上着意经营,安排位置,通过“以少胜多、以虚代实、以一当十……”的表现手法使空间更具意义,体现画面的意境美。

现代画家李文信先生十分善于在他的画中营造空白空间,在他笔下的巴蜀山林总是能与空白完美结合,既构成一种形式上的美感又能在这空白中让人有无限的联想。使画面充满了张力,融洽在一片恬淡悠远的意境中。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要体现其意境,既要求画家对于客观事物仔细观察后的艺术再现,又必须是真挚的、热烈的主观情感的表达,使主﹑客观世界达到统一,只有二者有机联系才能构成山水画中的意境。这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傅抱石.谈艺[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

[2]李可染.师牛堂艺语[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中国人的山水观阅读题及答案 篇4

①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

②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傲,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缈、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说是“寻幽探胜”。“寻”与“探”,都意味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赞叹激赏之情。唐朝诗人常用山林采造境,以表达他们的禅思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____,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征服”而后快的敌意。

③再看中国人对水的态度,也与西方人有所不同。我常觉得中国人都是天生的道家,而道家哲学的具体象征就是“水”。从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庄子的《秋水》,借河伯与海神来比喻见识的小与大,再到《渔父》,借江上渔父采象征一种不屑世俗仪节的超然,都是用“水”来给人造成浩阔博大的思想境界,然后才时照出个人的渺小。因此,中国人游山玩水的“玩”,是“玩味”的“玩”,而不是介入其中的玩。文人乘月泛舟,静态多于动态,用心灵多于用体力。

④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历来丈人与武人都不鼓励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____,游山是为了____,玩水是为了____,郊游是为了陶冶性灵。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莱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⑤中固人欣赏山水的态度也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国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时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芙。使人无论读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却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

⑥人类有史以来,确实克服了无数自然界的阻力,创造了文明,这是值得夸耀的一面,但人类真正的成功,还是要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因“征服”而贬损了对自然界的欣赏,固非人类之福;因“征服”破坏了自然界运行的秩序,恐怕更是人类之祸了。

1.总体说来,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边三个词分别还原到第④段的空格处。(填写序号)

A.赋诗

B.旷怀

C.寻真

3.文章第④段把徐霞客的例子拿出来特别说明,请问在表达上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全文,你认为人对自然应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链接:请顺其思路,在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后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中国人对山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

2.A C B

3.文章引用徐霞客的例子,一是为了说明徐霞客对山水的态度是为了向大地求知,他有别于一般中国人纯欣赏的态度。二是为了使文章在论证上更严谨、更透彻。(意对即可)

4.要取一种“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的态度。

《说意境》的阅读答案 篇5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74.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应该是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7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7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务与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参考答案::

74.B (解析:原文说“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因而“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错,还强加因果)

75.A (解析:西方古代艺术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

意境与物境阅读理解答案 篇6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诗、赋、词、曲、小说、散文、骈文等各种文学体裁,以及绘画、音乐等艺术种类都可以创造出意境。注重意境的创造,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意境的形成,有赖于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二者的交融。或情随境生;或移情入境;或体贴物情,物我情融。有时意境很快就达到鲜明清晰的地步,有时需要在初始之境的基础上深化、开拓。《漫叟诗话》说:杜甫的《曲江对酒》中的两句诗,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后改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此诗是杜甫乾元元年在长安任拾遗时所作,他对肃宗既怀有幻想,又感到失望。久坐江畔,寂寞无聊之感袭上心来。“桃花欲共杨花语”,偏于想象,意境活泼,与此时心情不合。“桃花细逐杨花落”偏于写实,意境清寂,正好表现久坐无聊的心情。

诗词中鲜明的富于启示性的意境不胜枚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些诗句,我们反复体味,即可进入那意境之中,获得美的享受。

有些抒情写景的散文和骈文,也有诗的意境。王勃的《滕王阁序》、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自不待言。即使是先秦诸子散文,也有诗一样的片段。如《侍坐》章,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其他人都直截了当地说,而曾皙是借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戏曲中的曲词尤其注重意境的表现。有些曲词善于描摹景物,烘托气氛,抒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王实甫《长亭送别》的曲子:“【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也应该力求感受并进入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有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

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呢?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诗歌鉴赏需要运用想象和联想,戏曲鉴赏也是如此。中国戏曲的表演有很强的虚拟性,乘车荡舟,骑马作战,叩门登楼,各种各样的动作都是由演员通过虚拟的方式加以表现,舞台上并没有真实的布景。那山山水水,千军万马,都要由观众自己去想象。而读剧本时,眼前没有布景,也没有演员。读者要借助剧本文字想象舞台的情景,让死的文字一个个活起来,变成一些生动的场景,这样才能进入它的意境。

(选自《中国文学鉴赏》,袁行霈,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意境是作家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的结果,它可以使读者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

B.意境创造不受文学体裁和艺术种类的限制,注重创造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C.意境或是情随境生,或是移情入境,或是体贴物情,物我情融,都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D.意境是文学艺术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对初始之境不断深化、开拓才能创造清晰的意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阅读意境深远的作品,定会让我们忘记周围的一切,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B.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注重表现意境,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也要力求感受意境并进入意境。

C.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到文学作品的意境中,有时可以与作者产生共鸣,有时也可以获得新理解。

D.戏曲的舞台上虽没有真实的布景,但演员虚拟性很强的表演也会给观众以联想与想象的空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鲜明的富于启示性的意境,我们反复体味,即可领略到其雄奇壮阔之美。

B.杜甫妙改后的诗句“桃花细逐杨花落”,意境清寂,偏于想象,恰切地表现了他久坐江畔的寂寞无聊之感。

C.《侍坐》章中其他人直截了当地各言其志,曾皙则借描述性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表达自己“礼治”的志向。

D.《长亭送别》中【正宫】[端正好]通过营造凄凉的意境表达主人公难分难舍的离情,可见戏曲的曲词也有意境之妙。

答案

1.D(理解错误,两种情况杂糅表达。)

2.A(可能变肯定,原文是“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

唐代山水诗的意境美 篇7

一、意境奇特风格多样

唐诗的意境是丰富多彩的, 而且处在不断的开拓和完善之中。不管是盛唐、中唐, 还是晚唐山水诗, 在意境上始终以多样的风格特征呈现出来。

王维在描写自然山水诗里, 创造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 并在景中透露出情。他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这首山水名篇, 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李白的山水诗, 则融入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和情感。“清溪清我心, 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 见底何如此?人行明境中, 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 空悲远游子。” (《清溪行》) 人物相融, 眼前景引出心中情。

唐代还有很多优秀的山水诗人, 他们各具匠心创作出了不同风格的山水诗的意境。刘长卿的山水诗笔致简练, 冲淡含蓄, 所表现的对象大多是寒渚孤雁, 高岭哀猿, 夕照秋山, 冷雨落叶, 荒野旅人, 给人衰飒凄伤之感, 明显区别于盛唐那种或充溢活泼生机、或弥散闲恬之情的山水诗。而白居易还在描状山水景物的同时融入自己对于社会、人生、自然界的联想、思考和议论, 这又有别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那些不露主观色彩的山水诗, 已接近于宋诗体貌了。

二、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情景交融是唐代山水诗意境的显著特征, 也就是情和景浑融为一体, 并且在诗中体现出“景中生情”“情中含景”。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 曰情。”

下面我们从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来进行分析。

第一种是:以景为主, 情藏于景。作家藏情于景, 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 虽不言情但情藏其中, 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 将山、径、舟、江、雪这些景物, 用绝、灭、孤、独、寒这些词连缀在一起, 展示出一片荒寒冷寂, 全诗写景没有一个字关涉到诗人的感受, 但是诗人的孤独凄苦, 却又隐藏在每一个字里, 景也就是情。景是黯淡的, 情也是黯淡的, 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该诗“清新俊爽, 寄情于景, 余韵绵长, 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出及其沉厚的情感, 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面貌”。

第二种是:以情为主, 景为情设。有时不用写景, 但景历历如现。李商隐的诗歌多以亲切可感的情思为主, 而景起辅助的作用。如他的《天涯》:“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 为湿最高花。”这首诗中“春日”“天涯”“日斜”“莺啼”“高花”, 它们在“在”字, “又”字和“如有”“为湿”的作用下, 化成深沉凄婉的“情语”, 又组成一个对这种情感富有表现性的暮春黄昏, 莺啼花落的意境。因为感情全部融入物象, 而物象又可以容纳和引发更多的与之相联系的情感, 所以意境愈显浑涵, 愈有情感张力, 又因为诗的意境创造, 是高度主观化的融合性, 物象尽可以从心灵中流出, 超越现实物景的本来面貌, 所以意境往往也是心灵的意境。

第三种是情中带景, 景中寓情。抒情和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李白的山水诗, “江楼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就是情中带景, 景中寓情的典范之作。诗人政治上苦闷彷徨的情结借写景恰当地表现了出来, 写山水美景, 抒心中郁闷, 自然融合, 相得益彰。

三、意境深远韵味无穷

唐诗意境的新开拓, 更体现于延伸性的形成。诗人在意境创造中追求以所能写出的具体物象和具体情感, 来表现写不尽的景象和情思。王维的山水诗有很高的韵味, “情致闲雅、清丽秀逸、声调和谐, 既有诗情画意, 又有音乐之美, 还包孕着佛理禅趣”, 艺术成就极高。例如他的《辋川集》中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其实这首诗实景的范围并无陶渊明的一些诗广阔, 而在意义构成上却突出了虚远。“幽篁”“深林”已十分深邃幽静, 诗人的弹琴长啸之声回响其间, 以有声衬无声, 更显寂静幽深。而明月相照, 又给这幽深带来了无垠纯净广阔的夜空背景。于是融合其中的超尘出世, 孤静纯净的心境也就随之向无垠幽深的空间延伸, 以写出的实景为中心视点, 虚化出一个带上感情色彩的无垠境界, 这种延伸性给人以回味无穷的韵味。

“山水自然, 在阳光和风中展示其光色意境, 在明月和水中投映其影象意韵, 光景常新, 随人感吟, 至今仍是可喜的诗美课题。”作为经验而积淀, 作为经典而垂范, 唐人山水诗意境美, 不仅独自成妍, 而且赋予唐诗总体上以景象见胜的特质。唐代山水诗的意境不仅传承了上一代的优点, 而且还开拓了下一代意境的形态, 后代诗歌的意境, 便大体上在唐诗所开拓的领域内变化。

摘要:意境是山水诗的灵魂, 完美的意境是自然美与心境美的统一, 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完美相融。唐诗艺术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高峰, 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唐诗的意境创造进行了划时代的开拓, 尤其是山水诗的意境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形态。此文从三个方面对唐代山水诗意境的独特之处进行探讨, 对于人们把握唐代山水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山水诗,意境,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童庆柄, 《文学理论教程 (修订版)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陈志云, 《试析柳宗元山水诗的诗情诗境》[J], 2005

[4].刘文刚, 《王维与孟浩然诗歌艺术之比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5].黄志浩, 《诗歌意境的特点及分类》[J], 《名作欣赏鉴赏文坛》, 2001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阅读答案 篇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也没有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在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见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了,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惟一的人生乐趣,现在他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了几百万了,但闻他惟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存在英国银行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是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涵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些自然的美感,还是要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了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得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上过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一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过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住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我们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则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化,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16、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17、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8、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河里,有说服力。(6分)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之美》)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散文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仅供参考:

15、AC

16、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

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

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17、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

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

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18、示例一: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和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台独,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寂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阅读答案 篇9

山水贵州

①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我国西南部。贵州地貌属于高原山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是贵州刚毅的轮廓;水,是贵州温柔的肌肤。

②贵州的山,不仅多,而且奇。境内山脉众多,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斜贯北境,中南部苗岭横亘,东部武陵山巍峨屹立,西部乌蒙山高耸入云。

③在层峦叠嶂间,遍布着喀斯特溶洞,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据统计,贵州的喀斯特地貌面积达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因此,贵州又有“喀斯特王国”之称。

④贵州的水依附于山,资源丰富。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苗岭以北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潕阳河、锦江等。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

⑤贵州多数河流的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据统计,贵州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占全国总量的4.4%,特别是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

⑥贵州山水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使整个贵州组成了一个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奇丽多姿。荔波喀斯特水上森林和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赤水桫椤、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本文略有删改)

16.认真阅读本文后,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下面表格内A、B、C、D、E、F、G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7分)

17.贵州山水美不胜收,人文风情绚丽多彩。请你主要运用说明或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一段介绍贵州人文风情的文字。(可从历史、习俗、建筑、服饰等一个或多个角度写。字数:120字左右)(5分)

16.A、事物性说明文; B、总写; C、分写; D、贵州的山多而奇; E、贵州的水依附于山,资源丰富; F、打比方; G、逻辑顺序

17.示例:贵州市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贵州除汉族外,还居住着48个民族,各族人民能歌善舞、粗犷豪放、热情好客,浓郁的民族风情犹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族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八音坐唱、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称赞,心仪不已。

《山水画的意境》导学案 篇10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观点。

2.能够体会“意境”的本质,提升传统审美情趣。

1.给加点字注音

渲染

暮霭

惆怅

浮光掠影

朝朝暮暮

2.解释下列词语。

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光掠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语句中运用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华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

二、文本探究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Xuàn

ǎi

chóuchàng

lüèmù

2.渲染:(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大艺术效果。(2)比喻夸大的形容。

惆怅:伤感,失意。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睡眠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3.C

二、文本探究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15.《无言之美》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读音。

意蕴()颦()

寂寥()

谚语()

心旷神怡()

栩栩如生()

目不忍睹()

信手拈来()

铢两悉称()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轻描淡写:

(2)栩栩如生:

(3)目不忍睹:

(4)信手拈来:

(5)铢两悉称:

三、文本探究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品的“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凸显无言之美;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16.《驱遣我们的想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二、作者链接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三、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读音。

桥堍()歌谣()契合()

旷远()

苟安()

拘泥()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拘泥:

四、文本探究

1.结合文题尝试概括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2.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五、拓展训练

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朱永新

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我们需要用阅读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我们的古人对于书籍、阅读、读书人,都是尊敬的。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书价贵,但毕竟还有公共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等途径,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钱而无法读书。把阅读当做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要与日常习惯,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读书,不是无奈的选择,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

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1.文中所说的“心力量”指的是什么?

2.在作者看来,阅读能够让我们得到哪些好处?

3.读书要做到哪几点?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请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心灵中安身立命的力量。

2.重建信仰;创新创造;探索世界;反思自我。

3.一要养成阅读习惯,二要不断提高阅读标准,三要注意读书方法。

4.比喻论证。把阅读比喻成眼镜,形象生动地证明了阅读对于探索世界的巨大作用。

小说24美阅读试题及答案 篇11

在昔人眼中,“雄浑”作为一种风格,或一种美的表现形态,几乎是高不可攀的。《诗品集解》曾说:“文中惟庄马,诗中惟李杜,足以当之。”范围是小的可怜了。西方美学中有个与“雄浑”比较相近的范畴,叫做“崇高”,按照康德的见解,艺术领域并不存在“崇高”;它,仅仅表现在自然界。然而,前一种说法至少遗漏了词中的苏辛,忘却了李杜之前的屈原和李杜之后的陆游;就后一种说法而论,既然艺术是生活(包括自然界)的再现,生活中可以有崇高,艺术何以独无?不过,康德对崇高现象的分析仍有精到之处。根据他的分析,崇高引起的感觉和通常所说的美感很不一样。它不是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而是一种生命力暂时受到阻遏而后洋溢迸发的振奋感。崇高的事物以其巨大的威力常常显得很可怕,但又并不是加害于人,所以结果在我们心中唤起的就不是恐惧,而是勇气和自豪。雄浑之美怕也就是这么回事。

在叙事性作品特别是小说中,雄浑之美如何产生,前人似乎说得不多。依我看来,小说的雄浑,在内容上总是与一种严重的社会冲突、或人与自然的冲突联接在一起;而在形式上往往与宏伟的结构密切相关。前者,使人在惊心动魄的斗争面前对正义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肃然起敬;后者,则使人好像面临巍峨的大厦而慨然兴叹。

雨果的《九三年》很雄浑,这是因为它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的生死决战为题材,既写了人与自然的搏斗,更写了人与人的较量,其中更表现了强烈的人道色彩。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则不然,它没有什么扣人心弦的场面,而以音乐般的气氛和情绪取胜。它也写冲突,却并非战争中你死我活的搏斗,而是一个具有崇高心灵的音乐家与庸俗环境的对抗以及他自己内心经历的斗争。作者崇拜贝多芬,他的作品也同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一样,表现着这样一种进程: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小说描写克里斯朵夫艰难奋斗的一生,从“蒙蒙晓雾初开”到“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向雄浑高远之境。

康德曾把崇高分为“数量的”和“力量的”两种。“数量的崇高”系指体积的无限大。虽然他把崇高局限于自然界,但艺术中同样存在一个“体积”问题。西欧美术史上,没有哪个画家能比米开朗琪罗更雄浑,而他的`名作《创世纪》之所以令人产生庄严雄伟之感,显然与其巨大而辉煌的结构分不开。试想我们进入罗马西斯廷教堂,猛抬头望见离地十八米的拱形天顶上,许多健壮而富于英雄气质的人物正扮演着各个不同的神奇故事,所有的故事都用建筑物的形式和装饰纹样区划开来,而整个画面又形成一个浑然的整体,这是多么壮观的现象啊!连画家的对头拉斐尔也不由得惊叹:“米开朗琪罗是用着同上帝一样杰出的天才创造出这个世界的!”

对于大部头长篇小说来说,宏伟的结构更是通向雄浑的必由之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法俄战争为背景,反映的社会生活极其广阔。笔触所及,不仅包罗国王的御前会议,贵族的沙龙聚会,地主的庄园生活;而且布下好几条爱情线索,展现了青年男女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但所有这一切都直接间接地与战事交织在一起,人生的悲欢离合无不与战场的风云变幻休戚相关。

历来人们对雄浑或崇高的具体解释也许纷纭有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它是一种高格调,高境界。

(节选自 俞汝捷《小说24美》)

1、下列有关“雄浑”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浑”曾被人当作一种风格或一种美的表现形态,《诗品集解》中用“文中惟庄马,诗中惟李杜,足以当之”来举例说明。

B、与“雄浑”比较相近的范畴是西方美学中的“崇高”,只是,康德认为“崇高”只表现在于自然界而不存在于艺术领域。 /

C、“雄浑”会带给人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而“崇高”带给人的却是一种生命力暂时受到阻遏而后洋溢迸发的振奋感。

D、“雄浑”之美与“崇高”的事物给人感受常常相同,它们巨大的威力常常显得很可怕,但又并不是加害于人,往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勇气和自豪而不是恐惧。

答案:C 。“雄浑”会带给人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表述错误,应该是“美感” 会带给人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

2、下列对“小说的雄浑”的分析与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小说的雄浑,在内容上总是与一种严重的社会冲突、或人与自然的冲突联接在一起,使人在惊心动魄的斗争面前对正义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肃然起敬。

B、小说的雄浑,在形式上往往与宏伟的结构密切相关,使人好像面临巍峨的大厦而慨然兴叹,对于大部头长篇小说来说,宏伟的结构更是通向雄浑的必由之路。

C、小说的雄浑通过宏大的创作体现出来,正如《九三年》《约翰·克里斯朵夫》《创世纪》以及《战争与和平》,它们要么有宏阔的题材,要么有宏伟的结构。

D、小说的雄浑是雄浑的一种具体表现,它与崇高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高格调,高境界。

答案:C。《创世纪》不是小说。

3、下列依据文章内容进行的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A、作者借助西方美学中的“崇高”来解读“雄浑”,“雄浑”范围虽小了点,但可以存在于艺术领域,这一点却是“崇高”不具备的。

B、康德所说“数量的崇高”对小说而言是宏伟的结构所表现出的雄浑,而“力量的崇高”对小说而言是丰富的内容及深刻的主题带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

C、《约翰·克里斯朵夫》之所以雄浑,正是罗曼·罗兰在作品中以贝多芬及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为主要表现对象,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向雄浑高远之境的。

D、只要将笔触及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描绘人生万象,展现人生悲欢离合,创作出大部头长篇小说,就能够让这样的小说达到雄浑的境界。

答案:B。A项“这一点却是崇高不具备的”表述错误。根据第一段“艺术何以独无?”可知崇高也可以存在于艺术领域。

C项“以贝多芬及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为主要表现对象”表述错误。作品不是以贝多芬及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为主要表现对象。

上一篇:拍卖会作文150字下一篇:在学生会创新发展论坛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