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管理

2024-09-18

知识学习管理(精选8篇)

知识学习管理 篇1

知识资本(intellectualcapital)有时也被称作智力资本,它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概念。在知识管理的提法正式出现之前,知识资本管理(智力资本管理)就已经在西方理论界广为运用,其代表是瑞典斯堪的亚保险公司所推出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知识资本(智力资本)定义为一个企业(公司)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差,是不能在企业账面上反映的无形资产[14]。知识资本一经提出,它的概念就经历了一个逐步明晰的过程,按照国际现行的主流观点:知识资本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两部分,或者说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3部分[15]。因此,可以认为,企业知识资本是将企业中包括知识本身在内的整个知识资源作为商业买卖的对象,并将其资本化,从而成为企业中最有价值的资产。企业知识资本是能够直接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以任何形式存在的一切“活”知识,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顾客忠诚,企业的组织文化、制度和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知识,都体现着知识资本。企业知识资本概念强调的是企业中一种潜在的、应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一种聚合知识载体的能力,而不是知识,无论是知识本身,还是整个知识资源。知识资本实际上是知识本身和知识资源的商业化、价值化与资产化,强调知识的价值增值与财富创造。这里可以用图2来表示知识本身、知识资源与知识资本3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图中阴影部分即为知识资本。

附图

知识学习管理 篇2

在今天知识爆炸的时代,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搜索不同的信息, 扩充自己的知识。随着每个人偏好的信息量的增加, 就需要进行很好的知识管理。而个人可以管理的知识不仅是指书本和文献中的有形内容, 而且更是指信息, 是从原始材料中组织和系统化的数据。个人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对隐形知识的管理[1], 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 提高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前个人知识仍有如下问题: (1) 有好多信息是我们当前用不到的, 但从长远考虑又是极为有价值的, 但是等真正用到的时候我们却找不到了; (2) 已经积累的信息或知识无法做到及时的动态更新; (3) 个人所获知识管理松散, 知识之间难以建立关联, 从而很难从现在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 (4) 个人隐性知识的管理实现起来还比较困难。

2. 个人知识管理网站的意义

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的工作的时候都会上网或其它方式查找资料,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查找完后要么收藏在IE的收藏夹中要么存储在本地的机器上, 等到以后要用的时候要么是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东西, 要么根本就不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儿, 又得重新上网或其它方式查找一遍。这种方式是属于纯粹的个人注意, 对团队的知识贡献基本没有。这是因为没有这样一个平台来支持个人将他们的个人脑海里的知识进行归类梳理, 将能够分享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将精华的知识分享到集体的知识库中, 这样就形成了小知识库与大知识库的融合、互补。因此, 有一个个人知识管理工具[2]来归纳梳理个人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个人知识管理网站的建设势在必行。

采用个人知识网站实现个人知识管理需要做到: (1) 方便快捷地从网上获取知识, 并且能及时更新知识; (2) 快速地查询搜索到所需的知识; (3) 个人知识库与组织知识库的共享和互补; (4) 帮助个人实现知识的转化, 如把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再将所获得的显性知识经人工分析和计算机智能综合, 形成新的知识 (隐性的或显性的) 。

3. 个人知识管理网站的功能设计

个人知识管理网站一般也采用B/S的架构, 前台用流行的脚本语言开发 (如asp, jsp等) , 后台采用数据库 (如SQL server等) 。网站的功能应包括:用户管理、知识获取、知识查询、知识发布与共享、知识整理等。

用户管理部分, 设计不同的用户权限进行管理, 规定浏览、后台操作、上传与下载等不同权限, 由不同的用户来操作, 有效地保证网站的安全和使用方便。

知识获取部分, 这一部分应包括多种获取途径:人工录入与下载、导入、从公司内部网自动获取、从互联网的网页自动提取等, 并能做到动态更新。

知识查询部分, 可对站内所有资料进行多种方式的搜索, 能及时迅速地提供所需要的知识, 并记住用户喜好, 以方便用户的下次查询。

知识整理, 用户对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添加, 修改, 删除, 发布, 分类等操作。

网站实现的关键

(1) 如何有效地、高效地、动态地获取知识;解决办法有网页提取技术、RSS信息聚合方法[3]、软计算方法等。

(2) 如何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转化, 这需要个人与组织科学地利用这个平台进行知识的共享、传播, 在不断地修正和提高中, 实现知识的不断的升华。

(3) 如何高效地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分类, 解决办法有采用模糊数学和遗传算法等进行智能分类, 甚至推理, 来帮助用户进行智能分类。

4. 利用知识型教师个人网站做好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就是个人的知识积累过程。个人可利用网站按如下途径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1) 将平时遇到的与自己相关的资料、素材随时上传到网站上, 并分类管理, 以便日后利用。

(2) 管理好网站论坛, 积极发言, 及时回复, 定时总结同行或其他人在论坛上的发言及他们对网站上各项素材的评论, 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3) 进行教学反思, 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 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从总结中得到知识, 得到进步。

(4) 定时更新网站内容, 重组获得的资源, 不断扩充资源库, 这不仅可以增加网站的应用价值, 对个人也是一种获得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方式。

5. 结论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个人对知识需求量的增加, 给每个人带来了机遇和巨大的挑战。个人知识管理网站无疑给个人提供了一个管理知识、利用知识、更新知识的平台。

摘要: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知识在个人和组织的成长发展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作用, 而个人知识管理网站可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知识管理手段, 更是一种灵活、实用、人性化的知识管理工具。本文就如何设计与利用个人知识管理网站进行个人知识管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网站,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洪彬, 沈治宏.论个人知识管理[D].2007

[2]周春雷, 王蕾.国内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 (04)

知识学习管理 篇3

关键词:知识管理 政府 隐性知识

1.引言

西方学者提出知识可以划分成四大类型“公共知识(通过编码可以传播的知识体系);专有知识(可编码,但难以扩散的知识体系);个人知识(不能扩散的知识);常识(没有编码,但可广泛扩散的知识体系)。德鲁克认为,隐性知识就是像一种特殊的技能,是不可能用简单或是复杂的语言文字来解释清楚地,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证明了它的真实存在,而非明确它的概念,而要想掌握这种技能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自身的领悟和不断地实践练习。国内学者对此,也展开了探讨,并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识,如对隐性知识的认识上,认为“1.隐性知识具有较弱的直接传承性;2.隐性知识不容易被文字、符号、图像等传统的记录方式表达;3.隐性知识的传承需要经历一定的转化过程;4.隐性知识是依赖于主体存在的经验性的知识。”

2.影响因素

2.1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与组织和个人密切相关,在政府管理实践中,经常会遇到部分管理人员不愿意把隐性知识分享给其他成员的情况,这是由于没有形成隐性知识共享的文化,造成相关人员不愿意分享自身的经验来带动整体的提高。此外,还存在为了避免借鉴而故意不采纳其他人的意见和成果的情况存在。文化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隐性知识共享无法顺利推进。隐性知识的特点是难于表达与控制,个人的隐性知识难于被其他人员所取得。因此,形成鼓励分享的文化氛围对于政府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运用文化因素促进政府管理效率的提升。

2.2 组织因素

组织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对知识共享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促进政府管理中隐性知识共享的问题上我们要注重组织资源的投入,以充足的资源来确保组织可以正常运转。在政府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是在管理实践中长期积累的合理经验,因此需要运用组织中的各项资源来开发管理隐性知识的各种方法与手段。其中激励作为重要的组织设计,没有激励就无法促进隐性知识共享。

2.3 制度因素

制度是政府管理中政府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对于隐性知识共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制度保证了隐性知识的共享渠道的稳定性,只有具有穩定的渠道,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才能稳定的进行下去。此外,其规定了对分享隐性知识的激励,使得积极参与分享隐性知识的人员会受到制度的鼓励。因此,科学的制度会使得政府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隐性知识的分享活动中来。并保证了隐性知识共享的质量,保证所分享的隐性知识真正的运用到政府管理工作当中去,使得隐性知识的分享能够落实到管理实践中去,使得隐性知识分享常态化,进而形成被政府管理人员所能接受的分享文化。

3.政府隐性知识共享的实现对策

3.1 建立适合政府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

(1)组织文化要被组织的成员认同并接受,使得组织中成员服从组织文化的指引。因此说,组织文化在政府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要用这种组织文化思想体系来促进政府知识管理,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促进政府管理效率的提高。在以政府管理体系中的隐性知识为背景的变革中,我们必须发展针对文化的研究、针对创新的研究以及针对服务的研究,这是我们提高组织工作能力的基本价值,也是加强政府职能建设的基本方法。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加强政府工作能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通过在组织文化中贯彻服务的理念来强化隐性知识的服务性,是隐性知识的共享促进政府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2)改进人际文化,重视人际关系调整,通过对人际关系的调整来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通过隐性知识共享来协调人际关系的发展。我们要通过优化组织机构设置的调整来人际关系的体系,在优化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化解人际关系中的不合理因素.“以避免由于组织的不合理性导致人际关系的冲突,使得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受到影响。”同时要构建机制体制来保证个人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对接,只有这样,组织中才能按照一致的文化形态与工作思路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隐性知识在政府知识管理中得以共享,进一步促进政府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3.2 加快政府组织改革

(1)变革政府组织结构。随着扁平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新的管理思想给政府知识管理理论带来了新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出现使得政府在对隐性知识进行管理的实践中可以实现扁平化的状态。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来实现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与传统政府管理的层次结构相比,扁平化具有多种结构上的优势。这种发展模式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也可以与隐性知识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信息时代的发展是对传统管理模式与体系的极大冲击,它使得我们开始对政府管理体系进行重构与融合。它促使隐性知识共享的设计者能够在这一平台上不受限制的发出与接收其他组织与个人的隐性知识,这不仅是对传统政府职能的优化与提升,更是对政府服务流程的反思与重构。

(2)加强组织的透明化建设。在传统政府管理体制中,透明化的程度并不是很高,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体制下管理主体并不愿意提高透明度、传统技术水平无法支撑提高透明度。但是在电子政务的背景下,政府隐性知识的共享便可以实现透明化。组织成员在这种条件下更愿意利用这种平台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与其他成员充分交流并互动。

3.3 强化政府制度建设

加强政府制度建设,特别是激励制度建设,以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电子政务背景下的隐性知识共享机制大幅度的提高了政府组织的创造能力和应对能力。在市场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社会变化让人们应接不暇。因此政府必须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迅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电子政务是隐性知识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使得政府组织可以很快的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隐性知识。在知识经济中,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都要遵循知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政府组织也必须了解知识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管理组织重视人事制度变革引进高新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康正等.项目进度管理中的隐性知识管理.现代管理科学,2009,(6).

[2]李建.我国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1).

学习管理感悟管理 篇4

邓陈全

【摘要】观察丰富多彩的管理实践,不难发现,有的企业家、管理者忙得焦头烂额,被事务困扰的痛苦不堪,结果事业做的还不好;有的企业家、管理者却显得轻松自如,潇洒飘逸,举重若轻,而事业也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所以,要想做一位成功而悠闲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去学习和感悟管理。

关键词:学习、感悟、管理、激情、木桶原理

观察丰富多彩的管理实践,不难发现,有的企业家、管理者忙得焦头烂额,被事务困扰的痛苦不堪,结果事业做的还不好;有的企业家、管理者却显得轻松自如,潇洒飘逸,举重若轻,而事业也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是什么使他们的行为大相径庭,结果天壤之别?在没有学习管理学之前,我的答案是他们能力的差异,但学习了管理学之后,我只能说,那是他们在某些管理方面出现了偏差。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活动来集合和协调组织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的过程。所以,可以认为是他们所处的管理环境和条件不同而造成那些不同的结果;也可以认为是他们执行管理只是在某个管理职能上出项了偏差;还可以认为组织内的某些资源出现了差异。因此,要想懂得管理,就必须要学习管理。

第一段的现象,还可能是管理者、企业家对管理的感悟不同而引起的。我不否认人和人之间的能力有差别,但可想强调能力背后的心态、思维方式、理念问题,即怎样对待管理?怎样面对问题?怎样定位人生?管理因与人有关,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竞争和博弈的环境下,因而管理永远都是复杂和富有挑战的活动。要做好管理,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除了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诸多因素和技能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的热情,即首先要热爱管理,将管理视为自己生存和生活部可缺少的一部分,去体验管理和享受管理,“管理是管理者的生活"这就是感悟管理。

管理者管理企业的差异性,我想还可以用“木桶定律”来解释,一个成功的事业不取决于他的优点的多少,而取决于他的缺点的多少。就像木桶一样,它最短的木板决定了它能装多少水,人使用自己的优点创造了很多很多,却又因自己的缺点失去了很多。所以,管理者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的到自己想要的。管理永远与问题和挑战相伴。我们都知道,没有一个企业和单位没有问题,管理问题就像海里的礁石,企业的运行状态良好时,问题被掩盖了,企业运行状态恶化时,所有的问题都曝露出来,实际上涨潮时最容易解决问题,但此时也最容易忽略问题。等退潮时,问题都出来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也过去了。面对管理问题,高手似乎总能抓住少数几个关键问题,显得举重若轻,大量小问题也会随着大问题的解决而消失。而低手却经常认认真真地对待所有问题,深陷于问题之中,结果耽误了大事。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挑战自我,征服一次次管理难题,实际上不仅是人生的一种体验,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检验。若能这样看问题,迎接管理挑战就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成为一种愉快的人生享受。因此,从管

理现实中我们也能体会到,管理的有效性需要管理的知识、艺术、经验和智慧的综合运用。

在初步了解到管理学的奥秘之后,下面我们将讨论如何学习管理和如何感悟管理。

一﹑学习管理

管理知识浩如烟海,管理技术和技能多如牛毛,而因随着时代和环境以及文化的变化,同一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还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这就使管理知识的学习变得很难把握,许多人不知道看什么样的书,有的人看完书或听完课后的体会是当时什么都明白了,也听懂了,但仍不知道怎样管理!这一点很像我,所以我还需要更深入地去学习管理学。实际上,管理学和经济学,自然科学等一样,首先在于掌握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而学习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又不是我们大家一直认为的,只要学习管理学和基本原理和管理职能。学习管理学,我们需要从最基本的方面学起,我个人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管理学的发展史学起。与任何科学发展过程一样,管理科学的发展也有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样的循环过程。只有学习好管理的思想演进才能然我们更加清楚,更加深刻的认识管理,也更能从历史的演进中体会到如何管理和管理的价值。

管理思想和方法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就开始萌芽了。为了克服稀缺资源和敌对自然资源环境给自身带来威胁,人类就萌芽了建立经济、政治、社会组织的要求,而有组织的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当时相对弱小的人类战胜严峻的自然环境,促进有效资源的分配、使用,管理学也就随之产生和发展了。随后,在文明东方出现了王朝政府而在西方出现了宗教,这些组织都需要管理。比如,在古埃及,人们建立了以法老为最高统治者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机构来管理国家,在古罗马依靠严格的体制分权力层次,以及各军政机构之间的具体分工,还立法来管理国家和军队,在中国则以皇帝为首运用“礼"来管理国家。这些伟大的管理实践经验怎能不让我们折服?我们深入探索这些经验,对学习管理可谓受益匪浅。

到了西方的工业革命,科学作为生产力迅速的推动各行业的发展,管理才从实践飞跃的发展形成理论。也才会发展成今天的管理科学,在此期间,西方出现了许多管理思想家,其中包括罗伯特.欧文,查尔斯.巴贝特,亚当.斯密等,也出现了许多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作为管理学的学者,我们需要阅读学习那些先驱伟人名著来体验其管理思想,了解近代管理学派,才能让我们分清管理理论在不同时间、地方有不同的功效。我认为在1980年孔茨发表的论文《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所提到的几个重要学派(包括经验主义管理学派,人际管理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都需要了解。总而言之,要学好管理学,一些经典的管理名著,我们不容错过。

其次,就需要学习管理哲学。其实,不仅仅学习管理学需要学习哲学,要学习其他科学也需要学习哲学,做人更需要学习哲学。我们需要从哲学中知道管理的意识与存在性,只有当你意识到它的存在,你才本能地去接受和运用它。我们还需要从哲学中分清本体和容体,实践和认识及管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还需要我们学习管理逻辑思维。

在学习以上的两点之后,其他方面的学习也将水到渠成。那些管理基本原理和管理职能以及管理心理学等,其实在学习管理思想演进中也能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到了,但学习管理基本原理和管理职能却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面对的是实际的企业、组织和人。一般规律对他们有用,但他们往往很独特,这也使管理具有科学、艺术、务实、思想等各种属性,所以不能僵化地看待管理知识,在理解和运用管理知识时一定注意其使用对象的特殊性。其次,在管理手中能够应用的武器有两方面:科学的,带有普遍性的方法和技术,以及与人有关的随情况变化的涉及心理和行为的具有艺术特色的知识和经验。前者可以通过书本学习而获得,后者则通过实践和案例教学来学习和体会。再次,管理重在明确目标及其所围绕目标选择最佳或最满意的途径,而完成这一任务除了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外,最基本的是学会和善用成本效益分析工具。最后,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成功和失败,任何管理实践中都蕴含着知识和经验,所以,对于管理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增加自己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就要善于观察组织及个人行为和实践活动,勤于思考和锻炼,日积月累也是重要途径。

有人形象的比喻,管理类似于下棋,基本的管理类似于博弈的基本规则,各种管理技能和成功管理类似于总结出各种棋谱,而实际的管理则由这些基本规则,各种棋谱演变出更加丰富多彩,变化莫测的局势。水平接近者的比赛,比赛前睡也不能确定局势的变化和输赢的结果。因此,管理的学习在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要演化出神奇的管理实践,需要在此基础上去感悟,去享受!

二﹑感悟管理

管理活动本身犹如一匹烈马,一架难以控制的飞机,要想驰向发展的愿景,飞向成功的辉煌的未来,不仅要享受奔驰中飘逸的快感和飞翔时鸟瞰世界的心旷神怡,而且要享受成功后的收获,也要享受失败后的收获,因此必须设法“驾驭"好管理。驾驶者认为,开车最高境界是用心,而不是动用身体,要把车当做你身体功能的一种延伸,使车与你融为一体,然后在你心神的指挥下,心到车到。“管理"这匹烈马或复杂难控的飞机何尝不是如此,它也是人类,领导者,管理者的功能一种延伸,一种放大器,而需要真正享受它和使它发挥功效,必须熟练且到位地驾驭它。面对种种的复杂管理,更需要用心驾驭。

“管理是管理者的生活",管理者要“享受管理",除了真正的态度和高尚的境界外,还需要领悟管理的真谛,而需要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就需要学习掌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管理知识的来源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知识是通过自己亲身体验领悟而来,这样做过程太长;间接知识是通过学习或培训取得,这样过程较短,成效较快,两者相铺相成。

参考文献:《马斯洛论管理》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课程学习总结 篇5

未学此门课程时,我就听过知识管理这名词,当时觉得很抽象。软件工程课程的设计,我做过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可行性报告和需求分析,但那是对知识管理的概念及流程没有具体的了解,写起来很吃力,学了知识管理课程之后,我才发现,缺少理论的知识,当时的很多想法都不严谨。

虽然知识这东西似乎很抽象,但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前提是要有意识去做,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此门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学习了组织的知识管理和个人的知识管理,其中涉及到一些专业的名词,比如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员工、知识经济、智力资本等相关的知识管理概述;同时,还学习了知识流程的管理,知识管理的运行模型,知识管理的工具,知识获取、存储、共享、使用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出现在知识各个流程中的知识创新等。

我们现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有意识的进行个人的知识管理。个人的知识管理无处不在,简单的电脑文档文件,网络信息的提炼收集存储,以及怎样去获取知识、合理地保存知识,怎样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怎么使用已有的知识,怎样去共享已知的知识等,这些都要我们有意识的去做,所学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资本。

很庆幸,选了知识管理这门课程,每堂课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原来很多东西是我意想不到的,平时我对自己的知识管理毫无意识,更加不知道怎么去管理。课程学习的前期,我就把《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看完,此书主要是讲述个人知识管理方面的内容,在加上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组织知识管理内容结合起来,就很容易理解了。当然有了这些知识管理的意识还是不够的,还要实际行动,我做到了,把以前没意识到的东西重新梳理,再整合保存。因为我的电脑内存小,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有管理文档文件的习惯,但是之后发现,有些东西我管理的不是很合理,比如文件夹的分类、图片照片的管理等,现在我每次下载文件后都会去合理地去管理。此外,我开始试着在空间或博客发表日志,把自己的思考及想法记下来,这是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途径之一;还安装了为知笔记,把生活中的灵感记下来;同时,把在网络上看到有创意的图片或美文收集起来,编排分类上传到网盘或博客上,以备有需之用。慢慢地培养这样的习惯,并让这些好习惯伴随我成长。

像老师在课堂上说的那样,尝试做一些自己没做过的事,目的性不要太强,认认真真地去完成,很多事自己做了,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我真的深有体会。我很感谢知识管理这门课程,也很感谢老师,授予我这些知识,虽然很多观点我未曾实践过,但都值得我去思考。

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心得体会 篇6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电企的经营环境近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发电行业的垄断优势逐渐被打破,电企开始进入以效益和利润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时代,经营管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与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相比,却没有随之形成有利于经营管理的机制和文化氛围,因此发电企业在想经营型企业转变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不适应。针对这一现状,公司推出了经营管理基础知识认证工作,为我们系统的学习有关经营管理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经营知识认证读本》从基本知识入手,囊括了与发电企业相关的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内容全面并贴近工作实际,通俗易懂,是一本学习经营知识的好教材。本书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学习对象,着重从经营管理一般性概念知识进行描述,力求通过最基础的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使大家能够从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入手,为下一步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学习该读本,加强我对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性指标的认识和理解,对公司统计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经营方面的管理有了系统的认识,使我更加清楚自己在经营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存的不足,是我认识到只有掌握经营管理的必要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市场经济思维,才能更好地认清市场变化,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

好地完成领导交给各项任务。

知识学习管理 篇7

一、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

第一, 从宏观上看,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知识的生产率取决于知识的开发与传播, 而不论是知识的开发还是传播, 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库、知识交流机制以及知识实际应用为基础;知识管理正是一种通过知识整序并鼓励知识共享而实现知识创新目标的组织过程, 其根本目的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相对完整的知识管理系统应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知识信息管理, 即建立知识库, 用以固化知识;知识应用管理, 即如何获取知识并应用于具体实践;知识交流机制管理, 即鼓励知识创造与共享, 这需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挖掘知识的制度和方法;知识财产管理, 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第二, 从微观上看, 知识管理通过一系列核心功能的发挥, 切实优化企业的商业活动。根据OECD的观点,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可以划分为四类:是什么的知识, 为什么的知识, 怎么做的知识, 是谁的知识。在这四类知识中, 后两类知识的重要性在增加, 它们常常成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权项, 成为知识产业化的基点, 也应是知识管理的重点。根据美国经济学博士、知识管理及有关商业和信息技术问题资深专家YogeshMalhotra的观点, 知识管理揭示了观念的转变, 即从“信息价值链”转向“知识价值链”。“知识价值链”认为人力系统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只有人们不断地认识和评估技术系统提供的信息, 才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没有人力的主动参与, 所谓的“最佳方案”也不会被施行。由此可见,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掌握并运用第四类知识, 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功能与重要任务之一。实现知识共享则是知识管理的另一项核心任务与功能。当个人或小团体的知识转变成公司的知识后, 共有的知识由这个企业共享并恰当地使用, 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知识, 形成知识生产的良性循环。

第三, 知识管理既是一种策略和思想, 又是一种可操作的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必须建立一定的机构, 包括知识管理的负责人、知识库、负责知识管理和流转的知识中心、计算机网络及协同工作软件的技术基础、智力资本管理队伍、具备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增值的文化氛围等。而作为一种技术, 知识管理应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即在工程上和生产中把知识管理落实到技术层面。

二、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

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密集与智力密集的经济, 它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着天然联系。知识的占有与法律确认, 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与管理, 都可以说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问题, 同时也是知识产权制度的中心任务。因此, 知识产权是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

三、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

不论是知识库的构建与知识共享, 还是人力资源开发及知识管理技术的具体实施, 都必须明确知识的拥有者、加工处理者、使用者、管理者、操作者等各方的权益和责任。也就是说, 知识管理需要知识契约, 应当关注知识管理的合法性。

第一, 二者以推动知识创新为共同目标。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 知识的核心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核心是创新, 因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知识创新, 企业知识创新则构成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不论是知识管理还是知识产权, 都以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活动为主要目标, 因而二者在努力方向上具有一致性, 只是功能和途径存在差别。一方面, 知识管理通过开发智力, 促进知识共享, 进一步激发企业员工的智力创造活动, 从而产生更多新的知识, 实现知识创新;另一方面, 知识创新意味着新知识、发明、技术的涌现, 这些新的无形财产只有在法律上获得合法产权, 形成知识产权并得到保护, 知识经济所需要的良性知识创新机制才能健康运行。但是, 知识管理和知识产权在推动知识创新活动中是交织一体、相互作用的, 知识管理过程是构造知识契约的过程, 二者又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

第二, 知识管理构造知识契约的过程。知识管理系统化过程事实上内含了构造知识契约的过程, 而知识契约的确定, 成为知识产权机制建立的重要基础。其过程的几个环节:明确企业的知识结构;确定汲取知识的方法签订知识契约共享知识。

第三,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协调。一是知识管理对知识创新起着重要的激发作用, 推动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如前所述, 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加速器, 但在实现知识共享时应注意权级限制问题, 以保护客户的商业秘密和公司的核心机密。如公司数据库目录可以全部开放, 但如果需要详细资料则必须经过授权。二是人们的思考成果属于谁?是否有人有权迫使员工公开他们的思考成果呢?如果认为知识是一种“实物资产”, 那么知识管理就非常容易。按照企业的知识是存储在企业界中的一切的认识, 命令某一员工输出他的知识以便其他人能使用, 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与知识管理有关的绝大多数管理人员、咨询人员和研究人员都持这种观点, 大多数知识管理的实际操作也以此为依据。但事实上, 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只是个人认识过程的体现, 而不是一种实物资产, 难以套用实物管理方式。因此, 应注重知识管理中的柔性管理、个性化管理, 结合一定的激励机制, 既尊重个人的知识产权, 又达到知识共享的目标。激励机制有利于稳定人才并鼓励企业员工进行知识与技术创新, 其中包括企业内部员工技术创新呈报制度、企业员工技术创新奖励 (包括分配股权奖励) 制度等。

知识学习管理 篇8

一、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

第一,从宏观上看,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知识的生产率取决于知识的开发与传播,而不论是知识的开发还是传播,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库、知识交流机制以及知识实际应用为基础;知识管理正是一种通过知识整序并鼓励知识共享而实现知识创新目标的组织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相对完整的知识管理系统应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知识信息管理,即建立知识库,用以固化知识;知识应用管理,即如何获取知识并应用于具体实践;知识交流机制管理,即鼓励知识创造与共享,这需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挖掘知识的制度和方法;知识财产管理,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第二,从微观上看,知识管理通过一系列核心功能的发挥,切实优化企业的商业活动。根据OECD的观点,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可以划分为四类:是什么的知识,为什么的知识,怎么做的知识,是谁的知识。在这四类知识中,后两类知识的重要性在增加,它们常常成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权项,成为知识产业化的基点,也应是知识管理的重点。根据美国经济学博士、知识管理及有关商业和信息技术问题资深专家YogeshMalhotra的观点,知识管理揭示了观念的转变,即从“信息价值链”转向“知识价值链”。“知识价值链”认为人力系统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只有人们不断地认识和评估技术系统提供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没有人力的主动参与,所谓的“最佳方案”也不会被施行。由此可见,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掌握并运用第四类知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功能与重要任务之一。实现知识共享则是知识管理的另一项核心任务与功能。当个人或小团体的知识转变成公司的知识后,共有的知识由这个企业共享并恰当地使用,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知识,形成知识生产的良性循环。

第三,知识管理既是一种策略和思想,又是一种可操作的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必须建立一定的机构,包括知识管理的负责人、知识库、负责知识管理和流转的知识中心、计算机网络及协同工作软件的技术基础、智力资本管理队伍、具备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增值的文化氛围等。而作为一种技术,知识管理应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即在工程上和生产中把知识管理落实到技术层面。

二、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

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密集与智力密集的经济,它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着天然联系。知识的占有与法律确认,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与管理,都可以说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知识产权制度的中心任务。因此,知识产权是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

三、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

不论是知识库的构建与知识共享,还是人力资源开发及知识管理技术的具体实施,都必须明确知识的拥有者、加工处理者、使用者、管理者、操作者等各方的权益和责任。也就是说,知识管理需要知识契约,应当关注知识管理的合法性。

第一,二者以推动知识创新为共同目标。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知识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核心是创新,因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知识创新,企业知识创新则构成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不论是知识管理还是知识产权,都以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活动为主要目标,因而二者在努力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只是功能和途径存在差别。一方面,知识管理通过开发智力,促进知识共享,进一步激发企业员工的智力创造活动,从而产生更多新的知识,实现知识创新;另一方面,知识创新意味着新知识、发明、技术的涌现,这些新的无形财产只有在法律上获得合法产权,形成知识产权并得到保护,知识经济所需要的良性知识创新机制才能健康运行。但是,知识管理和知识产权在推动知识创新活动中是交织一体、相互作用的,知识管理过程是构造知识契约的过程,二者又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

第二,知识管理构造知识契约的过程。知识管理系统化过程事实上内含了构造知识契约的过程,而知识契约的确定,成为知识产权机制建立的重要基础。其过程的几个环节:明确企业的知识结构;确定汲取知识的方法签订知识契约共享知识。

第三,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协调。一是知识管理对知识创新起着重要的激发作用,推动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如前所述,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加速器,但在实现知识共享时应注意权级限制问题,以保护客户的商业秘密和公司的核心机密。如公司数据库目录可以全部开放,但如果需要详细资料则必须经过授权。二是人们的思考成果属于谁?是否有人有权迫使员工公开他们的思考成果呢?如果认为知识是一种“实物资产”,那么知识管理就非常容易。按照企业的知识是存储在企业界中的一切的认识,命令某一员工输出他的知识以便其他人能使用,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与知识管理有关的绝大多数管理人员、咨询人员和研究人员都持这种观点,大多数知识管理的实际操作也以此为依据。但事实上,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只是个人认识过程的体现,而不是一种实物资产,难以套用实物管理方式。因此,应注重知识管理中的柔性管理、个性化管理,结合一定的激励机制,既尊重个人的知识产权,又达到知识共享的目标。激励机制有利于稳定人才并鼓励企业员工进行知识与技术创新,其中包括企业内部员工技术创新呈报制度、企业员工技术创新奖励(包括分配股权奖励)制度等。

第四,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产权。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知识管理组成部分的知识产权的管理;知识管理实施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作者单位: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勤务系)

上一篇:优化英语课堂设计下一篇:学李林森事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