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和教训总结

2024-09-21

考研经验和教训总结(通用8篇)

考研经验和教训总结 篇1

在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最大的体会是:现实生活中,学生们的生活除了七彩阳光,也有沉重和压抑,困惑和不安,痛苦和无奈, 教师应该经常换位思考,融如入亲情,架起师生间的“心灵桥梁”,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生活的指导者、心理的疏导者,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促使他们的心灵健康成长。这应该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一,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教育的素材和契机,

现在的德育已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高不可攀,等于形同虚设。这就要求德育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向生活回归,如果和生活隔离开来,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和契机,只有植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之中,德育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二,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正确对待挫折。

遭受挫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要让他们认真总结失败教训,提高对失败的承受能力。正确对待挫折,不仅可以克服和消除挫折,而且还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使他们最终成为意志顽强、性格坚韧、心理健全的人。这一点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贯穿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

三, 要利用休闲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法制教育

青少年时期最容易接受外部环境的各种影响,因此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由于该时期青少年的心理还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易受不良的社会心理影响,一遇挫折或诱惑,便成为越轨者。

因此心理健康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所以重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偏差的纠治,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抵制错误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而传统的应试教育,越来越把我们的教育工作引入到了一切为了分数,政治思想、法制教育被忽视,甚至有些学校取消了与升学看似无关的德育课程,或者是名存实亡,学生无法真正从中受到政治思想、法制教育。而社会上,由于人们只注重发展经济,更是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致使少数学生道德和法律观念淡薄,盲目追求个人私欲而不惜以身试法。在这点上,班主任应当做力所能及的事,负应负的责任,尽应尽的职责。

四, 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最高形式。前人早已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其不教的深层意义就是学生自我教育。试图通过“关”“管”“灌”,迫使学生“就范”的德育形式无疑是对德育的亵渎,也必将阻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班主任首先须把学生视为能动的教育主体,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上。班主任的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不强制,不灌输和说教,主张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反复探究确定自己的主体价值观。

五, 班主任要重视自身品德的修养。

教师的完善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现实生活中,我们中的不少教育者以自己的自觉自律给学生们以良好的道德导向,学生就常常会“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从转变教育方式入手,构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

考研经验和教训总结 篇2

信号工程设计一般按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阶段进行。以下将以往信号施工设计中的点滴经验和教训进行必要的阐述, 供今后设计参考, 以提高设计质量, 确保行车安全。

(1) 绘制信号平面布置图时 (见图1) , 要正确表达道岔直向和侧向。

武威南至乌鲁木齐增建二线工程中, XXX站有一组道岔原直向开通到发场。站场在施工图设计中, 将此道岔改为直向开通增建的下行外包线, 信号设计时, 仍按此道岔直向开通到发场, 直至施工时才发现, 引起信号设计较大的修改 (包括联锁软件修改和信号显示关系的修改) 。

(2) XXX站在西宁至格尔木增建二线应急工程中, 西宁方面下行通向区间的股道按正线预留, 并预留了电码化设备, 在增建二线工程中, 下行正线正式启用时, 一列客车进站时发生摇晃, 幸好该股道没有通过进路, 否则后果很难想象。后经检查该股道通向区间的道岔有二组不是直向开通位置, 而信号平面布置图是按直向开通画的。这个教训极为深刻。信号平面布置图上凡是正线上的道岔, 直向开通的位置必需与站场图相符, 画法上也要一致。

(3) 兰州至武威南增建二线, XXX站兰州方面增建下行外包线, 该外包线归到达场控制, 最外方道岔坐标按进入到达场的坐标计算, (有迂回) 达3.6km左右, 而外包线取直只有2.5km左右, 信号平面布置图上按道岔进入到达场坐标计算, 外包线也一并画上, 按3.6km计算, 布置了二架接车进路信号机, 施工时, 发现无法按设计布置接车进路信号机, 最后只能调整二架接车进路信号机的位置。如果是在设计时发现该外包线布置一架接车进路信号机即可。故设计时一定要认真核对站场图和线路平面图。

(4) 对于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大于千分之六的车站, 站场是否设置安全线, 如果没有设安全线, 一定要与站场专业联系解决, 否则一旦施工后, 甲方提出增加安全线, 信号修改工作量较大, 此情况以往已多次发生。

(5) 兰渝线兰州北编组站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大于千分之六。信号设计考虑了增设延续进路, 但列车进入到达场增加延续进路, 对驼峰推送作业影响极大。在部鉴定中心主持下, 决定降坡, 造成正在施工的有关桥、隧变更。为吸取教训, 凡到达场的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不能有大于千分之六的下坡度, 发现问题及时与站场联系解决。

(6) 心轨转辙机侵限无法安装问题。有的车站正线上道岔采用带心轨转辙机, 而站场渡线较多, 引起心轨转辙机左、右侧均侵限无法安装。此现象在兰青线施工中发现, 引起站场道岔位置变动, 最终引起信号室外图纸修改, 造成大量返工。为此信号设计时一定要仔细, 发现问题及时与站场联系解决。

(7) 绝缘节无法安装问题。XXX站因受地形影响, 站场设计时编组线的道岔连接时不加短轨, 使绝缘节无法安装, 设计时按常规设绝缘节, 施工时发现无法安装, 最后该道岔区段只能按4组道岔处理, 好在道岔连接紧密, 开通后轨道电路能正常工作, 但不能满足设规规定。经计算43kg、50kg2组9号道岔岔心间最小间距为28.848+4.5 (短轨) +0.08 (轨缝) =33.356m;前岔为12号后岔为9号, 两岔心间最小间距为38.301m;前岔为9号后岔为12号两岔心间最小间距为36.362m, 两个12号道岔岔心间最小距离为41.323m, 凡小于以上距离的均不能安装绝缘节。因目前道岔种类较多,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道岔计算。

(8) 对于平行进路绝缘节布置也要注意能否安装绝缘节。见图2, 为确保平行进路需在3号岔前设侵限绝缘节。若1号、3号道岔间站场没有设短轨无法安装绝缘节, 施工时被迫移至3号、9号道岔间, 这样信号修改工作量大增, 此情况曾发生过。故设计时应认真确认此处是否能安装绝缘节, 及时与站场联系解决, 否则只能将绝缘节放在3号、9号道岔间。

(9) 驼峰分路道岔导曲轨无法安装绝缘问题。此问题曾发生多次, 只能在施工中锯轨解决, 增加了不必要的投资。为此应与站场联系, 让站场在设计中对分路道岔采用6号对称道岔时, 订货时应明确, 将9124mm的导曲轨断开成4500mm及4616mm的两节短轨。以便信号施工时能加装绝缘节。

(10) 信号显示关系。前方信号机开放绿灯, 但为侧向进路时, 后方信号机只能开放黄灯, 发U2码。若前方信号机开放双黄时, 后架信号机也只能开放黄灯, 发U2码, 此二种情况原来设计时, 若能满足制动距离要求, 后方信号机可以开放LU信号显示, 此种显示方式在今后设计中不能再用了。

(11) 采用场间 (站间) 联系的车站, 设计时采用场间区段发码, 而发车进路不发码方式。由于场间 (站间) 区段较短, 造成发码不能连续。在施工后甲方要求增加发车进路发码, 引起修改, 工作量较大、难度大, 因此今后设计中凡设有场间 (站间) 区段的车站发往该区段的发车进路亦应发码, 以保证机车信号的连续性。

(12) 双线轨道电路图中, 道岔不能直股切割问题。因目前大量铺设长轨, 对于车站正线上的道岔出厂时直股就不能切割 (不能安装绝缘节) 。有的车站侧线道岔亦采用此种不能直股切割的道岔。施工时就不能在直股安装绝缘节, 引起双线轨道电路图的修改。此现象也发生多起。因此在设计双线轨道电路图时, 对于道岔尽可能采用侧向切割方式, 或者应与站场明确侧线道岔, 订货时能订采用正股切割的道岔。

(13) 技规规定:用于侧向接发停车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 不得小于12号, 设计中曾发生站场采用9号道岔。信号设计复核时发现联系站场, 改为12号道岔双机牵引, 引起信号电缆修改, 如果施工时发现修改工作量将增大。因此, 必须认真审阅站场图, 同时要求信号设计人员有必要了解一些站场的基本设计原则。

(14) 交叉渡线中间设绝缘时绝缘节的布置。见图3平面图上中间绝缘节二侧道岔区段 (3DG与5DG) 必须完全隔开, 双线图需与平面图保持一致。此时该3DG与5DG, 无法完成极性交叉, 必须设人工极性交叉解决, 但一般情况下此处无法设人工极性交叉, 设计时可以考虑在此处布置双送端。以便在无法设人工极性交叉时不做极性交叉。

(15) 正线为满足极性交叉的需要在八字渡线设一架调车信号机。甲方提出存在不安全因素, 若车列停在2DG, 此时办理D6至股道调车进路开放D6、D8信号机, 车列误以D8开放, 从2DG驶入引起8号道岔挤岔。实际上此现象不会发生。若停在2DG车列是从D2进入的则6/8道岔锁闭在定位;若停在2DG车列是从股道出来的, 车列越过D8后就可以折返, 没有必要停在2DG区段, 若需从D2折返, 就没有必要看D8折返。若需要考虑上述因素, 为确保安全今后设计建议亦可采用下列方式:将D4信号机转向改设在8号岔后 (虚线所示) 这样D4信号机设置仅是为解决上述现象 (见图4) 。

(16) 自动闭塞区段1LQG和3LQG若采用相同载频时, 在办理改方时因互相干扰, 有可能使2LQG失磁而无法改方。此现象是在兰青线施工试验时发生。后将1LQG载频改为与站内载频一致, 与3LQG载频不一致的方式解决。1LQG载频虽与站内载频一致, 但1LQG的设备在区间柜上, 当正向发车时, 发车进路和1LQG载频相同而所发低频信息亦相同, 无所谓干扰问题;当反向接车时, 因反向进站信号机处设置的是机械绝缘节, 1LQG只有主轨道而无小轨道问题, 且站内为叠加预发码, 只有当列车压入1LQG后接车进路才发码, 此时只有二个机械绝缘节都破损, 才能通过钢轨干扰, 此点可不考虑。如同站内正线接车进路和延续发车进路相同载频同样处理。

(17) 特殊车站的载频设置。在国电兰州热电有限公司2x300MW热电联产扩建工程中, 根据站场专业的设置原则, 从陈官营车站往电厂站方面为下行方面。按常规设置电厂站下行应按1700或2300的载频布置。但电厂站至陈官营站间距短, 正线接车采用连续式发码方式, 而陈官营上行向电厂站发车为上行载频发码, 所以电厂站下行接车也按上行载频编码, 反之, 电厂站向陈官营发车按下行载频编码 (见图5) 。

以上问题及处理方式供设计参考, 欢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何文卿.6502电气集中电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1.

[2]林瑜筠.铁路信号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7.

总结经验教训坚持科学发展 篇3

我们离退休的老同志都是过来人,深深感到过去确有很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教训值得总结。1958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大片大片的森林被伐,劳民伤财。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客观原因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降水持续长时间集中。人为的原因,一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长江流域的森林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床不断升高;二是违背自然规律盲目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面积缩小,贮水量大幅减少。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黄河连续多年的断流、几场波及我国北部半壁江山的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一次又一次敲响了中国生态危机的警钟。

对资源过度开发的教训又何尝不是深刻的。前几年,一些资源富集的地方在当地政府“有水快流”思想的指导下,把挖掘矿产资源视作经济发展的法宝,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既糟蹋了资源,又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笔者在赣西的一个已采完的小煤矿开采区看到,这里树砍了,地陷了,水漏了,坡滑了,留下的是一大片被煤矸石覆盖着的废墟。

环境污染的教训一样让人不寒而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办乡镇企业,许多地方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少企业没有经过认真论证,技术落后,产品低劣,浪费资源不说,还给环境造成了重大的污染!最近两三年的几起环境污染事件,触动着中国环保的敏感神经:200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严重污染,哈尔滨市被迫停水4天,在国际上都造成很坏影响;2006年湖南岳阳县城饮用水源地新墙河发生砷超标10倍的水污染,8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政府只得用消防车运水解决居民饮水问题;2007年的太湖蓝藻事件,饮用水危机突降无锡市,致使数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被打乱。中国本来就是一个生态非常脆弱的国家,实在经不起严重环境污染的折腾!

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一些干部讨论“什么是政绩”时说得好:只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干部在“发展”问题上存在误区,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在这种片面政绩观的指导下,使一些干部心浮气躁,重“显绩”轻“潜绩”,重近期效益轻长远利益,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只顾发展不计污染,结果是吃了祖宗饭,砸了子孙碗,造了子孙孽。这些教训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这样的错误我们万万不能再重复了。

要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新理念。这几年,我们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很有远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且是子孙万代都可以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既矢志不渝地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又要使江西的山更青水更绿。还应该建立这样的考核制度,把保住绿水青山作为重要的政绩,谁的辖区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就要视为“负政绩”,严重者还要降职、解职,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总结经验教训 篇4

一、安全状况:

2013年1-7月份全矿共发生各类事故24起。其中死亡事故1起5人,轻伤事故13起21人,瓦斯超限事故10起。

其中:

轻伤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2.3%(18起10人),六月份无轻伤事故。

2013年7月份全矿共发生1起轻伤事故:2013年7月13日3时30分掘二区9202队李汉岭在场子迎头片帮砸伤左腿。

今年7月份与去年同期各类事故下降6起,同比下降83.33%。今年7月与去年顶板事故同期都是1起;

今年7月份与去年同期其他事故下降7起,同比下降100%。从最近6月、7月的安全状况来看,我矿安全形势较好,如何发扬这样的成绩,这就是摆在安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只有总结才能看到不足,才能知道问题出在何方,才能应对严峻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回顾过去的安全生产工作,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工作中虽然施工措施写了很多,但是做到的却很少,不得不引起警惕。综一区冲击地压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所以做好安全工作,就要看如 1 何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如何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有效实施,如何将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一线,是我矿当前认真对待的主题,既要完成上级交给的安全生产任务,还要在实际工作中把安全工作中的措施落实到位。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虽然早已家喻户晓,但实际上是喊得多、落实得少,叫得响、行动迟缓。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能解决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监督,下大力度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加强对人员违章现场处理,不断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推行标准化作业,将安全工作真正从事后分析转移到过程监督中,才是扭转不安全局面的有效措施。在此,我就如何抓好下半年安全工作,谈几点意见和看法,不当之处请提出批评指正。

1、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调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理顺关系;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比如有的职工蹬车,只要抓住就严厉处罚等等一些违章现象,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措施、反违章、推行质量标准化建设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2、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合理而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何以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所以不断完善、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不能只重效益,不重安全,我们安监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的单位根本不重视上级下发的各种制度,不落实到位,比如小班安全质量评估,没有从这些规范中真正做细做好。在事故发生后才追悔莫及,才体会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每个人要规范的遵守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措施,而且要坚持做到贯彻落实,保障这些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得以执行和落实。有了有效的制度,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才可能规范开展,收到应有效果,使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比如:小班安全质量评估制度的落实,每个班都要认真对待,现场把隐患交代清楚,按标准按措施要求去施工,那么事故就会大大减少甚至会消灭事故。所以要求各单位严格按小班安全质量评估做起,从每个环节中落实到位,那么每个单位的质量标准提高了,再抓每个单位系统的存在的问题,把问题处理在萌芽之中,从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在现场认真验收工程质量,认真检查施工过程的每个细小环节的安全状况,那么每个班组都会掌握到每个细节的安全状况,施工起来就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因此施工中的事故自然就会减少。

3、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抓安全生产教育,提升职工安全意识是前提条件。安全生产与职工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做好安全生 产工作,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抓安全教育,提升职工安全意识是前提,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职工自我保护能力的增强这些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使职工真正做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本质改变。充分利用每日一题,每周一案的学习,让职工掌握技术知识、从“每周一案”中体会到事故教训,使安全生产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使安全生产工作深入人心,做到人人重安全,人人懂安全。安监处经常组织突击检查活动,一是宣传、教育,抓住蹬车违章人员向全矿通报、罚款,二是警示那些违章人员不要违章。另外下半年要求各单位认真做班前安全讲课活动,就本班要做的工作由工程师分析那里有安全隐患,应该注意的问题,贯彻到每名职工思想中,那么工作起来就会有所警示。今后下半年安监系统将不定期的进行突击检查活动,并对各单位的安全大课进行检查。

4、安全生产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安全管理监督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今年全矿1-7月份工程质量定级共检查394次,合格率为99.24%,优良品率25.12%,等外品率0.76%,其中:

采煤系统检查47次,合格率为97.88%,优良品44.68%,等外率2.12%,掘进系统检查151次,合格率为99.34%,优良品23.17%,等外率0.66%,开拓系统检查196次,合格率99.49%,优良品21.94%,等外品0.51%,从定级和日常检查来看抓好质量标准化是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场子质量低劣,环境就会不好,那么自然影响到安全生产。所以要加强质量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作为安监工作的监察工作者要根据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过程监督的转变,积极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安监系统对那些工程质量“偷工减料”现象,进行严厉罚款,并在全矿通报批评,扣发工程质量工资,将会促进安全状况的好转。

5、全面建设队班、组长建设工程。

我矿已下发峻煤发„2013‟19号文件,关于龙煤股份公司鹤 岗分公司峻德煤矿关于对跟班队长、班组长现场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按照文件规定下半年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明确跟班队长、班、组长是当班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在生产中,一定要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班组建设培养全体职工的良好安全心态,让班组长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安全技能,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人的安全意识指导安全行为,用安全行为有效控制生产事故。作业现场施工是由班组完成,因此班组这个小的团体组成了整个的整体,如果在这个小团体中发挥好的积极作用,那么全矿的安全状况就会好转。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好的班组奖励,出事故的班组进行处罚。

6、“以人为本”是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本理念是 创建安全文化的核心。

在今后的安全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劳动者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井下作业现场点多线长,环境复杂,因此心态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只有心态安全,才会有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但为什么还存在“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情况呢?关键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比如说,有的单位管理者为追求生产任务,在安全管理的行为导向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任务、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再比如,“我要安全”本来应是职工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安全理念不树立,安全文化建设就是竹篮打水。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说你听”,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如采取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交心谈心等亲情教育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充分发挥亲情的感染作用,筑牢安全第二道防线,那么安全状况就会有很好的转变。

总之安全工作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系统学习孙成坤、吕新华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讲话精神,贯彻到安全工作中去,坚决贯彻执行矿党委的矿行政的决定,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和办法;进一步转变工 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做到排查隐患治理隐患不留后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队组,明确监管责任人,做到挂牌督办,确保隐患治理工作的落实。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把排查的安全隐患逐一建档,做到安全隐患有登记,落实整改有措施,检查督导有记录,隐患销号有验收,做到安全隐患治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形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各单位要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契机,规范安全管理,实现隐患登记、整改、回查、销号的全过程管理,分析近年来事故安全,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提高发现问题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到实处,把下半年的工作做好。

项目经验教训总结 篇5

1、让工作人员等待工作好过让工作等待相关工作人员。

2、多任务处理现象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普遍、也更加有害。不理解第一条经验重要性的企业往往会尝试最大限度提高员工利用率。问题在于,越是压榨员工的劳动力,对于最终结果的影响就越是消极。毫无疑问,员工是不可能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所谓多任务处理,实际是指让员工不断从一项工作转移到另一项工作中。

3、避免“锦上添花”行为。

4、不要对任务过分进行细化。“定义细节其实无助于他人的理解,反而只会造成误解。”项目管理中存在一个收益递减点,一旦实际情况低于该点,也就意味着项目管理者在对工作进行事无巨细地全盘掌控,而没有让团队成员利用自身的丰富经验与良好判断力完成工作。

5、在业务改进方面持积极态度。有趣的是,这一点原本其实可以算IT项目的典型标准。其主要目的是为管理(尤其是账目方面)、人力资源以及预定规则提供支持,具体措施是提供一套更为同步的企业信息视角。它所带来的主要业务收益是更快速的账目结算、人力资源管理改善以及对国际性规则的支持。

6、为团队中的全体成员提供一套总体视角。团队成员非常了解每个人都拥有大局观念对于组织整体的重要性,当然前提是大家先各自处理好自己的份内职责。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篇6

销售工作经验教训总结【一】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奋斗,工作也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工作总结是前阶段的结尾曲,它归纳了你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囊括了你付出后得到的结果,所以书写一份好的工作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出国 留学 网工作总结频道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工作总结,还有其他教学工作总结、财务工作总结、年终工作总结等相关信息,欲知更多信息可登录工作总结网.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飞逝,眨眼间XX年年已经走到了尽头,回首这过去的一年,收获颇丰。XX年年公司业绩突飞猛进飞速发展,与部门的进步同步,我通过不断向领导、同事和客户学习,以及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总结摸索,在工作和学习上都取得了较明显的进步,在这XX年年即将结束,新的工作阶段就要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事情需要坐下来认真的思考一下,需要很好的进行总结和回顾。

总结过去一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为下一阶段工作更好的展开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回首过去的12个月里,领导给了很多机会,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做了很多事情,感觉非常的充实。特别是在做以下事情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回想起来让自己也感觉到些许的欣慰,觉得自己这一件并没有虚度。

第一、积极参加公司开展的各项活动。

今年公司为了能让各管理人员释放工作上所带的的压力而组织了多次出外旅游的节目,3月8日,是三八妇女节,公司组织了两厂之间的办公室文员去长隆欢乐世界一日游;5月1日前一个晚上,公司组织了番禺的全部管理人员去k歌;7月29日,和番禺办公室的同事们去清远黄腾峡漂流,28日入住清远新银盏温泉酒店泡温泉;9月29日,国庆前的两天,和办公室的同事去长隆水上乐园一日游。

加上每个月都有不同的活动,都积极参与,这是自己进公司三年来,最多活动的一年。这代表着公司在不断的进步,不断强大,关心员工的利益和身心健康所得来的成果。

第二、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

1、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这是我们华迅公司中很重要的一点,可以说是精髓之一。每个人的经历和知识水平都不相同,这决定了每个人在做事情的能力上也会存在差别,但很多时候,工作能否做好,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大的一部份工作不是靠能力来完成来做好的,而是靠对公司对部门对自己的一种强烈的责任心来完成来做好的。奉献源自责任,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就不可能是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

可以说,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是做好跟单工作的第一要求,也是业务跟单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2、勤快,团结互助。跟单工作是一件很琐碎和繁琐的工作,特别是外贸跟单工作,辅件多,工序烦,稍微偷懒就可能给错误的出现留下隐患。一个订单往往是由很多部门来共同完成,一个人的力量在整个工作中显得非常渺小,只有大家团结互助精心合作才能保证订单的顺利完成。

3、认真细心,做事用心。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犯错误,才能发现客户可能存在的错误,把一些错误杜绝在源头上,减少人工和财物的浪费。我操作过的1个单子就曾经存在过这样的情况,由于出厂前板材没有经过硬度的测试,以置到货到了台湾后发现不合格了遭遇客户全部退货的情况,到12月底都还不能够从海关那里取出来,造成了公司人工和财物的损失。回过头来想想,如果这些错误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的话,就不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我觉得作为我们业务跟单员只有从内心深处清醒的认识到: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误,但只要你认真工作,对每批产品都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出厂前都经过各个环节的测试,及时发现和减少错误的发生。犯错误和遭遇国内外退货是最大的窝工和浪费,少犯错误就是降低成本,生产上和业务上来说道理都是一样。

“回头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二】

为加强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更好地总结成绩,找出问题,严把工程质量,确保精品工程,总公司于3月份举行了过往工程“回头看”自查活动。总公司组织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各项目经理,对以来各片区已完工的项目进行现场实地回访。通过各项目经理对已完工项目的介绍,大家对工程的实地查看,对施工中曾经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了再次认识,更加客观了解了项目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4月23日,总公司在大会议室召开回访总结大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刘克国、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项目经理及工程部全体人员。工程部部长舒海成作了PPT演示,对公司近日组织的“回头看”活动进行总结。

回访过程中,首先,对现阶段项目施工难度再认识:地下水位高、水量大;极软弱地基;膨胀土、砂性土等地质情况,使工程的施工难度加大。各项目班子能集思广益,拿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克服困难,使项目得以顺利完成。

其次可以看到工程质量有长足的进步,在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方面由原来的合格工程到优良工程,再到目前的项目精细化管理,使工程各工序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从人员意识上到细部处理都有长足进步。

第三,各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也一直秉持着便民、利民、不扰民的理念。由于市政工程的`工程性质,切实考虑到修建市区道路时,周边市民起居出行的需要,设置临时通道,采取半幅施工,夜晚施工白天通行等措施。

设置挡板、水码进行围挡,设置提示标语,坚持安全文明施工,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虽然工程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通过这次回头看,发现工程实体还有一些不足,需要加大力度改进。经过回访考察发现各个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路面裂缝。由于道路路基部分在施工过程中碾压不合理,路基压实度不均匀,造成基层不均匀沉降,形成沥青面层裂缝。

二是检查井周边塌陷。由于在沟槽回填时,对检查井周边夯实不够,造成该部位比较薄弱,因行车荷载重复施加,造成路面塌陷。

三是沥青路面平整度不够。首先:在检查井、收水井的调升时,没有综合考虑该断面的高程,只是参照其周边的高程。面层摊铺完成后,井盖要么凸起、要么凹下去。

其次:在沥青面层施工中,没有确定每层沥青的标高,随基层的高程走,面层施工完成后,局部有积水现象。四是路缘石的直顺度。因施工队伍的技术参差不齐,缘石的直顺度、相邻块高差不能保证。

针对这些普遍性的问题,经过仔细地考察分析,提出了下一步的意见及建议:

一:规范施工队伍。

二:加强岗位培训,特别是沥青摊铺操作岗位。

三:建议各项目部增设专职质检员、安全员,负责本项目质量和安全的管理。

四:加大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力度。如:防沉降检查井。

五:严格考评制度,对在建工程项目经理要严格落实总公司考评制度,加强项目经理的监管。最后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刘克国对本次回访活动进行了总结:对已完工的项目所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点评,分析了公司的质量现状。

对工程质量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内部、外部比较,客观的找出了差距与不足。

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要求:

一是强化管理,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工程质量责任制。

二是健全制度,完善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有关制度整理成册并且下发学习。

对于人员管理实行分级管理,从自检到抽查到巡查到回访,并且形成相应的报告通知单和记录。

三是加大奖惩,及时奖惩。

考研经验和教训总结 篇7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经验

1.1 美国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走的道路不同,可以分为依靠市场机制和竞争推进的自发渐进型、强调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合力推进的市场增进型、依靠行政力量推进的政府主导型三种不同类型[1]。美国是依靠市场机制和竞争推进的自发渐进型的典型代表。1950-1960年,美国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期间,GDP年均增长3.3%,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经验有:

(1)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霸主地位的形成,靠的主要就是以科技推动力为基础的集约化经济增长。美国政府把发展科技放在首要位置,强调技术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重视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建设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技术商业化。美国许多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部门,都是以科技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自1960 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和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支出,平均每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其中联邦政府开支约占48%,其余为私人企业和学校等,而研究开发对于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根据美国劳工部的估计,在1963-1992年平均大约占到0.2%。此外,美国非常尊重知识,在大量培养本国科技人员的同时,还采取许多举措吸引人才,从全球吸收了相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才。据报道,美国的设计工程师中有1/4至1/3是外国人。

(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形式,对私人财产权和经济利益进行保护,积极支持私人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大批开拓性企业家脱颖而出。同时,还通过鼓励企业兼并,使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规模经营,获得了最佳经济效益,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3)高度重视教育。二战后,美国高度重视教育,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各州都实行了九年或十一年、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普及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世界上也是最发达的。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研究证明,在美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时期内,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7.3%,大大超过物质投资5%-15%的收益率,美国国民收入增长额中有三分之一要归功于教育投资。

1.2 日本

日本国土面积仅为37.78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严重。二战失败后,其国内经济、社会几乎崩溃,但战后其经济迅速恢复,并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成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号超级经济大国。日本是强调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合力推进的市场增进型的典型代表。日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致包括了三个方面,即由统制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封闭经济体系向开放经济体系转变,由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向知识密集型高技术化产业转变。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经验有:

(1)重视科技进步。日本十分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在1959-1979年中,日本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854项,居世界第一位。此后,日本又成功从一个引进、模仿西方技术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技术出口国和技术不断创新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每年的科研开发产出不断提高,平均每年申请专利达34万件以上,占全世界的40%,为美国的3倍,英国的10倍。日本的GDP大量投资于科研,科技竞争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日本科技研究开发投入的经费也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二位,比德国、英国、法国三国的总和还要多。1990年以来,日本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日本的研究人员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日本每万人劳动人口的研究人员数为全球之最。

(2)重视教育事业。日本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该比重提高的速度在世界各发达国家中都名列前茅,通过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基础教育,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造就了许多平均文化素质很高的劳动者,成为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早在1911年,日本6年义务教育的就学率便达到98%。1947年,又将义务教育延长至9年。日本初等教育入学率为100%,中等教育入学率为99.5%。

(3)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日本通产省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制定产业部门政策,把产业分为成长产业、新兴产业、衰退产业和一般产业,大约每10 年提出一个“产业结构构想”,在经济起飞的20世纪60 年代,日本产业政策的核心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当时的主导产业政策是“重化学工业”,重化学工业对于日本经济的产业改造和提升起了重要的作用;70 年代以“发展创造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中长期宏观经济指导方针。70 年代以后至80 年代,则转变过去以增长为目标的产业政策,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转而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4)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日本逐步形成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界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主力军作用。日本全部科研投资80%以上来自民间企业,科研人员63%以上在民间企业。

1.3 亚洲“四小龙”

亚洲“四小龙”指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这些国家或地区幅员不大、自然资源匮乏,但地理位置较为优越,而且多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特殊关系。

亚洲变化BHDG“四小龙”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过程较为相似,主要是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国外资本和技术,利用本地的劳动力优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在20世纪60年代后经济飞速成长,并在90年代初相继完成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引起世界瞩目,而在这之前只是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见表1)。其成功经验表现为:

资料来源:葛霖生.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7(6).

(1)充分利用外部世界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亚洲“四小龙”都无一例外地把自身经济的发展融入到国际化进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及外资来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国外资本和技术,利用本地的劳动力优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在发展战略上成功实现了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战略的转换,出口产品中制成品一度占到90%以上。在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方面,新加坡和韩国的成效尤其显著。

(2)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及其应用。

亚洲“四小龙”在积极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也通过增加科技投入、建立科研机构和科研基地、制订高新技术产业计划等方式来促进科学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同时,还把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及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国民的知识文化层次及水平。

(3)及时推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亚洲“四小龙”都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几乎每10年实现一次产业转型和升级。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初步奠定工业基础;60年代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起飞;70年代采取措施促进本地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中国等发展中国家;80年代紧随发达国家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及服务业,并开始注重培育本地服务业的竞争力;90年代在发展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4)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亚洲“四小龙”在注重市场机制,着力改善市场协调职能,强化竞争政策,提高企业微观运行效率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行产业政策方面的引导作用,完善软硬件环境,保持整个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失败教训

2.1 前苏联

在社会再生产条件逐步恶化,粗放经营潜力日趋枯竭,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前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了生产集约化方针,并在随后的几个五年计划中制定了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完善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加强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实施步骤,要求在1990年前完成经济发展向集约化为主的道路过渡,但一直到1991年底国家解体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经济发展方式仍处于粗放型状态。据统计,1980-1989年,前苏联经济增长率中,要素投入增加的贡献率高达70.3%,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只有29.7%。[2]

阻碍前苏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很多,也非常复杂,包括投资政策和结构政策的调整不力,加速科技进步的进展缓慢,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农业拖后腿和国民经济中一些薄弱环节的“瓶颈”制约没有消除等等。但从根本上说,影响前苏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是体制问题,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改革所致,由此导致市场未能在优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3]

2.2 亚洲“四小虎”

亚洲“四小虎”指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四个国家的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都像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一样突飞猛进。可惜的是,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这“四小虎”未能像“四小龙”一样打稳经济基础,还欠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大笔债务。其中,典型的如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昔日的泰国,其经济曾经被称为东南亚发展最快的经济,一夜之间突然陷入金融危机之中,成了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发源地。在印度尼西亚,由金融危机直接演化为经济危机,进而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这包括失业人口迅速上升,贫困人口大幅度增加,个人收入明显下降,犯罪和暴力事件激增,人们对经济与社会前景、公众与政府信誉失去信心,还间接引发了当地的排华暴乱。为什么持续20年经济繁荣、高速增长的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在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会深深陷入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呢?

其实,在发生危机之前,这些国家就已经存在着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和面临着极其尖锐的社会矛盾,但是这些国家政府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忽视了促进社会进步,在从事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社会安全网的建设。因此,一旦经济增长衰退和金融危机来临,贫困人口和家庭首先受到冲击,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并以抢劫、暴力和动乱的形式爆发,不仅体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贫富居民阶层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也体现了被压制的社会一旦开始对政治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以及领导人改善经济的能力表示怀疑,就会迅速发生剧变,出现政治动乱。[4]

2.3 阿根廷

上世纪80年代末,阿根廷在梅内姆总统领导下试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大规模改革,这些改革包括:成立货币委员会和在法律上保障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经济美元化、大规模私有化、调整联邦政府和地方行政当局的相互关系、改革国家管理体制和税收行政手段、放开市场和开放经济、取消对外国投资方式和资本帐户的限制、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梅内姆总统进行的改革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1991-1999年国内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幅度达到了4.7%。

然而,梅内姆总统进行的改革,也存在着许多致命的缺陷,比如国家经济严重依赖外国资本,易受外部动荡形势的影响;所确定的汇率有对阿根廷比索估计过高的趋势;改革没能限制失业率的上升,没有促使更为平均地进行收入分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收入低于最低生活费的居民人数不断增加;国家机关营私舞弊、偷税漏税、地区预算情况不佳,以及经济发展的比例失衡等等。正是这些隐藏的问题,导致了2001年底的阿根廷金融危机,使其经济社会发展重新陷入困境。

3 借鉴与启示

综上分析,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有着很多共同的成功经验,比如都非常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都通过增加教育投入等来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积极转变产业结构以提高经济集约化程度;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等。当然,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模式上会有很大差异,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某一阶段或某些方面还是与我国有一定相似性,它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可以给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动态性、渐进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这其中可能会有一个阵痛期,会对经济增长速度带来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从而长期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具有广泛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全方位制度创新和综合配套改革。前苏联、亚洲“四小虎”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同步进行有效的社会方面的配套改革,以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并最终导致严重的社会动荡。

3.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个抽象的政府引导与调控或市场化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既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导地位,又采取灵活而务实的政府调控、引导政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结构中,寻求企业、政府与行业组织的优化整合,发挥多主体的合力作用。

3.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经验表明,只有真正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要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体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参考文献

[1]关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研究[EB/OL].www.dqfgw.gov.cn,[2008-01-22].

[2]葛霖生.中外十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6):72-78.

[3]葛霖生.论苏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J].东欧中亚研究,1997(4):3-9.

[4]胡鞍钢.广东省经济发展模式转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12-30.

[5]葛霖生.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7(6).

[6]田春生.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比较[R].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

[7]郭金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8]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113-116.

九年一贯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篇8

北京:将会进一步扩大和增加九年一贯制学校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今年小升初的政策会有所调整,同时进一步扩大和增加九年一贯制学校。

其实,早在2007年,为了促进教育资源均衡,缓解择校难,北京市教委就制定了小学、初中入学方案,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此前北京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约有20多所,2013年9月新学期开学,北京又增加多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目前北京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已有成功的办学模式,如东城区的景山学校,作为专门进行城市中小学教育试验的学校,其“大教育观”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育英学校是海淀区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学校,办学成绩不俗;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近年来中考合格率达100%,优秀率50%,中考70%的学生进入了重点名校。

郑州:“九年一贯制”试点屡碰壁

早在2007年,“九年一贯制”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就被纳入到郑州教育工作的整体布局中,然而六年来,试点却成了形式。按照郑州市教育局的安排,郑州市通过对原有中小学的改造与合并,选了几个试点单位。据了解,经过六年的探索,目前郑州市公办学校当中只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郑州的“九年一贯制”试点学校有郑州八中的郑东新区学校、聚源路小学和86中,如今郑州八中郑东新区学校已经名不副实,而是两套教育管理班子各做各的,只有86中和聚源路小学在坚持这种新型办学模式。

郑东新区学校校长李永强介绍说,把两所本来独立的学校结合在一起做“九年一贯制”学校还是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学校软文化的融合上以及教学管理上很难统一操作。并且,强校和强校的“一贯制”学校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但如果是弱校和强校联合的话,甚至是两所弱校结合在一起来实行“一贯制”的话,會遭到学生们以脚来投票的反应。目前在郑州的一些“一贯制”学校入校生逐年减少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并且“一贯制”还在考生划片分区的调位环节增加矛盾,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在建校初期就做好准确的预估。

除此之外,虽然家长们对“九年一贯制”模式持认可态度,但大多数家长明确表示,选择不选择“九年一贯制”学校,取决于学校的管理及教学质量。如果初中和小学都是优质学校,他们会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小学初中按照政策就读,但如果小学或初中某一方“跛腿”,家长们表示仍会费尽心思给孩子再找好学校。

事实上,“九年一贯制”在郑州教育界一推出,就已经饱受争议。在诸多争议声中,所有的探索实践都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教育资源难以均衡。只要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就会出现择校问题。“强校+强校”的“一贯制”比“强校+弱校”的“一贯制”受欢迎,对应的公办学校不合胃口,“九年一贯制”也阻挡不了学生们择校,每年小升初的学生依旧会流失。郑州并非“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的先行者,但试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却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武汉、佛山等地九年一贯制的试点开展,面临的问题与郑州大同小异。

成都市高新区:创新管理模式促进九年一贯制学校优质发展

相对于其他“九年一贯制”试点的屡屡碰壁,成都市高新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却做出了特色。这主要得益于成都市高新区敢于创新。在建设试点的过程中,成都市高新区逐步撤并原有农村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按照城市省级示范学校标准,同步规划和建设高规格配套学校,高水平开办了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并着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九年一贯制学校特色发展、优质发展。

那么对于目前九年一贯制的试点探索,有成功,当然也有失败。只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促使其成功发展。对于成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因素:

首先,学校要真正贯彻“九年一贯”的观点,取消小学部、初中部的建制,做到入学为一年级,毕业为九年级,真正做到小学与初中融为一体。

第二,做到分段培养。由于九年一贯年龄跨度较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上都较难管理,所以学校需要进行分段培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来进行不同形式的管理。

第三,做到教师一体。彻底打破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的界限,通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教师交叉任课,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胜任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

第四,做到交流创新。在不同的区划中,各学校要建立起互帮互助的构建模式,共同构建具有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促进学校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提升整体质量。

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试行九年一贯制,需要积极吸收借鉴前期试点的经验,取长补短;并认真总结其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对九年一贯制试行所带来的阻力等等,仔细思考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并形成自己的模式,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

【延伸阅读】

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的三利与三弊

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新的风向标。但是,面对着其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也需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使其优势最大化。

利好影响:

1.避免“小升初”升学压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2.形成系统的义务教育体系,加强学生成长的连贯性;

3.生源稳定利于教学发展,管理精简有利于教育改革。

弊端分析:

1.择校热由“小升初”变成“幼升小”;

2.成长环境太过单一且学生年龄跨度过大;

3.对学校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来源:《中国教育报》 官方微信)

上一篇:海淀区关于申报2010年度缴费工资和核对基本信息的通知下一篇:团委竞选演讲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