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心理护理

2024-10-07

癌症病人心理护理(精选12篇)

癌症病人心理护理 篇1

癌症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我们的中医科和介入科收治的病人大多数是癌症患者。相关研究发现,癌症作为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可治愈性疾病。因此,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格外重要。而且,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护理可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创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

一.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

1.焦虑:住院后治疗费用和治疗效果是最主要的应激源,其次为家庭因素及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的影响。癌症患者多疗程的化疗及辅助支持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加上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及癌症治疗效果差,尤其是癌症晚期疗效差担心预后,感到对家庭的责任未尽,怕拖累家人,又因对肿瘤的片面认识和对癌症的恐惧,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慌、焦虑情绪,表现为紧张、急躁、烦闷、哭泣,厌食、失眠,爱发脾气,对亲属和医务人员百般挑剔、无理取闹,影响治疗的整体效果。2.忧郁悲观:由于治疗期间的严重不良反应,如乏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疼痛等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当疗效不显著或没达到预期效果时,患者产生无能为力感,随着病情发展,忧郁悲观情绪日益加重,常长吁短叹、少言寡语、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自卑感重、情绪压抑、苦闷、埋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对生活产生怀疑、失去信心。

3.孤独忧伤:患者由于住院,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医生只每天查房时和患者说几句,护士忙于打针送药,交谈时间也比较少,各种信息来源缺乏,而家属无法经常陪伴,对亲人的依恋需要不能满足,患者很易产生孤独失落感。4.敏感、疑虑及防御心理:患者不能很快地进行患者角色的转变,不适应“一切听从摆布”的住院环境,对医护人员产生疑虑、敏感、不满、抱怨,甚至敌视。患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关心自己疾病的微小变化,对自己的饮食起居都要与疾病相联系,对自己躯体的微小变化都产生敏感及顾虑;对周围人的冷暖不关心,但关心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的言行都与自己的疾病相联系,尤其在疾病严重时多见。

二.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给予心理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有些患者沉默寡言,应及时疏导以调动患者内在应对危机的能力,坚定他们与癌症斗争的意志,主动参与并配合治疗。癌症患者因治疗费用大,经济困难,当我们向患者通知欠费时,患者认为护士老是要钱,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对医生不敢发脾气,常将一肚子怨气积在护士身上而影响护患关系。我们应该尽量为患者节约费用,用贵重药物和仪器前须让患者知情(如根据患者经济状况与静脉状况,恰当选择深静脉与浅静脉置管),每天及时送一日清单给患者,让其了解住院费用。根据个体差异,进行癌症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巡视病房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和看法,并适时做好健康教育和指导,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如晨间护理时询问病人的睡眠、早餐情况,换液体时主动介绍药物作用)。另外我们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理论水平,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任务。还需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语言温柔亲切,仪表整洁端庄,乐观、自信,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与信任感,以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愿意主动诉说心理话,从而及时给予疏导,重建心理平衡。

2.处理疼痛,减轻患者痛苦。癌性疼痛对癌症患者来说是最常见且最痛苦的一种症状,与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形成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容易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我们应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并及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马铃薯)

3.减轻患者孤独寂寞和忧伤。我们要做好入院接待与宣教,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结识病友。住院后协调同房患者间的关系,使病友间互相团结,安慰、相互帮助,解除患者的孤独感,增强安全感,还有助于活跃病房的气氛,调节患者的心境(尤其是患者之间要相互关爱与尊重,举例5床与8床)。动员家属和亲友在病情允许时经常来探望、安慰、鼓励患者,多给于关心、照顾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生活在温暖和希望中。提供舒适、安静、整洁、温暖的病室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客观地说,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医院目前的病室条件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上,改善患者无聊的住院生活。结合一些查阅的相关资料及我们科室的实际情况,我谈谈自己的想法。1.征订杂志、报刊,对不识字或阅读障碍的患者可开展晨间读报服务。

2.购置象棋,扑克牌等简易的娱乐工具,也可建议病人自带收音机、电脑等。(20床的扑克)

3.定期组织小讲课,讲课内容可包括手工、书法、绘画、茶艺、摄影、养生等方面的内容,不要求很专业,但能引起病人的兴趣。

4.制作宣传板报,板报内容可以是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科室近期活动安排,近期的国内外时事,甚至可以是笑话幽默。定期更换。

5.设立“话疗”茶座。由治疗效果较好、文化层次较高、又会做思想工作的患者自愿担任“话疗”主讲人,及时与新患者和思想负担较重的老患者进行思想沟通,相互鼓励,坚定信心,增进友谊。另外,可定期组织患者“人生与康复”经验交流。谈人生,讲经历,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励患者坚定战胜癌魔的信心和勇气,引导患者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同时还可以听取患者对科室的意见和建议,最好可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病人的需求。

6.在中秋、国庆等节日可进行游园会等活动,安排一些简单的如猜谜、做宫灯等活动项目。

7.为患者进行预防性康复、恢复性康复、支持性康复、姑息性康复的训练指导,使患者达到改善机体功能、减少残疾、恢复最佳功能状态。(18床的悬挂球)

作者:

癌症病人心理护理 篇2

1 癌症病人的心理特点

1.1 侥幸心理

病人在得知诊断癌症后, 一开始会拒绝身患不治之症的事实, 怀疑诊断, 到处寻医问药, 从一个医院到另一个医院反复检查, 希望找出否认癌症的依据, 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想重新确定诊断。

1.2 恐惧心理

病人得知身患癌症后会谈癌色变, 整日惶恐不安, 忧心忡忡, 表现为精神紧张, 烦躁, 情绪反应强烈, 认为生命即将终结, 想一死了之, 因而消极悲观, 拒绝工作, 甚至不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 影响诊治措施的实施[1]。

1.3 悲观绝望的心理

病人多为突然得知患有此病, 或者长时间治疗症状未见改善, 病情逐步加重, 认为自己生命已为时不远, 产生悲观沮丧情绪, 常表现为拒绝治疗, 不思饮食, 失眠健忘, 对各种检查和治疗丧失信心, 这类病人人往往性格内向, 难解心结。

1.4 求生的心理

求生是人的天性, 每个活着的人都有强烈的求生愿望, 病人从不能接受得病的事实到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逐渐承认病情, 其思想极为复杂, 病人对于医院和医护人员有一种安全和信任感, 把希望寄托在各种治疗上, 对化疗产生盲目的依赖性。

2 护理干预

2.1 调节好心理状态, 解除病人的精神创伤

了解病人的心理, 以诚实耐心的态度与病人交谈, 以高超的护理技术操作取得病人的信任, 要以同情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进行有效的引导,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 提高病人对病情的认识, 并讲解医疗技术的进步让病人心存希望, 尽量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消除其恐惧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他们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以提高疗效。

2.2 调动病人的积极心理, 激发其求生的欲望

医护人员可针对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 不同的病情, 有目的的宣传癌症的诊疗进展信息, 介绍一些康复的心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奇迹的病例, 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 从绝望中看到光明,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有强烈恢复健康愿望的病人应给予极大的支持, 照顾和关心, 尽可能的激发病人的生存心理。

2.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争取家属的配合

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病人, 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 要热情大方, 态度和蔼可亲, 经常主动与病人交谈, 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 取得其信任, 帮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例外要争取家属的配合, 家属的鼓励, 关心和支持能使病人得到很大的安慰, 让家属多关心, 满足病人的需求, 并对其进行卫生健康和心理学教育, 使他们增强信心, 配合工作, 这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4 采取各种手段, 缓解病人痛苦

疼痛是晚期癌症病人的主要症状之一[2], 要理解和同情病人并给予心理安慰, 及时了解患者疼痛的部位, 特点, 诱因, 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其痛苦, 可采用转移注意力, 稳定情绪, 心理暗示等方法给予劝导或安抚, 对于难以忍受的疼痛可使用药物缓解或控制, 注意用药的按时, 个体化。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因此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都应该加强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知识, 对不同心理的癌症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影响和改变其的心理行为, 来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华堂.癌症病人心理障碍及调理[J].安康师专学报, 2004, 10 (16) :98-99.

癌症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3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全面支持与照顾的一种特殊的医疗护理服务,其主要内容是为临终患者和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其中运用社会?家庭对患者身?心给予关怀与支持,同时又照顾家属给予心理上的支持?现就晚期癌症临终患者主要心理变化及临终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 对象

临终癌症患者,经医师确定其生命接近尾声,大致不超过六个月;病人和家属放弃治疗,只做止痛等支持疗法?

2. 病人心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临终癌症患者心里评估分析及目前心理反应所处阶段:抑郁心理,孤独心理,恐惧心理,愧疚心理?根据评估,分析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

2.1.1 抑郁心理:据资料统计,70%-80%的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这与患者经受疾病的长期折磨及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有关,且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等,加剧了患者的抑郁心理?

2.1.2 护理措施:此阶段鼓励病人倾诉,护理人员耐心倾听病人诉说扑捉信息,给予相应的支持,增加病人同疾病做斗争的信心;营造温馨氛围,在病房及走廊摆放鲜花,病房装饰以暖色调为主,保持整洁?安静?温馨,提供亲人陪伴场所,允许亲人陪护在床旁及带进病人喜欢的特殊食品及生活用品?

2.2.1 孤独心理:癌症患者病程迁延长,家属因为生活工作等有时不能陪伴在病人身边;由于癌症病人失去了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要求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有家人陪伴照顾等,使病人增加了孤独感?

2.2.2 护理措施:提供娱乐场所,随时调节病人情绪,让他们拥有快乐?我们启用社会力量陪病人下棋?打牌?聊天等,为每一位住院期间过生日的病人开生日联谊会,我们请临终关怀志愿者为病人服务,使其感受到社会没有遗忘他们,让他们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感受人间最可贵的真情和关爱?

2.3.1 恐惧心理:患者得知自己治疗无望,即将面对死亡,害怕离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产生焦虑与恐惧心理?

2.3.2 护理措施:在此阶段我们除了给予病人感情上的支持(安慰?倾听?表示同情)外,还应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死亡是人生命中的客观规律?通过与病人推心置腹的交流?讨论,使病人对疾病的现状?发展和治疗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使病人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生活质量,维护病人的尊严?

2.4.1 愧疚心理:患者对因自己生病给家人和子女带来的沉重负担,常常自咎自责,导致心理上的失衡,造成苦闷?烦恼?沮丧?忧愁等消极情绪?

2.4.2 护理措施:我们要充分理解病人的绝望及发自内心的愧疚心理,应保持冷静?忍让,要用爱心与同情去疏导?劝慰病人,让其平息心理上的冲突?弥留之际的病人鼓励家属随时守候在床前,聆听病人的自语,鼓励安慰病人安详渡过弥留阶段?

3. 小结

烧伤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篇4

烧伤科:巫甜

【摘要】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损伤,也是对人体破坏性很大的创伤。治疗护理复杂、病程长、烧伤后瘢痕形成、毁容和功能障碍都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我们通过了解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与其心理健康相关的因素,针对处于不同病程阶段的烧伤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在治疗护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稳定病人情绪,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及时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是烧伤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 烧伤病人 心理护理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损伤。烧伤后剧烈的疼痛,新生皮肤颜色的改变与瘙痒,瘢痕增生孪缩所致的功能障碍和外貌的改变,给烧伤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重新投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能力。针对病人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做好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工作能力得到更好的恢复。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对象来自我院烧伤科自2011年 11月~2011年11月间第一次住院的烧伤病人180例,男113例,女67例,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76岁,57%病人可见头、颈、手等暴露部位烧伤。

1.2临床特征:病人烧伤后通常可出现恐惧行为,社会能力紊乱,睡眠形态改变,警觉,记忆和情绪的改变。易出现躯体不适、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烦躁等精神症状。病人通常把自己受伤怪罪于他人或过分自责,这类情况都必须给予恰当的心理医疗干预。 2影响因素

2.1家庭社会因素:社会家庭支持不足,家庭功能退化,面对来自别人奇异的目光,过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烧伤对于患者整个家庭的严重影响并不低于患者本人。因此,对于烧伤患者的亲属,尤其是有自责倾向者应给予恰当的心理评估及尽早的干预治疗[1]。2.2 烧伤因素:烧伤不仅对机体造成巨大的生理损伤,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且还会造成持续而剧烈的心理社会应激,常导致精神、心理后遗症的发生,还明显增大了个体家庭所承受的来自生活、工作、社会等方面的压力[2]。有些还会导致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3]。随着烧伤创面的愈合,病人身体外观的改变、瘢痕隆起,日益受限的功能以及可能改变的生活方式等均构成新的自身压力。2.3 其他相关因素

2.3.1 性别与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烧伤患者常出现焦虑、恐怖的心理,焦虑女性较突出,而男性较女性更注重能力、魄力及自身事业的发展,而感到担忧厌烦,产生敌意,故敌对症状男性多于女性。

2.3.2 医疗费用与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烧伤患者来势急、病情重、病程长,患者除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忍受极大的痛苦,还需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住院费用自己负担得越多,在日常生活中不良情绪越多,而产生的躯体不适、敌对、恐怖与精神症状越突出。2.3.3 年龄与烧伤患者心理状态:不同年龄烧伤病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年轻人主要关注愈合后能不能留有瘢痕,配偶会不会嫌弃自己,出院后的工作能否胜任,而老年人主要担心是否影响身体的基本功能,会不会拖累儿女。

2.3.4 文化程度与烧伤患者心理状态:文化程度越高,越关心自己的病情,担心病情变

化、治疗效果、事业的发展、对家庭的影响,而产生难以摆脱的困扰和忧虑,与周围人相比感到不公平,产生自卑感而出现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文化程度偏低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及自信心者而易产生焦虑、精神病症状。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充分评估每个个体的文化风格背景,受教育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心等情况,提供个体化护理,并提供客观的信息,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现实。3 烧伤病人的护理 3.1心理评估

对烧伤病人做充分的心理状况评估,主要通过护理人员细心观察、心理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烧伤病人的心理状况,对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重危病人,主要通过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和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进行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心理评估应该贯穿于病人的整个病程中

3.2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 3.2.1烧伤早期阶段

患者刚入院难以接受现实,心理恐惧紧张,急于探听自己的病情,担心留后遗症,而过高估计自己的病情。此时医务人员应详细讲解烧伤知识,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3.2.2病程中心理护理

这是对烧伤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主要阶段:(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充分应用心理护理技巧,给予病人热心关怀与体谅,取得其信任,增强病人说出内心感受,认真倾听,给病人心理支持、理解与同情。通过温柔的动作,亲切的言语和关注的目光,给病人以安慰,以稳定其情绪,消除其抵触心理,便于治疗。(2)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良情绪。由于烧伤创面感染,病程延长,患者反复接受换药、切痂、手术等治疗,疼痛难以忍受,抱怨、怨恨、消极、悲观,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动作一定要准确轻柔,以免增加患者痛苦,随时随地与病人交谈,消除烧伤患者孤独无助、悲观绝望的不良情绪。宣讲优秀的康复病例,让病人认识到自身对家人和社会的价值,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3)加强医护合作,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应经常巡视病房,一旦发现烧伤患者有病情及情绪变化,沟通应及时并采取有效措施。另外,责任护士主动介绍主管医生经验丰富、治疗效果好,树立威信,增加信赖感,解除病人的疑虑;主管医生介绍责任护士的护理技术精湛,责任心强,使病人认真配合。(4)丰富病人的生活,转移注意力。比如通过读书看报、听音乐、看电视、经常组织病人交流联谊活动等方式使病人忘记病情的痛苦和折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2.3康复期心理护理

(1)调动社会支持系统:邀请患者的亲戚、朋友、同学、领导同事等经常来探视、看望病人,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做生活的强者!(2)生活指导:无论患者出现哪种功能障碍,都将长期甚至终生影响病人的生活自理问题,因此,康复护理不能靠“替代”解决,指导患者在掌握功能锻炼的状态下,尽早进行生活能力训练,让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和生活,为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烧伤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对策

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掌握和运用精神心理疾病的知识和心理护理技巧,对病人进行及早的评估与心理干预,在烧伤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与病人保持密切接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发现病人的情绪及心理变化,给予病人心理支持、理解与同情,并帮助患者接受现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4.1 入院初心理护理:病人被送到医院后,会产生一种安全感。我们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友善的语气一边详细听取病人和家属的有关病情叙述,一边仔细查看伤情,积极迅速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吸氧、止痛、输液等,使病人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增加安全感。但这种安全往往是暂时的,不稳定的,病人一旦了解自己的病情,已形成的安全感就会减弱,表现为恐惧、忧虑、烦躁,我们针对病人存在的这种心理给予同情、理解、安慰,讲述目前烧伤治疗科学的进展以及医院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讲述已出院病人配合治疗成功治愈恢复的例子,向病人表示医护人员积极救治的决心和信心。在抢救过程中我们要表现的勇敢、镇定,应用娴熟的操作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给病人以安全感、信任感,使恐惧、焦虑的情绪得以平静稳定,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

4.2 休克期护理:大部分病人休克期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如受伤时的场面给其留下危险恐怖的印象,加之医院陌生的环境,使病人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产生紧张、恐怖等一系列复杂反应[6]。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正反馈的恶性循环。但是,由于病人是清醒的,也就有可能接受护士给予的良好心理影响。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病人,耐心解释有关病情变化,解释静脉补液、测量生命体征、导尿及尿量观察等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以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7]。在实施操作中,说话要细声谨慎,举止要轻巧而文雅,工作要稳重而有秩序,以影响病人心理,帮助病人减轻和摆脱惊恐情绪,使其镇定并增强信心。

4.3 感染期的护理:烧伤病人痛苦大,经济负担重,住院时间长,进入感染期后,体温常在38℃以上而出现焦虑,表现出少语、失眠、食欲下降、对事物反应冷淡、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厌倦情绪等。为此,我们要给予诚恳开导,耐心解释烧伤恢复过程,讲明换药、手术、翻身、输液的必要性及这些操作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但要相信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会尽力减轻他们的痛苦,以减轻逆反心理。

4.4 恢复期的护理:随着创面愈合,瘢痕的形成,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忧虑心理,特别是头面部瘢痕形成及肢体功能严重障碍造成生活自理困难,使病人产生悲观、绝望心理,此时我们要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功能康复,并介绍国内整形整容水平,以后可做手术恢复功能与容貌。讲一些现实生活中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使其接受现实、正视现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生活的信心。我们和家属要多与病人沟通,给予病人心理上的安慰及生活上的帮助,使其感到生活是美好的,从而在愉快的心境中配合治疗护理,得以康复。5 结论

烧伤患者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共性特点,亦有烧伤患者的特征,并且会因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烧伤程度、不同的分期,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也错综复杂。为了很好掌握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必须加强护士心理素质训练,以提高护士的素质。大量资料显示,烧伤治疗的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好坏有密切关系。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护患交流,有利于治疗护理。护士要加强自身修养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做好烧伤患

者的心理护理。总之通过提高护士的素质,及时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是烧伤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参考文献

瘫痪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篇5

瘫痪病人一般都要经过痛苦期、达观期、悲观期或奋发 期。

1.痛苦期:病人突然由健康变为瘫痪,预想不到,也不知何故,不知所措,心理打击沉重,悲痛万分。表现为激情,痛哭,不思茶饭,甚或有轻生的念头;情感脆弱,激惹性高;有的受挫折后,有攻击对抗行为,如拒绝治疗护理、拒绝见人、破坏物品等。护士在护理中要做到:

(1)对病人行为(除外危险与破坏性行为)要理解迁让。护士应能理解病人因瘫痪的突然性、严重性及潜在的持久性而带来的心理负荷,此期过多的安慰鼓励,过亲的体贴关怀,会反遭病人拒绝与反感,只会加重其痛苦而不会立即减轻。绝不能强行制止病人感情的自然发展,先任其发泄与表现,然后,适时适度地劝说与安慰。但又不宜让过多的人接触病人,你来我往,频频游说,单调语言会令病人心烦。除分配接触病人的护士外,其它人应行若无事,若将病人当特殊人物看待,反易遭误会。

(2)具体关照病人生怕是此期的首要任务。病人的痛苦故然首先是在精神上,但随之而来的是肉体上的痛苦以及随后的肉体一精神交错的痛苦,如排泄、沐浴、性生活等痛苦,每时每刻都会反作用地引起精神病昔。护士要从帮助病人的日常生活的困难手,来表示关怀与体贴,并给病人心理上的启迪,解除或减轻其精神痛苦。

①给病人安排舒适与安全的体位。体位应灵活多变,可取平卧、侧卧、俯卧更替,每2小时交换1次。足部要加托。脚板,以防足下垂。手可握以绷带卷,并置于功能位。床要加栏栅,防止落床。床的足端安置牵拉带,便于病人拉带起坐与活动。

②帮助病人床上活动或按摩,以减少肌萎缩,为今后的功能康复锻炼提供可能条件。

③护士要设法预防各种并发症,如预防肺炎,病房要温暖,被褥要保暖,避免病人受凉;更换体位时,常拍打上侧胸部,鼓励病人深呼吸,有分泌物者应鼓励咳痰或作体位引流;带领与督促做举上肢与扭躯干的运动。预防便秘,要安排病人进多种纤维素饮食;训练病人定期排便,以养成习惯;适当做腹部按摩,以刺激增加肠蠕动。预防泌尿道感染,病人的肛门及外生殖器应经常清洗;锻炼病人下床活动自行排尿,并经常按摩下腹部;非不得已时不用导尿,或在严密无菌下进行。此外,要预防褥疮,摔伤、烫伤、冻伤等。

④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病人,提供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与欣赏。聆听音乐,观赏电影电视,也会给病人一种精神寄托,以减轻痛苦。

(3)动员病人的亲友来做安抚工作。应选择病人最信赖且对病人最具影响作用的人来陪伴。陪护者要同医护人员步调一致,谈吐病情与预后要提法一致,说话应慎重,不具有暗示性。主要从细节的照顾上来体现同情、爱护与鼓励。

2.达观期:经过一阶段后,病人也晓得瘫痪已成定局,残废在所难免,对疾病已有了一定认识。对个人的一切安排也已有所准备与打算,生活上也逐渐有所适应。心理上也有了消极的适应,认为是好是坏皆如此,无可奈何。表现情感较为淡漠、消沉,强压内心苦痛,时而高兴,时而不乐;意志较为薄弱,遇事欲做不能;易受暗示性,久病乱求医。

(1)护士应加强“暗示”的心理引导。此期病人的基本心理活动仍是消极的,只是作了某些掩饰,有很大的可塑性,或可向积极转化,也可一直为消极。因此,通过暗示来引导心理状况的转化是重要的。

①有计划地同病人谈话,接受他们的要求,理解他们的苦衷,引导他们的发泄,了解他们的困难,借助语言的直接暗示来解除其思想苦闷,安抚其思想痛创。

②有步骤地安排病人的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的阳光、新鲜空气、花草树木,以转移其注意,舒畅其胸怀,激励其对生活的向往。

③有意识提供有积极意义的文艺作品给病人阅读,从美的形象中得以启发,从英雄形象中求得学习的目标。

(2)有组织地解决好病人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消除某种歧视与情感的疏远,解决朋友之间的矛盾,消除夫妻之间的误解与隔阂,动员其亲友给他予热情与温暖,通过组织给予解决某些经济困难与家庭纠纷,这些都是促进心理积极转化所不可少的。

(3)加强基础护理与康复功能的锻炼,也是很重要的。如按摩、床上的被动运动、适当的下床活动锻炼等,都能体现医护人员的关怀,促进其向积极方面转化。

3.悲观期或奋发期:达观期的转化所向取决于病人康复情况、文化教养、意志特征、人际关系与医护人员的态度等诸因素。

(1)悲观期。表现自悲、自卑、焦虑、神经质、甚至产生轻生自杀的念头。护士对这类病人要特别注意,一方面要经常激励与安慰,促进其心理转化,另一方面要严密观察,发现苗头,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护士不应歧视病人,也不宜严厉地责斥病人,帮助教育病人正确对待残废、生死等措施要隅于心理护理之中。应更多地考虑其心理变态,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出粗疏与简单是错误的。

(2)奋发期。表现有坚定顽强的信念,有强烈的生活欲望,有战胜残废的信心,不仅能积极地适应残废生活,而且以不拔的毅力贡献于社会(如写作、翻译、绘画、医疗等)。护士对这类病人主要应从照料其生活与帮助解决困难着手,当然,积极鼓励与支持仍是基本的做法。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措施是在生物护理的基础上完成的,其目的不但是照料躯体使之舒适,更重要的是唤醒心灵使之奋发。病人心理活动是会反复的,在积极主流的前提下,病人会触景生情,触发其苦衷,重又产生悲观之念,因此,护士在言行中要小心谨慎,要细致观察,防微杜渐,做好心理保护。

(二)自悲心理

在瘫痪等残废病人中,这种心理是基本的,时而受到掩盖、修饰、消减、转化而隐匿,时而又会暴露、显现、增进、转化而外露。护士应了解病人的心理基调,掌握演化规律,在日常工作中处理人际关系上都应保护病人的心理免受挫伤,要设法消除伤害病人的各种因素,如讥笑、讽刺、打击、蔑视等。护士要经常同病人保持接触,以便了解到病人的情绪反应,主动地进行激励与疏导。

(三)挫折心理

基础护理学知识:病人心理障碍 篇6

心理障碍也称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是指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或心理功能损害,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状态。一个心理正常的人遇到重大挫折时,情绪也会很激动,很悲哀,这种激动和悲哀的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但却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不需要特殊的心理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缓解。而心理障碍引起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改变,则不会由于时间的延伸而缓解,需要特殊的精神治疗和护理。

感知障碍

包括感觉倒错、感觉过敏、内感性不适、幻觉、感知综合障碍等等。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疾病,临床表现具有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内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一般无智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病程多为慢性迁延。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精神障碍,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及行为异常。但异常的心境、思维和行为三者协调,且与环境密切联系。病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

神经症性心理障碍

神经症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其共同特征为:①临床主要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症状、情绪症状、强迫症状、疑病症状、多种躯体不适感等症状,常可以混合存在;②除癔病外,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③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④病程迁延至少3个月以上;⑤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即使有器质性病变也不能解释患者的临床症状;⑥患者对疾病有自知力,疾病痛苦感明显,有主动求治要求;⑦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社会不良的性质。人格的异常妨碍了他们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与众不同的奇怪感觉,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尤其突出。给他人、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即所谓害人害己。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一般持续终身,部分在成年后有所缓解。

正常人格和人格障碍的区别有时很难划分,主要以社会标准和所处的文化背景为依据。正常的人格变异是指人格中某些品质的过多或过少,是在正常人格范围内的变异;而人格障碍的异常则达到害人害己的程度。

晚期癌症病人疼痛的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8月我科收治晚期癌症病人74例, 男43例, 女31例;年龄29岁~81岁, 平均55岁;食管癌11例, 胃癌27例, 肝癌22例, 结肠癌14例;均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均根据病情采用免疫、止痛、对症支持等综合疗法。

2 癌症疼痛的护理对策

癌症疼痛的治疗主要包括止痛与正确护理两大方面, 而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应了解影响癌症疼痛控制的因素, 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2.1 影响癌症疼痛控制的因素

①担心麻醉药成瘾。多数情况下, 只在病人主诉疼痛时才给备用止痛药, 而病人也因为担心成瘾而忍痛, 只是在疼痛无法忍受时才要求止痛。研究表明, 不论麻醉药剂量多大, 在用麻醉药止痛的病人中, 成瘾的发生只是少数, 多数病人疼痛控制后即停药, 即使出现成瘾也是可以治疗的。在晚期癌症病人中, 止痛应该是首位的。②医疗体制对控制疼痛的制约和限制。医院内制约实施镇痛的因素与医务人员对疼痛的处理缺乏责任感和护患关系复杂有关, 对疼痛不能有效控制主要归因于没有专业人员负责。病人不愿过多地麻烦护士也是使病人不能获得有效控制疼痛的障碍。现行的麻醉剂发放制度烦琐, 须经过多人核实的。因此, 人为的造成了许多癌症疼痛病人无法运用止痛药或只有到难以忍受时才用药。如果对每个病人的疼痛进行持续性评估, 变疼痛时给药为疼痛前随时给药, 情况将大为改观。

2.2 疼痛的护理

2.2.1 疼痛的心理护理

首先对病人的疼痛要给予同情和理解, 进行心理安慰、鼓励, 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 有效配合治疗。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痛苦, 及时准确地了解病人疼痛的特点、部位、诱发因素, 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病人痛苦。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对于癌症病人来说, 使他们抱有希望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双重意义的治疗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通过护患关系的改善, 增强病人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感, 正确面对治疗, 这也是减缓痛苦的重要条件[3]。要让病人信任, 必须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 热忱关怀并尊重病人, 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 细心做好解释工作。但需与医生的意见保持一致, 以免引起病人疑虑。在向病人解释时, 注意一次不可太多, 应分次逐渐使病人真正理解所谈的问题, 这可使病人了解病情、治疗和预后, 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2.2.2 药物疗法

①癌症疼痛令人难以忍受。因此, 缓解或控制疼痛是护理晚期癌症病人的主要内容, 可根据疼痛程度, 合理采用三阶梯止痛法缓解疼痛。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 辅助药可给地西泮;中度癌痛:可选弱阿片类药, 如可待因等;③重度癌痛:用阿片类药, 如吗啡等, 注意按时给药, 药量可根据个体需要加以调整。②药物治疗中的副反应。阿片类镇痛治疗中不可避免有副反应, 如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嗜睡、认知障碍、呼吸抑制、肌阵挛、瘙痒等。可以加用一些辅助用药来解决副反应问题, 还可以联合应用镇痛药以降低副反应的发生几率。癌症疼痛治疗中还可发生阿片药耐受, 这是长时间应用阿片类药物的副反应。耐受是机体对长期用药产生的适应反应, 导致药理作用减低, 增加药物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仍能维持治疗效果对产生耐受性的病人采用换所用的阿片类药物 (阿片轮换) 可减少药物剂量, 以达到降低副反应和提高止痛效应的双重作用。

2.2.3 音乐疗法

音乐直接影响病人情绪, 优美委婉的乐曲对人体各系统均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给有音乐爱好的癌症病人在睡前或饭后选择相应的乐曲播放。

2.2.4 做好各项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

由于恶性肿瘤对营养的消耗, 病人常存在营养不良, 影响机体组织的修复。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营养状况, 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注意食物色香味及温度, 避免辛辣食物。餐前要适当控制其疼痛和恶心, 为病人营造舒适的就餐环境, 鼓励进食, 做好饮食指导。疼痛的折磨, 病人大多自感身心疲劳, 长期卧床休息, 采取被动卧位, 多数还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因此, 应加强各项基础护理, 注意病人皮肤、口腔、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的护理, 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尽量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无痛苦的环境, 从而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2.2.5 病人家属的护理

病人病情恶化, 直接影响家属的言谈举止及情绪, 护理人员要及时和家属交谈与沟通, 提醒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保持良好的情绪, 对病人的一些失控行为给予同情和理解, 并指导家属做好一些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要尽可能的提供方便, 积极协作, 解决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当癌症病人弥留之际, 要及时通告单位和亲友, 并配合做好各种善后工作。目前, 临终关怀已受到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

3 讨论

部分癌症病人因疼痛未得到满意控制而失去耐心, 甚至会放弃根治癌症的机会。抗癌治疗本身能控制疼痛, 但止痛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近年来国际上推出了疼痛治疗新概念, 主要目标是:持续有效地缓解疼痛;避免或减少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疼痛及治疗给病人带来的心理及精神负担;最大限度提高癌症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4]。晚期肿瘤病人的症状有的可以用药物来解决, 但必须有更多而细致的临床护理才是临终关怀的基础, 也是减轻临终病人各种不适和痛苦的重要手段。因此, 对从事临终护理的护士, 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并且掌握熟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理论与技术。

参考文献

[1]葛轶群, 邓伟雄.中晚期癌症病人疼痛的护理对策[J].广州医药, 2007, 20 (4) :54.

[2]赵俊, 李树人, 宋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201-202.

[3]张雪燕, 谢雪华, 王东明.慢性疼痛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 2002, 16 (2) :88-89.

癌症病人的心理障碍与治疗 篇8

1.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

癌症对病人是一种超强的不良刺激,这种刺激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作用必然产生生理、行为和主观的反应,使病人处于应激状态,产生各种心理反应,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如焦虑、郁闷、压抑、沮丧等,并出现回避行为。据有关资料统计,癌症病人心理障碍达92%以上,其反应程度受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职业、个体生理素质、行为方式、遗传因素,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经济状况、“否认”水平,家庭关系,社会心理及所在单位经济效益及支持情况等综合作用的影响。

2.心理障碍对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心理状态长期不稳定,对癌症的发展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消极、抑郁、悲观、恐惧的负面情绪能通过大脑的反射降低身体的生理机能,诱发内分泌功能失调,尤其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降低免疫监视系统的功能,使免疫能力降低或缺失,癌细胞脱离监控发生突变,使机体从抗癌抑癌状态转向致癌状态。临床工作中经常可见到当病人得知确诊为癌时,病情会迅速恶化,这说明负性情绪对癌症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癌症病人的身心障碍不仅影响躯体疾病的恢复,而且很难适应家庭生活,难以步入社会,给工作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因此,防治癌症病人的身心障碍有重要意义。

3.癌症病人的心理特征

老年病人,除了老人的一般心理特征,还易由孤独感发展为与世隔绝、抛弃感,由衰老感发展为绝望感和濒死感。他们普遍注重医护人员的态度,希望得到尊重和重视,怕遭嫌弃等。

中年病人多为家庭生活的支柱,工作的主力,牵挂和顾虑多,患病后不仅对个人,而且对家庭发生决定性的变化。因此心理障碍重,发生率高。有的产生绝望感,拒绝与医护人员配合,有的求生欲望强,渴望绝处逢生,积极配合治疗。

青年病人,担心学习、工作、前途和婚姻等问题,产生痛苦忧虑、紧张急躁、悲观失望的心理。

癌症手术前后的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如怕死、怕手术不成功,癌症是否复发、怕长期疼痛的折磨,怕手术造成器官功能丧失,形体改变、损容等。

晚期常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想到不久于人世而产生绝望,甚至作出轻生行为。

4.心理治疗

帮助病人尽快适应角色,即①从常态时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根据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相应减轻他(她)平时承担的社会责任;②病人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没有责任,不应受到责怪;③病人有权要求痊愈,生病不符合社会的愿望和利益,社会希望每个成员都健康以承担相应有的责任和义务;④病人应该寻求可靠的治疗和技术帮助,必须与医生、护士合作,共同战胜疾病。否则会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转归。

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加以疏导,指导逐步消除情绪紧张和心理应激,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乐观、自信的情绪和有规律的生活。对于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的病人应事先向本人说明治疗过程、意义及合并症,鼓励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尽量排除恐惧、忧虑的心情,医务人员要树立治病先治人的观念,积极宣传心理因素在治疗癌症方面的作用,使病人在主动配合治疗的同时,尽快摆脱不良的心理状态的困扰,学会自制、自慰、自我解脱,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促进身心障碍早日康复。

帮助病人与他(她)的家属之间树立一个有益的和睦关系,帮助解决家庭冲突,并尽力保护病人自身和在家庭中的价值。不要在病人面前流露出恐惧情绪,应更多鼓励和耐心的照顾。

癌症病人慰问信 篇9

恶性肿瘤就是人们所说的癌症,它是100多种相关疾病的统称。当身体内细胞发生突变后,它会不断地分裂,不受身体控制,最后形成癌症。人们身体内所有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 细胞增长和分化可满足身体需要,这种有序的过程可保持人们身体健康。然而, 如果细胞继续分裂,这些额外的大量细胞就形成肿瘤。恶性肿瘤的细胞能侵犯、破坏邻近的组织和器官。 而且,癌细胞可从肿瘤中穿出,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这就是癌症如何从原发的部位到其它器官形成新的肿瘤,这个过程就叫癌症转移,多数癌症是根据他们起始的器官或细胞类型来命名的。

乳腺癌病人的手术室心理护理技巧 篇10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而手术造成对身体的损伤和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支持受到直接的影响[1-2],乳腺癌患者平素大多存在精神抑郁,心情不舒畅等情感上的变化。

一旦医生告诉患者经确诊为乳腺癌时,病人往往会出现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剧变,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继之对治疗的疗效产生焦虑和抑郁为特征的情感上的紊乱严重影响愈后及生存质量,心理护理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并最大限度的得到病人的认可,以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地抚慰,对乳腺癌手术的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从1月~3月行乳腺癌根治术79例,通过心理护理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确诊为乳腺癌的病人79例,除外伴有其他躯体疾病、精神疾病的,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对照组41例。

观察组:平均年龄(39.37±5.2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8.37±5.5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均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麻醉方式与手术方式均相同,患者的认知能力均无障碍。

1.2 方法

1.2.1 分组

对乳腺癌观察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并根据病人相关的心理反应指定和实施心理干预计划,对照组病人只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 心理护理

根据临床观察和调查问卷制定了乳腺癌患者手术期常规护理加乳腺癌专职护士的心理护理方案,其内容包括: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手术前一天,护士应主动热情向病人做自我介绍,针对患者担忧的问题,运用科学的道理进行解释,并教给患者一些放松的技巧。

2)病人会很担心冰冻结果,可以告诉病人您的疾病情况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由于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易转为恶性,在没有转变之前及时根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对于已确知病情的人,告诉她您的精神因素很主要,要相信现代科学的发展,有很多治疗控制肿瘤的方法,况且实践证明乳腺肿瘤的愈后是比较好的,远期存活率很高。

术后您要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按时随访,完全可以同正常人一样。

向患者讲解有关乳腺癌及手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减轻恐惧与焦虑。

3)病人会无法接受器官缺失 影响美观和家庭生活质量,劝慰病人既然您的乳房已经是一个不健康的器官,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况且现代的科学很发达,术后会有相应的美容措施,如人工美容胸罩等可以帮助您解除这方面的问题。

关于家庭,要相信您的爱人深爱的是您的人格,不会因为这小小的疾病影响你们的感情的。

4)担心经济 您的担心我们会认真考虑,术中我们会根据您的经济状况,控制高费用物品的使用,请您放心。

如您确实有困难,无法解决。

可借助有关机构反映,以解决您的经济问题。

5)帮助患者家属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患者家庭内聚力。

家属,特别是丈夫,要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多与病人交流,从自己的语言、行为上给患者以鼓励,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病人本身来说,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担心疼痛、手术意外、关心手术及愈后效果、紧张需要照顾、担心疾病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表1)。

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表2)。

表1 是否进行护理干预的结果比较(略)注:组间比较,P<0.01。

表2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比较(略)注:组间比较,P<0.05。

癌症病人心理护理 篇11

【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40-02

临终关怀的理念是;1.以照料为中心,适度治疗,控制症状,减轻痛苦,消除恐惧焦虑,获得心理社会支持。2.不以延长生存时间为目的,而以提高临终生命质量为宗旨。3.维持人的尊严和权力。4.帮助患者“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活的尊严死的尊严。5.为患者家属提供居丧照料。[1]

癌症晚期患者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经历了与病魔的顽强斗争,在得知自己已身患绝症无法治愈,生命已时日无多的情况下,身体和精神都将经受巨大的打击。医务人员应尽力使其在临终得到安宁和舒适。这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我院肿瘤科自2005年对癌症晚期已无法治愈的患者实施临终关怀,建立关怀卡,记录实施关怀的内容及效果。

临终关怀的具体措施

1心理关怀 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复杂。绝大部分患者首先是对疾病的否认、怀疑、幻想,表现为愤怒、抱怨、发泄、强烈的求生欲望,接着开始对疾病妥协,听天由命,进而出现自卑自责忧郁,最终接受事实,变得平静安然。著名美国学者Kubler Ross将身患绝症的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的心理反应过程总结为5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⑴用爱关怀病人 以满腔的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亲切的语言去关怀体贴病人,吧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尊重他、爱护他、亲近他,以克服悲观抑郁绝望的心理。

⑵用心理解病人 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回忆一生的酸甜苦辣,病痛的折磨以及死亡的恐惧,使他们失去自信自尊,医务人员主动接近病人,让病人倾诉内心的忧虑和恐惧,容忍病人发泄情感,对病人的唠叨应有极大的耐心,不能有丝毫的反感。

⑶尊重病人的权利,满足病人的自尊 在治疗护理中,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鼓励患者参与医护方案的制定,维护患者的自我形象,尊重原有生活方式,保护患者隐私,尊重信仰,尽量满足合理要求。

⑷真诚对待病人,不欺骗,维持适当的希望,鼓励家属增强信心,给患者以支持,多陪伴,使患者的心理、情感得到最大的安慰。

2控制疼痛 据统计87﹪癌症患者有疼痛,疼痛不仅影响睡眠、饮食,使情绪低落,免疫力下降,消弱病人的求生欲望,甚至使病人丧失尊严[3]。WHO推荐的阶梯止痛方案[2]:①选用非阿片类药物,如阿斯匹林、布洛芬,适用于轻度疼痛患者,②第二阶段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卡因、曲马多、布桂嗪等。主要适用于中度疼痛的患者。③第三阶段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美沙酮、二氢埃托啡等。主要用于重度和剧烈癌痛的患者。近年来还采用硬膜外腔、椎管内给药。针灸按摩、音乐、催眠都是可尝试的。

控制疼痛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维护患者尊严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了解止痛药物的作用,制定最佳止痛方案。

3促进患者舒适

⑴提供舒适的修养环境,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光线明亮或柔和。病房保持优雅整洁。

⑵帮助患者采取良好的舒适的体位,保持皮肤的清洁,预防褥疮发生,保护好切口、造瘘口、引流管等。

⑶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呼吸功能。清醒病人取半坐位利于通气,昏迷着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使用呼吸辅助器械应尊重病人意愿,做好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相关护理,减少不适,预防感染。

⑷加强营养,增进食欲,,尊重患者饮食习惯,经常变换食物花样,少量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于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吃新鲜水果,蔬菜。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胸部肿瘤患者常伴有食道梗阻,必要时采取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同时做好相关护理,减轻不适,预防感染。

⑸加强口腔护理,眼部护理,听觉是临终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经常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到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不孤独。

⑹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观察治疗效果用药反应。

⑺尸体料理也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患者死亡后做好尸体护理,既是对死者的同情和尊重,也是对家属最大的心理安慰。在做尸体料理过程中应尊重死者和家属的民族习惯和要求,应以唯物主义死亡观,态度严肃认真

4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行为反应与患者临终的历程密切相关,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生活照顾,对家属多关心体贴帮助,给予其精神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支持,居丧期给予心理疏导,鼓励表达情感缩短悲伤期。必要时通过电话、网络方式对丧亲者进行访视。

临终关怀的学术研究和服务在我国开展起步较晚,存在巨大发展潜力。通过以上努力,最大限度地落实了临终关怀的理念,体现了人文关怀,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里,享受人间温暖,没有痛苦,没有遗憾、安详平静的度过最后时光。

参考文献:

[1] 基础护理学,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版 P340~341

[2] 基础护理学,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版 P54

癌症病人心理护理 篇1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晚期癌症疼痛病人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36岁~87岁,平均65岁。

1.2 结果

癌症疼痛明显缓解率达95%,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 护理程序的应用

通过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病人实施正确的评估,按三阶梯用药原则给药,加强心理护理及对不良反应及时的观察和处理。

2.1 癌症疼痛的评估

2.1.1 疼痛评估内容

癌症疼痛的评估是控制疼痛关键的一步。通过评估了解疼痛的原因、部位、程度、性质是持续或是间歇以及减轻或加重的因素,既往疼痛治疗——药物、时间、剂量、途径、缓解程度、不良反应。评估活动需要病人的主动配合,护士要通过与病人友好的交流充分发现病人疼痛的各项因素,为每例病人建立一份个体化的疼痛档案[1]。

2.1.2 疼痛评估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2.1 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

疼痛分为4级:0级病人无痛;1级(轻度)病人虽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2级(中度)病人疼痛明显,不能忍受,需要服用止痛剂,睡眠受到干扰;3级(重度)病人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剂,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2.1.2.2 数字分级法

(NRS) 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让病人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0为不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2,3]。

2.1.2.3 视觉模拟法(VAS)

画一条横线(一般长为10 cm),左端代表无痛,右端代表是剧烈疼痛,让病人自己在线上的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之处划一条交叉线。使用画线评估疼痛程度,常见有两种方式:一是将横线作为疼痛指数。另一种方式是将横线与数字分级法的0~10数字并列,用与病人画线交叉点相应的数字代表疼痛程度。

2.1.2.4 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

6种面部表情(从微笑至悲伤至哭泣)来表达疼痛。适合任何年龄,没有文化背景和性别要求。对于老人、小儿以及存在语言或文化差异或其他交流障碍的病人特别适用。

2.2 疼痛的药物治疗与护理

2.2.1 给药原则

一般遵循的给药原则:按阶梯给药;首选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用药细节。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缓解癌性疼痛的三阶梯疗法,选择镇痛药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镇痛药物。轻度疼痛:首选三阶梯的第一阶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辅助用药;中度疼痛:选择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可合并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用药;重度疼痛:选择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用药。

2.2.2 给药护理

护士应指导病人按时用药,并向病人讲解药物知识及按时用药的必要性,解除思想顾虑,提高依从性。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提供了一套治疗癌症疼痛的规范样式,指出疼痛定时给药比按需给药更有镇痛效果,定时给药能够维持止痛药治疗所需的血药浓度水平,而按需给药则会使病人频繁出现疼痛不缓解及疼痛突发加剧的情况。护士同时需要指导病人如果出现爆发痛应及时汇报并给予评估,正确用药,认真记录病人的疼痛程度。

2.2.3 一般护理

舒适是所有癌症病人的主要需求[4]。舒适可使病人身心疼痛减轻到最低程度。护士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温度及湿度适宜的环境。鼓励病人参加有兴趣的活动,看报、听音乐、与家人交谈、深呼吸、放松按摩等方法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2.2.4 心理护理

癌症疼痛病人常担心使用阿片类药物会有成瘾性、担心药物的副反应而不愿意报告疼痛,遵医的依从性不高。护士要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理解病人。护士要向病人讲解药物相关知识及忍受疼痛给机体带来的弊端,疼痛可限制病人的活动、影响睡眠、减少食欲,免疫力下降,严重者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精神障碍。争取病人信任,增强病人的安全感,稳定情绪,解除焦虑及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3 止痛效果的观察

WHO要求癌症疼痛控制应使病人达到夜间睡眠、白天休息、活动和工作时无痛。这是一个比较明确和完美的标准。规范化癌症疼痛治疗的标准是:0~10数字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3分,24 h内爆发性疼痛<3次,24 h内需要使用解救药<3次。

2.4 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2.4.1 便秘

普遍发生,发生率90%~100%。主要是阿片类药物抑制肠蠕动。可用缓泻剂预防,阿片类药物加量,泻药剂量也应增加。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多食含粗纤维食物;适当增加运动量、双手掌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必要时灌肠。

2.4.2 恶心、呕吐

发生率30%,多在7 d内缓解。使用阿片类药物同时预防性用止吐药;若恶心、呕吐持续大于1周,阿片类药转换,或改途径,使用5-羟色胺拮抗剂。

2.4.3 过度镇静

这是初用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快即可耐受。表现为瞌睡、嗜睡。如果疼痛可以在较低剂量情况下得到控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规范的进行剂量调整;使用非阿片类药物以减低阿片类药物剂量;更换阿片类药。

2.4.4 尿潴留

少部分病人在初次服用阿片类药物后出现排尿困难。可在床旁试用流水声音诱导排尿或温热毛巾敷会阴部促进排尿。严重者行导尿处理。如果排尿困难症状反复出现,就要考虑调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羟考酮等对尿潴留影响较小的阿片类药物。

2.4.5 呼吸抑制

罕见,多发生在大剂量给药或药物蓄积中毒(如肾功能不全)主要是由于药物作用于大脑呼吸中枢,影响呼吸中枢的调节所致。呼吸频率低于8/min,使用纳洛酮的缓释液解救(0.4 mg溶于9 mL生理盐水中)治疗。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及意识改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5 病人及其亲属的宣传教育

在癌症疼痛的治疗过程中,病人及亲属的理解和配合至关重要。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止痛知识教育,使其认识到止痛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忍受疼痛对病人有害无益;多数癌症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控制,一种药物无效时,其他药物也可有效;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止痛治疗,病人不宜自行调整止痛药剂量和止痛方案;吗啡及其同类药物是癌症疼痛治疗的常用药物,在癌症疼痛治疗是罕见成瘾现象,此类药物属于管制药物,应确保安全放置;止痛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疗效和药物副反应,随时与医务人员沟通,定期随访或复诊。

2.6 回访

病人出院后1周,病房护士应电话回访病人或家属,了解病人疼痛控制程度并给予相关指导,保证病人疼痛控制的连续性。

3 小结

创建无痛病房的目的就是规范、合理、高效镇痛,帮助癌症疼痛病人走出误区,重视改善癌症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无痛病房的创建,护士在癌症疼痛的控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病人实施正确的疼痛评估,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和完善的护理,对癌症疼痛病人实施三阶梯止痛,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癌症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努力做到“让癌症病人无痛”,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运用护理程序对癌症疼痛病人采取正确的评估,通过合理用药及护理、止痛效果的观察、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健康宣教等措施,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症,疼痛,护理

参考文献

[1]Gordon DB,Dahl JL,Miaskowski C,et al.American Pain Society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ncer pain patients[J].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5,165(2):1574-1580.

[2]Portenoy RK.Cancer pain:Epidemiology and syndromes[J].Canc-er,1989,63(suppl):2298-2307.

[3]Serlin RC,Mendoza TR,Nakamura Y,et al.When is cancer painmild,moderate or severe?Grading pain severity by its interferencewith function[J].Pain,1995,61:277-284.

上一篇:家人对孩子的寄语下一篇:创业教育结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