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2024-05-13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共9篇)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篇1

1.物流管理: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执行和控制的集成式管理,以最低的综合成本提供给顾客所需要的服务。

2.供应链管理: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对供应链各环节内部和各环节之间的工作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协调和集成管理,以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

3.顾客让渡价值:顾客预期评估一个供应商的总顾客价值和总顾客成本之差。流通加工: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4.牛鞭效应:向供应商订单量的需求波动(方差)要大于向最终消费者销售量的波动(方差),并且这种波动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不断扩大。

5.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企业之间的联盟关系,是供应商与制造商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作关系。6.业务流程充重组:是对企业业务处理的核心过程从根本上进行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使企业的多项关键性能,如成本、质量、服务及速度,同事获得显著的改善,从而满足当今不同顾客对质量、速度、服务的需要,使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7.检验数:把计算出来的每条闭回路上调整单位运量而使运输费用发生变化的增减值。

一、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意义: 1.对于制造商:降低合同成本;实现数量折扣,获得稳定而有竞争力的价格;提高产品数量和降低库存水平;改善时间管理;缩短交货提前期和提高交货可靠性;提高面向工艺的企业规划;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控制。2.对于供应商:保证稳定的市场需求;对用户需求更好地了解与理解;提高运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买主交货期改变的反应速度和柔性;获得比非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更高的利润。3.对供应商与制造商双方: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共担风险与共享利益;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的开发,实现相互间的工艺集成以及技术和物理集成;降低投机思想和投机几率;增强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减少管理成本;订单、生产、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

二、供应链中信息技术集成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分立系统。特点:智能独立;无清晰、连续的供应链管理流程;无合格的供应链领导层;分立的系统;缺乏评估系统或缺乏与企业目标一致的评估系统。第二阶段:内外部界。特点:一些功能和信息得以集成,以减少库存,提高效率;文件处理;有供应链行业的领导者、有明确导向的数据提供者;互联的系统,通常能够提供货物所处地点的准确信息;在各部门内使用统一度量指标。第三阶段:内部集成和有限外部集成效率。特点:供应商的计划产品到顾客的信息贯穿整个供应链;包括各组织在内的复杂流程;领导有远见并且具有专业水准;拥有能够将供应链信息,提供给各相关部门的高效系统,能提供实时知道的复杂系统。第四阶段:多企业集成。特点:供应链间的合作;供应链内部合作管理着眼于关键服务和实现财务目标;主管领导者们能预见影响供应链的运作和流程的技能,并实现发展这些技能;拥有能集成整个企业相关信息的系统;将供应链结果和企业目标挂钩的完全集成化的管理系统。

三、持有库存的好处:库存的ABC分类

管理基本思想:将库存物品按重要性程度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库存)、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库存)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的级别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

四、库存分类的步骤:将商品按其库存额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算出总库存额;计算累计库存额占总库存额的百分率;按累计库存百分率将商品划分A、B、C三类。

五、标记和标志的区别:

商品包装的标记是指根据内装物伤心的特征和商品收发事项,在外包装上用文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的规定记号。商品包装的标志是用来指明呗包装物资的性质以及为了物流活动安全和理货分运的需要而书写的文字和图像的说明。

六、装卸搬运的特点:装卸搬运是伴随生产与流通的其他环节发生的,具有与其他环节“伴生”和“起讫”性的特点;装卸搬运不产生有形的产品,而是提供劳动服务;装卸搬运过程不消耗作业对象,不排放废弃物,不会占用大量资金;装卸搬运没有提高作业对象(物)的使用价值的功能;装卸搬运作业具有均衡性与波动性。

七、流通加工与一般生产的区别

加工对象上的区别: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生产加工的对象一般是某种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不是最终产品;加工深度上的区别:流通加工大多是简单加工,是对生产加工的辅助和补充;责任人的区别: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以流通需要和消费者的需求为目的进行加工活动;生产加工以生产企业为责任人和组织者,以产品设计和加工技术要求为目的;附加值上的区别:生产加工在于创造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流通加工的目的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作很大改变的情况下提高价值。

八、供应链协调中的障碍因素:信息传递障碍(按照订单而不是顾客需求进行预测;信息无法共享);运营障碍(大批量订购;补给货物期延长;定量配给和短缺之间的博弈);定价障碍(批量折扣;价格波动);行为障碍;激励障碍(供应链智能部门或企业局部最优化;销售人员激励)

九、物流信息系统的目标:收集信息;访问数据;分析数据;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分享信息。

十、供应链信息管理的特点:覆盖范围广;获取途径多;信息质量高。

1.供应链产生的背景: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变化

2.物流活动主要环节:物流网络设计;物流信息管理;运输管理;库存管理;其他辅助性活动

3.按供应链驱动模式分类:生产推动型和需求拉动型供应链

4.按供应链的主要功能分类: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5.供应链管理特点:系统观念;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动态管理;强调协调机制,建立新型的企业伙伴关系;开发核心竞争能力;强调集成管理;依赖共同价值。6.顾客满意的衡量方法:投诉和建议制度;顾客满意调查;佯装购物者;分析流失的顾客。

7.物流顾客服务的构成要素:交易前因素:企业关于顾客服务的书面陈述;顾客得到的书面陈述;组织结构;系统灵活性;技术服务。交易中因素:保留订单的能力;订货周期的各种因素;时间;转运;系统准确性;订货的方便程度;产品可替代性。交易后因素:安装、质量保证、改装、维修、零部件供应;产品跟踪;顾客索赔、投诉;产品包装;维修期内产品的临时状态。

8.物流顾客服务分为基本服务、完美订货、增值服务、应急服务和网络服务。其中基本服务的衡量指标:可得性(缺货频率;供应比率;订货完成率);完成性(速度;一致性;灵活性);

9.完美订单的衡量指标:交付准时、完

整、无差错。应急服务:系统故障;产品召回。

10.物流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原材料供应;市场的位置;地理环境和气候;当地政府的政策;社区情况;环境保护;动力、能源的供应和成本;劳动力因素;建筑成本和土地成本;物流和设施成本 11.客观因素:与成本有直接关系的因素,称为成本因素,可以用货币单位来衡量;主观因素(非成本因素):与成本无直接关系、但能间接影响产品成本和未来企业发展的因素。

12.物流网络设计数据来源:业务运作单据、财务报表、物流研究报告和公开发布的信息。

如果一个国家关税高,企业哟啊么放弃这个国家的市场,要么在该国建设生产厂以规避关税。

13.供应链网络规划的困难:首先,全球供应链模型中的税收、关税及本地化要求和法规、条例都使得供应链非常复杂;其次,供应链中产品周转速度加快,生命周期缩短;再次,全球供应链模型对跨越国界的各种经济条件都要同样有效,并且要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健壮性,能够应对突发的事件和改变,且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产品、客户和供应商。14.供应链网络规划三个特点:阶段多;参与者多;地理范围广。

15.运输系统的重要性:地域分工专业化;规模经济;竞争加剧;土地价值提高

16.自营运输的优缺点:优点:提升服务,降低成本;缺点:空车回程;可能遇到缺乏专业货运管理技术的障碍;资金可用性问题;企业要承担货物丢失和损坏的风险。

17.合理运输五要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 18.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对流运输(显性与隐性);迂回运输;过远运输;重复运输;无效运输;运力选择不当;返程或启程空驶;倒流运输(最不合理,造成双重浪费)

19.从成产过程的角度分类: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和制成品库存

20.根据存货的用途分类:周转库存;安全库存;中转库存;季节性库存;投机库存

21.库存管理的基本问题(订货品种、数量、时机)

22.供应链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协调机制问题;信息传递问题;不确定性问题;绩效评价问题。

23.集装单元技术的优势:减少货物破损;节省包装材料;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

24.包装的分类:按包装在物流中发挥的作用划分: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 25.装卸搬运的合理化:(防止无效装卸)装卸次数过多;过大的包装装卸;无效物流的装卸

26.提高物料的装卸搬运活性指数和装卸搬运速度

27.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类型:普通合作伙伴(短期)增长率低、竞争力低;竞争性或技术性合作伙伴(中期)增长率低、竞争力高;有影响力合作伙伴(中期)增长率高、竞争力低;战略合作伙伴(长期)增长率高、竞争力高。

28.顾客细分化:与顾客交易的收益率主要取决于顾客所买产品的种类、销售量、价格以及所需的增值服务。库存策略就需要把精力集中在满足那些收益率高的核心顾客的需求上,采取有效的物流细分化策略,优先安排支持这些核心顾客的存货。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篇2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对供应链这一复杂系统,为了取得良好的绩效,必须找到有效的协调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提出的。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全球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要想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通过供应链管理来降低运营成本并简化商业流程,因此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在当今的商业活动中变得至关重要,而物流信息技术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2.1 降低供应链成本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供应链中大量的事务处理已完全信息化、自动化, 供应链中的任何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大大降低了信息的获得成本, 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EDI技术,用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商业数据交换,这不仅可以将供应商、制造企业、零售企业、顾客和银行连接起来,可以在供应链范围内实现无纸化贸易,还可以提高供应链系统的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物流成本,确保了信息获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2 优化供应链中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

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得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往往需要置备大规模的仓库设施,因此,为了保证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将商品送达需求者,需要对现有那些服务水平低的物流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技术改造。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就可以根据商品的需求特点与供应特点将散置的分属不同系统的物流设施资源连接起来,经过科学规划和重组,发挥物流设施和服务的最大化优势,提高服务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

2.3 建立供应链的协作网络,提高运作效率

供应链管理有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长期的战略联盟。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对企业的业务信息和知识进行集成与共享,在完善的供应链网络环境下,实现供应链整体的效益最优。当所有供应链参与方都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那么它们对最终市场的影响会达到最大,而较大的影响会导致较大的收益,所有的供应链参与方都可以通过合作而不仅仅是竞争得益。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在共同的供应链目标指引下,也会使得供应链管理变得更简洁、高效。

2.4 改变供应链企业的业务流程,获得竞争优势

传统供应链企业的业务流程往往是跨部门,甚至是跨企业的,不利于供应链的畅通。要想改变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流程,实现良性循环互动,必须有一个以物流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来支撑。物流信息技术可以将上下游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能行为协调起来。促使企业对原有的组织和运作模式重塑,对传统的以组织功能为中心的企业进行以流程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同时,企业应向顾客提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增值服务,同顾客建立稳定的长期联系,以获得竞争优势。

3 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信息技术有很多种, 其中核心的技术主要包括条码技术、射频技术(RF)、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3.1 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是一种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它具有输入速度快、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灵活实用、经济便宜等特点。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为了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商品,自动读取有关商品的信息,广泛地应用条形码技术。条码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借助自动识别技术、POS系统、EDI等现代技术手段,企业可以随时了解有关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并及时做出反应。当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的电子订货系统(EOS)、及时响应(QuickResponse )、自动连续补货(CRP)等供应链管理系统中,都离不开条码技术的应用。条码技术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3.2 射频技术

射频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通过无限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远、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

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射频技术因其识别距离远,不局限于视线;射频识别卡具有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难以伪造,且有智能等特性而备受瞩目。射频技术在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或要求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在实际应用中,射频技术能够使供应链的透明度大大提高, 物品能在供应链的任何地方被实时地追踪, 同时消除了以往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各环节上的人工错误。安装在工厂、配送中心、仓库及商场货架上的阅读器能够自动记录物品在从生产线到最终的消费者整个供应链中的流动。同时,射频技术还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大幅提高货物、信息管理的效率,让供应链上的企业互联,从而更加准确地接收反馈信息,控制需求信息,优化整个供应链。

3.3 EDI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它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和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EDI是按照通信协议、依据各行各业的事务处理模式形成一个信息标准,经数据通信网络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以电子的方式交换商业文件,减少甚至取消了纸张、票据等书面文件的来往,因而也被称为“无纸贸易”。EDI具有快速、及时、价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等诸多优点。

近年来,EDI在供应链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供应链管理应用中,EDI是供应链企业信息集成的一种重要工具,是一种在合作伙伴企业之间交互信息的有效技术手段,特别是在全球进行合作贸易时,它是在供应链中联接节点企业的商业应用系统的媒介。通过EDI,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提供更好的服务;减少纸面作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并且能为企业提供实质性的、战略性的好处,如改善运作、改善与客户的关系、提高对客户的响应、缩短事务处理周期、减少订货周期中的不确定性,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

3.4 GP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该系统结合了卫星及无线技术的导航系统,具备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征,能够实时、全天候为全球范围内的陆地、海上、空中的各类目标提供持续的三维定位、三维速度及精确时间信息。

目前,GPS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卓有成效,尤其在货物配送领域。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容量设置、运输车辆的调度等都可以通过运用GPS的导航、车辆跟踪、信息查询和交通管理等功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GPS的应用有助于企业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

3.5 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综合评价、科学管理、定量分析和决策服务的一类计算机应用系统。GIS具有数据搜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它可以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

在供应链管理中,采用GIS技术可以实现供应链中企业的信息共享,通过GIS平台,随时调出任何区域的电子地图,查询所有的商业信息和相关地理信息;同时,基于GIS技术可以有效的进行决策管理中选址和资源分配等。GIS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供应链企业的集成度,有利于各成员企业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共享,加强了供应链的整体优势。

参考文献

[1]侯方森.供应链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家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过程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4:113-115.

[3]张永军,王文彬.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对物流的影响[J].中国市场,2008,1.

[4]唐四元,鲁艳霞.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论我国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的管理 篇3

【关键词】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改变传统的物流体制,逐渐向现代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物流”和“供应链”如今已成为企业寻求长远发展、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源泉。特别在我国,加强物流管理已与电子商务和特许经营一起,作为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科学管理和战略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种管理观念和模式上的重大变革之所以能在今天发生,是因为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的日益激化,企业的经营已逐渐从原来少品种、大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大众营销手段转向了以多品种、少量生产经营为特征的差异化营销阶段,而差异化营销要求是放弃原来推进式的产品生产经营策略,取而代之以消费者群体的细分化和市场对企业经营的及时指导、反馈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战略,这样产品的开发和流动都是建立在及时对应消费者需求之上的活动,从而使得“物流的再构筑以及供应链体系的建立”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我国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供应链管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彻底打破“大而全”、“小而全”,迅速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尤其从我国口前许多企业的运作方式来看,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可以同步实施,相互促进。

二、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物流管理水平在技术和管理上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尚处于成长期。长期以来,我国物流在运作过程中效率十分低下,很多企业物流职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而:

(一)供应链企业的物流基础设备陈旧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企业物流设备陈旧,信息化程度低,功能单一,效率比较低,难以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由于基础设备比较落后,缺乏标准规范,使得物品在运输、储备等环节中难以实现整体性、全过程的流动。当前,我国物流领域内信息技术发展不均衡,企业难以实现与用户间的网络对接和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技术在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没能得到很好运用,物流作业自动化水平较低。

在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中,缺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大量的物流信息流被阻隔在不同职能部门中,这不仅影响每一个节点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导致大量资源占用不能充分利用,物流成本增加,而且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供应链企业的物流管理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中就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会导致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出现故障,使得企业产生物流管理的风险。在供应链系统下,每个节点企业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容易被放大。

供应链节点上的供应者、生产者和客户,节点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都存在不确定性,就会导致供应链上物流管理的不确定性。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供应链中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流动,而供应链上各种不确定因素会给物流管理带来极大的麻烦。导致供应链物流的不确定性因素存在于各个节点上,致使整个供应链上的每个部分都会存在风险。

(三)缺乏优秀的物流人才

由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急需精通外语、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和采购制度的多方而复合型物流人才。然而我国物流教育和物流人才的培养还比较滞后,高校物流课程不系统,物流人才技能单一,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物流管理的需求。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企业物流管理水平也难以提高。

很多企业忽视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没有给现有物流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导致很多物流人员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的物流管理需要,从而制约着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提升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目前,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的口的已经不再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而是通过有效的物流网络活动,改善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供应链企业之间合理有效运作,增强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物流管理

企业应该将供应链物流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供应链物流管理不只是企业眼前的管理发展,而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未来的企业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供应链物流管理,积极与其他企业形成物流战略联盟。物流战略联盟的企业能够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通过合作成为长期稳定战略伙伴,充分发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同时实现互惠互利。

(二)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

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逐渐显现,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子商务也在不断发展。现代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管理是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有机结合,以顾客为中心,将供应链中的各部分紧密结合,有利于客户与企业实施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管理,这既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留住现有客户,同时也会吸引新的客户加入供应链,增加新业务。

积极使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努力改善物流管理技术。我国企业要抓住机遇,在积极发展物流业的同时,多渠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物流管理经验来改造我们的物流基础设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物流人才培养是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关键,物流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必须靠综合素质较强的物流专业人才。企业必须大力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咨询公司为培养物流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企业要为物流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建立物流人员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让能力更突出的物流人员参与到物流管理中来;努力学习国外物流管理先进经验,与我国物流管理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同时,政府要大力支持物流人才的培养,鼓励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培训供应链物流管理人才。高等院校要将物流管理的实践课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学校可以与一些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供应链企业的物流管理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物流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四、结语

总之,供应链管理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在我国既有发展,又而临着严峻的问题,但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又为解决供应链管理所而临的问题带来了机遇。我国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建设我国的供应链,坚信在我国实行供应链管理,定会实现第三方利润,为国家和企业带来效益。企业情报工作

参考文献:

[1]邹辉霞,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天山,现代物流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Donald.Bowersox供应链物流管理[M]李习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陆雯,现代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田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12一15.

精益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篇4

讲师:赵又德

课程安排:

课程内容

【课程大纲】

第1讲 多边共赢的供应链物流模式1.什么是企业供应链物流2.为何要重组供应链物流3.主要有哪些供应链物流模式4.供应链物流的应用第2讲 非核心竞争力的物流外包模式1.物流是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什么时候需要物流外包3.物流外包的注意事项4.企业物流外包的案例第3讲 第三方物流竞争模式1.什么是第三方物流2.如何看待中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与未来3.第三方物流竞争的关键何在4.海尔第三方物流发展战略5.全球前十强企业物流模式6.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第4讲 采购物流的主要实战技能1.采购物流包含哪些内容2.为什么要采购订单而不采购库存3.案例分析4.图表演示第5讲 生产物流的主要实战技能1.生产物流包含哪些具体内容2.生产物流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3.订单需求如何拉动生产物流4.案例分析第6讲 销售物流的主要实战技能1.建立配送中心的时机2.什么时候需要建立配送中心3.应该把配送中心建在何处4.如何完善配送中心的数据库5.案例分析(一)6.案例分析(二)7.运输配送第7讲 有效改善供应链物流系统1.传统物流系统的弊端及改进方法2.您的企业物流系统是否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3.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系统包含的子系统4.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的优越性5.建立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系统在组织上的调整6.如何协调采购、生产和销售物流之间的矛盾第8讲 有效降低供应链物流成本1.物流冰山2.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3.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4.如何控制物流成本5.物流成本控制的成功案例6.通过改变物流方式降低成本7.西尔斯巧用人才降低物流成本8.物流成本预算决算用表第9讲 如何挑战供应链零库存1.寄售零库存的涵义2.为什么实施寄售零库存方式

3.实施寄售零库存的条件4.采用寄售零库存时应注意的问题5.寄售零库存的案例解析6.什么是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方式7.为什么要实施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方式8.在什么情况下最有必要实施VMI9.采用VMI时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10.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的案例解析第10讲 如何选择与评估供应商1.供应商对供应链成功的战略意义2.考核供应商的指标以及内容3.供应商考核指标的案例分析4.供应商选择的案例分析5.供应商选择与评估作业流程图分析6.供应商评分表7.选择与评估供应商测试题第11讲 如何改进供应链的采购模式1.采购模式类型和采购成功关键2.制造业集团统一采购模式3.零售业“三三”制采购激励模式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篇5

现代供应链管理源于物流管理。市场全世界化促使包含材料取得、加工、装配以及分销在内的制造流动散布在整个世界进行。跟着延续发展的制造全世界化趋势,企业与供应商、转包出产火伴以及顾客之间的联络更为紧密。先前的管理模型着重于调理内部业务进程中的各种能力,增添市场价值。相反,供应链管理使公司追求集成外部环境(顾客、供应商以及合作火伴)资源提高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表明经营重点从公司内优化转移到1个战略同盟全面的优化。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中物流管理的功能以及目标。

(一)库存管理。要通过库存管理缩短定货-运输-支付的周期时间,加速库存周转,解除缺货事件的产生,有益于整个供应链的调和、高速运转。

(二)订购进程管理。订购进程是给供应商发出定单的进程,它包含供应商管理,订购合同管理,订购单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可应用配销单据等对于整个补充网络做规划,并向供应链自动发出定货单;通过合同管理在供需双方树立长时间瓜葛;通过检查订购数量,将订购单送给供应商并对于已经接管货物进行支付。EDI的采取,使订购进程管理更为高效。

(三)配销管理。当货物进入分销中心,配销管理便指的是计

划、调和以及节制货物的.物理流,包含4个进程:配销需求规划、什物库存管理、运输以及车队管理、劳力管理。

(四)仓库管理。除了了入库货物的接运、验收、编码、保管,出库货物的分拣、发货、配送等1般业务外,还包含代办购销、拜托运输、流通加工、库存节制等业务。仓库管理的操作劳动强度很大,但条码技术、扫描仪、EDI的引入扭转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力,从而实现对于物流管理的电子化,到达对于贸易进程实时跟踪的基本请求。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新特色。

(一)信息传递纵横交错。1般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其信息传递在企业之间逐级进行,供应商不能患上到最新的需求信息。供应链管理中,节点企业之间是战略合作瓜葛,拥有利益1致的特色,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是同享的。

(二)总体性增强。在传统观念中,供应链管理就是物流管理,企业瓜葛主要是“买-卖”瓜葛,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以出产为中心的,供销处于次要的、附属的地位,企业间很少沟通以及合作,更谈不上战略同盟以及协作。供应链企业是1种战略协作瓜葛,这类瓜葛体现了企业内外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强调企业间长时间的、直接的合作,强调共同努力实现共有的规划以及解决共同问题,是1种动态的同盟。

(三)现代化信息技术表现出强大的支持作用。信息化时期的到来,使供应链上的贸易火伴随时需要各种信息来对于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管、存储、提货和包装。在世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电子商务时期,物流以及信息流的互相配合体现患上愈来愈首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需要用到愈来愈多的现代物流技术。所有这些都依赖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作用。

(四)物流服务方式灵便多样。跟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物流的发展,物流服务方式日趋表现出灵便多样的特色。为了适应国际化经营的请求,呈现了产生在不同国家间的国际物流;呈现了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3方物流企业,包含货代公司(运输代理企业)、仓代企业(仓储代理企业)以及流通加工代理企业等;呈现了进行联合库存管理的分销中心等等。所有这些都使患上物流服务更为高效快捷,适应了企业、社会对于物流不断增长的请求。

参考资料:

[一]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二0版。

[二]彼德·德鲁克:《管理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

[三]张继焦:《价值链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二00一年版。

[四]丁立言、张铎:《物流企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二000年版。

[五]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清华大学出版社,二000年版。

[六]金若男、张文杰:《现代综合物流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

[七]沈厚才、陶青、陈煜波:“供应链理论与法子”,《中国管理科学》,二000年第八期。

[八]代小春、牟小俐、江积海:“企业施行供应链管理的进程框架”,《经济管理》,二00一年第六期。

[九]曾经祥云:“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企事迹效评价”,《经济管理》,二00一年第二二期。

[一0]刘丽文:“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策略之1——物料采购管理策略”,《中国管理科学》,二00一年第九期。

[一一]王成恩:“供应链中物流与信息流管理”,《中国管理科学》,二000年第八期。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篇6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陪送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 (简称“沃尔玛”) 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 沃尔玛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十个国家开设了超过5000家商场, 员工总数160多万, 分布在美国、墨西哥、巴西、中国、韩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连续多年荣登《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和“最受尊敬企业”排行榜。

沃尔玛的业务之所以能够迅速增长, 并且成为现在非常著名的公司之一, 是因为沃尔玛在节省成本以及在物流配送系统与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降低成本系列方法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应用

稍了解沃尔玛的人都知道, 低成本战略使物流成本始终保持低位, 是像沃尔玛这种廉价商品零售商的看家本领。在物流运营过程中尽可能降低成本, 把节省后的成本让利于消费者, 这是沃尔玛一贯的经营宗旨。

沃尔玛在整个物流过程当中, 最昂贵的就是运输部分, 所以沃尔玛在设置新卖场时, 尽量以其现有配送中心为出发点, 卖场一般都设在配送中心周围, 以缩短送货时间, 降低送货成本。沃尔玛在物流方面的投资, 也非常集中地用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物流配送中心一般设立在100多家零售店的中央位置, 也就是配送中心设立在销售主市场。这使得一个配送中心可以满足100多个附近周边城市的销售网点的需求;另外运输的半径既比较短又比较均匀, 基本上是以320公里为一个商圈建立一个配送中心。

沃尔玛各分店的订单信息通过公司的高速通讯网络传递到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整合后正式向供应商订货。供应商可以把商品直接送到订货的商店, 也可以送到配送中心。有人这样形容沃尔玛的配送中心:这些巨型建筑的平均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 相当于24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装着人们所能想像到的各种各样的商品, 从牙膏到电视机, 从卫生巾到玩具, 应有尽有, 商品种类超过8万种。沃尔玛在美国拥有62个以上的配送中心, 服务着4000多家商场。这些中心按照各地的贸易区域精心部署, 通常情况下, 从任何一个中心出发, 汽车可在一天内到达它所服务的商店。

在配送中心, 计算机掌管着一切。供应商将商品送到配送中心后, 先经过核对采购计划、商品检验等程序, 分别送到货架的不同位置存放。当每一样商品储存进去的时候, 计算机都会把他们的方位和数量一一记录下来;一旦商店提出要货计划, 计算机就会查找出这些货物的存放位置, 并打印出印有商店代号的标签, 以供贴到商品上。整包装的商品将被直接送上传送带, 零散的商品由工作人员取出后, 也会被送上传送带。商品在长达几公里的传送带上进进出出, 通过激光辨别上面的条形码, 把他们送到该送的地方去, 传送带上一天输出的货物可达20万箱。对于零散的商品, 传送带上有一些信号灯, 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 员工可以根据信号灯的提示来确定商品应该被送往的商店, 来取这些商品, 并将取到的商品放到一个箱子当中, 以避免浪费空间。

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使得沃尔玛在激烈的零售业竞争中技高一筹。沃尔玛可以保证, 商品从配送中心运到任何一家商店的时间不超过48小时, 沃尔玛的分店货架平均一周可以补货两次, 而其他同业商店平均两周才能补一次货;通过维持尽量少的存货, 沃尔玛既节省了存贮空间又降低了库存成本。

二、“无缝”供应链的运用

在衔接上游客户上, 沃尔玛有一个非常好的系统, 可以使供货商们直接进入到沃尔玛的系统, 沃尔玛称之为“零售链接”。通过零售链接, 供货商们就可以随时了解销售情况, 对将来货物的需求量进行预测, 以决定生产情况, 这样他们的产品成本也可以降低, 从而使整个流程成为一个“无缝”的过程。

物流的循环没有结束, 也没有开始, 它实际上是循环的过程, 在这个循环过程当中, 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开始, 而且循环涉及到每一点。沃尔玛就从顾客这一点开始谈, 顾客到一个商店之中, 他们买了一些产品, 比如说给孩子买尿布, 那么在他买了之后, 这与配送中心联系在一起的系统就开始自动进行及时的补货, 配送中心可以从供货商那里直接拿到货。配送中心实际上是一个中枢, 有供货方的产品, 然后提供给商场。供货商可以把货物只提供给配送中心, 减少很多成本。

沃尔玛进行物流业务的指导原则, 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世界上其它地方, 都是百分之百一致和完整的物流体系。不管物流的项目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 沃尔玛必须要把所有的物流过程集中到一个伞形结构之下。在供应链中, 每一个供应者都是链当中的一个环节, 沃尔玛必须要使整个供应链是一个非常平稳、光滑的过程, 一个顺畅的过程。

三、沃尔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启示

沃尔玛的成功既可以说是优秀的商业模式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 也可以说是沃尔玛对自身的“商业零售企业”身份的超越。

通过以上对沃尔玛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 沃尔玛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 是它的一整套先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沃尔玛在全球各地的配送中心、连锁店、仓储库房和货物运输车辆, 以及合作伙伴, 都被这一系统集中、有效地管理和优化, 形成了一个灵活、高效的产品生产、配送和销售网络。为此, 沃尔玛甚至不惜重金, 专门购置物流卫星来保证这一网络的信息传递。

沃尔玛的成功经验可能对我国相当多的企业有点“望洋兴叹”的感觉, 且不说沃尔玛拥有自己的卫星和遍布全球的大型服务器, 仅仅是沃尔玛的每一台货物运输车辆上都拥有卫星移动计算机系统这一点, 我国企业就难以效仿。同样, 维持这一庞大网络的IT投入和升级管理费用也并不是多数企业可以承担的。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M].2008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篇7

一、应急物流供应链

1、应急物流供应链的特点。首先,不稳定是应急物流供应链最为鲜明的特点。常规的供应链是指通过供应合同的签订来有计划的进行物资的生产、销售、运输,应急物流供应链则仅仅适用于各种突发状况下的救援,因此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其次,灵活性较强。因为这些紧急事件的突发性,所以需要应急物流供应链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接受到应急讯号的时候要及时的启动应急供应链,准确的进行进度的反馈,从而确保该次行动的有效性。第三,缜密性。供应链的有效性需要做好各个环节的部署才能实现,并且时刻以有序、高效作为衡量的标准,以便于满足应急的需求。

2、应急物流供应链形成的必要性。作为企业而言,积极的相应政府的号召与要求可以极大的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力的。站在政府的角度而言,与大型企业建立应急物资的供应关系,不仅可以利用该企业的物流优势,同时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应急的时效性,降低政府应急的成本问题,这对于政府与企业而言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3、应急物流供应链构建原则。将应急物流当做常规的物流来对待,可以确保员工时刻保持着较为严谨的工作状态,以此来提高应急的有效性与秩序性。立足企业自身的发展实情,建立较为灵活的运营机制,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有效的满足应急的需求。及时的关注各地区的动态,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可以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提高活动的预见性。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始终以较强的协调性与明确的分工来应对所有的突发事件,这样才能确保构建出实用性较强的应急物流供应链。

二、通过可靠技术构建应急物流供应链

应急物流供应链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实现物资供应的系统,它通过政府的组织与引导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实用性、协调性,同样在成本上也是比较高的,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配合。

1、应急物流供应链构建的关键因素。(1)重视合作企业的筛选。受客观应急需求的影响,在合作企业的选择中需要综合的考量企业自身的实力,如果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较为混乱,则无法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满足应急的需求。因此,需要慎重的进行合作企业的选择,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同时需要考虑其合作的时限,从而极大的降低政府建立应急物流供应链的成本。除了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之外,系统性的物资运输途径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全面的分析与调查,从而实现应急能力的全面提升。(2)应急物资转运与配送网络的构建。物资经由供应商运入之后,经过必要的作业,然后运往各个需求点。外部运入应急物资配送站的是大批量、少品种的长途运输,而需求点的需求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所以建立应急物资配送站和区域应急物资配送中心是必要的,如此可以优化整个应急物流供应链的流程。另外,通过对物资进行暂时储存分拣,还可以实现共同配送,防止道路过于拥堵,提高运送效率。特殊情况下也会有直达运输。(3)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构建。应急物流供应链的运作必须依赖由政府主导的应急协调指挥中心。中心本身并不进行物资生产、储存、运输等具体的业务,主要负责根据收集来的信息,在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运输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监督,使整个应急供应体系高效有序地运作。中心平时主要负责救灾物资的管理储备、预测各级各类救灾物资需求、规划救灾物资配送路线,以及救灾物流中心设置等工作。(4)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建立和完善应急物流的各类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是构建应急物流供应链的前提。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准确收集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并及时更新;信息处理和传输要迅速、可靠;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性灾害,建立应急物流组织指挥的辅助决策系统;建立应急物资信息系统或数据仓库;构筑应急运输方案自动生成的应急物资运输调度平台,以及基于GPS、GIS的应急物资运输监控平台。

2、构建应急物流供应链的模型。供应链的基本要求是要保证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出及时、快速的反应,在整个物流的过程中保持信息的高度畅通,并且能够保证应急物资高效的、可靠的运送到突发事件所在的地区。在应急物流供应链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其特殊性,进行简洁、明确的设计。以保证在设计方案在突发事件后的应急物流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

3、应急物流供应链与数据挖掘技术。包括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后的物资购买,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物资调配,平时及警戒状态时的物资存储以及应急物资的运输与发放等。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一定范围内的自然、交通、基础设施等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并且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库,通过数据找到最为理想的中心地址。应急物流供应链的其它环节也均可通过数据挖掘的技术进行构建。

总结

在近年来各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下,党和政府都积极的参与到了紧急救援当中,应急物流供应链也发挥出了较强的作用,由此可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物流供应链相结合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加以改进,从而确保高效、及时的应急物流供应链综合价值的实现,为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加强合作企业的应急能力,加强各项可靠技术的实用性,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各区域的应急能力。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篇8

1.现 代 物 流 管 理 目 的是 以 企 业 整 体 最 优 为 目 的 24.采 购 管 理 的 演 变: 按 库 生 产、按 单 生 产、按 单 设 计 生 产。特 点: 作 业 方运 输 成 本。仓 储 成 本: 仓 库 数 量 过 多 会 增 加 总 得 仓 储 空 间,仓 储 成 本 会 上 66.即 时 物 流 战 略: 将 即 时 生 产 和 即 时 物 流 综 合 考 虑,形 成 一 个 决 策 系 统 来 2.物 流 的 系 统 价 值是 物 流 并 非 是 多 个 功 能、环 节 的 简 单 叠 加,而 是 各 个 功 式(流 水 线、机 群 式 或 按 工 艺、现 场 作 业)。生 产 特 点(产 品 导 向、工 艺 导涨。库 存 成 本: 不 得 不 仓 储 流 动 性 低 的 产 品,库 存 增 加,成 本 上 涨 提 高 企 业 的 经 营 效 率。即 时 采 购 战 略: 在 恰 当 的 时 间、恰 当 的 地 点,以 恰 能、环 节 相 互 联 系、整 体 运 作 的 综 合 体。成 本 价 值: 企 业 界 充 分 利 用 物 流 向、项 目 或 设 计 导 向)。产 品 特 点(数 量 大 标 准 程 度 高、品 种 多 批 量 少、变 47.仓 库 布 局 和 设 计 遵 循 的 原 则: 货 物 直 线 运 动、有 效 的 物 流 搬 运 设 备、当 的 数 量、恰 当 的 质 量 从 上 游 厂 商 向 企 业 提 供 恰 当 的 产 品 的 采 购 模 式 系 统 技 术 和 物 流 管 理 方 式 后,缓 解 了 原 材 料、能 源 和 人 力 资 本 上 涨 的 压 力 种 变 量)。竞 争 优 势 :(低 成 本 及 时 交 货、高 品 质 按 时 交 货、专 有 技 术 及 制 提 高 空 间 利 用、减 少 过 道 占 用、有 效 利 用 建 筑 物 容 积。要 达 到 的 目 标: 充 67.协 同 化 物 流 战 略 : 1横 向 协 同 物 流 战 略(指 同 产 业 或 不 同 之 间 就 物 流 管(系 统、经 济 活 动、成 本、环 境、企 发 战、国 民 经 济、新 经 济)造)。采 购 特 点(成 批 标 准 采 购、分 类 采 购 与 管 理、战 略 采 购)分 利 用 仓 库 立 体 容 积、有 效 保 护 货 物、提 高 仓 储 效 率 理 达 成 协 调、统 一 运 营 的 机 制)2纵 向 协 同物 流 战 略(流 通 渠 道 不 同 阶 段 企 3.物 流 机 能是 输 送,保 管,流 通 加 工,包 装,装 卸,信 息 25.采 购 管 理 的 发 展 趋 势: 1电 子 商 务 采 购2 采 购 外 包3 统 一 采 购。电 子 商 48.库 存: 处 于 储 存 状 态 的 物 品 或 商 品 业 相 互 协 调,形 成 合 作 性、共 同 化 的 物 流 管 理 系 统,也 就 是 供 应 链 的 管 理)4.关 键 性 活 动: 客 户 服 务 标 准,运 输,库 存 管 理,信 息 流 动 和 订 单 处 理。务 采 购: 通 过 互 联 网、企 业 内

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 篇9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 管理技术; 发展创新; 应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一席之地, 除了要提升自身软实力之外, 还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建立符合现代化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物流供应链就是其中之一。因此, 企业需要完善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技术, 更新并发展物流管理技术等先进科技, 在了解自身供应链存在问题的同时, 主动寻求解决方法, 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

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述。

1.1 供应链。

供应链是指, 企业关联部门之间或是业务往来伙伴之间所产生的资金流和信息流之间的流通, 整个过程覆盖原材料的采购、设计以及包装与支付等, 是一个商业全流程的活动。

1.2 供应链管理。

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满足客户及消费者的需求, 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等完成商品物流的全流程, 并进行全面的控制、协调以及管理, 从而实现对整个客户端中各个主体的监管, 其中包括供应商、发行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批发商等, 联合渠道内部进行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整合, 从而促进企业的流通和运行。

1.3 供应链管理中横向一体化的发展。

从另外一个角度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定义就是指, 企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科技以及数据通信技术, 对商品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监管, 将供应链上的业务信息和资源进行集成和保护,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物流交易质量, 这样不仅能够合理满足客户需求, 同时还能降低供应链系统的成本, 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

2 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 物流的发展起步较晚, 而且运行缓慢, 不仅收益达不到预期目标, 甚至还存在成本过高的风险。同时, 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均, 各地的收入差距也过大, 不同企业之间甚至是不同行业之间的物流供应情况也各不相同, 甚至出现严重的供应收益差距, 致使一些小型企业发展缓慢。造成企业物流供应量出现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2.1 没有树立“第三利润”的理念。

通常来说, 物流供应链一般会分为生产、供应以及销售三个主要环节, 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刻意缩小成本, 也就是所谓的“开源”和“节流”。这样做虽然短期内能够有效增加企业的收益, 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 供应商故意减小运输和物流成本, 会大大降低提供商品的质量, 从而也就忽视了销售渠道和利润空间。

2.2 没有建立协同竞争的意识。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消费者的需求也日益五花八门, 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一席之地, 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链。但是在我国, 很多企业之间缺乏合理的物流合作案例, 很多企业都是自给自足, 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各自为营的时期。同时, 企业之间缺乏交流, 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难以应对有效的机遇和艰巨的挑战, 从而也无法将物流供应链中的各主体进行合理整合, 在无法实现强强联合的背景之下, 也就无法享受最终的共赢结果。

3 供应链管理功能的应用。

3.1 企业内部网的概述。

一般来说, 企业内部网是全企业共用的一个网络。以前, 只有大企业才有资格和条件拥有自己专用的企业专用网络。但是现在借助内部网技术和条件, 除了大企业之外, 一些中小型企业也能建立与发展规模相当的内部网络。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小型企业内部网的建立已经成了不可阻挡之势, 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甚至对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传承也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3.2 企业内部网的应用需求。

第一是企业办公的自动化需求。首先是企业信息的分享和传播等, 其中包括公司的新闻、基本介绍、员工的训练手册、电话本等, 还有企业中的高级文件, 包括技术核心文件、技术新的体会以及竞争者的资料和文件等, 这些资源和数据都需要放置在企业内部网中进行分享或是长期保存;其次是群组的讨论, 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内部业务往来以及信息交流, 这样通过内部网传输信息, 可以大大节省数据流通时间, 也减少了人员的走动, 提升工作效率;最后是工作流程的集成。信息的传输不仅需要不断满足企业活动的各类需求, 同时还需要与企业经营中的各项环节相结合, 利用内部网来处理信息和外部数据, 从而提升与其他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合, 促进自身软实力的提升[1]。

第二是对于企业外部来说, 首先是对外宣传, 企业的内部网能够在PC服务器上, 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粘贴广告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企业员工的归属感, 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扩大企业自身的影响力, 从而加强与其他企业的联合。网络上的宣传可以尽量做到明确具体, 这也是传统的数字广告等形式无法比拟的。如果条件技术允许的话, 还可以在网上随时发布企业的视频信息, 使潜在客户能够随时浏览所需信息, 大大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 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第三是业务应用环节。随着企业外部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多, 企业内部网的服务器还需要兼具与外部随时沟通的职能, 从而实现与外部用户的交互沟通。其主要的应用类型包括账单查询、站点账单分析以及疑难问题解答等。服务器上的应用除了会基本满足客户需求之外, 还能方便调查用户信息, 为企业培养更加优质的服务型和技术型人才。

第四是远程访问需求。一个企业的命脉包括其销售量的`多寡以及业务规模的大小。同时, 企业内部的员工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出差, 都需要与企业员工或者管理者进行实时沟通, 例如一些新产品的介绍以及技术参数价格等信息。例如,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 在外地随时能掌握企业内部信息, 以及第一手的销售资料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一些从事高科技技术的公司, 产品的风格变化多端, 因此需要满足客户以及员工远程浏览的需求。

第五是因特网、内部网以及外部网之间的区别。因特网强调的是网站组织之间的相互连接, 不仅包括内部网连接, 甚至毫无关联的消费者以及其他企业, 都是其服务和经营的对象和范围。内部网是基于企业内部信息和资源的联合, 提供的业务范围仅限于企业内部和员工之间的联合, 还包括分店和分部门等。外部网则是强调不同企业之间的相互联合, 其中包括交易伙伴、服务对象、相关合作公司以及主要客户等。因此可以确定, 因特网的服务内容和业务范围最大, 外部网其次, 最小的是内部网。

4 供应链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4.1 联想集团的物流供应。

21世纪初, 联想集团首次在国内采取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 并以客户管理系统为核心来梳理市场中的业务流程。因此, 借助客户管理系统, 联想企业通过收集客户的基本信息和数据, 在全面掌握市场对于联想产品需求的同时, 掌握了客户以及潜在客户的联想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使用习惯, 从而实现基本的客户资源共享, 以更好、更全面地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 提升联想品牌的客户满意度。

除此之外, 联想还有更大的收获。通过采取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联想企业的整体交货时间大大缩短, 基本减少到一半以上;存货的周转天数也降低了一倍以上;订单的人均处理数量甚至增加了十倍以上。这样的工作效率, 是基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之上的, 提升了联想集团的综合软实力。除此之外, 供货的满意度以及交货准确性也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同行业竞争者的羡慕。由此可以看出, 联想的物流效率通过采取供应链管理技术不断加强, 突出乐行业的竞争实力, 从而使得联想集团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2]。

4.2 阿里巴巴社会化平台供应链模式。

在, 阿里巴巴的物流供应链正式走进人们的视野。主要的做法包括:第一, 收购了网络大亨sinawb, 从客户及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出发, 实现最精准的对流。改良传统的数据挖掘模式, 以电商为基本的营销平台和销售渠道, 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 为客户提供最原始的数据和信息需求。第二, 利用天猫等强大的数据平台控制住商业流量。第三, 利用菜鸟数据来整合整个物流和快递行业, 在全国各地的核心城市进行圈地计划, 从而建立多个供应物流站, 为偏远地区提供基本的优质服务。第四, 建立“淘工厂”, 将其正式纳入供应链模式之中, 从而推动C2B计划, 即直接从消费者到企业, 减少中间环节, 从而建立完善的大数据系统。

由此可见, 物流链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应包括:首先, 促进高新技术的应用, 为物流链管理系统提供基本的基础和物质支持, 其中应该包括运输、管理、存储等技术类型。其次, 充分了解市场及客户需求, 企业管理者在将产品投放市场之前, 需要建立物流供应链, 并有针对性地在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区域建立相关营业网点。但需要注意的是, 网点的建立必须呵护规律, 不能盲目建立。再次, 实现资源的即时共享, 物流供应链是发行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因此在建立物流链之前需要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加强各自的交流和互动, 从而促进资源的发挥和共享。最后, 大规模培养物流人才, 从高校入手, 成立物流等相关专业, 企业与学校联合, 从而帮助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物流人才, 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3]。

5 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 想要站稳脚跟, 除了要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之外, 还应该完善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和管理质量, 促进高新技术的应用, 充分了解市场及客户需求, 大规模培养物流人才。只有这样, 才能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 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同时, 促进企业自身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丹, 刘洁.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策略分析[J].学园, (11) .

[2]赵换丽.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发展创新与应用[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3) .

上一篇:到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想象作文200字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