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复习资料

2024-09-17

行政组织学复习资料(共8篇)

行政组织学复习资料 篇1

行政组织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行政组织含义

行政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组织泛指一切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行政功能的组织,它不仅包括国家的政府系统,也包括国家立法、司法机关和政党、企事业单位以及群众团体等其他社会组织内处理行政事务的组织。狭义的行政组织则仅指政府系统。

2、行政组织的8个构成要素

①组织目标;②机构设置;③组织人员;④权责体系;⑤财物设备;⑥法规制度;⑦技术信息;⑧团体意识。

3、行政组织功能(书本P8)(具体内容)

(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文化功能(4)社会功能

第二章

1、管理行政时期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对应的称号(书本P22)(1)科学管理原理——弗雷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之父”(2)一般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现代经营管理之父”(3)“官僚制”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4)《行政学导论》——伦纳德·怀特(5)“组织理论”——古利克、厄威克

2、法约尔对管理的定义

管理活动,指的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书本P23)

基本观点:

一、统治与权力是组织的基础。

二、组织类型分析 A、神秘化的组织 B、传统的组织

C、合理--合法化组织

三、官僚制组织的特征: A、明确的组织分工

B、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

C、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D、形成正式的决策文书 E、非人格化的组织管理

F、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G、职业化的人员管理

4、管理行政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各种理论的要点和细节。(见书本或复习资料的附录)

5、霍桑实验的代表观点——艾顿·梅奥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书本P26)

6、西蒙的决策过程组织理论(书本P28)

7、弗雷德*里格斯的生态行政组织理论

三种行政组织模式:

一、融合型——传统的农业社会的行政组织;

二、棱柱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行政组织;

三、衍射型—— 现代工业社会的行政组织。

8、科学管理阶段带来的弊端(效率低下),怎么解决→变为服务管理阶段(企业化、市场化模式),怎么改变,理论依据。

第三章

1、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要点是要找到纵向控制与横向协调之间的平衡点。(详情见书本P45)

纵向控制:与效率和稳定目标相关联,强调层级、规划与正式的信息系统。横向控制:与学习、创新和适应性相关联,强调沟通与协调。

2、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是指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横向结构是指行政组织的部门化。

3、纵向和横向结构的几种模式(详情见书本P47-P55)

纵向结构:行政组织的上下层级之间,存在着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既包括不同层级政府间的构成,也包括各级政府或部门内部层级的构成。金字塔型结构——政府机构普遍采用  特点:层次多、控制幅度小

 优点:上下一致、目标统一,有利于强有力的行政控制  缺点:层次多、效率低、自主权不够、应变能力差。扁平型结构——大型公共事业单位采用

 特点:行政层级少、行政幅度大、分权结构

 优点:降低集权化程度、促进权责结合、提高组织绩效和管理效率  缺点:行政控制力不足,容易丧失中心权威

横向结构概念:在行政组织中,同一个层级中包含着各个职能不同的部门,彼此之间是相互分工合作的平等关系,这种组织方式就是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其划分:

(1)按照区域标准划分(国务院下划为各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政府,之后又可划分为若干个平级的地方政府)

(2)按照管理职能标准划分(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省政府所属的各厅、局)(3)按照管理流程标准划分(咨询、决策、执行、监督、反馈)

(4)按照服务的对象标准划分(教育部、铁道部、建设部、交通部、农业部、水利部、公安部、人事部等等)

4、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问题(回答时可加上自己的理解,如用人的原则等)

所谓组织结构分化,是将组织结构系统分割为若干分支系统的一种状态,每一分支系统皆与外在环境发生特定的关系。一般来说,组织结构的分化主要可分为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

水平分化是指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横向分割而形成各个部门和单位。„„

垂直分化是以层级节制体系为代表,亦即依据组织的垂直面向进行分化。垂直分化依各人工作的宽广度而产生,愈高的职位就具有愈大的宽广度。

„„

5、案例分析答法

(1)说明案例中的行政组织结构有问题,一一罗列出来;

(2)要改变现状,就要找到行政组织结构纵向控制与横向协调之间的平衡点;(3)组织结构的分化和整合问题

6、管理幅度的定义

管理幅度也称控制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直接指挥、领导和监督的部署及部门的数量和范围。

7、管理幅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1)管理者及其下属的基本情况;(2)工作的复杂、难易程度;(3)工作的重复性与同质性程度高低;(4)部属的能力与集中化程度;(5)组织的制度建设水平;(6)助手的帮助。

8、行政组织优化:扁平化、弹性化→寻找平衡点(书本P61-P63)(联系第4点)(1)扁平化

是指减少中间管理层次、裁减冗员建立起一种紧凑的扁平型组织结构。组织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发达的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也为组织结构扁平化提供了可能。(2)弹性化

强调弹性,主张不断撤销现有组织,从而避免因组织僵化而造成的困扰,能够较为灵活快速地根据现代动态环境及组织目标变化而变化

9、网格化的要义(要旨)

网格型组织旨在减少管理层次,使同一层次的管理组织之间相互平等、横向联系密切,像一个个网格那样形成横向体系,覆盖社会的方方面面。

第四章

1、行政组织外部环境含义及构成

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又称行政组织的外部条件,是指处于行政组织边界以外(即行政组织周围)、直接或间接地对其施加各种影响的所有因素的总称。

行政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

1、自然环境(包括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2、社会环境(主要构成要素有(1)经济环境;(2)政治环境;(3)文化环境;(4)民族宗教;(5)法制科技;(6)国际环境。

2、行政组织内部环境含义

行政组织内部环境又称行政组织的内部条件,是指处于行政组织边界以内(即行政组织内部)、构成行政组织并使行政组织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所有因素与各因素之间关系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性的内部环境和非物质性的内部环境。

3、组织气候(非物质性的内部环境)的含义

组织气候是组织内部的非物质性环境,它是一种与组织成员的精神状态和具体行为直接相关的较具特久性的物质或行为气象,其核心是组织成员的个性、标与组织目标融合并趋向一般。

4、如何改善组织气候 答题步骤:

(1)组织气候的含义

(2)如何以营造良好的组织气候(可结合书本P76、P84作答)1.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①坚持公平、平等; ②进行意见沟通; ③正确使用激励。

2.创造良好的群团关系: ① 合理引导组织群团的目标和价值观; ②正确发挥非正式群团的积极作用。3.建立民主参与式的管理模式:

①上下级相互信任,无拘无束地交流意见;

②下级积极参与目标制定、集体决策、组织管理; ③沟通渠道畅通,信息交流迅速。

5、组织气候对行政组织环境的影响

(1)组织气候影响行政组织工作氛围的质态

拥有良好的组织气候的行政组织中,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和下级之间、下级和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关系融洽,人际关系良好,工作氛围浓厚。反之,不良的组织气候中,领导之间勾心斗角,上下级之间互不信任,同事之间漠不关心,人际关系恶劣,工作氛围差。(2)组织气候影响行政组织目标的实现

在良好的组织气候中,组织成员关系协调,心理相容程度高。在这种热情高涨的组织气候里,组织成员受到组织中人际心理氛围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情愿、意志抱负向良性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反之,在恶劣的组织气候中,组织成员心理压抑,缺乏工作热情,丧失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要求,甚至产生和组织目标相悖的个人私心和“小目标”,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3)组织气候影响行政组织效能的发挥

组织气候高涨,组织成员的情感、需要和欲望等就会对其产生正向刺激,促使组织成员产生对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对组织的正向推动作用相互叠加,进而促进行政效能急剧增长。反之,组织气氛低沉,组织成员的情感、需要和欲望等对组织成员的行为产生负向刺激,组织内部暮气沉沉,组织成员敷衍了事,致使成员之间的积极作用相互抵销,从而降低行政组织效能的发挥

6、行政责任如何权责分明

第五章

1、行政组织过程指的是行政组织“决策—执行—监督”的矛盾运动过程。

2、行政组织决策定义

所谓行政组织决策,是指行政组织主体在处理公共行政事务时,为履行公共行政组织职能,实现公共行政组织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科学制定和合理抉择行动方案的组织活动过程。

其自身特性包括:(1)决策主体的特定性;(2)决策价值的公共性;(3)决策宗旨的服务性;(4)决策依据的合法性;(5)决策内容的综合性;(6)决策影响的深远性。

3、行政组织决策的基本原则

(1)信息原则(2)客观原则(3)系统原则(4)预测原则(5)效率原则(6)民主原则

4、行政组织决策的分类(选择题)

(1)依据行政组织决策主体的地位,可分为中央决策、地方决策和基层决策。(2)依照所解决的决策问题范围和重要性,可以把行政组织决策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3)按照行政组织决策主体和决策权力分配情况,可以把行政组织决策分为群 体决策、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4)按照行政组织决策主体的思维模式,可以把行政组织决策分为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

(5)按照决策问题的性质,可以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竞争型决策

(6)按照使用决策方法的程度,可以把行政组织决策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7)根据决策内容的常规性,可以把行政决策分为常规决策和危机决策(8)按照决策的进行阶段不同,可以把行政决策分为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5、行政组织决策的走向——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6、行政组织执行的逻辑过程(1)行政组织执行的准备与宣传(2)行政组织执行的试点与推广(3)行政组织执行的指挥与控制(4)行政组织执行的评估与总结

7、行政组织执行的准备与宣传

执行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物质准备(含义:物质准备是行政组织执行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主要是指必要的经费和物质设施等。)

②组织准备(含义:行政组织机构及其行政人员是行政组织执行的主体和责任承担者,组织执行机构的确定、人才的录用与选拔直接影响行政组织执行的组织合力和外在影响力。)③法制准备 ④学习准备

8、行政组织控制的定义

行政组织控制是指在行政组织决策的执行过程中,执行机关其工作人员根据行政组织目标要求,对执行情况与效果进行测定,依据一定的执行标准,及时发现问题并争取有效对策,调动相关工作人员努力工作,从而使行政组织执行不断向前推进的行为过程。

行政组织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1)确定标准(2)衡量成效(3)纠正偏差。

9、行政组织控制的方式

(1)前馈控制(2)目标控制(3)反馈控制

10、行政组织监督的逻辑过程(1)确定监督目标;(2)规划监督方案;(3)实施监督方案;(4)评鉴监督效果。

11、行政组织监督的主要内容

(1)检查、监督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及其行政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行政命令的情况。

(2)审查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及其行政人员行政执法活动的法律依据。

(3)监督、审查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制定、发布行政法规、规章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评价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4)检查监督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及其行政人员保障公 民申诉、控告、检举等权利的有效行使情况和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违反党政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调查处理等。

12、行政组织外部监督

(1)国家权力机关监督(2)政党监督(3)司法监督(4)社会监督

13、行政组织内部监督(了解各种监督,给出例子能分辨出是什么监督)(1)一般监督。即上级机关依据行政隶属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改变或撤销所属行政部门的不适当命令和指示,这是自上而下的监督;下级行政机关也有权向上级行政机关提出批评、建议,履行自下而上的监督。(2)业务监督。它主要分为主管监督和职能监督,主管监督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业务监督,而职能监督则是部门之间的业务监督,还有些政府部门就主管业务在其职权范围内对无隶属关系的行政部门进行监督,包括对平等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

(3)专门监督。即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关独立行使监督权,对所有部门的行政工作实行专业性分工的监督,如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等。

第六章

1、行政组织沟通的过程

(1)意念的产生(2)信息的编辑(3)信息的传送(4)信息的接收(5)信息的解读(6)信息的执行

2、如何做到有效沟通

(1)应做好沟通的准备工作(2)及时反馈与跟踪(3)改善行政组织的结构(4)健全组织沟通的机制、(5)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6)改进沟通技巧,充分利用主动倾听(7)建立必要的反馈机制

(8)考虑文化、环境等外在因素对沟通的影响(9)秉持一定的沟通处理原则

第七

1、行政组织激励理论

行政组织激励指的是行政组组织采取某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措施,激发和鼓动公务员的动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简单地说,行政组织激励就是行政组织调动公务员积极性的活动过程。

2、行政组织激励理论

行政组织激励理论分为三类:①内容型激励理论;②过程型激励理论;③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重点)

马斯洛按照需要的重要性和发生前后顺序,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缺点:

(1)他认为需要层次机械地由低到高运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力量,难以解释越级上升呈由高到低的现象。

(2)满足的含义不够明确,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很难预测哪一种需要会成为下一个必须满足的需要

(3)这一理论的经验和实践研究还很少,基本上是一个未被验证的理论。

(二)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健因素的作用则是维持现状。

二、过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的基本内容:

(1)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到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目标和工作可以帮助他人实现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的某方面需要。

(2)这一目标所产生的激励力量取决于这一目标对他人的价值(效价)和他采取行动可能导致这一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期望值)。

期望值高×效价高=激励力量高;期望值中×效价中=激励力量中; 期望值低×效价低=激励力量低;期望值高×效价低=激励力量低;期望值低×效价高=激励力量低

(二)公平理论(亚当斯)

主要观点:公务员对于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非常在意,这些感觉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激励力量的产生和积极性的发挥。他们所受公平待遇的标准,不仅受所得薪酬绝对值的影响,更受其相对值的影响。相对值是指个体成员对其工作的付出和所得与过去的付出和所得进行比较的结果,如果这两种比较值相符,就会产生公平感,反之则会产生不公平感。

三、行为改造激励理论

(一)强化理论(斯金纳)

人就像一个“黑箱”,内在的心理状态犹如黑箱里的东西是不可知的。因此,控制和预测人的行为无需了解人的内在状态和心理过程,只需研究和解释人的行为的形成机制,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行为,使所需要的行为重复出现并得到加强,使并不重要的行为得到削弱或消失。

利用强化手段来改造行为,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方式:(1)正强化(2)负强化(3)惩罚(4)自然消退

(二)挫折理论(弗洛伊德)挫折理论认为:

(1)公务员在行政组织中的任何行为都是为实现某一目标、满足某种需要而引发的,然而这些行为导致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遇到什么困难或克服困难后实现目标、满足需要;另一种则是由于某些主观成分的原因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使目标无法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这种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紧张状态就叫“挫折”。

(2)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引起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 ①客观环境(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② 主观因素(有能力实现目标但因资源有限使目标之间产生冲突,无法取舍; 个人能力有限或个人资源不足使目标无法实现)

第八章

1、行政组织文化的构成

(1)思想性的行政组织文化(2)制度性的行政组织文化(3)心理性的行政组织文化

行政组织学复习资料 篇2

从行政心理学的角度看来, 行政组织就是由行政个体、行政群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复杂系统, 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心理体系。行政组织本身具有“个性”, 具有自身的需要、兴趣、态度、气质、和行为习惯, 即行政组织心理。要了解和把握行政组织心理, 就需要具备可行的方法论和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的标准体系。但在现阶段, 关于组织内部的意识形态和关系模式还不可能以完全量化的形式来反映和表现出来。为此,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组织气候”的概念。

组织气候, 乃是上个世纪50年代始被西方学者提出研究的问题。但组织气候的定义, 各学者的说法尚未尽一致。

黎文特 (G.Litwin) 和史春格 (R.Stringer, Jr) 认为, 所谓组织气候是指组织中的个人直接或间接所察觉到的特定环境。1塔古里 (R.Taguri) 对组织气候的定义为:“组织气候代表一机构之中环境的持久特质:1、来自成员的经验, 2、可影响成员, 3、可运用一系统组织特色 (或属性) 的数值加以描述”。而张金鉴认为, 组织气候是由组织成员的工作感情、态度、思想精神所表现、所造成的机关的一般的持久的行为气象, 或者说是成员工作作风的共同趋势及动态状态。2

由这些定义, 我们可知组织气候有以下特征:

⑴是描述性的:是员工对组织内部环境的感觉, 在性质上是描述性的, 而非评估性的。

⑵是总体性:成员的感觉所包括的内涵, 都是属于总体性的而非个别性的。

⑶是组织体系的:分析组织气候的内涵时, 其分析的对象是一组织体系或其单位, 而非个别员工。

⑷可影响成员的行为:随着成员对其所属组织的感觉反应的不同, 成员的行为也受其影响。

与此同时, 许多学者对组织气候的内涵通常用若干构面 (或称度向) 来表示, 但对构面的个数, 各学者看法也不同。

如潘恩及菲赛只使用组织及规范性控制两个构面。又如史奈德及巴莱特则使用管理支持、对新进人员的关怀、内部冲突、工作独立、一般满足及管理结构六个构面。再如黎特文和史春格则使用九个构面来解析组织气候的内涵, 其九个构面的内涵如下:

(1) 结构:代表一人在团体中所感到的拘束的程度, 譬如法规程序等限制之类。

(2) 责任:代表一人在团体中感到自己可以做主而不必事事请示的程度。

(3) 奖酬:代表一人在团体中感到做好一件事将可获得报酬的程度。

(4) 风险:代表一人在服务机构及工作上所具有的冒险级挑战性的程度。

(5) 人情:代表一人感到工作团体中人员间一般融合的程度。

(6) 支持:代表一人在团体中感到上级及同僚之间对工作互助的程度。

(7) 标准:代表一人对于组织目标及绩效标准的重要性程度的看法。

(8) 冲突:代表一人所能感受到主管及其他人员愿意听取不同意见的程度。

(9) 认同:代表一人对于所服务的组织具有的归属感的程度。

二、调查度量

或称对组织气候的调查。美国密执安大学R.利克特在其所著《人类组织》一书中, 曾以四种不同形态的组织 (即系统一组织、系统二组织、系统三组织、系统四组织) , 从七个构面来分别说明四种组织的组织气候模式。当我们希望以调查方法来了解组织气候时, 可根据此种模式的内容设计项目并作调查, 从所得资料可推断一个组织的组织气候究竟属于哪种形态 (或介于哪种形态之间) 。李氏的七个构面如下:领导过程、激励力量、沟通过程、互动及影响过程、决策过程、目标的设定、控制及考核过程。

三、培养支持性的组织气候

行政组织气候制约着行政组织的效能。行政组织的管理者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使组织气候保持在优良的状态。

管理者可以根据调查结果, 如果发现组织气候不理想或者组织气候和组织的任务性质相背时, 则应采取措施培养支持性的组织气候。所谓支持性, 指组织成员的需要与愿望的实现及组织任务性质得到支持的组织气候。支持性的组织气候的条件: (1) 须与员工的需求和愿望相配合; (2) 须与组织的任务性质相配合。3

培养支持性的, 或者优良的组织气候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很多, 主要有:

1、在行政组织方面, 建立而合理的组织结构, 权责一致, 公平合理的奖励制度, 融洽信任的上下级关系的建立, 畅通而灵敏的沟通渠道, 宜人的工作环境, 鼓励组织成员参与管理, 适当的授权等。

2、在个人方面, 应积极参加培训。培训可以改变组织成员的观念、看法与行为, 通过训练可以增进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及管理措施的了解, 组织成员对组织环境各构面的感觉也可以经由训练做相当的改变。当组织成员对组织环境的感觉有所改变时, 也即表示组织气候已有了改变。

当然, 出于对行政组织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考虑, 这些方法是不能单独采用的, 为改善组织气候, 应采取全面的措施。一旦组织气候得到改善, 就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即高水平的激励、良好的绩效和对工作较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美]G.L.黎文特和R.A.史春格:《激励与组织气候》

[2][台]张金鉴:《行政学新论》, 第236页

行政组织学复习资料 篇3

关键词:行政;组织立法;行为立法

一、行政组织立法概述

行政法是以行政权的运作逻辑为线索展开的,从行政法所调整的对象上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以将行政法分为行政行为立法与行政组织立法。行政组织法主要是行政主体法,明确行政组织立法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行政组织”。组织属于行政主体的一种,就像民法中的人。①对于行政组织,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加以认识。在静态方面,行政组织是一种组织形态;而从动态来看,行政组织不仅仅是一种组织形态,还包括管理和对外的运作与关联。因此,行政组织立法也相应的要考量规范和控制两个方面。行政组织立法主要包括《公务员法》、《国家机构编制管理法》等,在很大程度上,行政组织立法的功能是由基本内容和法律固有的规范性、强制性等特点所决定的。总结看来,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一)权力配置的功能

第一,设定权力,即行政组织法可以对行政组织的权限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从法治的角度说,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并通过法律规定,法律没有授予的权力,行政机关不得擅自行使。

第二,分配权力,即行政组织法可以通过其第二级立法,如制定《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国务院组织法》、中央各行政机构设置法等对行政组织的权限合理进行分配。这里的权力分配既包括纵向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也包括横向的中央各行政机构之间的合理分配。

第三,调整权力,即行政组织法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赋予行政组织新的权力,或取消原有的一些权力,还可以对行政权重新进行分配。调整权力与设定权力、分配权力有相通的一面,但又有独特的意义,尤其表现在取消力方面,因为行政机关一旦享有某种权力很难自动放弃,所以对行政权的调整必须借助于法律手段。

(二)规范管理功能

第一,有利于有关行政组织方面的术语的统一和明确。例如,何谓行政组织、行政机关、行政机構、公务员、行政编制等,都需组织法统一加以规定。从实际情况来看,行政机关及行政机构缺乏明确界定。因此,从性质上来界定行政机关及行政机构实属必要。

第二,规范行政机关的外部管理主体形式。如行政授权、行政委托、行政协助等。哪些组织可以被授权,哪些可以被委托,都是需要行政组织法加以规定的。

第三,有利于规范行政编制管理及公务员管理。行政编制管理与公务员管理,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行政组织的内部及对外管理中规范性尤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加强行政组织法建设,才能变无序为有序,使行政组织的管理步入法治化的轨道。

(三)保障功能

第一,保障公民行政参与权的实现。例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参加到公务员序列进行管理;在行政机构的设置过程中以及在确定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参与自己的意见。

第二,保障对行政组织的管理符合客观规律。行政组织法可以将行政学研究的成果、实践中好的经验肯定下来,如公务员制度,管理层次、管理幅度与行政效率的关系等。

第三,保障行政机构的设置、权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行政组织立法要从客观上对市场经济中所涉及的行政事项进行分解、汇总,并合理分工,以真正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四)控制功能

第一,行政组织法可以控制行政组织权力的自我膨胀,使行政主体的行政权受到一定限制。

第二,有利于控制行政机构的总数以及内部机构、公务员的规模,使行政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二、行政行为立法概述

根据行政权说,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实现行政目的的一切活动。故而行政行为立法是指为规范行政权的行使而进行的立法活动。行政行为法主要研究具体和抽象两种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立法包括行政复议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诉讼法等,是规范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行政行为立法的功能是多元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以《行政诉讼法》为例,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一,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第11条具体规定了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亦即公民、法人和其他受到司法保护的范围。这一规定与该法制定以前的状况相比较,大大扩大了司法保护的范围。

第二,《行政诉讼法》用专章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行政侵权赔偿责任。对申请赔偿的程序、赔偿责任以及赔偿费用的来源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第三,《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诉讼中的权利。如原告对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等等。

(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第一,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或者上级行政机关经过复议,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合法的和公正的,应判决维持、驳回原告的起诉。这就维护了行政机关的威信,保证了行政效率,稳定了行政秩序。

第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其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由人民法除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判决撤销、变更行政处理决定或者强制行政机关履行义务,起到司法权监督行政权的作用。

(三)维持社会之秩序

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之际,各种矛盾和问题呈现多发态势,行政行为立法为人民提供诉说冤屈、发泄不满之机会,②是个很好的“减压阀”和“稳压器”,可以有效化解人民之矛盾,减轻社会之震荡,如行政复议法通过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之行为。

综上所述,行政行为法具有调整对象范围广、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功能在于平衡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两者之间的联系

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组织法同属于行政立法,都是依法行政下面的建设法治国家,在行政法方面要先实现行政法制而行政行为立法和组织立法都是行政法制的第一步。它们两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逻辑上的顺承性

主体法和行为法在逻辑上有顺承关系,就像研究民事主体再研究民事行为一样统一构成民法的研究对象,所以行政组织立法与行政行为立法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如民法中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未必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反观行政法,并不是所有的行政组织都是适格的行政主体,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其他公权力组织。而在行为法中哪些主体可以为一定的行为则需要具体地规定。如在行政诉讼法中,哪些机关是适格的被告,哪些是适格的原告需要在组织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又如受委托的组织、行政授权组织在不同的行政行为中能否成为被告的问题等,需要在具体的行为法中有不同的规定。

(二)立法模式的相关性

因为现代行政法由高权行政向平权行政转移,行政方式由单方强制向服务双方协商转移,所以引发了行政主体范围在学理意义上的扩大。随之而来,新的行政行为也增加,因此组织立法和行为立法在样式和数量可能是一种正相关关系。

(三)调整对象的重合性与互补性

如上文所述,行政组织法中对行政主体的界定、划分等在行政行为法中也有体现,二者的调整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合的。行政行为立法主要调整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和行政主体的行为,而行政组织立法调整的是行政主体即行政机关的行为。所以在二者调整对象上均包括行政主体的行为。如在《行政复议法》中,第十二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此条规定即是对行政复议主体范围的规定。是对组织法的补充

nlc202309041017

(四)规范性

规范性是所有法律具有的共同功能,行政行为立法与行政组织立法均具有规范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权的功能。并且二者都具有保障行政相对人依法行使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权利的功能。

四、行政行为立法与行政组织立法的区别

虽然行政行为立法与组织立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从上述特征我们就可以看出行政行为立法与行政组织立法的区别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一)规范对象不同

从调整对象的范围看:行政行为立法的涵盖面较小。以《警察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例,《警察法》中对警察权利义务的规定较为详细,包括了警察的权利义务及纪律等。但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规定则更加倾向于调整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对于行政主体的规范条文较少,对警察行为的规范仅仅体现在了第五章执法监督中。

(二)调整范围不同

行政行为立法虽然分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但主要还是外部行政行为居多,因此行政行为立法主要是对外的在立法时,要进行利益的博弈,考虑因素较多。需要将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进行平衡,行政组织法则是对内的,考虑因素少,并且主要考虑的是效率问题。即如何在行政主体内部进行权力的分配,以有效的保障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范的是警察的职权行为,而《警察法》中的规定既包括职权行为也包括非职权行为。

再者,行政行为立法由于涉及相对人,调整的社会关系复杂,所以既有羁束行政行为又有裁量行政行为。而行政组织立法主要调整内部关系,为了管理的规范性基本都采用羁束行政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由裁量权。

(三)功能之不同

行政组织法的权力配置功能是其他法律所不具备的,虽然与行政管理有关的单行的法律法规中也可规定行政机关及行政机构的权力,但只能就事论事、个别地、分散地规定,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此外,在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分配上以及中央行政机构权力的分工上,任何法律也无法取代行政组织法的作用。这些功能也是行政行为法所不具备的。

(四)法运用的后果不同

行政行为法如果涉及外部具体行政行为,可能引起诉讼和复议。行政组织法运用中主要涉及内部行政行为,一般不能采用诉讼和复议的方式解决争端。一般只能采用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诉的方式解决争议。

五、问题与展望

相比于行政行为法,行政组织法一直以来不被学界所重视,实践中予以采用的也很少,但是我们从上文中可以看到,其作用是行政行为法所不能替代的,所以目前我国急需完善行政组织立法,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使行政组织法更加体系化。使其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另外,行政行为立法与行政组织立法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但是关于具体某个行为的规定,二者之间的规定有时会存在冲突与不一致的情况,这就使行政法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发生困难,所以希望立法者能够统一两者条文中的规定,使行政法的可操作性更强,使行政法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注释:

①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②英国行政法中有“抱怨链”一说:所有的不平和抱怨,均可按照这个链的指引去申诉。

参考文献:

[1]樊华辉.《行政复议制度新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67.

[2]刘正球.《论<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警察权的约束》[J].2009.6

[3]莫晓宇,蒋潇锋.《<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警察治安管理职能的整合》[J].2005.12

作者简介:

关欣,(1992~),辽宁省抚顺市,法律硕士(法学),研究方向:行政法。

行政组织学 篇4

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B.互利性组织)。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D.可以预测,需要冒一定风险)。

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A.非正式组织)。

1911年,泰勒发表了(B.《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合作意向都很高,宁可牺牲自身利益而使对方达到目的的冲突处理模式为(B.克制型)。

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B.需要层次)理论。

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或部门,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处理事务,不受上级机关干涉的组织结构体系为(D.分权制)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名为(A.《战略与组织结构》)。秦朝的郡县制奠定了以(C.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行政建制。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D.《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下列因素中属于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有(C,D)。

工作富有成就,工作本身的重要性

勒温将领导者的作风分为(A,B,C专制,民主,放任)三种类型。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B,C,D)

异质性,形式主义,重叠

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源于(A,B,C,D)法律,习惯,职位,暴力

乡级政府行使的职权有(A,B,C)。行政执行权,行政管理权,行政保护权。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管理层次是指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主要有风俗、文化、语言、舆论、公约、时尚等行为规范及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

: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简述引起群体产生冲突的因素?(1)目标因素。(2)资源因素(3)责权因素(4)信息沟通因素(5)结构因素 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哪些?(1)扬长避短原则(2)职能相称原则(3)诚信不疑原则(4)明责授权原则(5)用养并用原则

试论有效组织沟通的方法与策略。

(1)提高组织信息沟通的心理水平,在心理素质方面,提高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良好的心理习惯,民主的管理作风,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

(2)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使用语言文字的意义要明确,运用有利于对方感情上易接受的语言文字,用词得当,通俗易懂,酌情使用图表,尽量使用短句,叙事说理,交谈过程中要注意节奏。

(3)学会有效聆听的方法,要克服不良聆听习惯,少讲多听,设法使交谈轻松,表示出有聆听的兴趣,尽可能排除外界干扰,要有绝对耐心,不随便插话,控制情绪,保持冷静,不要与对方争论或者妄加评论,提出问题以显示你在充分聆听和求得了解。

(4)学会有效沟通的方法,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地点,选择适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沟通要有安排与计划,沟通的主题内容要明确。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行政服务质量,应该构建怎样的组织文化来适应当今转型的中国社会?

(1)以“公仆精神”为代表的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行政组织系国家公器,其建立、运作的目的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所需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由于行政组织运作的领域是权力领域,行政组织及其人员都或大或小的执掌着公共权力。因而以“公仆精神”来统率行政组织,使行政组织及其人员以“权为民所用”的态度来行使权力,是行政组织能够坚持宗旨、实现使命的前提和保障。行政组织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2)以“廉价政府”为代表的效率型行政组织文化;在现代社会,行政效率应当成为行政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效率观念的具体指向是强调行政行为的高效化和科学化,把对行政效率的追求作为目标,排除非理性、非科学因素的干扰,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管理,突出行政人员的知识化、专业化。

(3)以“公民导向”为代表的民主型行政组织文化;行政组织是人民的代理人,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工具。虽然由于现代行政事务的复杂性,我们实施的是代议民主,但是行政组织要通过行政民主的实施,来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表达利益,行使权力和保护权利。为此行政组织要坚持公民导向的组织文化,以公民的需求为行政活动的起点,以公民满意为行政活动的落脚点,让公民参与和监督贯彻行政活动的全过程。

(4)以“依法行政”为代表的法治型行政组织文化。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行政组织将法律法规的执行作为其履行职责的工具,更在于以法为据,通过法律来保障行政组织不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法治型行政组织文化要求行政组织建立崇尚宪法的氛围,尊重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接受政府的限制,遵守行政规定。

模拟二!

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 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A.“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A.西蒙)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D.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领导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B.领导素质理论)的研究。国务院是由(A.全国人大)组织产生。省级政府每届任期(B.5年)。

在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中,(A.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C.决策)是领导者的最基本职责。

(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他认为,一般组织的权力分配情况可分成三种:(A,B,D)独权,分权,授权。

我国行政组织文化正在向(:A,B,C,D)方向迈进。法治型文化,开放型文化,参与型文化,服务型文化

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A,B,C,D)。

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反馈绩效。正确的决策目标应该具备的条件是(A,C,D)。

定量化、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要明确责任

戴维斯在《管理沟通与小道消息》一文中指出,口头传播方式的非正式信息交流渠道或形式主要有(A,B,C,D)。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集约式。

1-5CAADB.6-10ABACA 11.ABD 12ABCD 13ABCD 14ACD 15ABCD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环境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因素。

行政组织决策体制就是指进行行政组织决策的体系,它是用制度形式固定了的承担行政组织决策任务的机构、人员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关系的模式。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行政组织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对行政组织技校标准的设定、实施和完成情况的评估、反馈来改进和优化管理。

简述21世纪做好领导的准则。

(1)胸有全球化战略。

(2)在工作中善于保持平衡。

(3)建立学习型组织。

(4)以人为本,善待下属。

这是搞好上下级关系的根本原则。

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特点。

(1)行政组织学习是一种集体学习;行政组织学习不是组织内部成员个人学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社会过程。(2)行政组织学习是一种系统化、持续的过程。

(3)行政组织学习是应对环境变化、提高行政组织治理能力的学习过程。

(4)行政组织学习可以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多方面改善。

(5)行政组织学习有助于促进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

你认为变革的阻力主要有哪些?

组织变革的阻力:

(1)心理上的抵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变革的根本任务在于改变人的态度及行为,人在形成某一特定的态度与行为习惯之后让人们放弃它并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是 十分不易的,在心理上,人们总是存在一些抵制变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不安全感,心理平衡的破坏,权力或地位的丧失感,人际关系紧张。

(2)因经济原因引起的抵制。经济原因所造成的抵制主要是人们对经济来源和经济收入的担心。如组织成员担心技术改革后可能存在被解雇的危险,职务改变或工作改变可能降低工资收入等,对经济利益得失问题的担心和顾虑,是抵制变革的主要原因。

(3)组织本身的阻力,组织从其本身来说是保守的,组织中抵制变革的原因主要有结构惯性,群体惯性,对专业知识的威胁,对已有的权力关系的威胁,对已有资源分配的威胁。

(4)社会的原因。一个组织不可能与社会环境隔绝,社会力量的干预、社会舆论、社会风气、传统文化,以及落后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及政治气候都可能干预组织变革的进行,阻碍组织变革。

试论组织变革的途径和策略?

(1)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组织变革;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组织,其结构要随着环境的变化 而调整,所谓组织结构的变革简单来说就是组织结构的分化和整合。它包括划分和合并新的部门,协调各部门工作,调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权力下放等等,以组 织结构为中心的组织变革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组织职能的调整,建立适应职能的组织结构,调整控制幅度与管理层次,调整权力结构,明确各机构 的职、责、权范围,调整决策结构,调整与改变工作流程,改进管理制度。

(2)以技术为中心的组织变革;技术是最广泛、最普遍的用来说明社会及其机构的变革,人的变化,新组织的建立,老组织的衰亡的原因。以技术为中心的组织变 革的核心就是通过开发、引进先进设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组织的技术含量,从而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

(3)以组织成员为中心的组织变革;组织中核心要素是人,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是组织变革的关键所在。

(4)通过调节和控制外部环境实现组织变革,一个组织不仅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且也要主动地采取措施,调节和控制外部环境,改变环境条件,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5)以系统为中心的组织变革。从组织与环境适应和整体系统的立场,对组织的结构系统、技术系统、价值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管理系统进行变革,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

模拟三

组织结构垂直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B.层级化)。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C.组织环境)。

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D.动态平衡组织)理论。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B.自治州)和自治县三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A.激励因素)。(A.发现问题)是行政组织进行决策的起点。

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A.4)个层次。(C.中枢系统)是行政组织决策的中心。

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A.期望概率)的综合作用。国务院是最高国家(B.行政机关)。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bc)。A.泰勒B.法约尔C.韦伯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A,D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A,B,C,D)。互利组织、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公益组织

西蒙的决策过程包括(A,B,C,D)。

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抉择活动阶段、审查活动阶段

费德勒提出的情景因素有(B,C,D)。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任务的结构、职位权力

BCDBA

AACAB

ABC

AD ABCD ABCD BCD

组织沟通是指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上下级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情感、观点和交流情报、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实现组织和谐有序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构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控制,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仲裁解决法:当冲突发生后,通过协商已经无法解决时,这就需要第三者或较高阶层的专家、领导出面调解,通过仲裁,使冲突得到解决。

简述构建行政组织文化的基本途径。途径:

(1)加强行政组织人员的道德建设,强化责任意识;

(2)培养具有核心文化素质的领导,发挥领导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3)完善激励机制,形成有压力感的组织文化氛围;(4)开展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5)创造文明的办公环境。

促成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动因有哪些?

一是组织结构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张,促使组织必须将组织工作予以分析.划分和分类。

二是通过分部化,可使各部门皆有明确的分工与指责范围。

三是通过分部化,可以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范畴。

四是分部化符合专业化的需要。

五是组织协调与控制的需要。

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第一,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大量的社会危机和公共问题,使政府面临和处理的问题日趋复杂,与此同时,也促成了行政权力的不断膨胀,行政权力的不断膨胀和政府行政组织规模的日益庞大,已经成为各国行政管理的普遍现象。

第二,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当代政府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日趋扩大,行政活动已深入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活动范围的扩大,管辖事务的增多,管理对象的复杂,管理手段的多元化,使行政组织的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

第三,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随着整个社会分化程度的提高,随着行政管理对象的复杂化和专门化,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政府行政管理日趋专业化,分工也日趋精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使得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领域。

第四,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和协调性加强;现代行政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巨大分化,使得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职能的分离和专业化,固然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但对组织整合与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法律限制和程式化;所谓的程式化就是行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皆有遵循的规章和制度,所谓的法制化就是行政组织的活动受到法律的广泛限制,这对制约行政权力、保障行政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重视社会的目的;现代行政强调国民福利、社会服务,政府行政的目的就在于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的幸福,第七,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 和网络的普及,使得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所谓的地球村,行政组织设计与管理中的国际化视野以及重视各国行政组织间的国际交往就成为当代行政组织管理的一个 重要理念。

试论组织沟通的主观心理性障碍。

第一,从主观心理因素看,个体的性格.气质.情绪等都会成为沟通的障碍。

第二,从知识和经验方面看,由于沟通双方在经验.知识水平上差距过大,就会产生沟通障碍;当发讯者把自己的观念、想法编码时,他只是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范 围内进行,同样,受讯者也只能在他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范围内进行译码,解释。如果双方没有共同的经验区,就无法进行沟通。

第三,记忆能力不佳所造成的障碍;在组织沟通中,信息沟通往往是依据组织系统层级传递的,在传递的过程中,如果个体有较佳的记忆力,那么传递信息的准确性程度则高。

第四,需要和态度不同造成的障碍;在组织管理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下属职工都存在轻视沟通作用的倾向,未能认识到管理沟通的重要性,把本来不充分的沟通看成是例行公事,从而漫不经心,影响沟通效果。

第五,知觉选择性。接受信息是知觉的一种形式。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总是习惯于接收一部分信息,而摒弃另一部分信息。

模块一

1行政组织是以追求A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2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D正式组织)。3(D经济型组织)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

4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C强制性组织)。

行政组织学论文 篇5

【摘要】

现代公共行政强调对公正和社会公平的追求,认为实现正义和社会公平恰恰是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结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理论有着更为重要的社会现实价值。对我国政府管理的改革和执政能力的建设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公共行政 社会公平政府 启示

一、浅析对于社会公平的理解

从学科定义的角度看,社会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公平是维护社会群体团结的黏合剂,不公平感会加剧社会的不信任,可以预料,不公平会导致政体合法性的下降。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决定了它的公正性和正义性。现代社会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是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的协调,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在公共行政中发扬公平正义的精神。

二、“新公共行政”之社会公平理论解读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发展了社会公平理论,认为经济和效率不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应是社会公平,主张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强调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民生行政之模型,强调公共行政的顾客导向。 学派对威尔逊以来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观点进行了批评与唾弃。他们认为,建立在这种二分法基础之上的研究局限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执行政策上,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政府机关预算、人事、编制等内部事务以及大量其他的所谓“中性”问题上,相反却很少重视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与政策分析等问题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危机的需要。

他们的基本思想是,要以社会公平作为核心的价值,建构一种入世的、改革的、具有广泛民主的新公共行政学,其主要观点是:

1、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新公共行政学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注重公共服务管理的效率、经济和协调性,它的焦点在于高层管理和重要职能部门的管理,以至于有效的、经济的和协调性经常以社会公平为代价,而实现社会公平恰恰是新公共行政的基本目标,因此要在公共行政学的经典目标和理论基础中增加社会公平一项,并以此为核心重塑现代公共行政的价值体系。总之,倡导公共行政的社会公平是要推动政治权力以及经济福利转向社会中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支持,处于劣势境地的人们。” 据此,新公共行政学提出自己的目标:现代公共行政必须考察政府提供的服务是否促进社会公平,效率必须以公平的社会服务为前提、为代价。

2、以社会公平为核心,致力于突破传统公共行政学以政治与行政两分法为基础的思维框架。新公共行政学拒绝“政治中立”的观点,认为行政系统游离于政策制定之外的状况根本不存在。行政人员既从事行政执行,也从事政策制定,“行政管理者不是中性的。应责成他们承担责任,把出色的管理和社会公平作为社会准则、需要完成的事情或者基本原理。”

对行政人员的决策地位的认识采取积极态度,有助于提高行政机关及其人员的自觉意识,即除在执行政策中尽职尽责外,更以主动的态度设计政策议程,并使用裁量权发展公共政策,使政策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3、主张民主行政。新公共行政学认为,民主行政的核心在于尊重人民主权和意愿,实现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反对滥用权力和行政无能。民主行政要求公众需要是行政系统运转的轴心,即公众的权利或利益应高于政府自身的利益扩张和利益满足。他们期待着公共行政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即建立民主行政的模型,并主张通过行政改革使民主行政得以实现。

新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主张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关于公共行政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关注现实政策的主张,一直是当代公共行政的中心议题。

三、当代中国社会公平现状分析

从当代中国现状来看,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

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距在逐步扩大。有学者认为现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城乡居民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城乡差距已经成为中国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尽管农民人口最多,但却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受到社会其他阶层的`歧视,突出表现为机会不均等,待遇不公正,社会地位低下。其次,由于原有基础和主客观条件不同,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也在逐年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区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是“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不仅表现为人均收入或人均GDP差异大,而且还表现为其他经济、社会指标差异甚大。从各地区看,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占总人口的2.17%,相当于世界的高收入国家;第二世界是天津、浙江、广东、福建、江苏、辽宁,占总人口的21.8%,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第三世界像山东等地区,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占总人口的21.76%;第四世界大部分是中西部地区,占总人口的50.57%。还有,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健全,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公正现象,等等。尽管改革开放不到三十年,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由此现状来看,我们的政府还任重而道远。

四、社会公平理论对改善我国现状的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法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采取了许多新举措,取得了法治建设新成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必将促进社会公

平的全面实现。然而社会公平的实现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其中各级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具有公共行政职能,公共行政占有且支配各类社会资源,代表社会公正,公平和正义,主导社会发展的方向,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政府的行政改革应该以法治为契机,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现面向社会公平的公共行政改革。具体说来,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首先,政府在管理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时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人民主人观和权力服务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服好务,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实现“阳光”行政。其次,建立和健全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体系。树立服务理念,充实和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加强诸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险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完善。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再次,逐步完善以社会公平为取向的公共政策。社会公平的实现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保证,否则,社会公平的实现将没有现实的依托,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最后,政府部门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从根本上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给与制度上的保障,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也才是真正的社会公平。

总之,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政权的合法性,是各国政府公共行政中都应重视和坚持的加值标准。通过对新公共行政中关于社会公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公共行政的精神以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N].光明日报,-3

行政组织学复习资料 篇6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一、概念术语

1、行政: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特定的社会公共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及其过程。

2、行政法: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体系。

3、行政关系: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同被管理者所发生各种关系的总称。

4、行政权:指执行、管理权,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权力。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要对行政权进行控制

答:行政权同其他公权力一样,其作用具有两重性。

在现代社会,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和司法权,有膨胀和扩张的趋势;行政权与其他国家公权力相比,它与公民、组织有着更经常、更广泛、更直接的联系。

2、行政法的特征

答:形式特征---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形式、法律文件的数量居部门法之首

内容特征---内容广泛、规范,易于变动

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交织在一起

3、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有哪些

答: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解释,我国加入或承认的国际条约和协定。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概念术语

1、行政法定原则: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有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

2、法律优位:指在已经有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凡有抵触则以法律为准;或者在法律尚未规定而其他规范性文件率先作出是,一旦法律就同一事项作出规定,则法律具有优先地位,其他规范性文件必须服从之。

3、法律保留:指当宪法或法律将某些事项保留给立法机关时,行政机关非经特别授权不得对此制定任何规范性文件。

4、比例原则: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利益,如果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利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使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

5、行政效益原则:指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求以消耗最小的社会资源而取得最多的社会效益。

6、正当程序原则:正当程序是约束行政机关行政活动过程的根本原则,其意指行政权力的行使应当遵循最低限度的程序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除必须依据实体法,还应当遵循程序法。

二、思考题

1、试述行政法定原则

答:行政法定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有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其内容包括职权法定、法律保留、法律优位、越权无效。

2、试述行政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资讯公开、听取意见、说明理由、案卷排他。

3、试述比例原则的内容

答:采取的方法应有助于目的的达成;

有多种能达成目的方法时,应选择对人民权益损害最小者;

采取的方法所欲造成的损害不得与欲达成目的的利益显失均衡。

4、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角度谈谈你对劳动教养制度的认识

答: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劳动教养就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并非依据法律条例,从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依据国务院劳动教养相关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毋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对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

第三章 行政主体

一、概念术语

1、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

2、行政机构: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国家机关。

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指依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

4、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指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职权的非国家机关组织。

5、行政相对人:简指相对人,是指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组织和个人。

二、思考题

1、行政机关的特征

① 行政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由国家设置、代表国家行使国家职权的机关 ② 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机关

③ 行政机关是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2、国务院的地位、组成、任期和职权

答:地位---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组成---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任期---5年

职权---领导和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制定行政法规,规定行政措施,发布行政决定和命令,管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行政事务;领导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

3、我国现行行政机关体系

答:我国现行行政机关体系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中央行政机关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国务院,第二级包括各部委,直属机构,事业单位,办公办事,第三级包括各部委管理的机构;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部门与直属单位,地方各级政府的派出机关,地方政府的办公机构、办事机构,中央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和分支机构,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

4、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有何区别

① 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授权基于法律法规的授权(立法行为);而委托是基于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

② 行政权力的运行不同:授权导致行政权力及法律责任等后果的转移,而委托则并非如此 ③ 作出行为的名义不同 ④ 行为后果的归属不同 ⑤ 行政诉讼中的地位不同

5、行政相对人有哪些主要权利

申请权、参与权、知情权、正当程序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请求国家赔偿补偿权、抵制违法行为作为权(明显违法、重大违法)

第四章 行政行为概述

一、概念术语

1、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针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具有法律效果且表示于外部的法律行为。

2、行政裁决: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主持解决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事项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的活动。

3、行政征收: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强制的方式无偿地向相对人征集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实物的行政行为。

4、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针对非特定对象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多次适用的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相对人,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5、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指法律明确规定了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形式、程序、方法等,行政机关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严格依法实施而作出的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指法律仅仅规定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幅度和种类等,由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适用法律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6、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而无须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就能主动作出的行政行为,也称主动行政行为或积极行政行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必须在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后才能作出的行政行为。

7、行政行为的生效: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能否对相对人发生效力,产生确定力、拘束力或者执行力。

8、行政行为的无效:指行政行为在成立时就具有重大、明显的违法情形,从而导致该行政行为自始至终不具有法律效力。

9、行政行为的撤销:指已生效的行政行为,由其存在违法事由经有权机关用法定程序予以撤销,使其失去法律效力的制度。

10、行政行为的废止:指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因其不适用新的情况,由有权机关用法定程序予以废止,使其失去法律效力的制度。

二、思考题

1、行政行为的特征

答:行政行为的执行性、行政行为的单方性、行政行为的裁量性、行政行为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2、区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意义 ① 认识两者在表现形式和效力上的差异 ② 两者受到监督和审查的范围和程序不同

3、行政行为成立的条件

① 主体条件:行为主体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② 实质条件:行为本身具有行政管理的内容

③ 行驶条件:意思表示存在(以书面,要式行为)

4、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

答:行政行为的公定力,行政行为的确定力,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5、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答: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行政行为的权限合法,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行政行为的形式合法

6、无效行政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① 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行政行为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不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受相对人胁迫或欺骗所作出的行政行为。

② 后果:行政相对人可不受行为约束,不履行该行为之确定的任何义务,并且对此种不履行不承担法律责任;行政相对人可在任何时候请求国家有权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告相应行政行为无效;行政主体应该将因无效行政行为而取得的一切利益均返还相对人,并对因此而给相对人带来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 行政立法

一、概念术语

1、行政立法:由有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并颁布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普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2、职权立法:指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组织法赋予的立法权,并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3、授权立法:指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组织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据国家权力机关的专门授权决议而进行的立法活动。

4、执行性立法:指行政主体为了执行或实现特定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进行的立法。

5、创制性立法: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的授权,就法律未规定的事项进行立法,创制新的权利义务规范的活动。

二、思考题

1、行政立法的程序(行政法规和规章)

答:行政立法的程序是指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在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时所必须遵循的步骤和方式。

A、规章 B、起草 C、审查 D、决定 E、签署公布

2、行政法规的立法权限(国务院立法权限)① 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② 根据宪法第89条规定的国务院职权的事项

a、行政机关内部管理 b、社会事务管理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事项 ③ 国务院对下列事项不能制定行政法规

a、国家主权的事项

b、各级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c、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自治、基层群众自治 d、犯罪和刑罚

e、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f、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g、民事基本制度 h、诉讼和仲裁制度

i、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定j、必须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指定的其他事项

3、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

答: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是指行政法规和规章在国家的法律规范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①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②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③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④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⑤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⑥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⑦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4、行政立法的适用原则 ①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 ②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 ③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④ 有权机关裁决原则

第六章 行政许可

一、概念术语

1、行政许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2、行为许可: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允许从事某种活动采取某种行为的许可形式。

3、资格许可:指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申请,通过考核程序核发一定证明文书,允许持有人从事某一职业或进行某种活动。

二、思考题

1、行政许可的特征

行政许可是有限设禁和解禁的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是应申请的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是受益性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是要式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是事前控制的一种手段 行政许可是一种赋权行为

2、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是如何分类的

答:《行政许可法》将行政许可分为五类---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和登记

3、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有哪些

①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 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1)与国家安全有关的事项(2)公共安全事项

(3)经济宏观调控方面的事项(4)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事项

(5)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事项 ②直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③直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④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⑤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登记 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4、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

 行政许可的申请与受理  行政许可的审查与决定  行政许可的期限

第七章 行政处罚

一、概念术语

1、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法定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依法给与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一事不再罚:指针对行政相对人的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与两次以上的处罚。

3、警告:指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书面形式的谴责和告诫。

4、罚款:指行政机关依法强制要求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处罚行为。

5、责令停产停业:限制违法行为人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处罚形式。

6、行政拘留:又称治安拘留,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人,在短期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形式。

二、思考题

1、行政处罚的特征

① 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

② 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行政相对人 ③ 行政处罚的直接目的是处罚违法

2、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区别

答:刑罚是国家审判机关对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犯罪分子适用的法律制裁方法。区别是 ① 行为的性质不同 ② 作出处罚的主体不同 ③ 适用的对象不同

④ 作出处罚决定的程序不同 ⑤ 制裁的方式不同

3、简述行政处罚的原则

答:处罚法定原则、处罚公正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权利保障原则

4、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有哪些

答: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5、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和内容

答:适用条件---案情简单,违法事实确凿;有法定依据;处罚程度较轻(即只有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处罚才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

6、简述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答: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公开举行由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对事实进行质证、辩驳的程序。

适用条件:处罚案件属于适用听证程序

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

② 吊销许可证或执照的行政处罚

处以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

当事人提出听证请求

第八章 行政复议

一、概念术语

1、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2、行政复议机关:指依据法律的规定有权受理行政复议的申请,依法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

3、行政复议管辖:指各级行政机关之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4、行政复议参加人:指与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加行政复议的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和行政复议代理人。

5、行政复议申请人:认为自己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依法依自己的名义提出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6、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是行政复议申请人的对称,是指作出被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组织。

7、行政复议决定: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就有关具体行为是否合法,应当做出的书面裁决。

二、思考题

1、行政复议的性质

① 行政复议是具有司法性因素的行政行为 ②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纠错的机制 ③ 行政复议是国家行政救济机制的重要环节

2、行政复议的原则

答: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是指由行政复议法确立和体现的,贯穿于行政复议的全过程,并对行政复议其规范和指导作用的原则。

包括: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原则、一级复议原则

3、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 ① 行政处罚案件 ② 行政强制措施案件 ③ 许可证管理案件 ④ 行政确权案件

⑤ 侵犯经营自主权的案件 ⑥ 农业承包合同案件 ⑦ 违法要求履行义务案件 ⑧ 行政许可案件

⑨ 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

4、行政复议审理的特殊规则

① 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a.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 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② 行政复议证据规则:a、举证责任的承担

b、证据的收集

5、试述行政复议的程序

答:(1)行政复议的申请(2)行政复议的受理

(3)行政复议的审理(4)行政复议决定

6、行政复议决定的类型

答:维持决定、履行决定、撤销决定、变更决定、确认决定、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第九章 行政诉讼

一、概念术语

1、行政诉讼:指法院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法定程序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作出裁判,从而解决一定范围内的行政纠纷的活动

2、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规定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程序,规范各种行政诉讼行为,调整行政诉讼关系的程序性法律规范,也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法律部门。

二、思考题

1、行政诉讼的特征

① 行政诉讼是一种司法活动

② 行政诉讼是解决一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诉讼活动

③ 行政诉讼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控制,隐含两种国家权 力之间的关系 ④ 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具有恒定性

2、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

①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 ②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③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④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⑤ 人民检察院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⑥ 辩论原则

3、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答: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司法审查有限原则)

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 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4、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

答:合议原则、回避原则、公开审判原则、两审终审原则

第十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思考题

1、抽象行政行为判断标准 ① 普遍约束力标准

② 对象不特定标准(针对不确定多数人)③ 反复适用性标准

④ 不能直接作为强制执行的根据

2、那些行政行为不可诉

答: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机关作出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决定的行为 法定行政终局裁决的行为 刑事司法行为 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等等。

3、法院受理哪些行政争议案件 ① 行政处罚案件 ② 行政强制措施案件

③ 侵犯法定经营自主权案件 ④ 行政许可案件

⑤ 人身权、财产权保护案件 ⑥ 抚恤金发放案件

⑦ 违法要求履行义务案件

⑧ 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案件

第十一章 行政诉讼的管辖

一、概念术语

1、行政诉讼管辖:是法院系统内部各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2、级别管辖:是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之间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划分。

3、裁定管辖:是根据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或决定而不是法律的直接规定而确定的管辖。

4、专属管辖:是指以诉讼标的所在地位标准,法律强制规定诉讼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

5、管辖异议:又称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对已经受理的案件无管辖权,提出不服该受诉法院管辖的意见。

二、思考题

1、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哪些行政诉讼起案件 ① 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和海关处理的案件

② 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做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 ③ 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2、适用特殊地域管辖的主要情形

① 专属管辖:如用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② 共同管辖:如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起诉讼的,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管辖异议的含义、条件及处理

① 提出管辖异议的主体:“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 ② 提出管辖异议的期限:10天

③ 提出管辖异议的形式和内容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一、概念术语

1、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依法参加行政诉讼活动,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并且与诉讼争议或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包括当事人、共同诉讼人、诉讼中的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

2、当事人: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活动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人。狭义上就是原告、被告。

3、原告:是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被告:是被原告指控侵犯其合法权益,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5、第三人:是指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依申请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6、共同诉讼人:是指在共同诉讼中,人数在两个以上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

7、诉讼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或者受当事人委托,享有代理权,以当事人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行政诉讼活动的人。

8、委托代理人:是指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代为进行行政诉讼活动的人。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行政诉讼原告必须是认定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人 ① 起诉人的合法权益是否实际上受到侵害不影响其原告资格 ② 原告的资格限定于保护自己利益者

起诉者只有为了保护自己权益起诉才有原告资格。

2、确定行政诉讼被告有何基本规则

① 被诉人必须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者

“谁行为,谁被告”

② 行为的实施者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谁主体,谁被告”

3、共同诉讼的类型

①

必要的共同诉讼人 ② 普通的共同诉讼人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证据

一、概念术语

1、证据:一般意义上的证据即证明凭证,是指用已知的事实来证明未知的事实。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也是法院认定有争议的案件事实的根据。

2、证据力:证据力,又称证据能力或证据资格。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在法律上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证据力解决的是证据之所以成为证据的资格问题,判断某一证据材料是否具备证据力。

3、证明力: 证据的证明力,又称证据的证明能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功能。

4、书证: 书证是指用文字或图画、符号等记载的表达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且来证明案件精况的材料。

5、物证:物证是指以物品的外形、特征、规格、质量等客观存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和痕迹。

6、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有关案件事实情况依法所作出的陈述。

7、鉴定结论:鉴定结论是指由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利用专门的设备和材料,对案件中出现的专门问题所作的结论性意见。

8、举证责任:举证责任,是指对于有待证明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是由法律预先规定的,在行政案件事实情况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由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如果他提不出证明相应事实的证据,则承担败诉及不利的法律后果的制度。

9、质证:所谓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评价、质疑、辩驳活动或过程。

10、证据保全: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诉讼参加人的请求或依职权采取措施,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二、思考题

1、证据的特征。

答:(1)客观性 :是指证据事实本身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而遗留下来的客观事实,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又称相关性,是指证据必须与待证的案件事实存在客观的联系,并因此对证明案情具有实际意义。

(3)合法性 :是指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按照法定的程序提供、收集、固定、保全和查证。

2、行政诉讼证据有哪几种?

答:①书证 ②物证 ③视听资料 ④证人证言 ⑤当事人陈述 ⑥ 鉴定结论 ⑦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3、简述行政诉讼被告的举证责任。

答:《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1)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应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行政组织学复习资料 篇7

一、对官僚制的认识:理性和弊病

官僚制, 又称科层制, 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命令—服从等为特征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形态, 这一组织形态有着不同的具体形式, 最典型的是马克斯·韦伯设计的“理想模型”———建立在法理权威基础上的理性官僚制, 具有等级制、专门化、规则化、技术化、非人格化等基本特征。“专门化”强调对专业技术和效率的追求, 使公务活动具有严密性, 可操作性, 可预见性, 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规则化”追求法律和规则, 保障了人人在法规制度面前的形式上的平等, 是对封建世袭制或家臣制的否定;“技术化”要求重视知识和技术, 促进了实证科学知识在行政管理中的发展和应用, 也有助于职业专家和技术官僚人格的发展;而“非人格化”则要求严格限制的权力应用, 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个人的恣意武断和主观随意性, 从而保障了权力运行的公共性。官僚制所包含的上述理性精神, 使其具有优于其他组织形式的准确性, 稳定性, 纪律性和可靠性, 从而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组织通用的组织形式。然而,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包含巨大历史进步意义的理性精神的官僚制, 自身的弊病日益暴露, “这个理想化的科学设计成了现代社会所有行政失灵问题的根源”[1]。

1、官僚制组织运转效率逐渐下降。

从公共选择理论和系统论角度来看, 官僚系统整体的目标是追求总体效益的最大化, 即对社会实现最好的管理和促进社会最大的良性发展;而官僚系统组成要素的机构和官员追求的则是机构本身或个人的效益最大化, 目标的偏离从而必然带来机构和人员的非效率增加等降低官僚系统运转效率的发展趋势。此外, 官僚体制内多环节的运转程序, 也导致了运转效率的流失。

2、官僚制组织机构恶性膨胀。

在官僚组织运转中, 由于对其产出结果的衡量和计算有相当难度, 导致了资源配置的软约束;同时, 官僚组织由于掌握权力, 在资源配置中处于主导地位, 为组织机构和人员的扩张创造了便利和可能的条件。官僚组织的自组织性决定了组织本身具有增长和扩张的内部自然属性, 加上官僚组织特殊的资源配置特点, 导致官僚组织的恶性膨胀成为一种久治不愈的顽疾。

3、官僚制导致官僚的阶层化。

官僚系统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官僚们直接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 经济收入直接来源与政府财政, 并且享有一系列的特权和其他阶级所不能享有的优惠福利,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特殊利益的社会阶层。官僚组织内部各个不同或相同等级的官僚之间存在严密的工作联系和依赖性, 官僚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是, 最后形成了相互依赖, 共同维护的利益共同体, 日渐与社会脱离, 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一种社会利益架构。

4、官僚制逐步走向僵化。

官僚组织内部通过文件形式非人格化地运作, 控之以严格的程序和纪律, 这虽然可以解放成员的时间和精力, 提高效率, 但同时也会使其行为日趋模式化, 例行公事而没有创新。再加上依法行政的需要, 官僚系统不仅要忠实地执行法律的实体规定, 还要不折不扣地遵守每一个环节和程序, 这也极大地压抑了人们的创造性和降低组织的灵活性。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组织改革:去官僚化

在工业化时期, 官僚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发挥过巨大的积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 官僚组织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急剧复杂的变化: (1) 后工业社会重视及强调组织成员的人性、自由、创新及作为非正式组织的感情交流; (2) 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 照章办事、循规蹈矩地履行职能已无法适应越来越普遍的社会动态因素对政府职能的要求; (3) 经济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 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对变革具有被动接受特性的官僚制承受来自国内外各个向度的影响、压力与挑战, 第一反映常常是天然的抗拒。经历了100多年发展的的西方官僚组织, 其法制化, 规范化已达极端, 明显地暴露出对后工业社会的不适应, 如美国一部公务员管理手册竟达10000页, 不易掌握也难以执行。

对此, 理论界首先展开了批判, 强调去官僚。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等人针对官僚制组织形态的弊病, 提出企业家政府理论, 对政府组织的定位重新进行了界定: (1) 起催化剂作用的政府:关注的中心不是单纯是提供公众服务, 而是促使公营、私营和志愿服务各部门行动起来解决自己社区的问题; (2) 有强烈使命感的政府:行为的动力不是来自规章条文, 而是来自自己的目标和使命; (3) 顾客取向的政府:把服务对象重新界定为顾客, 满足顾客而非官僚政治的需要; (4) 竞争性的政府:引入竞争机制, 使政府成为竞争性政府; (5) 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管理到参与协作式管理; (6) 市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来进行变革。紧跟理论界的批判, 许多西方国家政府在实践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 如英国的续阶方案、加拿大的公共服务两千计划、新西兰的财政与人事改革等, 其中著名的有美国的政府再造运动, 克林顿政府根据奥斯本提出的企业家政府理论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 取得了重大成就。

三、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理性化目标定位:官僚化

面对西方国家官僚制组织的改革浪潮, 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应如何审视官僚制, 如何定位行政组织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管理方式, 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 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该表述明确表明,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只能是建立“一个更加现代化、官僚化的行政体系”[2]。对照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去官僚化行政改革浪潮, 我国把建立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官僚组织体制作为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目标, 有其必然性:

1、对我国古代官僚制合理性基础的历史考察

在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期间, 建立了中央集权、分层管理的官僚体制, 并发展出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治理制度, 但中国古代官僚制始终没有发展出现代官僚制的专业管理技术。这是因为, 古代官僚制对官员的评价主要基于对皇帝的忠诚程度, 官员在体制中的地位取决于上司个人的态度, 人身依附关系才是重点;也许在诸侯纷争的情况下, 士人们会以自己合理化的管理技术和业绩来证明自身, 但一旦战争结束, 士人追求管理技术的努力也就会随着统一帝国的出现而消失, 因为这个时候官僚的管理技术和业绩不再是他争取权力和收入的最佳途径, 谙熟儒家典籍并具有人文教养远胜于对技术化和科学化的追求。

2、客观看待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差异

构建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模式, 只能是就某一社会的某一发展阶段而言, 不可能存在一个适用所有社会阶段的统一模式, 因此, 必须从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国情出发, 来确定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目标。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后, 对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官僚制进行反思并对其弊病进行矫正, 掀起了非官僚化的改革浪潮, 不论其收效如何, 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官僚制更好地适应后工业社会这一现实。无论是主张以市场机制改造政府, 还是主张以企业精神改革公营部门, 都不意味着理性官僚制的末日到了, 只能证明它在经历一次制度创新。而我国此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初步建立, 正处于市场化、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的发展阶段, 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都还需要时间, 真正意义上的官僚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当然, 这种官僚制是指以理性和法制为特征的官僚制。在中国, “官僚制不是太多, 而是太少”[3]。

3、中国行政组织体制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组织活动中的人格化倾向。排斥竞争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规范竞争活动的法律规则失去存在的基础, 为政府权力的人格化提供了便利;“弱社会、强政府”的集权体制和能上不能下的干部人事制度, 又从制度上维护了政府权力的人格化, 因此, 政府权力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严重的人格化倾向, 如机构设置的随意性、人员使用的主观性、浪费资源、“以情代法、以人代法”等, 导致行政组织运行的非理性和低效率。第二, “家长制”的思维方式与作风仍在我国行政组织中有着深刻的影响。第三, 对组织与领导者缺乏有效监督, 不受监督的权力所带来的腐败, 成为转型时期腐败的突出特征。

要解决中国行政组织体制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据现阶段的中国国情, 必然要求我国建立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官僚制组织, 这是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目标的理性定位。

四、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理性化建设

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 应弘扬现代理性和科学精神, 结合我国官僚制组织的历史和实际, 现阶段我国行政组织体制改革的理性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加强民主建设。

民主既是一种激励机制, 更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只有建立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机制, 实行民主监督, 才能有效减少行政组织的无序、低效。具体而言, 可以通过加强政治力量对行政组织的控制, 建立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实行参与式行政, 实行分权和放权以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局面等途径进行我国行政组织的民主化建设, 防止我国行政组织的异化。

2、增强行政组织的开放性及内部竞争。

要加大行政信息的开放度, 建设透明政府、阳光政府;同时, 引进竞争, 打破垄断, 以克服我国行政组织僵化、低效率等弊病。

3、培养理性精神, 使我国行政组织尽快走向规范化和法治化。

首先, 在观念上大力倡导规范、效能、普遍主义的精神和工作方式, 倡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其次, 健全法制, 把各级行政组织及各级人员的职、责、权, 以及工作内容、程序、方法, 通过立法的手段确定下来, 坚持依法行政, 建立问责制度;再者, 缩减行政组织职能, 避免“万能政府”, 克服政府组织机构的膨胀问题;最后, 改革政府财政和评估机制, 强化行政组织的自我约束。在投入方面, 重视节约管理成本, 变预算软约束为硬控制;在产出方面, 建立政府绩效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政府组织结构和人员进行激励或处罚, 从而提高政府绩效。

参考文献

[1]张康之:《韦伯对官僚制的理论确认》, 载《教学与研究》, 2001年第6期

[2]吴向宏:《政府机构改革:目标、风险与建议》, 载《战略与管理》, 1998年第4期

浅析非政府组织的行政法规制 篇8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立法现状;规制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50-01

非政府组织(NGOs,即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一词最初是在1945年6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签署的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71款使用的。在当时,这主要是指国际性的民间组织。而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民间性存在很大问题。我国目前的非政府组织的形式主要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种形式,大多数NGOs对于政府的依赖性非常大,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真正的非政府组织。

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特征

目前学界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又从特征来直接界定的,也有从特征通过排除来界定的。总而言之,掌握了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就可以明确何为非政府组织。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特征问题,美国的学者萨拉蒙提出的五个基本属性,是比较权威的观点。以下给予简单阐述:

(一)民间性。即非政府性,组织与政府在制度上相分离,独立于政府,是与国家体系中的政府等公共组织相区别的本质特征。

(二)非营利性。即组织不向其经营者或所有者分配利润,非政府组织的建立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组织资金的运用符合组织宗旨,而不是分红给管理层、组织成员或组织的创立者。

(三)自治性。即组织基本上独立处理各自的事务。组织必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活动,拥有自己的内部治理程序,并享有相当的自治。

(四)志愿性。也可以称为自愿性,即组织成员的组成是公民在结社自由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由特定的人或组织强制性的组成。

(五)组织性。即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制度化。最重要的不是组织是否已经注册或具有法律权限,而是必须建立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内部的组织结构,目标结构、活动的相对持续性和立法过程等有关的问题上。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法律规制现状

在我国,非政府组织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9.9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13.3万人;形成固定资产1425.4亿元;社会组织增加值为525.6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23%;接收社会捐赠470.8亿元;全年共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案件1293起,其中取缔非法社会组织23起,行政处罚1270起。

(一)非政府组织的立法规制现状

基于非政府组织数量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增长,对非政府组织的权力行使、义务承担等进行全面的立法已成为必要和当务之急。纵观我国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立法,其体系零散,它们分别规定在一般性和特别性的法律规范之中。目前其立法的现状体现在:

1、一般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1)宪法第35 条关于公民结社自由的规定;第47 条关于公民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活动的自由(2)《民法通则》第50 条确立了社会团体法人的民事法律地位。(3)行政法的有关规范。主要包括《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等规定。(4)地方性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如《天津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规定》《深圳市社会团体组织通则若干规定》《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重庆市社会团体管理办法》等。

2、部门规章、非政府组织法律以及相关法中的有关规范除了《红十字法》《工会法》外,我国目前还没有非政府组织的统一立法,但在相关法律中有关于非政府组织的规定。如《证券法》《体育法》《注册会计师法》《律师法》《职业教育法》等。部门规章包括《社会团体设立专项基金管理机构暂行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等

三、我国非政府组织行政法规制的原则和未来发展方向

现今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规制中还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完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一些行政法方向的建议:对于非政府组织的行政法规制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应当改变传统行政法调整的主体范畴,非政府组织应当被列入其中;尽快制定相关的非政府组织法律法规,以高位阶的法律明确非政府组织的身份地位,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一)非政府组织行政法规制的原则

1、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基本原则,是法律得以广泛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非政府组织进行法律规制所坚持的法治原则是指对非政府组织的规制要严格依法进行,即要在对非政府组织进行规制时要严格依法办事,同时要求非政府组织本身要依法行事,所以说对非政府组织进行法律规制的过程中,要坚持法治原则。

2、合理干预原则。非政府组织最大的特征除了民间性就是自治性,具体来说,非政府组织的自治就是指非政府组织按照自己的章程和自治规则独立自主的管理自身事务,独立自主的运行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受任何个人和国家组织的非法干涉。3、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原则。在行政法中,没有责任的权力是不存在的,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权责相一致原则在传统的行政法学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是行政法基本原则之一。

非政府组织在今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部门应当将部分公共权力放权给非政府组织。尤其是构建有效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发展和治理的制度体系,仍然是个需要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面对市场经济、多元治理的必然趋势,我们未来迫切地需要有完善的行政法律法规对非政府组织进行规制。

参考文献:

[1]王周户.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2]汪国华.中国行政法(总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3]赵伟.对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报.2007(2)

[4]张贝.对非政府组织的行政立法行为分析[J].决策与信息.2008(11)

[5]王世红.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考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2)

上一篇:新风技术方案说明下一篇:部编一年级雨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