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行政管理》全面复习整理

2024-10-14

《涉外行政管理》全面复习整理(精选5篇)

《涉外行政管理》全面复习整理 篇1

1.管理:在特定环境中,管理者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的创造性活动。2.管理特性:动态性;科学性;艺术;创造;经济。

3.管理要素:组织(场所)、目标(方向)、资源(依靠)、效率(追求)4.管理手段: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5.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主体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整合社会公共资源,运用恰当的管理方式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6.公共事务: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一系列社会活动。阶级性,公益性,多样性,层次性。7.公共管理主体:公共事务的承担者,公共管理活动的决策和执行者。8.公共管理方式方法:实质方法和技术方法

9.行政管理:狭义:伴随着阶级国家的产生出现的管理,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及内部事务的活动。10.行政管理主体: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11.行政管理追求:社会公平基础上的高效。

12.外事管理:对外交、除外交外中央和地方的外事;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的外事。13.我国外事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

14.涉外行政管理:在捍卫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为了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具有涉外智能的行政主体依照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国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的外事活动和外国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来华事务的管辖和治理。15.涉外行政管理特征:主体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必须是县级以上具有外事管理权限的行政机关。而法律法规授权地方管理外事为委托。16.涉外行政职能:执行性、多样性、动态性。

17.涉外行政管理原则:行政主体管辖处理涉外事务时候必须遵守的标准规则。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合法兼合理;互惠;行政公开;保障外国人合法权益;信守国际条约、尊重国际惯例。

18.国家主权:国家队内最高权,对外独立权。主权国家在国内完全按照自己意志处理国内事务;在国际关系上国家是最高权威,国家之上没有超国家权威,国家在行使国家权力时完全自主,不受外来干涉。

19.互惠原则:对等原则。一方给予另一方某种待遇,另一方即应当给予同等的待遇。两种互惠一种限制。

20.行政公开原则:国家行政机关的一切活动除涉及到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并由法律规定不得公开的意外,必须向行政相对人及社会公开,而且要以看得见的透明方式进行。21.信守国际条约:我国参加,除了声明保留条款外,执行。国际条约和我国发未规定,可国际惯例。22.涉外行政法:调整对外交往过程中发生的涉外行政管理活动的行政法律规范总称。23.外事纪律: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不泄密;不受贿。24.外事决策体制:政治局体制;三权分立,内阁制。

25.涉外行政决策:行政主体在法定权限范围内,按照一定程序方法就对外事务问题作出决定或作出决定的活动。26.涉外行政处理:最主要执行手段。征收,许可,批准,命令,处罚。

我国涉外行政管理特征:既属于外事管理的一部分,有属于行政管理的一部分。管理对象是外事管理对象的透明部分;管理主体必须县级以上行政机关;目标捍卫国家主权前提下维护公共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依据是依法管理和依照政策管理的结合。

我国涉外行政决策特征:从决策范围看,是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决策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法律法规授权的特区政府或社会组织。

1.外交管理:国家依法进行的对外关系方面的管理工作。狭义指对国家关系处理。广义也包括处理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主体、非国家行为主体与非国家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我国内容:政党、政府、民间外交。2.外交政策:一个国家处理对外关系的指导原则、行动方针和主要策略。具体包括外交的总目标和总政策、地区政策、国别政策等。3.政府外交主管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中国政府外交的主管机构。主要任务是协助党中央和国务院统一掌管外交事务和制定外交政策,并代表国家和政府执行;同时代表国务院就涉外方针、政策的实施进行协调。

4.地方外事管理: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对外交往;另一方面是管理,保证地方外事无条件地贯彻中央的对外方针政策。5.地方外事办:所辖地区政府外事工作和所辖地区党委及其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是本地区执行外交政策和处理外事问题的归口单位。基本任务:本地区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下,贯彻中央的对外方针、政策,督促、检查、协调本地区的外事工作和涉外活动,处理本地区政治性涉外事项。

6.行为非主权性:中国地方政府不是一个主权行为者,无论是大陆还是香港,都不在国际上享有主权地位,他们的国际行为权来源于中央人民政府的许可和默认,并受国家的法律和外交政策的限制。非主权性决定了中国地方政府对外事务的从属性、补充性;以为这地方政府在对外事务必须以与中央共赢为基调,否则没持久性。

7.行为的中介性:首先,中央政府利用地方政府来贯彻自己的对外政策目标。其次,中央政府通过地方政府把某些地方发生的事件作为解决国家和国际问题的出发点。8.政府外交对中国公民管理主要由外交部领事司和驻外的使领馆负责。

9.使馆:一国为同他国进行外交联系而常设在他国的外交代表机构,是一国派往他国办理外交事务的正式代表的办公场所。10.领馆:派遣国经接受国同意在其境内为派遣国领事官员执行职务而设立的办公机关。国际法上不被是为派遣国的外交代表机构,馆长不被视为派遣国外交使节,与政治关系无关。

11.领事认证:一国外交、领事机构及其授权机构在公证文书或其他证明文书上,确认公证机构、响应机关或者认证机关的最后一个签字或印章属实的活动。12.领事保护:派遣国的外交、领事机关或领事官员,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在接受过保护派遣国的国家利益、本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13.领馆的特点:

国际法上不被是为派遣国的外交代表机构,馆长不被视为派遣国外交使节,与政治关系无关。

主要职能是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商业与经济利益,并负责处理与其有关的各项具体业务。领事职务的核心是“在接受国内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利益”。一国政府对居住在他国的本国公民的管理,主要通过领事官员进行。

具体职能只能够在领区内行使。领馆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只能与领区内的接受过地方政府打交道。

设立不以使馆设立为前提。领馆设立要通过签订设领协议来实现;领馆的所在地、等级、领取及与此有关变动须经双方协商确定。

14.我国外交政策的一句话、四个要点、十个“要”。Ppt

1.涉外经贸管理:国家涉外行政主体对涉外经贸实施的行政管理活动。狭义涉外经贸管理仅指对对外经贸的管理;广义设计对外资管理和对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管理。2.对外经贸政策:1949国家垄断的保护主义政策;1978开放性适度保护主义政策,关税数量限制;2001WTO有协调管理的一般自由贸易政策。3.对外经贸体制:对外经贸具体制度,包括组织形式,权限划分,管理方式和机构设置等。4.对外经贸主管机构:商务部

5.进出口配额: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敏感商品的进口或出口进行数量或金额上的控制,其目的旨在调整国际收支和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是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进口:绝对(全球、国别),关税(优惠、非优惠);出口:被动,主动。

6.进出口许可证:对外贸易的经营者在进口或出口国家规定限制的货物或技术时,必须事先到国家制定的机关领取许可证,作为海关对进出口境货物、技术查验和放行的凭证。7.海关基本任务: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稽查走私;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8.进出境货物监管:一般进出口货物指在进出境环节缴纳了应征进出口税费并办结了所有必要海关手续,海关放行后不再监管;其他(保税加工进出口;特定减免税;暂准进出境)

9.关税征收:ppt 10.外汇管理:ppt 11.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国家质检总局 12.进口许可制民用商品入境验证: 13.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 14.对外经贸主管机构的职能: 15.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异同:

进出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敏感商品的进口或出口进行数量或金额上的控制,目的旨在调整国际收支和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进出口许可证时国家直接干预对外经贸活动,调节贸易差额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

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都是通过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来实现国家对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配额中最主要的是关税配额,额度外还可以进口。而许可证额度外不可以进口。配额是事先决定和公布今后一段时期某种商品允许进出口额度。许可证不一定事先列额度,只需列出商品名录,签发许可证过程中,根据市场行情决定调整限额。配额商品进出口时候要将配额证换成许可证,许可证商品直接申领许可证通关。

1.涉外教育管理: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出国留学,外国人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等有涉外因素的教育活动进行管理。2.公派留学:国家根据建设需要,由国家或者单位提供资助,通过各种方式有计划派出人员的留学。3.自费留学:留学人员通过自筹留学资金到国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习或者进修。4.基金委:直属教育部的非营利性事业法人单位。负责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和外国公民来华留学的组织、资助、管理。5.自费留学中介服务:经批准的教育服务性机构通过与国外高等院校等的合作,开展的与我国公民自费出国留学有关的中介活动。6.备用金:50w 7.中国政府奖学金:教育部负责提供,委托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定高校。评审。8.中外合作办学: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而在学科、专业、课程、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合作开展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9.高等学校境外办学:高等学校独立或与境外具有法人资格且为所在国家政府认可的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在境外举办以境外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或者采用其他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施高等学历教育、学位教育、非学历高等教育。10.基金委的宗旨和任务:

直属教育部的非营利性事业法人单位,宗旨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负责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和外国公民来华留学的组织、资助、管理,以利于发展中国与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了解。

任务:法治经济手段管理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事务;负责管理使用国家留学基金;受委托管理各项与国外双边多边交换或单项奖学金,并接受境内外有关组织机构和个人委托,管理其他事物。争取境外资助;境外机构合作交流。11.《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161

1.涉外劳务管理:国家有关机关对具有涉外因素的劳动服务活动的管理。

2.出境劳务管理:我国内地公民在边境以外的世界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从事的劳动服务。一种有组织: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技术设备的出口输出劳务、海外投资带动的劳务输出。内地公民赴境外自谋职业:自己努力,境外就业中介机构。

3.对外劳务合作:中国企业与境外企业或机构签订劳务合作合同,按合约约定组织和协助中国公民赴境外工作的活动。4.公民境外就业:中国公民与境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在境外提供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就业行为。5.对外劳务合作管理体制:商务部宏观管理,各部门协调合作,外派劳务企业实行属地管理,行业组织协调自律,驻外经商机构一线监管,双边政府间合作。经营许可证+合作备用金。

6.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100w 20w 7.境外就业中介机构: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境外就业中介协议和劳动合同确认备案制度,许可证年审制度和备用金制度,境外就业广告审批制度。8.不可抗力:

9.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的法定义务:检查境外雇主的合法开业证明、资信证明、境外雇主所在国家或地区移民部门或其他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招聘外籍人员许可证明等有关资料;协助、指导境外就业人员统境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并对劳动合同内容确认。10.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没有取得定居权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依法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行为。11.被授权单位:省级人民政府劳动部门及其授权的地市级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12.境内劳务输出:国内劳务人员为在国内的境外雇主直接提供劳务及在国内进行“三来一补”贸易,收取劳务费引起国际收支变换的行为。13.外商投资企业: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或仅外国投资的企业。14.集体合同: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15.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16.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许可证管理: 17.国家队境外就业中介的管理

1.国际移民:一国公民依据其国籍所属国与前往国法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到原居住过以外的国家及地区长期居留或短期居留的出入国境活动,包括各国公民的出国留学、就业经商旅游探亲定居入籍等。

2.国籍:个人作为某一主权国家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和身份。3.国籍冲突:某人同时又一个以上国籍或不具有国籍的状态。4.护照:主权国家政府的主管机关颁发的本国公民出入境和在国外旅行时使用的身份证件和国籍证明。5.护照代用证件:主权国家主管机关发给不便使用护照的本国公民和少数外籍人员用于出入境并能证明其国籍和身份的文书凭证(海员证 旅行证 通行证 难民证)6.签证:主权国家政府的主管机关颁发给外国公民允许其出入过境的许可证明,实在申请人所持护照或护照代用证件上使用的文字签注。7.另纸签证:最长不超6月,入境签一次,过境签2次。没有外交关系国家持证人,持证人有效证件内有损害我国主权尊严内容;持证人有效证件失效或证件内无签证页。8.落地签证:

9.美国绿卡:外侨登记卡,永久居留证明。10.中国公民因公出入国与非公务出入国的区别:

公共事业管理考点复习与整理 篇2

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与公共事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国防建设等等。不是个人需要的简单累加,具有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

事业组织:依照一定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政府以外的非营利组织

志愿失灵:公共事业组织内在的局限性

人力资源: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它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单位依法组织的事业收入(含预算外收入)和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事业单位收入管理和支出管理都是公共事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公共事业项目管理:公共事业组织为公共事业组织实现其满足公共需要、维护公共利益的宗旨,通过项目申请的形式获得资金、人力等社会资源,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达到预定目标的管理活动。

项目控制:监视和测量项目进展情况,若发现实际情况偏离目标,应找出原因并判断这种偏离是否会最终影响目标的实现,必要时应采取措施使过程回到计划的轨道上来。

公共责任:公共管理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维护公民权利、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对国家权力主体应承担的各种责任

公益失灵:公共事业组织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失范现象,出现了公益失灵。私有化:让私人、私营机构和私人企业购买部分公营事业,或把原先由政府管理的公共事业项目转包给私人企业或公司。

地方化:公共事业的责任属地化,发挥地方政府在公共事业供给中的作用 政事分开: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

教育管理:广义的教育管理包含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狭义的教育管理是指学校管理 科技管理:依照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各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筹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科学技术发展目标。

卫生管理: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对卫生事业进行合理计划、实施、评价的过程。

主观题

1.政府组织有何特征和体制优势?

特征:

1.公共性 2.强制性 3.普遍性 4.执行性 5.规模性

优势:

1.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制度

2.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垄断问题 3.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4.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5.应对应急事件

二、事业组织有何体制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1.相对独立性:独立的治理结构;经济独立核算;独立的法人,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2.非营利性:弥补公共产品的不足;美誉度较高 3.低成本、高质量:供给过程简单 4.专业性:科研部门 5.接近性:更好收集民意;

6.灵活性:对社会需求反应及时,回应性强

7.培养互助精神、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等方面更具优势 局限性:1.筹款不足 2.狭隘性 3.家长作风 4.业余性

三、政府体制、事业体制和市场体制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如何实现互补?

政府组织:作为宏观管理者,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来规范社会活动各主体(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对于市场机制和事业机制的正常运行,政府通过建立规则、制度、政策、法律和进行基本设施建设,为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从事私人性的经济活动与公共性的社会活动创造软硬环境和条件。此外,对市场组织而言,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完善基本的公共设施、保护守法经营的企业的合法权益等,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事业组织而言,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委办公共事务、资金补助和税租优惠等,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

事业组织:作为为社会提供公益性产品的专业化组织,通过事业机制的专业性、独立性、互助性优势,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对政府而言,事业组织的作用是通过提供服务、输送服务、影响政策、倡导议题等,为政府管理提供后备支持和政策建议;对市场组织而言,事业组织的作用是协助市场组织达成公益使命与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人性化与人道精神,提供人力资源

市场组织: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通过各类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政府而言,市场组织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规律性变化为政府提供劳务、纳税、输送服务等,保证政府的正常运行;对事业组织而言,市场组织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为事业组织的运行提供经济基础、财务赞助、组织支撑等,保证各类公共事业的正常运行。

四、简述加强公共事业监督的必要性? 1.公共事业存在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1)公共事业的外部性 ◆公共事业的正外部性 ◆公共事业的负外部性

(2)公共事业的信息不对称

教育领域、文化领域、医疗卫生领域都存在的信息的不对称 2.确保公共事业组织履行公共责任的需要 3.治理公益失灵的客观要求 ◆商业化和逐利化现象严重

◆财务管理混乱,滋生腐败现象 ◆事业组织官僚化日趋严重 ◆服务品质问题突出 ◆出现“道德滑坡”

五、简述公共事业监管的主要内容? 1.进行进退监管,把好进出关

进入监管:注册登记

(1)明确准入范围和领域:垄断领域;非垄断(2)设立准入资格条件。

(3)设定准入程序。申请——核对与受理-颁发证书(4)确定监管手段。特许经营权、注册制度 退出监管:清算和注销登记

2.对事业组织服务信息透明度的监管

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服务信息的生成、披露、使用过程的干预。(1)监管内容,明确信息公开和信息安全的边界(2)监管的工具和方法(3)行政处罚

3.进行价格监管,提高公共事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效率

公用事业产品多是生活必需品和“上游产品”,产业关联度高,价格浮动对百姓生活和产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政府定价,目标是保持公共事业产品的高稳定性和连续性

4.加强财务和产权监管,防止财务违法违规和浪费

财务监管:目标是创收节支、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预算监督(预算形式化)、收入监管(收入合法性和合理性)、支出监管(支出膨胀)、财务报告监管(财务信息披露不透明)等是重中之重。

产权监管:建立公私一体化的产权保护制度;解决事业组织产权制度缺失问题;健全国家非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5.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公共事业服务品质

政府制定服务质量标准、建立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建立服务补救措施,改善公众形象 数量监管:避免供需失衡,导致财政资源浪费,如控制高校招生规模等

6、对不分配政策执行能力的监管

避免事业单位商业化和逐利化的倾向

7、针对具体服务领域或内容进行监管,解决特定事业问题

8、加强事业组织和人事监管

9、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公共事业的规范化发展

六、当代西方政府为何要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改革?

1.缓解财政压力

财政压力源自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困境;另一方面,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不断拓展的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对财政的需求有增无减。二者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迫使政府寻求出路。2.因应公众舆论的变化和要求

3.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

(1)信息技术对传统官僚制提出了挑战,公民的自助能力大大增强,政府能办的事公民也能办,甚至有些事公民能办得更好,掌握现代技术的公务员的服务能力也相对增强,客观上要求放松对公务员的规制,以便提高其创造性、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

(2)信息技术时代要求政府职能作适当的损益。政府的作用正发生着变化,由“直接建设者和提供者”变为“管理者”和“发包人”,放松对市场的直接管制,致力于规则制定和政策引导。

(3)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技术含量。

七、当代西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有哪些基本内容?

1.科技事业

基本职能:负责制定并贯彻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制定推动科技进步和发明的法规、政策和措施;协调全国的科技工作;主管国际科技合作,培训科技人员;编制科技预算和监督科研经费使用

2.教育事业

基本职能:制定教育管理的法规、政策和措施,并监督实施;分配和拨付教育经费;制定教育标准,指导教育工作;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促进国际教育合作等。3.文化事业

4.卫生事业

一是政府财政中公共卫生支出是最重要的一个支出项目。

二是政府除了大量投资公共卫生设施和卫生事业发展项目外,还广泛介入卫生事业的管理,如制定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规范化;大量兴办医院,提供大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严格管理,确保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质量;严格管理医药市场、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预防各种传染病;发展医药科技事业等。

八、谈谈如何借鉴西方经验推进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

1.从本国实际出发

(1)西方政府从早期涉及公共事业较少,到后来全面介入,直至当代推行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地方化改革,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动态的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2)每个国家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具体路径偏好是不同的,这是基于本国的实际情况。(3)中国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必须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2.进行大胆创新

在坚持公共事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要敢于并善于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

(1)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行政监管关系(2)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私有化、市场化和社会力量引入

3.将管理制度、法规的完善和管理技术、绩效的提高结合起来

(1)首先要完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法规体系建设。制定专门的公共组织法、行业协会法、商会法等等。

(2)再者认真学习西方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将工商企业管理的一些方法引进到公共事业管理领域:效率目标;顾客导向

4.培育市场,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1)要重视培育市场,重点要提供并严格执行市场竞争的公平规则,培育市场制度,维护市场秩序;

(2)扶持并逐步规范社会中介组织

九、我国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高度行政化。(1)政事一体化

政府充当着事业举办者或所有者、事业行政管理者、事业经营者或运行管理者等多种角色,扩大了政府的事业职能范围。

(2)公共事业机构行政化

事业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采取行政管理方式来管理各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目标、任务、人员编制、活动经费、岗位设置、人事任免等,均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3)非法制化

公共事业的地位及其作用得不到法律确认,经费预算没有法律上的保证,运行没有必要的法律监督,其发展主要取决于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重视程度。

2.主体单一化

(1)国家成为唯一的事业主体,包办一切事业。国家通过政府的事业职能部门及其所附属的事业单位来完成国家的事业计划,而各类研究院所、学校、医院、演出团体等事业单位则完全按照国家的计划安排运作。

(2)国家财政统包供给各项事业经费。国家不仅为事业单位提供一切事业经费的来源,而且为事业单位制定了统一的事业财务制度

3.资源配置非社会化

(1)计划化。国家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制定了发展规划,并为各事业单位下达指令性计划,各事业部门和单位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国家事业计划。

(2)事出多门。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都纷纷建立各自所属的事业体系和事业单位要事业人员编制,争事业发展经费,形成了“政出多门”、“事出多门”的事业发展格局。(3)事业单位的相对封闭、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

事业单位实际上变成了“政府所有”、“部门所有”、“地方所有”乃至“单位所有”,各事业部门和单位之间相互分割、相互封闭、互不开放、资源不能共享,降低各类事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造成事业资源的大量浪费。

十、为什么要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1)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与问题(2)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为了促进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各项改革,必须加速推进中国现行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十一、21世纪应如何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1.科学分类、逐步分流 分类:

(1)按照公共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程序来分类。即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功能,使用价值属性来分类。我们可以将事业单位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半公益性三大类。

(2)按照事业单位的社会化程度来分类。即从举办体制来分类,可以分为官办事业单位和民办事业单位两大类。

分流:

(1)将部分公共事业单位分流出去,减少官办性质的公共事业单位,改善政府对公共事业的管理。(2)对仍确定为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要进行分流。(3)严格确定公共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的编制

2、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中介组织发育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现代化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1)理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 社会中介组织是独立的法人实体;(2)大力扶持中介组织发展:

经费支持、人才引智、政策优惠

(3)强化监督管理:政府市场管理;行政审批,资格认证和行业准入(4)行业自律:内部管理制度;行业自律机制、人员自律机制

IT项目管理复习整理课后选择 篇3

8.项目经理通过【配置管理】来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识别、估计和管理变更。

9.【下列尽量减少变更】不是实施集成变更控制的建议。

10.【专家评审】用于所有其他的项目集成管理过程中。

第五章

1.【范围】是指包括生产项目产品及用于生产产品的过程中的所有工作。

2.在需求收集阶段,【访谈】成本最高且耗时最长。

3.【WBS】是一个项目中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的涉及所有工作的一种分组,它定义了项目的整体范围。

4.创建WBS时,【心智图法】是以非线性格式将想法写出或画出。

5.假定你有一个项目,该项目的主要条目分为计划、分析、设计及测试。那么这些事项位于WBS中的层级【2】。

6.【不要太多的用户参与范围管理】最佳实践无法帮助避免有关信息技术范围的问题。

7.著名餐饮连锁机构【McDonald’s】结束了一个已投资1.7亿美元的大型项目,而这主要是因为其认

识到该项目的范围太广以至于已经难以控制了。

8.范围【核实】通常是通过客户检查来完成的,然后以关键的可交付成果收尾。

9.下面【仅在需要时开会,而非定期】不是增强用户投入的建议。

10.项目管理软件可帮助构建【WBS】,它可为制作甘特图、分配资源及分摊成本打下基础。

第6章

1.编制项目进度的第一个过程是【活动定义】。

2.紧前活动、紧后活动、逻辑关系、提前和滞后、资源需求、约束条件、强制日期和与活动相关的假设

都是【活动属性】中的内容。

3.假如你是一名软件开发项目的经理,你正在帮助编制该项目的进度计划。你决定在用户对分析工作提

出反馈意见之后再开始系统的编码活动。这个关系类型是【自由的】。

4.在其他人拟定完草稿之前,你不能开始编辑一项技术报告。这个关系类型是【完成—开始】。

5.下面【工期和人工是两个意思相同的术语】是错误的。

6.一般用甘特图中的【白钻石】符号表示延误的里程碑。

7.【追踪甘特图】显示了计划和实际的项目进度信息。

8.【计划评审技术】是一种网络图技术,用于预测整个项目的工期。

9.下面【快速追踪是一种保持陈本和计划平衡的技术,该技术用最少的追加成本力求获得最大进度压缩】

是错误的。

10.【关键链进度编制法】是一种进度编制方法。当制定项目进度时,该方法考虑了资源的有限性,并设

置了时间缓冲以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第七章

1.【成本】是为了达到一个具体目标而牺牲或用过的资源,或为了交换而放弃的一些事情。

2.【在允许的预算内完成一个项目】是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

3.下面【成本管理计划】不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关键输出项。

4.如果一家公司因为某一个产品,再每100美元的收入中损失5美元,这个产品的利润率是【-5%】.5.【管理】储备主要考虑的是将来不可预期的情况。

6.你正基于一个房子的地点、目的、平米数和其它特点来进行成本估计,那你使用的是【参数】估计技

术。

7.【项目成本预算】涉及将项目成本估计分配给单个工作条目。

8.【挣值分析】项目绩效衡量方法包括了范围、时间和成本数据。

9.如果一个WBS条目的实际费用是1500美元,并且它的挣值是2000美元,它的成本偏差时多少?它

是在预算下,还是超出了预算?【成本偏差是500美元,在预算控制中】。

10.如果一个项目完成了一半,并且它的进度绩效指数是110%,成本绩效指数95%,它的进展状况是【它

提前于进度,超出了预算】。

第八章

1.【质量】是指满足一定系列内在特征的程度。

2.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确保项目满足承诺的需求】。

3.【标杆管理】是通过与组织内或组织外的项目进行对比,对比它们的项目实践或者产品特性,为质量

改进提供想法和建议的一种技术。

4.你可以使用【散点图】来看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5.你可以使用【控制图】判断一个过程是处在控制中还是失控了。

6.六西格玛追求的完美目标是每百万个机会中有不超过【3.4】个缺陷、误差或错误。

7.七点运行定律是指,如果在一个质量控制图的一行上有7个数据点都低于平均值或高于平均值,或者

都是上升的,或都是下降的,这个过程就需要因为【非随机】问题而接受检查。

8.IT项目实施测试的首选顺序是【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验收测试】。

9.【戴明】因在日本开展质量控制工作而闻名于世,并在其著作《走出危机》中创立了14条管理要点。

10.PMI的OPM3是一个【成熟度】模型或框架的例子,用以帮助组织改进其过程和系统。

第九章

1.下列选项中,【资源评估】不属于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2.【内在动机】驱使人们为了自身的兴趣参与一项活动。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金字塔的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需求。

4.根据麦克李兰的获取需求理论,那些渴望与他人建立和睦关系并被周围的人所接受的人是高【亲和】

需求的人。

5.【参照】权力建立在个人魄力和榜样的基础之上。

6.【责任分配矩阵】可用来图解表示工作分解结构中工作细目与组织分解结构中所描述的负责开展工作的人得对应关系。

7.人员配置管理计划通常包括资源【柱状图】,用来表示资源随着项目时间推移的分配数量。

8.以下【资源平衡】可以用来通过延迟任务来解决资源冲突。

9.塔克曼团队开发模型的5个阶段的正确顺序是【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辉煌阶段、解体阶

段】。

10.下列【行为风格测试】不是管理项目团队常用的工具盒技巧。

第十章

1.很多专家都认为,【沟通失败】是任何项目要想成功而面临的最大威胁。

2.当信息技术专家想要得到职务提升时,【说】沟通技巧最为重要。

3.【信息规划】不是项目沟通管理的过程。

4.【布鲁克斯的《人月神话》】畅销书阐述了这个观点——人们不是能相互交换的零件,就像你不能用9

名妇女在一个月里生出一个婴儿。

5.如果你想一个5人组成的项目团队中再增加3人,那你要再增加【18种】沟通途径。

6.【状态】报告实时描述了项目正处于某个特定时间点上的情况。

7.使用【问题日志】工具可根据重要性调整范围、时间、成本目标,并提供平衡这些约束条件的指南,以此来协助管理项目利益相关者。

8.你遇到了两个根本合不来的项目利益相关者。你知道他们都很喜欢旅游,于是你在他俩同时出现时开

始讨论著名的旅游胜地来缓和他们互相争吵的趋势。你使用的是【缓和】冲突控制模式。

9.下面【请更多支持你项目的人来保持会议顺利进行】指南无助于改进花费在开会上的时间。

10.【经验教训报告】记录了人们从项目工作中学到的要点的反馈情况。

第11章

1.【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会对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

2.当多数收益是有很大风险时却愿意为这个风险付出代价的人,是一个风险【偏好者】。

3.【实施定性风险分析】风险管理步骤及根据风险的概率及其发生后的影响来对其优先排列。

4.你的项目需要使用一组新的软件程序,但是如果这组程序无法使用,你的团队就会有一个【应急】计

划来使用现有的软件。

5.【德尔菲法】风险识别工具涉及用匿名的方式在专家团体中达到一致意见的方法,从而对将来的发展

做出预测。

6.风险【记录单】是包含风险管理步骤的结束,常用表格形式表述的文档。

7.【触发器】是实际风险事件的迹象,比如早期阶段的成本溢出是成本预算错误的迹象。

8.假定在某个项目中,你有30%的概率损失10000美元,而70%的概率你获利100000美元。那么,这

个项目的期望货币值是【67000美元】。

9.【模拟】是一种用系统模型来分析系统预期表现的定性风险分析工具。

10.你的项目团队已经决定不使用一个将要发布的软件,因为它将导致你的进展延误。那么,你会使用【规

避】负风险应对战略。

第十二章

1.IT功能外包服务中,【运作复原】所占比重最大。

2.你的组织聘请了一位某一领域的专家进行短期培训。对于外购来说,【获取技能和技术】会被列入。

3.【规划采购】经常编写RFP。

4.有一个项目,你需要的物品每天的租赁成本是200美元。购买一物品的投资成本是6000美元,每天的运行成本是100美元。计算租赁成本等于购买成本的天数为【60】。

5.【固定价格】类型的合同对于买方来说风险最小。

6.在【合约总价】点上,承包商承担了合同成本没增加一美元额外费用的全部职责。

7.假设你的大学或学校想要从潜在供应商那儿获取合作新建一个体育场的相关信息,【提案】是应向潜

在供应商索取的文档。

8.当选择卖方,并使这一过程更便于管理时,买方经常准备一份【短期】的清单。

9.一份建议书评估表是【权重打分模型】的例子。

《涉外行政管理》全面复习整理 篇4

1.评标:所谓评标,是指按照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评价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投标人的过程

2、联合体投标:联合体投标指的是某承包单位为了承揽不适于自己单独承包的工程项目而 与其他单位联合,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去投标的行为

3.投标文件:投标文件是指投标人应招标文件要求编制的响应性文件,一般由商务文件、技术文件、报价文件和其他部分组成。

4.不平衡报价法:是指承包商在一个工程项目总报价基本确定后,通过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报价,既不提高总报价、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更理想的经济效益。

5.无效合同;虽经当事人协商成立,但因不符合法律要求而不予以承认和保护的合同。6.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当产生的法律后果。

7.勘察设计合同:勘察设计合同是指委托方与承包方为完成特定的勘察设计任务,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合同。建设单位称为委托方;勘察设计单位称为承包方

9.工程转包:是指不行使承包的管理职能,不承担技术经济责任,将所策划能够报的工程倒手转给他人承包的行为。

10.工程索赔:是指在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对方 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 或者由于其他非自身因素而受到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通过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要求的行为

四、简答题

1、简述必须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范围?

(1)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2)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3)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1)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2)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l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3)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4)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1、2、3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2、简述工程标底的作用?

标底是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能反映出拟建工程的资金额度。标底是控制投资,核实建设规模的依据。标底是评标的重要尺度。标底编制是招标中防止盲目报价,抑制地价抢标现象的重要手段

3.简述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的区别?

公开招标的优点是能有效地防止腐败,为潜在的投标人提供均等的机会,能最大限度地引起竞争,达到节约建设资金、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的目的。但是公开招标也存在着工作量大,周期长,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多等方面的不足。邀请招标的特点 由于被邀请参加的投标竞争者有限,不仅可以节约招标费用,缩短招标时间,而且提高了每个投标人的中标机会。但与公开招标相比,由于招标的范围有限,竞争性较低,从而可能提高中标价或者遗漏某些在技术上和报价上更有优势的潜在投标人 4.简述建设单位自行招标应具备的条件?

(1)有与招标工程相适应的经济、技术、管理人员;(2)有组织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的能力;(3)有审查投标单位资质的能力;(4)有组织开标、评标、定标的能力。5.简述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哪些条件?

(一)依法成立;

(二)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6.简述合同生效应当具备的条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7.简述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将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8.简述建设监理合同的组成文件及解释顺序?

一、监理委托函或中标函

二、监理合同书

三、监理实施过程中双方共同签署的补充文件

四、合同条款

五、监理招标书(或委托书)

六、监理投标书(或监理大纲)9.简述施工合同的特点?

合同标的物特殊。合同履行周期长。合同条款内容多。合同涉及面广

10.简述订立施工合同应具备的条件?

(1)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2)工程项目已经列入建设计划。

(3)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资料。

(4)建设资金和主要建筑材料设备来源已经落实。(5)招标工程中标通知书已经下达。

11.简答不允许索赔的费用有哪些?

1、承包商对索赔事项的发生原因负有全部责任的有关费用;

2、承包商对索赔事项未采取减轻措施因而扩大的费用;

3、承包商进行索赔工作的准备费用;

4、索赔款处理期间的利息;

5、工程有关的保险费用 12.简述施工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哪些?

实际费用法,即以承包商为某项索赔工作所支付的实际开支为依据,向业主要求费用补偿;总费用法,就是当发生多次索赔事件以后,重新计算该工程的实际总费用,再减去投标报价时的估算费用,即为索赔金额;修正的总费用法,是对总费用法的改进,即在总费用计算的原则上,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使其更合理。

五、案例分析: 1.【背景资料】

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后,某工程项目业主自行组织施工公开招标。该工程项目为政府的公共工程,已经列入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概算已经主管部门批准,但征地工作尚未完成,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齐全。因估计除本市施工企业参加投标外,还可能有外省市施工企业参加投标,因此业主委托咨询公司编制了两个标底,准备分别用于对本市和外省市施工企业投标的评定。业主要求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封装。

精诚建筑公司经过对该工程招标文件的认真研究决定参加该工程投标,拟定了投标活动的基本工作内容及其先后顺序为:(1)投标申请(2)接受资格审查(3)领取招标文件(4)参加投标预备会(5)参加现场踏勘(6)编制投标文件(7)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8)投送投标文件(9)投标文件内容说明与陈述(10)参加开标会议(11)签订合同。该建筑公司完成投标文件后,在封口处加盖了本单位的公章,并由项目经理签字后,在投标截止日期的前1天将投标文件报送业主,当天下午,该承包公司又递交了一份补充材料,声明将某项分项工程原报综合单价降低5%,但是业主的有关人员认为,一个承包商不得递交2份投标文件,因而拒收该公司的补充材料。

开标会议由市招投标管理机构主持,市公正处有关人员到会。开标前,市公正处人员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了审查,确认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后正式开标。业主在评标之前组建了评标委员会,成员共8人,其中业主人员占5人。

通过评标和定标,业主向中标的精诚建筑公司发出中标通知书。在签订合同时,业主进一步要求降低总造价20%,该承包公司亦同意。在正式签订工程合同之后的第15天,业主将定标结果通知其余未中标人,并上报给招投标主管部门。【问题】

1.该工程招标和评标工作中有哪些不当之处?

2.精诚建筑公司拟定的各项投标工作的先后顺序有何不妥?

3.定标后业主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 答案:1.不当之处:

①因征地工作尚未完成,因此不能进行施工招标(1分);②一个工程不能编制两个标底,只能编制一个标底(1分);③业主以不合理的条件排斥了潜在的投标人(1分);④精诚建筑公司的投标文件若由项目经理签字,应由法定代表人签发授权委托书(1分);⑤在投标截止日期之前的任何时间,投标人都可以递交投标文件,也可以对投标文件作出补充与修正(1分),业主不得拒收(1分);⑥开标工作应由业主主持,而不应由招投标管理机构主持(1分);⑦市公正处人员无权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1分);⑧评标委员会必须是5人以上的单数(1分),而且业主方面的专家最多占1/3,本项目评标委员会组成不符合规定(1分);2.不妥之处有: ①参加投标预备会不应在现场踏勘之前(1分);②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不应在编制投标文件之后(1分);③投标文件内容说明与陈述不应在参加开标会议之前(1分)。3.不当之处: ①应根据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签订工程合同(1分),建设单位进一步要求降

低总造价且承包商同意,双方都有错误(1分);②将定标结果通知未中标人的时间过迟(1分),应在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的同时(0.5分),将定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人(1分);③将定标结果上报给招投标主管部门的时间过迟(1分),应在确定中标人后的15个工作日内(0.5分),向招投标主管部门提交招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1分)。

四、案例剖析:

监理单位承担了某工程的施工阶段监理任务,该工程由甲施工单位总承包。甲施工单位选择了经建设单位同意并经监理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合格的乙施工单位作为分包。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在熟悉图纸时发现,基础工程部分设计内容不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标准和规范。总监理工程师随即致函设计单位要求改正并提出更改建议方案。设计单位研究后,口头同意了总监理工程师的更改方案,总监理工程师随即将更改的内容写成监理指令通知甲施工单位执行。

事件2: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乙施工单位施工的分包工程部分存在质量隐患,为此,总监理工程师同时向甲、乙两施工单位发出了整改通知。甲施工单位回函称:乙施工单位施工的工程是经建设单位同意进行分包的,所以本单位不承担该部分工程的质量责任。

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巡视时发现,甲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使用未经报验的建筑材料,若继续施工,该部位将被隐蔽。因此,立即向甲施工单位下达了暂停施工的指令(因甲施工单位的工作对乙施工单位有影响,乙施工单位也被迫停工)。同时,指示甲施工单位将该材料进行检验,并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对该工序停工予以确认,并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报告了建设单位。检验报告出来后,证实材料合格,可以使用,总监理工程师随即指令施工单位恢复正常施工。

事件4:乙施工单位就上述停工自身遭受的损失向甲施工单位提出补偿要求,而甲施工单位称:此次停工系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乙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5:对上述施工单位的索赔建设单位称:本次停工系监理工程师失职造成,且事先未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因此,建设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由于停工造成施工单位的损失应由监理单位承担。

1、请指出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上述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总监理工程师应如何正确处理?

2、事件2中甲施工单位的答复是否妥当?为什么?总监理工程师签发的整改通知是否妥当?为什么?

3、事件3中专业监理工程师是否有权签发本次暂停令?为什么?下达工程暂停令的程序有无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

4、事件4中甲施工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乙施工单位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5、事件5中建设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

1.不应直接致函设计单位。

理由:无权进行设计变更。

正确处理:发现问题应向建设单位报告,由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要求。

2.(1)不妥。

理由:分包单位的任何违约行为导致工程损害或给建设单位造成的损失,总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2)不妥。

理由:整改通知单应签发给甲施工单位,因乙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

3.(1)无权签发《工程暂停令》。

理由:因这是总监理工程师的权力。

(2)程序有不妥之处。

理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报告总监理工程师,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

4.不正确。

理由:乙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或答“甲、乙施工单位有合同关系”),乙施工单位的损失应由甲施工单位承担。

5.不正确。

《涉外行政管理》全面复习整理 篇5

名词解释

本国化:是指通过缩小外国企业在本国某一行业或某一企业中的所有权比例、限制进口组装生产、提高国有化程度、在外企中安排高级管理人员、增加决策影响力、提高本国雇员的比例等措施,对外企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收益产生重大影响。

本国中心型组织控制模式:所谓“本国中心型”组织控制体制是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管理采取集权式的计划与控制。能充分发挥出母公司总部的中心调整功能,较优化地使用资源。但子公司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差。

本国中心战略:是指国际企业将战略重心放在国内业务上,国际经营业务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并购: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前者是指在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全部财产,合并组成一家企业的行为;后者是指一家企业通过公开收购另一家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而获取该企业控制权和经营权的行为。

不强调性规避: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试图以保障职业安全,制订更正式的规则,拒绝越轨的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来规避上述态势。层级结构:是在母国实行的不很独立的、更集中安排的管理体制。在层级结构中,属于核心科研是高度集中的,而从设计思想到销售周期以后各阶段的职责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分配给附属的研究、开发或生产单位。

差别定价策略:是指国际企业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及产品的需求弹性,在不同市场上实行不同的价格。通常有顾客差别定价,时间、地点及数量差别定价,付款方式差别定价以及交易差别定价等形式。

产品: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产品的狭义定义是指物质的实物生产成果,指一种具有特定的物质形状和用途的物体。广义的产品定义是指:物质产品+服务=利益,也就是说产品是一种能满足买主某种需求(欲望)和利益的物质实体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产品的整体概念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形体产品;延伸产品。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一个新产品研制成功后,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整个时间过程,一般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产品线:是指一组具有相同的使用功能,但其型号规格由不同的产品项目集合而成的产品。

产品项目:是指一个产品线的内在规格、标准、价格、式样及其他属性,也可称之为品种。

产品组合:是指一个企业生产或经营的全部产品线、产品项目的组合方式。产品组合可以从广度、深度、关联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产品组合的广度又称产品组合的宽度,指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线的数目。产品组合的深度指公司生产经营的每条产品线中产品项目的数量。

产品组合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国际市场情况,从企业实际出发,对产品组合在国际市场上的广度、深度和关联性实行有机结合的方式。

产品组合的关联性:指各条产品线之间最终用途、生产条件和销售渠道等相互关联的程度。

促销:即促进销售,是指企业为诱导国外购买者购买其产品或劳务,将有关企业及产品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国外购买者,并促进其了解、信赖直到购买本企业产品所进行的说服沟通活动和努力。促销的方式一般可分为人员推销和非人员推销两大类。在非人员推销中,又分为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三种形式。它们统称为大众推销。

大陆法系:有专门调节活动的法典,进行案例判决时,以法律条文而不是过去的判决理由为依据。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因此又称成文法。

“大企业病”: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管理层次的增加,协调成本的上升使得一些企业出现了官僚式的低效率,致使决策缓慢,难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作出敏锐的反应。

“多元中心型”管理体制: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采用“分权式的计划与控制”。

独家使用权:是指在许可证合同中规定的许可方允许受权人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在规定的地域范围内,对所许可的技术享有独占使用权。许可方不得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在该地区使用该项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更不得把该技术转让给第三方。独家专营分销渠道:是指在特定市场上的一宗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给予其对本企业产品的独家经销或独家代理权。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在国外进行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投资。其最大特点是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企业拥有经营控制权,即投资者在所投资的国外企业中拥有控股权,能够行使表决权,并在经营管理中享有发言权。

分包:(Sub-letting)是指一家企业将一具体的生产任务或将企业某一经营部门承包给另一家公司。

工作丰富化:是指给工人以更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感。

工作审议会:是指由工人代表或由工人和管理者共同组成的团体,通过这个团体将企业内的劳资关系制度化。

广泛性分销渠道:是指生产企业使用尽可能多的中间商销售其产品,使渠道尽可能加宽。

广告:是由企业支付一定的费用,通过特定的媒体传播产品或劳务的有关信息,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达到扩大市场、促进交易目的的大众传播手段。

国际避税:是指国际企业利用税法规定的差别,采用选择合适的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等种种合法手段,来减少或消除其纳税义务的一种行为。

国际分销渠道:指的是产品从一国生产企业到达国外最终购买者(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所经过和各种环节和途径,它实质上是执行把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最终购买者的所有活动(功能)的一套组织机构。

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从全球战略出发,在国外设立经营机构,利用国内外资源,在一个或若干个经济领域进行经营活动。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内都实现了国际化。也就是说,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实现了国际分工与合作。

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际企业文化:是指受民族文化、社区文化等文化系统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自然地理等诸种因素影响,在国际企业经营过程中呈现出的员工群体的心理水平状态与管理行为习惯的总和。

国际事业部结构:是设立与其他职能部门,产品/地区部门并行的国际事业部,通常由一名副总裁兼任主管,代表总部管理、协调国外业务。

国际逃税:是指国际企业利用有关国家的疏漏,运用欺诈、隐瞒等非法手段减轻或逃避有关国家纳税义务的行径。

国际营销组合: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各种营手段的综合。一个企业在选定目标国市场,并完成市场定位后,就要针对目标国市场的需求和不同环境的影响把自己可以控制的各种因素相互配合起来,进行最佳的组合,使其综合地发挥作用。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向特定的目标市场,以特定的价格、渠道和促销手段,销售特定产品的各种营销因素综合运用的总称。

国际战略联盟:是指某个企业的结盟对象超越了国界,在世界范围内与自己发展有利的企业结成合作伙伴。这些企业的联盟是为了资源共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质上是以合作代替对抗,是更高形式的、更为激烈竞争的开始。

国际资本移动的一般模型:又称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麦克杜格尔(Macdougail)于1960年建立,用以分析国际资本移动可能给东道国带来的利益。其后,又由肯普等人将该模型发展成分析借贷资本国际运动中双方当事国利益分配的一般工具。

合同性安排:又称非股权安排,是国际企业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从事工程承包、管理及技术咨询等经营活动。主要有制造合同、工程项目合同、交钥匙工程合同;管理合同;国际分包合同、劳务输出合同。

核心产品:是指购买者购买某种产品所追求的利益、产品的使用价值以及购买者真正购买的东西,是消费者需求的中心内容。

回馈转让权:是指许可方要求受权人在使用过程中把转让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情况反馈给许可方的权利。

货币互换:是指各自在对方所在国设有子公司的两家国际企业,相互签定两个货币互换合同,远期和即期互换合同。经过即期互换,两家母公司各自获得双方所在国(即自己子公司所在国)的货币,然后再将这笔货币作为公司内部贷款贷给自己的子公司,期限以所订的远期互换合同为准。

基础性人力资本:国民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是社会和个人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称之为基础性人力资本

技术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前的技术状态、新技术的成就及技术发展动向等,也包括国际上有联系的技术发展动态。技术输出:企业将自己拥有的某项技术转让给其他企业、机构叫作技术输出。

技术许可证:技术转移是指拥有技术的一方通过某种方式把一项技术让渡给另一方的活动。国际技术转移,由于所转移的具体项目的性质、水平、渠道不同和采取不同的实施方式,转移的具体方式很多,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的技术转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许可证。

技术转移:是指拥有技术的一方通过某种方式把一项技术让渡给另一方的活动。技术转移就一个从事国际经营活动的企业来说,就是从企业外部引进技术和从企业内部向外转让技术两个方面。

价格调整策略:价格制定后,企业须不断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对价格加以调整。尤其需要考虑的是消费者对价格变化可能做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可用需求价格弹性来测度。

“价值链”理论:根据“价值链”理论,现代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是由一系列相关的增值活动组成的,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活动之间相互影响,并共同决定整条价值链的收益。

间接分销渠道:是指生产企业通过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把商品销售给消费者或最终用户的销售行为。

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是指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进行的对外间接投资活动。

交叉使用权:交易双方有权以各自拥有的技术(专利或专有技术)进行互惠交换。即以技术换技术。双方的权利可以是独占的也可以是非独占的。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在以外币进行的各种交易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使折算为本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

交易性人力资本:国民的道德素质、信誉和社会关系可以节约社会和个人的交易费用,称之为交易性人力资本

交钥匙工程:是一种特殊的承包,它由承包方提供包括技术、设备、厂房在内的全部的设计、安装、调试,甚至包括产品打入市场的一揽子转让。

经济风险:是指未预见到的汇率变动对以本国货币衡量或表示的海外企业未来税后现金流的现值的直接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整个国际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价值(或股东们的财富)的潜在影响。

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国际经济发展动态等。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领域紧密联系,在资源开发、配置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应用方面实现国际分工和协作,使全球经济突破地理限制,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国际经济体系。

净额结算:是国际企业内部各子公司之间或总公司之间的往来项目,把各自的应收应付款相抵,用其净差额来实行结算的一种方法。

跨文化沟通: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发生的,即信息的发出者是一种文化的成员而接受者是另一种文化的成员,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编码和解码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绿地投资:独资企业,其所有权全部属于投资者,投资者提供全部资金,独立经营,获取全部利润。

母女结构:即海外自主子公司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国内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之间只存在着松散的关系,且主要表现为母公司总经理同子公司总经理之间的个人联系,子公司总经理向母公司总经理负责,母公司的组织结构同以前的国内企业组织结构并无多大区别,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跨国经营活动的机构。同时,海外子公司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基本上是独立活动,只是定期向母公司汇缴股利。

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利用内部化的能力。包括所有权资产使用内部化的能力、市场信息内部共享、创造内部市场、消除贸易障碍和避免转移所有权优势的成本等。

排他使用权:是指许可方允许受权人在规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一定的条件下享有使用某项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的权利。同时,许可方自己保留在上述地域对该项技术的使用权,但许诺不得再将这一技术转让给第三者。

平行结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分权式的管理体制。在平行结构中,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涉及到不同国家的不同单位,每个单位都有能力执行从构思到销售的整个程序。

普通使用权:是指许可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可以向多家买主转让技术,同时,许可方自己也保留对该项技术的使用权和产品的销售权。

企业经营国际化: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有利的各种因素。包括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的分布地域、劳动力成本的高低、吸引外资的政策等。

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这一结构以公司主要产品的种类及相关服务的特点为基础,设立若干产品部。每个产品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拥有一套完整的职能组织机构和职员,由公司任命一名副总裁挂帅,负责该产品或产品线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营销、开发和计划等全部职能活动,并直接向公司总经理报告。

全球性混合型组织结构:是根据扬长避短的原则,在兼顾不同部门、不同地理区域以及不同产品类别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基础上,将以上两种或三种组织结构结合起来设置分部而形成的组织结构。

全球性矩阵组织结构:是在全球性混合型组织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组织形式,它给予职能区域、地理区域和产品组三维因素中的两维甚至三维以同等的权力,对公司的全部业务进行纵横交叉甚至立体式的控制与管理。

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以公司在世界各地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分布为基础,设立若干区域部,每个部管理该区域范围内的全部经营活动与业务。

全球性网络组织: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与其他功能相分离,形成一个由总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核心;二是根据产品、地区、研究和生产经营业务的需要形成组织的立体网络,网络中各机构的重要性随项目性质而变化。

全球性职能型组织结构:以管理的职能分工为基础,设立一些全球性职能部门,各部门负责各自领域内的所有国内外业务。

全球战略:是指国际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以世界市场为目标来制定经营战略,谋求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全球中心型组织控制模式:所谓“全球中心型”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采用“分权式的计划与集权式的控制”。即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一种管理体制。企业总部与子公司的相互关系强调在保证企业总部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给予子公司较大的自主权。

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是指特定行为主体通过投入一定费用可以获得的,并能够实现价值增值的,依附于某个人身上的价值存量。

人员推销:是企业派出专职或兼职推销人员直接与国外消费者和用户接触、洽谈、宣传介绍商品和劳务,以实现销售目的的活动过程。

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生活方式、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

社区文化:就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内,居民群体所表现的共同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内产品、资金、技术、劳务、信息等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

市场因素:主要指市场供求因素、市场竞争因素

寡占反应:就是在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构成的行业中,由于每一企业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几家企业,因此任何一个大企业都对其他几家企业的行动很敏感,并针对某一企业率先采取的行动而随后纷纷采取类似的行动。寡占反应现象的成因主要在于寡占行业中的企业尽量避免不确定性和减少风险的动机。

内部化:就是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替代原来的外部市场。知识、技术、信息等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善是决定内部化的重要因素。

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具体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管理技能、创新能力、企业规模、金融与货币、获得和很好利用资源的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等。

特许经营: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Franchising fee)。

外汇调期交易:又称时间套汇,是在买进即期的甲种货币、卖出即期的乙种货币的同时,卖出远期的甲种货币、买回远期的乙种货币。

外汇风险:或称为汇率风险,是指企业的资产、负债和经营成果因汇率变动而发生变化的风险。

外汇期权:是外汇期权交易双方按照协定的汇率,就将来是否购买某种货币,或是否出售某种货币的选择权预先签订的一个合约。

文化冲突:就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其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文化融合: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吸收的过程,它以人种的混合和文化的同化或相互适应作为标志。

心理定价策略: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其消费心理有明显的差异,国际市场定价时还要分析价格对消费者的心理效应。心理定价可选择的策略有声望定价、数字定价和差别定价等。

心态:是以一贯的方式对一定的取向物作出反应的一种习得的倾向。

新产品定价策略:通常选择取脂定价或渗透定价。取脂定价是指企业在将自己的新产品投放市场初期,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可及早收回投资。

形式产品:是指市场上产品的具体形式,是核心产品的载体。它通常由五个标志构成,即品质、特征、式样、商标和包装。

许可证贸易: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Licensing Contract),由享有专利产品、服务或技术的输出方将一定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权出售给输入方,输入方支付给输出方专利权使用费。

选择性分销渠道:是指在市场上选择少数符合本企业要求的中间商经营本企业的产品。

延伸产品:是指人们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或消费者购买形式产品所得到的利益总和。

研究开发战略联盟:具有充分独立性的两个或多个国际企业,共同开发新技术和共同研制某种新产品,共同提供、共同分享开发所需资源、共担风险,共享研制所产生的利益,但不组成经营实体。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其法律基础是传统、过去的惯例以及法院对成文法、过去判断的解释(即先例原则),所以英美法系又称为判例法或习惯法。

营业推广:是指能够迅速刺激需求,鼓励购买的各种促销措施,是所有不属于广告、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的销售促进活动的总称。

远期外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根据合约规定,买卖双方在约定的到期日,按约定的汇率(成交日的远期汇率)和数额,办理收付交割的外汇交易。

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折算风险:也称会计风险,是指将国外附属公司的外币会计报表,采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汇率进行折算,以母公司所在国的货币来表示,以便汇总编制整个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就是由于汇率变动,报表的不同项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而产生损失或利得的风险。

政治法律环境:主要是指一国的政治制度、政策方针、法令法规、政治形势、党派斗争、社会秩序等。

直接分销渠道:是指生产企业不经过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直接将产品销售给国外消费者或最终用户的销售行为。直接分销渠道是两个层次的分销渠道,也是最短的销售渠道。

直接投资:是指企业以资金、技术、设备、劳务等投资方式在国外开办企业的投资活动。

制造生产战略联盟:国际企业间通过相互提供用作生产投入品的零部件及相关技术而进行合作的一种形式。这一联盟将合作领域转移到了中游--产品的制造生产。

转售权:受权人有权在规定的地域范围内,将其所获得的技术使用权转售给第三者。

转移定价:是国际企业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人为制定的背离正常市场价格的内部交易价格

自然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所处的与自身生产经营有关的自然资源及自然条件。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资源环境等

单项选择题

1.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B)国际分工。A.水平式B.垂直式C.横向式D.混合式 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B)的国际化。

A.借贷资本 B.生产资本 C.股票投资 D.债券投资 3.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A)。A.国际租赁 B.工业合作 C.国际服务经营 D.直接投资 4.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B)。

A.劳务进出口 B.直接投资 C.合同性安排 D.证券投资

5.当公司直接卷入在国外的采购或推销,或在海外直接制造产品和提供劳务,并且在海外有自己的长期派驻人员时,在公司的组织中,可能有一个“国际部”而不只是一个国际“科”,此时,该公司的发展处于(C)

A.国际化的第一阶段 B.国际化的第二阶段 C.国际化的第三阶段D.国际化的第四阶段 6.当企业仅具有“所有权优势”时,通常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C)A.出口B.对外直接投资C.合同式资源转移 D.BOT方式

7.“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属于下列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哪种类型?(B)A.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C.完全经济一体化 D.经济同盟

8.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五阶段论”认为,处于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起飞阶段的国家属于(B)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C.不发达国家 D.准发达国家 9.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级形式是(D)

A.商品出口B.许可证贸易C.特许经营D.对外直接投资

10.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C)的国家利益 A.资本输人国 B.资本输出国 C.资本输人输出双方国家 D.第三国 11.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B)。A.技术转让 B.出口贸易 C.对外直接投资 D.试对外投资

12.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全球第四次并购潮的特征是(D)A.以生产和经营互为上下关系的企业间的纵向并购为主

B.以有竞争关系、经济领域相同或生产产品相同的同行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为主 C.以跨行业的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多样化公司

D.以行业内的横向并购为特征,并购后产业规模之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并重归专业化经营 13.质量管理发展经历的“事后把关型”的管理阶段是(A)

A.质量管理的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D.质量管理的标准化阶段 14.“中美洲关税与经济同盟”所属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是(A)A.关税同盟 B.共同市场C.完全经济一体化D.经济同盟

15.国际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协议,为其设计和建造一个整体工程,工程完工并可投入使用时将其移交给东道国企业管理,这种技术贸易方式是(D)A.特许经营B.许可证贸易C.国际BOT方式D.“交钥匙”工程

16.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w)提出的划分经济阶段的“五阶段论”,“经济上已经完全工业化,各种生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阶段是(A.起飞前准备阶段B.起飞阶段C.走向成熟阶段D.大量消费阶段 17.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B)。

D)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18.日本非常注重在美国、俄国和其他邻国之间维持平衡,表明了一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明一国的(B)。A.经济环境 B.政治环境 C.社会文化环境 D.技术环境 19.下面不属于政治风险的是(C)。A.本国化 B.国有化 C.当地化 D.有偿征用 20.(D)又称为成文法。

A.英美法系 B.判例法 C.习惯法 D.大陆法系

21.美日等西方国家在海外经营中用于(C)项目达1/4以上。A.生物工程 B.信息产业 C.自然资源开发 D.金融产业 22.“胞波”一词强调的是(A)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23.东亚国家吸引投资最快的时期是在其经济发展的(B)。A.起飞前夕 B.起飞阶段 C.成熟阶段 D.高消费阶段

24.美国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25%,反映了(B)对国际企业的影响。A.经济环境 B.政治法律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25.下列行业中易被没收、征用和国有化的行业是(A)。A.石油开采

B.餐饮业 C.金融业 D.建筑业

26.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以(A)为中心的适应关系。A.文化信息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 D.自然地理

27.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的国体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一般来说,政策、法规的透明度较高,政策的稳定性较好,这种政治体制属于(D A.集权制B.君主制C.独裁制D.代议制

28.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D)的。

A.完全替代 B.完全独立 C.互补

D.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29.实施产品出口战略可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在(C)中表现显著。A.纺织品

B.餐饮业 C.飞机制造业

D.旅游业

30.实施(C)战略的投资规模小,近年来成为生物技术、半导体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途径。A.产品出口 B.特许经营 C.许可证贸易

D.并购 31.在美国,(B)已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

A.许可证贸易 B.特许经营 C.分包 D.联合销售 32.生产经营空洞化是实施(C)战略所必须应对的严峻问题。A.许可证贸易 B.特许经营 C.分包 D.战略联盟 33.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C)提出来的。

A.德鲁克 B.简·霍普兰德 C.安绍夫 D.明茨伯格)34.最早缔结国际战略联盟的是(C)。A.爱迪生与科宁玻璃制业 B.东芝建立的联合企业 C.美国福特与日本马自达 D.荷兰菲力浦与美国AT&T 35.采用IMV—实达联合品牌是属于(D)。A.联合销售战略联盟 B.合资企业战略联盟 C.研究开法战略联盟 D.制造生产战略联盟

36.通用动力公司为了向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销售F-16型战斗机,曾达成协议规定在这4个国家制造及装配零部件是属于(C)。A.分包 B.许可证贸易 C.制造生产战略联盟

D.合资企业 37. IBM在国外长期推行的是(D)战略。

A.并购 B.战略联盟 C.分包

D.独资企业 38.业务级战略也称为(A)

A.竞争战略 B.部门战略C.区域战略 D.事业部战略 39.下列不属于企业战略的定量标准是(D)

A.销售总额 B.利润水平C.投资回收率 D.战略风险评估

40.市场营销战略、生产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战略属于(D)A.公司级战略 B.事业单位战略C.职能级战略 D.竞争战略

41.企业不改变现有的经营范围和规模,其资源分配和经营环境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的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称为(B)A.成长战略 B.稳定战略C.竞争战略 D.发展战略 42.企业将战略方案转变为战略行为的过程称为(C)A.战略管理 B.战略转移C.战略实施 D.战略控制

43.用差异性产品满足差异性市场需求的策略,属于(B)

A.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B.差异性市场策略C.密集性市场策略 D.同一性市场策略

44.发达国家将其在国内市场衰退的产品推向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实现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增加收益的目的。这是采用的(B)A.产品开发战略B.市场开发战略C.集中战略D.多元化战略

45.根据波士顿矩阵,某项市场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也低的业务属于(A)A.瘦狗业务B.金牛业务C.明星业务D.问号业务

46.决策者对未来事件不仅无法估计在各种特定情况下的确定结果,而且也无法确定其发生结果的概率,这种决策属于(C)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不确定性决策D.民主型决策

47.确定国际企业的愿景、使命和经营范围的战略属于国际企业经营战略中的(B)A.竞争战略B.职能级战略C.业务级战略D.公司级战略 48.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C)

A.包装 B.式样 C.附加价值 D.商标

49.以现有产品或市场为基础,利用技术、设备、销售等潜力,扩大产品组合的广度,这是(B)产品组合。

A.有限型 B.扩张型 C.加深型 D.特殊型 50.在同一产品线内加深产品档次,这是(D)。A.差异型 B.特殊型

C.扩张型 D.加深型

51.将多向发展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结合起来是(D)产品组合。A.加深型 B.有限型 C.专业型 D.多种经营型

52.根据本企业专长,生产销路好的产品项目或提供某些特需产品,这是(A)。A.特殊型

B.专业型 C.有限型 D.加深型

53.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家庭规模比较小,与家具、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销量更为密切相关的是(A)A.核心家庭的数量 B.扩展家庭的数量C.家庭成员的数量 D.全部人口的数量

54.在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企业积累的经验的增加而下降称为(C)A.效益曲线 B.效应曲线C.学习或经验曲线D.效率曲线

55.牙膏厂将牙膏细分为价廉物美、防治牙病、洁齿美容、口味清爽四个市场,该厂细分市场的依据是(D)A.地理 B.人口C.心理 D.行为

56.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等制成的前所未有的产品,称为(C)A.换代产品 B.改进产品C.创新产品 D.仿制产品 57.下列定价方法属于成本导向定价法的是(C)

A.市场定价法 B.随行就市定价法C.成本加成定价法 D.投标定价法 58.下列不属于广告预算确定方法的是(D)

A.销售比例法 B.竞争对手法C.目标任务法 D.市场调研法

59.采用各种技术,对原有产品的质量、性能等做出改良的产品,称为(C)A.创新产品 B.换代产品 C.改进产品 D.仿制产品 60.市场营销中的独家分销,又称为(C)

A.广泛分销 B.密集性分销C.专营性分销 D.选择性分销

61.当国外生产者的产量增加,价格竞争变得更为重要时,企业经济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降低,已有能力打入世界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成为产品的出口国,先期开发该产品的国家逐渐丧失其优势,由该产品的出口国演变为进口国。跨国公司将生产集中于低生产成本的市场,或是将生产的过程进行分离,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放在低生产成本国家,此时该跨国公司处于国际产品周期的(C)

A.新产品阶段 B.成熟产品阶段C.标准产品阶段 D.新产品导入阶段

62.根据美国管理学家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以下企业经营活动属于基本增值活动的是(B)A.人力资源管理B.生产加工C.科技开发D.采购

63.某公司是另一公司的组成部分,是独立的法人,在经济上和法律上有独立地位,该公司属于(B)A.控股公司B.子公司C.分公司D.母公司

64.某实体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人格,该种法人实体属于(C)A.企业B.独资企业C.公司D.合伙企业

65.利用企业与其发生联系并受其影响的集体或个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促销的方式属于(D)A.广告B.人员推销C.营业推广D.公共关系

66.与普通商品的交易不同,技术的转让是(C)的转让。A.所有权 B.占有权 C.使用权 D.收益权 E.出租权

67.某研究所把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成果转让给某制药公司,使之用于该企业的新药研制开发上,这属于技术的(B)。A.水平转移

B.垂直转移

C.交叉转移 D.环形转移

68.许可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可以向多家买主转让技术,同时,许可方自己也保留对该项技术的使用权和产品的销售权。这是(C A.独家使用权 B.排他使用权 C.普通使用权 D.转售权 E.交叉权 69.国际企业进行标准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是(A)

A.追求规模经济B.满足市场需求C.满足个性化需求 D.提供差异化产品 70.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称为(C)A.实收资本B.营运资本C.净营运资本 D.毛营运资本

71.国际分包中,委托人将部件和某些工序转包给分承包人生产的分包形式是(A)A.工业分包 B.商业分包C.转移分包D.制造分包

72.某国家的工会一般是全国性的,并且分别代表着某一工业或行业的人员,如钢铁工人、煤矿工人、卡车司机、大学教授等,这个国家是(C A.德国 B.加拿大C.美国 D.日本

73.灵活制造系统提高了生产系统的柔性,适宜于(D)A.单件小批生产 B.成批生产C.大量生产

D.多品种生产 74.部分采用新原理、新元件、新技术而开发的产品称为(B)A.全新产品 B.更新换代产品C.改进型新产品 D.新产品 75.准时制生产管理方式起源于(D)A.美国B.西欧C.前苏联D.日本

76.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系列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中,某套质量体系是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型,该质量体系是(B A.ISO9000 B.ISO9001C.ISO9002 D.ISO9003 77.下列不属于国际企业采购方式的是(C)A.集中采购 B.自主采购C.本土采购 D.混合采购

78.生产一个产品的实际成本与如果质量没有出差错时的成本之间的差异,属于质量成本中的(D)A.评估成本B.预防成本C.比较成本D.劣质成本

7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生产系统标准化的优越性的是(A)A.满足多样化需求 B.精简设计C.便于后勤供应 D.便于控制

。)))

80.对国际经营人员考评的中心内容为(B)。A.态度考评 B.业绩考评 C.能力考评 D.知识考评 81.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A.舒尔茨 B.洛桑

C .霍夫史蒂德 D.尼克博格

82.人力资源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是对总体规划和安排的较为详细的说明,一般在(C)A.一年以上 B.五年以上C.一至五年之间 D.五至八年之间

83.国际企业管理人员当地化的缺点之一是,一旦当地管理人员在子公司被提拔到最高职位时,他们就不能再提升了,这就是所谓的当地管理人员的(C)A.不可降低性 B.不可解雇性C.不可移动性 D.不可升迁性

84.在多数西方跨国公司中,被派遣到国外工作的管理人员的收入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基本工资、国外工作奖金和(A A.国外工作津贴 B.国外住房津贴C.国外税务津贴 D.国外教育津贴 85.一般来说,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B)A.正相关 B.负相关C.不相关 D.周期波动

86.国际企业人力资源计划中,对企业总体的发展方向进行安排的计划属于(C)A.短期计划B.中期计划C.长期计划D.中长期计划 87.以下属于国际企业内部招聘的是(C)A.职业介绍所B.校园招聘会C.轮岗D.猎头公司

88.(D)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

A.有出口部的分部组织结构B.国际事业部结构 C.自主子公司结构 D.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 89.采用国际事业部结构较多的是(B)的公司。A.日本 B.美国

C.欧洲 D.亚洲

90.(B)比较适合于从事多国性生产不久、产品标准化、技术稳定、地区分布不广的中小型国际企业。A.自主子公司结构 B.国际事业部结构 C.全球性混合型组织结构 D.全球性网络结构 91.设立财务部、营销部、生产部,各部负责各自领域内的所有国内外业务属于(A)。A.全球性职能型组织结构B.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 C.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 D.国际事业部结构

92、如果企业产品多样化程度小于10%,且国际营销比重也有限,那么应该采取(C)组织形式。A.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 B.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

C.国际事业部组织结构 D.母女结构

93.丰田公司在4个东南亚国家中有零部件和产品生产销售网络,表明此时的国际企业处于(A)。A.独立子公司阶段 B.寻求外源阶段 C.系统一体化阶段

94.美国Nike公司把运动鞋和服装的生产经营分包给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包商,所采用的是(B)的组织形式。A.独立子公司 B.寻求外源 C.系统一体化

95.(B)最适用于母企业规模不大,海外子公司数目较少且分布在邻近国家的情形。)A.有出口分部的组织结构 B.母女结构 C.国际事业部组织结构 D.全球性组织结构 96.世界著名的(C)公司,在公司内曾长期保留国际部,负责全球营销业务。A.GE B.GM C.IBM D.HP 97.国际企业的(C)组织控制体制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A.母国中心型 B.多元中心型 C.全球中心型

98.如果企业产品多样化程度小于10%,而且国际营销比重也有限,则应采用(A)。A.国际事业部组织结构 B.全球性组织结构 C.自主子公司结构D.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 99.价值链中下游环节增值活动的中心是(B)A.产品 B.客户 C.技术 D.市场 100.影响企业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是(D)A.法律 B.政府 C.竞争对手 D.企业战略

101.一般说来,以下最适合于产品线窄、产品标准化的国际性组织结构是(A)A.全球性职能部结构B.全球性产品部结构C.全球性地区部结构D.混合结构 102.一个管理者能够有效领导的直接下属的人数就是(D)A.管理层次B.扁平结构C.垂直结构D.管理幅度

103.从调查对象中根据一定规则抽取一部分进行调查,然后用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情况的方法是(B)A.问卷调查B.抽样调查C.电话调查D.个人走访 104.如果一国提高利率,那么会出现(C)。

A.短期资本流出该国 B.该国货币即期汇率下跌 C.该国货币远期汇率下跌 105.当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则(C)。

A.国外汇收人增加 B、英国进口减少 C.英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D.导致英镑汇价下降 106、折算风险也称(C)。

A.交易风险 B.经济风险 C.会计风险D.预算风险

107、使用现行汇率法的折算风险(A)使用时态法的折算风险。A.大于 B.小于 C.等于

108、(C)是影响本国货币变动的基本因素。

A.通货膨胀 B.国际收支状况 C.国内经济状况 D.利率 109、出口能力强的国家的货币往往趋于(A)A.升值 B.贬值 C.不变

110、出口能力弱的国家的货币往往趋于(B)A.升值 B.贬值 C.不变

111、转移定价是国际企业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人为制定的(D)正常市场价格的内部交易价格。A.大于 B.小于 C.围绕 D.背离 112.一般来说,若净受险资产小于0,且职能货币出现升值,则会产生(D)A.经营收益 B.经营损失C.折算收益D.折算损失

113.我国与日本签订的税收协定中规定,对同时成为两国的居民公司,应认为其是总机构所在国的居民。这种通过协商,规范各自税收管辖权实施范围的方法称为(D)A.免税法 B.抵免法 C.扣除法 D.双边法

114.远期合约是常用的一种套期保值法,如果未来的即期汇率大于当前的远期汇率,利用远期合约有利于公司的(D)A.预付账款 B.已收账款C.应收账款 D.应付账款

115.国家对于取得本国居民地位或被认定为本国居民的自然人和法人产生于世界范围内的全部课税对象行使的课税权,称为(C)A.地域税收管辖权 B.公民税收管辖权C.居民税收管辖权 D.税收管辖权

116.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或公民纳税人征税时,对其中来源于外国的部分,优先考虑有关国家行使地域管辖权对此已征税的事实,允许这部分所得免征或减征本国税收,该原则称为(A)

A.属地优先原则B.双重征税原则C.属地原则D.属人原则

117.现金和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按照现行汇率换算,而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按照历史汇率换算的方法是(B)A.现行汇率法B.货币—非货币法C.暂时法D.流动—非流动法 118.以下属于国际企业的外汇风险的是(B)A.文化风险B.交易风险C.技术风险D.政治风险 119.低关联文化的沟通要用(D)来表达。A.身体语言 B.沉默C.停顿D.词组

120.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民族特征、风俗习惯、语言、宗教信仰、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科学技术、教育、社会结构等的总和称为(A)A.文化B.法律C.制度D.体制

121.我国曾向伊朗出口10万辆自行车,由于在车座所用皮革上没有注意伊斯兰教的特殊要求,受到伊朗进口商的刁难。这提醒我们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应重视其他民族的(B)A.生活习惯 B.宗教信仰C.体态语言差异 D.文字语言的差异

122.在一般巴西人的观念中,紫色表示悲哀,因而有紫色饰带的日本钟表会受到巴西人的冷落,这反映了巴西人独特的(A)A.审美观念 B.质量观念C.消费观念 D.时间观念

123.每个民族总是习惯于按自己的文化眼光观察、理解和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常常把自己的文化说成是优秀的、文明的、中心的,而把其它文化说成是低劣的、野蛮的、边远的,这是各民族普遍存在的(A)

A.民族中心主义 B.文化冲击C.文化的变迁性D.文化借用

124.具有跨文化意识的人,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并客观地观察、评估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他们有着较强的(D)A.“文化冲击”症 B.“文化休克”症C.文化偏见 D.文化敏感性 125.人们对工作、消费、娱乐的特定习惯和倾向性方式被称为(B)A.审美观念 B.生活格调C.民族观念 D.价值观念

126.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家庭规模比较小,与家俱、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销量更为密切相关的是(A)A.核心家庭的数量 B.扩展家庭的数量C.家庭成员的数量 D.全部人口的数量 127.多数阿拉伯国家人民信奉的宗教是(C)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

多项选择题

128.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国际企业的类型有(ABC)。A.水平型 B.垂直型 C.混合型 D.资源型 129.从经营角度看,国际企业的主要类型有(ACD)。A.资源型 B.垂直型 C.服务型 D.制造型 130.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有():

A.全方位开放 B.多样化 C.区域集团化 D.竞争与垄断并存 131.国际企业对本国经济的正面影响包括以下(ABCD)

A.增强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了对外贸易。B.保证本国所需资源的稳定供应。C.有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D.有助于本国经济结构调整。

132.两缺口理论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AD)。A.储蓄 B.劳动力 C.资源 D.外汇

133.下列哪些特点属于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AC)。

A.非贸易导向 B.贸易导向 C.资源开发比重大 D.主要投资制造业 134.海默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是(AC)。

A.市场不完全 B.区位优势 C.垄断优势 D.市场完全竞争 135.哪三种市场不完全导致企业拥有垄断优势(ACD)。

A.产品差异 B.政府政策影响 C.专有技术优势 D.规模经济优势 136.所有权优势是指(AB)。

A.管理技能 B.创新能力 C.劳动成本 D.资源禀赋 137.区位优势包括(BC)。

A.企业规模 B.市场空间分布 C.吸引外资政策 D.市场控制能力 138.构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多种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ABCD)A.技术优势B.规模经济优势C.资金和货币优势D.组织管理优势 13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几个方面(ABCDE)

A.保护出口市场B.突破配额限制C.谋求低成本D.种族纽带E.分散资产 140.从发展中国家中国直接投资的历程看,主要以哪些特点(ABCD)A.发展速度快。B.主要投资于邻近国家和地区,向发达国家投资的比重逐渐增长。

C.小规模和特殊产品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D.经营策略侧重扩展出口的市场销售战略。141.国际上主要的仲裁机构有(ABCDE)

A.伦敦国际仲裁院 B.美国仲裁协会C.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D.国际商会仲裁院 E.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142.国际企业的间接环境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BCDE)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技术环境E.社会文化环境

143.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哪些阶段(ABCDE)A.传统社会B.起飞前夕C.起飞阶段D.成熟阶段E.高消费阶段

144.收水平是决定消费需要的基本因素。收水平愈高,则居民的购买能力愈强,从而潜在的市场需求愈大,它是国际企业的产品出口或使当地生产有销路的保证。收入水平的研究需要分析以下指标(ABC)

A.国民生产总值B.人均收入C.可自由支配收入D.人均实际收入E.人均生活费收入 145.特许经营的优点在于(ABC)

A.不需大规模资金投入即可打入国际市场的快捷方法。B.通过出售特许经营权,提高了特许专业公司的知名度。C.特许经营使用费往往被记入到企业所收到的“预付款”中,可以说这是企业所获得的额外营业基金收入。D.可以降低成本。E.适用于各行各业。146.国际战略联盟的类型有(ABCD)

A.研究开发战略联盟B.制造生产战略联盟C.联合销售战略联盟D.合资企业战略联盟 147.国际战略联盟的优点包括(ABCDE)

A.提升竞争力B.分担风险并获得规模和范围经济C.扩张市场D.防止竞争过度E.挑战“大企业病” 148.构成形式产品的标志是(BC)

A.附加服务 B.产品特征 C.商标 D.使用价值 149.属于国际直接分销渠道的是(ABD)。

A.向用户邮购 B.上门推销 C.通过中间商销售 D.直接接受用户定单 150.影响国际营销定价的因素有(ABCDE)

A.中间商成本因素B.关税及其他税收因素C.金融成本因素D.市场供求因素E.市场竞争因素 151.成本导向定价的方法有(ACDE)

A.成本加成定价法B.随行就市定价法C.目标利润定价法D.变动成本定价法E.盈亏平衡定价法 152.人员推销与其他促销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BCD)

A.形式直接、灵活,效果显著B.双向沟通,信息反馈及时C.较强的选择功能和较强的伸缩性 D.增进友谊,建立长期的业务关系E.印象深刻,成本低

153.国际经营管理是一种带有很强文化色彩的企业活动,而文化的特征主要有(AD)

A.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B.文化是先天遗传的C.文化具有非强制性 D.文化具有适应性E.具有不可变迁性 154.国际企业在生产和营销活动中遇到争议纠纷时,一般解决的途径有(ACDE)A.协调 B.诉讼C.调解 D.仲裁E.国际惯例 155.国外分销渠道的发展趋势包括(ABCE)

A.零售商规模的扩大B.零售业的国际化C.直接营销D.代理商规模的扩大E.网络营销 156.跨国公司在海外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类型包括(BCDE)

A.职能产品单位B.区域产品单位C.全球技术单位D.本土技术单位E.转移技术单位 157.衡量一项引进技术的适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ADE)。

A.目标适用性B.原料适用性C.环境适用性D.产品适用性 E.工艺适用性 158.引进技术直接经济效益的影响包括对(ABC)的影响。A.成本 B.销售额 C.利润D.商誉 E.技术

159.引进技术间接经济效益的影响包括对(CDE)的影响。A.利润 B.成本C.技术优势 D.商誉 E.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160.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人的素质中,只有个人的(ADE)才对财富增值起作用。A.知识 B.道德素质 C.信誉 D.技能 E.体力 161.基础性人力资本理论包括(ABD)。A.知识B.技能C.道德D.体力E.社会关系 162.交易性人力资本理论包括国民的(CDE)

A.知识 B.技能 C .道德 D.信誉 E.社会关系 163.常见的考评误差主要有(ABCD)。

A.以偏概全 B.宽大倾向 C .中间化倾向 D.考评标准误差 164.工人参与管理的方式主要有(ABCDE)。

A.工人管理B.共同决策 C .少数参与权 D.工作审议会 E.工作丰富化

165.奖励和惩罚都是管理员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手段。国际经营人员的奖惩因在考核标准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与国内经营人员的奖惩有一些不同之处,但基本原则相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BCDE)

A.奖惩要采取不同方式B.对经营人员的奖惩要制度化、规范化C.奖惩要以考核为依据D.奖惩要公平合理 E.奖惩要适时适度、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恰到好处

166.一般说来,国际企业的管理人员的来源有(ABC)

A.母国人员 B.东道国人员C.第三国人员 D.企业内部人员E.招聘人员 167.若企业员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在企业管理方面,他们一般会要求(ABC)

A.更多地下放权力B.让广大员工参与决策C.减少管理层次D.增加管理层次E.更多地采用集权管理的方式 168.国际企业组织结构形式选择必须综合考虑的因素有(ABCD)。

A.企业长远发展战略 B.企业经营者思想 C.产品多样化程度 D.国际营销比重 169.企业组织集权的优点有(AE)

A.有利于集中领导 B.可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C.可以增加管理幅度D.中、下层有较大决策权 E.有利于管理工作实行专业化

170.依据“垄断优势理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市场不完全和寡头垄断的产物,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有(ABDE)A.来自规模经济的优势B.政府干预、关税壁垒可以刺激外来直接投资的优势C.来自跨文化的优势 D.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E.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 171.决定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外部因素包括(BC)

A.员工素质 B.政府的影响C.竞争对手 D.企业战略E.企业经营思想 172.国际企业在法律上的组织形式包括(ABE)A.独资企业B.合伙企业C.家庭作坊D.个体户E.公司 173.东道国政府可采取的政治干预手段包括(ABCDE)A.没收B.外汇管制C.劳动力限制D.税收管制E.价格管制 174.事先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有(ABCDE)。

A.选择有力的计价货币 B.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C.适当调整商品价格 D.货币互换E.提前或延迟结帐 175.经济风险的生产防范措施有(AB)。

A.改变生产投入要素的组合B.转移生产地点 C.降价 D.推出新产品 176.利用转移定价的目的在于(ABC)。

A.减少公司税负 B.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 C.改变子公司名义赢利能力 D.提高生产效率 177.虽然世界各国的税制千差万别,但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原则,包括(ABCDE)。

A.税收的中性原则 B.税收的公平原则 C.税源地区原则D.条文对等表达原则 E.税收抵免原则

178.当公司内部资金和母国资金不能满足需要时,特别是当东道国资金成本较低时,跨国公司便会转向东道国筹措资金。可以利用的东道国资金来源包括(ACDE)A.证券资金来源B.从母国有关政府或组织获得贸易信贷和其他一些专项资金C.寻找当地居民或组织进行合资经营D.从母国对东道国的援助项目中取得资金E.从东道国政府机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取各类贷款

179.跨国公司熟悉母国的金融市场,并与母国的金融机构有紧密的联系,因而能从母国较方便地筹措到所需的资金。这些资金来源通常有(ACE)A.母公司从本国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获得贷款B.向资本市场借款C.母公司在本国资本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 D.从第三国获取贸易信贷E.从母国有关政府或组织获得贸易信贷和其他一些专项资金 180.国际税收协定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E)

A.适用范围B.税收管辖权C.避免国际双重征税D.无差别待遇E.防止国际避税与逃税 181.国际企业内部资金调配可利用的技巧有(ABCDE)

A.转移定价B.设立再开票中心C.提前与延迟结账D.公司间贷款E.股利支付

182.在编制总的资产负债表时,如果职能货币与报告货币不一致,则在会计上要按一定的汇率将职能货币折算为报告货币,常用的折算方法有(ABCD)A.现行汇率法B.货币—非货币划分法C.暂时法D.流动—非流动划分法E.提前或滞后法

183.税收管辖权是指一个国家行使其征税权力的范围。依照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税收管辖权的类型有(BDE)A.国家税收管辖权 B.地域税收管辖权C.双重征税管辖权D.公民税收管辖权E.居民税收管辖权 184.国际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包括(ABC)。

A.心理层次 B.制度层次 C.行为层次 D.民族层次 E.社会层次 185.国际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A.民族性B.传统性C.渗透性D.地域性E.变革性

186.霍夫史蒂德认为,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有影响的文化价值观有以下几个方面(ABCDE)。

A.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B.权力差距 C.不确定性的规避D.价值观念的男性度与女性度 E.长期观—短期观 18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DE)。

A.管理者不可能逃避沟通B.沟通就是理解C.沟通可以消除和收回D.沟通要注意场合E.沟通是一个动态过程 188.信息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有(ABC)。

A.编码 B.渠道与传输方式的选择 C.解码 D.语言 189.国际企业的文化环境包括(ABCDE)A.语言B.教育C.宗教信仰D.观念E.社会结构

19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斯蒂特提出的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标准包括(ABCE)

A.个体主义与团体主义B.权力差距C.不确定性的规避D.企业价值观念E.价值观念的刚性与柔性 19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国际化经营以国际市场为活动领域B.开展国际化经营,要在国外设立经营机构和广告、促销机构

C.开展国际化经营要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源,尤其是国外资源D.国际化经营活动往往是在多领域进行的综合性经营活动 192.按照对国际企业赢利能力和东道国经营的合法性的不同组合和选择,国际企业的战略可分为(ABCD)。A.本国中心战略

B.多中心战略 C.地区中心战略 D.全球中心战略

判断题

193.资本运动国际化首先采用货币的形式。(×)194.国际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是资本的国际化。(√)

195.20世纪初,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196.20世纪60年代之后,货币资本国际化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197.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垄断与竞争并存的特征。(√)

198.国际分工与合作不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基础。(×)199.一般而言,企业经营国际化应该是一个突变、跃进的过程。(×)

200.一般认为,企业国际化的基本进程是:商品进出口—劳务进出口—投资活动。(√)

201.国际企业是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202.世界市场是由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等组成的市场体系。(√)

203.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加速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进程、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加速技术的跨国转移等作用。(204.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不完全市场的存在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205.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产权的占有。(√)206.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是决定内部化的主要因素。(√)

√)207.界定跨国公司的标准有结构标准、业绩标准、行为标准等。(√)

208.某类国家目前享有较高水平的国民总收入,但它没有把全部收入都用于即期消费,而是将部分收入投资于国外,这样它就改变了本国资源总量吸收时程,这种情况属于加速吸收。(×)

209.在两国间不发生资本移动的条件下,资本充裕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将高于资本短缺国资本边际产出率。(×)210.日本海外投资中资源开发型占相当比重,制造业方面的投资则是贸易导向型。(√)

211.按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如果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就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212.寡占反应现象的成因主要在于寡占行业中的企业尽可能多的获取短期高额利润。(×)

213.当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时,会遇到贸易壁垒和其他市场不完全的限制,从而会增加外部交易成本。(√)214.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厂商对外扩张一般经历对外出口产品、对外直接投资和全球经营。三个阶段。(√)

215.鲁伯(Reuber)等人通过对大量的中国公司的实证性研究后认为,不同种类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不同的因素决定的,而最重要的因素是厂商的短期战略考虑。(×)216.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贸易格局和产品流向发生逆向变化,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产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优势和条件,在国内生产、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进行选择。(√)

217.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将资本用于在他国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掌握经营管理指挥权的投资行为,是企业跨国经营的一种高级形式。(×)218.东道国政府强行将外国企业的财产收归己有,但给予一定形式的补偿称为征用。(√)219.全球性地区部结构是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的。(×)

220.西方国家企业习惯做法是,被派遣到国外工作的管理人员被调到基本工资较低的国家时,几乎没有公司会使它们的基本工资降到当地的水准。(√)221.如果经营风险是由本国货币升值造成的,国际企业的主要对策应当是尽可能地使成本变为升值货币。(×)222.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时期及不同的行业领域,自然环境所处的地位及作用都是一样的。(×)

223.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其中第五个阶段是成熟阶段。(×)224.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落后,则国际企业进入该国家或地区的成功机会就会越大。(×)

225.对于那些通货膨胀速率达到惊人数字的地区,不论其市场需求有多大的诱惑,国际企业仍应避免进入。(√)226.一般来说,最容易被没收、征用和国有化的行业主要是第三产业。(×)

227.日本是个政权更迭频繁但比较平稳而且政策连续性较强的国家,这对外国企业的经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28.人均收入决定了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准和消费潜力。(√)

229.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应遵守本国政府颁布的有关经营、贸易、投资等方面的涉外法规外,不需要熟悉和了解东道国及其他相关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法律环境。(×)230.自然环境是吸引投资的重要诱因,自然环境之各要素是形成一国经济特点的重要原因,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风貌。(√)231.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扩张主要有新建和产品出口两种。(×)

232.特许经营在西方颇为流行,在餐饮等服务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33.由于企业规模扩大造成了管理层次增加和协调成本上升,使一些企业出现了官僚式的低效率,致使决策缓慢,难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敏锐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大企业病”。(√)

234.日本公司生产“爱国者”导弹,这是一种许可证贸易。(√)235.最古老的跨国界的商业活动是从契约协议开始的。(×)236.国际战略联盟最早出现在1897年。(×)237.国际战略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际企业间的资源共有、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

238.战略联盟作为全球市场开拓、市场渗透的有效途径,联盟各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合作手段已为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所注目。(√)239.核心产品是指人们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

240.某企业的产品有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则其产品组合的宽度是3条产品线。(√)241.对营销因素进行分类,运用最广泛的是美国营销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的分类法。(×)242.市场营销的4P组合只包含价格竞争的内容。(×)

243.在产品提供相同的效用和功能的情况下,产品实体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状况作出适应性调整,这是一种国际产品营销策略。(√)244.销售增长缓慢,多数只表现在喜欢“尝新”的消费者身上,通常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甚至会出现亏损,这是产品进入投入期的特点。(√)245.影响国际营销定价的因素主要有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府政策、法令及管制因素。(√)246.声望定价属于一种新产品定价策略。(×)

247.国际企业对研究开发活动的管理分为层级结构和平行结构两种结构类型。属于核心部分的科研是高度集中的,而从设计思想到销售周期以后各阶段的职责则可能在世界上范围内分配给附属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单位,这种结构称为平行结构。(×)248.国际生产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选择标准化还是差别化的问题。(√)249.与普通商品的交易不同,技术的转让是使用权的转让。(√)250.软件程序是属于强占有状态的技术。(×)251.祖传秘方是属于弱占有状态的技术。(×)

252.专利技术因为有专利法的保护,所以一定是属于强占有状态的技术。(×)253.专利权等于专有权。(×)

254.层级结构中,国际企业组织核心的科学研究总是从东道国开始。(×)

255.某研究所把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成果转让给某制药公司,使之用于该企业的新药研制开发上,这属于技术的水平转移。(×)256.交钥匙工程属于单纯的技术转让。(×)

257.在销售飞机时转让飞机操作和维修技术,这是一种依附贸易的技术转让。(√)

258.舒尔茨的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人的素质中,个人的信誉会对财富增值起作用。(×)

259.由母公司派出驻外人员到子公司工作,这在公司在国外开设分公司的初期非常重要,但这不是最理想的。(×)260.全球性跨国经营人员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人员选择和培养的最高标准,是实行全球大市场战略的基本保证。(√)261.相同的奖惩措施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营人员产生的效果都是大同小异的。(×)262.对驻外人员的培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预备教育、启程前教育、抵达后教育。(√)263.国际事业部结构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264.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是以管理的职能分工为基础,设立一些全球性职能部门。(×)

265.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以公司主要产品的种类及相关服务的特点为基础,设立若干产品部,但每个产品部不再是一个利润中心。(×)266.在全球性矩阵型组织结构下,每个子公司都同时接受来自两个甚至三个部门的领导。(√)267.现代国际企业的新型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组织结构。(×)

268.依国际企业经营战略的不同,国际企业组织控制体制可分为“本国中心型”、“多元中心型”和“全球中心型”。(√)269.如果一国提高利率,那么会出现该国货币即期汇率下跌。(×)

270.国际企业在利用内部转移价格避税时,其主要做法是:对由低税国子公司向高税国子公司的出口业务采取高价,而对由高税国向低税国的出口业务则采取低价。(√)271.国际企业利用利用内部转移价格避税时,其主要做法是:对由低税国子公司向高税国子公司的出口业务采取低价,而对由高税国向低税国的出口业务则采取高价。(×)272.分权财务管理的优缺点正好与集权财务管理正好相反,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处理好与当地利益主体的关系,却不利于实现跨国公司整体财务效益。(√)273.汇率变动对企业资产、负债和经营成果变化的影响是极为不利的。(×)274.一般来说,本币贬值或外币升值是推出新产品的理想时机。(√)

275.跨国界的内部资金调配是国际企业财务管理与普通国内企业财务管理的最大区别之一。(√)276.国际双重税是指两个国家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所得额,同时按本国税法课征所得税。(√)

277.营运资金也称流动资金,是指企业为了日常经营的需要,占用在短期资产上的资金,主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和短期证券。(√)278.国际企业对子公司和母公司的会计报表的要求是相同的。(×)279.国际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企业内部资金和企业外部资金。(√)

280.交易风险是指企业以外币进行交易的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使折算为本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

281.折算风险亦称会计风险,是指将国外附属公司的外币会计报表,按一定的汇率进行折算成母公司所在国货币时,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损失或得利的风险。(√)282.汇率的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283.国际企业文化的首要特征是地域性。(×)

284.在低权力化程度的国家,从事管理工作的理想人选来自社会上层和(或)毕业于名牌大学。(×)285.高权力程度的国家组织采用体现强烈的等级关系的管理体制和程序。(√)

286.低不确定性规避国家的企业文化具有可以使组织和雇员依赖的、可预期的管理制度和程序。(×)287.在高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中,对新加入者的选择主要依据他们适应组织并忠诚于组织的潜力。(√)288.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的人们不喜欢冒险,通常也害怕失败,在决策方面也很保守。(√)289.霍夫史蒂德研究认为,不确定性规避程度的高低与成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290.文化选择的一般规律是本土文化只选择外来文化中与自身深层次的本质相契合的内容。(√)

291.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将资本用于在他国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掌握经营管理指挥权的投资行为。(×)292.政治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国体和政权组织形式及权利的安排。(×)293.若管理人员能力较差,管理幅度就应该小些。(√)294.母公司实质上是控股公司。(√)

295.如果公司持有过量的现金,将会影响公司的资产盈利能力。(√)296.国际化经营活动往往是在多领域进行的综合性经营活动。(√)

297.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完全取决于一国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优势。(×)298.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差异性,要提高在跨文化条件下沟通的效果,必须首先了解影响跨文化沟通的主要因素。(√)299.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

上一篇:诚信在我身边小学生优秀作文下一篇: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