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辉老师民团

2024-06-24

马建辉老师民团(共1篇)

马建辉老师民团 篇1

学习时间:2014年8月25日上午 学习地点;初中楼二楼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马建辉老师

学习内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积极构建和谢平安校园

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新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最大的爱国主义。巴州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始终和睦相处、休戚与共,团结一心,共同进步发展。尤其是建国60年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自治州的各项建设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的各民族合格人才,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促进我州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保证校园平安稳定和谐,就必须在全州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积极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一、充分认识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全州民族团结日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一些消极因素对教育工作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境内外“三股势力”像一颗毒瘤逆历史潮流而动,始终把学校作为其渗透的重点,把争夺下一代作为其积蓄力量、与我进行长期较量的一个战略性步骤,千方百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分裂宣传和宗教渗透,寻找一切机会制造事端,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了巨大的潜在危险和现实危害。“7·5”事件就集中暴露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反思。

维护国家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必须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当前一项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有关精神,旗帜鲜明地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和无神论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厉打击和坚决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对学校的渗透和破坏,夯实教育系统防范“三股势力”渗透的基石。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扩展到每一所学校包括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和空白点,切实巩固社会主义的教育阵地。

二、充分体现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引领者。“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的政治思想修养,决定着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各族教职工以身作则,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积极主动站在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在全州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有主动性,要加强自身政治素养和自我管理,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立德育人的思想,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关注他们的思想和安全,随时掌握思想动态,帮助疏导思想症结。要通过“一对

一、面对面”的家访,一个不漏地、深入细致地做好各族青少年学生和幼儿的思想教育工作,向学生及家长讲明“7·5”事件的真相和性质,澄清模糊认识,解除疑虑困惑,教育他们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不信谣、不传谣、主动辟谣,不参加任何违法活动,自觉抵制“三股势力”的煽动和蛊惑,严防民族对立情绪蔓延,形成家校联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家乡稳定的合力。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始终坚持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学生把爱国落实到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具体行动上,把“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首要位置,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在民族团结教育中,要把专题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认清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事实,不断增强作为中华儿女一员,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学校要通过开学前后的师生民族团结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让学生认清“7·5”事件的性质、本质及危害;认清热比娅之流以及境内外“三股势力”妄图挑起民族仇视,煽动民族对立的险恶用心;认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认清民族团结高于天,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的真实道理,不断提高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觉悟和主动性、积极性,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四、以“结对子”活动为抓手,推进各族师生的团结

“民族团结手拉手,兄弟姐妹一家亲”是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团结“结对子”活动的口号,要求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都和另外一个民族的一名同事或同学结成一个民族团结手拉手的对子,形成各族师生心灵相通,互帮互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大好局面。以“结对子”活动为抓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拓展到社会。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寓于各族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中,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绝不说伤害民族感情的话,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像爱护自己的眼睛和生命一样维护民族团结、珍视民族团结。从而引导他们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与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使广大师生成为宣传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的主力军。

五、以主题教育为载体,创建文明和谐校园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强化公民意识,淡化单一民族意识,从民风民俗中解放出来,突出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特点。要以民族团结教育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及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为载体,以“爱祖国、爱家乡、讲团结”为主题,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和赋予时代特点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针对性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使平等、团结、进步成为各族师生相互关系的主旋律。要充分利用校报、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教育氛围;组织师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读书征文及演讲比赛,撰写理论文章和心得体会;组织广大师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联谊活动,增进民汉师生间的了解,促进各族师生文化、心理、情感的交融。从而达到“春夜喜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让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成为各族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六、进一步规范师生行为,强化民族团结意识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处于良好品行形成的关键时期。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按照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巴州实际”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经常性地开展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州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巴州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条》、《巴州中学生行为规范十条》、《巴州小学生行为规范十条》的要求,深入开展“师德生规”学教活动,规范师生言行,严肃讲台纪律、严肃校风校纪,强化师德学风。政治上不强的教师,绝不能走上讲台,有民族分裂思想的人员,绝不能进入教师队伍。教师要带头讲民族团结,要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学校坚持天天升国旗制度,通过唱红歌、看爱国主义影片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让各族师生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接受教育,培育爱国情感,增强建设伟大祖国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七、大力推进“双语”教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双语”教学是我州少数民族双语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全州民族进步的“金钥匙”。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教学,使各少数民族从小熟练掌握和使用汉语言文字,实现“民汉兼通”,是加强民族交流和团结,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缩小各民族之间的教育差距,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推进民族团结事业进步的迫切要求,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推动我州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途径。“双语”教学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民汉合校”和“双语”教育是民汉学生从小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团结互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汉语,尽早达到“民汉兼通”,可以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小培育起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不断开阔少数民族学生视野,不断增强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明辨是非、鉴别真伪的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在当前这场政治斗争考验面前,全州教育系统广大师生一定会更加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和“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倍加珍惜自治州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繁荣发展,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好局面,更加努力地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地大势强、富饶秀美、平安和谐”的巴州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上一篇:品味幸福的颜色作文700字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图形》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