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境界分析的论文(精选8篇)
语文教学境界分析的论文 篇1
王国维先生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先生所求的是以艺术美学极致上窥宇宙人生规律的大境界,我辈凡人只能是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在此仅想狗尾续貂,借王先生的三重境界概念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所谓职场之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惑
初入职场,看似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实则迷惑重重。首先就是择业问题,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是勇走创业路还是安心做个打工仔?是坚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还是先就业再择业稳步推进?这其中的思量计较已经够让人头疼了。终于鼓起勇气作了这个决定,还没喘口气,却发现职场的考验刚刚开始。本来豪情干云,想用手中凌云神笔写就一番灿烂未来,但要么因为工作能力与经验不足成为了无米之炊,要么因为不通人情世故职场潜规则而左右碰壁,要么发现这重生活实在不是自己想要的。而世情恶人情薄,职场是如此现实,所有眼泪和解释只会被当做“无病呻吟”“牢骚抱怨”,罪加一等。怎么办?是随波逐流求无过,还是奋起直追雪前耻,还是拂衣而去寻良木?种种迷惑,重重挫折,让人整一个愁字了得。
衣带渐宽终不悔―痴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你“破而后立”了,或是选对了真正能发挥才干的行业,或是在原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或是在事业与家庭中构建了稳态,总之一句话,你不再迷茫了。那么,还等什么,遵从心之所向,摈弃无聊杂念,去做吧。你已经明确了属于自己的道,你也领悟了属于自己的法,你或变为金刚钻,让自己不断坚固强大,突破一切艰难险阻,剑指楼兰;或化身绕指柔,虽善利万物而不争,但无有入无间,曲折向海。在这番奋斗,这番痴迷的寻道过程中,得到许多,也失去许多,眼前的风景已换遍千山,最初的伙伴也零落四方,但你始终未尝动摇,因为此中有真意,唯有鱼才知水中乐。若再有人问你行路难否,你也只是淡淡一句“天凉好个秋”。
众里寻他千百度―悟
光阴是如此公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白了少年头。历经三十功名尘与土,走遍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后,这时的你,也许已是职场掌舵人,运筹帷幄,品尝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成就,也许你虽还是职场普罗,但已营造出自己的一方港湾,享受着“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温馨。当夜深人静回首来路的时候,突然惊觉一切的脉络历历在目,所有的欢笑、泪水、成功、失败、荣耀、屈辱都如琥珀现前,于是你微笑着领悟了一切的来源,所有的迷茫,所有的奋斗,所有的追求,不过是为了向自己和他人证明一句“我是谁”。但那真的重要吗?人生只若风前絮,如何当得起这份沉重?短短百年间,只要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到无愧于心,足矣。于是你继续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继续或进取或稳健,但一切于心中只如飞鸿雪泥过不留痕,身上少了份执着计较多了份卷舒天真,而且你的经验你的能力已经能让你处理所有问题都游刃有余,而一切的当做不当做显规则潜规则也已被你洞若观火,于是你终于体会到孔夫子所说的“纵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
[小议职场三重境界分析]
语文教学境界分析的论文 篇2
境界高远
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 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既是一门基础学科, 又是一门启人心智、陶冶性情、为人的精神生命奠基的课程。一位语文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反思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 我讲《百合花开》, 课要上完的时候, 一个孩子从桌子里取出一枝百合花送给了我。我有点诧异, 也有点小小的欢喜, 就问他:“你怎么想起带一枝百合花来呢?”他腼腆地回答:“是我姥爷让我带来的。一是让同学看看百合花是什么样的;二是可以送给辛苦上课的老师。”我打趣说:“你姥爷可真好!他是不是姓毕啊?”台下的老师会心地笑起来, 孩子们却一脸茫然, 他极认真地说:“我姥爷姓刘。”面对孩子如此单纯的眼神和庄重的表情, 我突然感到羞愧万分。自以为幽默的我, 拿孩子和老人的真情做调侃, 我算什么好老师?从那以后的每节课我都提醒自己:不说无谓的话, 不做无谓的事。
教育者应该是一面镜子, 能够映照出自己。“不说无谓的话, 不做无谓的事”, 作为“一面镜子, 能够映照出自己干干净净的灵魂来”, 这就是一位语文老师心清如水的精神世界!教师的精神境界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境界, 课堂教学的境界决定了学生的精神境界。语文教学目标要高远一点, 要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诗意地栖息”, 成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天下事的大器高雅之人。
情真意浓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的学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情”,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选文字字句句几乎都是“情”的结晶。在教学中, 语文老师要披“文”入“情”, 以“真情”动人。《庄子·渔父》云:“真者, 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 强怒者虽严不威, 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 真怒未发而威, 真亲未笑而和。”梁实秋回忆梁任公先生讲课时写道:“先生的讲演, 到紧张处, 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 有时掩面, 有时顿足, 有时狂笑, 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 讲到‘高皇帝, 在九天, 不管……’那一段, 他悲从中来, 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 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 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高明的大师们无不将自己高远的济世忧民真性情酣畅淋漓地体现于学生之前, 使语文成为一门人生艺术课。语文老师要向大师们学习讲授语文课的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戒虚情假意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 以真情成就精彩的语文课堂!
学问结合
语文课本质上就是语言课, 语言、言语是思维的直接显现。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言语理解能力, 发展学生言语表达水平和基于语文素养的智慧结构, 提高学生理性思维水平。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有问题意识, 以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于是疑处质疑”, 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问题, 把问题分成主问题、次问题等不同的层级, 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之中有所收获。余映潮老师在《论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一文说:“主问题是解读课文核心内容的钥匙性质的问题, 是对课文阅读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主问题高度概括, 具有内在的牵引力, 能够一线串珠, 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 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抵十的力量, 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语文教学的“三无”境界 篇3
语文姓什么?语文教学的理念是什么?国外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诸如此类的研究和探讨,无论怎么热闹和激烈。对于普通的、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教自己的书,让别人去说吧!”或许仍是他们最无奈也是最“唯一”的选择。
然而,真正能够“教自己的书”、教出语文的味道和感觉来,真正让自己的学生喜欢语文并且有终身学习的可能,几乎又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既是境界,达至岂易!来点并不虚无的胜利法吧,套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一言,我们很容易获得“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境界”的精神满足。教书二十年,我也就渐渐沉浸在这般“境界”中。我的语文教学“三无”观,即语文关怀的“无微不至”、课堂形态的“无备而来”和写作教学的“无为而治”,源于我这些年来的课堂实践和教学反思,虽草根之见,亦敝帚自珍。
语文关怀:无微不至
“语文关怀”是指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行为和语文学习意识的关怀。实质上就是对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怀。语文教师担当的不是行政的角色,但他却应该是最人性化的过程管理者,他所关怀的细枝末节都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真正元素。
从常规做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须以良好的语文氛围作保证,所以,营造无处不在的显性的语文氛围是教师的必修和职责。语文常规不是小学生幼稚的专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成熟期的渐趋社会化的高中学生而言,更有必要。
桌角一本字(词)典,手头一份报刊,每天五条成语,每周一篇练笔,课前轮讲诗词,定期考核书写……这就是我要求的语文学习常规。这些看似儿科的常规,能够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沉浸在语文学习的环境中。进而成为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听、说、读、写,语文的要素全在其中,小事不小。语文学习没有规律,语文学习须有常规!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意识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它所体现的正是“终身学习”现代学习观。一句话,行为规范当从规范行为开始。
这些相对静态的常规构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平面背景,而有关学习“方法论”常规的建立对他们更具实用价值。譬如,无论是课文理解还是课外阅读,我都要求把对标题的把玩作为阅读的敲门砖,形成“文章解析标题始”的常规。我告诉学生;标题是文章的第一只眼睛。也是最明亮的一只眼睛。再如。要求学生在看电视节目时自觉“屏蔽”底下文字,注意倾听——听力,是感知、体验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知觉,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抓手,不可忽也!几乎每一堂课,我都有即兴的“听力测试”:一段独自之后,考问学生“讲了什么”、“要点梳理”和“怎么讲的”。这种听力训练本质上是记忆的训练和思维的训练。
从小处突破。我有一名学生叫余颖,读高一时,她能全文背诵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花未眠》)以及《我有一个梦想》。她理应成为“名人”,所以别的班级邀请她“巡回背诵”。我跟她说:“也许,全中国的学生中,只有你能做到……”
其实,余颖所在班级的学生,除了“法定背诵”之外,都能至少在这一单元的课文中“额外”背诵一整篇文章,都能完成《我有一个梦想》。我称他们为“语文特色班”,他们自诩是“全国背诵第一班”。他们的“背诵宣言”:我有一个梦想——经过荷塘,走进楼阁,沉浸地坛,与花同眠……
以背诵作为语文学习的突破口,进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优越感。这是我颇为自足的“灵感一闪”。“语文优越感”,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对语文学科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意识,它可以是学生对“整体语文”的一种完全的自我信任,也可以是对“局部语文”的一种独特的自身体验;它可以是恒久的优越感,它也可以是瞬间的成就感。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语文优越感,就现状来看,应是语文学习的当务之急,也该是语文教师的使命和语文教学得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于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或有希望成为“语文特长生”。余颖同学是一个实例,她所在班级的同学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在背诵中已经建立了这样的自信:如此“繁冗”的文章都背出来了,在课文背诵甚至语文学习上我们还有什么跨不过去的坎!有了自信不一定成功,没有自信断不能成功!循着线的轨迹我搭建面的平台,在“成功”中建立自信,在成功中体验进步,在成功中感受优越。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最终将形成相对长久的“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
“优越感”一旦扎根,灵魂里便有了“底线”:当我们只剩下失败时,我还有值得骄傲的东西!
王尚文先生说过:“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便赏识起自己的“赏识教育”来了。
从对话起步。高中学生已趋成人化,但其复杂的思想却往往以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享受学习和享受学习的过程跟其理想的学习需求之间有着太多的不调和。认定他们“心灵脆弱”、“为赋新词强说愁”自然太过简单化。他们需要安慰需要呵护更需要理解。我搭建的练笔平台不是写作操练,而是“对话建立”。巴赫金认为“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那么,语文学习就从师生两个生命的对话开始,从语文的生命和生存开始。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语文的尊重也是对语文学习的尊重。
“所有的怨怒都冲着我来!”“所有的思想我都能包容!”这是我练笔教学的宣言。当学生在学校只剩下这一条发泄的途径时,他们选择了倾诉;当学生将自己的倾诉传递给他们的语文老师而老师又能倾听时,他们选择了感动,对教师的和对语文的。语文教师如果能成为语文学科的“形象大使”,语文是有长久生命的。
这里,对话的本质是:轻视作文而重视作者!
课堂形态:无备而来
课堂的灵动与多变会导致课堂上时不时地出现“突发性事件”,“预想”中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目标会受到无情的“阻碍”,教师备课时的“理想设计”也就无法顺利实施,这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每一堂课必须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这不仅仅是教师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往往成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是,教学目标的“预设”更多的或是教师用书的“权威提示”或是教师自身的“理想感觉”,从严格的、科学的意义上说,教学目标的预设“一统”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摆平”了课堂的“突发冲撞”,因而也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材施教。“无备而来”的“教学模
式”也许可以让课堂生成另一种精彩。“无备而来”不是脱离文本、废弃课标,更不是心想当然、随心所欲,它须以教师丰富的底蕴、充分的“准备”为前提;并且是,教师的底蕴愈丰厚,课前的准备愈充分,学生的心理愈了解,就愈能在课堂教学中驾轻就熟。既见“精彩”,又见“经典”。所以,“无备而来”是一种教学的应变手段,或者说是一种更具人文性的教学手段。它终究不是“放羊式教学”。
这里提供两个案例(课例)。
A、善假于物——我教《沁园春·长沙》
作为“传统”篇目、“保留”课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于各种版本的显要之处,其“领袖”地位断不可动摇;而作为几成痼疾的传统的“就词论词”——从“词”里行间“体悟”词人之感情、“参透”词作之风格——的教学方式,即便是教师,也有“不屑”之倦意。学生朗读本词的过程中,我始终感到他们的“精”“气”“神”不足,即便到了该“神气”的地方,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突然(教师在课堂上的“突然”每每就是“精彩”)想起插图上毛泽东的“手迹”
我提了两个问题:1,“王羲之断然是行书高手,那么,如果他也会草书甚至狂草(他当然能),能否写成草书版的《兰亭集序》?草书版的《兰亭集序》能让诸位认同吗?”2,“如果《沁园春·长沙》写成‘行书或‘楷书,又将如何?”
这两个带有探究性质的问题是不必“公布答案”的,相信学生的参悟能力和表述能力吧!
如果本堂课因假托《沁园春》而让学生对中国书法的“体式”与“风格”有个大致的认识,我以为已是“功不可没”。语文课,究竟要交给学生什么?交给学生什么,确实已不是一个什么问题,而只是“无意之中”的“随意而得”罢了。
B、让学生领跑——我教《我的空中楼阁》
多次执教过《我的空中楼阁》,总是把它作为一篇“散文”来处理;而且,《我的空中楼阁》也总是处在“自读篇目”的尴尬境地,教学中自然多了一份随意甚至轻慢。当教学设计中出现“该如何人手”的惶惑时,语文教师的杀手锏——朗读——定然投错!所以几乎是不假思索。开课便宣布“先集体朗读一遍”。此语一出,即遭到学生的强烈抵制。问之,则日:“本篇不适宜集体朗读!”突然(又一个“突然”)感悟的我顺势而为:“为什么不适宜集体朗读?”有学生答道:“本篇文字优美,意境朦胧,要细细品味,慢慢欣赏。”
作为高一学生,或许该有这番“明辨是非”的语文素养。于是,“自读篇目”真正实现了自读。可这番“还原”却有着质的飞跃,在学生的心里,那些碎碎点点的“感觉”已经浓缩成为相对完善的“理解”。
而针对“作者笔下的空中楼阁是否实际存在”的疑问,学生又有了“辩论”的欲望,我的课堂行程自然又转向到了“舌战”……
课堂的走向是:既然“误入歧途”,不妨“搭上贼船”。
很多时候,当教师“无备而来”进入课堂,无形之中,却让学生“领跑”了一阵,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也永远是圆的,学生恰恰也能“诱导”教师,整合课堂!
两个案例说白了是课堂教学中的两处“临时性”的“微调”,它是机智的,也是自然的,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碰到。所以,当我们对“此时此刻”的学生近况以及课堂“意外”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和预知时,“无备而来”恰恰是一种最积极也最科学的心态,它体现的是对学生对课堂的最起码的尊重!如果上升到某种“模式”,就是“无指示性”(或“非指向性”)教学模式。
写作教学:无为而治
一直以来,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说写作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和成败关键并不过分。随着近年高考作文在语文学科中的霸主地位的逾显稳固,写作,几乎成为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不幸的是,当我们翻阅、批改学生作文时,无论是“常规”作文还是应试作文,普遍的现象是:缺少生活气息,多有无病呻吟;难得赏心悦目,常见拿腔拿调。我们许多教师在多年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训练堆砌起来的“写作理论”和“操作方法”终究让“平庸”成为作文的主角。学生写作水平乃至语文素质的整体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某个墙角的小花开得如何艳丽)。这是不是在宣告我们写作教学的失败,抑或是反讽我们的“自作多情”?
答案是肯定的。写作教学的误区正在于有了过多的“时代感”和“可操作性”。以大量既功利又“无趣”的训练作铺垫的写作教学,如果不是出于“无的放矢”的“悠闲”,便是对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的漠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授之以道固然重要,悦之以心才是首要。我们在引经据典讲授“方法”之时,真的不愿“多为人家想想”?强扭的瓜尚且不甜,强迫的作文怎见生活。怎会新鲜!
说到底,写作是一种游戏活动,还学生以相对的宽松和自由,何妨“无为而治”!
写作是一种游戏,虽有规则,却不能扭曲得面目可憎失却游戏的情趣;写作要有热情,所以要让学生“作主”;写作离不开生活,所以我们不可凭长官意志横加干预;写作是渐进的过程,所以要给学生更多的宽容和信心。说得刻薄些,学生作文的“终极评判”恰恰不是“指导者”……“无为而治”正是体现尊重、民主和人道的“现代写作”原则。
以本省为例,自从高考写作分值定位于60分之后,无论何种材料、何种话题,无论难易程度怎样,每年的全省平均分都在42分左右。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乐观地认为:极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永远没有热情,却不见得永远“写不好”作文,尤其是应试作文?从“正面”意义说,写作,是“功夫在文外”“功夫在练外”的一种素养和能力;从“负面”角度言,写作,其实“很简单”……
大多数学生在“应试能力”上至少能做到“通得过”,而我们写作教学的“成就”似乎最多仍止步于“通得过”——这是训练的结果么?绝对不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影响他们写作“质量”的,更多的是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拔苗。注意,是熏陶,不是训练。这熏陶,包括教师的学识修养、课堂语言和写作实践等等。执教二十余年来,我没“训练”过一篇作文,也没完整地开设过一堂写作教学课,我只要求我的学生必须完成每周一篇的随笔,雷打不动,既没有题材,也不限体裁。在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实践着我“无为而治”的写作理想。在学生同样不自愿作文的情形下,他们好歹有了一分选择题材、体裁的自由,有了“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要怎么写就怎么写”的随意,有了一分相对轻松的心境……
写作需要自信,也需要“他信”,不论教师还是学生。
当然我并非要吹嘘自己的“教学理念”如何先进怎样见效,也不想极端地反叛现今所有的写作教学,只是想告白对写作训练尤其是应试作文苦苦追思、乐此不疲的同仁们,放还“制控权”,放弃“训练法”,放手“自由化”,既解放学生,也解脱自己。戴着镣铐跳舞,于人于己都是痛苦的。
说到写作,不能不说书写。“书写美”者必然获得回报,体现在应试中,便是所谓的“印象分”。书写美是一种语文能力,也是一种语文资源,还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承传,从这层意义上论,“字如其文”、“字好文章就好”也就有了较为充分的依据。作文的“文化品位”应该也必须包含着最基本最接近也最直观的书写品位。我的极端观点是:当教师对作文教学无计可施时,就让学生练习书写。所以,“无为而治”的写作教学中,恰恰包含着“放手让学生练习书写”的“大有为”。
“无为而治”不是一种消极的无奈,而是一种积极的哲学(教学理念)。它反叛的是“功利性教学”,倡导“原生态写作”;它尊重人格,体现人性,扮美人心,还原生命绿色;它以“过程”替代“终端”,以“不变”顺应“多极”……我坚信。它必然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教学的四种境界 篇4
邱长新
大学者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冯友兰先生从“自然、功利、道德、天地” 再次界定了人生,我参不透人生,其实也研究不透教育,但我仍想班门弄斧一把,姑且谈谈“教学的四种境界”,请同仁不吝耻笑。
授人以鱼
“授人以鱼”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以课本为主、以说教为主、以灌输为主,教学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整理。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掌握者,而学生只是可怜的知识被动接受者。在这里,我们只看到功利的浮躁而看不到精神的升华,只看到知识的积淀而看不到对探索的渴望,只看到记忆与理解而看不到质疑与批判,只看到按成人对世界的理解被强行塑造而看不到创新潜质火花受到精心呵护,只看到“学会”的成果而看不到“会学”的收获。
授人以渔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目的,渔是手段;鱼是结果,渔是方法。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同理,教人知识,不如教人学会得到知识的方法;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授人以欲
“授人以渔”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连“渔”的愿望都没有,或者愿望不强烈,老师再好的“渔”也是没有用的,所以说“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欲”就是植根于内心的兴趣、愿望和为之而努力的激情,它时刻影响着人的行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建构者,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激情,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升学生主动探求的愿望和能力,我们的教学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生气和活力。
授人以娱
古人云:“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教育应当是快乐的(斯宾塞语),快乐不仅仅是作为教育的形式存在的,而且是作为核心价值贯穿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克服机械地灌输,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感知清晰,乐此不疲,思维主动活泼,从而使学习成为一件乐事。乐于学习强过被迫学习,学生能从书里获得满足感并且让心情愉悦将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人生的境界》的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理解本文浅言深意的特点。
2.掌握文章开合自如,环环相扣的缜密思路。
情意目标:
1.启发学生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养目标:
熟练默读文章并做出标记点评。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明确起、录、转、合的框架。
教学难点
对所谓觉解的理解和圣人做平常人所做的事和平常人所做的平常的事区别在于哪里。
教授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有一次因自己的牙齿脱落而陡生感慨,写下?quot;人言齿之落,寿命难维持。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的诗句。人我对齿落对生命的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悲观,--豁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引出板书课题--人生的境界)
二、介绍作者:
冯友兰,著名哲学史,哲学研究家,北京大学教授,对中国哲学文化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著作甚丰。
三、布置默读课文,提出默读要求。
1.从文章形式上,力求搞清文章的结构;
2.从文章内容上,力求搞懂文章的主题;
3.默读时对重点地方做出标注。
四、检查学生默读效果
提问:文章是怎么开头的?
--以一句疑问句开头,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提问: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什么?
--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关注,在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之中,不知不觉间引读者进入作者所要阐述的人生的境界这一主题范围。
(在上述教学过程 中,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做出回答)
提问:文章分为几个自然段落?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迅速的做出回答。这一问题并不难,但学生由于往往没有养成阅读时随手标注的良好学习习惯,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往往始而瞠目结舌,继而翻书去计算。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共分为12自然。
提问:这12自然段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路?
(这一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进而理解文章主题,随着教师的提问分析,讲解,列出板书)
五、分析文章思想内容:
着重分析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是人生最常见的常态境界,在此基础上追求精神道德上的高度升华,则上升为道德境界甚而天地境界。人常见的境界是功利境界,这里的功利,是个中性词,并无贬意。但一般的最大多数的.人,他们的人生境界在这个功利的范畴内,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色彩。注意作者所言--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引导学生分析必?quot;二字的使用,文说明,对功利的追求是有高下之分的,可能并非不道德,但也有可能是绝对不道德,要提醒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六、布置研究讨论的话题
古人云: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者,人所共仰的大圣人,但却人人可以为之,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古人又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里谈的做人标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上述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写出发言提纲,以备讨论课文用。
七、板书设计
课题:作者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分为四部分
(一)(1自然段)--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二)(2-6)人生的四种精神境界--自然、功利用职权、道德、天地。
(三)(7-11)对人生四种境界的分析。
(四)(12)对未来哲学,对中国哲学在满足人生精神境界所做贡献的展望。
第二课时
这一教学时完全交给学生,由学生去讨论第一课时所布置的两个讨论题。学生的认识难免有肤浅、幼稚之处,但要鼓励学生发言。教室的黑板可略做布置,如可以写上会标--人生的境界讨论会。或写上提示性的语句--我们能成为尧舜吗?目的在于营造气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发言的环境。
语文教学境界分析的论文 篇6
──读《主题阅读三人行》有感
缘起
作为一个从教十几年的语文教师,面对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费”的状况,我一筹莫展过,细细探寻过,并在自己的课堂上努力地探索着,可始终没有找到良方,感觉自己的语文教学天空中乌云密布,看不到一丝曙光,那是怎一个“苦”字了得,苦着为师着的“苦”,痛着为生着的“痛”。
身心背负的那“苦”,终于在偶然遇见的一本《小学语文教师》中得以释怀,这本教育杂志中介绍的由吉林省科研型校长刘宪华发起的中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验研究,让我有了拨开云雾见月明的突悟。循着这一信息,我找到了由刘宪华校长、特级教师于永正、陆恕三人合著的《主题阅读三人行》的书,急切而又细细地读了起来。
“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句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话语从没有引起我特别的关注,却在这本书中如雷贯耳般地振醒了我。“主题阅读教学”实验研究遵循着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努力地建构着实现这一理念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而现已经研究出的成果,就让深陷在语文教学困境中的我如沐春风豁然开朗,苦痛着的心田恍如瞬间注入了涓涓甘泉,黑暗的前路中有了一丝曙光。
全书紧紧围绕着“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一课程标准的理念,向我们阐述了“主题阅读”“‘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大单元教学法”这三大核心概念,向我们描述展示了一个引领师生成长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禁不住心潮澎湃的我,借用这一方见地聊述如下。
主题阅读,是塑造心灵的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主题阅读中,倡导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一个智慧世界。”这,给我带来的是豁然开朗。冥冥中觉得,似乎苦苦寻觅的语文教学曙光已经看到,我仿佛看见了我跟孩子们正在课堂上极力地、有滋有味地吮吸着阅读的养分,好像还能听到我们一起在语文天地中拔节成长。
孩子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哪里来?特级教师于永正很直白地告诉了我们是孩子们读书读来的,并不是依靠着老师每天在课堂上讲来的,并不是依靠着老师给他们天天做题目做来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也一直在告诉着我们老师,可我们老师们似乎没有领会到课程标准的最精要的理念主旨。你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一直走在“一课一课地教”“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问”“一个点接着一个点的讲”的路上,课堂上孩子们干得最多的事情是“顺着老师的意思满堂回答”,课后孩子干得最多的事情是“完成铺天盖地的试卷”“做完一本又一本的练习册”。当这一叠叠的试卷一本本的练习册完成后,你让孩子们下笔写写东西,你会突然发现,孩子们笔下凄凉。时间长了,你还会发现原本眼睛会发亮的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已经黯然无光,所以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可悲啊!师生们就这样痛苦地一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上演着“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悲剧:老师苦不堪言,痛心疾说,什么学生啊,讲了这么多,都是不会读不会说不会写!学生苦不堪言,讨厌地说,什么语文啊,做了这么多,都是不理解不会写的!
而这主题阅读则找准了孩子们语文素养提高的根本点,一切从读开始,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巧妙地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孩子们在有主题的阅读中,获得思想,获得情感,获得知识体系的生成。多好的一种语文教学理念啊!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还苦吗?学生还苦吗?不,不苦,都在享受,享受着种种主题带来的情感熏陶;都在吸收,吸收着种种题材课文带来的理解、写作的方法。
主题阅读,是习得方法的阅读
主题阅读是一种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来构思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流程的阅读教学法。它根据学生阅读的需要,构建了“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这里的“一主”即指作为主要核心的、在教材单元中体现的主题(即语文教材);“两翼”则是指围绕这一主题所扩充的、体现在另外两套读本中的同主题单元内容(即《新语文主题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一个主题统领三套教材并列的三个单元,形成了有22篇文章组成的一个同主题大单元。而因为这一大单元的出现,主题阅读创导了“大单元教学法”,即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主题阅读教学。其最大的特点是,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把“一主两翼”三套教材中相关联的三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用“单元主题”统帅整个教学流程。
这样,实现了“课内得法”马上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的理想境地,更是实现了“课外阅读”往“课内前移”的理想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相同时间内的同一个单元的教学中“主题阅读教学”比普通的单元教学多了五倍的阅读量。
随着大单元教学法的切入,随之而来的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大胆的变革和创新。不变革,如何能完成如此大容量的教学任务。因此有了特级教师陆恕的“读占鳌头”“一读解千愁”的精辟教学法,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读中识字,读中理解感悟,读中明写法表达,这怎不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教学法呢?以读代讲,少了老师的繁琐分析,孩子们直接与文本亲密接触,文本的美言美语更比老师的教学语言强得多。也有了让学生有思考地读书的“批注式阅读”法,还有了让学生悟其神的“情感式诵读”。
试问,这样的大单元的主题阅读教学中,孩子、老师能不受益吗?读中,老师省时了,孩子明了;读中,老师素养提高了,孩子更是如春笋般拔节了!
结语
“少一点讲解,多一些诵读;少一点提问,多一点阅读;少一点模式训练,多一些文化建构。”说得多好啊!语文教学追求的便是这样的境界,便是这样一种纯语文的、纯阅读的、纯享受的一种境界。曾几何时,面对语文教学,想说爱你太辛苦,现在似乎可以大胆地说,爱你,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此时我脑海中勾画出了这样的一个语文教学的美好境地:师生同遨游于经典美文中,乐不思返,读啊读,读啊读„„舍不下,放不掉的是读那一本本厚厚的书;爱的是,与那一个个智者对话。
快乐——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篇7
《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育者, 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知之”,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好之”, 进而“乐之”, 把学习知识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怎样才会让课堂快乐起来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快乐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乐其学”, 不仅来自于课堂上的情绪调动, 还来自于生活中的关怀与信任。学生都渴望自己被关注, 渴望自己的心事能向信任的人倾诉。可是, 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都不愿把自己的心事告诉教师, 这种现象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说明我们的师生关系存在问题。有的教师除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外便不再关心其他事。师生之间没有了信任, 又怎能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成绩又从何而来呢?所以作为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切实做到课堂上是师生, 课堂下是朋友, 课堂上交流知识, 课堂下关心生活。课堂和生活都能融入在一起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才能快乐地进行。
二、树立快乐的教学理念
亚米契斯说过:“爱是一切教育的契机。”对教师而言, 首先要热爱教育, 把教学当成一种快乐的享受, 并把自己的这种理念传达给学生———学习是享受, 是快乐的源泉。我们扪心自问:我们上过无数节课, 可真正能留在孩子记忆深处的有几节?又有几节能触动孩子的神经?所以, 将每节课都上进孩子的心里, 是我们的追求, 而快乐, 就应该是我们课堂高扬的主旋律。一个快乐的课堂不是教师强迫学生去学, 也不仅仅是学生愿意去学, 而是主动地参与学习。在课堂上, 我们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快乐地参与。如:给生字注音让后进生去做, 朗读要让全体参与, 而开放性强、有难度的问题则留给成绩较好的学生。我不要求每个人都会, 只要求每个人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毋庸置疑, 积极的情绪、乐观的态度是师生互动最好的调料, 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所以,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 帮助他们树立快乐的理念。
三、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
一位优秀的教师, 不仅能很好地驾驭教学过程, 而且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个教学氛围不一定是喜气洋洋的, 但它要很契合所教所学的内容。比如在教《“诺曼底号”遇难记》时, 我精心设计了一段导语:“天地之大德曰生, 我们应该关注生命, 善待生命, 珍爱生命, 守护生命。当海难发生时, 常常会有无数鲜活的生命被无情地葬送在冰冷的海水中, 在扼腕叹息之余, 我们不禁要思考:悲剧能否避免或者尽可能地减少生命的伤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这段导语用递进式的排比句引发学生对待生命的新态度, 用事例引发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 又巧妙设疑, 导入新课。这样白描式的导语, 让学生充分领悟到了语言的无限魅力, 启发学生思考, 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四、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会让学生对课堂有一种快乐的期待, 他们会像期待魔术师登场那样, 期待着教师的到来。在语文课上, 我们应巧妙设计精彩的导语, 恰当的过渡, 实时的练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就像万花筒, 多变的方法、多变的手段, 而永远不变的是学习的激情。讲诗歌, 我们举行朗诵会;学小说, 我们结合同名电影比较分析;读戏剧, 我们试着表演;学科普文, 我们试着做实验;学成语, 我们可以猜谜语;读字音, 我们可以绕口令;口语课, 我们开展辩论会……例如:同样在《“诺曼底号”遇难记》中, 哈尔威船长毅然与船共沉海底时, 我设计了一个练习:“人们为了纪念哈尔威船长, 打算为他立一块纪念碑, 请你设计这块碑, 你会如何设计?怎样写墓志铭?”一石激起千重浪, 学生们各抒己见, 墓碑设计匠心独用, 墓志铭更是多种多样:“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死的船长”、“这里安息着一个伟大的灵魂”等。我想, 只有给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 才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提升自己的认识, 升华自己的情感。如此一来, 教师快乐, 学生着迷, 还怕教学效率不高吗?
五、巧妙适度的拓展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内涵, 语文就是生活。“大语文教育观”提倡语文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学完王宜振的《初春》, 我就让学生观察春天, 写一首诗;学习毛泽东诗词, 我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接触到鲁迅、文天祥、高尔基等的文章我要求学生讲几个关于他们的小故事……这样, 将课堂与课外生活结合起来, 给他们自由拓展的空间, 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 让他们快乐地、自主地去探索、求知。
也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境界 篇8
【关键词】感性教学 知性教学 理性教学 觉解
说到底,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任务其实就是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境界。那么,高中语文教学的境界究竟是怎样的呢?
以亚里斯多德和康德对人的认知能力的划分为依据,我尝试着把它划分成三个层次:感性教学、知性教学、理性教学。
一、感性教学
感性教学就是基于对教学的感性认识的教学。
何谓感性?就汉语构词法上讲,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感情性质的,感觉性质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相对与‘理性’。”“感性”一词似乎只出现在现代白话文中,并且应该是个为了翻译一个哲学概念而创造出来的词。康德的感性论这样阐述“感性”:“思维运动的第一个形式是感性,也就是纯粹感性。它的对象是事物和世界的现象,是事物纯粹表现出来的东西——表象。”
何谓感性认识?
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低级阶段。它是直观的形象的认识,感觉器官的“感性”可以大致归结为通过感官经验而完成直观活动,没有明显的理性思维的过程,不是深思熟虑的过程,也即根据直观经验经历作出的主观(融入个人感情)判断。
感性教学只是教师顺着他们的社会本能或社会习惯去教学,而对于教学规律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并不能真正了解语文教学在文化传承中的崇高意义,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只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于是教师凭着直觉的经验下意识地去教书。虽然感性教学有时能带给教师灵感,但显然更多的时候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样境界中的教师殊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回顾和反思,很少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就像耕田的牛,拉磨的驴。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事:一位很“称职”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面粉能做什么?给出的答案是“包子”,其它诸如“馒头”之类的答案均为错。二十年后,他学生的孩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质疑老师,老师又拿出二十年前的“标准答案”……
二、知性教学
“知性”,德文原文Verstand,经常被译为“理智”或“悟性”。哲学史上关于“知性”的说法源远流长,最早提出“知性”概念的是柏拉图,他将知识分为想象、常识科学和数学知识、哲学等四种;相应这四种知识,人也具有想象、信念、知性和理性四种心理状态或认识能力。亚里士多德把知性称为“被动理性”。他认为整个认识可以分为感性、被动理性、主动理性。被动理性是与感性知觉相关联的理性,它赋有处理感性材料的职能,不能离开感性而自存。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诺明确地把思维区分为理智和理性两个阶段。而康德则把“知性”理解为主体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处理,并且联结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认识能力。经验的认识跟感性的表象并不是同一回事,而人在形成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时,也还未能马上就从事物的全体上和从事物的内部矛盾上来把握事物的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过程中,客观上存在一个螺旋式由低向高的不同发展阶段,其间就是知性认识。
当教师了解到语文教学的崇高目的,有意识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加以规范,使之成为经验的系统,并用之于今后的教学活动时,这位教师就达到了知性教学的境界。
知性教学,是教师对教学的一种初步觉解。这种觉解表现为对教学模式的建构。
例如:中学语文“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结合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根据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语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引导学生采取合作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主要是让学生在师生的共同合作过程中,来感知和探究语言材料,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再如: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三主四式”导读训练教学模式:指导思想:①以学生为主体;②以教师为主导;③以训练为主线。基本课型:①自读式;②教读式;③练习式;④复读式。
从以上模式中,我们可以触摸到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探索、整理、研究、规范和尝试,这也是一种教学个性的觉醒。
三、理性教学
叔本华指出:“在我们所有一切表象中的主要区别即直观表象和抽象表象的区别。后者只构成表象的一个类,即概念。而概念在地球上只为人类所专有。这使人异于动物的能力,达到概念的能力,自来就被称为理性。”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理性]①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②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是被动觉解走向主动觉解,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
当教师对教学规律有了高度的觉解,了解语文教学的意义之所在,从而自觉自愿地从事语文教学,到达教学自由的境界,这就是理性教学。这一境界,说玄一点,是庄子所谓的:“以无间入有隙。”说实在一点,即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它摆脱了感性教学的盲动,突破了知性教学的束缚,融合了教学规律,走向教学自由。行走在这一境界的教师,必能为学生建立起一个诗意的课堂: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血脉,以精神诉求为旋律,以生命唤醒为光华,以个性高扬为风采,以智慧观照为神韵。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任务就是把语文教学的境界提升到知性教学和理性教学的境界,使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享受到觉解的快乐。
【语文教学境界分析的论文】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的三种境界08-02
语文阅读教学三境界05-17
中学语文教学三境界07-15
诗意语文的境界08-23
初中语文古诗教学分析论文06-24
教学的最高境界08-27
崔峦讲话 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05-10
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分析07-25
语文语感教学的教学论文07-25
初中语文教学理论的转变性分析探究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