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短文的教学论文

2024-10-07

语文知识短文的教学论文(共7篇)

语文知识短文的教学论文 篇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语文教育界进行了语文基础知识大讨论,之后,语文学界又一次掀起了争论高潮。引起这次争论的主要原因是:(1) 2000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针对课程标准的这一变化,语文学界有不同的声音;(2)现今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和排斥教授语文知识的现象。众所周知,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的指导因素,在当今语文课程提倡对话、体验式教学的背景下,语文知识对学生独立理解、体验文本,对师生间的对话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作用。

有学者将语文知识教学与语文课的人文性截然对立起来,认为语文知识教学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实际上语文知识教学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淡化甚至排斥语文知识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目前,不少语文学界的工作者一再呼吁应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虽然如此,20世纪学术研究中留下来的两大问题——“语文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语文知识的有效教学”依旧是争论的焦点,这两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语文知识长久以来没有明确的定论。

对语文知识的类型进行明确分类,提供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有效的语文知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以往的研究讨论也对语文知识的类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划分,但忽略了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所承担的课程功能和课程目标的差异、不同性质的语文知识所需要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客观事实,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做法致使课堂陷入了讲与不讲、讲多与讲少的泥沼中。

“语文知识”概念是一个历史产物,是随着语文课程自身独立化而出现的一个名词,随着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调整而变化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文知识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不能脱离这种历史的境遇。关于语文知识,过去有一个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宪法”是语文知识在教学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是一种描述性而非类型化的表达方式,是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所教的语文知识的一种经验式的总结,它并没有具体论述分类的原因,也没有揭示相互之间的关系。

国外研究方法的引入,为我们划分语文知识类型提供了参考。现代认知心理学将语文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这种语文知识类型的根本视域和立场是学生,符合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宗旨,并有效结合了课程与教材目标。“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它是人们对事物的状态、内容、性质等的认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它是人们关于活动的过程和步骤的认识。“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学习的策略的知识,即如何确定“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在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学习者能明确认识自己面临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目前学习所达到的程度,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省和调节。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进行调控、领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研究教材,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的语文知识类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7年的“语文大讨论”,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地位由原来的霸主地位渐渐退居次要的从属地位。2000年的初高级中学语文大纲大大简化了语文知识的内容,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只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课文四个方面设计教学内容和要求,语文知识没有单独列出。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实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战略性转移,在基本理念中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不作为考试内容”“评价学生阅读诗词和浅译文言文,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此,彻底摆脱了传统课程过于重视语文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了语文知识教学的转轨。

此次标准最大的变化是没有把语文知识作为一项单独的目标提出,其指导思想是“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把系统的知识转变为有用的知识,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让知识的掌握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同时对语法等基础知识作出不作考试的要求。”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知识放在附录部分,语文知识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语文知识教学出现进一步淡化的趋势。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实际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内容也相应减少,先是逻辑知识被取消,然后是语法教学被淡化,再次是修辞知识被淡化,最后是词语教学被忽略。语文知识地位和要求的变化,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

得当的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再把语文知识作为一项单独的目标提出,不主张系统地讲授,而是将必要的语文知识分散到阅读和写作目标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在这一要求下,实现语文知识的课堂情境化教学尤为重要。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语文知识主要以概念性质的陈述性知识为主,在课文的课后补白部分安排了较少的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分布于课文注释和课后研讨与练习部分,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但这种记忆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有意义式记忆。人教版教材在编排这部分语文知识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编排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文知识,以初中第一册课文《春》为例,这篇课文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盎然。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编排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一知识点,在这之前,学生接触过大量的比喻句式,但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准确定义模棱两可。在涉及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应抓住课文中的例句,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中去体会。例如“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句话,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带动学生一起去描绘这幅画面,把抽象的定义化解为具体形象的例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语文教师也可将学生置于一定的环境中,例如在教授“张皇失措”这个词语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这一词语表现的情态,学生不但记忆深刻还能在各种情况下灵活运用该成语。一种知识得以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式的使用,以体验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陈述性知识效度的重要策略。

鼓励学生运用这些陈述性知识,将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在运用中掌握陈述性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人教版教材的阅读板块中,在“课后研讨与练习”部分,安排了很多“仿句”题型,模仿课文中的句型仿写句子,这是学生内化陈述性知识的一种方式,即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此外,通过“写作”板块,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运用语文知识的途径之一。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要求学生能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一定的策略性知识是学生能独立体验和理解文本的基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渔”就是一定的“策略性知识”,即思路和方法,例如在教授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时,教师主要采取引导探究的方法,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沿着浏览路线一层层剥开其中的“策略”,即本篇说明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以达到深入策略性知识的“元认知”和实现学生对认知过程的自我调控,全面地理解知识生成的过程并对自身某部分的认知进行新一轮的修正和建构。

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而非语文知识教学的弱化和边缘化,缺少了语文知识,学生就失去了独立体验、感悟文本的认知基础,语文教学将变成一个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的过程。教师将语文知识教学融入语文教学的整体实践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灵活掌握语文知识。教师适时提示知识在情景中的相互关联性,使学生对复杂的内容领域形成灵活而丰富的理解,实现语文知识教学的情境化,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芬.构建语文课堂知识生成观[J].语文教学之友, 2011 (11)

[2]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3]黄伟.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J].中学语文教学, 2007 (11)

[4]王丽.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反思和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09

[5]何凤.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类型及结构分析[D].西南大学, 2010

[6]韩雪萍.语文课程的知识性质[J].语文学习, 2003 (5)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缺失 篇2

起初觉得百度文库点评者真有意思, 怎么会写一篇题目意思跟人家相同的点评文章?别人写文章是尽量避免“撞车”, 他倒好, 反而故意去“撞车”了。因为“‘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是一个反问句, 本意就是伏尔泰没有“恼羞成怒”。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否定的意思, 特点是只问不答, 答案在问句中, 肯定反问句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是一个肯定反问句, 表示的刚好是否定的意思, 即“伏尔泰没有恼羞成怒”。但仔细一读百度文库这篇点评文章, 原来是批评王世热观点的:

《“恼羞成怒”的伏尔泰?》一文批评某文“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一说不对。理由是羞愧者必定理亏心虚, 其贬义明显。“恼羞成怒”的确含有贬义, 但原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伏尔泰“恼羞成怒”, 而是说伏尔泰对批评不会“恼羞成怒”, 而是心平气和。原文作者并不是要肯定“恼羞成怒”, 而是要肯定伏尔泰的胸怀和气度。所以被批评的原文并未将“恼羞成怒”用错。

分析百度的点评, 很有意思, 这篇点评文其实是一篇小驳论文, 按道理驳论文应该是驳对方的观点, 但它竟然是把被批驳者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了, 这就好像世界杯比赛中把自家的球门和对方的球门混淆了, 而且更有趣的是射门时把球踢飞了, 却把自个儿的脑袋当球踢进去了 (当然世界杯比赛中还从没出现过, 这种自踢脑袋到自家球门的空前绝后的射门技术, 否则世界足球史上该大书特书了) 。因为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伏尔泰并没有“恼羞成怒”》文不对题, 内容和标题在逻辑上没有因果关系。百度点评者说原文并未用错“恼羞成怒”, 理由:伏尔泰对批评不会“恼羞成怒”, 这是作者在肯定伏尔泰的胸怀和气度。

不知百度的点评者是否 看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原文, 因为点评的理由不仅跟点评文标题没有逻辑关系, 跟雨果原文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雨果的原文是这样的:

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各位先生, 我们要这样说, 因为, 平静是这位哲学家伟大的一面, 平衡的心态在伏尔泰身上最终总会重新确立。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 总会过去, 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于是, 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

从原文看, 雨果说伏 尔泰有“平静”的一面, 也有“愤怒”的一面 , 但最终会 “心平气 和”。 (程曾厚先生对雨果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风格把握得很好, 但对“恼羞成怒”一词翻译值得商榷, 因为雨果的意思是伏尔泰“极端愤怒”而不是“恼羞成怒”。) 雨果在演讲中讲到, 伏尔泰因帮助那些受宗教迫害的人士, 而承受了一切威胁、侮辱、迫害、污蔑等, 但是他不屈不挠, 坚定不移。面对残暴专制的宗教批评、指责, 伏尔泰的“怒”是正义的愤怒, 而不是羞愧之怒, 所以说伏尔泰是没有“恼羞成怒”, 而是“怒 不可遏” 或“义愤填膺”。

语文知识短文的教学论文 篇3

1.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中学专业语文教师人员数量的不足,已无法保证中学语文课教学的正常进行,直接影响了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果。农村专业语文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年龄、职称、知识等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有限,教学能力不足,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观念滞后,不利于学生获得更丰富更专业的语文知识,不利于学生提升文学素养,甚至“助长”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情绪。

2.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潜能的发掘有待深入。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和人才资源的竞争,发掘人的潜能、开发人的思想尤显重要。中学是中学生潜能显露和才能展示的重要阶段。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观察学生言行,发现学生潜能,发掘学生对语文课的敏感度,而且要唤醒其个性特征,激发和引导其自主学习、创新学习,避免死记硬背,还要鼓励学生充分、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掌握语文学习之精髓。目前,农村语文教师大多只是充当了语文知识灌输者的角色,尚未能完全担负起学生心灵启发者的重任。

3.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力度有待加大。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仍坚持以教师为主、以填鸭式为主的模式,大多是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被动地学,以至于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养成了墨守成规的惰性,更学会了拒绝创新的陋习,而忘却了自己独立思考的现代年轻人身份。这种灌输式和绝对化的教学弊端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它不但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而且还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的空间。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要摆脱目前的困境,改变令人担忧的状况,取得新的突破和更大的进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以求得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改进学生学习方法

1.用心备好每一堂语文课,着力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兴趣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效的课堂教学关键在于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非强制性地灌输。精彩的课堂教学能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用心备好每一堂课。因为,充分地备课,既是确保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既是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这里存在一滴水与一桶水的关系。课前教师的准备越充分,就越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越能提高其学习激情、挖掘其求知潜能。语文教学备课要针对农村中学生的实际,着重研讨课文之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针对问题进行归纳和指导。只有备课做到备课本、教材、环境与备学生的兴趣、心情、学习动力相统一,才能使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而不打瞌睡,才能使课堂激情飞扬,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的课堂教学导语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中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新课的导入,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导语,用导语的“重槌”敲响课堂的“大鼓”,从上课一开始便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以顺利推进教学。例如,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一文时,可这样导入:“祥子怎么这么傻,这么笨呢?烈日,他不知躲;暴雨,他不知避。同学们,你们见过有这么一个大傻瓜吗?著名作家老舍为何要写这么一个大傻瓜呢?”学生听后会大为疑惑:是呀,这是为何?接着大家会纷纷议论起来,注意力便不由自主地集中到课堂上来了。尽管教学导语的设计方法因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和个性特点的不同而异,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务必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和重点服务,都务必做到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自然衔接,都务必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

3.加强实践,学用结合,准确把握文学知识精髓。语文教师在教学语文时,要设法让学生正确把握文学作品之精髓,尤其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用结合。例如,在讲授《论求知》一文时,教师可以从字词积累与语言表达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认识生字、背诵名言、分析精段、学会表达的过程中,体验到自主学习和愉快成长的乐趣。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有效的练习,丰富其文学阅历,巩固其文学知识,加深其对文学知识精髓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要正确引导学生将其文学阅历、体验方式、成长过程与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创作目的有机结合,悉心研究作者的创作背景,潜心欣赏作品的文学特质,细心挖掘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深入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深刻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和主要意旨,从而达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出兴趣、学出知识、学出修养,达到提高素质、学以致用的目的。

4.提升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激发其语文学习的创造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良好的课堂氛围犹如一剂催发学生创新能力之良药,似打开学生想象力之阀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以身作则,树立功在课前、意在长远的观念,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二是要以敬业、热情、自信的面貌去面对学生,尊重其思想和主见,引导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三是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想象力丰富、趣味性强的作文教学活动,增强农村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和创新的思维来创造文章新颖的立意,点燃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使其语言表达更加得心应手、收放自如,作文的内容更加真实丰满、文采飞扬,避免其作文表达平铺直叙、缺乏文采,内容干瘪无味、平淡无奇;四是要注重增强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多层面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其语文学习的创造力。

5.积极改进农村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在日益更新且周期日渐缩短,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掌握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要逐步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否则我们的知识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我们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中学语文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其改进学习方法,促使其更好更多地获取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明确要求并具体指导学生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熟读、成诵经典名句、名段、名篇,形成语感,博取众人之长,借助他山之石,为己所用;二是要博览群书,积极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广泛获取各方有用信息,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三是要勤于观察,敢于动脑,善于用笔,多读、多看、多思、多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和提高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6.着力提升农村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加强引导,提升农村中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分析、审判和把握的能力。对此,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自己要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在课文中找到美、体会美,善于引导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二是要通过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较早地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艺术之存在,体会艺术之美感,接受艺术之熏陶,开启学生审美心灵,激发学生审美感情,增强学生审美意识,使其对美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帮助其形成正确、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要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章,沉浸于文章美景里,使其在感受、欣赏文章美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辨识能力;四是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融入现实生活中,融入大自然中,让学生在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感受到真真切切的美,让学生心中的美更加接地气。

三、提高农村中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兴趣的重要手段

只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才能真正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课堂的实际,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实施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如观摩式教学、分层次教学、暗示性教学等,有机整合“逻辑演绎式”、“知识—活动式”、“心理—认知式”三种教学思路,让学生充分体验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整合的创新过程,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幽默风趣、形象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热情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与补充;把教师的目光暗示、眼神传递等肢体语言作为表情达意、传递正能量的沟通方式,尤其是教师的微笑展示可以传递出理解、满意、鼓励、喜爱与热诚等,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三是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创新的气息荡漾起来,让好学的学生动起来,让厌学的学生醒过来,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让思维的火花燃起来。

总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在加强农村中学生原有兴趣的基础上改进学生兴趣缺乏的环节,尽可能地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极力打造一个愉快轻松的语文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释放能量、求知创新的最佳去处,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才能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语文知识。

摘要:语文是知识性和趣味性极强的学科,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知识创新的基石、桥梁和纽带,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感情的培养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学既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工具,又是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需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是提高农村中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兴趣的主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只有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语文知识。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

[1]高酉鸣.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教研).2011(07).

[2]张海涛.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12).

语文知识短文的教学论文 篇4

一、凝练概括, 使文本框架立体化

“能读千赋, 则善为之矣。”也就是说, 阅读千遍, 则下笔如有神, 形象地阐述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阅读作为知识的输入环节, 只有让学生涉猎更多的大家之作, 开拓眼界, 才能在思维意识、写作格局上有所提升。可见,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之一。缺少了知识输入的环节而妄谈知识的输出, 写作即成了“空中楼阁”。然而, 在教学中, 学生由于对阅读缺少足够的重视, 或机械性地阅读, 往往读来不得要领。单纯地提升阅读量, 不断地摘抄、记录妙词佳句, 但写作时仍然难以下笔。这是因为忽略了阅读的“质”, 学生不知道阅读到底要“读些什么”。其实, 好文章重在谋篇布局。学会提炼文章的框架, 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时形成全局观。

比如, 《我的叔叔于勒》一篇是按照于勒由穷变富、再由富变穷的人生轨迹来写的, 将文章的框架一层一层罗列出来, 会发现小说始终围绕于勒这个人物来写, 而弄清“我”父母对于勒“盼、赞、遇、躲”四种态度的前后变化, 正是文本框架由平面变得立体的重要线索。这样的谋篇布局对学生在写人作文方面很有启迪。构思写人的作文时, 紧紧围绕人物来写固然重要, 但从人物的不同侧面、包括其他人对主人公的态度、情绪、反应等等来展现人物, 会使人物变得丰满, 文章框架也变得立体、有深度。在这篇小说中, 作者就是充分利用父母之间的谈话来展现于勒这个人物的命运变化、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父母的价值观的。

二、攫取所需, 使文本解读层次化

阅读是接收输入的环节, 也是学生对文本由外在理解、逐渐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中, 一层一层地、抽丝剥茧地领会作者的真实情感。层次化解读文本, 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是建立在熟悉文本框架和文章立意的基础上的。由于学生的个人差异, 对文本的解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正是文本解读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必然经历的阶段, 说明学生在运用自身经历与积累的知识去解构文本;在文本解读中仔细揣摩, 将自身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联系起来, 从而形成了文本解读的层次。

比如《生命生命》这篇课文, 文章的框架虽然简单, 由三个事例组合而成, 但了解文本的内容和框架并不代表理解了作者的用意, 还需要从中挖掘文章所表达的深层蕴意。从飞蛾的挣扎、瓜子的生长以及跳动中, 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种寓意深刻的写作手法, 是学生用以提升作文层次的重要手段。再如, 《小橘灯》也运用了同样的写作手法, 文中出现的“小橘灯”表现了革命胜利前夕黑暗政治笼罩下, 革命人乐观积极的态度, 也代表了对革命必胜的信念。这样处理, 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使“不说”即为“说”, 给读者以遐想的空间, 值得学生在写作中效仿。

三、日积月累, 使写作元素体系化

阅读与写作一脉相承, 是语文学习不可分割的两大部分。在知识输入中, 阅读提供了丰富的写作养分, 只要学生善于积累, 必能搜集大量有用的写作素材。但写作素材并非仅仅记在本子上, 而是要记在脑子里, 形成一个体系, 才能灵活运用。这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兴趣、习惯等等, 构建适合自己的写作元素体系。比如, 在阅读中搜集妙词佳句、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等内容, 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 在写作中可及时调用这些素材。当然不能直接运用, 而是内化处理后, 再结合自身感受、写作需要, 重新创造出自己能够驾驭的文字表达出来。

比如, 景物描写方面的写作元素搜集, 可通过古诗词改写、仿写来实现。诗词中借景抒情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等等, 都是上乘佳作, 对于学生充实写作元素具有极大的价值。

语文知识短文的教学论文 篇5

关键词:怨,知识观,分类,变革,课前小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原本应该是学生“精神乐园”的语文课,像是被怨灵缠身一样,时不时受到学生的满腹抱怨———“什么? 今天又要上语文课? 不会吧! ”“、又要抄,还要抄那么多? 怎么作业那么多? ”“、要背那么多? 鬼才背得出来? ”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应该是学生“灵魂导师”的语文老师,也像是“祥林嫂”附体般处处找人诉苦,口上无奈,心头无力。“今天上课, 又有几个人睡觉, 这些人是睡神投胎吗? ”“、这什么字啊? 鬼画符啊? 写给谁看的啊? ”“、让他们背,他们不背;让他们抄都不抄,这帮孩子没救了! ”“、跟他们说了,作文至少写500字,就半面纸也好意思交上来的! ”

在这种“怨景”下,我不禁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这种“互怨”的恶性循环呢? 究竟用什么方法能够走出这种“怨怨循环”呢?

一、透过“怨景”析原因

从我的角度看来,我认为这“怨景”背后的成因主要有三:

第一、教育制度影响下,语文课程设置机械化。

现今,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对语文课的要求变得更具体化,机械化,而忽略了语文其本身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现在的语文课教学目标重点放在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后要掌握哪些字词、对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了解,对于文本结构的分析能力等,从一篇文章中,重点在于你学到了具体的内容而不是你感受或领悟到了什么? 而那些机械内容的学习只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感,对于学生是一种无意义教学。再加上教学评价手段,不管是默写、背诵或是考试,都是考死知识多于活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缺少探索和让他们展现的平台。

第二、课程大纲要求下,教学流程局限化。

语文教师在接触到课本时候, 教学内容就被局限了;再拿到课本对应的教参,教学目标也被局限了;然后语文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和环境里授课, 时间和空间又再一次被局限;等到学习评价时,方法是笔试,都有统一的试卷和标准,因此,考核方法又被局限了。

第三、多方局限下,语文教师无能化。

在那么多的局限下,教师无法用自己的想法自由地对学生进行更多的人文熏陶, 而只是被考纲和教参给牵着鼻子走,这势必较难引起学生课堂共鸣,而缺乏共鸣互动的课堂变得怨气重重,睡意沉沉,使得教师更缺乏职业成就感,不仅自由的双翼被束缚住了, 连心也变得不再渴望翱翔于蓝天上。

但其实,要改变课堂上学生怨气重重、教师怨声连连的现状,只需要教师以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课本,解读大纲,了解知识观,领悟知识观,真正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

二、了解知识观和知识观的分类

所谓知识观就是指个人对知识的看法。一般,我们把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意义性知识。

所谓事实性知识是指由事实所构成的知识系统,亦称学科知识。掌握事实性知识的一般步骤是理解———记忆———再现———判断,它以记忆为目的,以反复为手段,以是否记忆为考验,属于接受学习,学生是“记中学”。

而方法性知识是指由方法所构成的知识系统,包括学科方法和学习方法。掌握方法性知识的一般步骤是操作———总结———运用———解释———推理———拓展。它以会做会用,能自己探索为目的,注重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交流、讨论、分析、综合、归纳、提炼、概括、推理等活动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是一种主动学习,学生是“做中学”。

而价值性知识指有关学科意义、学习意义的知识。掌握价值型 知识的一 般步骤是 体验———反思———取舍———定向———创造———信仰。 它是知识的最高形态,对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人的知识体系中最稳定的部分,它以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目标,学生是“悟中学”。

在经过长期的研究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不同知识观为主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后果。

在以传授事实性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下,记中学虽然在短期内依靠反复记忆和测试能够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相当一定量的学科知识,达到很高的学习效果,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记忆的流逝,它体现的学习效果开始逐步降低,并且,这种以“死记硬背“方式掌握的知识对于学生的长期自主发展并无效果,甚至还会因为这种完全被动的学习模式而导致学生丧失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产生危害。这正如爱因斯坦关于教育的一句名言:“The only thing that interferes withmy learning is my education.”( 妨碍我学习的唯一障碍就是我的教育) 而句中所提到的“education”正是以传授事实性知识为主的教育。

而在以传授方法性知识和价值型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做中学和悟中学也许因为其隐形的价值,而在一定时间里看不到什么显著成效,但是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步培养,它的意义对于学生会越来越大,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的效果会越来越突显,并终将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正如爱因斯坦 的另一句 名言 :“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has forgotto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而句中所提的教育正是以传授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为主的教育。

因此,要使语文课堂恢复生机,改变怨气重重的现状,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势必需要把语文教学的知识观从重视事实性知识转变为重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以下,就是我在课堂实践中以“课堂小演”的形式所做的尝试。

三、变革知识观后的中职语文教学尝试

( 一) 内容:用真实的演讲来掌握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的方法,用学生真实的思想之间的碰撞去激发他们心灵之间最绚烂的火花。

( 二) 尝试班级:11091、11093、12051。

( 三) 计划步骤:

1.时间 :二年级下学期开始 ,每节课的前15分钟 ,安排两位学生进行演讲。

2.地点:教室的讲台前。

3.抽签准备 :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抽签号 ,根据抽签的顺序,以每次两人的进度上台演讲。

4.讲授演讲稿的写作格式和内容上的要求 , 给学生20个话题进行自由选择,根据要求写一篇演讲稿。( 如有自己想写的话题也可以) 。

5.辅导学生对演讲稿进行简单修改 ,使其符合演讲稿的基本要求。

6.播放一些《超级演说家》的经典比赛视频和名人演讲的视频给学生,通过启发、模仿、比较和体会,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时的体势要求和声音掌控技巧。

7.提出评分标准。主要由演讲内容和讲演风貌两部分组成。

8.课前小演开始。

每位选手上台只能带演讲提纲,必须讲满3分钟才能下台。每位同学演讲完后,由学生进行点评,而演讲的评分根据评分标准在大众的呼声中得出。

( 四) 演讲小结:

1.根据班级人数的不同,11091和11093通过15次课前小演完成了演讲, 而12051通过26的课前小演完成了此次任务。

2.在演讲选题过程中 , 也感受到了学生思想火花的迸发。大部分同学还是根据20个选题,从不同角度讲出了自己对时间、对孝顺、对公德心、对腐败、对尊严、对公平等看法,但也有独辟蹊径,另外选题,提出自己真实想法的选题:有批判手机上瘾族的“屏奴“ ;有谈论人生追 求不能复 刻的“独我”;有针砭教育牢笼的“放飞”等,这些选题都绝妙发挥不仅赢得了下面观众的阵阵喝彩,也把台上的演讲者的思想传达给了台下的人,让台下的人更走进了台上人的内心世界。

3.演讲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在这三个班的课前小演中 ,有因为讲得精彩而博得阵阵掌声的时刻;有因为讲者真情投入而导致台下听得动情落泪的时刻;有因为针砭时弊,激情高昂而锤击讲台,令台下惊心动魄的时刻,当然也有因为声音较轻, 或者内容准备不充分而引起台下百无聊赖的时刻,有好有坏,有优有劣,在对比中,竞争心油然而生,每个人都打开自我,释放自我,展现自我,甚至有些学生还被台下的学生鼓励去参加《超级演说家》的比赛呢。

( 五) 尝试小结:

总结这次课前小讲,我们可以看到当变革后的知识观把重点放在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之后,收取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变革前, 也许我们的教学重点只是放在演讲稿的写作上,注重演讲稿的格式,内容的充实度上,但在变革后,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会写演讲稿,更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演讲稿要这样写,写出来的演讲稿是怎样用来演讲的,演讲的标准是怎样的,然后去尝试,去实践。

从方法性知识角度看,学生学会了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和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并且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对于演讲也更为了解了,这是在做中学,在看中学,在评中学。

语文知识短文的教学论文 篇6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人们忽略了这一背景, 把“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与完整”扩大为对语文知识的忽略。

下面拿具体的案例来分析这个问题。大多数教师在讲《荷塘月色》时, 会把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层:品味语言,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能力层:通过感受文章的意境和语言, 学会鉴赏抒情散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

从这些目标的设置来看, 执教者是想从新课标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是本文论述的问题, 我们重点分析知识层和能力层。

首先, 这些教学目标没有一个专业性的术语对其所要达到的程度进行合理的细化。“品味语言”以及“鉴赏抒情散文”只是既笼统又玄虚的说法。

其次, 它没有针对性地对《荷塘月色》这一篇散文进行文本上的分析, “品味语言”恐怕是每一篇课文都需要的。

再次, 能力的形成缺少层级性。像“鉴赏抒情散文”恐怕一个学期都难以达到, 这一节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教学目标的笼统玄虚, 还会导致一个更加恶劣的结果———每个老师根据自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把课上得五花八门。

新加坡国立大学朱纯深博士曾作为读者“体验”过一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不妨转引其中的一小片段:“第三段的话语意义有两层:首先在于它除了过渡的句子之外, 是文中直接宣泄胸臆的惟一成段的文字, 然而更重要的是, 它建立了一个‘反高潮’或‘突降’的模式, 这种模式犹如赋格曲的主题一样, 再接下去的一些段落的关键部分多次地重复和扩展。” (1)

“话语意义”、“反高潮”、“突降”、“赋格曲”等专业性知识术语的出现, 一方面使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具体而恰当的表述, 这样使教学者明晰地围绕这一目标去组织教学, 而不是根据具体的一篇文章, 每次都需自己去揣摩到底教什么内容。

另一方面, 这些知识性术语的出现, 使学生对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能给以清晰地规范, 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而不是仅仅得到“如何品味语言”这些大而空的一团乱糟糟的东西。

再有, 这些知识性术语进入到了具体的文章内部, 而不是仅仅笼统地停留在如语言等文章的外部, 停留在分析“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荷叶上”的“泻”字有什么好处等零敲碎打。

最后一点是, 这些知识并没有停留于对文章的静态的分析 (比如引用有什么好处) , 而是把作品看成了一个动态的写作过程。“反高潮”、“突降”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心理变化, 真实地再现了写作过程, 而这些术语把动态的写作过程加以固定化,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迁移和运用。

从这个教学实例中不难看到, 我们的教学不仅存在语文知识的严重缺失, 而且因此还导致了语文教学目标表达含混且难以实现。

况且, 即使语文知识有着清晰的概念内涵, 我们在传授这些语文知识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甚至本身就是错误的。不妨举下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1.《项链》:给这篇课文加一个结尾。

2.《孔雀东南飞》:如果你是刘兰芝, 你该怎么办?

3.《罗密欧与朱丽叶》:你同意罗朱双双殉情而死吗?

4.《六国论》:你认为苏洵说的正确吗?

这种所谓的批判性阅读造成的后果有二:

第一, 造成了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而使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 (当然, 笔者并不反对这种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目的的阅读教学) 。

第二, 程序性差, 学生因缺少细致而具体的指导, 很难对自己的目标及思维进程进行监控和反省。这种方法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凭空想象, 甚至因缺乏程序上的指导而近于胡思乱想 (即使是奇思妙想也未必就能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 。

第三, 缺乏梯度性、专业性评价。教师最后的评价只能以“每位学生想的都不错”而结束。

而到底什么是批判性的阅读, 怎样才能培养批判性的阅读能力, 恐怕教师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们不妨看一看国外关于批判性阅读的程序性知识:

1.区别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2.找出错误的比喻, 这种错误是由比较项目之间缺乏可比较性造成的。

3.找出因没有考虑各种可能性而导致的错误的两分法。

4.找出没有充分证据的结论。

5.判断前提的准确性, 如确定是否应做出结论。

6.识别自相矛盾的地方。

7.识别不相干的地方。

8.识别过分的强调事物的共性, 而忽视个性的做法。 (2)

这些关于“批判性阅读”的知识不仅具体、操作性强, 而且是从众多的语言现象里面归纳总结出来的, 它脱离了具体的文本而存在 (不像我们的语文知识对每篇具体的课文有很强的依赖性) , 所以规律性极强, 能够很快地进行迁移。

离开了这种程序性知识的支撑, 无论问题设计得多么精巧 (其实过去我们一直试图在教学设计上找到突破) , 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还是一团糟。

所以语文知识的厘定、规范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当中应该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我们不能因为新的课程标准有“不苛意追求知识的系统与完整”的描述而放弃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研究。

注释

语文知识短文的教学论文 篇7

自从语文综合在中考中实行开卷考试以来,多数学生和教师都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开卷考试比以前容易了,平时再也不用死记硬背了,考试时翻开书抄抄看看就行,于是就养成了平时不记不看,考试翻书即可的懒散习惯。学生缺少积极性,老师没有主动性,学校缺乏预见性成了一条不太成文的道理。学生初三快中考时,才发现原来这样是不行的,于是拼命地找老师去补课,再往书上过抄上一些自己认为是有用的知识,但是抄来抄去却发现越抄分数越低,越学心里越没底,在中考面前更多显示的是无奈与疲惫,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语文的学习实在是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了,孰不知,我们只有将功夫用在平时,考试时才能做到“脑中有知识,心中不着慌”。

为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快掌握所学知识并做到及时复习及时巩固,使他们能够在考试时做到脑中有知识,自己不心慌,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初中语文教材的知识特点和近几年中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一套学生学习自我检测知识卡片,大大方便了学生掌握知识,并逐渐学会了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考试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自我检测知识卡就是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观点等归纳整理成不同的问题,制成相关的卡片,在卡片的背面将问题的答案以关键词或关键字简要写出,或在课堂上或利用课下时间呈现和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学过知识、所学知识和即将迎接的考试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与把握,进而有目的地去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激发学生去有意识地探究问题,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教师要抽出特定的时间给学生集中讲解并进行个别辅导,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相互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在学生一个单元学习完成一段时间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卡片再次展示给学生,或要求学生相互复述,或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或教师进行个别提问,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检测学生知识巩固的结果。这一过程便于师生共同找出差距,及时应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对学过的旧知识和自身的不足进行及时矫正,帮助学生正确复习学过的旧知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明确的一个原则就是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或细化或淡化制作的这些知识卡片,我采用了淡化的处理手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和所给图片归纳出相关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将这些知识点以卡片的形式粗略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最后将这些知识点细化为以学生自制卡片的形式去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通过这些知识卡片帮助学生学习相关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地通过教师的教学卡片去引导学生自己去整理、归纳、制作一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日常学习卡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

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教学知识卡片,既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又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学习,巩固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了“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读一一钻研一一概括提炼”,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认为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这既是一条教师教育学生的原则,也是一条学生学习的原则,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事情,就值得我们去琢磨、研究,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事情,就值得我们去劳动、付出。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琢磨、研究、劳动、付出,学生在未来的中考中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未来的学习中也一定能够改变目前的现状,也一定能够让我们所有的学生实现自己心中学习与成才的梦想。

摘要:本文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对日常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力图通过本文的阐述去探索一条适合学生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模式。为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找到一条新的道路,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上一篇:锚杆的施工技术下一篇:聚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