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电视节目

2024-06-18

如何分析电视节目(精选10篇)

如何分析电视节目 篇1

如何分析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分析是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和影视作品 分析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电视节目分析的考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 笔试写作的形式出现,即当场观看一段或一期时长为15。30分钟的电视节目,如《艺术人生》、《新闻调查》或一段电视散文、纪录片等,然后写一篇不少于1000 字的电视节目分析文章,或者直接回答试卷上已根据此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提出 的问题。第二种是以面试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的,同样是当场观看一段或一期 电视节目(内容形式如上),然后直接回答考官根据此节目的内容或形式提出的 问题。

电视节目制作人必须具备对电视节目编排和设计的知识,以及对影视素材 的艺术处理和将散乱的影视素材组合成一个雅俗共赏的节目的能力,所以考官 主要想通过此项科目的考查,了解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片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 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能力,同时 也考查了考生的分析、应变和写作能力。

电视节目的分析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性的。要想将电视节目分 析得全面、到位,首先应当了解一些电视节目的基础性知识。

一、什么是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各个频道为了使观众收视方便,把节目按内容分成版 块,并且每个版块都有一个名字,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播出的形式。

二、电视节目的特质和特征 1.电视节目的特质

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吸引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性。电视节目是电视编排、播出的一种方式,将反映同一内容或同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 档,使其具有固定的节目名称、片头和时间长度,并安排在固定的时段内播放。

电视节目化是电视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是电视走向成熟的标志。电视 发展初期,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播出的电视节目都只是一些简短的新闻、零碎 的文艺片和大量的电影等,电视台被称为“空中影院”。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世界 上最早的专栏节目,像《骆驼新闻大篷车》等新闻节目的出现,才打破了电视播出的原始格局。我国电视真正进入节目化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幸运52》、《星光大道》、《实话实说》、《夕阳红》等节目已经成为王牌节目,在全国观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2.电视节目的特征

固定化是电视节目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最直观的特征。它要求有固定的节 目名称、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片头、固定的节目长度、固定或相对固定的节目主持人等,便于观众定期、定时收看。

综合性是电视节目的另一个显著特征,这种综合性体现在节目的具体内容 与表现形式上。

观众高度参与性是电视节目的第三个特征,与其他电视节目形态相比,专栏节目最具观众色彩,因为它是一种极为开放的节目形态,许多节目是在观众的直接参与下完成的。

三、电视节目的分类

电视节目分类的标准较多,有以节目的内容划分的,有以节目的形式划分 的,也有以节目的对象类型划分的。但按现行最为普遍认同和简单的一般的分 类方法,电视节目可以划分为以下几大类。

1.新闻类节目,包括口播新闻、录像新闻、专题新闻,以及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类型。

2.教育类节目,包括文化教育类、社会教育类等类型。

3.文艺类节目,包括专题文艺、综合文艺、晚会节目以及各种文艺专栏等节目类型。

4.体育类节目,包括体育比赛、体育新闻、体育知识、体育欣赏、健身健美等节目类型。

5.服务类节目,包括衣食住行、卫生保健、就业、征婚、气象、交通旅游、购物、烹饪、家庭工艺、房间布置等节目类型。

四、电视节目分析的角度

在简单了解了一些电视节目的一般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电视节目分析包 括以下几个角度:

1.内容

主要分析节目的内容定位是否贴近节目的受众,是否具有自身的特点。例

如《东方时空》的节目定位是鲜明的,各小节目风格各异,各有侧重,构成一个立体的较全面的“时空报道”。节目的内容定位表现为节目的主旨、性质、内容、功能、受众范围、文化品位、民族与地方特色等。分析时可就其中的一个侧面着重进行。

2.结构

主要分析节目怎样开始、怎样发展、怎样结束的逻辑过程。节目的起承转合 是否严密,线索是否清晰等。

3.制作

主要看节目制作是否大气、精致。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前面讲的“怎样写

影评”方面的知识,应用到电视节目分析中,让自己写的电视节目分析更具专业性。具体而言,可分析下列几个方面的制作艺术。

(1)摄像。分析摄像师是否善于运用镜头取景,并掌握镜头的运动规律,是 否取得合乎要求的节目的素材。

(2)照明。分析照明师是否掌握电视与舞台上照明的不同要求,并按照导 演的意图布光,能否使摄像机准确地拍摄到多情调场景。

(3)录音。分析录音师是否能针对每一种不同性质的节目,恰当地运用录 音设施,使录音的节目能反映其精华。

(4)剪辑。分析剪辑师画面镜头组接是否合理,各种特技画面是否到位。

(5)合成。分析图像、语言、美术、音响、音乐等多种电视元素是否按照一定的章法,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上所列的电视节目元素哪些该强化,哪些要淡化,何时此显彼隐,何时此

强彼弱,都要经过合成才能把各种表现要素的作用组织起来,产生整体效应。所以,合成是节目制作的终端,带有定型作用,是最终体现节目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重要工序。分析合成最能分析出节目的制作技艺。

在分析节目制作时,要特别关注片头、片尾部分,分析片头是怎样出现的,片尾是怎样结束的,两者的画面构图有何寓意,色调、节奏感如何等。

4.主持人

主持人是构成节目风格的重要因素,他跟节目的定位相得益彰。有些电视 节目以某一位名主持人为标志而设置,往往根据主持人的学识、风格来选题或设 计节目,甚至以主持人的名字来给节目命名。这就可以分析主持人是如何体现 节目定位、主持人有何特色等。

五、电视节目分析的提纲和写作

1.电视节目分析的提纲

(1)电视节目内容概括,占总分10%。

(2)本片的思想教育意义,占总分10%。

(3)本片的艺术特色总说(总体手法、总体艺术特征等),占总分20%。

(4)本片的艺术特色举例(选择一到两个艺术独到之处),占总分15%。

(5)本片的艺术特色细节(两三个精彩细节),占总分15%。

(6)本片的缺点与不足,占总分10%。

(7)对本片的缺点与不足的建议或意见,占总分10%。

(8)结束语,占总分l0%o

以上,只是为考生提供一个大致的写作框架,并不是定制,还需要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创新,写出自己的风格。

2.电视节目分析的写作建议

第一部分,先写对给定电视节目的总的认识、看法。比如分析某期《艺术人生》,就要先谈一下对这期节目的整体看法和认识,包括节目的层次定位、受众定位,节目的整体特点等。大约写150字左右。

第二部分,写针对给定的这一期节目的看法。比如这期《新闻调查》的话题是关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的相关报道,可以谈一下对这个话题的选择、定位、深度、特点等总的看法,可以分析本期节目制作的是否能够符合要求,又是否有价值等。大约写300字左右。

第三部分,从上面提及的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突出的并且能够有话说 的方向,明确给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节目的具体内容细节,展开分析论证,这种类似于电影评论的要求。具体的分析角度参照本节第四部分的电视节目分析的角度,并从中选择一个方向为主,切忌贪多,要集中有限的笔墨深入展开分析一个方向。大约写200字左右。

第四部分,再次结合节目的整体定位进行总结。要言简意赅、简明得当。大约写l50字左右。

六、电视节目分析的注意问题

第一,由于考试时电视节目只有一次放映机会,所以,考生务必要集中注意 力看片子,同时在看片过程中,应该根据题目的要求相应的做一些笔记。

第二,分析写作要有材料,而材料只能是当时看片获得的。应该在看过电视节目之后,立即拟一个写作的纲要。如果要等到看完节目之后再靠回忆写作,就可能丢掉某些有价值的内容。所以,考生要在看片的同时用笔记录一些心得要点。

第三,当电视节目片播放结束时,已经有了写作的材料。可以根据记录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确立写作的主旨和文章的标题。然后对记录的材料进行筛选,选择最有说服力、最能靠拢主体的材料进行写作。考生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一边看一边围绕提纲找材料,这样写起来不会跑题,而且方便快捷。

第四,你要首先搞清楚是“问答式”的分析还是“文章式”的分析。在全面分析题型中最好写成文章形式;具体层面分析题型中最好写成问答形式。

第五,对于“文章式”分析类型,大致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作品主要表现了什么?其主题以及主题的现实意义、给我们的启示。

(2)电视节目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电视节目表现主题的方法主要包括叙述方式、结构、表现手法、声画语言的特性等,这是电视作品分析不同于其他类型文艺作品分析的主要之处。

对于电视这种综合性艺术而言,它表现主题的方式往往是通过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这样的结合处寻找亮点才是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精彩答案。当然,并非要你对所有方面都要一一作答。你可以挑出其中一两个有特点的方面来进行分析。

(3)在你准备结束之前,如果你忘记在整个篇幅中提到这部片子最富特色 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那么,在你的文章的结尾还有一个机会。其实,专门开辟一个角落给予这个内容,反而能够引起阅卷老师的足够注意。

第六,考生分析电视节目要到位。如果考生对一些有关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知识尚未理解和掌握的话,最好在分析时少用一些专业性的术语,因为这不但不会提高你的分析水平,还会闹出许多笑话。鉴于这种情况,考生除了在平时多学习多践行以外,还要在实际应试分析时集中到节目创作的某一个侧面,或镜头,或音响,或主持人等,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元素来分析。分析时要集中力量,不需要面面俱到。

第七,电视节目分析关系到逻辑思维问题,层次一定要清晰。电视节目分析 的好坏、全面与否,主要来源于考生的逻辑思维程度。明了、简单的层次,清晰、完美的逻辑是阅卷老师最喜欢看到的。

第八,电视节目分析要注意一般的见解和自己独特的见解相结合。对于电 视节目的分析往往有一些特定的程式化描述,对于这些见解的阐述有时可以增

强你的文字的专业性,所以不要排斥这些内容,它至少可以在你的篇幅中形成一定的气势。写文章都贵在创新,老师往往更注重你是否有独特的见解。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尽量发挥你的奇思妙想,只要不给老师一种过于偏激的印象,任何类型的分析都是可能获得赞赏的。

我们在本书“影视作品分析”中,选择了中央电视台电视栏目《今日说法》作了一个评析,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只是就《今日说法》栏目作了一个整体的介绍和解析。同学们在考试时,还要结合具体一期节目根据上面所讲的内容方法作具体的分析。

如何分析电视节目 篇2

1.1 缺乏新意

民生新闻节目关注的不是国家大事, 而是民众身边的琐碎小事。县级电视台新闻来源相对狭窄, 大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多新闻工作者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素材, 在新闻取材过程中, 往往有材必取, 不管素材是否有价值, 导致新闻内容缺乏新意与内涵。

1.2 缺乏深度

新闻如果没有冲击性, 不能反映出某些社会现象, 那么观众可能只是在新闻播报中看到了一出闹剧[1]。有些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关注点比较肤浅, 在新闻后期编辑中, 没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视角过于表面, 因此不能真正挖掘中新闻素材中的价值。

1.3 缺乏关联性

百姓在生活中, 其实经常会遇到很多琐碎的事情, 民生新闻工作者在采编的过程中就是对百姓某些琐碎的事进行采访与编辑, 然后再通过节目播放出来。但很多新闻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百姓很多琐碎事件之间可能存在某些联系, 某些矛盾事件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同一个原因引起的。新闻节目播放时间是有限的, 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将当地所有民生事件以新闻的形式播放出来, 不能明确新闻之间的联系, 那么新闻质量就会降低。

1.4 缺乏特色

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往往基本上关注的是当地发生的事件, 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特色[2]。民生新闻更是需要将当地人们生活的特色反映出来, 但实际上, 很多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都缺乏特色, 在新闻播报时千篇一律。

1.5 缺乏创新

县级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资金或者是条件等限制, 其采访模式一成不变, 且新闻采访者综合素质相对低,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愿意到基层农村去了解民生民情, 所收集到的新闻只是县城周边的一些比较普遍的新闻, 很多新闻的标题、内容和结构相似度极高。如果缺乏创新, 长期发展下来, 民生新闻是很难吸引观众的。

2 县级电视台提升民生新闻节目质量的措施

2.1 丰富新闻内容

与与央视、省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相比, 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还是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县级民生新闻范围较小, 关注的是本地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 新闻与观众之间地域性与文化性都是相通的。要提升民生新闻质量, 就要丰富新闻的内容, 很多新闻虽然只是一个事件, 但是其反映出了某个社会现象。民生新闻节目要站在百姓的视角, 以群众的利益为基础, 从关注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起, 进而让民生新闻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2 增强新闻的亲和力

县级电视台的新闻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本地人, 与当地居民有着相同的文化习俗, 民生新闻节目在发展过程中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点, 增强新闻的亲和力。新闻工作者要了解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当某地出现状况时, 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并且进行新闻的采访与编辑。另外, 在播报新闻时, 要让群众可以直接感受到近期、直观的新闻, 新闻的表达形式可以多变, 但其内容的叙述需要直接, 才能让观众直接了解到本地的民生民情。

2.3 构建特色民生新闻节目

新闻虽然是传播事件的, 但在县级电视台在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将本地特色融入到民生新闻节目中。不同的地区其风土人情都是不同的,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 融入本地特色可以丰富新闻内容。现如今, 很多城市外来人员都比较多, 特色民生新闻节目还可以加深这部分人对当地的文化与特色的了解。

2.4 加强创新力度

新闻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但新闻如果缺乏创新, 很容易让人们感到乏味。民生新闻虽然是以人们的生活为主, 但近年来, 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非常大变化, 新闻节目在发展中, 要结合人们生活的改变, 创新新闻模式,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民生新闻节目质量。

3 结语

民生新闻节目是县级电视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级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 要意识到当前民生新闻节目遇到的问题, 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 不断创新民生新闻采访、编辑、播报方式, 增强民生新闻对人们的影响力, 让民生新闻节目更有效地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摘要:新闻是人们得知外界所发生事件的重要渠道。当前, 与央视与省级电视台相比, 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民生新闻是电视台新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老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对当地人们具有很大吸引力。但很多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质量不高, 导致民生新闻节目不受观众喜爱, 因此, 县级电视台应该分析当中的问题, 并找出有效对策, 提高民生新闻节目质量。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节目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士国.浅谈区级电视台如何办好民生新闻节目[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14) .

如何做好农业电视节目 篇3

总体来说,中国农业电视十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管是频道数量还是栏目数量,不管是节目数量还是质量,不管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有长足的进展:频道专业化有很大的发展、知名电视品牌栏目大量出现、农业电视节目受众数量有所增加、远程教育蓬勃发展等。

尽管农民目前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来源是电视的传播,但农业电视节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却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对农民的电视节目需求缺乏了解、农业电视节目的有效性不强、农业栏目与农民没有太大联系,媒体与农民大众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使得农业电视节目没有更好地发挥宣传指导作用。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做好农业电视节目呢?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农民科学致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集中体现了我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怎样准确把握这一点,在农业电视节目中怎样体现,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要在节目中为农民朋友带来致富信息和经验、带来经济效益。

农业电视节目中,要坚持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技信息,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客观情况是我国农民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落后。要引导他们更新观念,是办好对农电视节目的重要任务。只有观念更新了,才能接受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要具有这样的思想意识,就要求记者在宣传、引导农民朋友科学致富时,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适应农业电视节目报道的需要。

加大农业文化节目的数量

由于受农业本身的地域性、脆弱性、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9亿农民这样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他们的职业、思想观念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媒介接触习惯都与城市受众不同,他们需要一个熟悉他们、了解他们,能够与他们并肩作战、相濡以沫的知心朋友,这个知心朋友就是专门面向农村的农业电视频道。尽管央视7频道和央视2频道都有农业节目,但从节目的播出总时长和总流量来看,针对农村受众而言的电视节目的总流量与针对城市受众而言的电视节目的总流量相差太大,即农村受众与城市受众获得的信息流量是不成比例的。加之中央二套多数地区收不到,多数地区的央视7频道资源被地方电视频道资源所占用,农村受众实际从电视媒体中获得的信息量更是大打折扣。多数乡村地区获取信息的途径还是靠图书、人际、报刊等渠道,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闭塞和信息不灵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因而,建立专门的不加密的卫星电视农业频道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

农业节目要寓教于乐、贴近生活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它能够使人轻松地从中得到娱乐、放松。农业节目有别于其他节目的特点恰恰是想让农民观众从中得到知识,这也决定了农业电视节目必须具有知识性、服务性,这样也造成了娱乐性与知识性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应该从各种娱乐、文艺、综艺类节目中吸取经验,在农业电视节目中增加娱乐性、趣味性,尤其是趣味性,这样才能满足广大农村电视观众的需求。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人类永无止境的追求,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进步。农业生产过程本身并不具有复杂的过程,所以,这就要求农业电视节目的生产者,在制作节目时,要尽可能多地利用高新技术来表现主题,尤其是运用画面语言,使节目更具有欣赏性。农业电视节目的画面语言应多采用醒目的近景和特写镜头来表述,电子特技和电子字幕也是电视画面语言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从线性到数字特技已趋向于普及化和多样化,表现手法也在不断翻新,电子技术在农业电视节目中的应用很是广泛。如《走进乡村的卫生使者》就采用了简单的平面作图和二维动画,使农村的厕所改造这样一个不好表现的画面,看起来如同动画片。将主题的结构简单化了,不用解说,观众也能看得明白。

根据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提供农民需要的文化节目

近来农村受众分层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而只有根据不同主业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提供电视节目,才能满足更多农村受众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电视提供的节目要面对农村的大众群体,而不仅仅是农村的精英小众。总之,电视是构建城乡文化交流和对话的最佳平台。目前,中国的农村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国农产品的数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农业发展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和特点:一是农业现代化。整个中国的农业发展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在发展。二是企业化。中国农业逐步在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向农业经营的企业化合作化发展。三是农村的城市化。农村人口劳动力逐步要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这样会引起整个农村农业根本性的一些变革。四是市场化。整个社会的资源,以及产品的营销逐步以市场的配置为原则。五是国际化。中国农业的发展不再是封闭型的,而是要面向世界。从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角度考虑中国农业的发展。这五个方面表明了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城乡文化的交融和协调发展成为必然。农村受众需要了解城市文化,城市受众需要了解农村文化,而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要让更多的农民受众走进屏幕,参与节目,成为节目的主人,电视工作者也应加强自身素质,走出演播室,走进农村,了解农民,感受农村的变化,与农民朋友直接交流和对话。

同时,农业电视还应该提供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外来文化特点的娱乐节目。电视剧《刘老根》为什么红遍大江南北?就是因为它既带有浓郁的东北乡土气息,又带有城市文化或外来文化的特点。剧中人物是百姓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生活。一个农民面对外面多变的世界,面对城市化的转移,如何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自己的观念,在创业的道路上如何勇敢地面对一个个困难和挫折?刘老根对待人生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无不带有时代的文化色彩。而这种用形象演绎着的观念,常常会成为受众的示范。我们需要很多李老根、王老根、张小二、赵大哥这样的电视剧。现在我们的百姓需要的节目不是告诉他们怎么想,而是告诉他们想什么、做什么。农村的发展一般总是相对滞后于城市,这就需要媒体提供一些既保持自身民族乡村文化的特点,又有外来文化色彩的节目。

(作者单位:开封电视台)

如何办好县级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 篇4

彭东雁

随着中省级媒体覆盖率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处在广播电视行业最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台由于受到覆盖面和资金、技术、人才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在媒体大战中拥有一席之地?办好自办节目,体现地方特色,已成为其生存发展的重要砝码。

当前,县级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可以概括为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效果不佳。就拿我们宁陕广播电视台来说,目前电视自办节目形式主要以新闻和专题为主,每周三期《宁陕新闻》,每两周一期《关注》栏目,不定期制作一些党建、精神文明之类的专题。在每天6个小时的节目中,自办节目不足30分钟,服务性节目少,而自办教育性、文艺性节目更是微乎其微。由于自办节目数量少、质量差,很难吸引受众。而广播则是杆倒线断,处于瘫痪状态。

综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以为县级广播电视台要办好自办节目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把节目当产品、产业来经营:

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包括县级台里的领导和编辑、记者对县级台自办节目的认识多半停留在政治属性、社会效益上,而忽视了其经济属性。因此,多数县级台是把自办节目当作政治任务、政治责任来完成,很少有人把它当作产品、产业来经营,更没有去讲求它的受众市

场、经营规律、节目成本、综合效应。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县级台节目办不好的根本原因。因此,办好县级台的自办节目,必须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彻底更新,树立一种正确的节目理念。只有把自办节目当作一种产品、一项产业来策划、组织、经营,依照市场规律来运作,才可能使之适应市场,被受众认可,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做到政治性、群众性的统一:

县级台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宣传阵地,自办新闻节目成为电视节目的重中之重,处于主体和龙头地位。如何守好阵地、突出主题,把党的政策及时宣传到群众中去,节目贴近群众是关键。电视新闻要把镜头对准基层和群众,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首先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努力发掘和群众息息相关的新闻点,把时政新闻做得让观众爱看。在作会议报道时,编辑、记者不能图省事,把与群众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都淹没在了会议议程和领导的报告中。在作领导活动报道时,记者还应该多长一只眼,借下乡到基层的机会,去发现“新闻”中的新闻或“新闻”外的新闻,这类新闻往住更有价值。其次,要从百姓的角度去发现、发掘新闻点,用百姓身边事影响和教育观众。县级台的根基在基层,群众中有很多先进典型和事迹,也有少数人所作所为与公共道德、法律相悖,这些鲜活的人和事会让观众觉得可亲可信,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和教育。这样办台,既可搏得领导欢心,群众看了也满意。

三、立足本土,凸显区域特色:

县级台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设施、办台经验等许多方面都难以与省、市大台相比,要想在受限的空间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根据自身各种资源优势凸现个性,创办一两个叫得响的品牌节目。对县级台来说,品牌的形成不仅意味着有名气、有品位,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广播电视人与受众交流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受众的情感与信任,这种信任能够让其永葆青春。然而,县级台也有其独到之处和优势条件,那就是对本地受众的接近和对本土文化的熟知,这点正是中央、省、市大台所不能抢占的优势。县级台就要立足优势,从栏目设置、节目形式、内容安排等方面打“特色牌”,唱出“拿手戏”。宁陕县有线电视台2006年新开办的《关注》栏目就打出了一个漂亮的“特色牌”,节目就做得比较成功。这档节目以“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为切入点,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情愫。栏目记者走遍县城大街小巷,了解身边的鲜闻趣事,关心百姓的酸甜苦辣,只要是宁陕观众身边的、想看的、关心的、感动的,都被纳入栏目的“关注”。节目的主人翁都是身边的普通人,通过与他们轻松和谐的交流,引起观众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关注,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关注》栏目的推出,让宁陕的百姓了解身边发生的一切,也真正体现了宁陕台所具有的其他台不可复制的特色品牌。在全市广播电视创优活动中,荣获栏目二等奖。

四、根据受众需求,做好服务文章:

县级台自办节目要抓住受众,必须突出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让受众在上级台无法满足的需求得到弥补。目前,我国一般县或县级市的农村人口占80%左右,县级台面对的是广阔的农村受众市场,这就决定了县级台要关注农村、农民、农业,真正成为广大农村受众的好朋友,办出本地特色,办出“三农”特色。在信息时代里,农村、农民离不开与之相关的信息,他们需要依靠这些信息更新农业种植、养殖的科技知识,提高生产能力;需要依靠这些信息跟踪国家政策和变动的市场环境,把握市场机遇指导自己有效生产,尽可能地规避各种风险,这些都是县级台可以扩展的空间。在节目内容上,既要搞好新闻宣传,更要加大信息、技术服务节目的份量;既要发挥导向作用,又要为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搭好桥、引好路,送上一把致富的金钥匙。

五、搞好栏目策划,提高节目质量: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县级台则要从本县的角度去考虑、策划栏目内容,突出报道主题,搞活宣传形式,收提高宣传效果。近年来,宁陕台结合县上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先后开办了“先锋谱”、“代表风采”、“委员风采”、“环境治理”等各类栏目20多个。尤其是2006年开办的“辉煌的历程”栏目,既从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城乡建设等大处着眼,又从百姓衣食住行等小处着手,多层次、多角度,对十五以来宁陕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总结性连续报道。栏目播出后,在全县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经济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同时,县级台还可根据自身实际开办诸如“百业能人”、“爱心模范”、“乡村趣闻”之类群众参与性强的栏目,大力弦扬主旋律。

自办节目的质量体现了群体的智慧,是一个广播电视台整体水平的标尺。县级台只有通过独具特色的自办节目,才能形成自身的风格,树立良好的形象,创造出与受众共享的甘醇佳酿来。

字数:2410

地址:711600陕西省宁陕县广播电视台

电话:***

如何清洁电视机 篇5

【1】清洗电视机内部

清洗电视机内部时,先断电源半小时,再打开电视机的后盖,用电吹风将积尘吹净,然后用无水酒精的棉球擦洗电路板,用干布团轻擦内部线路,最后用电吹风吹干。

【2】清洗电视机外壳

清洗电视机外壳时,先将电源插头拔下,切断电源,用柔软的布擦拭。如果外壳油污较重时,可用40℃的热水加上3至5毫升的洗涤剂搅拌后进行擦拭。

【3】清洗电视机屏幕

电视机的荧屏极易招灰,可用专用清洁剂洁视灵和干净柔软的布团擦洗,它能清除荧屏上的手指印、污渍及尘垢,或是用棉球蘸取磁头清洗液擦拭,最后一定要擦干。

如何正确让孩子看电视 篇6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不要让2岁以下婴幼儿看电视,年龄稍大的儿童每天看电视也不要超过2小时。还有专家建议,3岁前的儿童每周看电视最好不要超过2次,每次不超15分钟。做父母的应该与孩子多相处活动,加强与孩子的交流。

1.陪同孩子一同看电视

大多数孩子喜欢看同一个节目,并重复着的观看。父母在与孩子一同观看时,可以对孩子已经熟悉的节目画面暂停下来,语言加上动作跟孩子交谈,并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2.适宜的画面节目

父母为孩子选择画面不应该是特别花哨、转换镜头较慢的节目,并且尽量选择介绍自然、动画教育一类的节目。这些节目既便于宝宝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宝宝的认知。

3.看电视的时长

父母家长规定孩子观看电视机的时长。每天最好让孩子看电视的.时长不要超过30-40分钟,可以把收看时间平均分为上午与下午,要是宝宝超过规定的时间,便扣除下次看的时间。既能够培养宝宝的守信,也能保护宝宝的视力。

4.不要让孩子痴迷于电视

父母规定孩子观看电视的时长之外,也要注意多提供孩子其他的活动。像是与其他孩子玩耍、与父母亲子活动等,也要注意户外活动的开展。孩子从这些活动中强健体魄,学习知识,让他感到看电视不是唯一有趣的活动。

5.电视与书籍结合

很多的节目或者卡通都会配备相应的图书,孩子在看完节目时,对人物或者画面感兴趣,再把图书给孩子阅读,孩子感到熟悉,更有兴趣去阅读。阅读图书也可以让孩子缓解眼部疲劳,慢慢养成阅读的兴致。

如何分析电视节目 篇7

一、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主要现状

电视民生新闻,即关注与报道普通民众身边的人或事,对相关新闻的收集可采用调查与跟踪的方式,对普通民众进行采访,然后制作出具有价值与意义的电视新闻,并且在报道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民生”、“民意”以及“民情”,因此,新闻内容应以百姓生活为主,通过百姓的立场来对各种信息与新闻进行报播,以实现为普通民众排忧解难的目的。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导致新闻记者由原本的宣传者向现在的倾听角色所转变。而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往往只注重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单纯的播报,缺乏相应的分析,也没有使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因而不能体现出民意与民情,与此同时,观众不能参与到其中,完全忽视了民生新闻的主体。以上问题都急需改善与解决。就目前而言,民生新闻主要的不足之处有以下三点:第一,节目内容较冗杂与重复,并且新闻本身具备较强的片面性。第二,民生新闻越来越趋于娱乐方向发展,过于渲染新闻画面,过于煽情,严重缺乏责任心与人文性。第三,民生新闻制作与发布的环节复杂,因而影响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二、提高电视民生新闻影响力与传播力的建议

(一)遵守民生新闻的性质,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就目前而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定程度上撼动了电视民生新闻原本极其强势的主流地位,要想守住原本的地位,以便争取更大的话语权,首要任务便是掌握每个新闻的传播性质,使新闻传播的生动性、及时性得以充分体现。由于大部分民生新闻与我国的相关政策以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选择民生新闻时,应同普通百姓的生活相结合,再进一步整合普通民众与政府的声音,以提高二者之间的互动与政府服务的质量,从而增强政策处理问题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使普通百姓对电视媒体的信任度有所增加。

(二)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创新,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就目前而言,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一定的瓶颈,具体表现为新闻内容冗杂、重复,且娱乐性较强,为了尽快解决这一情况,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对原有的新闻形式进行创新,以本土资源为基础,注重普通民众所关心的人或事,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亲和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百姓的需求,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创新主要包括两点,具体如下:

1.创新新闻的形式。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新闻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通常十分片面,即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新闻时间一过,人们便很难在看到此条新闻,因此,对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进行创新,可以建立相关的网络平台,让人们可在网络上对民生新闻进行搜索。

2.提高新闻思想性。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之下,为了提升民生新闻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势必需要加强对新闻题材的重视,应有针对性的选择意义深刻且影响力较大的新闻题材,不能只对一般民意的新闻进行报道与跟踪,即民生新闻栏目应积极的传播正能量,有效提升新闻的思想与深度,使其符合社会当前的价值与意义。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提高其影响力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进一步改革与深化,这也促进了民生新闻栏目与新媒体的结合力度,比如,许多民生新闻栏目开设了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网等,这也大大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并加强了与百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就整体而言,我国电视的民生新闻栏目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及新媒体中的各种资源,从而使自身影响力与传播力得以提升,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1.融合各种传播形态。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我国民生新闻的传播形态有了较大变化,节目形态更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比如,新闻栏目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速度,很好的解决了电视新闻原本具备的滞后性,使得新闻在发生的同时,便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及时播报,更利用民生新闻的官网使文字与视频的同步得以实现,同时也通过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大大增加了百姓之间的互动。

2.融合各种媒体资源。从采集新闻开始,民生新闻栏目便要经过一系列的工作程序,而在传播、评论以及推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分享思维,进而对新闻进行提升。因此,新闻栏目必须与新媒体进行有效结合,通过整合资源,将在电视中没有播出的信息及时体现在网络中,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全面性与立体性。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对增强我国民生新闻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能使原本内容传统、传播方式单一的民生新闻得到改良,并且促进了民生新闻栏目的创新。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发展与改革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媒体传播也趋向多元化发展,因而也推动了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民生新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进一步提升民生新闻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本文将简要阐述新媒体时代影响下,民生新闻的主要现状,再针对这一现状展开探讨,提出几点提升民生新闻影响力与传播力的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民生新闻,影响力,传播力

参考文献

[1]余敏.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5,07:89.

[2]翁斌.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140+178.

[3]曾欣瑜.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与传播策略[D].云南师范大学,2014.

如何分析电视节目 篇8

【关键词】电视新闻 质量 主编

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完全取决于电视记者前方采访的功力和成败。一旦采访失败,一旦前方记者采访功力不够,后期无论如何都无法挽救、补救。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每一位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功力、采访技巧、题材拿捏水准、对新闻事件的理解程度、甚至包括采访的时机和运气,这些都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如何确保整个节目的新闻制作水准,是电视新闻栏目主编首要任务。失败的新闻节目最大的通病是大而全。但很多记者做出来的报道同质化,缺乏个性和创新。尤其是对新闻事件的报道通篇均衡用力,没有重点。而一篇好的新闻,没有重点就是没有亮点,没有看点,没有角度。这种看上去无暇可击的新闻报道,看起来客观公正,但完全不适合观众的胃口。除非题材绝对重要,否则在收视表现上必然一塌糊涂。比如去年长沙举行亚运安保演习,记者把整个演习过程拍摄得淋漓尽致,亮点纷呈。既表现了消防部队的各种绝活和消防坦克等新式兵器,还有熊熊燃烧、剧烈爆炸的大火现场;随后,特警还表演了超一流的飙车追匪徒的特技,场面紧张刺激。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种视听强烈刺激的节目,竟然没有良好的收视表现。但仔细分析不难得出结论,那就是大而全的全景式报道很难赢得观众。其实,大场面并没有错,但只有大场面就是错。在大场面之下,必须要有细节,必须要有视角的切换,必须给观众提供一个可以准确表述的产品。那么,刚才那篇精彩的演习报道正好缺少了细节,通篇也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记录,而通篇表达的一个主题就是警察很牛!然而,一篇新闻报道,你的刺激能好得过好莱坞的大片吗?警察很牛这样的主题,是观众需要的吗?其实,这些都是失败的新闻节目的表象。而产生这些症状的真正原因,就是记者眼里观众意识的缺失。有经验的主编会要求记者报道一定要“做进去”。就是记者要进入新闻事件的深处,了解新闻事件的本质和关键,了解新闻报道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关注关心关怀新闻人物的命运和感情。去了解新闻事件的矛盾和冲突究竟在哪里,学会站在新闻当中去看新闻,讲故事。但很多缺乏经验的记者做不到,他们以浮光掠影的手法拍摄新闻事件,对新闻事件缺乏思考、缺乏立场、缺乏评判。结果拍出来的新闻必然是大而全,必然是轻飘飘。甚至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空洞无物。新闻栏目主编掌控新闻节目质量,正是要从这里开始,对整个节目从采编播进行全面考量、策划和编排。只有这样,新闻节目才能在观众中赢得口碑和声誉。本人参与创办中国新闻名专栏《今日谈》并担任主编,历任湖南卫视多档新闻栏目主编,以下将从主编或者责编的视角,来分析论证新闻栏目主编把控新闻栏目质量的着力点。

一、新闻栏目主编应对栏目的定位把握准确。

1、重大新闻事件必须有反映。但必须根据自己能掌控的新闻资源有所选择,这是新闻主编必须坚守的一条原则。比方北京奥运会,作为新闻栏目你不可能不反映,但伦敦奥运会,你就可以不重点考虑。因为对于很多省级卫视,一张伦敦奥运会的采访证都没有,完全缺乏大篇幅连续报道的资源。所以只能剑走偏锋,点到为止。

2、热点敏感新闻要视情况拿捏到位,敢于出手。背负命案,沿长江在重庆、长沙、南京多次杀人的周克华,这次又在重庆制造8.10枪杀案。这个事件出来后,由于当时对能不能抓到周克华有顾虑,报道出来或者大篇幅会不会引起群众恐慌,宣管部门一直拿不定主意。但我考虑到这是当下的第一热点,再敏感也要再遵守宣管纪律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我们仅拍出一名前方记者,与后期编辑无缝对接,完成了对事件的报道,结果可想而知,收到了理想的收视效果。当日栏目收视率排到了同时段全国省级卫视第一,全国第七。更重要的是,事实上我们的冒险是对的,全国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吸引人们的眼球,在这种积累了8年的悬念的报道中,靠简单的堆量都可以获得高的收视回报。

3、根据栏目的观众定位策划、寻找热点新闻。热点新闻并不会天天发生,这就需要根据栏目的观众定位、时令特点策划、寻找热点新闻。比方开学季报道在家上学的孩子,暑假报道学童出国旅游热等。

4、寻找国家大事和百姓切身利益的结合点重点报道。首先要避开的是政策解读。除非关系到老百姓的养老、医疗、就业、就学等特别关切的问题并有刚刚冒出来的特别个案,否则最好的政策解读也是失败的电视新闻。不过,全国人民关心的房价不在适合报道的行列。因为目前没有一条新闻能讲清楚这个话题。讲不清就不要去讲,这是新闻主编必须坚持的一个底线。国家政策要是没有好的个案和与百姓利益关切的结合点,电视新闻往往无能为力。电视的长处是关注事件和过程,而不在于纯粹的说理。把电视新闻搞成照本宣科,你不觉得是对电视的亵渎吗?

二、电视新闻报道靠什么吸引观众?

1、画面取胜

如国家地理、Discovery或者惊险刺激的画面,老百姓很少看到的画面。这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拍摄视角的创新,比方《迁徙的鸟》、《海洋》等纪录片。但新闻节目要拍出纪录片的效果是很难的,事件性和知识性必须贯穿其中。比方《高空跳水——你知道非专业跳水的安全高度吗?》这篇报道既有高空跳水惊心动魄的画面,由于高空跳水在我国还是刚起步的运动项目,仅仅有一名专业运动员,所以,世界各国运动员从24米高的高空跳水的画面还是蛮有看点的。但光讲高空跳水肯定是不足以吸引人的,因为和普通老百姓隔的太远了。新闻的贴近性要求记者利用这样的机会告诉观众一个事实:那就是从4.5米以上的高度跳水就有致命危险!这就足以吓住观众。因为一般大河大江上的桥梁从桥面到水面的高度都超出了4.5米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人从桥面跳水救人,却自己如水就死亡的原因!有了这些新的信息的加入,高空跳水这样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才有了画面取胜和服务性相得益彰的效果。从而赢得高的收视表现。

2、故事取胜

新闻报道就是讲故事。不会讲故事的新闻记者不是合格的记者。故事的要件是什么?是矛盾冲突、人物命运、观念冲突、悬念噱头、情感爆发、温情暖人等等,必须把电影的技巧和人物的情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电视画面加以表现。但新闻报道不是拍电影,因此,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必须要有精彩的对话,也就是实况;要有一个矛盾冲突;要有情感和行为的细节表现。当然,更重要的是,你至少要把事情讲清楚。讲清楚看起来是很简单的要求。但对很多记者来说,要做到却很难。他们不是讲不清楚,而是不知道要讲清楚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很多记者在接到选题之后往往屁股坐错了地方,一开始就带着事件当时官方提供的观点来展开,完全失去自己的立场和判断,不能对当事人尤其是对当时官方人士提出质疑。离开质疑,记者毫无价值!同时,记者要有为观众服务的意识。那就是整个采访过程中,要思考观众需要知道什么?观众最关心的是什么?观众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这样做出来的报道,才对观众的口味,而不是官样文章。官样文章看起来正确,其实传播力和到达力都大打折扣,绝对不是明智之选。

3、情感取胜

新闻因人而生动。而人最能打动人的就是情感。同情心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因各种社会原因引发的悲情故事、因自然灾害引发的对美好的东西破坏、因当事人的坚持、努力和不放弃引发的感慨、牺牲自我去无私帮助他人的“英雄”人物,从来都是人类崇尚的伟大情操。如果新闻报道能紧紧抓住这些情感的细腻表现或者情感爆发的动人瞬间,必然能够打动亿万观众,引发心灵深处的满腔共鸣。

不过、情感取胜有时候不是哭就能打动人,没有眼泪的咬牙坚持,远比哭着放弃自我更加让人难以舍弃!这是做情感取胜题材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4、趣味性取胜

如果一个选题既无观众难以见到的悬念重重的人物故事,也没有新鲜的知识性和贴切而不落俗套的服务性,趣味性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诙谐的语言、幽默的表情、可爱或乐天的生活状态,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童趣、幽默、快乐,是这一类题材最好的构件。

5、策划取胜

新闻节目的选题直接决定节目的质量。前面论述了新闻节目必须选择关注度高的热点。关注度就是新闻节目的生命力。一个没有关注度或者关注度已经淡化的新闻选题,其实已经没有报道价值,应该直接毙掉!有了好的关注度,还要注意新闻的事件性、话题性。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必须考虑节目的收视卖点。主编的责任除了导向把关,同样需要从商业角度来控制新闻产品的质量。而一个好卖的新闻产品,必须是符合市场口味,符合观众需要的产品,然后才是我们希望观众购买的产品。从新闻产品的角度考量,新闻节目生产的订单是主编在策划会上必须做出前瞻判断的结果。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或者说对社会热点的准确把握,是新闻节目主编控制节目质量的关键。

选秀节目歌曲著作权如何定义 篇9

一、选秀节目中参赛歌曲的著作权归属及著作权内容

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及相关实施条例,歌曲这类音乐作品的著作权属于歌曲的创作者,并且只有著作权人有权表演、修改、播放或者许可他人表演、修改、播放其创作的歌曲。而选秀节目中的多数参赛歌曲系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非参赛选手原创,故这些非原创选手对歌曲不享有著作权。因此,《我的歌声里》的著作权由其创作者曲婉婷享有当属无疑。

二、选秀选手在选秀节目中或其他场合下表演他人作品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

优秀的文学、艺术及或科学作品自然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欣赏、学习甚至交流,这种传播优秀作品的行为,一方面虽可能不利于著作权人(如若未经许可、未支付报酬),另一方面却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故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作品的传播,限制著作权人的权利。如现行《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九项规定“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可见,在选秀节目中,若选手表演他人已发表的歌曲并未获得报酬,该表演也并未向公众收取费用,则该选手并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属法律上“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情形。这也是为何众多选秀节目的参赛选手高唱着他人的歌曲却没有被告侵权的主要原因。

但是,如果表演者就其表演向公众收取费用,或者表演者因表演获得报酬,其就必须经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否则即构成侵权。须注意的是,“出名”等情况与法律上的“获得报酬”并非同等概念。

就本次曲婉婷函告李代沫事件而言,李代沫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演唱《我的歌声里》若未获报酬,则难称李代沫侵权,因为该表演也并未向公众收费。退一步而言即便该表演构成侵权,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也应当由《中国好声音》节目的组织者而非李代沫个人承担责任。

故,能够支持曲婉婷声称李代沫侵权的原因,并不在于李代沫在选秀节目中表演了她的歌曲,而在于曲婉婷所称的李代沫在其他场合的行为,即其擅自拍摄了《我的歌声里》mv并上传于视频网站,但并未指出词曲作者和原唱者,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况且该mv还涉及商业广告,是否因此受益并不明朗,涉嫌侵权。倘若李代沫录制及上传该首mv并未获得视频网站、广告商等的报酬,虽公布于网络,也至多像当年的“旭日阳刚”在网络上上传视频那样,属于“合理使用”范畴。相反,则可能构成侵权。

三、选秀节目组织者组织选手表演他人作品并通过电视台播放该表演是否侵权

根据上文已提到的现行《著作权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演出的组织者组织选手表演他人作品的,应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否则即构成侵权。

而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可见,表演的组织者与播放表演的电视台对著作权人负有不同的法律义务,最主要的即是,组织者需经过著作权人许可,而电视台播放则不必,其在播放他人已发表作品是否须经许可这个问题上得到了“豁免权”。

但在现实中,一些大型选秀节目的组织者与播放者的身份往往重合。尽管曲婉婷此次的致函对象是《中国好声音》节目组,且《中国好声音》在对外宣传时也以节目组的名义招募选手等,但类似节目组这样的内部团队并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没有对外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其并非法律意义上的表演组织者。所以前述节目的组织者与播放者很可能均是电视台。那么,当电视台既组织选手表演他人作品,又播放该段表演时,就不仅要符合现行《著作权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也要符合现行《著作权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换言之,电视台在作为组织者组织选手表演他人作品时,不仅需要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还需经著作权人许可,否则即构成侵权。

《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宣传总监在获知曲婉婷的律师函告后曾表示,通常而言,电视台使用音乐都会在中国音乐著作版权协会(以下称音著协)登记报备使用情况,且会每年支付一次性使用费。《中国好声音》节目也早在播出前就已备案,并将会一次性支付使用费。就此,有必要提及我国目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途径之一: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第八条,“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因此,若著作权人授权了作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一的音著协行使权利,作品使用者可以向音著协支付使用费,再由音著协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显然,《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的这段话意在表明《中国好声音》节目已就节目中使用的所有歌曲支付了报酬,故电视台及节目组都应依现行《著作权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免责。然而,暂不论《我的歌声里》是否已经属于音著协的会员作品,如上所述,即便电视台能够以播放者的身份免责,其同时作为表演组织者,并不能仅因支付了报酬而免责,仍需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更何况,《我的歌声里》的著作权是否授权给音著协行使,并不可知。就各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在《中国好声音》节目组使用《我的歌声里》时,《我的歌声里》应该尚不属音著协的会员作品,也即音著协尚未获得该歌曲著作权人的授权。果真如此,则不能将向音著协支付使用费的行为视为向著作权人支付了报酬。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立法者已经注意到了上述组织者和播放者通常为一体的现状,为了进一步保护著作权人,目前正在修订中的《著作权法》修改稿第二稿第三十三条规定:“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三)许可他人以无线或有线方式公开播放其现场表演;……被许可人以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可见,我国立法者已着眼于收回赋予电视台的“豁免权”。这也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即便是电视台、广播电台这些一直受到优待的播放者,若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播放其歌曲,也难逃侵权之责。

四、选秀节目组织者应注意的事项

(一)节目形式不得侵犯其他节目的著作权

自主创作优秀的电视节目长期以来是国内节目制作人的弱势,目前国内不少电视节目都存在对国外知名节目的“模仿”甚至“抄袭”。然而根据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一些协议、国际条约,他国作者的著作权同样能够受到我国法律保护。因此,若国内电视节目不思创新,过多模仿甚至完全照搬他国电视节目却又未经相关著作权人同意,难免构成侵权。

值得高兴的是,近两年,国内部分电视台已增强了著作权保护意识。从东方卫视举办的《中国达人秀》开始,到如今浙江卫视举办的《中国好声音》,节目组都选择了从这些节目形式的最初创作者手中购买著作权。而在使用他人著作权的过程中也严格遵循原创作者的创意,以《中国好声音》为例,据称版权方会提供节目组几百页的节目“宝典”,其中将情节设计、灯光、音乐、舞美到地点、流程,甚至一封邀请函的写法都一一详细说明,而《中国好声音》节目组也完全依照版权方的要求操作,甚至在节目的制作、执行、营销等环节中都邀版权方参与,显示对创作者的尊重。

可以说,在尊重电视节目著作权、引进国外优秀节目形式方面,《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开了个好头,值得肯定。

(二)节目使用歌曲等作品应当经著作权人许可

选秀节目通常都会从赞助商处获利,故其使用他人歌曲等歌曲不属于“合理使用”范畴,依法须经著作权人的许可。尽管在多数情况下,国内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会获得授权行使著作权,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所有作品都必然授权给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慎重起见,选秀节目组织者在使用每个他人作品之前均应直接联系作品著作权人或通过相关唱片公司商谈著作权许可事宜。

(三)应当注明参赛作品的作者姓名(包括歌词及歌曲)

使用他人作品时,根据法律规定,应注明作品的著作权人,即便是在“合理使用”的情形下亦是如此,否则同样构成侵犯著作权。

我们留意了一下,《中国好声音》节目在播放时,前几期(包括李代沫演唱的那期)仅注明了歌曲名称及节目中表演者的名称,并未显示歌曲的词曲作者信息。而自从接到了曲婉婷的律师函后,之后几期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已在使用歌曲时注明词曲作者,也算及时停止了侵权行为。

如何分析电视节目 篇10

李玉屏

(山西省大同广播电视台

山西

大同

037300)

摘要:播音主持在电视新闻播音类节目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掌握的播音技巧会给新闻类节目的整体质量及收视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播音主持而言掌握电视新闻播音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探讨播音主持掌握新闻播音技巧的相关策略,以期为提高播音主持播音水平提高参考。

关键词:播音主持;电视新闻;播音技巧

电视新闻播音中,播音主持通过运用一定的播音技巧可有效的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甚至引起观众的共鸣,提高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效果。因此,在新闻节目中如何运用一定的播音技巧,受到播音主持的广泛关注。笔者结合多年新闻主持实践经验,探讨新闻播音过程中应注意的技巧,以供同行们参与,共同推动我国新闻节目的蓬勃发展。

一、合理运用口头化语言

电视新闻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大众化传播媒介,因其具有较强教育功能,因此,极容易被广大观众接受。而播音主持可谓是新闻的“代言人”,其播音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为此,播音主持应善于研究与应用播音技巧,注重播音语言的规范性,除要做到吐字清晰、语音无误外,还应尽可能的防止病句、错字的出现,以一种规范、标准、自然的语言将新闻内容呈现给观众。

人们获取电视新闻节目信息主要通过视觉与听觉实现,尤其通过听播音主声音可营造出区别于其他节目的语境,拉近观众与主持之间的距离,使观众感受到观看节目的亲切感。不过声音往往稍纵即逝,播音主持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语言将更多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应注意运用播音技巧时应考虑是否符合观众听觉习惯,尽量使观众容易理解的语言,例如合理运用口头化语言,适当减少书面化比较强的用语,多使用短句与单句等,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新闻内容,而且还能避免歧义的发生,以达到预期的新闻节目播音效果。

二、调整播音状态至最佳

播音主持的工作状态不可避免的给播音效果产生影响,因此,要想达到预期的播音效果,使播音语言更具感染力和感情,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以积极的精神面貌感染观众。为此,实际工作中播音主持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应认真准备播音稿件,熟悉稿件的主要内容,例如,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给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等。同时,细致的分析稿件,归纳出不同稿件的主旨和层次,以准确把握播音基调。而且做好充分的备稿准备,才能减少播音过程中错误断句、语速氢据不准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播音的信心;其次,播报的新闻除真实可靠外,还应具有新鲜感,并结合播报内容的记忆;最后,播音过程中,播音主持应放松,以自然的状态面带微笑的播报相关新闻内容,给观众留下自然真实良好形象。同时,新闻节目不同于其他节目,有着其自身的严肃性,因此,播音主持化妆时应化淡妆,杜绝浓妆淡抹,只有如此,才能树立良好播音形象,使观众感觉亲切自然,从而耐心的观看新闻节目。

三、准确把据播音语速与节奏

新闻节目中播音主持的播音语速与节奏是影响节目收视率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区别于其他播音主持的重要体现,是播音主持播音风格的体现。据研究发现,当播音主持按照每分钟280字左右的语速播报新闻时,比较容易被观众接受,可获得较好的播音效果。但仅凭播音主持的播报语速判决新闻节目质量并不科学,主要因为播音主持可能会根据新闻类型、新闻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播报含有较大信息量的新闻内容时,主持人应适当提高播报语速,从而尽可能的使观众从中获得更多信息;如果是“讲说式”的新闻内容,播音主持可适当放缓语速,以缓和气氛,使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观看新闻节目。因此,在播音过程中,播音主持应根据新闻内容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加以应对。

与播报语速相关的是播报节奏,不同新闻类型及内容要求的播报节奏存在较大差别,因此,为突出不同新闻类型及内容特点,播音主持应准确把握播报节奏,做到张驰有度,错落有致,避免观众观察节目时产生枯燥感。例如,播报简讯、短消息内容时节奏应适当调快,播报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等内容比较长新闻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播报节奏。播音主持通过控制播报节奏,以突出新闻内容主题,提高新闻感染力。

四、准确控制语气与重音

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会遇到比较多的逻辑性、客观性强,且篇幅不长的新闻稿件,如受其他因素影响哪怕是几句没有播报清楚,观众将很难听清其播报内容。尤其是一些包含长短的稿件,播音主持如不能灵活、准确的处置,很容易造成观众的误解。为防止上述不良状况的发生,播映主持备稿时应注重语气与重音的把握,哪些内容用什么语气,哪些内容需要用重音加以强调均应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应注意表达重音时,并非通过提高音强、增大音量实现,而应通过非重音和重音间的抑扬、轻重、虚实对比加以体现,最终要的是确定重音时应在充分理解、理顺全文的基础上实现。

另外,播音主持如能正确的把握播音语气,可大大提高新闻节目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为此,播音主持应结合自身状况,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驾驭语言的能力。同时,播音过程中为防止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播音语气,播音主持还应加强自身情绪调整锻炼,以从容淡定的心态播报各种新闻稿件,灵活处理遇到的各种播报问题,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为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与收视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电视新闻播音对播音主持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为满足新闻播音要求,播音主持应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播音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与经验丰富的播音主持间的交流,学习并灵活运用各种播音技巧,通过合理的运用口头语言、将播音状态调整到最佳、并准确把据播音的语速、节奏、语气、重音控制等技巧的应用,突出新闻内容的重点,提高自身播音主持水平,促进新闻节目质量提高,为扩大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丽菲.浅论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及其技巧【J】。中国科技信息,2005(08)

【2】王静雯.刍议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个性化风格【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

上一篇:代取出生证明委托书下一篇: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主题学习交流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