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休闲价值分析

2024-07-29

体育运动休闲价值分析(共8篇)

体育运动休闲价值分析 篇1

摘要:伴随着工业社会的来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休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

本文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的知识和方法,从休闲背景出发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价值,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诉说世世代代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智慧和追求的独特身体文化语言,经过几千年的继承与发展,已经发展成为集强身养心、繁荣经济、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浓郁人文精神等多种价值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其本身具有的“休闲”特征,更使其成为满足休闲时代人们需求的休闲体育活动生力军。

体育运动休闲价值分析 篇2

1、女性休闲体育的价值体现

1.1、有助于促进女性的身体健康

少女在校内参加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 可以促进其身体及骨骼的正常发育, 提高和完善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 为终生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同时, 增强其终身体育的意识。青年妇女通过健美操、瑜伽等, 可以缓解疲劳, 增进健康, 同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老。老年妇女通过一些简单小运动量的休闲体育活动, 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增强抵抗力, 抵御各种疾病, 延年益寿。

1.2、有助于促进女性的心理健康

一是促进个性的发展。休闲体育活动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的特点, 能够给女性提供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平台。女性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积极地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 能够结交伙伴, 充分地协调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 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积极向上、勇于挑战及团结合作的品质和态度。

二是缓解心理压力。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 竞争力大, 使得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跟传统女性比, 现代女性不仅要“主内”, 更要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因此, 女性休闲体育活动对缓解现代女性日益加重的心理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最理想的缓解心理压力负荷的方式之一。

1.3、有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适应能力

女性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时, 往往不是一个人独自行动, 而是结伴而行, 或者是参与到一个群体中去。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体验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活动, 还有精神上、情感上的交流。休闲体育, 对提高女性的交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有积极的影响。

1.4、有助于女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长期、有规律地进行适合于自身条件的休闲体育活动, 能帮助女性逐渐增强其体育锻炼意识、端正体育锻炼动机, 并从生活的点点滴滴着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有规律、科学的休闲体育活动, 有助于女性建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2、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的制约因素分析

2.1、主观因素

(1) 休闲体育动机。

一是缺乏体育动机。体育动机缺乏尤其是在年轻女性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很多人认为自己年轻, 身体好, 不需要增强健康;也不需要通过休闲体育来放松和娱乐休闲, 更加不会认识到参加休闲体育带给人们的其它功能。二是体育动机单一。人们对休闲体育的功能认识不全面, 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强身健体上, 特别是中老年女性, 因此其参与的动机也很单一。

(2) 女性性格特征。

我国女性性格特征较传统保守, 当社会不赞许某项运动, 或者是周围的人不赞同女性参与某项运动时, 女性则会表现出“不感兴趣”;部分女性因为敏感、害羞和对自身身体形态的忧虑, 使他们无法鼓足勇气去参加休闲体育运动;再者, 女性常常会因缺乏相关的体育运动技能而害怕出丑, 因此避免从事该项运动。

(3) 性别角色。

我国传统观点认为, 女性应该是安静的、淑女的, 而不应该像男性一样参加高难度、刺激、危险、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社会观念的灌输以及家人朋友的反对, 扭曲了女性休闲体育的价值, 也遏制了女性参加休闲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 女性尤其是已婚妇女, 要以家庭、丈夫、子女为中心, 除了在外工作, 其余的闲暇时间就必须陪伴丈夫、子女, 操持家务劳动。因此, 尽管她们明白休闲体育的价值, 有一定的休闲体育意识, 也只会鼓动或陪伴家人去参与, 而甚少会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参加休闲体育。

(4) 健身知识和技能的缺乏。

李相如、刘转霞在对中国职业女性休闲体育态度与行为特征的调查数据指出, 对于影响其休闲体育态度的因素, 有86.2%的女性都选择了学校体育教育, 多数女性选择的健身项目基本还是跑步。这里调查的职业女性, 尚且是受过高等学府的体育教育, 但多数人只会跑步, 缺乏其它项目的技能。而对于多数乡镇、农村、以及未受过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的女性来讲, 她们的健身知识和运动能力更加缺乏, 更加成为她们参与休闲体育的障碍。可见, 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的高低、女性自身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 直接影响着女性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

(5) 不同生理时期身体条件的限制和相关知识的缺乏。

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认为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应减少活动。因此多数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 会因为身体形态的变化、生理周期的影响、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家人的限制, 使其产生生理或心理惰性, 逐渐改变锻炼习惯, 减少甚至远离休闲体育锻炼。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医学研究证实, 不同时期采用适宜自身的锻炼方法和手段进行休闲体育运动对其身心健康是有利的。

2.2、客观因素

(1) 家庭。

由于受传统观念上的性别歧视, 多数女性被看作是家庭的“多角色”, 她们不仅要承担日常家务劳动、还有教养孩子、侍奉老人。工作与家庭的双重负担, 导致女性压力增大, 余暇时间减少。王俊在研究山东省城市女性休闲体育现状时分析得出, 山东省城市女性休闲活动限制因素中, 缺乏家庭支持的占据第五位, 总计21.6%。在我国多数女性本就缺乏余暇时间的情况下, 同时缺乏了家庭的支持, 时间久了便会慢慢缺乏参与休闲体育的兴趣, 降低了女性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度。

(2) 时间。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显示:85%以上的家庭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日常家务劳动主要是由女性承担。女性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达4.01小时, 比男性多2.7小时。可见, 受我国传统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影响, “男主外, 女主内”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日常家务劳动占用了女性闲暇时间的一大半。同时, 现代女性除了“主内”, 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了“主外”。她们除了要完成繁重的家务劳动以外, 还要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比较而言, 相比传统的全职家庭主妇, 现代女性的闲暇时间更少了。“主内”和“主外”的双重负担, 减少了我国女性的休闲时间, 成为制约女性参与休闲体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3) 职业、受教育程度。

蔡志霞在《陕西城市女性参与休闲体育现状调查》中的数据指出, 不同职业的女性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比例:离、退休人员最高占35.2%; 其次是公务员28.4%; 企业管理人员11.3%; 私营人员9.8%;工人和学生分别是4.8%和5.0%。除了离、退休人员的空闲时间最多以外, 其它职业中, 女性休闲体育的参与度与其所从事职业在社会地位的层次是呈正相关的关系。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人群, 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比例相比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也更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一是职业相对较好的人, 其工作时间较短, 空闲时间多;二是受教育程度较高者, 其对休闲体育的价值认识较深, 参与的积极性则较高;三是经济基础较好, 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 人们有富足的物质基础用于休闲体育的消费。

(4) 经济水平。

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女性休闲体育的参与和选择。对于经济水平很低的女性而言, 她们的生活质量只能达到温饱, 甚至是达不到温饱状态, 那么她们的生活重心必然是为了吃饱穿暖而拼命地工作, 只要有空闲时间都会用来做多份工作, 几乎不会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对于经济水平中等的女性来说, 其物质生活有保障, 有稳定、较高收入的工作, 也有一定的空闲时间, 因此部分女性会参与一些低消费、简单的活动方式, 例如在公园、广场、免费的体育场馆跑步、跳广场舞、练太极拳等。这些活动形式都比较随意, 缺乏锻炼计划、休闲体育活动指导、科学的活动方式等。而经济水平非常高的女性, 她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物质基础来进行休闲体育。她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可以选择在高档体育俱乐部进行、可以请教练进行指导、还有相应的锻炼计划。因此, 她们的活动方式具有选择性、多样性、科学性、持久性等特点。

(5) 体育场地设施。

陈爱霞等人在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城市女性体育休闲限制因素时, 调查结果显示30.6%认为不能满足正常的体育活动需要。这个调查结果表明了我国的体育场地、设施设备仍然不足, 无法满足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需要, 从而限制了女性休闲体育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而大多数女性在参与休闲体育时, 都偏向于选择锻炼方法简单、经济实惠、不需太多资金投入的活动方式, 因此, 她们并不需要高档高消费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6) 组织形式。

女性在生活中喜欢结伴而行。同样, 在参与休闲体育时, 也喜欢与家人或者是朋友一起, 而不太愿意单独行动。因为有家人朋友的陪伴, 她们会积极、热情并且持久地参与休闲体育。另外, 对于一些职业女性而言, 她们休闲体育参与热情高涨时, 若单位对其参加活动不予支持、不予组织, 也会极大地影响女性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无论是来源于家庭、工作还是社会的组织形式, 都制约着女性休闲体育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促进女性参与休闲体育的对策

3.1、针对主观因素 , 要加强女性参与休闲体育的社会观念和个人意识

女性必须加强自我观念的更新和性别角色的转变, 敢于争取自己参与休闲体育的权利, 追求更多的体育价值;参加多种休闲活动项目, 培养休闲体育兴趣, 树立终身体育健身观, 使自己能够在家庭与工作和谐的状态下, 热情的参与休闲体育。

3.2、针对客观因素

相关部门要加大女性休闲体育的宣传力度, 例如宣传女性休闲体育的价值, 适合于女性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 科学、正确的参与休闲体育的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一方面, 改变人们受传统社会观念影响所形成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思想, 使女性休闲体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 帮助女性提高体育运动技能, 提高其参与休闲体育的质量。

此外, 应科学安排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他们可以根据女性生理和心理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合理、科学的安排不同特点的女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体育运动。同时帮助女性学习运动技能、制定运动处方等, 使其合理的、科学的、快乐的健身。

参考文献

[1]王俊.山东省城市女性休闲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 2010, 4.

[2]李相如.中国职业女性休闲体育态度与行为特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0.

[3]蔡志霞.陕西城市女性参与休闲体育现状调查[J].商洛学院学报, 2010, 1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价值的研究 篇3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人类学;休闲价值

伟大的德国思想家席勒早在200多年前就曾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人的本性正被异化,人需要在休闲时间里找回人的本性,休闲体育所给予人们的正是人们所需要的,休闲体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特点

科学的健康身心功能使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休闲体育之中,健康的身心是体育运动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合理有效的体育运动,对于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内容大多数是休闲性的民俗游戏,很少有与古希腊大规模竞技相同和类似的成分。原始的朴素和谐的理想、中和融通的精神决定了中国古代传统体育的竞技性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那种带有强烈刺激性的形式,如太极拳、健身气功等。

这些作为我国民族传统的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因为具有较强的健身价值而备受欢迎,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这些传统项目是他们的首选。可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当今这个休闲社会里有着发挥的空间和余地是有着其存在的一定原因。

二、当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人们对休闲的需求

当今,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异化。

1 营养过剩

“三高”人数的增加、近年来肥胖现象的普遍发生,尤其是青少年肥胖率的增加使人们认识到高营养低消耗的生活方式需要有一种积极的锻炼活动来促进自己的健康。

2 运动不足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身体运动方式在整体上脱离了生产劳动领域,机器化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体力劳动大幅减少,出现了违反生物节律和其他自然规律的异化状况,因此,人们发现在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下,缺乏运动而使身体出现“肌肉饥饿”,使人们不得不在生活的闲暇时间里寻求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来促进健康。

3 生活危险

著名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家卢元镇教授曾说过现代社会有三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都市化,一个是信息化。其中,城市中的高楼现象,常常隐藏着生活的危险,如高楼失火。公路上越来越多的车辆不断加剧了车祸事故的发生,人们生活在一个随时都可能有意外发生的环境当中。

4 高度紧张

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一定的精神紧张。如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當中,对电的依赖程度很高,可是,一旦这个人们生活处处要依靠的电突然之间停了,会给人们的内心造成高度的紧张:人们会因为这个“停”字焦躁不安,甚至极度愤怒,好像是丧失了某种生理功能一样。各种线路、管道、网络把个人与家庭所需要的资源、能源、信息源源不断的送到每个人面前,人们那么依赖城市和它的各种设施,所以当出现问题时人类就无法忍受,便产生了对生活的高度紧张。

三、休闲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休闲价值

在休闲时代开展体育活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价值逐渐彰显出来。其重要特征是个性化的多样选择,满足人们的各种趣味。旧时期的那种自上而下强制性整齐划一的运行机制将步履维艰。休闲个性化选择的基本条件是具备强烈的趣味性,充分满足个体多样选择的身心享受需求,因此要求无论是观赏或是亲身参与的体育活动都具有越来越多的休闲功能。叫=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以礼仪为主,道德先行;以静为主,动静结合;养生为主,修身养性,从而决定了其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民族内向性格,导致了以身心合一、动静结合的导引养生、武技的发展,从而削弱了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H

著名的体育人类学家胡小明先生说:“当西方文明不能解决人类种种困惑和冲突的时候,当西方体育在‘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下,伴随着利益的驱动而严重异化的时候,代表东方文明的悠闲精神将为人类身体文化的发展提供积极导向。”

休闲时代的来临,使休闲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体育文化在无形中成为影响人们休闲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不断衍生的社会文化以及各种文明价值观的推动,使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追求有所提高,体育锻炼成为现代人生活所必需。以武术、养生导引气功、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和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等为主体构成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休闲的行列,被人们所瞩目。

体育运动休闲价值分析 篇4

1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基本概念的辨析 1.1户外运动的定义

2003年,时任国家登山管理中心户外运动部主任的李舒平在“登山户外运动在户外运动中的研究与对策”一文中提出:“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的体育运动项目群。”可见,户外运动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户外体育休闲,一是户外体育竞技探险。

1.2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关系

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结构进一步的认识其关联。由于户外运动具有探险性,我们将这一因素考虑进来作为基本结构要素之一。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体育与休闲的结合成为我们常说的体育休闲,它也还包括户外休闲和休闲旅游。这是以休闲学为主体,从休闲学的角度来探讨体育休闲,这是休闲的细分,是以娱乐身心、体验为主。而户外运动是从体育学的视角进行细分的运动方式,它包括体育探险、户外体育竞技和探险旅游,是以挑战身心极限为主。体育休闲条件舒适,轻松自在,通常被称之为“腐败型”户外运动;体育竞技探险条件艰苦、紧张刺激,身心都会承受极限挑战,又被称之为“自虐型”户外运动。

2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资源优势 2.1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自然资源优势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全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整个四川盆地又可以从西到东又可以分为川西高原地区、成都平原和川东丘陵地区。四川的山地资源丰富,境内河流众多。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冷暖适合,湿度适中。

2.2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人文资源优势

民族风情浓郁。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4个,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第二大藏族聚居地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各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休闲方式和体育竞赛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优势。四川是全国的人口大省之一,庞大的人口基数增加了群众参与户外运动的可能性。人们对户外运动的了解和认识度比较高,加上开发商的大量进入以及俱乐部相应的建立,使得群众参与户外运动的可能变成现实,很多群众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休闲和户外运动。技术力量雄厚。四川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和四川山地救援队有技术娴熟、体能充沛的专业人才;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烹专等院校设置了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专业,开设了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专业课程;所有这些都为推动四川省体育休闲户外运动顺利开展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力量。

3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走向户外,走进自然,并自觉地与运动健身相结合起来,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热潮。四川省就成为了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一片热土。就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市场需求我们在四川省内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获得样板632份,讨论以下的相关问题:

3.1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兴趣

如图2所示,参与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频率每月1次的占总数的12.7%,每月2次的占15.1%,每月3次及以上占17.2%,不固定的占50.9%,1次都没有的占4.1%。从这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调查对象都参与过户外运动,而且多次参与户外运动的比重也非常之高。同时,在本次调查中,大多数调查对象对户外运动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而且都有参与户外运动的愿望。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得出,人们对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浓厚的兴趣,对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3.2对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项目的需求调查

如表1所示,人们参与的户外运动项目主要集中于登山、野营野炊和徒步旅游,之所以这3种户外项目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总结主要原因是这些项目出行简单,对场地、装备都要求不高,难度、危险度都不是很大,比较舒适和休闲,适于大部分人的需求。

3.3户外运动用品市场需求分析 3.3.1户外用品的价格定位

本次调查还对体育休闲与户外用品价格的满意度进行了考查,用以体现本文对户外运动市场的全面了解(见图3)。结果表明,被调查者的大多数人认为户外用品的价格定位偏高,满意度只有7.9%,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之和占总数的46%。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户外运动装备是针对特殊要求而生产制造的,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而要达到这种功能的良好效果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同样户外装备使用的也是高科技材料,所以制造成本就比一般服装、用品高出许多。再者就是相关部门对户外产品的价格定位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很多定价都是虚标的很高,也就是说其中的利益巨大。

3.3.2购买体育休闲与户外用品的人群分类

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数量。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属于文化奢侈需要,消费具有弹性程度较高,比较难于达到饱和度的特点,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产品需求”是消费者的心理变数,“购买力”是消费者的行为变数,按“产品需求”和“购买力”,将四川省购买体育休闲与户外用品的消费者进行分类。(1)低需求、低消费力者。对体育休闲与户外活动缺乏基本认识和经济能力,认同、接受力低。中低收入者是这个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调查中显示有70.1%调查对象的生活费余额在500元以下,他们的生活依然维持在不宽裕的状态,没有多余的能力去进行这个领域的消费。(2)高需求、低消费力者。对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感兴趣,对户外休闲产品认识较专业、品质需求较高,但消费力或对产品的消费价值观较低。这一部分人是目前四川省内以及国内户外运动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他们主要是大城市内的年轻人、学生以及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善于了解和接受前沿的咨询,关注户外运动及其产品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在消费力上属于中低水平。(3)低需求、高消费力者。对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兴趣一般,对户外休闲产品认识不够充分、产品要求不高,但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类人是专属户外品牌商家的目标群体,是实现商业目标的基础,但这个群体也是其他所有非生活必须消费市场要抢夺的目标群体,所以如何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如何培养市场,将会是一个长期投入的工作。(4)高需求、高消费力者。对体育休闲与户外活动非常关注,对其产品要求很高,并且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一群体是户外休闲产品、户外休闲消费概念的核心受众,对相关产品及品牌有较高的忠诚度,他们容易接受商家设定的消费观念及功能宣传,有能力消费高端产品,是商家借以影响其他群体的媒介,但这个群体是4个群体中规模最小。

4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安全救援 4.1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安全状况

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不断快速发展,在活动过程中的伤害事故也频频发生。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开展体育休闲和户外运动有很大隐患。2009年1月29日,四川省简阳市9名大学生趁春节放假之际,相约前往都江堰市赵公山登山,因不熟悉山区冬季自然气候变化,不知山上积雪后地形难以分辨,冒险从赵公山顶穿越泰安镇。在途中因前路中断,大雪覆盖迷路。同年5月,美国爱德嘉峰登山队攀登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海拔6618m的爱德嘉峰,但在原定的下撤期内,3人未按时返回大本营,由于山区没有通信讯号,大本营队员无法与攀登队员取得联络。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失踪。2011年国庆期间,2“驴友”在雪宝顶遭遇雪崩1死1伤,10“驴友”和一名向导、3名背夫穿越四姑娘山失去联系2周。一系列事件为户外运动敲响了警钟,如不重视安全问题将严重影响四川省内的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发展。

4.2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救援的现状

户外运动救援机构应该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领导下,由各地方、各景区具体实施救援的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救援体系。1979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登山协会正式成立(后改名为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负责四川省内山难与户外运动事故的处理。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山地救援工作委员会,是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2009年在四姑娘山国家级风景区又成立了四姑娘山应急分队,在泸州成立的山地救援队救援犬基地,现有救援犬6只。四川省山地救援队的主要职责是,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省体育局的领导下开展救援工作,主要负责四川省境内的山地救援工作及其他各种地质灾害救援防灾减灾培训等各种救援工作。协会成立至今,共处置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失踪及遇难救援20余起,得到了外交部、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四川省人民政府、社会各界及失踪遇难者家属的肯定及表彰。

5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存在的问题 5.1管理关系未理顺权限责任不清楚

政府管理层次过多,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以及很多不该管、管不了的事务性工作,继而削弱了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社会社团管理型由于各自特定的利益关系,在管理中的利益分配、沟通与协同等方面也不易能够协调,甚至会发生争执和相互抵制等问题。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是一项集体育、旅游、教育、科学探险为一体的新生项目群,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单单靠政府来进行管理和监督,是很难得以实现的。

5.2参与者价值观念和安全意识的偏离 一些“驴友”热衷于“穷游”,认为参加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花钱越少就是表现自己水平越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淡漠,必须得装备器材、后勤支撑缺失,拿生命当儿戏,“AA制”结伴出行而无责任主体,进入景区不如实报告行动方案、活动内容和行进路线,由人为失误导致的山难屡在此类人群中发生。

5.3户外俱乐部管理不规范户外专业人员匮乏

在调查中发现,现今市场的户外俱乐部、拓展培训公司参差不齐、良莠难辨,市场门槛过低,准入较为自由随便,缺乏管理监督,有些根本就不具备组织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资质和条件;收费无物价部门审定,从暴利到价格竞争无所不有,形成恶性竞争;领队和教练缺乏系统知识的培训,水平难以提高,缺乏资质的“滥竽充数”也不在少数;市场供需双方尚没有意识到活动性服务的质量构成。

5.4户外用品缺少制定标准,产品品种价位过高

户外体育休闲产品呈现为趋同化,产品品种少、质量差问题普遍存在,缺乏创新和对产品的深度开发。户外休闲产品价位不够大众化,相关部门也没有对价格问题制定标准,致使户外用品价格一直趋高不下,使消费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围绕着登山、野营和漂流穿越等项目,对消费该服务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知识的挖掘还在摸索阶段,从而抑制了该产业的继续发展。

5.5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救援存在的问题

目前,四川省救援的联动机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救援的基础配套设施缺乏,以及救援资金无法到位,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造成了断流等,是当前在救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联动社会上的救援组织、医疗、公交消防部门的资源,设立政府统筹联动管理机制,以畅顺解决应急救助、资金垫付、善后处理等系列复杂问题,整合成一套一体化的救援体系,对四川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救援具有重要意义。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四川有优秀的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四川省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以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为旅游这个支柱产业带来更多的客源和资金不失为一种创新手段。但是,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中有很多项目属于高危险性项目,5.12汶川大地震”后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安全问题就更为重要。政府要加紧制定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政策法规,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安全管理,才能促使四川省的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科学、安全、健康、有序的发展。

6.2建议 6.2.1以防为主

大力开展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安全知识教育通过教育手段增加参与者和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强化登山户外运动组织机构的安全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从而规范登山户外运动管理,减少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登山户外运动的认识,唤起社会公众对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问题的关注。

6.2.2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为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政策法规能够从政策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角度来规范和指导登山户外运动从业人员的行为,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为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实施登山户外运动救援法,从救援主体、责任、义务和救援保险等方面予以规范,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6.2.3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系统

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预警是指围绕登山户外运动安全收集相关信息并采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未来的登山户外运动安全做出判断、发出警告的方法。通过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预警分析,可以探明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利于登山户外运动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也给登山户外运动安全教育培训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预警对政府制定未来登山户外运动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6.2.4研发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安全网络监控系统

相关的科研单位研发了一批与应急平台相关的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如美国的NEMIS国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FEMIS联邦政府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和CAMEO计算机辅助应急执行管理系统等,包括遥感影像的生成和3D-GIS地图,而有大量真实遥感数据的支持,能够产生高真实感的三维地形地貌,还可利用3G多媒体传输音像数据远程移动传输,可以在现场施救、监控和可视化指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救援队伍找出事故发生地提供了便利途径,大大加强了遇险者获救的机会。6.2.5强化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预警系统

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安全预警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系统的行政组织机构应是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系统。应该融合体育局、气象局、公安局、卫生局和信息发布机构等职能体系。整合信息通讯指挥系统,加强应急指挥信息网络建设。在安全信息发布上,要充分利用当前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的普及,提前发布天气预报、疾病灾害、地质情况等的信息,以便户外运动者掌握及时信息,快速调整运行路线和方案,减少因为信息不了解而产生的伤亡事故的发生。

6.2.6建立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救援联动

救援联动机制是为了实施户外救援而建立,涉及到与户外安全各相关层面的组织机构的分工与协作。可以在应急委员会下设置分支机构,并将相关部门的一些机构吸收为常设单位,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分析遇到的灾难险情,随时修订完善各类计划,使之更加切合实际、更能发挥每个部门的作用。事件发生时,动员各方力量,组织应急反应,进行应急指挥。提供应急经费保障,组织反应迅速的安全救援系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社会需要相一致的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专门基金,用于进行预防、处置、补偿、设施恢复等项目。除此之外,还要动员社会各机构、各阶层的力量,如民政部门、保险公司、慈善机构等,定期进行资金募捐,以平时备急需,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救援经费,为政府承担一定的经费开支。组织反应敏捷、行动迅速的安全救援系统,协调各相关层面的组织机构和包括登山户外运动救援的分工、协作的工作体系。

6.2.7推出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保险制度

体育运动休闲价值分析 篇5

本专科课程考查专用封面

题 目: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影响分析所修课程名称:体育概论

所修课程时间:2015 年9 月至 2015 年 12 月 考查方式:学期课程论文 考查日期:2015年12月 考查成绩: 考查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影响分析

体育学院2015级

学号:2015140205 姓名:陈源森

摘要:伴随计算机、手机、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网络依赖程度的增加,除以往的电脑上网,又发展到了平板电脑、手机上网。上网方式越来越便捷,可以预见的是,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只增不减。过长的上网时间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在现实观察、分析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危害以及“体育运动”对“网络”的作用和三类不同人的调查,认为体育运动能够有效的减轻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但从根本来说是改善了大学生心理状态从而得到改善。

关键词:体育运动;大学生;网络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地球村从以前的书本概念到了现实概念,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往看到的日本宅一族、手机一族,到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宅男、宅男、低头一族”。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在享受网络便捷的同时也在一点点的危害着人们。

课堂被以往单纯的睡觉代替为手机和睡觉,一些枯涩难懂的课程被同学们代替为“绚丽多彩”的网络“学习”。随处进入一课堂都会有人时不时的盯着裤裆看甚至是挂着神秘的笑容,不用怀疑那他一定是在玩儿手机。哪怕是走在路上、食堂排队的队伍中仍然可以看到不少人拿着手机傻笑、发呆,在网络中扮演着其他的角色。更别说在交通工具上,公交、地铁无数的年轻人为了打发空闲的“鸡肋”时间,刷一刷微博、看一眼朋友圈。

那么对网络的依赖认识到了什么程度呢?中国内地是一个相当重视教育的地方,就文化传统来说高考被命为“决定你一生的考试”。在2015年四川高考的英语作文中就出现了关于网络依赖中手机的部分,一位女士过马路的时候低头玩手机结果遭遇车祸身亡。就一向以国家大事作为考试风向标的高考,也关注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还有更多的新闻可以佐证:开车玩手机出事故,过马路看手机被碾压,甚至于在今年上半年四川绵阳市一位女士夜晚因为玩手机掉到了河里。这些让人看了啼笑不得事却给人家敲响了警钟,《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也明确规定,驾驶员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由上可见,网络依赖症已经切实的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且值得我们去反思。

从几个方面理解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的原因:

1.现实生活不如意。在网络中追求存在感、成功感,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上主要是: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不满意,难以进行社交从而依赖网络。客观上主要是:对自己的家境、身处的环境不满意,从而躲避现实依赖网络。

2.依托网络进行社交。互联网是一个便捷的信息通道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进行社交。今年兴起的微博、微信、陌陌等通讯工具以及不断完善的QQ、facebook等也为大学生进行网络社交提供了方便。甚至还出现了贴吧红人、空间红人、微博大V等,极大的满足了大学生希望出名的想法满足了一部分人的虚荣心。

1.通过网络进行课程学习。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以及各种学习类手机APP的增加、各种网络公开课网站的建设,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使用网络学习各种专业的知识、各种他感兴趣的知识,使他自身进行有益的拓展提升。

2.寻求生活方便。追求网络快捷生活。随着国家对互联网+的推进,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能够和网络相互联系,诸如使用网络充值饭卡、淘宝、唯品会、京东等等网络平台为生活提供便利足不出户或者购买一些身边不具备的用品。

3.将网络看做生活的一部分,这部分人正常的看待网络和现实的关系。能够合理和较好的处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但是这部分人毕竟占少数。

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大学生从过去的通宵达旦的泡网吧、住网吧,转为了随时随地的进行电脑上网和手机上网的转换。这无疑对大学生加深上网依赖程度提供了“便捷”,也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是身心健康加深了伤害。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程度:

Ⅰ.这是严重的心理疾病,没有理由、毫无节制的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的进行聊天通讯、浏览信息,以致于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并伴随着各种行为异常、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它的典型性临床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动、自我评价低下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酗酒和依赖药物。

Ⅱ.这是一种极度的网络爱好者,热爱网络生活带给他们的满足感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以致于忽略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络游戏和网络通讯、网络娱乐当中,是活在网络和自我双重世界当中的人。它表现在除了上课之外,极少的参加社团以及各种学院、学校的组织活动。有的人甚至大学四年过去了,连班上同学都不认识甚至是辅导员都未曾见过几面。

Ⅲ.这是将网络和现实生活完美调和的一种状态,能够恰当的处理网络和现实两个世界的关系并使它保持一种类似太极的平衡。网络和现实恰似左手和右手,二者都不可舍弃。熟练的运用网络来填补现实的不足,反过来又利用现实来让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变得真实起来,像是生活中的O2O(即Online To Offline)。它表现在有节制的运用网络进行,购物、娱乐、学习,甚至是从事微商一类的商业经营来获得经济来源。

Ⅳ.这是将现实生活视为主旋律,并将大量时间花费在现实生活中,仅仅利用网络对现实生活进行补充和延伸。现实生活像是一个人,而网络则作为了他的利剑。表现在其本身就是从事或学习网络、计算机相关行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办公为主要手段。

网络依赖可能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一、身体伤害: 1.眼睛,不少同学在高中甚至是初中时期就已经早早的挂上了象征着文化人的“眼镜”了,但是长时间的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或加剧眼睛的近视程度。甚至有可能患上其他眼科疾病,比如:角膜病、虹膜炎、结膜炎、沙眼等疾病,严重的用眼过度甚至可能视网膜肿胀而引发失明。而当前并没有根治眼睛近视的彻底手段,虽然激光治疗能够通过改变眼角膜厚度来达到治疗近视的手段,但是仅仅面世八年便在中国广泛运用其后几十年是否会出现后遗症更需要观察,本身作为一种外科手术也是有着极大的风险。

2.颈椎,很多同学为了考上大学。在高中的时候埋头苦读经常会感觉脖子僵硬,其实已经是颈椎病的前兆。通过询问医院外科的医生可以得知,颈椎病正在年轻化,而且20~30岁这个年龄阶段上升最为迅速。作为白领和老师的传统职业病以及老年人的象征,这一疾病也迅速的占领了青少年这一个阶段。在更加放开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当中,很多同学旁若无人的在课堂上低头玩儿手机,回到寝室里也继续面对电脑。长时间的低头会改变颈椎的生理曲线,最直接和明显的就是出现颈椎突出,椎体边缘骨刺形成和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化。到了后期严重的时候更会出现很多并发的疾病,比如脑部供血不足,神经压迫,甚至于出现瘫痪。目前对于颈椎物理型变形没有彻底的治疗方法,换句话说它的变形是不可逆的。不能通过治疗恢复到最初正常的生理曲线。目前可选择的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镇静剂、维生素等对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采用运动疗法可以消除症状的进一步恶化,但症状急发期应该局部休息特别是忌颈椎后仰;牵引治疗是过去的传统治疗方法,但近年来发现许多患者在使用该疗法特别是长时间使用后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拉直的颈椎,弱化了本身的生理曲线。其余还有手法按摩、理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但都无法改变颈椎退化的结果。

3.腰椎,腰椎和颈椎一同属于椎骨。椎骨构成人体的中轴,一般来说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腰椎出现问题的几率更大于颈椎。因为我们长时间的“坐”以及一些不良的坐姿,比如盘腿、跷二郎腿、抱腿等。更加容易导致腰椎的变形,可以分为常见的腰椎侧弯和腰椎间盘突出。用腰过度后我们经常以为是腰痛,实际上通过按摩腰部肌肉也可以缓解疼痛。但实际上在腰肌劳损之后更加隐藏的就是腰椎退化性变形:腰椎侧弯和腰椎间盘突出。人体长期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使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有规律,骨小梁增粗;同时还可以使骨的血液循环加强,改善了骨的营养,加强了骨的新陈代谢,骨中的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也随之增加。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使骨的形态结构、骨量发生良好的变化;同时,也使骨变得更加的粗壮坚固,在抗压、抗弯曲和抗扭转方面得到改善。对于这种变化的症状除了有腰痛之外由于影响到中枢神经,经常会出现久坐后腿部麻痹严重的还会影响走路、跑步等协调性活动。

二、.心理影响,由于网络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人的孤独感逐渐强烈。于是更加渴望网络中的关注,如果有人送来讯息或发来邮件都会十分感激。这种孤独感更加驱使着依赖网络,尽管身边坐满了人也会痴痴的喊着“寂寞”与“空虚”。自我迷失感加剧在网络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到处充满了信息。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角色,更难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所以,他们可以表现得和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一个现实生活中内向、不善言辞的人也许在网络上非常幽默风趣;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网上也许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侠客;有些在现实生活中交谈很少的人却会在网络上大开玩笑、“把酒言欢”。网络充分的展示了人们性格中的另一个隐藏面。但是如果在网络上生活过久,会逐渐迷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角色。他们的个性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变得内向、孤僻、软弱、自卑、消沉、懦弱,也可以引起青少年的品行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的前驱阶段。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我人格的力量发育不良或者消弱。

如何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来改善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的程度:

一、最为传统的方式是强制要求减少网络接触,来改善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这样的手段粗暴简单所以最为常见,但是就如不科学的减肥方式一样。这种方式也最容易反弹,在强制之后学生又会回到曾经的生活轨道上,并没有达到根本效果。

二、最为科学的方式是通过体育运动改善大学生心理状态,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这样的工作十分辛苦必须一对一的给出治疗方案。从心理的角度引导他们改变对待网络和现实的态度,以下我们选择了音乐学院的:蒋帅、代声泉,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嘉雯、陈薪亦,体育学院的:庄海飞、宋建超。这几位同学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音乐学院学校安排的课程比较少他们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可以在寝室中上网;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同学因为专业特殊性需要长时间的接触电脑;体育学院的同学有大量的专业课需要在室外或训练场馆进行。我们将每个学院的同学分为A(蒋帅、嘉雯、庄海飞)和B组(代声泉、陈薪亦、宋建超),分别采用强制减少网络接触和体育运动。

A组强制减少接触,是让他们尽可能的将手机关闭网络数据,采用比较原始的短信和电话进行通讯。

B组进行体育运动,是让他们通过参加集体运动来获得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感成就感,以此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该实验活动一共进行了一个星期。A组同学刚开始时十分不习惯,有坐立不安的情况出现,也有同学经常下意识的掏出手机甚至出现恍惚中听到手机铃声响起的幻听状况。随着时间的推进抵触情绪也在满满减少,但是当七天过去后大家都以为可以离开手机离开网络的时候,打开数据连接大多数人又回到了从前。当了解效果较好的同学之后发现,在减少网络接触之后产生了大量的以往被网络所占用的空闲时间,他们用来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反思。进而使自己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B组同学是采用的大量集体体育运动的方式进行改善,第一天做了一个小游戏,让大家相互有一个认识。一开始兴趣并不高,但是由于男女搭配的原因大家兴致很快就被点燃了。随后的几天组织了一些低难度容易上手的体育活动,随着B组同学熟悉程度的加深,B组同学的参与度也随着提升。由一开始的不积极甚至是抵触到后面的主动参加活动,主动策划活动。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在异性的鼓励下,存在感也不断的上升。在活动下的日常生活中欢声笑语也多了起来,也渐渐的开始和他人打交道。最后B组的同学还成为了朋友,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意外的结果。

通过后期观察,在心理上发生改变的同学结束活动后也能良好的控制自身对网络和现实生活的区分。根本上来讲网络依赖症是一种现代化的心理疾病,只不过我们在传统的药物治疗、强制治疗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利用体育运动来对此进行治疗。体育运动作为贯穿人类几百万年进化历史不可以替代的重要部分,在现在来说对于人类依旧有着重要的意义。

体育运动休闲价值分析 篇6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初中篮球教学逐渐被重视起来。不同的学校在篮球教学上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的篮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锻炼意识。本文探究了趣味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了体育课堂教学的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得到应用。不少中学甚至是小学在体育课堂上都已经开展了篮球教学。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都是初次接触?@球,因此,教师在篮球教学方面要采取更有趣味的教学方式和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以便让学生认识篮球并进一步热爱篮球,提高学生的篮球学习质量。

一、采用趣味运球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运球是学习篮球最初开始的一项锻炼,它是所有篮球项目的基础,只有学好运球,其他的篮球练习才能顺利进行。首先,教师应该先给学生传授有关运球的基本技能,第一步教导学生如何使自己的手正确接触篮球,让学生正确地练习拍球的技巧,对如何掌握篮球与地面的距离、打球时篮球应该控制在自己身体的哪个方向等进行示范教学。由于运球技术有不可复制的特性,熟练地掌握运球技巧是学生进行大量

第 1 页 练习后才会得到的,因此有教师在对学生的运球教学上只注重学生的训练时间,而非练习技巧和教学方法。其实在运球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趣味运动元素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使学生喜爱运球,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球技巧。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运球时应用多种小型教学指标,使学生在运球时不会感到枯燥。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运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地上放一片树叶,要求学生的球必须要落在树叶上,直到最后把树叶打碎。这样能使学生在练球时尽量转移注意力,也使得学生更稳固地练习把球落在同一位置。另外,运球的时候学生时常会感到胳膊酸,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换手练球,这能有效提高学生运球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练球速度。

二、经常转换训练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除了对学生进行运球教学以外,教师要合理分配各项篮球动作的训练时间。教师在让学生练习运球之后要逐渐加强运球方式的难度,使学生不会长时间练一种运球动作。比如,可以让学生先练习走着运球,然后再让学生练习跑着运球,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不用眼睛去看,而是只靠手掌去感觉进行运球,培养其对篮球的感觉和掌握运球的技巧。学习篮球需要学生坚持锻炼,并常常进行运动,但同样也需要学生自我感受篮球,所谓的“有球感”大概就是指对篮球有一

第 2 页 定的感觉,能够根据自己的感觉很好地把握篮球动作。不过,相对的球感也是可以训练的,在对学生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球感,或者是更有感觉地感受篮球的方向,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训练篮球感觉的运动,这样就能使学生对篮球的学习更有效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篮球教导要有方向、有规律地进行,并且要清楚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习,或者是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其互相监督学习,这样就免去了教师顾不了全部学生训练的问题。只有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导上有明确的指标,学生才能够高效地学习体育课堂上的篮球教学内容。

三、适当娱乐,劳逸结合

想要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学习,就必须要让学生劳逸结合,和谐融洽的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放松学生的思维并提高其学习效率。但另一方面,课堂上的娱乐并不是指让学生完全放松去玩耍,而是要适当结合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并使学生得到短暂放松。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篮球的友谊赛等,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比赛中的热情,这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投篮,或者在学生之间组建一个小比

第 3 页 赛,让学生依次投球,加强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同时,这也是一种活跃学生学习氛围的有效办法。在课堂教学方面,这样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积极应用课堂趣味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身体上的锻炼和心理上的愉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体育课堂的篮球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许多有趣的教学方法,结合篮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主要以体育课堂中的趣味教学为讨论点,提出了篮球教学有效进行的策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趣味教学法,合理分配训练项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休闲体育的现代价值研究 篇7

1 休闲体育的内涵

卢元镇教授早在1983 年就提出“闲暇活动”的概念,他认为自愿的以轻松的心情参与各种体育娱乐活动,但是不受体育规则的限制,也不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仅仅为了在体育娱乐活动中放松身心,以娱乐的方式来度过自己的闲暇时间。之后江仪在1995 年发表论文,提出了“休闲体育”的定义,他称:体育的发展从竞技走向休闲是大势所趋,他认为所谓的“休闲体育”就是生活富足的人们在闲暇时间内所参与的“大众体育活动”。

可见,休闲体育从体育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之后,很多学者对“休闲体育”这一观点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他们认为在确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内休闲体育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语境描述,主要有身体活动论、情感体验论、健康目的论、广义论和狭义论等观点。

2 体育休闲和休闲体育的异同

2.1 逻辑的不同

“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从字面上看仅仅是语序的不同,但从逻辑学上来看,“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的概念范围是完全不同的。休闲的内涵要比体育的内涵要丰富的多,所以“体育休闲”自然要比“休闲体育”的概念范围要大得多。

体育休闲是将体育作为休闲的一种活动方式,而休闲的方式有很多种,体育休闲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并且休闲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它并不算一种新鲜事物,只不过它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还未被人们广泛重视。与此不同的是“体育休闲”是将休闲作为体育活动的目的来进行的一种运动方式,它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是在体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它是一种新的领域。从体育和休闲的逻辑关系来看,“休闲体育”强调的是休闲时间里的体育内容,它的重点是从休闲文化的视角研究体育。而“体育休闲”强调的是休闲时间里做的是什么,它的重点是从体育文化的视角里研究休闲。简单来说,体育休闲的研究主体是“休闲”,而休闲体育的研究主体是“体育”。

2 . 2 内涵的重叠部分

体育最早是从人类的生产劳动、宗教祭祀、军事训练、游戏教育等基本活动中发展出来的它最开始的时候就只是一种休闲方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体育要想真正成为一项独特的社会活动就必须从原始的功利性彻底的脱离出来。西方社会的体育是从休闲革新中发展出来的,体育刚开始就属于休闲的一种方式,并没有休闲体育和非休闲体育的区别,这样来看,休闲和体育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

3 休闲体育的现代价值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休闲体育逐渐成为表现个性、丰富自我、缓解生活压力的一种方式,它的现实意义十分丰富,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 1 体育休闲的一般意义

休闲体育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解除了人们体力上的疲劳,对人身体上的劳累和身体机能的消减起到了极大的缓解和恢复,使得人的精神和生理保持平衡;还有一点,休闲体育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使得人获得精神的慰藉,弥补和恢复工业生产程序的统一化带来的个性结构的消耗和破坏。体育休闲的一般意义在于它是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活动,它是人的生活的另一个状态。甚至可以说,它属于人的生命意义的精髓,是人活着的精神追求部分,它是使人的精神状态完全集中并且沉浸在生产活动中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它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休闲体育逐渐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作为精神文化形态中的一种特别的存在逐渐渗透融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他甚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休闲体育使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不断调整和升华。

3 . 2 休闲体育的哲学意义

休闲体育的意义从哲学角度来看在于它实现了人的自我价值和心灵的永恒。休闲体育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完善的社会系统所必须具备的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考空间。休闲体育通过人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并由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历程和梦想追求确立起的生活方式、文化样式和价值取向所决定其内涵,它本身的意义不在于给人们提供物质或是精神的财富,而是为人类的生活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环境,是人的精神有所寄托和追求。它特有的文化内涵赋予了人的行为具体的意义,使得它在经济、文化、政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具有其特别的现实意义。

3 . 3 休闲体育的经济意义

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休闲体育之所以那么重要,正式因为休闲体育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根据体育的周期来制定经济政策,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消费以及市场的发展都有较大的作用。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休闲体育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休闲体育的发展影响着产业格局的发展变化,从事休闲体育的工作人员在所有就业人数中占很大一部分,所以休闲体育行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解决就业问题。与此同时,休闲体育还影响着服务的质量,服务质量的提高又会影响人们参加休闲体育的欲望,人们消费欲望的增长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样一来, 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3 . 4 休闲体育的社会意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休闲体育,休闲体育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社会建构的新模式,并且它还属于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新的表现,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场所。休闲体育的发展对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休闲体育对于缓解家庭矛盾、调节人的心情以及解决工作压力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意义,因此,休闲体育的发展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3 . 5 休闲体育的文化意义

休闲体育一种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文化形态,它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并且休闲体育逐渐建构了一种新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休闲体育的实用价值并不高,但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人们在休闲体育的活动中实现了精神的自由,在休闲体育中人们实现了审美、创造以及道德的意义。休闲体育是不具备任何功利性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实现人生价值等具有特别的意义。个人价值的实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休闲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校正、平衡以及丰富的文化精神力量。休闲文化是由情感、理智、意志、生理、价值等构成的,它是生活价值观、语言、思维方式、角色定位、艺术以及组织等在某种程度上的结合。

4 结语

体育运动休闲价值分析 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如何有益于身心健康地度过大量的余暇时间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产生“全球化”一词以来,全球化问题受到各个领域的学者、专家,甚至是普通大众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文化也逐渐出现全球化,中西方文化的大幅度融合,我国在吸收西方文化精髓的同时,逐渐发展起了休闲体育,本文就休闲体育的文化价值做一论述,以期达到与西方乃至世界文化的整合,促进休闲体育的发展。

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1.文化全球化的内涵

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各种文化形式在“互融”与“相异”二维张力的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互动,从而趋于同步的、共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各民族文化在相互沟通、互补和交流的同时,正在冲破地域限制和民族模式而走向世界文化整体:一方面是各个民族文化超越自身向世界文化趋近,从而不断获得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是世界文化越来越仰仗各民族文化资源的支持,从而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个性文化与共享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

2.休闲体育文化价值的内涵

休闲体育的文化价值是指休闲体育活动本身的技术规格、形式、以及休闲体育设备的品种、款式、装饰、商标等诸方面所承载和传递的反映人们精神文化观念和心理等信息属性的大小。

休闲体育文化价值的特征

1.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具有时代性

任何一项休闲体育都是在一定历史时代产生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与该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精神文化要求密切相关。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并与它特有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相适应,在此基础上对体育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这既反映了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休闲体育文化价值观念的区别。

2.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具有民族性

文化的多元性构成世界文化的整体性。休闲体育文化也是构成世界文化的细胞,但任何休闲体育项目都属于一定的民族,都是依据一定民族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地理环境、审美情趣以及宗教信仰和文化价值观念等条件下产生的。虽然经济全球化致使休闲体育国际化,但所有休闲体育项目从产生及其发展过程所表现的民族性痕迹是无法抹掉的,纵观中外休闲体育项目,没有一项休闲体育活动不具有民族性特征。

3.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具有广泛性

休闲体育文化价值的广泛性主要是指体育休闲活动的国际性,即许多休闲体育项目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不同肤色、民族、语言和地域的人们所接受。休闲体育虽然是依据一定的民族文化观念,和一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但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各国的交往逐渐频繁起来,休闲体育乃至整个体育文化都逐渐的融合。不仅国外的休闲体育项目被我们所接受,我国的一些传统休闲体育项目也走向了国外。

4.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具有地域性

任何休闲体育都有他的民族性,而民族性又与地域性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地域有其特有的民族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休闲体育文化价值的地域性特征,例如登山运动、冲浪运动、滑雪、滑冰等运动项目。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休闲体育体现的文化价值

1.休闲体育意识体现的文化价值

休闲体育意识是休闲体育文化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种意识极大的左右着人们是否参与体育活动。人们之所以要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就是要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这种意识促进了休闲体育活动的发展。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文明病”的出现驱使人们不得不进行体育活动,但强度大的体育活动无法适应与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身心需求,因此休闲体育成为了人们体育活动的首选。这种意识的形成不仅是个体意识,它还体现了整个人类社会体育思想的进步,也标志着人类文明和社会文化的进步,而且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中国成立前,休闲是被批判的,到了改革開放后,多元的生活方式使休闲体育成为人们提高自身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文化意识的转变促进了休闲体育的发展。

2.休闲体育设备体现的审美文化价值

休闲体育的文化价值也体现在体育设备上,体育设备是实现休闲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传递休闲体育文化的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体育广泛发展起来,进而对休闲体育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对体育设备实用价值的追求,对其审美文化价值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作为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体育设备,其外观、造型等充分的体现了休闲体育的文化价值。

3.休闲体育技术手段体现的艺术文化价值

体育技术手段是休闲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使参与者在身心上获得愉悦,并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休闲体育的娱乐性、参与性较强,可以使活动者在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时完全感受到快乐。同时,休闲体育的技术手段也蕴涵着许多艺术文化价值,在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时,动作的协调连贯无不给参与者带来艺术文化的体验,也使观赏者感受到了文化的气息。以体育舞蹈来说,在音乐的伴奏下,这种文化价值的存在使大众人群对其深深着迷,体现了休闲体育的艺术文化价值。而那些不需要音乐的项目,通过参与者对该项目技术、规则的领悟以及在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时神态的演绎,都进一步体现了休闲体育的文化价值。

4.休闲体育思想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仁爱、友善、诚实、公正等传统体育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使得中国传统体育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它偏重人体的保健、康寿,以养生为主要目标。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更注重人的内在气质、品格和精神的培养,强调身体与精神的统一,看重通过有形的身体活动来促进无形精神的升华,使身心得到统一的发展。而休闲体育正好符合这种文化的特点,它强调身心的愉悦,重在大众人群的参与性和娱乐性,目的是让参与者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不论是体育设备还是体育手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

5.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体现了休闲体育中的多元文化价值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是多方面的,包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稳重”、“含蓄”、“涵养”,处处体现一个“静”的特点。所以,从文化价值角度看现代休闲体育这一现象,正是一静一动两种不同的特点。在中国,人们选择休闲方式时主要是一些体现“静”的活动方式,如太极拳、下棋、打牌等,这些都符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蕴涵的思想。而西方根据自己的文化特色,所选择的休闲方式都是一些比较剧烈的休闲体育活动,同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西方人的传统观念里,喜欢挑战自然、战胜自然,经常从事一些如登山、滑板等运动,他们在这种运动中寻求刺激,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

随着文化全球化,体育文化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融合。这种现象说明休闲体育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使全球人民开始互相吸取对方的文化精髓,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体现出了休闲体育中的多元文化价值。

文化全球化是历史的潮流,是世界的趋势。休闲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基础,发展休闲体育关系到我国全民族体质的增强,同时可以促进全民健身体系朝着更加全面、深入的方向发展。休闲体育其中所蕴涵的健康、文化等价值也同社会的需求紧紧的结合起来。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休闲体育所蕴涵的文化价值,认真审视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对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使休闲体育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上一篇:图书网络运营计划书下一篇:幼儿园社会教案穿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