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名师文言文课堂教学例析

2024-09-13

寻路:名师文言文课堂教学例析(通用3篇)

寻路:名师文言文课堂教学例析 篇1

寻路:名师文言文课堂教学例析

一、新课标下文言文教材的编排

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对文言文阅读教学提出了简要而明确的要求:“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优秀诗文80篇。”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教材文言课文在数量、编排、题材上作了的改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文言课文数量增多,每学期课内阅读教学由义务教材每册3至5课(五、六册共14课稍多一点)增加到5一10篇,课外要求诵读的10首(篇)古诗词集中编排在书后,其中多数篇目在以前属于讲读课文。

2.义务教材七年级上、下册的文言文与现代文混合组成单元以分散难点,八、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集中组成八个单元(每册两个单元),以强化训练。新教材每册集中两个单元编排古诗,由分散趋于集中。

3.难度加大,原八、九年级的课文已提前到七、八年级学习,而且新增加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古诗文,这无疑给刚进初中的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困难。

从选文来看,所选文章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文学性,思想性都很高。

仅从以上这些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结合考试命题情况来看,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了。也正因为重要,很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则显得手足无措了,文言文教学到底该落到哪里,是“文”还是“言”?

二、当前文言文教学倾向 1.文言文教学成了古汉语教学

在当前文言文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只见文言不见文。文言文教学俨然就是古汉语教学。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老师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学生一字一字的记,一点一点的背。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记好了再听写,听写完成了,教学也就结束了。

2.把文言文教学当成了纯粹的鉴赏课

因为文言文选文多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艺术性、思想性都是一些现代文难以比及的有的老师仿佛就发现了新大陆,再加上流行的教改之风,在教学中就紧紧围绕鉴赏进行,分析写作手法,分析艺术特色,以至于忘了文前面的文言两字。也有的老师没忘“文言”两字,怎么办,方法很简单,让学生对照资料翻译读两遍就行啦,以为这样学生眼前就是现代文了,就不用讲文言知识了。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文言文到底该怎样教,我想还是先看看当今一些名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吧。

三、名师文言文课堂教学展示 1.肖家芸,课例《狼》

环节一:由图片导入

环节二:读。形式一为个体放声自读,读到基本能背下来,先进行方法指导。形式二为小组竞读,读得整齐,读的响,读的有滋味,在点评中结合文言知识讲解,如“犬坐于前”的停顿,以此为触发点对其他知识进行讲解,如:、“一狼径去”的“径”。

环节三:译。形式一为个体自译,师生点评,补充,结合文言知识讲解。形式二,小组竞译,进一步点评,补充。

环节四:演。分四个角色,一个屠夫,两匹狼,一个故事叙述者。环节五:评,师生共同进行,深入到文章的讽刺性。

2.蔡明,课例《山水小品两则》——《晚游六桥待月记》与《湖心亭看雪》

第一则

教学环节一:字词猜读

(1)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2)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参考解答。然后全文翻译,在学生翻译的基础上,教师强调 环节二:适度拓展。关于“苏堤春晓”。第二则

环节一:字词疏通和大意翻译均由学生亲自解决,教师适当补充。环节二:比较阅读:

(1)两则山水小品中,你最喜欢哪些词语和句子?试着说说你的

理由。(教师作出提示,如写景、叙事、抒情)学生回答,并解读。

(2)还有没有让你们喜欢的句子?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时拓展作者写作背景。落在“痴”的分析及作者的意趣上。

(3)再抛问题“两人何以要爱山水呢?” 分析山水与文人关系 环节三:品读,结束全文 3.欧阳代娜《岳阳楼记》 预习提纲

(1)查阅工具书弄懂文中生字词的读音,朗读全文。(2)数度并口译文章的一、二自然段。(3)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文章标题是岳阳楼记,这是什么体裁?文章是以记叙为主还是以抒情议论为主?

第二,文章有一句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线索句,你能找出来吗? „„

教学环节一:介绍学习目的

(1)学习作者在文章中抒发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的理想抱负。

(2)借景抒情、发表议论的写法和对偶修辞方法的运用。

(3)培养自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则”“然而”“乃”的用法。环节

二、介绍自学文言文的方法和检查预习效果

主要是字音及作者、写作背景、对学生翻译的检测并加以点评与指导,并重点挖掘作者伟大的人格精神

环节三:总结课文,包括整理作者思路脉络,归纳中心思想。以上是我列举的三位名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其他的就不再赘举了,虽只是他们的个别教学案例,但“窥一斑而见全豹”,其中有很多值得品味,现就此做一总结。

四、课例分析

以上所举三位老师应该是目前语文教育界较有代表性的老师了,如果不仔细分析,我们会觉得名师上课也不过如此,不也是文言知识、作品赏析都有吗。其实仔细分析则不然:

1.文言文教学因人而异。这里的因人而异并非仅指通常的个别学生素质的差异,它包括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也即所处学段。一般在七年级阶段,学生由于处于文言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对文言文知识非常陌生,所以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对文言文常识的讲解就要相应多些,不仅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方法的指导。随着学生学段的提高,文言文相关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多,教师就可以适当放手,方法上可多样、灵活。如肖家芸老师的《狼》,蔡明的《山水小品两则》教师基本没有给学生过多的讲解,大部分都是由学生独自完成,教师加以补充完善罢了。

2.文言文教学因“文”而异。虽然教材选文内容丰富,样式不一,但仔细归纳还是可以分类的。结合选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的文章,如《鱼我所欲也》等。二是关系社稷的

爱国精神,如《出师表》《岳阳楼记》等文章。三是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如《愚公移山》《送东阳马生序》等。四是优美的山水小品,如《三峡》《满井游记》等。虽然不能把所有的文章概括进来,但大体也就这些。那么结合文章自身特征,教学重点也就有所不同。如《岳阳楼记》欧阳老师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就把重点放在了思想的探讨,作者高尚的理想抱负,人格精神的挖掘上。蔡明老师的课例是山水小品,他在教学中则把重点落在了赏析上。

因文而异的另一体现则是文章本身的难度。这里的难度主要是指文言知识方面,如果文言本身很深,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即使借助工具书也很难理解,教师在文言知识的教学上就要多花工夫了。如果文章本身就很浅显,教师就不必一成不变、面面俱到的进行教学了。仍以肖家芸老师的《狼》为例,这篇文章本身就很浅显,所以老师就没有花什么时间去做无用功了。

3.文言知识教学应有重点,不能离开文。首先,文言知识的教学不应是眉毛胡须一把抓,更不能和稀泥,文章翻译教师从头教到尾,一字一字来,一句一句过,这样以来,只会主次不分。欧阳老师在教学中就明确了“则”“然而”“乃”的用法。这样就重点突出,有目标,且能达成目标。其次,语言是有环境的,理解语言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而孤立进行。如果在文言知识的教学中把一个个字从文中单独抽开,孤立的教学,学生即使记住了,也是死记,一旦换个环境他就很难应付了,更谈不上理解了。所以,从以上几位名师的教学来看,文言知识的教学多在文章中进行,这样记有利于学生识记、理解,更有利于

学生融会贯通。

文言文教学该怎么教,也是争论已久的事了,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到底哪种观点正确,这里很难说。总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只要能达成这个目标,条条大路通罗马,也不必计较该怎么走,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寻找到一条最近的路,一条最平坦的路。

寻路:名师文言文课堂教学例析 篇2

1 巧用故事,激发兴趣

文言文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很多词语表达方式和现在差异很大,对于高中生来说,难度较大,枯燥无味。如果能巧用和文章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例如在教学庄子的《逍遥游》这篇文章时,考虑到此文晦涩难懂,学生很难体会到庄子那种“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以及“无为”的思想,于是就设计了以下导语: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这就是庄周梦蝶的故事。听完故事后,相信同学们对庄子的打破生死、打破物我的界限有所了解了,下面再通过学习庄子的《逍遥游》,了解他“一切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无为”的思想。

2 音乐熏陶,引人入胜

法国作曲家福莱说:“诗是寄寓于文字中的音乐,而音乐则是声乐中的诗。”的确,美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振奋人的精神,愉悦人的身心。在开新课前,可以播放与该课内容相关的音乐,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去,从而调动其情趣,达到预设的效果。

如在教学《项羽之死》这篇课文时,给学生播放了《霸王别姬》这首歌曲。听完歌,问学生,这首歌有这样几句歌词: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人世间有百媚千抹,我独爱爱你那一种,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大家是否从这歌声里感受到了一位魅力四射的英雄人物,他犹如一条巨龙,翻江倒海,叱咤风云;他破釜沉舟,勇冠三军;他面对红颜,信誓旦旦。那么在四面楚歌声中,31岁的西楚霸王,又将演绎自己怎样的人生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司马迁的《项羽之死》,欣赏项羽兵败垓下那最悲恸感人,最壮怀激烈的一幕。

3 设置情境,引人动情

在教学文言文抒情散文时,如果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就会使学生处于一种感情亢奋状态,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急着去欣赏这篇文章。

在教学《陈情表》时,可以这样导入:宋代学者赵与时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也;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也。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让我们一起拜读李密的《陈情表》,从中聆听他对祖母那悱恻动人的孝心故事,体会他“吾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感人诗句。

4 诗词引用,激发争鸣

古诗词是古人对人对事对物抒发感慨的产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抒情性、哲理性。用古诗词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激发不同的观点,引发学生思考,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时,列出这首诗,让同学们对文中的主人公项羽有新的了解。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众多人的心目中,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人物,西楚霸王有着不可抵御的人格魅力,可是他终究还是败在刘邦手下,是什么让这位英雄人物不能笑到人生的最后呢?李清照对他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下面让我们听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是如何评价的,在了解之前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下《鸿门宴》。

5 联系作者,自然引入

教师在讲解那些比较出名的作者的作品之前,可以先从介绍作者开始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做,由作者到作品,引入自然。

例如在教学《过秦论》时是这样引入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自小就饱读诗书,少时就因能诵《诗经》、《尚书》和撰著文章而闻名于河南郡。十二岁就被汉文帝招为博士,二十三岁遭群臣嫉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被召回当上了梁怀王太傅,一次梁怀王刘揖入朝,骑马摔死了,他自认为太傅没有尽到职责,深深自责,经常哭泣,33岁终因忧伤而死。毛泽东有这样的诗句: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这是对他一生的评价。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西汉大儒贾谊,它的文采又有多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因气势充沛而传颂不朽的佳作《过秦论》,感受他的文风,他的才气。

总之,巧妙恰当的导入语可以让枯燥的文言文教学更具有艺术性,能让课堂更具有趣味性。这对于提高文言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能起到意想不到效果。

6 结语

针对高中生文言文底子薄弱,兴趣不浓的情况,该文设计了上述五类导入语。在十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每次教学文言文都会用不同的导入语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样的做法,使他们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更浓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希望这些对同行也有所帮助。

摘要:一是巧用故事,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学庄子的《通遥游》时,该课题研究者讲了“庄周梦蝶”的故事。二是音乐熏陶,引人入胜。例如在教学《项羽之死》这篇文言文时,给学生播放了《霸王别姬》这首歌曲。三是设置情境,引人动情。例如在教学《陈情表》时,设置了一段引人动情的话。四是诗词引用,激发争鸣。如在教学《鸿门宴》时,列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引发学生的思考。五是联系作者,自然引入。例如在教学《过秦论》时,引入作者贾谊的不平凡人生经历。

关键词:兴趣,故事,音乐,诗词,情境,作者

参考文献

[1]孙华.课前导入语在教学中的作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2).

[2]钟进海.不可轻视的课堂导入语[J].科技信息,2009(26).

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例析 篇3

一、 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生认为文言文难学,究其原因是文言文所展现的世界与现实相距甚远,加上文言文晦涩难懂,无法引起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必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进行文言文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如在引入新课《赤壁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林语堂评价苏轼的一段话:“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大文豪,一个诗人,一个小丑。”并告诉学生这段话说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苏轼。然后介绍苏轼的生平以及本文的创作背景。接下来给学生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以指导学生在阅读和背诵时注意语气语调和情感变化。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齐声朗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音准,节奏把握得好。

二、 指导学习技巧,培养学习习惯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中的“重头戏”,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生文言文学习技巧的指导,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同时还要尊重高中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高中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如在详细解读《赤壁赋》内容的时候,首先要给学生理清思路。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然后按照段落顺序分段讲解,扫除段落中的疑难字句和通假字等,帮助学生灵活掌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文中的千古名句和易考段落则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等。

三、 加强语感训练,提升语言感悟力

学习文言文没有捷径,只有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分析,进而形成强烈的文言文语感,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要想高中生学好文言文,语文教师要先学好文言文,这样才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避免自己错误的思维给学生带来误导。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文言文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感悟力,消除畏难和紧张情绪,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如在阅读《赤壁赋》时,可以采取泛读、精读、领读、诵读的方式,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言文的喜爱之情。先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进行泛读,找到文中不懂的字和词。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几个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到课文进行精读,找到问题的答案,理解文章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由语文教师领读,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当高中生形成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以后,背诵课文就变得简单了。

四、 运用多媒体手段,注重拓展和迁移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高中文言文教学获得了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学效率,营造了高效的课堂氛围,并且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赤壁赋》是一篇文质兼美、音韵和谐的传世之作,文章所抒发的情感和表达的哲理有些深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简化知识难度,以竞赛、讨论的课堂形式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把难理解的段落、易读错的字词、重点的长难句等知识以教学课件的形式在大屏幕上展示,组织高中生分小组进行抢答,小组任何成员答对都给小组加分,小组任何成员答错都给小组减分。这样的做法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也能让高中生自主学习,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

五、 增加欣赏环节,拓宽学生视野

文言文对于高中生而言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了文言文。语文教师要把握学情,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夯实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拓宽高中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加文言文赏析环节,给高中生欣赏一些优秀的文言文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获得快乐。

如在讲完《赤壁赋》后,为了满足高中生的探究精神,教师可以播放《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苏轼的写作风格,增进学生对苏轼的了解。

总之,高中文言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收到成效的,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气氛。

上一篇:物业公司地下停车场管理方案下一篇:新人教版二下旋转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