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谈教学

2024-09-08

名师谈教学(精选9篇)

名师谈教学 篇1

(一)教学艺术之我见

赣南医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第三届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奖刘善玖老师给我们作了此次培训班的第一讲《教学艺术之我见—谈谈教学的几点体会》,他首先就强调了,作为教师,教学风格(特点)在教学的3-5年之内就要形成,这对自己以后有重要影响。他从五个方面和我们分享了自己在教学战线上跋涉了二十三年的教师,认为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师真不容易,必须要做好敬业、师表、勤奋。

1、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一堂课应该达到的目的:一是传授知识;二是传授技能;三是人格影响。

2、教学原则问题

科学公正原则、把握方向原则、联系实际原则、知能并重原则、师生协调原则、教研结合原则、启发诱导原则、系统有序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鼓励创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正人先正己,教书在育人。教师应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3、教学技巧问题

抓住教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善用启发式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体现教学个性!教学有规律可循,但无方法可套!我的体会:

积累知识,融会贯通;(精心备课)

熟悉教材、围绕教材、跳出教材、讲透教材;(处理教材)紧扣主题;(能收得回来)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听者不累)

善用肢体语言;(增加生动性,但不要生硬做作)适当幽默;(增加趣味性)

注意语气与语速;(要有抑扬顿挫,语速与学生的思维反应一致)合理使用课件;(美化、简洁)

提升课堂驾驭能力。(具备控场能力,机智地处理突发事件)

4、教学态度问题

“皮格马利翁效应。”“态度决定一切。”

以积极的姿态对待教学、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防止自己的丑态上网络。

5、青年教师教学中常见问题

1.重点和难点的处理不当;2.语速过快;3.逻辑性不够强;4.照本宣科; 5.互动不够,或哗众取宠;6.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刘善玖老师最后说:正人先正己,教书重育人!

(二)课堂的磁力

东华理工大学全国优秀教师、省高校教学名师刘义保教授给我们作了此次培训班的第二讲《课堂的磁力》,他分别从5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个人认为是讲的最好的一个老师。

1、课堂教学的概念

课堂:凭三尺讲台,一方空间,教师与他的学生所创造的境界(有别于天堂和地狱),是无比高远、博大、幽深、静美、神奇,甚至只可意会,难易言表。形式上讲: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规定的师生,以相对固定的方式完成课程教学大纲体现在教学日历的计划任务。

2、课堂教学的设计 2.1 准备工作

文件的准备: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 文档的贮备:教案、讲稿;

教辅的准备:课件(多媒体)、挂图、模型;

教具的准备:黑板、粉笔(多色)、黑板刷、激光遥控笔、扩音器、教鞭、讲台、教室光线等 2.2 教案的设计

2.3 课堂仪态仪表的设计

1.原则:和谐、得体; 2.要求:重视、训练、坚持 3.体现:着装、站姿、手势、板书姿态、走动方式等。

3、课堂教学的实施 3.1 预备时间 3.2 板书的设计 3.3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4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定位:多媒体辅助教学!

提醒:仅有文字字符编制的PPT还称不上多媒体课件。切记:课堂上不能依赖PPT讲课!

目的:围绕课程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根据大纲要求,通过多媒体进行形象化、可视化、结构化和动态化的展示与阐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原理的掌握,扩展知识和信息。

做法:根据教案设计,达到教学目的。

4、课堂的磁力 4.1 磁力体现 4.2 课堂磁力的产生 4.3 再说课堂境界 1.2.3.4.5、交流讨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相长,每位老师都是从学生走过来的,换位思考、反思和总结就是当好老师的资本!相似相溶、相互学习借鉴是教师共同进步的源泉!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国家级教学名师林知秋教授给我们作了此次培训班的第三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分别从4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1、何谓兴趣

兴趣:指兴致,由爱好、喜欢而产生的愉快情绪。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对于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它是一种心理活动,当发展成为爱好时,就成为一个人的较长久而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影响着人们能力的发挥。兴趣和爱好是积极性的来源,它是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动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等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对某项事物的兴趣,就能在行为中产生极大的积极性。兴趣作为个体进行成就事业活动的基础,是发挥和发展其创造能力的心理推动力之一,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潜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创造性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事业成功的效率。同时兴趣能激发个体强烈的创造热情,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2、兴趣的作用

强烈而稳定的兴趣是从事活动、发展才能的重要保证。(1)、兴趣的动力作用:

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

(2)、兴趣的开发作用:

兴趣是开发潜能的钥匙,一些学者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达尔文在自传中回忆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深喜爱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实物。”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兴趣

(2).大学生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科研;将兴趣培养成能力

将特长发展成职业

4、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书》中指出:“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诸因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它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和动力作用。加强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川大教授

单手劈砖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

(四)如何讲好一门课

江西理工大学教授、省高校教学名师奖李淑芝老师给我们作了此次培训班的第四讲《如何讲好一门课》,他分别从3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1、关于如何讲好一门课

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课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对一门课而言它是一个局部。要以如何讲好一门课的视角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为讲好一门课,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

(2).要注意讲好每一堂课。

(3).要注意课堂讲授和其他教学环节有机配合。

其他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辅导、答疑等。

2、讲好一堂课的标准

从整体上把握一门课是重要的,但课总要一堂堂地上。只有每一堂课上好了,才能落实对整体的把握。一堂好课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2.概念明确,讲解深入;

3.重点突出,选材适当;

4.脉络清晰,逻辑性强;

5.语言考究,准确生动;

6.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

7.学时准确,不拖不欠;

8.着装典雅,精神饱满。

以上八条标准的前四条是属于课程内容方面的,后四条是属于讲课形式方面的。对内容方面的理解是基础,对形式方面的掌握是实务。没有对内容方面的深刻理解,再强的实际表达能力,也是空的,是没有货色的。而只有对内容的深刻理解,没有恰如其分的表达形式,那些深刻的理解也只能存在于你的脑子里,对学生的帮助不大,那就失去教学的意义了。因此,主张一个青年教师在讲解一堂课时,应当努力全面地做到以上八条。

3、讲好一门课的教学体验

如何讲好一门课,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有大量的内容需要我们去实践。就我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要讲好一门课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追求一种价值;

2.坚持两个根本;

3.把握三个要素;4.注重四个体现。

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第一,一所大学上千位教师,不能千篇一律,也不应一个模式,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都应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第二,同样是学生,个性、基础都不相同,要想把他们都培养成才,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方法,只能以自己的负责态度和工作热情,去探索、去研究、去创造性的实践。

教学本身是一门大学问。作为一个教师,无论从事哪个专业,都必须精心研究这门大学问,并力求精益求精。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也不能改变和取代师生之间的这种根本关系。教学在师生之间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感情与感情的交融。教学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热情和忠诚去投入,用自己的责任和心血去作为。

(五)国家级教学名师的成长轨迹

江西警察学院法律系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邓国良教授给我们作了此次培训班的第五讲《国家级教学名师的成长轨迹》,他分别从4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1、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2、国家级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

(一)国家教学名师的示范作用

(二)国家教学名师引领作用(1)、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2)、打造创新型教学团队,发挥教学团队的协作精神

(三)国家教学名师辐射作用

3、教学、科研协调与持续发展

(一)、搭建两个平台----教研、科研同步协调发展

(1)、教研平台------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方向(2)、科研平台-----课题研究

(二)“海恩法则”的启示---扶持和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创造发展平台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法律理论与司法实践对接

(四)警学结合-----服务公安执法实践

总之,如何当好一个教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进取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师岗位是我一生的期盼,教师职业是我一生的追求,终身从教,无怨无悔!

(六)大学教师发展: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现实

1、美国的经验

(1)、发展历程(2)、理论认识:关于大学教师发展概念(3)、.改革走向

2、我国的现实:大学教师发展初露端倪

大学教师发展研究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尚属新生事物,我国推动大学教师发展的实践措施也比较传统,主要有新教师岗前培训、在职进修、攻读学位等,相对比较落后。

3、建议:组织化、制度化。

三、培训感受体会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的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去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等这都是师德。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爱岗敬业教师在工作中即使再累也不会觉得苦,当看到学生一个个有所收获的时候,在精神上是一种莫大的收获。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论回报,无私的、广泛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不能着眼于学生的现在;要面向于未来,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现在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力。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要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会用最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的要求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体现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有威信的老师,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5、终身学习,努力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与技术的发展的步伐。

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要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要恰当,恰当是一种激励,不恰当是一种伤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求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更应提高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在日常的教师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自我的培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四、培训完善不足

这次培训算是一个历史的开始,可是整体的效果承办方没有去调查,个人认为做的还是不够好,还可以有很多地方去改进。自己做过这样的培训,假如我来做培训的服务工作,我相信可以做的很好,而且不用花很多的钱就可以把事情办好。

特别是工作人员的服务精神很重要,这次我不好说承办方有哪些不足,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有很多地方不足,班级活动基本没有,学员之间几乎都不认识,没有机会和条件在一起交流,时间有一个星期,大家基本上很少交流,全部是讲座,虽然这些老师讲的确实很好,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可是来一次培训部仅仅是为了来学习的,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这么一次机会认识其他高校的同仁,这样以后开展工作更方便和便利。

真心的希望承办高校做好服务和课程安排工作,当然,省教育厅需要我做点什么的话,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很乐于为人民服务。我参加这次培训也是自己来旁听的。再一次感谢赣南医学院的付出。

名师谈教学 篇2

学校是教育发生的地方,而课堂是教师成长的地方。研究名师的课堂教学课例,就是直接探究名师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共同体,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困境和薄弱环节,以名师教育教学艺术之长,反作用于自身,实践、提高、再实践,从而促使我们突破个人局限,走出教育教学困境,最终获得自身专业成长。

二、名师教学课例研究的方法

名师的课例往往体现出丰厚的积淀,对所教学科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体现出一个优秀教师的技能技巧及个性风格。这一切决定了一般教师对它的研究更多的是学习借鉴。课堂教学是复杂丰富的,所以名师的课例可供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如何进行研究?问题即主题,我们自身的短板就是研究的主题。我们需要确定一位或若干名师为研究对象,对他的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等选取一个点进行研究,一课一得;也可以对一位名师的所有教育思想、教学艺术、教育风格进行纵向深入系统的研究;还可以横向对教育思想、艺术风格相近相反的多位名师进行比较研究。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像课题研究一般深入拓展,最终使自身短板变长板,哪怕使自身长板更长,都是成长,都是研究成果。迈克·富兰说:“教育工作者个人是一个关键的起点,因为通过个人的努力,变革的杠杆作用会更大。”(《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具体说来应包括如下几点:

1. 确定名师课例研究的主题

研究主题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方式:一般地说,研究主题应该来自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将自己亟需解决的问题一一列出、归类,提炼出最贴近实际的典型问题为主题。它们应起点低,贴近自身能力,有一定材料,跳一跳就能够解决。如导课切入点的选择,课堂提问的艺术,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教材的使用与拓展,咬文嚼字品文字的魅力,如何设计学生的活动等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主题。更多的教师研究主题的选择往往是即兴的,来自“触文生情”。我们偶然看到一个课例,课例中的某一种做法引起我们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愿望,就可确定为研修的主题。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学写一篇游记”(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堂写作教学实录,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先分析一单元四篇文章《巴东三峡》《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走进纽约》《周庄水韵》构思的特点。《巴东三峡》移步换景,全程描述。《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是定点观察。《走进纽约》是淡化游踪,高低错落。《周庄水韵》是作者多次到,但详写了其中一次,移步换景写的。

第二步:给学生发四篇文章《颐和园》《观潮》《长城》《海上日出》让学生读,自选一篇,说说给自己怎样的启迪。后又给一篇《罗马速写》,共同分析。

第三步:教师引领学生分析阅读文章各自的写作特点,并深入点明。《颐和园》:一处一处地写,《观潮》:一时一时地写,《长城》:一层一层地写,《海上日出》:一次一次地写,《罗马速写》:一类一类地写。

第四步:小结。游记的写法,一是游踪明晰,移步换景;二是定点观察,情景变化;三是略有游踪,先叙后议;四是暗示游踪,专写一景;五是全无游踪,分类描述。

第五步:学生练笔,说出构思,教师指导。

这堂课先是结合教材梳理知识,然后让学生运用知识研读不同类型的典型游记,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消化知识,注意具体细节段落的展开,最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构思练笔,教师指导。

2.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文献研究是课例研修的起点,它使我们掌握涉及的相关理论,懂得名师的选择与突破,使我们的研究具有广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深度的思考,从而获得更有意义的价值。掌握的文献越丰富,对文献理解得越深刻,课例研修的效果越明显。一个优秀的教师应有收集、整理课例的良好习惯。

按照研修确定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或若干名师的课例作为研究对象,直接对其课堂教学进行解剖、分析、整合、提炼、升华,概括出其特点或名师的共性、规律,对照、反思自身的不足,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提炼出改进自己教育教学的对策方法,吸收进而内化,就会转化为自身的教育教学智慧。

如文言文的教学,既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又要让学生感受文章内在的美,但教法易死板,课堂易沉闷,不像现代文教学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

以探究文言文的教法为研究主题,我们可以研究首都师范大学附中的李卫东老师执教的《陋室铭》。此课例他精心设计了学生的四层朗读:一读疏通字词,搞清文章的句读;二读把握主旨,体会思考文章精妙之处;三读懂得文章写法,明白来龙去脉;四读明白文章这样写的原因,体会作者匠心。这堂课以朗读为主线,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提供了文言文教学的一个范例。

苏州中学的黄厚江老师执教的《阿房宫赋》则另辟蹊径。整堂课由四大环节构成:(1)师生问答解决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重点词句;(2)通过缩写、填空,分组查找理解相关句子来感知内容、梳理层次;(3)以声传情,以声求义,以声品味,教师诵读、学生识读来感受赋体文章的特点;(4)通过“我与杜牧比文章”,来理解文章的主旨、写作的意图以及新的启示。此课例,站在语文素养培养的高度,既重视字句落实、疑难辨析的文言积累,又注意从文体特征出发决定教学内容,从章法鉴赏到文化传承上拓宽了课程资源,增加了课堂的深度和容量。

这两个课例既脚踏实地基于传统,完成了文言文基本知识的积累,又落实新课改理念,颇具智慧,眼光高远,将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没有一般赛教课的花架子,质朴中寄寓深刻,务实中隐含技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还可以找出不同名师的“同课异构”教学实录,同一名师不同文言不同教法的课例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究他们课例设计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教育原则,探究其共性、规律。

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究竟哪一种课例的教法适合自己,既要看学情,又要看自己的个性、能力和语文素养。学习借鉴的目的是实践创新,创新的前提是继承、模仿,可是没有哪一个名师的教法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能够直接全盘接收的。每个人的个性不同,语文素养不同,知识储备不同,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法会有不同的味道。生搬硬套只会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甚至会丧失了自己原有的长处。所以模仿之前必须结合个人实际与学情进行改装,认真分析、吸收,演化为自己的教法。改装的东西最终要经受教学实践的检验。内化的教育智慧必须经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一再历练,经过实践一反思—再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才会形成,而且需要实践者的不断修正,才能演变为自身真正的财富,才能真正体现其意义和价值。

4. 做好记录性工作

规范的名师课例研究应该是严谨的,应有相应的记录资料。这是我们成长的轨迹,经常回头看看,就能不断修正策略和方法,获得突飞猛进的成长。我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

总之,一个勤奋聪颖的语文教师会在名师课例研究中汲取先进的教学理论,博采众家之长,日渐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思想,构建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会把语文课堂演绎得丰富多彩、富有韵味,会以自己语文教学的个性魅力把学生引进语文的殿堂,并在这个殿堂里渐入佳境。

参考文献

[1].齐渝华主编《怎样做课例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名师谈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名师;课堂教学;追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42-03

“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指在学生回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这种教学形式能再次激活学生思维,启发主动质疑,促进深入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英语教师要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乐趣,合理有效的“课堂追问”应该是构建这种运行体系,促进师生、生生互动的催化剂。

近来笔者观看了多位英语特级教师的视频课,发现大师级的教师都非常善于捕捉学生口语表达的信息,通过“Why”“How”“When”等问题把会话引向深入,使会话内容更具体,语料更丰富,信息更全面。下面仅撷取几位名师的部分课堂实录,供大家研究与学习。

一、追问要“导”——有目的地步步为营

师生交流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对话形式。如果教师能在交流过程中巧妙地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就能使学生对所探讨的内容有更全面的认识。设计问题要有梯度,要为学生的自主思考留有余地,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小问题一步步由浅入深,进行主动思考,丰富课堂语言,从而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案例1】英语特级教师韩佩玲老师教《牛津英语U8》(5B)的Free talk环节:

T:What'' your hobby,×××?

S1:I like swimming.

T(追问):Great. Can you swim very fast?

S1:Yes.

T:Super.

T(转向另一学生):What'' your hobby,×××?

S2:I like swimming.

T(面对同样的回答,追问):Oh, I see. Do you often play table tennis?

S2:Yes, I play table tennis after school.

T(追问):Do you play with your friends?

S2:Yes, I do.

T:Oh, that''s very great.

【赏析】打枪要切中目标,追问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这种“热身”加“复习”式的师生对话到前两句就结束了。对于两个学生相同的回答,韩老师紧扣教学目标不断追问,对学生的回答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让师生对话得到进一步的延续。这种简短的延续,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去积极表达,从而让毫无感情的师生问答,转为一种有意义的运用。

二、追问要“追”——有逻辑地抽丝剥茧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热情,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说得更自然、更放松、更投入。谈话中教师的善于倾听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信任、尊重、民主、平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教师把握谈话内容,及时发现学生在反馈中所产生的宝贵的教学机遇,并开展有逻辑的追问。

【案例2】特级教师鲍当洪老师在上《What do you need?》一课时是这样与学生对话的:

T:What''s your name?

S1:My name is Chen Dongsheng.

T(追问):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S1:...(没反应)

T(追问):Do you have a telephone? ( 做打电话的动作)

S1:...(没反应)

T:Ok. It doesn''t matter. But I want to write down his name Chen Dongsheng.

But I don''t have a pen. I need a pen. Can I have your pen?

S2: Yes, here you are.

T:Thank you.

T:Hello! What''s your father''s telephone number?

S3:134 ...

T:I know your father''s number is 13466666666. (学生答不出,老师就随意说一电话号码)

T:(面向全班问)Can I write his father''s number in my hand?

S5:No, you can''t.

T:You are right. I need a notebook. (再次追问)May I have your notebook?

S6:OK. Here you are.

这时候老师就在黑板上板书:I need a pen. He needs a basketball. She needs an apple. 并带读这些句子。

【赏析】教师原意是想通过问一学生的名字和他家的电话号码,以向他们借笔和借本子做记录为由,呈现本课的句型:I need...没想到农村学生比较害羞,并且和教师事先没有见过面,学生的回答不尽人意,课堂陷入僵局。但是老师仍然亲切自然地与学生拉家常,通过追问让学生理解telephone number,从而理解该词组和notebook的逻辑关系,再追问讨论并逐渐尝试语意表达,启发学生的观点产生,让学生理解了need的含义。正是教师一步步逐层深入的追问,引起了学生对话题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诱发了学生自己主动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使得文本的导入水到渠成。

nlc202309031058

三、追问要“拷”——有深度地盘根问底

追问的价值在于探明学生的思维状态,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因此他们的思维活动往往浮于表面,一时不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追问,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其思维水平,但应避免设计思维含量太高的问题追问学生,以免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案例3】特级教师龚海平老师在“小学英语现代与经典观摩课”上对学生的追问,堪称经典:

T:Madam, it means “married woman”. Understand?

Ss:(众口一词地回答)“Yes!”

T:(追问)Really?Are you married?

Ss:(疑疑惑惑地回答)No.

T:(追问)Is Peter''s father married?

Ss:(齐刷刷地回答) No!(台下听课老师都笑了)

T:(龚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married 已婚的”)Peter''s father has a son, so he''s married.

S1:(小声嘀咕)那可不一定。

T:Yes, you''re right. Maybe he''s divorced.(台下老师又笑了)I have a daughter. (追问3)Am I married?

Ss:No.(台下又是一片笑声)

T:My wife and I are not divorced, so I''m married. We''re in a family.

对于这一话题讨论到此为止,继续上课。

【赏析】追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话题的理解与认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实现教学预期效果。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出龚老师对这一环节的处理非常精彩,第一次追问“Are you married?”学生回答“No.”他没有被学生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也没有急着往下赶进度,他停了下来,通过深度追问让学生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在这个过程中,龚老师的追问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追问要“活”——有创造地节外生枝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应该是动态的、生成的。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观察、发现、体验英语,通过大量的实践,使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学生个体对某个特定话题的理解程度、所持观点态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教师在备课时是无法完全预测这种差异的。只有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真实的交流,这种差异才能表现出来。追问恰恰是挖掘这种真实信息的有效手段。

【案例4】特级教师沈峰老师在上六年级的一堂复习课时,学生们询问有关沈峰老师的姓名、喜欢的颜色和动物之后,一个学生意外提问:

S1:Excuse m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park?

T(追问):Go to the park? Yes, I’d love to. Now? Shall we go to the park now?

S1:No.

T(追问):When are we going to the park?(停顿,接着追问) After the class, right?

S1:(思考沉默)At the weekend.

T:At the weekend. OK, OK, thank you. Sit down, please. So we’re going to …

【赏析】本案例充分表现了授课老师高超的课堂追问技巧。面对学生意外的提问,沈峰老师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和主动激疑。在老师一点一点的重复、追问、提示中步步深入会话,学生内心倾听的能动性达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在倾听、沉默、思考中内化吸收语言,最后输出自己的语言,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真正思考问题作出回答后,老师再一次反复,归纳小结的同时,学生内在的语言结构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获得多方位的听、思、说的能力。相信学生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和别人进行交流时要真实,不能敷衍了事。

五、追问要“补”——有拓展地随机应变

新课程倡导生成性理念,呼唤生成的课堂。但预设和生成,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或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因此,课堂上的生成是可以诱发的。教师要借助教学文本,把握契机,在文本的空白处适时追问,引领学生发掘文本,促成拓展延伸,提升文本价值,让学生在课堂结尾处再形成一次思维高潮,体现出“课已终,情犹存,意更深”的课堂教学艺术。

【案例5】还是沈峰老师,在牛津4B 《Unit 6 Let′s go by taxi》的教学中,和学生谈论回家的话题:

S:Let’s go home now.

T(追问):OK. But how?

S:By taxi.

T:(追问)I have no money.(教师的回答都辅以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

S:On foot.

T(追问):I’m so tired.

S:By bike.

T(继续发难,追问):I can’t ride a bike.

S:我骑车带你(学生被逼无奈,急得说了汉语,师生大笑)。

【赏析】案例中的内容实际已经超出书本,延伸到了现实生活。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学生学会某种语言后要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以固定句式应付教师的提问。沈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发难,逼得学生不停地想办法来解决老师的问题。在师生大笑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沈峰老师对于语言学习的独到见解和课堂设计的独特创意。在老师发难的过程中,学生不停地接受思维和表达的挑战。这样的训练不但有力提升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语言的实用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追问是艺术课堂的有效催化剂。小学英语教师要具有课堂追问的意识,更要具有追问的精神。敢于追问和善于追问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展现。它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课堂调控能力;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敏锐捕捉生成信息,将“意外”巧妙地转化为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品悟名师课堂上追问细节的同时,我们更要借鉴、吸纳,在实践中不断地消化、锤炼,以成就自己的魅力课堂。

参考文献:

[1]葛玲芬.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

[2]熊银华.建立课堂口语活动机制 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

[3]张传宗.构建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的语言教学体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1,(3).

[4]龚亚夫.重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2010,(12).

[5]周兴国.对话教学:有待进一步澄清的几个问题——对当前对话教学理论研究的审视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0,(7).

浅谈名师窦桂梅的教学风格 篇4

万州区汶罗小学:徐兆芬

窦桂梅是位教学风格很独特的老师,不同于其他那些专家或幽默见长或沉稳踏实的风格.在短短的几十分钟,让所有的孩子的心都聚集在了一起,去感悟文章,感悟情感,感悟人生。每个学生都把听课当做是一种享受,这是一种功力,是我们作为年轻教师必须要学习的。

一位教育专家说:“窦桂梅,是个教改的大题目,是个有着丰富的潜在资源的语文教改宝库,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一部多部曲的‘当代教学论’的大书。” 窦桂梅老师倡导朗读教学,以朗读贯穿全课堂,促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并从朗读中发现课文内涵,力避繁琐分析。有效的有感情地朗读指导,也并非是如某些老师明确地、刻意强调“重读某个字词”,因为那是一种把老师的感悟强加给学生之上的朗读。《新课标》倡导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和感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自然就有不同的朗读法,窦老师力求创设语境,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会朗读,刀光剑影中自然读出英雄气概,萧瑟悲怆中自然读出忧郁之气。这本身也是教师对学生个性尊重的体现。诚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窦桂梅老师认为:朗读是艺术,在课堂上能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发现,甚至在生活中,用朗读的语气和别人交流,它就是幽默的调料,人际交往的润滑剂。窦桂梅提倡主题教学,所谓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说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而是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如诚信、家乡、邮票、朋友,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等等。借助于主题,学生会觉得原来语文学习并不那么枯燥,原来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同时达到深化情感、磨砺思想的目的。这就好像每一个戏剧的引子、每一个风景点的引道一样,先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语言的殿堂,然后教师仍旧借助主题给学生指出一个个路径,让学生有可能走进更多的作家、更多的文本,进行更丰富的语文实践,他们的收获才会更大。

窦桂梅认为,对于经典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文本,仔细揣摩文字的魅力,而对于那些不够精彩的课文,教师则应具备一双慧眼,或略“讲”、不“讲”,或大胆“手术”。“过电影”的方法是窦桂梅经常使用的,它能有效地将学生的阅读体验转化为审美想象,帮助学生体会一种“朦胧而舒心的快乐”,正是这种快乐有可能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窦桂梅认为,对于阅读而言,最重要的永远不是懂不懂,懂多少。很多时候,一种朦胧而舒心的快乐,才能引导孩子进入“阅读的森林”。

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通过怎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实现学生的真正阅读?教师不能把阅读教学的目标简单理解为让学生读懂课文,而应该是学会读书。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用支离破碎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阅读课应该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地方,成为学生讲故事的地方,成为学生观点碰撞的地方,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地方!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

谈平等名师推荐作文 篇5

我心里想:现在人们的思想怎么还是这样呢,难道女孩只会给家庭带来负担、带来压力吗?现在不是男女都平等的吗?怎么可以因为她是女孩就抛弃她呢。多希望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啊。

谈平等作文:篇2

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子。我非常看不惯当今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我是一个男孩,我并不骄傲,反而为此而平淡。

我真高兴,上天赋予我男孩子康强有力的嗓音,更赋予我帅气英俊的脸庞。奶奶却因为我是一个男孩而骄傲。我的邻居更是重男轻女。他家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对两个儿子不惜重金培养成才,而女儿才十多岁就不让读书到外面打工赚钱。

我真搞不懂!不是说“男女平等”吗?为什么当今社会上还有“重男轻女”的现象?不是说“巾帼不让须眉”吗?为什么女孩就不能“顶半边天”?一代女皇武则天,慷慨从军花木兰,豪气冲天刘胡兰,挥笔万言谢婉莹(冰心),奥运冠军郭晶晶,不胜枚举。她们不都是女儿身吗?这些巾帼英雄们哪一点逊色于须眉呢?

名师谈教学 篇6

吴丽梅

暑假,阅读了书籍——《名师谈高效课堂》,感触颇深。本书由张仁贤主编,六位在广东工作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特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为我们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指明了一条道路。

书中有两章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我仔细地阅读了这两章。其中第一章是何莹娟教师谈的《培养创新意识是作文教学的灵魂》让我感受最深,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难题,教师费尽口舌和心机,学生仍无从下笔。看了何老师的实例,联系自己的作文教学,让我对作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教师确保创新的动力。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陪。”的确,学生不会写作文的一个原因还是我们老师写作的机会少。想想,作为教师,我应广泛阅读,博采众家之长,确保创新的动力,其次是亲自写作示范,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喜欢上作文。

二、联系生活,激活文思——创新的源泉。就是引导学生把木管头像广阔的生活空间,为学生营造出开放性的作文环境。

三、立足教材,培养语感。离开了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学生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指导修改,取长补短。把作文全部由教师批改的方式,改为由师生共同参与批改,尊重学生的意见,在民主的气氛中和学生一起批改作文。

五、鼓励投稿,激发兴趣。利用班内宣读、班际之间的交流等途径,鼓励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尝试“投稿”的滋味,体验其中的乐趣。

名师谈教学 篇7

【关键词】业务档案 名师档案 指导意义

一、前言

教师业务档案是指教师个人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在个体上,教师业务档案反映了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在群体上则反映了师资素质、队伍结构和办学水平。教师业务档案是科研、教学资源储备的重要形式,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教师中的名人,其档案的价值会更大。而在高校档案的实体分类中,没有单独列出此类档案,虽然在行政、教学、科研类档案中涉及教师业务档案某些内容,但较难反映教师个人业务方面的全貌。人事档案则由于受规定的限制,对教师的业务档案也很少有记载。因此,在高校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是很有必要的。

二、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

1.业务档案的收集与保管

高校教师一旦确定教师资格,就应为其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对于教师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为其全部建档工作量是相当大的,而且教师业务档案是动态的,每年都要增加,因此教师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宜由学院(分院或系)负责,学校档案室或档案馆只确定档号和给予指导。因为教师业务档案的形成和利用主要集中在学院(分院或系),而且学院与教师本人,在行政、业务上来往密切,便于沟通。这样既做到收集齐全、完整、又方便利用。当教师退休后,其形成的业务档案已很少,这时移交学校档案室保管。

(1)教师业务档案收集的范围

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收集,分别为教学、科研、进修、业务考核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①教学

教学工作量及授课情况。教学工作量是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量化指标,同时反映教师教学对象层次。授课情况包括:专业、班级、人数、学时、授课对象等。

开课门数。这是反映教师教学领域的重要指标记录,包括課程名称、类别等。

带研究生(培养人才)情况。包括带博士生、硕士生人数、时间、研究方向等。

教学效果及评价情况。这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学生评价、教师之间评价、所在部门评价、上级管理部门评价、专家考核组评价。

教学研究项目及获奖情况。通过项目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包括教学研究项目形成的文件材料及项回获奖,优秀教学成果评奖、讲课比赛等。

精品课程、重点课程教案。

②科研

高校教学与科研是密切结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高校的重要标准之一。

科研项目。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来源、立项时间、结项时间、项目经费、本人位次及承担部分,项目鉴定、验收、评奖、开发、申报专利等。

论文、著作。包括公开出版的专著、合编的著作、参编的书籍、教材;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开发的软件以及著作、论文等的获奖证书复印件及审报表等获奖材料。

学术报告。包括国内外讲学、学术讲座、报告的主要内容或讲稿复印件、报告时间及效果。

③进修

包括在职期间的脱产及业余、长期及短期的国内外学习、进修、访问学者,培训的地点、内容、效果及取得证书情况,证书复印件及有关登记表等材料。

④业务考核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包括每年的业务考核登记表、考核结果、个人的工作总结、汇报材料,职称晋升、聘任的有关登记表、文件、证书复印件等。

(2)教师业务档案的收集

教学方面的材料在年度的教学工作安排及年度末的教学工作总结、统计、评比时,将有关的文件材料、数据、表格、证件收集齐全,并注意平时的收集;科研项目在通过鉴定、验收及奖励后,收进其复印件;论文著作等,在出版发行或发表后交原件或复印件,最晚在年终的统计时交齐:讲座、报告的材料在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收集;进修、培训的材料在学习结束后立即收集;业务考核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材料在文件、材料形成的过程中随时收集。

2.教师业务档案的整理

(1)编档号

首先由档案室确定教师业务档案的标识符号及各学院(分院或系)的教师业务档案档号。标识符号可用“JS”,即“Jiao Shi”(教师)的简称,JS教师即为一级类目。各个学院(分院或系)设置为二级类目,标识采用双位制。如:人文学院为“11”即“JS11”,理学院为“12”即"JSl2”以此类推。各学院再编制三级类目到每个教师,仍采用“双位制”。如:人文学院张XX老师为“:Jsl111”,王XX老师为“JSl112”以此类推。

(2)分类及编号

为了方便查找、可将教师业务档案按收集范围的四个方面,分为四类。即:教学、科研、进修、考核及职务评聘。分别用数码1、2、3、4表示。各类分别整理、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每一件单独装订,编一个件号。如教学的第一件其编号为:JSXXXX-1-1,科研的第三件为:JSXXXX-2-3。这样每一件档案都标明了什么学院、哪位教师,档案类别及排列位置。不会造成教师之间、类别之间的混淆。每一类单独填写归档目录,目录内容应包括件号、责任者、题名、时间、页数等内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装盒

教师业务档案内容较少时可四类装在同一盒内,各类之间间隔一下即可,此时盒上只标明档号和人名。当业务档案内容增多到一个盒内放不下时,再根据各类档案的数量酌情分盒,此时盒上应标明类别号及件号。如:科研类装了两盒,第一盒是1~10件,第二盒是11至18件,可标为JsXXXX-2-1~i0,JSXXXX-2-~18。其他三类装在同一盒内,可标为JsXXX-1、3、4。

三、名师档案的确立

名人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并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项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在历史发展与社会生活中有一定影响的人们。那么在教师这一行业中的名人,我们可称之为名师,将其在业务活动以及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能反映其毕生经历和业绩的历史记录归档,就形成名师档案。

随着教育质量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乃至社会迫切需要一批综合实力强、素质高,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取得显著成绩,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名师档案建档工作正日益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收集和提供名师档案利用,已成为高校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确定为名师的范围名师的范围不能定的太严,也不宜太宽,要根据本校教师现状确定。一般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教授、获全国、省级荣誉称号的教师可确定为名师。

2.名师档案的收集范围

除上述教师业务档案应收集的范围外,再收集以下内容:记载本人生平、事迹、工作成果的文字材料,履历表、日记、传记、手稿、书信、活动记录。他人撰写的回忆文章、回忆录及宣传报道材料、小册子等;能够反映本人工作和活动情况的声像材料,照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能够证明本人身份、荣誉的实物材料,证书、证件、奖状、奖章、锦旗、字画等。

3.名师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1)分类

教师业务档案中所分类不变,另外收集的其他文字材料为第五类,声像材料为第六类,实物材料为第七类。

(2)整理

第五类文字材料与前面四类的整理相同。第六类和第七类应根据不同的载体和形式确定如何整理和存放。但必须编件号和填写归档目录,档案与目录不在同一盒内时,应在目录中注明存放位置。为查找方便所有档案的归档目录应一式两份,一份与档案在一起放入盒内,另一份放在外面。与其他教师的目录集合在一起,作为检索工具。

(3)保管

名师谈教学 篇8

《英语国家概况》是英语专科的最后一门课,通过了就能拿到专科文凭,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比较难。想考好,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注意书中细节的串接。

这门课的内容很广,包含地理、历史、宗教、政治制度、文化民俗。看书的`时候死背是没有希望的,只能越背越乱,穿接起来就不一样了。例如,英国历史是难点,就可以将历史时间用国王传位做线索,把这些关于历史的知识点穿接起来。思路一下就明朗了:诺曼王朝的三个国王分别为WilliamI,WilliamII,HenryI,其中提到的事实就是WilliamI创建GrandCouncil,编写DomesdayBook,引入天主教会制度(RomanCatholicChurch),而HenryI的时候,创建了习惯法(CommonLaw),这样做是用人名做线索,记住了关键事件,另一个方面,完整地了解英国王室的概况(这对英国文化地了解可是至关重要的)可谓一举两得,既准备了考试,也提高了能力,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二、一定要背好解词。

这门考试每次有四个解词,抓住了它们,等于拿到了二十分,背的时候一定要细,因为这门考试的特点就是专爱挑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考,不留神就丢分,考stagflation,考QuebecAct,考stonehedge,以后还考了outback,有的在书上就有两句话,所有只要是有大写字母的地方,还都要看一下。考试一年就考一次,差一点就有要等一年,与其年年准备,不如仔细准备,一次考过。

三、一定要紧跟考核目标学习。

名师谈教学 篇9

张云:我是跨专业跨学校考得研究生,那么在专业课复习上面会有一套自己的有效方法,我们说的考研复习资料包括:招生简章、指定课本、复习题集、历年试题、考试大纲等。考研复习资料分为两大类:一是针对专业课的辅导材料,一是针对公共基础课的考研复习资料。

前者的选择要以报考单位指定课本和历年试题为准,你可以通过该校研招办或让同学帮忙买到近几年的考试样卷及当年的招生简章。根据样题可以分析考题特点,出题形式,从而拟定该门课程的复习思路与复习侧重点,以免复习中漫无边际,临考时手足无措。根据招生简章,可弄清所报专业备考的教材,最好能买到或与上届研究生借到指定的同样版本的课本。若没有指定教材,就用各高校中最通用的、最权威的版本教材。

后者即公共课考研复习资料,是考研资料中最重要也是最庞杂的一个体系。眼下书店里有不少考研复习资料人眼花缭乱,特别是英语、政治辅导教材更是多得很,但这些书大多粗制滥造,真正高水平的资料并不多。因此,如何在众多的考研资料中选择适当的.、适合于自己的资料便成了决定考研成功与否的关键。

选择复习资料可参照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生考试大纲》是每位考生必备的目前最权威的参考资料,参照“知识要点”复习,其中所附各种样题也有一定导向。

其次,参考资料、复习指导绝不是越多越好,原则上讲只选择一套考研参考书即可。在选择之前可听听往届考研成功同学的经验,咨询一下他们对各种参考资料的看法。如果你参加考研辅导班,那么你最好选择该辅导班指定的资料。

最后,复习资料是否按新大纲编写。特别是政治资料,每年大纲变动较大,因此建议在大纲的修订工作完成后再选购政治资料(20考纲将在4、5月份修改,6月份以后才正式出版)。凡在此前市面上出现的政治资料,往往是根据前一年的大纲编写的,根本不能购买。

另外一点就是信息的搜集,这点我们总是在强调,这是因为实在是太重要了,公共课信息,专业课信息,学校、专业、导师信息,收集途径等,这些都是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大家不能轻视它们在考研中的作用。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东西比较繁琐,但是需要大家细心收集,如果方法得当,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忽视它们,或许会“一步之差,全盘皆输”。我们一个一个分析。

公共课信息及其收集

一般公共课的信息比较透明,大家从各种资料或者相关网上都能找到有关信息。这里提醒各位的是,每年的考纲大都在暑假期间公布,大家平时留意就可以了。

一般说来,每年的考研大纲数学和英语部分变化不是很大,偶尔几年会有一次比较大的改革,但是它们考察的知识点、内容几乎都不变,变化的大多是题型和题型分值,而本来数学和英语就是考察综合能力的科目,所以大家可以在每年的各科考纲出来之前,提前收集一些往年的试题,看看相关资料,尽早进入复习状态。大纲出来之后,对比往年的大纲,重点比较该年大纲变化的地方,因为这些部分往往是重点,每年的考研试题大都反映该年的变化。有时候也可能不在考试范围,那就应该注意了,避免做无用功。

上一篇:办公电脑设备维护合同下一篇:仙岩镇中心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